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3:18:42

农牧业局

农牧业局范文篇1

###局###

年月

市人大常委会:

年是原农业局、畜牧局合并成立农牧业局的第一年,主要担负原农业局、畜牧局、乡企局、农机局、农管局原有的全部或部分职能,同时下设市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和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我作为农牧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领导和团结同志们,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年全区农牧业工作综合评比中,我市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下面,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将年工作情况述职如下,请审阅。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衡量一个班子能力水平的高低,最终要体现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落在促进发展的能力上。因此,农牧业局合并后,我和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农牧战线上的同志们,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坚持“双增双进”、打造“三大基地”,实现“两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带着如何服务于“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教育。重点是研究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新《党章》等理论知识和我市的有关政策、决策、决议,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同志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谋划通辽市的发展,用科学的观点联系实际研究农牧业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通辽市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在学习中,特别是班子的学习,努力做到了“三个结合”,树立了“四种风气”,即把理论学习同如何树立发展的思想和树立什么样的发展思路相结合,坚定一切工作服务于发展;把理论学习同加强党性锻炼相结合,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学习理论同学习其它知识特别是学习反映当代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根据工作实际和工作需要,掌握新知识,增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去年,我们两次请党校教授为党员干部上了党的重大决策和经济理论知识课。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全系统上下树立了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牧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上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方面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了农牧民减负“四项制度”、“一事一议”等制度。加大了税费改革、粮食直补政策的专项检查和治理工作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全面实施农村牧区财务管理电算化工作,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完善了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同时,加大了农牧民来信来访的工作力度。开展了政策咨询,设立了举报电话,建立了信访查处反馈制度。

三是进一步强化党在农村牧区基本政策的落实。重点是深入落实完善了农村税费改革、二轮土地延包和草牧场“双权一制”等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健全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和违反农民负担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深化了农牧场体制改革工作。

二、遵守法规,履行职责,坚持依法行政

(一)增强依法行政透明度,促进规范化服务。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全系统通过各种形式对执法人员进行了轮训;另一方面,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廉洁自律教育和敬业爱岗“建功立业”及树人民公仆好形象一系列活动。二是加强法制宣传。全系统共印发农牧业法制宣传单和法规手册万份,接待农牧民咨询人次,举办培训班期,培训人次。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专栏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三是加大政务公开和社会服务工作力度。各行政执法单位都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和行业工作守则,对部门的工作职能、职责、办事权限、服务项目、审批和收费项目的办事依据,工作程序,收费标准,审批条件,办事是限,办事结果等项内容,都以不同形式向社会公开。同时将如何文明服务、如何提高办事效率、如何做到廉政、廉洁自律等项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向社会承诺。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牧民群众合法权益。

年,市农牧业局多次组织对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在农资市场抽检、生产经营主体整顿、综合执法和查处大要案上,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净化了市场。各行政执法单位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办理涉农物资生产、经营许可证,实行种子、农药、兽药、农机、农机产品配件经营、维修市场准入制度,杜绝了“越权证”、“人情证”和“关系证”。对农资生产企业及经销市场实行登记、备案、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增强了业主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非法经营坑农害民事件的发生。二是坚持依法打击不法经营行为。去年,市、旗两级对家次涉及农药、兽药、种子、化肥、饲料及农机销售、修造等经营者和部分产品生产厂家进行了检查。全市共依法查处种子案件起;检查农药经营单位家次,查缴非法药剂鼠药吨;查处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台套件;对多家兽药经营商店、个体兽医进行了年审;抽检肥料样品个,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三)深化落实《行政许可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将一部分行政职能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对授出的行政权力进一步强化了监督管理。总之,我们农牧业部门切实做到了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化,逐步实现执法管理目标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监督经常化。

三、明确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各项业务工作任务

年,我们认真贯彻市委二届一次全委会议和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具体如下:

(一)扶贫工作指标是人均纯收入年递增元,完成情况是个村人均增收都在元以上;

(二)奶牛养殖指标是头,实际完成头;

(三)招商引资指标是万元,实际完成万元;

(四)创造性工作指标是完成项。实际完成两项:①建设农牧结合示范村个,完成;②建设个嘎查村科尔沁牛常年挤奶站。实际建设个;

(五)在岗职工领办企业。全系统领办企业的职工有人,超过职工总人数的以上;

(六)业务指标

⒈养牛指标是新增奶牛万头,其中,高产奶牛达万头。奶牛存栏万头。黄牛存栏万头。出栏育肥牛万头。完成情况是新增奶牛万头,其中,高产奶牛万头。奶牛存栏万头。黄牛存栏万头。出栏育肥牛万头。

⒉养羊任务目标是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实际完成情况是存栏万只,出栏万只;

⒊生猪任务目标是存栏万口,出栏万口。实际完成情况是存栏万口,出栏万口;

⒋白鹅任务目标是饲养量万只,实际完成万只;

⒌农牧结合户任务目标是新增户,实际完成万户;

⒍人工种草任务目标是万亩,实际完成万亩;

⒎区域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任务目标是万亩,农田种草万亩。实际分别完成万亩和万亩;

⒏劳务输出任务目标是万人。实际完成万人;

、认真落实“三农”政策,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安全生产;没有伤亡等事件发生

、认真落实中央号文件精神,落实并完善二轮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税费改革、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各项政策。

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重点抓了九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和服务,精心组织抗旱春播和雨后抢播

去年春季,我们将抗旱播种、抗旱保苗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核心工作来抓,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全市早田播种亩,同比增加万亩。全市普降喜雨后,积极组织动员农民抢种晚田,抓了种子的调剂、供应和指导工作,全市抢播面积超过万亩,使全市播种面积达万亩。

(二)加快发展农区养殖业,巩固和提高畜牧产业主导地位

一是实行专项工作专项推进。市农牧业局成立了重点工作专项推进办公室。重点实施奶牛专项推进、生猪专项推进、白鹅专项推进、实施农区肉羊专项推进、肉牛专项推进。二是大力推进农牧结合。重点通过粮食、秸秆过腹转化和引草入田,狠抓农牧结合户建设,促进千家万户的养殖生产。三是狠抓防灾基地建设。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万亩。个防灾基地建设旗年内建饲草料基地万亩,配套草库伦万亩,新建人工草地万亩、暖棚万平方米、家庭牧场示范场户。

(三)大力发展高产粮食作物和区域特色种植,稳定提高种植业收入水平

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全市粮食作物面积达万亩。其中,玉米面积达万亩,比上年增万亩;二是积极引导和扶持高效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市高效特色产业达万亩,全市区域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万亩。三是适应畜牧主导产业的发展,狠抓了饲用作物种植。全市农田种植饲用作物达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四是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大力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万亩。有个农产品获得绿标使用权,个农产品得到有机农产品机构认证。

(四)积极探索产销衔接机制,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一是建龙头。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市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增加值亿元。带动农牧户万户。二是建基地。建设高产奶牛专业乡个,建设养猪基地乡个,白鹅基地乡个,肉牛基地乡个。优质高淀粉玉米基地达万亩,蓖麻基地达万亩。

(五)强化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牧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重点抓了管理体系的建设、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开拓市场、强化培训等工作。年内实现劳务输出万人。其中,常年稳定输出万人,季节性输出万人。

(六)进一步扩大农机装备总量,稳步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

全市拖拉机保有量万台,新增万台。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

(七)深化农牧场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按市委第七次常委会议纪要精神,重点抓了教育、卫生、公安、土地等职能的移交地方、农垦企业职工及家庭农转非等工作。全年农垦企业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亿元,人均收入万元。

(八)完善农牧业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确保农牧业高质量、高速度的安全生产

一是加强以“种子工程”为重点的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建设牛标准化配种站点个,羊标准化配种站点个,调剂种公羊万只。全市冷配母牛万头,绵羊人工授精万只,调拨三元种猪口。以优质、特色、专用为主的农产品良种推广面积达万亩。二是加强畜疫防治体系建设。通过采取抓产地检疫、抓免疫标识等关键性措施,畜禽重点疫病防疫密度、产地检疫率、牲畜免疫标识率及种母鹅小鹅瘟母体免疫率均达%。对苏木乡镇兽医站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防疫旗县统筹、个体兽医推向市场制度。三是加强以数字信息为载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牧业经营管理电算化网络建设已投入试运行,全市覆盖市级和个旗县市区、个重点乡镇的三级农牧业信息平台开始组织开发。重点批发市场、农村牧区中介组织和宣传媒体三个信息载体作用日益明显。四是加强农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种子、农药、农机、检疫、兽药、化肥等农资监管的综合执法能力。五是加强农技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建立了农业专家库,加强了培训软硬件建设。全市通过赶科技大集等形式服务农牧民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万份(册)。通过电视专栏、电台、报刊等媒体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近百项。

(九)加强项目争取与实施力度,加大农牧业基础建设投入

去年,全市共争取农牧业项目和上两级财政专项资金万元,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农牧业项目个,金额万元;国家、自治区两级财政专项资金万元。涉及国家和自治区投资万元。争取的项目中,国家优质粮工程、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通辽分中心、库伦荞麦基地建设、农村沼气、奈曼旗农业综合执法等农业项目个;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内蒙古东部良种牛繁育中心、库伦种羊繁育基地、库伦旗动物防疫站建设、奈曼、左中动物卫生监督站、金山种鹅等项目个。农牧业项目的实施拉动,为全市农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明确责任、全面落实,严格遵守和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市人大的各项决议和决定我们都认真不折不扣的遵守和执行。人大代表提出的所有涉及我们农牧业方面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我们都高度重视,每项都明确到科室,责任到人,业务性强的建议和意见我们都专门组成专家组深入到实际,进行调查论证,并且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代表,深受代表的满意。

五、抓班子,带队伍,加强行风建设

(一)全面做好农牧两局合并后的稳定工作

一是珍视团结,建立高效、务实的工作班子。农牧两局合并后,领导班子成员较多,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在这种情况下,班子的团结十分重要。在工作上,坚定不移地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决议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维护领导集体的权威;另一方面,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从大局出发,正确处理改革与工作的关系。二是稳定职工思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去年元月日市委宣布市农牧业局五位党组成员以后,我们就及时召开了全系统的职工大会,稳定职工队伍的思想,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干部任用方面,总的原则是人随职能走,先定科室,后定人员。全市三定方案下来后,我们根据工作需要,兼顾中轻年干部的任用,兼顾经济型干部的任用,通过全系统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对部分岗位进行了适当调整。由于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坚持重党性、重实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没有一位同志有看法、有意见。三是增进了解,发挥整体效能,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全系统的职工大会过后,局机关和二级单位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学习了全区农牧业会议精神、市委一届九次扩大会议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开展了作风整顿工作。通过学习和作风整顿,同志们尤其是领导同志,都能够自觉地维护市委、市政府的权威,自觉地维护全市的工作大局,保证了非常时期工作不间断,人员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做到了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在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机关制度建设。机关管理工作是局和二级单位机关良好风貌的最好体现,突出抓了请假制度、上下班制度及值班值宿、机动车、财务管理、车辆调配等机关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各项制度都明确了职责,制定了奖惩措施,使同志们开展各项工作都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坚持“”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基层班子健全率达%,高标准完成了年度任务。三是加强党员管理工作。针对合并后党员分散的实际,对全系统党员进行的普查和调研,理清了组织关系。尤其对转制的金山种业、农机公司等企业,对党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妥善安排。

(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农牧业局的工作都直接涉及到农村牧区最基层,工作繁重、复杂,这要求我们每位同志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因此,我们要求全系统上下在工作摆布上、思维方式上都要有所创新,在务实上下功夫。每个单位和个人都要围绕确定的重点工作,一项一项的抓好落实,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基层,深入到生产一线,实实在在地研究些问题,拿出些对策,采取些得力措施,掌握第一手资料和科学决策的主动权。切实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工作重心要往前移。下乡必须到村、到户,农民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职能部门都做到了清楚。与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及项目点加强联系,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及时了解。切实抓了开放环境工作,窗口单位一律实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的发生。尤其是执法部门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不论是优质服务、办事公开,还是阳光下操作都要向全社会承诺,通过政务公开栏及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向全社会公布、让全社会监督。实行“开放环境”举报监督制,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负主要责任;认真开展了“做践行‘三个代表’模范”、“群众利益无小事”等系列活动。

六、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一)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责任网络。坚持将责任制作为党政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由我担任责任制第一责任人,对重点工作亲自安排、亲自部署,具体工作由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属各单位都成立责任制领导小组,并且由一把手负总责。构建了“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二是强化责任分解,明确目标任务。局党组根据今年农牧业合并的实际,按党组成员的工作分工,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目标同步确定进行了分解。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同步安排、同步实施,成果同步体现。三是认真督查管理,强化责任考核。月份对局直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月处,做到半年有检查,年终有考核。

(二)坚持教育为主,加强干部廉洁自律

一方面,突出抓了“两个条例”宣传教育。全系统认真集中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各单位都研究制定了加强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施监督的意见,落实党组织监督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了党员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利用正反面典型强化宣传教育。组织观看了党的好干部《郑培民先进事迹》和警示片《李真行贿受贿案》录像片,开展了向孔繁森、蒋祝英、郑培民、廷巴特尔、任长霞等英模人物学习的活动,请市党校教授讲授《苏共亡党亡国中共未雨绸缪》,通过看录像、上党课、开展向英模学习活动,对大家教育很深,震撼很大。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团结

全面贯彻执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正确认识和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班长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凡是决定重要问题、启动重大项目以及其它重要决策,都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由党组会或党组扩大会决定。重点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个人说了算。团结出干劲,团结出效率,团结出干部,这是多年来我们农牧两局做好工作的成功经验。年初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局党组坚定提出:“全局上下一定要紧紧依靠班子的整体力量,带领机关全体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政治热情,公认的社会形象和一流工作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要求每一位党组成员都要时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讲作风、讲管理、讲服务、讲真抓实干、讲工作效率。。坚持局党组中心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不搞亲疏、不搞小圈子。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阵地巩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职能作用。

(四)坚持当好表率,加强自身建设

农牧业局范文篇2

(一)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开展耕地撂荒情况排查工作,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严格落实“最好的地种最好的粮”,保障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6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3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05万吨。

(二)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标准,完成2020年高标准农田0.5万亩建设任务,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8月25日完成招投标工作,截止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50%。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农机动力达到1.389万千瓦,新增农机总动力147千瓦,拖拉机保有量846台,机耕作业达51500亩,机播作业达13300亩,机收作业达19300亩。抓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强化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4次,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28份,现场宣传咨询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从源头预防和清除事故隐患,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二、抓常规,夯实基础,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完成了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完成动物免疫123.31万头(只、羽)次,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着力抓好炭疽、包虫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全年完成各类驱虫30701头(只、匹)/次。

(五)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申报检疫做到申报必理、现场检疫、仔细勘察、谨慎出票、规范记录,杜绝“隔山开票”的情况,截止目前共检疫各类牲畜1300余头,并查处一起违规调运动物产品案,发现违规调运冻猪肉245公斤,均无害化处理,处罚人民币882元整,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六)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严格落实县(市)委书记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长责任,深入开展养殖环节重大动物疫病排查、活禽交易市场和畜禽集中屠宰场点监管巡查,加强调运监管,严格落实安全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开展相关培训30余次,签订“非洲猪瘟防控责任书”150份,发放“非洲猪瘟防控告知书”150份,其余宣传资料600余份。

(七)抓好呷依藏香猪养殖场建设。打好藏猪产业发展种业基础,今年藏香猪存栏120头,截止目前出栏生猪16头,收益2.7万元,为进一步发展生猪产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抓好牦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发展。组织实施好牦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发展项目,建设牦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场12个,并配套贮草架、储草基地。并在马尼干戈镇拉绒村种植完成建设垂穗披碱草基地0.1万亩。

(九)抓实畜禽资源普查。完成入户畜禽普查和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全面掌握畜禽品种在我县的存栏数,积极推广昌台牦牛、藏牛、娟杂牛等优良品种,完成畜禽改良1万头(只)。

三、强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高标准构建现代农业

“1371”产业体系。

(十)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按照“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促增收”的思路,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提质增效,建设完成马铃薯种植基地0.5万亩、蔬菜种植1.01万亩、中藏药材种植0.3万亩。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认定州级示范社1个,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市场化发展。加快推进“两江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带成片成规模发展。成功申报麦宿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一)现代农牧业园区扩面提质。在温拖镇、中扎科镇、年古乡等乡镇建成4个蔬菜生产基地和1个冷链物流及电商服务中心,生产核心区占地3163亩,园区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力推动“善地·沿百公里有机农业产业带”发展,一年来园区产出各类蔬菜1600余吨,总产值达300余万元。聚焦农民稳定增收,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进园务工“三圈层”发展保障富民增收,园区先后支付土地流转资金264.26万元,入股分红90.3万元,带动2076户农民发展庭院经济1560亩,支付当地农民务工收入300万元,带动4个乡镇30个村3644户15129人实现增收。

(十二)聚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做好农作物、畜禽、蜂遗传资源普查及挖掘,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种质资源圃。建立青稞良繁基地1000亩、马铃薯良繁基地600亩。切实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整治,保障生产用种安全。

(十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及品牌培育。开展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完成追溯平台录入56家,严格落实“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摊点10余家次,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案件3起,共处罚金500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合格证专项培训4期,培训种植户、乡镇农技人员100余人。加强对源头农产品的采样抽检工作,完成州级和县级开展的定量抽检样品300余份,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合格率达100%。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狠抓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累计登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4个。

四、强治理、优化环境,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十四)强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在错阿镇错通村新建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13户。并配备完成保洁员,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常态化组织开展村庄清洁专项提升行动,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十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坚持“一片多村”思路,大力保护好传统村落,在“两江一河”流域打造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竹庆镇竹庆村、更龙村、马尼干戈镇洞真村、柯洛洞乡独木岭村等4个精品村落。

(十六)全面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多措并举开展“十年禁渔”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长江禁捕常态化巡察督查,《全县天然水域全面禁捕工作》公告,及时公布举报电话,公开罚金数额,先后共组织检查行动45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700人(次)突击检查餐饮店1700户次,累计巡查两江江流域4000余公里,并做好禁捕工作宣传工作,截止目前,开展禁捕工作培训1期,培训人员70余人,发放张贴各类宣传资料3300余份,悬挂横幅50余条,安装标识标牌16个。不断提高群众禁渔护河意识,确保禁渔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更上新台阶。

(十七)有效改善农业面源污染。根据绿色植保理念,大力开展病虫草害监测防控工作,绿色防控面积3.1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96%;大力开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制定了《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农药减量化宣传工作,设置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30个,发放各类物资(回收桶、回收袋)2624个,开展宣传活动4次,张贴宣传标语600张,悬挂横幅20余条。强化农业园区农业投入品清单制管理,建立农药购买台账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台账。据统计,2021年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100余(袋、瓶、罐、桶),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综合防治水平。

五、强引领、夯实科技支撑,助推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

(十八)强化院校合作,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深化与省州科研院校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建立省、市、县三级专家组成的农技服务团,汇集了省市县26名特派员,“三区”服务科技人才6名。

(十九)搭建信息平台,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乡村振兴科技在线“县运管中心”专家库和信息员库建设,入库专家82人,信息员100人,2021年共完成在线咨询850次。积极申报省州科研项目,2021年组织县内企事业单位申报州级科技项目3个,省级科技项目1个,截止目前,立项州级科技项目1个,省级科技项目正在评审中。培育认定1家科技型性中小企业。

(二十)强化科技宣传,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支撑,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期,培训70余人,确保农技服务全覆盖,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科技下乡6次、科普宣传活动4次,广泛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巩固完善了科技服务团下基层、推技术、扶产业的长效工作机制,科技特派团共计开展技术服务17次300人次,技术培训5期,培训学员300人次。

六、突重点、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十一)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现目前,我县已全面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不断强化土地流转服务,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827.62亩。

(二十二)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今年,我局抽派农经站专业技术人员与凯普顿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深入各乡村,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案、工作步骤等开展了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计为48208.91万元;共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82945人,涉及农户19797户;量化成员股权395940股;打印股权证19797本。正在积极开展赋码登记工作。

(二十三)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实地调研工作,掌握了解我县宅基地管理利用情况,据统计,全县23个乡镇闲置宅基地面积达26047.75平方米,涉及户数496户,并举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培训1期,共计参训53人,发放农村宅基地宣传手册300余份,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流程。

(二十四)加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截止目前,已发展养殖大户140户,培育示范户306户,创建家庭农场12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43个。其中,今年认定州级示范社1个,县级家庭农场2个。

(二十五)续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在温拖片区、柯洛洞片区、玉隆片区、麦宿片区、阿须片区乡镇建成中心供销社5个,在龚垭镇建设县级为农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推动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社”融合发展试点,以“三社”融合带动村级基层社建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十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农。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方式,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截止目前,政务服务办件16981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100%。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活动,截止目前,利用各项工作进行普法宣传20余期,涉及5000余人次,不断推动法律法规进村入户,积极培养农村学法用法带头人、示范户,推进建设法治农村。

七、整合资源、多点发力,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二十七)落实惠农资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为全县14个农业乡镇(通过“一卡通”)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22万元,兑现率100%。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项目。全县禁牧面积400万亩、草畜平衡面积356万亩,因州级系统原因,资金尚未发放。

(二十八)落实项目资金。开展2019-2020年财政涉农项目资金专项清理排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加,总投资940万元,完成县庭院经济采购项目、县为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农业园区连栋大棚建设项目、县动物防疫注射栏采购项目。

(二十九)培育农业人才。加大涉农急需紧缺人才和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育力度,截止目前,省州集训20余人。出台《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农民,完成人员(60人)遴选工作,由于疫情原因尚未开展培训。

(三十)着力抓好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我县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按照农村地区十一条措施贯彻执行,严把输入关口,实行“四个全覆盖”。11月7日以来,累计排查回流人员311人。抓实网格管理,全县落实网格员213人,包干各乡镇辖区内管理服务对象,建立“两台账一张卡”,截至目前累计张贴明白卡27762份。控好重点场所,农村麻将馆(室)、茶馆、农家乐(民宿)、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已规范完成建立消毒台账,坚持每天执行消毒消杀、亮码扫码等措施。

(三十一)大力抓好政务运行。推进办公软件正版化,制定年度发文和会议(活动)计划,做好目标绩效管理。不断加强州政府门户网站、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和各新闻媒体等渠道信息质量,截止目前,共计各类信息200余条。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2件、政协委员提案1件,办复率均达100%。加强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

八、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底子薄、基础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条件差,受自然气候影响大,综合利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竞争力弱、占有率低。农牧产品深加工程度还不够,缺乏品牌带动能力,产品销售仍然以初产品为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价格较低。三是管理水平差,瓶颈突出。部分贫困村对产业扶持基金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乡镇村级产业管理较为粗放,缺乏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措施和办法。

九、2022年工作打算

一是抓园区,促发展。大力推进“菜篮子”自给保供工程,温拖现代农业园区扩面提质,进一步加大沿上游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实施现代农业基地项目,发展壮大蔬菜保供基地。

二是抓产业,强融合。加快推进麦宿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依托麦宿藏医药与手工业发展优势,打造以中藏医药产业与民族手工艺业为主的麦宿产业园区,建成集科研、种植、示范、加工、培训、康养为一体的示范区,实现药旅融合,为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打好基础。

农牧业局范文篇3

首先,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提名我为农牧业局局长。如果本次会议能够通过我的任命,我将非常珍惜党和人民赋予我的这份荣誉,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学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三个代表”的忠实践行者。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唯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思维方式,脚踏实地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回报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三是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领悟旗委、人大、政府的各项决策、决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实践中。

二、认真履行职责,为建设全区“牧业大旗”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

紧紧围绕“三个定位”发展目标,多跑项目、多办实事,加快推进全旗农牧业经济全面发展。畜牧业方面,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提高牲畜改良率,加大黄牛改良、胚胎移植力度,努力建设肉用种羊基地。农业方面,坚持“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的思路,加大引草入田力度,搞好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

三、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要进一步加强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联系,主动汇报工作,听取意见,虚心求教。自觉接受批评和监督,认真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议案,随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

农牧业局范文篇4

一、农牧业主要工作完成及进展情况

(一)春播及春耕生产

2010年上半年,全旗累计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8万亩;人工种植优质牧草4.5万亩,其中耕地种草1.8万亩,新增紫花苜蓿1.1万亩;种植饲用作物24.3万亩,其中青贮玉米种植9.3万亩;饲料玉米种植34.5万亩。

(二)土地规模经营

我局将发展现代农牧业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为切实有效抓好当前我旗现代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工作,我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实地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2010年的现代农牧业主要在十二连城乡新建现代农牧业规模经营4万亩,其中喷灌3万亩、渠衬1万亩。上半年在布尔陶亥苏木完成规模经营335亩。同时在十二连城乡安装大型喷灌设备29台、布尔陶亥苏木安装3台、大路镇安装3台。

(三)高效设施农业

2010年我旗新建高效设施农业1万亩(5000栋),分布于全旗6个苏木乡镇9个嘎查村。截止目前,设施农业已完成3368亩。

(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010年全旗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20万亩。实施区域选择在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覆盖全旗7个苏木乡镇,130个行政村,涉及农户3.6万户8.6万人。重点在十二连城乡、大路镇、布尔陶亥苏木建立示范点,主要对玉米、西瓜等主要作物进行示范推广。

(五)良种推广补贴项目

为加快我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优质、高效、专业新品种推广,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充分发挥项目的政策效应和科技效应,今年我旗继续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农牧业局抽调了专业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户开展技术服务。根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2010年我旗的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要涉及玉米、小麦、大豆三种作物,现已完成玉米348665亩、大豆88256亩、小麦1252亩。在全旗范围内全面覆盖了玉米、大豆、小麦3种作物种植面积补贴,从而促进了我旗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六)退牧还草项目

2010年的退牧还草项目在全旗的4个乡镇9个村实施建设,具体分布和规模为:召镇实施禁牧12万亩,补播草地6万亩,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割灌机各2台(套);纳日松镇实施禁牧2万亩,补播草地1万亩,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割灌机各2台(套);大路镇实施禁牧4万亩,补播草地2万亩,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割灌机各2台(套);龙口镇实施禁牧2万亩,补播草地1万亩,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割灌机各2台(套)。项目于2010年5月1日已全面开工,8月底竣工验收。

(七)渔业生产

渔业生产主要以巨合滩水产养殖为示范和重点,着力提升我旗水产养殖的档次和水平,加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0年在大路镇小滩子、龙口镇万家寨库区打造两处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含量较高的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2.0395万亩,其中新增池塘养殖面积600亩(其中十二连城乡460亩、大路镇80亩、布尔陶亥苏木40亩、龙口镇20亩)。上半年全旗水产品总量达到640吨,共投放鱼苗253尾,投放鱼种183吨。通过引进适合当地养殖和销售市场看好的新品种,发展现代高科技水产养殖业积极带动养鱼户应用科学技术发展水产养殖,极大地提高了水产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八)现代畜牧业

为全面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发展现代规模养殖业,推进我旗畜牧业从数量向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式转变。2010年要以养殖园区、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户)建设为重点,以加强牲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核心,着力提高农区畜牧业的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良种化水平。坚持为养而种,以种促养,明确主导产业,促进种养殖业专业分工,切实抓好以肉羊、生猪等为主导畜种的现代养殖园区建设。2010年新建标准化、配套化、规模化养殖园区5处,具体分布为十二连城乡4处,布尔陶亥苏木1处。目前,部分园区已初具规模,即将投入生产。其它园区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预计年底都将投入生产。

(九)农村户用沼气项目

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使种植业、养殖业和人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极大的改善了农村能源利用结构,美化净化了村镇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为建设文明富庶的新农村奠定了基础。2010年我旗的农村户用沼气项目落实沼气池2000座,分别在布尔陶亥、十二连城、沙圪堵3个苏木乡镇的11个村实施,涉及农户2000户,沼气建设工程现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2010年我旗共建设联户沼气工程2处,分别在十二连城五家尧子村和兴胜店村实施,发展沼气户1400户。截止目前,项目的土建工程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总土建工程量的90%。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农牧业局党总支严格按照旗委部署,本着广泛动员、认识求深、活动求实的原则,自4月3日以来,在全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农牧业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并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着力在宣传发动、学习提高、统一思想、营造氛围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三、其它各项工作完成及进展情况

(一)加强学习,强化内部管理

为了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制定了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完善了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了学习、教育双效机制,每隔一周的星期五上午定为职工和党员学习日。学习内容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旗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为主,着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文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政策精神,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的学习,以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综合工作能力。

(二)认真抓好党建、精神文明、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依法治旗、安全生产、信访等各项工作

按年初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组建成立了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依法治旗、安全生产、信访工作等一系列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统一落实,专事专抓,责任到人。并与所属二级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定期进行了督察考评,确保了上半年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维护了社会稳定;利用例会学习制度开展了时事理论、业务知识、法律知识等学习;进一步健全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围绕农牧业经济建设工作发挥了各自职能,起到了助手作用;为了迎接党的生日,举办了纪念建党88周年庆祝大会,为坚持抓好机关制度建设,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树立了机关良好形象。公务员之家: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增加园区建设科技含量,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推动我旗现代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全面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培育和质量认证工作。

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不断扶持农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走具有特色的绿色农牧业之路。

(三)积极引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

加快建设农牧业深加工园区,为土地整合后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过渡提供良好的就业途径,增加农畜产品产值。拓宽农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创建我旗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农畜产品知名度。

(四)加强宣传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认识和种养殖技术水平。

农牧业局范文篇5

一、主要经济指标

预计:全**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3.7万亩,其中饲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1.2万亩,发展以蔬菜、马铃薯为主的特色种植业3.5万亩;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92.5万头只,大小畜186.9万头只,牲畜改良率达99%以上。

二、主要业务工作及采取的措施

(一)保护生态,创新机制,推动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不折不扣的执行禁休牧政策。坚持“**、镇、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原则,采取“领导包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落实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加大禁牧、休牧政策的宣传力度,尽最大力量争取农牧民对草畜平衡基础上的禁牧、休牧、以草定畜、划区轮牧政策的理解、支持和认同。从各镇抽调16名禁牧工作人员,在**草原综合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加大了夜牧、偷牧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农区、各类生态建设项目区,严重沙化、退化等三等一级以下草场实行全年禁牧。其它地区实行3个月休牧,暖季7-10月份实行严格的以草定畜、划区轮牧、限时放牧,对超载的牲畜进行出栏,冷季实行半放牧半舍饲或舍饲。同时,我们对休牧时间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调整,休牧时间调整为3月20日至6月20日,并在季节性休牧期间,对休牧户准备落实1.5元/亩的休牧补贴,使广大农牧民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其次,退牧还草工程稳步推进。我**今年实施2009年退牧还草工程项目,总规模120万亩,其中禁牧70万亩,休牧50万亩,补播30万亩。一是进行了工程材料招投标,择优选定了中标企业,签订了工程材料的采购合同。二是完成了苗条补播工作。严格按照苗条收购管理办法,由招标企业派出收购人员与我局技术人员组成苗条收购领导小组,在监理公司的现场监理下完成了苗条收购任务,为补播工作的开展打好了基础。我**在4月10日展开了苗条补播工作,共调用6辆大型拖拉机、植苗机,36名机主及点苗人员深入补播区展开补播,同时我局抽调3名技术人员进行巡回督查、检查、协调和随车指导,严把补植质量关。对不便于机播的零散地块组织项目户进行了穴播。完成苗条补播20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种子补播重点在上海庙镇实施,所需的6.25万公斤的种子已全部到位。现在开始补播,以完成种子补播3万亩。三是围栏工程现在已开工建设,完成禁、休牧围栏27万亩,预计项目在9月初可完成任务。第三,全力开展了草原植保和防火工作。无鼠害示范区建设,我局紧紧围绕全国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县要求和目标,从3月20日—5月10日对我**草原鼠害进行了全面防治,我**主要害鼠为长爪沙鼠,防治面积40万亩,其中生物防治37万亩,物理防治3万亩。项目区巩固面积27万,新增面积13万亩,至此我**草原“无鼠害示范区”项目总面积达246万亩,二次扫残和巩固面积达204万亩,占项目建设总规模的82%。为了更准确掌握灭鼠效果,共布置了20个样点,经调查平均灭鼠效果为99.78%。至5月中旬我**“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已结束。在草地螟、蝗虫等草原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方面,根据草原类型,我**设立了3个野外观测点,配备2名专职草原植保员、16名农牧民测报员,从6月1日开始启动草原虫害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计划到8月30日结束。到目前为止,我**未发生草原虫害。在草原防火方面,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森林草原防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锻练和提高森林草原防火组织指挥和队伍的战斗能力,促进防扑火队尽快熟练掌握防扑火技战术,4月17日,鄂托克前**草原防火与森林防火办公室、武警消防支队联合行动,在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举行了森林草原防扑火实战演练,**草原监理所全体工作人员与森林防火、武警消防支队30多人参加了实战演练。这次联合演练,得到了**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领导亲临演练现场指导、观摩了实战演练。在春季草原防火重要时期,严格执行了草原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在“清明”、“五一”期间,加大巡查力度,严加防范,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了草原防火工作,确保我**无一起草原火灾事故发生。第四是大力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牧区生态循环经济。推广“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的生态种养业模式,促进畜牧业、沼气与种植业的良性发展。我**建设2005-2009年项目已建成10570余户,项目的建设合格率达98%,利用率在85%以上,综合利用率达80%,建池农牧民得到了很好的效益,农牧民对沼气的生产和应用已有了深刻的认识。2010年,我们要加强管护,认真完善2008-2009年新增沼气项目,提高利用率。并围绕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养殖园区等建设,在我**2个镇的6个村嘎查建设户用沼气池1000个,目前已完成213户。

(二)调整优化结构,培育形成主导产业,推动全**农牧业稳步发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提高质量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形成了以肉羊、绒山羊、肉牛为主的畜牧业主导产业。肉羊产业,推行“宝日套亥”商品三元杂交羔羊标准化养殖模式,以现有的蒙古羊、低生产性能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为母本,导入小尾寒羊血缘,提高其杂交后代的多胎性能、早成熟性能和四季发情的“三性”优势,利用杂交一代为母本,导入道赛特等纯种肉羊血缘,生产“宝日套亥”商品三元杂交羔羊,提高后代产肉性能、肉的品质及饲料报酬率。这种模式较传统百母百羔时基础母羊一年一胎一羔出栏一次的模式实现提高收入300%,减轻生态压力约66%。全**形成了以马鞍桥村、昂素嘎查、巴音希里嘎查等地为代表的肉羊养殖基地,约占全**肉羊养殖户的60%。绒山羊产业,推行人工暖季限制日照长绒饲养模式,显著保护生态、大幅度提高产绒量,可在减轻生态压力50%的基础上增加产绒量71.11%(绒山羊增绒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目前,重点在伊克乌素、巴音什里等绒山羊核心群区域内普遍推广。肉牛产业,以冷配改良现有基础母牛为主,以调购优质纯种肉牛基础母牛为辅,加强肉牛品种改良,全面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品质,重点在哈日色日、阿日勒、城川、巴彦希里等地集中打造无定河流域肉牛养殖基地。同时,针对草畜矛盾、生态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我们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突出“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生产经营理念,引导农牧民加大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饲草料种植,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通过不断强化畜种改良,依托市场组织生产,普遍推行商品肉羊标准化养殖模式、三元杂交技术、荒漠化草原生态养羊模式(其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173437.X)、良种肉牛繁育模式和绒山羊增绒技术(专利号ZL200710142975.8,),加快建设无定河流域十万头良种肉牛养殖基地和百万只羔羊育肥基地,发展生态型效益型农牧业的新格局。种植业,打造以“马兰花”牌全营养蔬菜和“碧玉”牌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特色种植业,通过市场拉动、合作组织运作发展以蔬菜、马铃薯为主的特色种植业3.5万亩,带动2100多户农牧民增收。同时,围绕种植业实施了测土配方、良种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项目,其中主要农作物进行良种补贴覆盖**,玉米、小麦、大豆按照10元/亩的标准,由**财政“一卡通”直接补贴给农牧民,现正在申报核实阶段。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全**投保面积26.2万亩。继续实施测土配方项目,顺利完成2010年新增500个土样的采集,化验测试工作正在开展,开展了31个玉米施肥试验的种植、观察、采样、考种工作,全**推广配方肥200吨,覆盖1万亩,指导配方覆盖20万亩。通过落实这些惠农项目,增加对农牧业生产投入力度,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我局实施了大沟湾网箱养鱼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共启动80个网箱,总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网箱与水库共投放鱼苗70万尾、鱼种7.5吨,水产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三)配备现代装备,集成先进要素,推动现代农牧业生产力形成

根据农牧业经济“三区”规划产业定位,紧扣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思路,建立现代经营机制,装备现代生产要素,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养殖园区、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和设施农业基地,构建投入与回报、产出与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基地:重点在无定河流域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全年计划发展现代农业基地1万亩,其中敖勒召其镇6200亩,城川镇3800亩,共涉及9个嘎查240户900多人。采取合作组织运作,集中投入各类项目资金,科技人员包村入户等措施,目前,已经平整土地4500亩,打井43眼,安装水泵52台,铺设地埋管道17公里,安装喷灌设备50台。通过推广统一作物、统一品种、模式化栽培、机械化耕作、测土配方施肥、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综合农艺措施,对耕种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提高了现代农业基地科技含量。同时,根据《鄂尔多斯市现代畜牧业养殖园区建设标准》,按照园区布局合理、集成饲养管理技术得到全面应用、生产管理基本实现机械化、环境卫生整洁、人工劳动强度减轻的目标,采取合作组织、公司等性质的运作方式,围绕现代农业基地,在巩固2009年6个养殖园区建设的基础上,2010年全**计划新建养殖园区10个。分别是敖镇亿蒙农业20万头生猪养殖园区、科惠肉羊养殖园区、博得肉羊养殖园区、丰园生猪养殖园区、三段地科丰养殖园区、众利奶牛养殖园区等6个养殖园区;城川镇德勒索养殖园区;昂素巴图青克勒养殖园区、阿日赖养殖园区等2个养殖园区。目前,共已建成羊棚8200平方米、牛棚2800平方米,丰园生猪养殖园区已建成达标,其他园区正在建设中。

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依水、傍电、靠路和相对集中的农牧户,通过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有效整合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草牧场,推行牧区舍饲养殖模式,按照沙区每户经营水地300亩、草场5000亩,软梁区每户经营水地200亩、草场7000亩,硬梁区每户经营水地100亩、草场10000亩,户均饲养量达到1200只的标准,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设。2009年,我**在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筛选,确定了200户(沙区51户,软梁区149户)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其中昂素镇110户,城川镇58户,敖勒召其镇32户。对选定示范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准确统计,逐户逐项进行了规划。今年3月份完成了工程招标工作,市级投资547万元已经全部拨付到建设户,展开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通过转包等方式整合草牧场19.536万亩,拥有5000亩以上的示范户达到77户,发放喷灌机135台,新购进发放拖拉机210台,配套农机具230台套。

今年,我们计划建设200户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目前,已经完成了161户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统计,建立了示范户档案,逐户进行GPS定位,并绘制了建设户现状图、发展规划图、草场图,并完成了示范户规划设计,上报市农牧业局,待批复。正在进行其他39户建设户的选户工作。力争通过三年的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目标,提高草原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目前,草牧场和水浇地均达到标准的户子32户,现已开始棚圈建设。

设施农业:按照“企业建设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的原则,以解决转移农牧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集中人力、财力、科技投入,全力推广三段地农牧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农牧业集成技术,应用全日光节能温室、超大行距高低套高产、有机生物菌肥和全营养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推进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今年,计划在上海庙镇建设设施农业基地500亩。目前,已经引进了建设企业内蒙古华阳农业公司,完成了土地征地工作,正在进行土地平整。预计8月份前建成300栋,并投入使用。

(四)加快人口转移力度,集中打造生态自然恢复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部署,我们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强化各项措施,全面推进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2010年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已完成35万亩,转移151户、557人。生态恢复区农牧民生活补贴发放方面,2010年发放生态恢复区农牧民生活补贴资金34311673.64元,涉及农牧户2269户、7966人,其中敖镇292户、829人,昂素镇133户、491人,上海庙镇1844户、6646人。转移农牧民培训工作方面,截至六月底,完成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614人,引导性培训1285人,理论性培训500人。农牧民转移住宅小区建设方面,为切实解决转移农牧民的住房,我们启动建设转移农牧民住房1439套,其中上海庙839套,敖镇600套。目前,敖镇转移农牧民住宅小区已交付使用204户,分给敖镇和上海庙镇转移农牧民各102套。敖镇转移农牧民住宅小区一期余留工程已于2010年1月28日开工,现已进入验收阶段。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筹备阶段。转移农牧民方面,2010年继续按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鄂府发〔2008〕43号)文件要求转移农牧民,截止目前,转移农牧民4355人,其中劳动力2730人。

(五)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社会服务,为全**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牲畜良繁体系建设,绒山羊、细毛羊选育提高工作,绒山羊整群鉴定选育群20群,鉴定合格基础母羊2000只。细毛羊整群鉴定组建核心群8群,鉴定合格基础母羊400只,合格基础母羊统一建档立卡、佩戴耳标,建立系谱。共采集绒山羊样品133只,其中成年公羊21只,育成公羊42只,成年母羊35只,育成母羊35只,现已送达市里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毛(绒)样的采集,为我**掌握绒山羊和细毛羊生产性能及今后选育提高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我**被市里确定为2010年鄂尔多斯市绒山羊胚胎移植项目实施基地之一,现已准备了供体羊35只,受体羊250,并选定了场地、新建了设施、购齐了设备,下一步将进行胚胎移植;在各镇乡村兽医的大力协作下,对全**境内种公畜进行拉网式普查鉴定工作,全**共普查鉴定种公畜6300头(只、口),合格5875头(只、口),合格率达93%,淘汰劣质种公畜248头(只、口),同时,做好了合格种公畜的建档立卡,佩戴耳标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2008年缺口3口以下能繁母猪补贴发放工作于2010年6月末全部结束,共涉及55个嘎查村,补贴养殖户2000户,补贴能繁母猪2878口,补贴金额287800元,并实行“一卡通”和张榜公示方式发放补贴;按照《鄂尔多斯市2009年肉羊种公羊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各镇农牧服务中心及村干部的配合下,按村民小组为单位,待鉴定的肉羊种公羊集中一起,进行统一鉴定。不合格种公羊当场淘汰,合格种公羊进行登记造册、佩戴耳标。目前为止,采取“一卡通”发放鉴定合格的肉羊种公畜补贴600只,按每只羊800元的补贴标准,发放补贴金额48万元。第二批合格种公畜已鉴定300只,正在准备发放中。同时,已鉴定合格种公畜养殖户名单,进行了张榜公示。继续扶持查干特格白绒山羊合作社、蒙可农牧业专业服务合作社、大场则村养猪合作社等,全面推进家畜改良。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据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方针,继续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到了“**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免疫密度、免疫台账填写、免疫档案发放率均达到了100%。继续贯彻执行“补免日”制度,奶牛一年三免工作,保证免疫质量和密度,达到免疫抗体效价保护率,上半年共采集了510份血清,分别在市兽医站实验室和我**疫控中心实验室做了抗体效价监测试验;从5月28日至6月3日全面展开奶牛两病监测工作,将工作人员分四个组分别进行,全**奶牛健康普查工作共做了100个养殖场(户),总检测头数1242,其中布病阳性共有229头、结核病阳性共有5头、双阳性牛共有3头,对病牛及时进行隔离、消毒。加强对2008年奶牛“两病”阳性牛进行淘汰监督,严格做到2名以上工作人员到场,经查对档案、照片,确认病牛淘汰后,建立阳性牛淘汰档案,目前“两病”阳性牛全部淘汰,确保了监测成果,净化了奶牛养殖环境;积极开展了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炭疽、疯牛病等十余种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调查动物数量达到11.9014万头只口,指定专人按时报送调查结果;进一步规范了定点屠场(厂)宰检疫工作,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做到2名以上执法人员上岗检疫,调整了屠宰场的屠宰和作息时间,规范了屠宰检疫程序,共开展屠宰检疫7475头只口,使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出证率达到100%,做到了定点屠宰场无病害动物及产品上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报检点,向社会公布了报检点名称、地点、检疫员及电话等,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照检疫操作规程,对本地区动物的免疫、流行病学调查有详细的记录,必须对在免疫有效期内和健康的动物出具有效检疫合格证明。目前,完成产地检疫10.23万头只口,免疫标识和产地检疫证明索取率均达到100%;全面对屠宰场、肉食品市场、饮食行业、牲畜交易市场等场所进行检查,屠宰场进行了10次检查,肉食品市场、饮食行业进行了18次监督检查,牲畜交易市场进行了6次检查,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未发现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持证率达100%,有效维护了我**良好的肉食品经营秩序;为了做好养殖环节监管工作,我**对养殖场(户)进行了12次监督检查,涉及养殖场(户)150余户,对养殖场(户)档案、防疫消毒、兽药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同时,进行了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户对牲畜疫病的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植物保护体系,对全**麻黄、甘草商品和各类牧草种子、农产品实施了调运检疫,上半年共签发检疫证76份。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工作,上半年对各种子经销点和集贸市场检查3次,重点检查种子是否具有农作物种子检疫证明编号,编号的真伪,是否重复使用编号,是否有植物阶段检疫证书等,未发现重大违规现象。加强重大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预报体系建设,逐步提高防控生物灾害的能力。市场体系建设,几年来,我**突出发展了“1.5次”产业,引导部分农牧民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为平台,进行农畜产品深加工,加工资源增值上市,解决农牧民的再就业,提高一产的增加值,开创转移农牧民的再就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新空间。打造了“熹里”牌有机羊肉、“宝日套亥”三元杂交羔羊、“三段地”土鸡等13个重点农畜产品品牌。并加大有机草场认证力度,总面积达到697.6万亩,使我**“熹里”牌有机羊肉、牛肉的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展,也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已发展鄂尔多斯市熹里农牧业开发公司等10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年加工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建成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流通企业10家,辐射带动农牧户9000多户。2004年以来,我**新建、扩建了三段地、城川、布拉格三大牲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80万头只以上,全**80%以上的牲畜通过市场交易,交易额3亿元以上,集市交易成为全**农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同时,扩建了三段地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将原有的日光温室全部栽植了果树苗,新增了10栋全日光温室,其中1栋已播种,并在基地示范种植了紫花苜蓿、科多4号、科饲1号、高丹草、苏丹草等20多种生长快、产量高、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进一步扩大了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牧户组织起来,对内开展统一服务,对外进行统一经营,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降低农牧户生产成本,促进农牧民增收。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如鄂前**城川辣椒经纪人协会、上海庙熹里羊产业合作社、三段地蔬菜协会等,由合作组织将农牧户养殖或生产的农副产品,按照订单或契约形式实行保护价收购或经组织销往各地;二是“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如鄂前**乌兰新区奶牛养殖协会、鄂前**可汗苏力迪农牧业经济合作商社等,以农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凭借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经合作组织将农牧户生产的农副产品按照保护价收购,由龙头企业加工成各类产成品销往各地,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共有43个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会员3000多人,带动农牧户9000多户。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等,切实加强对农牧民科技、法制、先进经营模式的培训力度,引导农牧民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着力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牧民。大力引进和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重点推广绒山羊增绒技术、肉羊三元杂交技术、超大行距高低套种栽培技术、限时放牧、测土配方施肥、农村能源沼气新模式等。开展了新品种展示试验,积极引进先玉335、康地3564、大民5号等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对比试验,全**布品种试验展示点3个,建立试验田30亩。同时,积极通过电台、网络等媒体,加大农牧业适用技术、法律法规等的宣传,与文化广播局共同协办每月一期的《希望田野》栏目,截止目前,共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4万份,培训农牧民1万多人次。

(六)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全力提供便民高效、优质服务

今年,为了确实加强我**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食品安全**,建设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农产品质量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并根据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关于下发《2010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重点对种子、农药、兽药、肉食品、水产品、饲料、奶源进行整治。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共发放畜禽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种植技术、施肥技术、水产养殖等方面各类宣传资料3.5万余份,对全**30个农药、农资经销店,2个奶站、1家饲料生产企业和36家饲料经销店、28家兽药经销店和兽药门诊及肉食品经营店进行了全面检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依法打击了各种坑农害农行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公务员之家:

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农业部《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照法定的程序办理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及相关手续,并跟踪调查用地过程,对未经批准或不按法定程序审核审批而征占用草原的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进行查处。目前,我**境内地质勘探部门进行了二维、打井等一系列勘探工作共计临时占用草原2100亩。并依法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54起,其中草原承包经营权纠纷3起,违反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案件51起。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牧民整体素质还不高。受文化水平的影响,我**农牧民整体素质较低,他们接受新观念、索取新信息、参与市场竞争、学习、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还不够。农村劳动力缺乏进取心和创业精神,满足现状,跳不出小农经济的圈子。需要加大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素质。

二是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环节薄弱,未形成完整产业链,还以销售原料为主。需要发展1.5次产业,逐步扶持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是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与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还需要加强。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加强对农畜产品质量和投入品的监督工作,不断强化农畜产品安全监控,认真开展认定基地和主要认证产品检测与送检工作,对全**范围内生产的认证产品有全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和保障制度,全力提升农畜产品品位。

四是全**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建立生态良好长效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仍需要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以生态为代价的农牧业生产格局依然存在,部分农牧民在生产中依然存在超载、偷牧等以生态为代价的行为,需要引导农牧民改变观念,发展生态型效益型现代农牧业。

五是农牧业投入水平还不够。由于我**财政收入低,对农牧业的投入不足。需要多渠道整合资金,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牧业基础水平。

农牧业局范文篇6

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的学习,以利建立科学的工作理念,形成广泛的工作共识,确定正确的工作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须特别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真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

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途径。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是加强农业服务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农业农村工作深入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从当前来看,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决心,以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加大各种惠农惠民政策的新形势,给农业农村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农技工作人员,只有让自己不断深入学习、埋头苦干,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到农技服务工作实际行动中,才能让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快的提高。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我们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必将会进一步激发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也必将促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新解放,认识达到新高度,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抓住重点,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实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首要问题,是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它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办法、新局面。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才能更自觉、更坚定。

三、学以致用,努力开创农技推广工作的新局面

学习的目的完全在于应用。我们一定要以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抓住学习重点,突出实践特色,切实促进各项工作。一是要抓好学习,增强素质。总书记指出:“要终身学习,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作为市级农技推广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好形势下,对我们的工作也有着新要求、新期待,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去认识新规律,掌握新知识,拿出新办法,实现新超越。二是要认真调研,潜心思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带着问题去调研。我们开展的各项农技推广工作,都需要我们下基层、到田间、到农户,倾听农民的心声。因此,必须结合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认真调研,潜心思考,仔细谋划,把我县的农技推广工作抓实抓细。三是要学以致用,促进工作。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进俱进、开拓创新。我们承担着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重要职责,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推动我县的农技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着力营造思创新,讲创新,能创新的良好氛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思考研究问题,在更高的层次上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农牧业局范文篇7

为规范现代农牧业建设,夯实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产业基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优势,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紧扣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现代经营机制、配备现代生产要素、健全农牧业产业体系等现代农牧业特质,改革创新,加大投入,分类推进,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现代设施农业,尽快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促进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发展现代农牧业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尽快实现突破。多元参与,在发动种养大户、种养能手建设现代农牧业的同时,鼓励、引导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投资发展现代农牧业。有退有进,按照《全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禁止开发区除生态建设外,农牧业生产逐步全部退出,现代农牧业只能在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内建设。分类实施,农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牧区重点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城镇近郊适宜地区重点建设设施农业。规模经营,现代农牧业必须在以户为单位的适度规模的土地上建设,为现代生产要素充分流入创造平台。集约发展,围绕各生产环节,配套现代装备,组装集成适用技术,确保现代农牧业生产力形成。健全机制,建立和完善现代农牧业经营机制,重点通过转包、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推动土地流转,适应现代农牧业生产力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年,建成150万亩左右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配套建成300个左右的规模养殖园区,现代农区畜牧业蓬勃兴起;建成1600户左右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成10万亩左右的设施农业。到2012年,建成200万亩左右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000户左右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20万亩左右的设施农业,项目区内农牧民来自现代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

二、优化布局,保护生态,实现现代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合理布局生产力。现代农业要在优化开发区和摩林河、都斯图河流域及东部河川谷地等部分限制开发区内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要在限制开发区内的牧区建设;设施农业要在城郊、工矿区周边建设。

(五)科学确定建设地点。选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草原畜牧业饲草料基地、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地块时,必须先由水利、农牧部门把关,达不到水资源采补平衡的,不得实施,土壤盐碱化严重无法改良的,不得实施。

(六)严禁开荒。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草原畜牧业饲草料基地必须在现有耕地内建设,严禁开荒,土地整理确需拓展耕地的,新占用的草地、荒地、宜林地等面积一般不得超过原耕地面积的30%。

三、转移人口,创新机制,打造现代农牧业发展平台

(七)大力转移农牧业人口。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府发〔〕43号),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措施,转移农牧业人口,推动耕地、草牧场向种养大户、种养能手集中,提高农牧民人均耕地、草牧场占有量。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从建设当年起,基地内60%以上现有农牧业人口两年内必须实现转移。

(八)推进农牧业内部人口转移。年龄较大、难以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牧民,可通过培训,进入设施农业园区或规模养殖园区,从事设施农业或规模养殖。

(九)严禁市外低端劳动力进入。除科技人员外,严禁从市外引入劳动力从事现代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

(十)探索建立适宜的经营形式。鼓励现代农牧业项目区内的农牧民通过转包、承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加快耕地、草牧场流转,推进以户为单位的规模经营。要总结经验,创新机制,探索更合理、更有效的土地流转方式,适应现代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

(十一)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转移农牧民和土地流转,加快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从建设当年开始,两年内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单户至少经营100亩耕地,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单户至少经营5000亩草场、100亩以上300亩以下饲草料基地,设施农业单户至少经营2个日光温室(实用面积0.7亩/个)、4个拱棚(实用面积1亩/个)。

四、配备现代装备,集聚先进要素,推动现代农牧业生产力形成

(十二)加强土地整理和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要按照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和清障、平地、缩块的要求,进行土地平整和防护林、农田作业道路等基础建设,确保大中型农机具正常作业、节水灌溉正常进行。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饲草料基地比照这一标准建设,单户灌溉饲草料基地达不到100亩的,允许新拓展耕地达到标准。设施农业要建设集中连片的园区,每处园区不得低于100亩,重点建设500亩以上的园区,日光温室和拱棚要按照1:2的比例搭配。

(十三)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井灌区内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现代草原畜牧业饲草料基地,全部采用喷灌节水技术。黄灌区内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面运用渠道衬砌节水技术,条件适宜的地区要采用喷灌技术。设施农业要普及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

(十四)推进农牧业机械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从种到收所有生产环节配备大中型农机具,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饲草料基地要参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机化建设标准,采取单户配备中小型机具和农机服务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饲喂、饮水、剪毛、抓绒等环节选配适宜机具,实现畜牧业生产部分机械化。设施农业要推广应用微型动力和微型耕、翻、种、收等机具。要做好农机园区配套规划和建设工作。

(十五)发展农牧业电气化。围绕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调整农村牧区电网布局,加强电网建设。要使用先进的电气设备、配电装置、自动化装置,发展远程化控制。要普及安全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知识,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六)研究和推广适用集成技术。要切实加强规模化、节水化、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适用种养技术研究、集成和推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草原畜牧业饲草料基地重点在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和模式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集成和推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养殖园区、现代草原畜牧业重点在牲畜改良、疫病防治、科学饲喂、快速育肥出栏、草原建设、划区轮牧等方面进行集成和推广。设施农业重点抓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运用。

五、调整优化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牧业健康发展

(十七)分区培育主导产业。遵循一产内部演进规律,坚持“为养而种、以养增收”,将做强做精畜牧业作为现代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进行打造。沿黄地区重点发展肉羊产业,条件适宜地区适度发展奶牛、生猪产业。无定河地区重点发展细毛羊产业,适度发展肉牛、生猪产业。摩林河、都斯图河流域重点发展绒山羊产业,条件适宜地区适度发展肉羊产业。

(十八)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要按照种植业为养殖业服务的要求,大面积种植优质饲草料,饲料、青贮、牧草种植比例要达到4:3:3;要促进农牧业内部分工协作,引导养殖能手从种植业中退出来,专门从事规模化养殖,饲养肉羊、细毛羊、绒山羊的,单户要达到300只基础母羊,饲养生猪的要达到年出栏300头生猪,饲养肉牛的要达到年出栏50头肉牛。建设规模化养殖园区,规模饲养户要进入养殖园区。规模化园区内全面应用配方种植、按方饲喂、分群管理、快速育肥、四季出栏和牲畜改良、防疫等适用技术,提高养殖效益。现代草原畜牧业要重点在以草定畜、休牧、轮牧和牲畜改良、防疫、饲喂、快速育肥出栏上下功夫。设施农业要按照我市“菜篮子”定位,面向市场需求,打造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十九)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在建设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的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方式,着力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发展种养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府给予必要资金支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紧密联接机制,让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

六、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社会服务,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现代农牧业。鼓励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进入农牧业领域,发展现代农牧业,其中进入现代农业领域、自筹资金达到总投资50%以上的,政府予以必要支持。投资者必须按照现代农业建设标准和产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建设,要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否则退出该领域,收回政府对其全部投资。

(二十一)整合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以旗区为单位,整合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及草原项目、以工代赈、千村扶贫、产业化经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牲畜种子工程等所有涉农项目,集中资金,实施现代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设施农业建设。在整合国家自治区项目的基础上,市旗两级财政要加大对现代农牧业的投入,按既定比例足额配套,每年足额列入预算。建立市旗两级融资平台,积极争取信贷支持。项目区内的农牧民,也要根据情况,自筹部分建设资金。

(二十二)加强对政府投入的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对现代农牧业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经营者只具有使用权、管理权和维护保养责任,没有处置权。旗区人民政府要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的农用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二十三)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着眼现代农牧业科技需要,整合全市农牧业科技力量,加强与市外农牧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重点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广和服务。创新科技服务运行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从社会招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鼓励科技人员组团承包服务,鼓励对科技服务任务实行招标,鼓励科技服务绩效与市场化挂钩,形成充满活力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

(二十四)加强对农牧民的培训。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用现念和技术,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允许有关部门从现代农牧业建设投资中提取1%的资金,其中旗区、市直部门各0.5%,作为技术推广费,用于科技人员和农牧民培训支出。

七、切实加强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领导

(二十五)强化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发展现代农牧业作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开拓创新,全力突破薄弱环节、难点问题。各级人民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加快现代农牧业建设进程。

(二十六)建立工作机构。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做好本地区现代农牧业规划和建设工作,重点解决好土地流转、项目整合、资金筹措等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农牧业局范文篇8

这次农牧业工作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市农牧业工作大会及全旗农牧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牧业形势,总结回顾年农牧业工作,安排部署年农牧业各项重点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旗农牧业工作在旗委、正确领导下,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两大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农牧区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种养殖业结构及生态建设布局,不断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使农牧业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年,全旗农牧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1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58元,同比增长6.94%。

农牧业生产实现新提高。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6万亩,同比增长6.12%,各类粮食总产量达79926吨。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82.9万头只,繁殖仔畜88.68万头只,成活仔畜83.78万头只,繁殖成活率达94.47%,全旗肉类总产量11024吨,鲜奶产量14229吨,绒毛产量526吨,禽蛋产量360吨。全年,全旗共计出栏牲畜126788头(只),贮草14853.6万公斤,备料1324.7万公斤。

农牧业人口有效转移、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完成草原生态建设189.6万亩,其中人工种草49.6万亩、草地改良40万亩、围栏草场100万亩,分别完成计划的101.2%、100%和100%,完成草原灭鼠47万亩,平均灭效率达到90%以上,完成草原虫害防治23.7万亩,将鼠虫危害降到了最低限度;实施2007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其中禁牧50万亩、休牧围栏50万亩、牧草补播50万亩,成功转移农村牧区人口4294人,转移劳动力4091人。

大力推进了牲畜种子工程。对全旗4个重点镇435户农牧民的3.23万只白绒山羊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其中鉴定绒山羊核心群育成母羊10200只、种公羊6200只。组建乌仁都西阿白山羊原种选育群50群、建档立卡基础母羊5050只。全旗共采集分析绒样5476份,普查鉴定细毛羊选育群30群,其中细毛羊基础母羊5000只、细毛羊种公羊1200只。鉴定肉用种公羊60只、种公牛341头、种公猪40头。淘汰不合格绒山羊种公羊353只、细毛羊300只、种公牛204头。完成绒山羊体型外貌及生产性能测定653只、细毛羊体型外貌及生产性能测定55只。发放了市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31个,建立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资源保护区,对保护区内88户牧民的2.7万余只绒山羊进行了普查,共采绒毛样4344份。实施了细毛羊良种补贴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5万元。其中调入优质细毛羊种公羊30只、资金11.5万元,为农牧民调入20只优质细毛羊种公羊、195只优质细毛羊基础母羊补贴资金23.5万元。

进一步完善了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建成集生产冻精、胚胎为一体的中心配种站一处,并集中10只优质种公羊开展了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在乌仁都西保种区新建配种站6处,维修现有配种站30处、更新配种器材30套,调入优质绒山羊种公羊200只、细毛羊种公羊50只、细毛羊基础母羊195只。全年共推广良种猪2.8万口、良种雏鸡8万羽,引进奶牛冻精2000支、肉牛冻精2000支,共移植优质绒山羊胚胎1000枚,其中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移植胚胎700枚,在棋盘井地区移植胚胎300枚;年我局成功争取到了十万亩良种补贴项目,并按照每亩补贴10元的标准,以差额价把玉米良种出售给农牧民,有效解决了农牧民买种贵、选种难问题,同时有力地推广了优良品种。

农牧业科技应用达到新水平。切实把科技入户作为了推动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的着力点,以推广优良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适用性技术培训,共培训农牧民7100多人(次)。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开展科技示范面积700亩、技术指导面积8.2多万亩。围绕主导产业,推广了模式化栽培、大小畜改良配种、模式化养殖等10多项农牧业适用技术,使科技在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种养殖业效益。年,在全旗14个嘎查村落实了“一池三改”户用沼气项目1400户,建设了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2处。

农畜产品安全水平得到新提升。积极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对全旗的饲料经营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整顿,有效地规范和净化了饲料市场。建立健全了行政技术承包责任制与追究制,进一步加强了畜产品产地、屠宰、储运等重点领域的检疫消毒工作、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工作和兽药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成功地堵截了各类重大动物疫情传入,有效得防控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实现了全旗无大疫。在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旗奶农共损失145.4124吨牛奶,按每吨牛奶补贴3025.88元,共发放了44万元奶农临时救助补贴,同时全面开展了奶牛饲养管理及鲜奶质量的监督管理、饲料监管、原奶兽药残留监控、奶牛疫病防治等工作,为全旗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效推进了设施农业建设。全年完成设施农业建设任务500亩,其中森和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大棚航天蔬菜100亩、以蒙加力螺旋藻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螺旋藻养殖达到400亩。

有效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蔓延。年,全旗共完成Ι、Ο型双价口蹄疫疫苗注射304.22万头只,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注射12.46万羽份,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注射4.7万口;羊三联干粉苗57万头只份,羊痘20万头只份,猪瘟4.7万口份,猪三联3万口份,鸡新城疫苗10.04万只份,驱治内外寄生虫350.1万头只。其中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免率和免疫档案发放率均达到了100%。共监测牛血清40头份、羊血清40头份、猪血清40头份、鸡血清40头份、羊脑4份、牛脑4份、狂犬7份、牛肺疫65份、炭疽13份,完成了自治区定点野鸟疫情监测1200份的任务,得到了自治区疫控中心的好评。完成了全旗三分之一嘎查村的免疫效价检测,为确保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猪、牛、羊全面加施了耳标,共佩戴耳标2.2万头只,其中羊2.1万只、牛0.0425万头、猪0.0797万口,同时建立统一的免疫档案,建立健全了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其它疫病的流行。

二、年工作思路与安排

年我旗农牧业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区、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旗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思想,把建设现代农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集约农牧业,加快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农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牧民不断增收,开创全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新局面。

年全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一产增加值达到4.4亿元,增长13.1%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42元左右,达到8100元;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19万亩,粮食总产达到80000万公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稳定在180万头只左右。

㈠全面推进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

以“三区规划”为指导,科学划定和建设无人区,新建2000平方公里生态自然恢复区,使生态恢复与人口转移实现有效衔接。在禁止发展区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转移农牧区人口,最终实现禁止开发区的基本无人化,消除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成草原生态绿色屏障。在限制发展区内,结合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支持草牧场等基本生产资料以入股、联合经营、经营权有效转让等形式向专业化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集中,促进草牧场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高效利用。深化草畜平衡与草原监理工作。继续推行草畜平衡政策和禁休牧工作,全面开展草牧场分等定级动态管理,完成适宜载畜量的重新核定,促进草原生态恢复性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防火物资储备项目,加大防火物资库建设,加强防扑火演练,建立严格的防火值班制度,确保不发生大的火灾;严禁开垦草牧场,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建设区、飞播区、农牧业重点项目区、城镇规划区、草场沙化严重地区的禁牧管理和休牧期间的监控工作;认真开展可食牧草产量测定及草地生产力的动态监测工作,规范草牧场流转行为,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征用和临时占用草牧场的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全面完成草牧场经营权证的发放工作;开展草原鼠害防治50万亩、叶甲类害虫防治10万亩、蝗虫防治10万亩、春尺蠖防治8万亩,购置喷药设备50台;推广小型牧草收贮机械100台套,完成优质人工草地建设1万亩、其中优质苜蓿草示范基地建设2000亩,完成试验牧草新品种500亩,改良草牧场10万亩(饲用灌木)。

㈡加快现代农牧业生产进程,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进一步完善赛乌素地区6万亩和蒙西黄灌区2.2万亩现代农牧业示范项目建设;在促进草牧场合理有效转移的同时,继续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在南部沙区以养殖细毛羊、肉牛为主,在北部梁地以养殖绒山羊为主,引导建设户均拥有草牧场1万亩以上或草牧场5000亩以上,同时拥有水浇地100亩以上的现代农牧业规模经营户220户,规模经营户种植结构必须调整到优质苜蓿草种植占到60%以上。引进、汇集、组装国内外现代化农牧业元素,使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畜群的管理、防疫等更加先进,劳动强度大幅下降,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户均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2、设施农业建设。全年计划在森和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海龙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棋盘井镇库计嘎查远丰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设施农业500亩,进行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水产品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整合现有螺旋藻产业,规划建设1万亩螺旋藻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大力推行种草养畜,扩大全旗耕地种草比例,推广优质苜蓿草订单生产1.5万亩,进而在全旗范围内逐步推行订单农业生产模式,使种养殖业有机结合,快速促进我旗农牧业联动发展。

4、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租赁1000亩的试验田,积累作物的生长和栽培技术措施,以及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比较数据,同时引进一些优质品种进行试种,为我旗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做好农业技术跟踪服务;结合170亩高效农业试验田建设,通过引进外地先进技术,并结合当地农业自身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精准农业配置方案,使“精耕细作”切实落实在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并控制种子、化肥、水、农机具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对病虫害做到精准测量、精确治理,避免无的放矢,保护环境,为现代农牧业试验示范,形成一系列数据系统。

5、养殖园区建设。今年以赛乌苏集约化养殖园区建设及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镇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为主,重点打造以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生猪养殖为主的标准化养殖园区5处。将养殖园区逐步建设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新型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农牧业循环经济基地。通过引导,把现有的7家奶站、养殖场合成3家标准化养殖场,并建设4个标准化挤奶厅。对蒙西镇欣泰种养殖发展公司进行扩建后搬进当地其它2家奶站、养殖户进行集中饲养,在赛乌素新建集约化养殖园区后搬进当地2家奶站、养殖户和木凯淖尔镇早稍奶牛养殖场入园区饲养,对镇蒙星奶牛良种繁育总厂进行改扩建后引导周围的散养户入园饲养。

㈢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和增值为核心,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积极引进新的龙头企业,使农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发展名牌产品,不断增强对农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支持发展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使企业与农户有效连结,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鼓励和引导农牧业龙头企业、种养殖能人、技术人员等力量,发挥各自优势,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年内完成组建、培育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4个。三是利用全旗农牧业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成6个农牧业信息中心,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信息收集、、反馈、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体系完整、手段先进、运行高效的鄂托克旗农牧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媒体化,以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提高农牧业经济运行质量。

㈣以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为措施,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

一是加大“种子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业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应用适合我旗种植的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和饲用作物品种,尽快来改善品种结构。开展阿尔巴斯绒山羊羊肉品质研究,开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基因保护工作,建设国家重点转基因项目,开展优质白绒山羊胚胎移植2000枚,补贴调入优质白绒山羊种公羊200只,为白绒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选调优质白绒山羊基础母畜1000只,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种区内,培育保种核心群300个,为有效提高羊绒品质,检测羊绒1万份;引进超细型细毛羊种公羊50只,生产超细型细毛羊冻精5000支,新建旗级冻精生产推广中心1处;选调优质种公畜,有效提高优质种公畜的利用率,在六个镇开展种畜普查鉴定、劣质种畜淘汰工作。二是围绕发展循环农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为重点,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模式化养殖、设施农业生产、特种水产养殖、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等技术,完成推广水产网箱养殖200平方米。三是加大农牧业科技服务力度。重点加强农牧民现代农牧业科技培训,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发挥作用。四是开展科技承包。围绕绒山羊、细毛羊、肉羊、肉牛、奶牛、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按照“专家牵头、实体承包、订单生产”的原则,继续选派有能力、干事业的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㈤以动物疫病预防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保障,促进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有效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情贮备金和苗源反应补偿准备金及补偿机制。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充分发挥旗、(镇)、嘎查(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作用,构筑强大的疫病防控堡垒。实施阿尔巴斯动检站新召分站建设项目和赛乌素养殖园区分站项目。开展免疫标识佩戴和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购置仪器设备50台。以五号病、禽流感、布病、结核病为重点,完成计划免疫、强制免疫任务,确保动物免疫密度和质量双达标。完成奶牛布病、结核病的监测工作,一年开展两次,连检三年、处理三年,达到彻底的净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应急反应和监测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农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工作,力争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㈥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努力争取鄂托克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对高毒农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药残留等从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清理整顿、严格管理。继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推广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建设和完善农畜产品、农牧业投入品、农牧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综合性监督检测中心,开展肉类、奶食品类、蔬菜瓜果类等农畜产品的无公害检测工作,确保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合格率保持在100%,切实提高全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围绕畜禽、植保植检、动物防疫、种子、肥料、饲料、兽药、渔业等方面,深化农牧业执法工作,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非法征占用草原的违法行为。申请种子检验机构资执认定,培训专职检验员,配备种子检验设备。强化渔政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水产科技推广培训,配备水产品检验、化验设备。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防止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为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㈦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为中心,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编制全旗“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和“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二是加强无公害产品的宣传,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大力宣传我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度,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实现优质优价。三是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强对农牧业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进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继续加强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大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力度,从农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入手,对我旗具有优势潜力的农畜产品资源,从营养价值、饮食风味等方面开展认定与审评,以主导品牌的拳头产品,形成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努力打造生态型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品牌。

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惠牧政策

实施国家户用沼气建设3000户,建设大棚配套温室250处,新建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0个,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试点26个、联户沼气6处、集中供气300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对全旗玉米种植良种补贴进行全覆盖;对玉米、油料种植全部参保农业保险;对全旗奶牛及能繁母猪保险进行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全面完成年140万亩退牧还草及60万亩草地补播建设,购置割灌机50台(套);开展全旗30户农牧民负担监测点监测工作,完成全旗76个嘎查村的债权、债务的监控及财务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大农牧民来信来访核实处理工作,完成全旗760户农牧民收入及负担统计调查工作。

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严格执行考勤及请销假制度。干部职工因公因私外出,要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履行请销假手续。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干部职工每年参加学习的出勤情况、考试成绩均做为该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以考核奖惩。全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旗农牧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要提高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农牧业局范文篇9

7月27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对200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做好下半年各项经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46亿元,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92亿元,增长26.49%;财政收入完成3.45亿元,增长1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7亿元,增长28.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10.41元,增长6.39%。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全面恢复、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工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县(区)和全市各级涉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产上水平”和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要求,始终坚持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坚持农牧业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人才化的方针,领导精力、工作部署、政策支持、资金投向、项目建设等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全市农牧业经济和农牧民增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高出全区增幅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451元,增长18.5%,高出全区增幅2.88个百分点。

一是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全市总播面积57.8万亩,其中春播面积38.37万亩。种植粮食作物34.4万亩,经济作物11.7万亩,饲草料作物11.7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为59.5∶20.2∶20.3,全市粮播面积首次调整到60%以下,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稳步发展,肉类产量达到1.32万吨,奶产量1.45万吨,羊毛产量181吨,山羊绒产量28.63吨。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用柴油补贴,今年安排75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已完成林周、达孜、曲水、城关、堆龙德庆等五县(区)中小型农机具购置,新增农机具2884台(套),新增农机动力3977.97千瓦,春季机播面积达到21.8万亩,占到粮油总播面积的72.7%。

二是积极争取特色农牧业项目资金。涉农部门在做好续建项目的基础上,紧抓中央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继续把争项目、抓项目、建项目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牧部门向自治区申报10个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申请国家投资1.15亿元已得到批复,比上年增加7500余万元。扶贫农发部门计划争取项目83项,申请财政资金7244万元,其中:扶贫项目75项,申请财政资金3930万元,已批复25项,财政资金1155.6万元;农发项目8项,申请财政资金3314万元,已批复土地治理项目4项,财政资金2968万元。

三是加强农牧民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上半年,累计培训农牧民1049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2.5%,其中: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856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3.5%;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93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48.3%。劳务输出工作正由零散型、体力型向组织型、技能型转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累计转移输出农牧民3.91万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9亿元,其中长期转移输出的17056人,实现收入8004.81万元。

四是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建设高标准农田7700亩,修建硬化渠56.53公里,草场改良1.13万亩,科技示范推广1.1万亩,建设标准化棚圈10.9万平方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量43.93万立方米,新增1处塘坝和4处水池,新增蓄水能力2.16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4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4万亩。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五是全力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市受持续晴热少雨等天气的影响,霜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发生严重,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市财政下拨抗灾资金306万元(含政策性保险费120万元),各县区投入防汛资金(含物资储备)145万元,各级涉农部门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翻种、补种2.22万亩,预计可挽回种植业经济损失1548.8万元,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情对农牧业和农牧民增收造成的损失。

今年以来,我市“三农”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全市农口系统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不可分。特别是今年年初,史所罕见的旱情灾害对我市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但是,在灾害面前,全市农口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开展了抗旱保产,超前安排了补种复栽,维护了农牧业农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农口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深刻认识当前形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往年相比,今年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面临的不利因素增多。一是气候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今年入春以来,我市出现三十年未遇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旱灾、霜灾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旱灾发生面积达13.67万亩,其中重灾面积5.55万亩,牲畜死亡8382头(只、匹),霜冻灾害发生面积3.99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0.39万亩,总受灾面积达18.05万亩,占全市总播面积的31.2%,农牧民增收的难度和压力加大。今年的旱情也进一步说明我市农牧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设施性缺水仍是制约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农畜产品的产销形势不容乐观。受气候和市场因素影响,今年全区虫草价格回落,特色农畜产品也遇到了市场疲软、需求不旺、销售滞后等窘境,虫草和特色农畜产品产区农牧民收入的增长遇到困难。三是农牧民素质、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引导农牧民多元化增收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四是农牧科技体系依然薄弱,科技对农牧业的支撑作用较弱。五是随着农牧民收入基数的增高,实现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带来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努力克服,着力改进;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在下半年的工作中主动出击,积极应对。

同时,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下半年,抓好农牧业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全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这为我们做好下半年的农牧业工作提供了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二是前段时间,中央和自治区的领导和专家、中央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组等先后深入我市检查“十一五”规划项目实施情况,就我市“十二五”规划、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做好我市“三农”工作作出了具体指示,提出了意见建议,这为我们做好下半年的农牧业工作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三是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克服了“3·14”事件和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呈现出回暖向好的可喜态势,特别是旅游业的全面恢复,为农牧业发展开辟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四是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尽管我们遭受了三十年未遇的旱情,但由于持续多年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遭受的灾害只是局部性和短时性的,对全市的农牧业工作不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和把握面临的形势,牢牢抓住各种强农机遇,切实放大惠农政策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扎实落实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努力实现年初既定的农牧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

三、切实抓好当前工作

农牧业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实现全年农牧业总产值达到14.2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50%以上,确保农牧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确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的目标,大家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将增收任务进行分解细化,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指标、有担子。当然,这不仅仅是农牧局、扶贫办这些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大家共同作贡献,最终体现在农牧民收入的增长上。如果各方面工作都能让农牧民受益,都能让农牧民的收入提高,那么“三农”工作的核心目的就实现了。这里,重点强调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切实加强作物田间管理。一是继续抓好抗旱工作,降低旱情损失。启动农作物备荒救灾种子供应预案,积极采取雨后抢播、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一切有效措施抢种补种改种,力争把地种满、种好,使因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要根据农作物的苗情和长势,加强以栽培、水肥为中心的中后期田间管理。抓好夏收秋播工作,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切实提高农机化水平。要做好良种繁育田的田间管理工作,确保明年种子市场的充足供应。二是切实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指导,根据天气变化和病虫害发生动态,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开展群防群治和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要进一步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第二,下功夫抓好畜牧业发展。要扎实抓好以黄牛、绵羊改良为主的畜种改良工作,加快鸡鸭、生猪、奶牛养殖,提高畜产品产量。要层层分解落实牲畜出栏任务,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新增牲畜出栏补贴政策,努力提高牲畜出栏率和畜产品商品率。要进一步加强牲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防范,做好畜禽秋季集中免疫工作,确保畜禽应免尽免。要巩固完善当雄、林周两县的草场承包经营工作,扎实推进墨竹工卡、尼木两县的草场承包经营工作。

第三,继续加强防汛抗灾工作。一是要做好农牧业生产的防汛工作。近日来,全市降雨开始增加,大旱之后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各级农牧部门要坚决克服因旱而放松防汛工作的麻痹侥幸心理,及早准备,制定农牧业生产防汛预案,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牧业生产的防汛安全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防汛资金,民政部门要确保受灾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储备到位,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报预测预警,努力提高气象预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要把防抗灾工作贯穿到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防抗灾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防抗灾工作预案,逐层逐级落实防抗灾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防抗灾工作组织、物资、资金、措施、人员落实到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坚决防止冰雹、洪涝、早霜等灾害的威胁,立足大灾之年取得好的收成。要提早安排今冬明春畜牧业防抗灾各项工作,加强饲草料生产、储备,搞好农牧区特别是当雄地震灾区牲畜暖棚圈建设及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四,着力推进农牧业项目建设。2009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立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工作要求,明确了“打牢一个基础,转好两个轮子,搭建一个平台”的工作思路。近几年的实践也证明,引导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条捷径。我们要继续按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先投资、优先开发”的工作思路、“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总要求和“发展--规范--再发展--再规范”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把握发展重点,敢于乘势而为,努力提升我市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层次和效益。要切实加强与自治区有关部委办的衔接,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投资落实步伐,确保项目早审批、早建设。要切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及早准备项目材料和设备,及早开展项目建设,及早发挥投资综合效益。要针对当前水泥、木材等建材涨价给农牧民安居、生态沼气入户等项目实施带来较大难度的情况,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汇报,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确保项目不因涨价因素而降低工程质量甚至停工,确保如期实现6902户农牧民安居工程、2881户灾后恢复重建房屋和12757户农牧区生态沼气建设的任务。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县(区)农村综合服务队的作用。要加强项目管理,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一个凡是”(对于项目建设,在不突破项目预算、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凡是农牧民群众能干的,必须交给农牧民群众来干)的要求,大力引导当地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凡是近期能上的项目、能够迅速带动农牧民增收的项目,要尽快创造条件开工建设。

第五,努力搞好技术服务。要组织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落实各项农牧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示范培训,切实提高适用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抗灾保苗、促苗早发、节本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科技特派员,确保全年培养科技特派员达到260名。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牧业标准化进程。要深入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的意见》,切实提升农牧部门技术推广服务的能力。

第六,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是农牧业集约化、农牧民组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扶持农牧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牧业;扶持农牧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牧民。要通过项目扶持,切实解决当前企业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和营销、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牧民发展生产,促进农牧民加快增收。要以企业扶持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以国家投资代农牧民入股、国家投资占企业股份、培育中介组织为农牧民代言等多种有效的运行形式,确保产业发展、企业进步、产品增值、农牧民获利。要深入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西藏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试行)的通知》精神,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基本原则,不看形式看内容,不看大小看作用,大力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完成新增19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培育任务,切实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着力增强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七,全力搞好农牧民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工作。要充分发挥全市农牧民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作用,以实施农牧区实用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抓手,通过加强部门合作,整合力量,明确分工,提高农牧民培训层次和水平,实现全年系统培训2万人、转移就业3000人的目标。市农牧局牵头,市农发办、市科技局等部门配合,突出高效实用种植业技术、特色养殖技术、农机维护等技术培训。市劳保局牵头,市农发办、市乡企局、市妇联等部门配合,突出建筑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加工业、服务业等转移型培训。市教体局立足于长期培训,负责在校职教学生培训工作。

四、坚持不懈狠抓落实

一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科学的方式方法做好农牧业工作。带着感情做好工作,就是要深入群众走访谈心,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心实意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只有真正了解农牧民疾苦,对农牧民群众怀着深厚感情,才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农牧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带着责任做好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长期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强化落实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一项措施一项措施抓落实,一个难题一个难题求突破。带着科学的方式方法做好工作,就是要立足市场抓农牧业,由注重数量转向数量和效益并重,更加重视效益,注意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机制,引导农牧民更多地抓产品营销,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千方百计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效。

二要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兑现落实和教育宣传。作为农口的广大干部职工,我们面向基层,深入群众,与农牧民群众接触最多、引导机会也最多。因此,不仅要认真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而且还要在落实政策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加强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讲解,做到宣传到位、讲解透彻,让广大农牧民群众从心底里知晓利从何得、惠从何来、恩报何处,真切地体会到身在福中要知福,真切地感受到中央的关心、祖国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进一步激发他们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牧业局范文篇10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实施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职能进行了法律确认,即赋予了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对农牧业机械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表现进行依法监督的职能。过去国家只明确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农牧业机械产品、农牧业机械市场的质量监督职能,现在增加了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对农牧业机械使用方面的监督,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局面,使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实现了全面覆盖。1.1监督投诉对农牧业机械质量管理成效具有重要影响。以农牧业机械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售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跟踪调查是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实施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主要方式和特色所在。质量跟踪调查是以农牧业机械的实际作业为基础,其结果将提供最全面、最真实的第一手农牧业机械使用信息,这对于搞好农牧业机械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决定质量调查目标和重点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农牧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而监督投诉工作状况影响着投诉信息的数量和真实性,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质量跟踪调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果。1.2监督投诉是农牧业机械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随着农牧业机械品种的增加、运用领域扩展和跨区作业的发展,农牧民使用农牧业机械的时间和频次也显著增长,农牧业机械投诉的季节性相对减弱,投诉受理工作趋于常态化。而且由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赋予了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实施农牧业机械运用领域质量监督的职能,以农牧业机械受理和投诉信息分析为基础,其他有关农牧业机械质量信息收集为补充,因此适时进行农牧业机械质量状况分析和形势判断必将成为各地农牧业机械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1.3监督投诉信息是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工作的结果要向社会,其内容包括农牧业机械质量投诉信息、质量跟踪调查信息、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和相关管理措施等。监督投诉这一基础性工作做不好,农牧业机械质量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充分性就不能保证,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对农牧民正确选购农牧业机械产品实施信息引导和服务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投诉是农牧业机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信息源泉,没有有效的监督投诉工作,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就难以找准方向,《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十二条的立法目的也难以实现。

2加强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投诉是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举措

从直接作用讲,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投诉站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受理农牧业机械使用者投诉,调解质量纠纷。在质量纠纷中农牧民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通过受理投诉,农牧业机械监督投诉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专业知识分析纠纷原因,分清相关责任,有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可以有效地维护农牧业机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据中消协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投诉站统计,近3年就受理农牧业机械使用者投诉3640起,为农牧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102.29万元。从间接的作用讲,监督投诉可以获取农牧业机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农牧业机械使用状况的直接信息。这些信息反馈到生产企业,可以促进其改进产品性能、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信息反馈到政府主管部门,成为实施管理和调控的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引导农牧业机械产品的有效供应和农牧业机械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调解质量纠纷能够及时发现农牧业机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关资料分析,有一部分农牧业机械故障是与操作者未及时维护保养、正确调整使用机具有关。因此,主管部门和农牧业机械生产企业据此加强对农牧业机械使用者的培训指导,将有效地提高农牧业机械的使用效能,减少故障,保障安全,满足农牧业生产需要,增加农牧民收入。

3加强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投诉是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新形势,新特点的客观要求

3.1品种数量增长导致质量问题的相应增加。据统计,2008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农牧业机械企业达2000多家,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达到了1914.72亿元和1874.7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8.36%和27.98%。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40万台,增长17%,小型拖拉机1660万台,增长2%;联合收割机71万台,增长12%;机动水稻插秧机20万台,增长28%;大中型动力机械和配套农具保持较高增幅。由于农田作业条件比较恶劣,区域性强,而且超负荷作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产品的性能质量特别是适用性、可靠性往往需要通过实际使用来表现。随着农牧业机械保有量的增加,农牧业机械质量问题备受关注。3.2新产品开发过快,适用性、可靠性问题投诉突出。一是由于农牧业机械应用领域的扩展,企业加快产品开发步伐,不少新产品问世,但同时适应性问题也接踵而来。如有的企业生产的根茎作物挖掘机,农民购买后不能正常使用;有的企业生产的蔬菜大棚骨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由此造成投诉增加。二是一些企业为了抓住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商机,急于开发市场上热销的产品,一些业外的企业和资本也纷纷流入农牧业机械行业,或由于急于将产品投放市场,而未经过必要的中间试验和技术改进,或由于设计和生产条件不适当的原因,相当数量并不成熟的产品卖给了农牧民,造成同一产品多台发生故障而导致群体性投诉增加。3.3企业售后服务能力不足,导致投诉有增无减。产品销售量增加,高性能产品、新产品比例上升,对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少企业服务工作跟不上,存在售后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服务手段不适应、技术水平不高和售后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等问题,造成服务不能及时有效,影响了农牧业生产,严重损害了农牧民利益,造成质量服务纠纷,导致投诉数量增加。3.4拖拉机与农具不匹配导致投诉增加。比如,为了适应拖拉机田间作业量提升的需求,一些拖拉机生产企业未经系统考虑,就购买农具与拖拉机进行组合销售而出现问题,有的农民购买使用某拖拉机厂配备的旋耕机进行作业,由于“头”和“尾”性能相互不配套,导致拖拉机和旋耕机都发生故障。从而导致投诉增加,这也是新问题。3.5大、中型农机具一旦出现问题,更易造成投诉国家农牧业机械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农牧业机械特别是大、中型农牧机具的迅猛增长。由于大、中型农牧机具购置成本高,虽然国家提供了部分补贴,但购置的主体资金还是由农牧民负担,而且农牧民购买大、中型机具的主要目的是抓农时搞服务增加收入。所以一旦机具出现问题,对其经济利益造成很大影响,企业和政府都应予以重视。

4加强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投诉是提高农牧业机械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条件

4.1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对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几年,中央把发展现代化农牧业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提出推进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的大幅增长也凸显这一政策取向。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必须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来应对农牧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以高水平的质量监督工作来保证农牧业机械化的健康运行。4.2质量监督投诉是为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的重要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在此方面职能的发挥与监督投诉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受理投诉本身是为农牧民服务,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功能。向社会的质量信息更是农牧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引导农牧民选用先进适用的农牧业机械,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有效方法。4.3监督投诉体系建设是一项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鉴定。系统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全国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投诉体系是加强监督投诉工作的关键环节,没有组织上的支持,监督投诉信息不可能及时全面的收集汇总上报。做好农牧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投诉工作,对维护广大农牧民的利益,提高农牧业机械质量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农牧业机械管理部门“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功能和作用的重要体现。加强农牧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保持农牧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