使用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1:24:27

使用税范文篇1

第二条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地区范围:

(一)城市为市行政区(不含建制镇)的区域范围;

(二)县城为县城镇行政区的区域范围;

(三)建制镇为镇行政区的区域范围;

(四)工矿区为工商业比较发达,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工矿园区区域范围。

第三条凡在第二条所列地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应按《条例》及本实施细则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前款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第四条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由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按照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适用税额计算征收。

第五条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

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6元至12元。

第六条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财政局和地方税务局根据土地坐落的市政建设状况、经济繁荣程度以及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将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在本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的税额幅度内确定或适时调整各等级的适用税额标准,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七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经济落后地区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但降低额不得超过本细则第五条规定最低税额的百分之三十。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需要提高到超出本细则第五条规定的最高税额的,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第八条下列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

(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

(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四)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五)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六)学校、图书馆(室)、文化宫(室)、体育场(馆)、医院、幼儿园、托儿所、敬老院等公共、公益事业自用的土地;

(七)财政部另行规定免税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用地。

第九条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由纳税人向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经市、县地方税务局审核,报省地方税务局(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按程序自行审批)批准后,可从使用的月份起免征土地使用税5至10年。

第十条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暂缓征收土地使用税。

第十一条除本实施细则第八、九、十条规定外,纳税人按规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向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按规定权限审批后,可酌情给予减税或免税照顾。

第十二条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具体的缴纳期限,由市、县地方税务局确定。

第十三条新征用的土地,依照下列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一)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满1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

(二)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村庄、集镇规划而统一征地的,在没有确定建设用地单位前,暂不征收土地使用税。确定建设用地单位后,由用地单位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十四条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征收。土地管理机关应向土地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占用面积等有关资料,协助地方税务机关加强对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

使用税范文篇2

第二条凡在本市境内拥有并且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为车船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都应当依照本细则的规定缴纳车船使用税。

第三条车船的适用税额,依照本细则所附的《车辆税额表》、《船舶税额表》计征。

第四条车船使用税由纳税人所在地税务机关征收。

第五条下列车船免征车船使用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车船;

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车船;

三、载重量不超过一吨的渔船;

四、专供上下客货及存货的趸船、浮桥用船;

五、各种消防车船、救护车船、垃圾车船、粪车船、港作车船、工程船、囚车、警车、防疫车、洒水车、残疾人乘用的康复车;

六、经村民委员会证明的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非机动车船;

七、按有关规定缴纳船舶吨税的船;

八、经财政部或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有特殊情况的车船。

第六条除本细则第五条规定者外,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由市税务局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车船使用税。

第七条车船使用税按年征收,分期(次)缴纳,规定期限为:

(一)各单位每季度缴纳一期,每期在季度的第二个月按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日期缴纳入库。

(二)个人按年缴纳一次,每年在四月份按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日期缴纳入库。

第八条每期(次)车船使用税开征后,税务机关应在各码头及交通要道办理检查工作,并与公安、港务等交通管理机关密切联系配合。

第九条车船使用税计税吨位的计算办法如下:

(一)载货汽车的净吨位尾数不满半吨的,按半吨计算;超过半吨的,按一吨计算。

(二)船舶不论净吨位或者载重吨位,其尾数在半吨以下的免征,超过半吨的,按一吨计算。

(三)不满一吨的小型船只,一律按一吨计算。

(四)拖轮包括小机拖轮,其计税标准按马力(每一马力折合净吨位二分之一)计算。

(五)没有核定载重吨位的铁驳、水泥驳、木船和非机动起重船,均按总吨位计算。

(六)同时持有大小吨位证书的船舶,一律按大吨位计算。

第十条载货汽车改装成乘人汽车、或者载货、乘人兼用的车辆,均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的车辆种类征税。

第十一条各种工程车、修理车、起重车等特种车辆,按其原来规定载重量计算;无载重量的,可比照同类型的载货汽车计算。

第十二条已纳税款的车船,因修理使吨位发生增减变化的,已缴纳的当期税款不再退补,自下期起按变更后的吨位计算。

第十三条新领行驶证照或停驶后恢复行驶的车船,按领取或恢复行驶证照的当月起计税,当月不满十天的,免征当月税款。无行驶证照而已在行驶的车船,应按规定缴纳使用期的税款。

第十四条凡办理停驶、停航的车船,可持证明经税务机关核定后可免纳停驶、停航期间的税款。但在本纳税期内已纳的税款,不予退税;在纳税有效期内恢复行驶的,也不再重新征税。未办理停驶、停航的车船,仍按规定征税。

第十五条车船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依照《**市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办理。

使用税范文篇3

一、工业园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1、入园企业占地区域不一,税负不均。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园区范围日趋扩大,已超过原来园区规划范围,所占地段为农村用地,在政府重新划分园区范围前不属于征收范围,这就造成同为招商引资企业属于征收土地使用税范围,另一些不属于征收范围,明显的税负不公,纳税人意见颇多。

2、纳税人纳税意识有待提高,不能按时全额申报。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关于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以出让或转让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由受让方从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同未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由受让方从合同签订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这里明确规定企业与政府签订合同或者合同规定时间之日的次月起就应依法申报缴纳土地使用税。由于办理土地使用证与实际使用土地之间存在一个时间段,有的企业在没拿到土地使用证之前企业日常申报土地使用税估计个面积数,出现少面积的情况;有的企业增加了房地产也不报,一个面积数申报了很多年;有的企业有多处房产,申报时只报一处房产占地面积,其它地方的房产占地面积一律漏报,造成少征税款。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在没有办理土地使用证之前无需缴纳土地使用税,甚至有的企业以筹建为借口不申报土地使用税。

3、政府部门干涉严重,部门配合不力,信息掌握不全。土地使用税的征管基础工作涉及国土、建设、物业管理等部门及相关镇街,单靠地税部门一家的努力难以见效。虽然有关政策法规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单位有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基础信息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尚未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形成惯例的部门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地税部门很难实时取得房产、土地的登记资料及变动情况,加上各地政府重视招商引资成效,对外地企业政策有所偏颇,一些企业常常利用上访、撤资等手段要应对税务部门正常的执法行为,政府部门为了营造良好的引资环境而干涉正常的税务执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增加了税务执法难度。

4、政务环境变化,执法刚性不强。一是入园企业绝大部分为招商引资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在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希望得到税收优惠。所谓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观念普遍存在,致使一些纳税人态度刁蛮,对税务部门采取不配合、不理睬的态度。二是近几年各省为了整治执法环境,连续多年的行风评议以及政府环境监察点的设立也影响到税务部门的执法行为,受其影响而在执法上顾虑重重,而削弱了税务执法的刚性。三是税务部门在加强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内部监管。执法考核评议工作及责任追究实行得如火如荼,一些税务管理员不能正确对待考核评议工作,认为多做多责任,产生了懈怠情绪,责任淡化,疏于管理,对入园企业征管上产生畏难情绪。在征管上束缚的手脚。

二、加强工业园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的对策

1、重新明确工业园区范围,把新形成的工业园区囊括到开征范围,注重工业园区延伸地带的税收征管,营造公平的纳税环境。各级税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税收宣传,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税源管理,加大征收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征管,不断提高工业园区土地使用税征管的精细化水平。

2、加强税收宣传和政策辅导。组织全局税收管理员学习相关政策,熟悉和掌握辖区内不同地段土地适用的等级税额标准。同时,结合省局对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及计税依据的重新调整,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利用大厅公告栏、电子显示屏对调整后的土地等级、税额标准进行公示,并将政策文件及调整后的土地等级和税额新标准的宣传资料分送给纳税人,加强对企业的纳税辅导,多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各界对该税征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长期不能按时按量申报的纳税户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使用税范文篇4

一、强化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和监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户数和规模也迅速的增加和壮大,加强土地使用税税源监控便成为土地使用税征管工作的重心之一。为此,我局围绕“理清税源,动态监控”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扎实开展税源调查。年初,我局针对土地使用税增长缓慢、国有企业欠税现象严重、土地权属混乱、房屋出租行为隐蔽、土地使用税税源结构变化、征管难度加大等情况,在年省局布署的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进行了新一轮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和等级税额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调查伊始,我局在《淮南日报》上刊登《淮南市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公告,印发了《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登记表》,要求所有纳税人逐项填写,同时,利用申报大厅的触摸屏、大屏幕以及《地税政策动态》等向纳税人公开信息,将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公开透明地交给纳税人,并对纳税人提出来的各种疑问进行详细解答,帮助纳税人做好登记表的填报。对纳税人交回的《土地使用税普查登记表》,我局组织人员与土地局登记资料进行核对,对纳税人填报数据与土地局登记数据不相符的,采取重点检查和实地测量的方法,确定其实际应纳税土地面积。为确保实地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我局抽调精兵强将,借助市规划设计院和市土地局的技术力量及测量仪器,税干们克服了“百里煤海”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炎热气候给测量工作带来的困难,重点对煤矿企业的塌陷区、矸石山、高压变电、排土场、排水防污设施、废弃土地、市政征用地、爆破的包房、安全区以及生活区公共绿化带和矿区医院以及其他大型企业的学校、医院、幼儿园等18种免税土地进行实地丈量,准确地计算应税和免税土地面积,并向企业进一步宣传税收政策,明确了征免界限;与此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市29条道路82个路段的等级税额标准进行实地清查摸底。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调查,对执行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不准确的进行了调整,对土地使用税税源数据库进行了更新,建立了更为科学、完整、准确的土地使用税税源数据库和纳税人、户管资料两本税源帐。

(二)实施税源动态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为适时掌握土地使用税税源变化情况,加强征管,我局实行了税源动态管理。首先,强调一个“严”字,即严把纳税申报关。要求纳税人在应税土地面积变动和地址变迁时,及时将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据实进行纳税申报。同时,要求基层税务部门对上述纳税户进行认真核实,作出书面报告,说明变动情况。其次,做到一个“细”字,即细化税源台账登记项目。在分户税源台账中,详细登记纳税人的土地地址、土地权属、使用形式、应执行的等级税额标准、应税土地面积、免税土地面积、应纳税额等,并根据企业情况变动及时对台账和税源数据库进行调整。第三,突出一个“实”字,即提高税源资料的实际利用率。及时将税源数据库与征管软件中的入库数相比对,提高监控管理、预测分析和组织收入工作水平。如年,市局通过税源数据库与入库数比对,发现田家庵分局税源约800万元,上半年实际仅入库155万元,针对这一发现,立即督促分局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三)有效开展部门协作。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使土地使用税税源更加复杂多变,单纯依靠税务部门的力量难以实现税源的完全监控。为此,在日常征管中,我们在税源调查、等级税额调整及税源管理工作中加强与当地工商、土地等部门的联系,借助工商、土地等部门对新办企业、土地证发放、土地测量等特殊控管手段,强化对新办企业、纳税钉子户和免税土地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杜绝了税款的流失。

二、适时调整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

在年初税源调查和等级税额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的基础上,我局根据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开辟、扩建了多条城市道路,市区繁华中心出现转移,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等实际,为发挥土地使用税的调节土地地租级差,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的作用,我们认为,1997年制定的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应予调整。为此,我局适时开展了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调整工作。此项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一是加强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调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年一项重要工作。二是市局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各分局也相继拿出科学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步骤、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同时进一步确定了各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和资料传递流程,保证了土地使用税等级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制定了奖惩评比办法,对每个环节工作分别进行登记,严把数据质量关,及时记录错误数据,依此奖惩兑现。

每个分局逐条路段进行摸底清查,提出了各路段等级税额标准调高或调低的意见,拿出初步的调整方案并征求当地区政府的意见,市局组织力量进行抽查后,根据政府市政规划情况,拟定了新的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并向市政府提出了调整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的请示,市政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批准了新标准,从年月日执行。我局及时对1072户土地使用税纳税人下发了《土地使用税纳税核定通知书》,明确了纳税人的应税土地面积、适用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和年应纳税总额。

新标准的执行,进一步发挥了税收调节作用,开辟了政策性税源,使我市增加土地使用税税源1000多万元,对稳定土地使用税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矿业集团房改房土地使用权转为个人所有、矿区塌陷区及绿化地带增加及涉外企业、破产企业增加等因素影响减少应税土地面积493万平方米、税款1500万元的情况下,截止月底已入库土地使用税4086万元,实现收入稳中有升。

三、确保土地使用税及时足额入库

强化土地使用税征管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收入上。为此,我局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在市局和分局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市局年初下达的分税种税收计划,把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与岗位责任制酬金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考核制度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广大税干的积极性,形成了领导有压力、干部有目标的工作氛围,为完成收入任务提供了保障。

(二)进一步规范纳税申报制度。要求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按月申报缴纳;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按季缴纳;5万元以下的每年月份申报缴纳。征收期的合理分解,有效缓解税额较大的纳税人集中缴纳税款出现的暂时性的资金紧张情况及欠税情况的发生,实现了收入的均衡入库。

(三)大力清缴欠税。通过税源监控,及时掌握企业的纳税和欠税情况,并充分发挥日常检查和税收稽查的作用,积极实施欠税清理。对生产经营困难的欠税大户,与企业一道制定清欠计划,并主动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补缴欠税。对资金状况较好,但长期拖欠且催缴无效的欠税企业,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采取扣押、查封财产和银行扣款等方式清缴欠税。年,我局扣押2辆小轿车,查封仓库5间,银行扣款130多万元,合计清缴欠税380万元,新欠税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四)加强个体工商户土地使用税管理。我局加强了对个体工商户应纳土地使用税的管理,结合“标准化管理示范街”创建活动,对全市个体工商户经营用地的所有权情况进行了一次梳理、登记。仅田家庵分局查增土地使用税纳税人36户,查补税款45万元,并及时纳入正常税收征管,防止了税收流失。

使用税范文篇5

第二条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规划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前款所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是指城镇土地的使用权人。使用权人未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实际使用人应当代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设市城市,包括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所称县城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所称建制镇是指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其他建制镇;所称工矿区是指符合建制镇标准,但未设立建制镇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本办法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第四条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按照下列办法确定:

(一)已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按照土地使用证书记载的土地面积确定;

(二)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按照有权批准使用土地的机关的批准文件所批准的土地面积确定;

(三)无土地使用证书和批准文件的,按照纳税人申报的实际土地面积确定,纳税人申报的土地面积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核定;

(四)因扩建、改建、城市规划调整等原因增加或者减少的土地,按照变动后的实际土地面积确定。

第五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额幅度,依照本办法所附的《****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表》执行。

第六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地区城镇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大城市的土地应当划分为5个以上等级,中等城市的土地应当划分为4个以上等级,小城市的土地应当划分为3个以上等级,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土地应当划分为2个以上等级。

各等级土地的具体适用税额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表》确定的税额幅度内制定,逐级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七条国家及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但降低额不得超过《条例》第四条规定最低税额的30%。具体的适用地区和适用税额标准由州(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八条《条例》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土地,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土地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并经县级地方税务机关核实后,方能享受定期免税优惠。

第九条纳税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审核后,报省地方税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城镇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第十一条土地管理机关应当向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城镇土地使用权属、位置、面积以及新批准使用的土地文件副本等资料,协助地方税务机关做好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申报纳税期限分为半年、季、月。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申报纳税期限由州(市)地方税务机关确定。

第十三条纳税人应当按照地方税务机关确定的申报纳税期限,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登记表和纳税申报表。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登记表和纳税申报表由省地方税务机关印制。

第十四条新征收的土地,依照《条例》第九条的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十五条使用权属有争议的城镇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由实际使用人缴纳;土地权属确认后,由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缴纳。

第十六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条例》及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

第十八条自2007纳税年度起,城镇土地使用税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计算缴纳。

使用税范文篇6

第二条在我省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实施办法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前款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第三条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缴纳;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人分别缴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缴纳;土地使用权属尚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缴纳。

第四条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具体征收范围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第五条土地使用税的计税面积:

(一)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和《土地房屋权证》的,以证书记载的土地面积为准。

(二)尚未持有前款所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暂以纳税人申报,并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核定的土地面积为准。

(三)土地使用权共有的,应根据共有各方实际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或者建筑面积的比例,按规定分别计算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六条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确定如下:

(一)福州市、泉州市市区3元至25元;

(二)漳州市、莆田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市区3元至20元;

(三)县级市市区2元至12元;

(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1元至8元。

各市、县人民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等情况,合理划分本地区的土地等级,在本实施办法规定的税额幅度内,制定相应的税额标准,逐级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对改善民生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公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用地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尤其是高新技术、环保等项目用地可以区别对待,从低确定适用的税额标准。

厦门市具体税额由厦门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土地使用税按年征收,申报缴纳期限由市、县地方税务局确定。

第八条土地使用税由纳税人向土地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缴纳。

第九条土地管理机关应及时将土地使用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地方税务机关,配合地方税务机关做好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第十条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及本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使用税范文篇7

为统一政策,规范执行,现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房产原值如何确定的问题

对依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不论是否记载在会计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均应按照房屋原价计算缴纳房产税。房屋原价应根据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纳税人未按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并记载的,应按规定予以调整或重新评估。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财税地字[*]第008号)第十五条同时废止。

二、关于索道公司经营用地应否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问题

公园、名胜古迹内的索道公司经营用地,应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截止时间的问题

使用税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后勤社会化;税收管理;规范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由此而引发的税收问题成为高校和税务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关系到税收能否规范化管理,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主要表现为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从事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经营和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利用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和食堂等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向社会人员提供服务;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服务;设置在高校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或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市场经济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的、社会承担为主的,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将高校中具有经营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活动纳入到市场化发展的轨道,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参与市场竞争。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增加社会供给,而且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税收问题和现行税收政策

(一)营业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二)增值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有关规定计征。

(四)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必须明确的是:高校后勤实体应对享受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进行单独核算,分别进行纳税申报,不进行单独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不得享受上述政策。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律法规滞后,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我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征税最早是以通知形式下发的,也就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2月28日的《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对高校后勤企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实行减税和免税。这一通知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其期限是到2002年底,目前这一政策延长到2005年底。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各地税务部门对此也一直无法准确把握,甚至采取姑息态度,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与否,与高校后勤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只是做了简单的改头换面,在后勤处或总务处上挂个企业集团的招牌,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基本上还是老样子。从根本上来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后勤企业并未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这其中虽然有观念上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来自体制上的因素。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从而造成不利于税收征管的局面,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三)税收征管服务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由于我国高校大多数为政府办学,国家投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育人的地方,远离市场。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存在观念滞后,重管理,轻服务,多被动,少主动的倾向,适应改革和市场的能力较弱,忽视了对高校的税收服务。深入高校少,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税收服务不到位,使高校这一现实的和潜在的税源未能被关注和重视起来。同时,税收征管的基础资料不全面,征、管、查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无庸置疑的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增税因素,无论是流转税、所得税还是其他税收,税源和税基都会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完善而扩大,税收收入也会随之而不断增长。等高校后勤改革彻底完成之后,高校后勤企业与其他经营企业一样,不再享受任何税收优惠政策时,必将为地方税收的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税收征管方法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目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即:既对学生提供服务,也对社会开放的各种科研实体兴办的公司、各种补习班、校园围墙外的餐馆、书店、理发馆等后勤经营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税收征管。税源监控常用手段主要是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纳税检查和税控装置等。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如对本校学生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食堂、医务所、学生公寓、电影院、理发店、澡堂等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基本处于无监控或漏征漏管状态,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

(一)完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对国家税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税收法律法规对此应及时加以规范,力争使税收规范与高校后勤改革保持协调一致。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既要从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出发,又要从严肃税收法律和保护国有资产收益的角度来加以统筹兼顾,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只有税收政策法律制度科学、完善、合理,才能使税收规范化管理得以实现,并且通过税收规范化管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二)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税收服务意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新型税收服务观,确立尊重纳税人就是尊重发展,促进发展的正确收观。把对纳税人的尊重体现在为纳税人服务上,处理好依法治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管理与完善税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把对高校的税收管理看成是对高校改革的支持与促进,是对高校后勤的鼓励与扶持,促进与服务。将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征管模式。税务机关要主动深入高校,宣传税法,讲解税法,掌握高校后勤改革信息,摸清税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纳税问题出谋划策,进言献智。同时,还必须注重税收执法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依法计征、依率计征。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的税收规范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

使用税范文篇9

用税31666万元,年收入也从1994年的1314万元上升到年的4324万元,年均增长25.4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和监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户数和规模也迅速的增加和壮大,加强土地使用税税源监控便成为土地使用税征管工作的重心之一。为此,我局围绕“理清税源,动态监控”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扎实开展税源调查。年初,我局针对土地使用税增长缓慢、国有企业欠税现象严重、土地权属混乱、房屋出租行为隐蔽、土地使用税税源结构变化、征管难度加大等情况,在年省局布署的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进行了新一轮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和等级税额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调查伊始,我局在《日报》上刊登《市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公告,印发了《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登记表》,要求所有纳税人逐项填写,同时,利用申报大厅的触摸屏、大屏幕以及《地税政策动态》等向纳税人公开信息,将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公开透明地交给纳税人,并对纳税人提出来的各种疑问进行详细解答,帮助纳税人做好登记表的填报。对纳税人交回的《土地使用税普查登记表》,我局组织人员与土地局登记资料进行核对,对纳税人填报数据与土地局登记数据不相符的,采取重点检查和实地测量的方法,确定其实际应纳税土地面积。为确保实地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我局抽调精兵强将,借助市规划设计院和市土地局的技术力量及测量仪器,税干们克服了“百里煤海”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炎热气候给测量工作带来的困难,重点对煤矿企业的塌陷区、矸石山、高压变电、排土场、排水防污设施、废弃土地、市政征用地、爆破的包房、安全区以及生活区公共绿化带和矿区医院以及其他大型企业的学校、医院、幼儿园等18种免税土地进行实地丈量,准确地计算应税和免税土地面积,并向企业进一步宣传税收政策,明确了征免界限;与此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市29条道路82个路段的等级税额标准进行实地清查摸底。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调查,对执行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不准确的进行了调整,对土地使用税税源数据库进行了更新,建立了更为科学、完整、准确的土地使用税税源数据库和纳税人、户管资料两本税源帐。

(二)实施税源动态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为适时掌握土地使用税税源变化情况,加强征管,我局实行了税源动态管理。首先,强调一个“严”字,即严把纳税申报关。要求纳税人在应税土地面积变动和地址变迁时,及时将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据实进行纳税申报。同时,要求基层税务部门对上述纳税户进行认真核实,作出书面报告,说明变动情况。其次,做到一个“细”字,即细化税源台账登记项目。在分户税源台账中,详细登记纳税人的土地地址、土地权属、使用形式、应执行的等级税额标准、应税土地面积、免税土地面积、应纳税额等,并根据企业情况变动及时对台账和税源数据库进行调整。第三,突出一个“实”字,即提高税源资料的实际利用率。及时将税源数据库与征管软件中的入库数相比对,提高监控管理、预测分析和组织收入工作水平。如年,市局通过税源数据库与入库数比对,发现田家庵分局税源约800万元,上半年实际仅入库155万元,针对这一发现,立即督促分局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三)有效开展部门协作。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使土地使用税税源更加复杂多变,单纯依靠税务部门的力量难以实现税源的完全监控。为此,在日常征管中,我们在税源调查、等级税额调整及税源管理工作中加强与当地工商、土地等部门的联系,借助工商、土地等部门对新办企业、土地证发放、土地测量等特殊控管手段,强化对新办企业、纳税钉子户和免税土地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杜绝了税款的流失。

二、适时调整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

在年初税源调查和等级税额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的基础上,我局根据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开辟、扩建了多条城市道路,市区繁华中心出现转移,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等实际,为发挥土地使用税的调节土地地租级差,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的作用,我们认为,年制定的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应予调整。为此,我局适时开展了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调整工作。此项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一是加强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调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年一项重要工作。二是市局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各分局也相继拿出科学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步骤、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同时进一步确定了各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和资料传递流程,保证了土地使用税等级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制定了奖惩评比办法,对每个环节工作分别进行登记,严把数据质量关,及时记录错误数据,依此奖惩兑现。

每个分局逐条路段进行摸底清查,提出了各路段等级税额标准调高或调低的意见,拿出初步的调整方案并征求当地区政府的意见,市局组织力量进行抽查后,根据政府市政规划情况,拟定了新的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并向市政府提出了调整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的请示,市政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批准了新标准,从年月日执行。我局及时对1072户土地使用税纳税人下发了《土地使用税纳税核定通知书》,明确了纳税人的应税土地面积、适用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和年应纳税总额。

新标准的执行,进一步发挥了税收调节作用,开辟了政策性税源,使我市增加土地使用税税源1000多万元,对稳定土地使用税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矿业集团房改房土地使用权转为个人所有、矿区塌陷区及绿化地带增加及涉外企业、破产企业增加等因素影响减少应税土地面积493万平方米、税款1500万元的情况下,截止月底已入库土地使用税4086万元,实现收入稳中有升。

三、确保土地使用税及时足额入库

强化土地使用税征管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收入上。为此,我局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在市局和分局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市局年初下达的分税种税收计划,把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与岗位责任制酬金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考核制度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广大税干的积极性,形成了领导有压力、干部有目标的工作氛围,为完成收入任务提供了保障。

(二)进一步规范纳税申报制度。要求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按月申报缴纳;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按季缴纳;5万元以下的每年、月份申报缴纳。征收期的合理分解,有效缓解税额较大的纳税人集中缴纳税款出现的暂时性的资金紧张情况及欠税情况的发生,实现了收入的均衡入库。

(三)大力清缴欠税。通过税源监控,及时掌握企业的纳税和欠税情况,并充分发挥日常检查和税收稽查的作用,积极实施欠税清理。对生产经营困难的欠税大户,与企业一道制定清欠计划,并主动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补缴欠税。对资金状况较好,但长期拖欠且催缴无效的欠税企业,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采取扣押、查封财产和银行扣款等方式清缴欠税。年,我局扣押2辆小轿车,查封仓库5间,银行扣款130多万元,合计清缴欠税380万元,新欠税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四)加强个体工商户土地使用税管理。我局加强了对个体工商户应纳土地使用税的管理,结合“标准化管理示范街”创建活动,对全市个体工商户经营用地的所有权情况进行了一次梳理、登记。仅田家庵分局查增土地使用税纳税人36户,查补税款45万元,并及时纳入正常税收征管,防止了税收流失。

使用税范文篇10

*年12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83号),自*年1月1日起,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为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的重要意义

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符合党的*届三中全会关于“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的要求,符合税制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平衡内外资企业税负,有利于加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有利于税收征管。各地要充分认识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对外商投资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工作,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尽快摸清外商投资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源及分布情况。

二、加强宣传,做好辅导

对外商投资企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途径宣传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要做好对外商投资企业纳税人的辅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让纳税人了解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政策和征管规定,保证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积极协调,摸清税源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要主动和国土、工商、财政、国税及主管外商投资的商务部门联系,建立信息传递机制,充分利用土地使用权权属登记、工商企业登记、土地使用费征缴及外资企业设立审批和管理等相关信息,与税务机关通过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源普查等方式获得的信息进行比对,全面、准确掌握外商投资企业的户数和占地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数据库,构建税源监控平台,对外商投资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