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9:51:42

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实习实训基地瓶颈问题对策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场所。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实践证明,实习与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是实习与实训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抓好实习与实训工作的关键所在。随着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瓶颈问题逐渐显露,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习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2.1基地数量不足

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法律制度和具体方案的指引;二是校企工学结合还缺乏更广阔的思路和能够提供借鉴的经验,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还不够;三是企业缺乏人才战略的长远规划和承担提升人口素质的社会责任。因此,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往往是学校热情很高,企业却比较冷淡。

2.2缺乏共享性和开放性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上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小而全”的独立建设、独立使用的建设运行模式,实训基地之间缺乏共享性,导致在同一区域内同类专业实训基地重复建设,并且有部分学校本身生源不多,实训基地使用率很低,大量的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缺乏开放性。

2.3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操作规程,没有形成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致使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不高,影响实习实训教学的有序开展。

2.4基地实践教学的组织水平较低

①实习实训内容缺乏典型性、递进性和系统性。②实习实训目标模糊、实训方法机械。③实训指导师数量不足、指导水平低。

2.5基地教材缺乏

基地教材编写由于实训项目的多样性,很难有统一的教材。因此,教师教学计划应根据实训的要求,结合行业、企业的标准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编写各类实训教材和讲义或指导书。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指导文件编著水平普遍低下。具体表现为缺乏行业、企业参与教材编写的管理体制,教材编写存在闭门造车、低水平重复、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低等问题。

2.6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

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当前,产学研结合仍然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许多情况是校企合作仅限于挂个牌子或签个合约的形式,根本没有真正落实。双方都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双收。

从表面上看,各个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协议,实行校企联合,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实际上双方“貌合神离”,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合作。高职院校从自身角度出发,为了减少实习实训费用,降低设备资金投入,想尽一切办法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而实际上大多都是高职院校单方面积极主动。学校一方面给企业实习经费,一方面“乞求”工人师傅传授给学生较多的实践经验,而企业由于实习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又担心影响正常生产,大多消极被动,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策

3.1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促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在我国,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企业心中的教育”,首先要在我国《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制定强化行业、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责任的有关政策,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政府还要切实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应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视同仁,设立高职教育专项经费,优先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设立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另外,政府要通过减免一定程度的税收来鼓励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投入。

3.2提升基地服务能力,保证稳定持续运行

校外实训基地要以服务求发展,融教学、实训、培训、研究、生产、服务为一体,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优势,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员工培训和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共同完成工程改造和开发科技产品,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训场地,实现社会资源的社会化,面向社会开放,提供多方位服务。

3.3加强基地师资培养,提高实训指导水平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教师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快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学校要遵循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的原则,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基地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二是通过校企合作。

3.4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基地实训效果

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具有很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高职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训教材、指导书;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校外实训课程,促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工作技能协调发展。

3.5校内外实训一体化

实训基地范文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在药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设施建设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大投资,购人大量先进的分析仪器,建成了一个规范的仿真药物分析实训室,能够满足常用药物制剂检测的需要,并且严格按照药品检验操作规程对学生实训过程进行管理,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得到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训练。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一个很重要。的就业去向是药品生产企业,这要求r学生能够掌握工厂制剂的原理、操作流程与工艺。建设各种剂型的模拟车间能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但投资过于巨大,且日常维护费用很大,设备利用率低,对于一般的学校恐难实现。因此,结合学院实际情况,通过购入GMP药物制剂生产线仿真实训平台软件系统,并建成药物制剂虚拟实训室,使学生无需进入车间即可在机房通过计算机输人与显示技术,真实模拟在线设计、验证、生产、质控及文件管理等各环节的操作。整个实训就是一个体验过程,不但操作性强且节约成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使学生能够快速地对制药企业各种制剂的工艺、制药设备的使用有一个感性认识。

现阶段的学校药学专业仍属大药学范畴,适应的职业岗位包括医院的药房、制剂室、药检所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岗位的多样性要求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决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多样性。

另外,学校充分利用和加强附属医院的实训功能,在2006级、2007级药学专业学生中实行了早期接触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主要是带领学生到附属医院药剂科参观,使其对医院药剂科的结构组成、医院药学工作岗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r第二学年则是结合专业课的开设,安排学生在药剂科见习一周,通过带教教师的指导、示范及学生初步!

的动手尝试,加强学生对各门专业课f在实际职业岗位中应用情况的理解,找出学习中的不足,让学生实现一无所知一知道干什么一怎样做一怎样才能做好的转变,做到学习有的放矢,充分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不断提高学生理论和技能水平。

同时在襄樊本地选择一些管理好、现代化水平高、效益好的优秀企事业单位,与其签订较长期的合作协议。如与襄樊市独活药业通过相互挂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企业冠名班,双方共同商定冠名班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环节。企业接受学生分批到企业所属各连锁店见习。

第三学年,有专业意向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设立奖学助学金,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直接享受企业员工的待遇,毕业后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学校利用教学资源优势,为企业免费培训员工,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企业做好对外宣传,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对于地区外企业,重点进行实习基地的开拓,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推行,使学生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践获得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

二、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是校外实训基地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教师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快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具体措施:一是在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选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二是建立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制度,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见习、实践、)锻炼、考察,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三是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三、实训基地的管理

建立健全并实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训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训练计划、实践训练大纲、实践训练指导、实践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严格操作规程,争取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规范有序和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

企业为实训基地提供兼职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训项目开发、实训设施选型、实训教材建设、实训质量评价,在设备、师资、技术上实现共享。企业参与实训全过程,对实训全过程进行监控,负责向学校提供就业信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实训基地培训的学生。在完善相关实验、实习、设计、实训设备及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宣传和落实,严格检查,使实训工作有章可循。

实训基地范文篇3

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其应具备的功能范围,围绕功能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才能避免基地建设盲目性。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从国家的政策导向和高职院校的属性和任务出发,机电技术实训基地必须实现资源管理功能、教学及管理功能、技能鉴定功能、培训功能、基地及课程建设功能、对内技术服务功能、对外技术服务功能等七大功能。根据功能性质可分为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与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直接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模、类型和质量,必须优先保证。基于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理念,机电技术实训基地在完成常规功能外,重点要突出其扩展功能,应充分发挥生产、科研、技术服务、交流合作、示范辐射等作用,向学生、社团开放,为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对全院教师开放,为教师进行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向企业和社会提供专项及综合技术培训,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发挥生产与技术服务功能,承接外协加工或产品试制业务,并以基地为依托,承担企业科研课题、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发挥示范辐射功能,为同类学校提供示范、指导和借鉴;发挥交流合作功能,与职教同行广泛合作,共同研究,相互借鉴经验。

二、搭建机电技术实训基地合作圈,实现协同创新

要发挥机电技术实训基地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知识技术资源等各方面优势,找出协同创新的切入点和有效合作方式,实现协同创新。要分析周边协同条件,打破协同壁垒,通过资源、人员、组织、环节之间的关系搭建机电技术实训基地合作圈脉络图,以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为重点,围绕机电技术实训基地,跨越学校内部多个传统组织的边界,与周边兄弟院校、研究机构、企业产业构建一种网状的、虚实结合的组织形式。

三、完善机电技术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

在运行模式上,要以项目作为协同合作载体,以契约精神为基石,着重从资源整合机制、人事管理机制、产学研联动机制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创新机电技术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在运行保障上要完善契约设计、知识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打开传统纯纵向管理的藩篱;积极开发信息管理平台,排除管理技术上的障碍;以项目组合师生队伍,形成创新团队。四、机电技术实训基地运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机电技术实训基地必须面向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机电技术实训基地作为协同创新主体,必须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实现产教融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对机电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进行量化管理。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对机电技术实训基地进行法人化管理、项目化管理,通过项目结算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协同创新中,这样才能保障机电技术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必要的约束、管理体制

实训基地范文篇4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通过参观学习和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1基地规模偏小且数量少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涉外经贸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助理、商务翻译、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而一般外贸企业或进出口公司规模都较小,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及资金使用都比较有限,无法投入过多的精力参与基地建设;同时,尚不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导致企业热情不高。这些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规模都普遍较小,且数量偏少。

2实训周期长导致受益学生面偏窄除了基地规模小、数量少外,外贸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训要求。在一般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流程基本都是由同一个人完成的,而且通常需要1至2个月。如此计算,如果每批安排5位学生进入基地实训,即使寒暑假包括在内,每学年也只能满足30位学生的实训要求,而这显然是不够的。

3教学计划与生产计划矛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兼有教学实训功能和产品生产功能,然而学校的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企业的生产计划是随着市场波动变化的,不同的属性导致两者之间经常出现矛盾。

4欠缺有效的实训组织模式导致管理松散“引企入校”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有些基地将企业引入学校后,对实训项目开发、实训组织与管理等缺乏规划与创新;同时,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使得企业重生产轻实训,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与管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训效果。

5缺乏师资保障良好的师资是生产性实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但部分基地的指导老师却达不到生产性实训的要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虽应具备“双师”素质,但“重语言轻商务”的传统理念和工作经验的缺乏导致学校教师实践技能较弱,无法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企业师傅虽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对学生和教学规律、方法的了解,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途径

随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各高职院校都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及时总结建设经验。目前,比较公认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有三种: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校企共建型。由于文科专业无法通过产品生产或加工等实训项目产生经济效益,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创建了学校主导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外贸翻译中心。外贸翻译中心包括外贸工作室与翻译工作室,其中翻译工作室主要为九江市及周边地区外资企业、进出口公司、旅游景点或有涉外业务的企业提供资料翻译及校审服务,并承接地方政府涉外部门有关外事接待翻译事宜。本专业师生已承接多笔翻译业务,例如庐山西海温泉资料翻译、首届中国(九江)鄱阳湖国际名湖友好交流大会资料翻译和外事接待翻译等。由于翻译业务市场较大,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语言功底扎实,且翻译业务对设备要求低,翻译工作室主要依靠学校独立运行,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因此,笔者在此重点介绍外贸工作室的建设情况。

(1)“筑巢”。学校按照外贸公司环境进行场地装修、布局,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与设施(如办公桌椅、打印机、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等),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

(2)“引凤”。由于专业教师实践水平的限制,需遴选并引进典型企业。为缓解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规模偏小的问题,引进成长性良好的、产品具有地方特点的生产型企业。相对于进出口公司,一方面,产品生产型企业的业务量相对较大且稳定,能提供更多的岗位进行生产性实训;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处于成长期,不断拓展业务的现实需求将提高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积极性。

(3)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引进企业后,签订协议,确立双方主体地位,规范校企双方的行为,明确各自职责与义务,在保证实训效果的同时,保障企业合理的经济效益,实现技能训练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协议中,对实训目标进行具体阐述,明确企业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训的岗位数及时间总量,避免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

(4)建章立制,统筹管理。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外贸工作室的工作制度、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等做出规定,保证外贸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根据规章制度,加强过程性监督与管理,避免将学生安排至工作室后而“不闻不问”的形式上生产性实训。

(5)创新实训组织形式,扩大实训主体。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数量少和外贸实训周期长的背景下,创新实训组织形式,将“仿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结合,以尽量安排更多学生进入外贸工作室进行真实工作体验和技能实践。在对外贸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订单前期工作与后期工作。前期工作主要有市场调研、产品推广、业务谈判、函电往来、确认订单等;后期工作主要有合同订立、单证制作、租船订舱、外汇核销等环节。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工作室主要开展外贸业务的前期工作,后期的外贸业务可结合前期工作融入外贸业务综合实训课程,以保证实训环节的完整性,从而缩短生产性实训周期,使学生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并进而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进行生产性实训。

(6)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基于生产性实训中“工作”的不确定性,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运行及管理要体现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实行柔性管理,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如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大型展会以及企业用人急需等,灵活安排进行实训,承担工作任务。同时,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兼职教师为主导进行实训指导,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项目式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在考核方式上,将校内成绩考核与外贸工作室实践考核相结合。

(7)培养专业教师,储备实践人才。为了减少对企业实训指导教师的依赖,避免外贸工作室因企业流失而不能正常持续运行,本专业一方面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参与外贸工作室的实训指导和管理,让其指导学生的同时向企业实训指导教师“偷师学艺”;另一方面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为学校独立运行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建设更多的基地储备良好的师资。

三、结语

实训基地范文篇5

在校园环形铁路设置四个车站,在四个车站之间建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即CTC系统,整个校园环形铁路采用CTCS-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校园铁路为对象,以CTCS-2为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构建了石家庄铁道大学铁道信号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分为现场真实设备和CTCS-2仿真系统两大部分。其中,现场真实设备分为室外设备和室内设备。室外设备包括轨道及控制电路、信号机及控制电路和道岔及转辙设备;室内设备包括6502电气集中控制系统、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ZPW-2000A控制电路。CTCS-2仿真系统分为地面系统和车载系统两大部分,其中地面系统包括仿真沙盘、计算机联锁系统、列控中心、CTC调度系统、轨道电路、应答器和LEU。车载系统包括车载安全计算机、STM、BTM、人机界面、速度传感器、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天线、应答器信息接收天线。

铁道信号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石家庄铁道大学铁道信号实训基地现场部分介绍: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南侧,有一段近300米长的铁路,铁路分为两个车站、一个区间。其中乙站有一组道岔,甲站有两组道岔。线路图如图1所示。铁道信号实训基地分为真实控制设备部分和沙盘模拟仿真控制部分。现场真实控制设备主要是车站信号控制、区间控制和微机监测系统。沙盘模拟仿真控制设置为4个车站,包括3个沙盘模拟控制站、1个计算机联锁站及CTC系统。1.现场真实控制设备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信号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可维护性、可用性、快速的处理能力等特点,计算机联锁的基本联锁功能是以6502电气集中的联锁电路的逻辑关系为依据,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对6502电路进行了改进。因此,现场新建车站和既有车站进行改建时都采用了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车站采用的是6502电气集中控制。[1,2]为了和现场设备接轨,实训基地中两个车站可分别采用6502电气集中联锁和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控制。图1中甲站包括两组道岔,两个轨道区段,进站信号机一架,出站信号一架,调车信号机三架,采用的是计算机联锁系统控制。乙站包括一组道岔,一个一送两受轨道电路区段,进出站信号机各一架,调车信号机一架,采用的是6502电气集中联锁控制。甲乙两站之间设站联轨道电路,制式为ZPW-2000A轨道电路,自动闭塞分区4个,通过信号机3架,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信号设备布置完后如图2所示。2.沙盘模拟仿真控制铁道信号电子沙盘在整个铁道信号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所开设相关实验的效果。另外,沙盘可以直观、全面的展示列车在车站和区间的行走过程中,进路、道岔、信号机之间的联锁关系,并且为演示和讲解铁道系统整体情况提供了平台。沙盘采用环形沙盘,沙盘比例为1∶15,轨道间距为9.5cm。包括3个沙盘站和1个计算机联锁站,沙盘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计算机联锁站可用沙盘仿真软件控制,也可用控制室外设备的甲站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在沙盘上建设CTCS-2级列车控制系统和调度系统,设置车载设备、地面设备,并且可根据建设情况自行开发一些系统。3.列控系统仿真列控系统通常是由地面列控中心或无线闭塞中心、轨道电路、地面点式信号设备、车载传输设备和车载速度控制设备构成,用于控制列车运行速度、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能力的控制系统。列控系统设备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3]根据列控系统结构图,CTCS-2列控系统的仿真研究方案确定仿真模块为:地面设备的仿真研究、车载设备的仿真研究、车站列控中心的仿真研究、车站联锁系统的仿真研究。其中,地面设备的仿真研究包括向车载发送模拟的轨道电路码序和应答器数据,提供车载防护曲线计算的基础数据,并根据控制中心的进路办理和临时限速信息向车载发送对应的有源应答器信息。车载设备的仿真研究包括ATP仿真系统的研究和列控车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仿真两大部分。其中ATP仿真系统的研究提出列控车载ATP仿真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车载设备速度信息接收块的设计、无线接收数据块的设计、地面信息处理版块的设计、输出和接口设计;列控车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仿真制定了列控系统中车载DMI的各种功能需求,对整个车载DMI系统进行了建模。车站列控中心的仿真研究通过对列控中心理论、功能及接口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列控中心的相关技术规范,针对列控仿真实验室的具体环境对车站列控中心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完成了列控中心的硬件选型和软件子模块的功能分析与划分。由于室内沙盘仿真控制部分的沙盘采用的是1∶15的轨道,相对应的列控系统可自行开发,将每一部分进行细化、模块化,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设计题目。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与教学实践

实训基地范文篇6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物流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一、混合所有制下高校共建实训基地的主要作用

校内自建实训基地是高校各类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这种建设方式是由学校主管部门全额拨款或由学校自筹资金加部分拨款而来。此类实训基地由院校自主管理,可以根据学校自己的教学计划设置实训课程,以实现产教结合。相对而言,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则是由高校和企业共同筹建,高校可以提供场地,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实训设备等。整体来看,混合所有制下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丰富资金来源,减少学校资金困境。高校教育资金尤其是一些职业教育的资金环境容易出现短缺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能够拓宽学校的建设资金来源,更可以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校教育中来。第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物流行业受市场环境影响严重,学生们如果只是学习简单的物流理论知识,是很难适应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淘汰机制将在实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能够在遵循市场规则和兼顾效率优先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真正地学到物流实操技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三,促进学生管理企业化。仅靠高校传统实训基地的管理方法明显不符合市场就业环境,融入混合所有制共建共享的方式,可以实现物流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生产标准进行管理,促进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对接。第四,有利于深化实训基地管理服务体制,促进产教研的融合。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能够促进高校办学体制改革,有效优化实训基地的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功能。

二、混合所有制下高校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办法

(一)构建完善的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体制。第一,成立实训基地协调组织。为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成立实训基地董事会,以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董事会可以由分管学校实训基地的校长以及企业负责人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审议《混合所有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混合所有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资金配置办法》,讨论并裁决基地中的重大政策问题、建设摩擦问题、小组成员的吸纳问题等。与此同时,该实训基地应采取所有权和经济权相分离的原则,使其成为独立的经营法人实体,能够站在独立、权威的角度协调实训基地经营中出现的各种摩擦和矛盾,并对相关管理章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二,完善物流实训基地的组织架构。高校混合所有制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应采取所有制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除基本的部门配置以外,还应重点完善实训基地设计部和商务部两大部分,其中设计部专门负责实训建设规划、项目开发、创新与创业研究等,商务部则分别设置面向企业和学校的分部门,以加强校企之间的商务洽谈与沟通.第三,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混合所有制下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需要以制度为运行保障,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人资规划、实训规章、员工管理等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规范、员工福利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管理、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场地耗材管理、采购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仓储管理等)。(二)注重人才服务和企业服务,开展创新创业指导。从高校角度来讲,物流实训基地可以为学校学生、社会学院提供就业实训,并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帮助指导。从企业角度来讲,物流实训基地可以帮助企业针对新员工培训、老员工继续教育、管理层领导力培训、企业技术改进、企业咨询等提供服务。从创新创业指导角度来讲,物流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学员提供系统性的创业课程和创业服务,例如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模拟实训、创业经验分享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提升创业成功率。(三)创新互联网+管理模式。在物流实训基地管理服务过程中,互联网+能够使服务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实训基地对教师、学生、企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的服务影响力。对此,实训基地可以构建移动实训管理平台(APP),并将日常服务工作实现线上管理,具体包括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活动、实训教学工作等内容的管理;实训耗材、设备教学及人员管理;教学课程管理等。而且,通过该管理平台还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工作与市场发展、企业经营形势相统一,以增强物流教育的实践意义。

总之,混合所有制下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建共赢,激发高校教学活力,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契机。对此,可以通过建设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注重物流基地人才服务和企业服务,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并创新互联网+管理模式,以健全校企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振.基于实训基地建设的职业院校(园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16.

实训基地范文篇7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担负着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重视和突出实训教学环节既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其区别于基础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志。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显得更为重要,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条件,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硬件,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采取何种运行模式确保基地优质、低耗、高效运行,就将成为各级各部门和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共同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就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有关问题作一此探讨。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一般来讲,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校外实训基地是指校企双方合作,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都是高职实践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强调生产性、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校外实训基地结合就业岗位,使学生亲历职场,在校期间得到上岗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促进产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高职教育健康、良性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它一般应具有专业实践教学功能、科研与技术服务功能、学生素质的展示功能和社会知识教育功能。”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服务专业实践教学应是校外实训基地的首要基本功能,其作用可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校外实训基地所在的行业和企业自身先进的工艺技术、设施设备、制度管理和运作机制为实践教学提供高效的实习场所和模拟的实训平台,直接服务于专业实践教学,是校内实训的必要补充和有效拓展;其二,这种仿真性极强的实习实训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大阅兵”和综合检验,为学生职业技能提供演练场所。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与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是我院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对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系十分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本着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实现学生就业“零适应期”。与大量旅游企业单位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我系通过多方努力,与众多的旅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定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无偿为我系提供实训场所和实训岗位、无偿的提供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置身于“全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教学实习或顶岗实习。

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产学结合,校企共建”的原则,真正实现了“产学互惠三方受益”。一方面,企业通过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认识了解人才的状况,为储备和招聘人才打下基础,同时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压力;另一方面,学校获得企业提供的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锻炼提高实习带队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结合我系的专业改革与教学改革,及时调整学生培养目标,增设就业岗位专业辅导强化训练,让学生向社会需求靠拢;第三方面,学生通过工读结合,顶岗工作,培养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技术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系部制订了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相关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的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实习前开动员会、实习中有实习内容与记录表、学院有带队老师指导,企业有指导教师。真正做到实习前目标明确,组织清楚。学院制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实训教学组织管理”、“实训教师要求”、“实习考核评定”等条款。几年来,校外各实训基地的组织安排有条不紊,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使校外实训成为了学子的企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完善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稳定、良好运行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外实训奠定了基础,满足了学院快速增长的实践教学需求,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校外实训基地在建设与管理中我们发现有以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率不高,与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校外实训基地都是生产运营型企业,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需求随时为教学服务,这使得实践环节和工作经验的获得相当困难。

2、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保证上课时间,尤其在教学安排的时间里。

3、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学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高,提高了教学成本。如何进一步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的等等,都是今后探究的重点。

三、今后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一)目前几种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国家政策法律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特点,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校企合作模式:

1、“学校主体型”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中,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这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以学校本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现状直接相关。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实践证明,合作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3、“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企业对高职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企业通过参与办学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只有采取这种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导作用。

(二)优良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

如何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关键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大多数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主要是靠“关系和信誉”。这种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初形式,形式简单,方便灵活,但缺乏稳定性。因此,必须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企业要以长远的观点,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学校则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

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1)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从长远观点,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2)借助于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3)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4)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起到了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5)在“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中,权利分享与责任分担透明度高,依法进行,企业在分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

(2)建立相关基础文件。例如:《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五年规划》、《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联合办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育学生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企业必须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按照《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扎实开展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检查等工作。按照《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加强对企业教师管理。强化了激励机制。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实训基地应采取何种运行模式?这不能不考虑满足学生技能训练需要,也不能不考虑使用成本的承受能力,还必须兼顾教师的培养和管理的效率等。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确定必须服从于基地功能定位。

那么,实训基地应具备哪些功能呢?

首先,实训基地应该具备教育、培训功能。实训基地应创造生产现场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实训基地建设起点较高,装备较先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有条件成为城市新市民和下岗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基地。基地除面向职业学校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其次,实训基地应具备加工服务功能。实训基地应该是为企业或社会承担相应加工服务任务的场所。基地新购置的生产型先进设备,满足了学生“真刀真枪”实习的需要。学生实习就是为企业或社会加工生产某种产品,学生从中不但掌握了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素,熟悉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而且学生的加工服务也为企业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地的运行和发展。同时基地营造的企业生产氛围也给学生以影响和熏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再次,实训基地应该具备职业资格鉴定功能。实训基地应该是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站、所),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设置考核模块,建立试题库。凡是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在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最后,实训基地应该具备科技研发功能。实训基地既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基地,又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基地。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条件和自身的智力资源,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等活动。企业新产品也可在基地进行试验、技术推广和推销。基地还可以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

实训基地是基本功能与综合功能相融合的统一体。实训基地能够做到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业、产品合一;教学、科研合一;服务、创收合一。

明确了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后,其运行模式的选择就容易多了。从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具体情况和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看,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应该是:“校企实体合作,多种功能并重”的运行管理模式。在此种运行管理模式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实训基地范文篇8

1“.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在整合现有实验实训设备基础上构建6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实训中心。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满足校内日常实训教学需求、满足区域内辐射院校的实训教学需求、满足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以及专业技能鉴定的需求。在本实训基地内开展的各项教学工作采取边做边学的教学方式展开。根据工作岗位要求设置循序渐进的工作任务,促进学生动手完成任务,在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各种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在这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中提升职业技能。

2.生产性“校中厂”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由4个专业工作室和4个研究所构成:项目管理工作室、装饰工作室、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工作室、平面色彩工作室。本实训基地由校企共建,通过专业工作室承接企业生产任务,由各个课程混合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保持与市场的紧密衔接,同时,学生真实经历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培养其职业技能。建成后主要为满足研究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需要,主要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如下:绿色建筑的评估、改造,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开发,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3“.厂中校”实训基地。本实训中心以校企共建为核心,在合作企业内建立实训基地,根据企业项目实际开展情况,结合学生认岗、跟岗与定岗实习,在不同阶段,将学生派驻工程现场,由现场工程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创造学生在校期间现场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

二、实训基地在建筑工程专业群建设中的成效

1.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检验实训基地运行效益的重要指标。目前专业体现出来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实训师资队伍人才的缺乏。各院校普遍重视课堂教学,忽略实训师资的培养。我们按照专业群建设的“加强校企合作、引聘企业技术专家、培养学校实训教师”的原则,通过“内部培养,下企业锻炼,校企交流”等方式,搭设实训基地教师成长平台,配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同步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为了使实训教师更加有积极性,制定出相应的实训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在职称晋升和职务待遇上消除顾虑和隐患,让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老师到企业相关项目中去担任具体职务,从事于教学相关的工作,实现实训课堂与工程项目岗位的无缝对接,提升实践教学的目的性。

2.突出实训基地的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功能。充分利用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本着学为之用,教为之用的原则,使专业群中的各实训基地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将社会、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引进来,提高实训基地运作和利用效率,促进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建设四个基地、一个工程中心完善建筑工程的教学功能、技术服务功能、研发功能:

①以实训基地为依托,搭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

(1)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充分提高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实训基地运行效益,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平台,如建筑工程、楼宇装备、建筑装饰等技能鉴定。

(2)职业岗位培训服务:实训基地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同步建设。利用学院实践知识系统性强这一优势,主要开展工程测量、钢筋工、泥瓦工、楼宇智能安装、报警设别、木工、房屋装饰设计、展板设计等专业技术培训。

②开展社会专项技能培训服务,服务地方经济,通过与常州市建设局、建筑类行业协会等合作,利用实训基地资源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建筑类特殊工种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③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打造服务地方产业的技术平台。

(1)根据学院双师型教学队伍的特点,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将企业具体实施的项目人才培养使用方式引进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来,进一步强化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巩固现有的教学成果;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利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支持本院老师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为学院毕业生提供就业前的认证考核,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

(2)巩固已有成果,结合学院的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楼宇装备、建筑装饰三大产业群的广大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常州市建设局共建建筑类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实训基地范文篇9

(一)高职院校学生培养需要完善且有效的校内实训基地高职教育是大众素养提升的普世性教育,在行业人力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更加有效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有一定职业素养和基本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而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有效的校内专业实训条件是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的重要保障。(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备校内实训基地高职教育中的旅游管理专业是更需要动手能力、沟通协调技巧的,传统的教室满足不了现代旅游人才的技能型培养场地的需求,更无法实现专业技能的反复强化的训练和岗位场景的操练与模拟。一直以来,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都是各个高职院校实训建设中的关注点。(三)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需要整套的校内实训基地专业群建设需要众多方面的条件准备和支撑,完备的科学设置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条件。强化学生实训技能、真实操作、模拟训练,对学生培养、专业建设、高职教育理念的践行意义重大。

二、旅游管理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进展

几年来,学院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训室从60平米扩建到了约800平米的规模,已经建设了旅游管理综合实训室、导游模拟数字实训室、实训餐厅、标准客房、校园康辉国际旅行社、校园客运站等,能够进行前台接待与管理系统操作、中西式铺床、中西餐摆台及宴会服务、模拟导游、3D景区讲解、旅行社实操、线路设计与销售、站务服务管理、联网售票等一系列的专业岗位技能实训与实操。

三、旅游管理专业群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方案

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基地、综合基地、实训基地,这里突出综合的特点、显示其重要性,在于适应旅游管理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群是以多个专业组成群的方式进行相得益彰的配套规划与发展,在建设中就势必要有配套的各种校内实训基地,即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不能脱离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本质与发展要求,同时要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对口培养各种旅游业人才,满足相关岗位需要。学院紧密结合辽宁省产业带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大沈阳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带),依托旅游行业的专家、企业业务主管及骨干,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综合实训基地,体现官产学研“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高度信息化和全真性的校内实训基地。(一)校内实训的企业模式构建深入研究并着力打造旅游管理专业群校内综合实训基地项目,促进集提供酒店、旅行社、客运站等真实旅游综合服务,学生实训,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全真或仿真建设以旅游饭店为主业的“净雅管理模式”;以旅行社为主的“康辉国旅模式”,以旅游交通为主业的“虎跃集团模式”,具体包括校园酒店(宾馆宴会厅)、校园旅行社、校园客运站。(二)实现全景覆盖研究并促成旅游综合整体实训(全套多种类型旅游服务:酒店宴会、住宿、旅行社线路产品及咨询、导游讲解、涉外接待、旅游交通、站务票务、旅游纪念品销售等)的开展。(三)校企合作岗位良性对接研究建立对接式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在学校可上班,在企业能上课。基地教学产品可以完成旅游管理专业群内各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和培训。应为学生提供三种业态公司主要岗位技能实训,又可对学生进行其生产组织管理培训,培养出高技能管理人才,从而满足学生从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实训,到综合实习实训完整的系统性的训练。扩大校园旅行社经营范围,建成的“校园康辉国际旅行社”主要具备两方面功能:一是承担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任务;二是落实“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内组织学院以及周围学院学生外出旅游,对外承接国内外旅游业务、承揽各种会议旅游、探亲旅游等业务,为学生提供旅游经营实战场所。扩大校园客运站的经营范围,从以售票为主,达到具有超市经营能力的候车大厅,完善其服务功能。增加导游模拟数字实训室的使用概率,增强上课吸引力。将旅游管理综合实训室进行改造,对外经营,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研究促进基地与学院的对外接待结合使用教学产品的内容以销售运营企业产品、企业生产任务和岗位技能为核心,业务流程为主线,具有任务明确、技能清晰、训练全面、可达到零距离上岗。产品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也可以为相关企业业务培训和储备干部培训提供服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典型旅游公司、客运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及主要岗位任务和技能要求。招待所、宴会厅、旅行社在完成业务流程训练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校园客运站产品将是基地的特殊拳头服务产品,实现与社会联网售票,校内直发车。(五)搭建社会服务平台依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与市旅游培训中心联合,整合旅游管理专业群师资力量,搭建为社会服务的综合实训平台,开展面向旅行社核心岗位“导游员”的培训,成为沈阳地区旅游企业导游员年检和模拟路考的培训考核中心。

实训基地范文篇10

关键词: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实践教学

5S管理模式的方法应用从日本引入,这是新型的管理模式,在和汽车实训基地的管理进行结合下,能有助于促进管理模式的应用作用发挥,提高实训基地的整体管理水平。通过从理论层面深化5S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为具体的管理提供相应参考。

1汽车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内容及实践重要性

1.1汽车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内容

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以及汽车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中,采用5S管理模式比较重要,通过这一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5S管理模式主要的内容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些不同的内容组成了管理的系列程序,从而能有效促进实际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5S管理模式中整理是将工作场所和不需要设施物品分开,清理工作场所层面,把需要的物品放置在需要的地方,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而整顿就是整理后对物品进行明确放整齐,清扫则是对相应的设备仪器实施清洗,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清洁工作实施是从日常活动维持方面考虑的,将安全事故隐患加以消除。最后的素养内容就是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范执行。

1.2汽车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实践重要性

当前的汽车类的岗位竞争比较激烈,对专业化的人才需求也比较大。在汽车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中,通过对5S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在工作当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让学生能尽快的和社会环境相融入,从而适应工作岗位。在通过汽车实训基地的5S管理模式的应用下,能让学生对工作的内容熟悉化,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就能有助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竞争力。

2汽车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的应用要点和实践应用

2.1汽车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的应用要点

汽车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模式的应用要向发挥其积极作用,要在应用的要点上加强重视。首先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借鉴5S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实训管理委员会,在制度的制定以及培训和监督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按照实际的需要做好,将责任有效落实;其次,要加强对5S管理模式的宣传和培训的相关工作,在对5S管理模式的实施前要让师生能明确5S管理方法以及实施步骤等,从思想观念上进行统一化,这样才能有助于5S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通过新媒体的应用来进行对5S管理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宣传,扩大宣传的面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结合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规章制度的完善化,只有从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保障5S管理模式的应用作用充分发挥。

2.2汽车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

汽车实训基地5S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充分注重按照相应的步骤。在整理环节的实践应用中,就要对实训当中需要的设备器材明确化,对暂时和长期不用的设备进行撤离现场,腾出更多空间来工作。要对实训室的各个角落区域进行检查,对不必要的内容要清理干净,从而营造整洁的实训场地;其次,要进行整顿工作的开展,实训基地的楼层要有引导牌,对实训室名称注明,实训室功能区域要明确功能。学生在进入到实训室的时候要穿戴工作服以及胸牌等,车辆的展示区要保证其整齐的摆放,规格价上要能有相应的规格表,休息区要有报纸杂志架和相应的刊物,及时性进行更新;再次,要实施清扫的实践操作,在实训课后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对实训室的场所整理以及清点使用的物品,保持桌面以及工作台面的卫生等,能够做到人人参与以及责任落实。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及时的改正以及提高,实训课后要组织学生对仪器设备使用的记录进行详细的填写,定期对设备维护保养;最后,要注重清洁实践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注重清洁的保持,以及制定相应的目视管理以及颜色管理等相应的基准,要能够将班级小组对实训室使用的情况归入到考核评比当中去。每月进行以此评比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因此,对5S管理模式的素养实践,学生在以上的实践操作下,已经对相应的管理流程有了明确,素养的培养是核心的内容,要通过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明确工作的认识,保障学生遵循相应的规则等,这样就能有助于促进实训教学管理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当中,采用5S管理模式能有助于促进管理的质量水平。汽车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当中,要紧密的和实际现状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在情景的模式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使其能尽快的掌握相应技能。

参考文献:

[1]段珊珊.7S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54-55.

[2]卢馨.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基地推行6S管理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4):68-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