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假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9:50:38

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范文篇1

前述对假设的前两种理解都不适合用于解释审计假设的涵义。

首先,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科学研究活动,不存在提出假说然后验证假说的过程。审计仅仅是采用一定的方法获取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的证据,然后依据证据所反映的结果作出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因此,用假说定义或解释审计假设是不恰当的。

其次,审计实践活动也不存在以假设为基础进行推理的过程。所以,用公理或者定理解释审计假设也说不通。

上述对假设的第三种理解为:人们在进行某种实践活动之前,对活动对象及与活动有关联的各种环境、条件状况的预设或者判断,这种预设和判断为人们即将实施的行动提供指导。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这第三种理解应该最适合于解释审计假设。下面对这种理解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人们总以一定假设为前提来决策或实施某种活动

人们的活动一般会受到一些基本因素的引导和制约。第一,行动的目标,即实施某种行动的目的;第二,行动的对象,即对谁、对什么实施行动;第三,行动的主体,即行为人自身的状况;第四,行动将面临的环境。人们进行任何活动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以目标是既定的。在目标明确以后,如何采取行动,则要考虑另外三个基本因素,对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状况进行假设,以这些假设作为引导行动的根据。

对行为环境的假设——如,早上上班,预计天可能会下雨,出门时决定带上雨具;对行为实施对象的假设——如,预计上班高峰期路上会堵车,决定提早在高峰期到来之前出门;再如,预期某种股票的价格会上涨,决定买入;预期黄金的市场价格可能会下跌,决定出手等。对自身能力的假设——如,早上下雪了,路比较滑,感觉自己的车技不行,而改坐公共汽车。再如,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决定报考研究生或者报考公务员;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较强,准备竞争更高的职位等。反之,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如果觉得自己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会选择放弃。

(二)人们在实施某种行动之前为什么要进行假设

假设的对象首先是相对于人们主观意志的客观事物,而客观事物又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状态,可能呈现A状态,也可能呈现B状态、C状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呈现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如,阴天,未来的天气会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下雨和不下雨,人们在外出时要在未来的这两种情况中作出选择,即要假设未来是下雨还是不下雨,然后决定行动。人们在实施行动前,往往必须在行动对象、行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作出选择,预期事物的发展会是其中的哪一种状态,然后以此为前提,采取相应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次,人们在行动之前,有时还要对自身的状况进行假设,如前述的因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而对自身知识、能力水平的估计等。因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也并不都完全清楚。

(三)人们依据什么进行假设

哈耶克(1967)指出:“我们在自己的演绎过程中,不必遵从假设或未知到已知和可观察的路线,而是——如习惯上视为正常的方法——遵从熟悉到未知的路线。”可见,人们是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和积累的结果或结论进行预设和判断的,这种预设或判断往往是活动对象或者活动环境的一种“常态”。在这种“常态”下,被以往的经验证明是正确或者可行的做法、方式便形成了“惯例”,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遵从。如,经过实践人们认识到,阴天时下雨的概率增加,阴天下雨成为一种“常态”,所以在阴天时,人们外出往往习惯性的带上雨具。这便是哈耶克所说的“遵从熟悉到未知的路线”。但是阴天不等于下雨,亦可能不下雨,从这个意义上说,阴天会下雨是假设,依据此假设,人们出门决定带上雨具。

人们对自身状况的判断、假设也同样要考虑自己平时的一般状态。如某人平时每天都健身1个小时,是因为他经过实践觉得锻炼1小时比较适合于自己,所以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增加到2小时。(四)假设的作用

作为行动前提的假设,其作用在于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如:假设天会下雨,人们外出会带上雨具,或者不出门。再如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引导企业以不断的持续经营状态为前提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对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及时的数量描述,以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及时、相关的会计信息。当然,一个企业总有一天是要废业的,而废业时则采用另外一种核算方式。

二、对假设及审计假设的不同理解

对假设的不同理解主要有三种:

第一,假设即假说。人们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经常运用假说。假说及其验证是自然科学发展所采取的一种形式。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常常要先提出对客观事物本质或规律的假定说明,再通过试验验证假定说明是否成立。因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往往是内在的,不直接显露的,人们对研究对象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概括地说,就是提出假说,验证假说,验证失败,再提出新的假说进行再验证的过程。假说是未知向已知过渡的中介和桥梁,而得以验证的假说则转化为理论学说。如天文学研究历史上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当时是假说,甚至被认为是歪理邪说,经后来的研究证明是正确的,是真理,从而使人们正确认识了太阳系运行的规律。

第二,假设即公理或定理。这种假设的解释多借助于对数学公理或定理作用的理解。如几何公理:两条平行直线永远不相交。如几何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等。人们可以依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定理,直接推算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公理或定理的特点是人们不需再证明它,可直接作为推理的既定基础和依据。所以有时人们认为假设既然是用作推理基础的,当然也像公理或定理一样是不用证明的、直接的推理前提。

第三,假设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前提。《辞海》(1989年版)对假设的解释是假使;假定。杨时展教授(1985)将假设界定为人们进行工作的前提,假设决定着工作的方向、方法,决定着工作或不工作。假设变了,工作的方法、方向就得变。根据这些解释,对假设涵义的第三种理解可以进一步表述为: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之前,对活动对象及与活动有关联的各种环境、条件状况的预设或者判断,这种预设和判断为人们即将实施的行动提供引导。

关于审计假设的涵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李学柔、秦荣生(2002)认为,审计假设是认识和推理的基础,是未经证明就认为天经地义的判断。审计假设是演绎审计其他命题的出发点,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需解释的。

刘力云(1993)认为,审计假设是人们以已有的事实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的事物或规律性人为地进行推测和论断,具有推测的性质。审计假设由于对未知的某种现象或某种规律性只是猜想,尚未达到确切可靠的认识,因而有待于验证,不断修改、补充和更新,从而更正确地反映客观的现实。

刘华(2005)认为,审计假设是人们针对审计实践归纳总结出来的,审计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前提。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假设定义为,基本假设来源于政治、经济环境和工商企业的思想习惯,虽然这些基本假定为数不多,但它们却是原则的依据。

人们对假设本身涵义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而在审计假设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从各自对假设的理解出发,解释审计假设的涵义,并没有分析运用对假设的何种理解才能正确解释审计假设,导致对审计假设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众说纷纭、看法各异,尚未形成为审计学界广泛认可的、科学的审计假设定义。因此,要揭示审计假设的内涵,深入分析假设的哪种涵义更适于界定和解释审计假设尤为必要。

三、对审计假设涵义和内容的理解

审计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审计活动一般会也要受到一些基本因素,如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主体等的引导和制约。审计有既定的目标引导审计活动的开展、实施。在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决定采取行动之前亦要对审计对象、审计主体自身状况作出预先的设定和判断,明确在何种前提下展开审计活动才能实现既定目标,以指导和约束具体的审计行为。这种预先的设定和判断即是审计假设。所以审计假设可定义为:在审计目标的引导下,为指导和约束具体审计活动的实施而设定的前提。审计假设的形成是审计人员长期审计实践的结晶,是审计行为的“惯例”。

(一)存在错弊假设

审计是以会计及相关信息为对象的认证活动,其目标是认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企业的会计及相关信息是由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加工、生成和提供的,这个过程是发生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外界并不清楚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掌握着会计信息加工、生成的控制权,因此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在利益驱动下经营管理者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会有意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使之有利于自己。如粉饰经营业绩,进而增加在薪酬问题上与企业所有者博弈的砝码。其二,当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来临而又无法有效应对时,经营管理者会利用会计信息控制权来操纵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造假来掩盖经营或财务危机。

另外,会计核算过程中也会因技术性差错导致会计信息的错误。所以企业会计信息存在错弊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审计人员以假设企业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前提组织实施审计工作,才会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小心从事进而查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实现证实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的审计目标。如果以会计信息可信为假设,则审计失去存在的前提。所以存在错弊是审计首要的、基本的假设。审计特别是民间审计的产生即以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动因,长期的审计实践亦以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前提。

(二)存在证据假设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收集记录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原始凭据,了解经济活动的原始状态,以验证会计报表信息、被审计事项信息是否如实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是否按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进而作出审计结论、发表意见。而收集审计证据就要以存在证据为前提,然后运用审计固有的方法获取这些证据。如果获得了证据,就依证据所证明的情况作出审计结论。所以,审计人员是以存在能够证明会计信息真实、合规与否的证据为前提来实施审计的,取证是审计的基本实践活动。如果没有证据或无法取得证据,审计就无从实施,也就无法发表审计意见。

(三)控制局限假设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在其内部控制制度运行下生成的,所以内部控制会对会计信息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再完善、严密,也只能对员工舞弊起到控制作用,而对管理舞弊不起作用。另外,内部控制不可能做到十分完善和严密,会有缺陷。所以在实践中,审计人员以内部控制有局限为前提对其进行测试。如果前提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的评价就没有必要了。

(四)审计成本有限假设

从审计主体的角度看,审计资源和审计实施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资源和时间。所以审计活动要受到审计成本和审计时间的约束,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以审计成本和审计实施的时间有限为前提来安排审计计划、指导和实施审计活动。

四、审计假设的作用

总的说,审计假设对审计活动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一)存在错弊假设是审计的最基本假设

审计行为均以此假设作为基本前提、基本引导,如审计准则的制定、审计策略的拟定、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选择等等,都以此假设为前提。

(二)存在证据假设为搜集审计证据的范围确定了空间界限和

时间界限,即已经发生并存在证据的会计及相关信息

不可验证的会计信息,不能获取证据的会计信息,审计人员不可做结论,只能放弃表示审计意见。对于尚未发生的交易、事项,审计人员不可做肯定的结论。

(三)控制局限假设

由于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生成有密切的联系,内部控制有问题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所以审计过程不能仅仅审查会计信息资料,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必要的测试,采用相应的方法找出其不足和缺欠,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另外,对内部控制不足和有缺欠的部分所控制形成的会计信息可作为重点审查。

(四)成本有限假设的作用,体现在审计实务中审计计划的编制、重要性的确定、审计方法特别是抽样方法采用等方面

因为审计资源、审计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对审计对象要有重点、有选择的实施审计。如采用抽样方法,以样本的审查代替总体的审查,既可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又可以节省审计成本。

【摘要】对审计假设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审计学界广泛认可的成果,其原因主要在于学者们均运用对假设的不同理解解释审计假设。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审计假设的涵义应当以“假设是人们实践活动前提”的理解来界定。审计假设的作用在于引导和约束审计实践活动。

【关键词】审计假设;审计假设涵义;审计假设内容

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石。但是现今审计假设问题的研究尚未取得足以形成基石的成果,进而影响了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导致审计理论滞后于审计实践的发展。本文从研究分析对假设涵义的不同理解以及哪一种假设涵义更适用于解释审计假设的角度,揭示审计假设的涵义及其形成,以期对审计假设的形成和审计假设的构成以新的、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扬时展.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审计卷[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学柔,秦荣生.国际审计[M].第1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4]刘力云.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审计卷[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刘华.审计理论与案例[M].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审计假设范文篇2

审计假设相关研究回顾及述评

(一)相关研究文献回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假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典型代表人物主要有:莫茨和夏拉夫、汤姆•李以及戴维•弗林特。莫茨和夏拉夫在《审计哲理》中开创性地提出八项审计假设并以此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汤姆•李、戴维•弗林特、安德森等国外审计前辈对审计假设又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审计理论界开始对审计假设以及资源环境审计假设进行研究。我国审计理论结构第一人———蔡春教授(1991)将审计假设定义为,对有关审计事物产生、发展与存在的一些尚未确知或者无法正面论证的前提条件,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者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合乎逻辑的推断或认定。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五项审计假设:即责任关系假设、正当怀疑假设、独立性假设、可确认假设和有效性假设[1]。张以宽(1997)提出了六项资源环境审计假设: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审计监督和鉴证;②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是需要评价的;③企业环境管理工作是需要执行监督的;④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是需要经过评价的;⑤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支出和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的会计核算资料是需要鉴证的;⑥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是有能力进行执法监督的[2]。王学龙(1997)提出八项假设,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②审计人员与环境管理责任者之间没有必然利害冲突;③内部控制排除舞弊行为的或然性;④环境管理制度可行性和可验证性;⑤环保资金的使用要讲求经济性、效益性;⑥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⑦过去认为真实,将来仍然认为真实;⑧资料依据会计准则公允表达。廖洪教授曾经提出正当怀疑假设、可验证假设、独立性假设、证据可靠假设、内部控制有效假设、审计效益假设六项假设[3]。21世纪以来,我国又有一批审计界专家、学者对于审计假设以及资源环境审计假设进行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董秀红(2001)研究了我国专家学者构建的审计假设体系:审计责任关系假设、审计主体独立假设、审计事项可疑假设、审计证据可靠假设、审计标准适当假设,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审计假设是为了保障审计顺利实施而对审计环境和审计条件作出最基本的界定,其初衷就是为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达到既定的目标。审计假设一旦受到破坏,审计风险必然产生[4]。李雪,詹原瑞(2003)则以莫茨和夏拉夫提出的八条审计假设为代表,详细分析和阐述知识经济时代审计假设将受到冲击,提出受托经济责任的确定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等八项假设,重新构建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审计假设体系[5]。方修宇(2004)以审计环境作为起点,从三个层次提出了六条审计假设:审计能够揭露错误和舞弊假设、审计结果公允性假设、公认会计标准可执行假设、审计主体可信赖假设和审计风险可以评价假设[6]。余中福,郭亦玮(2005)则认为,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假设内容,有什么样的审计假设,又决定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审计目标。审计目标与审计假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审计目标对于审计假设起主导作用,同时,审计假设又是根据审计目标需求所派生出来的,是支持审计目标实现的理论基础及履行审计目标的前提条件[7]。胡志勇,刘花(2005)在总结国内外审计假设研究基础上提出,审计时空假设、适当怀疑假设、证据证明力假设、可验证假设等[8]。刘国常(2006)基于审计关系框架提出审计假设体系应当包括下列要素:经济责任关系假设、可以验证假设、专业胜任能力假设、制度基础假设、无反证判定假设、信息传递假设[9]。刘兆明(2006)认为,审计假设要包括审计主体假设、信息可验证假设、内控有效性假设、无反例判定假设、正当怀疑假设、风险可控性假设,并且提出审计假设的六个特点:客观性、公理性、推理性、可修正性、相对性和指导性[10]。俞校明(2009)在分析莫茨和夏拉夫等前人审计假设基础上,提出基于决策有用观下的审计假设体系:审计主体假设、可验证假设、审计有效假设、认同一惯性假设[11]。朱萍、刘志军(2009)提出,环境审计假设是为了实现环境审计目标而对某些尚未确知的事物作出客观、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开展环境审计应具备的前提条件[12]。在2010年以后,相对以前年度,审计假设以及资源环境假设研究及成果较少。(二)相关研究成果述评1.概况与评价(1)研究成果内容。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第一,审计产生的原因假设。例如,责任关系假设、经济责任关系假设等。第二,审计要素假设。例如,正当怀疑假设、审计主体假设(独立性假设、专业胜任能力假设)、证据证明力假设、审计证据可靠性假设、有效性假设等。第三,审计假设特点或者要求研究。例如,客观性、公理性、推理性、可修正性、相对性、指导性等。(2)研究成果数量。从审计理论体系角度观察,资源环境审计假设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尚未引起资源环境审计及相关理论与实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在中国知网人文与社科学术总库中搜索时,分别以“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审计假设”作为题名,并以精确或者模糊作为限制条件,其他的搜索条件均不作任何限制,则分别得到无法搜集到一篇文章和148篇文章。再分别以“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审计假设”作为主题,以精确作为限制,其他搜索条件也均不作任何限制,搜索结果分别是,未能够搜到一篇文章和113篇文章。再分别以“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审计假设”作为主题,以模糊作为限制条件,其他的搜索条件均不作任何限制,搜索结果则分别是65篇和1050篇文章(截止于2012年5月15日)。(3)总体评价。上述成果丰富了审计假设以及资源环境审计假设理论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科学性。同时,研究成果质量适用性不充分、预见性不足。部分审计假设、资源环境审计假设指导审计实务有一定差距,对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实务指导作用显示更大的局限性。研究成果数量令人深思,一定程度上表明,资源环境审计假设研究潜力巨大。2.评价原因(1)审计假设以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为主题而作出假设,适用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假设为重点,以注册会计审计为历史背景等。例如,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是可验证的假设、公认会计标准可执行假设等。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前述审计假设及研究成果尚未研究或者较少考虑到资源环境及其审计实务需要,当时各国资源环境相对充沛,国家治理不需要国家审计在资源环境领域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审计假设也不需要未充分考虑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没有必要将国家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放置在国家治理、良治高度。(2)资源环境审计实务不仅应用“海量级”学科知识与技能,而且跨地区、跨专业。资源环境审计理论是跨学科、跨专业、边缘性、应用性学科理论,横跨多个学科是特征之一。资源环境审计实务是跨地区、跨业务部门。跨地区是指国家资源环境审计实务大多数是跨县、市、省级等行政区域性界线而使审计范围超越一般审计机关正常审计管辖范围。跨专业是指在当前阶段,我国省级以下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在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等专业审计、审计调查中实现资源环境审计目标。但是,财政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又分别属于审计机关的相应业务部门,在不同业务部门分别对口管理情况下,就需要组织协调,需要有很强的审计管理能力。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又遇到资源环境分属多个部门管理,面临对多个行业、部门、单位及其多个层级进行审计,具体审计业务标准又因资源环境种类繁多、口径不一,其审计标准复杂程度、审计时间较大跨度、整个审计管理难度是其他的专业审计或者审计调查都难以与之相比较。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环境复杂变化较快、形势日益严峻是客观现实,多个部门归口管理资源环境事务,制度不尽完善、执行又打折扣是现阶段基本国情。已有审计假设及在资源环境领域假设尚未考虑或者难以适应国家治理宏观背景需要。假设是根据一定的事实材料和理论知识,对于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者规律的某种推测性的说明,也是一种将认识由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一种思维方法。假设如果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则能够发展为规律甚至达到理论层次;若经实践检验得到否定的结论,则应该被舍弃。审计假设要与时俱进,因为,审计假设适用于专业领域实务时,事关审计目标能否实现、审计效率高低、审计效果好坏,审计风险大小。解决资源环境审计深层次、根本问题必然需要国家层面支持,是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与治理决定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是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核心内容之一,是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实务必须考虑的基础因素,甚至是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决定性条件。如果审计假设不充分有效,在其预见性、科学性、适用性不高情况下,资源环境审计风险必然较高,甚至很可能直接导致资源环境审计实务将以失败而告终。

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主要内容

在总体上,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具有相类似而不相同的“公共”假设。这一层次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即一般意义资源环境审计假设,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审计的原因假设、审计主体假设、审计证据假设、审计标准假设、审计报告假设等基本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审计主体、审计证据、审计标准、审计报告是任何专业审计都不可缺少的要素,资源环境审计也不例外,无需再进行深入讨论。众所周知,审计按审计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三大审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大审计产生原因不同。冯均科(2011)、杨肃昌(2011)等专家、学者以及国家审计署前任审计李金华、现任审计长刘家义等对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关系有论述。诸如,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研究认为:资源环境审计成为国家审计日益重要的领域,其原因也是国家治理需要,特别是资源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资源环境审计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化。资源环境审计原因假设对于资源环境审计存在与发展十分重要,由于资源环境审计对象与其他专业审计对象存在较大差别,甚至审计对象不具有可比性,且资源环境审计对象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复杂性。资源环境审计产生的原因假设,主要是指责任关系假设。根据资源环境管理及其审计特点,资源环境审计原因假设中的责任及其关系,不应该仅是经济责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更应包括社会责任———科学规划、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财政审计、社会保障审计、金融审计等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参与国家治理,但是,资源环境审计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在时间上更长远、在范围上更广大、对于社会成员利益影响更直接。例如,财政资金是公共的,但是,财政资金效益或者损失可能是对大多数社会成员难以直接感受到损益,影响时间可能是短暂的,影响范围可能是局部的,只有一个单位、部门、城市或者较小行政区域,社会保障审计、金融审计也如此。资源、环境领域是另一番景象,资源环境应该审计而未审计或者审计决定未有效执行,影响的是较大区域范围的民众,在时间上更持久,社会成员感受更直接。例如,我国大江、大河、大湖等水资源审计。国家是否授权进行审计验证,国家审计机关能否审计验证,审计结果可否理解、运用,审计决定是否有效执行,通过持续进行资源环境审计能否改变水资源管理效率低、水资源污染较重等问题,其后果影响的不仅是水系周边民众,极可能是流域性的甚至是全国范围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时间可能长达几年、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由于在多数情况下,资源环境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在一定情况下,资源环境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无法用经济价值有效计量、衡量。所以,资源环境及其管理,资源环境审计关系国家治理效率、效果,资源环境审计产生的原因在于确认或者解除国家治理中相关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经济责任,主要是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第二个层次,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核心假设。资源环境审计技术要求高、审计范围较广、审计风险大。研究认为,该层次假设主要应包括:可验证假设、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审计报告可运用假设、成本效益假设。(一)可验证假设可验证假设是指根据国家治理需要,国家可以授权审计机关在资源环境领域进行验证;审计机关依法对于资源环境管理规划、计划、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能够进行审计;对于各类资源、环境发生变化,审计机关能够依法调查、取证,不存在无法进行验证或者取证的情形。该假设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总体可验证假设和具体审计实务验证假设。1.总体可验证假设是指根据国家治理的需要,解决资源环境深层次、根源问题,授予国家审计机关适当权力,让其能够从资源环境整体规划、设计、执行、结果、效果等方面全方位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验证。即国家审计可以验证国家治理需要的资源环境管理各方面工作,包括但是不限于相关资金筹集、使用等财政财务事项,重点是能够对区域、全国的资源环境发展规划、开发利用保护计划、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执行情况履行法定审计职责。2.具体审计实务可验证假设,主要指国家审计机关能够依法对资源环境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有效审计,审计资源充分、审计管理水平较高及效果较好,不出现某种资源、环境发生变化,审计机关无法进行有效验证,难于搜集到适当的、可靠的审计证据或者审计成本极高而使审计工作步履维艰、望而却步的不能验证的情形。国家治理是系统化、连续不断的,具体资源环境审计实务需要在审计对象变化以后,审计时仍然可以验证、取证。如果无法验证,必然无法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不能实现预期资源环境审计目标,难以实现参与国家治理。研究认为,资源环境具有可验证假设是资源环境审计基础性假设,也是资源环境审计其他假设的“假设”,是其他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二)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是指资源环境审计报告被国家或者有关部门采纳后,能够通过采取科学措施有效整改,达到资源或者环境应该具有状态、数量或者性质等,符合国家治理需要。这是资源环境审计最终目的,也是资源环境审计“动力”假设。如果没有该假设,即使经过资源环境审计,无法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措施后,难以使资源、环境恢复到原状或者国家治理需要的理想状态,资源环境审计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为零,难以发挥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免疫系统”功能,难以体现国家审计在资源环境领域参与国家治理成果。因为,国家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地区或者全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不当行为、环境保护中的不足之处,恢复应有或者法定状态,从体制上、机制上消除、抑制不符合国家治理需要的行为、现象。如果资源环境不再具有利用或者可修复价值,那么资源环境审计意义得不到体现。正是资源环境经过审计以后,具有更大的价值,才需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否则,毫无意义。另一方面,这也是资源环境具有可验证假设的重要作用所在。资源环境审计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是目的性、目标性假设,如果没有该假设,或者不具备该假设条件,将难以实现国家治理需要的资源环境审计目的、目标,只能停留在目的、目标的理论阶段,也不能通过审计实务达到理想结果、效果,实现国家治理的意图。因为,资源环境审计只是国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方式,达到资源环境审计目标、目的———资源环境可利用或者可修复,才是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所需要的,体现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功能。(三)审计报告可理解并可运用假设审计报告可理解并可运用假设是指审计机关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或者调查以后,国家或者地方有关部门、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并有效正确运用审计报告等审计结果,采取相关措施优化资源开发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与整体效益、提高并维持环境保护处于高质量。我国审计机关的“权力”与“权利”都十分有限,甚至还有些不足,如果资源环境审计报告不能得到国家及有关部门或者单位社会公众理解、有效运用,资源开发与环境恶化等将难以得到根治,势必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审计在国家审计系统内部、全社会系统中将受到质疑,甚至有可能失去其重要性的可能。国家治理是系统工程,国家审计在资源环境领域参与国家治理,实现国家审计、治理的最终目的、目标需要采取一定方式、方法。与资源环境相关的各级政府及相关资源环境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内容,积极主动采纳资源环境审计建议、执行审计决定,运用审计信息适当参与资源管理、保护环境,关注相关的审计建议、执行有关审计决定。如果审计报告不能被理解,审计结果、建议不具有操作性、不能够运用,资源环境审计目标是不可能实现、不能够完全实现。基于国家治理、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发挥作用的程度,关键是其审计报告等审计结果被国家以及社会公众等理解程度、运用程度,且这两者高度相关。资源环境审计报告可理解并可运用假设成立与否,主要在于审计机关提供的对外审计报告能力,这涉及国家审计独立性、审计管理体制。该假设是国家资源环境审计关键的假设,在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主要因为,基于实现国家治理战略目标,需要通过一定方式、途径,在可验证假设作为前提成立之后,本假设也成立的同时,可利用或者修复假设才可能成立。(四)成本效益假设成本效益假设主要是指基于国家治理的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领域审计,需要研究成本效益,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审计资源,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取得的成果、效果要大于投入的各种资源价值。这一假设主是从国家治理不仅有国家审计还有其他系统参与,国家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是国家治理方式之一,如果不能够实现国家治理既定效益,有可能失去其存在价值。成本效益假设还包括具体审计项目方面,在一般条件下,单个资源环境审计项目投入的审计资源价值要小于该项目产生的各种效益价值。在衡量资源环境审计效益时,不仅要有经济效益评价,更要有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仅要站在现在的时间维度,更要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维度进行计量。不仅要从一个单位、部门、地区角度,重要的是从更大范围甚至从全国乃至全球高度计量。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可以忽略不计成本,成本效益假设不适用。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要从子孙后代生存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人类生存角度考量。这一假设说明资源环境审计既不能不开展,也不能盲目开展。它主要是从指导资源环境审计实务规划、选择项目的实践角度提出的假设。基于国家治理需要,该假设要求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一样要力行节约、注重审计现场管理,审计过程中的效率,审计之后的效果、效益。因此,要加大资源环境审计技术研究力度,以强大的资源环境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支撑,降低资源环境审计成本,国家审计机关在不具备的审计胜任能力条件下,要加强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交流与合作。成本效益假设在每个审计实务项目的全过程都需要考量、落实。

基于国家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假设内部各要素关系

审计假设范文篇3

所谓审计假设,是指为开展审计实践,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所设立的前提条件或先决条件。它是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作出的合理的、但仍需证明的命题。依据这些审计假设,才能确定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审计的过程与方法,审计承担的责任范围等。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关于审计假设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独立性2、非矛盾性3、主观见之于客观4、客观性5、抽象性6、有效性7、逻辑性。

二、研究审计假设应说明的几个问题

1、应参考会计假设

因为审计主要是借助会计信息,并以其为媒介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审计与会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样,会计假设的提出也会影响到审计假设的提出,故应考虑会计仅设是怎样提出的。

2、要区分审计假设与审计原则

正如会计假设不同于会计原则一样,审计假设也应区别于审计原则。会计假设只是提出会计原则的前提条件或基础,只有在确立了会计基本假设之后,才能够制定会计处理的原则,例如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有了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才有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因此在研究审计假设时,不能将其与审计处理的原则混同。

3、审计假设应力求精练

审计假设应力求精练,要有最大限度的涵盖性,不能过于具体、琐碎,应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应能揭示出审计实践和审计理论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三、审计假设的内容

1、审计可验证假设

审计对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资料(总称经济资料)进行审查,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这些经济资料可以验证,否则审计将无法进行。这条假设说明:(1)审计人员能以合理的时间和成本,采用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到一定范围内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将其与事先选用的恰当的审计标准相比较,据以进行职业判断,进而能以合理的把握得出有说服力的审计结论(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管理建议书等)。(2)被审单位必须提供完整的经济资料,否则审计将无法进行,审计人员可拒绝接受无法予以验证的业务或对无法验证的项目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3)审计人员可以发现经济资料中存在的重大错弊。(4)可验证的受托责任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审计类别,如会计报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离任审计等。不同类别的审计能够实现不同的审计目标,起到不同的审计作用,从而实现审计的职能。

2、审计可信赖假设

审计结果是可以信赖的,因为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是可以信赖的,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们独立于委托者和受托者,是以客观公正的第三者形象出现的。(2)审计人员具备了职业所需要的胜任能力和谨慎态度。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学识、工作能力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特别强调要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态度,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对客户的机密负有保密的义务。(3)审计职业承担着与其相适应的审计责任。审计机构和人员一旦因自身的原因如违约、过失、欺诈等给有关方面造成了损失,就要承担与此相适应的法律责任。这样反过来又能促使审计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审计机构关注审计工作质量,使得经过审计的经济资料更可靠,对使用者更有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3、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

这一假设的含义是若无相反的证据,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现在和将来仍是如此。设立这一假设的目的在于解决被审单位经济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连续性与审计行为的期间性之间的矛盾。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正常情况下是连续进行的,为了对其进行正确核算,产生了持续经营假设和分期假设,但审计活动是有期间性的,即只对某一特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及其资料进行审查,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对前期(或期初)的经济资料是否也需要审查?这一假设明确了这一问题。(1)确定了审计范围。审计人员只需重点关注本期经济业务的发展、变化及其结果。而对已经过审查且被认为是正确的、与本期相关的前期资料,若没有发现相反的证据,则可不必进行重复审查。(2)界定了审计责任范围。若没有发现相反证据,本期审计不承担有关前期资料的审计责任。

4、内控制度局限性假设

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可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但当发生串通舞弊时,内控制度则可能完全失效,而且串通舞弊是很难发现的,尤其是在短暂的审计时间内更是如此。因此中外审计责任的规定都没有包括串通舞弊在内,除非有证据表明存在着串通舞弊,而审计人员没有给予必要的职业关注,则另当别论。这进一步明确了审计责任的范围和界限。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的强弱程度,即设立的健全性程度和执行的有效性程度,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据以判断最可能产生错弊的环节及诸弊的类型,从而迅速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及应采取的主要审计程序与方法,从而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这是产生制度基础审计的依据,即实质性测试应建立在对被审单位内控制度进行调查了解,及对其进行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之上。又由于抽样审计技术的运用,必然产生审计风险,其中:符合性测试存在控制风险,实质性测试存在检查风险,而且审计风险又是可以控制的,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以控制审计风险为出发点,又产生了风险导向审计。

四、审计假设与审计原则

有很多人将1、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可减少钻弊发生的可能性;2、审计风险是可控制的;3、能够选用恰当、客观的审计标准;4、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有差别的等内容,也作为审计假设,笔者认为不妥。严格地说,这些并不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只能说是审计的推理,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指导审计工作正确进行的原则规定,正如会计原则之于会计工作一样。具体可表述如下:

1、审计总体要求:独立性、职业谨慎的态度;

2、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

3、实质性测试应建立在调查、了解内控制度及其符合性测试基础之上;

4、审计过程中应控制审计风险,使之降至最低;

5、选用恰当、客观的审计标准;

审计假设范文篇4

(一)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利益动机冲突根据詹森和麦克林的REMM人性假设理论我们知道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也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也毫无例外地遵循自利原则。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利性体现为对审计收费和客户数量的追求。在对某一客户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总是尽量争取更高的收费;另一方面,面对有限的客户,注册会计师总是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争取到最多的客户,甚至以竞价的方式拉抢业务,以最大化其收入。同时又由于当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所的审计报告不满时,最直接的制约方法就是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从而试图改变公司的审计报告类型,所以,在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注册会计师为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利益驱动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利益导向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博弈。(二)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利益博弈分析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建立(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假设首先给出该利益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假设1: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且风险中立;假设2: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利益是一致的;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信息是完全的;假设3:上市公司的可选策略为真实披露或虚假披露其会计信息;审计机构的可选策略为公正审计(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或不公正审计(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假设4:上市公司选择真实披露其会计信息时的收益为R;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时的收益为S;假设5:上市公司选择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产生的“操纵剩余”为△R,但是若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那么上市公司将无法得到“操纵剩余”△R;假设6:审计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与上市公司共谋,默认上市公司的会计操纵行为,选择不公正审计时,审计机构可与上市公司共同分割“操纵剩余”△R,即审计机构除得到自己的正当收益S外,还能得到上市公司“操纵剩余”△R的一部分△Rs;假设7:当上市公司有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而审计机构选择公正审计时,上市公司无法得到△R,从追求利益出发,上市公司有可能威胁更换审计机构,上市公司的这种可能的选择给审计机构带来的负效用为T。(2)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构建根据以上的假设条件,我们可以构建出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如表1所示:从表1中得知,只要△R>△Rs,即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带来的净剩余大于零时,上市公司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审计机构进行不公正审计就成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这时双方均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行为。(3)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模型的扩展在以上模型的假设基础之上,我们再加上考虑到在证券市场上有证券管理部门会对上市公司以及审计机构的种种不良行为进行查处并且进行处罚,同时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债权人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对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不公正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所以,我们为了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行为需要进一步给出如下假设:假设8: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审计机构与其共谋进行不公正审计的行为有可能被发现。假设9:被有关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发现和处罚的概率为X;假设10:被发现后对上市公司的处罚额度为C1;被发现后对审计机构的处罚额度为C2;假设11:上市公司选择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为a,选择真实披露的概率为1-a;假设12:审计机构选择与公司合谋进行不公正审计的概率为b,选择公正审计的概率1-b。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和审计机构进行不公正的审计都有可能被发现并且被处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就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此时,在利益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再结合扩展假设,构建出扩展的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利益博弈模型如表2所示:表2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博弈扩展模型注:表中上一个数据为上市公司的收益,下一个数据为审计机构的收益。(4)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利益博弈扩展模型的分析由表2我们可以得到: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的预期效用为:ZcK2=R(1-b)+b(R+ΔR-ΔRs-C1•X)①选择真实披露的预期效用为:ZcK1=R②那么,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和真实披露行为无差别时的概率a为:a•ZcK2=(1-a)•ZcK1将①式和②式带入上式,整理可得:a=R2R+b•(ΔR-ΔRs)-C1•X•b③同样,我们可以推算出: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审计的预期效用为:ZcK2=(1-a)•S+a•(S+ΔRs-C2•X)④选择公正审计的预期效用为:ZcK1=(1-a)•S+a•(S-T)⑤那么,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审计和公正审计行为无差别时的概率b为:bZcK2=(1-b)•ZcK1将④式和⑤式带入上式,整理可得:b=S-a•T2S+a•(ΔRs-T)-a•C2•X⑥从整理得出的③式和⑥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加大对上市公司虚假披露和审计机构不公正行为的监督力度,即提高虚假披露和不公正行为被发现并处罚的概率X,那么上市公司的虚假披露和审计机构的不公正审计行为的概率将减小。另一方面,提高对上市公司的处罚额C1和审计机构的处罚额C2,加大对做假行为的处罚强度,也将使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选择做假行为的概率减小。通过以上对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与上市公司之间利益博弈的分析表明,证券市场管理部门和投资者可以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及审计机构的监督和处罚来规范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2.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监督失灵的原因分析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机构之间的这一种失衡关系是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的审计中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员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特殊的委托关系。原始委托人是指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而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所有者的分散、流动导致了原始委托人很难行使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监督。同时,在我国又由于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股权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尚不健全,从而导致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上的委托人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这就形成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聘请审计机构审计、监督管理者自己的行为,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来决定。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然会牵制审计机构等市场中介机构的行为,从根本上就破坏了审计关系中的平衡关系。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在审计的主契约下存在着包含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及审计费用标准等内容的子契约,审计机构在审计“交易”的子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审计机构在同行业务竞争中让步、“迁就”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共谋也就成为了一种理性的选择。在证券市场中,为上市公司提供市场中介服务的其他各相关利益主体,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处于同样尴尬的角色。这类市场中介机构既是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外在约束的主体,又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利益相关主体,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均会出现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导致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成了上市公司与各市场中介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妥协的过程。

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一)首先给出假设条件如下:假设1:上市公司有可能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并会从自利原则出发选择真实披露或是虚假披露;假设2: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的收益为R(R>0),选择真实披露的收益为-R;假设3: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如被监管部门查出,所受处罚为M(M>0);假设4:监管部门实施监督职能,其可以选择监督或是不监督;假设5: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的成本为D(D>0),如果选择不监督则监管部门可以节约的成本为D;假设6: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被人举报,而监管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则监管部门将会受到处罚为N(N>0);假设7: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如没有人举报,监管部门也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则上市公司获得做假收益为R,监管部门的收益为0;假设8:上市公司选择虚假披露,监管部门选择监督,但由于监督水平较差,没有发现问题,此时,上市公司获得做假收益为R,监管部门的收益则为-D。(二)监管博弈模型与分析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之上,构建出监管博弈模型如下:1.构建监管博弈模型由上述假设条件,构建出不完全信息监管博弈模型如表3所示:表3不完全信息监督博弈模型注:表中第一个数字为上市公司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为证券监管部门的收益。通过以上博弈模型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占优策略均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进一步假设,以得出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进一步假设如下:假设1: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的概率为h,那么不监督的概率为1-h;假设2:上市公司进行虚假披露的概率为g,那么真实披露的概率为1-g;假设3:如证券监管部门选择监管,发现上市公司做假的概率为k,那么未发现上市公司做假的概率为1-k;假设4:如证券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督,上市公司做假被人举报的概率为s,那么未被人举报的概率为1-s。在进一步添加以上四个假设的情况之下,结合上述博弈模型,可以计算出上市公司的预期收益为:Y=g{h[k(-M)+(1-k)R]+(1-h)[s(-M)+(1-s)R]}+(1-g){h[k(-R)+(1-k)(-R)]+(1-h)[s(-R)+(1-s)(-R)}进一步计算出证券监管部门的预期收益为:Z=h{k[g(M-D)+(1-g)(-D)]+(1-k)[g(-D)+(1-g)(-D)]}+(1-h){s[g(-N)+(1-g)D]+(1-s)[g•0+(1-g)D]}可以求出上市公司的预期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坠Y坠g=0证券监管部门的预期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坠Z坠h=0由此,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出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部门监督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为:g''''=2Dk•M+s•N+Dh''''=2Dk•(M+R)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选择虚假披露的概率是g'''',而证券监管部门选择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的概率是h'''',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2.监管博弈模型的分析和结论通过以上对上市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①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查出的概率提高,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将降低。②加大对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惩罚,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不敢轻易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以此来降低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③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被人举报的概率增大,则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也将降低。④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成本增大,则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这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概率的上升。⑤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所获得的收益越大,证券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的概率也将会越大,因为较高的做假收益促使上市公司有较大的动机去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而且做假的水平也将会有所提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也将更加重大。⑥证券监管部门提高对上市公司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监督查处的质量和水平时,一方面,导致上市公司虚假披露被查处的概率增大,则上市公司虚假披露的概率将减少;另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不监督的概率也会增大,这是因为证券监管部门监督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威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选择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概率降低,从而导致监管部门不需要经常去监督检查,而上市公司也能进行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

审计假设范文篇5

一、知识经济对审计理论的冲击

1、对审计目标的冲击。当前较为公认的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意见。这一目标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服务的,是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的目标不仅要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要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审计的目标将不再局限于物质资本要素所有者,而应定位于整个社会。例如对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状况、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等发表审计意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审计意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的可共享性和可转移性,使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理所当然的,对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审计也必将成为审计的目标之一。

2、对审计假设的冲击。审计假设的研究通常以会计假设为参考。如审计在建立审计对象方面的假设时必须考虑会计主体假设;审计在建立无反证判定假设时,须考虑持续经营假设;审计在建立会计资料判定假设时,应以会计期间假设为依据;审计在建立履行审计职能假设时,应以货币计量假设为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四大假设都受到了冲击。

(1)会计主体假设。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革命,不仅突破了城域空间对经济交住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导致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清晰。以网络为依托兴起的虚拟公司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联合体,它最重要的资产只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虚拟公司外延界定的困难,导致会计主体假定的模糊。

(2)持续经营假设。一方面,虚拟公司的兴起对“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直接的挑战。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日益加大,企业随时都有补清算、中止的可能。

(3)会计分期假设。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充分、及时供应成为决策致胜的关键,会计分期的假设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信息作出及时决策的需要。有人提出,将企业各种原始数据直接在网络上提供,由使用者各取所需,及时利用。如果这样,会计分期假设将毫无意义。

(4)货币计量假设。由不同货币而引发的外币业务和物价变动会计,实质上都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而且,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使用者对信息相关性的偏好各不相同,因此,披露企业的经营环境,发展潜力及对未来预测的非货币性信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知识经济将引起审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1、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20世纪80年代以后,创新金融工具种类和数量迅速发展,最普遍的创新金融工具被称为“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和不断创新给会计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给审计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2、无形资产的审计。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计算机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此相联系,企业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并且将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决定因素,无形资产审计也必将成为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3、人力资源的审计。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密集型行业如高科技公司、软件公司等将可能率先启动人力资源会计程序。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将逐渐成为审计的内容,并且其地位将逐步得到提高。

4、明细信息的审计。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快速传递大量的信息,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分析利用这些信息的技术手段。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适时地提供能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原始信息。相应的,审计也应由原来侧重对综合信息的审计,转向对明线信息的审计,重点验证企业内部形成的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审核进入外部网络的明细信息的安全性。

5、非财务报表信息的审计。随着审计目标的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扩大。他们除了需要已鉴证过的基本财务报表信息以外,还需要许多非财务报表信息,越业越多的使用者要求将下列内容列入审计报告信息:某些管理咨询信息或财务报告分析信息;财务预测信息;事关企业未来经营成败的因素;企业在近期所面临的营业或行业风险。

三、知识经济将引起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改进

实行会计信息化后,审计将实现“无纸化审计”,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也将产生重大变革。

一方面,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递方式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将很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的处理,也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审计假设范文篇6

企业融资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股权融资,另一种是债权融资,也可以称为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股东同意出让部分企业所有权,并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和增长。债券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向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票据等方式筹集营运资金或资本开支。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借出资金,成为公司的债权人,并且获得该公司还本付息的承诺。融资成本是指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融资费用是企业在资金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借用资产支付的租金等等。股权融资成本的研究方法,一般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股利折现模型、股利增长模型等。股利增长模型是基于一固定的股利增长率,并不十分符合实际,现阶段应用也比较少。股利折现模型虽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相应的合理性。但是,多数研究者利用此模型计算出的股权融资成本,明显低于银行贷款利率,有时甚至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这样的计算结果显然不符合常理。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经典的计算模型,相比来看简单易懂、操作方便,数据获取较容易一些,在整个估算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小,客观性较强,测算结果的可比性相对较好。因此,本文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估计股权融资成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探讨资产风险与资产收益的关系,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基础并且具有一系列的严格基础假设。它集合了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即选取选择国债的收益率以及所有股票或者所有债权的平均收益率等变量,整理出的较为全面的研究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认为,投资者面临两种风险,即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而现资的组合理论指出,非系统风险可以采用分散投资的方法来消除。就是因为投资者面临着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就包括无风险报酬和风险溢价,股权融资成本则为无风险报酬率与其股票的风险溢价率之和。国内关于事务所审计质量在债务市场作用的研究较少,并且目前仅有的研究也没有一致性的定论,本文采用利息费用占比这一指标来衡量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利息费用占比,即利息支出占公司总负债的比例,利息费用占总负债的比例越高,说明债务融资成本也就越高,相反就越低。由于西方的经济起步较早,因此西方对于市场的经济学研究也就比较早,同时西方的研究学者对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的研究过程也较为全面,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类经典理论:“声誉机制”理论(DeAngelo,1981)与“深口袋”理论(Dye,1993)。DeAngelo(1981)认为,当客户公司决定聘请审计师时,由于不同的客户公司。

二、事务所审计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影响的实

有了不同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事务所的每次审计都能够增加其对客户公司的了解及业务熟悉度,从而能够为其自身带来专有优势,但同时审计师也随着熟悉的加深而面临丧失独立性的问题。DeAngelo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依靠审计师声誉(审计师规模)使事务所独立于客户公司从而得到解决。因为,如果享有市场声誉的大型事务所,为其自某一客户公司牺牲了审计的独立性,其行为又恰恰被市场参与者观察到,那么该事务所相比于小型事务所来说,由于自自身处于大型事务在客户公司资产专用性投资更高的现状中,从而面临着更大的、其他的潜在准租金的损失。最终DeAngelo得出结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即越有市场声誉,则越能够持审计独立性,并具有更为准确的审计报告动机。与“声誉机制”理论相对应的另一个著名理论是“深口袋”理论,Dye(1993)提出该理论认为,维持高质量审计可以减少法律诉讼,审计师规模越大,越有市场声誉,越有可能遭遇法律诉讼,因此得出与DeAngelo相似的推论依据,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越有市场声誉,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准确的审计报告的动机越强烈。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包括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业务工作即审计项目质量,包括选项、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归档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和实现审计目标的程度。到目前为止,西方学者大部分关于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的结论均支持两者存在正相关,并认为国际四大确实代表了高质量审计服务。而对于我国的事务所审计情况而言,国内研究学者认为,国内优秀的审计师集中于国内“十大”所中,并且排名前十位的事务所具有相对较大的规模,因此认为国内“十大”所代表了较高质量的审计。综上所述,本文选择国内“十大”所为高质量的审计的替代指标,并且将数据控制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基础之上,以避免干扰。对于股权融资成本的样本选取2009到2010年的深沪股票,剔除奇异值和缺失数据后,保留了88个数据样本,并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计算而得出,其中大所审计21个观测量,非大所审计67个观测量,配比较为均衡。债务融资成本的样本选取2010—2012年深沪股票,并选择其剔除数据缺失值和奇异数据后的3年里5个时间点即1月、3月、6月、9月、12月的共131个观测量进行计算,其中包括大所审计46个观测量,非大所审计85个观测量,做到均衡的配比。本文对于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新浪资讯。本文将排在前十位的国内事务所定义为高质量事务所,在spss分析工具中取值为1,非前十位所取值为0,为了排除其他审计因素干扰,数据选择中,均选择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数据。Myers和Majluf(1984)指出,在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对外融资成本较高,借鉴“声誉机制”理论和“深口袋”理论的结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则越能够持审计独立性,并具有更为准确的审计报告动机,而我们普遍认为,较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够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强投资信息,这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得准确的高质量的信息,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最终影响融资成本,即审计质量先通过影响信息的对称性,从而信息情况影响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1: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假设2: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将名次排在前十位的国内事务所即高质量事务所与非高质量事务所的股权融资成本与债务融资成本均值分别进行对比。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股权融资成本均值为0.090808421,而非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股权融资成本均值为0.100546377。可以看出,高质量的事务所可以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即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同样,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债务融资成本均值为0.000196936,非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债务融资成本均值为0.002283012。高质量的事务所同样可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即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通过均值初步分析,得出的结论同假设1和假设2相吻合。第一步,运用spss分析工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大所审计和非大所审计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的方差显著性差异,得到高质量事务所与非高质量所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的两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所示:独立样本T检验中,显著性概率为0.705,大于5%,意思为在95%的概率下接受两者方差相等的原假设;方差相等时的T检验的结。

审计假设范文篇7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收费;审计意见;审计师变更;优序选择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时期,企业面临的经营下行压力也日益增大[1],部分企业出于维持经营业绩、融资等各种需求和目的,财务舞弊的动机较为强烈,导致审计师进行财务审计时所面临的审计风险随之加大[2-3]。为了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审计师是更愿意采用扩大审计范围、揭示信息风险等积极应对策略,还是采用放弃客户等消极应对策略?在不同风险水平下,审计师是否存在风险应对策略偏好或优序选择?审计师为企业提供服务会收取一些费用,即审计收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风险的大小(高雷等,2010)[4]。通常,若客户单位存在较大程度上的审计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很可能会被审计师所感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会增加工作时间或增加更多的审计流程,进而提高审计费用[5-6];此外,韩维芳[7]和DeFond等[8]认为,当面临较高审计风险时,他们也可能会出具非清洁意见;但是,若审计风险过高,超过了审计师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审计师可能会主动从风险较高的业务中退出[9]。那么,为什么处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审计师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呢?对审计师而言,审计师采取不同的决策对应的成本是不同的。首先,提高审计收费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费用支出,但也会使审计师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增加审计意见购买的可能性[10]。其次,审计师采取出具非清洁意见的审计报告来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市场反应[11],并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12]。最后,对于第三种策略而言,一旦审计师选择辞职,则意味着审计师与企业关系的彻底破裂。总的来看,作为理性经济人,审计师应该会考虑每一种应对策略的相对成本。所以,上述三种应对方式之间很可能出现一定的优序选择。但在已有研究中,这些策略通常被视为审计风险上升所产生的经济后果[13],且没有以审计风险水平的大小为出发点研究相应应对措施,且只探讨了审计师应对审计风险增加的单一策略。那么,审计师究竟会采用何种策略系统的应对审计风险水平的上升?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背景,探讨了审计师面对审计风险上升所采取的系统应对策略,我们认为,随着审计风险水平的上升,审计师会优先选择提高其服务收费;当风险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审计师才会选择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当审计风险水平超过了审计师的承受能力时,审计师才会选择辞职,并引发审计师变更。换言之,面临审计风险上升,审计师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存在一定的优序选择。为了验证上述论断是否成立,以2010—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审计风险水平对审计收费、非清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排序Logit模型,进一步探索了上述三种行为是否存在优序选择。研究发现,随着审计风险的增加,审计收费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审计师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概率也随之上升,且审计师的应对策略呈现出一定的优序选择特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审计风险与审计师的应对策略

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革新,审计作为一项集聚复杂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其中要面临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加。已有学者研究表明,审计风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被审计企业信息质量较低的情况下,审计人员面对的审计风险会上升[14]。为了补偿自身所承担的审计风险,审计师可能会向被审计企业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15];Hribaretal.[5]还认为当被审计客户公司的会计质量较低时,审计师的应对策略有以下两种,一是付出更多的审计努力,比如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延长审计时间,或者增派经验更丰富、专业性更高的审计成员参与审计工作;二是收取更高的审计风险费用来弥补风险。此外,通过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若事后被审计企业或者审计师被起诉,审计师可以增强自身已经勤勉尽责的抗辩能力,减少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来应对企业因盈余操纵导致会计信息质量较差所引起的审计风险[16];类似的,DeFondetal.[8]认为若被审计公司存在重大错报但不愿意改正,或者限制了审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师会通过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来降低风险。但是,Krishnanetal.[17]发现,企业盈余管理所带来的审计风险若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审计师更有可能收取更高的异常审计费用来降低风险,但若盈余管理所带来的审计风险过于严重,乃至超出审计师的容忍范围,则审计师可能会辞职,通过放弃该项工作以避免风险。因此,我们认为,面临客户信息质量较差而引起的审计风险上升会导致审计师提高审计收费,出具非清洁意见审计报告,也会有可能引起审计人员发生变换。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面对审计风险的上升,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审计收费假设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面对审计风险的上升,审计师更有可能出具非清洁意见的审计报告假设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面对审计风险的上升,审计师更有可能主动辞职,并引发审计师变更

(二)审计风险与审计师应对策略的优序选择

尽管审计风险的上升既有可能导致审计师提高审计收费,出具非清洁意见的审计报告,也有可能引起审计人员变换,然而,上述三种行为往往不是同时发生的。换言之,审计师对面临审计风险上升的应对策略可能存在一定的优序选择。DeFondetal.[18]认为,审计师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审计师希望稳定与被审计公司之间的关系,来持续赚取服务收费;另一方面,作为独立于股东和管理层的第三方,基于降低委托成本的需求,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师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因此,面对审计风险上升,提高审计费用无疑是审计师首先采用的应对之策。审计收费上升会降低审计师的独立性[19],导致审计师对客户的依赖程度上升,也不会对企业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故在审计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审计师不会出具非清洁意见,也不会选择辞职。但是,随着审计风险的进一步上升,审计师提高审计收费而获取的收益最终也难以弥补审计风险上升所带来的损失,此时,理性的审计师才有可能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这是因为,审计师给企业出具非清洁意见将带来负面的市场反应,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增加[20],一旦出示非清洁意见审计报告,则意味着审计人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已经破裂。若审计风险继续增加,并最终超过审计师的承受能力,则审计师才会选择辞职,并引发审计师变更。总之,面对审计风险的不断上升,审计师在选择应对策略时应该考虑到每种策略的相对成本[21]。对审计师而言,对比各种风险应对策略,提高审计收费的成本较低,对财务报告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的成本较高,审计师辞职的成本最高。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面对审计风险的不断上升,审计师会首先选择提高审计收费,其次选择出具非清洁意见的审计报告,最后才会选择辞职,从而引发审计师变更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0—2019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同时删除了金融行业、数据不全、资产负债率小于0或者行业年度观测值小于12的样本,最终得到了14247个观测值。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连续型变量进行了上下各1%的Winsorize处理。考虑到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全部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都滞后一期以降低影响。因此,被解释变量的样本区间为2010—2019年,而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样本区间为2009—2018年。本文全部数据都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1)审计风险。被审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常被用作审计风险的替代变量。已有学者发现,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会伴随着审计风险的上升[2-3],为了降低风险,审计师可以采用增加审计费用、出示非清洁意见审计报告[8]以及放弃高风险客户[9]三种应对措施。由此看来,若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高,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也就越高,盈余管理程度代表着审计风险水平高低,盈余管理程度可用作审计风险的替代变量。而应计盈余管理是最为广泛的盈余管理方式,因此,本文采用应计盈余管理作为审计风险的替代指标。通常,审计风险水平会随着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提高而上升。故本文以应计盈余管理表示不同审计风险水平的情景,以揭示不同审计风险水平下,审计师应对策略的优序选择。关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度量,借鉴Billsetal.[22]的研究,分别采用修正Jones模型和DD模型来衡量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模型(1)、模型(2)所示。(2)其中,Ta表示总应计利润,A表示资产总额,吟Rev为营业收入增加额,吟Rev为应收账款增加额,Ppe为固定资产,CFO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盈余管理程度分别为上述两个方程的回归残差的绝对值Absda1(修正Jones模型)和Absda2(DD模型)。(2)审计师应对策略。本文选取审计师应对策略的变量如下:审计收费的对数值;非清洁审计意见:若审计师出具了非清洁意见的审计报告则为1,否则为0;若审计师发生了变更则为1,否则为0。(3)控制变量。根据Billsetal.[22]的文献,考虑到影响审计收费的一些因素,分别控制以下变量:审计师特征(Big4)、公司规模(Size)、业务复杂度(Inv、Rec)、偿债能力(Lev,Liq)、经营状况(Roa,Loss)。本文同时控制了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具体的变量定义详见表1。

(三)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假设1,假设2和假设3,本文构建以下模型:Yi,t=茁0+茁1Absdai,t-1+茁Controlsi,t-1+着i,t(3)其中,被解释变量Yi,t分别为以下3个变量:(1)Infeei,t:审计收费的对数值;(2)Maoi,t:审计师是否出示了非清洁意见;(3)Changei,t:审计师是否发生变更。Absdsi,t-1表示可操纵性应计的绝对值。Absdsi,t-1数值越大,代表着审计风险更高。若假设1,假设2和假设3成立,则应该显著大于0。为了检验在审计风险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审计师行为是否存在优序选择(假设4),本文构建如模型(3)所示的排序Logit模型:Responsei,t=茁0+茁1Absdai,t-1+茁Controlsi,t-1+着i,t-1(4)模型(4)中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与模型(3)相同,但模型(4)的被解释变量Responsei,t是一个离散的排序变量,表示审计师行为的严重程度。Responsei,t取3意味着审计师改变了,取2意味着审计师没有改变,但审计师出具了非清洁意见;取1意味着审计师并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出具非清洁意见,但收取了较高的异常审计费用(审计费用模型的残差大于等于行业年度中位数);取0意味着审计师并未发生改变,也未出示非清洁意见,且只收取了较少的异常审计费用(审计费用模型的残差小于行业年度中位数)。若假设4成立,则茁1应该显著大于0。意味着在审计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审计师收取的费用逐步上升;若审计风险继续上升,则审计师会出具非清洁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当审计风险水平上升超过审计师的承受能力时,才会发生审计师变更。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是本文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无论采用修正Jones模型计算的的均值大于中位数,并且采用DD模型计算的的均值也大于中位数,表明部分企业大量的采用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操纵盈余。的均值为0.070,说明仅7%的企业聘请四大进行审计,即四大在我国占据的审计市场份额较小。的均值为0.150,表明样本中有15.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的均值仅为0.050,说明仅有5%的企业被审计师出具了非清洁意见,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审计市场的整体审计质量偏低。

(二)回归分析

(1)审计风险与审计师的应对策略。表3为研究假设1-假设3的检验结果。第(1)和(2)列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修正Jones模型还是在DD模型中,和的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随着审计风险的上升,审计收费呈现出增加趋势。上述结论支持了研究假设1,说明为了应对审计风险的增加,审计师会增加审计成本的投入或者收取一定的风险补偿,从而导致审计收费的上涨。控制变量中,均显著为正,说明与本土事务所相比,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其余控制变量的符号也都符合预期。第(3)和(4)列的回归结果显示,在因变量是非清洁审计意见的情况下,和的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随着审计风险的增加,审计师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加大,研究假设2得到了支持。相应控制变量符号、显著性都大概符合预期。当因变量是审计师变更时,在第(5)列中,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在第(6)列中,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t=0.86)。结果表明,审计风险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审计师发生变更。总体来看,回归结果基本支持了假设3。(2)审计风险与审计师应对策略的优序选择。为了验证研究假设4,本文构建了如模型(3)所示的排序Logit模型,顺序变量衡量了审计师行为的严重程度。从表4中可以看出,1和2均大于0,且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结果表明,在审计风险的上升后,审计师会系统的应对。当审计风险上升幅度较低时,审计人员倾向于收取更高的费用;在审计风险上升幅度较高的情况下,审计师才会出具非清洁意见审计报告;当审计风险过高并且超过审计师的承受能力时,审计师与管理层的冲突会加剧,为了规避风险,审计师会选择辞职,这最终导致了审计师变更。因此,面对审计风险的上升,审计师的应对策略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序选择。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证明文章结论的稳健性,分别采取以下的稳健性检验方法:第一,对模型(3),当因变量为Mao和Change时,采用Probit进行估计,并对模型(4)采用排序Probit模型加以估计。结果显示,无论采用修正Jones模型还是DD模型作为审计风险的衡量,Absda的系数仍然为正,且至少在10%的水平上显著,剩余变量的符号及显著性也大概保持一致。第二,Huang等[23]指出,客户议价能力能够影响审计收费。鉴于此,我们在模型(3)中加入客户议价能力(Power),重新估计审计收费模型,结果显示,无论采用修正Jones模型还是DD模型作为审计风险的衡量,Absda的系数都为正,且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第三,以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24],也能影响审计收费的高低。鉴于此,本文采用迪博公司编制的内部控制指数(ICscore)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衡量标准。将ICscore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3)和(4)并重新估计上述模型,研究结论基本不变。第四,我们改变了可操纵性应计的度量方法,采用传统的Jones模型来衡量审计风险,并重新估计全部模型,研究结论基本不变。

五、研究结论

审计假设范文篇8

[关键词]信息认证;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准则

一、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信息认证

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择定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关键。一种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便提出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即“商品”。然后运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以商品为起点建立起《资本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列宁一再指出,马克思是从商品交换——这个最简单的现象,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的这个‘细胞’的分析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萌芽)。”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亦应是该体系中的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要素,而且是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并包含体系内在矛盾的一切萌芽,应从具备这些特征的要素去寻找。从审计产生的历史看,审计的萌芽状态是信息认证。信息认证是审计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出现之初的状态特征,它既是审计活动的历史起点,也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

审计是由原始的会计信息或经济信息的认证活动发展而来的。从信息认证的产生到审计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与演进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会计及经济信息的认证开始。

会计信息,无论是在远古还是当今,都是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与反映。如果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就会导致管理的失误,从而损害财产或资产所有者的利益。所以会计信息的记录与反映是否正确自然需要检查、验证。在人类的会计行为产生之初的原始社会,实行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公有制,在会计的萌芽阶段,所有者或所有者的代表是自己对其所管理的财物进行会计记录,并同时对会计记录与实物是否一致、相符进行核对。所以,此时的会计信息认证是由财产的所有者自己对自己实施的,是一种自我认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财产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形成的空间也不断扩大。所有者开始将自己的财产交由他人来管理,所有权与管理权发生了分离。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信息的非对称性,隐含着管理者操纵信息使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为了防止管理者提供虚假的经济或会计信息,加强对管理者行为的控制,所有者要对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认证,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此时的会计信息认证是由财产的所有者自亲对他人即财产的管理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实施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所有者拥有财产的数量越发增加,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强,导致记录和反映管理活动、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量越来越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没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就无法对复杂的会计信息进行认证。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者难以掌握认证所需要的方法和技能,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实施认证,便委派他人代为行使认证的权力。

会计信息的认证作为社会经济监督的手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为审计的。只有当会计信息的认证活动从相关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职能时,真正意义上的审计才形成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观上产生了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需要。

审计是由会计信息及相关经济信息的认证发展而来的,这种信息的认证活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由所有者的自身行为转化为他人的行为进而演化为审计。信息认证是审计实践活动的历史起点,也是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从信息认证这个审计的逻辑起点出发能推论出审计的终级本质,即审计是独立的会计及相关经济信息的认证活动;然后再从终级本质出发推导出审计框架的其他要素。以此为基点构建审计理论框架的基本思路如下:

信息认证——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准则。

二、审计本质的再认识:信息转化的手段

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的中心范畴,决定并制约着审计理论结构其他安素,是其他要素建立的基础。从哲学的角度看,所谓中心范畴是指在辩证理论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规定着该体系的整体性质的那个范畴。

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是信息认证,信息认证是审计萌芽状态。审计是从信息认证这种萌芽状态不断成长,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长成今天这棵参天大树的。今天的审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认证,从本质上说是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一种途径。

就现代企业而言,会计信息是作为私人信息在企业内部由其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这个生成的过程对企业外部来说是一个“暗箱操作”的过程,会计信息是不是按照规则生成的、是不是真实的,企业外部的人不清楚。而会计信息又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经营业绩、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会计信息形成的过程中,利益驱动的作用会更大,会计信息被扭曲的情况会更多。由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自行的会计信息其可信性值得怀疑,难以实现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的转化。当今社会发生的大量会计舞弊案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自己去认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个人成本过高,对整个社会来说更是资源的浪费;况且,信息的使用者自己认证还会遇到技术、地域、法律等方面的障碍。

会计信息记录、反映了企业在交易活动中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这些信息是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实现了社会化,为社会上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所信任并依赖,才能发挥引导社会资本流动的功能和作用。要实现社会化亦需要有专门的组织作为第三者给予认证,才能完成会计信息由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的转化。

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功能层面看,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会计信息作为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手段发挥作用的。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其主体、依据、标准等都已为社会所认可,即实现了社会化。首先,认证的主体社会化——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中介性质的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是与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的使用者均无利害关联的独立组织。其次,认证主体行为标准社会化——审计准则是社会公认的认证主体行为标准。第三,认证的依据社会化——会计准则是社会公认认证依据。第四,认证服务的对象社会化——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对象是与企业有关的各利益相关者,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的期望决定了其审计的目标,进一步决定了审计模式和审计程序。从本质上说,从审计的社会功能来说,审计是会计信息由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手段。当然,审计作为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制度安排也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是在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过程中逐步完善的。三、审计目标的定位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和结果,整个审计活动是从其目标出发,围绕其目标的实现进行的。由于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因此,研究审计目标应将视野扩展到审计系统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根据社会环境诸要素对审计的影响和要求来确定审计的目标。

审计产生之初,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其诚实性,在经济业务简单的情况下,审计也有能力通过详细检查使受托者更加诚实。审计目标是揭露会计信息账户层面的舞弊,审计模式为账项基础审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收益表,社会公众对财务报表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日益重视,从而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公允表述的审查成了审计的主要目标,这个时期的审计模式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管理层舞弊事件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承担揭弊查错的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社会环境的强烈要求与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使得审计人员不得不对审计目标进行重新思考,这样审计目标表现为双重目标:揭露中低层人员会计信息舞弊行为和审查财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的公允性。这时候审计模式是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审计期望差距越来越大,审计人员的社会责任不断扩大,仅靠财务报表的审计已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在大量诉讼的压力下,审计目标一方面是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同时,确认了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检查舞弊的责任。

安然事件后,在社会公众的压力下,审计人员开始把目标转向非财务信息的鉴证上,审计目标同时要揭露管理层舞弊,分析管理层倾向性认定,分析经营风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审计模式发展到现代风险导向模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揭示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

四、审计假设

审计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审计活动一般会受到一些基本因素的引导和制约,如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主体等。审计有既定的目标引导审计活动的开展。为此,审计假设可定义为:在审计目标的引导下,为指导和约束具体审计活动的实施而设定的前提。审计假设的形成是审计人员长期审计实践的结晶,是审计行为的“惯例”。

(一)存在错弊假设

审计是以会计及相关信息为对象的认证活动,其目标是认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企业的会计及相关信息是由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加工、生成和提供的,经营者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理性经济人,会计信息的情况关系其个人利益。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有意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使之有利于自己。如粉饰经营业绩,进而增加在薪酬问题上与企业所有者博弈的砝码。其二,当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来临而又无法有效应对时,利用会计信息控制权来操纵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造假来掩盖经营或财务危机。另外,会计核算过程中也会因技术性差错导致会计信息错误。所以企业会计信息存在错弊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审计人员以假设企业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前提组织实施审计工作,才会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细查深究,进而查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实现证实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的审计目标。所以存在错弊是审计首要的基本的假设。审计,特别是民间审计的产生即以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动因,长期的审计实践亦以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前提。

(二)信息验证假设

在会计信息存在错弊的假设前提下实施审计,要通过审计获取错弊存在的证据来证明。审计要对已经存在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查,要收集记录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原始凭据,还原经济活动的原始面目,以验证会计报表信息、被审计事项信息是否如实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进而作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而收集审计证据就要以存在证据为前提,然后运用审计固有的方法获取这些证据。取得了证据,就可以依据证据所证明的事项做出审计结论。所以,审计人员是以会计信息可以验证为前提收集审计证据的,取证是审计的基本实践活动。否则,如果没有证据或无法取得证据,审计就无从实施。信息验证假设为搜集审计证据的范围确定了空间界限和时间界限。不可验证的内容、不能获取证据的内容,审计人员不可做结论,只能放弃表示审计意见。对于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交易、事项,审计人员不可做肯定的结论。如盈利预测审核也是依据现实的赢利水平和赢利能力对未来利润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做出评价。

(三)控制局限假设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在其内部控制制度运行下生成的,所以内部控制会对会计信息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再完善、严密,也只能对员工舞弊起到控制作用,而对管理舞弊不起作用。而且,客观地说,内部控制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总会有缺陷。如果前提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的评价就没有必要了。所以,在实践中审计人员以内部控制有局限为前提,进而对其进行测试。由于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生成有密切的联系,内部控制有问题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而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所以审计不能仅仅审查会计信息资料,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必要测试,采用相应的方法找出其不足和缺欠,并以相关的会计信息作为重点进行审查,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

(四)审计成本有限假设

从审计主体的角度看,审计资源和审计实施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不可能无限制地投入资源和时间。所以审计活动要受到审计成本和审计时间的约束,以审计成本和审计实施的时间有限为前提安排审计计划,指导审计活动。成本有限假设为在审计实务中审计计划的编制、重要性的确定、抽样方法的采用等提供前提。因为审计资源、审计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对审计对象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实施审计。采用抽样的方法,以样本的审查代替总体的审查,既可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又可以节省审计成本。

五、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以审计假设为前提制定的指导审计工作的规范,是审计系统的运行规则。它是联系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20世纪以来,审计准则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归纳法建设阶段和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题思想的演绎法建设阶段。

20世纪初到60年代,是按归纳法建立审计准则的阶段,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归纳法占主导地位。它是从已有的审计惯例出发,对大量的个别审计实务处理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归纳出普遍性认识,即主要采用归纳法建立审计准则。归纳法的特点是强调审计实务,认为审计实务是制定审计准则的基础。从理论上说,这样形成的审计准则属于描述性范畴。

在莫茨和夏拉夫出版《审计哲学》之前,没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演绎法建立审计准则。莫茨和夏拉夫在其所著的被人们誉为审计理论第一座里程碑的《审计哲学》一书中,认为审计也有理论可言,在这种理论中,存在着一组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即存在着对开展和实施审计实务有直接帮助的知识。这开创了审计准则建设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导的演绎法建设阶段。

笔者认为,单纯地运用归纳法与演绎法都不能建立科学的审计准则体系。对于审计准则的建立,我们必须遵循辩证法。归纳法要以演绎法为前导,而演绎法又要以归纳法为基础;既要防止实用主义的观点,又要反对脱离实务、空谈理论的做法,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审计准则就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波浪式发展的运动中不断完善的。

安然事件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适时地对现行审计风险准则做了一系列的重大修订。与以前相比,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主要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重建审计风险模型。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和控制风险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重大的实质性改进。不仅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正确起点和导向,抓住了审计工作的“牛鼻子”,而且与现行审计目标责任定位紧紧相扣,有利于履行审计责任,实现审计目标。

近年来,随着国内银广夏、琼民源等涉及管理层舞弊的重大财务舞弊案件的出现,亦使中国审计界加大了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关注和研讨。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审计准则,着力于增强CPA的执业能力,突出了维护公众利益的行业宗旨,同时对CPA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审计准则既是对审计实务工作的总结,又是审计理论发展的结果。对于新审计准则体现的审计理念_风险导向审计,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

审计假设范文篇9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目的;审计环境;审计风险

审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审计”这一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审计无理论”的观点是片面的。审计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收到预期的效果。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审计实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无法离开审计理论要求,故有必要首先对审计理论要素进行探讨。

一、审计理论要素

莫茨和夏拉夫在《审计理论结构》(1961)中主张审计理论结构应是在审计概念基础上制定程序和标准,其关系呈现锥形,概念处于锥顶,程序在锥底。这里,审计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两位学者提出的审计中心概念有:证据应有的审计谨慎、公正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并指明审计概念并未仅此而止。这一开拓性著作设计了审计理论框架,后人论述审计理论几乎都是在他们所奠定的基础上进行,该著作被誉为审计理论第一座里程碑。

1978年,C.W.尚德尔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认定以下五个基本要素为审计理论的基本点:公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

《蒙哥马利审计学》第10版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理论的五个要素,但未描述五要素的相互关系:审计目的、规则或标准、公设、概念、技术。

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在其著作《外部审计学》中用一系列的审计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表述审计理论,强调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公设、审计技术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从诸多学术前辈对审计理论要素的研究可以看出,有一些要素是他们共同认为重要的,即概念、标准和公设,其中莫茨、夏拉夫的观点提供了审计理论研究指导性的依据,而蒙哥马利审计学提出的五要素更为确切,安德森的贡献在于将一系列审计概念及其关系描述出来。在此,本文提出对审计理论要素的看法,以供探讨。

无疑,理论研究会受到当时主客观条件限制。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极富前瞻性,但其作用是指导性的,我们只有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体会,才能科学地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本文认为,随着审计实务内容、方法的不断发展变化及人们认知程度的提高,审计理论内容也应不断扩充、更新。审计理论的要素应包括:1.审计目标-审计目标具有阶段性,并保持一定时期和稳定性。审计目标有总体目标的特定项目目标。2.公设-是不能直接证明的。对一门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现一般称假设。3.概念-每门学科的不同方面都有一般化的概念,它们与公设一起来源于观察和实验。4.规则-或标准,是关于主体素质或实务质量的要求,一般又称为准则。5.技术-包括不同形式的证据和取得、评价、鉴定、综合证据的方法、程序。6.环境-是主体之于客体审计行为的周围主客观条件。7.风险-由于主观或客观条件形成的,潜在并随时可能发生的损害或损失,包括名誉及经济诸多方面。8.审计报告-是审计结论的书面载体,涉及报告发表意见的种类、形式、内容等。以上八个审计理论要素是在蒙氏论述基础上的拓展,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因为审计理论的研究不能不研究审计环境,审计成因基于环境的客观要求,审计发展的动因又在于环境的发展变化,脱离环境的审计理论研究是形而上学的做法,是非科学的。

将风险列入审计理论要素是客观现实的需要,现代审计风险确定评估模式及理论依据是现代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审计风险对于审计实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表达审计意见并公之于众的书面媒介,因此审计报告的形式、内容乃至审计报告中的用语会影响其使用者能否正确理解审计报告,从而影响审计信息的有用性并为审计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由于对审计理论要素的认识存在分岐,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也有较大差异。日本学者三泽一在其著作《审计学》中按会计对象描述审计理论的结构,而非就“审计一般”来建立结构,他认为有些问题要把会计理论同审计理论结合才能解决,只有把会计领域和法律领域中各种各样问题同审计结合起来才能使审计理论结构系统化,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优点在于认识到财务审计以外领域的审计发展。加拿大学者安德森认为,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协调一致的概念框架以确定达到既定审计目标所必需的审计程序(及范围),他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以审计目的作为出发点,具有现实意义,只是有些要素关系颠倒,影响了理论结构的指导作用。我国学者对审计理论结构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几种典型观点有:

1.审计本质导向理论结构,大致可描述为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准则→程序方法→报告。

2.审计假设导向理论结构,大致可描述为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规范→程序方法→报告。

上述国内外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各有千秋,但存在一个共同缺陷是与审计社会环境相脱离,未能反映审计理论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事实上,审计环境影响着审计实践,同时渗透于审计理论的各个方面,理应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前已提及的审计理论要素,本文提出以下审计理论结构。

1.将审计的社会环境纳入审计理论结构图中,表明审计产生于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并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虚线图表明审计理论结构的各个要素都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之所以用“圆”的图形表示环境,说明在每一个时刻上均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与辩证法中运动与静止观相符。尽管社会环境内部不断运动变化,但可以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对之进行研究。审计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众对审计行为的客观需求,同时审计师自身的实践活动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其他诸如政治、法律、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等因素对审计的影响或约束,亦构成审计的社会环境。

2.审计目标直接反映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客观需求决定了审计目标的确立,并受到审计行为职能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审计目标是审计与环境间的桥梁,起到联接双方的作用。以审计目标为起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是现实科学的选择:符合逻辑学,审计目标是一切审计实践活动的中心;符合系统论,审计目标是指导和制约审计行为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审计行为的衡量标准。审计目标是制定审计原则、准则以及程序,解释审计方法、技术、程序的依据,有助于排列其他系统组成要素;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能增强审计理论的实践法,丰富审计理论的发展,推动审计理论日趋完善。

3.审计假设和审计概念来源于审计执业人员在长期实践中获得的常识。假设具有:A同一性,即体系中的命题应与其他命题相一致;B贡献性,通常被解释为演绎的前提,用于推理;C排他性,两个相矛盾的命题,不可能都是真实的,故永远不能纳入同一体系;D独立性,假如命题是从某一既定假定中推演出来,那它就是一个定理,是一项必然的事实,而不是一个新的假设。审计假设的提出应符合现实的要求,并在理论研究中占重要地位。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独立性、职业关注、审计证据、公允反映、职业道德、审计风险、审计责任等,这些概念贯穿于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的各个方面。从审计假设和审计概念延伸出去,再联系审计实务,可以推衍出审计职能等基本理论。

4.审计准则以审计假设和审计概念为源泉,审计原则是审计实务中有普遍联系的常规,两者经审计职业界总结提炼而成。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是衡量审计行为质量尽度,是实施审计程序应达到的标准;审计原则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工作中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反映,如独立性原则、保密原则、职业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充分提示原则。此外,在审计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在审计准则的制定中应体现审计原则的精神实质,因此,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有层次上的差别,是衡量审计目标完成情况的尽度。

5.期望差距是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的要求与审计师自身提供职业服务范围能力之间的差异,期望差距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法庭判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审计风险与应有职业关注、审计责任密切相关,且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主要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高度的风险意识是审计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提高审计质量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最根本措施。

6.审计技术主要与审计证据相关,涉及取得证据的方法、程序,以审计目标为确定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审计目标的实现。证据理论是审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过程实质是一个收集、评价和鉴证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师依照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要求,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与既定标准(如公认会计原则)对比,形成审计报告。

审计假设范文篇10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变革和谨慎性会计原则的充分引入,会计估计逐渐成为我国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会计估计本身具有难以定量、准确计量的特点,公司滥用会计估计以达到企业、个人目的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会计估计的特点和审计的目的

我国对会计估计所作的定义为:“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可见会计估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二是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由有关人员运用专业判断作出的;三是结果具有不精确性。

由于会计估计存在上述特点,使得在对其进行审计时,不可能有一个精确的审计判断标准,因而只能判断其是否符合企业当时的情况,即判断其合理性,而无法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只要会计估计没有超过法律限定的范围)进行判断,可以说,会计估计审计的目的就在于判断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具体而言:会计估计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评价企业所作的会计估计在当时情况下是否合理,并且必要时,是否将有关信息在附注中适当披露。

二、会计估计的审计风险

在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原则下,由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因素,企业通常要对一些在某一会计报告期末结果尚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合理的估计,这就是会计估计。由于会计估计是因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进行主观估计的结果,因此,它的审计风险与报表同其他项目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是固有风险较高。由于会计估计是建立在管理当局对不确定事项的主观判断基础上的,这为管理当局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用会计估计来掩盖或粉饰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二是控制风险较高。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是针对日常重复出现的大量业务所设计的,而对于一些不常出现的会计估计事项(如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减值准备),常常缺乏相关的、有效的内部控制程序;而且,如果管理当局决意要用会计估计来粉饰报表,会使相关的内部控制失效。三是检查风险较高。由于某些会计估计事项非常复杂,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因缺乏相关的专门知识或审计经验而不能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认真计划其审计工作,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去实施会计估计的审计。

三、对会计估计固有风险的评估

在抽样审计中,审计人员首先需要从成本效益和重要性等方面来决定是否对会计估计的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合理评估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初步确定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对会计估计固有风险的

评估除要考虑如管理人员的品行等对所有业务均有影响的因素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特殊事项。

(一)企业在期末是否有会计估计变更

按理,会计估计一般不变更,除非其所依据的假设发生变化,因而,如无例外事项发生,企业在期末变更会计估计往往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操纵有关会计数据,如增加折旧年限来提高利润,因而企业在期

末变更会计估计,往往隐含着重大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会计估计的固有风险很大。

(二)会计估计所依据假设的变化程度

会计估计是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运用专业判断作出的,所以,会计估计所依据假设的变化程度越大,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的难度越大,因而会计估计的固有风险越大。

(三)进行会计估计的难易程度

对于容易作出的会计估计,如对递延资产分摊期的估计,其固有风险相对较小;对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的会计估计,由于含有对现有大量数据及未来销售预测的分析,因而作出合理会计估计的难度更大,会计估计的固有风险也更大。

(四)进行会计估计人员的素质

由于会计估计与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分不开,相关人员的素质必将影响会计估计的合理性,特别象或有损失这种对专业知识依赖很强的会计估计,其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更严,可见,固有风险与相关人员的素质成反比。

一般说,由于会计估计不精确性的特点,会计估计的固有风险大于其它审计项目。四、会计估计的审计程序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做出会计估计的程序、方法和相关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做出会计估计的程序、方法和相关内部控制,以初步确定会计估计的重要性水平及相关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通常可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做出会计估计的程序、方法和相关内部控制,初步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事项是否进行了沟通,是否由具有胜任能力的专业人员做出会计估计,并是否有适当人员对会计估计进行复核和批准,是否有专人将以前期间做出的会计估计与实际发生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评价做出会计估计的程序、方法的可靠性。

2.查阅被审计单位做出会计估计的相关资料,如账龄分析表、相关的合同、协议以及董事会做出的与会计估计有关的决议等。

3.对与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各项认定相关的控制风险做出初步评价,并结合审计经验和项目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重要性测评和应采取的审计策略。

(二)对会计估计进行审计测试

在审计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应根据不同的会计估计及所取得的审计证据情况,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审计程序进行验证或补充,以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和适当。

1.复核和测试被审计单位做出会计估计的过程

执行以下审计程序来收集审计证据:(1)评价会计估计依据的数据、假设和使用的公式。要对会计估计所依据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结合其他报表项目的审计来进行。而对于假设的评价,可以依据相关准则、制度的指引或行业中的平均数据和经验数据,以及以前年度假设实施的实际结果的比较来进行。另外,要特别关注主观的、容易引起重大错报的或对情况变化敏感的假设,比较常见的如大额的资产减值准备、大额的待摊或递延资产摊销。对此类假设的合理性必须作审慎评价,必要时应取得财政部、证监会等主管部门的意见再作结论。(2)测试会计估计的计算过程。应重点关注需要复杂计算且其结果直接对损益产生影响的会计估计,如利息资本化的计算,涉及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的加权平均数和资本化率等,这些计算过程十分复杂,但其计算的正确性直接对损益产生影响,这常是审计重点之一。(3)用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与实际结果相比较,确定某些会计估计的总体可靠性及是否需要调整会计估计公式,如发现企业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严重不合理,还应当提请企业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4)考虑管理当局对会计估计的复核与批准是否经由适当层次的管理人员执行,且有相应的书面证明。

2.利用独立估计与被审计单位做出的会计估计进行比较

注册会计师可以自行做出独立估计或从其他渠道获取独立估计,并与被审计单位做出的会计估计进行比较,以对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做出判断。通常情况下,独立估计是在被审计单位没有建立会计估计的相关内部控制程序和方法或采用其他审计程序不能达到审计目的时才被采用。当注册会计师从其他渠道获取独立估计时,还应当对独立估计所依据的数据、假设和使用的公式进行评价,并测试其计算过程。

3.复核能证实会计估计的相关期后事项

某些在本期需要估计的交易和事项,其结果在下期可能是确定的,因此,复核相关的期后交易和事项可以为会计估计提供最直接、有力的证据。正因如此,应首先考虑收集有关期后交易和事项的审计证据,特别是影响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或假设的重大期后交易和事项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证据的质量确定是否能减少或代替其他审计程序,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五、会计估计审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