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5:02:33

欺诈性范文篇1

如果委托人所设立的信托,具有阻止、拖延或欺诈其现在或未来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实际意图或没有合理对价支撑以及使其丧失清偿能力的,则属于可撤销的信托。如果债务人移转其财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诈害债权人,则构成欺诈。如果这种欺诈性移转采取信托形式,则该信托属于可撤销的信托。这种信托中委托人的主观意图可以表现为:债务人将其财产处分给其妻子孩子时,可能会有规避全体债权人的意图;债务人将其财产处分给某一位债权人的妻子孩子时可能有牺牲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而偏爱该债权人的意图。当然,十分常见的是:当债务人意识到不可能清偿全部债务时,债务人会将其全部或其重要的剩余财产以信托方式处分给其近亲属以逃避债务,这样,债务人在主观上就存在诈害其债权人的意图。只要债务人以诈害债权人之意图而设立的信托,均构成欺诈性移转信托。

毫无疑问,如果债务人无偿移转财产或通过信托方式移转财产以阻止或妨碍实际或潜在的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普通法即将这种行为认定为欺诈。早在十六世纪,英国议会就通过立法宣布此种行为为欺诈行为并对行为人课以刑事和民事责任。英国1571年的《欺诈移转法》规定,如果能够证明债务人的移转行为有挫败、阻止、拖延、诈害债权人的意图的,这种移转行为可以被撤销,除非受让人或其他人在交易中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并且未注意到移转人之欺诈意图。1925年英国议会废除了《欺诈移转法》,在对此法从语义上作重大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1925年财产法》,废除了《欺诈移转法》中所规定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但欺诈性移转行为的可撤销性以及相关规定仍被保留。

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172条规定:“发生于该法实施之前或之后的任何移转财产行为,只要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委托人存在诈害债权人的意图,移转行为均可撤销,除非此条有相反的规定;此条并不影响解除继承权限制的不动产转让的行使或现行破产法的实施;此条不能扩充适用于支付相当对价资产或财产利益以及善意或善意支付对价和在移转时善意且不知诈害债权人之意图的善意受让人。”由于英国《1925年财产法》是对英国1571年的《欺诈移转法》的继承和发展,根据《欺诈移转法》的规定,欺诈性移转行为是指任何对财产的处分行为如赠与、让与、交易、抵押、设定他物权、使用或限制使用等行为,因此,欺诈性移转行为包括通过信托方式所进行的任何类型的移转。

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172条之规定主要是防止债权人免受欺诈之危害。“此条所确立的原则是人们在慷慨解囊前应保持公正,在实施赠与前须清偿债务。”[1]此条被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和第424条所吸收。如果债务人被认定破产,根据英国《1914年破产法》第42条之规定,债务人在破产之前某一特定时期所进行的财产移转均可撤销。此规定旨在防止债务人之财产落人其家庭成员或其合伙人之手以逃避其债权人的追索,从而保障破产资产在所有的债权人之间得以公平分配。此条被《1986年破产法》第339条至342条所替代,而且《1986年破产法》第339条和第340条规定了欺诈性移转交易或低价交易,第423条和第424条规定了阻止债权实现“意图”的交易。

美国于1919年、1948年和1983年分别制定了《统一欺诈转移法》,《统一欺诈交易法》和《破产法典》,这几部法律均规定了欺诈性移转。《统一欺诈移转法》和《统一欺诈交易法》均规定具有实际欺诈意图的财产转让行为可经由撤销使之归于无效也即使债务人具有欺诈、阻止或拖延债权人实现债权的转让行为归于无效。[2]这两部法律均承认推定欺诈,只要依据法律认为财产的转让行为对债权人是不公平的,就可以不管债务人在转让时的真实意图而仅仅依据转让时存在的一些事实推定债务人具有欺诈的意图,从而可以撤销该转让行为。也就是说,对债务人的一些财产转让行为,只要能够推定有欺诈意图的存在就可以被撤销。《破产法典》第548条也规定了实际的欺诈移转和推定的欺诈移转。根据《破产法典》第548条之规定,以欺诈性转让为目的所设立的信托属于可撤销信托,可以被破产受托人撤销。法律赋予欺诈性移转信托之可撤销性主要是为了阻止作为债务人的委托人通过信托方式减少破产财产,从而保护委托人之债权人的受偿利益。

二、欺诈性移转信托之构成要件及其可撤销性证明:主、客观要件与可撤销性证明

提出撤销信托之诉的当事人应当证明作为债务人的委托人以信托方式实施处分财产的行为具备法律规定的主、客观要件。

(一)欺诈性移转信托之主观要件:挫败、阻止、妨碍和拖延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意图

在英国,欺诈性移转信托撤销之诉提起时,当事人应证明委托人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不能清偿全部债务或自知实施处分行为后即会丧失清偿能力,同时证明委托人有挫败、阻止、妨碍和拖延其债权人的意图。但有如下例外情形:委托人收到了相当合理之对价,同时,受益人不知道委托人有欺诈债权人之意图。法院在每一个特定案件中都要查明委托人是否存在阻止、妨碍和拖延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意图。在Freemanv.Pope(1870)5ChApp538一案中,大法官HatherleyLC精辟地论述道:“如果某人欠有债务,将正好可以偿还债务的基金抽取一部分另作安排,结果导致一些债权人的债权无从获得清偿,法官有义务指示陪审团来推断委托人是否有阻止或拖延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意图,而且此种情形属于法律调整范围。”[3]法院对欺诈性移转的判断需要考量各种各样的因素。[4]

在美国,根据《破产法典》第548条之规定,欺诈性移转发生在债务人破产前一年之内,并涉及妨碍、拖延或欺诈债权人的意图,无论当时债务人有无清偿能力,该欺诈性移转均可以被撤销。如果此种移转作出时没有合理的对价或债务人无清偿能力或因该移转行为而丧失清偿能力,那么,这种移转也可以被撤销。而且美国《统一欺诈性移转法》规定,欺诈性移转必须要有“实际的阻止、拖延或欺诈债务人之债权人的意图”。[5]该法还列举了许多“欺诈征象”以确定是否有这样的“实际的阻止、拖延或欺诈债务人之债权人的意图”。[6]

(二)欺诈性移转信托之客观要件:债务人之欺诈性移转或低价交易

作为信托委托人的债务人之欺诈性移转信托主要包括秘密地实施处分行为而设立的信托,以及将其全部资产置于信托之下而设立的信托,即使债务人仍保留了对信托财产一定期限的占有权或信托文件赋予了其对信托财产享有一定的优先权也复如此。[7]

为了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339条和第341条规定,对于以低价交易的信托可因委托人后来破产而被撤销。即如果委托人设立信托的行为,构成破产法规定的低价交易,并且委托人设立信托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破产的,委托人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该信托。

根据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339条的规定,“低价交易”不仅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低价买卖,还包括:将财产赠予他人;通过一项所谓的交易将财产移转给他人,同时未收受任何对价;与他人达成一项交易,并且相互支付了对价,但委托人获得的对价,按照货币价值来说,明显低于他所支付的对价。“低价交易”的概念既是确定是否有阻止债权人意图之基础也是破产规定所适用的基础。它既包括以信托方式所实施的赠与,也包括直接的赠与。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之本质是设立欺诈债权人之低价交易之要件,具体包括:向他人赠送礼物或者规定以不收取对价为条件与其他人进行交易;与其他人进行交易作为婚姻的对价;与其他人进行交易为换取货币价值或者所取得的货币价值明显低于他所提供的作为对价的货物之货币价值。根据此条之规定,如果能够充分证明财产所有权人存在有其他目的,例如为家庭、朋友或商业合伙之利益,那么,此条就不能适用。[8]即使低价交易采取信托的形式,这种交易之目的也不存在任何特权。[9]如果交易中存在着不只一种目的,那么,是否要确定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目的呢?对此,有“主导地位目的说”(dominantpurpose)和“实际目的说”(substantialpurpose)。[10]尽管英国学者们对此存在分歧,但是在InlandRevenueComrsv.Hashmi(2002)WTLR1027[11]一案中,上诉法院采用了实际目的标准而非占主导地位标准。然而,在此案中大法官ArdenLJ强调有必要区分目的与结果,她的主要观点如下:“第423条并不要求查明目的是否是主导地位目的,只要法律规定的目的能够被恰当地描述为一个目的而非仅仅是一个结果就足已,……通常,阻止债权人的动机与保护家庭成员的动机同时并存,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财产移转人也很难说明在其心中究竟何种目的占据主导地位。”在目的与结果混合的情况下,其总结道:“作为目的,必须是一种真正的实际目的;将对价交易的附属物或仅能表明交易结果的事情……以及对说明实施对价交易的债务人的目的并无意义的因素作为目的是不充分的。”[12]

根据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341条的规定,委托人以低价交易设立信托后,在破产法规定的时间内破产的,经委托人的债权人申请,法院有权决定撤销信托。委托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必须是在提出破产申请之日的前5年内实施的。在这5年内,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委托人设立信托后2年内破产的,不论委托人设立信托时能否清偿其全部债务,委托人的债权人均有权撤销信托;二是委托人设立信托2年后5年内申请破产的,债权人仍有权撤销信托,但以委托人设立信托时已资不抵债,或因设立信托导致委托人资不抵债为限。反之,委托人如果能证明他在设立信托时,无需动用信托财产就可以清偿全部债务,那么,其债权人不能撤销信托。

上述情况,只限于低价交易,委托人设立信托时如果取得了对价,并且对价是充分且相当的,那么,即使委托人设立信托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宣告破产,其债权人也不能要求撤销信托,因为委托人设立信托的行为不属于低价交易的行为,其取得了相当的对价,在设立信托时并未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三)欺诈性移转信托可撤销性之证明

由于主张处分行为之可撤销性是严肃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加以推断,处分行为之欺诈意图必须由具有说服的力的事实来证明,而且由欺诈意图之主张者来承担举证责任。可撤销信托之证明责任需要由提出委托人实施了欺诈性移转行为之主张者承担,而委托人提出例外之抗辩的,也需要承担证明责任。有学者主张在推定欺诈的情形下,举证责任要倒置。[13]

英国法没有像美国法那样区分事实欺诈和推定欺诈,也没有规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在英国,欺诈性移转信托所称的欺诈意图是指委托人设立信托的意图,是需要考虑所有的案件情况来确定的事实问题,它的证明需要通过直接证据或从相关情形中推定或基于委托人对其处分行为所期望发生的自然结果来予以推定。一种重要的情形是移转是否自愿或支付相当对价。尽管仅有自愿的事实并不足以证明委托人之欺诈意图,但是缺乏对价在确定是否存在欺诈意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移转是支付了相当对价的,欺诈意图的证明责任由没有对价支撑之主张者来承担。如果委托人之移转行为是无偿的,那么,证明责任则相当沉重。因此,英国的Twyne’sCase[14]一案为了证明委托人之移转行为具有欺诈意图,提出了六个欺诈征象:委托人移转了全部或几乎全部财产;委托人连续性的持有意欲移转的财产;秘密移转;针对委托人的令状签发后的移转或强制执行令签发后的移转;信托的存在或委托人利益的保留;移转文件中包含非欺诈性移转所没有的非同寻常和不必要的陈述。除了这六种欺诈征象以外,英国人普遍认为委托人给自己保留了信托撤销权也是一种欺诈征象,因为移转的财产实际上控制在委托人的手中。委托人在以信托方式处分财产时其经济状况是否能清偿其债务,这也是需要查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委托人设立信托时已资不抵债,那么,可以证明其有欺诈之意图。[15]如果委托人因为处分财产行为而使其财产全部消灭,即使当时是有清偿能力的,这种处分行为也可以否认他具有清偿能力的事实。[16]

主张委托人以信托方式实施欺诈性移转的人仅主张委托人之主观恶意是不够的,还需证明受益人是欺诈行为之利害关系人或明知委托人具有欺诈意图。如果信托移转是发生在夫妻之间的,委托人就必须澄清值得怀疑的情况,而且还有责任证明他们夫妻之间交易的正当性。对他们是否存在实际和明示的欺诈、通谋或明知欺诈须由提出主张者承担证明责任。如果他们之间的信托存在对价不充分的情况,就能证明他们具有共同的欺诈意图。只要近亲属之间存在不公平的交易,根据情况合理推定原则(thedoctrineofresipsaloquitur)就要求对该交易提出抗辩的利害关系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不适当的对价和近亲关系是恶意和共谋的典型标志。[17]

在实践中,用直接证据证明意图的存在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周围情形做出一些推断。CorkReport强调只要债务人行为时知道或被认为知道其经济状况,就可以根据其行为的自然结果和可能结果推断出其意图。[18]但仅有债权人受到阻止或损害的事实并无法确立债务人的意图,而且事实问题的确定需要考虑具体情形。根据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172条之规定,周围情形可以推定目的的存在。如果财产移转人或委托人对此目的予以否认,则需要承担沉重的举证责任。[19]什么是周围情形?最为相关的情形是委托人的经济状况和交易的时间。如果债务人负债但仍有偿债能力如资产超过其个人责任,将财产以低价转让,债务人手中的财产几乎不能清偿所有的债务,那么,就要根据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第3款之规定,对此交易目的是否存在欺诈进行推定。如果某些事件发生,受损害的债权人想要或可能提起诉讼,此时,债务人实施了移转,那么,欺诈意图之推定仍然适用于这种情形。

美国法将欺诈性移转之意图分为实际欺诈和推定欺诈,并且确立了不同的认定标准:

(1)实际欺诈

美国《破产法典》第548条是联邦法调整欺诈性移转行为的法律规范,该条之(a)款(1)项规定了实际的欺诈移转,强调债务人的移转行为具有欺诈债权人的意图即“具有实际阻止、拖延或欺诈债权人的意图”。提出主张者若要证明债务人的欺诈意图,需要有直接的证据,并且必须达到“明确而令人信服”的证明标准。由于证明债务人的此种意图的直接证据是很难取得的,因此,在实践中提出主张者依据此条此款此项之规定是很难撤销一项欺诈性转让行为的。为此,实践中,可以通过间接证据证明债务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即“如果没有证明债务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的直接证据,但根据案件事实可以得出转让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的当然结论,这种实际欺诈意图就可以得到证明。”[20]事实上,法院将间接证据作为可以证明债务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的事实标记即“欺诈征象”。这些欺诈征象已经集中地反映在《统一欺诈移转法》以及相应的州法中如移转人与受让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债务人对所转让财产所有权的保留和对财产的控制、债务人处于无力清偿状态等等。虽然上述征象可以援用,但是单一的欺诈征象对于证明转让行为的欺诈性只具有一定的证明力,难以证明欺诈事实,但是如果这些征象同时存在,那么,“这些征象联合起来就可以构成欺诈的决定性的证据”。[21]这样,通过联合多个欺诈征象所创造出的具有欺诈意图的假定,证明责任就移转给债务人,由债务人证明自己没有欺诈的意图。如果债务人不能推翻这种假定,那么,提出主张者假定的欺诈意图就成立。

根据第548条(a)(1),如果提出主张者要证明债务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那么,只需证明债务人具有以下三种意图之一即可:阻止、拖延或者欺诈。“阻止、拖延的意图等同于欺诈的意图,如债务人根本不准备清偿债权人的意图”。[22]“’阻止、拖延的意图必须也是或包含了欺诈的意图’时,方能符合第548条(a)款(1)项规定的实质欺诈意图的判断标准”。[23]依据该条之规定,只要证明转让时债务人存在欺诈意图或者其他人的欺诈意图是可以归责于债务人的,就符合了该条所规定的债务人具有实质欺诈意图的要求。

(2)推定欺诈

美国《破产法典》第548条规定,提出主张者无需证明债务人的实际欺诈意图就可以撤销某一欺诈性转让行为即推定欺诈行为。推定欺诈只需考虑两个要件:合理的对价和清偿能力。债务人转让财产时的无清偿能力并不能完全证明其欺诈意图,需要结合债务人是否取得合理对价进行判断。因此,债务人可以以取得合理对价以及转让时有清偿能力来作为证明其不具有欺诈性移转的完全抗辩事由。如果作为债务人的委托人未取得合理对价以及转让时无清偿能力,那么,委托人针对其债权人的信托可以被撤销。提出主张者援用该条之规定所实施的撤销行为必须在破产申请提出之日前一年内实施。在依据该条之规定撤销某一推定欺诈的转让时,提出主张者应当承担证明推定欺诈的全部构成要件即债务人无力清偿状态和未取得合理对价之责任,这里的证明标准采取优势证据标准,与实际欺诈意图的证明标准有所不同(明确和令人信服标准)。

根据第548条(a)款(1)项之规定,关于债务人的清偿能力,提出主张者必须证明债务人在实施转让行为时处于无力清偿状态或者因为转让行为陷入无力清偿状态。不过,提出主张者无需直接证明在转让行为实施的那一刻债务人是无力清偿债务的。只需证明债务人在转让行为实施之前或之后的某个时期内债务人是无力清偿的,并且在这个时期内债务人的经济状况无实质性变化,从而推断出转让时债务人处于无力清偿状态。

提出主张者在证明债务人是否取得合理对价时,首先要证明债务人是否取得对价,然后,证明债务人所取得的价值与其所转让的财产的价值相当。

尽管上述两种欺诈性转让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衡量标准在某些方面却是相同的:第一,所转让的必须是债务人的财产;第二,转让行为必须直接或者间接地由债务人实施;第三,转让必须发生在破产前一年期间之内。[24]

三、欺诈性移转信托撤销权之行使:破产程序外和破产程序中的行使

欺诈性移转信托设立后,对债权人而言最根本的救济方法是否定该信托的效力以恢复财产原状。这种撤销权是为债权人的利

(一)破产程序外的行使

根据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172条之规定,撤销权由任何遭受侵害的人行使,即委托人的债权人行使。[25]但这里的债权人要作宽泛的解释,可以是任何受该欺诈性移转信托所侵害的或可能侵害的人。例如,向债务人索要扶养费的债务人之妻子可以成为此种可撤销信托的债权人,尽管她不是破产法所规定的那种债权人。而且英国法也不限制这种欺诈性移转作出时所产生的债权人之诉权。当债务人从事一种风险极大的营业时,债务人极有可能存在欺诈债权人的意图。如果这种意图可以证明,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允许债权人提起诉讼。如果担保债权人对此信托的撤销享有某种利益,那么他也可以提起诉讼,但他须证明债务人所提供的担保不能充分地保障其债权。[26]而且根据《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之规定,因欺诈性移转行为而受侵害的人可以行使撤销权。[27]受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

在美国,《统一欺诈性移转法》(UFTA)也将欺诈性移转之撤销权仅赋予给了债权人,由债权人提起撤销之诉。而且该法的第七部分的标题就是“债权人的救济”。

(二)破产程序中的行使

在英国,根据《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之规定,如果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那么,破产受托人和因欺诈性移转行为而受侵害的人都可以行使撤销权。在有些情况下,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破产受托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命令将低价交易之财产向其移交(无论是信托赠与还是直接赠与),由破产受托人来使此种交易归于无效。

在美国,欺诈性移转信托之撤销权由破产受托人行使是一般的原则,特定案件中或特定情形下,也可由债权人来行使。破产受托人有权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特定的行为请求法院发出撤销的命令。在破产程序中将撤销权赋予破产受托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破产财产以更好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根据美国破产法典中破产受托人的定义和破产受托人在破产案件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受托人承担了代表破产财团和代表全体债权人行事的职责。破产受托人行使的撤销权不是基于自己的请求而是基于法律的授权,只要受托人依据自己的判断认为撤销的行使是合适的,他就可以行使撤销权,并且该权力是不可以转让的。[28]

四、我国信托法和破产法中相关制度之缺失与构建:英美法之借鉴

(一)我国信托法和破产法之缺失

我国《信托法》第12条规定,“委托人设立信托损害其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信托。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撤销信托的,不影响善意受益人已经取得的信托利益。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申请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的,归于消灭。”新《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一)无偿转让财产的;(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我国法律的这些规定为委托人因实施欺诈性移转而设立的信托之可撤销性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和抽象,对委托人欺诈性移转行为之认定要件缺乏明确规定,而且对此种信托可撤销性之证明也缺乏明确规定,实践中造成适用困难。

1.主、客观要件缺失

无论是英国法还是美国法均强调欺诈性移转行为人须有阻止、拖延、诈害债权人的意图,而且美国法将欺诈分为事实欺诈和推定欺诈两种。事实欺诈强调债务人故意实施阻止、拖延和欺诈债权人的移转行为,主观上行为人具有欺诈的故意。欺诈故意是构成事实欺诈的必备要件。欺诈的故意是行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很难有一种可靠的方法探测到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实践中事实欺诈的证明十分困难,需要达到“令人信服”的标准,因此,英美法院在实践中总结出欺诈的征象。只要提出主张之人能证明行为人有欺诈的征象中所列举的行为或事实,就能证明行为人有欺诈的意图,总之,这种欺诈是以事实来证明的。而推定欺诈强调根据移转行为的各种特征及移转入的客观事实来推定该移转行为为欺诈性转让。也就是说,如果某一行为的必然结果是阻止、拖延、欺诈债权人,则推定该行为人具有欺诈的意图。在这种欺诈性移转中,行为人的意图是一种推定。只要债务人未取得合理对价和实施移转行为时无清偿能力即可推定行为人的欺诈意图。

从我国《信托法》第12条和《破产法》第31条之规定不难看出,我国法律对实施欺诈性移转的债务人之主观意图未作规定,不论债务人主观意图如何,只要其移转行为“损害其债权人利益”,其实施的移转行为或实现移转的信托就可以被撤销。这样,作为债务人的委托人为了家庭、朋友或商业合伙之利益,而非具有故意欺诈意图或非具有“未取得合理对价”和“无清偿能力”两个推定欺诈之要件,只要有债权人利益因其行为受损,该移转或信托就会被撤销。此外,《破产法》第31条虽然规定了“无偿转让”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这似乎与英美之欺诈性移转之内涵有所相同,但并非任何无偿转让行为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行为均为欺诈性移转行为。如果一个人无任何债务,他可以从事任何善意的无偿移转行为,他可以自愿无偿地转让其全部财产。而且即使行为人负有债务,所进行的无偿转让行为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行为也不能被认定为欺诈性转让,因为并非所有的负债者进行的无偿移转行为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行为均构成欺诈性移转。如果某一无偿移转行为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行为既无欺诈意图,又无推定的欺诈意图,也无拖延、阻止和欺诈债权人债权实现之事实,行为人在实施移转或交易时并没有存在任何债务且没有因为移转行为而丧失清偿能力,就不能将其认定为欺诈性移转行为而予以撤销。负债并非是衡量欺诈性移转的要件,如果行为人对其债务在财产移转或设立信托时实施了充分的担保,则负债的行为人之无偿转让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并不能构成欺诈性转让。但如果行为人在移转或设立信托交易时已无清偿能力或因信托移转而造成无清偿能力,就必然构成欺诈性移转。

另外,我国《信托法》第12条只规定了委托人所设立的信托存在“损害了债权人利益”之后果时,债权人就可以行使撤销权,但未规定可撤销信托的客观要件,这使可撤销的信托缺乏判断的客观依据。在英美,信托是否可以撤销,其判断的客观要件是:秘密地实施处分行为、将其全部资产移转于信托之下而造成委托人丧失清偿能力以及实施了低价交易行为。只有通过这些行为所设立的信托,才能被认定为欺诈性移转信托。

2.认定欺诈意图之标准阙如

英美法要求以客观事实来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欺诈之意图或以“不取得合理对价”和“无清偿能力”之客观事实来推定行为人之欺诈意图,而且强调行为人因其欺诈移转行为给债权人之利益造成损害。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欺诈意图之客观事实有:(1)对关系人的转让;(2)财产转让后债务人保留了所有权或仍然有控制权;(3)转让行为被揭发出来或者被故意隐瞒;(4)在转让前债务人被起诉或者被诉讼威胁;(5)债务人几乎所有的财产都被转让;(6)债务人潜逃;(7)债务人转移或者隐藏财产;(8)债务人收到的对价与被转让的财产价值相比极不合理;(9)债务人处于无力清偿状态或者转让后不久债务人进入无力清偿状态;(10)在巨额债务发生之前不久或者发生之后不久转让行为发生;(11)债务人将企业必需的资产转让给担保权人,担保权人又将该财产转让给债务人的关系人。[29]推定行为人欺诈的客观事实为行为人未取得合理对价以及无清偿能力或行为人在移转行为或设立信托之前或之后一段时间内处于无力清偿状态。

无论是我国信托法还是破产法均未规定判断或者推定行为人欺诈意图之客观事实标准,而且法律对确定合理对价也没有规定,更没有提供一套规则。

3.欺诈性移转信托可撤销性之证明缺失

我国信托法和破产法均未规定如何证明欺诈性移转信托之可撤销性。立法对主、客要件证明责任的承担、以哪些事实来证明、在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的情况下以哪些事实来进行推定以及证明标准等均未作出规定,从而导致实践中操作困难。

(二)我国信托法和破产法对相关制度之构建

欺诈性移转信托撤销权制度之设立主要是为了维护作为信托委托人之债务人与债权人以及债权人相互之间的实质公平。因此,该制度的设计者须权衡债务人与债权人之利益并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由于我国信托法和破产法中所设计的此种制度存在缺失,所以,有必要借鉴英美法之相关制度设计,在我国立法中构建此种制度。

1.欺诈性移转信托构成要件之设计

英美法所规定的欺诈性移转之构成要件为欺诈性移转的认定提供了较为具体及确切的标准。英美法对欺诈性移转的构成要件之规定基本相同,英美法之相关规定成为了为实现欺诈意图所设立信托之撤销根据。为此,我国《信托法》应明确规定委托人为了欺诈债权人所设立的信托,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属于可撤销的信托。同时我国《信托法》和《破产法》应借鉴英美法之规定,明确规定欺诈性移转的主、客观要件。以行为人与其他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市场环境、转让之明显的动机等作为设计行为人欺诈性移转之构成要件的参照标准。

关于主观要件之设计,如果移转入的欺诈故意不能通过其特定行为的直接证据来证明时,则可以通过行为人的其他行为或事实来推断。行为人在从事不法行为时常常会隐瞒其意图,但可从其外部行为中进行推断。如果行为人之行为必然会拖延、阻止和欺诈其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就可以推断出该行为人在从事该行为时具有欺诈的意图。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情形,甚至行为本身就是欺诈的有力证据,例如无清偿能力之债务人无偿转让行为本身就是有害债权的行为,因此,其行为本身就能证明其欺诈意图的存在。

关于客观要件之设计,作为信托委托人的债务人之欺诈性信托移转主要包括秘密地实施处分行为而设立信托、将其全部资产移转于信托之下而造成委托人丧失清偿能力而设立信托以及通过低价交易行为而设立信托。

关于因果关系之设计,我国法律应明确规定行为人之行为与其债权人之损害之间须有因果联系。

2.欺诈性移转信托主观意图判断标准之设计

关于判断标准之设计,我国法律也可以借鉴英美法之规定,具体规定一些客观事实作为判断行为人欺诈意图之征象。如:委托人移转了全部或几乎全部财产;委托人连续地持有意欲移转的财产;秘密移转;针对委托人的令状签发后的移转或强制执行令签发后的移转;信托的存在或委托人利益的保留;移转文件中包含非欺诈性移转所没有的非同寻常和不必要的陈述;委托人给自己保留了信托撤销权。在对委托人欺诈之意图缺乏直接证据证明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推定欺诈的方式,对此也可明确规定“合理有偿原则”和“清偿能力原则”为推定行为人欺诈意图之客观事实依据。只要存在某些客观事实如向近亲属转让、秘密转让、转让所有权而不改变占有或对价严重不充分等,就能形成一个可反驳债务人的具有实际性欺诈意图的推定。

3.欺诈性移转信托证明之设计

委托人处分行为之欺诈意图必须由具有说服的力的事实来证明,而且由主张欺诈意图者来承担举证责任。可撤销信托之证明责任需要由提出委托人实施了欺诈性移转行为之主张者承担,而委托人提出例外之抗辩的,由委托人证明自己没有欺诈的意图。这时的证明标准为“令人信服”的标准。

主张推定欺诈的,举证责任要倒置。如果委托人不能推翻主张其有欺诈意图的假定,那么,提出主张之人所假定的欺诈意图就成立。这时的证明标准为“最大概然性”的标准。

如果信托移转是发生在近亲属之间的,提出主张者须证明他们之间存在实际和明示的欺诈、通谋或明知欺诈,而委托人提出抗辩的,委托人须证明他们之间的交易的正当性。如果近亲属之间的信托存在对价不充分的情况,就说明存在不公平的交易,就能证明他们具有共同的欺诈意图。

提出主张者在证明委托人是否取得合理对价时,首先要证明委托人是否取得对价,然后,证明委托人所取得的价值与其所转让的财产的价值是否相当。

主张委托人以信托方式实施欺诈性移转的人仅主张委托人之主观恶意是不够的,还需证明受益人是欺诈行为之利害关系人或明知委托人具有欺诈意图。

4.善意第三人利益的维护

撤销权的行使涉及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适当维护,因此,欺诈性移转信托之撤销权制度不能适用于支付相当对价资产或财产利益以及善意或善意支付对价和在移转时善意且不知诈害债权人之意图的善意受让人。委托人设立信托时如果取得了对价,并且对价是充分的且相当的,同时,受益人不知道委托人有欺诈债权人之意图,那么,即使委托人设立信托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宣告破产,其债权人或破产管理人也不能要求撤销信托。

欺诈性范文篇2

【关键词】欺诈意图;信托;撤销

一、欺诈性移转信托:制定法的规定

如果委托人所设立的信托,具有阻止、拖延或欺诈其现在或未来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实际意图或没有合理对价支撑以及使其丧失清偿能力的,则属于可撤销的信托。如果债务人移转其财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诈害债权人,则构成欺诈。如果这种欺诈性移转采取信托形式,则该信托属于可撤销的信托。这种信托中委托人的主观意图可以表现为:债务人将其财产处分给其妻子孩子时,可能会有规避全体债权人的意图;债务人将其财产处分给某一位债权人的妻子孩子时可能有牺牲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而偏爱该债权人的意图。当然,十分常见的是:当债务人意识到不可能清偿全部债务时,债务人会将其全部或其重要的剩余财产以信托方式处分给其近亲属以逃避债务,这样,债务人在主观上就存在诈害其债权人的意图。只要债务人以诈害债权人之意图而设立的信托,均构成欺诈性移转信托。

毫无疑问,如果债务人无偿移转财产或通过信托方式移转财产以阻止或妨碍实际或潜在的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普通法即将这种行为认定为欺诈。早在十六世纪,英国议会就通过立法宣布此种行为为欺诈行为并对行为人课以刑事和民事责任。英国1571年的《欺诈移转法》规定,如果能够证明债务人的移转行为有挫败、阻止、拖延、诈害债权人的意图的,这种移转行为可以被撤销,除非受让人或其他人在交易中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并且未注意到移转人之欺诈意图。1925年英国议会废除了《欺诈移转法》,在对此法从语义上作重大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1925年财产法》,废除了《欺诈移转法》中所规定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但欺诈性移转行为的可撤销性以及相关规定仍被保留。

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172条规定:“发生于该法实施之前或之后的任何移转财产行为,只要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委托人存在诈害债权人的意图,移转行为均可撤销,除非此条有相反的规定;此条并不影响解除继承权限制的不动产转让的行使或现行破产法的实施;此条不能扩充适用于支付相当对价资产或财产利益以及善意或善意支付对价和在移转时善意且不知诈害债权人之意图的善意受让人。”由于英国《1925年财产法》是对英国1571年的《欺诈移转法》的继承和发展,根据《欺诈移转法》的规定,欺诈性移转行为是指任何对财产的处分行为如赠与、让与、交易、抵押、设定他物权、使用或限制使用等行为,因此,欺诈性移转行为包括通过信托方式所进行的任何类型的移转。

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172条之规定主要是防止债权人免受欺诈之危害。“此条所确立的原则是人们在慷慨解囊前应保持公正,在实施赠与前须清偿债务。”[1]此条被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和第424条所吸收。如果债务人被认定破产,根据英国《1914年破产法》第42条之规定,债务人在破产之前某一特定时期所进行的财产移转均可撤销。此规定旨在防止债务人之财产落人其家庭成员或其合伙人之手以逃避其债权人的追索,从而保障破产资产在所有的债权人之间得以公平分配。此条被《1986年破产法》第339条至342条所替代,而且《1986年破产法》第339条和第340条规定了欺诈性移转交易或低价交易,第423条和第424条规定了阻止债权实现“意图”的交易。

美国于1919年、1948年和1983年分别制定了《统一欺诈转移法》,《统一欺诈交易法》和《破产法典》,这几部法律均规定了欺诈性移转。《统一欺诈移转法》和《统一欺诈交易法》均规定具有实际欺诈意图的财产转让行为可经由撤销使之归于无效也即使债务人具有欺诈、阻止或拖延债权人实现债权的转让行为归于无效。[2]这两部法律均承认推定欺诈,只要依据法律认为财产的转让行为对债权人是不公平的,就可以不管债务人在转让时的真实意图而仅仅依据转让时存在的一些事实推定债务人具有欺诈的意图,从而可以撤销该转让行为。也就是说,对债务人的一些财产转让行为,只要能够推定有欺诈意图的存在就可以被撤销。《破产法典》第548条也规定了实际的欺诈移转和推定的欺诈移转。根据《破产法典》第548条之规定,以欺诈性转让为目的所设立的信托属于可撤销信托,可以被破产受托人撤销。法律赋予欺诈性移转信托之可撤销性主要是为了阻止作为债务人的委托人通过信托方式减少破产财产,从而保护委托人之债权人的受偿利益。

二、欺诈性移转信托之构成要件及其可撤销性证明:主、客观要件与可撤销性证明

提出撤销信托之诉的当事人应当证明作为债务人的委托人以信托方式实施处分财产的行为具备法律规定的主、客观要件。

(一)欺诈性移转信托之主观要件:挫败、阻止、妨碍和拖延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意图

在英国,欺诈性移转信托撤销之诉提起时,当事人应证明委托人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不能清偿全部债务或自知实施处分行为后即会丧失清偿能力,同时证明委托人有挫败、阻止、妨碍和拖延其债权人的意图。但有如下例外情形:委托人收到了相当合理之对价,同时,受益人不知道委托人有欺诈债权人之意图。法院在每一个特定案件中都要查明委托人是否存在阻止、妨碍和拖延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意图。在Freemanv.Pope(1870)5ChApp538一案中,大法官HatherleyLC精辟地论述道:“如果某人欠有债务,将正好可以偿还债务的基金抽取一部分另作安排,结果导致一些债权人的债权无从获得清偿,法官有义务指示陪审团来推断委托人是否有阻止或拖延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意图,而且此种情形属于法律调整范围。”[3]法院对欺诈性移转的判断需要考量各种各样的因素。

在美国,根据《破产法典》第548条之规定,欺诈性移转发生在债务人破产前一年之内,并涉及妨碍、拖延或欺诈债权人的意图,无论当时债务人有无清偿能力,该欺诈性移转均可以被撤销。如果此种移转作出时没有合理的对价或债务人无清偿能力或因该移转行为而丧失清偿能力,那么,这种移转也可以被撤销。而且美国《统一欺诈性移转法》规定,欺诈性移转必须要有“实际的阻止、拖延或欺诈债务人之债权人的意图”。[5]该法还列举了许多“欺诈征象”以确定是否有这样的“实际的阻止、拖延或欺诈债务人之债权人的意图”。

(二)欺诈性移转信托之客观要件:债务人之欺诈性移转或低价交易

作为信托委托人的债务人之欺诈性移转信托主要包括秘密地实施处分行为而设立的信托,以及将其全部资产置于信托之下而设立的信托,即使债务人仍保留了对信托财产一定期限的占有权或信托文件赋予了其对信托财产享有一定的优先权也复如此。

为了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339条和第341条规定,对于以低价交易的信托可因委托人后来破产而被撤销。即如果委托人设立信托的行为,构成破产法规定的低价交易,并且委托人设立信托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破产的,委托人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该信托。

根据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339条的规定,“低价交易”不仅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低价买卖,还包括:将财产赠予他人;通过一项所谓的交易将财产移转给他人,同时未收受任何对价;与他人达成一项交易,并且相互支付了对价,但委托人获得的对价,按照货币价值来说,明显低于他所支付的对价。“低价交易”的概念既是确定是否有阻止债权人意图之基础也是破产规定所适用的基础。它既包括以信托方式所实施的赠与,也包括直接的赠与。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之本质是设立欺诈债权人之低价交易之要件,具体包括:向他人赠送礼物或者规定以不收取对价为条件与其他人进行交易;与其他人进行交易作为婚姻的对价;与其他人进行交易为换取货币价值或者所取得的货币价值明显低于他所提供的作为对价的货物之货币价值。根据此条之规定,如果能够充分证明财产所有权人存在有其他目的,例如为家庭、朋友或商业合伙之利益,那么,此条就不能适用。[8]即使低价交易采取信托的形式,这种交易之目的也不存在任何特权。[9]如果交易中存在着不只一种目的,那么,是否要确定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目的呢?对此,有“主导地位目的说”(dominantpurpose)和“实际目的说”(substantialpurpose)。[10]尽管英国学者们对此存在分歧,但是在InlandRevenueComrsv.Hashmi(2002)WTLR1027[11]一案中,上诉法院采用了实际目的标准而非占主导地位标准。然而,在此案中大法官ArdenLJ强调有必要区分目的与结果,她的主要观点如下:“第423条并不要求查明目的是否是主导地位目的,只要法律规定的目的能够被恰当地描述为一个目的而非仅仅是一个结果就足已,……通常,阻止债权人的动机与保护家庭成员的动机同时并存,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财产移转人也很难说明在其心中究竟何种目的占据主导地位。”在目的与结果混合的情况下,其总结道:“作为目的,必须是一种真正的实际目的;将对价交易的附属物或仅能表明交易结果的事情……以及对说明实施对价交易的债务人的目的并无意义的因素作为目的是不充分的。”

根据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341条的规定,委托人以低价交易设立信托后,在破产法规定的时间内破产的,经委托人的债权人申请,法院有权决定撤销信托。委托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必须是在提出破产申请之日的前5年内实施的。在这5年内,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委托人设立信托后2年内破产的,不论委托人设立信托时能否清偿其全部债务,委托人的债权人均有权撤销信托;二是委托人设立信托2年后5年内申请破产的,债权人仍有权撤销信托,但以委托人设立信托时已资不抵债,或因设立信托导致委托人资不抵债为限。反之,委托人如果能证明他在设立信托时,无需动用信托财产就可以清偿全部债务,那么,其债权人不能撤销信托。

上述情况,只限于低价交易,委托人设立信托时如果取得了对价,并且对价是充分且相当的,那么,即使委托人设立信托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宣告破产,其债权人也不能要求撤销信托,因为委托人设立信托的行为不属于低价交易的行为,其取得了相当的对价,在设立信托时并未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三)欺诈性移转信托可撤销性之证明

由于主张处分行为之可撤销性是严肃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加以推断,处分行为之欺诈意图必须由具有说服的力的事实来证明,而且由欺诈意图之主张者来承担举证责任。可撤销信托之证明责任需要由提出委托人实施了欺诈性移转行为之主张者承担,而委托人提出例外之抗辩的,也需要承担证明责任。有学者主张在推定欺诈的情形下,举证责任要倒置。

英国法没有像美国法那样区分事实欺诈和推定欺诈,也没有规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在英国,欺诈性移转信托所称的欺诈意图是指委托人设立信托的意图,是需要考虑所有的案件情况来确定的事实问题,它的证明需要通过直接证据或从相关情形中推定或基于委托人对其处分行为所期望发生的自然结果来予以推定。一种重要的情形是移转是否自愿或支付相当对价。尽管仅有自愿的事实并不足以证明委托人之欺诈意图,但是缺乏对价在确定是否存在欺诈意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移转是支付了相当对价的,欺诈意图的证明责任由没有对价支撑之主张者来承担。如果委托人之移转行为是无偿的,那么,证明责任则相当沉重。因此,英国的Twyne’sCase[14]一案为了证明委托人之移转行为具有欺诈意图,提出了六个欺诈征象:委托人移转了全部或几乎全部财产;委托人连续性的持有意欲移转的财产;秘密移转;针对委托人的令状签发后的移转或强制执行令签发后的移转;信托的存在或委托人利益的保留;移转文件中包含非欺诈性移转所没有的非同寻常和不必要的陈述。除了这六种欺诈征象以外,英国人普遍认为委托人给自己保留了信托撤销权也是一种欺诈征象,因为移转的财产实际上控制在委托人的手中。委托人在以信托方式处分财产时其经济状况是否能清偿其债务,这也是需要查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委托人设立信托时已资不抵债,那么,可以证明其有欺诈之意图。[15]如果委托人因为处分财产行为而使其财产全部消灭,即使当时是有清偿能力的,这种处分行为也可以否认他具有清偿能力的事实。

主张委托人以信托方式实施欺诈性移转的人仅主张委托人之主观恶意是不够的,还需证明受益人是欺诈行为之利害关系人或明知委托人具有欺诈意图。如果信托移转是发生在夫妻之间的,委托人就必须澄清值得怀疑的情况,而且还有责任证明他们夫妻之间交易的正当性。对他们是否存在实际和明示的欺诈、通谋或明知欺诈须由提出主张者承担证明责任。如果他们之间的信托存在对价不充分的情况,就能证明他们具有共同的欺诈意图。只要近亲属之间存在不公平的交易,根据情况合理推定原则(thedoctrineofresipsaloquitur)就要求对该交易提出抗辩的利害关系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不适当的对价和近亲关系是恶意和共谋的典型标志。

在实践中,用直接证据证明意图的存在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周围情形做出一些推断。CorkReport强调只要债务人行为时知道或被认为知道其经济状况,就可以根据其行为的自然结果和可能结果推断出其意图。[18]但仅有债权人受到阻止或损害的事实并无法确立债务人的意图,而且事实问题的确定需要考虑具体情形。根据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172条之规定,周围情形可以推定目的的存在。如果财产移转人或委托人对此目的予以否认,则需要承担沉重的举证责任。[19]什么是周围情形?最为相关的情形是委托人的经济状况和交易的时间。如果债务人负债但仍有偿债能力如资产超过其个人责任,将财产以低价转让,债务人手中的财产几乎不能清偿所有的债务,那么,就要根据英国《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第3款之规定,对此交易目的是否存在欺诈进行推定。如果某些事件发生,受损害的债权人想要或可能提起诉讼,此时,债务人实施了移转,那么,欺诈意图之推定仍然适用于这种情形。

美国法将欺诈性移转之意图分为实际欺诈和推定欺诈,并且确立了不同的认定标准:

(1)实际欺诈

美国《破产法典》第548条是联邦法调整欺诈性移转行为的法律规范,该条之(a)款(1)项规定了实际的欺诈移转,强调债务人的移转行为具有欺诈债权人的意图即“具有实际阻止、拖延或欺诈债权人的意图”。提出主张者若要证明债务人的欺诈意图,需要有直接的证据,并且必须达到“明确而令人信服”的证明标准。由于证明债务人的此种意图的直接证据是很难取得的,因此,在实践中提出主张者依据此条此款此项之规定是很难撤销一项欺诈性转让行为的。为此,实践中,可以通过间接证据证明债务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即“如果没有证明债务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的直接证据,但根据案件事实可以得出转让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的当然结论,这种实际欺诈意图就可以得到证明。”[20]事实上,法院将间接证据作为可以证明债务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的事实标记即“欺诈征象”。这些欺诈征象已经集中地反映在《统一欺诈移转法》以及相应的州法中如移转人与受让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债务人对所转让财产所有权的保留和对财产的控制、债务人处于无力清偿状态等等。虽然上述征象可以援用,但是单一的欺诈征象对于证明转让行为的欺诈性只具有一定的证明力,难以证明欺诈事实,但是如果这些征象同时存在,那么,“这些征象联合起来就可以构成欺诈的决定性的证据”。[21]这样,通过联合多个欺诈征象所创造出的具有欺诈意图的假定,证明责任就移转给债务人,由债务人证明自己没有欺诈的意图。如果债务人不能推翻这种假定,那么,提出主张者假定的欺诈意图就成立。

根据第548条(a)(1),如果提出主张者要证明债务人具有实际欺诈意图,那么,只需证明债务人具有以下三种意图之一即可:阻止、拖延或者欺诈。“阻止、拖延的意图等同于欺诈的意图,如债务人根本不准备清偿债权人的意图”。[22]“’阻止、拖延的意图必须也是或包含了欺诈的意图’时,方能符合第548条(a)款(1)项规定的实质欺诈意图的判断标准”。[23]依据该条之规定,只要证明转让时债务人存在欺诈意图或者其他人的欺诈意图是可以归责于债务人的,就符合了该条所规定的债务人具有实质欺诈意图的要求。

(2)推定欺诈

美国《破产法典》第548条规定,提出主张者无需证明债务人的实际欺诈意图就可以撤销某一欺诈性转让行为即推定欺诈行为。推定欺诈只需考虑两个要件:合理的对价和清偿能力。债务人转让财产时的无清偿能力并不能完全证明其欺诈意图,需要结合债务人是否取得合理对价进行判断。因此,债务人可以以取得合理对价以及转让时有清偿能力来作为证明其不具有欺诈性移转的完全抗辩事由。如果作为债务人的委托人未取得合理对价以及转让时无清偿能力,那么,委托人针对其债权人的信托可以被撤销。提出主张者援用该条之规定所实施的撤销行为必须在破产申请提出之日前一年内实施。在依据该条之规定撤销某一推定欺诈的转让时,提出主张者应当承担证明推定欺诈的全部构成要件即债务人无力清偿状态和未取得合理对价之责任,这里的证明标准采取优势证据标准,与实际欺诈意图的证明标准有所不同(明确和令人信服标准)。

根据第548条(a)款(1)项之规定,关于债务人的清偿能力,提出主张者必须证明债务人在实施转让行为时处于无力清偿状态或者因为转让行为陷入无力清偿状态。不过,提出主张者无需直接证明在转让行为实施的那一刻债务人是无力清偿债务的。只需证明债务人在转让行为实施之前或之后的某个时期内债务人是无力清偿的,并且在这个时期内债务人的经济状况无实质性变化,从而推断出转让时债务人处于无力清偿状态。

提出主张者在证明债务人是否取得合理对价时,首先要证明债务人是否取得对价,然后,证明债务人所取得的价值与其所转让的财产的价值相当。

尽管上述两种欺诈性转让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衡量标准在某些方面却是相同的:第一,所转让的必须是债务人的财产;第二,转让行为必须直接或者间接地由债务人实施;第三,转让必须发生在破产前一年期间之内。

三、欺诈性移转信托撤销权之行使:破产程序外和破产程序中的行使

欺诈性移转信托设立后,对债权人而言最根本的救济方法是否定该信托的效力以恢复财产原状。这种撤销权是为债权人的利益所设立的,因此,债务人以及其个人代表人不能行使这种欺诈性移转信托之撤销权。欺诈性移转信托撤销权之行使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破产程序外的行使,另一种是破产程序中的行使。

(一)破产程序外的行使

根据英国《1925年财产法》第172条之规定,撤销权由任何遭受侵害的人行使,即委托人的债权人行使。[25]但这里的债权人要作宽泛的解释,可以是任何受该欺诈性移转信托所侵害的或可能侵害的人。例如,向债务人索要扶养费的债务人之妻子可以成为此种可撤销信托的债权人,尽管她不是破产法所规定的那种债权人。而且英国法也不限制这种欺诈性移转作出时所产生的债权人之诉权。当债务人从事一种风险极大的营业时,债务人极有可能存在欺诈债权人的意图。如果这种意图可以证明,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允许债权人提起诉讼。如果担保债权人对此信托的撤销享有某种利益,那么他也可以提起诉讼,但他须证明债务人所提供的担保不能充分地保障其债权。[26]而且根据《1986年破产法》第423条之规定,因欺诈性移转行为而受侵害的人可以行使撤销权。[27]受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

在美国,《统一欺诈性移转法》(UFTA)也将欺诈性移转之撤销权仅赋予给了债权人,由债权人提起撤销之诉。而且该法的第七部分的标题就是“债权人的救济”。

(二)破产程序中的行使

欺诈性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责任非法律手段

【论文摘要】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大量出现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原因主要有立法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法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违背竞争道德;自身缺乏法律意识和消费知识。其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应完善竞争法律制度,明确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运用非法律手段,提高和加强竞争道德,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竞争是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商品交易活动的重要机制。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通过竞争才能得到贯彻。在竞争过程中由于竞争者的共同愿望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必然会产生违背竞争道德和法律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由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启动,受文化、道德、经济利益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大量表现出来。而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一、对两种主要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透析

(一)盗用他人的智力成果或商业信誉的欺诈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商标是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现代经济社会,驰名商标在引导人们认牌购货和为其所有者创造利益方面更是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商标,尤其是名牌商标所凝聚的人类智慧和金钱投入所沉淀的经济利益及消费者对名牌的信任往往为不法分子所利用。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既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其手段有:未经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销售名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等等。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或与其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一般来讲,知名商品是指能够得以较长时期并广泛地销售、使用,在其相关领域广为所知并有较好信誉的商品,包括我国评选的驰名商标所指向的商品在内。知名商品“知名”的原因,除了产品质量和知名商标外,还包括知名商品自己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识别性标志。它会随商品的闻名而闻名,从而成为消费者认购商品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志。但是很多经营者不是采用提高科技进步与效益,而是采用侵犯他人知名商品的手段进行非法获利。现实生活中,尤以侵犯驰名商品和一些未注册包装、装潢者居多。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以为是他人的商品。企业名称是表示企业的性质与其他企业相区别的标志,直接代表了经营者,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起到与商标同样的识别作用。企业名称由字号、行业或经营特点、组织形式三部分组成。这里,字号是企业名称的核心部分,反映了企业的独创性。保护企业字号是保护企业名称的实质内容。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除了擅自使用企业名称之外,还包括擅自使用那些无名称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的投资者在市场交易中使用的自己的姓名均应受到制裁。

4.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在现阶段,我国已批准三种认证标志,即方圆标志、长城标志和PRC标志。获准认证的产品,除接受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的检查外,免于其他检查,并实行优质优价。享有优先推选评为国优产品等国家规定的优惠。拥有名优标志的商鼎容易取得消费者信赖,有利于扩大产品的影响和销路。因此,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的行为不仅会直接侵害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还会造成产品市场混乱,导致消费者误认误购,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伪造产地,主要是通过伪造原产地标志来实现的。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有关规定,伪造原产地标志主要是指伪造货源标记和原产地名称。伪造产地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本身的特定标志是用以说明商品的出处,而该标志具有良好的知名度.足以标明商品的质量和信誉。

它主要是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工艺等促成其独具特色的某种商品,如中国的丝绸、日本的家电,因其独特的质地品味在世界上赢得广泛的好评.获得盛誉。这时的产地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称或厂家名称,而是具有了知识产权性质的特定标志。

(二)广告欺诈

所谓广告欺诈是指经营者通过内容与事实不相符或可能使人产生模糊判断的广告宣传推销商品的行为。这里“广告”应作为广义理解,它还包括标签行为在内。因此广告欺诈既包括狭义上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行为,也包括虚假或引人误解的标签行为。以上两种行为一般只反映商品的优点,而商品的缺点和瑕疵在广告中都只字不提,所以消费者在广告的诱惑下,很容易上当受骗而蒙受损失。

所谓虚假广告宣传,主要是通过夸大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对商品进行与事实不相符的宣传。他们或通过用“举世无双”、“绝代佳品”、“誉满全球”、“领导新潮流”等夸大言辞,对商品质量、性能、原材料构成、制作方法、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情况以及对其所提供的劳动服务、技术服务的质量规格、技术标准、价格、效益等作言过其实、欺骗性的虚假夸大宣传,或者隐瞒产品质量低劣、假冒货、滞销品、过期失效品等真实情况,作虚假的名不符实的宣传,故意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如:“正宗名牌”实际上是冒牌;“出口转内销”实际上是积压滞销产品,“全市最低价”实际上比正常价高等等,或者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或无法达到广告中所吹嘘的水平的子虚乌有的虚假信息,引诱消费者上钩,从中牟利。

所谓引人误解的宣传是指就一般的社会公认的合理判断而言,宣传的内容会使接受宣传的人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被宣传的商品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对虚假宣传的认定较容易,因为认定的标准是客观的,即宣传的内容是否和商品的真实情况一致。而对引人误解的宣传,在认定上就不容易。因为对其认定的标准有很大的主观性,即以消费者、用户的主要认识为判断的依据。有些广告在字面上可能是真实的,但很容易造成广告对象对其所宣传事实的错误理解,实际上隐含着广告主的欺骗意图。另外不应只看广告主是否有主观上的故意,即使有些广告因没有仔细推敲而,也应认定为引入误解的虚假广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与合理夸张的广告之问的界限。经营者为使商品广告具有感染力,给广告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常常使用某些合理夸张的手法。而独特的合理夸张,往往是一则好广告的特殊价值所在。但合理夸张必须是一般的消费者或用户依常理即可分辨出的,不致造成其误解和误购,对市场的公平竞争也无妨碍。如某化妆品的“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广告,属合理夸张,因为消费者依常理不会得出年龄上倒退两岁的判断,而且能体会其明显的养颜效果。

标签作为广义上广告的一种形式,也常常被某些不法经营者用作欺诈的手段,主要是经营者在商品上隐匿依法应当标明的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产地等,或对此作虚假的引入误解的表示,它不仅导致消费者误认误购,还可能在使用中给消费者带来不合理的危险,如在食品或药品上倒填生产日期、虚假延长有效期限的行为,往往会给消费者造成身心健康上的危害,因此这类行为应严格禁止。

除了上述盗用他人的智力成果或商业信誉的欺诈和广告欺诈这两类最常见、最典型的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繁多的表现形式。如价格欺诈,主要是通过虚假降价、模糊标价、两套价格、价外加价等手段达到其目的;有奖销售中的欺诈,即谎称有奖,实际无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经营者用“托儿”销售的行为,签订欺骗性合同进行骗买骗卖、骗取货款或商品、损人利己的行为等等。

二、关于制止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建议

(一)完善竞争法律制度,明确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

通过追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来严厉制裁和打击进行欺诈性不正当竞争的经营者。同时还要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尽管我们已经有了《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药品管理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它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某方面具有特殊内容的假冒、伪造等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了规定,但总的来看,这些规定过于零散和原则化,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如关于假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问题,除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外,没有相应的具体立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又过于笼统。这种立法状况不利于保护名优特产品和鼓励企业公平竞争。因此应该加紧制定有关法律的实施细则,对实践中操作困难的条款应优先作权威性解释,以确保准确有效适用。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专门法律,强化对知名商品的保护。又如关于企业名称专用权的保护问题,现有各种法律保护的都是整体意义上的企业名称专用权,对字号的专用权尚未规定。因此应加快企业名称规范化立法,改变只保护企业名称整体,忽视独立字号保护的状况,适当扩大著名企业名称专有使用权的范围。

法律明确规定行为人严格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是使关于禁止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落到实处的最重要的制度。法律责任的不明确、不严格是造成对此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不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经营者通过多次甚至一次性欺诈性不正当行为所获得的非法经济利益,远远大干其承担法律责任时所受到的财产及其他方面的损失,就使法律难以起到其应有的惩戒作用,而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难于禁绝。《反不正当竞争法》虽已在条文中规定了其法律责任,但应加重对这种危害性极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处罚的力度,除严格其法律责任外,还要提高罚款和罚金比例或绝对数额,使经营者从事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无利可图,并蒙受重大损失,因而不再进行此类行为,其他经营者也畏于惩罚,望而却步。正如许多老百姓所说的对制假售假者“罚他个倾家荡产”。同时还要加强执法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并赋予行政执法机关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以使主管机关能通过积极主动的查处,将某些欺诈性不正当竞争行为禁止于未然,而将已发生的行为尽可能地排除于初始阶段,或将其危害后果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二)运用非法律手段,提高和加强竞争道德,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欺诈性范文篇4

2006年10月25日在巴黎召开的ICC银行委员会会议上各国代表一致通过《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6年修订本)》(简称UCP600),共39条,于2007年7月1日起生效实施。与500号出版物(UCP500)相比,UCP600做了以下规则变化,力图解决UCP500在13年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顺应了国际商务的发展趋势。

首先,UCP600在单据审核上的规定更为宽松、合理。例如,运输单据可以由任何人出具;放宽受益人和申请人地址的要求;除商业发票外的货物描述不再要求与信用证严格一致,只要不与之矛盾;允许商业发票超出信用证金额,只是超额部分不予以支付;等等。其次,UCP600对转运的要求更加宽松,“即使运输单据可以表明货物将要或可能被转运,只要全程运输由同一运输单据涵盖。”“即使信用证禁止转运,注明将要或者可能发生转运的运输单据仍可接受。”第三,UCP600取消了信用证修改中关于“除非受益人在某一时间内拒绝修改,否则修改生效”的不合理规定,认为对该规定“应被不予理会”。第四,UCP600增加了拒付后单据处理的方式,顺应了业务实践的发展,有助于减少不符点事件的发生。第五,UCP600注重保护可转让信用证中无过错的第二受益人,即如果第一受益人提交的发票导致了第二受益人提示的单据中本不存在的不符点,而其未能在收到第一次要求时予以纠正,则转让行有权向开证行提示第二受益人,的单据,并不再对第一受益人负责。此外,原UCP500中银行处理单据“合理时间”期限在UCP600中明确为“五个工作日,提高了可操作性”。然而,另一方面,UCP600增加了一项“单据必须满足其功能”的要求,以及单据内容要有合理性的规定。

但是,新规则并不能消除信用证结算过程中的风险。

二、信用证的风险变化

信用证收汇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一)市场风险

出口企业出口收汇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市场国发生的政治风险,它是由于国际政治形势变化或市场国的国家行为导致出口企业不能顺利履约以及顺利收汇的风险,这是一种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例如,市场国的政治或经济动荡、外汇管制、联合国对市场国实施金融等制裁等导致出口商作为受益人无法获得贸易货款。(二)操作风险

出口企业信用证结算方式中的操作风险分为欺诈性风险和非欺诈性风险。

欺诈性风险是客户与(或)开证行、船方等的恶意欺诈行为,通过伪造信用证、有关单据、以及设立软条款等方式骗取货物,或通过不按合同开证或拖延开证,最终使得出口商货款两空。本文认为,这类欺诈性风险在新规则下仍然存在,UCP600的实施并未消除这种风险,因此,防范信用证欺诈始终是出口商需要长期注意的关键问题。

非欺诈性风险主要包括资信类风险与信用证操作风险。资信类风险主要指客户资信风险和开证银行资信风险。客户资信风险是指某些支付能力不足的客户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可能造成损失时或是由于资金周转不灵时,故意寻找单据上的不符点并指示银行拒付货款,乘机迫使出口商降价或延付等,这属于出口商控制能力之外的风险,出口商所应做的就是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必须通过加强事前调查予以避免。开证行的资信风险是指开证行是一些支付能力不足的小银行,在信用证开立后存在开证行倒闭或无力偿付已议付的单据的风险,造成出口商就必须向议付行还款,并且只能凭借买卖合同要求进口商付款,并承担商业信用的风险。UCP600也未就此对出口商的收汇风险予以特别说明,只是在免责中对银行责任做出了说明。

信用证操作风险主要指信用证的开立、修改、生效以及单据操作中的风险,虽然UCP600修订后,不要求单据元素内容在UCP500执行中的“镜像一致”,反而规定单据与信用证之间、不同单据之间只要不矛盾即可;在货物描述规定中,仅商业发票中的相应显示要与信用证完全一致;在出口商地址问题上,UCP600规定得十分宽松。这些新规定将大大方便出口商的制单,减少了开证行与申请人对单据内容进行无限无理挑剔以达到扣除不符点费、或拒付的目的。但是在单据操作中,UCP600依然不能规避一直存在的受益人操作过错风险,这类风险具体表现为:出口商不能按时装运、不能及时提交单据、单据本身的错误、商谈合同不慎规定了超出自身履约能力的条款(如过短的信用证装运期、有效期等);等等。这类风险始终存在,特别是外贸经历较短或经验不足的企业。

三、防范对策

首先,出口商应加强对市场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的稳定性的风险评估,尽量避免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因政治环境或国内政策变动引起的收汇风险。

其次,始终将客户和开证银行的资信调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建立和定期维护客户资信档案,依托国内金融机构,加强对信用证开证行的资信审核和评估是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工作。

第三,通过签订完善、有效、严密的外贸合同减低信用证的议付风险。众所周知,信用证是一项不依附于贸易合同的独立文件,虽然信用证的开立是以贸易合同为依据的,但信用证一经开出,便成为独立于贸易合同和其他合同之外的另一种契约,不受贸易合同和其他合同的约束,这充分体现了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或称自治性原则。所以在贸易磋商阶段就应该本着信用证风险防范的目标准备合同,信用证的开证期限、单据要求、装运要求以及支付限制等条件都应在合同中体现,而不是等到信用证开立后再启动风险管理。

欺诈性范文篇5

在有些商场,一走进去就可以看见满目优惠招牌,每个摊点都飘着各色小旗标明本店商品“一律N折(一般6折以下)”、或者“N折(通常三折以下)起售”,或者不同商品都打很低的折扣等等,其促销方式极具诱惑性。如果不看每件商品的具体标价,消费者一定以为购买这些产品极为合算。但实际上仔细一看商品的价签,就会发现这些商品标价非常高昂,经过折扣换算,最后的实际售价并不比其他商场同样或同等商品低,甚至还要更高一些。比如一双皮鞋,标价1000元,打五折,卖价就是500元。而同样的皮鞋在其他商场只卖450元。这些商品并没有经过前期销售,而是在出售之初就标上高价格,同时打上低折扣。这种情况在一些零散的小店、或者一些廉价的小商品集贸市场早已屡见不鲜,而那些管理比较正规的销售中高档商品的大商场,也采取这样的促销方式。为什么这种标价方式让消费者普遍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它是否属于价格欺诈?物价部门是否应当于预?笔者认为,这种行为也是价格欺诈行为,政府有必要对之进行价格规制。

一、高定价低折扣的价格欺诈性质

所谓欺诈,就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使他人误以为自己的某种期待利益能够得到满足,从而按照承诺者希望的方式作出某种行为,而实际上这种行为只是单方面地满足了承诺者的期待利益,却使被承诺者的期待利益落空。它的特点是:(1)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向对方作出某种承诺;(2)使对方相信自己一旦按照承诺者的要求作出某种行为,就可得到自己所期待的利益;(3)事实上这种有利的前景不存在;(4)被承诺人有深深的失落感和被欺骗感。

从以上法律法规的行文来看,对于价格欺诈行为,立法者用了诸如“虚假”、“误解”、“诱骗”、“误导”、“虚构”、“谎称”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其对于价格欺诈的理解与前面一般欺诈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就在于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引人误解上当。仔细分析解剖,将商品打上高价格低折扣出售的商家的行为可以说具有典型的欺诈性:

1.高昂的原价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和质量的判断。正常的价格是以商品的价值为中心,再加上根据供求需要而浮动的数额。其中,商品的价值的转化形态就是生产价格。马克思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生产价格=C(成本)+rk(平均利润)。也就是说,商品的出售价格应当是以商品的生产价格为核心,加上市场浮动价构成。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除非该商品是某种知名品牌产品(其销售价格往往会高于其生产价格若干倍)。否则,对于一般产品的价格合理性往往是根据其可能的成本来估计的,而且相信价格本身就反映了其成本,并以成本为主体,利润往往比成本相对较低。只有当商品的价格构成大致符合这个比例的时候,消费者才可能愿意掏钱购买这种商品。如果估计商品利润远远超过了其成本,消费者一般是不愿从事这种不划算的交易的。因为这违背了消费者心中的“等价交换”的尺码。

当然,消费者也知道,高价格意味着高成本,高成本意味着高质量,而卖方正是看到了买方的这种心理,知道消费者是根据商品标价来估计其成本的。同时,他们也知道,在对产品实际成本的信息了解上,消费者存在信息不完全的劣势,商家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打出高昂价格,暗示其成本的投入很高,价值也就很高,消费者往往根据价格的高低来判断产品的质量。由于商家标出的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商家的同类商品,因此会误导消费者,使后者误以为该商品的质量优于其他商家标价较低的同类商品。虚构“原价”的另一结果。是对消费者进行虚假暗示:本商品为优质商品,比同类商品档次更高。所以,这种标价方式误导了消费者对商品价值和质量的评价。

2.价签所标高价属于虚构原价,目的在于推出“折扣”价。《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的第七条第(一)项规定:“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将“虚构原价”作为价格欺诈行为,规定要予以处罚。那么,这里所说的高价格低折扣标价是否属于“虚构原价”呢?原价应当是最初价,它是商品在打折扣之前的实际价格,它应当是确实存在的价格。而且,根据市场规律和一般人的社会经验,商品应当在按原价销售一段时间之后才打折扣。打折是商家根据在销售过程中商品的利润、成本等收支情况和市场需求采取的促销手段。一般是商家在基本收回成本之后才采取的措施,原价在前,折扣价在后。虚构原价的通常做法是在商品推出一段时间以后,为了给滞销产品打开销路,商家以“原价××,现价××”的对比方式打出降价的招牌,而所谓“原价××”却是假的,他们事实上从未卖过这个价,而“现价××”实际上也跟真实原价基本一样。对于这种做法,价格执法部门是要处罚的。那么,与之不同的做法则是在商品上市之初就在打出价格的同时标出折扣价,这是否属于法律所指的“虚构原价”呢?其实这与前一种做法并无实质区别,都是以从未存在的价格为对比,以降低利润为诱饵,引导消费者基于错误的价值和质量判断而购买他们的产品,所以都是“虚构原价”。从合法性的角度来说,价签上的标价应当是指商品的价格,而不应当仅仅是个数学计算的基数。如果把它变成没有价格意义的计算基数,实际价格却是打了折扣后的数字,这既违反了明码实价的法律要求,也是一种“虚构原价”的行为。

3.虚构“原价”的目的在于向消费者许以虚假的承诺:购买该产品,买者可以节省原本应当多付出的价金。销售者在打出高价格的同时又让以高折扣,以大幅度让利的方式告诉消费者,商家已经最大限度地抑制了自己获取的利益,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是莫大的优惠,这迎合了消费者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或者满足了他们“贪便宜”的心理。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折扣价的商品,就意味着可以用较少的钱买到原来须用较高价格买到的商品。这种减少付出的另一面是消极收入的增长,消费者因此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就来自于商品原价与折扣价之间的差额,这种差额越大,消费者的满足感就越大,也越愿意购买这种商品。不法商家就是看到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特征,标出远远高于市场价的所谓“原价”,再打出令人“惊喜”的超低“折扣价”,以此迷惑那些不知市场行情的消费者,自以为购买这种商品大大节省了开支。

4.消费者对商品“物美”、“价廉”的双重期待利益同时落空,或者对其中之一项预期利益落空,产生深深的失落感和被欺骗感。这种感受是所有的欺诈对象共同感受,也是这种价格行为的欺诈性的体现。

二、价格欺诈行为对市场秩序的破坏性分析

1.对商家自身信誉和竞争力的危害。一方面,消费者在得知与自己买的相同商品在其他商店的真实价格后,会因为自己受到欺骗而对购买商品的商店产生厌恶感,而且感到商店营销观念落后,手段低劣,经营者素质较差,以后也不愿再光顾这样的商店。另一方面,对卖方而言,生产者不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销售者不是通过提高销售能力和服务质量来进行竞争,而是利用消费者无法将其产品与其他企业的高质量产品相区分来混淆视听,骗取利润。从长远来看,实质上是阻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的提高。

2.消费者失去了消费安全感,同时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既然商品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商品的实际价值,那么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质量是否与其价格相称自然就失去信心,失去消费安全感。同时,当他们知道自己上当之后,不仅最初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落空了,而且还会为自己的“幼稚”感到羞耻,一般不会再光顾这家商店购物。

3.不正当竞争方式对同行的损害。由于这些商家打出高原价,无形中“提升”了商品的质量档次,让消费者误以为其商品质量比其他商店的同类商品高,而低折扣又吸引了那些没有经验的消费者,这样使得消费者优先购买其商品,导致这些商家与其他同行在客源上形成不正当竞争,打击了其他商家的诚实经营的信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4.对商业伦理的破坏性。诚实信用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基本的商业伦理,也是市场立法的基本原则。这种欺诈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商业伦理。这首先表现为对行业风气的损害,这种欺诈行为如果不得到及时遏止,必将吸引更多商家效仿,从而败坏行业风气,造成商业道德的沦丧,引起恶性竞争,最终破坏整个市场。

三、判断价格欺诈行为的思考

商品销售者之所以能够实行价格欺诈,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信息偏在于卖方,消费者不了解产品价格构成的真实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价格规制的职能,使偏离了价格本性的市场价格恢复它的本性。对于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政府的作用就在于维护市场的诚信机制和保证消费者的信心,保证市场机制良性运转。价格欺诈行为除了具有如前所述的几种市场危害以外,还有就是干扰了政府从宏观上把握价格总水平。价格总水平是以各类商品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表现出来的,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而且它本身也就意味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如果虚构价格,就会导致价格信号失真,国家对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就会失灵,同时也会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欺诈性范文篇6

关键词:无线网络;数据安全;思考

1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表现

1.1插入攻击插入攻击以部署非授权的设备或创建新的无线网络为基础,这种部署或创建往往没有经过安全过程或安全检查。可对接入点进行配置,要求客户端接入时输入口令。如果没有口令,入侵者就可以通过启用一个无线客户端与接入点通信,从而连接到内部网络。但有些接入点要求的所有客户端的访问口令竟然完全相同。这是很危险的。

1.2漫游攻击者攻击者没有必要在物理上位于企业建筑物内部,他们可以使用网络扫描器,如Netstumbler等工具。可以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用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移动设备嗅探出无线网络,这种活动称为“wardriving”;走在大街上或通过企业网站执行同样的任务,这称为“warwalking”。

1.3欺诈性接入点所谓欺诈性接入点是指在未获得无线网络所有者的许可或知晓的情况下,就设置或存在的接入点。一些雇员有时安装欺诈性接入点,其目的是为了避开已安装的安全手段,创建隐蔽的无线网络。这种秘密网络虽然基本上无害,但它却可以构造出一个无保护措施的网络,并进而充当了入侵者进入企业网络的开放门户。

1.4双面恶魔攻击这种攻击有时也被称为“无线钓鱼”,双面恶魔其实就是一个以邻近的网络名称隐藏起来的欺诈性接入点。双面恶魔等待着一些盲目信任的用户进入错误的接入点,然后窃取个别网络的数据或攻击计算机。

1.5窃取网络资源有些用户喜欢从邻近的无线网络访问互联网,即使他们没有什么恶意企图,但仍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严重影响网络性能。而更多的不速之客会利用这种连接从公司范围内发送邮件,或下载盗版内容,这会产生一些法律问题。

1.6对无线通信的劫持和监视正如在有线网络中一样,劫持和监视通过无线网络的网络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线数据包分析,即熟练的攻击者用类似于有线网络的技术捕获无线通信。其中有许多工具可以捕获连接会话的最初部分,而其数据一般会包含用户名和口令。攻击者然后就可以用所捕获的信息来冒称一个合法用户,并劫持用户会话和执行一些非授权的命令等。第二种情况是广播包监视,这种监视依赖于集线器,所以很少见。

2保障无线网络安全的技术方法

2.1隐藏SSIDSSID,即ServiceSetIdentifier的简称,让无线客户端对不同无线网络的识别,类似我们的手机识别不同的移动运营商的机制。参数在设备缺省设定中是被AP无线接入点广播出去的,客户端只有收到这个参数或者手动设定与AP相同的SSID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而我们如果把这个广播禁止,一般的漫游用户在无法找到SSID的情况下是无法连接到网络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黑客利用其他手段获取相应参数,仍可接入目标网络,因此,隐藏SSID适用于一般SOHO环境当作简单口令安全方式。

2.2MAC地址过滤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对AP的设定,将指定的无线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输入到AP中。而AP对收到的每个数据包都会做出判断,只有符合设定标准的才能被转发,否则将会被丢弃。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不能支持大量的移动客户端。另外,如果黑客盗取合法的MAC地址信息,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适用假冒的MAC地址登陆网络,一般SOHO,小型企业工作室可以采用该安全手段。

2.3WEP加密WEP是WiredEquivalentPrivacy的简称,所有经过WIFI认证的设备都支持该安全协定。采用64位或128位加密密钥的RC4加密算法,保证传输数据不会以明文方式被截获。该方法需要在每套移动设备和AP上配置密码,部署比较麻烦;使用静态非交换式密钥,安全性也受到了业界的质疑,但是它仍然可以阻挡一般的数据截获攻击,一般用于SOHO、中小型企业的安全加密。

2.4AP隔离类似于有线网络的VLAN,将所有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完全隔离,使之只能访问AP连接的固定网络。该方法用于对酒店和机场等公共热点HotSpot的架设,让接入的无线客户端保持隔离,提供安全的Internet接入。

2.5802.1x协议802.1x协议由IEEE定义,用于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中的端口访问与控制。802.1x引入了PPP协议定义的扩展认证协议EAP。作为扩展认证协议,EAP可以采用MD5,一次性口令,智能卡,公共密钥等等更多的认证机制,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

2.6WPAWPA即Wi-Fiprotectedaccess的简称,下一代无线规格802.11i之前的过渡方案,也是该标准内的一小部分。WPA率先使用802.11i中的加密技术-TKIP(TemporalKeyIntegrityProtocol),这项技术可大幅解决802.11原先使用WEP所隐藏的安全问题。很多客户端和AP并不支持WPA协议,而且TKIP加密仍不能满足高端企业和政府的加密需求,该方法多用于企业无线网络部署。公务员之家:

2.7WPA2WPA2与WPA后向兼容,支持更高级的AES加密,能够更好地解决无线

网络的安全问题。由于部分AP和大多数移动客户端不支持此协议,尽管微软已经提供最新的WPA2补丁,但是仍需要对客户端逐一部署。该方法适用于企业、政府及SOHO用户。

2.802.11iIEEE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的无线规格,致力于彻底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草案中包含加密技术AES(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与TKIP,以及认证协议IEEE802.1x。尽管理论上讲此协议可以彻底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适用于所有企业网络的无线部署,但是目前为止尚未有支持此协议的产品问世。

3结语

欺诈性范文篇7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标准;无线网络安全;威胁和保护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譬如以前让人遥不可及的无线网络技术如今已经唾手可得。现在的无线网络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软硬件的流行和繁荣。无线生活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随处可见无线网络的影子,譬如说经常在街头或者车上看到使用iphone、ipad或者笔记本在上QQ和微博这样的例子。

所谓的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补充和扩展。

无线网络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有以下两种: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和无线互联网(WirelessInternet)。科技和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融合之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也不分明了。很明显的两个例子:手机既能打电话,也能拍照。WirelessFidelity即WiFi技术即应用于无线互联网方面,也应用于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一般应用于蓝牙耳机、手机蓝牙功能、无线鼠标和键盘,无线耳机和音箱等等。主要使用Bluetooth蓝牙标准、HomeRadioFrequency射频技术、(InfraredDataAssociation)红外线数据组织等标准。无线互联网方面,iphone、ipad和笔记本可以实现无线上网,PDA甚至智能mp4也具有无线上网功能。主要使用IEEE802.11无线技术。IEEE802.16宽带无线技术,TD-SCDMA、CDMA2000和WCDMA等标准。而IEEE802.11标准里面又细分以下几种,

IEEE802.11a:使用5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与802.11b标准不兼容;

IEEE802.11b: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11Mbps;

IEEE802.11g: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主要有54Mbps、108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IEEE802.11n草案: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可达300Mbps,目前标准尚为草案,但产品已经层出不穷。

但是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有线网络尚且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病毒、木马和蠕虫层出不穷。传统有线网络的攻击、系统入侵等事件时有听闻,而无线通信的本性,使得在空中传播的数据天生就是不安全的。更何况无线标准、安全机制和安全漏洞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无线网络相对传统有线网络更加不安全。

无线网络IEEE802.11标准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这种保护称为“有线对等加密协议”(WiredEquivalencyPrivacy),目的是使无线数据在空中电波传输时,能获得最起码的安全保护。而无线网络IEEE802.11标准的WiredEquivalencyPrivacy之所以天生就不安全,是因为它创建了初始向量(InitializationVector),黑客只要收集100万至500万个数据包,就能提取出密码。此外还有诸如数据泄密、传输过程中被劫持或者密钥泄露等,也使无线网络安全面临诸多不安全因素。

无线网络安全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有线网络蓬勃发展时期,网络安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新的安全漏洞不断地被人们发现,新的病毒、木马和蠕虫不断涌现。这些内容不是我们这一课题所讨论。现在我们详细地说说无线网络所独有的威胁,这包括:

1)插入攻击:插入攻击以部署非授权的设备或创建新的无线网络为基础,这种部署或创建往往没有经过安全过程或安全检查,对接入点进行配置,要求客户端接入时输入密码。如果不设置密码,又或者使用设备的默认用户名和默认密码。入侵者就可以通过启用一个无线客户端与接入点通信,从而连接到内部网络。这是相当危险的。

2)漫游攻击者:攻击者没有必要在物理上位于被攻击者的建筑物内部,他们可以使用网络嗅探器,如Netstumbler、Kismet等工具,再使用加密解密工具,如AirSnort等对目标进行攻击。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其它移动设备嗅探出无线网络,这种行为称为战争驾驶“WarDrive”。

3)欺诈性接入点:所谓欺诈性接入点是指在未获得无线网络所有者的许可或者知晓的情况下,就设置存在的接入点。一些雇员有时安装欺诈性接入点,其目的是为了避开公司已安装的安全手段,创建隐蔽的无线网络。这种秘密网络虽然基本上无害,但它却可以构造出一个无保护措施的网络,并进而充当了入侵者进入企业网络的开放门户。

4)双面恶魔攻击:这种攻击有时也被称为“无线钓鱼”,双面恶魔其实就是一个以邻近的网络名称隐蔽起来的欺诈性接入点。双面恶魔等待着一些盲目信任的用户进入错误的接入点,然后窃取个别网络的数据或攻击计算机。

5)窃取网络资源:有些用户喜欢从邻近的无线网络访问互联网,即使他们没有什么恶意企图,但仍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严重影响网络性能。而更多的不速之客会利用这种连接来连接到互联网,进行非法下载行为或进行违法事件。

6)对无线通信的劫持和监视:和有线网络一样,劫持和监视通过无线网络的网络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线数据包分析,即熟练的攻击者用类似于有线网络的技术捕捉无线通信。其中有许多工具可以捕获连接会话的最初部分,而其数据一般会包含用户名和密码。攻击者然后就可以用所捕获的信息来冒称一个合法用户,并劫持用户会话和执行一些非授权的命令等。第二种情况是广播包监视,这种监视依赖于集线器,而集线器现在趋于淘汰,所以很少见。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威胁,如客户端对客户端的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干扰、攻击Web表单、DNS欺骗、错误的配置等,这些都属于无线网络风险的因素。

欺诈性范文篇8

关键词:无线网络;数据安全;思考

一、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表现

1.1插入攻击插入攻击以部署非授权的设备或创建新的无线网络为基础,这种部署或创建往往没有经过安全过程或安全检查。可对接入点进行配置,要求客户端接入时输入口令。如果没有口令,入侵者就可以通过启用一个无线客户端与接入点通信,从而连接到内部网络。但有些接入点要求的所有客户端的访问口令竟然完全相同。这是很危险的。

1.2漫游攻击者攻击者没有必要在物理上位于企业建筑物内部,他们可以使用网络扫描器,如Netstumbler等工具。可以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用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移动设备嗅探出无线网络,这种活动称为“wardriving”;走在大街上或通过企业网站执行同样的任务,这称为“warwalking”。

1.3欺诈性接入点所谓欺诈性接入点是指在未获得无线网络所有者的许可或知晓的情况下,就设置或存在的接入点。一些雇员有时安装欺诈性接入点,其目的是为了避开已安装的安全手段,创建隐蔽的无线网络。这种秘密网络虽然基本上无害,但它却可以构造出一个无保护措施的网络,并进而充当了入侵者进入企业网络的开放门户。

1.4双面恶魔攻击这种攻击有时也被称为“无线钓鱼”,双面恶魔其实就是一个以邻近的网络名称隐藏起来的欺诈性接入点。双面恶魔等待着一些盲目信任的用户进入错误的接入点,然后窃取个别网络的数据或攻击计算机。

1.5窃取网络资源有些用户喜欢从邻近的无线网络访问互联网,即使他们没有什么恶意企图,但仍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严重影响网络性能。而更多的不速之客会利用这种连接从公司范围内发送邮件,或下载盗版内容,这会产生一些法律问题。

1.6对无线通信的劫持和监视正如在有线网络中一样,劫持和监视通过无线网络的网络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线数据包分析,即熟练的攻击者用类似于有线网络的技术捕获无线通信。其中有许多工具可以捕获连接会话的最初部分,而其数据一般会包含用户名和口令。攻击者然后就可以用所捕获的信息来冒称一个合法用户,并劫持用户会话和执行一些非授权的命令等。第二种情况是广播包监视,这种监视依赖于集线器,所以很少见。

二、保障无线网络安全的技术方法

2.1隐藏SSIDSSID,即ServiceSetIdentifier的简称,让无线客户端对不同无线网络的识别,类似我们的手机识别不同的移动运营商的机制。参数在设备缺省设定中是被AP无线接入点广播出去的,客户端只有收到这个参数或者手动设定与AP相同的SSID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而我们如果把这个广播禁止,一般的漫游用户在无法找到SSID的情况下是无法连接到网络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黑客利用其他手段获取相应参数,仍可接入目标网络,因此,隐藏SSID适用于一般SOHO环境当作简单口令安全方式。

2.2MAC地址过滤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对AP的设定,将指定的无线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输入到AP中。而AP对收到的每个数据包都会做出判断,只有符合设定标准的才能被转发,否则将会被丢弃。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不能支持大量的移动客户端。另外,如果黑客盗取合法的MAC地址信息,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适用假冒的MAC地址登陆网络,一般SOHO,小型企业工作室可以采用该安全手段。

2.3WEP加密WEP是WiredEquivalentPrivacy的简称,所有经过WIFI认证的设备都支持该安全协定。采用64位或128位加密密钥的RC4加密算法,保证传输数据不会以明文方式被截获。该方法需要在每套移动设备和AP上配置密码,部署比较麻烦;使用静态非交换式密钥,安全性也受到了业界的质疑,但是它仍然可以阻挡一般的数据截获攻击,一般用于SOHO、中小型企业的安全加密。

2.4AP隔离类似于有线网络的VLAN,将所有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完全隔离,使之只能访问AP连接的固定网络。该方法用于对酒店和机场等公共热点HotSpot的架设,让接入的无线客户端保持隔离,提供安全的Internet接入。

2.5802.1x协议802.1x协议由IEEE定义,用于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中的端口访问与控制。802.1x引入了PPP协议定义的扩展认证协议EAP。作为扩展认证协议,EAP可以采用MD5,一次性口令,智能卡,公共密钥等等更多的认证机制,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

2.6WPAWPA即Wi-Fiprotectedaccess的简称,下一代无线规格802.11i之前的过渡方案,也是该标准内的一小部分。WPA率先使用802.11i中的加密技术-TKIP(TemporalKeyIntegrityProtocol),这项技术可大幅解决802.11原先使用WEP所隐藏的安全问题。很多客户端和AP并不支持WPA协议,而且TKIP加密仍不能满足高端企业和政府的加密需求,该方法多用于企业无线网络部署。

2.7WPA2WPA2与WPA后向兼容,支持更高级的AES加密,能够更好地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由于部分AP和大多数移动客户端不支持此协议,尽管微软已经提供最新的WPA2补丁,但是仍需要对客户端逐一部署。该方法适用于企业、政府及SOHO用户。

2.802.11iIEEE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的无线规格,致力于彻底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草案中包含加密技术AES(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与TKIP,以及认证协议IEEE802.1x。尽管理论上讲此协议可以彻底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适用于所有企业网络的无线部署,但是目前为止尚未有支持此协议的产品问世。

欺诈性范文篇9

关键词:无线网络;数据安全;思考

一、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表现

1.1插入攻击插入攻击以部署非授权的设备或创建新的无线网络为基础,这种部署或创建往往没有经过安全过程或安全检查。可对接入点进行配置,要求客户端接入时输入口令。如果没有口令,入侵者就可以通过启用一个无线客户端与接入点通信,从而连接到内部网络。但有些接入点要求的所有客户端的访问口令竟然完全相同。这是很危险的。

1.2漫游攻击者攻击者没有必要在物理上位于企业建筑物内部,他们可以使用网络扫描器,如Netstumbler等工具。可以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用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移动设备嗅探出无线网络,这种活动称为“wardriving”;走在大街上或通过企业网站执行同样的任务,这称为“warwalking”。

1.3欺诈性接入点所谓欺诈性接入点是指在未获得无线网络所有者的许可或知晓的情况下,就设置或存在的接入点。一些雇员有时安装欺诈性接入点,其目的是为了避开已安装的安全手段,创建隐蔽的无线网络。这种秘密网络虽然基本上无害,但它却可以构造出一个无保护措施的网络,并进而充当了入侵者进入企业网络的开放门户。

1.4双面恶魔攻击这种攻击有时也被称为“无线钓鱼”,双面恶魔其实就是一个以邻近的网络名称隐藏起来的欺诈性接入点。双面恶魔等待着一些盲目信任的用户进入错误的接入点,然后窃取个别网络的数据或攻击计算机。

1.5窃取网络资源有些用户喜欢从邻近的无线网络访问互联网,即使他们没有什么恶意企图,但仍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严重影响网络性能。而更多的不速之客会利用这种连接从公司范围内发送邮件,或下载盗版内容,这会产生一些法律问题。

1.6对无线通信的劫持和监视正如在有线网络中一样,劫持和监视通过无线网络的网络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线数据包分析,即熟练的攻击者用类似于有线网络的技术捕获无线通信。其中有许多工具可以捕获连接会话的最初部分,而其数据一般会包含用户名和口令。攻击者然后就可以用所捕获的信息来冒称一个合法用户,并劫持用户会话和执行一些非授权的命令等。第二种情况是广播包监视,这种监视依赖于集线器,所以很少见。

二、保障无线网络安全的技术方法

2.1隐藏SSIDSSID,即ServiceSetIdentifier的简称,让无线客户端对不同无线网络的识别,类似我们的手机识别不同的移动运营商的机制。参数在设备缺省设定中是被AP无线接入点广播出去的,客户端只有收到这个参数或者手动设定与AP相同的SSID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而我们如果把这个广播禁止,一般的漫游用户在无法找到SSID的情况下是无法连接到网络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黑客利用其他手段获取相应参数,仍可接入目标网络,因此,隐藏SSID适用于一般SOHO环境当作简单口令安全方式。

2.2MAC地址过滤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对AP的设定,将指定的无线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输入到AP中。而AP对收到的每个数据包都会做出判断,只有符合设定标准的才能被转发,否则将会被丢弃。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不能支持大量的移动客户端。另外,如果黑客盗取合法的MAC地址信息,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适用假冒的MAC地址登陆网络,一般SOHO,小型企业工作室可以采用该安全手段。

2.3WEP加密WEP是WiredEquivalentPrivacy的简称,所有经过WIFI认证的设备都支持该安全协定。采用64位或128位加密密钥的RC4加密算法,保证传输数据不会以明文方式被截获。该方法需要在每套移动设备和AP上配置密码,部署比较麻烦;使用静态非交换式密钥,安全性也受到了业界的质疑,但是它仍然可以阻挡一般的数据截获攻击,一般用于SOHO、中小型企业的安全加密。

2.4AP隔离类似于有线网络的VLAN,将所有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完全隔离,使之只能访问AP连接的固定网络。该方法用于对酒店和机场等公共热点HotSpot的架设,让接入的无线客户端保持隔离,提供安全的Internet接入。

2.5802.1x协议802.1x协议由IEEE定义,用于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中的端口访问与控制。802.1x引入了PPP协议定义的扩展认证协议EAP。作为扩展认证协议,EAP可以采用MD5,一次性口令,智能卡,公共密钥等等更多的认证机制,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

2.6WPAWPA即Wi-Fiprotectedaccess的简称,下一代无线规格802.11i之前的过渡方案,也是该标准内的一小部分。WPA率先使用802.11i中的加密技术-TKIP(TemporalKeyIntegrityProtocol),这项技术可大幅解决802.11原先使用WEP所隐藏的安全问题。很多客户端和AP并不支持WPA协议,而且TKIP加密仍不能满足高端企业和政府的加密需求,该方法多用于企业无线网络部署。

2.7WPA2WPA2与WPA后向兼容,支持更高级的AES加密,能够更好地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由于部分AP和大多数移动客户端不支持此协议,尽管微软已经提供最新的WPA2补丁,但是仍需要对客户端逐一部署。该方法适用于企业、政府及SOHO用户。公务员之家:

2.802.11iIEEE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的无线规格,致力于彻底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草案中包含加密技术AES(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与TKIP,以及认证协议IEEE802.1x。尽管理论上讲此协议可以彻底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适用于所有企业网络的无线部署,但是目前为止尚未有支持此协议的产品问世。

欺诈性范文篇10

1、商品房销售中的明码标价问题

对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是经营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对此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都有所规定。如欧洲议会颁布了《明码标价法》,并且还规定了明码标价的具体准则,其中规定:商人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必须标明卖价和单价,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来了解信息,更有助于价格比较。英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和《价格标示法令》也对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在商品、服务、膳宿供应或者便利设施等方面的明码标价作了明确而细致的规定;我国《价格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明码标价的问题也有规定,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0年10月31日的《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更明确规定了明码标价的概念。根据该规定,明码标价是指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公开标示商品价格、服务价格等有关情况的行为。按照这一要求,实行明码标价的商品和服务应包括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不仅要标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还要标明与价格有关的其它情况,如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或者提供服务的项目等。经营者违反规定,不标、错标、漏标或不按规定方式标价,不能称作为明码标价,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价格行为,均应明码标价。商品房作为关系到消费者重大利益的消费品,其明码标价的问题更应引起重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对商品房市场的明码标价问题制定了专门的立法,如《江苏省商品房价格管理规定》、《广东省城镇新建商品房交易价格行为规则》等。《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明码标价的实施细则》甚至明确规定了房地产市场明码标价的概念,即房地产市场明码标价,是指房地产经营者、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和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买卖、有偿转让、租赁房屋和提供服务,依法公开标示商品价格、服务价格等有关情况的行为,该规定还对买卖、租赁房屋、房地产中介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的明码标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不可否认的是,以上这些规定对规范我国商品房市场价格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立法的不够完善和执法的不到位,现实中经营者不明码标价的行为仍然普遍存在,这也助长了商品房价格的居高不下,不明码标价的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商品房市场的一个严重问题。

2、商品房销售中不明码标价行为的表现

目前我国商品房市场中不明码标价行为的主要表现有:

1.明码标价的方式不合理

有些经营者不向消费者明示商品房的价格或公告虚假的价格,在销售场所,商品房价格往往由销售人员内部掌握,消费者无法得知每套商品房的具体价格,更无从比较已经售出的商品房与待售商品房的价格;有些商品房经营者对外公布有少量的价格优惠的商品房,以吸引消费者与其交易,而实际上这些优惠的房屋并不存在,或者在缔约时附加了十分苛刻的条件;也有些经营者对商品房本身明码标价,但对售房相关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售后环节的配套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故意隐瞒不予以明码标价,使消费者在消费信息不全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不必要的附加项目和附加费用。

2.采用虚假的或引入误导的价格广告

商品房销售中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虚假广告行为主要有:商品房经营者在进行广告宣传时,故意使用欺诈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价单位等标识,诱导他人与其交易。常见的欺诈性或误导性的用语有“起价”、“均价”、“实价”、“暂定价”等。经营者惯用的手段是,在商品房的预售或所谓“内部认购”环节时,利用这些模糊性的用语以较低的价格诱导消费者与其签约并预交部分价款,而最后真正确定房价时其价格却远远高于消费者的预期,而此时消费者要解除预购合同则须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3.歧视性的价格欺诈行为

有的经营者准备了多份的价格表,按照不同的需要提供给不同的消费者,这样从表面看虽然是向消费者明示了价格,但却给予不同的消费者以不同的待遇,这是一种歧视性的价格欺诈行为,同样违反了明码标价的规定。

3、商品房销售中不明码标价行为的法律对策

首先,应当具体规定商品房明码标价的方式。在这一方面,某些发达地区的的立法经验值得推荐。如《江苏省物价局关于改进住宅商品房价格管理的通知》规定:“切实落实住宅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制度,销售企业必须在销售场所的醒目位置标明每套商品房的区位、面积、价格及相关资料,让购房人明明白白消费。”《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明码标价实施细则》也规定了“一房一价”的价格标示方式,即“买卖或有偿转让的房屋按室号逐一明码标价,标明包括地址或楼盘室号、暂测的或实测的房屋建筑面积及其中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分摊建筑面积、单价、计价单位、总价以及可否议价、有效时段等。经营者应当说明其它事宜的,另加备注。”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商品房管理法规规章尚无这类具体规定。以上两个法规也各有不足,如《江苏省物价局关于改进住宅商品房价格管理的通知》中关于明码标价的内容还不够具体,而《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明码标价实施细则》则没有规定应当在销售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笔者认为,在各地的商品房管理法规规章中应当明确以下几点:(1)强制性地规定商品房销售企业必须以套为单位公布与所销售的商品房价格有关的重要信息,(2)与所销售的商品房价格有关的重要信息,不仅包括商品房本身的价格信息,如商品房的地址或楼盘室号、暂测的或实测的房屋建筑面积及其中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分摊建筑面积、单价、计价单位、总价以及可否议价、有效时段等,还应包括与商品房销售相关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售后环节的配套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的信息,(3)同一楼盘同期所销售所有商品房的价格必须同时公布,同一楼盘同期已经销售的商品房的实价与待售商品房的定价也应同时对所有的销售者公布,(4)应当规定商品房销售企业必须在销售场所的醒目位置标明以上信息,(5)对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应当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其次,针对虚假的或引人误导的价格广告,有学者认为这种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进行的价格欺诈不能认定为欺诈,理由是“订立合同时购房者即可知道真实价格,购房者有权拒绝签订合同,经营者实施的这种欺骗行为不足以掩盖真实价格”。对此笔者不能苟同。因为一方面经营者的行为确实采用了欺诈性的手段,另一方面这一手段又是一种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此外即使消费者最后没有签订合同,这一欺诈行为也已经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失,当然应当认定其为价格欺诈行为的一种。如果不对这一类行为进行规制,无疑会放纵不法经营者,不利于维护商品房市场的秩序。在目前的立法中,有些地方的规定对这一问题已经有所反映,如《上海市物价局关于规范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的若干规定》第四条对房价用语规定“凡以商品房立项开发的,不得使用安居工程、解困房、平价房等名称。未经市、区县物价部门审核,不得使用成本价房、微利房等提法。”但是这一规定对目前在商品房销售领域广泛使用的“起价”、“均价”、“实价”、“暂定价”等用语也没有规范。这些用语从其字面意义上看本来就不是内涵清晰的专业性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及其他领域也常被使用,对其是否有明确化、专业化的必要也许还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鉴于这些用语在商品房销售中使用已经十分广泛,而且现实中确实存在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应该适当加以规范。为使不同的楼盘的价格具有可比性,对其中的“起价”、“均价”的含义,应根据多层、高层、小高层等不同的楼盘性质规定不同的计价公式,而对“实价”、“暂定价”等用语,可以就采用其作为日常用语的字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