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1:07:28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范文篇1

加强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信息披露对建立公平有序的审计市场竞争环境有着重大影响,也可以加强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管,使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的审计关系更加透明化。但是从目前的披露状况看,审计费用相关信息的披露效果非常不理想,受到了法律法规和公司行为的双重影响。因此,本文拟从博弈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字】审计费用披露影响因素博弈

一、影响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披露的因素

(一)法规机制的约束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资本市场中,受托责任论认为,上市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向公司的全体股东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其他相关的非财务信息。为了保证这些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作为独立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其进行审计。

然而,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来看,审计业务并不是会计师事务所唯一的业务事项,此外还会涉及对公司的评估、提供咨询服务、财务顾问服务等一系列的非审计业务。目前国内外的经济案件和权威研究已经表明,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较大比重的非审计业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但是,作为公司的内幕消息,这些信息只是掌握在少数的公司管理者手中,外部投资者和其他的信息使用者无法取得。在这种信息不对称形式下,将会极大影响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此外,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讲,一方面,在我国尚不完善的审计市场中,由于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繁多,从而造成审计业务的“买方市场”。也就是说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形,上市公司产生购买“清洁的审计意见”的动机。那么,在激烈的审计市场竞争中,为了招揽审计客户,总会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会丧失审计独立性,转向与上市公司进行合谋,从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难以保证审计质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多年为审计客户服务或提供较多的非审计服务,由于这种审计关系的复杂化和审计业务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会计师往往也会放松对审计独立性的要求。

因此,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相关信息存在着两个需求方:一方面是公司的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他们需要通过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相关信息的披露来判断会计师事务所潜在的审计独立性,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是国家的监管部门,由于目前审计市场比较混乱,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的迹象,因此国家监管部门需要对此监管,而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是中国证监会获取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始致力于在年度报告的重要事项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和支付报酬的信息,我国证监会也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对其进行监管。

(二)公司行为的选择

虽然国家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监管,但是目前信息披露的效果并不理想。我们从信息供给方——上市公司——自身角度来看,如果公司外部审计不存在问题,完全符合国家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那么具体、翔实的信息披露并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不利影响,而且会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反之,如果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存在问题,或者以不正当手段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意见,那么审计费用相关信息的披露就会直接或间接的将这种暗箱操作映射出来。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所以这种结果肯定不是上市公司所愿意看到的。因此,上市公司就会想方设法钻法律法规的漏洞,延迟披露或者蒙混过关。

二、影响因素的博弈分析

下面本文拟从博弈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信息披露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为此不妨分成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不存在审计合谋、审计费用转移等非正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在审计过程中所支付的审计成本不会影响到其披露过程中的行为,也就是说审计成本已经转化为沉没成本。因此,我们分析的时候将不再考虑审计成本,而只考虑处罚成本。为此提出以下几个假设:

1.如果上市公司完全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不受到处罚的情况是正常的,不可能出现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情况,而且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完全,审计过程完全正规,会坚定投资者的信心,能够带来潜在的收益为A;

2.如果上市公司未完全披露或未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假设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成本为B,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可能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为C;

3.假设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监管成本为G;如果放松监管会给自身带来的好处为H,但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为I。监管部门监管和上市公司违规的博弈策略矩阵如表1-2:

表1-2监管部门监管和上市公司违规的博弈策略矩阵

上市公司的行为选择勤于监管(补充披露并处罚)放松监管(未强制披露、不处罚)

完全披露A,-GA,H-I

未完全披露或不披露A-B-C,-G0,H-I

由上面的成本数据可以看出,A-B-C肯定会小于A,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上市公司应该会选择完全披露,因为完全披露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不利影响,反而会坚定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对监管部门而言,只要H-I>0,那么监管者出于“偷懒”的心理就会放松监管。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信息使用者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信息披露不全但监管不严现象反映比较冷淡,因此对监管部门声誉上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所以也就造成了放松监管现象的滋生。

情况二:如果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审计合谋、审计费用转移等暗箱操作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暗箱操作属于违规行为,会影响会计报表的真实有用性,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正确决策。这部分信息一旦完全披露出来,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在这里审计成本就不再是沉没成本,而应该是公司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先做以下假设:

1.公司未完全披露或不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而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成本为B;

2.上市公司由于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可能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为C;

3.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合谋而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为D;如果不被查出可能会得到的额外的合谋收益为E;

4.如果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审计合谋,审计合谋被发现的可能性存在两种情况:①如果公司完全披露审计费用相关的信息(包括由中国证监会强制要求补充完全披露的情况),那么审计合谋被发现的可能性为P1;②如果上市公司不披露或不完全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包括中国证监会放松监管、未强制要求其补充披露的情况),那么审计合谋被发现的可能性为P2。很显然,P1要远远大于P2。

5.由于审计合谋行为被发现,上市公司在未来股票价格、投资者信心等方面带来的巨大损失为F;

6.假设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监管成本为G;如果放松监管会给自身带来的好处为H,但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为I。

那么,监管部门监管和上市公司违规的博弈策略矩阵如表1-3:

表1-3监管部门监管和上市公司违规的博弈策略矩阵

上市公司行为选择勤于监管(补充披露并处罚)放松监管(未强制披露、不处罚)

完全披露E(1-P1)-D-P1F①,-GE(1-P1)-D-P1F②,H-I

未完全披露或不披露E(1-P1)-B-C-D-P1F③,-GE(1-P2)-D-P2F④,H-I

下面拟对表1-3的公式进行简要地分析。

首先,对监管部门的分析与情况一相同,对此我们不再赘述。

其次,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本文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如果中国证监会勤于监管,对未完全披露或不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的上市公司强制要求补充披露并加以处罚,那么E(1-P1)-D-P1F肯定大于E(1-P1)-B-C-D-P1F,因此从理性上来讲,上市公司应该会选择完全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只要③E(1-P1)-B-C-D-P1F>0,即E(1-P1)>B+C+D+P1F,那么上市公司出于投机和侥幸的心理,还是会选择不完全披露或不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一般情况下,由于公司审计合谋行为能够极大的影响财务报表,进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所以E值是比较大的。因此,要使上市公司完全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必须要使B+C+D+P1F的数值大于E(1-P1)。而我们知道,在披露过程中,审计费用D值已经是既定的了,声誉损失C和审计合谋被发现所带来的损失F是由整个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决定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使上市公司完全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中国证监会必须加大处罚成本,减少上市公司的投机机会。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证监会对未完全披露或不披露审计费用相关信息的上市公司没有进一步进行监管并采取任何的处罚措施。

上市公司范文篇2

1.1政府监管失灵在我国,由于会计信息监管部门众多,也由于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影响,相关监管部门纷纷确立自己的会计监管权,争相出台非正式的规定,以优先确定本部门的监管权,限制其他部门的争权,而且部门的利益驱动使各部门在自身出台规定时不可能主动与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协调。我国的现实问题是,立法给予了政府会计规范的制定权,却没有明确政府会计规范制定低效或无效时应承担的责任,政府的权力与责任是不对等的,政府会计规范行为取向是单一的,搭便车的心理使公众不愿过问政府的行为及其影响,而慑于政府的权威,特别是在缺乏民主意识的情况下,更使多数人对规则的制定产生无能为力的感叹,对舆论的不重视又使公众唯一可以利用的正面武器被搁浅。

由于国内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与证券市场规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从无到有,监管规范日渐完善,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越来越严重。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的监管主要侧重于上市过程的监管。上市公司监管得到加强,被查处的上市公司违规案有明显增加。我国会计监管部门不断地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处罚制度的建设,构建起监管规范的实施机制,但是对于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却收效甚微。造成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有权诸如责不清、力量不强、程序不明、执法力度不大、处罚不严,加之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都不健全,法制也不健全等,都会造成政府监管失灵情况的发生。

1.2内部监管的不利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主要是由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实施的。但目前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监管力度非常有限,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并没有起到监管的作用。《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的职权有: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存在独立性差、监事工作不到位、监事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使得监事会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一个下设机构,是组成董事会的二级委员会,因此,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有效履行不仅取决于审计委员会本身,还取决于董事会。如果董事会健康运行,审计委员会就可以按照董事会的运行原则良好运行;如果董事会运行失效,审计委员会就不可能成功。

1.3外部监管不利

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主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新闻媒体进行的。但目前,社会性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起到最后防线的监督作用。我国目前有些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时,不按独立审计准则等执业规范的要求,在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情况下就确认有关事项,造成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失真或者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且面对上市公司一些重大的关联交易、或有事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等未充分披露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既不向公司提出,也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而且,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惩处,在较低的违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之间,使得一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冒险出具虚假报告。

2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措施

2.1加强对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监管机构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防止“寻租”行为的发生以及权力的滥用,必须对拥有这种权力的机构加以监督,从证券市场的广泛性、风险性来看,也应对这样的机构进行监督。监管机构必须受到法律和制度规则的约束,即必须依法监管、规范监管,防止监管权力的滥用和监管人员的腐败。由于监管机构的违规行为时常未受到应有的惩处,他们所负的责任极其有限。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政府监管机构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使其严格依法监管。

2.2完善上市公司的自我监管

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上市公司也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

缺少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其他形式的监管只能流于形式,将无法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上市公司本应是会计监管的被监管者,但当上市公司通过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等对自身实施监管时,上市公司的内部机构也就成为了会计监管的主体之一。

首先,逐步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明确审计委员会的首要职责是确保上市公司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扩大审计委员会在内部会计监管方面的权利。从而强化董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责任意识。其次,规范、完善监事会机构。由于监事会多是由有专业知识、有权威的专家组成,又是从企业外部进行监督,因此监督的力度很大、很有成效。

2.3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建设

为了维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监督职能,应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聘用制。可以在上市公司中引入主要由独立董事和外部专家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来决定该上市公司主审事务所的聘任、支付审计费的数额、审计工作的程序等重要事项,以减少甚至杜绝公司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的“权利来源”,切实增强事务所保持独立性的可能性。同时,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国内事务所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一些大型事务所,这就大大缩减了上市公司的选择空间,抵御上市公司以变更事务所逼其就范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上市公司范文篇3

关键词:套利;西藏;协整检验

统计套利与传统投资不同,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投资过程。统计套利是在不依赖其具体的经济含义情况下,仅仅是通过运用数量手段进行构造投资组合,这种投资是根据成对的证券或股票期货的价格与其数量模型所预测理论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价值偏离并构建有关组合的多头和空头,进而规避市场的固有风险并获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套利收益[1]。构造统计套利组合是统计套利的第一步,通过寻找相关性强的股票对并对分析股票对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对于存在这种协整关系的股票对可以结合成一种投资组合,由于股票对长期均衡因此当这两种股票之间在某一个短期内价差偏离较大并超过一定值时,即可实施对冲交易,即进行相应的建仓和平仓操作,经过一段时间当价差回复到正常的水平时,对交易的股票对开始反向平仓和建仓的操作,通过这种平仓与建仓赚取相对低风险的收益。基于这种协整理论的统计套利研究在国内其他地区已经研究的十分多,然而对于西藏地区的上市的股票来说却还没有任何研究。截至到现阶段西藏总共有18家A股的上市公司,其主要分布在食饮品制造、旅游、制药和藏医药等各行业。在研究统计套利时一般会选取同一板块的或同一行业的股票进行配对看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但是对于西藏地区来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产业之间的联系相对不是特别紧密,而整个区内的少数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这上市不多的公司之间可能会存在的一定的协整关系。

1协整模型

在进行统计套利分析时其前提是相应的股票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具有协整关系的序列一般来说相关性也比较强。因此分析时先找出相关性比较强的股票对,然后再对股票对进行检验看其是否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对于存在协整关系的股票对来说,差价偏离到一定预设程度时开始投资建仓:此时买进相对来说被低估的股票,同时卖出相对高估的股票,等到价差回归均衡时进行相反操作卖出即可。首先是检验相关性比较高的股票对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两步检验法,也称为EG检验。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若序列是同阶单整的序列,则相应的建立如下回归方程:。估计该模型,得到残差序列:,称为协整回归或静态回归。第二步:对残差序列检测其是否存在单位根,单位根的检验方法仍然是DF检验或ADF检验。如果序列是存在单位根,则序列是不平稳序列,不认为序列存在协整关系,相反则认为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实证分析

对于整个西藏来说,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8支A股的上市股票,但是有5支股票发行较晚,是于2017年7月份之后发行的。因此这几支股票的数据较少,不再采用。因此本文选取剩余13支股票(西藏城投、西藏药业、西藏发展、西藏矿业等)进行配对并寻找存在协整关系的股票对。首先进行两两股票的相关系数计算,相关系数比较大的有西藏药业-灵康药业(0.938)、西藏药业-海思科(0.959)、西藏城投-西藏矿业(0.926)、灵康药业-华钰矿业(0.937)、灵康药业-海思科(0.974)。(1)单位根检验。在协整检验中只有同阶单整的序列才有可能是协整序列。因此先对选出的股票对进行相应的单位根检验,看是否是同阶单整序列。ADF检验是最常使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进行ADF检验时有三个模型需要进行检验:第一个模型:;第二个模型:;第三个模型:。进行ADF检验时先从第三个模型进行检验,接着是模型二,最后是模型一。原假设为,即存在单位根。当检验结果不存在单位根时停止检验。对上文提到的六中股票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选出的六个股票(西藏城投、西藏药业、西藏矿业、灵康药业、华钰矿业、海思科)都不能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结果说明相应的股票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其次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差分,然后看其差分结果是否为平稳序列,这个过程实质上是对差分序列再进行一次ADF检验。因此同时对上述六个股票进行一阶差分并再进行ADF检验。ADF的结果显示上述六个股票进行一阶差分后都是一阶单整的。因此选出的五组股票对都是一阶(同阶)单整序列。(2)协整检验。通过ADF检验确定了五组股票对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因此在对此一阶单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以第三组股票对(西藏城投-西藏矿业)为例,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P:0.000.00回归系数高度显著,两个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接下来对此回归的残差序列做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AugmentedDickey-FullerTestDickey-Fuller=-3.878,Lagorder=6,p-value=0.01543alternativehypothesis:stationary检验显示结果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西藏城投与西藏矿业股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接下来可以对这对股票对进行统计套利的分析。(3)确定交易时机。残差序列进行正态标准化,标准化后的序列记为Z,结果如图1所示。当标准化后的序列偏离均值一定距离时,表明两股价其中一个被高估,一个被低估。此时也是传统统计套利开始套利的机会。图1根据每位投资者的偏好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偏离距离作为入场套利时机。对于这对股票对来说,如果选取标准化后的残差绝对值大于1时为入场套利机会,则残差回归为零时为平仓时机。例如在2017年9月27日标准化之后的残差大于2,即西藏城投超出西藏矿业的股票价格波动标准差的2倍以上,西藏城投股价被低估,西藏矿业股份股价被高估,达到建仓条件,选择融券卖出西藏矿业股份的股票,同时买入西藏城投的股票。此时买入100手西藏城投的股票并卖出66手的西藏矿业股票。在9月20日可以看到标准化的残差回归到零左右的位置,此时反向操作。买券归还西藏矿业的股票并卖出100收的西藏城投股票平仓。对于不同投资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建仓平仓点,只是出现的套利机会及套机收益不同。

3结语

统计套利在我国也被研究了很长时间,但是对于西藏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上市企业相对较少,但是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却很大,因此用于套利相对稳定。从本文中也可以看到,对于西藏地区的少数上市公司来说也存在套利关系,并且由于西藏内部企业相互联系紧密导致可套利的公司很多。通过协整分析的统计套利使得传统的统计套利更具稳定性,对应的奉献也更小,这种投资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王云平.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策略实证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4).

[2]安云博.关于协整的统计套利[J].时代金融,2013(24).[3]丁鹏.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上市公司范文篇4

一、上市公司是具有较强金融特征的特殊企业

(一)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是由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上市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高级形态,它与一般国有企业或未上市公司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差异是上市公司具有资本市场最直接的支撑和促动,具有直接同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相连接的金融管道,这一特点使上市公司被赋予了特殊的金融特征。

1上市公司为市场提供金融产品———股票和债券。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实际上生产着两种产品———实物产品和金融产品,并从事着两种经营———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上市公司为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主要就是以企业实物产品和生产经营为基础、作后盾的企业股票和债券等。股票作为有价证券参与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流通、运动、融资、变现,其价值体现和流通、变现的质量除了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相关外,本质上同企业效益存在正相关关系。因为,在客观上,上市公司的两种产品、两种经营是互为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上市公司与普通企业一样从事着一般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各种资产被以股票的方式证券化。只要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及其效益稳步攀升,公司就可不断地通过发行新股、配股等融资手段,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获取货币资本以投入实物产品和优势项目的经营和开发,推动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并由此实现上市公司两种产品、两种经营的充分结合和飞跃。可见企业股票作为上市公司的金融产品,是上市公司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结合体。

2上市公司具有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金融管道。

(1)股份制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筹集社会资本,公司上市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融通资金。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介入证券市场,既是公司作为一般企业追求扩张的要求,也是公司谋求金融支持的有效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本身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欲望,它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筹措资金、开发优势项目,实现超常规发展,发行股票并上市自然是一条捷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筹措资金,这种筹资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不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还具有筹资成本低、筹资数额大和见效快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筹资从一开始就成为公司上市的重要目的。因此,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自公司上市之日起即被赋予。

(2)上市公司具有从证券市场融资、投资、再融资、再投资的功能。上市公司的运作和经营绩效只要达到相应的条件要求,就可以从证券市场上多次融资、以多种方式融资。上市公司具有一条聚集、吸纳社会资本的特殊管道,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来源。只要公司的融资与生产经营能有效结合并产生良性循环,公司的这条金融吸管就会畅通无阻。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市公司既是生产性企业又具有准金融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它的日常运作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

(3)一般而言,公司改制上市后,就具备了一定的超常规发展能力和支撑条件,其银行信用等级会提高,企业的金融形象会提升(经营不善或管理混乱的上市公司除外),上市公司不仅具有直接融资的功能,而且其间接融资的功能也增强了,易于实现生产经营和信贷资本的结合。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这种结合会更加深入和紧密,商业银行会乐于主动为上市公司服务,这也正是许多优势企业上市和民营企业重组上市的冲动之一。

3上市公司的金融产品———企业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同样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和左右。

企业股票价值的市场体现是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既要反映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变化,又要反映上市公司实物产品和生产经营的成果与效益。在相对成熟和规范的证券市场上,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差,处于微利或亏损状况,其股票价格必然下跌,反之,企业股票价格就会上扬。但企业股票的价格在一定阶段内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如果亏损上市公司有重组题材,排除恶意炒作和信息披露不规范外,股票价格上扬也是股民对重组优质资产和入主优势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升后的一种业绩预期;同样,股票价格波动也受供求规律支配。当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效益下滑或股民对上市公司预期收益看跌时,股民就会在二级市场上抛售股票,证券市场上该种股票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该种企业股票价格就会下跌;相反,当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效益提升、增长,股民对上市公司预期收益看涨时,股民就会在二级市场投入现金购进股票,市场上该种股票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形成卖方市场,那么,该种股票价格就会攀升。

(二)上市公司的金融功能对企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与要求

1公众公司不同于私人公司和其它公司。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公众公司的行为必须对公众负责,要接受股民(投资者)和社会相关方面的公开监督,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其社会影响和波及面很大,投资者和社会各方对其期望值和约束也高;私人公司和其它公司是对单一所有者或有限所有者主体负责,其社会影响和波及面有限,社会各方对这些公司发展的期望值和约束相对较低。

2上市公司金融功能的有效利用必须建立在规范运作基础上。企业改制上市后,首先便具备了从资本市场聚集资本的功能,即具有了吸纳社会资本的金融管道。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作为公众公司的资本筹集功能,以促进优势项目和关键技术的开发、促进企业实施资本扩张和超常规发展战略。但与此同时,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运作管理的透明度、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开度要求更高,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要求更高,有关方面对上市公司的约束、监督也更严。为什么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执行“三会”制度,“三会”制度必须规范,“三会”的记录、签字制度必须健全;为什么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资、大股东变更、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必须向监管部门报告备案,信息必须公开披露并规范……,这些都是公司上市后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

3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蕴藏着较大的企业风险、地区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上市公司由于自备金融吸管,由此具备了开发优势项目和实现高效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为此,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都非常关注和支持,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从金融管道吸纳社会资本的同时不能给股东以应有的回报,甚至出现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亏损,那么上市公司的金融功能就会丧失,公司发展就会遭受重大挫折,比一般企业加速走向亏损、破产、摘牌,好事就变成了坏事,这就是上市公司的企业金融风险。同时,一个省、市、一个地区的上市公司如果出现了重大问题,首先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和新融资渠道的开辟;影响到该地区政府的经济形象和地方

政府的信用等级;更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主体力量的领头羊,目前,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经济担保以及为其它企业和地方项目担保的情况较为普遍,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或破产,必然祸及其它企业和全局,影响到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由此连锁反映所产生的经济破坏性将会是严重的、全面的,证券市场中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不仅如此,随着上市公司在国企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牵动作用的增强,上市公司出现的金融风险对经济全局的震动和影响力会日益增强,很容易波及并影响到整个证券市场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三)上市公司能够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造就经济巨人和企业王国,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没有金融支撑和资本推动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优势扩张和发展的,优势项目和资源也是难以得到最有效地启动和开发,优势竞争产业也是难以形成的。上市公司所具有的金融特性和功能,使其具备了将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起来的基本条件和优势,这对于中国加入WTO后,培植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济巨人和企业王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证券监管部门本质上是金融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金融行为的监管是题中之义、重中之重

“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会有证券市场。……对于证券市场存在的消极因素和可能遇到的风险,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加强风险意识和防范工作……。”①证券作为重要的金融品种,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力量和推动力,在国民经济和国企改革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证券市场运行发展中也潜藏着极大的风险。为规范、引导证券市场中各参与主体的金融行为,国家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提出了加强中央政府利用金融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思想,着力建立以3根金融支柱为特征的金融监管新体制框架。证券作为重要的金融杠杆和金融支柱得到重视。1998年继人民银行调整组织体制,建立9个大区调控体系后,证券监管部门也从地方政府机构中分离出来,经调整后上收为中国证监会直辖,并组建了从证监会到9个大区证管办到特派办的监管体系。证券监管部门作为金融监管部门同人行、保监会一样,同列为中央金融工委直接领导,以加强金融监管行为,化解金融风险。上市公司作(①摘自总书记为《证券知识读本》题写的书名和出版批语,见《证券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金融行为的监管和规范便是证券监管的题中之义和重中之重。

二、如何发挥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和功能

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为其提供了一条区别于普通企业的发展方式,正确利用这一属性,不但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极其重要,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都会产生显著影响。

(一)理性认识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和功能

理性认识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是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功能作用的前提。首先,上市公司金融特性和功能的发挥是以证券市场为依托,通过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来表现的。这种特征基于公司上市资格的取得而存在,由于公司再融资功能的丧失和股票摘牌而丧失,是一种与公司的上市“身份”息息相关的属性;其次,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不是孤立的、抽象的,而是有物质表现形式的,公司股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公司股票在表明公司价值的同时也表明了其金融特性;再次,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必须服务于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生产经营是上市公司维持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资本经营是促动上市公司超常规发展的助推器,无论上市公司金融管道多么通畅,其最终作用只有通过生产经营体现出来,因此,不能无限夸大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

(二)上市公司金融特性和功能得以发挥的关键在于搞好两种经营的有机结合

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是上市公司运转的双轮,只有在双轮的共同驱动之下,上市公司才能蓬勃发展。如果上市公司金融特性的发挥受到了一定限制,例如,根据现有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方面的规定,一些上市公司丧失了再融资的资格和条件,企业金融形象和信用等级降低,金融管道堵塞,那么这些上市公司与一般企业相比并无明显差别,其市场竞争能力无疑会受到削弱。同样地,上市公司产品研制、开发不力,技术陈旧,市场开拓缓慢,生产经营业绩逐年下滑,那么又会制约其金融属性的利用和金融功能的发挥。搞好上市公司的关键就在于搞好这两种经营的结合,这是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股东出资,享有资本受益权和终极所有权;另一方面,经理层以者身份行使资本的经营权。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既要求经理层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潜力,又要求保障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后者并不是一句空话,它这种要求至少从两个层面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发展:其一,所有者即股东要根据上市公司资本扩张或收缩的需求而进行再融资,在证券市场上表现为股东配股、增发新股、回购股份等。

第二,上市公司要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资本经营活动。

1把握两种经营的结合点。上市公司的两种经营应当而且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互为依存,互为前提。其结合点就在于上市公司本身,并通过上市公司业绩体现出来。进一步说,上市公司的生产扩张同时伴随着资本扩张,这两者的同步运行互促轨迹就是其结合点。作为上市公司,没有资本扩张支持的生产扩张是不成功的,例如上市公司进行了重大生产经营的投资,其资金来源全部为负债,没有开展股权再融资并补充资本金。这种生产扩张由于没有相应的资本扩张作后盾,因而是危险的,蕴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同样,资本扩张后如果没有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势必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发展。

2两种经营的结合关键在于“松紧有度”。两种经营的结合点找准了,还要寻求一定的平衡,要让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松紧有度”。把握好度也就化解了两种经营结合时易出现的矛盾,使两种经营呈现出“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良性循环格局。那么这个度是什么呢?这个度就是视上市公司客观需要而融资,上市公司确实有好项目,有高成长性项目并确能带来高额回报时,公司才开展融资。把握这个度需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过度包装项目去“圈钱”;二是单纯致力于生产经营,把金融管理闲置起来。

(三)发挥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和功能要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终极追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追逐利润,追求资本增值,谁出资、谁受益。上市公司也不例外,上市公司追求的最大目标是市场价值,是股票市场价值的稳步上升和资本增值最大化。搞好上市公司的两种经营,其目的就是以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良性循环为基础和条件来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借以提高对股东的回报。因此,公司在实施两种经营特别是资本经营时,一定要考虑股东的承受能力和相关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避免有损股东权益的行为发生。实践已充分证明,盲目扩张、无视股东权益的稳定提高和资本的科学、合理利用,必然会引起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企业的衰退。

三、上市公司充分发挥金融特性和功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如前所述,公

司上市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则上市公司能够实现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良性循环,并取得良好的效益;用不好,则会加速上市公司的衰败、消亡。因此,要审慎发挥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精心策划,认真研究,稳步实施,同时要根据现实状况,对上市公司中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加以防范。从目前情况看,上市公司发挥其金融特性和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盲目扩张风险

资本扩张和企业扩张是上市公司固有的内在冲动力。不断扩张是上市公司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但是,企业扩张是有条件的,而且在不同的条件下企业扩张的方向、规模、速度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若企业拥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资金实力,或是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或是市场需求潜力较大,或是存在有效激励和政策优惠的情况下,企业扩张的欲望比较强烈。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受资金的约束十分突出,一旦公司取得上市资格并获得较大数额资金时,或是在其他因素的影响和诱导下,企业往往会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实现多元化经营。但由于对企业自身的认识不足,或是对市场的认识和判断出现偏差以及管理水平的欠缺,上市公司盲目扩张的情况不断发生,把公司上市和再融资搞成“圈钱”运动,乱铺摊子、乱上项目、盲目兼并和收购,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二)金融投机与炒作风险

相比其它企业而言,上市公司资金相对较充裕,上市公司的资信状况和经营环境相对较好。上市公司理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但由于身处经济发展的前沿,上市公司易受到金融市场各方投机主体的关注和拉拢,有些机构和个人会以各种手段组织上市公司参与金融投机与炒作。最常见的有:公司操纵利润配合二级市场炒作;直接或间接参与股票炒作;利用公司壳资源的转让题材炒作公司股票;利用重大投资等重大事件进行投机等等。在各种利诱面前,上市公司若不能紧持依法、依规经营,去追求“阳光利润”,就很容易陷入金融投机风险。

(三)证券欺诈风险

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依赖于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上市公司金融特性和功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证券市场的萎缩必然导致上市公司融资困难。而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若基石不牢,市场的根基无疑会动摇。上市公司如果随意包装或者过度包装,披露虚假信息,欺骗投资者,就会引发证券市场的信用危机,从而萎缩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最终损害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因此,上市公司必须杜绝证券欺诈行为。结合当前证券市场现状而言,就是要防止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捏造并传播虚假信息,防止各种形式的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

(四)道德与信用风险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的人员、资金、资产如果被随意平调、切割和挪用,上市公司如果为其它公司和经济主体随意担保,即上市公司滥用其信用和形象,最终也必然会引起严重的道德和信用风险。

四、加强监管,积极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金融风险

资本是第一推动力,是企业的血液。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构成,是金融市场的衍生市场,金融健康运行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国外大财团每个都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体,我国上市公司要总结这个经验,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但金融的问题又是全面性的问题,如果金融不稳,将会危及国家的经济发展。上市公司在充分发挥其金融特性和功能的过程中出现风险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化解这些风险。依靠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来规避风险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强化监管,积极规避和控制上市公司金融风险的产生和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通过强化监管来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的金融风险,关键是要转变思想,树立新的监管理念。

(一)树立“审时度势、宽严皆误”的监管理念

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及两种经营需要有特定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实际上,自1992年以来,我国证券监管工作就一直致力于探索证券监管的模式和框架,国家颁行了一系列的证券法律、法规和政策,这些措施为上市公司的健康运作构筑了一个总体框架。笔者认为,这些政策、法规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更为紧迫的是我们要有“审时度势、宽严皆误”的监管理念,即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如何同国际惯例接轨出发,要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形势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必要的调整,在现有监管体系之下,在《证券法》的框架内,放松监管或是过渡超前的监管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我国现有经济体系处于新旧体制转轨之中,许多经济工作包括证券监管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如果一味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就会丧失发展良机;如果放任自流、无拘无束则又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在证券市场规模日渐庞大、作用日益加强的今天,对上市公司既要督促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防止其运作失控、留下隐患,使其步入适度有序发展的轨道。

(二)树立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

我国证券市场担负着对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重任,十五届四中全会后,证券市场同时又成为国家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政策的重要途径。搞好上市公司监管,首先要认清上市公司在深化经济改革中的这一角色,既然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证券市场仍须为经济改革服务,那么证券监管就要服从于这一大局,继续深入细致地为上市公司服务,要把证券监管与服务上市公司、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证券监管工作之路。监管部门要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要在“择优”“扶强”“促劣”与树立典型的双管齐下中开展证券监管工作,要为上市公司及时疏通金融管道,支持其利用配股、增发新股等方式持续、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范文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调节;公司监管

一、引言

准则的灵活性和会计事项处理方法上的多样性及主观性,通过变更会计估计、处置非流动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经常化、债务重组、会计差错等方式对企业经营利润进行调节。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国民经济债务成本与投资收益率的背离愈发严重,在微观经济层面表现为企业利润的普遍性下降,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情况也有所上升。仅2018年,就利润调节问题深交所向96家公司发出关注函65份,向证监局发出协助调查函30份,会计监管问题9份,提请关注函79份。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上的参与主体,也是资本投资的主要标的,客观真实且公允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基础。如果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末期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对利润进行随意性调节,会导致企业会计报表无法客观真实反映公司在报告期内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误导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决策,使得企业真实价值与投资价值相偏离,扭曲资本市场定价机制,严重损害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最终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上市公司利润调节动因

总体上,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动因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的灵活性使得一些会计事项的处理有多种选项,并有着人为主观判断的特征,上市公司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基本原则下对企业经营利润进行调节;二是企业管理层与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债权人、税务部门和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经营活动无法做出有效约束,给予了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调节的机会空间;三是上市公司自身主动调节经营利润,具体原因包括保持上市地位、维护大股东利益、管理层业绩达标、提振股价等[1]。(一)会计准则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在财务会计核算上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权责发生制、可比性、一贯性、配比性、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历史成本、明晰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和及时性等原则。由于这些会计核算原则在某些会计事项的处理上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致使在企业资产价值、实质交易及其影响的认定上存在着大量的主观判断,对一项企业经营活动的会计处理往往不存在唯一的核算结果,这又体现了会计准则灵活性的特点。会计准则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给予了企业进行利润调节的操作空间,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出于多种目的通过变更某些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二)企业管理层与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不对称。相较于中小股东、税务部门、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企业管理层掌握了外部利益相关方无法及时获取的企业经营信息,有着明显的信息获取优势。企业管理层与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不对称,致使管理层存在着调节利润的机会空间。对债权人来说,管理层通过利润调节虚构公司经营利润,误导债权人投资决策,将经营风险转移至债权人;税务部门只能在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之后进行事后监管,或因无法切实掌握公司经营信息而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其结果是税收流失或税费补贴的不合理配置;公司实际经营过程中,中小股东并不能对公司经营决策起到实质性的影响,获取公司经营信息也相对滞后,管理层调节经营利润误导中小股东的投资决策,损害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金融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发展,上市公司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不仅仅限于中小股东、税务部门或债权人,管理层凭借信息不对称调节经营利润的负面影响范围也更广,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管决策对于保护上市公司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显得尤为主要。(三)保持上市地位的需要。2001年2月证监会了《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又于2001年11月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规定对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做暂停上市处理。自2001年以来,包含B股在内我国共有105家公司被监管机构做出退市处理,若剔除吸收合并的股票以及B股以外,有60家A股公司因亏损、欺诈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原因被退市。值得注意的是,这60家A股公司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连续四年亏损被退市的,可见是否连续亏损实际上已经成为判定上市公司退市的最主要的标准。同时,上市公司保持上市地位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包括股权融资、股权质押、并购重组等,若失去上市地位公司筹资渠道将严重收窄,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现行的退市制度以及上市地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使得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意愿通过利润调节来规避退市风险。(四)管理层业绩考核的需要。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是上市公司得以稳健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受董事会制约并向全体股东负责,其中提升企业经营业绩成为考核管理层的最重要的指标,这种业绩考核制度促使管理层有着强烈的意愿进行利润调节操作。第一,上市公司普遍依据经营业绩实行管理层轮换制度,当公司管理层发生变动时,新任管理层普遍会将前任积累的经营损失进行清理,将损失放入以前年度,达到不影响当期利润并推卸经营责任的目的;第二,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实行了股权激励制度,管理层通常持有公司一定的股份,在会计年度末期通过利润调节提升股价以维护管理层的实际利益,这成为管理层采取利润调节的重要动机;第三,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增多,利润调节会对公司估值产生影响,并购资产的高额业绩以及良好的增长预期不仅有助于并购交易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提升资产的价值和提振股价,这促使公司管理层积极调解经营利润以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

三、上市公司利润调节方式

(一)处置非流动资产。上市公司凭借会计准则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通过处置不具有实质性的商业资产来调节利润,表现为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或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可以认定为与上市公司存在特殊关系的主体,或者事实上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向其倾斜利益的第三方溢价出售资产,实现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的目的。在实际运作中,通过非流动资产处置以调节利润的具体方式包括溢价处置股权、土地使用权和子公司等。(1)溢价处置被投资企业股权和土地使用权等资产。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以资金、土地、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多种形式的资产来投资一家或多家企业,成为事实上的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持有者。在会计年度末期,上市公司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在经营利润低于预期或考核标准时,通过溢价处置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和土地使用权等资产,获取高于公允价值的收益,从而提高经营利润。(2)处置子公司。上市公司通常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多家子公司,通过处置控股企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重要方式,具体处置方式有两种:第一,溢价处置净资产为负的子公司。子公司净资产为负,如果不进行处置上市公司资产价值将受子公司影响而计提损失,依据我国公司法,上市公司对其子公司仅以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当上市公司溢价处置子公司之后,就会解除合并报表中因资产亏损而应承担的股东责任,并且产生处置收益。第二,由控股股东承担处置子公司的过渡期亏损。我国上市公司处置亏损子公司股权给控股股东时,常常将子公司价值的评估基准日至股权交易日之间产生的损益由子公司的控股股东来承担,同时约定亏损子公司在这段时期内产生的损益不对股权交易价格产生影响,这变相是将亏损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的出表时间由股权交易日提前至子公司价值的评估基准日,上市公司借此达到了调节利润的目的。(二)债务重组。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来调节利润的行为较为普遍,实务处理中,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通过债务免除、捐赠等手段向上市公司单方面输送利益。从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来看,这种行为应计入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监管机构对这类交易也加强了规制约束。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在形式上没有关联的第三方进行虚假的债务重组,具体的形式有隐形输送利益或竞拍债权等。(1)隐形输送利益。出于规避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约束,上市公司或控股股东通过融资安排、私下协议等手段支持客户以产品购销等形式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除此之外,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的利益输送更为隐秘,采用的手段除融资安排、私下协议之外,还包括股权融资、资金占用、现金股利等,也使得有效监管更难实现。(2)竞拍债权。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参与竞拍公司债权的交易已经出现,但是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这种交易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和阐释。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控股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所负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竞拍的债权应按照权益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2]。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作为债务承担者,不具有参与银行等机构委托的资产包竞拍资格,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委托控股股东参与竞拍公司的债权,控股股东与公司之间属于委托关系,因而这种交易不属于权益性质的[3]。会计准则对这一问题处理上的不明晰,致使实际交易中出现公司控股股东凭借掌握公司债务信息的优势,在事前已经获悉公司债务无法收回的情况下,为化解债务危机而参与债权竞拍,其行为易于误导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三)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企业资产和负债以及预期未来收益和义务的变化,而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以及资产的损耗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因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正常的会计估计变更不可避免,但是这一会计处理原则常常被上市公司用于调节利润,具体的调节方式包括变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和计提比例、变更亏损合同引致的预计负债的计提金额等。(四)会计差错更正。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编制中出现因人为原因导致的重大过失或舞弊,或者财务报表没有显著的经营信息的支撑,导致会计估计未能合理反映当期的经营情况,就会被认定为会计差错。上市公司出现会计差错之后,依据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差错适用于追溯调整法,这种调整并不会影响当期利润,因此部分上市公司借助会计差错更正来达到调节当期利润的目的。(五)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是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重要方式,常采用的方法有公司资产的一次性计提减值,即“洗大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不充分;操纵应收账款回收时间及回收金额等。(1)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依据现行会计准则,非流动资产确认减值之后,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将不能再次做转回处理。上市公司出现经营状况的连续恶化时,对经营产生负面影响的资产一次性的计提减值,这会影响当期利润,但是为以后会计期间的利润提升创造了空间。从上市公司连续经营的时间序列来看,一次性的计提资产减值以及由此带来的利润提升,并不是公司经营状况改善的结果,而是利用会计准则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不充分。资产减值准备金的计提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可回收金额的合理计量是计提资产减值处理的核心问题,资产减值计提的不充分或者是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引致上市公司当期利润的改善。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不充分计提资产减值或者不计提资产减值以及一次性冲销的手段修饰经营利润的现象较为常见。(3)操纵应收账款回收时间及回收金额。应收账款的回收在实务处理中难以做出确切的估计,回收时间和回收金额通常不受企业的控制,会计处理上也较为灵活,这给予了上市公司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来调节利润的机会空间。操作应收账款调节利润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企业或个人私下约定应收账款的回款时间和金额,调节盈利质量;二是上市公司通过调节计提坏账准备进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六)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于1999年首次提出非经常损益的概念,至2008年对非经常损益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四次修订,在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融资、退市等事项中将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依据非经常损益的相关规定,非经常损益的确认采用列举法和定义法两种方法,确认非经常损益项目时应以与公司经营业务的关联性为评判标准,上市公司出于恢复上市、业绩达标或重组等目的,将一些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的非经常损益来调节利润。(七)其他方式。近年上市公司除了采用上述多种方式调节利润之外,还通过较为常用的提前确认收入、延迟确认收入、公允价值计量、补助未收到即确认收益等方式来调节利润。(1)提前确认收入方面主要表现为提前确认股权转让收益,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股权转让应在被转让股权的所有风险和收益已经实质性转移,并且与此相关的收益已经实质性流入企业之后,才将此交易计入投资收益项目,但是实务中关于股权转让的风险与报酬的确认较为困难,这为上市公司上调利润给予了机会空间。同时,上市公司凭借收益与风险难以界定的特点,出于扩展未来盈利空间的考虑,通过延迟确认收入操作对当期利润进行平滑处理。(2)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如果金融资产缺乏流动性且其交易次数极为有限,公允价值计量则难以准确核算金融资产的价值,如部分公司不考虑股权溢价、少数股权折价等因素,仅以单次交易作价评估剩余股权价值,这易于导致上市公司借股权交易来进行利润调节。(3)补助未收到即确认收益方面,最典型的即为企业在政府补助未收到的情况下却提前确认为收益,尽管政府补助有着很强的信用支撑,但是依据第16号会计准则中关于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应该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来计量,即以收付实现制来进行会计处理。2018年我国监管机构对第16号会计准则中政府补助项目进行了修订,如果企业经营活动满足政府补助的相关要求,且与之相关的收益很可能在后期会流入企业,则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可将未收到的政府补助计入应收账款。新修订的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一步扩展了企业进行利润调节的机会空间,即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未收到政府任何补助款项,但可将此补助计入应收账款来调升利润空间。

四、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深市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以2017年度深市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非流动资产处置、债务重组、会计估计变更、资产减值损失等会计信息为时间基点,采用时间序列比较分析方法分析近年来深市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一般方式及其变化趋向。(一)通过非经常损益项目调节利润。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损益均值为24768.32万元,2017年为34403.19万元,一年间深市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损益均值上升了38.83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上市公司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平均值为2489.30万元,相较2016年上升了160.54%,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在非经常损益项目的比重也大幅上升,2017年达到了36.98%。可见,在近年宏观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经营收益受到较大冲击,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损益的快速上升反映出通过非经常损益项目调节利润的行为增多,变动趋向较为明显。(二)借助债务重组来调节利润。与2016年相比,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损益均值为5.79万元,同比下降了89.60%。但是债务重组收益的集中度显著提高,前5位公司的重组收益占市场总值的比重高达71%,其中ST河化、*ST中基、*ST中绒三家公司的债务重组损益占净利润比重均高于200%,同时这三家公司均处于退市风险之中,通过债务重组提升营业利润,进而实现“取星脱帽”的目的很明显(见表1)。这种债务重组的特征显示出上市公司借助债务重组的名义来调节利润的行为趋向于向少数公司集中,这种变动趋向需要引起监管机构的重视,并加以切实治理。(三)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来调节利润。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中的100家公司进行了会计估计变更,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为45家,创业板为28家,主板公司为27家。从会计估计变更事项来看,因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而变更会计估计的公司为67家,因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或折旧年限而变更会计估计的公司为33家。从会计估计变更与营业利润的关系来看,63家公司在会计估计变更之后其营业利润实现了上升,占会计估计变更公司总量的63%。可见,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变更有着明显的利润调节操作,涉及到的公司数量很多,同时会计估计变更之后,大多数公司的营业利润表现出上升也说明了利润调节现象的存在。(四)通过资产减值损失来调节利润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中的47家公司因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或重大违法等原因而“戴星戴帽”,同期深市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均值为9563.60万元,同比上升了31.08%,涉及的会计科目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账损失准备、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等。这类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其资产减值损失在近年却大幅上升,这其中不可排除部分公司刻意通过资产价值项目来调节营业利润以避免退市。值得关注的是,12家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合计亏损金额达到了100.52亿元,平均每一家亏损8.38亿元。这些上市公司在连续亏损的营业状态极可能延续的情况下,在财务会计年度末期通过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进而调低当期营业利润,为未来盈利的改善扩展操作空间,这种“洗大澡”的调节利润行为应引起重视。

五、建议

(一)会计准则应根据会计实践而及时调整。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给予上市公司较多的主观判定空间,为企业进行利润调节操作提供了机会。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例,现行的会计准则尽管对资产减值计提方法、范围作出了较为明晰的规定,但是关于计提比例、程序和标准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和规范,致使上市公司借助资产减值项目调节利润,而监管机构又难以对此进行有法规依据支撑的有效监管。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各类复杂交易相继出现,现行会计准则的适用性相对不足。因此,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应根据会计实践的变化作出及时性的调整,压缩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可操作空间。(二)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资本市场的复杂度明显提高,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这种形势下,客观、公正的企业会计信息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和维护资本市场规则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同时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已经培育出众多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我国应构建包括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层次监督体系,凭借专业从业机构的经验优势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三)加强对审计机构监管,强化其独立性。从我国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实际情况来看,出具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机构表现出与企业合作来调节利润的现象,其独立性较差。对此,我国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约束其从业行为,强化其独立性,只有脱离于企业的外部审计机构做到客观公正,才能构建起多层次的高效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振新.资产减值对利润调节的作用研究[J].山西财税,2018(2):27-30.

[2]楚媛媛.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探讨[J].智富时代,2017(8):89.

上市公司范文篇6

一、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动机

1、获得融资资格

企业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三年盈利的条件,于是一些本不符上市条件的企业,为了能上市,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操纵,甚至造假:股票已上市的公司可以通过配股或增发新股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配股或增发新股的意愿也十分强烈。但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三个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也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就想方设法进行盈余操纵,以抬高净资产收益率。尤其是那些前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已达到10%的公司,如果第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10%,则前功尽弃,于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动机的驱驶下,更会采取各种手段操纵盈余,以期获得配股资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控股股东能从上市公司获得大量的资金。当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配股或增发新股融资时,控股股东往往具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2、提高新股发行或配股价格。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大限度地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公司所能够募集资金的数额取决于股票发行数量和每股发行价格两个因素。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有额度限制,在有限的额度内要获得最大限度的资金量,只有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而市盈率的大小受到政府的管制,所以每股收益的大小就成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多少的决定因素。因此,上市公司都有意提高每股收益,一些券商为了争取到公司的承销资格,承诺帮助公司进行利润包装,在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就产生了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此类问题在配股过程中同样存在。配股价格一般按该上市公司股票一定期间市场收盘价平均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确定。为了尽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进行配股,上市公司往往配合庄家推高股价或将股价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但股价需有业绩支撑,因此,需配股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盈余操纵来提高公司业绩。

3、二级市场炒作(操纵股价)

企业股票上市后,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目的。股票价格预期的波动也可能是蓄意地使股价作暂时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控制权或待价而沽。

4、扭亏为盈,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或避免处罚

公司上市对于企业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前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上市之后却成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企业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和经营者的声誉,能力也和上市公司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控股股东与管理者的形象往往与上市公司的形象俱荣俱损。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公司的股票就会进入“垃圾股”的行列,公司的形象也随之受损。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特别处理”和“摘牌”制度更是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形成巨大的压力。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实施有别于其他股票的交易制度,在股票名称之前冠以"ST"符号以示区别;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即被“摘牌退市”。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戴上ST,一些公司会竭力操纵粉饰其经营业绩,尽可能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的上一年巨额亏损,第二年扭亏,第三年又亏损等奇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有些上市公司如果已被带上ST帽子,为了不被退市,这些带帽公司一般都表现出强烈扭亏为盈的欲望以达到摘帽的目的。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必然会进行利润操纵借以扭亏。

二、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手段

盈余操纵手段可分为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巧用会计政策,非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关联交易、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地方政府支持等。

1、巧用会计政策

巧用会计政策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操纵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的核算方法、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产品开发费的核算方法、职工保险金的核算方法等的选用及变更均会对会计利润数额产生一定影响。会计方法的变更除由于会计准则变迁、采用新方法更能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正当理由外,往往是为了操纵利润,尽管会计政策的变更为会计准则所允许,但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容易被审计人员甚至公众识别,且效果有限,因此,利用这类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较少。

通过各类准备金的计提和冲回是上市公司调节损益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要求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有应收账款、存货、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依照现行会计制度,上市公司在各项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方面,具有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这就给上市公司机会利用有关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大幅地调节损益。尤其是有些上市在亏损年度,集中巨额地计提各项准备,当年大亏一把,使企业轻装上阵,为下年度扭亏为盈作好准备,如某家电上市公司2001年年报巨亏七亿多元,其中就含有计提的大额准备,但2002年第一季度则扭亏为盈。另外,由于会计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可以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式处理,而固定资产大修理的时间及金额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来调节利润就具有较大的弹性。有些上市公司尤其是制造类上市公司,把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预提和冲回或待摊挂账作为调控损益的一种方法。

2、关联交易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能全流通,股权较集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是最常用的手法。据蒋义宏对上市公司经理进行调查,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的支持率达55.56%(《证券市场导报》,2001.3),另据对沪深两市2000年的1018家上市公司统计,发生了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有949家,所占比例高达93.2%。其中,有488家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涉及总金额达1217.58亿元。在资本经营活动发生了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214家。另有844家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应收应付款的结算余额,上市公司关联应收款总额达828亿元,关联应付款总额为237亿元。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比较泛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影响较明显。

通过近几年的演化,现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资产置换、股权转让、托管经营、内部转移定价、出售无形资产、甚至还有“无偿赠予”等。

3、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

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来操纵盈余的做法在上市公司不断花样翻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视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对于盈利状况较大的子公司,如持股比例在20%以下,上市公司一般会寻求提持股比例至20%以上,从而改用权益法核算,以增加当期收益;对于连年亏损的子公司,上市公司一般会将持股比例减至20%以下,从而改用成本法核算,以暂时隐藏该项亏损;有的上市公司年末超负荷接受订单,尽可能多发货物,向顾客提供特殊信用条件以尽可能提前实现销售收入;有的上市公司借助与第三方签定“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另外有些广告费较大的上市公司,采用上年度预付或下年度后付的方式来操纵盈余等等。

4、地方政府支持

地方政府给当地上市公司“业绩”援助,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一种特殊现象。从地方利益看,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推动地方经济作用很大。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的指标很紧,壳资源十分珍贵。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忍上市指标作废或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向本地区上市公司进行援助,给予政策上的扶植。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援助就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重要手段。比如,地方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越权给上市公司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退税;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为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润,使其达到二级市场上筹资的要求,地方政府往往会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有的补贴数额很大,显然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许多上市公司的补贴收入在利润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此外,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也是地方政府援助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1997-1999年度实际应税税率为15%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5%(含约15%因先征后返而实际享受15%税率的公司)。这些实际征收15%税率的公司除了部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实行优惠税率的公司外,许多是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行15%实际应税税率或先按33%税率计征所得税再将超出15%的部分返还。更有约3%强的公司享受零税率待遇。1999年,有超过54%的上市公司获得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

三、减少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对策

盈余操纵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会计制度建设、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二十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P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公司管理当局盈余操纵的最大受害者是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有了辨析财务报告及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公司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操纵。

2、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会计准则的制订和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对未来经济行为的创新和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参照国际会计惯例的发展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制度)中可选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以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降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的盈余操纵问题。

3、改进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首先,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应以营业利润为主,而不是净利润或利润总额,尽管对营业利润也会加以操纵,但相对而言,该指标较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要实在得多。目前,计算各种利润率指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大都选用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往往被冷落。从构成上看,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除受营业利润影响外,还受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后几项正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渠道。笔者认为,营业利润受非正常因素影响小,用它取代净利润,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等,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收益水平。一些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可能这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较高,但这些公司不具有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如果避开受投资收益、补贴收入、非经营性损益及所得税率影响的净利润指标,将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行为。其次,应削弱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地位,用一个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评价公司的收益水平。如前所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极易被粉饰,以该指标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或增发新股,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建议,建立一个指标体系,综合考核上市公司的质量。如设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等指标,弥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不足。在上述指标群中,每股现金流量是极其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可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高低,是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重要补充指标。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强,盈余能力的质量高,也证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好,营运能力强。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判断其是否需要配股,以避免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形成的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盈余虚增净资产收益率的弊端,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的行为。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明显,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造成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压力,股权融资成本极低,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意愿十分强烈。不断从证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动机。因此,解决一股独大,提高股权融资成本,降低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再融资的欲望,是减少公司盈余操纵的关键所在。另外,改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关系,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管理层)重叠,董事会及监事会功能弱化,内部人控制严重,公司经理人实际上集公司决策、管理、监督大权于一身,造成公司经营信息不透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以“经理为中心”的模式。在以“经理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受到极大影响。在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中,公司经营管理层实际上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即由公司经理层聘请审计机构来审计自己,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公司经理层决定。这种由被委托人监督委托人的程序,从根本上破坏了审计关系中的平衡关系。审计机构在与上市公司的“搏奕”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自身利益,迁就上市公司,默认其会计操纵行为,甚至与之共谋“作假”。为了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笔者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和保持一个完全独立于公司管理层并不受其他关系牵连、能独立进行判断的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履行选择、聘用和解聘外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并有权与外部审计人员讨论审计计划和审计结果、有关会计和内部控制等事项,以大大增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利润操纵》,《经济研究》,2001.1。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00,9。

3、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会计研究》,2000.9。

上市公司范文篇7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途径复杂多样,不同背景的上市公司具有不同的盈余管理模式和手段。总体来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途径主要包括关联交易、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资产重组等类型,本文主要对这些途径进行剖析,以了解不同盈余管理途径的特征。

一、通过关联交易实施盈余管理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主要指在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有关各方,主要有母子公司、同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等。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各关联公司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母公司在供、产、销及其他服务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各关联方在经济上并不是彼此完全独立的个体,因此使得交易有可能偏离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再加上上市公司地位和功能的特殊性,公司及其控股大股东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备,通过规划关联交易和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管理以变更报告盈余。关联方交易与会计盈余管理本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关联方交易以公允价格定价,则不会对交易的双方产生异常影响。但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转移,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会计盈余管理便成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游戏”。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实施盈余管理出现一些新趋势,主要表现为非关联化、复杂化和隐性化。

1.高价或低价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

按照商业法则,关联交易应按市场规则定价、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我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仅限交易信息披露,并未对关联方交易本身(包括交易的定价方法和定价政策等)作出具体规定,关联方之间往往会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制定交易价格①。在实务中,很多公司的关联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这使得上市公司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交易价格(如最常见的低价购买原材料和高价销售产品),借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为了扶持上市公司,集团公司通常以低于市场价格向该公司提供原材料,而又以较高的价格买断并包销其产品,利用原材料供应渠道和产品销售渠道向其转移价差,实现利润转移。其具体方式有: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债务剥离出去,以降低财务费用和避免不良资产经营所产生的亏损或损失;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高价转让给母公司,从而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是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置换;对优质资产或不良资产的评估,不考虑资产的质量和获利能力,通常按照成本法评估其价值。

2.虚构经济业务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利润往往通过签订虚假合同的方式将其产品销售给母公司,或者通过将其商品高价出售给其关联方,从而使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脱胎换骨”。企业往往会在设计企业集团组织架构、集团内部业务划分、集团各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等时,考虑到日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需要,就可以很好地掩盖这类关联交易的目的,因此除了企业管理当局外,外界很难获知交易的真正目的。对上市公司而言,销售收入会因此增加,同时应收账款和利润亦增加;而对于控股股东和控股的被投资企业来说,则是应付账款和存货的增加。虽然未对外实现销售,但上市公司自身己合法地提升了账面利润(通过低价采购控股股东和控股被投资企业的原材料也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3.以旱涝保收的方式进行资产租赁

上市公司与其集团公司之间普通存在着资产租赁关系,包括土地使用权、商标等无形资产的租赁和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租赁。由于各类资产租赁的市场价格难以确定,租赁己成为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等关联公司间转移费用、利润非常方便的手段。目前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由于缺乏托管经营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操作规范,托管经营的操作普遍偏离惯例,纯属利润操纵的工具。许多上市公司由于发行额度限制,母公司只有部分而不是整体进入上市公司,许多经营性资产甚至经营场所往往采用租赁的方式,而租赁数量、租赁方式和租赁价格就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可以随时调整的阀门。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以一定承包费用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在避免不良资产亏损的同时,凭空获得一笔利润;母公司将稳定的高获利能力的资产以低收益的形式委托上市公司经营,在协议中将利润以较高的比例留在上市公司,直接增加上市公司利润。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不理想时,集团公司调低租金价格或以象征性的价格收费,或上市公司以远高于市场租金价格的租金水平将资产租赁给集团公司使用,有的上市公司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同时以更高的价格再转租给关联同居公司,形成股份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实现向股份公司利润转移。

4.计提资金占用费用

资金占用费是通过向关联方提供利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巨额款项,调节财务费用,获得高额利润。通常的做法是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拆借给母公司使用,再由母公司向上市公司支付一定的资金占用费用。上市公司与关联公司发生的资金占用的金额、收费标准均未事先公告,投资者无法对此合理性给出恰当的判断和估计。计提资金占用费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向母公司计提资金占用费用。这类费用的名目繁多,涉及的金额巨大,在账面上可以反映出一大块营业外收入。第二,向被投资公司计提资金占用费用。其目标往往是以下两种被投资企业:(1)虽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的股权,但该企业已转由他人承包经营,企业失去控制权,可以不进行权益法核算。(2)占股权20%以下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当上述两种企业严重亏损,即使上市公司存在着实质性的投资损失,但通过计提资金占用费的形式和利用长期投资会计核算方法本身的缺陷,在会计报表上虚增了一块利润。

5.以收取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关联方之间可以利用转嫁费用的方式进行利润转移,尤其在母子公司之间发生的最为明显。母公司调低上市公司应该缴纳费用的标准,或者直接承担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广告费、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或者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缴纳的有关费用退回等。在共同费用负担方面,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在上市公司改组之前便确定有关费用支付和分摊标准,但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时,母公司或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承担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甚至将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交纳的有关费用退回,从而降低当年费用,以达到转嫁费用的目的。

6.通过无形资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与实物资产关联交易相比,无形资产关联交易隐蔽性更高,调整盈余的空间更大,主要是由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上市公司所拥有用来交易和所购入的商标等无形资产,通常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或大规模投入所形成的,可能给所有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价值含量高,就使得无形资产交易价值通常很高。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年末一次无形资产交易可相当于若干次实物资产的交易,因此通过无形资产关联交易调整盈余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物资产不同,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一般具有独特性和专用性,在价格上具有较大的弹性,给会计上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实务中上市公司在进行无形资产交易时,一般通过中介机构评估定价。无形资产定价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其定价虽然有多种方法和模式可供选择,但这些方法和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就为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与实物资产交易相比,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成本也更低,无形资产关联交易总在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上演。

二、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来调整利润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某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发生某项经济业务时可以在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允许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企业自己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灵活性,对同一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可能会结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那些急于对会计报告利润管理的企业来说,会计政策的选择无疑是一种可供运用的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即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由于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方面具有自主权,他们的立场便成为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的关键。而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使得企业管理当局与外部各缔约方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沟通阻滞”,在信息不对称的屏障作用下,作为经济人的企业管理当局,当其与外部各缔约方发生利益冲突时,便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时甚至违背会计准则)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使生成的会计信息对已有利。

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来实施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变更会计核算和会计估计方法

(1)改变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且固定资产的使用具有长期性,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与变更能极大影响企业利润。利用政策规定的模糊性,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使本期折旧费用减少,相应减少了本期的营业成本,从而增加了本期账面利润。折旧政策的调整对当期的利润影响重大,而成为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那些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较大比例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左右着企业的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具有好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折旧期限的确定需要人力估计、折旧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就成为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

(2)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与折旧方法的变更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效果,都是通过对一定的成本费用在时间期间上的不同安排来影响企业利润。存货计价方法有多种,如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有:一是如果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二是如果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三是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四是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3)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由于在权益法下,无论被投资企业是否分配利润,投资企业都应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亏情况和投资比例确认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利润总额。而在成本法下,只是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投资企业按所分得的利润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不考虑被投资企业实际发生的盈亏。如果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投资企业必须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损失,而成本法则不必如此。鉴于这种情况,企业出于盈余管理的考虑,就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上任意选择会计方法。对出现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但却采用成本法核算或将原来采用的权益法变更为成本法;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对于增加企业的盈利,权益法又优于成本法,因此企业又会千方百计地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4)合并政策的变更。集团公司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会直接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结果,因此哪些子公司予以合并,哪些子公司不予以合并,就成为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问题。我国关于企业合并范围的规定是采用母公司理论进行规范的,凡是能够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都属于合并的范围。由于合并范围的变更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整公司的利润额。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通过变更合并范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通常的做法是可能选择将所属子公司中盈利的并进来,在原来的合并范围的基础上减少一些亏损或盈利能力差的子公司,从而达到提升合并后的报告利润。

2.提升当期业绩的潜亏挂账

在企业的资产账户中,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基本上已不具有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一般较差,属于不良资产。上市公司为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都不愿处理不良资产账户的余额,使其长时间挂在账上,统称为“潜亏挂账”。某些上市公司甚至通过潜亏挂账将原本属于当期的费用记入上述某类账户中留待以后处理,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挂在账上,使得上市公司资产出现严重“虚胖”,利润水分极大。

3.收益性支出资本化

利用权责发生制、收入和成本配比等会计原则,对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本应确认为收益性支出,而通过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在建工程、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或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科目予以资本化,形成大量虚拟资产。利用虚拟资产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或不摊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法。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利息费用的资本化。上市公司通过利息费用资本化来操纵利润的表现有两种:(1)以某项资产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为借口,甚至拿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对“在建工程”的定性,利息费用年年资本化,虚增资产价值和利润。(2)在建工程中利息费用资本化数额和损益表中反映的财务费用远远小于企业平均借款余额应承担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还通过其他方式被消化利用,最终都被拐弯抹角地资本化并形成资产。

4.调整经营业务的确认时间

按会计惯例,收入应在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和交易已经发生以后才予以确认和记录收入,但企业管理当局往往在过程完成之前确认和记录收入,达到用将来收入增加本期收入的目的:(1)提前开具销售发票。开具发票往往是销售实现的一个标志,因此一些公司常以开具发票和已计税为理由、确定营业收入,而不管销售过程是否真正完成,实际上开具发票仅仅是形式而并不能代表销售过程的终结。(2)存在重大不确定时确认收益。按照会计惯例,只有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情况时,才可确认收入。上市公司为了提高收入水平和报告盈余,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情况时往往确认收益。(3)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企业在提供产品或劳务时,很容易在收到款项后,就开具发票确认为收入,而不管企业未来是否仍需提供服务。事实上,如果企业存在未来必须提供的服务,收到的款项仅仅是一种预收款,理应作为负债,等到有关产品或服务已经提供后方可确认收入,这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方法在劳务提供中更加容易发生。

三、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而上市公司在配股融资过程中通过资产重组实施盈余管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交易时间差,在会计年度结束前进行重大的资产买卖,确认暴利,或者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垃圾换黄金”的不等价交换,将企业外部巨额利润注入企业内部以及将亏损输出企业,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实现利润转移。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是盈余管理的重要途径,但非实质性重组很难带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良性转变。

为了实施盈余管理而进行资产重组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以成本法评估公司价值。在资产重组中,一些上市公司违背市场原则不考虑资产真实质量和获利能力,将公司价值等同于按成本法评估公司的净资产。公司价值评估基于购买者持有资产的用途、企业是否持续经营、资产的获利能力等情况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并进行比较,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不分具体情况统一采用成本法评估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从而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利润。(2)购买优质资产。为了达到支持上市公司的目的,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特别是长期投资的购买和置换方面)进行不等价交换成为资产转让置换的主要手段。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挂往来账,不计利息或资金占用费,上市公司一方面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另一方面不需付出任何代价,而实际上转嫁给母公司承担。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购入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的股权,以改变对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改权益法)或变更合并范围来提升利润。(3)转移不良资产。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转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实施“金蝉脱壳”战略,以达到降低财务费用、避免不良资产经营产生的亏损或损失的目的。上市公司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权高价转让给关联企业,以增加报告利润,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将其所持有的经营业绩差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剥离掉或减持。(4)收购确认的随意性。在被收购企业的利润何时应纳入收购方的投资收益或利润的会计处理上存在着随意性,对收购价格包含的利润如何处理也无规章可循,从而为收购方调节利润提供了手段。可以把收购企业的过程根据双方签订协议日、政府批准日、公司股东变更注册日和实际接管日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阶段,按照国际惯例,应从实际接管日开始,被收购企业的盈亏才纳入收购公司,而接管前被收购公司所含的利润应视同收购成本,不能作为利润。而中国目前对此尚无具体规定,收购方为了操纵利润,均将利润计算日提前,将收购价格中所包含的利润不作为收购成本而作为收购方的利润或投资收益。

上市公司范文篇8

【摘要】本文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战略思考,企业成长问题是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一直处于温热的研究话题,而对于作为农业企业排头兵的农业上市公司,其成长问题的研究应值得关注。

国家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绝对离不开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企业的发展,一定意义上国家的经济综合实力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程度,而对于企业来讲成长问题又是企业问题的核心,因为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成长,就像失去了生命一样,一切无从谈起。企业的成长早已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还不是理论界的主导问题,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其成长性如何,是直接关系整个经济发展的品质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企业的健康成长,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真正实现农业强国、经济强国。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企业的排头兵、先行者,其成长性问题可以讲是农业企业发展状况和方向的航标,本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及成长问题,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一、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简述

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和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学和管理界研究的热点,关于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有内部的、外部的、宏观的、微观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其侧重也有所偏移。当然,对于企业成长的理论也有了显著的成果。

企业成长理论首先应该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成长论,主要的代表有:亚当·斯密、马歇尔、斯蒂格勒等,其主要观点认为:企业是经济社会中出现社会分工的产物,而且市场规模决定着企业成长的规模和数量,企业成长的基本动因是获取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本身是存在临界点的,超过了临界点,企业就会从规模经济演变成规模不经济,同时也就制约企业的成长。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成长理论有也进一步的研究,但可以讲也是静态的均衡理论,无法根本上解释企业成长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在于企业的创新,这是对企业成长有绝对的指导意义。科斯1937年《企业的性质》提出关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与管理成本决定企业规模的大小。威廉姆斯1975年用资产专用性理论来分析企业成长等。近代关于企业成长理论涌现出: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科特勒的市场发展战略理论、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等一些演化经济学、规模经济学里关于企业成长的新理论,最新的理论还有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蜕变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企业再造理论等对企业成长从不同角度的深刻认识和研究。

关于企业阶段成长过程的理论有组织管理学家格雷纳(1972年)的五阶段论、费莱姆兹(1998)的七阶段论和爱迪斯(1997)的十阶段论。爱迪思在《企业生命周期》中认为,应该把企业看作是有生命的,企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撒冷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十个阶段。企业虽然生命长短不一,但在各个生命阶段可能会有类似的成长特征,抓住这些基本的共性,有利于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已便于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寿命。爱迪思把企业这十个阶段精确分类,认为企业像人一样,需遵从特定的成长阶段特征,只有在盛年阶段,人和企业才处于健康和财富的巅峰。把企业看作是有生命周期,便于把握企业在不同的生命时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延长企业的生命。

二、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

截止2008年末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51家,主营业务分布在农林牧副渔及种养等领域,属于粮油加工的上市公司有4家;经营水产养殖的上市公司有7家;经营饲料、种子生产的上市公司有13家;果蔬加工和畜禽加工的上市公司有7家;从事林业、其他种植业的上市公司有8家;属于经营农业综合的上市公司有12家。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地理位置分布比较零散,小范围相对集中,比如湖南、北京等地,由于农业相关农林牧副渔行业特征的资源性和地域性特点,农业上市公司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遵循消费市场就近、临近原则,便于材料供应和加工,节约成本。

三、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问题分析

1、农业板块上市公司整体成长不足

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比较,农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总体水平与平均规模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股权结构,农业上市公司以小盘居多,国有股和发起人所占的比重较大。从农业上市公司数量上看,十多年来,并没有显著的数量增长,早些的四十多家除去因像蓝田股份一样或经营业绩不善倒闭的上市公司,至2008年也就是51家,当然从构成比例上,能有百分之七八十还是继续存续的上市公司,而且在资产总额经营业绩方面有了一定的成长;但总体实力、成长水平与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与高新电子领域的上市公司就差距甚大了;盈利水平、利润额呈现出的效益不佳,成长不足现状。

2、农业上市公司背农和非农扩张比较严重

一些公司为了上市借助“农壳资源”上市,可以带来政府政策上的优惠、新产品开发的资金、相关税费的减免退还等,但一部分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却把经营业务放在与农无关的经营项目上,企业的主营业务上与“农”相关的收入所占比例严重不足。与农的背离自然衍生了非农的扩张,部分上市公司涉足其他领域:创业投资、电子通讯、房地产等,甚至一些经济规模和经营业绩不佳的农业上市公司全资退出,如新中基的涉足创业投资,华龙集团涉足电子通讯,中牧股份加入房地产等。

3、没有把握农业异质资源的独特优势

农业上市公司在农业自然资源上具有典型的异质性,自然资源包括物种和环境资源,体现在自然资源的基础性,如果把企业看作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的话,那企业的成长就是资源的整合过程了。而目前农业上市公司应该说很多都没有注视到这点,只是一味地追求资本的相对收益,转移行业,未能把握农业行业异质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

4、没有对农业这个行业整体的战略认识

农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在整个证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仅仅不足5%,而要想在数量上有所突破,质量上有所提高,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关注,需要有战略的认识,对于农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评价,王青燕和何有世(2005)、冷建飞和王凯(2007)、王俊峰和赵晓涛(2005)等大批学者在已有基础理论的成果上,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证分析,尽管结果侧重有所不同,但显示出的其根本的就是没有对农业上市公司战略认识,从根本上找到长效的有利于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基本驱动力,发挥真正意义上农业行业排头兵的作用。

四、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战略对策研究

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诠释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问题,想到了查尔斯·达尔文:“存活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种群。”适者生存的道理深刻揭示出企业成长的有效应对措施,归结起来,笔者认为就是对企业成长问题的战略对策。

1、树立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的战略理念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指出竞争战略实质就是将一个公司与其环境建立联系,外部环境作用于企业内部,企业的成长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影响的应变能力。马云提出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业,是对企业成长的渴望和战略规划,试想如果没有这种理念上的战略规划,这个企业将会是鼠目寸光,绝无长久的发展,仅是昙花一现的生存。迈克尔·波特认为三种能获得成功的基本战略有: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而对于农业上市公司战略理念的规划要集合农业行业特征,农业行业的异质资源和地域限制,对于总成本战略的实施在同行业之间足见优势并不很显著,倒是差异化战略与目标集聚战略显得至关重要。差异化战略包括与农产品生产加工相关的技术特点、服务特色,可以直接是顾客降低对其他方面的顾虑而使企业增加竞争实力;目标集聚就是要针对有效的、主要的特定顾客群或某相关产业链的消费群体,这样的话对于企业的成长是有利的且长效的。如蒙牛、伊利股份,形成以营养的乳制品为产品链的系列消费,抓住这条根本主线,不断开发研制新系列的产品,稳定了既定老客户,还一定程度地吸引新客户。

2、战略规划下的全面创新

韩国三星集团的口号“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变就是要创新,要适者生存的创新,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系列的创新。对于农业上市公司来讲更是需要创新的,他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不同,可能受农业靠天吃饭的影响,农业企业多少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农产品加工、种植、捕猎渔业的行业都认为创新意义的大。试想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异质独特资源的拥有,就应该有额外的附加值,但实际上是很少把握,就在于创新的严重不足。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理论,主要强调在生产和企业组织上的创新,其他的变革被看作是创新的社会效应,而不是创新本身。而在知识经济的现在,创新应该是个全面的创新,包括各方面的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创新。农业上市公司不断出现背农、离农的被动局面,根本原因在于对农业这个行业没有创新的认识,自然选择资本收益较高的其他行业,没用通过创新挖掘农业的行业潜能。

3、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正视成长中的蜕变

企业的成长,在战略规划下,就应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包括销售服务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标准化能力等各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将核心能力解释为“一组先进技术和谐组合”,这是一种综合的概括。核心能力应该能最终形成有绝对竞争力的产品,给企业带来收益,农业上市公司必须要培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农业的异质资源决定农业上市公司应注重挖掘农产品的深加工,系列产品链,独特的原材料供应加技术创新的优势,必然能为农业上市公司带来高于一般行业公司的投资收益。

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农业上市公司成长进行透析,就要正视成长中的蜕变问题,蜕变是生物必然面对的现实,因为时间是引起成长和死亡的基本原因,而对于企业,在一定时间里死亡并不是企业的必然命运,也就是说一个生存了很久的企业同样可以保持的旺盛的生命。但并不是说企业就没有蜕变、死亡的选择,日本的藤芳诚一在《蜕变的经营:管理的基础认识》中指出,企业应该要进行战略经营,着眼于企业环境的变化,就是要进行有意识“蜕变”所进行的经营活动。但本文认为关键是对蜕变时期的认识,农业企业处于所在行业或生产领域的水平和发展阶段,自己的企业又是何种状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与此同时还需要国家政策对农业相关政策的扶持,这也是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所在。

综上所述,深入挖掘更多促进这个深系国计民生但似乎被经济发展大环境忽视的领域——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近些年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成长研究的成果从数量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很显著,但任重而道远,有突破性的结合我国实际经济现状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应该说还不明显,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学者专家。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著,赵睿译:企业生命周期[M].华夏出版社,2004(1).

[2]许晓明:企业成长——打造“百年老店”的战略选择[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琦、曹兴:企业成长理论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上市公司范文篇9

1、获得融资资格

企业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三年盈利的条件,于是一些本不符上市条件的企业,为了能上市,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操纵,甚至造假:股票已上市的公司可以通过配股或增发新股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配股或增发新股的意愿也十分强烈。但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三个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也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就想方设法进行盈余操纵,以抬高净资产收益率。尤其是那些前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已达到10%的公司,如果第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10%,则前功尽弃,于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动机的驱驶下,更会采取各种手段操纵盈余,以期获得配股资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控股股东能从上市公司获得大量的资金。当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配股或增发新股融资时,控股股东往往具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2、提高新股发行或配股价格。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大限度地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公司所能够募集资金的数额取决于股票发行数量和每股发行价格两个因素。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有额度限制,在有限的额度内要获得最大限度的资金量,只有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而市盈率的大小受到政府的管制,所以每股收益的大小就成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多少的决定因素。因此,上市公司都有意提高每股收益,一些券商为了争取到公司的承销资格,承诺帮助公司进行利润包装,在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就产生了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此类问题在配股过程中同样存在。配股价格一般按该上市公司股票一定期间市场收盘价平均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确定。为了尽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进行配股,上市公司往往配合庄家推高股价或将股价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但股价需有业绩支撑,因此,需配股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盈余操纵来提高公司业绩。

3、二级市场炒作(操纵股价)

企业股票上市后,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目的。股票价格预期的波动也可能是蓄意地使股价作暂时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控制权或待价而沽。

4、扭亏为盈,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或避免处罚

公司上市对于企业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前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上市之后却成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企业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和经营者的声誉,能力也和上市公司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控股股东与管理者的形象往往与上市公司的形象俱荣俱损。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公司的股票就会进入“垃圾股”的行列,公司的形象也随之受损。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特别处理”和“摘牌”制度更是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形成巨大的压力。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实施有别于其他股票的交易制度,在股票名称之前冠以"ST"符号以示区别;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即被“摘牌退市”。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戴上ST,一些公司会竭力操纵粉饰其经营业绩,尽可能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的上一年巨额亏损,第二年扭亏,第三年又亏损等奇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有些上市公司如果已被带上ST帽子,为了不被退市,这些带帽公司一般都表现出强烈扭亏为盈的欲望以达到摘帽的目的。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必然会进行利润操纵借以扭亏。

二、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手段

盈余操纵手段可分为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巧用会计政策,非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关联交易、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地方政府支持等。

1、巧用会计政策

巧用会计政策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操纵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的核算方法、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产品开发费的核算方法、职工保险金的核算方法等的选用及变更均会对会计利润数额产生一定影响。会计方法的变更除由于会计准则变迁、采用新方法更能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正当理由外,往往是为了操纵利润,尽管会计政策的变更为会计准则所允许,但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容易被审计人员甚至公众识别,且效果有限,因此,利用这类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较少。

通过各类准备金的计提和冲回是上市公司调节损益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要求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有应收账款、存货、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依照现行会计制度,上市公司在各项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方面,具有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这就给上市公司机会利用有关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大幅地调节损益。尤其是有些上市在亏损年度,集中巨额地计提各项准备,当年大亏一把,使企业轻装上阵,为下年度扭亏为盈作好准备,如某家电上市公司2001年年报巨亏七亿多元,其中就含有计提的大额准备,但2002年第一季度则扭亏为盈。另外,由于会计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可以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式处理,而固定资产大修理的时间及金额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来调节利润就具有较大的弹性。有些上市公司尤其是制造类上市公司,把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预提和冲回或待摊挂账作为调控损益的一种方法。

2、关联交易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能全流通,股权较集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是最常用的手法。据蒋义宏对上市公司经理进行调查,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的支持率达55.56%(《证券市场导报》,2001.3),另据对沪深两市2000年的1018家上市公司统计,发生了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有949家,所占比例高达93.2%。其中,有488家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涉及总金额达1217.58亿元。在资本经营活动发生了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214家。另有844家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应收应付款的结算余额,上市公司关联应收款总额达828亿元,关联应付款总额为237亿元。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比较泛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影响较明显。

通过近几年的演化,现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资产置换、股权转让、托管经营、内部转移定价、出售无形资产、甚至还有“无偿赠予”等。

3、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

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来操纵盈余的做法在上市公司不断花样翻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视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对于盈利状况较大的子公司,如持股比例在20%以下,上市公司一般会寻求提持股比例至20%以上,从而改用权益法核算,以增加当期收益;对于连年亏损的子公司,上市公司一般会将持股比例减至20%以下,从而改用成本法核算,以暂时隐藏该项亏损;有的上市公司年末超负荷接受订单,尽可能多发货物,向顾客提供特殊信用条件以尽可能提前实现销售收入;有的上市公司借助与第三方签定“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另外有些广告费较大的上市公司,采用上年度预付或下年度后付的方式来操纵盈余等等。

4、地方政府支持

地方政府给当地上市公司“业绩”援助,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一种特殊现象。从地方利益看,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推动地方经济作用很大。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的指标很紧,壳资源十分珍贵。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忍上市指标作废或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向本地区上市公司进行援助,给予政策上的扶植。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援助就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重要手段。比如,地方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越权给上市公司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退税;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为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润,使其达到二级市场上筹资的要求,地方政府往往会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有的补贴数额很大,显然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许多上市公司的补贴收入在利润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此外,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也是地方政府援助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1997-1999年度实际应税税率为15%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5%(含约15%因先征后返而实际享受15%税率的公司)。这些实际征收15%税率的公司除了部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实行优惠税率的公司外,许多是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行15%实际应税税率或先按33%税率计征所得税再将超出15%的部分返还。更有约3%强的公司享受零税率待遇。1999年,有超过54%的上市公司获得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

三、减少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对策

盈余操纵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会计制度建设、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二十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P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公司管理当局盈余操纵的最大受害者是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有了辨析财务报告及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公司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操纵。

2、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会计准则的制订和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对未来经济行为的创新和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参照国际会计惯例的发展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制度)中可选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以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降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的盈余操纵问题。

3、改进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首先,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应以营业利润为主,而不是净利润或利润总额,尽管对营业利润也会加以操纵,但相对而言,该指标较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要实在得多。目前,计算各种利润率指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大都选用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往往被冷落。从构成上看,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除受营业利润影响外,还受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后几项正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渠道。笔者认为,营业利润受非正常因素影响小,用它取代净利润,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等,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收益水平。一些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可能这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较高,但这些公司不具有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如果避开受投资收益、补贴收入、非经营性损益及所得税率影响的净利润指标,将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行为。其次,应削弱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地位,用一个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评价公司的收益水平。如前所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极易被粉饰,以该指标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或增发新股,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建议,建立一个指标体系,综合考核上市公司的质量。如设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等指标,弥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不足。在上述指标群中,每股现金流量是极其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可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高低,是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重要补充指标。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强,盈余能力的质量高,也证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好,营运能力强。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判断其是否需要配股,以避免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形成的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盈余虚增净资产收益率的弊端,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的行为。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明显,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造成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压力,股权融资成本极低,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意愿十分强烈。不断从证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动机。因此,解决一股独大,提高股权融资成本,降低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再融资的欲望,是减少公司盈余操纵的关键所在。另外,改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关系,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管理层)重叠,董事会及监事会功能弱化,内部人控制严重,公司经理人实际上集公司决策、管理、监督大权于一身,造成公司经营信息不透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以“经理为中心”的模式。在以“经理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受到极大影响。在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中,公司经营管理层实际上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即由公司经理层聘请审计机构来审计自己,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公司经理层决定。这种由被委托人监督委托人的程序,从根本上破坏了审计关系中的平衡关系。审计机构在与上市公司的“搏奕”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自身利益,迁就上市公司,默认其会计操纵行为,甚至与之共谋“作假”。为了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笔者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和保持一个完全独立于公司管理层并不受其他关系牵连、能独立进行判断的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履行选择、聘用和解聘外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并有权与外部审计人员讨论审计计划和审计结果、有关会计和内部控制等事项,以大大增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利润操纵》,《经济研究》,2001.1。>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00,9。

3、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会计研究》,2000.9。

4、李金泉《公司治理结构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广西会计》,2002.2。

5、1997-2001年的《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

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矛盾

(一)商业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与证券市场国际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1.金融领域的现有融资模式仍以商业银行融资为绝对主导地位。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证券市场融资已获得广泛认可并有较为充分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首要要求就应该是国内证券市场已经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证券市场融资与商业银行融资两种方式的协调发展,但目前在我国金融领域中商业银行属于绝对主导的融资模式,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要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首先,从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基本都是通过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大幅增长体现的。1994年城乡、城镇和农户储蓄中定期存款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8.2%、78.0%、79.1%,直到1999年上述比例仍没有明显变化,分别为75.4%、74.5%、79.4%,表明居民收入大幅增加部分基本上被用于纯粹储蓄,收益表现自然为单纯的利息收入,只有极少部分由储蓄转化为投资,重新进入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一项统计表明,居民储蓄中用于证券投资的比例平均仅为3.7%左右,这一比例显然是非常低的。

其次,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过度银行化”现象十分突出。由于我国在经济上属于后发展国家;强大的外部压力(短期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使其不愿通过慢慢集聚资本来实现工业化,而是采取政府干预下由银行推动的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中,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进工业发展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旨在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部门中去的金融中介。换句话说,就是银行信贷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商业银行融资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出现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银行的“过度银行化”现象。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证券市场融资方式逐步得到重视,但从目前我国企业融资构成来看,银行贷款仍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2.证券市场融资和商业银行融资发展不协调,不符合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要求。我国目前的融资体制仍然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而证券市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这种融资体制下,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政府控制下的银企关系背离市场运行规律,一方面,由于市场信号扭曲导致金融中介资源配置功能的紊乱,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行为缺乏约束出现巨额的银行坏账。

(二)金融监管不完善与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金融风险之间的矛盾

1.金融监管不完善下的金融开放具有很大的金融风险。金融运行是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金融改革是前沿,只有在金融安全基础上的证券市场开放才是真正有效的对外开放,如果在金融不安全基础上进行证券市场开放,不仅是无效的,而且会加剧金融的动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这些国家在金融监管制度尚未健全的条件下,盲目地过度开放证券市场,导致事前盲目的金融扩张和事后资金的大规模抽逃,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2.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模式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尚无法有效控制国际金融风险。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基本上是以严格管制为主要特点(资本账户不可自由兑换),以本国市场为监管对象,以手工操作为基本手段,这种监管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发展趋势。在这种金融监管水平下,开放证券市场的风险是难以估量的。既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回避它,而应当勇敢的挑战风险。因为任何想要“堵”风险的企图都是危险的,它一方面制约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没有起到一个有效的监管作用,而且风险掩盖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以一种更为强烈的形式爆发,从而引起大规模的危机。由此可见,在证券市场开放之前,努力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才是明智之举。

(三)金融调控手段单一与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1.我国目前的金融调控手段仍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使市场经济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但金融领域的改革进度和市场化程度明显滞后于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中的其他生产要素改革。

首先,在金融调控方式上,仍然延续以往的直接调控思路,调控手段行政化特点突出。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习惯计划调控手段的运用,如信贷规模限制、信贷总量、结构管制等,对经济、货币供求的调控不是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而是采取强硬的行政命令手段,这对习惯于在市场化环境下运作的国外资本来说是难以适应的,必将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

其次,作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载体——国债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远远没有形成像国外一样标准化、有序化、经常化的发行机制,而且截至目前我国发行国债的基本动因还只是弥补财政赤字,其调控功能完全没有得到发挥,在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发行手段和流通等各方面与标准化的调控工具都相差甚远。

最后,利率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都是作为货币政策作用的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对象。在我国,人民银行目前并不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利率,而是直接制定利率,这不仅说明中国目前的利率不是市场利率,只是一种行政性利率,是一种外生变量,也决定了这种利率与经济的相关性较差,对经济行为的调节效应微弱。投资者希望通过把握利率的变化来洞察经济波动的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或者是货币当局希望通过利率的变化来调整投资者的行为,都是难以有效实现的。

2.行政化的调控手段显然无法适应国际证券市场的金融自由化倾向。一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根本保证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金融市场自由化、金融调控手段市场化。没有这一基本条件,则必将大大削弱本国证券市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因为资本是具有最强烈逐利性的事物,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国际资本对处于金融压制中的国家往往是不感兴趣的。

(四)外汇管制与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从金融体系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看,一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一国汇率制度不断放松乃至取消的过程,可以说,外汇管制程度将直接决定一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证券市场国际化属于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这种流动必然会受到不同币种的兑换制度和出入境制度的影响,如果货币交易实行比较严格的管制政策,汇率决定机制非市场化,本外币出入境不自由,投资者参与投资的证券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就无法保证,将直接影响到国际资本的交易是否通畅、便捷。因此,境外投资者在进行跨国投资时,会对该外汇体制十分关注。

总之,从短期看,外汇管制有利于保护我国证券市场免受国际游资的冲击,但从长期看,如果不把握时机进行改革,强化我们在经济、市场和监管等方面的市场化建设,必将成为限制我国证券市场融入全球市场体系的障碍。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目前与人民币完全实行可自由兑换的时机以及对资本账户放松管制的进度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三、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矛盾

(一)证券市场规模偏小,很难满足国际资本的流动性要求

无论从股票市场总规模、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交易金额来看,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易所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沪深两市相加的股票总市值也只相当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5.25%左右,如果进一步扣除我国证券市场中的非流通股权的话,市场规模差距将更为明显;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家数已经达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44%。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与国际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规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具有稳定增长特征的大型蓝筹股恰恰是许多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品种。当然,如果以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达程度的证券化率来看,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巨大,而我国宏观经济在过去的10年中始终保持了高速、稳健的增长,将给未来证券市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必将对国际资本通过证券市场分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但规模巨大的国际资本一旦形成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良好预期,也将对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流动性低且集中度高,缺乏对国际资本正常流入的吸引力

证券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资本的意志,对于许多中小投资者而言主要是行使其“用脚投票”的权利,对于许多资金规模很大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就不仅局限于此,他们对于股份公司包括股权结构在内的基本情况更为关心,而且包括在一些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以及保护自身投资安全等方面能否真正行使一个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而保证这一权利的基础就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基础之上的法人治理结构。从中石化在海外市场上市的过程和国外成熟机构投资者评价上市公司的眼光来看,他们不仅仅关心企业所处行业的成长性或垄断性,而且对企业的管理层、股权结构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考虑。但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非流通的国有股在整个市场中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一股独大”且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将极大地限制了非国有股东的意志。

应该说,国有股减持政策的酝酿和出台,正是为了改善目前上市公司股权低流动性缺陷,可以肯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结构的流动性缺陷必将得到逐步改善,但从截止2000年6月29日沪深证券市场规模来看,总股数为3943.61亿股,总市值为53630.58亿元,其中非流通股比例高达65.04%,这种低流动性的股权结构至少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国有股权及法人股权的非流通性,降低了我国证券市场整体的流动性,造成了国有股权及法人股权交易的封闭性,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非流通股权在整个证券市场中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形成特殊的不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截止1998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本占总股本的平均比例为45.33%,前三大股东、前五大股东以及前十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为57.35%、59.66%和62.7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50%-80%之间最为密集,平均为58.97%,这一指标比美国高50%,比日本高25%以上,比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德国还高17%左右。

最新的研究表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低下的主要原因,而且从国内外的众多数据来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坏与股权分散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股权集中度在40%以下时,业绩存在稳步提高的趋势,如果一旦超过40%后,业绩出现明显的下滑迹象。因此,降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提高股权的流动性,真正发挥外部监管机制的有效性,才有望逐步改善目前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和股权流动性低的现状,才能增强对国际长期资本的吸引力。

(三)股价总水平存在相当多泡沫,高股价、高换手率的市场特征与国际长期资本的偏好存在一定矛盾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性,任何国际资本的流动都是基于一种寻求获利空间或回避风险的考虑,因此,证券市场对国际资本吸引力的强弱总是与自身的投资或投机价值密切相关的,这既是美国经济稳定增长背景下其证券市场获得全球资本追逐的根本原因,也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原因。而以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投资价值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过高的市盈率水平显然难以对国际资本形成强有力的吸引。相反,如果国际资本涌入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监管或体制缺陷原因的话,其必然是一种加剧金融风险的短期资本,对当前的投机气氛将起到推波助澜的负作用,届时极有可能对我国证券市场以及整个经济发展带来极强的伤害。

首先,以市盈率指标衡量,我国沪深两市的整体价格水平明显高于世界主要交易所的价格水平,虽然从我国证券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看,市盈率高于发达国家也有其合理之处,但问题的关键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股价结构无法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一方面经营业绩滑坡的上市公司不断增多,而绝大多数公司的股价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市盈率水平,甚至还存在一些经营亏损而继续以较高价格维持交易活跃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面许多资产规模(更准确的说是股本规模)较大、经营业绩稳定而优良的上市公司,始终处于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区域;还有一些上市公司虽然能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业绩的高速增长,但上涨更为快速的股价表现依然无法仅仅从业绩增长获得合理的解释。这种不合理的股价结构对于关注长期稳定收益的国际长期资本而言,显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国际短期资本而言或许存在一定吸引力,但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根本目标却差之甚远。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以年换手率衡量我国证券市场活跃程度的话,要远远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交易所,包括被认为代表新经济的最活跃的NASDAQ交易市场,而与高换手率相伴而生的就是整个市场的波动幅度偏高、波动周期偏短的市场特征。应该说,交易的活跃和波动幅度的偏高对于寻求短期获利机会的短期国际流动资本而言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但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真正希望吸引的长期国际资本的偏好则存在较大差距,因为他们并不期望通过频繁的交易来实现自己的盈利预期,也不希望通过把握市场短期波动机会实现自身的盈利预期,而是追求通过长期投资来实现稳定的投资回报。但是,换手率的降低和波动周期的延长需要整个证券市场投资理念的逐步转变,而长期投资理念的培育既能延长各类投资者的持股期,也可以逐步改变目前我国多数投资者的择股标准,使股价水平和结构进一步趋于理性和合理。

(四)证券市场体系不健全、交易品种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风险要求的国际资本需要,也无法有效分散潜在的金融风险

1.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状况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相悖现象。事实上,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是一个完善的证券市场体系的两大支柱,从全球证券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来看,债券市场也始终是一个国际资本流动更为活跃和青睐的市场。但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体系非常简单:(1)债券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规模的大小和发达程度对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倾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债券市场具有流动性高、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特点,所以总是机构投资者重要的投资组合品种,其规模和发展速度远非股票市场可比。但我国目前的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根本无法满足国际资本的投资要求。(2)股票市场本身缺乏层次。以美国证券市场为例,其既拥有历史悠久、上市条件严格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拥有发展迅速、上市条件稍低的NASU,AQ交易所,还有第三、第四交易市场,从而为不同风险要求的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投资选择,也为不同筹资要求和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充分的融资选择。但我国目前只拥有类似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个交易市场层次,既无法满足不同的投资者风险要求差异,也无法实现不同规模企业的不同融资要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无法启动的重要障碍,客观上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厚的原因之一。

2.金融衍生产品缺乏,无法满足国际资本的避险要求。从证券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来看,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涌现功不可没,它既是国际资本收益和避险要求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重要原因,应该说,多样化的金融交易品种与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但就我国目前的金融交易品种而言,显然无法满足国际资本多样化的收益和避险需求,金融衍生品种之所以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可以借助多样化的衍生交易品种来规避证券市场潜在的各种投资风险,而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可以说还没有任何一种可以有效回避或降低投资风险的金融衍生交易品种,也没有股票投资的“做空”机制,而证券市场本身的波动幅度和波动周期又无法为理性的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

(五)相关经营机构在业务创新、盈利能力等综合实力方面与国际综合性投资银行存在巨大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讲,证券经营机构可谓证券市场运行的核心,它一方面承担着为投资者交易媒介、咨询服务的中介功能,另一方面也为筹资者提供发行上市、资产重组及多方面的财务顾问类服务。不仅如此,证券经营机构还往往是金融交易产品的创新者,正是不断的创新,推动着证券市场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和稳定活跃。从美国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其证券市场几百年的发展史上,大型投资银行经历了“混业——分业——再混业”的过程,目前采取的混业经营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支持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投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传统商业银行的获利水平。当然,这一模式的根基所在就是要拥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管体系,能够成功地控制和降低因此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传递现象。

对应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的分业经营是有利于维持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的,也是有利于防止某类金融风险向其他领域扩散的有效模式。但是,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相互渗透和扩散的同时,也限制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的提高,限制了投资银行拓展业务过程的筹资渠道,使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在资金实力、业务品种以及创新能力上都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首先,从经营规模来看,我国证券经营机构1999年的平均资产规模尚不足国际大型投资银行1998年资产规模的1/10,而资本实力更是只有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的3.95%左右,而我们的资产负债率要远远高于国际同类经营机构,换句话说,我们不仅在规模上无法竞争,而且在资产质量和经营风险方面与国际经营机构存在更大的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多数国际同类机构当时虽然尚未进入混业经营阶段,但普遍与商业银行业务处于同一集团的控股之下,其业务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而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则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单一性;其次,国际同类机构基本都是公众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筹资获得了进一步的资金支持,而我国证券经营机构目前只有1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其熟悉的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支持;三是国际同类机构都经过长期的资本积累以及同业间的兼并重组,而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只有不到10年的积累过程,增资扩股只是近年才提到议事日程,更缺少市场化的大规模兼并重组。

其次,从收入构成来看,国内证券经营机构与美国投资银行相比,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1)国内证券经营机构的核心收入为手续费收入和自营证券差价收入,二者占比高达74.12%,而美国投资银行的收入构成更为多样化,也相对均衡,几项收入均在10%-25%之间。(2)国内证券经营机构的核心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证券市场活跃程度。目前来看,券商盈利水平高低与市场年换手率高低和波动幅度高低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必将在理性投资的引导下,逐步降低换手率和波动幅度。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投资银行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各类投资银行业务,应该说其业务收益的稳定性要明显高于手续费收入和自营证券差价收入。可见,我们的收入结构表明我们的盈利能力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

四、结论

上市公司范文篇10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所谓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制公司对股利分配有关事项所做的方针与政策,其实质就是解决留存和分红的比例关系。我国进行股份制改造虽已有很长时间,但上市公司普遍竞争力不强、获利能力较差,因此,在利润有限的情况下,股利政策已成为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企业与股东等之间关系的关键,对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比较淡薄,广大投资者对股票的长期投资缺乏信心,使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1、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短期性。股利政策的决策中,股利支付率和支付的稳定性是两个重要的内容。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未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使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较多地倾向于满足大股东的意愿,而没有把中小股东的利益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因而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没有把股利政策放在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决策,没有明确的股利政策目标,股利分配随意性强、短期性重,进而导致股票价格经常波动。这实际上不仅对公司信誉造成了直接影响,而且由于股票价格代表了上市公司的价值,也因此阻碍了公司最佳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实现。

2、既派又配现象普遍。“风险与收益对等”,因此,作为公司风险的最大承担者——股东理应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有权利要求公司在有盈利的前提下分配利润。然而,从1995年到1999年,不分配利润的上市公司数在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相当一部分仅仅只是微利,而同时现金流动性较差,如要派现,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二是有些上市公司虽业绩尚可,但总股本和流通股规模已相当大,使得这些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减弱,送股也不可能。但自2000年以来,派现送股的上市公司数却有所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已扭亏为盈或者是公司已开始为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考虑,而是上市公司通过派现可以达到配股融资的目的,因为证监会就公司配股资格有如下规定: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10%,一些公司就采取了发放现金股利以降低净资产额、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作法。

3、股利分配行为极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公司的董事会经常修改股利分配方案,使得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也造成了股票二级市场的异常波动;二是一家上市公司却多种分配方案并存,这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同时拥有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等多种股票,为满足这些不同投资主体对股利分配不同的喜好,不少公司就会同时制定多个分配方案,尽管这些方案可能会使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相互损害。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措施

1、从国家方面来看,主要应作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国有股减持、法人股流通的步伐以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居民储蓄存款也在逐年增加,资本市场已有能力消化法人股,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和研究促进法人股流通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是进一步完善有关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面的法律法规,具体讲,可增加对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限制和不分配股利的限制。对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限制可通过制定一个下限和一个上限来实现:对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规定一个最低限,而对那些抱有配股融资目的公司应规定一个最高限。制定下限是因为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有利于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持有正确的心态、改变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现状、进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制定上限是为了限制有些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而大发股利。

对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的限制是指证券监管部门可借鉴西方国家这方面的作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分红时间、规定公司保留盈余达到一定水平时必须分派现金股利,否则,公司将被加增额外税款甚至终止上市资格,以限制公司超额累积利润;另外,在审查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时,除考核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外,还应把公司近几年的分红情况考虑进去,这样既能促使上市公司尽可能利用好募股资金、提高股利分配意识,又能保障广大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