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2:49:45

农机管理

农机管理范文篇1

执法必须知法,知法是执法的前提。作为农机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据哪些法律法规对农机进行行业管理,必须心中有数。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20多部涉及农机的法律法规;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等10多部涉及农机的法规和条例。我们通过认真的学习与梳理,将涉及农机的法律条例归结为两种类型,即“一般了解型”和“熟悉掌握型”,将与农机执法人员工作关系密切、使用频率高、操作性强的法律条例归结为熟练掌握型,要求农机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应用自如。如要求农机外业监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拖拉机登记规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等法律条例,并依此进行田检路查;要求农机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技术条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条例,并依此开展工作。通过对相关法律条例的梳理分类,明确了重点,理清了依据,分清了职责,彻底解决了农机依法行政依据不清的问题。

二、完善机构,健全主体

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不断增加,为农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大大地活跃了农机市场。农机行政执法只抓农机安全管理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在采取现代化手段逐渐强化农机监理执法的同时,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农机系统行政执法领导小组,负责执法实施、执法监督、执法协调、执法考评,定期研究农机执法工作,解决农机执法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并调配精干力量加强农机市场监督和国投(补)大型农机具变卖管理等工作,分别组建了农机市场监督办公室和国投(补)大型农机具变卖管理办公室,明确其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形成了由“一站”和“两办”组成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农机系统行政执法体系,从组织、机构、人员等方面保证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提纲挈领,突出重点

农机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经过摸索研究,我们把农机管理的依法行政工作分解为相互并列的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市场监督、国投(补)农机具变卖管理三项内容,并以此为重点予以狠抓,达到了提纲挈领、带动全局的效果。

(一)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相对于农机依法行政的其他工作内容而言,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可谓传统的农机行政执法工作,其法律依据、执法项目、实施程序等内容已被熟知。因此,我们把重心放在了探索如何用现代化手段强化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上,取得了初步效果。

1.实现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理念的现代化。将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作为新时期农机安全执法的准则。其保证措施:一靠培训教育,每年定期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集中学习,开展以亲民护民、知法懂法、业务效率、化解矛盾为主要内容的比武竞赛,奖优罚劣、弘扬正气;二靠制度规范,制定《农机监理岗位考核制度》、《农机监理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涵盖业务、风纪、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内控制度,形成制度网络,规定了农机监理文明用语和禁止用语,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纪、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三靠监督约束,行政执法领导组织定期不定期的对监理人员日常工作、执法风纪、业务能力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2.实现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方式的现代化。逐步打破只靠发传单、讲法条等单一的宣传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广播、电视、网路等现代化传媒,强化宣传力度;同时,组织农机监理人员走进农家,“攀亲戚、拉关系”,培养感情,争取理解和支持;开展安全知识咨询、事故图片展示、实况录像展播、典型案例剖析等活动,用真实事例打动农户。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安全用农机、依法履行相关手续的自觉性。

3.实现农机监理装备的现代化。采取内部挖潜、向上争取等办法破解资金难题,适时对农机监理办公设施、执法设备更新改造,提高了装备水平。现已拥有监理用车2辆,办公电脑8台,数码相机2部,摄像机1台,建设了初具规模的训练、考证专用场地,购置了2台训练用车,田查路检执法设备齐全,已向业务办理、信息收储、安全管理系统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用现代化理念武装头脑,用现代化传媒营造氛围,用现代化装备助推效率。初具现代化手段的我县农机监理队伍,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初审落户、驾驶员培训考证、机车及人员档案管理、“平安农机”宣传教育、田查路检、清理“黑车”非驾、惩处违章、调处事故、化解矛盾等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登上了新的台阶。

(二)农机市场监督管理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农机市场发展”为原则,坚持“规范与扶持并重、宣传与培训先行”的工作机制,开展农机市场监督。首先,配备农机市场监督专用车辆,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范围内的农机生产、维修、销售业户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其分布、运营、人员、技术条件等情况,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纠正发现的问题,奏响规范农机市场的序曲。其次,根据农机部门只有对违规业户的调查权而没有处罚权的现实,与工商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全县农机生产、维修、销售业户进行检查验收,向从业条件符合要求的业户发放技术条件合格证;厂房、设备等项目不符合要求的业户,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无证上岗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由农机校举办的培训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经考试合格后再持证上岗;对限期整改的业户按期回访,整改合格的发证营业,整改时间不足的延期验收,无法达到要求的予以取缔。第三,坚持不定期地对农机业户进行巡视,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及时听取消费者的反映,接受投诉,调处争议。第四,与县工商局形成联动机制,将农机维修技术条件分别设定为新业户工商注册、营业执照年检的前置条件,杜绝了低标准入行和经营过程中技术条件下降等现象的发生。近三年来,协同工商部门检查验收农机生产、维修、销售业户400余户,现场发放农机维修(销售)技术条件合格证180户,限期整改后达到要求的8户,取消经营资格的5户,接受消费者投诉2件并成功调处,查处伪劣农机配件2批次,涉及金额1万元,基本实现了农机业户遵章生产、守法经营、优质服务,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国投(补)大型农机具管理

国家对大型农机具购机补贴的不断增加,激起了广大农户的购机热情。面对国家投向农机的巨额补贴资金,难免会有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打歪主意。我们在用好政策、确保国家补贴资金真正起到助农惠农的作用,杜绝或减少国投(补)大型农机具流失,特别是农机合作社大型农机具的流失方面,作了以下的尝试。

1.严把初审关。对拟组建农机合作社或购置大型农机具,进而享受购机补贴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准确掌握其家庭住址、资金来源、机具作业区域等情况,发现有转手倒卖谋取利益的苗头,坚决予以剔除。

2.实行合同管理。购机前签订承诺合同,明确所购机具在约定时期内不准变卖、特殊情况必须报批等相关规定。不认可合同内容或不签订合同的不予受理。

3.加强人员培训。对购机人员特别是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的人员进行培训,在讲解农机具使用、保养、维修知识的同时,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明白违规倒卖农机具将付出沉重代价,不值得冒险。

4.建立信息反馈网络。乡、村设定农机管理信息员,机关确定专人负责信息收集、受理群众投诉,准确掌握国投(补)大型农机具的运营情况,发现苗头及时解决。

5.加强巡视与服务。落实专车、专人坚持经常性地深入田间地头及大型农机具作业现场进行巡视,了解情况,分析作业动态,帮助作业量不足的机具查找作业信息,为进行跨区作业的机具提供方便与扶持,提高经济效益,保持机具稳定。由于工作细致、措施得力、信息准确、巡视到位,先后有5人拟购买机具转手倒卖套取补贴在初审时被剔除,有3起已经达成大型农机具变卖意向的事件被及时发现并被制止,有2起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新改型的申请被批准,避免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四、减少处罚,教育为主,营造和谐环境

农机行政执法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广大农民和个别下岗职工,无论是购买机具用于农业生产,还是开设店铺从事农机维修、销售,均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其收益不高且不稳定,凭此很难达到暴富,其违法违规行为中很少存在故意成分,多因不知或不懂法而产生。因此,我们在农机执法过程中,始终坚持“不处罚、少处罚、轻处罚、教育为主、整改不纠”的原则。对于危及安全的违章行为,严格遵守上级关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的规定,从轻从低予以处罚,达到“罚其行为、纠其思想、教育他人”的目的。在依法行政、查处违章的同时,本着“以人为本、扶持为主”的执法理念,开展支农助农活动。在春种、抗旱、秋收等农忙季节主动开辟“绿色通道”;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提供农机技术服务;协同工商部门向农户传授识别伪劣农机配件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几年来,查处与扶持并举的执法实践,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了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之间和谐的关系,提升了农机人的形象,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农机管理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农机管理,维护农业机械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农副产品加工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动力机械及其它作业机械。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机管理、生产、销售、科研、教育、推广、维修、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增加对农机事业的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机管理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有利于生产,方便群众的原则,做好各项农机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省有关农机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农机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负责农机化科研、推广、教育、维修、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四)负责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五)依法对农机产品质量进行检验鉴定;

(六)管理农机资金、救灾物资和国有资产;

(七)负责农业机械化统计和信息工作;

(八)开展农业机械化经济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六条省林业、水利、水产、农垦等部门协同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系统的农机管理工作。

第二章质量监督

第七条农业机械产品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有明确的产品标识、使用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

禁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国家明令淘汰的农机产品。

第八条农业机械新产品(含省外、国外引进的产品),须经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授权的农业机械检验机构鉴定,确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并符合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方可生产。

第九条销售农业机械的单位和个人对已实行生产许可证和推广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应验明生产许可证和推广许可证。对所售产品质量必须负责,产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确因产品质量问题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负责赔偿。

第三章科研、教育和推广

第十条各级农机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必须面向农业生产实际,以研究和开发适应本省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技术和产品为重点,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农业机械化教育事业,加强大中专农业机械学校和农机技术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负责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围绕社会需求开展其它专业技术培训。未经上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改变学校的性质和隶属关系。

第十二条各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应参与制定本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计划,并负责实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化技术和信息服务。农业机械及其新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其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方可推广。

对规定实行推广许可证的农业机械产品,推广前必须取得推广许可证。

第四章经营和管理

第十三条农业机械实行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经营形式。经营者依法自主经营,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向农业机械经营者违法集资、收费和摊派。对违法集资、收费和摊派,农业机械经营者有权拒绝。

第十四条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时,当地人民政府及其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有权统一调集农业机械投入抢险救灾。

根据农时季节的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农业机械跨区域进行抢种抢收和农田基本建设。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大中型农业机械更新规划,并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补贴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更新。

县级以上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应按国家规定执行农业机械更新报废制度。

国家投资购置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其报废、变卖须经当地县级以上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本省制定的作业质量标准;尚未制定标准的,按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作业。

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收费应按物价、农机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指导价格执行。

第五章社会化服务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领导,健全和稳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兴办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第十八条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是国家设在基层的事业单位,具有管理、服务、经营职能。其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

(二)负责本乡(镇)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三)指导农业机械作业合同的签订,监督合同的履行;

(四)协助农机监理部门进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五)实施农业机械试验推广,向用户推荐优质适用的农业机械;

(六)负责本乡(镇)农业机械化统计。

第十九条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实行县乡(镇)双重领导。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人员编制、人事以及业务工作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机管理服务站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未经县级以上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撤并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不得侵占其资产。

第二十条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应积极兴办为农业服务的农机供应、油料供应、农机维修、农机作业等服务性经济实体,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及时做好农机服务工作。

第二十一条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凭县级以上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农业机械维修网点应按核定的维修等级、范围和有关标准开展维修服务,保证维修质量。

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维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维修设备和检测器具实行定期检验。

第六章安全监理

第二十二条各级农机监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驾驶、操作人员考核,核发牌证,安全检查,纠正违章和农机事故处理等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业务受上级农机监理部门的领导。

第二十三条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实行牌证管理。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其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到县级以上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报户登记手续,核发全国统一的牌证。

纳入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实行年度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其他需要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由省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省安全生产的实际确定。

第二十四条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其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农业机械化学校的技术培训,经农机监理部门考核合格,领取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可驾驶、操作农业机械。

对持有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的人员,实行年度审验制度。未经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不准继续驾驶、操作农业机械。

第二十五条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异动、报废,须按规定到农机监理部门办理异动或注销手续。

第二十六条严禁私自拼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农用运输车,严禁擅自提高农业机械原设计转速和行驶速度。

第二十七条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驾驶、操作,严格遵守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禁止拖拉机、农用运输车从事客运。

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要接受农机监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并有接受安全教育的义务。

第二十八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上道路行驶时,其驾驶人员必须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接受公安交通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发生交通事故后由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十九条农业机械在省养公路以外的县乡道路、村镇、田间和场院作业现场发生的事故,由县级以上农机监理部门处理;造成人身伤亡的由农机监理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处理。需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发生农机事故后,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农机监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农机监理人员由省农机监理部门统一考核发证。在执行职务时,应当统一标志,持证上岗。

第三十二条农机监理部门收取的农机监理费,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本省审定的项目、标准和使用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对责任者由其主管单位、工商行政、技术监督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国家投资,并处以投资5%至10%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农机监理部门视情节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也可并处暂扣农业机械,吊销、吊扣驾驶证、操作证,收回牌照。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对肇事者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农机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条妨碍农机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农机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被处罚人对依照本条例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附则

农机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农机管理;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的比重非常大,同时我国人口也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这也就导致了当前我国食物消耗量是极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国每年粮食产量极大,但依旧需要大量进口才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因此,只有不断促进农业发展,才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在当前,农业机械的管理以及农业机械的创新问题都是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对我国的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1农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是我国的根基所在,但是没有实现高标准、高机械化作业,很多操作人员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导致了当前在农机管理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农机管理以及使用安全意识不足。在当前的农机管理以及使用中,农户是主要的使用者。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户大多数受到的教育水平有限,因此很多时候在进行农机操作以及农机管理方面,不能有效按照相关的条款进行,这样做就会导致在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诸如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挂农机牌照,在使用过后不进行检查,年检不积极,使用农机载人等多方面的违规操作,这些操作严重影响了当前农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在田间造成了很多安全事故。并且大多数的农户都没有相关机械的保养意识,导致机械故障情况时有发生,对周围的群众以及自身都造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1.2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在当前农机的使用过程中,农机管理水平较低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新型农业机械的开发过程中,很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方式自然也要随着一同改变,但是在当前的农机管理过程中,很多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对新的标准以及要求了解不够充分,农机的管理自然也就无从革新。所以大多数的农机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依旧使用老一套的方式,不仅不适合当前的情况,同时也存在费时费力的现象,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1.3农户对农业机械的认识不足。在当前的农业机械之中,农户对农业机械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农户是农机最终的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对农机的情况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这样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农机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农机在一种较为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运作。因此在农机使用过程之中,农户应该提高认识、系统学习操作知识,降低事故率,促进农业发展。

2农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增强农机操作技术培训。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农机使用经验,那就对这方面进行系统培训。相关的部门应该定期举行培训大会,找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培训,这样培训出来的农户,能够直观看到农机操作以及保养过程,并且对不懂的部分有专人手把手进行教学。在这种培训之后,农户自然能够合理使用农机,保证农机的使用效果,消除在农机操作方面存在的隐患。2.2加强农机管理以及维护方面的工作。农机管理以及维护是农机在农业中普及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这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才能够保证农机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正常运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增强农机管理以及维护方面的系统性。可以在相关部门中成立专业的维护小组,小组分为两队,一队人主要对农机进行保养,定期对农机进行检查,并且在农机使用完成之后,对农机进行科学的养护。并且在养护的过程中,发现隐患或者农机中存在的故障等,报备二队,二队需要及时对农机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机长期有效的运作,同时也能让农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更有系统性,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2.3保证农机运行安全。在农机的运行安全方面,需要对责任进行划分。落实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农机部门,每一台农机需要有专人进行负责,主要是对农机状态进行检查,保证农机在部门中出去的时候不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其次就是对农机主进行责任落实,对权责进行严格的划分,农机主使用的时候必须通过培训,同时安全培训合格之后才能够从事农机的操作工作,保证农机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够给农户敲响警钟,保证农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农机新技术推广策略

3.1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当前农机技术推广中,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农机的信息化管理网络进行架设。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设备,让科学与农机的使用能够有效进行结合,不仅如此,在农机技术的推广中,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农户家中,同时信息平台的开放性也能够让农户自由提意见,保证农机新技术的研发能够契合当前农户的需求。在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农机的开发必然能够有效实现,保证现代化农业的生产。3.2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农机开发是需要成熟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的,因此在农机新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是宣传,只有强有力的宣传才能够让更多农户认识到农机的作用,让这些农户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认识到农机存在的不足。其次是反馈,对农机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革新的部分进行信息收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机技术的先进。再次是,设置配套的操作方式,配套的操作方式能够让农机更好适应农业生产。最后则是应用,新的农机在使用中应该保证便利,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推广,保证农机的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必须成立有体系的农机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保证我国农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楠.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9):61~62.

农机管理范文篇4

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承担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作业经营、维修等社会化服务,根据主管部门的安排,利用农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机手的入户办证和安全生产,为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具维修、作业经营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务。

二、我国当前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班

1.基层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原县属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在撤、扩、并后完全由县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农机员任行政干部,或抽调到其它业务部门去,农机管理这一基层职能难以履行。乡镇、村级农机服务组织也不键全,有的乡镇有名无实,有的已被乡镇政府擞销,有的被企业兼并,而村级农机管理与服务组织大部分已不存在。幸存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技术基础好的人已外流,人老体弱者从事农机服务已力不从心,而且对新技术、新农机也了解不多,有的农机网点不但技术设备简随,甚至有的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2.服务范围较窄,服务体系中缺少“龙头”企业

多数县(市)级农机服务体系中,还有一定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也有一定的活力,但少部分县(市)级农机服务站农机服务内容单一、范围不广。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更狭窄。原先受国家资助、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机服务公司(站),目前已人无影、站无迹了.而尚在的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缺少“龙头”企业,部分乡镇农机服务站服务品种单一,缺少活力。

3.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要求

乡镇农机人员普遥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绝大部分乡镇农机人员是从70年代中期进站工作的,由于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索质不一,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知识不能更新,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影响了农机服务,尤其是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工作.乡镇、村级农机服务队伍中,不少从业人员由于没有通过系统的技术业务培训,不符合农机化发展要求。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产品跟踪服务等与农机化发展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4.机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宏观调控手段不力

农机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购样机、搞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如果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人减少,特别是对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必然给工作带来困难,影响这些地区农机化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也不够。一些部门除了收费外,很少关心农机的发展,这样只能加重农机户的负担,严重影响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

三、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对策

1.大力宣传,提高对加强农机管理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机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桥梁和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也是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定要大力宣传大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作用,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农机工作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完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

(1)健全体制。乡(镇)一级由县农机局根据一定的配备标准,派驻农机安全管理员,当地人民政府不得抽调去完成其它工作。

(2)职权法定。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职权必须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享有执法主体资格,县农机局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力度,查处重大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指导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业务培训。

3.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效益;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经济。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农村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增强服务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造就一支作风过硬、品德优良、知法懂法、精通业务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4.加强农机站自身建设,做好综合管理

首先是制定各项制度。一是工作分配制度:把各项任务细化、指标量化,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职责。二是考核制度:根据各自分工不同,实行干部年终考核百分制。三是奖惩制度:实行“三奖励”、“三结合”即以奖励为主,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表扬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以此来激励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整个农机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设立服务监督台,热情解答机手咨询,接受群众来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质服务”,使农机管理规范化、社会化。

四、结语

农业机械化管理是指国家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农业机械及其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组织或公民实施管理的活动。农机安全监理是农业机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确保安全”和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农机管理基层问题

论文摘要: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成了农机管理部门的历史使命。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经验探讨我国基层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毕占伟.基层农机管理中的不良现象及该采取的措施[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4,(04)

[2]崔学东.加强村农机管理员队伍建设[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1999,(04)

农机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安全性能;安全管理;农机设备

伴随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深入推进,农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利用农机设备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弱化农作强度,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当地的农民提供致富之路。但是伴随农机使用量的提升,农机在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因此,交通部门和农业部门针对农机的使用状况,颁布了相关的管理规定,标志着农机的安全使用已经步入到新时期,需要合理推进农机的安全管理工作。

1分析农机的使用现状

1.1安全管控部门数量不足

由于乡村地区居民的住宅位置较为分散,不方便集中管理,提升了安全管控工作的难度,并且基层的安全管控部门数目较少。缺乏充足的管理人才,在部分农村地区,没有派遣相关的安全管控人员宣传农机安全知识和指导当地的农民正确使用农机,农机安全意识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农民缺乏安全观念,不能贯彻落实农机安全的管控条例,例如,部分农机使用过程中没有安装车牌,很多驾驶农机的农民并没有获取相关的驾驶证,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处理难度不断上升[1]。

1.2农机设备缺乏维护保养

要保证机械设备的功能时效性,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农民在使用农机设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查,以保证农机的使用期限,但是,目前部分农民过于注重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为了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达到相应的产量要求,驾驶农机设备进行高消耗的长时间工作,忽视了农机设备的维修管理,缺乏相关的维修常识,同时不能按照要求,对农机的内部零件进行规范保养,长此以往,农机会因零件磨损或失效等问题出现工作效能降低情况,不仅会阻碍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效率,而且会导致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1.3缺乏安全使用意识

通过分析农机设备的安全问题,发现很多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农机操作人员缺乏安全使用意识而造成的。目前国内的农机设备都是由农民自行操作,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因此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而且对农机设备的功能没有充分认识,不了解操作使用方法,忽视了相关的规定要求,导致农机设备在道路安全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违规行为,部分农民为了提升农机的工作效率,甚至会私自改造农用机械设施,严重的降低了农机设备的安全性能,相关的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及时的察觉这类行为的危险性,最终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4安全管控难度的提升

目前,我国农机设备的种类正在逐渐增多,正式投入生产劳动的设备也在日益增加,虽然提升了农业工作效率,但是也为相关的安全管控工作增加了难度,促使安全管控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伴随农机种类的增多,管理人员对于农机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的掌握难度加大,导致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农机的设备问题,这些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2提升农机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伴随信息科技的发展变化,信息化的智能设施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针对农业机械设备实施安全管控工作时,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让人们注意到农机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农机安全问题,继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农机安全管控部门需要利用网络信息设备,构建信息化的安全管控机制,利用远程监控技术进行实时监管,融合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合理解决因安全管控部门数量较少而造成的问题。例如,可以与村组织配合开展安全培训活动,集中农机设备的使用者积极参加培训,安全管理部门利用网络的实时性,对各个乡村实行统一的培训,然后由村委组织考试,以便提升农机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2]。

2.2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度

要保证农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就需要提升相关部门的执法强度。首先,需要创建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培训质量,使其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承担应尽的责任义务,实施正确的执法行为。除此之外,相关部门需要构建相应的考评条例,向各个乡村合理分配相关的责任人,有关部门需要对农机安全问题进行定期的检测评价,建立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实施表彰,对于工作中存有问题的安全管理人员实施惩罚,以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规范性,提高安全管控的工作意识。

2.3认清安全管理工作的形式

目前,伴随农机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会对生产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并为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农机发生安全问题概率效高,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正确认识目前的工作形式,明确农业机械设备实施安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有效克服相关的工作问题,确保管理工作各项内容确切落实,定期到各个乡村实施安全检查,使农民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与此同时,农机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农机的维护保养问题,增强管理维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例如,可以利用农村的广播设备宣传相关的农机维护知识,通过分析维护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升农机使用人员安全意识,为农民展示相关安全操作技术,确保农机的使用安全。

2.4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构建农机安全监管服务中心,以便农机挂牌、办理证件、年检等工作开展,健全农机安全监管的网络服务系统。通过农机的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推进农业安全生产氛围形成。严格管控农机驾驶人员的理论考试、年休检查、鉴定农机驾驶的职业技能,从根源增强安全管理,构建具有保障性的农业生产监管机制。增强农机监管部门的装备设施,建立全国范围的信息化农机考试中心,配置有关的配套执法设施,对农机作业过程进行实施全程记录[3]。

2.5完善农机安全的培训工作,确保民众规范操作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农机的安全规范需求,在农村地区严格落实培训工作,综合地理条件,健全农机安全培训的宣传工作,提升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需要在农闲时节,开展农机安全的驾驶培训工作,确保农机使用人员可以顺利获得驾驶证。优化农机培训工作的相关措施,促使农机使用者具备保养农机的意识,保证其可以根据要求,维护好农机的使用性能。增加农机驾驶员对安全驾驶的认识,按照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交通秩序,安全驾驶与操作农机。除此之外,农机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完善农机安检,积极记录每台农机设备的使用情况,督促主管部门按照要求完善年检工作。

2.6增加安全教育的宣传互动

通过强化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可以增强人们的农机安全意识,在农村地区利用电脑、手机、电视等多媒体设备,扩大宣传力度,建造农机安全工作的网络平台,通过发放相关安全管理资料等活动,提升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宣传强度,除此之外,农机安全监管人员需要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对驾驶人员详细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使用规则[4]。

3结语

简而言之,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农机进行安全管理,保证农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以便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从宇.江苏东海县农机安全隐患与农机安全管理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9(14):61+66.

[2]钱建东.示范引领、协力共管、补齐短板,着力创建兰溪农机安全管理新局面[J].现代农机,2019(6):32-35.

[3]卢江平,等.齐心共管、协力共治、创建示范,构建农机安全管理新格局[J].现代农机,2019(4):39-41.

农机管理范文篇6

1抓好系统的建设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工作宗旨,农机安全管理是各个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是农村小康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必须进一步强化系统管理,加强系统的建设。要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保证系统内政令畅通,做到上下一致,左右协调,提高系统的向心力、凝聚力、约束力,增强整体动力和战斗力。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规定要求要坚决贯彻执行,决不能各取所需,自行其是。要严格把好进人关,建立以准人条件为主要内容的人员进出制度。对新人人员要认真审查,搞好岗前培训。对现有人员要按照农业部农机人员培训工程的要求,采取脱产进修,长短结合的方式,不断进行再教育;加速知识技能的更新。要积极工作,努力争取理顺农机管理机构,改变目前事业编制,争取在下步机构改革中列入行政编制,以解决农机安全管理的行政执法任务与机构性质不相一致的问题。

2加强农机安全法规的建设

农机安全管理是组织实施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行政执法工作。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法》和农业部《关于切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文图片、宣传车和召开事故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目前,执法依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陕西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条例》,但对农机安全管理及事故处理所涉很少,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近年来,由于农机事业蓬勃发展,农机拥有量猛增。目前,我县农机总动力15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8000余万元,全县农村劳动量的40%以上由农业机械承担,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但安全问题也将随之出现,没有安全管理规范性的法规是不行的。因此,建议国家能尽快出台农机安全方面的法规,以利农机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农机管理范文篇7

1抓好系统的建设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工作宗旨,农机安全管理是各个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是农村小康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必须进一步强化系统管理,加强系统的建设。要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保证系统内政令畅通,做到上下一致,左右协调,提高系统的向心力、凝聚力、约束力,增强整体动力和战斗力。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规定要求要坚决贯彻执行,决不能各取所需,自行其是。要严格把好进人关,建立以准人条件为主要内容的人员进出制度。对新人人员要认真审查,搞好岗前培训。对现有人员要按照农业部农机人员培训工程的要求,采取脱产进修,长短结合的方式,不断进行再教育;加速知识技能的更新。要积极工作,努力争取理顺农机管理机构,改变目前事业编制,争取在下步机构改革中列入行政编制,以解决农机安全管理的行政执法任务与机构性质不相一致的问题。

2加强农机安全法规的建设

农机安全管理是组织实施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行政执法工作。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图片、宣传车和召开事故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目前,执法依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陕西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条例》,但对农机安全管理及事故处理所涉很少,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近年来,由于农机事业蓬勃发展,农机拥有量猛增。目前,我县农机总动力15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8000余万元,全县农村劳动量的40%以上由农业机械承担,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但安全问题也将随之出现,没有安全管理规范性的法规是不行的。因此,建议国家能尽快出台农机安全方面的法规,以利农机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组织建设

农机管理范文篇8

农机农艺相融合,是以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为依托,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户专题解决困忧粮食作物的农机作业与农艺相融合的难题。同时,与农机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搞好协作关系,结合现代种植结构,提高新式农机具适应性,形成与农艺相配套的机械作业链条。另外,与农业种植专家相配合,改变粗放落后的传统种植习惯,适应新式农机具的作业要求,提高农作物整体效益。此外,还应做好以玉米晚收与小麦晚播新技术和小麦病虫害的机械化综合防控,农作物收获,秸杆还田等环节机械化为内容的试点改革。

2、惠及民生、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环节多,操作难度大,农机部门作为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主要职能部门,为把好事做好,有利于农机发展,实现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目标,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主管科室具体分工负责。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农业部“三个绝不,八个不得”和省“21”条规定,严格遵守《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的要求,规范操作程序,全力保障补贴政策的实施落到实处,制定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并重的“六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了履职有标准,教育有载体,预警有措施,监督有责任,问责有依据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把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公开这个着力点,加强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覆盖全程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使补贴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确保农机补贴政策惠及民生,推进农机化工作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

3、落实责任创建“平安农机”

农机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乡镇农机管理;安全生产;整体质量

1抓好乡镇农机管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

如果农机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则无法保证农民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影响农民的收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型的农机类型,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些农机往往需要一定的操作和使用要求,而使用农机的人们却疏于学习以及防范,从而导致各种农机安全事故频发,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与进步。

2抓好乡镇农机管理安全生产的相关策略探究

2.1健全与完善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体系和机构。乡镇的农机安全管理与监督人员,顾名思义是负责进行乡镇的农机安全管理以及监督,这对工作人员而言,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技术上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之中,因为组织机构等管理方面的缺乏,这些工作人员无法将工作落实到实处,进而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各种农机安全事故也就频频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当地的政府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农机管理安全生产的工作,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体系方式,更好地规范农机管理安全工作,尤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人员的安排,保证每个乡镇都有专门的管理和监督人员进行农机安全管理[1]。2.2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农机安全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了最终的安全管理效果,如果政府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思想,将会直接导致安全管理水平的下滑。充分利用好农用机械的作用,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我国在古代就有利用农用机械和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传统,所以在农机安全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是长久以来,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地更新管理理念,还在采用传统的农机管理理念指导、管理工作,自然会导致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相关安全问题频发[2]。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管理理念的了解和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思想,需要学习国外先进国家,尤其是农业先进国家,都已经在采用现代化的农机管理理念,要积极进行管理理念的引入,从而对我国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当然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不能照搬照抄,要立足于我国农业基本情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与更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确保农机安全管理水平能够稳步提升[3]。2.3注重开展创建活动与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想要提高农机安全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不断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方式,并且提高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识。对此,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从源头上提高农机生产的管理水平,对于各种农机安全事故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避免;其次,由于每个乡镇的农机生产特点存在差异性,相关的管理工作者应根据当地的农业机械实际特点对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保证不同的农业机械驾驶及操作在安全的保障范围内。把各个乡镇农机部门应将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和管理方案以宣传册等手段带进每家每户,督促乡镇与村、村与农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从而有效提高农户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再次,应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技术进行检验,强化牌证管理力度,对违章行为、违法乱操作、黑车非驾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查处,进而从多方面将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有效地降低和消除;最后,应加大宣传,不断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依法执行管理活动,加强违规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曝光,继而有效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3结束语

农用机械的安全管理与使用直接关系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的人身安全,是新时代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对农用机械的安全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规范农用机械的使用,发挥出农用机械的正确作用。在农用机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方面,要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思想与技术,并且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进行改进,做好本地化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对农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培训,发挥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春岭.突破农机监理工作瓶颈提升农机“三率”水平—德州市农机安全监理“三率”调查报告[J].中国农机监理,2015(10):19-20.

[2]周厚荣.玉山县:强化信息联动做好存量变型拖拉机安全监管工作[J].南方农机,2016,47(11):13.

农机管理范文篇10

比上年增长3.65万千瓦,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9万余台套59.7万千瓦。增长了7%推广新型农机具2505台套,其中大中型农机具205台套;农业机械原值达到2.3亿元,完成农机总投入3200万元。农机投入春耕、双抢,完成机耕作业面积62.6千公顷;完成动力脱粒和收割机机收作业面积千48.7公顷;农用运输机械运输总量达到3.9万万吨公里;全县农业机械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3.1%农机行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争取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中央财政资金310万元,完成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农机化目标工作任务。

一、年主要工作成果

(一)争取惠农政策资金410万元。推广新型农机具2500余台套,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

局争取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财政资金310万元,今年。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总计410万元,较去年170万元增加了240万元,购机补贴项目资金大幅增长。从4月1日开始启动购机补贴和现代农机装备项目建设,共补贴农机具1344台套,补贴金额410万元。其中,补贴拖拉机413台(大中型11台)收割机169台(半喂入式2台)耕整机(含机滚船)638台,插秧机2台,背包式机动喷雾器108台,油菜直播机1台套。通过分析,农机具配置比较合理,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保证了农业机械良性发展。

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购机补贴工作中。抓住重点,全面推进。重点推广收割机的同时,强力推广引进大中型拖拉机和水稻插秧机。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民购机积极性高涨,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2500万元以上,为农民增加农机作业收入2400余万元,为农业生产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在5000万元以上。局通过回访调查,购机户、经销商、厂家对购机补贴工作比较满意,普遍反映良好,确保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二)农机技术培训超额完成培训任务。

培训456人次,县农机校举办农机驾驶员及收割机操作手培训班6期。考证456人,培训合格率100%其中:拖拉机驾驶人307人,收割机操作手149人。其中享受县阳光工程培训政府补贴资金的人员309人,发放政府培训补助资金18.54万元。通过农机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机手的技术操作水平和平安生产意识。同时,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农民工素质教育,农机技术培训同样给予了每人600元补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和资金扶助,深受农民群众的好评。

(三)依法行政。

县农机监理局部工作职能向公安交警部门移交。县政府统一领导下,1依法完成监理局部职能移交。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发[]29号文件《关于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管理职能移交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安排。局与县人事、编制、财政、公安等部门共同协调配合,依法向公安移交工作人员5人。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向公安移交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948辆。移交工作于今年2月底全面完成。

监理业务工作实现了全省联网。局新增了电脑、制证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设施,2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为加快农机平安监理信息化建设步伐。配置了农机监理网络管理系统软件,添置了机车、人员档案专柜,培训监理人员5人,实现了制证、档案管理在县级监理站,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减少了农民办事的本钱,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促进了农机监理业务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6月30日前,3拖拉机年检与牌证换发。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全县辖区内拖拉机全部换发新牌证,各类驾驶人换发驾驶证。9月份开展拖拉机年检,监理站组织监理人员深入各乡镇,举办农机平安培训班19场次,发放平安宣传资料、致驾驶员的公开信、平安知识试卷等5000余份。监理站采取上门服务、现场办公、集中料理等形式,各乡镇农机站的配合下,共换(新)发拖拉机牌证1600多台,换发驾驶证1400多本,年检拖拉机1145台。年检率及牌证换发率均达到95%以上。通过拖拉机年检和换牌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机手的平安意识,提高了机车技术状况,大大消除了平安事故隐患,为确保农机平安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与县司法局配合联动,4深入开展平安宣传活动。今年。出动平安宣传车12台次,深入全县各乡镇村开展农机平安宣传,发放平安宣传资料近2000份,并免费为农机手、农户发放《农机》杂志500余份。

(四)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心。

以水稻插秧机推广为突破口,1建立农机化推广示范基地1个。继续加强靖港镇复胜村农机化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复胜村大力引进推广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水稻联合收割机。并在该村进行了2场次现场操作示范扮演,收到良好的宣传和推广效果。特别是久保田半喂入式收割机现场扮演后,当场就有5位农户向我局申请购机,请求在明年优先解决购机补贴指标。

主要是拖拉机大户15户,2发展和扶持农机大户。今年发展农机大户187户。收割机大户172户。这些农机大户承包当地农户的拖拉机耕田、收割机机收、机械化插秧等农机作业,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节约了粮食生产本钱,同时又为自己增加了收入。黄金乡金坪社区的杨杰原已有5台拖拉机参与农田作业和农田整改,今年又申购了1台大型拖拉机,配备了犁、轧辊等农机具,为当地农机户取到示范带头作用,局指导下,组建了农机服务队。

继续开展创立“农机平安县”活动。依照省市局建设农机平安村的要求,3建设和扶持农机平安村15个。建立平安村的基础上。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办公场地,完善规章制度。平安村积极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有关农机平安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农机户、农机手参与平安知识学习和开展相关活动,协助调处农机事故,消除农机事故隐患,共同维护农机平安和农村社会稳定。

以农田整改为契机,4继续做好引导组建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的工作。全县已建立了乌山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靖港镇农机协会、高塘岭镇农机协会。黄金乡以拖拉机大户杨杰为组织者。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组织由农机站牵头,外乡镇农机户参与组织建立。业务上接受农机部门指导,主要开展组织机收、机耕、排灌等作业服务,提供农机具、作业价格、维修、配件供应等信息,解决农机户与农户之间的服务纠纷、难点等问题,受到农机户的普遍拥护和支持,也确保了农户在接受农机服务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证。今年,全县以各乡镇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依托,积极开展跨区机收。据初步统计,全年组织收割机200多台外出作业,完成跨区机收作业面积12万多亩,实现收入1200万元。

(五)加强优化环境建设。

自觉接受监督。1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监督人员3人,局现有行政执法人员11人。共14人。均已按照要求,统一参与了执法培训、考核和年检换证,持证培训和年检考核率达到100%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府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监督,没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无执法投诉。

服务人民群众。2政务公开。

按时向县政务公开中心报送窗口办事情况。单位内部财务每月在财务公开栏予以公开,局机关、监理站、农机校都相应设立了政务公开阵地和政务服务窗口。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没有呈现“四乱”行为和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坚持执行上级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文件和会议形成的决议、纪要等。

机关管理与建设进一步好转。3加强管理。

新增打印机1台、复印件1台、电脑2台、摄像机1部以及办公桌椅等工作必备用品,建立健全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机关内部建设。改善了办公楼卫生设施,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都明显好转;

且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局机关人事档案、文书档案和监理站的机动车档案、驾驶人档案都确定了专人管理。整理归档及时。

确保了大局稳定。4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成立了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班子接待日制度。局长任组长,配备了信访专干,按要求设立了信访接待室。

县农机公司以为代表的退休人员信访件、以为代表的职工信访件,全年信访件两件。经党政主要领导认真研究及时给予了答复并函复信访局,没有造成不良后果。没有因信访事件造成的矛盾和纠纷。一年来没有发生进京、赴省、市越级上访的事件

二、来年主要工作思路及措施

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0余万亩(40h㎡),1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机化。县是水稻生产大县。农机投入春耕、双抢、冬耕年作业面积达到62.6千公顷,收割机机收面积两季近48.7千公顷,为农业机械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农机化要围绕农业产业化来发展,粮食生产的耕、种、收重要环节加快实现机械化,逐步实现烘干、贮存、加工和运输环节的现代化。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农机化发展一是要加强农机与农艺配套研究,土地合理流转,引导产业化生产规范化。二是要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大户强化示范效果。三是以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促农机化发展。

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今年已顺利完成了410万元的惠农政策资金。明年要继续加强与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联系,2以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惠农政策资金的引进力度,力争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建设资金翻番。虽然近几年购机补贴资金逐年增加,但仍然满足不了县农民的需求,补贴指标十分紧张。明年有望缓解这一境况,让购机补贴政策极大地惠及我县广大农民。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展示,送农机科技下乡以及新机具现场操作示范扮演等活动将不少于2场次,推广新型农机具在2000台(套)以上;

推介经验,3打造一流农机化示范区。巩固靖港镇复胜村农机推广示范基地的创建效果基础上。辐射全县。配合市农业局建设县大众垸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利用大众垸“粮仓”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省市的联系和工作汇报,初步形成共识,把大众垸打造成为全省农机化示范区,全县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全面推动全县农机化事业发展进程。

继续扎实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重点做好创建农机平安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的工作。继续加大农机平安监管和平安宣传力度,4抓好农机平安示范县建设。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确保农机平安生产。

提升农机人员技术素质。严格执行《省农机培训实施细则》现有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基础上,5拓宽培训渠道。结合农民素质教育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技能培训,拓宽培训渠道,严抓培训质量。开展农机修理工、电焊工、外出务工人员技术培训等,统一考试和核发相关证件,力争全年培训300人次。

计划将乌山、高塘岭、靖港三个镇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好。进一步巩固黄金乡杨杰的拖拉机机耕服务队、靖港镇何刚辉的插秧机机插服务队。指导和扶持其他乡镇建立农机服务组织,6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巩固和发展乡(镇)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局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促进全县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稳步、健康和有序发展。

实现创新经营。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7盘活农机公司资产。对县农机公司采取“积极运作,盘活资产,创新经营,增加收入”措施,逐步提高职工基本生活水平,解决职工生病就医、就业、住房和生活困难等实际民生问题,达到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局提出“3减2加1设想是出让两个门市部,改建现有农机商业大楼,新建1个农机综合商住楼,盘活资产,创新经营。预计每年出租可创租金收入近30万元。足够发放职工60%基本工资,并可以适当提高在职职工基本生活水平和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同时新增职工就业岗位10个以上,解决职工医保、住房困难等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持公司正常运转。

三、设想与建议

1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政策保证和组织保证。

年适当时期出台“加快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纲领性文件。全县上下营造“没有农业机械化,建议县委县政府深入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题。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加快发展的共识。

2统筹协调农机化发展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