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4:16:27

实用人才

实用人才范文篇1

一、鄯善县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及主要做法

基本情况

鄯善县位于吐鲁番盆地东部,是吐哈油田的主产区,县域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总人口21.01万人,有维、汉、回等19个民族。有乡(镇)党委10个(5个乡、5个镇),农村支部98个,农牧民党员3893名,目前,我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653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26%。

主要做法

(一)重视人才工作,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县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把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培养、发挥作用情况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工作,把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党建工作、科技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设立帮扶基金,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实体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科技局等部门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无偿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扶持。同时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和“小红帽”服务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开通了“服务热线”,为农村实用人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县委以每年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契机,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开展科技培训,无偿发放各类科普读物、宣传资料,开展技术咨询活动。

(二)强化人才培训,人才总量逐步增加。

在农村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多措并举,围绕设施农业栽培、节水知识、特色林果业、畜牧养殖及各种病虫害防治,组织举办了各类培训班对农牧民进行培训,按照地委提出的九大战略,把农转非工程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大战略,提出了农民“三三制”分流,鄯善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美容美发、服装裁剪、计算机应用、电工、农机维修、摩托车修理等专业,同时,县委选派农村实用人才到疆内高等院校进行重点专项委培。县农广校针对农村实用人才举办学历培训班、农业实用技术、“双语”等培训班,积极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的优势,各乡镇及时下载最新农业科技信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农村实用人才采取送出去培训的方式,到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积极引进外地专家、技术能人来我县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较以往有明显增加。

(三)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增强。

在认真做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工作的同时,县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通过科技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在种植、养殖、加工等现代农业方面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先后涌现出刘培军、塔依尔·买买提、李振龙、桑树贤等一批经营有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典型,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发挥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在现代农业方面取得成功后,带动农民共同发展,使我县设施农业的规模创迅速扩大,超额完成了地委下达的任务。同时我县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也初具规模,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实用人才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利用不够,管理不够规范。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乡镇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层次高低不一,我县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受到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不同乡镇针对各自优势产业,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识不同,我县农村实用型人才,分布面广,普通农民多,多为分散型作业,农村实用人才的规范管理、整体开发与实际需要还有一些差距。

(二)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够合理。目前,随着我县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在总量上有所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差距还很大,与县委提出的“一乡一品”所需人才素质有很大差距。在农村实用人才中,技术型人才相对较多,经营管理型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较多,面向流通、服务领域的人才相对较少。

(三)、农村实用人才信息渠道不够畅通,观念不够开放。目前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本土观念强,有些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满足现状,对新信息的掌握只停留在和自己种、养相关的信息上,对智力交流、技术转让等无形商品交易的意识淡漠,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帮扶中也仅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占少数,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

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部门和个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理解还局限于具有学历或者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民称作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把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当作人才看待,导致人才开发利用不够,管理存在问题。二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界定以乡镇、村为界限,各自为阵,没有树立起大人才的观念,和人才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观念,没有形成多元化人才认定标准,对农村实用人才认识模糊、笼统,各乡镇、村总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事物的认识不一致,导致人才分布不均,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农村实用人才自身综合素质与新时期对农村实用人才要求有差距。由于市场经济下的知识高速更新,很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自身积累的知识和自身能力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实用人才不愿意走出去,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制约了人才能力的提高和观念的解放。

三、主要措施及对策

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是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熟悉本地经济发展情况,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较好地适应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因此,要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就必须在管理、培养、激励上下功夫。

(一)完善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强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县、乡管理网络,形成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业、科协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具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一是政治上激励。鼓励农村实用人才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去,在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倾斜和扶持,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农村实用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列为县、乡人大、政协代表。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型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二是待遇上激励。把农村实用型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逐步把实用人才纳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并落实相应的待遇,规定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三是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农村实用型人才“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实用人才示范户”、“农村经纪人”等评选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实用人才范文篇2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省新农村建设对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应建立省、市、县、乡四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保证质量,推动农村实用人才整体水平的提高。应重点选拔培养科技推广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文体艺人、乡村教师等六类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养方式。一是加强培训培养。建立省、设区市、县(市、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机制。每年设区市负责部分实用人才参加省级培训。各设区市、县(市、区)应开展本地培训。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文化体育团体的培训主体作用。鼓励个人参加农村各种职业技术推广培训和党员、干部专项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结合岗位培养。对不同类别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岗位培养应有所侧重,分别对待。三是抓好示范培养。在各地确认一批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由省直有关厅局对口帮助建设。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加大投入力度,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创业、发展支持。同时,推行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模式。一是设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财政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人才培训、创业补助、基地示范、激励保障等投入。二是对个人创立的新产品、新工艺或开发项目专利,给予免费辅导申报和品牌设立。鼓励农科教、产学研、高新尖等项目与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建设项目结合,着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三是加大对创业和核心农户的支持力度,从中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完善工作机制,营造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良好氛围。一是建立和完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价选拔机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标准,进一步改进选拔方式,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建立和完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开发、科技承包、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应给予重奖。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三农”服务中做出较大贡献的要给予表彰。三是建立优先培养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机制。品牌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文艺体育团体、中介服务机构等,应优先将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各类能手、企业管理者,拓宽凝聚人才渠道,为人才提供创业支持。四是建立鼓励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主动参与经济建设的机制。创造条件鼓励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以技术、专利、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折价入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分享企业发展效益。五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出台相关措施,推进生产要素与人才培养结合。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才市场,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就业政策,让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享有平等就业、学习成才的机会。建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为政府决策、人才培养、农民服务提供信息服务。

实用人才范文篇3

一、*县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及主要做法

基本情况

*县位于*盆地东部,是吐哈油田的主产区,县域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总人口21.01万人,有维、汉、回等19个民族。有乡(镇)党委10个(5个乡、5个镇),农村支部98个,农牧民党员3893名,目前,我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653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26%。

主要做法

(一)重视人才工作,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县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把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培养、发挥作用情况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工作,把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党建工作、科技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设立帮扶基金,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实体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科技局等部门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无偿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扶持。同时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和“小红帽”服务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开通了“服务热线”,为农村实用人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县委以每年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契机,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开展科技培训,无偿发放各类科普读物、宣传资料,开展技术咨询活动。

(二)强化人才培训,人才总量逐步增加。

在农村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多措并举,围绕设施农业栽培、节水知识、特色林果业、畜牧养殖及各种病虫害防治,组织举办了各类培训班对农牧民进行培训,按照地委提出的九大战略,把农转非工程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大战略,提出了农民“三三制”分流,*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美容美发、服装裁剪、计算机应用、电工、农机维修、摩托车修理等专业,同时,县委选派农村实用人才到疆内高等院校进行重点专项委培。县农广校针对农村实用人才举办学历培训班、农业实用技术、“双语”等培训班,积极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的优势,各乡镇及时下载最新农业科技信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农村实用人才采取送出去培训的方式,到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积极引进外地专家、技术能人来我县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较以往有明显增加。

(三)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增强。

在认真做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工作的同时,县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通过科技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在种植、养殖、加工等现代农业方面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先后涌现出刘培军、塔依尔·买买提、李振龙、桑树贤等一批经营有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典型,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发挥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在现代农业方面取得成功后,带动农民共同发展,使我县设施农业的规模创迅速扩大,超额完成了地委下达的任务。同时我县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也初具规模,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实用人才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利用不够,管理不够规范。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乡镇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层次高低不一,我县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受到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不同乡镇针对各自优势产业,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识不同,我县农村实用型人才,分布面广,普通农民多,多为分散型作业,农村实用人才的规范管理、整体开发与实际需要还有一些差距。

(二)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够合理。目前,随着我县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在总量上有所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差距还很大,与县委提出的“一乡一品”所需人才素质有很大差距。在农村实用人才中,技术型人才相对较多,经营管理型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较多,面向流通、服务领域的人才相对较少。

(三)、农村实用人才信息渠道不够畅通,观念不够开放。目前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本土观念强,有些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满足现状,对新信息的掌握只停留在和自己种、养相关的信息上,对智力交流、技术转让等无形商品交易的意识淡漠,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帮扶中也仅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占少数,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

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部门和个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理解还局限于具有学历或者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民称作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把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当作人才看待,导致人才开发利用不够,管理存在问题。二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界定以乡镇、村为界限,各自为阵,没有树立起大人才的观念,和人才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观念,没有形成多元化人才认定标准,对农村实用人才认识模糊、笼统,各乡镇、村总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事物的认识不一致,导致人才分布不均,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农村实用人才自身综合素质与新时期对农村实用人才要求有差距。由于市场经济下的知识高速更新,很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自身积累的知识和自身能力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实用人才不愿意走出去,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制约了人才能力的提高和观念的解放。

三、主要措施及对策

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是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熟悉本地经济发展情况,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较好地适应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因此,要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就必须在管理、培养、激励上下功夫。

(一)完善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强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县、乡管理网络,形成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业、科协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具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一是政治上激励。鼓励农村实用人才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去,在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倾斜和扶持,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农村实用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列为县、乡人大、政协代表。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型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二是待遇上激励。把农村实用型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逐步把实用人才纳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并落实相应的待遇,规定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三是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农村实用型人才“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实用人才示范户”、“农村经纪人”等评选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实用人才范文篇4

一、基本情况

**年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第一次提出了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长”,第一次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次我们调查的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是一般农村人力资源中优秀部分。主要包括种植能手、养殖能手、捕捞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技能带动型人才、文体艺术类人才等九类农村实用人才。

调查采用抽样的方式,在全区行政村中以**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从高到低排序,按10%的比例,随机起点,等距确定的原则,选择了29个样本村,涉及8街道1渔村,农村人口近4万人。统计调查年度为**年12月31日至**年12月31日。调查情况如下:

椒江区农村实用人才情况表

项目总

计培养渠道

女40岁及以下中专及以上学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代际或师承自学其它

一、合计

其中:农民高级技师

农民技师

农民助理技师

农民技术员16675692724164473

5141112

62215

491611471315

二、生产能手

其中:种植能手

养殖能手

捕捞能手

加工能手82220321462328

3711026211018

31415196

511221

915423

三、经营能人

其中:企业经营人才

农村经纪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614255621538

443193211526

111

161613112

四、能工巧匠

其中:技能带动型人才

文体艺术类人才231111067

2311067

二、数据分析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我区农村实用人才在数量、素质、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基础还比较薄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不足,突出表现在:

第一、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辐射作用不够。样本村中各类人才总数仅为166个,平均每个村只有5.7人,仅占样本村总人口的4.4‰,甚至有两个村出现空白。

第二、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够平衡。样本村中种植、养殖、捕捞能手73人,占人才总数的44.0%,企业经营型人才44人,占人才总数的26.5%,技能带动型23人,占人才总数的13.9%,这些人在示范农业技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活跃农村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广大农民“信得过”、“看得见”“学得来”的致富带头人。但加工能手、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很少,只占人才总数的15.7%,不利于农村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文体艺术类人才空缺,导致农村文化生活落后,不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从调查的29个村发现的166名实用人才中看出,40岁以上的110人,占66.3%,农村实用人才中多为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4.6%,仅有的6名大专以上学历还是通过自学、函授、电大、职大等形式取得,专业不对口。绝大部分只熟悉传统的普通农作物栽培技术,而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急需科技含量高的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指导,却没有过硬足量的技术支撑。这些都造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缓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第四、人才培养渠道匮乏。在调查的166名实用人才中,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农业职业学校培训的仅6人,占3.6%,自学的44人,占26.5%,代际或师承的16人,占9.6%,73人为其它培训渠道。由于管理的问题,具有农民技术员职称的仅60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农村实用人才没有相应的技术职称。这说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亟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原因思考

1、观念不适应。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被忽略。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一种人才,其概念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没有形成,对其总量、结构、特点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列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范畴。主动探索研究农村实用人才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够。

2、政策措施滞后。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氛围和服务手段,人才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机制没有形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不断涌现和健康成长。

3、制度不完善,缺乏农村优秀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重视不够,培养上缺少必要的投入保障机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金投入上远不能适应队伍建设的需要。

4、人才成长的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区农村实用人才的组织培养、自我学习、实践锻炼等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培养和培训手段落后,内容单一。

5、农村实用人才自身的不足。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存在自我保护的意识,对周围的人产生排斥,不想也不愿把技能传授给他人。

四、建议和设想

1、提高认识,优化人才环境,努力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人才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需要良好的人才环境。各级领导要真正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与各类人才的联系,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典型事迹,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向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他们增加技能,提高技术,鼓励他们发挥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建立健全区级农村实用人才储备库和农村实用人才市场服务网络。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市场,无偿提供就业信息,使之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积蓄的中心、培训的基地、交流的场所、信息的桥梁,及时为各类人才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市场需求、外出就业等技术和信息服务。

3、积极开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的壮大、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人才培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以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水平为核心,依托农业学校、农业推广机构、行业专家传授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各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经营者,开展现代经营管理、法律、资本运作等相关知识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通过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取经,拓宽视野,通过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把农村实用人才凝聚起来,真正形成人才智力优势,为发展区域性农村经济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另外要扩大培训覆盖面,以应用性、技艺性培训为主要内容,长训、短训、学历教育相结合,着力培养一大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对暂时不够“冒尖”,但有一定文化、致富欲望强且勇于闯荡市场的农村青年,特别是毕业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军人,要视为人才“第二梯队”,一同纳入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培养力度,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由“隐性”到“显性”人才的转变,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攒后劲。

4、给予政策扶持、资金扶助

农村实用人才是活跃在广大农村,根植于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学习、接纳、应用、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是把新信息、新思想、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入农村的重要力量,也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坚力量的依托。他们是离农民最近的致富能人,对农民的带领和带动作用最直接、最具体,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农村实用人才在土地承包上应享受优先、优惠和扶持,在工商登记、税务减免、资金借贷、农药化肥、优质良种、畜禽防病、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应提供政策倾斜。

5、建立激励机制

实用人才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对策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的1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是农民增收的问题。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关键要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能扩张原有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实现对传统要素的有效替代,提高资源要素生产率,为农业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技术上的可能,[1]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源动力。而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得有人才,但是传统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寻求新形势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有效路径,迫在眉睫。

一、传统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现状

传统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培训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一是行政主导型培训模式,二是市场引导型培训模式,三是农民自主型培训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行政主导型培训模式的优点在于培训目标明确,培训方式和内容多样,农民免费接受培训,且培训规模大等,它的缺点是培训资金使用低下,培训对象缺乏主动性,培训与就业相脱节,培训效果低下;市场引导培训模式是培训机构根据地区主导特色产业组织的农民培训,农民自己承担培训费,通过培训提高自身农业实用技术能力,具有市场针对性强,培训与就业基本吻合等优点,但是具有培训成本大,培训对象相对较单一等缺点;农民自主型主要是通过观摩他人劳动过程学习实用技术和通过学徒方式提高技能,这种模式是自觉形成,且大多数不需要费用,具有培训人员积极性高,促进农村地区和谐发展,特别适用于农村民间技艺的传承等优点,但是具有培训数量小,培训人员缺乏技术创新积极性,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不同的培训模式在不同特定区域或者时期都起到推动农村经济的目的,但是传统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由于缺少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特点和参训对象个性的充分分析,培训内容相对较为陈旧,培训方式也相对单一,因此培训对象的积极性相对不高,总体来说培训效果相对较低。

二、农业科技创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1.地域性。地域性是指农业科技创新强度受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社会条件制约的特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与植物,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气象和地质特征。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农业生产的不同规律,农业科技创新首先应该适应因地域而产生的各种自然规律。2.风险性。风险性是指农业科技创新在研究开发阶段和推广应用初期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特征。也就是说,农业科技创新难度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发明创造难。农业科学研究主要是探索生物内部规律及其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其发明创新周期较长,难度较大,与工业科学相比,更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除工业科技推广的困难外,农业科技推广还要受到自然地域、市场环节、农民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推广不易。3.公共性。公共性是指农业科技创新产品所承载的公共服务、公共责任广泛的特性。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大多数农业技术属于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有效的供给。4.多交互性。多交互性是指农业科技创新受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与自然气候等诸多因素关联、交互、互作的特性,即既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又受创新系统诸多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更具复杂性。(二)农村实用人才的特征。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素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其创造性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人才的产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环境的需要。[4]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农村实用人才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同。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在农业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研究这些新型特征,对培训和造就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浓厚的本土性。本土性是指本土特质、本土特色、本土立场与本地思维。[5]不同的地域、民族、种族在历史、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观念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和自身的独特性,其中地域性是先决条件。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决定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这就决定了农业创新的地域性,而农业创新的地域性,也就决定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本土性特征。农村实用人才的本土性,体现在人员结构的本土化。据调查,农村实用人才大部分是本地土生土长起来的农民,他们了解本地区的农业规律,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有较好的人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目前经营规模少,经济效益不高,本土人才都留不住,外地人才更难流进来。即使流进来,也会一时“水土不服”。人员结构的本土化,使其更加容易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2.良好的心理品质。农村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农村实用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科学严谨,胆大心细,处事果断,善于抓住机遇,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排除万难的胆气,具有坚毅不拔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在面对挑战风险时,能冷静处理,多方权衡,做出最科学的决策,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3.较高的技能。技能是指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具有的一技之长。只有具有一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抗拒来自自然与市场的风险;只有具备相当高的技能,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无论是从事种植、养殖工作,还是当地的经营管理工作,其科技含量更高,对技能的要求也更高。要把农业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辽阔的大地,走向市场,更需要农村实用人才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掌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操作技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始终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生产与经营技能。4.过硬的管理能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交互性广,受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与自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关联。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新的农业组织形式,如农业合作社等不断涌现。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国际化的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除具有一技之长外,还应该具有过硬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从各地确认农村实用人才的标准来看,已经非常重视从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越大对管理协调能力的要求越高。5.优秀的人格与品德修养。农业科技创新是公共产品,不能完全应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获得资源。因此,农村实用人才应具有公益心,应具备优秀的人格与品德修养,具体表现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为大众服务,能先富带动后富,与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

三、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新途径

农村实用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能直接把科技转换成生产力,转换成商品,是农业生产的“工程师”,在农业科技发展中,具有试验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是农业科技生产的重要人才和依靠。实际工作中,政府应该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与农村实用人才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培训对策,应该加大培训的投入,注重实用人才本地化的培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创新能力与技能的培训,培养良好人格与品德修养,为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培养全面的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方向。(一)加大培训的投入。农业科技是公共产品,不能完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获得资源。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与开发应该体现公益性。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培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训的教育投入。从国际上看,许多发达国家成人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由受训者承担,但对农业科技人员、农业就业人员的培训经费,均由国家专项经费解决。我国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主体仍然是农民,属于弱势群体,经济收入不高,支付培养经费仍有一定的困难,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许多地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经费尚未列入政府经费预算,有的虽列入预算,但人均不足一元钱。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必须改变这种现状,政府应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经费的投入,有计划、分层次、按要求、规模化的安排和设计培训项目,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二)注重农村实用人才本地化的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受地理气候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和文化背景的本地化特征。因此,政府应注重农村实用人才本地化的培养。首先,要从本地农村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发现人才,并加以系统培养。在欠发达地区,大批男性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则应注重从农村妇女中择优选拔,加强培训。其次,培训内容不能脱离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应与本地的农业生产主导产品、主导良种相结合,与本地农业生产的趋势相结合,与本地的自然气候和风土人情相结合。(三)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农业科技创新难度大,农业生产除研究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外,还要受到自然地域和市场调节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种粮大户的粮食生产效益不仅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还要承担粮价市场调节的风险。因此,应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抗风险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勇敢迎接自然和市场的挑战。自信、自立、自强是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农村工作中,可以利用典型事迹和先进案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向他们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四)注重创新能力与技能的培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理论创新,更需要实践与应用创新;既需要高端科技的创新,也需要中间环节与末端环节的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的农村实用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具有先进的农业科技生产或经营技能,大胆进行创新实践。政府必须改革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模式,从教育思想与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五)注重管理协调能力的培养。管理协调能力是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要求。从各地农村实用人才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实用人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据安徽淮南市调查,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5.2%,45岁以上的占67.8%;[6]绝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凭借经验与传统的方法,如家属制与家长式的方式进行管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应注重管理协调能力的培养,从农村实用人才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同时,要根据行业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注重案例法教学的使用。(六)培养良好人格与品德修养。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要求农村实用人才具有良好的人格与品德修养。要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弘扬助人为乐、克己奉公、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诚实守信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具有一家之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实用人才而言,传授与推广自己的先进技术,从短期利益看,或许会使其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更需要有大爱的胸襟、奉献的精神,愿意与他人探讨、分享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共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应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和农村工作者应仔细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和农村实用人才的特征,依据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和策略,全面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各项技能和专业水准,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雅鹏,吕明,范俊楠,文清.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特征、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2):161-167.

[2]王君,何进威,张丽花.海南省农渔村义务教育的困境、成因及对策——以海南省东方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6,(11):96-99.

[3]王永婕.本土性在汉语外来词的体现及其意义[J].海外英语,2011(11):330.

实用人才范文篇6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特别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期,××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安排,抽调专人组成调研组,深入乡镇,就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万亩,辖23个乡镇,267个行政村,9个社区。全县现有人口4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6万人,农村劳动力18.7万人。全县共网有农村实用人才584人,占农村总人口的0.2%。从行业分布上看,种植业142人、养殖业226人、农产品加工业69人、企业经营91人、其他56人,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24%、39%、11%、16%、10%。从文化层次上看,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110人,初中学历372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02人,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9%、64%、17%。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县委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县人才工作的重要部分常抓不懈。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人事、科技、农业、教育、卫生、财政等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县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2008年初,根据省、市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组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县结合实际,由县委、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对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28个部门进行了任务分解落实,建立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人劳、农业部门具体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财政、计划、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团委、妇联、科协等群团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培养农村人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工作格局。

(二)分类选才,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按照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类型,分别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致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长年活跃在农副产品市场,对农副产品的产、供、销信息十分熟悉的农村经纪人,文化程度较高、创业精神强且勇于闯市场的农村青年,特别是毕业回乡的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列入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行列。目前,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库共吸聚各类实用人才1154人。

(三)强化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依托县委党校、县农广校、科技示范基地、乡镇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等培训阵地,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把农村人才培养和项目实施有机结合起来,以“国际计划”、“阳光工程”、“生猪发展”、“沼气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为农村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通过专业培训使他们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两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先后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65余期,培训940余人次。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将乡土人才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双培双带”、党员“双示范”、“旗帜工程”、“标兵工程”活动结合起来,注重把普通农民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实用人才培养成村组干部和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全县86名农村致富能人和返乡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51名被发展成为党员。同时,县上每年抽调专人组成农村科技致富宣讲团,深入乡镇、村对农村实用人才和基层干部进行巡回培训。每年组织生猪养殖技术、茶叶种植技术、新农村建设等专题宣讲3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187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四)创新方式,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搭建舞台。采取政策引动、激励推动、典型促动等措施,对条件具备、“双带”本领明显、得到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通过组织推荐、公推直选等途径,把他们选进农村各种专业协会、村两委任职,为他们搭建“施才舞台”,拓展创业空间。目前,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库中380余名综合素质较高、群众评价好的年轻人才活跃在新农村建设各类产业中,12名管理型拔尖人才进入了村级领导班子。围绕茶叶、生猪两大主导产业,成立了由农村实用人才组成的茶叶、生猪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搭建了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杨河镇李河村生猪协会,积极为全村养殖户提供培训、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服务,既增加了养猪农户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本村生猪产业的发展。

(五)搞好服务,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环境。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创业提供资金、技术、项目、政策等保障服务,让想干事的有机会、干成事的有地位。结合全县建有茶园20余万亩,但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水平不高等实际,县上聘请了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朱先明担任县政府茶叶经济顾问,为××茶叶经济“把脉”,培训茶叶技术员,为茶农解疑答惑。积极帮助××柳树镇白杨村党员但启军争

取低贷资金300多万元,建起生猪示范养殖场,他致富后,帮扶40多户贫困家庭养猪走上了致富路,被省委授予“省级党员致富带头人”称号,像但启军这样受到扶持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有100多人。对于在各行业涌现出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先进典型,我们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干事业的热情。开辟了“牧河先锋”、“时代风采”等宣传栏目,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先后组织开展了“十大种茶能手”、“××县青年十杰”、“巾帼十杰”评比等活动。通过开展卓有成效、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全县营造了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我县农村实用人才中,64%只有初中文化,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9%左右,特别是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很少。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我县35岁以下的只有69人,仅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2%左右,行业多集中在种植、养殖、加工方面,而且多集中在经济较强、交通便利的乡镇,偏远地区农村的实用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经济人较少。

三是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缺乏系统性。虽然我们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上下了一些功夫,做了一些工作,开展了一些活动,但由于农村实用人才涉及的面比较广、队伍相对庞大,加之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多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且从事专业杂乱、技术种类繁多,培训专业的设置很难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针对性不强,只能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专业技术等方面培训力度不大。

四是农村实用人才整体作用发挥不强。由于少数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存在小农经济思想,影响了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农村实用人才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四、建议及措施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全县人才队伍的管理之中,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网络,形成以县委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业、科协、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具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实用人才范文篇7

不容乐观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形势

近年来,围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中央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开发项目,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形势仍不容乐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直处于人才工作的末端,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是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形势不容乐观的主观原因。据有关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业的1/4,相当于美国的1/128。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往往把精力过分集中在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等队伍的建设方面,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十分有限,农村人才工作步履艰难。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但由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很多地方仍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放在相当次要的地位,将新农村建设政策上的倾斜和经费投入的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粮食企业的经营性补贴甚至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比例严重失衡。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育不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和平台匮乏,农民得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仅占16.4%,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5.7%,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仅占7.3%。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差,底子薄,开发难度大,是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不容乐观的客观原因。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就已达到11年,美、法、德、英、日等发达国家更是分别达到18.04年、15.96年、12.17年、14.09年和11.87年。而反观我国,差距十分明显。到2006年底,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7.3年,其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由于文化层次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差,81%的农民表现出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消极“观望”心态,使农村地区形成了“人力资源质量差――科技进步的低贡献率――生产率低――人才开发重视不够――人力资源质量差”的怪圈。

创新思路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要走出一片新天地,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就“人才开发”论“人才开发”的传统框框,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在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战略中明确定位和着力点。

第一,要站在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认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各种版本的现代化标准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无一例外地突出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在其中所占的分量。世界银行所确立的现代化十项标准中,涉及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就达八项之多,可见现代化是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前我国660个城市、4亿左右的城市居民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但农村的绝大部分、近9亿农村居民还处于小农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人力资源的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惟有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可能早日实现。

第二,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和城市化结合起来。按照发达国家的情况,通常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低于5%,其中英国只有2%,日本比重稍高,但也不到6%,而我国仍然高达30%左右。而耕地面积与我国几乎相等的美国,其农业劳动力只有600万左右。根据一些国家农业劳动力与耕地的最高配比来看,我国农业也只需要1亿左右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近年的实践已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方案值得商榷,向城市转移才是更可能、更现实的选择。基于此,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着眼点就不应仅仅局限于新型农民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应以有利于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培养新型市民。据统计,到2006年底,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而现阶段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仅占3.7%,初中占25%,高中占34.6%,大专及以上高达36.7%。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就要和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技能素养等几个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非农转移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身份转变和空间永久转移创造能力素质条件。

第三,要依托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从理论上说,人才开发可分为四个层面,即要素开发、资源开发、资本经营、产业开发,其中产业开发是人才开发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能够有效解决农民进入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等问题,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的素质。依托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不仅能够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产业开发,反过来又能够通过农民能力素质的增强以及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发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但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并非以农民为中心,在其产业链中,农民相对集中在经验较为丰富的“产”这个环节,更为重要的、对能力素质要求更高的“供、销”环节,农民则涉足不多。为此,要进行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使农业产业化真正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以更好地提升农民素质。

完善制度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人才工作要做出实绩,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有刚性的制度安排做保证。为此,要努力加强制度建设,通过人才开发制度的创新提升人才开发水平。

首先,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法律制度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农村人才开发立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人才开发和转移问题。但在我国,针对农村人才开发的立法尚属空白。有鉴于此,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法制化。一方面,要明确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法律地位、人力物力来源,规范人才工作部门和农民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促进相关部门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分工协作,形成农村人才开发的合力。另一方面,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民教育培训的权利,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民接受职业培训,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提升。

其次,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制。至少在短期内,大规模的人才支农不可能实现,因此农村人才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农民培训上。要根据农村培训开发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模式,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体制。一是突出农业系统在农民培训中的领头地位,建立依托农业院校、农业科学院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机构的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覆盖面。二是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培训内容,把农业产前和产后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农民工转移培训和就业竞争力培养结合起来,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实用人才范文篇8

这次全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表彰会议是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选拔工作经验,对表现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优秀代表进行命名表彰,安排部署下一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任务,为加快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刚才,光强局长宣读了区委、区政府关于表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决定,向1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颁发了奖金、证书,桑梓店镇党委、大桥镇倪家村党支部和宏发黄金梨专业合作社分别介绍了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这些经验做法都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我完全赞同。前期,济南佳华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王斌、济南勇盛冷藏食品有限公司韩勇、**区宏发黄金梨专业合作社王振江3名同志被推荐为市第五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应该说,这3名同志包括这次受到表彰的10名同志,是长期奋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线实用人才的优秀代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到命名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关心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到会的农村实用人才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就做好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代会报告和党章,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承载者,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摆在全区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内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事实证明,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人才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只有把包括农村实用人才在内的更多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把广大的优秀人才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我们党的事业才能繁荣发展,不断前进。我们所强调的“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支持和帮助等有力措施,让一切有志成才的人健康成长,让各类人才能够放开手脚施展才华,切实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具体到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来讲,就是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把“党管人才”的原则要求落到实处,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建设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是主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更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坚实的人才队伍作支撑,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就很难实现,即便实现了,也难以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入手,尽快建立一支数量宏大、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我区的实践和外地的一些做法也充分证明,哪个地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做得早、做得好,哪个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就有生机、有活力、有后劲。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两镇党委,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抓在手上,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

第三,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是促进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自2000年行政区划以来,区委、区政府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结合**实际,率先落实“北跨”发展战略,以济南化工产业园和鹊山龙湖工程为突破口,加快黄河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里面,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在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增收渠道、带动群众致富、加快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从前段时间调查统计情况来看,目前,我们掌握的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有540多人,仅占全区农村人口总数的0.68%,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实用人才总数的53.7%,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总数的16.8%,传统种植、养殖类型的实用人才占总数的25.7%,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仅有13人。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人才流失导致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依靠更多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带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带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全区“一年一个大提升,三年一个大台阶,五年实现大变样”的工作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努力提高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水平

当前,我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总的目标要求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服务、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逐步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到2010年,每年计划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不少于1000人,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以上,不断壮大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紧紧围绕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批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素质优良,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一是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认真落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区、镇党校、职业学校、村级办公场所、农村中小学校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教育教学资源在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讲座、举办专家辅导、学历教育进修等多种形式,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兴村工程,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依托我区现有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蓝翔技校、济南第13职业中专、驻区医疗机构等培训资源,组织专家、技术人员通过现场示范、成果展示、巡回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充分发挥蓝翔技校作为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从实用技术专业入手,重点培养一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实用人才。三是加快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组织。成立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帮助农民更好地进入市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具体到我区来讲,要在巩固现有黄金梨、肉食鸽、大型车辆运输等专业协会的同时,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建立完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培养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兴业提供服务。针对我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实际情况,各级党组织特别是涉农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和工作作风,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兴业创造有力条件、提供有效服务。一是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搭建平台。对符合产业政策、有科技创新意识、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科技示范基地,领办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经济实体,开办技术培训班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技术引进、开发、推广和成果转化创新活动,依法保护农村实用人才的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健全面向农村实用人才的信息服务体系。要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通过设立农技服务热线、开通农业技术推广网站、建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等方式,为广大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技术支持。注重加强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设立农民科技书屋、文化活动室、科普宣传栏等载体,进一步拓宽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信息服务的渠道。三是不断提高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服务质量。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实用人才制度,通过结帮扶对子、建立联系点等有效形式,及时了解农村实用人才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尊重农村人才、爱护农村人才、服务农村人才的表率作用。要建立定期交流制度,组织不同类型的实用人才,通过开展专家讲座、召开现场会、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之间的交流切磋,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积极探索完善农户联保、互保机制,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组织协调各类金融机构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信贷支持,切实解决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的后顾之忧。

3、完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要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实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贡献力量。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制度。区直有关部门和两镇党委要根据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进一步摸清农村实用人才数量、结构、布局等方面情况,按照生产型、经营型、管理型、服务型等不同类型,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对纳入信息库的农村实用人才,定期考核他们的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实行动态管理。对表现优异、做出成绩的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缺点和不足的,及时指导帮助、克服提高,确保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着力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实用人才,把实用人才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农村党员干部,积极支持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人才带头致富、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对于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支持他们当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建言献策的桥梁作用。同时,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参加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表彰激励制度。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力度,建立健全政府表彰和社会激励相结合的表彰激励体系,鼓励各方面设立面向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奖励项目,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不断完善全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工作,扩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干事业,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领导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通力协作,统筹兼顾,共同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增强责任意识。要切实履行党管人才职责,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区人才资源开发范围,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农业、财政、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团委、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努力形成关心、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镇、村党组织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之中,并把其工作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和社会分担机制,进一步推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开展。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通过设立区农村实用人才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区直有关部门和两镇党委也要克服资金紧张的实际困难,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经费纳入单位预算。提倡和鼓励企业、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进行投入,逐步健全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实用人才范文篇9

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县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县科技局的情况汇报,然后按照农区、牧区、上山乡镇和平原乡镇,将全县15个乡镇分为四类,并从四类中各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调研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对**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及今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措施和办法等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先后召开4次座谈会,有40多名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实用人才和乡镇领导干部参加。通过调研,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及开发工作基本现状

(一)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现状。近年来,**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有一定增长,尤其是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为目标,使**县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并已成为推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截止目前,全县有农村实用人才2454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75%。生产能手1221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49.76%,其中,种植能手474人,养殖能手338人,农机大户396人,其他13人。经营能人482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9.64%,其中,加工类能人230人,农村经纪人242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10人。技能型能人289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1.78%,其中,技能带动型89人,文体艺术人才196人,其他4人。

(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情况。近年来,特别是**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县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已初见成效。一是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县农牧民技术员职称评定暂行办法》,确定了农村实用人才选拔标准和范围,构建了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工作框架,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选拔人才网络,构筑了县、乡两级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网络,使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同时,规范档案管理,按照不同专业,建立人才储备数据库,涵盖种植、养殖、民间医疗、手工业、建筑等领域。相关部门还结合实际,相继制定了涉及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奖励、培训、劳务输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比如,党员科技示范户可以免费进行测土配方,养殖大户购买饲料加工设备予以相应补助等优惠政策。二是工作成效初步显现。按照《**-2010年**县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结合全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牵头启动了“千名农民创业技术培训”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训1000名具有一定创业技能、能带领周围群众致富的新型农民,目前已培训625人次,涌现出了养猪大户高岩年、种粮大户白生成等农民科技致富的榜样,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已建成温棚蔬菜、蔬菜保鲜、牛羊育肥等专业村20多个,年纯收入达2万元的种养殖户500多户,种植业、养殖业年增长率超过10%以上。创建了“人才+协会+公司+农户”的工作模式,先后建立生猪、温棚蔬菜、蔬菜保鲜等14个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余个。西北湾乡自成立特色养殖协会以来,通过协会带动,有80%的农民参加协会进入养殖小区,形成了养殖技术、防疫、饲料采购、销售为一体的链接线。目前,该乡已发展起投入成本小、容易饲养、收益可观、市场前景看好的骆驼、肉驴、鸵鸟等特色养殖业,协会会员已发展到600多人,特色养殖户已有100多户,养殖骆驼1000多峰、肉驴1000多头、鸵鸟150多只、各种草鸡100多万只,每年可为该乡增收500多万元。开展了农牧民职称评审。评定农民技师1人,农民助理技师7人,农民技术员454人。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底全县累计转移农牧村劳动力27635人,农民来自打工和二、三产业中的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457.8元,较上年增加160.4元,增长53.9%。

二、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当前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来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总量偏少、文化程度偏低。全县农村实用人才2454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75%。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虽具有高中以上学历,但接受全面系统教育不够,知识面比较窄,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据调查,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7.42%,远远满足不了我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更不要说为农业产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激励机制相对滞后,群众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积极性不高。虽然,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业产业化调整工作的主要载体和主力军,但因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领办经济实体的积极性。

(三)农村实用人才辐射作用有待加强。由于受传统经济思想的影响,部分实用人才不愿把自己的“绝活”外传,在致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地发挥示范作用,导致能真正起带头作用的人才只占少数,高素质、高技能型产业大户,有辐射作用的产业基地较少,实用人才的辐射作用发挥还不够普遍。

通过调研与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的吸附作用导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呈负增长。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也是人类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城市化的过程必然让一部分农村人口中的优秀人才进入城市和集镇,这是一种规律的推动。但城市化过快的发展,不仅给城市自身带来了压力,也使农村抽血过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人才缺失。目前进城的农村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在农村是一把好手,在城里却难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农民中的新生代不愿意背负历史的烙印,更不愿意过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们亲身感受到“农村太贫困,农民太辛苦,农业没希望”,98%的初、高中生不愿意留在农村,梦想用双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天空。

(二)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制约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由于教育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鲜事物速度较慢、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浓厚、担心培训经费增加创业成本、认为培训没有针对性等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创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导致宏观政策引导、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培训机构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不到位,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对技能培训提出的新要求。

(三)农业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带动作用的发挥。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带动不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的习惯由来已久,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还普遍偏低,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大户或能手合理流动或集中的机制还不尽完善,限制了大户或能手将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许多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或领办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更少,因此,对广大农村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二是不愿带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排它性”和农村实用人才先天的“保守性”合二为一,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意识不到规模效应,意识不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同时,目前在营造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实践中做出积极贡献”的良好舆论氛围方面,在制定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的有效政策措施方面,也还显得缺乏力度。

(四)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从宏观上制定目标明确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实用人才队伍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力度不大,相应的一些优惠政策不能落实不到位,全县还没有形成“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实用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农村经济建设,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上,全力开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为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在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等方面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各类劳动者,主要由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等各类农村从业人员组成。他们是全县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五个转变”(实现粮食大县向畜牧业大县转变,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产品加工大县转变,农产品供应地向农产品集散地转变,自给自型城市向服务周力开放型城市转变,优势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摸清底数,制定规划,打牢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根基

一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台帐。由县委人才办牵头,县农业局、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具体负责每年开展一次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调查统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要按照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特色种养殖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等类别,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台帐,并将这些信息定期汇编成册,发至农村基层组织和被收录的农村实用人才本人。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农村产业经济特点,对区域内农村实用人才情况定期进行普查,建立健全本地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台帐,积极构建人才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二要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规划。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纳入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预测,建立农村人才监测统计制度和农村人才开发目录。要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导向开发,积极指导帮助各乡镇制定年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新农村的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创新载体,重视培养,拓宽农村实用人才选育渠道

一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建立在产业发展的链条上。由于不同区域所需技术多元化、农业技术专家有限且政府投入能力有限等原因,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覆盖面和农民技能的推进速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必须积极培育以深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种养农户为终端的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了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种养大户—农户为主的产业链条。同时,在产业链上成立各专业协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一批种、养、加、销等方面技术精湛、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农村实用人才。二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农村党建工作相结合。近几年各级党组织在广大农村开展“双培双带”、“四培养”活动,适合新时期农村实际情况,积累了丰富经验,受到农民的欢迎。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与之紧密结合,丰富活动内涵,举一反三,把农民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人才培养成村干部,回过头来,发挥其组织、带头、示范作用,培养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提升了活动的生命力。三要着眼在用得上、留得住上下功夫,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坚持“村来村去”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村级后备人才。结合“村村都有大学生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后备人才,力争5年内真正意义上为全县每村培养一名大学生,以此改善村级干部知识结构。

(四)整合资源,加强培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一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把**培训中心作为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和主阵地,把各乡镇农村人才服务站,农牧民技术培训学校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向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传播技术、传授技能的辅助培训基地,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高标准养殖小区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使这些基地成为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摇篮。二要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要结合村组干部培训、“科技之科”、“科技家政”等,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参加政治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组织农民参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学习,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发展生产的能力和就业创业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千名农民创业技术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组织农业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实施面对面的培训,对特别优秀的优秀实用人才可以组织他们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参与职称评定,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培训制。三要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拿出一个3至5年培训规划,注重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扩展到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使培训真正切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做到学为所需、学以致用、通俗易懂、加快农村实用人才的知识更新步伐。

(五)激活潜能,落实政策,调动农村实用人才创业致富的积极性

一要在政治上激励。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应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加强锻炼,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农村实用型人才带头致富的优势,又提高了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也为农村实用型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舞台,提供用武之地;二要在荣誉上激励。在农村实用型人才中积极开展“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优秀农村实用型人才”和“先进农村专业协会”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激发他们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三要在待遇上激励。给予他们优先承包农村资源,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良种和先进农机器具设备等;在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等方面也给予倾斜,同时,把农村实用型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使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四要从技术上提供支持。县乡两级组织、人事、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对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和跟踪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技咨询和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等方面服务。

实用人才范文篇10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实施办法》和《中共*市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的标准是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人员。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围绕“工业立柳、强市富民”总体发展思路和率先在全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促进广大农村劳动者人人贡献、人人成才为目标,积极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健全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一支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第四条总体目标: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的工作力度。到20*年,县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要有显著增加,人才素质要有明显提高,人才结构得以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比重增加,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分布趋于合理,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的比例进一步优化;实用人才服务体系和市场机制趋于完善,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环境初步形成。

从20*年到20*年,在全市县区、乡、村范围内,通过“绿色证书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和掌握4万名左右,覆盖农村经济各个行业、领域,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各类农村实用型人才,基本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作任务:县区一级共培养和掌握0.3万名具有大专毕业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主要包括农、林、水、牧、渔各个产业的科研开发等骨干型优秀实用人才;乡一级共培养和掌握1万名具有高中阶段教育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农机、兽医和乡镇企业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实用人才;村一级共培养2.7万名掌握专业生产技术、技能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业能人、农民企业家,或为农产品开发、销售服务的致富带头人、农村经纪人。

第五条工作重点:抓好科技推广、经营管理、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商业者等队伍建设。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下功夫。实行培训与需求、服务与使用、鼓励与创业、引导与提高相结合。

第二章培养与开发

第六条认真开展现有农村人才资源状况调查摸底工作。掌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村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行业、区域分布等方面情况,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综合分析,查找不足。

第七条由市农业局牵头,人事、劳动保障、财政、教育、科技和涉农部门协助,每年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认真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培训内容和对象。

第八条培养对象:一是县区、乡、村现有的各类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应用能力,使其成为当地某项农业科技带头人;二是重点从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和每年回到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具备条件的“田秀才”、“土专家”中,培训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志于发展农村经济的青年农民;三是外出务工人员。

第九条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培训、教育基地,特别是农、林、畜等职业教育院校开展农业职业培训,发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农机等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专业课程内容可根据形势发展调整增加种植类、养殖类、经济类、管理类、农副产品加工类、营销类、服务类等。农业职业培训要体现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向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延伸。

第十条鼓励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培训。一是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办培训,形成多元化的培训机制;二是注重依托乡村企业和中介组织等开展培训;三是充分发挥远程培训的辐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及报刊等媒体开展远程培训;四是鼓励以技术、项目为载体的多种方式联合培训。五是利用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重要实践基地开展培训。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奉献精神。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信息网络建设,推动人才服务和培训方式的信息化。

第十一条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把培训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大力推行劳务输出的订单培训(订单—培训—输出),加强与劳务输入地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第十二条市、县区培训单位收取培训费、教材费、工本费、中介费等要经过市、县物价部门的批准和审查,一律实行自愿原则,禁止乱收费。

第三章评价与使用

第十三条市、县区政府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健全技术职称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切实做好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劳动人事服务。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要给予技术资格的评定,颁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对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一律发给《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要坚持“农村实用人才工程”与“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对在上述培训、评定、鉴定中已取得证书的人员,可纳入农村实用人才管理。

第十五条培育和建立农村人才市场。要以市、县区人才市场为主干和依托,以乡镇人才服务站与农村人才服务信息点为补充,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农村人才市场要集配置、交流、培训、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积极开展人事服务和人才、技术及信息服务。

第十六条建立和发展农村实用人才智力信息网络。农村人才市场要与城市人才市场相连通,及时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信息服务。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商贸企业、农技部门的协作,利用报刊、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

第四章政策与措施

第十七条各级财政应将必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部门预算。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领域,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人才开发机制。

第十八条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推广引进或成果转化、技术承包和提供有偿技术服务,依法保护其知识产权,并保护其合法收入。

第十九条鼓励和保障自主创业。农村实用人才在自办、承包种养场或乡村企业时享有承包优先权和贷款贴息、税利返还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允许他们在农村跨地区开展科技承包、创业等,当地政府不得以户口为由作任何限制。

第二十条改进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办法。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外语等方面继续给予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对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应优先提供培训机会,并可作为申报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条件之一。

第二十一条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各类专家的评选范围,对条件具备、本领明显、得到群众公认的农村人才,通过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等途径,开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审。对具有管理才能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按法定程序聘用他们从事相应管理工作或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

第二十二条坚持实行农业人才与项目对接,坚持人才、项目、资金三配套,做到项目、资金向基地和大户倾斜,推动农村人才创新创业。各部门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要向贫困县、贫困村倾斜。

第二十三条鼓励和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凡在外地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本地职业资格证书同等有效,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十四条取消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取消进城务工的行政性收费,其子女就学凭用工单位证明或居住地街道证明就地择校,与城镇职工子女一样享受教育等方面的权益。

第二十五条加强管理和再教育。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就业、创业情况要建档追踪,纳入社会保障。根据市场和行业的要求,用人单位要对农村实用人才免费进行二年之内不少于两周的再培训、再教育,补充、更新知识,提高思想素质,增强技能,适应从业要求。

第二十六条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有突出成绩的农村实用型人才进行表彰、奖励。

制定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县区政府每3年进行一次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表彰活动。市政府每4年进行一次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表彰活动,每次选拔*名左右。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章组织保障

第二十七条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本地区农村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的现状出发,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制定出人才开发规划,并纳入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第二十八条成立市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小组。成员单位为市农业、人事、财政、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及涉农部门,负责协调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实施工作,并依据培训设施、师资力量等条件认定建立市、县级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县区也要相应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工作目标,选择培训项目,建立人才档案,进行人才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