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20:22:10

缺陷范文篇1

严格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具有丰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不光有辽阔的疆土所提供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上千年的制陶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更有民族文化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滋养,其中更为珍贵的是先民对陶瓷物质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独特的理解与把握。这一切,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以及人们接受这种发展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同时,1999年以来,密集的展览和活动使中外陶艺家有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陶艺的总体水平。

尽管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与中国的独特国情密切相关,或者受传统的因素影响过大。在此,笔者对中国现代陶艺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有所裨益。

2.陶艺作品的风格仍不够多样化

陶瓷本体作为一种表现媒介,没有什么不可表现的。现代艺术中的种种风格、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风格、超写实主义、具象风格、装置风格、极少主义、怪诞主义等,在陶艺领域都可以得到体现。有很多陶艺家仍然仅仅沿用原有的“实用”、“装饰”手法,仍然沿用传统陶瓷语言样式,缺少对陶瓷造型的把握或理解,缺少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表达自我的感受。象在景德镇,釉中、釉下、釉上是主流,现代陶艺仍然是以画为主,有很多陶艺家只懂临摹古董。有些人还没有把陶艺作为现代艺术中独有的语言与媒体,观念仍然停留在产品设计上,尽管很多陶艺家已经有了现代设计的意识,但这一观念终究不能取代现代艺术的观念。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一下西方,在西方,无论是材质范围﹑工艺手段﹑形式语言和个体精神,还是对材料非单纯可视性和在公共环境中的运用等方面,都大大地超出了陶瓷艺术的中国经验。中国的现代陶艺转型较迟,所经历时间较短,还没有建立起较完整的观念,而且没有较现代的技术支持以及教学和社会审美的跟进。中国陶艺一贯提倡向传统和民间学习,一直在传统的边缘徘徊,而这种对艺术传统的过度崇拜,也压抑了国人的思维和想象力。不过,我们从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学习西方时,也不应该全部照搬西方,不然就会掉进别人成果的窠臼里。

真正的陶艺家必须亲身实验,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样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陶艺语言。一个有创造意识的陶艺家,只有善于用将来的眼光来审视传统与现代的陶艺创作现象,这个陶艺家才富有创造性,才不会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

3.国内陶艺缺乏创造性

陶艺家应该尽可能以陶瓷为媒介,去表达自己所追求的某种精神或审美上的价值,放弃对物质性、实用性的追求,多一点强调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有些陶艺家太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把现代陶艺当成工艺品,没有表现出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没有运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把陶艺视觉化,还没有把“器”转化为“艺”,还是把实用放在第一位上。对于陶瓷的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没有把握好。从目前状况来看,强调形式、泥性、肌理、釉色美感仍是陶艺主流,作品的深度显得不足,基本还是在遵循陶瓷的工艺技法范围内进行。在我国,官方的界定还是将陶瓷划归入工艺品之列,或是工艺美术范畴,长期以来倡导的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化要求。陶瓷审美的评判标准是严格、规矩、精美,中国的陶瓷艺术太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没有脱离实用的观念。在西方,陶艺已经较早地与实用陶瓷分离,形成独立的、纯粹的艺术形式,加上其良好的现代艺术环境,现代陶艺得到空前的发展,陶瓷材料的丰富表现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充分的展现,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挖掘也由观念的更新推动了发展。许多中国陶艺人怀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思路,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寻找所谓的“本土化”风格。但在传统文化中,陶艺是作为工匠存在的,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古训使中国的文人雅士不屑与之为伍,造成了中国制陶缺少理论的指导,甚至以视觉造型上以及釉色上的完美无缺和复杂的装饰为追求目标。中国艺术教育一贯是技巧重于材料,功利重于游戏,缺少对材料的关注和放松的心态,这正是陶艺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可否定,灵感之源是传统,传统是一块丰富的沃土,传统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推移,表现出某种相对性,并显示出与时代同步的积极方面,就此而言,能不能“再发现”传统的价值,也是评价一个艺术家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

4.现代陶艺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持续关注

中国艺术界对于现代陶艺的关注与讨论仍然较少。例如去年在景德镇举办的世界陶瓷博览会,参加的大多是搞陶艺的人,搞其它艺术门类的人甚至也很少参加,更不用说是普通大众。人们对于现代陶艺的概念还很模糊甚至有一种误解,认为陶艺仅仅是陶艺家的工作,不是普通人所能做的,缺乏对陶艺的关注。目前,中国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陶艺热,在专业界,京城各大商场甚至办起了陶艺作坊,电视等媒体也纷纷介绍,但是也只是在某几个瓷区和都市中基础较好,也只能成为一种时尚和文化消费,是一种有钱人的游戏。总的来说,它的群众基础还是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体。与此同时,市场上大量粗制滥造的陶瓷制品大量充斥,也给许多群众造成了负面影响。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陶艺在我国有着太深厚的传统,因此无论是对于进行创作实践的艺术家还是理论工作者,实现陶艺的现代转型都是一件艰难而收效缓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陶艺一直以来都是以工艺品的身份而形成自给自足的圈子,很少与“纯艺术”拉上关系。

据资料介绍,陶艺教育在台湾的比例为:高等院校11%都设有陶艺课程,高中学校有8%、初中和小学有50~60%左右都设有陶艺教育课;而我们内地省份中陶艺教育推广最好的是深圳市,中、小学合在一起也只有3%的学校有此类课程。在美国各大院校里,陶艺总是被列为一个主要的专业。作为一种文化的普及,陶艺的培训项目在美国很多艺术中心里都有设置,在百姓的家庭里面也经常看到主人甚至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陶艺作品,因此在美国,陶艺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

我国陶瓷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深厚的普及教育的基础和条件。陶艺教育是培养情操极好的课程,像日本的插花、茶道一样,人们可以从学习中受益良多。我国有如此深厚的基础和条件,却沦落到今天的局面,这与院校的陶艺教育几乎是零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造成陶艺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对陶艺教育的忽视直接影响到我国陶艺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应齐声呼吁陶艺普及教育的到来,迎接中国陶艺的新生。

5.部分陶艺家缺乏较全面的艺术修养

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是主体,他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等人格素质,以及他的生活实践范围、思想与情感的社会化程度、具体的人生体验等生存状态都对他的陶艺作品有影响。众所周知,艺术是相通的。但是有些陶艺家只是了解陶瓷这一种艺术,而对别的艺术种类不关心或不熟悉。其实,一个陶艺家可以从其它的艺术中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手法并将其运用到陶艺创作中。有些陶艺家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社会不关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仅仅是展现一种纯粹的形态;有些陶艺家静不下心来,对陶艺自身语言的一些规律没有把握好,浮躁、不扎实,创作心态没有把握好;有些陶艺家与外界交流不够、较闭塞,没有掌握一定的信息量,另外与外国同行的联系也比较少,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陶艺家的创作。现代陶艺也如同绘画、雕塑、装饰等现代艺术形态,是全方位地向当代文化展开的一门艺术。当代优秀的陶艺家应该深刻地掌握陶艺的特性,培养现代意识,以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势态,把中国陶艺推到现代艺术的前台。在此,一方面要求陶艺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位置,调整陶艺家与公众的关系,更多地走向社会;另一方面,陶艺在创作上应该走向开放,将陶艺家和公众的界限变小。真正的陶艺家应该积极参与展览、研讨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不应该孤芳自赏。另外必须要勤奋,与世界上许多陶艺大师相比,有些中国陶艺家还表现得不够。

纵然艺术家的“主体性”是有限的,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没有什么不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一般来说,艺术本体价值的实现,就是对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的一种贡献。所有的陶艺家都应该注重自己本身的修养,实现本体价值的艺术便是真正的艺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从精神上超越现实。

6.陶艺理论的构建没有跟上陶艺创作的进程

陶艺理论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又缺乏平衡。陶艺创作发展很快,日新月异,而理论方面却发展缓慢,没有对陶艺的创作起到指导的作用。目前的陶瓷理论把研究重点仅仅放在了实物史料的搜集与专题研究上面。现代陶艺的理论与批评几乎没有,陶艺界甚至整个艺术界对于“现代陶艺”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含糊不清。现代陶瓷理论在逻辑上没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文字,批评上有时能见到一些文章,但是大多是将陶瓷的学科批评作为陶瓷的历史评论和文化批评,缺乏对陶艺理论建设的高见。有很多陶艺书籍只是介绍一些作品,没有涉及到理论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思维。“现代陶艺”的概念问题,因为有沉重而丰厚的陶瓷传统作为对应物,概念问题就已不单纯是一个名词的辨析,而是一种根本性观念的选择,可是今天陶艺家在谈论它的时候,仍然说不明白;再如陶艺中的“设计”和“装饰”问题,又牵扯到实用和非实用性的争议等,这些瓶颈,成为制约近十几年来中国现代陶艺整体水平无法提高的问题。有些陶艺理论大多只是介绍陶瓷成形的技法,或只是介绍一些好的作品,没有教人从心底激发对陶瓷艺术的热爱。陶艺理论应该指导人注重陶艺的品质,使大家对陶艺语言的探索、语言的规范形成一种共识,在本民族的基础上,把陶艺向前推进,充分体现中国人的情感和情趣,使作品的语言更简练,去掉那些粗野、浮躁、哗众取宠,以及急功近利的想法。

缺陷范文篇2

关键词:儿科;护理文书;缺陷

患儿接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儿病情动态变化以及实施的护理措施。这种原始文件是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行为的记录。护理文书与一般性的护理文件不同,其具有法律效应,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具有法律约束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真实客观的反应患儿患病情况,并记录好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观察。此外,护理文书的动态管理也显得十分重要,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护理文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切实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本文就儿科护理文书中的缺陷和改进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1儿科护理文书存在的缺陷分析

1.1护理文书具体的缺陷分析。儿科护理文书的缺陷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第一,体温单的护理文书缺陷。体温单上经常出现漏测、不填的现象,例如患儿的体温、血压、出入量的统计、大便次数的统一等,且有部分护理文书上的数据和患儿真实的情况并不相同,甚至有些体温单上的记录数据和实际测量的结果不一致,数据真实性存在严重质疑[1];第二,医嘱单的护理文书缺陷。医嘱单中经常出现漏记皮试结果的情况。护理人员有时会临时接受到医生的嘱咐,这种情况下较为容易出现忘记签名或者推迟签名的情况,偶尔也会出现记录错误,将不同时间的医嘱记录在同一时间;第三,护理评估单的缺陷。护理评估单中会经常出现未按时评估,医生记录的内容和护士记录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有医生记录患儿有过敏史,但是护士的记录却没有出现这些内容。也存在护士和医生记录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皮肤颜色、弹性等方面的不一致;第四,护理记录单上存在的缺陷。包括记录过于简单,漏填、错填(如患儿的生命体征、神志状况等),以及记录连续性差、病情有变化不及时记录等。

1.2儿科护理文书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儿科护理文书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护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护理文书属于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应。护理人员在护理文书中的记录需要担负一定的法律意识。很多护理人员缺乏对护理文书的正确认识,最终导致工作态度不严重,护理文书中出现较多的问题;第二,工作态度不够积极,责任心不强。从护理人员自身角度来看,护理文书漏填、错填的现象主要与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着直接关系,这说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2];第三,医生和护士缺乏有效沟通。在护理文书的缺陷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医生的记录经常和护士的记录有出入。这说明,医生和护士在沟通方面还有所欠缺,医生从患儿家长口中获得了资料没有及时分享给护士,导致护理文书记录不够准确;第四,电子系统的不够稳定。部分护理文书采取的是电子记录的形式,电子记录可以帮助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也有可能因为电子系统的问题或者护理人员的操作问题,导致出现护理文书复制粘贴错误、数据未及时输入等情况,影响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3];第五,对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力度不足。护理文书关系着患儿未来的身体健康发展,医院相关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对护理文书的质量管理,保证护理文书的质量。但是,部分医院对护理文书的质检工作较为放松,导致护理文书容易出现严重的缺陷。

2儿科护理文书的对策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要保证护理文书的质量需要医院加大对护士的培训力度,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医院必须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让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的重要性进行系统的了解,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4];其次,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为护理文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基础。

2.2加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交流。护理文书中,由于医生和护士沟通较少引起的护理文书记录不一致的问题较为突出。要改变这一情况要求医生和还是能够加强交流和沟通。在需要进行护理文件记录时,护士应该及时与医生进行交流,同时还需要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尽量全面的了解患儿的病情,随时掌握患儿的最新动态,保证护理文书的质量。

2.3加强对护理文书的质量监控。医院要建立三级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护理文书的质量监控。首先,建立责任护士制度和责任床包干制度,由责任护士对责任床负责;其次,护士长及负责文书管理护士对护士记录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检查,查看护士有没有漏填的地方以及护士是否有及时签名[5]。最后,建立专门的质控小组,每周检查两次,并对比护理文书中是否有与现实不符的地方。如发现不实之处,立即予以修改,同时同好签名工作。护理文书的质量管理需要经过反复的检查和核对,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和记录,记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客观事实进行记录,不得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

3结论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文书的缺陷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评估单以及护理记录单上存在的缺陷。儿科护理文书中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与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护士工作态度不够积极,责任心不强、医生和护士缺乏有效沟通、电子系统的不够稳定以及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力度不足等因素相关,因此,要改变当前这种现状需要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交流加强并对护理文书的质量监控。

作者:任蓉 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

参考文献:

[1]黄少姬,陈秀范.128份死亡病案护理文书缺陷分析与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96-97.

[2]徐燕华.急诊科护理文书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05:194+197.

[3]任顾群,严喜章.RCA分析在妇产科护理文书缺陷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1,06:49-52.

缺陷范文篇3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检查常见缺陷检查要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对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约外,政府还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今天,航运竞争日益激烈,船舶船龄长,防污设备落后、船员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等因素导致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一、船舶防污染检查的常见缺陷和存在问题

今年我们检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项,下面是常见缺陷分布情况: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1

《油类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83

22.37%

6

《货物记录簿》未配备

20

5.39%

2

油水分离器未能正常使用

65

17.52%

7

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18

4.85%

3

船舶未定期进行防污演习并记录

32

8.63%

8

《货物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4

未配备标准排放接头

22

5.93%

9

《垃圾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5

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

21

5.66%

10

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未按规定处理并持有接收证明

12

3.23%

从上述防污染缺陷统计分析,目前船舶在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油类记录簿》记录不规范;

(2)《货物记录簿》未配备和未正确记载;

(3)油水分离器没有安装、未正常使用和未配备相关防污设备;

(4)《垃圾记录簿》未正确记载和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5)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未进行防污染的培训和演习.

船舶存在防污染缺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船舶建造、检验、行业管理等源头管理还存在漏洞;(2)船舶所有人、船员对防污重视不够,船舶防污设备投入不足;(3)船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4)监管力度不够,防污文书、防污设备整改不到位。

二、相关船舶防污染文书检查要点

1.《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的检查

按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有该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它的记录不仅能反映该船防污管理水平,也是污染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检查内容:(A)(B)两项是指燃油舱压载或清洗、压载水与洗舱水的排放情况,而不是加装燃油的情况;(C)项记录是记录簿核心项,残油污油都要记录于该项,应注意分油机分离的油泥应记入C项11.1,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残油及机器处所、油管滴漏收集应记入C项11.2,当船舶国内短途航行时,残油量应每周记录一次;残油量记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检查时在考虑船龄、机器保养情况基础上,通过对有关主机、副机、额定功率、一般燃油出渣率的询问,对该船产生的残油量有大致了解;一般分油机排放残油与油渣是机舱产生残油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扫气箱残油与机器泄漏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污油,残油舱柜的最小容量有具体规定,按以下公式计算:V=K1CD(M3)

式中:K1=0.01(燃用净化后燃油)

K1=0.005(燃用无需净化燃油)

C-----燃油日耗量(T)

D----两港口间最大航行时间(天)(指可以接受残油的港口)

如船上装有残油焚烧装置,则

V=1(M3),用于400总吨以上及4000总吨以下的船舶;

V=2(M3),用于4000总吨及其以上的船舶。

我们可以借鉴该公式,在D=1时作为船舶每天产生残油量的最大值加以衡量.参照《防止油污证书》中有无焚烧炉的记载(或焚烧记录),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残油留存的数量.应加强对海事局颁发的《残油接受处理证明》的检查,该证明应附于《油类记录簿》上,无此证明而残油量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应认定其残油去向不明。

(D)(E)是指非自动与自动排放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国内航线船舶多为非自动方式即(D)项。对机舱舱底水通过油水分离器向舷外排放,应有D项15.1记录,该项防污检查直观性比较强,有其定量标准.如某船油污证书中记载油水分离系统最大排量为0.5M3,该项记录操作时间为08:00-11:00,则处理油污水量最多为0.5*3=1.5M3,检查其船位记录是否与<航行日志>相符,按当时机舱值班人员安排,可检查去签名记录并询问其实际操作过程,要注意油水分离器应在航行途中使用,港区靠泊或锚地抛锚禁止使用;少数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船舶,才有E项记录,检查中发现有些船舶由于未掌握正确的记录要求,将D项操作记为E项;(H)项是指燃油加补情况,加装燃油应到海事部门办理报备手续,可以结合该报备检查记录情况;此外《油类记录簿》还应记录由于意外情况,例如因船舶或其设备损坏造成的排放。

2.《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检查

根据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该文书;该计划由船方制定,应详细说明本船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与及溢油消除用品清单和存放位置,经主管机关批准方能生效;应结合〈航行日志〉检查船舶是否按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溢油演习,还应检查主管机关联系通讯是否最新,核查船舶实际配备溢油应急器材、设备与计划要求是否相符,附录中的船舶结构布置图、相关管系图是否经船级社认可,还应加强对船员溢油安全知识及相关职责检查。

3.《货物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规定: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必须持有记录货物装卸作业的记录簿,即《货物记录簿》。目的是对载运有毒液体的船舶货物驳载、洗舱、排放洗舱水的过程起到全程监管作用,但目前内贸船适用的格式文本尚未出版,且与之配套的《程序与布置手册》也未作配备要求。

4.《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400总吨及以上和经核定可载运15人或以上的船舶,应配备一份经船籍港海事部门批准的垃圾管理计划和船舶垃圾记录簿,对于不足上述吨位和载客要求的船舶,应将有关垃圾处理情况记入《航海日志》中。应检查船上垃圾处理是否和计划相一致,是否有垃圾接受处理凭证,船舶垃圾是否分类存放处理.

三、相关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

1.标准排放接头的检查

为了使船上机舱底残余物<油污水>的排放管路能与接受设备相连接,应设有标准排放接头。它适用于所有船舶,外观黑色,有标准尺寸,应检查其备件是否齐全,法兰保养是否到位.管路是否锈烂,是否有盲板,不用时是否用盲板封死。

2.油水分离器的检查

(1)在检查油水分离器前,应先检查其说明书,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性资料,对其性能有大致了解;(2)油水分离器的外观检查:查看油水分离器附近是否张贴“操作说明”,油水分离器本体保养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按说明书正确连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尤其着重检查进水管路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出水管路口一般高于油水分离器本体1米左右,泵浦各控制阀及管线有无严重锈蚀现象,舱底泵及油水分离器吸入管线是否有旁通管线,如果有是否用铅封封死,询问责任人其过滤、聚结元件使用时间是否按规定每月清洗一次,是否按照使用寿命更换(一般为半年);可通过油水分离器进出口压力表压差来判断其分离效果,一般认为在0.13-0.18MPa之间为正常,压差过大说明其机体内和过滤元件污油较多,阻塞滤网,压差过小说明机体内无过滤元件或已锈穿;检查机体上各种检验考克,经常使用的油水分离器考克灵活,无锈死现象,机体内充满清水,打开较底位检验考克,如有含油浓度较高的污油水排出或无水排出,说明油水分离器长期搁置不用或泄漏严重;到船舷外机舱水排出口检验其管口周围是否有污油附着,机舱舱底水不经过油水分离器直接排放入海,其排出口周围有污油附着;(3)检查责任人实际操作能力,把操作细节的检查,如是否打开引水阀,打开机体放气考克,关闭泄放阀等作为衡量标准加以参考.

3.垃圾告示牌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凡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备三块金属质告示牌,总长12米及以上,但不满400总吨应配备两张以上硬塑质告示牌,置于船员餐厅及两舷舷梯入口处,对客船的垃圾告示牌还有具体规定。

四、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有关建议

1.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含船检)应加强源头管理,做好船舶防污文书核发及防污设备配备工作,杜绝可能对水域造成严重污染的船舶进入航运市场;

2.船舶没有按要求配备防污设备、防污文书,没按规定记载防污文书均有处罚依据,应加大对防污检查检查中出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海事管理机构和有关单位应提高服务意识,定点联系好就近船厂专门安装、检修船舶油水分离器和提供有关防污备件,便于船方纠正相关防污缺陷;

4.在《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簿》、《货物记录簿》上增设附加专项检查记录栏,用以记录缺陷项目、整改要求及违法处理等情况,供海事执法人员备查;

5.在船舶油水分离器进水管路及旁通管路上加装一个类似家庭用水表装置,对船舶处理污水量及是否直接排放污油水加以直观反映,从而减少船舶直接排放污油水,伪造记录等违法现象。

五、结束语

船舶在通常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直接或间接地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水域环境,以至于产生了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船舶对水域的污染。为此,作为防止船舶污染的主管机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船舶防污染监督检查,以实现我们提出的“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缺陷范文篇4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检查常见缺陷检查要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对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约外,政府还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今天,航运竞争日益激烈,船舶船龄长,防污设备落后、船员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等因素导致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一、船舶防污染检查的常见缺陷和存在问题

今年我们检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项,下面是常见缺陷分布情况: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1

《油类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83

22.37%

6

《货物记录簿》未配备

20

5.39%

2

油水分离器未能正常使用

65

17.52%

7

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18

4.85%

3

船舶未定期进行防污演习并记录

32

8.63%

8

《货物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4

未配备标准排放接头

22

5.93%

9

《垃圾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5

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

21

5.66%

10

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未按规定处理并持有接收证明

12

3.23%

从上述防污染缺陷统计分析,目前船舶在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油类记录簿》记录不规范;

(2)《货物记录簿》未配备和未正确记载;

(3)油水分离器没有安装、未正常使用和未配备相关防污设备;

(4)《垃圾记录簿》未正确记载和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5)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未进行防污染的培训和演习.

船舶存在防污染缺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船舶建造、检验、行业管理等源头管理还存在漏洞;(2)船舶所有人、船员对防污重视不够,船舶防污设备投入不足;(3)船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4)监管力度不够,防污文书、防污设备整改不到位。二、相关船舶防污染文书检查要点

1.《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的检查

按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有该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它的记录不仅能反映该船防污管理水平,也是污染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检查内容:(A)(B)两项是指燃油舱压载或清洗、压载水与洗舱水的排放情况,而不是加装燃油的情况;(C)项记录是记录簿核心项,残油污油都要记录于该项,应注意分油机分离的油泥应记入C项11.1,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残油及机器处所、油管滴漏收集应记入C项11.2,当船舶国内短途航行时,残油量应每周记录一次;残油量记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检查时在考虑船龄、机器保养情况基础上,通过对有关主机、副机、额定功率、一般燃油出渣率的询问,对该船产生的残油量有大致了解;一般分油机排放残油与油渣是机舱产生残油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扫气箱残油与机器泄漏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污油,残油舱柜的最小容量有具体规定,按以下公式计算:V=K1CD(M3)

式中:K1=0.01(燃用净化后燃油)

K1=0.005(燃用无需净化燃油)

C-----燃油日耗量(T)

D----两港口间最大航行时间(天)(指可以接受残油的港口)

如船上装有残油焚烧装置,则

V=1(M3),用于400总吨以上及4000总吨以下的船舶;

V=2(M3),用于4000总吨及其以上的船舶。

我们可以借鉴该公式,在D=1时作为船舶每天产生残油量的最大值加以衡量.参照《防止油污证书》中有无焚烧炉的记载(或焚烧记录),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残油留存的数量.应加强对海事局颁发的《残油接受处理证明》的检查,该证明应附于《油类记录簿》上,无此证明而残油量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应认定其残油去向不明。

(D)(E)是指非自动与自动排放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国内航线船舶多为非自动方式即(D)项。对机舱舱底水通过油水分离器向舷外排放,应有D项15.1记录,该项防污检查直观性比较强,有其定量标准.如某船油污证书中记载油水分离系统最大排量为0.5M3,该项记录操作时间为08:00-11:00,则处理油污水量最多为0.5*3=1.5M3,检查其船位记录是否与<航行日志>相符,按当时机舱值班人员安排,可检查去签名记录并询问其实际操作过程,要注意油水分离器应在航行途中使用,港区靠泊或锚地抛锚禁止使用;少数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船舶,才有E项记录,检查中发现有些船舶由于未掌握正确的记录要求,将D项操作记为E项;(H)项是指燃油加补情况,加装燃油应到海事部门办理报备手续,可以结合该报备检查记录情况;此外《油类记录簿》还应记录由于意外情况,例如因船舶或其设备损坏造成的排放。

2.《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检查

根据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该文书;该计划由船方制定,应详细说明本船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与及溢油消除用品清单和存放位置,经主管机关批准方能生效;应结合〈航行日志〉检查船舶是否按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溢油演习,还应检查主管机关联系通讯是否最新,核查船舶实际配备溢油应急器材、设备与计划要求是否相符,附录中的船舶结构布置图、相关管系图是否经船级社认可,还应加强对船员溢油安全知识及相关职责检查。

3.《货物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规定: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必须持有记录货物装卸作业的记录簿,即《货物记录簿》。目的是对载运有毒液体的船舶货物驳载、洗舱、排放洗舱水的过程起到全程监管作用,但目前内贸船适用的格式文本尚未出版,且与之配套的《程序与布置手册》也未作配备要求。

4.《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400总吨及以上和经核定可载运15人或以上的船舶,应配备一份经船籍港海事部门批准的垃圾管理计划和船舶垃圾记录簿,对于不足上述吨位和载客要求的船舶,应将有关垃圾处理情况记入《航海日志》中。应检查船上垃圾处理是否和计划相一致,是否有垃圾接受处理凭证,船舶垃圾是否分类存放处理.

三、相关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

1.标准排放接头的检查

为了使船上机舱底残余物<油污水>的排放管路能与接受设备相连接,应设有标准排放接头。它适用于所有船舶,外观黑色,有标准尺寸,应检查其备件是否齐全,法兰保养是否到位.管路是否锈烂,是否有盲板,不用时是否用盲板封死。

2.油水分离器的检查

(1)在检查油水分离器前,应先检查其说明书,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性资料,对其性能有大致了解;(2)油水分离器的外观检查:查看油水分离器附近是否张贴“操作说明”,油水分离器本体保养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按说明书正确连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尤其着重检查进水管路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出水管路口一般高于油水分离器本体1米左右,泵浦各控制阀及管线有无严重锈蚀现象,舱底泵及油水分离器吸入管线是否有旁通管线,如果有是否用铅封封死,询问责任人其过滤、聚结元件使用时间是否按规定每月清洗一次,是否按照使用寿命更换(一般为半年);可通过油水分离器进出口压力表压差来判断其分离效果,一般认为在0.13-0.18MPa之间为正常,压差过大说明其机体内和过滤元件污油较多,阻塞滤网,压差过小说明机体内无过滤元件或已锈穿;检查机体上各种检验考克,经常使用的油水分离器考克灵活,无锈死现象,机体内充满清水,打开较底位检验考克,如有含油浓度较高的污油水排出或无水排出,说明油水分离器长期搁置不用或泄漏严重;到船舷外机舱水排出口检验其管口周围是否有污油附着,机舱舱底水不经过油水分离器直接排放入海,其排出口周围有污油附着;(3)检查责任人实际操作能力,把操作细节的检查,如是否打开引水阀,打开机体放气考克,关闭泄放阀等作为衡量标准加以参考.

3.垃圾告示牌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凡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备三块金属质告示牌,总长12米及以上,但不满400总吨应配备两张以上硬塑质告示牌,置于船员餐厅及两舷舷梯入口处,对客船的垃圾告示牌还有具体规定。

四、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有关建议

1.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含船检)应加强源头管理,做好船舶防污文书核发及防污设备配备工作,杜绝可能对水域造成严重污染的船舶进入航运市场;

2.船舶没有按要求配备防污设备、防污文书,没按规定记载防污文书均有处罚依据,应加大对防污检查检查中出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海事管理机构和有关单位应提高服务意识,定点联系好就近船厂专门安装、检修船舶油水分离器和提供有关防污备件,便于船方纠正相关防污缺陷;

4.在《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簿》、《货物记录簿》上增设附加专项检查记录栏,用以记录缺陷项目、整改要求及违法处理等情况,供海事执法人员备查;

5.在船舶油水分离器进水管路及旁通管路上加装一个类似家庭用水表装置,对船舶处理污水量及是否直接排放污油水加以直观反映,从而减少船舶直接排放污油水,伪造记录等违法现象。

五、结束语

船舶在通常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直接或间接地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水域环境,以至于产生了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船舶对水域的污染。为此,作为防止船舶污染的主管机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船舶防污染监督检查,以实现我们提出的“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缺陷范文篇5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检查常见缺陷检查要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对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约外,政府还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今天,航运竞争日益激烈,船舶船龄长,防污设备落后、船员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等因素导致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一、船舶防污染检查的常见缺陷和存在问题

今年我们检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项,下面是常见缺陷分布情况: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1

《油类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83

22.37%

6

《货物记录簿》未配备

20

5.39%

2

油水分离器未能正常使用

65

17.52%

7

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18

4.85%

3

船舶未定期进行防污演习并记录

32

8.63%

8

《货物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4

未配备标准排放接头

22

5.93%

9

《垃圾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5

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

21

5.66%

10

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未按规定处理并持有接收证明

12

3.23%

从上述防污染缺陷统计分析,目前船舶在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油类记录簿》记录不规范;

(2)《货物记录簿》未配备和未正确记载;

(3)油水分离器没有安装、未正常使用和未配备相关防污设备;

(4)《垃圾记录簿》未正确记载和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5)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未进行防污染的培训和演习.

船舶存在防污染缺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船舶建造、检验、行业管理等源头管理还存在漏洞;(2)船舶所有人、船员对防污重视不够,船舶防污设备投入不足;(3)船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4)监管力度不够,防污文书、防污设备整改不到位。、相关船舶防污染文书检查要点

1.《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的检查

按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有该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它的记录不仅能反映该船防污管理水平,也是污染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检查内容:(A)(B)两项是指燃油舱压载或清洗、压载水与洗舱水的排放情况,而不是加装燃油的情况;(C)项记录是记录簿核心项,残油污油都要记录于该项,应注意分油机分离的油泥应记入C项11.1,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残油及机器处所、油管滴漏收集应记入C项11.2,当船舶国内短途航行时,残油量应每周记录一次;残油量记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检查时在考虑船龄、机器保养情况基础上,通过对有关主机、副机、额定功率、一般燃油出渣率的询问,对该船产生的残油量有大致了解;一般分油机排放残油与油渣是机舱产生残油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扫气箱残油与机器泄漏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污油,残油舱柜的最小容量有具体规定,按以下公式计算:V=K1CD(M3)

式中:K1=0.01(燃用净化后燃油)

K1=0.005(燃用无需净化燃油)

C-----燃油日耗量(T)

D----两港口间最大航行时间(天)(指可以接受残油的港口)

如船上装有残油焚烧装置,则

V=1(M3),用于400总吨以上及4000总吨以下的船舶;

V=2(M3),用于4000总吨及其以上的船舶。

我们可以借鉴该公式,在D=1时作为船舶每天产生残油量的最大值加以衡量.参照《防止油污证书》中有无焚烧炉的记载(或焚烧记录),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残油留存的数量.应加强对海事局颁发的《残油接受处理证明》的检查,该证明应附于《油类记录簿》上,无此证明而残油量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应认定其残油去向不明。

(D)(E)是指非自动与自动排放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国内航线船舶多为非自动方式即(D)项。对机舱舱底水通过油水分离器向舷外排放,应有D项15.1记录,该项防污检查直观性比较强,有其定量标准.如某船油污证书中记载油水分离系统最大排量为0.5M3,该项记录操作时间为08:00-11:00,则处理油污水量最多为0.5*3=1.5M3,检查其船位记录是否与<航行日志>相符,按当时机舱值班人员安排,可检查去签名记录并询问其实际操作过程,要注意油水分离器应在航行途中使用,港区靠泊或锚地抛锚禁止使用;少数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船舶,才有E项记录,检查中发现有些船舶由于未掌握正确的记录要求,将D项操作记为E项;(H)项是指燃油加补情况,加装燃油应到海事部门办理报备手续,可以结合该报备检查记录情况;此外《油类记录簿》还应记录由于意外情况,例如因船舶或其设备损坏造成的排放。

2.《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检查

根据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该文书;该计划由船方制定,应详细说明本船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与及溢油消除用品清单和存放位置,经主管机关批准方能生效;应结合〈航行日志〉检查船舶是否按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溢油演习,还应检查主管机关联系通讯是否最新,核查船舶实际配备溢油应急器材、设备与计划要求是否相符,附录中的船舶结构布置图、相关管系图是否经船级社认可,还应加强对船员溢油安全知识及相关职责检查。

3.《货物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规定: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必须持有记录货物装卸作业的记录簿,即《货物记录簿》。目的是对载运有毒液体的船舶货物驳载、洗舱、排放洗舱水的过程起到全程监管作用,但目前内贸船适用的格式文本尚未出版,且与之配套的《程序与布置手册》也未作配备要求。

4.《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400总吨及以上和经核定可载运15人或以上的船舶,应配备一份经船籍港海事部门批准的垃圾管理计划和船舶垃圾记录簿,对于不足上述吨位和载客要求的船舶,应将有关垃圾处理情况记入《航海日志》中。应检查船上垃圾处理是否和计划相一致,是否有垃圾接受处理凭证,船舶垃圾是否分类存放处理.

三、相关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

1.标准排放接头的检查

为了使船上机舱底残余物<油污水>的排放管路能与接受设备相连接,应设有标准排放接头。它适用于所有船舶,外观黑色,有标准尺寸,应检查其备件是否齐全,法兰保养是否到位.管路是否锈烂,是否有盲板,不用时是否用盲板封死。

2.油水分离器的检查

(1)在检查油水分离器前,应先检查其说明书,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性资料,对其性能有大致了解;(2)油水分离器的外观检查:查看油水分离器附近是否张贴“操作说明”,油水分离器本体保养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按说明书正确连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尤其着重检查进水管路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出水管路口一般高于油水分离器本体1米左右,泵浦各控制阀及管线有无严重锈蚀现象,舱底泵及油水分离器吸入管线是否有旁通管线,如果有是否用铅封封死,询问责任人其过滤、聚结元件使用时间是否按规定每月清洗一次,是否按照使用寿命更换(一般为半年);可通过油水分离器进出口压力表压差来判断其分离效果,一般认为在0.13-0.18MPa之间为正常,压差过大说明其机体内和过滤元件污油较多,阻塞滤网,压差过小说明机体内无过滤元件或已锈穿;检查机体上各种检验考克,经常使用的油水分离器考克灵活,无锈死现象,机体内充满清水,打开较底位检验考克,如有含油浓度较高的污油水排出或无水排出,说明油水分离器长期搁置不用或泄漏严重;到船舷外机舱水排出口检验其管口周围是否有污油附着,机舱舱底水不经过油水分离器直接排放入海,其排出口周围有污油附着;(3)检查责任人实际操作能力,把操作细节的检查,如是否打开引水阀,打开机体放气考克,关闭泄放阀等作为衡量标准加以参考.

3.垃圾告示牌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凡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备三块金属质告示牌,总长12米及以上,但不满400总吨应配备两张以上硬塑质告示牌,置于船员餐厅及两舷舷梯入口处,对客船的垃圾告示牌还有具体规定。

四、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有关建议

1.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含船检)应加强源头管理,做好船舶防污文书核发及防污设备配备工作,杜绝可能对水域造成严重污染的船舶进入航运市场;

2.船舶没有按要求配备防污设备、防污文书,没按规定记载防污文书均有处罚依据,应加大对防污检查检查中出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海事管理机构和有关单位应提高服务意识,定点联系好就近船厂专门安装、检修船舶油水分离器和提供有关防污备件,便于船方纠正相关防污缺陷;

4.在《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簿》、《货物记录簿》上增设附加专项检查记录栏,用以记录缺陷项目、整改要求及违法处理等情况,供海事执法人员备查;

5.在船舶油水分离器进水管路及旁通管路上加装一个类似家庭用水表装置,对船舶处理污水量及是否直接排放污油水加以直观反映,从而减少船舶直接排放污油水,伪造记录等违法现象。

五、结束语

船舶在通常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直接或间接地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水域环境,以至于产生了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船舶对水域的污染。为此,作为防止船舶污染的主管机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船舶防污染监督检查,以实现我们提出的“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缺陷范文篇6

笔者认为:刑事辩护制度上的缺陷是造成“刑辩难”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刑事辩护制度上的缺陷人们讨论得很多,普通认为现行刑事辩护制度的不完善集中体在律师的调查取证权、会见权、阅卷权、律师辩护意见难以被采纳、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身份不明确等等方面。但其根本缺陷在于“辩护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上述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会见权、阅卷权等等方面的缺陷,只是结构性缺陷的反映和表现。

一、我国辩护制度结构性缺陷的体现

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一个亮点就是借鉴了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结构的一些优点,如律师从侦查阶段开始可以介入程序;避免法官在庭前全面深入接触案情,规定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就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原来的作法是检察院在庭前将全部案件材料移交给法院,法院在庭前审查所有案件材料后再决定开庭,或者退补侦查,或者要求撤诉);确立了控辩式庭审方式,希望法官在庭审中了解和认定案情,避免先入为主,防止法官包揽庭审活动的做法等等。

我国这种生硬而简单地将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结构和职权主义诉讼结构相互嫁接的立法尝试,从法律实施的结果上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大体上说,我国辩护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体现在下列方面:

1、被追诉人及其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边缘化

而我国宪法和刑诉法都规定:公、检、法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并驾齐驱的三分格局。然而,公、检、法同为专政机器,在司法实践中,三机关配合的多、制约的少,三者的关系不是“三国鼎立”的制衡关系,而“桃园三结义”共命运、同进退的关系,“公检法是一家”,他们同为被追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对立面。在实践中,公、检、法之间相互通气、甚至在政法委主执下召开联席会议已成惯例,未审已判是为常事。在这种诉讼结构中,被追诉人没有脱离被“专政”对象的境地,其诉讼地位自然被边缘化,代表被追诉人的辩护律师其诉讼地位同样被边缘化。

2、控辩双方权利配置失衡

被追诉人及其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边缘化直接导致了控辩双方权利配置的失衡。检察机关拥有批捕权、指导公安侦查权、自行侦查权、公诉权等等权力之外,同时还拥有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不仅仅是一个控诉者,而且是一个法律监督者,居中审判的法官在此“监督”出现重心偏移。此外,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检察机关可以就已生效的裁判在没有时间和次数限制的情况下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抗诉。

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沉默权,却有如实回答的义务,如实回答其实质就是自证其罪。

辩护律师虽有调查取证权,却同时又有诸多不当限制。如须征得被调查人同意,对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取证,不仅要征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的同意,还要征得法院和检察院的同意,并且还有《刑法》306条所谓“律师伪证罪”作为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紧箍咒。

辩护律师虽有会见权却得不到保障,因为侦查机关有批准权、安排权及在场权,并且这些权力在实践中经常被滥用,成为阻碍律师会见的手段。再如律师会见时的“隔离网”和电话装置,是公、检、法所无的特殊“待遇”。

律师的阅卷权和知情权也受到限制,未确立证据开示制度等。

除了辩护律师权利受不当限制外,还缺失律师在场权、律师解答权、律师作证特免权(也称拒证特权)等等。

我们知道控辩双方诉讼地位平等、权利对等是刑事诉讼制约结构的法理基础,是实现程序正义的保障。没有平等,何来对抗,控辩双方权利配置的失衡,必然导致现行所谓“控辩式庭审方式”名不符实。

3、法官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尴尬

法官的居中和独立是公正裁判的必要前提,意味着司法机关应该不偏不倚,独立行使审判权,只对法律负责,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然而在现行诉讼结构中,法官的居中和独立审判却而面临尴尬。一方面,法律要求法官应当在庭审中,通过控辩双方的举证、质证等庭审活动,来接触和认定案件事实,并独立裁判。另一方面,因为“公检法是一家”,法院还负有弥补公安、检察错误的责任,法院可以主动查明案情、调查取证,代行侦查权,不可以变更罪名,代行检察权。因此,法官不得是审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侦查者和公诉人。更不用说,一些程序外的人为因素对法官居中和独立审判的干扰,比如地方党政领导的干预、政法委的“垂帘听政“等等。记得我国54宪法(我国第一部宪法)曾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马克思也说:“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然而,现实告诉我们,远没有这么简单,法治的路还很长。

4、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职权主义与审判阶段当事人主义间的冲突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的一大特点是: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采取的是职权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审判阶段采取的是当事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两者的冲突在所难免,因为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职权主义,其立法理念是“国家本位、权力本位”,强调的是打击犯罪,而忽略了人权保障,“权利让位于权力”,自然不存在控辩双方诉讼地位平等的概念,辩护律师基本被排斥在外,律师的正常的、积极的辩护行为,被侦查人员和检察官视为办案的干扰和阻碍,都想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压制律师的行为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干脆把辩护律师也作为“打击”对象。权力失去了制约,谁都无法保证权力不被滥用,追诉权没有制约的膨胀必然导致辩护权的萎缩。实际情况是,“无罪推定原则”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实际上被虚置;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义务,成为威胁、利诱、刑讯逼供的合法外衣;辩护律师的对抗能力被削弱,很难判断口供和其他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很难去收集关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证据,很难及时了解控方的证据材料来提出有针对性的辩护意见,只能在起诉后甚至庭审中才能真正全面实质地接触案情。显然,审判阶段当事人主义所要求的控辩双方平等对抗和辩论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审前程序的基础上,是“生米做成饭”后的无奈,结果必然是审判阶段当事人主义流于形式,控辩式庭审方式无非是走走过场。

二、对刑事辩护制度完善的展望

2007年修改,并于2008年6月1日施行的《律师法》在刑事辩护制度上有所突破,具体为:

1、会见权方面

《律师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凭“三证”(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函)无需批准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且不被监听。

2、阅卷权方面

《律师法》第34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范围有所扩大,《刑诉法》的用词是“技术性鉴定材料”)。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范围也有所扩大,《刑诉法》的用词是“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

3、调查取证权方面

《律师法》第35条第2款规定:“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取消了须经被调查人同意,检察院、法院批准的限制)。

4、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方面

《律师法》第37条第2款首次明确规定了律师的庭审言论豁免权:“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除外。”

5、律师作证特免权方面

第38条对保密义务的范围有所扩大,除原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之外,增加了“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同时还规定例外情况为律师对“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不负有保密义务,言下之义,其他情况——如刑事诉讼中了解到的委托人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已发生的犯罪事实——应负有保密义务。这些规定基本上具备了作证特免权的内容。

诚然,《律师法》的这些修改,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理论和实务成果在立法上的反映,是有所进步,但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进步,不能从根本上弥补我国辩护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当然这不是《律师法》的主要任务,但表明了立法层面对“刑辩难”问题的关注和试图解决的信号,让人们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充满期待。

在解决《律师法》和现行《刑事诉讼法》的冲突问题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524号(政治法律类137号)提案的答复”中说:“依照《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在不与其基本原则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补充。新修订的《律师法》总结实践经验,对《刑事诉讼法》有关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执业权利的有些具体问题作了补充完善,实际上是以新的法律规定修改了《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此,应按修订后的《律师法》规定执行。”

这一答复无疑肯定了《律师法》的立法精神,即需要扩大律师的权利。然而如何对律师扩权?扩多大的权?扩些什么权?如何保障其权利的行使?等这些问题需要放在整个刑事诉讼结构中通盘、全局考虑才能很好地解决。为此,我更期待的是《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能解决我国辩护制度的结构性缺陷问题,从而在大的构建方面确立起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为以后在制度上的完善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有所作为的平台。

三、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必先转变观念

律师制度是现代法治社会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是泊来品,时至今日,它与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的中国社会并没有达到和谐的程度,尽管我们现在喊嚷着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然而“公权大于私权”、“权大于法”的观念仍然深深影响着人们。上至当权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对律师存在偏见和误解,特别是对于辩护律师,更是极端的认为“律师是替坏人说话、帮恶人开脱罪责”,公检法是正义的化身,而律师却是邪恶的代言人。这其实是对刑事辩护存在的正当性的无知、误解或有意歪曲。理论上,一般认为刑事辩护存在的正当性,最重要的根据是其价值论上的根据。

辩护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辩护权就是保障人权,辩护制度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保障人权和防止国家刑罚权的滥用,这就是刑事辩护正当性的价值论基础。

西方学者认为,刑事法律要遏制的不是被追诉人,而是国家。因为,在一个和平的社会中,国家权力的暴力性最经常和最容易发作的地方就是刑事诉讼,它可以合法地剥夺公民的财产、自由乃至生命,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任何个人都是弱者,一旦弱者的正当权利不到保障,不但是对弱者造成的伤害不可逆转,而且更重要的是将导致公权力的滥用,成为压制公民的合法手段,那么民主与法治的大堤将由此崩塌。因此,刑事法律首先要遏制的是国家,主要方法有二:一是通过罪刑法定来防止国家刑罚权的任意发动;二是建立刑事辩护制度,赋予个人对抗国家权力的法律手段,保障被追诉人的人权免受国家刑罚权的恣意侵害,促使国家刑罚权的正确行使。刑事辩护的正当性就在于:限制权力不等抵制权力,保障人权不等于放纵犯罪。

缺陷范文篇7

关键词:恐怖主义;反恐立法;国际条约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愈演愈烈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影响和危害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已造成无数平民牺牲及财产重大损失。面对日益增长的恐怖主义威胁,国际社会并非无动于衷。1937年3月17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制定并通过了《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国际公约》。尽管该公约未能批准生效,但它为国际社会制定反恐怖主义的现代公约奠定了基础,开了国际法与国际恐怖主义较量的先河。从那以后,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性以及规范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性,并在不同的领域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这些公约主要有:1963年《关于在航空器内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1970年《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及其1988订于蒙特利尔的《制止在为国际民用航空服务的机场上的非法暴力行为的议定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1979年《反对劫持人质公约》、1988年《禁止危害航海安全的非法行为公约》、《禁止危害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的非法行为的议定书》、1977年《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1999年《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等。目前的反恐条约已初具规模,有力地打击了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嚣张气焰,但由于国际反恐立法在很多方面并不完善,在实施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并未从根本上有效地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势头。国际反恐立法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恐怖主义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国际社会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努力控制国际恐怖主义,为界定恐怖主义的定义做出了不懈努力,但迄今为止,无论是过去的国际联盟还是现在的联合国都没有能够给国际恐怖主义下一个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定义,也没有相对公正的、国际性的认定机构和程序,各国只能依据自定的标准和程序自己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是恐怖主义行为。据统计,截止1999年,世界上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多达108种。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普遍接受的恐怖主义定义,会给打击恐怖主义带来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一些国家滥用打击恐怖主义的权利。

二、反恐立法实际运作的成效并不理想

尽管目前的反恐条约初具规模,但在实际运作中的成效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有些条约缔约国稀少,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不利于统一的国际反恐法制的建立。一定数量的国家签署、批准公约,是公约所构建的法律机制在国际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更何况有些条约至今尚未生效。[2]

第二,公约一般只对缔约国有所约束,并不能够对所有国家形成强行规定。比如《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及部分的反恐公约只要求缔约国对公约所称之罪行应采取必要之措施。如果这些公约中所规定的拥有管辖权的各个国家,如航空器登记国、降落国或劫机犯出现国并非公约之缔约国,公约的规定对这些犯罪行为显然缺乏约束力,那么也就只能寄希望那些非缔约国的国家,以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的诚信与善意,惩治那些犯罪的恐怖活动分子。[2]

第三,利益分歧与立场对立。少数西方国家习惯于从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出发,运用“双重标准”处理恐怖主义问题,对符合或不危害到其本国利益的恐怖主义行为,就给予支持、放任或默许,而对有害于其本国利益的恐怖行为,则给予打击和制裁。

第四,恐怖分子利用刑事管辖权逃避法律制裁。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常只能在本国领土内行使,没有他国的同意和协助,就不能及于本国领土之外。任何国家基于其国家主权的独立性,都有权禁止别国在本国领土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由于当今国际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刑事司法系统可以超越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在他国领土上自由地追诉犯罪,因此,国际恐怖分子往往利用国家主权造成的刑事管辖空隙,在不同国家组织间实施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逃避法律制裁。

第五,司法合作在实践中存在困难。虽然许多公约都确立了“或引渡或起诉”原则,但在实践中,犯罪人所在国或许因为自身的利益,滥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或以不引渡本国公民为由,拒绝引渡犯罪人,变相为恐怖分子提供安全的栖息地,而且当有理由认为被告人被引渡后会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情况时也可以不引渡。就以洛克比空难为例,因为利比亚对劫机者的包庇,使相关各国为将肇事者绳之以法花费无数金钱,调动各种外交、经济、政治、法律手段,耗时十几年。

三、反恐立法内容缺失,滞后于恐怖主义的发展

(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中的国家责任问题悬而未决

国家责任问题是当前反恐斗争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反恐国际法制不全面,此领域无法可依,如不妥善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很可能为少数大国以反恐为名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大打出手留下可乘之机。国际社会必须创制国际法制以解决国家在恐怖主义犯罪领域的法律责任问题:何为国家恐怖犯罪情形?当一国防患于未然,惩治于事后仍不能阻止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时,该国是否应该承担国际法律责任?若该国惩治力度被他国指责为不力时,该国是否要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当国家从事、参与或教唆、支持、协助、纵容恐怖犯罪时,该有关恐怖犯罪行为在上述各种情形下是否算作国家行为,该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可否由受害国对其进行军事打击或由国际社会限制其国家主权(类似二战后盟军对日本及德国所采取的措施)?国家应以何种方式承担国际法律责任?限制国家主权的方式可否用于反恐等,这些问题都丞待解决。

(二)未能涵盖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

目前,公约只适用于特定的恐怖活动,未能涵盖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目前的证据显示,核生化恐怖袭击的危险性明显增大。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也说,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将是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战略性威胁。此外,许多先进国家都把电厂、水坝以及大众运输的操作系统计算机化,利用网络攻击电力或大众运输系统,引起社会恐慌等的国际恐怖活动亦并非是不可能的。这些有别于以往的犯罪行为其严重性并不亚于爆炸、劫持人质、妨害飞航安全等的恐怖活动。但是目前国际公约并不能涵盖这些日新月异的国际恐怖活动,在使用这些新手段的国际恐怖活动上将存在打击上的困难。

四、制裁恐怖犯罪行为规范的不统一,甚至相互冲突

目前国际反恐立法与各国国内反恐立法各有各的规定,相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以对资助恐怖主义犯罪的量刑为例。德国修改后的《刑法》将参加或资助外国恐怖组织视为非法,可判处1至10年的刑期;法国《刑法》规定,资助恐怖主义犯罪可判处10年徒刑和150万法郎罚款;意大利在刑法中规定了“国际恐怖主义罪”,对参与恐怖组织犯罪活动判处5至15年徒刑,对协助或庇护者判处4年有期徒刑;欧洲理事会对通过任何形式资助恐怖主义的行为规定的刑期是8年。[3]我国刑法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些对同一类犯罪行为所做的不统一的量刑规定,给恐怖主义犯罪分子试图通过规避或选择法律来减轻自己应受的惩罚,带来了可乘之机。这种立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五、反恐立法分散,缺乏统一性

反恐立法分散主要表现在目前只有一些专门性反恐条约,还没有全面性的反恐国际公约,这些已有的公约分别对特定的恐怖主义犯罪,例如,劫持航空器罪、侵害受国际保护人员罪、劫持人质罪、恐怖主义爆炸罪、向恐怖主义提供资金罪等作了规定。它们具有部门法的性质,在整体上缺乏全面性、统一性以及协调性。另外,制定反恐国际公约机构也具有不统一性,即不存在固定的机构来处理恐怖主义活动,包括制定有关公约。比如相关的某些公约是由联大设立的机构起草的,某些公约是由联合国专门机构(例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海事组织)起草、制定并通过的。反恐立法的分散、不统一,既不利于实践操作和形成统一的国际反恐法制,也让恐怖分子有机可乘。

综上所述,尽管反恐国际法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新世纪一系列的国际恐怖犯罪证明,现行的反恐国际法律控制已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国际形势的需求,无法应对当今国际恐怖活动的日趋猖獗。因此,国际社会必须要加强合作,不断完善反恐国际立法。

参考文献:

[1]李薇薇,《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法上的使用武力》,《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梁淑英,《国际恐怖主义与国家自卫》,《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21卷第4期。

缺陷范文篇8

1、引言

;;;1994—2002年间,相关部门为预防和治理钢铁工业的“重复建设”问题,1直对钢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严格的行政规制。2003年,钢材需求强劲,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相关部门放松了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制,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这1年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增长率高达88.71%,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2003年底相关部门认为钢铁工业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问题,认为“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必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①,并制定相应政策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严格规制以防止未来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②2005年底,相关部门认为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06年3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通知》,6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意见的通知》,进1步强化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制,以治理突出的“产能过剩”。③

;;;严格的投资规制政策,可以迅速制止转轨体制扭曲下钢铁企业产能投资的过度膨胀,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产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这种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并可能会导致1些不良的政策效应。1994年以来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变化大致可以反映出1些问题:除2003年1月至11月期间,相关部门1直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严格控制,但在2003年末相关部门即认为钢铁工业产能投资过度,这种严格的投资控制似乎并不能很好地从根本上防治“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问题,反而使得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不足”和“过度”之间剧烈波动,形成“1卡就死,1放就乱”循环。

;;;目前中国还在多个“产能过剩”和多个可能出现“产能过剩”行业实行投资规制政策,投资规制政策也1直是作为中国治理所谓“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主要措施,因而对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缺陷及其不良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际意义。

;;;2、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缺陷的理论探讨

;;;中国钢铁工业1直采取投资规制政策防治“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在政策制定上也1直遵循着“预测、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的固有模式,并以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的管制和调控作为主要手段,这实际上是以政府部门判断和预测替代价格信号,以政府计划、规制来替代市场调节机制。从理论上看,这种投资规制政策存在3个主要的缺陷:其1,投资规制政策不能去除现有体制中扭曲企业投资行为的制度性因素,也就不能消除企业过度产能投资的强烈动机,难以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其2,投资规制政策是以对市场的预测作为制定的主要依据,但是相关部门在是否有能力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这1点上是有待商榷的。以错误预测为基础制定的投资规制政策会不可避免地带来1些不良效应。其3,投资规制政策会直接干扰市场竞争,影响市场对企业投资的自发调整过程,并有可能扭曲企业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

;;;1.投资控制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

;;;中国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以政府规制治理“产能过剩”或是“重复建设”,其基本逻辑是认为“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是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的干预才能解决。国内为这种观点提供理论依据的代表性人物是曹建海、杨蕙馨、张军和罗云辉。曹建海(2000)、杨蕙馨(2000)等认为由于某些产业自身的特征——进入壁垒低和退出壁垒高,导致了这些产业系统性的过度进入进而导致“产能过剩”。曹建海(2000)以“过度进入定理”从理论上来证明市场经济中“过度竞争”的存在性。张军(1998)以过度进入定理中1种特殊情形的变形来说明,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过度进入是重复建设形成的原因。罗云辉(2004)以植草益(2000)建立的同质产品市场寡头重复博弈模型说明保有过剩生产能力有利于寡头合谋,来说明产能过剩。

;;;这些研究为认识“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但在理论上也存在1些问题需进1步探讨。曹建海(2000)、杨蕙馨(2000)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退出壁垒实际上就是1种进入壁垒(Gilbert,1989;Caves,1998),首先退出障碍是企业进入时必须考虑的1种风险成本,退出壁垒越高企业进入时的风险成本越高,其次退出障碍可以成为在位企业阻止进入的重要工具,退出壁垒高不但不能解释产业的过度进入与产能过剩,反而只能解释进入不足与产能不足(李伟,2005)。罗云辉和植草益的模型里都没有考虑事前产能的投资成本,也忽略了保持有限的产能也是保持默契合谋的重要方。以过度进入定理来解释“重复建设”或“过度竞争”,在理论上也存在较大的缺陷。Mankiw和Whinston(1986)就曾指出,生产厂商作为价格接受者或采取价格竞争的行为方式时,过度进入定理并不成立。无论中国和日本关于过度竞争的描述,都把激烈的价格竞争作为其显著特征,这也就是说过度竞争行业中的企业是采用价格竞争的行为方式,当企业采用这种行为方式时,过度进入定理是不成立的,因而很难以过度进入定理解释我国过度竞争或重复建设的形成机制。Nachbaretal.(1998)的研究还表明,当存在沉没成本时,哪怕沉没成本只占整个固定成本很小的比例,过度进入定理也不成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是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所造成的,是1种典型的“政府失灵”。魏后凯(2001)认为以国家为主导的投资体制、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预算软约束是不合理重复建设形成的主要原因。周黎安(2004)的研究表明:现有的官员晋升激励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以远远低于成本价的土地、各种税收优惠措施来招商引资,从而造成重复建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004)的研究表明:在土地产权模糊不清和银行产权约束软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企业与银行3方共谋土地和贷款这两种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地方政府给予投资者的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土地优惠政策,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使得投资者的私人投资成本远远小于社会投资成本,从而引发过度的产能投资。钢铁工业由于投资规模大、GDP产值高、对地方就业与税收贡献大,在本轮经济景气中成为许多地方政府争相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资的重点行业,这些投资优惠措施使钢铁企业具有很强的过度产能投资倾向。徐寿松(2005)、李军杰和周卫峰(2005)对于“铁本事件”这1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这1点。

;;;从以上对“产能过剩”形成的相关研究来看,不但“产能过剩”不是由“市场失灵”引起的,不需要通过政府规制来解决;反而正是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不当干预造成了“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是地方政府对投资者的各种优惠措施使得投资者的私人成本远远低于社会成本,从而导致了“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因而,我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不能消除产能过剩产生的根源,只有在政策得到严格执行时能暂时抑制企业过度产能投资冲动,政策1旦放松产能投资会立即反弹,反而造成投资在“不足”与“过度”之间剧烈波动。

;;;2.信息问题与准确市场预测的不可能性

;;;从制定实施模式看,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需求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判断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制定相应具体的整体投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进行管制和调控。本质上讲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是对市场供给的计划管理,不过在手段上已经从计划经济时的直接行政指令转变为行政规制。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计划的合理性与政策的合意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预测的准确性,而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在这1点上恰恰是令人质疑的,江小涓(1999)、刘纪鹏(2004)、杨正位(2006)的研究就表明,相关政策部门对家电、电力、纺织、汽车等行业种种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存在很大的偏差。

;;;与反垄断规制政策制定者相比,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需要获取数量多得多的市场细节知识,面临更为复杂和困难的信息与知识问题:①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进行准确市场预测必须获取大量关于市场供需的细节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市场过程的展开而逐渐显示和暴露出来,在市场过程产生这些信息之前获取它是无法实现的(Lavoie,1985);②由于市场的细节知识,是主观的、默示的和与特定时空有关的知识,是无法进行汇总的知识(哈耶克,2003),投资规制政策制定部门无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统计并据此进行正确的经济计算和预测。正是因为无法获取足够的市场细节知识与难以整合这些知识,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不可能对钢铁工业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不能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那么据此制定的计划与政策可能会出现系统性偏差,不但不能促使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向均衡趋势的回复,反而可能会加大对均衡趋势的偏离。本文的第3部分和第4部分的经验研究将为以上论点提供支持。

;;;3.投资控制政策可能干扰市场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试图通过严格项目审批、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严格的贷款行政审批和投资项目的技术标准准入等规制手段实现市场的供需均衡、治理“重复建设”或是“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市场的过程价值,阻碍了市场自发调整过程,可能引起无法预期的不良后果。

;;;市场过程本质上就是争胜竞争的过程,争胜竞争是市场过程的灵魂和核心,是市场过程实现动态效率的关键。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以规制手段实现市场均衡,往往使得高效率企业进1步投资扩张受到抑制,而低效率企业免于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并获得继续生存的空间。尤其是投资规制政策扶大限小的倾向十分明显,使大企业免于面对高效率中小企业不断扩张规模后带来的竞争压力,1些低效率的大企业因此获得了较大的继续生存空间,而高效率中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显然,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争胜竞争过程,使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大大减弱,这会影响钢铁工业发展中的动态效率。

;;;市场争胜过程也是1个诱导和激发争胜主体连续、广泛寻找替代品和替代方式的动态过程,是竞争主体不断寻找和试验新知识的过程(王廷惠,2005a)。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中严格的项目审批、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投资项目的技术标准准入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1过程价值,试图以政策部门对技术、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来代替企业的自主选择,这会限制企业不断寻找新技术和替代生产方式的动态过程。2003年以来的投资规制政策,有1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规模为标准、片面强调所谓规模收益、禁止小规模设备的投资,并要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然而我国钢铁企业这些年来成功开发并使用了1系列先进适用技术,1些中小企业采用这些先进适用技术后焕然1新,许多生产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小高炉技术也特别适合我国自有铁矿低品位、杂质含量高的特点(高清举,2006)。对小规模设备投资的禁止与强行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会阻碍中小型钢铁企业进1步寻找和研制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和提高中小规模设备技术经济效率的先进适用技术,而这些技术很可能会在1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效率。

;;;政府的微观规制往往会阻碍市场的自发调整过程,产生新的市场过程,导致市场结果反而不如自由市场出现的结果(王廷惠,2005b)。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以对企业投资的微观规制为手段治理“产能过剩”,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鹤田俊正曾对日本旨在防止化学工业产能过剩的投资调整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这1政策破坏了价格机制形成的自然投资节奏,容易出现各个企业1起进行同等规模投资的状况;为企业的设备投资在规模上设定高的审批标准,会使得企业为了得到政府批准的既得权益,做出过度的产能投资(小宫隆太郎等,1988)。从中国钢铁工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投资控制政策制定部门对市场需求以及需求结构变动的反应迟缓,往往制定过于紧缩的投资规制政策,使得企业面对市场机会难以进行适当的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自发调整;投资控制政策还导致了不必要的新市场过程,许多中小型钢铁企业为了避免未来成为规制政策限制和淘汰对象,纷纷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快速扩充产能,许多钢铁企业为了能在规制政策收紧后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在今后的运行中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往往同时在政策相对宽松时期尽可能高速度大规模进行产能投资。这样,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造成了固定资产投资在“不足”与“过度”之间剧烈调整,并在1定程度上强化了钢铁企业过度产能投资的倾向。

;;;本文后部分还会借助HP滤波的方法,通过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性的分析进1步揭示投资控制政策对市场自发调节过程的阻碍,以及造成的不良影响。

;;;3、钢铁产业投资规制政策中持续的预测偏差问题

;;;以下是对1994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当局的预测与规划的考察:

;;;“九五规划”中预测“2000年市场需求钢材产量达到9600万吨”,并以此做出规划安排,实际上2000年国内成品钢材消费量达14118万吨。“九五规划”对高档板管带材需求快速增长也预计不足。严格抑制投资的政策引起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负增长,使1批需要大量固定资本投入但对行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启动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结构调整的进程。表现尤为突出的是,高档板材生产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1999年以来板材进口剧增,到2003年薄板净进口量就达到了2302.2万吨。“十五规划”预测“2005年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14000万吨以上”,实际2004年的钢材表观消费量就达到了3亿吨以上,预测偏差大得惊人。

;;;即使是短期预测,偏差也非常大。2000年,国家经贸委对钢铁工业的总量控制目标为产钢11000万吨、钢材10000万吨,而实际产钢12850万吨,钢材产量达到13146万吨,钢材价格普遍上涨,钢材净进口972万吨。2001年、2002年总量控制的目标离实际需求偏差更大:2001年总量控制的目标是钢产量11500万吨、钢材10500万吨,而实际钢产量15163.44万吨,钢材产量达到16067万吨,钢胚、钢锭净进口544万吨,钢材净进口1247万吨,价格仅有小幅下降;2002年总量控制的目标是钢产量12500万吨,但是实际钢产量18224万吨,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21150万吨,全年钢材价格整体上扬。

;;;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等五个部委联合下达的《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中认为:“预计到2005年底将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已大大超过2005年市场预期需求……如不加以引导调控,将导致1些品种产量严重过剩与市场过度竞争……”。而实际情况是2004年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产能超过34013万吨,大多数钢铁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许多企业甚至超产,粗钢生产达到27279万吨,名义产能和与满负荷供给能力即实际产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我国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的统计口径与计算方式显然存在1定的问题,以此种产能来判断市场供需状况的合理性是令人质疑的(周希增,2006)。到2005年粗钢产量就达到3.5亿吨,消费量达到3.76亿吨,以我国目前统计方式得出的3.3亿吨名义产能远远不够。

;;;2005年底,发改委认为钢铁工业严重产能过剩,并在2006年初出台相关调控政策。但是2006年我国累计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41878万吨、466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5%、24.5%,全年钢铁产品价格显著上升,钢铁行业利润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市场需求远比预计强劲得多,产能过剩远没有政策当局预计的那么严重,甚至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都令人怀疑。

;;;从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钢铁产业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的市场预测、政策规划与市场实际运行之间1直存在很大的偏差。持续显著预测偏差的存在验证了本文前述理论分析中得出的“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部门不可能对钢铁工业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的结论。预测偏差与规划失误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1些不良政策后果。

;;;4、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不良影响

;;;1.数据来源

;;;我们收集了1993—2005年钢铁产业、第2产业、建筑、电力、石油、房地产服务、运输邮电通信等基础性产业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数据。数据来自万得资讯公司和中国经济信息网。本文使用Steel、JZY、Power、Oil、Realty、Transport、Chemistry、I2、China分别代表钢铁产业、建筑业、电力行业、石油行业、房地产服务业、运输邮电通信业、化工业、第2产业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时间序列。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使用HP滤波方法分析投资缺口分布和投资波动,进而分析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对投资行为的不良影响与后续效应。Hodrick-Prescott(HP)滤波方法是测定序列长期趋势的1种方法,该方法在Hodrick和Prescott(1997)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论文中首次使用,其后应用范围不断拓展。HP滤波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将趋势要素和循环要素进行分解而又不像频谱滤波方法那样会损失序列首尾的数据,通过对惩罚因子的调整,HP滤波相对于CensusX12平滑法和Tramo/Seats等方法又更为灵活。这1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设定,可参看Hodrick和Prescott(1997)的经典文献,本文不再赘述。在惩罚因子选择上,对于年度数据,本文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建议的λ=100。

;;;3.钢铁产业的投资缺口

;;;对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即可得到其趋势序列和波动序列。趋势序列描述3序列长期和潜在的运行趋势,波动序列则描述了序列实际值相对于趋势序列的上下波动情况,通常又可以称为“缺口”序列。图1是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序列图,

;;;

;;;图1钢铁工业固定资产增速

;;;图2钢产量序列分解结果

;;;

;;;图3钢铁工业投资序列分解结果

;;;图1反映出1993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极强的波动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2003年,投资额几乎翻倍,而1996—2000年投资额则出现了持续的下降。从图2可以看出:在1997年之前钢产量高于潜在产出,1997—2003年钢产量低于潜在产出,而2003年之后产量再次高出潜在产出。从对年度投资额数据的计算结果(图3)来看,以1997年和2003年为分界点,可以将1993—2005年的整个区间划分为3个子区间。从1993—1997年,波动序列始终为正,说明钢铁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正向缺口;1997—2003年,存在负向缺口;2003年之后,又转变为存在正向缺口。钢铁产业的产出缺口和投资缺口具有相同分布,这说明了钢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影响。

;;;使用HP滤波方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表明:①钢铁产业的投资在1997—2003年存在长期而显著的负向缺口。而存在如此巨大缺口的直接原因就在于1996—2000年钢铁产业投资额的持续下降,以及2001—2002年投资的恢复性增长相对不够迅速。②钢产量在1997—2003年亦存在1个长期而显著的负向缺口,表示钢产量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所需。相应年份《中国钢铁工业年鉴》关于钢铁市场运行情况的描述表明:1997—2000年产量缺口主要是结构性的,即高档板管带钢材生产不足而建筑用钢材等其他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相对过剩,但从整体上高档材不足的缺口要大于低附加值产品生产的过剩量;2001—2003年产品结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同时钢产量也开始出现不足,板材尤其是薄板价格大幅度上升,净进口量激增,钢胚钢锭也由净出口变成净进口。

;;;4.投资波动的跨产业比较

;;;前面我们通过HP滤波方法分析了钢铁产业自身的投资波动和产量波动,下面我们将对钢铁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投资波动状况进行对比。图4描绘的是各产业历年的投资增长率,图5描绘的是各产业投资额的相对趋势,图6中Cycle/Trend反映的是各产业的实际序列相对于长期趋势的偏离率。通过图4、图5和图6,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各产业的投资波动幅度。在图4中,我们发现:钢铁产业的投资增速几乎始终位于各曲线的最上方或最下方,波动幅度在各产业中最为剧烈;1996—2000年,钢铁产业的投资出现了长达5年的持续下降且在各产业中增速最低;在2001年之后,钢铁产业的投资增长率持续上升,几乎1直是各产业中最高的。图5反映了和图4同样的现象,在相对趋势的比较中,钢铁产业的相对趋势始终在最上方或最下方。在图6中,我们可以发现:钢铁产业的实际投资序列相对于长期趋势的偏离率呈现出较增长率更强的波动特征,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波动幅度也更为剧烈,钢铁产业的偏离率曲线始终位于图形的最上方和最下方。从图3可以看出1997—2003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显著负向缺口,图6进1步显示这1负向缺口持续时间比全社会以及其他基础性行业负向缺口的持续时间长,而且偏离程度远远高于全社会及其他基础性行业。从整个考察期来看,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幅极大、周期较长、调整剧烈,呈现出与其他基础性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度、较短周期波动迥然不同的特点。钢铁行业是国家的基础性支柱产业,1直以来是相关部门重点管制调控的对象,但这种管制调控并未使得这1行业的波动小于其他行业,反而这种波动幅度远甚于其他产业。

;;;

;;;图4各产业的投资增长率

;;;

;;;图5各产业投资的相对趋势

;;;

;;;图6各产业(Cycle/Trend)序列

;;;5.从长期显著投资缺口、投资异常波动看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的不良影响

;;;结合HP滤波分析与对投资规制政策的系统性考察,我们将不难看出我国钢铁工业的投资控制政策存在显著的不当政策调控问题,这种不当调控阻碍了市场的发现过程和自然调整过程,阻碍了企业家在市场引导下自然地投资调整过程,引起了较长时间内投资不足,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缓慢以及投资异常剧烈的波动。

;;;从图3和图6我们均可以看出,从1997年开始投资缺口转为负向,表明投资已经开始不足,但是直到2000年,钢铁产业依旧实行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严格项目审批以及制止重复建设等严格投资控制政策,导致在这1期间投资额持续减少,但同1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钢铁产业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与产品需求结构有较大的变化,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这1时期实际投资额对市场实际所需投资额的偏离就越来越大,这在图6中表现为1997—2000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偏离率绝对值急剧增加。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的问题已经很严重(图6中表现为偏离率高达50%以上),但2001—2002年实行的总量控制政策,依然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这与市场趋势存在较大的偏离,影响了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向国民经济所需投资额的快速调整,这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偏离度绝对值依然在40%以上。显然,1997年以后在钢铁产业继续实行严格控制投资政策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当调控。这种政策的不当调控加大了实际投资向均衡趋势的偏离程度,也阻碍了实际投资向均衡趋势的迅速调整,严重干扰了在市场机制引导下企业家对投资数量与投资方向的自然调整。这1点在图6中得到很直观的反映,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缺口不但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其他行业,而且负向缺口的偏离程度也远远大于其他行业,形成1个长期显著的“投资缺口”。长时间内严重的投资不足使得产品结构调整速度与产能增加速度过于缓慢,进而使得这1期间的产品结构问题和产能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

;;;投资控制政策同时造成了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剧烈波动。2003年,长期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引发的产能不足和产品结构问题更为突出,钢材价格尤其是板管带材价格进1步快速上扬。价格的快速上涨使政策当局对严重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得以确认,放松了对投资的管制。管制的放松与价格信号的强力刺激,引发钢铁企业同步、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造成投资的暴发性增长,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与“过热”之间的剧烈波动。我们还关注到,前期较长时间内严重投资的不足引发近年来投资的快速增长,具有1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不能简单定性为“盲目投资”与“过度投资”。这种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对前期钢铁产业投资不足的1种“补缺”,是前期投资不足、产品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重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以治理“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为目标的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存在3个主要缺陷,并导致许多不良政策效应:①“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不当干预造成的,投资控制政策不能治理其根本。②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制定机构不可能获取和整合规制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也就不可能对市场运行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制定合意的投资控制政策。③以规制方式治理“产能过剩”还会阻碍市场的发现过程和自发调整过程,导致不良的政策的效果。④对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及其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经验性研究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经验支持:我国政策当局对钢铁工业市场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1直存在很大的偏差;对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估计不足,造成我国政策当局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格限制政策的长期超调,使得这1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阻碍了钢铁企业投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正常调整,也阻碍了钢铁产品结构的迅速调整与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并引起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和“过热”之间剧烈波动。

;;;对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规制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防治产能过剩,并会导致许多不良的政策效应。这使得长期以投资规制的方式防治“产能过剩”会面临非常高的政策成本,投资规制政策只能是短期内压制企业过度产能投资的权宜之计。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来看,必须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生产要素配置的进1步市场化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土地产权制度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各级政府对企业投资进行微观干预和提供优惠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这实际上是需要政府进1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1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会面临更大的政策阻力,并且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而通过行政体系实施投资规制政策会面临小得多的政策阻力,并且在行政力强力推行时,会对投资过热起到“立竿见影”的压制作用。因而,在具体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政策部门更倾向于采用投资规制政策来治理产能过剩,反而忽略了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由于不能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投资规制政策往往长期化,致使治理成本成倍增加,甚至可能远远超过政策所带来的收益。

;;;对于目前在1些行业实施的旨在治理“产能过剩”的投资规制政策,政策部门更为深入和谨慎的研究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治理产能过剩,合意的治理政策应该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从基本制度上限制甚至杜绝地方政府对企业投资进行微观干预和提供各项优惠政策,而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地方政府的投资优惠政策进行强力限制,尽量避免直接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微观规制所带来的不良效应。

;;;注释:

;;;①周其仁认为,“产能过剩”与“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投资”以及“过度竞争”指的其实是同1现象: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的需要,派生的现象是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企业亏损增加、产能大量闲置。

缺陷范文篇9

1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1.1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1.1.1中小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岗位,缓解了经济冲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企业逐渐以资本代替劳动,而中小企业则成为了劳动力的主要吸纳者,这样中小企业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2中小企业能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我国农村市场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也制约了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政策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央行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这有效改善了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中小企业制度更新缓慢、市场发展的不同步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2中小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融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结构性调整,多年的卖方市场转换为买方市场,国家在经济运行发展中也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战略。由于管理方式的不科学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一部分的中小企业不能够适应这样的外部环境,在经营方面出现了大量产品的剩余和积压,甚至经营出现了困难,内部积累也逐渐减少,利润水平下降,外部的资金补充也并不明显,增长幅度不大,因而,它们对银行贷款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但是,从目前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状况来看,企业信用意识的淡薄以及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加大了它们向银行寻求贷款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快速增长发展对解决就业、经济增长、扩大出口、繁荣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成为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然而,介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不畅、直接融资渠道的关闭,间接融资渠道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矛盾十分突出。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存在的问题

2.1内源性融资比例高

在企业的刚刚起步阶段,内源性融资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生存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企业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固定资金的来源,其中自有资金的比例都超过了银行贷款,根据统计,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依靠自己的资金所建立起来的。但是无论在企业初级阶段,内源性融资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只单纯凭借内源性融资则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我国的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组成部分也是不完整的。一个企业如果长期依赖于内源性融资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而发展速度,还会在发展中逐渐失去市场份额,最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2.2间接融资地位逐步提升,但是依然存在“慎贷”问题

尽管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内源性融资和民间借贷的方式存在,但是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企业在外部融资中必然以银行借款为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信用缺失,在加上银行企业之间的信息获取不对称,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出现了“慎贷”现象。近些年来,随着银行制度的改革,这种“慎贷”现象有所缓解,但是这仍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

2.3直接融资方式所占比例较小

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指的是企业通过直接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股票或者吸收投资来筹集资金的方式。据统计我国从1987年发行第一支职工股票到现在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已经十几万亿元。但是,从整体的融资结构来看,中小企业在融资中直接融资额度仍然比较低。

2.4其他的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2.4.1国家财政支持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的政府都意识到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它们都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比如国家商务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项目,这是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的表现。从形式上来说,政府通过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二是促进中小企业外向型发展。从以上的措施说明各级政府虽然已经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做出了努力,但是从效果上来说,各级财政设立的基金数额有限,能够获得支持的企业相对较少,担保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以及担保费用较高等方面的原因,加大了企业的负担,常常是使企业延误上级,影响到基金作用的发挥。

2.4.2商业信用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随着商品交易产生了商业信用行为,其主要以预付款、商业票据、定金、分期付款以及赊销等等形式存在。企业间的商业信用是中小企业实现融资的又一渠道。近些年来,商业信用发展速度较快,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商业信用的发展必须一方面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做保障,另一方面有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我国虽然已经在上世纪末颁布了《合同法》《、票据法》,使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有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4.3民间借贷融资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性特征就是存在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一种最初级、最原始的融资方式。在古代或者是更早使其,民间借贷是限定在家庭和个人这个狭小范围内的,期限较短,金额也较小,借贷资金也主要用于家庭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逐步进入到生产领域。事实上,民间借贷方式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但是民间融资存在着规范性差的缺陷,其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因而很容易使其陷入到债务纠纷中。甚至有时候民间借贷会因为操作不规范而演变为欺诈行为,严重时会影响到正常的金融秩序。由于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利率,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在刚刚起步阶段都会存在一定的民间借贷资本,但是当企业步入正轨后,民间融资就会退出企业融资。

3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探究

3.1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间接性融资主要是通过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完成的,造成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比例较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所引起的歧视,近年来银行放贷出现的坏账现象都是来自于非国有企业,这就无形中就加剧了银行方面对非国有企业放贷的担心。第二,目前银行组织管理结构幅度太小,层次过多,效率低下,这就抑制了支行和分行的创新。第三,银行现行体制存在缺陷。比如银行的管理水平低下,考核机制粗放化,无法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是因为其也本身的财务状况不透明,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愿意贷款给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则因为信用缺失而无法实现贷款。其次,贷款成本高,风险大,中小企业贷款数额较小,银行不愿借贷。从根本上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因为企业债券市场不完善。企业债券指的是企业依法发行,并在一定期限内归还的有价证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证券市场品种少、规模小、市场发育程度低。而且参与到企业证券市场的一般都是大型国企,民营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融资的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它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证券市场的准入政策将其拒之门外。

3.2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对策

3.2.1政府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

在现阶段的金融体系下,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国家为了有效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我国应该进一步细化各种法规,建立适用的金融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比如,可以通过制定宏观引导政策,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秩序,引导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合理化。

3.2.2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我国可以分层建立资本市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不仅层次多样、功能齐全,而且能够保证投资人和上市企业的选择性和连贯性,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在建设多层次投资渠道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人为的割裂每一层次、每一板块之间的关联。具体到每一中小企业能够选择怎样的投资层次主要依据中小企业在这一体系内建立的诚信档案以及业绩决定,当企业的业绩达到某一层次就可以扩大自己对投资市场的选择。

3.2.3组建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

所谓风险投资指的是以高薪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等资本程度较高的国家具有一定的规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心各企业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因此,风险投资体系也应该逐步建立。风险投资不是为了获得所有权,不是为了控股,而是为了通过投资获得增值做大企业的方式,这种方式非常适合那些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

3.2.4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现阶段的金融机构应该按照市场的需求,定位市场,调整经营思路。作为银行要创新机制根据自己所吸纳的公司类型、公司规,根据公司阶段推出各种不同的金融服务产品。并且根据需要发行出口退税、动产抵押、联保协议等方式的贷款,银行的创新机制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资难度。除此以外,银行方面也应该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地开拓新的渠道,比如典当融资、信用融资、品牌融资、金融租赁融资等等。

缺陷范文篇10

一、企业的营销伦理问题

(一)产品伦理问题

一般而言,企业的产品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的高低方面,它包括产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产品的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内在属性,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五个方面;产品的外观质量指产品的外部属性,包括产品的设计、造型、色泽、包装等。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特性比较,内在质量是主要的、基本的,只有在保证内在特性的前提下,外观质量才有意义。因此,具体表现在产品内在质量的企业产品伦理问题有:性能问题、寿命问题、安全性问题、经济性问题、可靠性问题等;表现在产品外在质量的企业产品伦理问题有:设计问题、色泽问题、包装问题、造型问题等,以及由设计和包装带来的环保问题。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故意隐瞒产品质量的真实信息,夸大产品的性能和功效。例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由于在奶粉中随意添加化工原料,结果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

(二)定价伦理问题

价格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唯一能直接产生收益的变量,是营销组合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定价中的伦理问题形式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判断。定价中的伦理问题主要有:串谋定价、歧视定价、掠夺定价和价格欺诈。串谋定价,是指企业之间相互串通,订立价格协定,以共同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1]串谋定价通过垄断高价获得高额利润,既违背了公平原则,也欺骗和愚弄了消费者,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市场行为。歧视定价,就是指企业以不同价格,向不同消费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产品的销售方法。但企业就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这就构成了价格歧视行为,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企业显然失信于消费者,有悖于伦理道德。而掠夺定价,是指企业将价格定在成本以下,进而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待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价的营销行为。因此,掠夺定价是企业为了消除竞争、获取长期高利润,而牺牲短期利润的行为。另外,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不正当价格策略和手段,来欺骗、诱导顾客与其进行交易并使顾客利益受损的行为。价格欺诈无疑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顾客的知情权,妨碍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分销渠道伦理问题

企业营销渠道也称分销渠道,是指企业产品的所有权和实体从生产领域转移至消费领域,所要经历的通道。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分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2]事实上,这些分销通道,就是帮助产品所有权转移的一切企业和个人。分销渠道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产品直接分销渠道伦理问题和间接分销渠道伦理问题。产品直接分销渠道是指没有中间商参与,产品由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和用户的分销渠道类型,是服务消费者最快捷的通道。直接分销渠道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侵犯隐私权、欺诈、不公平、骚扰等。[3]其中侵犯隐私权是当今营销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企业生产者需要拥有目标消费者资料,可能会违背道德去获取消费者的资料,这样就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间接分销渠道,是指生产企业将产品经中间商销售给消费者和用户的渠道类型。它是消费品销售的主要方式,许多工业品也采用间接分销渠道。间接分销渠道伦理问题,主要包含在生产企业同中间商的伦理关系,以及中间商和终端消费者的伦理关系之中。比如生产企业对中间商的不公平、欺诈等问题,还有就是中间商欺诈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问题。

(四)促销伦理问题

促销是指企业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唤起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了解和注意,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最终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的营销活动。促销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商业广告和人员推销中。商业广告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企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的有效的促销手段。目前广受关注的商业广告伦理问题具体体现为:虚假广告问题、情色广告问题、攻击性广告问题、暴力性广告问题、儿童广告问题等。人员推销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人员直接向中间商或消费者进行宣传介绍活动,以说服中间商或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的促销方式。销售人员在目标市场的工作态度是否热情主动,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都会影响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人员推销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销售人员上,集中体现在企业销售人员与顾客之间,具体是欺诈顾客、歧视顾客、误导宣传、排他阻挠、不正当竞争等。

二、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前面我们对企业营销伦理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在透过企业营销伦理表面问题,对企业营销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尝试寻找企业营销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极端的“利己主义”导致企业道德价值目标缺位

“利己主义”作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它使得经济学理论得以建立。实际上“利己主义”最初是道德哲学的研究范畴,其历史悠久。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把“权利欲望”和“财务欲望”看做是人性的基础,并提出了西方完整的人性本恶的理论。他认为,人不仅是反复无常的、忘恩负义的、虚假的、伪善的、怯弱的、嫉妒的、对人怀敌意的,而且是自私的、利己的[4],也都必然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作为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成功地吸收和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利己主义”为基础,最先创立了一个自由主义的经济学体系,也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他在《国富论》中,基于人本性的利己主义的假设,提出了“经济人”假设,正如斯密所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而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和面包师的恩惠。”[5]斯密研究经济问题、创建济学体系的出发点,就是人的本性即利己主义,把个人视为追求私利的“经济人”,这种自利的欲望给经济带来动力,同时也会产生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导致利己主义泛滥。当然,斯密也看到了“自利”的“经济人”的局限性,早在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中,斯密用道德同情心阐释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提出“利他”的思想,进而揭示出道德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行为应遵循一般道德准则。[6]因而,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基于的“利己主义”,应是一种合理的“利己主义”。尽管如此,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不断演进,“经济人”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不择手段争夺财富的狂热举动中,人们忘却了伦理道德———也是一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价值的东西。事实表明,“经济人”在许多方面与时代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了,而且越来越表现为极端的“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主张,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合理“利己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获得个人利益和享受个人幸福的权利,人都是利己的,人的利己心不仅不会损害社会利益,反而会促进个人利益的增加,从而也增进了社会利益。而极端“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极端“利己主义”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至于用什么手段,则是无须考虑的问题。极端“利己主义”这种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的思想,使商业领域欺诈之风日盛,导致企业道德价值目标缺失,企业营销伦理问题比比皆是。

(二)“非对称信息”带来的“市场失灵”导致市场诚信缺失

“非对称信息”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买卖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对方的信息。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的利益而去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虽然信息不对称,会在短期内让一些道德不良的企业欺骗消费者而获利,但这会损害正当的市场交易,当消费者担心被欺诈而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就不灵了,从而出现“市场失灵”,结果导致企业诚信等道德问题频繁产生。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模型,阐明了劣货驱逐良货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假定存在一个旧车市场,如果卖主比买主更了解车子的质量,卖主就会抽走高质量的旧车,并会抬高劣旧车的价格。因此,只要卖主和买主信息不对称,旧车市场上能卖出去的一定是劣质车。“市场失灵”一般不能完全自身解决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也就是说“看不见的手”失灵,需要由“看得见的手”来矫正,这“看得见的手”就是政府的管理和管制。

(三)“政府失灵”使企业制衡机制短缺,从而导致企业营销伦理问题产生

由于市场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或企业组织都能诚信公平,而政府“看得见的手”可以调节市场机制,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因此,作为一种国家权力机构,政府可以用“看得见的手”制定市场规则,规范企业行为,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政府这种对企业形成的强有力制衡,不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也保证企业享受法定权利,促使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具有短期效应,如此在动态的供求关系变化中,市场利益主体受眼前利益的驱使,更多会行使见效快的经济行为,这客观上容易使市场利益主体产生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以及短期投机心态,甚至道德沦丧、违法犯罪。如果市场制衡机制短缺,那么市场道德诚信也会严重缺失。例如,政府不制定《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有条件的企业就会想法垄断市场,对消费者采取不道德的营销方式以获取超额利润,这样会排挤其他企业,也损害消费者的利益。[7]所以,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和由此带来的制衡机制,可以避免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产生。企业制衡机制对企业形成许多约束和监督,像垄断、哄抬物价、权钱交易、虚假广告、欺行霸市、假冒伪劣、诋毁他人商誉、欺诈消费者等不法市场行为和不道德市场行为,均会受到制衡。健全的制衡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市场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官僚主义、寻租腐败、部门利益等原因便出现了“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降低了经济决策效率。同时,使得市场制衡机制短缺,对非公共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等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