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刊名: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
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市
语种:
中文开本:大16开
ISSN1006-7167
CN31-1707/T
曾用刊名:研究与探索
创刊年:1982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杂志信息: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之一。本刊始终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华东地区七省、市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研究会合办、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创刊16年来,《实验室研究与探索》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探索,在推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辟有校长名人谈实验室,21世纪实验与创新,实验教学,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实验工艺与技巧,实验室主任讲坛,处长论坛,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技术物资供应与管理,实习与实训,高职高专实验室等栏目。刊物内容丰富,风格朴实,技术实用,是广大实验室工作者及技术物资工作者之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杂志荣誉:
国内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一一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
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杂志稿件要求: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
(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
(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
(4)作者单位(含中英文)。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
(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
(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
(7)文章分类号。应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标在关键词下面一行。文献标识码及文章编号由本刊编写。
(8)正文。章、节、条层次标题序号依次为“1”、“1.1”等,一律顶格,后空一格写标题,第三层次用(1)、(2)等,再后空一格写标题。
(9)公式。叙述中引用的公式另行居中。
(10)计量单位。图表和文字中使用的计量单位,必须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非法定计量单位应作换算。
(11)图。要精选,且随文出现,绘制时要符合制图规范;坐标的量和单位分别居中置于纵、横坐标轴外侧;照片要清晰、反差适中;图应有图名与图号,插图须一式二份。
(12)表。本刊采用三线表形式,左右两端不要边线(即开表式),表应有表名与表号,需说明的事项,可注于表的底线下方。
(13)参考文献。论文一般应附有参考文献(7个以上),应是公开出版的书刊;文献必须按顺序引用,文献作者只列前两位,外文作者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名应缩写(不加缩点),标引格式如下(请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①连续出版物:作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号码.
②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译者.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作者.题名[A].文集[C]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4)作者简介。合写论文只介绍第一作者。内容: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职务,学位,社会职务,简历,主要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电话、E-mail。最后两项,若作者不同意刊登,请加说明。
(15)基金项目。稿件属何项目及基金资助,名称与编号,列入国家及省部级资助项目者,本刊优先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常见范例:
Pro/Engineer线框图矢量输出至Word文档---张维光
铝对钨活化烧结样品组织和性能分析---马梅娟
LiBr溶液浓度自动测量系统研制---于莲芝崔晓钰佘国君张世雷
基于声卡的虚拟仪器研究声波和拍---杨学锋
基于虚拟机的VPN实验环境构建---陈建锐何增颖
多模式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孙曜暨仲明
热气候风洞实验台环境测控系统动态工况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李宁孟庆林张宇峰赵立华
固体废物胶凝固化教学实验的研究与实践---李道圣梁梅朱新锋梁振凯张校申杨家宽
医药院校实验室资源配置模式的探索---刘婷婷张孝良曹萍
工程实践教育必须加强---左铁镛林忠钦
“农学专业实践”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董桂春张彪陈宗祥卞云龙王余龙
高校师生对化学废液问题的认识与处置---吴良莉彭实
基于线阵CCD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丝的弹性模量---漆建军马文华肖化
大循环模式下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与维护---裘立群汪建民艾仕云贾寿华尹洪宗
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付兴锋张常年肖秀玲范金华
基于软件仿真的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孙爱晶刘毓
基于ArcGIS平台的GIS实践教学---黄泽纯
创新型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与实践---蒋林华蔡晓
利用数码金相互动教学系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陈洪玉王振廷徐家文张鹤
橡胶拉西环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及废旧橡胶管的利用---朱志君张正红
C纤维和SiC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冯倩王文强王震杨金山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法树皮模式识别实验的开发---阙荣才李艳艳朱仲良丛培盛
经济管理类高校实验室建设问题的再探讨---黄晓全
基于Web的虚拟金相实验室构建---胡礼广谢海燕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流媒体技术的应用---李玮莹
类人形机器人制作箱的研制---娄保东毛明禾陈佳刘惠强
一种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模型---王令群陆小芳郑应平
高校审计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构想---李素萍
大工程观背景下开放型化工仿真实验的教学实践---周爱东杨红晓赵蕾王庆
对黑洞周围实验模拟有了新发现---本刊编辑部
基于LabVIEW的虚拟示波器的设计与实现---王莉杨鹏
材料专业“液晶组织观察与分析”实验初探---唐治杨平刘芳李航杨强冯熠涛
用NS2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谢慧吴晓平李丽华
基于WindowsXP的数控实验装置的开发---南翔颉潭成杨建玺杨丙乾
ATmega8在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中的应用---葛东霞
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宗卫华曲晓云王英于海生
工程驱动下的GIS实验教学改革---李华蓉
5个部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参观浅析---曾尊祥
青年实验教师业务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措施---吕英怀崔慧敏高振山王燕李慧
发挥学科建设优势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史作安李宪利徐柳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田玉平王虎蒋和平
经营决策沙盘教学系统及其改进---陈冰
基于彭加勒建构思想的实验教学模式---任山章陈志伟
以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王国夫孙小红郑余
模拟科研情境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钱洁石嘉豪费俭
基于LabVIEW的声卡虚拟仪器性能测试与实验---陈晓玲师学明刘迎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张锐波沈剑峰杜金潮
创建一流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基地---尤赤矶徐晓辉
优化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对策---张绪良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廖庆敏
从生活中的定律探寻实验室管理策略方法---张安勇刘成玉吴伟风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快速测定油漆中苯系物---喻文娟刘玉敏苏明明王叶菲曹菁
控制理论课程网络化教学与实验---施冰张鑫戴亚平
基于Gabor函数能量的指纹识别---李新军邵明省
竞价网采购管理平台的建设架构---贾延江
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农正黄银娟蓝奇
建好演示实验室激励学生实验兴趣---孟祥贵张泽锋向桢
仿真模拟系统在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曹霞张建中孙喆
霍尔式肌张力换能器原理与医学物理实验设计---邱召运刘发明刘其涛郭顺生姜广东
基于SNMP应用服务器的监控平台构建与实现---储久良
利用工业电石渣合成硅酸钙保温材料---刘红艳王丽衣伟刘成范于洪林
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研究---房少军李洪彬段晓燕任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