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言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3:47:09

旅游发言稿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1

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这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安排布置全市旅游业发展工作,分析研判形势,动员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超前谋划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会议传达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市旅游局就旅游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工作作了发言。刚才,市委张书记的讲话,充分阐释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对全市旅游业发展作出了全面安排安排,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就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加快旅游业发展。发展思路上有新拓展。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较好的基础,当前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放宽视野,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超前谋划,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一是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市依托文化节会,为旅游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但融合得还不够深、不够精。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化,通过革命激进教育、香包刺绣、绘画等创作和演艺、节会、全国乃至国际性学术会议等多种载体,使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丰富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空虚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二是与城镇化相协调。城镇在现代旅游中扮演着客源地、集散地与目的地的三重角色,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大本营。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无论是旧城镇改造,还是新城镇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把每一个工程都作为一处景观来雕琢,更多地汲取人文元素,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风景化,使城镇文明和旅游发展和谐推进。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村是旅游发展的广阔天地,现代都市人向往田园生活,回归大自然,探寻原生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规划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要与旅游相适应,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等,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四是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积极盘活各类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带动旅游纪念品、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制作销售,带动餐饮服务、酒店住宿、交通运输、商贸物流、文化娱乐等产业发展,延长旅游业的产品链、服务链、经营链,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水利、体育、文化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加快发展工业观光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体育赛事和健身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利用我市2011年举办全国红运会的契机,大力推介和组织开展红色旅游,红运会与红色旅游的结合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二、加快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上有新水平。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思路要新,起点要高,措施要实。新,要体现在思路和运作机制创新上;高,要体现在旅游业发展的定位上;实,要体现在规划的可操作性上。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四个专项规划,即: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红色旅游规划、民俗文化旅游规划、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乡村旅游规划,构成完善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体系。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王牌景点建设上有新突破。立足建设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西部重要的特色旅游基地,努力争取和实施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有较高知名度的骨干项目,做大做强标志性王牌旅游景区。突出打造我市旅游“四大名片”一是立足老区丰富的革命遗迹,打造红色革命旅游品牌;二是立足底蕴深厚周祖农耕文化和岐黄中医文化,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三是立足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四是立足“天下黄土第一原”和子午岭自然风光,打造黄土生态、乡村旅游品牌。坚持在奇”字上造势,特”字上作文章,精”字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景区、景点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进行全方位包装、精细化雕琢,使每一处景观特色鲜明、引人入胜。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2

非常感谢院党委、同志们给了这次竞聘的机会。

本科学历,叫。中国共产党党员,副教授,现任商贸旅游系副主任。竞聘的岗位仍然是商贸旅游系副主任。

今天的演讲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竞聘商贸旅游系副主任的优势;二是谈谈做好商贸旅游系副主任工作的思路。

优势是:

经历了评估、示范院校的申报、建设。通过干中学、学中干,第一、具有担任副主任的经验。上届三年的工作中。教学管理方面,逐渐成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性化管理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评估工作中荣获学院二等嘉奖。

非常熟悉商贸旅游系所有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商贸旅游系骨干专业,第二、通过三年的教学管理。也是原商学院带过来的专业,广告专业是当时一手建设起来的合校后始终参与这两个专业的建设,担任这两个专业的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省级精品课—现代饭店管理的主讲教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旅游与酒店管理教学团队主要成员。目前为止参与这两个专业建设已近10年。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着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做好本岗位工作的基石。

踏踏实实做事”从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第三、一名党员。座右铭是老老实实做人。从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讲原则,顾大局,就事论事。与班子成员配合默契,补位,不越位。关心同事,以人为本,与同事和谐相处,群众基础好。不图名不图利,评优评先、外出学习等机会,不争不要。

认为我有条件、有能力胜任副主任的工作。如果我能竞聘成功,总结我自身的情况。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协助主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学院关于二级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推行目标管理,层层细化、目标到人、明确职责。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使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

与班子一道做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建设工作,其次。完成商贸旅游系近三年工作目标。

省级品牌专业两个,建设部级示范专业一个。市级品牌专业4个。建设部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三门,市级精品课程四门。三年内完成十本教材的建设。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3

上午好!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第二届“新疆冰雪风情节”。今年市委、市政府将雪莲山灯光滑雪场指定为本届“冰雪节”的分会场,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首先我衷心感谢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水区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对雪莲山多年来的支持、关怀与信任,同时也感谢社会各界同仁对雪莲山的帮助,感谢各媒体长期以来为雪莲山打造和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雪莲山人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多年来,雪莲山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致力于荒山绿化、餐饮娱乐、旅游运动项目的开发建设,为改善我市生态、提升城市品牌,推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昔日的“雪莲山”曾是沉睡千年的荒山戈壁,山土裸露,荒无人烟,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在建设初期,雪莲山人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借助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战胜一切困难,投资2000余万元,修建人工湖、电力、给排水、天然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国务院提出“退更换林,退根还草”的战略目标,更加快了雪莲山荒山绿化的步伐。各级领导、团市委及驻区部队每年对雪莲山进行义务种树。2001年4月11日国家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带领60余名将军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市委书记杨刚、市长雪克来提等各级领导和万余名官兵奋战雪莲山,并对荒山绿化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1年雪莲山高尔夫球俱乐部正式营业,并拥有新疆首家国际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雪莲山高尔夫球场的建成,不但提高了新疆的档次和品位,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标志,更是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标志。

2002年投资兴建了滑雪场、别墅、五星级会馆等旅游项目,并成功举办了首届“新疆冰雪风情节”。当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余人次,不仅丰富了边城人民的冬季生活,也带动了我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对外宣传的力度。该系列旅游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原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国家体育局局长袁伟民曾先后来雪莲山视察,对雪莲山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六年来,雪莲山荒山绿化面积已近4000亩,种植各种树木30余万棵,种植草坪1200余亩,为我市的绿化总面积增长了3个百分点。不但改善周边生态和居住环境,而且成功地将我区地缘、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我区的GDP增长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雪莲山投资总额已达2.4个亿。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的号召,先后建成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网球场、五星级会所、滑雪场、溜冰场、旅游度假别墅等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自建成以来,雪莲山连续被评为先进纳税企业、AAA级信誉企业、重点保护企业等光荣称号。2000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评为“新疆十大旅游景点之一”,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景区。如今雪莲山又享有“首府会客厅”的美誉,对树立新疆旅游运动的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年,为迎接第二届“新疆冰雪风情节”的到来,雪莲山灯光滑雪场在娱乐项目上做了相应的改善和调整;在提升服务品质上也做了大量的努力。目前,雪莲山灯光滑雪场拥有可供游客使用的初、中、高级雪道;为更大程度的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又开设了成人专业滑道和儿童专用滑道;另在娱乐项目上有新增了跑马场。从10月中旬,就开始加紧对球场的改建、扩建工作,雪莲山灯光滑雪场又投资近千万元,增设两条索道,同时新建两条长达1000米的雪道。同时对人员的服务技能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指导。预计今年的日接待量较去年相比可增加至8000人次。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4

上午好!

今天,倍受大家关注的“”风景区正式开业了!值此,请允许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级领导、各位嘉宾和广大朋友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市作为旅游大市,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速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合理开发,高档次、高水平的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和完善。清新的空气、秀丽的景色、一流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旅游秩序,吸引着千百万市民和广大中外朋友。到我市消夏避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

今年的第届消夏避暑节,好戏连台,旅游热点不断涌现,就在20天前,我们隆重推出了总占地152平方公里的地质公园景区;20天后,在市域西侧,还将突现一处水面总面积超过的公园,奉献给来我市休闲度假的朋友们。

我们今天推出的风景区,四面环山、方圆百里,植被覆盖近于100%,是远离喧嚣都市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你既可以欣赏到“”、“”等诸多绚丽风景,也可以享受到垂钓荡舟、登山攀岩等多种生态健身乐趣。

景区是回归大自然的最佳选择,了解大自然的最好课堂,更是保护大自然最珍贵的回报。这块被我市人民辛勤保护了数百年的生态区,从今以后,将发挥出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5

一、铁穷村旅游资源情况

乡铁穷村,意为印章,象征权力,是解放前原麦桑部落华尔宫丞列的官寨所在地。三面环山,与苯波教郎依寺、夺登寺觉囊派赛格寺相邻,融合了独特的宗教文化。该村拥有便捷的交通地理位置、统一美观的藏寨村落、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浓郁的宗教文化以及见证历史遗迹的麦桑部落华尔宫丞列的官寨,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为该村发展旅游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二、发展乡村旅游优势

在过去,全乡群众生活水平低下,辖区内道路崎岖且均为泥土路,完全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真实写照,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更是对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过去村民的饮用水均为流经村内的望切河,河流上游的村民洗菜、洗衣的污水流经下游后被下游村民饮用。这样反反复复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过去的群众靠着上山挖药材维持生计,僧人更是靠群众的布施过生活。该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以及群众文化水平的低下,这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增收更是“无米之炊”。

近年来,乡、村一班人认真分析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抓住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的契机,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积极性高的农牧民开展民居接待,并形成了“安多人家”品牌。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下,该村拥有便捷的交通地理位置、统一美观的藏寨村落、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浓郁的宗教文化以及见证历史遗迹的麦桑部落华尔宫丞列的官寨,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为该村发展旅游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三、近几年形成的成效

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农民增收新渠道,该村依靠便捷的交通优势、古朴藏寨、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和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在政策的扶持带动下,该村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参与村庄整治,配套完善了水、电、路、文体、医疗等基础设施,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示范点上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同时发展民居接待,目前有13户民居接待户,床位130余个。开展农畜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4个,建有绿豌豆种植示范点2200亩,黑青稞种植示范基地2700亩,蔬菜种植基地500亩,商品羊养殖3000余头,商品牛养殖500余头。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及县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帮助下按照“保持安多民居特色,增加现代元素,美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总要求,结合民居现有结构与特点,投资1000余万元对铁穷村215户民居进行厨房改造、环境整治、厕所提升、屋内外规范。在村内还进行了文化传承保护、旅游广告牌、导向系统、观景台、入户道路建设及饮水安全改造提升等工程建设。通过项目实施使铁穷村人居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长效化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基本建立,村容整洁、环境优雅、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雏形基本形成,为我乡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6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天下险关剑门关隆重召开2010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展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旅游恢复重建成果,以“实施旅游线路统筹,促进精品线路形成”为主题谋划旅游发展大计。市罗书记、马市长、唐主席和这么多的市级领导、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出席会议,还有市旅游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充分反映了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省委“两个加快”的要求,统筹谋划和全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坚定信心。我相信,这必将成为市旅游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在此,我受彦蓉副省长委派,出席会议,并代表省旅游局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市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两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巨灾,给四川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旅游业也遭受了重创。但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援建省市的大力帮助和国际社会的热心关注下,努力变危为机,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取得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巨大成果,使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处处生机盎然,人人续写着坚强。市旅游业恢复重建成果更是显著,旅游业不仅在废墟上站立起来,而且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一批高品质旅游产品和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逐步形成。今天下午大家还要考察了翠云廊、剑门关和剑门关古镇。我在全省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看到剑门蜀道景区、青川、东河口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倍感欣慰,也深深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深切感受到了发展旅游的浓厚社会氛围,旅游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旅游业正处在一个新的重要的加快发展阶段。

借此机会,我想结合在学习考察的体会,谈一些看法和建议,不当之处请罗书记、马市长和大家批评指正。

一、对旅游发展的几点体会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

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旅游业的作用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到抓旅游产业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抓旅游就是抓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因此发展旅游的思路十分明确,决心很大,方法得当,而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线路统筹为抓手,以剑门蜀道景区开发为龙头,举全市之力打造剑门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精品,抓住了旅游发展的“牛鼻子”,只要这样持之以恒的抓下去,旅游目的地必将成为四川旅游的新亮点。

(二)旅游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是:依托“川北门户”、融入成陕甘渝、提升蜀道、联手周边,“把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蜀道文化旅游线路的集散中心、剑门蜀道和女皇故里的旅游目的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休闲度假、地震地质遗迹体验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个战略思路很好,既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也是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2009年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同比增长55%;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省旅游局下达全年19亿元目标任务的132%。2010年上半年市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27.14%;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1.06%。这说明,旅游发展速度快、形势好,势不可挡。

(三)线路统筹工作有序推进

在2007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工作方案》后,市就启动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统筹发展工作,认真编制分解三国文化线路要素整合目标任务;2008年7月,就召开了“震后剑门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启动座谈会”,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以剑昭(剑门关—昭化古城)旅游线为突破口实质性推进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统筹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面。2009年,还编制了《市旅游线路要素整合实施方案》。对线路统筹发展工作做出的有益探索,为全省实施线路统筹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线路统筹是四川提出来的,但我们抓得并不好,而云南在新推的一条线上采用线路统筹,国家旅游局很肯定。我省则是抓得最好。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发展促进旅游发展(EconomyPromotingTourism)模式,简称EPT模式,即通过经济发展来带动和促进国家(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一种是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发展(TourismPromotingEconomy)模式,简称TPE模式,即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拉动和促进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四川与都应该是TPE模式。这种模式就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四川模式”是我省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过去政府主导的手段是申办旅发大会,是板块推进,目前许多省(市)和省内的、遂宁等仍在开旅发大会。现在要根据当前形势,转变“政府主导”的手段,要按旅游发展规律来推线路统筹,用线路统筹的方法推进旅游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来选择发展旅游方式,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旅游取得成效的原因,也是市委、市政府抓旅游的经验之所在,非常值得全省旅游行业学习,也希望市能继续坚持下去。

二、认清形势,增强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使命感

(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期,旅游业上升为我国战略性产业

2002年11月,党的16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头十年的努力,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未来10年,将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我国进入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2010年全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向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年2月3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3月5日,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2009年,2010年的国民经济发展更趋向于均衡增长的模式,正逐步从政策拉动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沿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道路迈进。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过2008—2009两年的调整,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期,服务业将迅速崛起成为主导产业,由生产型大国向消费主导型大国转变。

在国内外良好经济环境的支持下,我国旅游业以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和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和重视。一是旅游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去年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紧接着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国办函〔2010〕121号),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二是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深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大力发展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产品深加工和旅游等特色产业是重点,着力改善民生是亮点,旅游产业作为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将面临重大机遇和广阔空间。

(二)我省经济稳定增长,旅游总收入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目标

从我省的情况看,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并未改变四川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面,2009年全省人均GDP达到了2535美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7465.9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较全国高出5.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七位,呈现持续加快发展态势。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跨越发展,支持地震灾区产业振兴,支持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区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部署,将给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更多机遇和条件,将为我省经济加快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四川旅游业既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也是发展势头强劲的支柱产业。“十五”期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2.8%,比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高8.2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比全省GDP增速高11.6个百分点。“十一五”的前几年也都比二三产业的增速高。2009年,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472.48亿元,增速达到34.8%,不仅达到并实现了旅游重振的预期目标,还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且比全省GDP增速高20.3个百分点,可以说旅游业对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越来越突出的贡献。今年1—8月,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222.82亿元,同比增长了25.6%,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能够超过1700亿元。但此形势并不乐观,我们在全国仍排在第九位,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与此同时,对从事旅游业的同志们来说,我们更要看到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我省而言,旅游业尽管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但四川还不是旅游经济强省,旅游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都不高,仍然存在很多因为不符合旅游发展规律而造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当前形势下旅游业的属性和功能认识不够全面、科学,定位不明确。改革开放之初,一直是把旅游看成社会事业,并承担创汇的附属经济功能。经济改革发展后,旅游的功能扩张了,将其完全定位为旅游产业又涵盖不完所有功能,所以国家旅游局一直提的是旅游业,旅游业的功能是综合的。在新形势下,旅游真正突破要靠产业,但旅游的社会、文化功能要跟上。二是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不平衡。购物和娱乐、信息化等要素一直是薄弱环节,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未根本转变。旅游商品开发相对滞后。我们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地域文化,但是游客到四川旅游,能够拿得走的东西不多,特别是形成一定规模、品牌很响的旅游商品太少,在旅游收入中占的比重不高。的旅游购物和文化娱乐特别是夜间活动方面发展仍需要研究、发展,全省也存在这个问题。三是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我们的企业个数不少,但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大的旅游产业集团,“散、小、弱、低”现象仍较突出,竞争实力不强。现在真正称得上旅游航母的仅有几家,一个是成都会展旅游集团,另一个是成都文旅集团,第三个是刚刚成立的四川旅游发展集团,一定要注意培育或引入大集团、大企业。四是旅游管理和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九寨沟、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这些景区的精细化管理不错,受到了各地游客的高度评价,总书记、总理多次表扬九寨沟;刘云山同志前不久到九寨沟,讲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资源这么好,想不到基础设施这么好,想不到管理这么好!但从总体上讲,我们不少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还比较粗放,标准、制度建设不完善、落实不够,旅游服务精细化不够,品质亟待全面提升。一定要在这一方面做好工作,硬件不行软件补,比如峨眉山刚开始整治景区环境的时候,有的游客边走边吃瓜子,边扔瓜子壳,保洁员就跟在游客后面捡瓜子壳,游客也不好意思了,被感动了,这也是精细化服务。

上面讲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基本上是长期存在、尚未根本解决的。需要我们研究针对性强的措施,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切实加以解决。

三、遵循规律,科学谋划“十二五”

回顾近年四川旅游发展历程,可谓“亦喜亦忧”:喜是因为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全省各市州的积极努力下,2007年全省旅游业在西部地区率先突破了千亿大关,成为全国第8个千亿大省;忧的是,正在蓬勃发展之际,我省碰上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全省旅游业遭受重创,今年是“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关键时期,又饱受地震次生灾害山洪泥石流的影响,说我省旅游业多灾多难并不夸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遵循旅游发展的规律。

“十二五”时期,我们既面临国家全面提升旅游业战略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扩大内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支持地震灾区产业振兴等机遇,也面临地震次生灾害与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旅游行业新一轮竞争压力加剧、四川省旅游业自身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等挑战。因此,“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和实质提升期,面临着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谋划好“十二五”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为此,我们去年年初就作出了“及早谋划”的工作安排。之前,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旅游产业的“三年提升计划”,这个计划里面提出了旅游总收入3年新增1000亿的目标和十大任务,这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部分。目前,全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正有序进行,已完成全省五个片区的调研,以及“十二五”时期涉及我省旅游业发展的16个重大课题研究,初步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规划纲要正在编制之中。

“十二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省旅游业如何抓住机遇,用好条件,推动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一直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点。我认为,“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要遵循旅游发展的规律,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以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为取向,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以高于全国旅游平均增长水平、高于四川省GDP增长幅度、高于全省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发展速度,初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四川新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应把握好下面三个问题:

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一个“转”字:即要转变发展方式,但不是大家通常所认为的由一个方向彻底转向另一个方向。转变发展方式内涵是追求数量规模扩张与素质效益提升的同步发展。奇葆书记讲四川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充分,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旅游转变发展方式不仅需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需求结构、投入结构的调整,更是发展理念思路、工作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即“四化”。一是要求旅游功能综合化。也可以叫做发展目标多元化。就是充分发挥新形势下旅游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强调旅游业的政治功能,强化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功能,让旅游业发展把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融为一体,使旅游业成为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载体。二是要求发展方式集约化。集约化既是针对具体开发和建设项目的要求,也是对旅游业总体发展方向的要求,就是要实现速度、规模和素质、效益的全面提升。三是要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持续化。就是以人为本,遵循规律,打造全新的旅游服务价值链,全面、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品质,满足游客需求,体现旅游业的现代服务业特征。不仅要提高产品供给者的服务质量,还要促进游客素质的提高,这是永恒的主题。四是要求旅游生产及旅游消费低碳化。就是以提高科技含量为手段,通过法制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推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及消费的生态化、绿色化,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

在工作方法上,注重运用“一个统筹”:即线路统筹。从旅游业自身发展规律来看,旅游者所消费的产品是以景区(点)为核心吸引物,以线路为纽带,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综合性(或组合性)服务产品,决非孤立的旅游景区(点)。从旅游管理现状来看,在我国经济和行政资源部门化的特殊体制下,旅游产业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只靠旅游部门一家是不行的,需要经济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比如,这次灾后重建过程中,旅游业得以率先恢复,是党委政府重视、援建省市和相关部门支持的结果,所以旅游业是大家共办的综合产业。因此,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统筹的思想。旅游线路统筹是我省遵循旅游发展规律,通过实践探索出来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基本思路是以线路为龙头,以统筹为工作抓手,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建立整合协调政府和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能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省各地围绕优势资源打造精品线路,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线路统筹”成为全省灾后旅游振兴的突破点和重要“抓手”。

在工作实践中,注重把握“三个基点”:一是立足点要放在提高旅游业综合素质上。“十五”时期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是优先发展,“十一五”是均衡发展,“十二五”则应集群发展。要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把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支撑优先考虑,依托快速交通体系建设形成的交通主轴及交通枢纽,结合优势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其他特色旅游资源,构建具有广泛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业集群。实质上旅游产业的要素聚集在景区、城镇和通道上,因此旅游部门只抓三个:景区、旅游城镇和连接两者的通道,主要精力放在这三点上就行了。

二是着力点要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剑门关景区建得很好,但怎么留住游客,就要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推进传统景区凝练主题、深度开发、创新业态、提档升级;加大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力度,面向国际、国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一批生态养生、温泉疗养、山地度假、户外健身、漂流体验、道家养生等特色旅游产品;扶持和推进一批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注重开发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健身旅游、科普旅游、休学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城市文博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旅游文化商演品牌、建设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购物中心,丰富旅游餐饮,建设西部旅游信息高地,完善旅游产业要素结构。

三是落脚点要放在惠民生、促增收上。注重围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就业来谋划推进旅游业发展,重点扶持地震灾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旅游业发展,地震灾区重点推出一批展现灾区新貌,融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的乡村旅游、低碳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安民;巴中等革命老区要把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实现旅游富民;甘孜等民族地区要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建立旅游先导产业发展机制,重点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实现旅游稳民。

四、再接再厉,加快旅游发展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地震后,抢抓机遇,运用线路统筹,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希望在“十二五”期间,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且为四川旅游业提供新的经验。在此,我谨代表省旅游局对旅游发展,提几点建议:

第一,不断深化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巩固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工作局面。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一定要跳出旅游抓旅游,要紧扣全省的中心工作,从投资、项目、就业、扶贫等方面推动旅游业发展,创造旅游发展的新经验;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的优势,加强综合协调,加强部门协作,不断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要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促销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

第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旅游产品优化升级。旅游产品优化升级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新的资源观,由于旅游需求、利用方式、开发条件的变化,很多我们以前不认为是旅游资源的景观,现在也被开发成了旅游产品,这就是“无中生有”,比如深圳的各类主题公园、上海创新的乡村旅游,还有运用新出现的高科技开发的电玩等新的消费方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旅游产品。旅游是创意产业,只要想得到,就做得到。其次是在具体产品打造上要各具特色、推陈出新。第一步是开发观光旅游产品,下一步在推进线路统筹时要重点推出休闲度假、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比如剑门关、翠云廊、皇泽寺等老产品要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凝练特色主题,增加相匹配的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强化精细服务,提升产品品质。大朝驿站、曾家山等新产品要创新开发思路和手段,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注入现代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等灾后旅游产品要围绕展示灾后重建成果、宣传灾区新貌、反映灾后重建奇迹,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另外还要完善旅游要素,强化旅游商业演出和特色旅游商品产销,积极促进“资讯、安全”等旅游配套要素发展。

第三,进一步探索新时期推进旅游线路统筹新举措,推进区域旅游线路合作。旅游线路统筹实施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是跨区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创新的方式和举措来推动,才能顺利推进线路统筹工作的稳步实施。以剑昭旅游线为突破口实质性推进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统筹工作,对线路统筹发展工作做出的有益探索,11月将在开线路统筹现场会,请先摸索出一些经验,然后我们在全省推广。现在全省各线路统筹试点市的工作开展得都比较顺利,尤其是以为代表的三个试点重点市,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线路统筹推广到省外,打造推出跨省的旅游线,深入开展区域合作。目前局内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初步计划是明年开始这项工作。可以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前思考,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变“边缘”为“前沿”,联合陕西、甘肃的市、区、县,用线路统筹的方法建设、打造、推出跨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川陕甘”旅游实质性合作,牵头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进行推广,不仅是向全国推,还要向海外推,要发挥川东北、秦巴地区的整体优势,带动我省川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实现川陕甘金三角区域旅游共同繁荣和发展。

第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旅游软实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硬件上的改善容易做到,灾后重建以来,旅游业的道路、酒店等硬件设施建设发展提前了十到十五年,但服务意识要深入每个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要普遍提高却难度大得多。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旅游发展数质提升并重的时期,旅游服务质量更加显得突出和重要,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软实力包括政府管理的软实力和企业服务的软实力,要分别有侧重地抓。旅游标准化就是政府管理软实力的表现之一,四川省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省,希望成为标准化示范试点市,为全省提供经验。企业服务软实力的提升就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现在正在实施的“灾区旅游新五大行动”中,从业人员培训行动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宾馆饭店服务人员、景区导游人员的培训,引进和培养一批旅游服务专业化人才。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7

一、肯定成绩,坚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平湖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建设不断加强,旅游产业规模、旅游品牌效应逐年提升,全市旅游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从年到年,我市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值超过20%,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0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31%,实现外汇收入2265.58万美元、增长1.64%。

二是旅游基础得到加强。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引导,加大旅游发展投入,修订实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市旅游基础正在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九龙山旅游度假区、金龙门生态休闲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圣雷克二期、威斯汀酒店、南苑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已经竣工或正在加快建设。突出“一心两带七区”景区景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市现有部级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各1个,国家4A级和3A级以上旅游景区各1家,三星级以上酒店4家,在建的四星以上标准酒店5家,旅行社10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3000人。

三是旅游市场有效拓展。近年来,我市站在“大”旅游层面,面向不同客源阶层,主动融入、联台唱戏、科学定位,整合九龙山度假区、森林公园、跨海大桥、东湖景区、莫氏庄园及生态农业园、渔家乐和休闲购物等资源产品,创新组合推出了具有不同季节和个性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依托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旅游接轨上海,多层次、全方位营销宣传,扩大了好产品、好线路、好商品和好环境在上海的影响;利用大桥便利优势,主动接轨宁波旅游市场,通过开通两地旅游专车和签订客源互送协议等有效形式,争取了更多的客源;借助国家、区域间、省和市开展的大营销活动,通过旅交会、推介会等平台积极推介营销产品线路,主动搞好旅游对外促销工作;以西瓜灯文化节和平湖九龙山旅游节为载体,进一步扩大平湖旅游对外的影响力。

四是旅游产品日益丰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旅游产品建设跨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建设高峰,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高尔夫、马会、游艇项目相继建成并对外开发,金龙门生态休闲园等一批现代化农业休闲旅游项目游客接待量日益增加,休闲旅游、生态旅游、购物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旅游业态齐头发展,特别是我市组合推出的滨海运动休闲旅游、亲水文化购物旅游、乡村生态体验旅游三大旅游品牌初显成效,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产品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五是旅游创强成效初现。去年省政府实施旅游“十百千”工程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当湖街道成功创建为浙江省旅游强镇,曹桥街道成功创建为市旅游经济强镇,曹桥街道马厩村成功创建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为我市下一步创建市级、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奠定了基础。

总体看,近年来我市旅游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为我市建设旅游经济强县、加快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与旅游经济强县的标准相比、与旅游经济相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不高,旅游经济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旅游经济总量有待提升;旅游产品和旅游企业规模不大,旅游产业结构有待改进;旅游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等等不足之处。这些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地改进提高。

二、统一思想,增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加快发展旅游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较为复杂,旅游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将增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对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对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一)抓旅游就是抓科学发展。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旅游业是人们公认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被誉为“无烟工厂”,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强。旅游消费是一个综合性的消费,包括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一系列消费,具有较强的消费关联性,能有效地把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直接拉动最终消费,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能够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市场繁荣,促进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农业、工业的发展提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兴一业旺百业”的带动作用,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带动服务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提升,实现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

(二)抓旅游就是抓区域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旅游是城市经营业、环境促销业,抓旅游不仅可以直接增加旅游收入,还可以使投资环境更加优化,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一个地方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大桥开通、世博在即、港口开放、高铁建设、同城效应日益显现,对地处上海、杭州、宁波的旅游大三角中的平湖来说,我们不仅面临着长三角区域旅游的高潮,还面临着全国游长三角、世界游长三角的高潮,这给我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据预测,上海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多万人来上海,这个市场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人家占领;这个机遇我们不去抓住,就会被人家抢去。因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旅游,抓住这一重要的机遇。

(三)抓旅游就是抓民生。旅游业门类多、就业容量大,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直接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多方面解决就业问题。国际上旅游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比例达1:5,发达国家旅游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20%以上,发展中国家约占10%。据测算,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就带动社会就业4至5人,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饮食、交通等第三产业产值就增加4.3元,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美元,利用外资额就相应增加5至9美元。我们要意识到,推进旅游业发展也是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广大群众不仅需要享受较好的物质生活,还将追求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我们要适应消费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旅游业,以改善广大群众的民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抓旅游就是抓统筹协调发展。旅游具有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在内的多种综合功能,不仅能够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推动对内对外开放,而且有利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尽管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旅游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们更要看到有利条件和机遇。首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第二,改革开放30年奠定的坚实基础,应对危机的能力水平大大提升,将有力地支撑旅游业发展;第三,当前中央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政策对旅游业发展十分有利;第四,旅游日益成为国民休闲的重要方式,国内旅游需求稳定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大家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紧紧抓住机遇。要充分认识扩大国内需求,兼顾三大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充分认识抓住调整机遇、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充分发挥我市在区位、空间、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遗余力地抓投资、抓载体、抓服务,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继续保持旅游业发展优势。

三、突出重点,切实加快旅游经济发展

围绕建设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名市目标,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县,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旅游产业规划和基础配套,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服务体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要在推进文化兴旅,打造旅游特色品牌上有新的突破。文化资源是最富有魅力的旅游资源,只有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产业层次,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旅游业。平湖尽管有不少好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已开发出来的景区景点吸引力还不够强,游客逗留时间短,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文化内涵,没有自然人文的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缺乏参与性、体验性,除了走走、看看,难有身临其境、人在其中、人景交融的意境和情趣。因此,下一步要做好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的文章,充分挖掘九龙山旅游度假区、东湖景区、金龙门生态休闲园等旅游项目的内涵,用灿烂的文化包装现代旅游,在现代旅游中融合传统文化,让每个景点深起来、活起来,让每个到平湖的游客都能游玩一天以上,变“半日游”、“一日游”为“二日游”、“多日游”,让旅游业真正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大产业。

(二)要在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提高旅游经济竞争力上有新的突破。一要完善旅游产业配套服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吃、住、行、游、购、娱”环境。餐饮方面,要进一步做好挖掘、整理、创新文章,形成独特的食品和特色菜肴系列。住宿方面,要向两头拓展,高、中、低档兼顾,既要加快建设一些三星级以上的高档宾馆饭店,提升整体接待质量和服务水平,也要积极鼓励发展一批农家乐接待设施,为自助游、自驾游提供方便。娱乐方面,要花大力气进行专题研究,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切实分析我市娱乐业在内容、设施、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加以改进。购物方面,一方面要做好旅游商品的研究开发,突出地方特色,形成系列,把品牌打出来,推向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强特色商品街区、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形成有吸引力的购物目的地。二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着力在旅游市场地提高我市旅游的吸引力。扩大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平湖的旅游资源,并积极加强与周边兄弟县(市)的旅游合作,联合开发精品线路、开展宣传促销,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三要完善旅游环境服务配套。完善扶持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落实支持旅游项目开发、旅行社地接、旅游宾馆饭店建设等相关优惠政策,优化旅游行业管理,强化旅游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三)要在强化旅游规划保护,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上有新的突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旅游景区景点,特别是一些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必须高度负责、慎之又慎。要严格按照规划开发建设,体现科学性、先进性、超前性,富有个性特色和时代气息,宁可建设周期长一些,也不能浪费资源、破坏资源,不能因急功近利给长远发展造成被动。在此基础上,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特别是九龙山旅游度假区这一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项目。把九龙山建设成为“服务浙江、接轨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国内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成为我市旅游业的主打品牌,事关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事关我市发展大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整体性开发、大资金投入、封闭式运行”,紧紧抓住当前有利的时机,形成合力,推进主体项目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善、推进投资环境改善,推动九龙山度假区实现新的跨越。

(四)要在完善旅游工作机制,提高旅游行业水平上有新的突破。旅游发展不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也不是旅游行业内部的事,而是全市上下共同要抓的事。就当前来说,我市发展旅游工作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扎实开展旅游创强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创强工作,决定在今年创建市旅游经济强县、争取明年创建成为省旅游经济强县。为此,市里已经成立了市旅游创强领导小组,下发了有关创建工作意见和工作方案。今天的会议,同时也是创建市旅游经济强县动员会。创建旅游强县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工作载体,是一项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系统工程,全市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创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创建工作作为自身的本职工作来抓紧、抓好,对照创建工作指标和分工要求,全力支持配合创建工作,立足创建,着眼长远,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全力以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二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旅游业发展平台的建设,要落实到重点项目上,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推进九龙山度假区项目建设的研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这一龙头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大酒店宾馆、专业市场等重点旅游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推进力度,有效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三要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宾馆饭店的“创A上星”,推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规范旅游从业者经营行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制定完善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旅游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游客全过程安全。

四、齐抓共管,营造旅游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县,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业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继续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来培育,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旅游强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市旅游工作和旅游创强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时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旅游创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市旅游局要加强与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强业务指导;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加强相互之间的工作协作和配合,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8

一、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提振信心,切实增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旅游经济是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旅游业更要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为保增长添动力,为扩内需强支撑,为调结构增后劲,为惠民生作贡献。

首先,要把握“底数、底牌、底气”三个要领。就是要切实看清正确把握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蕴含的机遇和潜力。要有底数,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内外形势要一本清册,成竹在胸。今年旅游业发展可能呈现“出游动机下降、出游频率下降、出游费用下降、出游行程缩短”的“三降一短”态势。为应对当前不利形势,各地纷纷出奇招争客源,我们在去年年底也提出“远程不足近程补,境外不足境内补”的思路。近日,我市在香港开展了旅游营销和徽文化宣传展示活动。从香港市场来看,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市都在香港开展旅游促销活动,浙江省仅在香港就发了370万优惠券。香港记者采访我,问有没有发放优惠券,我说提供的是实在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和超值的享受,是比优惠券还优惠的措施。这既是营销又是承诺,更是应对当前困局、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我们年初就加强了对香港市场的营销,香港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0%。总之,一定要研究市场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定要采取应对之策和善抓之举。要有底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美的山水、灿烂的文化、良好的生态、丰厚的物产和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是我们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张王牌”。但要看到,目前我们的营销手段还比较单一,许多资源优势还没有被外界所知,手中的“牌”尚未有机整合、优势互补。这次在香港开展活动,我们就深切感受到徽文化还没有成为旅游的竞争优势。这既是现实差距,恰恰也是潜力所在。香港每年出游人数达到7000万人次,而2008年到旅游的只有7万多人次,还不到全市入境游客接待量的10%。要有底气,更加坚定发展信心。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八个方面指出了我们的信心之所在、力量之所在。就旅游而言,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条件、人才队伍和比较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就是我们的信心之所在、力量之所在。

其次,要突破“人、天、钱”三个要素。旅游说到底,就是看来多少人、住多少天、花多少钱。人是基础,天是关键,钱是效益。从2008年有关数据分析,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7.34%,但国内游客的人均停留天数、人均花费分别下降5.33%、0.56%,入境游客的人均停留天数、人均花费也分别下降9.09%、16.91%。这个问题说明我们还没有留住人,旅游产品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环境还必须进一步加以改善。要多来人。发展旅游首先要有人气,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有人来景点才会有游客、酒店才会有入住率、旅行社才会有生意,旅游业的上下游才可能兴旺。所以,做大旅游接待总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今年要实现全年接待游客2070万人次,同比增长15%的目标,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旅行社、酒店和景点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要抱团取暖,共御寒冬。要多停留。留住了人就留住了消费,多停留就可以多消费。张家界提出打造“三半旅游”,即上午旅游半天、下午休息半天、晚上休闲半夜,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要做好留人文章、留钱文章、留恋文章,让游客不得不来、不能不花、不想再走,要从产品设计、业态创新、线路编排、市场营销、环境优化等方面统筹考虑。要多消费。全市接待量6成还只是观光客,游客消费中娱乐、购物“短腿”明显,所占比重境内仅为4.79%、21.27%。我多次讲,一定要让山下火起来、夜晚热起来、休闲亮起来、购物多起来,让游客多样消费、重复消费、长期消费,这样才能把旅游发展形成的巨大商机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第三,要抓住“市场、产品、环境”三个要点。要以拓展市场为出发点。我市旅游接待量的95.5%、旅游总收入的89.38%来自于国内旅游,国内市场是基本立足点。今年要重点抓好“两角、两区”,把长三角、珠三角作为我市两大境内客源地,把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作为我市两大境外客源地。要把握市场、研究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原则,以优势为基础,根据市场来调整产品、创新业态、组织营销。要以创新产品为增长点。旅游产品要能够让游客多样享受、重复游乐、长期体验,产品的谋划、规划、设计和营销非常重要。旅游产品还包括旅游商品,要能够推出让游客“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送得出”的旅游商品。一个旅游景点必须要有1~2个特色旅游商品,一个区县必须要有1~2个品牌旅游商品。要以优化环境为着力点。旅游是一种体验,是传递快乐、愉悦身心的过程。当前,旅游发展的硬件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要着力改善软环境,深化“四大整治”,维护我市旅游良好的整体形象。刚才同志在讲话中表扬的旅游发展典型,宣传部门要做一些系列报道,认真总结,示范推广,引导全行业都来致力于营造环境。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创新方法,切实提升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的旅游发展,就是要有好办法,有硬措施,能切实解决问题。要按照加快“五大转变”,处理好“五个关系”的要求,全力组织实施“双十”计划。

一是组织实施“十大活动”计划。要以实效性的活动,来带动旅游的人气、景气。把活动作为全年营销的主线,充分发挥活动的载体作用、拉动作用,制造卖点、吸引游客,营销、提升形象。从3月份起,每月要组织开展一次大型的旅游营销活动。“十大活动”分为节庆、会展和赛事三大类。节庆活动有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齐云山国际道教文化节、高尔夫温泉休闲节;会展活动有香港旅游促销与文化展示活动、世界旅游休闲论坛、茶博会;赛事活动有国际山地车节、国际健走节、国际登山大会、国际摄影大赛和徽州工艺大赛。

实施好“十大活动”计划,首先,必须超前策划、细致筹划。旅游经济是一种创意经济,要通过高水平的创意,形成兴奋点、闪光点,力求每项活动都有出新之作、出彩之笔。有关部门从现在开始,就要围绕活动的主题、内容、运作模式,抓紧做好策划和筹划工作。第二,必须上下联动、内外互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内外互动。不仅市里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区县也要增强主体意识、担好主体责任,主动做好活动的筹备与开展工作;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联合有关的专业协会、中介组织、高等院校,共同做好市场开发的文章。第三,必须扎实有效、富有实效。要以节造势、以节促销。能够搞成全国影响的绝不要搞成全省的,能够搞成世界影响的绝不要搞成全国的。可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节外生枝、标新立异,让天天有新闻,把全国的目光都聚集到,大家都来关注的发展。可以研究推出旅游指数,甚至联手一些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研究推出世界旅游指数的可能性,以反映和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动态情况。

二是组织实施“十大行动”计划。要以实际性的行动,来推动旅游的拓展发展。在实施“十大活动”计划的同时,同步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其中,属于政策性措施的有: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行动计划,旅游项目建设推进行动计划,旅游业态发展行动计划,旅游企业帮扶行动计划;属于创新型举措的有:乡村旅游创新行动计划,旅游商品研发行动计划,旅游营销“三进”行动计划,区域旅游合作行动计划,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9

安排布置当前和下一阶段工作。刚才,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报近期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情况。春香市长简要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对各项工作作了布置,都同意,请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鸡公山旅游综合开发是一项大工程,时间要求紧、规范要求高、工作任务重,作为开发建设的主体,如何跟上省里的步伐,履行好、发挥好主体的职责和作用,更加有效地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对整个开发建设非常重要。下面,围绕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和当前工作重点,再提几点要求。

一、认识要跟得上

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不只成为市里的热点,近一个时期。而且已经成为全省的热点,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徐书记、郭省长都亲自和开发商进行洽谈,研究推进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的有关工作。特别是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同志作为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上个星期连续三天在市陪同投资商考察、召开会议,然后回郑州又组织召开了两次会议,并同规划设计单位专家进行座谈。可以说,鸡公山的开发建设,已从最初打造旅游亮点、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抓手,上升为“旅游立省”战略安排的一枚重要棋子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充分认识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是一项光荣任务。当前抓鸡公山开发建设不再是一个景点的事情。作为全省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工作来推进,成为“旅游立省”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从省里的布局来讲,就是要通过鸡公山文化旅游的开发建设,能够使我省“旅游立省”战略得到更加有力的落实,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鸡公山作为全省十个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唯一一个由省级领导牵头组成领导小组直接抓的试验区,必需认识到承担省里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工程,这个任务是光荣的任务完成得好坏不只影响市的发展和形象,而且还会影响全省的发展和形象。

(二)充分认识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是一次难得机遇。不只对鸡公山来讲是这样。那么将来给带来的不只是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且能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跃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将在世界范围内大大提高我市的美誉度。

(三)充分认识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是一个重大责任。鸡公山是座名山。现在省里非常重视“金鸡复鸣计划”实施推进。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鸡公山的资源非常有价值、非常珍贵,要运用好这些资源,特别是要抓住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向阳产业正在兴起的大好时机,尽职尽责地抓好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工作要跟得上

中央和省里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近三个月内,鸡公山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上。许多领导同志相继考察了鸡公山,从不同层面给予协助和指导,这种关注热度在全省少有。依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鸡公山开发建设一定要尽快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早见成效。作为开发建设的主体,具体工作需要我来承担。省里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就取决于的工作做得如何,能不能跟上省里的节奏。工作跟上了就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工作跟不上,任务就很难完成。因此,一定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规范要高。目前。目标是打造中原名景、中国胜地、世界亮点,形象地说是南有博鳌、北有鸡公”围绕这一目标,一定要依照高标准、超一流要求,尊重科学、尊重现实的基础上,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筹备。一要高标准设计。李克常务副省长在前不久召开的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国内外规划设计专家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做鸡公山的规划设计时,突出高标准、坚持可持续发展,力求做出最好的规划设计方案,展示鸡公山的形象,突出鸡公山的特色,发挥鸡公山的优势。要依照这个要求,做好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的规划设计工作。二要高标准建设。较省内的其他知名景区,鸡公山的发展基础还很薄弱,比如交通,鸡公山还不是非常顺畅;比如食宿,接待能力还满足不了高端需求等,这些都是制约景区发展的大问题。当前形势下,一定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来改善这些基础设施,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实施好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三要高标准筹备。省里要求我明年要举办5个以上的高水平论坛,这个任务很重,主要是没有基础、没有经验。高水平论坛需要各方面的工作都是高标准的这就要求我必需按高标准的理念、高标准的条件来筹备。要明确专人负责,尽快把工作落实下去,尽最大努力高标准筹备好5个高水平论坛,力争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

(二)操作要细。一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成大事一定要注重细节。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对全省来说是一件大事。如果因为我一些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不够细致,细节上出了问题,就会丧失机遇,辜负上级期望,影响全市发展,也对不起全市人民。因此,工作中,一定要时时处处注重每一个细节,不能有任何疏忽,要从细节处见真功,从细节处求真效。二要重视小事。想成果大事必需从小事做起。上次陪同港中旅来考察,从京珠高速灵山入口经S339线到鸡公山,李克常务副省长非常细心地发现公路指示牌的一个明显错误。这虽然是一个小事,可以很快地给予弥补,但反映出我对一些小事没有重视,没有做好。希望同志们不只要重视、抓好大事、要事,也绝不能忽视、轻视小事,不论是什么事,只要涉及到鸡公山的开发建设,都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三要养成习惯。认真细致是一个良好习惯,也反映出一个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从现在开始,不论是哪个环节、哪个顺序、负责哪个方面工作的同志,都要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要时时提醒自己真正做到办事认真细致,追求精致完美,把“认真细致”好习惯培养成、坚持好,为鸡公山的开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衔接要紧。目前。加强沟通衔接尤为重要。一要主动沟通。这项工作由省里牵头抓,要向省里及时沟通、主动汇报,争取更大支持,特别是论坛的筹办,要抓紧向有关部门汇报,确保如期举办。这项工作同时也离不开战略投资者的参与,要带着诚意与投资商及时对接、有效对接,特别要注意增强工作的艺术性,增强说服力、感染力,让投资商有信心、有决心参与鸡公山的开发建设。二要环环相扣。工作是一环扣着一环,环环相扣,环环递进,脱掉一环就不行。而当前整体工作刚刚起步,加上人少事多,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重此轻彼的现象。这方面我一定要注意,不论是规划设计、资源整合,还是筹办论坛、招商引资,都要做到环环相扣,防止出现工作的纰漏。三要协调联动。金鸡复鸣计划”实施不单纯是鸡公山管理区的任务和使命,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特别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在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推动试验区发展的整体合力。

(四)进度要快。依照省里要求。必需加快进度。一要快建设。明港机场、高速公路连接线等项目及百花园的会展中心、会议中心、酒店等,都要加快论证和建设步伐,能开工的尽快开工,能建成的尽快建成,一方面为我下一步招商引资增添实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为论坛的举办发明条件。需要强调的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建设必需做到既有良好通达性,又不能破坏景观。二要快招商。徐光春书记提出要引进“有实力、有影响、有经验”战略投资者。郭庚茂省长提出要从落实投资主体入手,依照确定的投资方向,研究制定一个投资方案。这些讲话是有针对性的强调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强与深圳华侨城集团、港中旅集团等有投资合作开发意向企业的联系。同时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一些,坚持招大商、大招商。要出台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收借鉴国内其他地方、同类景区开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形成我自己更适宜、更优惠的政策,努力促使意向变成协议、协议变成投资。三要快对接。主要是加快在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对接。特别是恢复京广铁路鸡公山站、新增石武高铁鸡公山站等问题上,要积极沟通,抓紧争取,只要有希望,就不放弃。

三、服务要跟得上

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搞好服务。要根据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作为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的主体。主动思考问题,充分考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用真心、用真情搞好服务。

(一)服务好领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领导出面争取,一定要把该做的工作做到前面,把该办的事情办好,根据需要及时准确地为领导决策提供能用、好用、管用的基础资料,为提高领导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让领导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谋大事、作决策上。

(二)服务好专家。根据工作布置。50日内提交具体方案,随后再召开规划评审会。规划设计期间,一定要和专家坚持联系,主动提供相关资料;规划评审期间,要在工作、生活等方面为专家提供优质服务。

(三)服务好客商。港中旅已与省政府签订的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合作意向。前提之一就是资源整合要到位。可以说,资源整合速度的快慢,决定我与港中旅能否真正进入合作的关键要素。加快资源整合的实质也是为客商搞好服务的具体表示,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好。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全力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四、保证要跟得上

赢得这么多的支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引起这么高的重视。对我来讲,动力也是压力。要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各方面保证一定要跟得上。

(一)领导保证。省市两级都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前期工作卓有效果,下一步还要正式成立管委会。需要强调的领导小组成员都要把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当做一件大事,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二)队伍保证。随着工作的深入。第二批选调人员要尽快到位。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抓紧时间面向全国再公开招聘一批硕士、博士,最好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为推进工作提供人才保证。

(三)机制保证。首先要科学化分工。六个部的职责要进一步细化。该谁做的工作谁做,不只要做,而且要做好,绝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应付。同时,对确定的重点工作,要量化分解任务,落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和经办人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工作更好更快开展。其次要一体化推进。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对文化、资源作出明确的归类和界定,掌握区域优势,抓准区域特色,立足现实,着眼久远,进行科学整合,实施一体化开发、一体化推进。第三要市场化运作。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要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特别是落实投资主体、选择合作伙伴、举办相关论坛等,一定要按照“政府背景、民间形式、市场运作、社会支持”原则进行。

旅游发言稿范文篇10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落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十二五”的工作任务,吹响“十二五”的进军号角,所以下面我结合奇葆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巨峰省长的讲话,以及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电视电话会议上,巨峰省长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全省旅游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站在新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全面深刻把握、落实奇葆书记和巨峰省长的重要指示,迅速有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十二五”时期,我们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更好发挥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主动把旅游业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因此我们要主动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在大局中做好战略工作和本职工作的结合,要把培育旅游消费作为落实“扩内需”和“稳外需”战略的有力渠道,作为落实“保增长”和“稳增长”战略的有生力量,落实“调结构”和“促转变”战略的重要方面,平衡地区间与城乡间发展、扩大就业渠道、落实“惠民生”和“促协调”战略的重要工作,使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旅游具有消费性与生产性双重特征,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消费不仅明显拉动民航、铁路、公路、交通、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产业发展,也对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巨峰省长指出,四川的服务业发展是滞后的,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旅游、文化是我省的优势之一。去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在服务业增加值中占的比重就达到31.4%,这意味着旅游业已在服务业中占了三分之一,所以要主动的融入到现代服务业中各产业,充分挖掘、利用现代服务业中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通过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市场、延伸旅游产业链。同时,旅游产业要与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深度融合,加长旅游新业态的产业链。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既既传承了民俗文化,又推进了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很好的模式。

第三,把旅游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产业。“改善民生”指的是两层意思,一是旅游已进入大众化消费时期,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如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就不是民生产业。第二旅游具有突出的富民功能,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首先受益的是老百姓,在红色根据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富民功能更突出。其实旅游不仅富民,也富财政,特别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县,像九寨沟县,旅游对财政的贡献应该说相当大的。今后,我们要总结经验、研究市场,细化措施、合理开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同志们,我认为,要围绕以上三个方面,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战略高度,对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深刻体会旅游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再创四川旅游发展奇迹。

二、努力开创“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采取的许多做法值得总结,巨峰省长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经验,一是政府主导、营造环境,二是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三是细分市场、特色发展,四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五是扩大宣传、开放合作。这五点总结得相当好,把旅游工作的五个重要方面,以及这五个工作相互的有机关系讲得非常清楚,是全省旅游发展和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

从我们旅游行业内部推动工作来看,我认为也有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工作方法,至少有四点:一是坚持紧扣中心、遵循规律。这是旅游部门的基本功,作为旅游部门要看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思考旅游工作如何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但光紧扣中心还不行,还要遵循规律发展旅游,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能做到轰轰烈烈,不能做到扎扎实实。二是坚持面向需求、强化服务。面向需求,就是面向游客需求、面向旅游企业的需求、面向基层政府和基层旅游局的需求,要针对需求来强化服务。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引导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最终要依靠基层,要依靠县、市(州)。但旅游部门一定要指导旅游发展。在上次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上,我向巨峰省长宣传灾区“点石成金”旅游投资理念,即在灾区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城乡建设、风貌改造等方面,稍加投入加上旅游的功能就变成旅游产品了。巨峰省长建议我向市州党委书记、市州长宣传,所以,如果相关市州县,能安排一点钱去完善旅游功能,让旅游部门去指导建设、引导发展,就是做好旅游工作了。四是坚持应对危机,主动创新。我旅游是最能创新的行业,如何创新,首先找难点、找问题、找危机,针对这些再去想办法想措施解决,就是创新。同志们,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些经验,这是工作的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对于“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电视电话会议上,巨峰省长已经明确指出了我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要按照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四川新型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发展要坚持和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即数质并举,整体跃升;二是坚持创新发展,要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模式,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集群发展,集群发展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有集群发展,才会有规模效应,才能节约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旅游的集群发展是以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旅游城镇为旅游要素聚集空间,也是旅游产业布局的空间,要在这三个方面引导推动旅游要素向核心吸引物聚集;四是坚持统筹发展,以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发挥政府、企业、居民三个主体作用,促进文化与生态、供给与需求、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等协调发展,同时要统筹旅游形象、功能和机制;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要把旅游开发中的资源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把破坏变成有利,如杭州西溪湿地开发,把老百姓迁出后丢弃的破船、粪桶等全部利用起来,把破船变成了装饰,把粪桶变成了垃圾桶,游客看到又生态又融洽。因此,要把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之中。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目标,得到了蒋省长的充分肯定,认为非常用心、非常有新意。我们把“十二五”目标细分成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行业目标。经济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比重达到12%以上。昨天在《中国旅游报》上我看了上海市旅游业“十二五”目标,要到5200亿,我省面临的压力更大了。社会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00万人,拉动社会就业约450万人。行业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旅游行业发展实现“十百千万”目标,即1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00家星级饭店,10000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培育10家年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资产10亿元以上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0家以上年经营收入过亿的旅游企业小巨人。

总体来看,我省的指标有点保守,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上海把全市经济发展目标和自己的旅游发展指标结合得很好,大胆地提出了滞留天数、人均消费、入境人次、出境人次等指标,我们要认真研究,是不是把这些目标提出来,而且把任务下到各市州。各市州要有这个意识,提高质量必须在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在着力打造核心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力争“多核”带动、“多城市”支撑、“多业态”发展。多核带动,过去四川旅游叫得响的只有九寨沟、峨眉山等少数几个,今后要培育多个核心;多城市支撑,过去只有个成都,今后要结合全省城镇化规划,要培育多城镇支撑。要实现“1+5+10+10”的发展框架:“1”就是“1极”,指成都都市旅游增长极;“5”就是“五大旅游经济板块”,分别是大成都、川东北、川南、攀西、川西旅游经济板块,21个市州全部包括在这个5个板块里了。第一个“10”,是指十大精品旅游区,包括成都、大峨眉、大九寨、攀西、嘉陵江流域、中国白酒金三角、“两湖一山”、中华大熊猫、香格里拉、大巴山等旅游区;第二个“10”,就是“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指在全省具有带动性的线路,包括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的九环线、成乐雅线、三国文化旅游线、西环线等四条精品线,以及下一步要着力新推的世界遗产旅游线、环贡嘎山旅游线、抗震救灾红色旅游线、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还有一项没有讲,就是“十二五”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原来定了12个旅游项目,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这些项目全是宏观项目,而市州提供的项目更多的是产业项目,主要靠市场完成的。因此,会后请各市州花半个月时间,结合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抓紧梳理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如必须开通的旅游公路,必须接通的旅游断头路,旅游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旅游休憩点,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要抓紧报上来,以便争取进入省上计划。

为了确保“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全省旅游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以下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意义的四个方面,力争实现新的突破。我讲四个工作着力点,或四个大方向的工作。

第一,着力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提了很多年,我也曾专门写了文章,系统阐述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但如何在工作中把握,还是个难点,我认为至少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推进产品升级。旅游产品升级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产品升级就是满足消费需求取向的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要高端化,特别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所谓休闲度假,就是把游客留住,增加停留天数,增加人均消费数。怎么留住游客?当前需求最重要的是健康养生,四川没有海、缺少阳光,但是四川可以发挥健康养生优势,如道教养生,佛教养生、中医药养生等。还有个重要方面,我们在产品开发中要研究如何留住小孩和老人,我今天在这个会上提出来,这不是细节问题,产品升级必须在这上面下功夫,要去指导企业,既满足成人需求,又适合小孩和老人,时间延长了,消费自然就扩大了。二是推动结构优化,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必须优化,我省在娱乐和购物两方面都比较差,要努力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第二,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一是满足需求创新业态,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只要认清了需求,找准了需求,满足新的需求,自然就创新了业态。二是产业融合创新业态。旅游和文化、农业、工业等融合,通过要素的链接,延伸产业领域,自然产生新业态,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三是依靠科技创新业态。现在网络、信息技术、数码、激光等高科技领域飞速发展并不断创新,我们要加大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提高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旅游行业对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今年春节,乐山创新推出了声光秀,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冲击,就是利用高科技创新业态。

第三,着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十二五”时期不能再仅仅推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大熊猫等单一旅游品牌了,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打造我们的品牌,一是打造“四川旅游”品牌,这是相对于“中国制造”提出打造“中国服务”品牌而言,打造“中国服务”,中国旅游是最重要的支撑。在四川,就要打造“四川旅游”品牌,这是服务品牌。这个品牌是个整体品牌,是由每一个企业、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居民共同完成的,没有行政区域界限,没有所有制界限,更没有政府和老百姓的界限。二是打造旅游品牌体系。“十二五”时期要克服本位主义,不能抱着金品牌不放,虽然还要做好做大,但一定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意识,把“天下四川,熊猫故乡”这个总体品牌喊响喊亮,建国际国内多元化细分市场组合品牌形象,不同口号的品牌体系,不断增强对市场的感召力,开创旅游组合品牌营销的新格局。另外,在“四川旅游”品牌下,成都、阿坝、乐山等各市州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体系。

第四,着力实施旅游线路统筹。一是用线路统筹的方法解决如何抓旅游的问题。旅游线路统筹理论是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完成,这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从哲学的高度把发展旅游的所有方面全部概况了,是科学发展旅游产业的“抓手”,推动旅游产业的切入口和工作要领。国家旅游局也是认可的,已经把线路统筹纳入正在编制的全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省是线路统筹理论的创始地,一定要把这个理论运用好,完善好,发扬光大。二是要用旅游线路统筹促进旅游要素结构的优化。要素结构的优化必须用线路统筹,通过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线路,整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传统旅游要素,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在广元召开了全省旅游线路统筹现场会,广元市运用旅游线路统筹打造剑昭线成效非常好,很多分管旅游副市长说没有想到广元通过这个抓对了,回去一定要抓线路统筹。一个新生事物,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它是真理就会被掌握,就会被认识。三是用旅游线路统筹推动旅游要素集聚发展。要围绕旅游城镇、旅游景区和旅游通道等配置要素,形成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带,推动全省旅游发展从打造旅游经济增长“点”向构筑旅游经济发展“轴”的转变。不仅是一般景区,乡村旅游同样可以运用线路统筹,乡村旅游可以视为一个景区,去乡村旅游的道路同样是旅游通道。

三、准确把握当前我省旅游发展的历史发展方位

今年,2011年是特殊而且关键的一年,从我省旅游业的历史发展方位来看,今年是5个时间段的交汇节点。

第一,今年是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年。从1999年开始,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多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四川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总收入和增幅都位居西部地区首位,旅游总收入在西部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八个超过千亿元的旅游经济大省。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十年,四川旅游完成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变,第二个十年,四川旅游要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第二,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一五”我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5年累计实现6438亿元的旅游总收入,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0亿,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68倍、2.23倍,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4%。“十一五”的大发展为“十二五”的新跨越奠定了基础,也把我们推上了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快不能慢、只能好不能差的更高平台。因此“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是重大战略机遇期和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第三,今年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的第二年。地震灾害过后,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三年提升计划,制定了十大目标任务,并量化分解到每一年度和每个市州。从目前来看,2010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那么今年非常关键,要实现2200亿的总收入,旅游投资和招商引资要达到“双100亿”。在这里我要讲一下,这个旅游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给旅游局的钱,凡是用在旅游发展的投入和资金,都是旅游投入,要善于统计旅游投入,要按进度报给省旅游局产业处。

第四,今年是灾后重建的最后一年。国务院规定的三年重建任务,今年必须完成。我们现在已经开工86%,完工63%,剩下的这一年全部完成,时间点是9月底,不仅要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还要以加快产业振兴为支撑,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决胜之年。明年底后年初,本届政府换届,今年的发展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本届政府整体工作的完成,必须全力以赴。今年是抓好“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今年各项工作的关键时期,只有抓好了才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创造出新的辉煌!

四、全力以赴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在准确研判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的历史方位后,我们要明确今年全省旅游发展的奋斗目标,并且围绕目标,全力以赴抓好重点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当前全省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就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旅游产业这个主题,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这个总体目标下面还有4个分目标。

第一,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经济指标永远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位指标,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计划要达到2200亿元。按照三年提升计划和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要在的基础上净增1000亿,达到25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7%以上,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是1886亿元,按照16%的增长率,今年就要达到2187亿元,2012年才能达到2500亿元,所以今年2200亿元这个目标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

第二,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数”“质”并举。关键是提高游客数量和停留天数。数量上,要完成三年提升计划中的任务,质量上,要完成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大突破和旅游服务质量继续提升两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去年虽然投诉率下降了30%,但是不等于没有服务质量问题。走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发展道路,是我省旅游业转变

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实现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四方面相匹配、相协调、相统一。

第三,旅游信息化、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今年省旅游局来搭建这个信息平台,虽然是信产公司在运作,但这是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请同志们一定重视并加强监督。要用标准化引领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初步建成全国首个旅游标准化示范省。

第四,在“3+1”四区旅游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这是旅游工作紧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关键。“3”就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1”就是地震灾区。“3+1”四区一直以来都是我省旅游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今后要加大力度推动“四区”旅游大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突出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办好国际文化旅游节,展示灾后旅游重建成果。4月份即将召开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和推广我省灾后科学重建的成果和经验。这次活动要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尤其是6个重灾市(州)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围绕“先导产业富民生,科学重建更美丽”的主题,精心策划组织系列主题活动,推广旅游新产品,特别是宣传方面的工作,要提前进行,营造浓厚节庆氛围,注重接待细节,向海内外展示四川旅游灾后重建的新形象、新面貌,进一步扩大四川旅游业的影响力和注意力,3月份就要在省电视台出现题花,3月中旬开始在四川新闻联播播放30多集的报道,希望市州和我们一起来做。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深化“天下四川、熊猫故乡—四川好玩”国内旅游主题,推广系列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建立健全全省旅游整合营销联动机制,放大宣传效应;筹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完善旅游商品和引导自助、自驾游等新业态产品开发的平台。

二是编制完成和下发实施“十二五”规划。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经通过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查,要尽快按照会议要求修改完善,特别是从全省的角度包装策划好项目,各市州也要主动提供项目;还要征求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内外旅游专家意见,组织开展规划环评,尽快按程序报省政府审定批准实施,同时上报国家旅游局;要尽快收集各市(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汇编成册;编辑出版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相关成果。此外,还要通过印发、讲座等方式在全行业、全系统大力宣传“十二五”规划,让各市(州)、县(市、区)分管旅游的领导、旅游局长,旅游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了解“十二五”期间四川旅游到底要如何发展,自觉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

三是引导市(州)、县(市、区)和旅游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重点从3个方面进行工作:第一是引导建立休闲度假产品体系。继续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出台四川省旅游度假区建设标准,启动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阆中古城、西岭雪山—花水湾、红格温泉等创建部级度假旅游区工作。鼓励各地积极创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业态,发展和培育温泉、中医药养生、运动休闲、湖滨、森林、冰雪、古镇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第二是指导建设旅游线路精品。要继续巩固市级行政区域内的线路统筹工作,认真总结和全面推广成都、乐山、广元和遂宁等市线路统筹经验和模式,继续完善成乐线、九环线、西环线,要充分利用乐宜、川渝、川陕、川黔、川滇等高速公路开通的机遇,积极探索市际间和省际间联合开展跨区域的旅游线路统筹工作,以打造世界遗产国际精品旅游线、三国文化国际精品旅游线等省际旅游线路产品为抓手,推进成渝、川陕甘等跨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质性协作,实现品牌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和优势叠加。第三是指导建立旅游目的地体系。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的交通优势,着力建设、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多层级的旅游城镇、旅游景区,构建和完善现代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和现代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形成“点”、“轴”、“片”有机结合的旅游“通道经济”发展格局,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综合效益。

四是引导和指导“3+1”四区旅游大发展。这一点既是今年的目标任务,又是重点工作。民族地区,以深入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为重点,特别是抓好藏区旅游,重点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特别是抓好乡村旅游,来抓好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藏区精品旅游线路、精美的藏区旅游村寨和规范化的精品藏家乐、牧家乐;革命老区,要配合国家旅游局做好《西南片区红色旅游规划》编制,积极发挥省红办职能,加强与发改、交通、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支持,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城镇和通道的建设力度,增强革命老区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地区,今年重点抓秦巴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要做好《秦巴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优先发展乡村旅游;还有就是大小凉山的扶贫,要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脱贫致富。地震灾区,借助“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组织开展《“三基地一窗口”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都江堰减灾防灾国际学术会议中心、汶川映秀5.12地震纪念馆、北川曲山大爱中国博物馆)、绵竹汉旺地震工业遗址博览园、什邡穿心店志愿者公园、青川东河口5.12地震遗址公园、都江堰虹口地震遗址地等产品建设;重点深入实施好灾区“新五大旅游行动”,打造大龙门山等新旅游经济区,以树特色品牌、推线路产品、拓客源市场、提服务品质为抓手,提升地震灾区旅游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灾区旅游产业振兴,增强我省灾区造血功能。

五是基本完成旅行社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全面推广使用好旅游信息采集体系,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采纳我们提出的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四川旅游综合数据库和四川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争取推广旅行社600家,构建全省旅游景区、酒店、车辆、乡村旅游等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改版四川旅游政务网、资讯网,建立商务网,整合建立“四川旅游网”,政务网改版一定要漂亮,要有特色,一看就是四川旅游;21个市州、80个县市区旅游网站改版要有新亮点,整合省、市、县三级网站系统。深入推进千条线路工程,提高线路编制的数量和质量,探索线路信息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一定要把宣传重点放在网络上,加大网络投入。

六是基本完成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四川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搭建横向从政府到企业,纵向从省—市(州)—县(市、区)的试点体系;举办全省旅游标准化培训会及阶段性工作会,在全省旅游行业普及旅游标准观念,提高旅游标准意识,增强旅游标准技能;对全省旅游行业标准制定、实施及监督等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价体系;制定涵盖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工作标准、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和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20部,构建完善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创新标准实施方式,加大对各类创建单位的辅导力度,引进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类旅游标准实施效果进行效果评估;构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宣传和报告机制,定期向社会和媒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在中国旅游报和四川旅游政务网开辟“旅游标准化试点”专栏。

七是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我一直认为,服务是旅游业的第一生产力。随着旅游进入大众化阶段,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后,能否提高普通旅游者特别是散客的“快乐指数”,将反作用于旅游产业发展。第一,要求旅游企业和服务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我省还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特别是建立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主要靠标准化,就是建立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和游客满意度的监控体系机制。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旅游服务的重视程度,继续加强旅游安全检查、督促、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大旅游应急管理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接待能力,树立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产业和城市整体发展联动,使旅游服务提升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第二,就是要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费和依法消费,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让游客识别消费陷阱,走出旅游消费误区,树立成熟的消费心理,共铸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和谐氛围。今年春节后省旅游局的第一个新闻通气会就是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当然还要两头抓,加强对旅行社的规范和引导,各级旅游协会一定要发挥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