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9:15:47

培育管理

培育管理范文篇1

1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1.1形态特征

蝴蝶兰的茎很短,几片长椭圆形的肥厚叶片交互排列在短茎上。叶片呈硬革质,单生,有光泽,长可达20cm以上,宽5~7cm,叶片正背两面颜色不同,根据叶色可判断花色深浅。蝴蝶兰生长缓慢,每年只长2~3片叶子。花茎一至数枚,拱形。成株的花茎每年冬季会从叶片旁侧生出。营养好的花茎,长度可达0.5m以上,并有若干分枝,几朵乃至数十朵花在各分枝上逐一绽放,花大,蝶状,花期可达2~3月。蝴蝶兰为热带兰中珍品,也有“兰中皇后”的美誉,花形美丽,颜色变化多端,有红、粉、黄、白、紫等颜色。

1.2生态习性

蝴蝶兰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性喜暖畏寒,喜高温、高湿、半阴环境。生长适温为15~20℃,冬季10℃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在贵阳地区进行批量生产必须要有防寒设施,实行保护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种植,在遇冷时立即移入室内便可以安全过冬。

2栽前准备

2.1种苗选择

种苗好坏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根据预定开花期选择种苗规格,贵阳地区一般选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成熟度好、无病虫害、叶色饱的满高8cm苗。

2.2基质准备

栽培基质是影响蝴蝶兰开花数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蝴蝶兰为典型的附生兰,它的根系粗、且发达,一部分根裸露于环境中,栽培基质必须疏松、通风、透气性好和耐腐烂的特点,根据栽培经验,贵阳地区蝴蝶兰种植基质宜就地选用松针叶、苔藓、花生壳、树皮丝、泥炭土等制作,也可采用树糠(松柏树皮粉碎成的快状),树糠具有保水、透气、不易腐烂等优点,而且价格低廉。栽培基质使用前要消毒,以免病虫害危害植株。

2.3种植盆选择

蝴蝶兰多采用大小适宜透明塑料盆栽培,一是有利于绿色根系进行光合作用,二是便于对根系生长发育进行实时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1]。盆的底部一般要有1个投契排水孔,脚部也要开有响应的透气缺口,便于排水透气。

3栽培及管理

3.1定植

栽培季节以3~6月栽苗为好,定植是要小心不要伤根系及叶片,把植株植在盆中央,定植时不宜太深,以刚好埋没根系为好,定植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保证水分。

3.2管理

3.2.1光照。蝴蝶兰虽属喜阴植物,但在生长期仍需要使植株接受部分光照,尤其在花期前后,适当的光照可促使蝴蝶兰开花,并且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蝴蝶兰的光照以其叶片不受灼伤的程度为限。在幼苗时期,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0~10000lux,在中苗时期为10000~15000lux,在大苗时期为15000~20000lux[1]。光照与温度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蝴蝶兰可忍受较高的光照强度,而环境温度较高时则必须采用较低光照强度。

3.2.2温度。蝴蝶兰原产于热带高温、高湿的中低海拔山林中,喜高温、高湿、半阴环境。蝴蝶兰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植株在幼苗阶段生长适宜温度为18~30℃,温度在35℃以上或10℃以下,生长受到限制,植株停止生长;在中苗时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大苗时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4~30℃。当夏季温度高于35℃时,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夏季持续高温,冬季低于10℃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发生冻害,甚至死亡。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蝴蝶兰的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最好不低于13℃[2]。

3.2.3水分。蝴蝶兰适宜生长的空气湿度为50%~80%,新根生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要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17:00左右浇水1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09:00和17:00各浇1次,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就足够,宜在10:00左右进行。如遇寒潮来袭,不宜浇水,保持干燥,待寒潮过后再恢复浇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浇1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叶面喷雾,但要注意花期喷水时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

3.2.4肥料。蝴蝶兰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快、生育期长,需肥量较多,主要以液体肥料为主,采取薄肥勤施的原则,也可用蝴蝶兰专用肥,切勿施用化肥。蝴蝶兰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氮、磷、钾的需求不同,在生长旺盛期施氮钾肥供叶片生长,勿施用过多的氮肥,以免发生徒长,在花芽分化期施用磷钾肥。一般1周或2周施用1次即可。开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开花前期和开花后期应注意适当补充肥料。花蕾期不施肥,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影响开花。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用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3.2.5通风。蝴蝶兰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忌闷热,通风不良易烂苗。为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蝴蝶兰一般每天通风2h左右,大批量的栽培应安装专用通风设备。

3.2.6换盆。蝴蝶兰生长到一定大小,原来的营养盆会限制其生长,需及时换用大小适宜的营养盆,以促进其生长,换盆的方法与定植大体相同。

3.3病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灰霉病、褐斑病以及介壳虫病等几种。防治方法: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一旦发现病虫害植株,立即剪除发病部位。在发病期用75%的百菌清、75%甲基托布津喷洒,每隔10d喷1次,连续喷3次。

培育管理范文篇2

1林业苗木的培育工作

1.1苗木的栽种。1.1.1多方配合、合理支配相关工作细节。在苗木栽培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相关工作,在此期间需要积极配合,合理安排中间需要交接的工作,如:林区基础设施、给排水的实现等。所以在林业苗木的栽种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协同配合、互促互进”。1.1.2“针对性需求针对性给与”式栽种。林业苗木的种类很多,根据适应环境不同、生长习性不同、生长周期不同等综合考虑苗木的栽种方式及地理安排。例如:松树苗木的栽培过程中,考虑到松树属于旱生结构,其土壤水分应保持干燥,过多的土壤水分反而会对松树生长不利等。1.2苗木的移植。苗木通过合理的移植技术可以促进发育,吸收很好的阳光和养分。同时搭配合理的整形修剪就可以成为优质的大苗。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对于一些苗木自身生长慢、各方面不能达标的幼苗,会逐渐被淘汰下去。在移植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到苗木的后期正常生长,严谨破坏苗木的根系、嫩芽;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大面积或者多棵同时进行移植。1.3苗木的养护。苗木养护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每种苗木的自身特点、生长周期、栽种后的各项生长系数进行跟踪、查看、分析、合理安排养护工作的进行。对于苗木生长所需的空间、阳光、养分等条件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和养护。对于苗木的养分问题务必要做到“绿色供给”、“绿色培养”。

2林业苗木的管理工作

2.1定期检查造型减枝。作为林业苗木是不能够无条件疯长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生长形态,所以按照苗木造型减枝是林业苗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林区工人一定要定期检查苗木的生长情况,保持苗木原有的基本生长态势。定期“体检”。需要技术关注林业苗木中叶子是否出现发黄、掉落等现象;苗木上是否出现虫卵、成虫。如有这种现象出现的话,一定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比如:出现虫卵、成虫现象。暂不建议用杀虫剂,这是由于杀虫剂中的化学成分也可能危害苗木正常发育及生长,所以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可选用诱杀,人工捕捉,生物防治(天敌)等方法,绿色环保无污染。2.2定期检查苗木生长环境。保持林区干净卫生。林区是林业苗木生长的地方,孕育的地方,所以林区的环境至关重要。相关人员一定要定期清理林区垃圾,保证林区干净卫生。清理垃圾,防火防灾,对于林区内枯、落叶可集中储存作为苗木生长的肥料。定期检查林区硬性设施如排水管道是否正常,防止积水涝苗、废水入林等现象。定期检查苗木养分供给情况。保证林区的水源和肥料充足是苗木培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最科学的方法是利用现代化监测技术对林木生长情况进行监控,智能控制给水系统给幼苗浇水施肥。2.3打造现代化苗木种养一体化。林业的苗木管理工作必须要根据苗木各阶段培育情况、苗木自身养殖特点、苗木环境使用能力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养护方法进行培育。打造现代化苗木种养一体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以上所有技术要点。现代育苗一体化模式可为苗木种养工作晋升特定性、科学性、合理性的技术手段,能为后期苗木的管理养护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

3结语

在所有的苗木培训工作中,会存在非常多的细节、要点,只有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多方面培养现代化种养技术人员,才能加快苗木培育事业的进步。才能为我国“营绿造绿,打造生态社会”的目标加快进程。

参考文献

培育管理范文篇3

1.精心打造优良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金资公司以重组整合武钢冶金渣分公司、粉末冶金公司为契机,精心打造优良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在重组整合前,各公司都有独立的企业文化,无法实现文化引领功能。重组整合后,公司持续打造了以“责任、创新、效益”,“资源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的统一企业文化。经过几年的文化践行,公司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在2013年将其升级为以“一个目标、两项职能、三化原则、四种意识、五大板块”为框架的文化体系,使得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力度更大,有效促进了公司改革发展。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文化理念的影响力。近几年来,持续在公司内部刊物《金资人》上开设专栏,向职工诠释“责任、创新、效益”,“资源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效益最大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使职工逐步加深对这一文化理念的把握和理解;持续刊登公司各基层单位深入践行理念的正面典型案例,使职工认识到文化践行要全面渗透到工作各个环节;在公司大型LED显示屏上播放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加大视觉冲击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展示金资公司践行文化理念的风采,提升职工的企业归宿感和文化自豪感。2012年以来,先后在《中国冶金报》、《武钢工人报》、《钢铁文化》、武钢电视台等各种媒体上刊登、播发关于文化践行的宣传稿件及新闻报道,有效提升了公司美誉度,也为“责任、创新、效益”,“资源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效益最大化”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提供了舆论保障。3.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创建活动,促使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一是在各基层单位大力开展“责任、创新、效益———我该怎么办?”全员大讨论活动。公司各战线、各层级职工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探讨了文化践行,进一步启发职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并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二是先后组织开展了“责任、创新、效益”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同舟共济战危机,凝心聚力促发展”主题演讲、征文比赛,把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对“责任、创新、效益”理念的深入认识理解上来。三是组织开展“担当责任、务实创新、争创效益———学习身边典型,干好当前工作”先进事迹报告会,宣传展示职工身边践行文化理念的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积极引导全体职工对照典型找差距,立足岗位定措施,争做践行理念典型。4.不断加强职工文化养成教育。金资公司注重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促使职工养成践行文化理念行为习惯。比如,积极在本单位开展的各项立功劳动竞赛中大力唱响“责任、创新、效益”主旋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体现这些理念本质要求的质量标准、执行标准,从而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企业文化理念并不抽象,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

二、以文化践行为重点,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持续提升企业创效力

金资公司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眼睛向内,对标先进苦练内功,在实践中践行创新理念、优化管理,为争创效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1.创新完善公司管控网络。公司以“强龙头、建体系、抓推进”为导向,坚持从制度体系建设入手,创新完善公司管控网络,为文化践行和改革发展目标实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一是坚持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宜做到集体讨论决策,形成“责任共担、发展共谋、班子共建”的良好局面。二是进一步理顺完善公司内部各项管理职责,完善总厂管控模式,理顺总厂与分公司、合资企业、参股企业的管理关系。全方位开展管理流程、管理制度梳理与再造,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全面推行问责制,从制度上强化公司各级各单位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三是加强财务集中管控,逐步完成财务并表工作。推行资金支付比例与采购合同兑现的联动机制,建立更加科学的财务体系。四是创新公司薪酬制度改革,调整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形成科学合理富有弹性的薪酬分配结构。2.创新保产保供新模式。金资公司倡导“责任”的首要层面就是保产保供。金资公司以保产为天职,围绕武钢股份公司各主体厂的需求实施保产举措。近三年来未发生一起影响武钢主体厂生产的责任事故。一是创新废钢保产。公司下属废钢分公司积极应对各种矛盾,保产实行“五快四保”,即“快接卸、快加工、快倒运、快配送、快反应,保安全、保质量、保成本、保用户”。特别是2012年以来,该公司完善废钢保产供应体系,合理分配物流,加强不合格废钢和危险物品的处置力度,确保了废钢入炉安全;坚持“低成本炼钢”思路,将台州分公司供应的打包二级压块作为低硫废钢替代品输出各钢厂,有效降低钢厂炼钢成本844万元。2012年,废钢分公司获得“全国废钢铁加工配送示范基地”授牌。二是创新完善渣处理工作流程。公司下属冶金渣分公司积极协调武钢股份公司建立INBA作业率考核体系,努力提高INBA作业率,减少干渣坑开采,合理组织水渣输出,提高翻罐过程喷灰质量,优化作业工艺,保证渣罐空罐率,确保了顺利保产。三是粉末冶金分公司面对停电限气以及原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创新制定实施保产对策,周密布置,勤抓勤收,2012年回收氧化铁皮35.27万吨,满足了主体厂要求。3.创新掌控资源新模式,提高二次资源经营水平。金资公司倡导“责任”理念的第二个层面是二次资源管理责任。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资源就是生命”的责任观,充分履行二次资源管理职责。一是提升废钢资源管理水平。建立废钢市场日监测机制。在深入切准市场脉搏,紧盯行业动态的基础上,定期做出理性分析和科学预判,坚决落实错峰采购和高性价比采购。完善物流分配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库存水平,提升议价能力,拉低废钢采购成本,不断强化资源控制能力。公司下属台州分公司凭借自身地理、政策等优势,充分发挥掌控废钢资源的“桥头堡”作用,仅2012年就完成废钢贸易10万吨、利润579万元。制定落实废钢质检规章制度,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质量异议客户负责人约谈机制,取消恶意作假供应商的供货资质。2012年,废钢采购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及业内先进企业采购成本。二是不断开拓市场,确保产品价格及销量双提升。在水渣销售方面,牢固树立“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的市场观念,优化营销体系,用战略眼光紧盯大客户,用灵活机动的方式重视小客户,用发展的思路提高掌控市场能力,努力提高信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持续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2012年,公司粉末冶金产品持续提高质量,调整品种结构,保目标保效益,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41亿元、利润2460万元。粉末冶金产品质量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所有外发产品无质量异议。公司生产的还原铁粉、铁氧体预烧料获评湖北省名牌产品。

三、以外拓文化品牌为载体,大力推进效益支点培育,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培育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油茶;选地整地;种植;抚育管理;浙江景宁;九龙乡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耐酸耐瘠薄,生态适应性非常强,是景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九龙乡位于滩坑库区边,在浙江省景宁县城东北部,是该县山林面积较大的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8℃,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0.1℃,1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9.1℃,年日照时数1848h,年平均降水量1510mm,年相对湿度79%,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势复杂,自然条件良好,山地气候特征明显。九龙乡具有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适宜,土地资源充裕,目前已规划油茶基地30hm2,油茶低产改造20hm2,乡镇府出台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茶产业,笔者对九龙乡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论述,供种植者参考。

一、种植地选择与整地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幼苗喜阴,成林喜阳,选择海拔高度100~500m、坡向南坡或东南坡、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的中下坡酸性、微酸性红壤、黄壤。油茶是深根系树种,根深1m以上,一般生长有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铁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适应油茶造林。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一般在栽植前1个多月进行,通过翻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使土壤充分熟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情况,可进行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平地采取全垦整地,陡坡上采取块状整地,缓坡上采取带状整地。整地后按种植密度挖好栽植穴,施足底肥。

二、种植

应选择一至二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壮苗的标准是:顶牙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二年生壮苗要求高30cm,地径0.3cm;一年生壮苗要求高15cm,地径0.15cm。不用实生苗造林。种植一般在立春至惊蛰进行,有的地方提倡和推广10月“小阳春”植苗造林。种植方法为1穴1株。在已填好土的穴中,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适宜的种植穴,将苗栽其中,舒展根系,栽紧踩实,深度以比苗木根颈高1~3cm,栽后覆1层松土。将基部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浸水死苗。为提高油茶林的前期产量,使之提前进入丰产期,可适当密植,一般要求1605~2505株/hm2,株行距2.3m×2.7m或2m×2m。

三、抚育管理

一是肥料料管理。幼树(1~5年)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每年需施尿素100g/株左右,分4~5次施肥,次多量少。从苗的4个方向挖穴进行穴施,距离苗10cm左右。进入丰产期(6~9年)主要施氮、磷、钾肥,比例为3∶2∶1,每年需肥量在250g/株左右,分2~3次施肥。进入盛产期(10年以后)消耗较大,需要肥料增多,在500g/株左右,氮、磷、钾比例为5∶3∶2。2月施氮肥200g/株,5月施钾肥100g/株,7月施磷肥150g/株。采用沟施,距树干20cm处沿树干周围开挖10cm深的环形沟,把肥料均匀撒入沟里,盖上土即可;也可采用放射状施肥,距树干20cm处按4个方向开挖10cm的4个穴,把肥料分配均匀后撒入穴中,盖上土即可。最好是雨后追肥。二是林树土壤管理。进入冬季,对油茶林进行全部翻挖,捡出大块石头和恶性草根,杂草铺在树塘内。翻挖的土块不能敲细,让其自然风化。全年应除草2~3次,让其在地里自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倡林粮间种,以耕代抚。粮食作物应选择矮杆品种,以豆科较好。

四、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在我国茶产区普遍发生,引起严重落果、落蕾、落叶、枝枯,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春季另行补植,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果和病蕾;加强林地管理,清洁林地环境,保持通风通光,降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毒蛾,一般一年2~3代,以卵越冬,幼虫常聚集为害,在树干附近土中或在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在叶背中脉附近,覆有乳黄色绒毛,幼虫取食叶后,吃光后也取食嫩枝树皮和幼果,使油茶枯死或大量减产,防治方法: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杀,招引益鸟捕食害虫;3龄前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4月中下旬用白僵孢子22.5~30.0万亿/hm2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229-230.

[2]俞秀兰.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1):232-234.

[3]汪明正,张志明,朱才明.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6):33-35.

[4]冯维华.有机油茶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8(5):16-17.

培育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红枣具有果实色浓、肉厚、皮薄、核小、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果实可以鲜食,可制干果,还可以深加工,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且枣树具有抗逆性强、早果丰产、管理较简便等优点。南疆地区冬寒夏炎,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枣树的生长。枣树已是目前塔里木团场山单一棉花经济转变为多种经营重点发展的果树品种。新疆阿克苏新农公司幸福城农场十八连于2007年在2050条田种植枣树7.33hm2,2008年嫁接,当年收鲜果600kg,利润达4.5万元/hm2以上,2009年利润达9万元/hm2以上。现将红枣矮化密植栽培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土地选择和播前准备

1.1土地选择

枣树较抗盐碱、耐瘠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砂土、壤土、黏土都可种植,以砂壤土为宜,该条田属砂壤土。

1.2播前治碱

播种前1年进行冬灌治碱,经检测,播前土壤pH值7.0~7.5,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土壤肥力较高。

1.3种子处理

采集充分成熟的酸枣种籽脱粒后进行人工粒选,待播种子破碎率要低于2%,不得有未成熟的种子,室内发芽率在96%以上。

1.4播前土地准备

结合犁地施油渣1500kg/hm2、二铵450kg/hm2、尿素450kg/hm2。犁地深达25cm,做到适墒整地,达到地层平整、土壤细碎的要求。耙地前施施田补1500~1800g/hm2,进行播前封闭除草。

二、播种

播种时期为4月12~13日,播种量3kg/hm2。采用棉花播种机气吸式精量点播膜上播种,1膜2行。株行距为(150+75)cm×3cm,播种密度比留苗密度大,为以后定苗和移栽留有余地。定苗后平均株距80cm,保苗1.11万株/hm2。

三、当年幼苗管理

3.1松土除草

对长势弱的苗进行深松土,结合补施肥促弱苗生长达到苗匀苗壮,为来年嫁接打下基础。田间杂草做到有草就锄,保持常年无杂草。

3.2定苗和移栽

待苗长高至10~20cm时进行定苗,同时在缺株的地段进行移栽补株,保全苗。

3.3及时打顶除杈

苗高30~40cm时进行打顶,分期分批进行,打顶后基部长出的侧树要及时剪掉,使营养集中主茎生长。

3.4灌水施肥

第1水不能灌得过早,以幼苗不受旱为准,尽力推迟1水,晚灌第1水,可促进根系生长,达到蹲苗的作用,该条田是7月5日灌第1水,1水后2水要紧跟,幼苗期施肥2次,施尿素和二铵各225kg/hm2,混合使用。10月上旬冬灌完毕。

3.5叶面施肥

幼苗三叶一心期,连喷2~3次叶面肥,第1次用0.3%磷酸二氢钾,第2次用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稀释液喷施。

四、播后第2年管理

4.1灌好春水

3月中下旬灌1次春水。

4.2嫁接

4.2.1品种搭配。当前嫁接的红枣品种主要有灰枣和俊枣。灰枣品质好,产量较低,市场价高;俊枣结果性好,产量高,果大肉厚,品质较灰枣差。该条田以俊枣为主,搭配有少量的灰枣。

4.2.2接穗采集。接穗是从山西省运来的,采集的接穗要做到及时封蜡,及时运到低温(2~5℃)处储藏。

4.2.3砧木标准及嫁接部位。该条田的砧木生长健壮,地茎粗达0.5cm以上的砧木苗90%以上,全部进行嫁接,嫁接在离地6~7cm根茎部进行。

4.2.4嫁接时间。于春季(4月5~15日)接完。

4.3接穗枝摘心

从5月下旬开始,当接穗生长至50~60cm时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生长发育结果。

4.4树干固定

为防止嫁接杆被风吹掉或脱落,对嫁接枝绑一支柱,进行树干固定。

4.5灌水施肥

5月下旬至8月下旬灌水6次,随水滴肥3次,1水后6月上旬进行人工穴施肥,施尿素300kg/hm2+二铵225kg/hm2。

4.6喷施叶面肥

叶面施肥3~4次,后期可结合防虫进行,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外加碧护、天丰素、赤霉素。

4.7防治虫害

枣树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和枣粘虫,使用的药剂主要以阿维菌素为主,根据虫情测报适时防治。

4.8冬季管理

8月停肥控水,并喷施矮壮素,促进养分积累树体木质化。11月20日左右,将枣树主干用石灰刷白,高度为30~50cm,保证苗木安全越冬。

参考文献:

[1]任东植,徐兆飞,王文琪,等.优质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8(3):138-141.

[2]宋宪军.枣树密植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6(1):25.

培育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白露龙眼;开花结果特点;穗果管理

白露龙眼是桂平市水果局近年选育出的迟熟龙眼新株系,因成熟期在白露前后而取名“白露”。其枝梢较直立,主干呈褐色,枝条褐色,小叶4~5对,近对生,叶色浓绿,叶脉明显,叶面平展,光泽度较差,叶片硬朗厚实,叶寿命较其他品种长,花序较大,始花4月中下旬,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近圆形,黄褐色,平均单果重12.5g,可食部分72%,可溶性固形物22%,含糖15.22%,含酸1.66%,果肉白蜡色,清甜脆口。白露龙眼收果期在广西桂平比当家品种石峡迟15~20d,可避开高峰期上市。该株系粗生,成花坐果能力强,如果忽视抽穗期和幼果期的管理,常因挂果过多而出现果实变小、品质下降、卖价降低、树势变弱等现象。因此,在栽培上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以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一、开花结果特点

白露龙眼在一般气候条件下都能形成较好的花芽,若授粉期遇较好的天气,就能顺利通过授粉。有时在暖冬条件下经过适当处理也能成花。雌花开放期从4月中旬开始,盛期在谷雨前后。此时天气较晴朗,有利授粉受精。果穗挂果量大,一般穗重0.8~1.6kg,最重的可达5kg。分枝相对较少,枝条相对直立,故果穗数相对较少。结果母枝枝组中部直径在1cm以上者较多。此类枝条每条着生有效叶片180张以上的,其花芽分化好,挂果量可达1kg以上。

二、留穗留果指标

鉴于白露龙眼的生长结果习性及开花结果特点,在确定留穗留果的标准时,应结合立地条件、土地类别、树体强弱、树龄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可参考下列指标:定植第4~5年的果树,水田地果园留18~22穗,株产14~17kg;旱平地果园12~15穗,株产10~12kg;山坡地果园8~10穗,株产7~9kg。定植第6~7年的果树,水田地果园留22~26穗,株产18~21kg;旱平地果园14~17穗,株产11~14kg;山坡地果园12~15穗,株产10~12kg。定植第8~10的果树,水田地果园留28~32穗,株产20~23kg;旱平地果园24~26穗,株产18~20kg;山坡地果园20~25穗,株产16~20kg。定植第11年以上的果树,可根据实际情况比十年生果树适当增加留穗量。留小果标准:结果母枝枝组中部直径在0.8~1.0cm的留小果50~60粒;1.0~1.2cm的留70~80粒;1.2~1.5cm的留80~100粒;1.5cm以上的留120~200粒。

三、穗果管理

3.1疏穗疏果

对花穗的处理要遵循“留短去长、留迟去早、留阳去阴、留健去病、留强去弱、留大去小”的原则。该株系虽然枝条相对直立,果穗数相对较少,适当疏穗,留强去弱,留健去病,留大去小,仍然十分必要。一般以疏去总穗数的1/4为宜。在花穗生长后期即花蕾已转白时疏穗较好。广西桂平市宜在3月下旬进行。疏穗时要对1株树的所有花穗进行综合排队,根据技术原则,确定好去留对象,然后用枝剪从花穗基部一次性剪除应该剪去的花穗。在幼果黄豆大即果径0.5cm左右时,对果树果穗顶部及进行适当修剪,然后用铁夹子扭去过密果、过小果、过多果和病虫果以及畸形果等,使留下的果实之间保持1.5cm左右的距离,使果与果之间保持相对均衡的空间。

3.2田间管理

在立春前后(2月上旬)施促穗肥,并于春分后清明前施肥。均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施磷钾肥。树势壮旺、叶色浓绿、抽花穗较多的果树,以施有机肥加钾肥为主,结果10kg的果树,施农家肥混合土杂肥25~50kg/株、钾肥1~2kg/株,开环沟埋施;树势中等、叶色淡绿、抽穗正常的果树,施农家肥20~30kg/株、复合肥0.25~2.00kg/株,开环沟埋施;树势差、叶片淡黄而抽花穗又多的树,除施有机肥外,还要淋施尿素1~2次,利于树势恢复,提高花质。在疏除花穗的同时要把病虫枝、弱小枝、荫蔽枝等无效枝剪除,以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减少病虫害。果树即将萌动抽穗时,抓住气温尚低的有利时机,及时根外喷施1~2次细胞分裂素或细胞启动素或爱多收等配合高钾叶面肥或高美施等,隔5~7d喷1次,尽快摧醒、抽出花穗。

3.3病虫害防治

每次新梢抽生初期和幼果期隔10d用20%甲氰菊酯20mL加50kg水,全株喷雾,或每隔12~14d用5%高效灭百可20mL、0.6%阿维虫清25mL加50kg水全株喷雾,以保护新梢和防治爻纹细蛾等。用瑞枯霉600~800倍液在花穗抽生期、幼果期、中果期和阴雨天较多时喷施,以防治霜疫霉病,同时加强修剪。

参考文献:

[1]曾慧珍.龙眼丰稳产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2009(11):20.

[2]李文海,黄露茹,彭培堂,等.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5):59-61.

培育管理范文篇7

一、酒店管理专业从业特点与现状

1.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做起”是对所有即将从事酒店业的大学生一句最凝练的经验忠告,这是对酒店管理工作现状最契合实际的表述。酒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从基层做起,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了解酒店的整体运作、相关制度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懂得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为进入管理层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从基础做起,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从基层做起,可以紧密地接触客户,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服务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和服务技巧。从最基层服务工作做起,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必须要过心理关、体力关、技术关等,要拥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专业技术。

2.酒店业发展迅速,人才缺口大。受国内旅游市场和商旅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酒店数客房数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酒店业迎来突飞猛进的时代。2010年,星级饭店达14587家,其中四星、五星级酒店的比例由10年前的7.7%升至18.7%,酒店客房数量达到5.5亿间;2011年上半年,中国酒店业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新建酒店增速约为13%。“十二五”期间,随着渐渐步入正轨的品牌细分化道路,酒店业发展潜力无限。法国雅高集团大中华区运营副总裁GerhardH.Zimm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国际酒店业尤其是中国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2010年仅北京酒店业管理人才的缺口就将在50万左右。

3.人才流失率高。“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业内一项调查显示,北方某著名旅游城市的某大学2004~2007年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7%,专业对口率较低。但就业后跳槽的比例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在该市10家饭店调查,近3年招聘旅游本科生172名,已流失118名,流失率为68.6%,其中进饭店不到一年流失人数为83名,占流失人数的70.3%。有个别饭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一年内流失。导致酒店专业大学生流失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是导致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酒店产品自身特点的要求。酒店产品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顾客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使它比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程序更复杂,质量的保证更艰难,而这几乎都取决于酒店服务员自身的性格、服务技巧以及应变能力。因此,酒店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应该是既要有较高的智商,更要有较高的情商。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知识经济的渐入佳境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现代酒店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多家酒店的总经理在接受调查时均表示,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恰恰就是高素质、高学历管理人员的缺乏。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认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寻找本地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的占72.3%”。

2.高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根据现行的教学模式,从课堂训练、教学实习、专业实训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的是专业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学生走出校门后与工作岗位在技能上实现零距离对接,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的过度强化使大学生对从事酒店管理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和定位,缺乏对酒店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深刻理解。同时,对从事酒店管理相关的诸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吃苦能力等缺乏一定的准备和锻炼。进入酒店行业以后,职业素养不够导致大学生难以立足,如此一来,就业前景良好的酒店业屡屡成为就业跳槽率较高的代名词,许多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或者害怕从事酒店业,至少不把酒店业作为就业首选。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容忽视,提升职业素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究竟都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之间有何联系,彼此之间排序如何?笔者通过对酒店和本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部分文献资料,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指标进行了细化和排序,其结果如表一。

表中列举的素质指标为20项,大致涵盖了酒店行业基本素质要求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各项素质指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酒店和大学生都结合自身实际的需要和理解进行了回答。酒店作为用人单位,其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为学生进入酒店行业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上表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极强”“服从管理、听从安排”“待人热情礼貌”“自律性较强”这些软素质是最重要的,酒店方面把它们排在了前六位。“业务技能突出”“专业知识扎实”等专业及业务方面的要求位居中间位置,其次是“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肯于吃苦”等,而对于“学历高”则排名最后。综合来说,在酒店企业自身看来,软素质指标是大学生的首要必备素质,其次是专业技能素质,而学历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不被看重的。高学历是就业的重要砝码,但对于酒店行业来说,软素质是第一位的,智商和学历是敲门砖,但可能更是就业的不稳定因素。

从学生的理解方面看,学生认为的重要能力与酒店的要求有较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酒店排在前3位的素质指标,学生分别排在了第9位(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第6位(综合素质较高)和第13位(责任心极强),这些素质都是比较软的素质,容易被忽视,而酒店却恰恰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生最为看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酒店却把它们放在了第二层,供需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别。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细化素质培养方案,做好职业定位,是高校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校大学生需要将酒店业看重的软素质指标及早实践锻炼,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加以渗透和体现,高校也应该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种“供需”错位,帮助学生及早纠正就业理解误区,以便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对策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酒店业服务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轻松,而技能的提升却依赖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及足够时间的岗位领悟。依据酒店专业特点及相关素质要求,构建与行业发展和专业特色相适应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在学生实习环节,可以采用灵活的、有弹性的时间安排,如安排在学期中间实习,学生自己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集中实习、双休日阶段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能够及时了解酒店行业特点,对顾客服务的技巧,查找自身不足,指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为今后顺利进入酒店行业做好准备。

2.系统设置各类课程。现有设置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以及操作技能课等,过于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课程偏少。针对酒店业的选才标准,在加强对学生酒店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方面的培养外,在课程设置上开设诸如加强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等软素质方面的课程,加大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便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酒店职业环境。

培育管理范文篇8

(一)系统化理念

针对旅游业产业结构复杂、系统性强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要立足实务,力求使学生熟悉旅游活动的全部流程,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素质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要着眼人才能力的系统性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在学校实训室,更应在星级酒店、景区、旅行社等与旅游有关的行业。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课程教学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在旅游策划学课程的实践授课中,引导学生对地方的旅游商品进行调研策划,形成调研报告,以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方景点进行导游词的编撰整理,关注本地会展中心的车展、房地产展、服装展等,鼓励学生参与会展服务与管理等社会活动。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地方本科院校的旅游专业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旅游局、景区组织的导游大赛,通过职业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实践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见习和实习相结合。如餐饮管理实训室的摆台、托盘、餐巾折花、斟酒、席间服务等;客房实训室的客房预订、入住登记、大厅服务、客人离店结帐服务等对客服务技能;星级酒店实习时系统掌握前厅接待服务、客房服务管理等技能,使学生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的资格水平。

(二)特色化理念

在实践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成为具备景区开发、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的“超人”。由于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的地域性特点,地方本科旅游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旅游的地域性特点,有意识地选择乡村旅游、酒店服务、会展等旅游项目,发展特色化实践教学。院校要坚持专业发展与旅游行业发展紧密相连,突出“校、政、企、研”相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和地方旅游特色。如2012年国民休闲纲要提出要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地方本科高校可针对本地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策划,让学生到乡村实地考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职场思考问题,作到不唯书,尽量把授课内容问题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三)多元化理念

采用多元化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授课方式,让课堂进企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把课堂搬进景区,研究地形地貌,对地方资源进行开发策划;将课堂开进酒店,学习客房整理等服务技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还要关注本行业最新的案例、旅游焦点热点问题及地方文化,学生自身的分析过程和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是案例教学最有价值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用专业眼光评析旅游行业新闻,用专业理论思考行业现象及存在的问题。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探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学生与学习环境的相互影响,使教学共振,取得最佳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将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突出模块教学,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6]。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模式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职业技能模块)等西方各种先进的实践办学理念值得借鉴。根据旅游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针对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以及导游等职业岗位,进行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分析,将课程体系整合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并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教学计划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应用型、地方性办学定位,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删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增大应用性课程的比重,加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将知识体系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

(二)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激励措施,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的“双师型”教师倾斜。一是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分批到旅游企业进修学习,鼓励教师下企业,安排教师到旅行社、景区或饭店研修、实习、顶岗锻炼;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师。借鉴国外旅游高等教育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经验,在聘任上要求教师具有实业或经济部门的任职经历,并且教师不能持续几年一直留在学校,必须每隔几年,再回到企业,以不断丰富实践经验。

(三)工学结合,课证融合

确立“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实习、实训教学活动为载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顶岗实习,强化理论和实践双向教学。教师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相协调,实现“课证融合”,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鼓励考取导游资格证、大学英语四六级证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学校要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联合进行教学实训,将课程考核与生产考核相结合,实现实训与就业一体化,构建“课证融合、校企融合的‘3+1’人才培养模式”。

(四)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培育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林业;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步伐加快,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增大,但在森林面积增加的同时,森林的质量还有待加强。为了巩固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必须强化林业培育技术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推动林业的现代化发展。

1林业培育概述

林业培育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涵盖了从林木的良种生产、苗木培育、造林、林木抚育、林木成林或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因此它是在设定培育目标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自然及人为的活动来达到既定目标的技术及管理过程。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培育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为培育技术的日益完善,同时也表现为相关的设施和设备更加高效化、便捷化。

2林业培育管理技术

2.1良种选育。林木良种选育主要注意3点:选种、引种和育种。选种不仅要选择优良的树种,还要选择树种内的优树或者是优良的类型,如自然突变的枝或干、天然杂种或者经过人工繁殖后培育而成的新型品种。此外,还要考虑到种植区域的情况,根据所在地和种植面积来确定树种。引种必须经过特定的驯化实践,证明种子能在当地的土质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并开花结果。育种要结合一系列的人工措施,如采用杂交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照射育种等手段来培育出新的林木品种。2.2苗木培育。苗木培育要注意育苗苗圃的选择。苗圃的土质要疏松,土壤养分较高,土壤的酸碱度必须与种苗的喜好相结合。此外,为了保障苗木的后续生产和管理,尽量具备良好的水热条件。对于一些土壤较为贫瘠的区域,要配合施肥措施,有效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同时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做好科学灌溉,保障苗木的成活率。苗木培育的时间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2.3造林。造林前首先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对人工林的布局进行合理设置,结合林木的生长特性及病虫害防治,科学设置种苗的种植区域,尽量形成混合林的种植结构。整地环节包括林地的清理和土壤翻耕。林地清理后可将杂草或灌木堆成块状或条状,用来增加土壤的肥力。整地通常在造林前一年完成,而冬季易发生冻害的地区可采用随整随造的方法。造林后的管理主要是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结合种植树种及区域的气候情况进行管理。

3林业病虫害管理措施

3.1构建和完善森林监测站点。在森林监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方面,林业部门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操作的标准和规范,使监测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另一方面,对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和设施的升级,提升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水平。3.2强化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方法。3.2.1森林植物检疫。检疫要涵盖到生长繁殖和流通储存的所有环节,比如种苗的来源、繁育基地的管理环境、集贸市场等。一旦发现有检疫对象含有危险性病源,应立即采取措施,指导监督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除害处理,同时做好检疫的记录总结,及时向当地的森林检疫机构和林业部门做好疫情的报告。3.2.2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对于成林,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利用生态平衡来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对于幼林和人工纯林,要加大生物防治的力度,比如天敌的招引利用、微生物、捕食性昆虫等,在化学防治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尽量选择对天敌无害的药剂品种,同时控制好用药的时间和用药方法,做到既能杀灭有害病虫,又能保护天敌物种。3.2.3营林技术防治。成熟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自控及平衡能力,可有效避免病虫灾害的发生。如可以通过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合林;采用各种嫁接技术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对人工栽植的中幼龄林木应进行抚育管理,对中龄以上的林木合理修剪分枝,提高树木生长势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的成熟和稳定,森林自有的生态防护功能也将越来越强。

培育管理范文篇10

一、积极培育社会管理和服务主体。面向基层重点发展公益服务性和融合性社会组织。

近几年来。从制度层面创新突破入手,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大量破土生发以及社区建设实际需要。以备案制方式把社区社会组织纳入管理范畴,并与时俱进不断推出培育发展举措,逐步构建起了县两级上下贯通互补,涵盖登记备案、培育管理、示范创建和优秀表彰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同时,加强分类指导,通过规划引导、政策鼓励、重点培育扶持等方式,大力发展社区公益服务性和农村“和谐促进会”形式融合组织,社区社会组织逐步改变过去自上而下设置多、文体娱乐型组织多的格局,从而与社区和居民的内生性需求更加契合,呈现出从增量走向提质的良性态势。目前,全有社区社会组织7000多个,平均每个社区有社会组织近10个,其中公益服务性组织和融合性组织占到60%以上。社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改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区居委会的行为方式。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社区自从培育产生了50个社会组织,整个社区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居民的参与热情大大提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由社会组织分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负荷大大减轻。近2000个以农村“和谐促进会”为代表的融合性组织成为服务管理外来务工人员的得力助手,依托融合性组织开展新老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模式获得全国首届社会创新奖,社会融合组织为基层化解社会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了途径选择。

二、着力提高社会组织能力与建设水平。抓规范重引导促提升。

抓规范。通过规范化指标和评估等级运用机制,重点是通过全面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评估工作。发挥评估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增强社会组织的自律管理和发展能力。此项工作已在本级试点开展,首次78个社会组织参加,有42个获得“5A或“4A等级,今年将在全范围各个类别社会组织中推开。

重引导。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以“十个好”标准为引领,重点是通过持续推进“十好百佳”社区社会组织创建活动。加强自我建设,促进作用发挥。经过两轮创建,全已有74个社区社会组织获得级“十好百佳”称号。

促提升。使部分有公益性项目意向,重点是通过福彩公益金资助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性项目。项目可行性高且预期社会效益明显的社会组织获得一定金额的补助,并通过后期的跟踪指导和项目绩效评估,使社会组织不仅有服务社会的积极性,还有服务社会的能力,且服务卓有成效。截止目前,本级和、江东、北仑、镇海四个先行区共投入资金630万元,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项目3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