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1:33:09

人口资源

人口资源范文篇1

一、近年来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主要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年大水后,中央及时作出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水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予以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投入,水利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全面进展。

(一)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已基本达标。黄河等大江大河堤防建设也明显加快。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作取得进展,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共还江还湖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主要江河河口和一些重要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疏浚,完成清淤1.2亿立方米。小浪底、万家寨、江垭、飞来峡等一批重点骨干工程相继投入运行,临淮岗、尼尔基、百色、沙坡头、紫坪铺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441座大型和重点中型病险水库得以除险加固。

(二)供水能力显著提高,节约用水取得成效。全国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达到5800亿立方米。解决了340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基本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人畜饮水解困任务。*年和*年两次紧急实施了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开展了247个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60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800多万亩。加强了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启动了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一些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通过实行定额管理、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和超额用水累进加价等措施,促进节约用水。

(三)高度重视生态用水,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全流域合理配置和统一调度水资源,黄河连续3年实现大旱之年不断流。塔里木河4次向下游调水,使干涸多年的河道重新过流。黑河连续3年成功进行了省际分水,河水到达东居延海。分别从嫩江向扎龙湿地、从长江向南四湖进行了生态补水。在部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限采地下水并进行回灌,取得显著效果。进行引(长)江济太(湖)试验,通过科学调配使太湖及其下游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加强了饮用水源区、三峡库区和重点江河湖泊的水质监测和保护。

(四)封育保护和综合治理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明显加快。以黄河上中游和长江上游为重点,推进了7大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全面启动了塔里木河、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全国128个县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在三江源区实施了预防保护工程,全国封育保护面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

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思路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水利工作肩负着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双重责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好水利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努力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防洪工作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把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抗旱工作要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抗大旱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抗,抗重于救”的工作方针,从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的全面抗旱转变,从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转变为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从主要注重农业效益转变为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当前,要在突出加强节水的同时,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制定抗旱预案和各种应急供水方案,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确保人民生活用水和城市供水安全。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完善各项度汛保安措施,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防洪安全。充分注意病险水库、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的防守。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和防台风工作。

(二)继续加强水利建设。一是加强防洪建设。按照各大江河流域加强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堤防建设和重要河段的河道整治,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蓄滞洪区、防汛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综合防洪能力。二是搞好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今年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后的第一年,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局。继续抓好首都水资源、黑河、塔里木河近期治理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加强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以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牧区水利,积极实施小水电代燃烧生态建设,在黄土高原区全面推进淤地坝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

人口资源范文篇2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要坚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需要数量的增长,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数量的增长。要充分运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人口资源范文篇3

在省“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座谈会,认真分析形势,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研究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4个省直部门和4个市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寓群省长与各市市长签订了*-*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省市长国土资源目标管理责任书》,要层层分解,抓好落实。

过去的一年,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00亿元以上、利税3200亿元、利润2000亿元,分别增长28%、45%和50%;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0亿元,增长15%左右;进出口总值768.9亿美元,其中出口462.5亿美元,分别增长26%和30%;利用外资(老口径)17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8亿美元,分别增长12.6%和1.1%;财政总收入334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72.7亿元,分别增长24.7%和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增长8.4%。特别是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增强,人口控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水利建设等方面成效更加明显。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初步形成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得到加强,土地资产收益和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挖潜盘活存量土地10多万亩,实现政府国土资源收益305.5亿元。全省重点用能企业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5%,重点用水企业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取水同比下降23.6%。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得到改善,城市环境和大气质量明显好转,17市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89.6%。水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优化配置成效明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启动,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52%,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人口、资源、环境、水利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必须正确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就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总书记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要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也是发展问题。如果控制人口、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工作做不好,再大的经济总量也会被庞大的人口所消耗,再好的增长势头也会因资源难以为继而不能持久,再富裕的生活也会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毫无价值。因此,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根本立足点,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任务。“*”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大力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我省“*”规划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提高效益、改善结构、降低消耗。我省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支撑经济增长的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都比较短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大幅度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有效化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今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树立资源保护观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党的*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我省来看,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低生育率与高增长量的矛盾十分突出,土地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水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践证明,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发展的老路是不可持续的。要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和*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在保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在好上下功夫、上水平、见成效。

毫不放松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改善人口结构,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尽快把我省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并最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要认真总结去年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经验,合理引导政策内生育,严格控制违法生育。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把人口数量指标和性别比的指标统一起来考核,实行标本兼治,尽快改变一些地方性别比偏高的状况。要进一步夯实农村、城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三块基石”。完善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体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结合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村、合格村建设。建立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体系,从生产、生活、生育多方面关心计划生育家庭,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充分体现优待和倾斜,重点抓好计划生育奖励和技术服务免费两项法定政策的落实,全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毫不放松地抓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继续实行从严从紧的土地管理政策,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证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用地。把节约土地放在首位,大力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进一步挖潜盘活存量土地上,引导建设项目向依法设立的开发区和城市工业区集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强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全面落实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确保经营性用地全面实施招拍挂出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要从规划、布局、权属、环境入手,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集中开展重点矿种、重点矿区的专项整顿,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坚决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办矿等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抓好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开发利用示范试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培育规范矿业权市场,维护国家所有权益和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

毫不放松地抓好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一是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集中力量抓好生态省建设第二阶段目标任务的实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县、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全面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评价标准,尽快形成企业、行业、社会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二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饮水安全和流域治理为重点,全面实施“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快电厂脱硫步伐,加强机动车尾气和室内污染防治。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食物。三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吸取松花江污染事件的教训,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和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环境事故应急监控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预警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

毫不放松地抓好水利建设工作。围绕“既不怕旱、又不怕涝”的治水战略目标,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形成全面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水利格局。一是加快水网建设。大力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好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一期和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努力形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生态长廊。二是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继续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治淮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大型骨干河道治理,提高流域综合防洪能力。加强重点城市的防洪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大力实施“千里海堤工程”建设,做好沿海地区防风暴潮工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抓紧改造现有的抗旱工程,因地制宜修建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和集雨等抗旱设施。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三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节水产业,逐步降低高耗水行业比重,减少结构性耗水。深化水价改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规划建设一批海水淡化工程,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三、进一步加强对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领导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一是思想要更加重视。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切实抓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经常研究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关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逐步增加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人口、资源、环境、水利方面的项目建设。同时,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不断改进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增强竞争力。坚持公平、透明、规范和法制的原则,逐步开放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营市场。要增强全民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二是责任要更加落实。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就是因为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作风不扎实造成的。要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要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用制度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落到实处。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评价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绩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认真执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和迟报漏报责任追究制度,构建起职责明晰、各负其责、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工作运行机制。这次会上省政府与各市签订的两个责任书,年底要认真考核,确保完成任务。

人口资源范文篇4

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人口总量的严格控制,人口年龄结构却发生了峰谷交替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效益。从我国人口发展的这种态势来看,大城市平均领先于全国约25年[1,2],且其教育资源又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因此,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同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就应及早提上议事日程。过去对此问题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研究[3],使人口控制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协调。因此,在强调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今天,解决人口与教育的协同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我国各大城市与上海市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相似性及其相位差

上海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城市中均属最低水平,1993年起户籍人口整体出现自然负增长(-0.8‰),率先跨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行列,其人口年龄结构如图1所示[4,5]。

附图

图1上海市1996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北京等大城市与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峰谷交替具有相似性,只不过在年龄或时间上有所先后,即存在相位差。例如北京波动相位差比上海滞后约5年,人口自然负增长滞后约15年,如图2、3、4所示。

附图

图2北京市1990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附图

图3上海市1990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附图

图4我国各大城市相对上海市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相位差估算示意图

我国37个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者)人口年龄结构相对于上海的相位差滞后0~10年不等,而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则滞后6~40年不等,如图4和表1所示*

加权平均相位差24.85注:以上数据以我国人口第四次普查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发展的态势为依据近似估算得到。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各大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发展态势基本相似,但存在着相位差,上海相对于其他大城市处于领先地位。

二、上海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分析

上海从1993年起,抚顺和沈阳从1999年起都已发生人口自然负增长,其他30多个大城市也将紧接着相继发生类似情况,因而相应的协同不但具有紧迫性和长期性,而且更有局部性和全国整体性。因此,有关政策的研究可在上海先行试点,而后逐步推广。

1.学龄人口数的峰谷交替对教育资源配置的重大影响

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峰谷交替,必然导致学龄人口数的峰谷波动。1982年前后,出生人口数出现了一个小高峰,每年出生人口数一般在15~20万人,但近几年出生人口数急剧减少,1995~1999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数只有6.61万人[5,8],形成低谷,对教育冲击极大。这样,1~3岁入托的人数和4~5岁入园的人数也就相应出现峰谷交替,因而原先适应15~20万幼托人数的教育资源严重多余。目前上海市的小学生源急剧减少,约为10万人左右,如图5所示[4]。而原有教育资源却能适应15~20万人的生源,从而也导致了严重的多余。但按照上海人口规模目标的要求,15~20年之后的生源又将逐步回复到15~20万人的等级,因此,对多余的教育资源又不该任意搁置与浪费,应予更加合理的调整和配置。

附图

图5上海市2000~2020年小学生源人数与可容纳量预测

上海市高中教育的调整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其初中毕业生人数1998年已达最高峰值21万人,从1999年开始有一个小幅回落,2001年又将回复到较高水平,如图6所示[4]。

附图

图6上海市1996~2020年初中毕业生与高中招生能力预测

上海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挑战。由于80年代初上海人口生育的小高峰,大学学龄人口数的高峰期也将来到。而从上海市1993~1999年人口负增长的情况看,到2011~2017年,大学学龄人口数将急剧减少[8],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相应的教育资源也将难以得到优化的配置。

2.外来劳动人口增长对人口整体素质提高提出的新要求

外来人口的稳步增长是影响上海人口总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993年至1998年5年间,全市常住人口由1403万增加到1464万人,其中增加量的80%为外来人口。每年在沪务工的外来流动人口约有200万人,90%以上是中青年,其中60%~70%的人处在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中,已成为上海事实上的居民。外来人口子女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年级人数约达1.5万人,在一些外来人口聚居的区域,会给教育资源的布局带来较大的压力[4]。

三、北京等各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分析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上的相似性,北京等各大城市也会相继出现上海市目前所面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类似问题。抚顺和沈阳1999年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北京、大连、天津、长春和吉林5个大城市也将在7年之后紧接着步入负增长,形势也相当严峻;其他如哈尔滨、南京以及郑州等20多个大城市也将相继出现类似情况。同时,各大城市的资源配置又互有关联,并非完全孤立,运作得好,可以在地区上时间上互补协同,发挥更大效益;反之,相互之间会形成冲突和冲击。因此,我们应从全国整体上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我国大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1.建立“中国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尽快建立大城市的“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跟踪人口控制的现状,及时掌握学龄人口数峰谷波动的情况,探索各地生源峰谷互补的可行性,发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能性,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开放的力度,提炼或制订相应的指导性政策和法规。

2.利用各种途径扩大和调剂生源

学龄人口数峰谷交替现象所导致的生源多余或缺乏已成为困扰各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性难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的教育资源也可能会进入一些大城市,争夺部分生源,导致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将对教育事业形成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大城市可以利用人口年龄结构在时间上的相位差,充分发挥各地生源在峰谷上的互补效应,可以跨省市扩大和调剂生源。各类学校应相应地完善软件设施,强化内部管理,充分提高原有教育资源的效率和效益。

3.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和调整的力度

各类学校应利用生源在不同城市不同时期的峰谷现象,有序地加大师资队伍培训、调整和提高的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有责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各类学校应针对老中青三代教师采取不同的方法,以确保教育队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强化教育资源的多元化运作——部分教育资源作为非营利性产业进行特殊运作

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教育资源多元化的运作方式,可有公办、民办、引进外资协办及混合办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资源都可作为非营业性产业进行特殊运作。

民办学校,在特殊运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清民办学校的意义。要纠正“私立学校即贵族学校”和“私立学校即私有学校”等片面观点;(2)民办学校要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进行运作,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单位;(3)抓紧政府立法,大力加强民办教育的法制建设;(4)政府应为民办学校提供适当的支持、资助和监督[9,10]。

人口资源范文篇5

[关键词]人口生育;利益导向;对策研究

一、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意义

我国人口仍然面临四大压力,即就业人口对经济承载的压力,贫富差距对社会承载的压力,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承载的压力,人口总量对环境承载的压力。四大压力常常相互作用,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形成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区域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对策,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对建设我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人口生育与利益导向的主要问题

由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不相适应,造成人口压力过大,进而增加耕地面积,又造成森林急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气候异常、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难以消除的生态后果。

(一)建设用地增大,可利用土地急剧下降

随着区域的能源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日益提高,造成过度的资源消耗,损害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数量和需求量的增加,矿物资源必将越来越稀缺,其价格也将日益昂贵。如果不加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消耗率过高,终究会超过资源的供给能力。因此,必须努力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节约使用资源,使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协调。我国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其意义尤其重大。

(二)人口政策与人口观念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传统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习惯势力,由此束缚了改革开放步伐,丧失了不少机遇。政府职能交叉错位,工作效率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转变迟缓,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不能很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人口与资源宏观管理。人口政策不到位,落后贫困地区又无条件很好执行。加之政府长期实施的人口体制与经济体制没有很好结合,分布分散的农村普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大、法制环境不健全。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相当多的缺陷,不依法执行人口政策、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的现象还比较多。尤其是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政府承担调整人口与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弱化。而不能简单地依靠市场的力量,来逐步克服人口与资源问题,造成滞后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人口与农业资源的矛盾

从长期看,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与粮食生产能力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一是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形成了对耕地保护的压力并主要表现为耕地供求矛盾。二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总量需求的压力。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所形成的压力。土地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主体,随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空前加大,特别是以退耕还林、防治沙化、保护湿地等为主体的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的实施,对保护耕地及其他生产性用地将带来新的压力,土地利用规划是协调各业用地需求、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合理配置土地、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城乡建设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

(四)人与环境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出

自然生态较为脆弱,我国大多数经济上不发达的地区都处于生态脆弱地带,随着人口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与我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表现为:第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索取导致有限的资源迅速减少乃至枯竭。山区耕地资源十分紧张,95%的耕地面积为不同坡度的山地,由于坡地比例较大,土薄质差,机械化难以推行,水利化难度大,高原缺水,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第二,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日益退化。如一些地区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毁林开荒,过度的砍伐,形成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落后地区人口贫困化。第三,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由于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资源的利用开发,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

(五)经济发展与有限投入的问题突出

我国由于地理区位的原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结构单一,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不畅;经济水平低决定了收入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经济发展与需要大量投入的矛盾成为我国调整人口与资源结构和发展经济的制约瓶颈。一定区域人口与资源结构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同时也总是要受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在分析人口与资源结构的历史成因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人口与资源结构的现存因素,对于人口与资源结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稳定、保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今年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基本取向。

三、完善我国生育利益导向的对策

我国只有实施政策牵动,行政驱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广大计生户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生活上保障,心理上平衡,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育龄夫妇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我国的低生育水平。

(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从严控制人口

我国千方百计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坚持“三个一”领导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把控制人口增长的重点放在农村,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限制二胎,杜绝多胎,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

(二)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教师工资和按学生人数平均的公共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要确保义务教育的投入,在我国基本完成“普九”的情况下,及时把义务教育向普及十二年制的目标推进,重视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我国中小城市和县城都要积极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实现城镇劳动就业与人口城市化的同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倡自主择业。实施就业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力在更大的空间合理流动。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健全城市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保障范围,提高保障程度,逐步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各种保障制度。

(四)改革和完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体系

加强基本医疗,发展保健医疗,尤其要重视重大疫情的预警防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助机制的建设。加快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多发病、地方病和城镇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运动,建立全新的公民健康观念。完善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五)加强宣传教育

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是用奖励优待的办法,提倡和鼓励群众少生孩子、脱贫致富的一项利益导向政策措施。在推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倡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宣传工作要深入细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把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办法程序、承办部门、兑现地点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群众。通过广泛深入、耐心细致地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和要求,了解自身的权利和利益,转变群众旧的婚育观念,使他们懂得少生或生一个女孩同样在老年时会生活得很好,经济有保障,从而坚定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决心。

人口资源范文篇6

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市委、市人民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摆到我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结构日趋合理。土地、矿产管理趋于规范,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到重要日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逐年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长期坚守在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会议还将表彰我市2004年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总结2004年、签订2005年经济综合目标责任书。请同志们集中精力,认真开好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核心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十届市委成立以后,在注重经济增长指标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市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就明确提出了要统筹县市、城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和融合发展的路子,将“生态立州”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并相继启动了“绿洲秀美”、“绿色通道”、“生态园林”等工程,实施了★河流域综合治理、东山绿化、公铁绿化、★湖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稳定和巩固了低生育水平;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加强了资源的勘探、保护和开发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统筹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州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人口素质还亟待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和边远地区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未来20年间,我市将进入流动人口、出生人口、劳动力、老龄人口“四个高峰期”。在国土资源方面,我市虽然人均占有耕地较多,但违法乱占滥用耕地、浪费资源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矿产资源家底不清,勘查程度不高,合理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季节、时空分布不均,有效利用率不高。在生态环境方面,我市属于温带半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山地占到三分之二以上,部分耕地还存在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等问题;绿洲面积有限,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0.59%,远低于国家16.55%的平均水平。绿洲内环境污染压力较大,乱采滥挖荒漠植被、捕杀野生动物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市建设中,影响环境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对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重视不够,对科学的发展观还存在模糊认识。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把落实三项基本国策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抓住重点,干一件成一件,争取年年有新进展。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大胆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以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和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为基础。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仍然在山区和流动人口。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保证经常性管理和服务工作到位。在积极建立社区、企业、群众组织构成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的同时,着力抓好农牧区的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健全以县站为龙头、乡站为主体、村服务室为基础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想方设法兑现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和《计划生育光荣证》夫妇的奖励政策。继续抓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农户的优先、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要继续稳定现行生育政策,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加强管理,使计划生育工作成为造福人民的事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工作机制,避免出现流动人口在管理上失控,所有面向农民和城镇居民包括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都必须依法照章进行,寓规范管理于热情服务之中。要按照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要求,把优生优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面普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使优生优育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广泛开展国情、区情、州情、县情和乡情教育,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知识,提倡移风易俗,树立新型的婚育观念,增强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坚决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要进一步健全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明确有关职责,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

(二)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

资源的严格保护、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增强节约使用资源的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只有将资源保护好了,资源对发展才有意义,但保护是为了开发利用,单纯的保护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把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既加快经济建设,又保护好资源。

首先,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兼顾生态”的原则,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力度,健全保护措施,落实保护责任,进一步稳定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耕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今后,建设用地原则上不准占用耕地,水利、交通建设非占耕地不可的,一定要坚持占补平衡。城乡建设除老城区拆旧建新之外,扩建尽可能不要占用耕地,鼓励利用戈壁、荒滩、非耕地建设新区和各类园区,努力向田中有城、城中有田的方向发展。要认真履行耕地“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的法定义务,积极开展土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今年,要先期在南山和★县启动此项工作,并力争有所突破。要继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城市土地政府储备、统一供应、公开交易、多种形式竞价出让的土地供应机制,使土地收购储备、土地有形市场、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交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努力实现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新突破。

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一下增加耕地与违法开荒的问题。去冬今春以来,由于受★价格利好因素的影响,各县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法开荒问题,尤其以★、★河流域较为突出,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和生态环境。为此,前不久,市委、市人民政府专门召开了严禁违法开荒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立即停止一切违法开荒行为;对去年冬季以来开垦的荒地要进行认真清理整顿,属于违法开荒的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要规范审批手续,除了土地“占补平衡”项目以外,立即停办所有开荒用地手续。市委、市政府将于近期对各县市开荒清理整顿工作进行检查。

其次,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保护。我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在已探明的32种矿产中,★等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我们必须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保护中,当务之急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放开矿产资源的勘探权和开发权,除国家明确规定不能放开的个别矿种外,其余均可对国内外有勘探开发能力的企业开放,并实行谁勘探、谁开发的政策,允许勘探单位有偿转让勘探成果。但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一定要统一规划,有序开采,特别是我市垄断性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要引进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避免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要加大矿山环境管理和治理力度,切实抓好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有效遏制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第三,要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各级党政要把水资源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方针,把水利工作认真抓好。围绕解决洪涝、干旱和污染问题,加快大型骨干水利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搞好★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同时,把★河流域、★河流域和★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摆在重要位置,积极争取启动一批大中型水利和防洪工程建设。要继续抓好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把推广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逐步提高喷灌、滴灌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的普及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逐步使这种先进的灌溉方式成为我市农业的主要灌溉方式。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目前我市地下水开采量不到1亿立方米,仅占全市地下水可采储量的10%左右,开发空间和潜力巨大。要结合高新节水技术的推广,从政策上引导和灌溉使用地下水。继续推广工程性节水措施和小畦灌、沟灌、膜上灌等田间节水技术,搞好干、支、斗三级渠系防渗,全面推行定额灌溉和配水到户。结合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大力改进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继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水利产业,推进水利建设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

(三)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努力提高全州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坚持在发展中加强环保、以环保促进发展,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眼,从薄弱环节着手,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也是我市的薄弱环节。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依靠国家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集中力量,抓好一批事关我市经济发展全局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要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到位比较好的有利条件,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完成15亿元的建设任务。要坚持“生态第一”的原则,全面实施“绿洲秀美”工程。重点围绕★河流域、★湖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全面规划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工程,特别是要积极争取和用足用活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使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的计划,享受政策。要继续采取路地共建形式,加快铁路、公路沿线“绿色长廊”工程建设。要把植树造林和发展林木产业结合起来,实行“谁造谁有,自主经营,自由处置,利益归己”的政策。农田防护林、薪炭林的经营权可以采取拍卖等多种形式,归农民所有,由农民自主进行经营、管护和采伐,但采伐后必须及时更新。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要加大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放宽环保市场准入条件,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建立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要进一步抓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保证达标排放企业长期稳定达标,停产治理企业污染治理要加快进度,没有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不得投入生产。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事关全市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我州发展的长远大计。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我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水平。

要强化工作责任制。搞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重在加强领导,关键是落实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研究本地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影响和制约本地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突出问题,要亲自抓。要进一步完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目标责任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不断加大投入,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资金落实。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落实奖惩措施,对工作失职的,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要严格依法管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涉及许多法律法规,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要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法,绝不允许知法犯法,干扰甚至阻挠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严格执法、秉公执法。要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落实好有关政策,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实施国土资源法规,不断提高执法监察水平,把国土资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坚决依法查处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切实抓好《水法》的贯彻执行。加大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执法力度,确保城乡供水安全。严格依法治理,并不是墨守陈规、按部就班,而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要抓好队伍建设。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队伍建设,经常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人口资源环境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制度,注重在工作中考察选拔实绩突出的干部,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口资源范文篇7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把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为生态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各项工作呈现了良好的态势。人口计生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加强综合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农村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重点难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五年来一直保持全省一类行列,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出生性别比连续18年保持在正常范围。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扎实开展生态市建设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创模和创园林城市分别通过了验收考核,通过创建有效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入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计划,加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污染的监管和治理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事件,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治污能力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广泛开展了蓄电池、砖瓦窑等“三高一低”行业和“五小”企业的专项整治,去年拆除机立窑50座,节约用电2亿度,减少粉尘排放量2万多吨,今年可以全部淘汰水泥机立窑,实现三年目标两年完成,长兴县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已摘帽;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制定并实施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广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活动,推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进一步加强,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已连续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较好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围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编制了一系列水资源规划,通过实施水源建设工程、引湖济河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市大中型水库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相继完成了老石坎、对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兴建了凤凰水库,今年又启动了老虎潭水库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成为太湖流域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总之,对我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十一五”是我市全力实施率先崛起战略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加快科学发展,迅速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奋力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使资源要素制约和人口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一些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问题可能会随之产生。一是在人口方面,我市将逐步迎来劳动年龄人口、市外迁入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四大高峰”,低生育水平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如何有效快速地将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还有待于抓紧破题。二是在生态环境方面,**有限的区域环境容量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环保工作还存在片面认识,工作还不够到位,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和信访事件逐年增多,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去年的“天能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水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太湖流域的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水质型缺水矛盾突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三是在土地和矿产资源方面,资源短缺的制约将长期存在,粗放式利用土地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在国家严把土地阀门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还需要很好地研究和创新。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任务也还十分艰巨。这些情况说明,在新的一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繁重。如果不能在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无从谈起,增强“三力”、率先崛起也难于实现,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思想上一定要真正形成共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继续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定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土资源工作要围绕“保护、保障、挖潜、集约”的方针,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工作要继续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推动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水利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特别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更加重视农村水利建设和水环境整治,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面,我就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全国“两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转变的新阶段。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基于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一是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加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二是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当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从**来讲,我市产业层次比较低,经济增长仍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的代价比较高,如果走传统的老路,要素、资源、环境的约束势必会越来越大,势必会严重影响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进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说到底,是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紧迫性,把它作为实施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战略的重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来抓,彻底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缓解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我市的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比较突出,制造业仍以纺织、建材两大传统行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前几年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的,是付出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的。“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要实现12%以上的增长速度,必须建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工业“3911”、农业“4612”、服务业“3551”行动计划。研究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减少污染、环保、绿色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快“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坚决杜绝“三高一低”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消耗低,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重点行业能源、水、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要加快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做好开源、节流文章、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都需要科技创新。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我们才能走出一条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来抓。科技创新,一方面,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零”排放技术等,努力突破技术瓶颈,构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技术支撑体系。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约资源和环保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以推广应用。同时,要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是基础,也是保障。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法律、行政、价格、财税、金融等多种有效手段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促进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经济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实行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进出口的政策措施。要抓紧研究制定资源节约使用、有效利用的评价标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新上建设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要完善土地市场和矿业权市场体系建设,改革完善土地资源产权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机制,进一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抓紧建立生态补偿、企业生态恢复、破坏修复责任等机制,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人口资源范文篇8

城市化?小城镇化?这些路都尝试了,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出现了大量新问题,特别是多数进城农民工成为城市底层人口和候鸟式流动大军。于是,近两年的讨论集中到就地非农化上。就地非农化表达了农民不一定要进城,可在本乡本土通过非农产业发展经济,增加积累,提高收入水平。笔者认为,就地的概念是必要的,但是非农化的含义太局限,因此将就地非农化作一修正,改为就地多元化。

什么是就地多元化?笔者认为,就地多元化并非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过的现代化模式,而是由人口规模、资源短缺、环境制衡种种要素合围出来的轮廓性的方向。在人地冲突和城乡二元体制、社会化小农村社制长期存在的中国,就地多元化可能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唯一可行方向。

就地多元化的基本轮廓有这样几条:一是农村生态地理环境大体上维持原貌,有相当的比例的农耕土地。二是农民的身份并没有变成城市居民。三是农民的谋生方式多元化。可以在城市或乡镇打工,在农村消费,土地作为生活资料永久保留,打工的收入鼓励其返回农村作为自己和家人享用低价高质的公共服务的代价。四是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与周边城市带相似的水平,它并非基于当地的经济收入而是政府大力推行社会政策的效果。五是社区生活是开放的,与社区外更多交流与互动,人口聚居的程度低于城镇,高于自然村或行政村,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封闭的农村社会,又不同于脱离自然生态生造出来的现代城市社会的居间的生活方式。比起城镇,它的人口构成的同质化程度要高得多、人口也没有那么集中、社区形态相对也比较单纯,它是在广阔的自然空间内被建构出来的更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的社会空间。

一、为什么中国只能选择就地多元化

就地多元化是促进农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下判断:

首先是由中国的人地矛盾冲突的规模决定的。

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剩余劳动人口的基数太大。根据2003统计年鉴,接近13亿人口里农业人口的比重达到60.91%,7亿8千240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有5亿人。按照市场需求、技术、耕地的水平、农田设施等等核算,农业劳动力有1个亿大体上够了。就是说,有4亿农村劳动力是属于就业不充分的农村失业者。其中,到城市打工的有1亿3千万人左右,也就是说,静态地看,有2.7亿人是需要继续向外转移的劳动人口。中国人均耕地太少,不足世界的三分之一,且逐年下降,现在已经减少到1.41亩,目前每年征占的土地1200万亩以上,25年后,耕地的总量要减少3亿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会更少。

按照中国城市化的设计目标,加快下一步的小城镇建设,到2030年就是“两个对半”,如果一半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到那时总人口为16亿,即使完全达到这一发展目标,也还有8亿人得留在农村。即便城市化率超过60%,也仍然会有40%的人口,6.4亿人在农村生活。

这就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25-30年间,中国没有可能将农村人口基本上转移为城市人口。可以预见,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生活方式将长久地存在。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就只能是就地多元化。

农村人口就地实现多元化的构想超出了迄今为止的人类经验。人口的规模往往是演成超常态社会和超常态变化的基础。中国的封建社会上千年呈现超常态的稳定结构,上个世纪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以小米加步枪战胜了飞机加大炮,又在30年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以及上个世纪最后20年令世界惊诧的经济改革,以及最近几年作为中国崛起标志的经济规模和国内外市场的加速度,都证实着规模的奇迹。同时,规模导致的社会问题也往往超出常规和常识。十几亿人口和几百万或几千万人口是不同的量级。很多事物的通行发展规则,放在十几亿人口的基数上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对一个人口小国来说的辉煌成就,除上13亿人口也许算不上什么,而任何微小差误乘上13亿人口,可能就是天大的问题。

其次是城乡的经济增长差距决定的。

中国自2002年开始进入新的经济增长期,其经济规模和市场正在加速扩大。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2002年为8.3%,2003年为9.3%,2004年创造了9.5%的历史记录。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规模达到1.649万亿美元,同进入经济迅速增长期的2001年相比,三年扩大了1.4倍。预计到200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接近2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中国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相差悬殊,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差悬殊,目前城市与农村相比,人均收入前者为后者的6倍。人均能源消费量前者为后者的3.5倍,随着中国经济整体的迅速增长,这个差距在未来25-30年内还会加速扩大。未来农村的土地比现在更少,资源更紧张,而且就农业而言,大半摆脱不了小农经济,农村人口的未来将更加艰难。

可以预料,未来农村人口转入城市的机会成本比现在更低,如果不采取有力度的社会政策,加大向城市转移的机会成本,提升农民身份所拥有的价值,城乡对立和社会的不稳定就是必然的。

第三是农民和市民的生活方式的差距决定的。

在现代社会,农民家庭的生产、生活全方位社会化,吃、穿、住、行以及生产环节的种子供给、信息收集和处理、以及所有生产环节统统社会化,但是他们的经营方式是高度分散的。当社会化和小农户两个相反的要素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特征与工业时代的城市居民不可能是相同的。

社会化小农户的生产方式导致人均收入很低,而且只能以算术速度增长。而生活消费被城市现代化拉动,不得不走向高度依赖现金支出。现代社会的衣食住行都是市场商品,特别是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也都以一定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而且必须以现金支出。

现代公共服务逼得农民对现金的需求高度社会化,而且随着公共服务价格的上涨,农民的利益就受到更大的损害。可以说,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的社会消费越高涨,农民货币支出压力就越大;货币支出压力越大,货币收入的压力就越大。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农民货币支出排序分别是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生产支出、人情往来支出、其他(主要是建房)。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大量用于教育医疗支出。

显然,农民就算尽量节衣缩食,使自己的衣食住行少些商品化多些实物化——由家庭户供给,面对只能以现金消费的高度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也无计可施。尤其基本卫生和初级教育,成为小农户须臾不可离开的基本消费,农民即便维持最低水平的公共服务消费,往往也需要借贷。收入以算术速度增长,现金需求以几何速度增长,两者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社会化小农户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货币收入最大化。所以,积累水平低下、内需不足的中国农民,陷入了借贷-消费-还贷-接待的恶性循环,他们无力城市化。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农民进城打工但却不愿做也不可能做城市居民的深层原因。

二、实现就地多元化需要进行社会政策设计

既然实现农民就地多元化是以形成一个既不同于传统农村社会,又不同于现代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为目标的,那么,经济增长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就不是度量现代化程度的主要目标。其实,收入与消费是一对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消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部分地脱离收入而具有独立存在的空间。例如,信贷消费,资产消费,还有转移支付消费等等方式使得任何一个阶层都有可能脱离即期收入而进入消费。通过消费与收入的间隔化以刺激消费正是被现代社会用来加速经济增长的一种工具,甚至不是生产创造了消费,而是消费创造了生产。

社会政策是创造转移支付式消费的重要工具。这个转移支付不需要付费,只要进行资格审查。社会救助是其中最典型的政府转移支付的例子。而社会养老保险是将中人和新人的金融资产转移支付给老人。职工购房是将职工所在单位的资产乃至社会资产部分地转移支付给了个人。只是,这些转移支付农民都没份,它们大都是对着城市人的。对农村全覆盖的社会政策有五保户供养、特困户定期定量救济、灾害救助和扶贫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是特惠制而不是普惠制,受益者是农民中的极少数人。最近两年新出台的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开始普惠制,各级政府给中西部缴费参加这项制度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20元钱,不过,由于政策规定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以大病为主,导致这些钱仍旧只惠及极少数人,约占人口的1-3%。

对农民就地多元化进行社会政策设计,首要的原则就是普惠制。这不仅仅是因为农民整体上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还因为贫困农民只有在全体普惠基础上特惠,才能获得实在的利益。

其次的原则是调节农民收入与农民消费的差距,创造超值消费的空间,加大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机会成本,提升农民身份所拥有的价值。让农民的钱比城里人的钱更值钱,100元能够享用200元、300元的消费,相当一部分农民自然就会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了。

具体而言,社会政策的超值消费设计应明确限定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主要是进行普惠制的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包括了从预防保健到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以及对大病的社区转诊服务。社区教育包括对全体农民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教育、农业科技培训、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等。为了实现这个社区超值公共服务的设计,基本的条件是建立农村社区的公共资产,这些资产是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载体。这些资产应该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社区文化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社区篮球场、社区灯光广场、社区道路照明网络等等。

要特别说明的是,越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越需要对全体国民承担基本的公共服务。因为,尽管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消费的种类大都可以用私人服务替代,但是,私人服务选择性高价格也高,替代的代价是人们要为高选择性多付费。而且一国的贫困差距越大,市场公平交易的和竞争定价的机制就越失灵。所以,公共服务尤其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如初等教育和初级卫生保健由政府提供,并非只有因为公共物品的生产不排他、公共物品的消费只能共用——其实,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找到新的解决方法,而是面对低收入群体,政府有责任通过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进行社会再分配。

私人物品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和政策博弈确定。政策的价格参考是消费群体可负担能力的一般水平。这里所言的消费水平是指大多数居民的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是以城市居民为标准。而在中国,就不能以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来替代农村。农民才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是却对公共服务价格的品种、价格决定没有丝毫的权力。在21世纪,政府要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社会政策必须有一个大的转折,从向城市倾斜转而向农村倾斜。从农民群体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和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出发,确定农村公共服务的品种和价格。

三、如何实现就地多元化

实现就地多元化是一个多目标规划,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相统筹,政府发展与农民社区组织的发展相统筹、农民社区组织的发展与农民户的发展相统筹。为此,需要摒弃过去长期实施的单打一的政策,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并举,将经济政策融入广义的社会政策。

农村社会政策需要调整方向,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加强对农村多元就业的政策支持和对农民组织的政策支持。

就业多元化的广义社会政策实现方式有以下4类:

第一,保护农村的多样化资源,城乡优势互补基础上促进农民多元就业。

农村最大的优势,在于自然生态和资源的多样化。它的基本资源是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山林矿产资源和清洁的空气、水资源。农村的人口密度比较低,又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是城里人获得灵感、激发精神活力的重要去处。

当代人对生命理解的最大误区在于,淡忘了作为一个自然人最基本的属性,过于强化社会人的状态。只知道个人奋斗、个人理想,放弃了作为自然人的属性,放弃了人类本应该像花草树木一样需要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需要干净的水和充足的睡眠。而农村则能帮助我们找到重新获得这些来自于自然人的生命活力。

保护农村的多样化资源,是对人与自然协调、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发展方针的具体实践,它能够起到增进农村优势,促进城乡优势互补的作用。

以这样的原则发展农村的产业,就要以促进保护资源为前提的就业机会为重。无公害、无污染的高效绿色农业生产及其绿色产品的市场销售业应该排在首位。这类产业不仅可以发挥农村的优势,而且直接进入市场,能够适应农民对现金的需求,帮助农民尽量增加货币收入。其次,对于资源受到严重破环的地区,政府需要认真考虑设置大地园丁的政策,即将一部分农民户聘为当地的大地园丁,由政府来支付保护自然资源的大地园丁津贴。

不过,大地园丁应该不是个体形态,而是集体形态,农民以土地为个人资产产权入股形成土地合作社,合作社进行集体经营,大地园丁的津贴由政府统一发给合作社。这样做,有利于低成本地改变农业的外部条件,扩大农户经营规模,为农业向市场经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组织和制度基础。

其他的多元化的出路与此相似,即大体通过支持农民组织各类合作社的方式,尽可能扩大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户家庭内部的和外部的生产规模。例如在金融、批发、保险、流通、等非农生产领域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组织有利可图。同时,在明文规定合作组织必须把收入中的大部分返还农民,用于农村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农民合作组织免税。

第二,政府资助农民建设社区公共资产。

公共生活是构成一个社区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人类发展史证明,生产力越不发达,公共生活对于维护社区安全的效用就越大。中国农村分田到户之后,尽管农民的个人收入有所提高,不过,缺少了集体的保护,缺少了由集体支撑的公益资源和公共生活,农民完全地原子化,重新回到一个高度分散的、孤立无援的状态。许多农村公共设施如乡村小学、敬老院、乡镇卫生院等陈旧破败,甚至一些村庄没有了公共用房,除了赶集还能走到一起外,几乎就没有设施和空间能够经他们凝聚起来。再加上村卫生室私人化,村社的互助传统受到忽视,人际关系恶化,这些都导致农村社区的社会公共生活并没有随收入的提高而改善,而是明显地下降了。

农村社区公共资产建设和在此之上的农村公共服务产业尤其是卫生、教育业结合起来,可以使得农民以比现在更少的现金得到比现在更多的公共服务。这不仅对于一般农民有重要作用,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效果更大。因为,贫困农户的问题不仅仅是吃饭问题,更是无力使用社区公共服务(公共卫生、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使社区农户在现行收入水平下享受显著高出该水平的社区公共服务,不仅贫困农民的救助问题可以大大缓解,而且有利于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与发展。从经济角度,这样做的效果也可以降低公共性消费的个人支出,避免造成过量的货币收入压力。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社区经过20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批社区公共资产,为开展社区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现在,需要为建设农村的公共资产作规划了。

建设农村社区的公共资产,拓展农村的公共空间,需要政府发挥导向作用,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技术支持。同时既要培育农村社区内部的力量,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形成公共资产,又要发挥政府对社区公共服务进行整体规划、融资、评估、监督等功能。

这其实是一项农村社区重建的计划。目前由于取消农业税和乡镇体制改革,致使乡镇出现了一些闲置的公共资产。还有一些村小学的校舍、乡镇的办公室、以及乡办企业由于并撤而房屋闲置,这些都可以作为政府通盘考虑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资产建设的因素。合理利用现有资产与发展新的农村社区资产相结合,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推进农村社区资产建设的进程。

在这方面,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韩国农村开展的新村运动始于1970年。政府向农民无偿提供水泥和钢筋,要求他们在各自的居住区自行开展修房修路和改水美化的工作,鼓励他们主动地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新村运动逐渐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农民自发地成立各种开发委员会,修筑乡村公路、整治村庄环境,兴办文化事业,推广农业科技。经过10年光景,新村运动从农村逐渐向城市扩展,在扩展过程中,帮助城市消化了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在市政管理、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等方面出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民进城就业引发的城市过多的社会问题。

第三,运用多种手段,推进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的个人资产积累。

要解决农民内部的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帮助贫苦农民脱贫致富,不能仅仅依赖转移支付的手段给予收入补助。因为救济穷人只能暂时减轻他的困难,但没有可能减轻他的贫困水平。救济供养了弱者,但无助于使他们变强。要实现减贫就必须超越传统的以收入为基础的救助政策,转换为以推进资产建设为基础的社会政策。除了促进社区公共资产积累之外,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农民户的个人的资产积累和个人消费选择,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重要的政策。

增强贫困农户的个人能力,促进其个人资产的积累也是发展型农村救助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后,中国农户致贫并非由于缺乏生产生活资料,而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自身能力不足,仅仅采取类似城市低保制度的补差救济方式,不仅难以实现,而且,比城市更加容易导致救助对象陷入贫困陷阱。新疆呼图壁县民政局联合当地银行,利用农村养老金个人账户卡作为质押物,帮助农民对自己的和邻居的养老费储蓄实现春天贷款、秋天还款的周转和增值积累,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农民个人资产积累的新方式。只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对贫困户的养老金个人储蓄的鼓励政策,就能够产生一种动力,推动贫困户增进对自身价值的认知、自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四,以政策鼓励农民建立自治组织,形成利益自我表达的机制。

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研究的对象。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就是近百名留学国外归来的知识分子坚持了十余年的一场改造农村的运动。自那之后的中国农民革命战争以及1949年以来的农村,78年以来农村再次,关于农村的革命或者改革几乎延续了一百年。百年来的革命带头人都是以农民的名义,以农民利益代表的名义,去实现他们的政治目标。中国农村社会中真正缺乏的,是农民自己建立自己的社会组织,管理自己的社区,形成利益自我表达的机制和增进自己的组织、协商、协调的能力。

目前,农村的农民组织大都只停留在专业技术协会的层面上,少数地区有了农会和其他公共利益组织例如农民医疗合作社。

当前,中国政府已经了鼓励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农民合作社的立法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这为农村自治组织的发育奠定了合法性基础。

人口资源范文篇9

一、充分肯定成绩,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关系广大市民的素质和根本利益。“十五”期间,我县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按照“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改善出生人口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出生率由2000年的7.68‰下降到6.5‰,死亡率下降了0.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85‰下降到1.26‰。人口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的100:127,降至去年的100:111。人口素质逐步提高,实现了“普九”,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重达到70%。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坚持执行严格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严格控制土地这道“闸门”,较好地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积极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和有形市场建设,保证了基本建设用地,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范出让行为,去年共招拍挂土地18宗27.25公顷,获拍卖收益10400万元,招拍挂出让比例达到100%;对矿产资源进行有序开发利用,尤其对天青石矿实行限量开采、定向销售、取缔私挖滥采,确保了天矿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

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生态环境建设硕果累累,成功创建了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县城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全国生态县建设全面启动;五年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23万亩,公益林建设2.1万亩,退耕还林1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3%;进一步实施改水改厕工程,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濑溪河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启动了小安溪河综合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城区道路油化、硬化工程;水资源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治理水土流失和城乡供水节水取得较大进展,整体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但是,我县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性别比依然偏离正常范围,人口和计生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计生服务网络建设与当前广大群众的计生服务需求还不相适应;二是土地资源不足与粗放利用并存现象依然存在,用地指标不足与城镇化和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用地需求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缺乏仍是困扰我县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三是全民环保意识还不够强,一些地方破坏生态、破坏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重效益,轻环保”的观念仍未根本转变。这些问题和矛盾制约着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不懈地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做好。

二、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开拓创新,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十一五”既是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的关键时期,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重点要从三个方面予以推进。

(一)立足以人为本,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任务很艰巨。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人口压力巨大。“十一五”末我县人均GDP要比2000年增长2.3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人均水平要达到届时全市的平均水平,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发展目标,这个目标要求是很高的。一方面经济社会要平稳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增长要得到有效控制,使之处于合理的增长幅度,否则,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人均水平就难以达到届时全市平均水平,以人为本就难以落到实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按照市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今年要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依法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去年,全县社会抚养费收了2881万元,2004年是1078万元,增长了1.6倍。这个数据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我们的执法力度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率提高;另一方面则说明,超生现象有所抬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各种措施,依法遏制住超生势头。同时,在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解决强制性婚检取消后出现的新矛盾、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方面要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强计划生育人本服务。切实搞好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检查、出生缺陷干预和不育不孕症治疗等服务工作,继续降低性别比。今年要确保成功创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三是完善以奖励扶助为主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农村生育观念的转变,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后顾之忧。四是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扩大出生缺陷干预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今年出生缺陷虽然下降至3%,但比例仍较大。出生缺陷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灾难。另一方面,要确保农村每一个适龄孩子都能上学。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满足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年初升高的比例要达到75%。五是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趋势将对社会带来诸多新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应对之策。要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的养老、医疗和就业保障体系。今年,我县将对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人员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实施生活补贴,在全市是大动作,但相应财政负担也增加了,接下来,我们应探索多渠道的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措施,尤其对于解决农村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于城镇这个问题,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为形成全市政策性、方向性工作意见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要加快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济,积极倡导家庭养老和“五保”老人以村为组织的集中供养,毕竟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亲情关系、邻里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无法替代的。老年人在敬老院不光要吃得饱、穿得暖,也需要感情交流,要加快建设老年公寓、活动室等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方面我们每年都有新的安排。六是关注残疾人的生活,多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立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严格保护和利用好资源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做好保护资源和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大文章。主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强化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实现国土资源的有序开发和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功能和效益,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首先,要坚定贯彻基本国策,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其次,要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提高节约和集约用地水平。大力施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国土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加大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力度。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深化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强化统一集中管理,全面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池子储,一个闸门放”的土地供应机制。要坚持纠正土地征用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件,严格土地补偿标准和发放程序,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第三,要深入整治土地市场秩序,严格征地制度和程序。认真清理和规范土地市场,坚决纠正“未征先用,批了不用”的现象,严肃查处违规乱征滥用耕地和非法出让土地的案件,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加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工作,充分发挥惩戒作用和警示作用。

二是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矿产资源,弥足珍贵。要对市场准入进行调控,防止小个体户大量进入矿山开采的局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坚决关闭不合规定、不具备开采条件、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生产秩序混乱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矿井,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严厉打击非法勘查、开采和采用承包、出租、转包等非法转让矿产权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矿业权市场秩序;强化矿产资源采掘补偿征收力度,最大限度实现现有资源的开发价值。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和实践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一批经济效益突出、资源利用合理、环境清洁优美,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项目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大头在工业,要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作用,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要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有机标志食品等绿色产品。选购节能建筑,使用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等。促进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

(三)立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是我们的最低目标。

一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中心,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实施**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继续加强建筑工地环境整治,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制止中心城区使用原煤。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濑溪河龙水段整治步伐,努力争取濑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立项实施。打造城乡立体绿化系统,重点做好县城25°以上坡地的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

二是积极抓好污染治理。深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坚持查、纠、改并举,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继续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严肃查处违法建设项目和违法排污企业,依法关闭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加快城市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强化农村化肥、农药、垃圾等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构筑城乡协调的环保体系。

三是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坚决整治城市“牛皮癣”、乱吐乱扔、车辆乱停乱放、运输撒漏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按照“村容整洁”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公德建设和法治教育,采取宣传、奖励、人性化执法等多种措施,唤醒公民、法人的环境意识、道德良知和法制精神。对进城务工农民,要亲情般关爱,耐心引导教育,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管理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人口资源范文篇10

今天上午*局长的报告很全面也很深刻,大家照着干就行了,我没什么再补充的。下面讲的话,既是对周局长报告的一点注解,也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不算正式工作报告。因此也没有传达任务。今天想借此机会同大家谈谈三方面的问题: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中国环境问题造成的严重后果、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若干设想。

第一,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现状的认识

人口资源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是960万平方公里,在19*年之前就已经有1/3天然不可居住了。这是两千多年来多次人口的迁徙和几次大屯垦造成的,一次在秦汉、一次在宋元、一次在明清,尤其是明清。三次大的迁徙,1/3的土地没了,沙漠化、荒漠化了。

建国以来,土地又因水土流失减少了1/3,现在可居住的国土面积是300多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反而增加了一倍,从7亿增到13亿。许多人口学专家认为,中国人口在两三亿比较合适,7亿就是极限,实际上我们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13亿。更不幸的是,人口增长得最快的地区,往往又是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也是全国生态屏障最重要的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生态难民最主要的产生地区。

什么叫“生态移民”?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国际词汇。它是指不是因为战争,不是因为贫穷,不是因为疾病,而是仅仅因为环境问题导致搬迁的移民。生态移民主要产生于非洲等穷国,因为那里干旱或沙漠化比较严重。但自从**年袭击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导致居民大规模迁居后,生态移民也开始敲响了富国的大门。联合国作了一个统计,到*10年全世界将有5000万以上人口因为环境退化而搬迁,到本世纪末有人说是4亿,也有人说是6亿人。

再谈谈能源问题。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孪生兄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世界几千年来战争主要为两个目的而打:一个是为意识形态,如宗教战争、西方民主化输出等等;再一个就是为了资源,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为此而打的。

日本可以做个例子。日本当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多,素质高,野心大,它有一个亚洲帝国的梦想。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源。本来他有个“西进”战略,即先朝鲜,后满蒙,再中国,然后进军西伯利亚的能源开发。后来发现,中国当时只有煤,没发现石油能源,而进军西伯利亚又成本太大,开发时间也太长(大约半个多世纪)。因此他们决定了另一个战略,即“南下”战略,就是打通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进入波斯湾,把中东的石油运过来。为此就必须发展海军,发展海军必须跟一路上所有的老牌殖民主义者发生冲突,而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坚决盟友正是美国,日本背后的钉子正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所以无论如何要打珍珠港,无论如何要把背后的钉子拔掉才能放心南下。日本还必须占领澳洲,因为那里有铁矿砂。

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必然要走向资源枯竭,必然要为争夺资源而不断冲突。如今中国45个主要矿种在14年后将剩下6个,石油5年以后将60%以上依靠进口,木材铁矿等等也统统要依靠进口。中国GDP占世界4%,却消耗了全球26%的钢,37%的棉花、47%的水泥。传统工业化需要的三大自然要素,一个是土地,一个是水,一个是矿产资源,中国已耗损大半。

再说说环境问题。如今中国有三大污染:一是工业污染。我们现在拉动GDP增长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如造纸、电力、化工、建材、冶金等等。二是城市污染。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气严重污染。中国人好面子,在城市地上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上三路”都修得不错,而“下三路”几乎都不通。仅因排污管网不通,很多污水流不过去,那些建起来的污水处理厂就变成了形象工程。三是农村污染。这是我们治污工作中的弱项。农村面源污染那么重,别说治理,由于体制制约,就连统计数据都算不出来。总体而言两句话描述:一是1.5亿亩土地受到污染,其中一部分是重金属污染,很难恢复;二是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农村的环保设施几乎等于零。现在谈新农村建设,生态安全应该是第一位,如果生态文明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都没有享受的基础。

如今,除了众所周知的这些老污染以外,一些新的污染接连而来,比如废旧电子电器的问题,比如机动车尾气问题,还有室内建材污染问题。北京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尤其是北京三面环山,这些污染就淤积在城市上空,形成“阴霾”现象,让人昏昏暗暗看不清。还有洋垃圾进口问题,因为我们缺资源,就进口洋垃圾。但洋垃圾进来后应该有一个循环利用系统,可实际上他们将洋垃圾中有用的部件拆了,没用的就扔,这就造成了重金属严重污染。尤其在沿海城市十分突出,部分地方土壤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还有生物多样性问题,还有争论不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还有争论不休的核能核电的问题,还有我们至今不知道的、没有定性的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组数字:*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得以明显提升,创造了不少奇迹。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全世界第一,中国的外汇储备全世界第一,中国引进外资全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的煤炭、石油、钢等能源消耗全世界第一,建材消耗全世界第一,原材料进口全世界第一。中国是工业用的木材纸浆纸产品全世界第二大市场,石油进口全世界第二,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到10倍,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劳动生产率是发达国家的1/30。我们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是全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世界第一,碳排放是全世界第二,十年以后第一。我们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的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质处理率不足30%。三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四亿多城市人口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其中1/3的城市空气是严重污染。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一多半的城市空气不达标,山西几乎全不达标。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逢水必污、逢河必干、逢雨必酸”。

传统污染的数字固然可怕,但是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就象一个人得癌症还没到中期晚期时还可以撑一段时间。如今最头疼的也是最紧迫的问题是环境高风险时期提前来到。

以松花江事件为标志,平均每两、三天发生一起和水相关的污染事故,现在已发生150多起了。这是一个布局和结构的问题,因为我们所有高污染、高风险的企业都建在水边。先不说钢铁厂、冶炼厂等等,仅石化化工企业一项,一万个在长江,四千个在黄河,还有两千个在人口密集区与饮用水源地。其中81%地处环境敏感区域,45%存在高风险隐患。有人会问,国外的石化企业也是在水边,因为取水方便、运输方便、排污方便,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水边?那是由于人家在建的时候,都考虑到了环境因素,为环境安全而建了很多设施。还有一个产业链的问题,即把这些重化工大规模、大集中、大封闭地建在一起,为未来的大综合、大循环奠定了整合的基础。而我们东一个西一个,重复建设不说了,但远远未考虑环境问题倒是真的。我们正在亡羊补牢,在高风险企业的旁边挖一个池子,建一个隔离带,争取一出事故能使污染物不流到江里。但这并未根本解决问题,它们确实成了一枚枚环境风险的“定时炸弹”。

未来几年里,水污染的危机和缺水的危机会成为中国环保的一块心病,也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水污染,一方面严重缺水。一缺水我们就抽地下水。过度的抽地下水,致使华北出现了一个*万平方公里的大漏斗,并且每年以一至二米的速度在下沉。这个大漏斗又在河北等地产生了一系列大裂缝,几十年之内难以恢复。华北平原各级政府现在都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南水北调赶紧过来。但几乎所有当地领导想的不是让这些水来涵养生态,而是为了上更多的火电与传统高耗能工业。环保部门这点人管不了如何用这些水,也管不了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的生态影响。我们首先头疼的是南水北调的水是不是污染的水,流过来的究竟是几类水质?

一百年来,全球用水增加了五倍,*年后要翻一番。由于缺水,粮食产量必然下降,水价必然飞涨,水将继石油以后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不得不考虑的。这是我讲的第一部分。

第二,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造成三大严重后果

第一大后果是直接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计划时,各省市GDP的指标全都超额完成了,一系列人因此升官,一系列人因此发财,一系列人因此上了广播电视,但是能耗的指标和环保的主要指标没有一项完成,全部都欠账,而且还有反弹。环保的指标一个是COD,水的指标;一个是二氧化硫,气的指标。COD每年的环境容量是700万吨,现在排的是1500万吨;二氧化硫每年的环境容量是*00万吨,**年排了*00万吨,今年有可能突破2700万吨,*年可能是3*0万吨,**年3500万吨以上。到时候国土面积50%都将被酸雨覆盖,80%的人口将处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中。

这源于我们重化工业发达,大气污染90%来自工业,工业中污染的70%来自火电。中国的能源结构85%都是燃煤结构。火电每年投资增长50%以上,*04年装机是三亿多千瓦,明年有可能一跃进入五亿多千瓦。这当然要拉动煤炭的需求。煤炭每年增长2亿吨,**年是21亿吨,今年24亿吨,*10年将达到30亿吨。这一系列火电的发展,当然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为此就必须实行严格的脱硫政策。但如今全国火电厂相当部分没有安装或者没有运营脱硫设施。

世界银行做了一个统计,说空气污染造成的一系列损失几年内将达到我们GDP的13%。可能估计得稍高一些,但确实表明我们必将回头支付巨大的治理成本,而这些治理成本很可能抵消我们取得的经济成果。

现在,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是“三同步”的。我们都知道这几年GDP增长10%,能耗增长10%,污染物排放量也差不多增长10%。“三同步”的增长就使大家理解为什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要把这三个指标并列到一起来考核各级干部的政绩;大家也就可以理解总局为什么对火电、石化项目这么敏感的原因。因此,大家要记住几个“三”:三个5年计划的环保欠账,三个指标的同步增长,三个指标的第一次并列,因此要实现环保工作的“三个转变”。

我对那些来上火电厂项目以大带小、以新带老的承诺越来越不相信。如果这些纸面承诺都兑现的话,中国的脱硫早完成达标了。这说明许多项目是在蒙我们,当然也就是在蒙中央。所以说环境严重制约了我们的经济发展这句话是不过分的。

第二个后果是直接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年全国共发生5.1万起环境纠纷;上访投诉*多万起,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两会的提案中,环境保护作为热门问题,已经超过公共安全、教育、医疗,成为前五位的热点关注问题。在北京等大城市已成前三位热点关注问题。未来的水电开发,将使移民、土地、环境三者搅合在一起,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还有就是人体健康问题。环保局管的是污染,卫生部管的是癌症,但什么污染造成什么样的疾病?污染和癌症两者之间的研究是空白,在国外却有专门的研究。咱们不是说以人为本吗?人命值钱啊,我们这方面的统计机制还远远没有到位。总体而言,城市的四亿人口受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1500万人因为空气污染患上了呼吸道的各种疾病。据肿瘤专家统计,每年*0多万癌症病死者中,70%跟环境污染有关。甘肃徽县出现血铅中毒,其中相当部分为儿童患者。我刚处理完,随后又陆续接到东部一些省、市老百姓来信,反映那里的血铅中毒比甘肃还严重得多。大家知道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个概念产生于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的概念产生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又来自于日本,或者说来自于日本一次声势浩大的环境运动。这个运动因为什么来的呢?因为水俣病。这个病是由镉污染引起的。株州冶炼厂的污染,也正是镉,而且非常严重。

再有就是环境公平问题。环境不公平必然促成社会不公平,社会的不公平也反过来会加重环境不公平。城乡不公大家已经知道了,农村的环保设施等于零,有限的环保投入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区域也是不公平的,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人群不公平就更不用说了,有钱的洗桑拿、开高能耗的汽车,山西的“煤耗子”炒热了北京的房地产,现在进一步往东转移。他们也知道污染,也在逃避污染,而矿区都在严重污染,而承受的都是当地老百姓和居民。这便是严重的环境不公平,这能带来社会和谐稳定吗?

第三大后果是带来严重的国际问题。现在各主要西方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和人权宗教联系在一起,变成对华外交的主题。比如我在英国学习的时候,正好赶上总书记访问英国,英女王首先谈的便是气候变化。外交学院不断要求我们给外交官们讲课,因为外交官以后出去经常面对国际上关于环境的询问,外交部也经常让我们出函提供关于环境问题的口径。所有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用环境问题制约中国,都会得到选票,特别会得到左翼的选票。

现在邻国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呢?象日本、韩国最关心的是沙尘暴,他们认为沙尘暴100%来源于蒙古和中国,落在他们头上的酸雨50%来源于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抗议我们在上游修水电站,破坏了他们的生态;俄国、马来西亚和印尼认为我们的造纸业毁坏了他们的原始森林;美国认为我们十年内会成为他们西海岸的主要污染源。

最重要的是所有发达国家最关心我们的气候变化问题,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300多个环境公约,中国加入了50个。以《京都议定书》为例,美国虽然没有加入,但是定出一个削减的计划,又定出一个新能源替展计划,估计会马上见效好转,可能在五年内有一个巨大的转变。也就是说美国从碳排放全世界第一会变成第二,中国将迎头赶上变成第一。我们变成第一是因为我们的燃煤结构。我们现在非常庆幸美国是第一,何况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第一、二阶段没有削减任务。但到第三阶段即到*15年,我们也必须削减的时候,正赶上是全世界第一,我们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我们现在就应该马上调整应对,因为要改变一个能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转过来的,要经过好几年的转型,包括加油、加气都要转,我们很多消费方式也都要转。但似乎我们还远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因此再过若干年,中国将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要减排,是天文数字,经济负担非常重;要不减,在国际上将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的外交形象、政治形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借此机会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文明问题,即西方传统工业文明与生态工业文明的问题。传统工业化产生于西方工业文明,新型工业化产生于生态工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生发展原因很多,像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革命、商业革命等等,但是能延续西方工业文明的最重要一点是资本主义制度无限自私的扩张本质,即海外殖民地。他们发现新大陆以后更加促进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更加需要大规模的商品输出与资源占有,更加可以把多余的人口、多余的矛盾,如阶级矛盾、经济矛盾,包括生态资源矛盾都转移出去。几百年来无一例外,美国就是这样来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上讲得就是一船冒险家与苏格兰、爱尔兰移民,到美国新大陆去找机会。这些移民在东部发展起来后便往西部开拓,再驱赶甚至屠杀当地土著人,因为那片土地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西方国家一方面对外转移矛盾与成本,一方面对内实行民主福利,缓解了内部矛盾。当所有的新大陆都被发现完毕后,资本主义自私的本质和无休止的饥渴,仍然会无限制的扩张下去。这个扩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某个制度、某个公约、某个规则来限制,它像一台失控的机器一样不断地扩张下去。

但由于地球的资源与面积有限,为了能更有借口不断扩张,就需要制定一系列保护他们进行扩张转移的规则。这些国际规则的制订首先需要几次大国间的战争与竞争,打到最后,便可把这些规则固定下来。当然这些规则只是对发达国家有利,本质是不公平的,导致南北矛盾、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很难得到真正解决。尤其生态问题更是如此。

发达国家以15%的人口控制了世界85%以上的资源,而且通过自己定的游戏规则实行生态殖民主义,一方面提高本国的环境标准,一方面将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可能就是我们“第一外资引进国”的由来。引进了些什么?引进的可能比我们原有的先进,却永远比人家先进的落后;落后再引进,引进再落后,永远跟在人家后面不断循环。我在伦敦看到英国最后的一个老牌汽车厂已经落户我的老家南京。英国的一些老贵族很留恋这个车厂,但更多人很高兴这个厂转移了。两边都很高兴:这边引来了一个新项目,那外转走了一个有污染的老厂子,“各得其所”。

就全球范围而言,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发达国家的环境和资源成本买单。鉴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你300块钱不干有人干,有人*0块钱甚至150块钱也干。劳动力无限供给加上二元结构的限制,给了我们一个错觉,觉得中国目前的生产模式仍然可以照样折腾下去。这就造成我们经济学几大怪现象,除了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同时盈余外,还造成了产品过剩、产业过剩、劳动力过剩、货币过剩。

发达国家从没有全面兑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资金的承诺。他们说得好听,他们只转移设备,不转移技术。他们说技术在企业手里,企业有自己的专利产权。那还不容易?如真想帮我们,政府可以买断这些技术,再无偿赠给我们,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不就完成了吗?还有,这些环保和节能的产业如果出口发展中国家,政府可以给予优惠补贴呀!但他们不给,我们使用起来就很贵。与此同时,他们反倒设置了一系列绿色贸易壁垒,而且越来越多,来保护自己的制造业,限制我们产品的出口。对中国而言,受限产品以后是汽车,现在主要是机电、纺织。仅欧盟**年关于机电的两项环保指令,使我们对欧机电出口损失了317亿美元,占我们对欧机电出口的71%。

我们付出生态成本,付出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打败了欧美制造业,造成了欧美制造业的大规模失业;为了养这些失业人群,他们政府就要出福利出社保;社保要大量的钱,政府就发行国债。谁来买?我们来买,我们是外汇储备第一。这等于我们花外汇帮他们养失业工人。经济学第一个定义就是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稀缺资源如今包不包括资源环境?这个帐是不是算进去了?

说到西方工业文明,就涉及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问题。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势不两立,但有一点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相同的,即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是一致的,因为当时的科技水平与生产力水平是一致的,因为它们都产生于西方工业文明,都学自一个经济学老师,都认为地球的资源是无限的,资源开采出来之前是无价的,所以才会出现“按需分配”与无限扩张。其实,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所以无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会产生工业化的奇迹,也都会出现传统工业化的污染与弊端,既会出现伦敦的雾,也会出现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马克思当时较多地强调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较少强调过度的生产消费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因为这个矛盾在当时并不突出。

近几十年全球爆发的绿色生态运动反对一切传统工业化模式,不管你姓资姓社,凡高耗能、高污染、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他全反对。这些运动的骨干分子,竟然许多都是当年苏东时期的老共产党员。尽管如此,生态运动这些人仍然觉得跟社会主义更接近,主要是与社会主义政治理念比较接近,如基层民主、公平公正、可持续、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现在说的所谓幸福指数等等。所以生态运动与社会民主主义在组织上出现了“红绿”结盟,思想上产生了很多新流派,其中一个就是生态社会主义。这就不展开讲了。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转移生态成本上占了大便宜,但是地球的面积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他们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即什么矛盾都可向他国转移,唯独污染转移不了,谁让我们不幸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呢?我们国内污染也是如此,想转移也转移不到哪儿去,羊毛最后仍出在羊身上。这一点发达国家算是真正算明白了,明白了以后就做了很多政策上的调整。政治上的调整我不细说了,包括各政党的环境理念。在经济上,他们花了巨大成本进行了新型工业化的转型与实践,也就是取代了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工业文明。

发达国家一边在进行自身工业化的转型,一边“有限帮助、无限督促”发展中国家也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里,他们最关注中国。因为他们没看到中国真正在转型,他们不相信中国一再宣传的“和平崛起”。因为他们是“过来人”,他们知道中国如按他们的老路往前走会发生什么。他们算了一笔帐:中国如在*年内仍按照现在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实现现代化,会消耗全球今天粮食总产量的2/3;每天会耗掉一万亿桶原油,超过全球今天总产量的*%;煤会超过全球总产量的30%;钢会超过西方所有工业国家产量的总和;汽车会超过全球总产量的38%。这样,中国需要1.2个地球来支撑。因此他们推断,中国必然会插手全球资源开发,必然会影响全球资源价格,必然会插手和涉及国际金融秩序,必然去保护能源通道,而为了保护能源通道就必然会发展国防力量,特别是海军,例如发展航空母舰,为此必然会与唯一的武器供应国俄罗斯联盟;必然会卷入一些地区的地缘政治,例如支持伊朗、苏丹,委瑞内拉。这便是所谓“中国威胁论”的由来之一。所以,欧美发达国家集合起来一起向我们施压,所有的代表团来到中国,越来越多地要谈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环境外交;所有中国的代表团出访,越来越多谈的是能源问题,变成能源外交。人家进来给我们造成了环境压力,我们出去被人家夸大成能源压力,环境和能源的两大项将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轴之一,直接关系到中国推动“和谐世界”的结果。

我们只能实行“绿色和平崛起”。“绿色和平崛起”是什么内容?一共八条:第一是低消耗的生产体系,第二是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第三是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第四是持续循环的环境资源体系,第五是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第六是更加开放的金融贸易体系,第七是注重公平的分配体系,第八是开明进步的民主体系。

出于国情所限,我们必须对内对外都得这么说这么走,唯有此才能真正减缓我们的压力。但既然要这么走,就需要钱,需国际援助。钱从哪儿来?例如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世界的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中国一家造成的。既然是大家的事儿,大家就一齐掏银子,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多掏一些。为了让他们多掏,就要修订那些不公平的国际规则,就要迫使他们真正承担起全球环境的责任。他们承担不承担正好成为衡量他们是否真正义的标准。如不愿承担,那就由社会主义大旗去承担。总有一天,社会主义必然能在国际层面上团结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讨还生态成本。这就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国际内涵。

第三,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第一个是讲思想观念问题。中国共产党建国57周年,前半段是阶级斗争,一切以政治为中心,以阶段斗争为纲。后半段是改革开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我们走入了误区,就是把发展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等于单纯的GDP增长。认为只要GDP增长了,人口、资源、环境、政治、文化等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都有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这就是“先污染、后治理”思路的由来。

我也希望先污染后治理,反正治理是后代的事。可惜这样不成。许多因素表明我们无法先污染后治理。第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时世界早已经制定好了国际一系列不公平的规则,中国的生态成本根本转移不出去。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其中之一,发达国家想什么时候制定就什么时候制定,他往我们转移时不制定,我们往他们那儿出口他们就制定,WTO也是这样。第二,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结构太差,人家能够折腾到人均8000到10000美元时解决环境问题,但我们在人均*00美元的时候环境危机已提前来到,不用等到小康,5年后就是环境风险高发期了。我们只能提前付出成本解决环境问题。第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当生态殖民主义或生态帝国主义,我们不能剥削亚非拉国家,我们不能不讲和谐世界。第四点最重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中华民族是全世界两三千年以来唯一以国家形态存留下来的同根、同种、同文的民族。犹太民族虽然同根、同种,但是他们不是以国家形态存留下来的。

什么叫国家形态?国家形态一是指伦理体系,二是指国家制度。中国的伦理体系和国家制度充满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智慧,可以说没这些生态智慧,中华民族存留不到今天。生态智慧的核心就是一个“度”字。在伦理体系上,大家都知道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众生平等,琴棋诗画中的山水自然等等;国家政治制度上一直体现一种平衡、有序、协调、和谐的结构设计。如我们农耕时代的中产阶级乡绅制,乡绅制度是上传下达的革命隔离带,起到政权平衡的作用。还有科举制,还有历史上最早最完善的官僚体制等等。

这些存在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农耕文明,在18*年迎头碰上西方工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发现了新大陆觉得不够,觉得中国这块大陆还是一块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出于他无限扩张的饥渴本性,发动了鸦片战争,也开始了我们的民族屈辱史。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图强而奋斗。开始只觉得是技不如人,特别是在经济、科技、商业上不如别人,便开始了蓬勃的洋务运动;过段时间发现还是不行,又觉得制度不行,制度不行就要改良,又开始了风起云涌的;最后还是觉得不行,觉得我们的思想文化有问题,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思想障碍,因此又开始了新文化运动,砸烂孔家店,以革命文化代替传统文化。最后,大家无论左右都选择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正是这条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转移不出我们的成本与矛盾,耗尽了我们的资源与环境,我们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中国改革开放*多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发生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多年里集中体现,*年的成果与*年的污染,这笔账要好好的算一算。一系列问题说明,经济如果出现问题,宏观调控可以解决;社会出现问题,付出一定的政治成本也可以解决;但环境要出了问题,那可是民族的灾难,是多少年无法扭转的。

我是绿色GDP课题组的组长。所谓绿色GDP的环境成本只占1/3,因为还有资源等等,但即便是环境成本,我们也只算出其中1/3,就这1/3,已占*04年GDP的3.*%。很多朋友经常责问我,说我是在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来限制我们国家的发展。我说,你们才刚刚知道你在发展中国家啊?那你为什么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高消费呢?买豪车、住豪宅、吃豪餐?你何必不惜国力地建设比欧洲还要豪华的城市大理石广场,还要耗水建大草坪?你又何必将70%的农村人口留在“二元结构”这堵墙以外,正是这至今落后贫穷的广大人群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公平正义的沉重负担。一句话,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不能全面代表中国,这些城市以外的广大农村才是中国发展水平的真正现实。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国力。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使我们发现,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解决全部的危机。新一届党中央因此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全面转型。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其实跟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完全吻合,它绝对不是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是解决“怎么活”的问题。就像一万年前所有的东西方文明都是在信息隔绝、道路隔绝的情况下,惊人相似地产生一样,现在又惊人相似地归结到一个点上。西方叫生态工业文明,我们叫科学发展观下的新型工业化。西方生态工业文明的内涵主要是可持续发展三大理念、新教伦理、新社会主义流派思想与新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循环经济、新能源、绿色消费等等)。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是可持续发展三大理念、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等等。我们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并不是鼓励人们回到农耕文明时代,而是用高科技和现代经济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第三条道路”。

和谐社会理论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自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当然不是比谁最能斗争,谁最革命,但也不仅仅比的是生产力,而比的是谁最公平,谁最能共同富裕,谁最能使人全面发展,谁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谁最讲诚信道德。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全集看一遍,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哲学本身就不是为斗争而斗争的哲学,终极目标还是共产主义,还是和谐社会。

我是个百分之百的科学发展观的拥护者,我也将终生不折不扣地执行科学发展观。希望在场的所有同志跟我一道去转变观念,去执行科学发展观。既然中央已将“又快又好”改为“又好又快”,那么我们的发展已从求数量向求质量、从求单一向求综合转变。*年前政协委员中的企业代表选的是谁最革命,今天以前的政协委员中的企业代表选的是谁交利税最多,明天以后的政协委员应比的是谁最公益慈善、谁最有社会责任、最具道德诚信。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已经开始了。

如果思想观念转变了,我们就可谈第二个问题了,即战略调整问题。科学发展观这条路必然涉及到国家战略的调整,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两个没做好,第一个是国土整治规划,第二个是产业发展规划。前一个关系到我们的城市化,后一个关系到我们的工业化。

现在的环境问题都是从前的大布局和大结构问题,新上马的工业项目从单个上看基本都符合环保,起码字面上是符合环保的,但是挤在一起,这个地方环境与资源是不是能承载得了,就需要对这个区域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如今却只有单个项目的审批权。

未来大工业和大城市的规划制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容量总量,制定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再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制定不同的考核体系,再根据不同的考核体系制订不同的经济政策与责任机制。在这考核体系中,环境评价是主要考核指标。有些部委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比如人口计生委提出根据人口总量来划分,如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区、人口的聚集区等等,我们环保也在做规划环评,根据不同的区域,根据生态环境来设定不同的开发区域。其实这些战略规划应由谁做?当然应由宏观经济部门做。可很多部门都正在热衷于审批。

目前,我国在立法体制上存在不少问题,因为立法的和执法的全是一拨人。争那个法就是为了争那个权,争那个权又是为了争那个利,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的行政泥潭。上面把该管的宏观规划变成微观审批,而下面则把该管的微观事务变成雄心万丈的战略规划,使各区域间划地为牢、以邻为壑、重复建设。这便是典型的“宏微倒挂”。

比方说内蒙的鄂尔多斯相邻四个省,根据不同行政区划,建成了完全相同的煤化基地,而几个不同的大能源公司到那里又上马了一批内容重复的产业项目,下面那些市县又成立了数以百计内容重复的相关企业。这种无序,这种浪费,这种分割,正说明这是一个大决策、大规划、大体制问题。宏观部门当然要重新系统地去制定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一旦调整,我们就可谈第三个问题了,即政策和体制问题。

政策上首先需要创新干部考核体系,就是一个新的干部考核体系中应该加上什么新内容,我们绝不能再仅凭着GDP和政治口号就提拔干部,这个“官场潜规则”必须打破。我们要提倡综合指标,综合指标必然产生综合干部,综合干部必然产生综合业绩,综合业绩必然产生综合国力。

其次是制定环境经济新政策。谁都知道环境和经济“双赢”的路,比如新能源,循环经济等等,但是有一点没有算出来,就是我们在人均*00美元的时候走人家人均8000美元才走的路,我们的发展速度会降多少?我们的财税能否支撑得住?经济转型成本究竟有多大?至今,还没有一个部门,一个机构、一个组织认真去算过。由于没有人算,中央就处于两难而下不了决心,一系列政策也就没有办法出台,比如生态环境税,比如高耗能惩罚、新能源鼓励的政策,比如区域平衡的生态补偿等等。

我个人认为,这新能源与循环经济的路还必须勒紧裤腰带下决心提前走。为什么呢?一是国情所迫。二是即便降些速度,只要能在若干年后实现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值得。三是还会有其他收获,比如能带来新的就业,带来科技的创新,带来外交的主动,带来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社会主义一系列新指标的建立。

最后再说一下体制问题。我们如今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职能交叉与权责不明,这颇具中国特色。我原来在体改办当副主任,国务院领导批示我们研究一下“注水猪”问题。我说太容易了,定几条标准来限制市场准入不就成了吗?后来才发现,居然九个部门跟这头猪有关系,九个部门吵得晕头转向,因为这关系到各部门的切身利益。光相关法律就有那么厚一叠,至今这个问题也未根本解决。我在国资局时,九个部门管国有资产;我在技术监督局时,七个部门管市场。现在环保局,一条河几个部门,水利部管水,我们管岸上,他们上不了岸我们下不了水,就像那首歌,“妹妹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大家都在抢权,但一出事儿就先找环保,谁叫你全称叫环境保护局的?国际和国内都统统认为你就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唯一品牌,中国的环境保护出了事儿就是你负责。再如在沙尘暴的问题上,有不少人批评我们环保部门,说环保工作是怎么干的。其实防治沙尘暴的体制很复杂。草原是畜牧部门管,治沙是林业局管,是气象局管。还有,城市污水建设部管,海洋污染海洋局管,农业污染农业部管。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完整的林木水草土的生态系统非要人为地分割成不同部门管理。最近不断有人讨论环保局升环境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名称很不重要,我不要这个“面子”,我希望给更多“里子”,把分散到各部门的职能尽可能多地统一起来。不让环保局统也行,谁来统都可以,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问题是综合的问题,必须要有综合管理的机制,必须达到综合权能的统一。实在不行就在上面设一个大协调机制,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并且还应有最终裁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