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4:50:04

脑卒范文篇1

【摘要】目的探讨冰毯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发病12h内入院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冰毯亚低温治疗72h,使体温在32℃~35℃,药物治疗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结果两组体温及心率均有差异(P<0.05),冰毯亚低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合理使用冰毯亚低温疗法,能降低脑组织耗氧量,保护血脑屏障,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关键词】亚低温;脑卒中;脑保护

体温升高会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加重病情,影响预后。文献资料证明,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温度每下降1℃,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9%[1],同时可避免深度低温的副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及护理经验,我科于2002年11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1月~200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均经过CT或MRI检查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脑干梗死或出血除外),年龄38~81岁,平均(55.6±8.61)岁,男40例,女3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严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1.2方法

1.2.1分组将发病在12h内入院的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6例,常规药物治疗组36例。亚低温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6~80岁;常规药物治疗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8~81岁。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疾病的轻重程度、发病及开始治疗时间、并发症以及既往史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2治疗方法亚低温治疗组入院后立即使用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GT-200亚低温治疗仪,设定温度(34±1)℃进行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72h(患者意识清醒后停止治疗),通过体表散热使中心体温和脑温降至所需温度,通常在32℃~35℃之间,同时进行常规治疗;常规药物治疗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其他辅助治疗基本相同。

1.2.3观察指标两组入院后均检测体温、呼吸、心率1次/h,每2h测血压1次,共10天,以观察亚低温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同时于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两组间死亡率进行对比。

2结果

2.1死亡率亚低温治疗组存活27例(75%),死亡9例(25%);常规药物治疗组存活18例(50%),死亡18例(50%)。两组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生命体征亚低温治疗组治疗1周内体温维持在34℃~36℃,心率由入院时的88~110次/min降至60~80次/min;常规药物治疗组于治疗第2天开始体温明显升高,一般38℃左右,其心率由85~100次/min增至96~125次/min,两组体温及心率差异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亚低温治疗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均评分38±3.9,常规药物治疗组38±4.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个月后,常规药物治疗组存活18例,平均评分为23±4.2;亚低温治疗组存活27例,为17±3.6,亚低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下降趋势。

3护理

3.1病室环境病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室内地面每日用“84”消毒液拖2次,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18℃~22℃,湿度(60±10)%,良好通风,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陪伴人数以1~2人为宜,避免噪音及强光刺激。

3.2饮食护理急性脑卒中急性期昏迷者暂禁食,病情稳定后方可予鼻饲流质饮食。饮食以糖果及蛋白质为主,不给予高脂肪及油腻食物以免腹泻。饮食温度在30℃~32℃或不超过当时体温为宜。

3.3呼吸系统的护理急性脑卒中亚低温状态下,患者的自身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呼吸系统感染,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气管切开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气管内吸痰的无菌操作,做好呼吸道的湿化和雾化,可滴入稀释的糜蛋白酶+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并定时翻身叩背,以利于黏稠痰液排出,防止痰痂形成和呼吸道干燥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3.4皮肤护理降温毯置于患者躯干和臀部,皮肤温度较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易发生冻伤和褥疮。因此降温毯应平铺于床单下,勿皱折,防止降温毯雾水渗湿,并及时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且按时翻身按摩,每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硬结,预防褥疮及冻伤的发生。亚低温治疗组无一例患者发生褥疮及冻伤。

3.5预防并发症(1)应用亚低温治疗可使呼吸减慢、潮气量下降甚至呼吸抑制,合用冬眠合剂时呼吸中枢受抑制,可能出现呼吸麻痹、呼吸骤停,因此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模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指标,一旦患者呼吸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亚低温治疗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因此在行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一般行心电监护,通常心率维持在60次/min以上,血压90/60mmHg以上。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病应更加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6体温调节护理肛温和鼻腔温度保持在32℃~35℃比较安全,过高则达不到降温的目的。因此在护理患者时要严密观察降温机的工作,严禁忽高忽低,并防止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寒战。寒战时耗氧量可增加100%~300%,并产生热量,对降温不利。复温时多主张自然复温。

4讨论

近十余年研究发现亚低温(32℃~34℃)的脑保护作用明显,且副作用小,其治疗机制是[2]:(1)降低脑组织代谢量,减少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乳酸堆积。(2)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的损伤修复。(3)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摄取。(4)抑制白三烯生成,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5)减少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阻断钙超载对神经的毒性作用。(6)具有抗感染、抑制代谢、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呼吸性碱中毒的作用。(7)使内皮细胞活性降低,显著减轻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由此可见亚低温对治疗急性脑卒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脑卒中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产热保温系统失调会出现体温过低,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已不能维持有效体温,可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如血压下降、加重脑的缺血性栓塞、呼吸减慢、排出减少或下降,故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心律失常、心肺并发症等[3]。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严重低温(<35℃)时禁用冰毯,否则会加速机体呼吸、循环、代谢减慢甚至终止而导致死亡。

尽管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显著,但远期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最近研究表明长程低温(一般指亚低温持续时间>24h)能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因此本研究采用持续72h。研究表明,缺血4h以内开始亚低温效果较理想,提示脑缺血4h内开始亚低温可能是较理想的治疗时间窗,脑缺血8h开始亚低温仍有脑保护作用。Coimra采用低温33℃,持续5h研究亚低温治疗时间窗,结果显示缺血2h和6h后开始低温能减少神经细胞损伤50%。本文采用发病12h内作为治疗时间窗,主要是由于许多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往往>8h,所以有必要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尽管在亚低温治疗组中没有根据不同时间分组,但可看出,>8h后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患者仍有一定益处。

【参考文献】

1王忠成.实用颅脑损伤.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43,334-335,437-477.

脑卒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2月~2003年5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发病1周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并排除已有明确的肝、肾疾病和恶性肿瘤者。共入选109例患者,男67例,女42例。

1.2方法

1.2.1病史记录

回顾病史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既往卒中病史,同时记录患者有无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一般情况。

1.2.2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所有患者在入院48h内测定血清白蛋白,白蛋白<35g/L者进入低血清白蛋白组。

1.2.3评价标准

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uropeanStrokeScale,ESS)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Index,BI)卒中患者生活能力量表,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1次,同时在出院时,采用BI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并记录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死亡率。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出院时ESS和BI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51.44vs76.22,41.58vs74.12;P均<0.001);出院时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20.0%vs4.3%,P<0.001)。见表1。表1低血清白蛋白组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比较(略)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病前摄入少,病后需要依赖别人进食,恢复过程又需要更多能量,发生营养不良的机会较多。营养状况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广泛存在营养不良,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营养不良有恶化的趋势,这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结果。用于评价营养状况的血清学指标中,血清白蛋白水平测定是最准确的,也是临床上最常用营养学指标之一。Gariballa[2,3]研究发现,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35g/L)可明显延长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时间、延迟康复、增加感染率和病死率。本研究发现入院48h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出院时ESS和BI显著相关,血清白蛋白低,患者出院时ESS和BI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有统计学差异。

脑卒范文篇3

【关键词】亚低温;脑卒中;脑保护

体温升高会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加重病情,影响预后。文献资料证明,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温度每下降1℃,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9%[1],同时可避免深度低温的副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及护理经验,我科于2002年11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1月~200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均经过CT或MRI检查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脑干梗死或出血除外),年龄38~81岁,平均(55.6±8.61)岁,男40例,女3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严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1.2方法

1.2.1分组将发病在12h内入院的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6例,常规药物治疗组36例。亚低温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6~80岁;常规药物治疗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8~81岁。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疾病的轻重程度、发病及开始治疗时间、并发症以及既往史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2治疗方法亚低温治疗组入院后立即使用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GT-200亚低温治疗仪,设定温度(34±1)℃进行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72h(患者意识清醒后停止治疗),通过体表散热使中心体温和脑温降至所需温度,通常在32℃~35℃之间,同时进行常规治疗;常规药物治疗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其他辅助治疗基本相同。

1.2.3观察指标两组入院后均检测体温、呼吸、心率1次/h,每2h测血压1次,共10天,以观察亚低温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同时于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两组间死亡率进行对比。

2结果

2.1死亡率亚低温治疗组存活27例(75%),死亡9例(25%);常规药物治疗组存活18例(50%),死亡18例(50%)。两组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生命体征亚低温治疗组治疗1周内体温维持在34℃~36℃,心率由入院时的88~110次/min降至60~80次/min;常规药物治疗组于治疗第2天开始体温明显升高,一般38℃左右,其心率由85~100次/min增至96~125次/min,两组体温及心率差异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亚低温治疗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均评分38±3.9,常规药物治疗组38±4.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个月后,常规药物治疗组存活18例,平均评分为23±4.2;亚低温治疗组存活27例,为17±3.6,亚低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下降趋势。

3护理

3.1病室环境病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室内地面每日用“84”消毒液拖2次,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18℃~22℃,湿度(60±10)%,良好通风,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陪伴人数以1~2人为宜,避免噪音及强光刺激。

3.2饮食护理急性脑卒中急性期昏迷者暂禁食,病情稳定后方可予鼻饲流质饮食。饮食以糖果及蛋白质为主,不给予高脂肪及油腻食物以免腹泻。饮食温度在30℃~32℃或不超过当时体温为宜。

3.3呼吸系统的护理急性脑卒中亚低温状态下,患者的自身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呼吸系统感染,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气管切开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气管内吸痰的无菌操作,做好呼吸道的湿化和雾化,可滴入稀释的糜蛋白酶+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并定时翻身叩背,以利于黏稠痰液排出,防止痰痂形成和呼吸道干燥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3.4皮肤护理降温毯置于患者躯干和臀部,皮肤温度较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易发生冻伤和褥疮。因此降温毯应平铺于床单下,勿皱折,防止降温毯雾水渗湿,并及时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且按时翻身按摩,每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硬结,预防褥疮及冻伤的发生。亚低温治疗组无一例患者发生褥疮及冻伤。

3.5预防并发症(1)应用亚低温治疗可使呼吸减慢、潮气量下降甚至呼吸抑制,合用冬眠合剂时呼吸中枢受抑制,可能出现呼吸麻痹、呼吸骤停,因此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模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指标,一旦患者呼吸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亚低温治疗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因此在行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一般行心电监护,通常心率维持在60次/min以上,血压90/60mmHg以上。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病应更加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6体温调节护理肛温和鼻腔温度保持在32℃~35℃比较安全,过高则达不到降温的目的。因此在护理患者时要严密观察降温机的工作,严禁忽高忽低,并防止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寒战。寒战时耗氧量可增加100%~300%,并产生热量,对降温不利。复温时多主张自然复温。

4讨论

近十余年研究发现亚低温(32℃~34℃)的脑保护作用明显,且副作用小,其治疗机制是[2]:(1)降低脑组织代谢量,减少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乳酸堆积。(2)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的损伤修复。(3)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摄取。(4)抑制白三烯生成,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5)减少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阻断钙超载对神经的毒性作用。(6)具有抗感染、抑制代谢、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呼吸性碱中毒的作用。(7)使内皮细胞活性降低,显著减轻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由此可见亚低温对治疗急性脑卒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脑卒中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产热保温系统失调会出现体温过低,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已不能维持有效体温,可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如血压下降、加重脑的缺血性栓塞、呼吸减慢、排出减少或下降,故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心律失常、心肺并发症等[3]。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严重低温(<35℃)时禁用冰毯,否则会加速机体呼吸、循环、代谢减慢甚至终止而导致死亡。

尽管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显著,但远期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最近研究表明长程低温(一般指亚低温持续时间>24h)能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因此本研究采用持续72h。研究表明,缺血4h以内开始亚低温效果较理想,提示脑缺血4h内开始亚低温可能是较理想的治疗时间窗,脑缺血8h开始亚低温仍有脑保护作用。Coimra采用低温33℃,持续5h研究亚低温治疗时间窗,结果显示缺血2h和6h后开始低温能减少神经细胞损伤50%。本文采用发病12h内作为治疗时间窗,主要是由于许多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往往>8h,所以有必要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尽管在亚低温治疗组中没有根据不同时间分组,但可看出,>8h后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患者仍有一定益处。

【参考文献】

1王忠成.实用颅脑损伤.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43,334-335,437-477.

脑卒范文篇4

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群致残、生活依赖和丧失社交能力的首要原因,营养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的预后,而卒中后营养状况的变化及营养治疗在卒中康复过程的作用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早期脑卒中患者营养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2月~2003年5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发病1周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并排除已有明确的肝、肾疾病和恶性肿瘤者。共入选109例患者,男67例,女42例。

1.2方法

1.2.1病史记录

回顾病史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既往卒中病史,同时记录患者有无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一般情况。

1.2.2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所有患者在入院48h内测定血清白蛋白,白蛋白<35g/L者进入低血清白蛋白组。

1.2.3评价标准

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uropeanStrokeScale,ESS)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Index,BI)卒中患者生活能力量表,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1次,同时在出院时,采用BI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并记录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死亡率。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出院时ESS和BI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51.44vs76.22,41.58vs74.12;P均<0.001);出院时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20.0%vs4.3%,P<0.001)。见表1。表1低血清白蛋白组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比较(略)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病前摄入少,病后需要依赖别人进食,恢复过程又需要更多能量,发生营养不良的机会较多。营养状况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广泛存在营养不良,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营养不良有恶化的趋势,这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结果。用于评价营养状况的血清学指标中,血清白蛋白水平测定是最准确的,也是临床上最常用营养学指标之一。Gariballa[2,3]研究发现,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35g/L)可明显延长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时间、延迟康复、增加感染率和病死率。本研究发现入院48h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出院时ESS和BI显著相关,血清白蛋白低,患者出院时ESS和BI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有统计学差异。

卒中后营养不良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大、吞咽困难、病前营养状况、伴发的消耗性疾病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引起的运动减少和卒中后的各种感染性并发症。其中以吞咽障碍表现最为突出,不仅可导致营养成分摄入减少,而且是导致肺部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感染的出现将增加营养成分的消耗,加剧营养状况的恶化,临床研究发现,对吞咽障碍的有效处理,不仅有利于卒中后营养状况的好转,而且也能促进卒中的康复[4]。

目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应加以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不仅能缓解营养状况的恶化,而且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伴发吞咽障碍者,通过各种途径的营养支持,其营养状况也将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最终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GariballaSE,ParkerSG,TaubN,etal.Influenceofnutritionalstatusonclinicaloutcomeafteracutestroke.AmJClinNutr,1998,68(2):275.

脑卒范文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不同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0.12±11.27)岁;39例为首次发作,21例为复发;包括脑梗死50例,脑出血1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0.84±10.77)岁;38例为首次发作,22例为复发;包括脑梗死49例,脑出血11例。经核实,2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2组患者均经CT及MRI检查确诊,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3]中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者;因其他因素无法配合护理者。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如下:病情观察、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基础护理等,同时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健康教育,制作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分别有肢体摆放、体位转换、关节被动运动、桥式运动、双手交叉上举、腕关节背伸、踝关节背伸、站坐位平衡及上下楼梯等,另外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由护理人员、家属及照护者共同督促。观察组则采取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其中针灸护理为:针灸前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先明确其患侧肢体瘫痪程度及活动情况,并依据偏瘫六阶段评价法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取百会、人中、曲池、合谷、内关、外关、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及太冲穴。用无菌针灸针(扬州市智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械准字20212201585)以捻转手法进针,直刺感局部酸胀,向周围放射最理想,操作选择提插和捻转手法,急性期选择泻法,而恢复期则选择补法。待进针得气以后,约10min,鼓励患者进行患处活动,若有进步,则多加鼓励,确保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之后将5cm艾炷套在针尾点施灸,患者感觉到温和但无灼痛为止,施灸期间,患者若感觉灼热,无法耐受可停止,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7d,随后改为每周3次,持续治疗1个月时间。按摩护理为:确保按摩护理环境的安静,告知患者需排空大小便,选择仰卧位,以拿捏、揉按手法,取手三里、内关、外关、天府、曲泽及合谷穴等。下肢按摩为捏压手法,一手拇指、食指捏压患者双膝眼穴,另外一手拇指则按压昆仑穴,而食指则按压足三里穴,依次揉按伏兔、血海、梁丘及阳陵泉穴,再用法以大腿根部起始,沿股四头肌朝下经膝关节及小腿外侧到足背。足底反射区则取患者仰卧位,用屈食指点按法,同时配合掐、摩、推法等,力度以患者有酸、痛、胀及麻感为度,穴位分别有头、小脑和脑干区、额窦、肾、脑垂体、膀胱区及输尿管。上肢瘫痪则增加肘和肩胛骨、肩,下肢瘫痪则增加髋、膝。面瘫则增加上颌、三叉神经、上颌和面。失语增加气管、喉。完成按摩后嘱咐患者多饮水,每次按摩20min。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分为100,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理想;采用MMSE评分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分值为1~30分,得分与患者认知功能呈正比;采用NDF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分值为0~45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差。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行х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Barthel指数、MMSE评分及ND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MMSE评分及NDF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范文篇6

摘要: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群致残、生活依赖和丧失社交能力的首要原因,营养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的预后,而卒中后营养状况的变化及营养治疗在卒中康复过程的作用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早期脑卒中患者营养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2月~2003年5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发病1周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并排除已有明确的肝、肾疾病和恶性肿瘤者。共入选109例患者,男67例,女42例。

1.2方法

1.2.1病史记录

回顾病史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既往卒中病史,同时记录患者有无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一般情况。

1.2.2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所有患者在入院48h内测定血清白蛋白,白蛋白<35g/L者进入低血清白蛋白组。

1.2.3评价标准

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uropeanStrokeScale,ESS)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Index,BI)卒中患者生活能力量表,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1次,同时在出院时,采用BI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并记录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死亡率。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

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出院时ESS和BI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51.44vs76.22,41.58vs74.12;P均<0.001);出院时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20.0%vs4.3%,P<0.001)。见表1。表1低血清白蛋白组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比较(略)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病前摄入少,病后需要依赖别人进食,恢复过程又需要更多能量,发生营养不良的机会较多。营养状况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广泛存在营养不良,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营养不良有恶化的趋势,这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结果。用于评价营养状况的血清学指标中,血清白蛋白水平测定是最准确的,也是临床上最常用营养学指标之一。Gariballa[2,3]研究发现,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35g/L)可明显延长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时间、延迟康复、增加感染率和病死率。本研究发现入院48h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出院时ESS和BI显著相关,血清白蛋白低,患者出院时ESS和BI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有统计学差异。公务员之家

卒中后营养不良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大、吞咽困难、病前营养状况、伴发的消耗性疾病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引起的运动减少和卒中后的各种感染性并发症。其中以吞咽障碍表现最为突出,不仅可导致营养成分摄入减少,而且是导致肺部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感染的出现将增加营养成分的消耗,加剧营养状况的恶化,临床研究发现,对吞咽障碍的有效处理,不仅有利于卒中后营养状况的好转,而且也能促进卒中的康复[4]。

目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应加以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不仅能缓解营养状况的恶化,而且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伴发吞咽障碍者,通过各种途径的营养支持,其营养状况也将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最终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脑卒范文篇7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脑卒中属于危害性较高的一种临床疾病,临床中比较常见,同时在致残、致死多方面均具备较高的概率,患者临床症状普遍较为严重,在治疗之后患者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导致预后效果不理想。脑卒中在临床中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功能障碍便是其中较为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对此,为了探讨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将我院无典型特殊性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此时间段内在神经内科住院的106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无典型特殊性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划分到基础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53例。基础组中,男32例,女21例,患者年龄32~66岁,平均(51.2±3.3)岁;研究组中,男35例,女18例,患者年龄33~69岁,49.1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不符合统计学对比的基本要求。

1.2护理方法基础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病之后往往会因为疾病困扰而形成负面心态,同时因为心态的影响导致不愿意参与到康复护理中,从而阻碍康复护理效果。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保障患者心理情绪的稳定性与积极性,提高患者在康复护理方面的参与热情,保障整体护理效果;(2)体位护理。在采取正确的体位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弱患者发生审计痉挛、屈肌痉挛等现象,可以每个一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3)康复锻炼先对患者实行肢体康复锻炼的相关宣教,让患者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在患肢力量得到一定恢复之后可以指导患者实行自我锻炼,逐渐强化锻炼强度;(4)并发症护理强化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性,及时采取吸痰处理,在输液治疗中需要定期更换位置,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无任何不良反应,病情恢复理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以上;有效:相对于治疗前恢复效果突出,康复效果采用Fug1-Meyer评分评价,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康复效果越理想。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差方表达,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描述,在P<0.05时说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对比:研究组与基础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数据差异突出,研究组数据优势明显,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结果意义标准(P<0.05)。

3讨论

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肢体、神经等缺损或障碍。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使得患者顺利康复,关键就是要让患者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前提是不能引起患者额外损伤以及疾病复发的情况。康复护理干预就是为患者的机能恢复提供最有利的保障,达到理想的康复锻炼效果,也是目前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康复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也非常重要,是提高患者主动参与和积极锻炼的重要因素,。本此研究中发现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能力相对于基础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尤其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神经缺损问题有着明显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有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脑卒范文篇8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就诊并进入绿色通道的AIS患者,共160例。1.2病例选择标准。1.2.1纳入标准。①诊断明确,西医第一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CD-10编码为I63、I65、I66;②年龄在18~80周岁之间;③并发其他疾病,但危急程度不影响CNP流程实施;④意识清晰,具有听说读写能力,或意识不清,但有家属或亲友陪同;⑤本人或家属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2.2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且作为第一诊断必须优先处理者;②患者或其法定人拒绝进一步治疗,要求转诊者;③研究者认为有不适合入组的其他患者。1.3随机分组。采用中央随机化原则按1∶1比例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每组各80例。如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获得随机分配结果。路径组给予AIS中西医结合急诊CNP护理干预,非路径组给予AIS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干预[6-7]。1.4路径实施。1.4.1构建中西医结合急诊CNP通过病例回顾、临床调研和文献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制定了AIS中西医结合急诊CNP。经过3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路径阶段划分、时限、护理条目,并制定路径流程图和变异记录单。CNP以患者就诊时间和流程为序,根据主要护理重点不同,划分为5个阶段,共38项护理措施。1.4.2操作者培训(1)组建核心小组,对CNP实施全程监控、督促、指导。(2)组建实施小组,通过讲解、演示、模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实施小组成员集中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两周1次,每次1~2h。(3)考核:由核心小组成员实施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理论提问和案例模拟,确保所有实施小组成员掌握AIS患者的急诊绿色通道处理措施及各自职责。1.4.3具体实施非路径组按照原有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路径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急诊CNP进行急救护理,分为5个阶段(见表1),每项操作均记录完成时间。1.5评价指标。(1)急诊停留时间;(2)急诊CNP中每个阶段所耗费的时间;(3)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1.6数据录入及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所纳入的160例患者中,非路径组2例因重要资料不全而剔除,最终纳入158例,其中路径组80例和非路径组78例。路径组80例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120接诊27例,自行就诊53例;年龄为(63.56±11.15)岁。非路径组78例患者中,男45例,女33例;120接诊31例,自行就诊47例;年龄为(65.32±9.5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方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22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比较。

2结果

显示:与非路径组比较,路径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CNP的实施有助于缩短AIS绿色通道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2.32组患者各阶段耗时情况比较表3结果显示:与非路径组比较,在该护理路径的5个阶段中,除第4阶段外,路径组的各个阶段耗时均得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目标值相比,还有3个阶段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2.4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中,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达100%,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0%。

3讨论

脑卒范文篇9

建筑创作过程一般是这样的:信息搜集形成对其直观的感受,然后在脑海中针对本项目将各种信息(主要是空间、材料等信息)进行打散、拼接、重组、融入形成新的建筑形体。在进行各种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形成很多模糊的,抽象游离的想法,虽然若隐若现但是对设计的初步阶段意义非凡,必须以某种形式记录下来,这是一支笔一张纸,随意而形成的草图成为其最佳选择。这种以草图的形式来记录、分析、研究的过程就是图示思维的核心。通常图示思维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客观形象:事物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即是建筑师创作中搜集的事物原型,是原始积累信息的阶段。(2)知觉形象: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主观反映,即是建筑师对搜集来信息的主观分析、选择、判定阶段。(3)理性形象: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分析后,结合建筑学的客观规律,在理性的高度上进行再分析,再创作,形成新的建筑形象的阶段。(4)表达新形象:将理性形象用建筑语汇重新表达,即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的阶段。总的来说图示思维过程就是从不确定到基本确定,从模糊到清晰,从私密到公开,使建筑师的思维过程在草图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浅显易懂。同时可以提高建筑师的工作效率。

二、图示思维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图示思维对建筑设计人员来说一般具有两个意义:(1)视觉思考;(2)视觉交流的意义。视觉思考的意义:罗伯特•麦金认为图示思维是一种外在思考,是视觉、触觉和动感等直接思考,具有即是的、激发性的、机遇性的特征和设想。视觉交流的意义:交流包括自我交流和对外交流,在建筑师进行设计的初级阶段图示思维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自我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建筑师通过纸面图画、眼、手、和脑,将潜藏于经过脑海加工后的设计碎片表达在草图上,而草图上所构想出来的图画反过来又可以刺激大脑形成新的适宜本项目的构思,这样反复循环,循环次数越多,新的创意想法也会越来越多。

三、图示思维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图示思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起这样六个作用:即表现、抽象、手法、发现、检验和鼓励。(1)表现:思维的形象表达即是表现。徒手绘制的草图,手工制作的模型,细部大样,造型表现,是在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图示思维表现手段。(2)抽象:将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抽象化分析,建筑设计的图示思维转化为图是语言。既然是语言那语言就存在词汇与语法,现代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建筑设计过程和语言规律类似,都是通过特定的词汇与语法表达出所需要的核心类容(设计方案)。对建筑本身来说,建筑观对功能,形式,文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则是对其的抽象分析。(3)手法:图示思维进行建筑设计的处理手法一般有三种:开敞端的形象:用不完整的草图形象表达构思。这种方法一般可以使建筑师思维敏捷,图形表现不受局限。转化的形象:在不改变构思的条件下,通过对某常见的母体进行分析后创造出全新的图形。有结构或有秩序的形象:采用各种规律去分析并将其有逻辑的组合,打开设计思路宽度。(4)发现:发现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研究,找出内在的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理论。(5)检验:是设计方案推敲选择与综合的过程。检验也可以用图式思维方法进行图解说明,更加明晰地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6)激励:草图经常被建筑师用来向人们传递设计意图,激励因素的存在可以使方案更加具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业主、顾问以及其他建筑师经常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建筑师草图的个性、风格、生动、创新、方向重点等等。

四、卒姆托瓦尔斯温泉浴场

在建筑学的历史中,大师们经常会使用图示思维的方法去构思建筑。卒姆托在《彼得•卒姆托瓦尔斯温泉浴场》一书中描述了整个设计过程。文字开始时,卒姆托写到,“浴场仿佛是已经存在了很久的一座建筑,它和地形与地理相关,应对瓦尔斯山谷的石材,被挤压的、有断层的、折叠的、破碎成无数片的”在卒姆托设计之初是对沐浴和身体的理解,他希望设计的温泉浴场和沐浴感受是从瓦尔斯生长出来的。运用图示思维的方法经过了客观形象、知觉形象阶段对建筑有了一定的初步思考。(1)构图:石矿草图就是卒姆托最初创作时所勾勒的体块草图。在这些草图中平面构图成为了卒姆托首先考虑的问题。草图设计的时候,长方形的构图成为了建筑师的首选,长方形体块的图底组织调动了图底关系、节奏、重复和变形。可以说,这是建筑语言的定向过程,最初线条的赋形。(2)节点:光与水的组织是为了满足建筑功能设计的需要,也是卒姆托想营造出灵气空间的效果。但是此处的节点并不是在设计后期中进行的,而是在设计早期,抽象构图之后,可见他对光与水的组织的关注度之高。从细节到大体也成为了这个设计过程的一个亮点。(3)空间序列:一些列的剖面空间草图记载了他对空间时间逻辑和空间体验的关注,卒姆托将内部空间分成了两类:曲折空间和内向空间。曲折空间组织中,卒姆托运用了两个规则,风车规则和拉链规则。前者保证了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后者保证了空间结构的逻辑性。内向空间的设计是一种感性和精神上的诉求。水、石、光成为空间部分,相互的转换,空间在时间轴上徐徐展开,他们又成为空间的现象,而浴室则是这些元素的容器。(4)建造:构造处理在浴场设计中似乎很是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而且还决定了使用者感受的基础。卒姆托用“解剖学中的骨架”做了两个比喻:一是浴场的结构,一是施工图本身。换句话说技术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营造空间感受,视觉、触觉等各种人类感受。在各项建造中卒姆托对其都进行了精心的处理,比如石材贴面,浴场一共使用了6万条石材,3中不同的宽度,每条石材面在建筑内部的纹理都是延续的,这样给营造出了独特的视觉印象。

五、结语

脑卒范文篇10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和猝死的关系。方法:对48例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伴猝死病人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特点比较分析。结果左半球缺血性卒中发生卒死16例,右半球32例;右半球多于左半球发生猝死。结论: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诱发自主神经系统异常及心脏电生理变化与猝死相关。

缺血性卒中致猝死的病例正逐步增多而引起广泛关注[1],本文回顾性总结两院1989年1月~2006年10月间住院的1892例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病人死亡病例符合卒死诊断的48例临床资料与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已引起同道关注。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989年1月~2006年10月间住院的病人1892例病人符合猝死诊断的48例进行研究。入选标准:①脑卒中发病后入院;②全部头部CT扫描,部分MRI检查,TCD证实病灶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以新发病灶为主;③无心脏并发症且心电图无典型心肌缺血表现,心肌酶学正常(入院大生化检查)。④猝死符合心源性猝死标准;⑤住院期间神志清醒。在48例病人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58~80岁,平均住院天数24.1±6.8天。既往史:高血压17例,冠心病史5例。

临床表现:头痛13例,头昏18例,嗜睡3例,尿失禁10例,失语及构音障碍9例,眼球凝视一侧10例面瘫32例偏瘫46例(肌力0~Ⅱ级16例,Ⅲ级以上30例)

影像检查:48例病人均入院前,后行头部CT扫描,部分行头部MRI,TCR检查,右半球32例,左半球16例,两侧半球5例。TCD显示10例颈内动脉轻度狭窄。

方法:明确诊断,按脑缺血性卒中系统药物治疗。3例大面积脑卒中病人由入院时嗜睡转清醒。48例住院期间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正常,48例住院期间至死亡无胸闷、心悸、胸痛、发绀等症状及心衰表现。失语及构音障碍9例患者无手势表示。30例卒死发生抢救中抽血查心肌酶检查。

结果

临床特点与猝死:48例半球缺血性卒中病人,在住院12~42天内突然死亡。虽神经症状和体征迅速恢复而发生意外死亡;无各种诱因,病情轻重与猝死无相关。30例猝死抢救中,24例抽血查心肌酶增高,以CKP-MB为著,3例正常。影像特点与猝死:48例半球缺血型卒中病人,卒中灶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大小不等,均是新发灶、TCD显示10例病人有颈内动脉轻度狭窄。右半球32例,左半球16例。

讨论

早在1947年以后,西方文献中,Byer等和Burch等对脑损害包括缺血和出血性卒中描记心电图有异常改变,Cyopp和Manming等描记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心电图呈假性心肌梗死。尸解报告,大多数病人却无心疾病史,大约98%蛛网膜膜下腔出血病人显示新发作的心律失常和4%表现猝死。而77%脑内出血病人和22%腔梗死病人同样显示,而本组资料中,在收治的1892例大脑半球缺血卒中显示48例致命性猝死。这48例病人,均超过57岁,平均68岁,无深静脉血栓、无临床期心血管病表现,无特发诱因而均突然死亡。同Maclachlan中风组织发现一些中风病人迅速恢复而死于意外心脏并发症及猝死相一致,30天以后仍遗留猝死的危险。中风的严重性与死亡的可能性两者无明显关系,国内外尸解报告,心肌区域呈焦点样损害,心肌溶解。这类病人血浆心肌酶增高,特别是CKP-MB增高。本组病人特点在42天仍有猝死发生,且30例猝死病人抢救时抽血查心肌酶,24例心肌酶增高,以CKP-MB为著,3例正常。与国外文献报告多发生于老年人,儿茶酚胺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增高、心肌酶增高相吻合。

48例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病人中,右半球32例左半球16例。(均为新发的病灶,陈旧腔梗不计入分析病列)。其均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右半球多于左半球发生猝死。近半个世纪积累的国内外资料指出,急性卒中伴随心肌电生理改变及心内膜下结构损害,大脑半球卒中诱发心脏电生理变化的这个区域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电刺激左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岛叶皮质,出现升压和心律增加伴交感神经变化;刺激右半球该区出现心动过缓及血压下降;刺激两侧躯体感觉区半球及周围区等使血浆儿茶酶胺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抑制。Ncrenden等指出卒中后心率变异与半球损害有关,右半球损害后心率变异性降低及副交感神经功能低下,猝死发生率高,本组资料也证实。故在大脑半球卒中病人中国际中风组织提出老年病人较青年病人心脏并发危险性增高是自主神经系统异常及心脏电生理变化致猝死发生。临床应高度重视,预防猝死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