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0:52:49

棉花市场

棉花市场范文篇1

一、棉花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生产经营状况。一是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今年西半县各乡镇、农林场站、开发区和小宛农场种植面积共19.5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减少面积主要在东片乡镇。二是生产的不利因素存在。由于今年夏季气温偏低,棉花生长缓慢,采摘上市期推迟10-15天,亩产量略低于去年。

2、收购网点减少。由发改委、棉监办、消防、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验收合格并经我办公示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共43户。其中有加工资质的企业18户,收购网点25户。

3、资金兑付情况。向金融部门贷款企业共14户,其中农发行4户、信用社10户,两行合计贷款24200万元,各企业自筹和引进客户资金13745万元,全县籽棉收购实付资金37945万元,银行贷款剩余资金7350万元。

4、棉市运行基本正常。由于今年棉花市场行情变化大,籽棉价格低开高走,10月8号前,农民因棉价低不愿结算,之后价格一路走高,大量棉花集中入市,企业实际结算价格普遍高于农发行内部出台的收购预期价格5.20元/公斤。各棉企均能坚持“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大原则进行。

5、收购价格动态分析。今年我县棉花收购价格总体呈现低开高走态势,经调查,全县籽棉收购平均价格基本在5.70元/公斤上下,从入库结构看,5.60元/公斤的约占30%,5.80元/公斤的约占70%。与上年相比,籽棉价格上升0.63元/公斤,同时棉花企业存在的风险很难预料。

6、棉花收购入库情况。截止10月底,全县收购入库籽棉共达66570吨,同比减少23430吨,每公斤平均价格按5.70元计算,棉花收购总值为37945万元,同比减少3555万元。平均衣分按36%折算,共折皮棉23965吨,同比减少8435吨。总体看,质量和衣分率均不低于上年。

7、加工生产正在进行。至目前,18户加工企业全部开机生产,加工皮棉近3000吨,争取快收快轧快销。由于棉花销售价格处于低位,故只销出少量棉花。

二、围绕棉花市场运行所做的工作

为了做好今年全县棉花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棉花市场运行秩序,保证新棉收购、加工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切实维护广大棉农、棉企的合法利益,我办努力履行县委、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具体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从规范棉花市场抓起。一是按照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投入棉花市场监管工作,积极宣传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2009年棉花市场监督管理意见》的重点内容,做好收购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县政府主管领导会同县发改委,协调工商、质监、公安消防、安监、金融等职能部门深入各乡镇棉花企业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联合检查,摸清了各企业的基本情况,为有效开展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2、抓好市场准入和资金监控。凡进入市场收购棉花的企业一律按照要求进行资质审查,对工商执照、安全消防、质监符合条件和收购资金到位等手续齐全的,经我办备案后在电视台进行公告。收购开始后,每天监控收购企业资金余额,严格落实“钱货两清”的交易原则,彻底杜绝“打白条”收棉行为,为保护棉农切身利益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3、领导带领,实行跟踪管理。棉花收购开始后,我办坚持每天由领导挂帅下企业巡视检查,深入收购现场调查询问,掌握资金兑付、消防安全、质量把关、价格动态等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并向政府分管领导反映所掌握的情况。当发现籽棉价格走高,棉农不愿结算10月8日前预交棉花的问题时,我办及时在电视台《通告》,并多次到企业督促限期兑付。

三、今年棉花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更趋于规范经营。通过贯彻实施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后,各棉花经营企业对配合搞好棉花市场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没有出现收购超水棉现象。

二是质量意识大为提高。大部分企业能做到严把质量关,首先是严把棉花异性纤维排查关,使异性纤维含量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其次是大部分企业坚持“一试五定”检验程序,做到“明码标价、亮牌收购”。

三是内部管理措施得以强化。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完善和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从人员培训、收购、加工、消防安全等环节抓起,有效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是到位资金充足,“白条”问题得到杜绝。由于今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市场管理工作,早谋划,早安排,标标我办全力以赴早行动、早沟通,每天监控各企业收购资金余额,每天现场检查资金较少的企业。加之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通力协作,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同时,大部分棉企在开秤前就备足了收购资金,如宏祥、长兴、小宛五分场等企业除了争取信贷资金外,还千方百计自筹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引进客商资金,保证了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棉花市场范文篇2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棉花市场监督管理,规范棉花流通秩序,确保我县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去年全县棉花市场整顿专项会议上,我曾经讲过,关于棉花市场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专门管理办法予以规范,以后再不召开专门会议,但是由于今年棉花市场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有些问题需要在这里再强调、再明确一下,以引起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前面,县长助理、发改委主任王旭东同志通报了全县棉花市场整顿工作情况,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张鸿同志对全县棉花市场整顿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乡镇、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刚才,工商、质监、安监3个部门和棉花公司、鸿祥、巨龙3个企业的负责人分别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请大家把所讲的一一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今年棉花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棉花期货价格持续走低、国内纺织企业近半数停产或半停产,由于去年生产棉花耗棉有限,现有棉花库存较大,约占到国内棉花年产量的60%左右,国内棉花供给出现了多年来没有过的富余,这将直接影响到今年新棉的收购价格和市场营销。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棉花市场的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虽然一直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但是棉花仍然是我县传统的主要种植作物,全县棉花种植每年都保持在20万亩左右,占到了全县耕地面积的70%,今年全县的棉花种植也达到20万亩。今年棉花长势良好,棉花丰收已成定局,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今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推动农资价格的暴涨,比如化肥、农药、农膜等,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很快,带动了今年棉花种植成本的快速提高,据测算每亩成本增加200元左右,是历年来我县棉花种植成本增幅最大的一年。但就从目前形势看来,新疆部分地区已开始收购,棉农采摘的籽棉衣分在40的价格每公斤在5.3元左右,与去年相比,每公斤下降0.2-0.4元,新棉收购价与棉农的期望值差距较大。还有,由于今年皮棉市场价格低迷,部分收购企业是否继续从事籽棉收购存有观望心理,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为了防范市场风险放贷较为谨慎,造成今年我县开秤收购的时间与往年相比较迟。与其相反的是,由于今年气温较高的缘故,我县棉花的采棉期却比往年有所提前,这就有可能造成企业不开秤,农民的棉花无法销售的情况发生。另外,受到上年度棉花价格前低后高的影响,部分棉农还有“囤棉观价、待机而售”的心理,既影响了新棉收购的顺利进行,又造成了不安全因素。这些矛盾和问题都会影响到棉花市场乃至我们全县的社会政治稳定。综合分析各种情况,今年我县棉花收购形势是非常严峻,棉花市场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千家万户农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们广大棉花企业的切身利益,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对棉花收购市场予以高度关注,要从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清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正视目前棉花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今年新棉收购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抓住重点,把握关键,确保棉花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今年我县棉花市场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务必要坚持经营规范、监管有力,要继续坚持棉花价格由市场主导,强化监管,提高棉花质量,监督各棉花企业做到硬件过关,安全合格,资金充足,依法纳税,公平竞争。

1、强化信贷管理,加大对收购资金的监管力度。各金融单位要加强信贷管理,一方面要对没有资质、不符合条件、无照经营的“小轧花”“土打包”坚决不予贷款,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有资质、证照齐全、符合条件的棉花收购企业的支持力度,从支持企业发展、维护广大棉农利益的角度加大信贷资金的投入力度,棉花收购企业也要想法设法多渠道的筹集收购资金,确保棉花收购资金到位。要严厉杜绝对棉农打“白条”套购的现象发生,相关部门要通过掌握银行信息,密切注意各棉花收购企业的收购资金筹集情况,对没有得到银行信贷支持的企业和收购资金准备不充分的企业,坚决不允许开秤收购,这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原则性问题,棉花市场管理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杜绝这一现象发生。

2、强化资质管理,严格落实棉花收购加工准入制度。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从源头上加强对棉花收购资质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县棉花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凡是没有通过资质验收,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小轧花”“土打包”必须予以取缔。在收购过程中,发改、供销、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收购行为,杜绝田间地头流窜收购和私自设点收购,杜绝通过挂靠、租赁、联营等方式为没有通过资质认证的企业收购加工棉花提供便利,一经发现有以上情况,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要严格市场准入的责任落实力度,属于哪个部门负责的市场准入关口哪个部门就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否则,出了问题就要严肃追究哪个部门的责任。

3、强化执法管理,确保棉花市场监管到位。县上根据国务院《棉花加工资格认证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法规,制定了《*县棉花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今天还印发了《*县棉花市场整顿方案》。各乡镇和各行政执法部门不但要认真学习这些法规、政策、规定,强化宣传,营造做好棉花市场管理的社会氛围,而且要准确领会法规的管理内涵和界定标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执法程序,准确运用法律法规,从严管好市场,既要做到有理有节,还要做到有凭有据。要对全县范围内“土轧花”“土打包”情况进行彻底的清查取缔,采取拉闸限电等措施坚决予以关停,工商、质监、公安、消防、安监等执法部门一定要树立打硬仗的思想,通过严密的执法程序,利用规范的执法文书,从严从重予以取缔打击。特别是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阻挠行政执法的不法分子,法院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罚的,要依法坚决予以强制执行,确保执法到位。

三、提高质量、树立品牌,提升*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我县种棉历史悠久,九十年代初期,棉花种植就已成为我县主导产业,曾被誉为甘肃省“优质棉花基地”,但是由于近年来部分棉花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擅自简化收购程序,未经质量检验收购加工棉花,部分农户受利益驱使,交售超水棉,甚至注水棉,或者参杂使假、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棉花质量,砸了我们*棉花的牌子,与敦煌等其它县市相比,棉花质量存在混等混级、“三丝”超标、棉包亏重现象严重、加工质量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使我们原有的品质优势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减弱,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今年棉花市场形势严峻,我们更应该加强棉花质量管理,树立向质量要效益的意识,打造“*皮棉”品牌,推进我县棉花生产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多措并举,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棉花收购加工的各个环节。要下大力气治理“三丝”超标的问题,严格按照国务院《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三丝”混入。要从源头上加强棉花质量管理,指导棉农对棉花分摘、分存、分晒、分售,防止混等、混级,引导棉农用棉布口袋盛装棉花,协调棉花收购企业租赁、出售、借用棉包给棉农用于棉花交售,严防异性纤维混入棉花,确保“三丝”不超标。质监、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环节质量监督和执法检查的力度,严厉打击参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棉花加工企业要严把加工质量关,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异性纤维的混入,要加大对皮棉加工质量的监控,严禁混等混级加工和加工超水棉的现象发生。各乡镇、各部门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各负其责,严格把好采摘、运输、堆放、加工、存储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

2、推行棉花公证检验制度,创造公平交易环境。棉花收购企业应严格按照《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建立棉花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设立专门岗位检查验收棉农交售籽棉的质量。要按照有关要求配备检验人员、检测仪器设备和棉花品级实物标准,特别是企业要加大硬件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不得压级压重和抬级抬重。企业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标准予以收购,对收购的棉花必须分级堆垛,并采取必要的防潮措施,防止棉花受潮变质。

3、开展“棉花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棉花品牌战略。现在新疆、河北等棉花基地生产的棉花都有自己的品牌,有些品牌棉花还被授予“中国棉花市场公认十佳畅销品牌”称号,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但目前我县的棉花却缺乏一定知名度,市场竞争力比较弱。在这一点上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按照市上提出的“一特四化”的要求,在改良品种,提高产量的基础上,重塑*棉花品牌,大力提升和改造我县的传统棉花产业。棉监、质监等部门要积极考虑在我县实施“棉花质量提升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质量标准,尽快提高棉花质量,创立自己的品牌,扩大*棉花品牌的知名度。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棉花经营企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务必高度重视棉花质量问题,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县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四、吸取教训,加强监管,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棉花市场一直是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县发生的几起棉加企业火灾事故历历在目,又至新棉收购价工的季节,安全隐患增多,上级三令五申、重典加压,安全形势异常严峻。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我的看法是:没有安全生产就谈不上经济发展。安全生产是环境之本,是企业生存之基。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切实抓好全县棉花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当前,务必要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两项工作”,努力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格局。这里所说的“两项工作”,指得是宣传和督查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宣传和督查工作抓紧抓实,一抓到底,努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安全工作宣传力度,加强对棉花企业重点岗位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水平,促使其自觉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县棉花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和《*县棉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落实企业、消防、安监、乡镇、金融、保险“六位一体”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棉花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完善消防设施,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确保企业安全运营。对无证或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坚决依法关闭,限期退出棉花加工市场。

2、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个别乡镇、部门和企业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存在概念不清,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思想麻痹,工作松懈,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导致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松散和隐患突出。要进一步明确一把手负总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安全生产责任机制的问题,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其他领导按照分工对分管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代表县政府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负监管责任;棉花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整个棉花市场的安全生产负第一监管责任;棉花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企业法人代表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第一责任。在此我郑重告诫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你是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出了责任事故,分管领导固然要负责,你这“一把手”也是难辞其咎的。希望大家一定要本着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尽快改变“口头重视”做法,放弃侥幸心理,拿出实际行动来,拿出实干、苦干精神来,真正把棉花市场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切实抓紧抓好。

3、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对棉花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棉监办要做好宏观监管,各乡镇要切实做到一线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定点定人”的原则,采取“盯死看牢”的办法下派乡镇干部入驻棉花企业,全天候驻厂监管,督促棉加企业认真做好收购加工安全、籽棉垛夜间苫盖、消防设施配备等方面的工作;消防、安监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各企业业主要在棉花收购、加工的具体环节上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对各类检查和日常工作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对可能出现部分农户“囤棉观价”的现象,在做好市场监管、维护价格稳定等相关工作的同时,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也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全力做好消防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止各种安全隐患引起火灾事故造成火烧连营的惨剧发生。

4、加强紧急防范预案演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加强紧急防范预案演练,坚决消除侥幸心理,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务必落实对设施、产品和人员的安全保护制度,不惜投入,确保安全;务必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严格规范设备操作规程,杜绝一切事故发生。确保防火设备完好,操作使用规范。要严格按照消防灭火要求,做到各种消防设施设备齐全,状态正常,专人保管,人人会用,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设备过期、使用失灵等问题。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消防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通讯畅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排除设备故障,消除人为事故、消防事故隐患,确保棉花收购加工期间的安全万无一失。

5、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和棉花收购安全工作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各企业要切实落实经理(厂长)安全责任制,在棉花收购加工期间必须要雷打不动地坚持领导带班值班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岗、脱岗。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安排守纪律、责任心强、有经验的职工值班,时刻警惕,切实杜绝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务必要把棉花市场安全生产纳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县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努力理顺各方面关系,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五、把握全局,强化措施,全力维护棉花收购期间社会稳定

一要切实维护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农的利益。棉监、工商等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促使棉花企业依质论价、敞开收购。对棉农交售的籽棉不压级、不压价、不拒收、不限收、不停收,不向棉农打“白条”,严格执行国家棉花标准,公平、公正、合理、准确地定级定价。企业要建立棉花企业价格公示制度,对每天的籽棉收购价格向广大农户予以公示,要合理确定收购价格,提高风险意识,顺应市场规律,不恶意炒作市场,不哄抬、打压价格,切实保障棉广大棉农利益不受损失。

二要规范棉花劳务市场,营造安全和谐的务工环境。每年棉花市场的劳资纠纷也是我们信访维稳工作的重点,从最近的棉花劳务市场用工调查情况来看,今秋我县摘棉工缺口仍然较大,必须引起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劳务办作为劳务输转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切实加大向我县输转摘棉工的工作力度,各乡镇要积极协调联系县内外劳务机构,广泛用工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外地采棉工,满足全县采棉用工需求。尤其是新建移民乡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移民群众到周边乡镇摘棉,增加移民收入。要严格执行《*县棉花采摘期输入民工的组织管理办法》和《*县棉花劳务市场监管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县劳务市场管理,抵制不合理的劳务用工价格,对非法开展劳务中介活动,借劳务输转之机乱收费,强制用工,哄抬劳务用工价格,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营造规范有序、安全和谐的务工环境。

三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各乡镇、各部门要在往年新棉收购期间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报告、零报告制度动的基础上,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对本乡镇、本部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有可能引发越级上访的苗头性问题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摸排,切实做到问题清、情况明。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明确包案领导、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有针对性的做好预案,认真进行调处,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要准确把握政策原则,对排查出的问题采取多策并举的办法,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对要求合理的,要坚决解决到位;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给群众一个解决期限;对群众反映问题与现实政策和法规不符、一时又无法解决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对个别要求过高和无理取闹的,要查清问题原由,理直气壮的做工作,把政策讲清楚、态度摆明确,坚决不能乱开口子;对无理取闹纠缠、闹访的人员,要采取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做好稳控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依法严肃处理。

同志们,今年棉花收购加工工作即将开始,维护棉花市场良好的经营秩序,需要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从现在开始,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各负其责,要倒排时间、倒排日程,制定工作计划,全力做好今年我县棉花收购加工市场的各项工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以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监管措施,确保今年新棉收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确保广大棉农和棉花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实现“双赢”目标,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谢谢大家!

张鸿同志在全县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专题安排棉花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棉花市场监督管理,规范棉花流通秩序,确保我县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前面,县长助理、发改委主任王旭东同志通报了全县棉花市场整顿工作情况,希望各乡镇、相关各部门对照整改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棉花市场整顿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正视现实,找准症结,切实解决好当前棉花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棉花收购、加工、市场整顿工作,会前,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棉花市场专项检查的通知》,由县棉花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县棉监办、发改委、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消防科、安监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行等职能部门配合,对全县范围内所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逐户、逐点进行了专项检查,同时还下发了《*县棉花市场整顿方案》,确定了整顿的范围、重点,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及整顿措施,为新棉收购、加工、销售奠定了良好基础。总体来说,今年的棉花收购、加工及市场整顿,各相关职能部门重视,各棉加企业配合,目前棉花市场平稳、有序,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棉花市场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棉花收购企业资金短缺。由于今年皮棉市场不景气,个别企业皮棉销售滞缓,至今全县仍有2000多吨皮棉未能售出,影响资金回笼,企业自筹配比资金少,而金融部门放贷标准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减少,致使部分企业无资金收购。据测算,今年全县种植的20万亩棉花需用收购资金4亿元以上,目前,已申请贷款的4户企业申请资金只达到2.85亿元,资金缺口较大。其中巨龙棉业、小宛农场、宏祥棉业、鸿基棉业等4户企业还有2586万元贷款未还清,为今年新贷增加了难度。

二是部分证照不全、无加工资质的企业有伺机收购棉花的动机。部分收购企业因消防、安全等前置手续不全,办理程序不清,未能及时办理营业执照等,达不到棉花收购条件,还有部分企业有加工设备无加工资质,目前都正在检修和改造设备,伺机进行棉花收购、加工。

三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由于今年皮棉市场低迷,部分收购企业是否继续从事籽棉收购存有观望心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各收购企业还没有明确开称的时间,大量棉花存在农户家中,加上部分企业对消防、安全生产认识不够,造成设施陈旧破损,对安全方面的投入更是不断减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四是采棉工较为短缺,采棉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由于新疆棉花采摘期长,价格略高于我县,今年新疆又出台扶持政策,由政府出资对采棉工进行补贴,将导致采棉工大量进疆。加之用工和务工信息不畅,采棉工短缺的现象已很严重。

五是棉农惜售心理严重。受到上年度棉花价格前低后高的影响,棉农对棉价的期望值比较高,部分棉农产生了“囤棉观价、待机而售”的心理,既影响了新棉收购的顺利进行,又造成了不安全因素。同时由于市场变化复杂,行情难以预测,收购企业也采用推迟开秤时间的方法等待观望,不敢贸然出高价收购棉花。

六是棉花收购标准及规范程度把关不严,混等收购仍很突出。多数收购网点挂靠大厂,依赖性强,不能及时购买配置棉检设备,通过前期检查,全县无检验设备或检验设备不全的企业共36户,一方面造成棉花收购标准降低,另一方面严重扰乱了棉花市场收购秩序,为了能收购到棉花,轧花企业不得不降低棉花的收购标准,致使棉花混等混级收购,导致优质棉花不能卖出优质价格。

七是棉花市场的复杂性、严峻性今年比往年更加突出。

为此,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今年棉花市场整顿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采取措施,靠实责任,加大整治力度,确保今年棉花收购、加工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确保棉花市场整顿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今年,全县棉花市场整顿工作继续在全县棉花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县棉监办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牵头组织棉花市场集中整顿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县棉花市场整顿方案》的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职责分工,采取联合执法与独立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源头管理,落实各项监管措施,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做好棉花市场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在整顿中发现的问题,要严肃进行查处,不得姑息迁就,该处罚的要处罚,该停业整顿的要停业整顿,无证加工的要坚决关闭。整顿工作要一抓到底,坚决克服虎头蛇尾的情况发生,务求取得实效。各乡镇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管好辖区内的棉花市场,严禁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变相纵容无序经营的行为发生。各乡镇、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国家棉花收购加工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棉农和棉花企业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安全意识、风险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媒体监督的作用,对棉花市场的准入、收购、加工等相关规定进行集中宣传。要把一些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信誉较差的违法、违规经营者披露出来,予以曝光。县棉花协会既要加强行业自律,又要做好企业的代言人,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以正确的信息引导棉花市场,以优质服务赢得各方的信任,成为政府联系企业和棉农的桥梁和纽带。今年,对在整顿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严格执法,纵容或放纵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县委、县政府将严肃追究责任。

三、突出重点,严把关口,依法整顿规范棉花市场秩序

1、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证照不全、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凡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的企业,必须按规定办理所有手续,证照齐全,缺一项都不得进行棉花收购、加工。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工商、质监、安监、消防等部门要尽快检查、验收、审定经营企业的经营资格条件,从快办理相关证照和手续,对存在的问题,要跟踪检查督促企业予以整改落实。对不符合棉花收购、加工条件和未经棉监办公示,私自开秤收购、加工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查处。具备棉花加工资格的企业,不得通过挂靠、联营、转包等手段为不具备棉花加工资格的企业从事棉花加工活动提供方便。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加工行为的监管力度。对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小轧花、黑窝点,一旦发现,工商、发改、质监等部门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果断措施,对其加工设备予以查封,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对查封加工设备的企业,电力部门坚决不予提供动力电。三是要加强对棉花经营企业的消防、安全生产监管。安监、公安消防部门要坚决杜绝存在安全隐患和消防安全不达标、不合格的单位及网点,从事棉花收购加工活动。具备了工商营业执照、棉花加工资格证、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合格证、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收购资金到位证明的企业,要将上述资料尽快提交棉监办,经棉监办审查合格后,通过电视于9月15日前向社会公示,尽快组织收购。

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解决好棉花购销企业收购资金问题。一是是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农行、信用联社、农发行等金融部门要主动与资金信誉好,符合棉花收购、加工条件的企业接洽,沟通情况,上门服务,及时发放棉花收购贷款,解决棉花购销企业信贷资金需求。二是棉加企业要尽早落实贷款。棉花经营企业要主动寻求合作伙伴,积极筹措配比资金,解决收购资金短缺矛盾。有存棉的企业要尽快销售棉花,在收购前力争实现贷款、利息双结零,为新贷款消除障碍。三是要继续做好棉花收购资金的公示工作。符合棉花收购条件的企业,在开秤收购前必须向县棉监办出具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到位证明,不能提供资金到位证明的不准开秤收购。各有关金融机构要继续坚持每日向棉监办提供棉花收购企业的资金余额情况,棉监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各棉花收购企业的资金到位证明及每日资金余额情况进行公示,对收购资金不足的企业,要及时、坚决责令停止收购。

3、加强质检监督,切实提高棉花质量。一是严格落实检验措施。质监、棉监部门要督促企业尽快落实检验设备,加强对计量器具、检验设备、生产质量的监管,监督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排除异性纤维和其它有害物质后确定所收购棉花的类别、等级、数量。要严肃查处棉花收购企业简化收购程序,未经质量检验收购加工棉花或收购加工超水棉的行为,坚决打击棉花收购加工环节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确保棉花质量。二是严格收购质量。各棉花企业在收购中要严格按照《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落实棉花收购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严格按照“一试五定”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收购,排除异性纤维和其它有害物质,严禁收购超水棉,已进厂的超水棉必须进行晾晒、烘干等技术处理,棉花进厂后应分类、分级堆放。三是严格棉花加工程序。在棉花转运和加工中,严禁混等混级加工,加工后的棉花应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包装,并标注标识,标识内容与棉花质量相符。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加工棉花。要鼓励农民尽量不使用催熟剂,使棉花自然成熟。有条件的棉花企业要向棉农提供棉布袋,引导农民用布袋盛装交售棉花,进一步提高*棉花质量。

4、加大消防设施投入,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今年棉花收购的消防、安全生产继续实行企业、乡镇、金融(保险)、消防、安监、棉监办“六位一体”监督管理责任制,从而确保棉加企业消防安全。一是要做好安全生产检查验收工作。公安消防部门要在9月15日前严格按消防安全标准逐个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限时整改,对整改不彻底达不到消防安全条件的企业不得出具消防检查意见书,并要立即予以查封。对验收合格的棉花企业,要在收购加工期间采取不间断跟踪检查,相关部门要采取“包片定人”的方式对各乡镇、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督查,按即查即改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并跟踪督办促使各项整改工作落实到位。目前,各收购、加工企业对县安监局收取的安全责任抵押金有不同看法,对于此事,各收购、加工企业要理解、支持这项工作,安监局要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二是要做好棉加企业的资金监管工作。棉监办要切实加强棉花加工企业资金监管工作,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要认真落实信贷员驻厂监管的工作措施和办法,既要严格控制对棉花企业的风险投资,又要确保棉花企业收购资金按时到位。三是要落实好棉加企业的各项安全措施。各棉花企业必须做到所下属收购点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健全,要制定详细具体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专人负责制。认真抓好棉花企业义务消防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狠抓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对进入厂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配载防火罩,严格落实门卫值班登记制度、保卫人员24小时巡查制度,重点加强夜间值班、巡查,认真填写各种记录,要注重消防设施、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消防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杜绝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5、加大采棉工输入,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一是要做好采棉工输入工作。各乡镇和县人事劳动部门要积极协调联系县内外劳务机构,广泛用工信息,通过大力培育劳务输转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建立采棉工输入的长效机制等各种途径,引进外地采棉工。近期,劳务办要组织人员尽快赴外地联系、引进采棉工,南岔、西湖、*等棉花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同七墩、双塔、广至、梁湖、沙河等移民乡镇的联系,有组织的输入一批采棉工,缓解用工紧缺的矛盾,满足全县采棉用工需求。二是要维护好采棉工的合法权益。要严格执行《*县棉花采摘期输入民工的组织管理办法》和《*县棉花劳务市场监管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县劳务市场管理,动员组织棉农共同抵制不合理的劳务用工价格,对非法开展劳务中介活动,借劳务输转之机乱收费,强制用工,哄抬劳务用工价格,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营造规范有序、安全和谐的务工环境。

6、诚信交易,依法纳税,坚决杜绝“打白条”现象。一是要做好棉花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棉监办要及时准确搜集国内、周边县市及本县棉花市场信息,与金融部门、各乡镇沟通协调,全方位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棉花收购价格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由企业自主定价,各政府职能部门对公布的价格信息涉及棉花的要慎重处理,不能出现误导或造成“政府定价”的传言。对蓄意散布谣言、煽动群众闹事,造成恶劣影响和违法事件的责任者,公安机关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物价、工商部门要监督企业每日公布收购价格,明码标价,按质论价收购。二是要坚决杜绝“打白条”现象的发生。金融部门必须每天向棉监办提供各企业收购资金余额,对资金不足和枯竭的企业,要及时责令停止收购,坚决杜绝向棉农“打白条”。各乡镇要通过村、组等基层组织积极引导棉农不向“打白条”企业交售棉花,及时结算棉款,防止因时间过长企业资金短缺无法兑付,并及时举报“打白条”的棉花企业。发改、棉监部门要监督棉花收购企业严格落实“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原则,严禁“打白条”预收、抢收棉花,切实保护棉农合法权益。三是要做好税收征管工作。国税、地税、棉监部门要认真监督从事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进行税务登记,督促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建立健全帐薄,准确核算收入总额和应缴税额,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结算过程中统一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票据,严肃查处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各棉花企业也要进一步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申报,主动纳税。

7、及早组织棉花收购。当前新棉采摘工作正在进行,棉花收购工作尚处于观望状态,希望各棉花收购企业能够尽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早开始进行今年的棉花收购。

同志们,维护棉花市场良好的经营秩序,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全力以赴做好整顿、规范棉花市场秩序工作,确保今年新棉收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确保广大棉农和棉花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实现“双赢”目标,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谢谢大家!

王旭东同志对2007—20*年度棉花市场运行情况的通报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将2007年棉花市场运行情况和20*年棉花市场整顿专项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2007年全县棉花市场运行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全县棉花种植情况。2007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27万亩,其中:乡镇22万亩,小宛农场为5万亩。

2、收购加工网点状况。参与2007年棉花经营的企业57户,19户因资质条件不符合要求取消了经营资格。有加工证企业20户,下设委托收购点共67个,查封无加工资格企业设备15套。

3、资金情况。2007年向金融部门贷款企业16户。其中:农发行5户、农行1户、信用社10户,合计贷款3.4亿元;各企业自筹资金1.4亿元,引进客户资金9191万元,全县籽棉收购实用资金5.6亿元,即全县农民植棉总收入达到5.6亿元。

4、价格情况。2007年棉花收购价格走势总体先低后高,主要原因是8月份皮棉销价上不去,国庆节后,市场行情有所变化,籽棉收购价由5元—5.15元/公斤上升至5.20—5.45元/公斤,并一直坚持随行就市、按质论价收购。

5、棉花收购入库情况。2007年全县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共收购籽棉10.4万吨,折合皮棉3.7万吨。收购期自2007年9月16日起至2007年11月15日止;加工期自2007年9月20日起至20*年4月21日止。

(二)主要特点

一是质量意识大有提高,棉花质量明显好转。2007年棉花收购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能做到严把质量关,首先是严把棉花异性纤维排查关,使异性纤维含量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其次是坚持和恢复了“一试五定”检验程序,做到“明码标价、亮牌收购”,实行“政策、标准、检验”三公开,促使棉花质量明显好于往年。

二是内部管理得以强化,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各企业首先从健全规章制度入手,完善和规范了企业内部管理,从人员培训、收购、加工、消防安全等环节抓起,补充完善了多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各部门、各企业领导都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将消防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严抓细管,有效地遏制了消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是收购资金充裕,“白条”问题得到杜绝。由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市场管理工作,棉花市场监管成员单位全力以赴、通力协作,营造了良好的监管氛围。同时,大部分棉企在开秤前都备足了收购资金,除了争取信贷资金外,还千方百计自筹和引进客户资金来确保收购工作顺利进行,使“打白条”问题得以杜绝。

二、20*年棉花市场检查整顿情况

(一)基本情况

根据瓜政办发〔20*〕1*号文件精神,8月25日—27日,由县棉监办、发改委、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消防科、安监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行等职能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在各乡(镇)政府的配合下,对全县棉花经营企业集中进行了市场准入、质量监管、消防安全基本条件、收购资金准备、设备检修、人员培训、棉花市场劳务秩序规范等专项检查。

这次检查采取逐户逐点“拉网式”、部门联合执法、现场评定的办法,共检查各类棉花收购、加工企业67户(点)。其中:具备加工资格企业21户,收购网点46户;有加工设备无加工资格14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通过年检的43户,到期未年检和需重新办证的19户,无工商营业执照的5户。取得质量保证能力证书21户。棉花检验设备齐全的31户,检验设备不全的29户,无检验设备的7户。计量器具校验根据县质监局安排从9月1日开始,已有38户企业申请22户通过检验。有50户收购、加工企业(点)配有棉检员167人。消防安全检查67户,达标企业10户,责令整改及正在申请消防安全检查验收的企业57户,消防安全培训238人。安全生产达标企业8户,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更换手续及责令整改企业59户。止目前,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的企业4户,分别为敦煌种业*棉花公司、种子公司、巨龙棉业、小宛农场棉花公司,申请贷款金额2.85亿元。棉花劳务用工,全县共需摘棉工30230人,棉花企业用工2533人。

(二)存在的问题

1、收购资金短缺。今年全县棉花实际种植面积21万亩,据测算需用收购资金4亿元以上。目前,已申请贷款的4户企业申请资金2.85亿元,资金缺口较大。其原因:一是由于皮棉市场不景气,商家进入少,个别企业无挂靠厂(商)家;二是企业自筹配比资金少,金融部门放贷标准提高、贷款额度减少,致使部分企业无资金收购;三是因市场需求不旺,个别企业皮棉销售滞缓,止8月底全县仍有2000多吨皮棉未能售出,其中4户企业还有2586万元贷款未还清,银行贷款不能及时归还,为今年新贷增加了难度。

2、证照不全。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质监总局49号令放开棉花收购,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登记管理,部分企业因消防、安全等前置手续不全,办理程序不清,未能及时办理营业执照,未达到棉花收购条件。

3、质检设备短缺。有36户企业存在无检验设备或检验设备不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多数收购网点挂靠大厂,依赖性强,不能及时购买配置棉检设备。

4、消防设施、器材破损、失修。由于皮棉市场低迷,个别收购企业对是否继续从事籽棉收购存有观望心理,加上对消防安全认识不够,造成投入减少、部分设施陈旧破损。

5、采棉工短缺、工价上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优惠政策,外出打工人员有所减少。另外,新疆棉花采摘期长,价格略高于我县,今年又出台优惠政策,政府出钱对采棉工进行补贴,导致采棉工大量进疆。受外部劳务用工市场影响,加之用工和务工信息不畅,采棉工短缺不可避免。采棉工短缺将引起工价上涨,去年每公斤棉花采摘费为0.8——1.00元,今年有可能涨至每公斤0.9——1.00元。

(三)下一步棉花市场整顿工作的建议

1、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从快办理各项手续,解决棉农“卖棉难”问题。棉花经营企业要主动寻求合作伙伴,积极筹措配比资金,尽早落实贷款,解决收购资金短缺矛盾。金融部门要加快审批速度,争取尽快放贷;工商、质监、安监、消防等部门要从快办理相关证照和手续,使符合收购条件的企业尽快组织收购。

2、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棉监、工商、质监、电力、安监、消防等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紧密协作,按照棉花市场整顿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对专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跟踪检查督促企业予以整改落实,切实维护棉花市场经营秩序。

3、加大整改力度,改善消防安全条件。针对棉花经营企业消防安全欠帐多,消防设施、器材破损、失修等问题,公安消防、安监部门要逐厂逐点进行审核验收,严格把关,对于责令整改的问题,要坚决督促企业予以整改,凡是安全生产条件不合格或整改问题不落实的企业,要责令停止收购或生产,退出棉花收购和加工市场。

棉花市场范文篇3

提要:实证结论表明,市场化至今已经初步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能够使市场波动恢复到均衡状态,市场是有效的;但是,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功能还不强,不足以抵制市场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突变和经济环境恶化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或今后一定时期内,在棉花市场弱势有效的情况下,政府加大对棉花市场的调控力度是必需的;长远来看,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棉花市场有效性,以此来促进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自1999年棉花流通进入市场化以来,已十多年了,但至今棉花市场价格波动依然十分频繁。本文以新疆产棉区为例,运用蛛网模型对2000~2009年10年间棉花市场波动进行实证分析。

一、引言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产棉区和商品棉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4,总产量自2007年后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故以新疆棉区数据为样本来实证分析我国棉花市场的有效性问题具有代表性。为了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1999年国家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棉花市场进入了市场化,市场在棉花种植、收购、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中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化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但是至今棉花市场价格波动依然十分频繁。而过度的市场波动会导致市场效率低下、扭曲价格机制,资源配置混乱,失去有效性。因此,棉花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是否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市场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蛛网理论原理通过对2000~2009年10年间新疆棉花的供给和需求波动的实证分析,来论证棉花市场的有效性,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调控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市场波动的定量分析

1999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棉花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2000~2009年新疆棉花产业总体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价格及其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可以看到,2000~2009年10年间新疆棉花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价格上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上是快速发展。种植面积方面:2000~2007年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处于正增长,而2007年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2006年增长最大,达到43.73%,其次是2002年达到16.44%,2006年后种植面积保持在1,500千公顷左右。总产量方面:基本上与种植面积保持一致,2006年达到最高,变化幅度也最大,达到了36.70%。但是,价格与产量变化不相一致,价格波动幅度最大的是在2003年,达到了47.5%,而在2006年当棉花产量最大时,价格只有5.51%的较小变化,显然,棉农是增产不增收,“棉贱伤农”;价格变化在2004年前波动幅度非常大,但是2004年后,波动相对平稳,波动幅度在(-10%,10%)区间内。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价格的变化幅度总体情况如图1所示。(图1)

三、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

市场有效性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芝加哥大学EugenFama教授提出来的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意味着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机制对新信息的反应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部分,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的市场能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更高的运行效率进行资源配置,根据市场信息条件调节供求关系,使市场出清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因此,本文运用蛛网模型分析新疆棉花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否远离了市场的动态均衡价格,来实证市场的有效性。

(一)蛛网模型简介。“蛛网模型”出现于20世纪三十年代,用于分析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实际波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一种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蛛网模型,根据市场供给与需求是否能达到均衡分为传统的均衡型和非均衡型,根据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是否是线性,分为线性蛛网模型和非线性蛛网模型。本文仅对传统线性均衡型做简单的介绍。

传统蛛网模型又可以分为收敛型、发散性和封闭型蛛网三种形式。(1)收敛型蛛网。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市场均衡状态后,市场价格和产量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随着市场反应越来越小,最终价格和产量收敛回到了均衡状态,其运动轨迹呈现出向内收敛的蛛网形状,称为收敛型蛛网,如图2。(图2)我们可以看出,收敛型蛛网是一种稳定的市场状态,市场在外力干扰下能够通过自身功能调节达到均衡状态,是一种有效市场;(2)发散型蛛网。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市场均衡状态后,价格和产量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其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价格和产量越来越远离均衡点位置,其运动轨迹呈现出向外发散的蛛网形状,称为发散型蛛网,如图3。

(二)蛛网模型的数学推导。传统的线性均衡模型数学描述时又分供给滞后型和非供给滞后型两种。基于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产品的本期产量(供给量)取决于前一期的价格,产品本期的需求量取决于本期的市场价格,故本文选择供给滞后型的数学函数形式。这与调查现实生产棉农决策行为的结果也相符:大多数棉农本期的生产决策是依据上一期的棉花价格作出的。供给滞后型的数学函数表达式为:

Dt=a+bPt;St=c+dPt-1;Dt=St;其中,a、b、c、d均为常数,Dt是第t期的需求量,St是第t期的供给量,Pt是第t期的市场价格,Pt-1是第t-1期的市场价格。当市场均衡时,均衡价格Pe=Pt=Pt-1,此时可计算出:均衡价格Pe=■;

若Pt≠Pt-1时,可由上式得出一阶线性非齐次差分方程:Pe=■Pt-1+■;设商品刚投入市场的初始时间(t=0)时的价格为P0;则此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的解为:Pt=(P0-Pe)(■)t+Pe。(■)t可正可负,由此可知市场价格Pt是时间t的函数,且围绕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波动的幅度取决于(■)t绝对值的大小。

当■<1时,■Pt=■(P0-Pc)(■)t+Pe=Pe;说明价格波动趋向收敛,是收敛型的蛛网,即说明■<1,即d<b,为蛛网模型趋向收敛的充要条件,其经济学意义就是供给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函数的绝对值(Ks<Kd),也就是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则可知,市场的需求曲线越平、供给曲线越陡越利于市场波动趋向平稳。

同理,当d>b时,■Pt=■(P0-Pc)(■)t+Pe=∞,蛛网模型趋向发散,为发散型蛛网,而d=b时,■Pt=■(P0-Pc)(■)t+Pe=P0,为封闭型蛛网。

(三)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对新疆棉花市场2000~2009年间市场供给函数斜率Ks=■■=St′(Pt-1)和需求函数斜率(Kd=■■=Dt′(Pt)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证明市场波动的状况和市场的有效性问题。新疆棉花市场2000~2009年间市场供需函数的斜率(万吨/元),如表2所示。(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棉花市场2000年市场化后的十年间2001~2005年和2008年供给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市场属于收敛型蛛网,2006年、2007年和2009年市场供给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市场属于发散型。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棉花流通市场化10年间,市场已经初步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使市场波动恢复到均衡状态,市场是有效的。2、市场还不完善,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强,不足以抵制市场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突变和经济环境恶化等突发事件的冲击,不能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或市场自我恢复到均衡状态需要较长时间。

(二)政策建议

1、完善政府调控体系。实证结论表明,虽然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收敛性,市场已经初步具有基础性调节作用,但是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调节的功能不强,因此,强化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是必要,必须建立完善的调控体系。政府应当在现有“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和“中国棉花市场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市场反应灵敏的综合收储、抛储、进口配额、滑准税、补贴及资金政策的一揽子综合调控体系,以应对市场各种波动,迫使市场Ks<Kd,到达动态均衡的目标。

2、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市场效率。一个有效的市场具有强流动性、低成本和高透明性。首先,当务之急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加大对全国棉花供求信息网络、营销组织的建设投入,及时向棉农、棉花经销商、棉纺企业棉花市场的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和价格走势等,合理引导棉农进行棉花品种调整,播种面积调整、生产、销售和套期保值等;其次,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在全国各棉花集中产地和集散地新建和扩建一批容量大、吸引力强的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城乡连接、大中小配套的棉花批发网络;最后,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使其标准与期货市场检验标准一致。

主要参考文献:

[1]段玲玲.影响新疆棉花市场因素分析[J].中国棉花加工,2010.3.

[2]桁林.如何提高市场效率—有效市场理论综述[J].经济经纬,2003.6.

棉花市场范文篇4

一、棉花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生产经营状况。一是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今年西半县各乡镇、农林场站、开发区和小宛农场种植面积共19.5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减少面积主要在东片乡镇。二是生产的不利因素存在。由于今年夏季气温偏低,棉花生长缓慢,采摘上市期推迟10-15天,亩产量略低于去年。

2、收购网点减少。由发改委、棉监办、消防、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验收合格并经我办公示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共43户。其中有加工资质的企业18户,收购网点25户。

3、资金兑付情况。向金融部门贷款企业共14户,其中农发行4户、信用社10户,两行合计贷款24200万元,各企业自筹和引进客户资金13745万元,全县籽棉收购实付资金37945万元,银行贷款剩余资金7350万元。

4、棉市运行基本正常。由于今年棉花市场行情变化大,籽棉价格低开高走,7月8号前,农民因棉价低不愿结算,之后价格一路走高,大量棉花集中入市,企业实际结算价格普遍高于农发行内部出台的收购预期价格5.20元/公斤。各棉企均能坚持“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大原则进行。

5、收购价格动态分析。今年我县棉花收购价格总体呈现低开高走态势,经调查,全县籽棉收购平均价格基本在5.70元/公斤上下,从入库结构看,5.60元/公斤的约占30%,5.80元/公斤的约占70%。与上年相比,籽棉价格上升0.63元/公斤,同时棉花企业存在的风险很难预料。

6、棉花收购入库情况。截止7月底,全县收购入库籽棉共达66570吨,同比减少23430吨,每公斤平均价格按5.70元计算,棉花收购总值为37945万元,同比减少3555万元。平均衣分按36%折算,共折皮棉23965吨,同比减少8435吨。总体看,质量和衣分率均不低于上年。

7、加工生产正在进行。至目前,18户加工企业全部开机生产,加工皮棉近3000吨,争取快收快轧快销。由于棉花销售价格处于低位,故只销出少量棉花。

二、围绕棉花市场运行所做的工作

为了做好今年全县棉花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棉花市场运行秩序,保证新棉收购、加工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切实维护广大棉农、棉企的合法利益,我办努力履行县委、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具体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从规范棉花市场抓起。一是按照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投入棉花市场监管工作,积极宣传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2009年棉花市场监督管理意见》的重点内容,做好收购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县政府主管领导会同县发改委,协调工商、质监、公安消防、安监、金融等职能部门深入各乡镇棉花企业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联合检查,摸清了各企业的基本情况,为有效开展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2、抓好市场准入和资金监控。凡进入市场收购棉花的企业一律按照要求进行资质审查,对工商执照、安全消防、质监符合条件和收购资金到位等手续齐全的,经我办备案后在电视台进行公告。收购开始后,每天监控收购企业资金余额,严格落实“钱货两清”的交易原则,彻底杜绝“打白条”收棉行为,为保护棉农切身利益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3、领导带领,实行跟踪管理。棉花收购开始后,我办坚持每天由领导挂帅下企业巡视检查,深入收购现场调查询问,掌握资金兑付、消防安全、质量把关、价格动态等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并向政府分管领导反映所掌握的情况。当发现籽棉价格走高,棉农不愿结算7月8日前预交棉花的问题时,我办及时在电视台《通告》,并多次到企业督促限期兑付。

三、今年棉花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更趋于规范经营。通过贯彻实施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后,各棉花经营企业对配合搞好棉花市场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没有出现收购超水棉现象。

二是质量意识大为提高。大部分企业能做到严把质量关,首先是严把棉花异性纤维排查关,使异性纤维含量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其次是大部分企业坚持“一试五定”检验程序,做到“明码标价、亮牌收购”。

三是内部管理措施得以强化。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完善和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从人员培训、收购、加工、消防安全等环节抓起,有效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是到位资金充足,“白条”问题得到杜绝。由于今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市场管理工作,早谋划,早安排,我办全力以赴早行动、早沟通,每天监控各企业收购资金余额,每天现场检查资金较少的企业。加之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通力协作,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同时,大部分棉企在开秤前就备足了收购资金,如宏祥、长兴、小宛五分场等企业除了争取信贷资金外,还千方百计自筹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引进客商资金,保证了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棉花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棉花市场范文篇5

一、棉花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生产经营状况。一是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今年西半县各乡镇、农林场站、开发区和小宛农场种植面积共19.5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减少面积主要在东片乡镇。二是生产的不利因素存在。由于今年夏季气温偏低,棉花生长缓慢,采摘上市期推迟10-15天,亩产量略低于去年。

2、收购网点减少。由发改委、棉监办、消防、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验收合格并经我办公示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共43户。其中有加工资质的企业18户,收购网点25户。

3、资金兑付情况。向金融部门贷款企业共14户,其中农发行4户、信用社10户,两行合计贷款24200万元,各企业自筹和引进客户资金13745万元,全县籽棉收购实付资金37945万元,银行贷款剩余资金7350万元。

4、棉市运行基本正常。由于今年棉花市场行情变化大,籽棉价格低开高走,10月8号前,农民因棉价低不愿结算,之后价格一路走高,大量棉花集中入市,企业实际结算价格普遍高于农发行内部出台的收购预期价格5.20元/公斤。各棉企均能坚持“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大原则进行。

5、收购价格动态分析。今年我县棉花收购价格总体呈现低开高走态势,经调查,全县籽棉收购平均价格基本在5.70元/公斤上下,从入库结构看,5.60元/公斤的约占30%,5.80元/公斤的约占70%。与上年相比,籽棉价格上升0.63元/公斤,同时棉花企业存在的风险很难预料。

6、棉花收购入库情况。截止10月底,全县收购入库籽棉共达66570吨,同比减少23430吨,每公斤平均价格按5.70元计算,棉花收购总值为37945万元,同比减少3555万元。平均衣分按36%折算,共折皮棉23965吨,同比减少8435吨。总体看,质量和衣分率均不低于上年。

7、加工生产正在进行。至目前,18户加工企业全部开机生产,加工皮棉近3000吨,争取快收快轧快销。由于棉花销售价格处于低位,故只销出少量棉花。

二、围绕棉花市场运行所做的工作

为了做好今年全县棉花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棉花市场运行秩序,保证新棉收购、加工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切实维护广大棉农、棉企的合法利益,我办努力履行县委、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具体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从规范棉花市场抓起。一是按照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投入棉花市场监管工作,积极宣传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2009年棉花市场监督管理意见》的重点内容,做好收购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县政府主管领导会同县发改委,协调工商、质监、公安消防、安监、金融等职能部门深入各乡镇棉花企业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联合检查,摸清了各企业的基本情况,为有效开展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2、抓好市场准入和资金监控。凡进入市场收购棉花的企业一律按照要求进行资质审查,对工商执照、安全消防、质监符合条件和收购资金到位等手续齐全的,经我办备案后在电视台进行公告。收购开始后,每天监控收购企业资金余额,严格落实“钱货两清”的交易原则,彻底杜绝“打白条”收棉行为,为保护棉农切身利益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3、领导带领,实行跟踪管理。棉花收购开始后,我办坚持每天由领导挂帅下企业巡视检查,深入收购现场调查询问,掌握资金兑付、消防安全、质量把关、价格动态等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并向政府分管领导反映所掌握的情况。当发现籽棉价格走高,棉农不愿结算10月8日前预交棉花的问题时,我办及时在电视台《通告》,并多次到企业督促限期兑付。

三、今年棉花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更趋于规范经营。通过贯彻实施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后,各棉花经营企业对配合搞好棉花市场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没有出现收购超水棉现象。

二是质量意识大为提高。大部分企业能做到严把质量关,首先是严把棉花异性纤维排查关,使异性纤维含量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其次是大部分企业坚持“一试五定”检验程序,做到“明码标价、亮牌收购”。

三是内部管理措施得以强化。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完善和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从人员培训、收购、加工、消防安全等环节抓起,有效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是到位资金充足,“白条”问题得到杜绝。由于今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市场管理工作,早谋划,早安排,我办全力以赴早行动、早沟通,每天监控各企业收购资金余额,每天现场检查资金较少的企业。加之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通力协作,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同时,大部分棉企在开秤前就备足了收购资金,如宏祥、长兴、小宛五分场等企业除了争取信贷资金外,还千方百计自筹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引进客商资金,保证了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棉

花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棉花市场范文篇6

一、棉花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生产经营状况。一是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今年西半县各乡镇、农林场站、开发区和小宛农场种植面积共19.5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减少面积主要在东片乡镇。二是生产的不利因素存在。由于今年夏季气温偏低,棉花生长缓慢,采摘上市期推迟10-15天,亩产量略低于去年。

2、收购网点减少。由发改委、棉监办、消防、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验收合格并经我办公示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共43户。其中有加工资质的企业18户,收购网点25户。

3、资金兑付情况。向金融部门贷款企业共14户,其中农发行4户、信用社10户,两行合计贷款24200万元,各企业自筹和引进客户资金13745万元,全县籽棉收购实付资金37945万元,银行贷款剩余资金7350万元。

4、棉市运行基本正常。由于今年棉花市场行情变化大,籽棉价格低开高走,10月8号前,农民因棉价低不愿结算,之后价格一路走高,大量棉花集中入市,企业实际结算价格普遍高于农发行内部出台的收购预期价格5.20元/公斤。各棉企均能坚持“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大原则进行。

5、收购价格动态分析。今年我县棉花收购价格总体呈现低开高走态势,经调查,全县籽棉收购平均价格基本在5.70元/公斤上下,从入库结构看,5.60元/公斤的约占30%,5.80元/公斤的约占70%。与上年相比,籽棉价格上升0.63元/公斤,同时棉花企业存在的风险很难预料。

6、棉花收购入库情况。截止10月底,全县收购入库籽棉共达66570吨,同比减少23430吨,每公斤平均价格按5.70元计算,棉花收购总值为37945万元,同比减少3555万元。平均衣分按36%折算,共折皮棉23965吨,同比减少8435吨。总体看,质量和衣分率均不低于上年。

7、加工生产正在进行。至目前,18户加工企业全部开机生产,加工皮棉近3000吨,争取快收快轧快销。由于棉花销售价格处于低位,故只销出少量棉花。

二、围绕棉花市场运行所做的工作

为了做好今年全县棉花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棉花市场运行秩序,保证新棉收购、加工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切实维护广大棉农、棉企的合法利益,我办努力履行县委、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具体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从规范棉花市场抓起。一是按照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投入棉花市场监管工作,积极宣传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2009年棉花市场监督管理意见》的重点内容,做好收购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县政府主管领导会同县发改委,协调工商、质监、公安消防、安监、金融等职能部门深入各乡镇棉花企业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联合检查,摸清了各企业的基本情况,为有效开展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2、抓好市场准入和资金监控。凡进入市场收购棉花的企业一律按照要求进行资质审查,对工商执照、安全消防、质监符合条件和收购资金到位等手续齐全的,经我办备案后在电视台进行公告。收购开始后,每天监控收购企业资金余额,严格落实“钱货两清”的交易原则,彻底杜绝“打白条”收棉行为,为保护棉农切身利益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3、领导带领,实行跟踪管理。棉花收购开始后,我办坚持每天由领导挂帅下企业巡视检查,深入收购现场调查询问,掌握资金兑付、消防安全、质量把关、价格动态等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并向政府分管领导反映所掌握的情况。当发现籽棉价格走高,棉农不愿结算10月8日前预交棉花的问题时,我办及时在电视台《通告》,并多次到企业督促限期兑付。

三、今年棉花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更趋于规范经营。通过贯彻实施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后,各棉花经营企业对配合搞好棉花市场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没有出现收购超水棉现象。

二是质量意识大为提高。大部分企业能做到严把质量关,首先是严把棉花异性纤维排查关,使异性纤维含量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其次是大部分企业坚持“一试五定”检验程序,做到“明码标价、亮牌收购”。

三是内部管理措施得以强化。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完善和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从人员培训、收购、加工、消防安全等环节抓起,有效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是到位资金充足,“白条”问题得到杜绝。由于今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市场管理工作,早谋划,早安排,我办全力以赴早行动、早沟通,每天监控各企业收购资金余额,每天现场检查资金较少的企业。加之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通力协作,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同时,大部分棉企在开秤前就备足了收购资金,如宏祥、长兴、小宛五分场等企业除了争取信贷资金外,还千方百计自筹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引进客商资金,保证了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棉

花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棉花市场范文篇7

提要:实证结论表明,市场化至今已经初步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能够使市场波动恢复到均衡状态,市场是有效的;但是,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功能还不强,不足以抵制市场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突变和经济环境恶化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或今后一定时期内,在棉花市场弱势有效的情况下,政府加大对棉花市场的调控力度是必需的;长远来看,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棉花市场有效性,以此来促进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自1999年棉花流通进入市场化以来,已十多年了,但至今棉花市场价格波动依然十分频繁。本文以新疆产棉区为例,运用蛛网模型对2000~2009年10年间棉花市场波动进行实证分析。

一、引言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产棉区和商品棉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4,总产量自2007年后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故以新疆棉区数据为样本来实证分析我国棉花市场的有效性问题具有代表性。为了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1999年国家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棉花市场进入了市场化,市场在棉花种植、收购、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中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化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但是至今棉花市场价格波动依然十分频繁。而过度的市场波动会导致市场效率低下、扭曲价格机制,资源配置混乱,失去有效性。因此,棉花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是否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市场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蛛网理论原理通过对2000~2009年10年间新疆棉花的供给和需求波动的实证分析,来论证棉花市场的有效性,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调控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市场波动的定量分析

1999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棉花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2000~2009年新疆棉花产业总体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价格及其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可以看到,2000~2009年10年间新疆棉花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价格上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上是快速发展。种植面积方面:2000~2007年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处于正增长,而2007年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2006年增长最大,达到43.73%,其次是2002年达到16.44%,2006年后种植面积保持在1,500千公顷左右。总产量方面:基本上与种植面积保持一致,2006年达到最高,变化幅度也最大,达到了36.70%。但是,价格与产量变化不相一致,价格波动幅度最大的是在2003年,达到了47.5%,而在2006年当棉花产量最大时,价格只有5.51%的较小变化,显然,棉农是增产不增收,“棉贱伤农”;价格变化在2004年前波动幅度非常大,但是2004年后,波动相对平稳,波动幅度在(-10%,10%)区间内。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价格的变化幅度总体情况如图1所示。(图1)

三、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

市场有效性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芝加哥大学EugenFama教授提出来的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意味着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机制对新信息的反应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部分,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的市场能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更高的运行效率进行资源配置,根据市场信息条件调节供求关系,使市场出清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因此,本文运用蛛网模型分析新疆棉花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否远离了市场的动态均衡价格,来实证市场的有效性。

(一)蛛网模型简介。“蛛网模型”出现于20世纪三十年代,用于分析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实际波动的过程及结果的一种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蛛网模型,根据市场供给与需求是否能达到均衡分为传统的均衡型和非均衡型,根据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是否是线性,分为线性蛛网模型和非线性蛛网模型。本文仅对传统线性均衡型做简单的介绍。

传统蛛网模型又可以分为收敛型、发散性和封闭型蛛网三种形式。(1)收敛型蛛网。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市场均衡状态后,市场价格和产量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随着市场反应越来越小,最终价格和产量收敛回到了均衡状态,其运动轨迹呈现出向内收敛的蛛网形状,称为收敛型蛛网,如图2。(图2)我们可以看出,收敛型蛛网是一种稳定的市场状态,市场在外力干扰下能够通过自身功能调节达到均衡状态,是一种有效市场;(2)发散型蛛网。当市场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市场均衡状态后,价格和产量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其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价格和产量越来越远离均衡点位置,其运动轨迹呈现出向外发散的蛛网形状,称为发散型蛛网,如图3。

(二)蛛网模型的数学推导。传统的线性均衡模型数学描述时又分供给滞后型和非供给滞后型两种。基于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产品的本期产量(供给量)取决于前一期的价格,产品本期的需求量取决于本期的市场价格,故本文选择供给滞后型的数学函数形式。这与调查现实生产棉农决策行为的结果也相符:大多数棉农本期的生产决策是依据上一期的棉花价格作出的。供给滞后型的数学函数表达式为:

Dt=a+bPt;St=c+dPt-1;Dt=St;其中,a、b、c、d均为常数,Dt是第t期的需求量,St是第t期的供给量,Pt是第t期的市场价格,Pt-1是第t-1期的市场价格。当市场均衡时,均衡价格Pe=Pt=Pt-1,此时可计算出:均衡价格Pe=;

若Pt≠Pt-1时,可由上式得出一阶线性非齐次差分方程:Pe=Pt-1+;设商品刚投入市场的初始时间(t=0)时的价格为P0;则此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的解为:Pt=(P0-Pe)()t+Pe。()t可正可负,由此可知市场价格Pt是时间t的函数,且围绕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波动的幅度取决于()t绝对值的大小。

当<1时,Pt=(P0-Pc)()t+Pe=Pe;说明价格波动趋向收敛,是收敛型的蛛网,即说明<1,即d<b,为蛛网模型趋向收敛的充要条件,其经济学意义就是供给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函数的绝对值(Ks<Kd),也就是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则可知,市场的需求曲线越平、供给曲线越陡越利于市场波动趋向平稳。

同理,当d>b时,Pt=(P0-Pc)()t+Pe=∞,蛛网模型趋向发散,为发散型蛛网,而d=b时,Pt=(P0-Pc)()t+Pe=P0,为封闭型蛛网。

(三)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对新疆棉花市场2000~2009年间市场供给函数斜率Ks==St′(Pt-1)和需求函数斜率(Kd==Dt′(Pt)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证明市场波动的状况和市场的有效性问题。新疆棉花市场2000~2009年间市场供需函数的斜率(万吨/元),如表2所示。(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棉花市场2000年市场化后的十年间2001~2005年和2008年供给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市场属于收敛型蛛网,2006年、2007年和2009年市场供给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函数斜率的绝对值,市场属于发散型。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棉花流通市场化10年间,市场已经初步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使市场波动恢复到均衡状态,市场是有效的。2、市场还不完善,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强,不足以抵制市场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突变和经济环境恶化等突发事件的冲击,不能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或市场自我恢复到均衡状态需要较长时间。

(二)政策建议

1、完善政府调控体系。实证结论表明,虽然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收敛性,市场已经初步具有基础性调节作用,但是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调节的功能不强,因此,强化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是必要,必须建立完善的调控体系。政府应当在现有“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和“中国棉花市场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市场反应灵敏的综合收储、抛储、进口配额、滑准税、补贴及资金政策的一揽子综合调控体系,以应对市场各种波动,迫使市场Ks<Kd,到达动态均衡的目标。

2、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市场效率。一个有效的市场具有强流动性、低成本和高透明性。首先,当务之急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加大对全国棉花供求信息网络、营销组织的建设投入,及时向棉农、棉花经销商、棉纺企业棉花市场的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和价格走势等,合理引导棉农进行棉花品种调整,播种面积调整、生产、销售和套期保值等;其次,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在全国各棉花集中产地和集散地新建和扩建一批容量大、吸引力强的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城乡连接、大中小配套的棉花批发网络;最后,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使其标准与期货市场检验标准一致。

主要参考文献:

[1]段玲玲.影响新疆棉花市场因素分析[J].中国棉花加工,2010.3.

[2]桁林.如何提高市场效率—有效市场理论综述[J].经济经纬,2003.6.

棉花市场范文篇8

一、棉花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生产经营状况。一是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今年**县各乡镇、农林场站、开发区和**农场种植面积共19.5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减少面积主要在东片乡镇。二是生产的不利因素存在。由于今年夏季气温偏低,棉花生长缓慢,采摘上市期推迟10-15天,亩产量略低于去年。

2、收购网点减少。由发改委、棉监办、消防、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验收合格并经我办公示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共43户。其中有加工资质的企业18户,收购网点25户。

3、资金兑付情况。向金融部门贷款企业共14户,其中农发行4户、信用社10户,两行合计贷款24200万元,各企业自筹和引进客户资金13745万元,全县籽棉收购实付资金37945万元,银行贷款剩余资金7350万元。

4、棉市运行基本正常。由于今年棉花市场行情变化大,籽棉价格低开高走,10月8号前,农民因棉价低不愿结算,之后价格一路走高,大量棉花集中入市,企业实际结算价格普遍高于农发行内部出台的收购预期价格5.20元/公斤。各棉企均能坚持“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大原则进行。

5、收购价格动态分析。今年我县棉花收购价格总体呈现低开高走态势,经调查,全县籽棉收购平均价格基本在5.70元/公斤上下,从入库结构看,5.60元/公斤的约占30%,5.80元/公斤的约占70%。与上年相比,籽棉价格上升0.63元/公斤,同时棉花企业存在的风险很难预料。

6、棉花收购入库情况。截止10月底,全县收购入库籽棉共达66570吨,同比减少23430吨,每公斤平均价格按5.70元计算,棉花收购总值为37945万元,同比减少3555万元。平均衣分按36%折算,共折皮棉23965吨,同比减少8435吨。总体看,质量和衣分率均不低于上年。

7、加工生产正在进行。至目前,18户加工企业全部开机生产,加工皮棉近3000吨,争取快收快轧快销。由于棉花销售价格处于低位,故只销出少量棉花。

二、围绕棉花市场运行所做的工作

为了做好今年全县棉花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棉花市场运行秩序,保证新棉收购、加工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切实维护广大棉农、棉企的合法利益,我办努力履行县委、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具体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从规范棉花市场抓起。一是按照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投入棉花市场监管工作,积极宣传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20**年棉花市场监督管理意见》的重点内容,做好收购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县政府主管领导会同县发改委,协调工商、质监、公安消防、安监、金融等职能部门深入各乡镇棉花企业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联合检查,摸清了各企业的基本情况,为有效开展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2、抓好市场准入和资金监控。凡进入市场收购棉花的企业一律按照要求进行资质审查,对工商执照、安全消防、质监符合条件和收购资金到位等手续齐全的,经我办备案后在电视台进行公告。收购开始后,每天监控收购企业资金余额,严格落实“钱货两清”的交易原则,彻底杜绝“打白条”收棉行为,为保护棉农切身利益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3、领导带领,实行跟踪管理。棉花收购开始后,我办坚持每天由领导挂帅下企业巡视检查,深入收购现场调查询问,掌握资金兑付、消防安全、质量把关、价格动态等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并向政府分管领导反映所掌握的情况。当发现籽棉价格走高,棉农不愿结算10月8日前预交棉花的问题时,我办及时在电视台《通告》,并多次到企业督促限期兑付。

三、今年棉花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更趋于规范经营。通过贯彻实施县政府棉花市场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后,各棉花经营企业对配合搞好棉花市场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没有出现收购超水棉现象。

二是质量意识大为提高。大部分企业能做到严把质量关,首先是严把棉花异性纤维排查关,使异性纤维含量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其次是大部分企业坚持“一试五定”检验程序,做到“明码标价、亮牌收购”。

三是内部管理措施得以强化。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完善和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从人员培训、收购、加工、消防安全等环节抓起,有效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是到位资金充足,“白条”问题得到杜绝。由于今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棉花市场管理工作,早谋划,早安排,

棉花市场范文篇9

在棉花即将开秤收购之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其目的就是动员全县各级迅速行动起来,高度关注棉花收购工作,共同维护棉花市场收购秩序,确保棉花收购加工质量,树立棉花产业品牌。前面县供销社主任、县棉花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徐志坚同志就棉花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县工商局、质监局、电力局、消防大队分别围绕如何管好棉花市场做了表态发言,措施得力,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就今年的棉花市场管理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各负其责、主动出击,09年棉花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实效

2009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棉花市场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工作部署,坚持“县上统一组织领导,乡镇政府包片负责,执法部门积极参与,抽调力量联合行动”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各乡镇强化属地管理职能,采取得力措施,抽调专人对小轧花、土打包进行严盯死守;县棉花市场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责,大力宣传国家棉花产业政策、加强各方力量的调配协调、合理布局棉花收购网点;工商质监部门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加大对小轧花、土打包的整治查处力度;电力部门强化电力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对小轧花、土打包实施强制性拉闸断电;公安部门强化责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依法从严处理严重扰乱、阻碍棉花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非法行为;消防部门加强指导检查,消除火险隐患,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安监部门狠抓安全生产环节,强化安全生产验收,对没有通过达标验收的棉花加工企业坚决予以关停。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全县棉花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了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县参与收购的22户棉加企业及67个收购点,共收购籽棉5.84万吨,支付收购款3.28亿元,加工皮棉2.13万吨,现已全部售出;棉花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县乡工作人员300余人次,对全县209户小轧花、土打包加工户进行了集中整治,有效地维护了我县棉花市场经营秩序,使全县棉花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棉花质量稳步提高,棉花品牌形象逐步提升。

二、科学研判、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的紧迫性

认真分析今年农业的发展形势,受今年气候因素影响,综合各类要素判断棉花将成为今年农产品市场的紧俏物资,所以今年的棉花收购形势不同于往年,抢购潮空前高涨,市场管理难度加大。基于这种判断的依据有三:一是棉花减产已成定局。据据全国各省、区、市及兵团8月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517.4万亩,同口径比上年增加77.1万亩,增幅1.04%,但与2007年相比,减少仍达1400万亩左右。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在8000万亩以上才算是处于安全区范围以内。最近3个月,中国南方多个省份遭遇了特大洪灾,产棉区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全国范围内的棉花产量减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我县而言,20010年全县种植棉花11.26万亩,比去年减少5.36万亩,预计籽棉产量4万吨左右,比去年减少2.6万吨。资源减少,市场价格导向必然会引起企业抢收抢购,争夺棉花资源大战不可避免。二是皮棉价格大幅上扬。今年以来,纺织行业和布料市场复苏,国外订单猛增刺激了纺织企业对棉花的需求,同时,世界性棉花产量下降也直接影响了国内棉纺企业进口棉花,导致国内棉价一路飙升,棉花价格从2009年初的10000元/吨左右起步,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14833元/吨。截止到今年6月30日,国内328级棉花现货指数为18309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42.6%,创2003年以来历史新高。为满足纺织用棉需要,稳定棉花市场,在棉纺企业的期待中,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中储棉)8月10日开始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棉,投放数量为60万吨。大宗原料的抛储往往会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但是郑州棉花期货各合约价格却逆势走高。本次储备棉的竞拍底价为16500元/吨,但成交价格大多在18200元/吨以上的高位。市场人士分析,抛储后棉价依然居高不下是因为抛储数量太少,60万吨仅是市场一个月的需求量,难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因而调控市场能力有限。目前,三级棉价格仍在18000元/吨以上,近期国内棉花市场下有支撑,上有压力,棉价继续保持平稳的概率较大。三是质量体制改革即将结束。按照国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进程,从今年9月份开始,棉花加工检验新体制将全面取代旧体制,小包棉和200型轧花企业将退出市场,也就意味着小包型加工企业不准许可资质,小包棉不准进入市场,铁路不准运输,银行不准贷款。目前,200型轧花企业如何关闭等待上级部门出台政策,金融部门已停止向200型轧花企业放贷,但仍有部分小型加工企业有准备收购、加工的迹象。同时,从前一段时间县供销社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小轧花、土打包加工户清理核查情况看,209户小轧花、土打包加工设备基本完好,大部分供电线路并没有掐断,受高棉价利益驱动,非法收购加工作坊有可能死灰复燃。这些存在问题,必将会给我县的棉花市场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也决定了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规范和管理棉花市场秩序。

三、突出重点,联合整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收购加工行为

为了进一步提升棉花产业品牌,维护规范有序的棉花市场秩序,面对今年的企业安全生产和棉花市场管理形势,今年我们将采取最为强硬的手段,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行为。前期县政府已组织供销、工商、质监、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就全县所有的棉花加工企业和收购点的消防安全前期验收、收购资金落实、收购点的布局等工作都进行了全面的落实。就棉花市场整治问题我想再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和措施。

1、强化宣传、狠抓监管,确保棉花收购质量和生产安全。

一是广泛宣传政策法规。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继续采取分工负责包村包企,印发材料,张贴通告的方式,(通告已印制下发,必须张贴到乡镇、村组和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农户和企业棉花收购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宣传国务院新修订的《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县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的通告》、《棉花收购加工和市场管理办法》,把政策讲透,道理讲明,使棉花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进村入户,家喻户晓,使广大棉农能够形成自觉维护棉花市场管理的浓厚氛围。二是引导棉农提高质量意识。县广电局要重点对棉花质量监管、维护收购秩序、安全生产的正反典型,进行及时的宣传报到和公开曝光;宣传引导棉农树立诚信意识,不得在棉花中掺水、掺沙、掺石及其它有害物质;大力引导棉农在棉花采摘、分拣、交售等各个环节做好分摘、分晒、分存、分售“四分”工作,严防异性纤维混入棉花,不交售超水棉,注水棉;引导棉农到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棉花收购企业交售,不向流动商贩和非法小轧花、土打包加工点交售棉花,不从事非法收购、加工棉花活动,积极参与维护棉花收购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棉花收购氛围。三是全面强化安全监管。棉花市场一直是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县发生的几起棉加企业火灾事故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可以说历历在目、教训深刻。目前,全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所以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切实抓好全县棉花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在这里我明确强调,不按时足额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金、不参加火灾公共责任保险、不进行安全生产评价、未通过消防安全验收的加工企业和收购点,要坚决予以查封。哪个部门签字放行,就要追究哪个部门责任。今年棉花收购加工的消防安全生产继续实行企业、乡镇、金融(保险)、消防、安监、棉监办“六位一体”监督管理责任制,棉花监管部门供销社对整个棉花市场的安全生产负第一监管责任,要按时足额收缴安全风险抵押金,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公安消防部门对消防安全事故负第一责任,要在9月20日前严格按消防安全验收标准逐个对加工企业和收购点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提出整改要求,限时整改,对整改不彻底达不到消防安全条件的,要立即予以查封。对验收合格的加工企业和收购点,消防、安监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切实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在收购加工期间不间断跟踪检查,按照即查即改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该处罚的处罚,该关闭的关闭,决不能手软,促使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特别强调的是,消防设施必须配齐、防火措施全部到位,今年哪里发生问题,一定要追究责任到底;各乡镇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做到一线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定点定人”的原则,采取“盯死看牢”的办法下派乡镇干部入驻棉花企业,全天候驻厂监管,督促棉加企业认真做好收购加工安全、籽棉垛夜间苫盖、消防设施配备等方面的工作;棉花加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企业法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第一责任,必须做到加工厂及所属收购点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健全,要制定详细具体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专人负责制。认真抓好棉花企业义务消防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狠抓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对进入厂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配载防火罩,对进场人员进行安全告诫,严格落实门卫值班登记制度、保卫人员24小时巡查制度,重点加强夜间值班、巡查,认真填写各种记录,要注重消防设施、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消防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杜绝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在此我郑重告诫全县各乡镇、各监管、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你是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出了事故,分管领导固然要负责,但“一把手”也是难辞其咎的。希望大家一定要本着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放弃侥幸心理,拿出实际行动来,拿出实干、苦干精神来,真正把棉花市场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上,落到实处”,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确保收购加工规范有序进行。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关于收购问题。要严格执行“资格准入”制度。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全县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由供销部门牵头,工商、质监、发改、安监、公安部门参与,加强对收购加工企业的资格审查,确保今年开秤收购的有资质的收购企业和确认的收购点的收购场所、资金、检测设备、消防和专职棉检人员等硬件达标,坚决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对未经资格认定,非法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的,要坚决取缔,在从严从重处罚的同时,对非法收购的籽棉和加工设备一律予以没收,同时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已取得市场准入资格的棉花加工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资格认定复查,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取消其资格。达不到标准或丧失资质等级条件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取消其棉花经营资格,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向社会公布。要严防“打白条”现象发生。在开秤收购前,县棉花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今年已取得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及符合收购加工资格的棉花加工企业及收购点,在电视台面向社会公开公示,引导棉农到有资金保障的棉加企业交售棉花(凡在电视台公示了的企业都是有资质、有资金的,今年的收购点必须和企业签定收购合同,兑不了款,出了安全问题全部有企业负责);各乡镇、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对今年没有取得贷款资格和资金保障的棉花加工企业,采取昼夜监管的办法,坚决不许开秤收购。今年收购期间,如若发生棉加企业拖欠棉农售棉款,引起群众上访矛盾,影响国庆期间稳定的,一律由各乡镇主要领导负责,县上将严厉追究各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工作责任;公安、交通、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强周边进出口要道的巡查,加强交通管理,防超载、防混载、防违章,在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的同时,严厉打击进出我县的不法商贩和非法经营行为,切实保护合法经营和棉农、加工企业的利益。总之,就是要做到“五个管好”:管好资质、管好安全、管好秩序、管好兑付、管好贩运。二是关于非法加工问题。要把小轧花、土打包、非法收购点作为棉花市场监管的重点,依法严厉打击、坚决取缔非法小轧花、土打包户及收购点。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督,对非法小轧花、土打包加工点和非法收购点依法予以查封,并下达处理意见,限期进行拆除,对拒不拆除,仍然非法收购加工经营的,要按照国务院新修订的《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之规定,由质监部门依法没收并监督销毁加工设备,并处非法设备实际价值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今年明确规定要进行高限处罚,谁便通谁负责,今年工商、质检等执法部门向我要工作经费,我可以给,但要看工作成效,如果非法小轧花、土打包加工点和非法收购点查封不掉,出现问题,由工商、质检部门负责);人行要对各金融部门信贷资金发放进行清理,对照209户小轧花、土打包名单逐一核实,坚决制止为小轧花、土打包户提供贷款的违规行为(清理结果于20日前报政府办和棉管办,如果隐瞒不报查出现为小轧花、土打包加工点和非法收购点提供贷款的问题,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由此引发的生产安全和收购安全由提供贷款的银行兜底);公安部门要对恶意围攻、滋事阻挠执法部门执法的非法行为要按照有关法规,予以严厉打击,决不手软;法院对拒不执行执法部门处理意见和处罚决定的非法加工户,要依法从快强制执行。电力部门要严格按照县上要求,不得为非法经营者供应电力,对小轧花、土打包加工点强制性拉闸断电,坚决杜绝以收代轧现象发生(电力部门要对土扎花、土打包非法生产户断不了电,出了问题不仅处罚业主,还要处罚电力部门)。总之,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要建立起健康有序的棉花市场收购秩序。三是关于质量问题。在今年棉花收购、加工、经营过程中,质监部门要集中力量,严处非法经营活动。重点加强对棉花企业的抽检,对每户收购、加工企业收购籽棉检查数量不少于10批次,加工的成包皮棉不少于4批次。加强棉花加工企业的质量监督,要求收购企业不得收购超水棉,不得随意压级降价(关于收购超水棉问题,关键是企业抢收抢购造成的,我看还是个别企业太拿银行的钱不当回事,金融部门也要监管);杜绝压级、压衣、压磅等坑农现象的发生;对加工企业存在的收购超水棉、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对混等混级加工成包皮棉不按规定刷唛,标实不符的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对因预防措施不力而混入异性纤维者要按《棉花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对利用回风管道将不孕籽回收棉、棉短绒掺入皮棉或以其他方式造假的坚决拆除掺杂使假设备,并一律从重处罚,予以曝光;继续开展对棉花加企业库存的成包皮棉和未参加公证检验的购进棉花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按《棉花条例》的规定严肃处理;对企业存在的标识不规范、以及标识不全、无质量检验凭证等一般性质量问题在处理的同时,帮助企业限期整改,规范提高。

3、积极协调、主动服务,确保棉花市场管理见实效。

为了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在原有的棉花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今年又从各乡镇和相关执法部门抽调了领导干部,成立了三个专项整治小组和一个监察组,对全县10个乡镇的非法小轧花、土打包加工点,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分片包干进行依法取缔。各乡镇作为今年棉花市场监管的主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召开乡村组三级干部会议,成立领导机构,全面落实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挂组责任制,把小轧花监管任务分解落实到包村领导和包组干部头上,靠实责任,盯牢严守,9月16日前,各乡镇要将本乡镇棉花市场监管责任分配落实表加盖公章后报县政府办公室和县供销社。各小组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定实工作措施,把这次集中整治行动作为维护全县棉花产业发展的一场攻坚战来打,不仅要打好,还要打赢,打出成效。棉花收购即将开秤,时不我待,今天会后,各组抽调人员要按照分组方案迅速行动,于9月16日下午,各抽调人员必须到各自的岗位报到,接受所在小组组长的安排,16日开始全面开展拉网式的检查(20日前主要是配合乡镇对小轧花、土打包加工点断电,此项工作电力局要高度重视,尽快安排各乡镇电管站开展断电工作,县上将带领监察组于近期下去对断电情况进行督查)。棉花市场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扎实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做到人员安排到位,车辆抽调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各抽调单位要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确保棉花产业安全、规范棉花市场秩序的大局出发,严格按照县上统一安排,服从棉花市场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调度,切实做到“四落实”,即:落实工作用车、落实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落实工作时间,供销、工商、质监、公安、电力等相关部门必须固定提供工作用车,确保棉花市场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强化责任,严明纪律,确保棉花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1、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棉花收购加工秩序。在今年的棉花市场管理中,政府将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棉花收购价格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由企业自主定价(各政府职能部门对公布的价格信息涉及棉花的要慎重处理,不能出现误导或造成“政府定价”的传言。对蓄意散布谣言、煽动群众闹事,造成恶劣影响和违法事件的责任者,公安机关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各棉花收购企业要按照行业规章和行业自律要求,每日公布收购价格,明码标价,实行按质论价、分级收购、分级堆储的操作规范,不准随意压级压价,不准以各种名义搞价外加价和价外加费,确保全县棉花收购市场秩序健康有序、公平公正。同时,坚决制止棉花加工企业违法雇佣棉贩收购棉花(雇贩子就是扰乱市场,一经发现将严厉处罚)、收购土轧花作坊加工的皮棉和向棉农“打白条”收购棉花的行为,一经发现,要按照行业章程规定,严格进行处罚,并由发改、工商、质监等部门取消其棉花加工资格。各棉加企业要积极筹措落实收购资金,做到敞开收购,按时付款,金融部门也要及早投放信贷资金,积极参与市场管理和经营指导,帮助企业科学定位收购价格,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

2、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工商、质监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棉花市场管理的监管责任,要针对部分非法小轧花、土打包窝点白天闭门睡觉,夜间开机生产的非法收购加工行为,采取日常巡查、夜间抽查和举报检查等方式,密切监控非法加工点的动态,严防死灰复燃。工商、质监部门要在棉花集中收购、加工、销售期间,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全员出动,全身心投入到棉花市场管理工作当中,圆满完成今年棉花市场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把今年的棉花市场管住管好。县棉花协会要按照“协会支持、行业自筹、企业自愿”的原则,引导棉花加工企业积极交纳会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企业自律,为企业及时提供供求信息,指导企业加强自我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棉花市场范文篇10

关键词:棉花加工企业市场化改革政策

一、引言

在1998年以前,中国的棉花加工企业仍旧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棉花市场尚未放开,而生产和价格都由国家进行控制,并且收购和销售环节由供销社统一经营。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从1999年开始,棉花流通领域开始出现松动。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路子”的改革思路,从而使得新的棉花流通体制基本确立。

国家相继放开棉花市场,为棉花流通开辟了新的道路,棉花加工企业更是异军突起。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资格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均可从事棉花收购。棉花市场放开后,棉花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合理安排自身的生产与经营,经济效益明显增长;由于国有企业占据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和人员方面的优势,规模迅速膨胀,依靠其雄厚的实力,很快赢得了市场;同时,打破了棉花经营中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实现多渠道经营和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棉花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私营加工业的成长带来了发展空间。目前,棉花加工企业已经从计划经济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现在市场上具备棉花收购资格认定的企业有8000家,但据棉花协会不完全统计,实际存在的收购企业达1.8万家。

放开棉花购销的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几十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形成的棉花加工行业体系被彻底打破,一种新型的、具有活力的棉花加工新格局、新机制将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棉花加工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棉花加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放开棉花购销渠道后,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资质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都可以从事棉花收购、加工业务。因此,供销社棉花加工企业要抓住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机遇,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广采博览,以新的姿态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

(1)棉花加工企业的机遇。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棉花加工业将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这正是涉足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发挥集团优势,做到优质、高产、安全、低耗,才能以优质的、低廉的棉花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从而促进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同时,放开棉花购销渠道,更有利于棉花加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实力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2)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来自国内的挑战。放开棉花购销渠道以后,棉花加工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非棉花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涉足棉花加工行业,使加工能力已经过剩的现有棉花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威胁,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在所难免。对此,棉花加工企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其次是来自国际的冲击。“入世”以后,国外一些棉花财团,会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到中国的棉花加工行业。他们有可能不惜代价,占领中国棉花市场,直接挑战中国的棉花产业。一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景象可能会在棉花加工行业发生,并最终达到平衡,形成新的格局。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棉花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棉花加工企业的实力与规模仍然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内和国际棉花市场。

(一)重复性投资严重,原料供应紧缺,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由于市场的放开,棉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尤为可观,一些小型棉花加工企业纷纷上马,棉花加工能力急剧扩大,虽然当地许多棉贩每年都会从相邻棉区购进大量棉花,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地棉花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企业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和设备闲置的问题。

(二)技术装备落后。由于我们国家棉花市场长期没有放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棉花加工企业缺少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所以,长期以来棉花加工企业的设备存在老化想象,不能够适应提高生产率的要求,这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棉花加工企业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不规范。国家放开棉花市场,只是不再由政府直接进行统购统销,改为许可证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棉花加工企业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工商、计划、经贸等五部门核发的《棉花收购与加工资格认定证书》,但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这部分无证企业给予一定的保护政策,使得新上无证棉花加工企业越来越多。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新上棉花加工企业并没有棉花加工许可证。

四、市场化条件下棉花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对策

针对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棉花加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目前棉花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当引起重视:

(1)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棉花加工企业早已达成的共识。棉花加工设备技改是提高棉花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大举措。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根据现在的棉花加工企业的现状,需要在籽棉的清理,籽棉的烘干,皮棉的加湿上抓效益。另外,还要在发展机采棉上下功夫,这也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