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1:43:24

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1

一、建立主导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突出了政府的主导职能,要求各级政府要组织、引导、支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八项民心工程”狠抓落实。柳锦州书记、黄业斌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力量,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在今年的卫生工作会议上,黄业斌市长要求各地要抓好“五个落实”(即落实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方案措施、配套资金、规章制度)、做到“六个到位”(即领导到位、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指导到位、监管到位)。市政府专门制订了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并多次组织召开县(区)领导会议进行部署。各县(区)、乡镇(办)采取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签订工作责任书等方法,把责任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并把农村合作医疗列入乡镇年度工作考评,推进各地工作的开展。围绕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市、县(区)每月向同级人大写出专报,报告工作落实情况。市政府每月、县(区)政府每半月派督查组到各地督导工作落实。市卫生局每半个月下发1期简报,每3天向市、县(区)、乡镇通报一次各地进展情况,进一步增强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责任感,逐步形成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卫生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落实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责任制。惠阳区委书记王寿铨、区长邓炳球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带领工作组,逐个乡镇检查指导,促进了工作落实,全区参合率达到46.1%,确保了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统筹机制,确保规避风险

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初我们对全市的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乡镇农业人口基数只有几千人,如果以乡镇为单位统筹,风险非常大,极有可能发生“穿底”。为此,市政府作出规定,各县(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以县(区)统筹为主,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暂实行镇统筹,逐步向县(区)统筹过渡。并结合今年的工作任务,决定今年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3月份开始宣传发动,7月1日起正式实施,到年底结合各地的工作情况再进行一次宣传发动,努力完成明年参合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各县(区)领导带领工作人员逐乡逐镇进行调研,针对本地实际,建立了适用本地的统筹机制。惠东、博罗、龙门县及惠阳、大亚湾区由于各乡镇的人口基数悬殊大,决定采取县(区)统筹。惠城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镇的经济实力差距大,决定采用镇统筹。较好地规范了农村合作医疗统筹机制,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三、建立筹资机制,确保资金落实

稳定的筹资机制和资金来源,是合作医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把建立筹资机制,落实各级配套资金作为重要措施来抓。今年初,市长黄业斌亲自带领分管财政、卫生的副市长及财政局长等领导到卫生局现场办公,专题研究解决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财政扶持问题,决定市财政今年拨出434万元,作为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并从今年起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由2元提高到5元。同时,还积极与各县(区)政府协调,要求各级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全面落实了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资金,县(区)及乡镇(办)两级补助达到每人每年5元的标准。其中,惠阳和大亚湾的区、镇两级财政对参保农民补助达到每人每年10元,确保了农村合作医疗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全市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达到人均每年30元以上,其中惠阳、大亚湾区35元,惠东县33元,博罗县32元,龙门30元,惠城区有的镇达到45元以上。

四、建立宣传机制,确保农民自愿

农民自愿参加是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为此,我们把深入宣传作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点,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一是通过媒体宣传。今年来,市电视台、电台、《*日报》及县(区)新闻单位,采取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农民现身说法等方式,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意义及方针政策,报道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受益群众的典型事例,各乡镇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等,播放镇领导动员讲话、宣传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二是通过资料宣传。采取张贴海报、下发宣传资料、《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等方式进行宣传。市卫生局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海报1万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手册5万份,下发到各县(区)组织张贴和宣传。各县(区)也结合自己的特点,张贴、悬挂各种标语2136条,制作《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38万份,分发到每个农户,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及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所能得到的好处。三是通过会议宣传。各县(区)、乡镇采取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等方法,由县(区)及乡镇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重点解决领导怕烦、干部怕难等问题。市里还专门组织160多位县(区)及乡镇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业知识培训。各县(区)也分别举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培训班,共培训乡镇、村干部等管理人员1930人,提高了各级合作医疗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四是深入农户宣传。县(区)及乡镇领导带领驻队干部和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发动,消除农民群众怕亏的思想顾虑,提高他们自觉抵御大病风险的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惠东、博罗、龙门等县的农业人口基数大,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分别派出工作组下到各乡镇组织宣传发动。农村合作医疗今年才刚刚进步的惠东县,派出了12个工作组在镇里住了一个多月,督促各镇的宣传发动工作。龙门县是我市开展宣传发动最早的县,因工作难度大,由县政府督查办全程督导各镇的的工作进度。由于六、七月份正值农忙季节,为搞好宣传发动,镇、村干部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走村进户进行宣传和登记收费,很多同志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有的带病坚持工作,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的下乡补贴。

五、建立监管机制,确保规范管理

为加强资金管理,市财政局和卫生局制订下发了《*市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各县(区)分别制订了《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办法》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与监管的具体规定。一是建立了专帐管理制度。县(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行文,规定县(区)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在当地农村信用社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帐户、各乡镇设支出帐户,乡镇农村合作医疗支出帐户支出的最高限额为5000元,超过此限额,信用社一律拒付。农民个人缴纳的基金及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的资金,由村民委员会在缴费截止后三日内交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存入其基金专用帐户;乡镇财政部门在缴费截止后五日内将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划入基金专用帐户;县级财政部门,在缴费截止后十日内将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划拨到基金专用帐户。为农民发放补助金,由合管办工作人员开具支票,由农民本人到信用证支取。做到银行管钱不管帐,经办机构管帐不管钱,实现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二是建立了监督管理制度。规定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每年对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审计一次,资金的使用情况每月在镇务、村务公开栏向农民公示一次,确保农民的知情权、监管权,确保制度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三是逐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惠阳区政府投入10多万元,为区、镇合管办配备了电脑,并在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政府的网络平台正在构建区、镇两级农村合作医疗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市也将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此项工作,确保农村合作医疗科学规范管理。

六、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受益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内容和特点

“农村合作医疗”本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社会保障而实施的一种措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即农民每年交一定数额的合作医疗资金,集体与政府也可投入一部分,共同形成专项基金,农民就医时可按一定比例报销医药费。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由农民自愿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民办公助社会性资金,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必须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不得挤占挪用。

1、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及其经办机构进行管理。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在经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并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规章制度,按照规定合理筹集、及时审核支付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2、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缴费和财政支付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农民个人缴费及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资金,原则上按年由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在乡(镇)设立的派出机构(人员)或委托有关机构收缴,存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地方财政支持资金,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划拨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专项资金,由财政部根据各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和资金到位等情况核定,向省级财政划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全额拨付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并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逐步完善补助资金的划拨办法,尽可能简化程序,易于操作。要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情况,逐步实现财政直接支付。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具体补助办法,由财政部有关部门研究制定。

3、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与小额医疗费用补助结合的办法,既提高抗风险能力又兼顾农民受益面。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年内没有动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要安排进行一次常规性体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订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各县(市)要根据筹资总额,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和额度,确定常规性体检的具体检查项目和方式,防止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超支或过多结余。二、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要把好三个关口和抓好四个环节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的内容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和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预算(计划)调整的真实性、合法性;征收、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经办机构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征收医疗基金项目、标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费缴纳义务人是否按照规定标准,及时、足额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经办机构是否依法及时支付医疗金;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营运是否安全,增值是否合规、有效;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

所以,基于上述内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资金审计要找准审计的主线和切入口,就是以资金运动作为主线,资金流向哪里,审计就追溯到哪里。1、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项审计要把好三个关口。

一是资金流入关口。审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流入是否合规,资金是否按照预算和规定来源渠道及时到位。

二是资金流出关口。主要审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拨付是否有预算,有无预算外拨付;是否按项目进度、按预算进行拨款,有无因拨款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或因提前拨款形成资金闲置、造成资金浪费的问题;是否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资金,有无挤占挪用的问题;资金拨付渠道是否流畅,有无资金中途渗漏,造成个人私分、贪污等恶意侵吞问题。

三是资金结余或缺口关。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如有结余或缺口都要查明原因,原因可能有:高估冒算项目成本、费用,置换项目,不实施或不完全实施预算项目等其他原因都可能形成资金结余;资金损失浪费,挤占挪用,超预算实施项目或其他原因都可能形成资金缺口。

2、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项审计应着重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搞好审前调查。通过审前调查摸清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资金的基本情况,熟悉有关政策和规定。二是制订好审计实施方案。根据审计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审计实施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向有关部门下达审前自查通知,了解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情况。四是进行审前培训,提高认识,统一审计方式方法。实践证明,开展审前调查和被审计单位自查及进行审前培训,是贯彻突出重点、节约成本、提高审计质量的一种好做法。

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是审计人员的主要方法之一,此方法适应于医疗资金或单一资金的追踪检查,通过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行为,直到资金最终的合法、有效、效率和效果使用。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经常会发现因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资金“渗漏”或“蒸发”的现象,使医疗资金的使用达不到预期目的或专用目的,损害了资金使用者的切身利益。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审计效果,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人员的可控制范围之内,其缺点是耗费时间、精力,也扩大了国家审计成本支出。在具体的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往往采取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完成样本审计的流程过程以期获取舞弊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放弃或扩大审计样本。审计路径:确定源头资金总量→确定资金流转环节→审查流转环节资金的安全存在性→计算资金流转的时间性→审查资金流转末端的完整性→测试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县(市)进行试点,截止2004年4月,在全国304个试点县已有6444个乡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0397亿,人口的参合率(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比例)为54.70%。各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基本做法是自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按每人每年10元(部分东、中西地区高)缴纳合作医疗资金,同各级政府每年每人补助的20元一起形成合作医疗基金,储存在县(市)国有商业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的财政基金专户内;参保农民到县(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凭合作医疗证可直接按比例报销部分医药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将为农民报销所支付的资金数额以及相关凭据,定期报到县(市)或乡(镇)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经县级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审核并开具申请支付凭证,由银行或信用社直接将资金转入有关医疗机构的银行账户,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

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农民就医状况有所改善,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参保农村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

虽然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全国农村情况看,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我国农村医疗保险运行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医疗保险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不高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145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为5.08亿人,4.10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0.7%。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2006年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2.72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合计为155.81亿元。但是我国的农村人口超过8亿,仍然有大部分农民没有参加到合作医疗体系中。

(二)农村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低

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情况看,大多数试点的起付线、封顶线以及报销比例不合理,农民的收益面偏小,难以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根据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筹资和运行状况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1.0397亿农民的平均受益面(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平均补偿率)只有30.00%左右,农民自费负担70.00%左右,这说明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还很低。

(三)乡镇卫生院的资源利用率低

乡镇卫生院处于村级诊所和县医院之间,在技术上不如县医院,而在服务的灵活度以及成本方面又比不上村诊所,因此,乡镇卫生院的资源利用率严重不足,业务量减少,自身生存困难,乡镇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出院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对与全国的情况,我乡的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乡2003年有7369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占总人数的78.39%,到了2006年底有10043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占总人数的93.6%,上升了15.2%。财政共为合作医疗补贴资金200860元人民币。农民的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平均补偿率达到了50%,乡镇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达到40%,一般的病都不用去区里的大医院。

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的投资额少,地方补贴不足

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自身设计上存在技术缺陷,国家没有明确的筹资政策,只是靠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推进,各级财政对合作医疗没有明确的支出渠道。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地方财政吃紧,许多乡村的集体经济已所剩无几,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补贴减少,农村卫生资源明显不足。

(二)基金统筹层次低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在村一级实行,以村为单位,抗风险能力差。这对于基金筹集而言就显得层次太低,不可能形成具有经济规模的投保人群。根据保险的基本原理,农村医疗保障参加的人数越多,人群覆盖面越大,分散风险能力则越强,测算出来的医疗资金出现过多节余或超支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农民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农民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和对农村医疗保险的认识和信任不足,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中央政府采取了各种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增幅有限,而且农民的税赋负担却非常沉重。从1994年至1999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12.6%(,低于负担的增长(超过23%)。虽然农村税费进行了改革,但农民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医疗的攀升超过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农村医疗费在农民的家庭年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使大多数农民,尤其是广大的中西部农民承担不起。

其次,是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低。从全国合作医疗保险的现状看,大多数地区脆弱的信任机制使农民对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认可差,参保意愿不强。信任机制的缺失表现在,一是宣传教育不够,不少地方乡、村干部工作方法比较简单,只向农户收钱,不向农户做宣传教育工作,致使近80%的农民对医疗保障制度不了解,对其作用、权利、义务、运行程等更是缺乏认识,直接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二是对干部不信任。因为不少地方存在“干部病了吃好药,群众病了熬草药”现象,大多数农民对乡、村干部管理合作医疗基金缺乏信任,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交上去,会被干部挥霍掉。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和医生的医疗水平及个人品质也不满意。

(四)管理水平低

首先,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极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效益。按照农村的行政区划设置卫生医疗网点,使不少网点实际上业务不足,甚至可有可无。

其次,卫生技术人员缺乏、水平低、服务差。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少,技术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据有关调查统计,乡(镇)卫生院医生中拥有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人数仅占总从业人员的20%左右;村医生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到一半。这离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镇)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没有对医德、医风进行有效监控。

再次,县乡卫生体系机构重叠、人员臃肿现象突出,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县级的卫生医疗机构,除县级医院外,还有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以及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机构等,乡镇除了卫生院之外还设有计划生育指导站。这些机构大多自称体系,自己进行小而全的建设,不仅造成医疗卫生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大量非专业人员,提高了机构运行成本。

三、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建议

(一)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农村医疗保障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财政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根据政府当前的财政能力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应加大对农村医疗经费拨付的比例,明确资金分担比例,对贫困地区的分担份额高于发达地区,对低收入或无收入者,应制定一些减免办法。加强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扶持力度,把政府作为医疗保险体系的一方,充分发挥政府的立法、监督和管理的职能,尽快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村医疗专项预算基金。在解决农村医疗保险问题上,政府不仅应加大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力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全社会和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的高度重视,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农村医疗保险问题得不到充分解决,农民就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我们九峰乡目前的情况是农民已经意识到合作医疗的好处和必要性,但是我乡的经济相对于发达地区还比较落后,没有十分有效的办法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增加农民的收入方面下功夫,在财政的资金和政策上帮助农民尽快的致富,从而达到解决农民医疗问题的目的。

(二)加大财政预算,提供廉价优质的医疗服务

向广大农民提供廉价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当今农村医疗保险的关键。医疗保险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要求能够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抑制医疗机构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促使医院在医疗质量、医药价格、服务态度等方面展开竞争,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而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为此应加快医疗、医药体制改革,给农村医疗保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大力度整顿农村医疗市场,取缔非法行医,打击伪劣药品。实行医药公开,规范统一药品购销和规范用药,同时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就我乡来说财政每年拨出2万元农村医疗合作专款用于宣传和乡镇医师的培训。同时积极的筹集和储备资金用于乡医疗站的设备更新。

(三)创新农村医疗保险模式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4

一、补偿对象

*县参加新农合人员。

二、补偿期限

期限为一年。时间自20*年1月1日零时起至20*年12月31日24时止。

三、筹资方式

全县参合农民每人每年3元,由县财政出资。

四、补偿办法

(一)参合农民大额医疗补偿起付线为6万元(先计算总费用中的不可报部分),参合农民在补偿期限内多次住院的,只减一次起付线。

(二)参合农民大额医疗补偿比例:在石家庄市域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80%的比例补偿;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70%的比例补偿。

(三)参合农民住院费用补偿范围:用药目录和收费价格按照《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河北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执行;诊疗项目按照《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项目补偿规定(试行)》执行。

(四)参合农民跨年度发生的一次性住院费用在一个补偿期限内进行补偿。

(五)参合农民大额医疗补偿封顶线:医疗总费用6-30万元(含)的,封顶线为10万元,30万元以上的封顶线为15万元。封顶线为参合农民在一个补偿期限内的累计补偿额。

五、经办机构

参合农民大额医疗补偿工作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承办,县卫生局、县财政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大额医疗补偿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六、不予补偿的范围

(一)*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予补偿的项目;

(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或中国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战争、军事冲突、暴乱或者武装叛乱;。

(四)核爆炸、核辐射或者核污染。

七、受益人

参合住院患者生存时,受益人为本人;参合住院患者身故时,受益人为法定受益人。

八、大额医疗报告

参合农民在石家庄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际花费的医疗费用达到50000元时,或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际医疗费用达到40000元时,本人或家属应及时报告县合管中心对参合住院患者医疗消费信息进行核实,受理电话:*。

九、补偿申请

(一)参合住院患者所支出的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后,由本人或法定受益人作为申请人,填写补偿金给付申请书。向*县合管中心申请补偿时,需提交下列资料:

1、诊断证明、住院票据及医疗费用明细等;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5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吉林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方案》和长春市《关于建立长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从九台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促进九台市农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结合运行一年来所取得的试点经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医疗保障制度。要注重集体扶持,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要扶持参合,提倡有能力的企业赞助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发展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和集体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靠群众办卫生事业的重要体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对于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任务,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指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通过政府投入、农民个人集资及社会各界筹集的合法基金。

第四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实施大病统筹为主,坚持自愿参加、民办公助、因地制宜、互助互利、受益适度、科学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凡从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以及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本实施细则。

第六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应列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目标管理,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领导

第七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九台市为单位,成立由市长为主任,常务副市长、宣传部长以及分管农村、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为副主任,卫生、财政、农业、民政、教育、广电、农行等部门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管理委员会下设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设立,人员、房舍及办公设备由市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调剂解决。管理办公室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列入九台市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管理办公室对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有以下职责:

(一)具体负责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规划的起草,贯彻落实有关方针、政策,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日常宣传发动和检查督导工作;

(二)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管理;

(三)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审批和管理;

(四)负责对各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审核与补偿审批、统计,定期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帐目,接受群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五)负责监督下级管理办公室的工作;

(六)协同管理委员会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报销、卫生服务、管理监督等制度;

(七)定期向管理委员会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动态及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

(八)管理办公室每月要在电视台通报本月的资金使用情况及报销实例等具体运行情况;并在每月十日送发《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态》;

(九)完成政府及上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交办的其它有关事宜。

第九条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卫生院院长组成。管理小组在卫生院下设办公室,由院长、主管院长、财务、防保、医护人员组成。管理小组及下设办公室有如下职责:

(一)管理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宣传和实施管理工作;

(二)管理小组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听取办公室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管理小组每半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并由办公室将结果张榜公布,以便接受监督,取信于民;

(四)管理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将收缴的个人缴费资金及时划拨到市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帐户;

(五)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对乡(镇)管理小组和上级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好资金的管理和支付;

(六)办公室负责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以下简称参合农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建立“参合农民健康档案”、“门诊、住院报销记录”及编制相关的统计报表,并存档备查;

(七)办公室负责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业务的咨询、解答和处理;

(八)办公室负责向所辖各村提供参合农民本月资金使用情况及报销实例等相关资料,确保各村及时公示;

(九)办公室要做好其它配套服务工作。

第十条成立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市纪委书记任主任,由监察、审计、药监、物价、财政监督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乡(镇)长代表、人大代表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检查、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情况。具体监督职责如下:

(一)检查监督贯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的执行情况;

(二)检查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和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包括工作进度及参合率等);

(三)检查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情况;

(四)检查监督贫困户、特困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资金的落实情况;

(五)检查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补偿到位情况及有无超范围、超标准补偿等问题;

(六)检查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专款专用、收支平衡情况以及有无贪污、挤占、挪用、截留等问题;

(七)检查监督定期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使用帐目情况;

(八)检查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规范情况;

(九)定期组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将检查监督结果向市政府、管理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办公室及定点医疗机构等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限期整改,及时纠正和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和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十一)接受群众的举报和投诉;

(十二)根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和截留、挤占、贪污、挪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一条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委会要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意义做好宣传工作。要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基本原则,引导农民树立互助共济的观念,积极参合。

第十二条卫生、财政、农业、民政、教育、广电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参与、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

第三章资金的筹集

第十三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筹款要坚持不下指标、不许垫款、不许强迫、完全自愿,筹款额度与承受能力相适应、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

第十四条个人缴费。根据我市的经济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确定农民个人缴纳的费用每人每年为10元。

第十五条政府资助。中央财政对参合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按照(4:3:3)的比例,每年人均分别补助4元、3元、3元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

第十六条中央、地方财政将根据参合农民人数给予相应补助。农民个人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级政府均不予补助。

第十七条农民中的贫困户、特困户的参合资金由省财政转移支付的大病救助资金解决;五保户、优抚对象的参合资金由民政部门代缴。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十八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由市(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筹集,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市政府投入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每年一次性拨付;农民个人缴纳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村民委员会收取,或由农民个人自动缴纳。按照个人——村委会——乡(镇)、办事处财政所——市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帐户的顺序缴纳。

第四章基金的管理与使用

第十九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管理委员会指定由管理办公室进行管理,在管理委员会认定的九台市农业银行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建立健全《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准挤占或挪用。并建立由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财政局、农业银行三家联合办公的一站式管理服务机构,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多部门统一管理,确保基金封闭运行,安全使用。

第二十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为门诊基金和住院基金两部分。

(一)门诊基金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总额的16.7%,即将个人缴费部分的50%用于参合农民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医药费的补偿,超支不补。

(二)住院基金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总额的83.3%,主要用于参合农民患有大病住院的医药费补偿。

第五章补偿办法及范围

第二十一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以大病补偿为主,兼顾受益面;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受益适度,略有节余,节余结转下年,超支由当地财政垫付。具体补偿办法如下:

(一)参合农民在办证的乡(镇)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可以使用门诊基金,但不得异地使用。门诊基金可按户一起使用,当年未使用而继续参合的,节余的门诊基金可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参合的,门诊基金在下年启动时废止。

(二)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药费用使用住院基金支付。根据所发生的医药费金额的不同,采取“分级起付、按段计算、累加支付、上线封顶”的补偿办法,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药费不设报销起付线,在市内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药费(指在报销范围内的)报销起付线为500元,在长春市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药费报销起付线为1000元。具体分段报销比例如下:

500元以内报销20%

501—1000元报销30%

1001—3000元报销35%

3001—5000元报销40%

5000元以上报销45%

一年内实际报销金额累计不能超过7000元。

(三)参合农民因同一种疾病,按正常转诊程序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连续住院所发生的医药费用,由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给予累计报销。

第二十二条参合农民住院的费用一律由本人垫付。住院时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患者,出院后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住院收据、费用明细、合作医疗专用复写处方等相关手续直接在所就诊的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申请报销;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三院住院的参合患者,入院当日(节假日顺延)必须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交给该院的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保管备查同时进行登记。出院后持患者本人身份证(未成年人持户口本)及其复印件、转诊单或急诊入院卡片、出院诊断书、出院收据、合作医疗专用复写处方及所有费用的明细单等相关手续直接在其就诊医院的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申请报销;在长春市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患者,出院后一周内,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患者本人身份证(未成年人持户口本)及其复印件、转诊单、出院诊断书、出院正规收据、用药复写处方及所有费用的明细单等相关手续,直接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申请报销。

第二十三条外出及外出打工人员在异地因病住院时,必须在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就诊(在长春市发病应到17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在入院三日内通知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出院后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及其复印件、打工所在地单位证明、村委会证明、出院诊断书、住院费正规收据、复写处方、所有费用明细单、住院病历复印件(必须加盖医院印章),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申请报销。外出人员必须为急症入院,否则不予报销医药费。

第二十四条已参加商业保险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学生或农民,因病住院发生医药费时,必须先到投保的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然后凭相关手续的复印件(复印件上必须加盖保险公司印章)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申请报销。

第二十五条管理办公室与定点医疗机构定期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及管理办公室不得拖欠参合农民所报销的医药费。

第二十六条参合农民患急重病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连续门诊转诊治疗,但未来得及住院就死亡的按下列办法执行:即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死亡的由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给予报销;在九台市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死亡且医药费达到500元(乡镇与九台市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医药费可累加计算)起付线的,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给予报销。参合农民报销时应出具急诊病志本、死亡证明、医药费收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参合农民因患下列特殊疾病在门诊治疗,医药费达到500元以上的,按住院医药费给予报销。

(1)糖尿病(合并感染或有心、肾、眼、神经并发症之一者)。

(2)尿毒症的透析治疗。

(3)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

(4)器官移植的抗排异治疗。

(5)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6)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心、肺、肾、肝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者)。

(7)白血病(需继续化疗者)。

(8)风心病(出现心功能不全者)。

以上8种疾病门诊治疗时,必须在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登记,发生的门诊医药费可以年为单位累加计算,报销时应出具该病原始的、权威的(二级以上医院)诊断书和门诊复写处方,再凭正常报销应有的手续,参合年度末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申请报销。

第二十八条参合农民患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只能依靠间断住院输血治疗时,住院医药费可以年为单位累加计算,在参合年度末持相关手续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申请报销。

第二十九条参合农民跨“参合年度”住院,其住院医药费用按“参合年度”单独累计。参合年度末的在院患者,在每参合年度末的25日前医药费达起付线的要在当年结帐,未达起付线的结到下年。超过参合年度发生的医药费用,如果该患者未继续参合,不予补偿。

第三十条医药费的报销范围按省、市有关规定执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补偿:

(一)未参加本辖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的医药费用。

(二)未在指定医疗机构诊治的医药费用。

(三)未按转诊程序进行诊治的医药费用。

(四)计划免疫保偿范围内的传染病及未按传染病归口治疗原则诊治的医药费用。

(五)计划生育手术及其并发症费用。

(六)住疗养院发生的医药费用。

(七)非基本医疗诊疗项目:

1、服务项目类:

(1)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

(2)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理等特需医疗费。

(3)省物价部门规定医疗机构收费项目之外的其它医疗服务费用。

2、非疾病治疗项目类:

(1)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如:色素斑、雀斑、粉刺、口吃、打鼾、唇裂、痦痣、腋臭、多毛症、对眼、斜视、弱视、眼残缺、重睑成形术、打耳眼、脱痣、激光美容平疣、除皱、美容按摩、洁齿、镶牙、牙列不整矫正、黑黄牙治疗;治疗先天性斜颈、先天畸形足、平足、O形腿、X形腿、多指、肢体残缺的费用。

(2)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如助长、增智、食疗等。

(3)各种健康体检。

(4)各种预防、保健性诊疗项目。

(5)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3、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

(1)应用正电子发射机断层扫描装置(PET)、电子束CT、立体定向放射装置(r-刀、X-刀)、心脏及血管造影X线机(DSA)、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装置(SRECT)、医疗直线加速器、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

(2)体外震波碎石。

(3)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人工晶体、血管支架等体内置换的人工器官和体内置放材料。

(4)眼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

(5)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

(6)吉林省物价部门规定的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4、治疗项目类:

(1)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

(2)除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它器官或组织移植。

(3)心脏激光打孔和快中子治疗项目。

(4)近视眼矫形术。

(5)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营养疗法、磁疗、理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

5、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费用,主要包括:

(1)就(转)诊交通费、急救车费。

(2)空调费、取暖费、电视费、电话费、婴儿保温箱费、食品保温箱费、电炉费、电冰箱费及损坏公物赔偿费。

(3)床位费、护理费、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煎药费。

(4)膳食费。

(5)文娱活动费及其它特需生活服务费用。

6、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

7、各种研究性、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

(八)由于违法、犯罪、吸毒、麻醉品成瘾症、酗酒、自杀、自残、打架斗殴、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及其它责任事故引发的医药费用。

(九)用血时所收取的押金、补偿金、管理费及服务费等费用。

(十)因雇佣关系或企业生产性伤害造成的医药费用。

(十一)使用《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以外的药品及出院所带药品。

(十二)医疗收费中项目不明的其它费用及未经物价部门批准的诊疗项目。

(十三)将原始收据丢失的医药费用及其它不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

(十四)其它情况可参照医保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将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考核制度,自愿申报,由管理办公室依据《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准入标准》和《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确定为定点医疗机构,加挂统一制作的定点医疗机构的牌匾。运行期间,考核不合格的将被取消定点资格。

第三十二条九台市内的定点医疗机构确定在各乡(镇)卫生院、九台市人民医院、九台市中医院、九台市第三人民医院、九台市铁北医院、九台市妇幼保健所、九台市结核病防治所。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确定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第二临床医院、中日联谊医院、吉大口腔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省中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第二医院、长春市传染病院、北方肝胆医院、长春市妇产科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长春市神经精神病院、长春市烧伤医院、解放军二O八医院。

第三十三条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按照《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执行。

第七章组织实施

第三十四条凡本市辖区内的农村户籍人口必须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居住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村民委员会共同负责组织家庭全员参加。

第三十五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年为一周期。年中不增不减,即生者不添,死者不减,中途迁入者不增,迁走者不退。

第三十六条参合农民要将身份证、户口本等有关证件提供给村民委员会用于登记,乡(镇)卫生院管理办公室负责建档、入户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该证由管理办公室定期核查,如有遗失及时报告。凡因医疗证保管不慎造成医药费流失的,由本人负责。

第三十七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为每户一证。住院时必须粘贴本人照片(学龄前儿童除外),使用期限为三年。参合农民只有持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才可享有相应的待遇。

第三十八条对患病的参合农民实行定点就医,逐级转诊制。门诊必须在办证的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才可享受门诊补助,需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可按照参合农民个人意愿选择卫生院。参合农民需转往上级医院诊治时,由卫生院出具转诊单,经主管院长签字同意后方可到市(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结核病转市结防所);需转往地市、省级医院治疗的,必须由九台市医院、中医院、三院、结防所出具转诊单,主管院长签字同意,并经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批准。

第三十九条管理办公室要建立严格的医药费报销制度。参合农民应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诊断书和正规收据、费用明细、复写处方等相关手续按规定报销。

第四十条参合农民的义务和权利:

(一)及时按规定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二)自觉遵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规定;

(三)积极配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工作;

(四)参合农民应互相监督,对未按户参合及冒名顶替等不良现象应进行举报;

(五)因病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转诊的,有权享受医药费用的补偿;

(六)在办证的乡(镇)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参合农民,免收挂号费,部分辅助检查(心电、B超、X光、化验)的费用减免20%;

(七)连续两年没有使用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参合个人,第三年由办证的乡(镇)卫生院负责进行一次免费常规体检(含内、外科查体,血、尿常规化验,胸透检查),实际发生的体检费用,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拨付;

(八)参合农民有权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办事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有权对其提出批评和建议。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规章制度的机构和个人可进行举报。

第八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要经常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督查与审计,以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十二条管理办公室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九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进行基金管理。每年应编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决算表,报管理委员会审核。

第四十三条管理办公室要定期公布基金收支情况、医药费补偿标准、补偿对象及补偿数额,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及群众监督。

第九章奖惩

第四十四条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十五条凡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帐目不清、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或挪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对有关责任人将根据情节,依据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对故意拖欠参合农民报销的医药费或不按规定标准进行医药费补偿的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6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制度

走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农民医疗互助经济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的,农民自愿参加,通过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满足了社会主义发展条件下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对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向社会医疗保险的必要性

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率,改善了农村医疗条件,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不足,自愿性因素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度较大,并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不公平性问题,这种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制度上和受益上,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效用受到严重影响,在风险分担上也存在一定不足,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制约,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向社会医疗保险,具有一定必要性。1.社会需求上的必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群体对医疗保险的需求,而社会保险能够最大程度上弥补其不足,更具全面性和灵活性。2.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必要性。社会医疗保险的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比更具优越性,正逐步体现并完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走向指明方向。3.分担风险的必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能力较低,风险分担能力薄弱,而社会医疗保险在风险分担上占据优势地位,能够有效缓解医疗风险压力。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向社会医疗保险,将是大势所趋。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投保方式上比较独特,以自愿性为主,对于低收入者和身体健康年轻人来说,极易出现逆向选择,此种方式下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难度较大。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下,以强制性投保方式为鲜明特征,这就能够有效弥补自愿性投保方式的不足,降低逆向选择的几率,减小资金筹集难度,并且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2.全覆盖与部分覆盖相结合。在自愿性投保方式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有限,与社会医疗保险相比则处于劣势地位,并且逆向选择正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自愿性医疗保险无法根本上实现普遍覆盖。而疾病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可避免性,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走向,应当基于疾病的普遍性这一要素出发,全面提高覆盖面,而介入社会医疗保险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强制性投保方式下的社会医疗保险能够实现全面覆盖,通过全覆盖与部分覆盖的有机结合,实现投保对象的全面覆盖,并保证医疗保险涉及医疗相关内容的全面性,满足不同病种及个体的差异需求,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走向,保证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全面性和便捷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够实现基本医疗与大病医疗的有效统筹,为参保者提供可靠保证,最大程度上降低重大医疗费用负担,降低医疗风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向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变,能够基于医疗救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解决效率问题,满足不同群体在医疗保险上的多元需求,具有一定可行性。3.高效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投保方式上以自愿性原则为主,但这就给资金筹集带来一定难度,并且加剧了农村医疗风险,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疾病风向的承担与抗击上效率较低。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门诊补偿率较低,常见病与多发病无法得到更好的治疗和补偿,因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而社会医疗保险在投保方式上侧重于强制性,这就使得社会医疗保险具有一定强制性,其主要是对法律手段加以合理利用,在立法基础上执行相关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规范实施,保障双方的权利,具有一定优越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一定可行性,实现高效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的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提供可靠保障,增强抗击医疗风险的实际能力,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一定弊端,走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具有一定可行性,通过强制性与自愿性结合、全覆盖与部分覆盖结合、高效性与多样性结合,来增强抗击医疗风险的能力,为全体居民提供公平可靠的医疗保障,满足个体差异需求,有效解决效率问题,提高医疗保险的实际价值,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弘 单位:丰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参考文献:

[1]杨熙.“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2015.

[2]王蕊.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6(29).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7

今年,我市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1号)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年7月1日起,在全市建立县办县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同步推行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简称补充医疗保险)。到6月30日止,全市5县(市、区)均建立了县级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全面推行补充医疗保险,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152.4万人,覆盖率79.3%,参加补充医疗保险123.9万人,覆盖率64.4%。今年1-9月,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有14429人获得了住院医疗费补助,补助金额达1254万元;补充医疗保险虽然在7月份才启动,但至9月底,仅3个月时间,就有725人获得了医疗费赔付,赔付总金额达159.67万元,其中获得5000元最高赔付限额的有67人。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市委、市政府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郑利平亲自部署,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清林和王莉莉副市长亲自抓,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树西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并成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协调小组。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并设立县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3-4人,镇(街)成立了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配备3-5名专兼职人员,全市县镇两级的管理人员达206人(其中县级17人,镇(街)189人)。同时,村(委)会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管理网络。

(二)统一制度,共同推进

*年,我市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同时推行补充医疗保险。全市统一建立县级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市级统筹的补充医疗保险。为规范全市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市政府统一制定了《*市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市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和《*市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全市统一具体做法,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的宣传发动和收费工作由镇村负责,具体管理工作由县合医办和县、市社保基金局负责,两项工作紧密配合,互相促进。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制度,从*年7月1日起,全市合作医疗实行县级统筹,补充医疗保险由市统筹。二是统一实施的起止时间和筹资方式,即农村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每个年度的起止时间都是1月1日至12月31日,实行一次性筹资,每年11、12月为下一年度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和收费时间。三是统一筹资标准,合作医疗每人每年筹资25元,其中省财政补贴10元,市补贴2元,县(市、区)补贴3元,农民个人缴费10元;补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的保费为15元,农民在参加合作医疗的基础上,投保补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交费5元,市县财政补贴10元。四是统一补助比例和上限(封顶线),合作医疗补助比例统一定为凡符合报销范围的住院总费用,都按50%比例补助,不设起付点,每人年内累计补助住院费上限为2000元。补充医疗保险的起赔点为4000元,参保人因病住院,其符合赔付范围的住院医疗费,超过4000元的部分,按50%给予赔付,年内累计最高赔付10000元。

(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2月20日省电视电话会议和5月11日市政府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动员大会后,各县(市、区)、镇层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将全体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明确工作目标。市政府在通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讲了*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要达到70%以上,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党委、政府把合作医疗工作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农村的中心工作来抓,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把工作实绩和干部年度工作责任制结合考核。

(四)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工作开展

为使广大农民了解和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知识,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发动,把合作医疗的政策和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市政府专门印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知识问答》宣传单张75万份,发到每个农户,同时指定市有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在6月份每天的黄金时段重复播放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知识、标语。各地在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电台、墙报、黑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的同时,还通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派发宣传资料,以及通过受惠群众的典型事例讲好处、讲实惠等方法,提高群众自愿参与意识。由于各地的宣传工作到位,大大加快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进度,全市各县(市、区)均在今年6月25日前超额完成了市政府讲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五)加强督查,促工作落实

今年,市、县两级政府都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督查力度。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市政府先后组织了5个督导组两次进行了专项督查,深入到各镇(街)检查宣传发动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各地参加合作医疗和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的人数进行核实,经过查对人员名册、资金帐户以及抽查农户的合作医疗凭证等,核实各地参加人员的上册率和到户率都达到100%。此外,在宣传缴费期间,市政府和市合作医疗办及时通报各地的工作进度和做法经验,有效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资金按时到位

今年市、县两级财政加大了扶持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扶持力度,市、县两级的财政补助资金达到人均15元,其中扶持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人均5元(其中市2元、县级3元)、扶持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人均10元(市财政负责1/6、县级财政负责5/6),纳入财政预算。7月31日前,市、县两级扶持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补助资金已全部到位。今年市、县两级财政扶持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资金达768.4万元,其中市财政补助294.7万元,县(市、区)财政补助473.7万元;扶持补充医疗保险的补助资金达619.9万元,其中市财政补助103.2万元(半年计,每人0.83元);各县(市、区)补助516.7万元(半年计,每人4.17元)。

二、经验和体会

*年,全市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工作进度快,效果好,在5、6月份的集中宣传发动和缴费时间,仅用了40多天,就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工作目标,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共同推进,大大提高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

我市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同步开办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既增强了合作医疗的吸引力,激发农民自觉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又提高了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使农民获得更大利益,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如云安县,今年1-9月份已有1597人获得了合作医疗的补助,补助总金额达到165.5万元,人均获得补助金达1036元。从7月1日后,同时获得补充医疗保险赔付的有79人,赔付总金额达14.9万元,人均赔付额为1888元,两项加起来,人均达到2924元,大大提高了农村医疗保障的保障水平,使农民获得更实惠的医疗保障。云安县六都镇下四村的徐彩凤女士,丈夫在去年因病去世后,她带着一家四口,靠省吃俭用,供二个儿子读中学,生活非常困难。自从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她家一直都参加合作医疗,今年还参加了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年7月5日,她在家中楼梯不慎跌伤,造成重度颅脑外伤,在市人民医院治疗一个多月,住院费1.7万元。她在合作医疗得到了2000元的补助和补充医疗保险5000元的赔付,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还给予1020元的补助,合计8020元,及时解决了她的生活困难,避免了因病致贫。

(二)领导重视,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把该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快了我市贯彻落实省人大议案决议和贯彻落实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的步伐,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思想认识到位,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前提

为了迅速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各县(市、区)及镇(街)两级党委、政府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层层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动员会议精神,使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真正认识到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这项稳定农村、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实践表明,统一各级和各方面的认识十分重要,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工作的前提。

(四)宣传发动到位,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基础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8

我县被自治区列为20*年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个扩展县之一,这是我县广大农民群众的福音,是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身体健康重视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工作动员大会,目的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我乡新农合工作。刚才李金阳乡长对我乡开展合作医疗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我很赞同。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同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是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返贫,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引导并资助,实现农民看病“风险共担,互助共济”,让农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城乡居民收入、卫生资源配置及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与城镇职工享受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和目前推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广大农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很弱,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不仅严重威胁着农民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真正建立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才会逐步得到缓解。

其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实现农民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第三,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能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而且还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思和干劲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让广大群众放心创家业,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央决定,今后各级政府新增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卫生,并在传统的按机构和项目拨款的基础上,增加对农民的医疗补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通过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拉动农民的健康投资,提高农民的医疗消费能力,将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在医疗机构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和药品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反过来,农村卫生网络的完善,又可以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提高农民参加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建立双方良性互动的机制,从而实现农村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健康保障工作,农村卫生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村卫生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为我县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争取下,今年下半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区20*年第二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1个县之一,这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我县卫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更是我县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的大好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乡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还存有许多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时间紧迫,按自治区的要求,6月10号要完成农民的缴费工作,7月1日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工作。前期工作任务繁重,农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部分群众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信任,不了解,工作中还需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因此,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把这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好事办好,确保我乡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成功。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地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9

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是保证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取信于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运行、健康发展的关键。合作医疗的管理主要是指经办机构(如:合作医疗管理局)对供需双方(参保群众和医疗机构)行为的管理。合作医疗的监督是指某一监督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对上述三方行为的监督和评价。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管理

(一)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能级原理,各级政府都应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隶属于同级政府领导,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指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委、扶贫、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下设办公室,可与同级卫生厅(局)的基妇处(农村卫生处)合署办公,也可单独设立。

协调小组负责对建立、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政策制定等宏观管理工作。具体工作有:

1.制定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资金统筹办法、合作医疗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

2.确定各级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具体补助标准;

3.制定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制度等规章制度;

4.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共同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5.定期向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汇报合作医疗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

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

1.培训合作医疗管理人员;

2.指导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的制定,审查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3.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等;

4.检查督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规范其运行;

5.及时研究解决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6.定期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等。

--市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由政府领导任组长,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委、扶贫、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下设办公室,可与同级卫生局的基妇科合署办公,也可单独设立。

--县(市)级人民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政府领导任主任,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委、扶贫、审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负责有关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8-10人,也可根据服务人口数核定编制(一般按3-5万人配备1人)。经办机构应定为行政事业编制,比照公务员管理,财政全额供给。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有关组织、领导、协调、调度、管理、监督、考核、奖惩等工作。具体工作有:

1.合作医疗的组织宣传发动工作;

2.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规划和计划;

3.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章程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补偿报销制度,基本用药目录,自费药品目录,不予补偿的医疗范围,转诊制度,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基金财务核算制度,信息统计管理制度以及监督、考核、奖惩制度等)。

4.确定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标准,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和补偿比例;指定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用账户,保证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5.定期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保持基金的收支平衡。

6.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合作医疗运行中的问题,使合作医疗基金发挥最大效益,公平、合理地补偿合作医疗参加者的医疗费用,维护参保者权益。

7.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和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收集、汇总、整理、分析、传递、贮存、反馈、上报合作医疗信息。

8.进行年度工作考核、总结,表彰先进,惩处违规行为。

9.定期向同级党委、人大、政府和监督委员会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管理中心或结算中心)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具体工作有:

1.执行合作医疗协调小组、管理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具体负责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业务管理工作;

2.审定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卫生机构;

3.设立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切实做到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公平、公正、合理使用;

4.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和基金财务核算制度,按照规定要求筹集、管理、使用合作医疗基金;

5.审批医疗转诊,审核报销医药费;

6.监督检查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行为和执行合作医疗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包括医疗行为、服务质量、医疗收费、药品价格、报销程序、补偿兑现等;

7.及时向社会公布合作医疗基金的具体收支和使用情况,主动接受参保农民的监督;

8.按时准确填写各种统计报表并及时上报。

--乡(镇)人民政府设立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政府领导任主任,以农民代表为主体、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县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在乡镇政府设立派出机构(人员),设办事人员2-3名。派出机构办事人员和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得从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

--村级也可以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由村民委员会主任任组长,村民代表为成员。

(二)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供方)

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服务费用,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满意服务,是实施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

要在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前提下,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大农村卫生投人,全面加强农村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保证其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的条件。在农村建立起基本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到位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这是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前提和保障。

2、加强农村卫生全行业管理和监督,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关键。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严格农村卫生机构、人员和卫生技术应用的准入管理,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和非法行医。

3、为参保农民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是合作医疗管理的基本内容

要引入竞争机制,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择优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选定定点医疗机构后,应与其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医疗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并在实施中加强监管力度,实行动态管理。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到:改革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服务成本,简化就诊手续、方便患者就医,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确保参保者的权益。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是合作医疗健康运行的保证

县、乡(镇)、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合作医疗章程和管理规定,规范服务行为,加强质量控制,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安全。

一是要加强对农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规范门诊登记、住院病历、专用处方、收费票据、转诊审批、报免程序、减免登记、统计报表填写及汇总上报等。重点对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医疗安全与质量、合理用药、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医疗器械消毒等进行监督检查;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定期评价。

二是要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药品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定并实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医疗报销药品目录和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推行药品集中统一采购,可由乡(镇)卫生院统一代购药品,严禁假劣药品进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5、控制医疗费用,减轻农民大额医疗费用负担。

(1)合理确定支付范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基本医疗,分担大病经济风险,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由于合作医疗基金有限,为便有限的资金合理使用,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同时,必须制定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检查项目,合作医疗不予报免项目等相关规定,对合作医疗的支付范围加以限定。

(2)合理确定补偿比例、起付点和封顶线。合作医疗基金补偿的重点应放在大额医疗费用和住院补偿。补偿比例要根据筹集资金总量,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一般认为补偿比例应在20%~80%之间确定,低于20%合作医疗对群众缺乏吸引力,超80%可能导致卫生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要坚决杜绝医疗费用全报全免的不科学做法。具体补偿比例应遵循医疗费用花费越多,补偿比例越高的原则确定,以体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互助共济的特点。对于就诊病人流向的控制,可以考虑采取合理确定起付点和封顶线的办法实现。

(3)控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费用。要采取措施,通过签订服务合同约束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过度医疗服务行为。具体控制方法可通过实行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和按平均费率付费(单元付费)两种支付方式实现。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对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行为缺乏约束力,一般不宜实行。实行总额预付和单元付费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有一定困难,如实行按项目付费,必须对传统的做法进行改革。

(4)建立逐级转诊制度。转诊的顺序原则上是:村一乡(镇)-县(市)-地(市)-本省-外省。要建立严格的转诊审批制度,既要保证需要转诊的病人及时转诊、及时治疗,又要控制不应该转诊的病人转出,同时上级医疗机构也要及时将恢复和康复期病人及时转回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康复治疗,以充分利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保证合作医疗资金的合理使用,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发生。

(5)审查和监控医药费使用。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及其下设的办事机构,要定期对县乡、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行为进行检查监督、考核评价,包括处方、病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药品价格、医疗收费等。对严格执行合作医疗管理规定并做出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三)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管理(需方)

1、明确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有权享有规定的各项医疗补偿;有权享有各项医疗保健服务;有权监督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有权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和人员提出批抨和建议;有权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出批评和建议。

义务:自觉遵守和维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按期足额缴纳合作医疗资金;积极配合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的医疗保健服务;监督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发放新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证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户为单位注册,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发放就诊证。参加人员按规定持证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享受相关待遇。

3、对持证就诊住院者的医疗费用予以结算和补偿。

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及其乡镇办事机构要及时受理参保群众报销补偿医药费用的申请。对于符合本县“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或《章程》)规定的医药费用,凭病人出院时的医药费用票据,按照规定的报销比例给予报销补偿。在条件具备时,也可以实行由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直接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该由病人承担的部分费用由病人直接与医疗机构结算。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

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合作医疗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保证合作医疗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公平、合理、有效使用,保障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平衡、专款专用、正常运作,维护合作医疗参加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权益的重要措施。

(一)成立监督组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有效的农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遵循管理与监督分开原则,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般不与管理委员的组成人员交叉任职。可由以下人员组成:

主任:主管监察、审计工作的副县(市)长

副主任:县(市)监察局局长、审计局局长

成员:纪检、农业、农工委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

有的地方由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牵头成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以加大监督力度,监督和规范行政行为。

监督委员会按以下方式组成:

主任: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管领导

副主任:县级政协分管领导

成员: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政协相关委员会的负责同志,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

(二)明确监督职责

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1.检查监督贯彻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的情况;

2.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落实情况(包括工作进度及参保率等);

3.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基金的落实到位情况;

4.检查监督贫困人口合作医疗参保资金的落实情况;

5.检查监督合作医疗补偿及时到位情况及有无超范围、超标准补偿等问题;

6.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基金的专款专用、收支平衡情况以及有无贪污、挤占、挪用、截留等问题;

7.检查监督定期公布合作医疗基金收支、使用账目的情况;

8.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的规范情况;

9.定期组织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10.对合作医疗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将检查监督结果向政府、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卫生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及医疗卫生机构等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限期整改,及时纠正和解决合作医疗运行和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接受群众的举报和投诉;

12.根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和截留、侵占、贪污、挪用合作医疗基金的单位和人员。

(三)对供方、需方和经办机构等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对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监督

对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合作医疗本身的抗风险能力,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减少浪费。

监督的主要内容有:

(1)执行合作医疗政策有无偏差,如有偏差应分析原因;

(2)对合作医疗参加者的医疗费用偿付是否合理、准确、及时;

(3)合作医疗资金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

(4)对合作医疗参加者和约定医疗单位不良行为是否进行处罚,处罚是否公平、合理;

(5)是否切实保障了合作医疗参加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6)是否将医疗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否遵循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资金管理原则。

(二)对合作医疗卫生服务供方的监督

医疗单位在合作医疗资金控制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维持合作医疗费用的收支平衡,减少不合理医疗开支,真正保障合作医疗参加者的基本医疗需求,对合同医疗单位及医务人员行为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对合同医疗单位监督的内容,包括:

不合理用药、违规用药;做不必要检查和忽视常规检查;乱收费,包括分解收费项目,擅自增加收费标准,不坚持出入院标准;医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多开药,虚报医疗费用金额等。

(三)对合作医疗参加者的监督

合作医疗参加者的医疗消费意识,对医疗卫生服务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合作医疗参加者的觉悟等因素对合作医疗资金的支出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合作医疗参加者进行监督,主要内容包括:

1、过度医疗消费和超前医疗消费

在合作医疗中,过度医疗消费是指合作医疗参加者过度利用卫生服务,主要反映在要求医生多检查、多开药;超前医疗消费是指合作医疗参加者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利用"高档"医疗服务,即常规检查可以确诊的,非用高精尖设备不可,基本药物能解决的要用非基本药物。对这两类消费行为通过建立特殊检查治疗审批制度,制订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等措施加以控制。

2.为他人开药和借证他人就诊

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谁参加合作医疗,谁才有享受合作医疗待遇的资格。合作医疗参加者为他人开药或借证给他人(未参加合作医疗的人)使用,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对其他合作医疗参加者来说是一种侵权行为,应通过监督加以控制。

(四)合作医疗监督的基本步骤

为获得较好的监督效果,应在监督过程中按一定程序来实施监督。合作医疗监督的基本过程包括:制定监督计划、实施监督检查以及纠正偏差。

1、制订监督计划

制订监督计划,是实施监督的关键步骤之一,没有一个明确、完整的监督计划,是难于达到监督目的的。

(1)明确监督对象和监督标准。合作医疗监督机构的监督对象是: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卫生服务机构和合作医疗参加者,这三者构成合作医疗监督的客体。监督标准是实施合作医疗监督的依据,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必要前提。监督标准一般可根据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实施细则或合作医疗的目标提出监督标准。

监督标准可以是:

(1)合作医疗资金及时到位;

(2)合作医疗资金专款专用;

(3)收支平衡;

(4)资金筹集符合筹资原则;

(5)补偿未超过规定的范围和比例;

(6)报销手续齐全,经严格审批;

(7)合作医疗明细登记表、月报表属实;

(8)用药范围末超过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

(9)转诊经批准,有转诊证明;

(10)帐目公开。

2.确定监督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关键点:由于合作医疗监督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在实施监督中,监督人员不可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细节上,而是要抓住关键性的问题,以提高监督效率和效果,这可称之为选择关键点。

在合作医疗监督中,关键点是合作医疗资金以及卫生服务供方。合作医疗资金管好用好,合理支付与补偿,保持收支平衡等,才可使合作医疗长足、稳步发展;卫生服务供方服务质量好、效率高,自觉控制医药费用,才可使农民受益,同时卫生机构本身也得到发展。

2、实施监督检查

监督计划一经制定,就要付诸实施,监督组织根据监督计划来对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以保证合作医疗方案的实施和正常运转。

实施监督检查,常用的方法有:

(1)工作检查;

(2)统计报表的监测和分析;

(3)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分析;

(4)专项调查;

(5)召开座谈会;

(6)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

3、纠正偏差

通过对合作医疗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会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措施来纠正偏差,以保证合作医疗的顺利实施。

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决策失误,制定的合作医疗目标或方案不符合客观实际;计划执行不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末认真履行职责;用人不当;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协调力度不够等等。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偏差。

在纠正偏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1)监督组织只具有监督权,而没有纠正偏差的行政干预权。

监督组织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措施,但措施是否被采纳,还在于同级政府或上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监督组织无权采取纠正措施。

(2)信息反馈的渠道:对发现的问题和偏差,主要有两种途径来反映,一是及时反馈给同级或上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由管理机构进行处理和修正;二是反馈给同级或上级政府,必要时由政府采取行政干预。对违法事件可报请司法部门予以查处。

(五)多种形式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

1.民主监督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定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采取公布举报电话、开辟各种投诉途径(设立投诉箱、投诉接待站等)、经常主动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听取群众对合作医疗、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合作医疗管理和经办机构要采取张榜公布等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和使用情况,使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使用情况完全公开、透明,真心实意地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努力地改进工作,确保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制度监督

通过制定各种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的监督管理。

3.自身监督

(1)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定期向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2)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定期向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努力改进工作。

(3)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会计监督,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必须加强并充分利用。

农村合作医疗范文篇10

一、**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

**年,**区共有乡镇24个,村(居)委会251个,常住人口99.8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户数2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乡镇卫生院24个,村卫生室2838个,乡村医生3273人。自**年1月1日**市开展新农合工作以来,截止今年3月底,全**区参保乡镇20个和3个街道办事处,占100%,参保村251个,占100%,参保人数达52.13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72.4%。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农合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研究政策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支持和保障措施。区政府**、2006连续两年把实施新农合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各乡镇根据区政府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新农合实施办法及相关制度;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合协调小组,并设立经办机构。区、乡镇两级政府都把实施进度和实施成效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新农合政府资助资金的到位。

二是精心实施。各级政府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和动员农村群众参加;卫生、财政、民政、农业、宣传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业务指导、政策宣传解释和工作督促;人大、政协等部门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支持和监督;基层乡镇、村的广大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承担了组织发动、人员登记、经费收缴和医保证发放等大量基础工作。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重视,工作扎实,群众参与热情高,确保了各地筹资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是规范管理。区、乡镇成立了新农合管委会,设立了专门的新农合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行政村设立了新农合联络员,三级组织网络的建立,为新农合制度的规范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经办机构在制度正式实施后,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简化结报审核流程,实施服务承诺,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切实加强基金监管,制订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基金收支专门帐户,严格费用审核,建立重大结报金额复审制度,杜绝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补偿支出,定期通报和公布基金运行情况,提高基金运行透明度,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二)坚持原则、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农合的多种运作模式。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实施原则。各地在筹资过程中,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由于宣传引导工作到位,在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年,各乡镇参保率均在60%以上,2006年,各乡镇参保率均在72%以上。在筹资机制中,坚持了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在基金的使用上,坚持了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障适度的原则,保障合作医疗正常运行。

二是不拘形式,积极探索各种管理模式和机制。目前,各地在新农合的具体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二种:**年是政府和卫生部门联合运作型,2006年有部分乡镇增加了村级新农合领导小组,如蒙村、寺山、南泗等乡镇。村级新农合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委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厂由村委主任和村医担任,成员由村委干部、小学校长、各自然村(屯)村民小组厂组成。村级医疗办公室的职责和义务:(1)担负“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职责,为本村农民群众看病和提供预防保健服务;(2)办理本行政村新农合门诊报销,方便参合农民看病就诊。(3)指导本行政村参合住院农民办理报销住院补偿。(4)坚持一年四季长期办理本行政村农民参加新农合,做到填表登记、收费、发证一条龙服务。(5)牵头完成村级新农合领导小组的工作目标任务,做到有效宣传,使本行政村农民自觉自愿参加新农合,每年参合率达70%以上。

(三)大病统筹。实施大病统筹,使广大农民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参保人员因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而发生的符合支付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大小,分级定比,按照医药费用,分段计算,累进补偿。

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既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又初步解决了农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比较有效地增强了农民群众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心。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对全区302户家庭995人抽样调查显示,对制度的满意率达到了93.1%。

**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二是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提高,抵御大病经济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三是合作医疗的制度运行比较平稳,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区在前段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中,经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措施、宣传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和服务到位等,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通过专题调查发现,在有些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应该加以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农民群众对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还不够高,存有侥幸心理和各种疑虑。一是有的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好,一般不会得病;二是有的农民觉得交进基金会的那部份钱,被别人使用,心理上不平衡;三是有的农民怕报销兑现难。由于存在种种顾虑和担心,因此,致使参加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还比较低。

(二)部分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的卫生基础设施还比较差,房屋老化、设备陈旧、医疗水平低、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还制约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部分农民对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济承受能力还比较弱。看病先垫付巨额医药费困难较大。另外,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受益面还比较窄,补偿比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充实和改进。

(四)目前的医疗救助制度作为大病统筹的补充,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实际运行中部分农民都没有参合,而困难对象往往无法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无法享受这一政策。如农村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一旦发生大额医疗费用,将严重影响其基本生活。

(五)缺乏榜样作用。如每月报销情况及得到大病救助的人员名单和大病救助金额没有公式,在有效宣传方面缺少生动的例子。

(六)仍然还有部分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据了解现在部分农民没有参加合作医疗的主要原因是,一个是外出打工的,因为现在的合作医疗在**区没有能够覆盖到外出打工人员的医疗报销部分,所以,这部分农民没有参加。另一个人群就是农村中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民也没有参加。一方面他们认为报销的比例等各方面的原因,别一方面觉得自己有经济能力,能够承受医疗风险。我在调查中还发现一类人群,农村合作医疗是在试点阶段,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合作医疗的制度,有一部分的农民对合作医疗的制度有一种不太信任的倾向。

(七)乡镇门诊没有补助,导至农民门诊病也要办住院,目的只是为了得到报销。这样同时增加了农民和医院的负担。

(八)为了提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现行的制度设计采取了大病、小病兼顾的补偿模式。**区所有乡镇从便于开展工作的角度,都采用了家庭账户制。这种办法并不符合合作医疗的宗旨——互助共济。

三、改进**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一)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正确领会中央精神,不断提高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要使广大干部明确,建立和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确保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农民的思想,下狠功夫、真功夫、硬功夫,把这件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认真抓好,并取得成效。

(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建立一切有利于农民的机制,努力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一是要切实广泛深入地宣传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利用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消除部分农民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疑惑和顾虑,让广大参合农民及时了解全市补偿情况,看到发生在身边的补偿实例,真正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优越性,从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加、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是要不断补充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实行一整套为农民着想,简易、方便、快捷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尽量简化报销程序,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以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三)要进一步改善合作医疗单位的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强化和改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对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的利润率应进行合理限制,严格执行药价标准,以薄利多销取代暴利,建立行政监督机构和实行举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使农民既当受益者,又做监督者,以确保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使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四)要进一步总结推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验,努力探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合作医疗“双轨”并行、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建立救助制度,设立救助基金会,重点资助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户参加合作医疗,同时,对得到合作医疗补助后仍可能致贫、返贫的患病农民,或因患大病补助“封顶”后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的农民,实行医疗救助。救助基金可实行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和社会各界支持等多渠道解决,不断把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做大,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五)落实公示制度:主要在乡镇、村两级公示,要求村级卫生所在村政务公开栏公示本村本所当月病人补助情况及在上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病人补助情况,乡镇级卫生院由区合管办统一制作公示栏,公示本镇居民住院及上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病人的补助情况。通过公示,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体现了合作医疗的公正、公平性,给了群众一个参与监督的机会,村里谁家补多少钱,成了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群众对补助情况明白了,也就放心了。

(六)现在的制度设计也要考虑研究,如何把外出打工人员的医疗风险保险问题解决。可以和有关部门联合推动,在城市里考虑建类似于合作医疗的医疗保险制度。

(七)乡镇级门诊病应考虑适当补助,使可住院可不住院的病人,选择了门诊治疗,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长期慢病和可住可不住院的病人自主选择了门诊输液、服药等治疗方法,他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金额的限制,充分享受补助,同时减少了参合农民因住院而增加的一系列费用引起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也减少了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门诊统筹还充分体现了合作与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合作性质。

(八)顺应农民心理,改变筹资顺序,创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模式。**区所有乡镇都采用了家庭账户制主要是从提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积极性的角度考虑的。家庭账户制规定农民每年每人缴纳的10元钱中有8-9元存入家庭账户专门用于自己或家属的门诊小病报销。这种办法并不符合合作医疗的宗旨(互助共济),也明显降低了合作医疗对农民大病的保障力度,仅仅是把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和比例作了上去,实际上用于补偿农民大病的可支配合作医疗统筹资金大为减少。之所以要靠降低自付资金中的共济比例来吸引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方面有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地区推行第二次农村合作医疗没有成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农民将信将疑徘徊在合作医疗大门之外,所以不得不降低农民出资中用于共济的比例;另一方面每人10元钱许多农民并不是负担不起,而是认为参加合作医疗如果一年中没有生病,自己缴纳的钱就全都“贡献”给其他人使用了,觉得自己吃亏,所以也不愿意加入。客观地说,尽管在新的运行年度开始之前基层政府都会选取一些上一年度获得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农民“现身说法”进行宣传教育,但是在短期内改变农民的这种心理并不容易。所以,我建议尝试一种新的筹资模式来顺应农民心理,引导其加入合作医疗。

现行筹资顺序是农民首先向基层政府缴纳每人10元的合作医疗参保费,然后区级财政、市级财政、省级财政按照参加人数依次配套,最后凭着农民和地方财政的到位资金,申领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意味合作医疗筹资过程结束。在此过程中,让农民先出钱并承诺给予农民大病风险保障,农民往往会以“乱收费”的眼光猜疑和犹豫。我建议调整筹资顺序,由地方财政先将每人10元钱的补助金筹齐,然后中央财政注入补助金,最后凭着已经到位的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收缴个人负担部分,让农民感觉到承诺真实可靠,是马上可以兑现的。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原来地方和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是按照农民参加人数确定的,如何在先前确定补助资金规模?我认为,在合作医疗启动阶段,可以淡化“谁参保就补助给谁”的观念,参考全区上年末的实有农村居民人数,先按照每人10元全部给予补助。从财力的角度讲,在现行的筹资办法中,其实各级财政事先并不知晓有多少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所以必须按照全部农民都参加的最大补助值来预备资金,也就是说一般不存在按照农村总人口补助会出现各级财政因财力紧张出资不足的问题。在农村合作医疗按此新方式筹资启动之后,可望较快落实大部分个人“份子钱”,运行一、两年后留下的少数“拒不加入”者,可能会缩小到无关紧要的小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