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百家集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2:13:48

旅游百家集粹

旅游百家集粹范文篇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汇聚、共同创造、不断发展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大河文明中是惟一赓续绵延数千年,至今不衰的民族文化。走遍天下,无论在哪里,“中华民族”这一名称定能唤起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亘历千载环袤五洲,依然显现着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蕴积着强盛的民族文化发展动力。

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1、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3)

1997年11月1日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讲到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主要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文化传统,古往今来并无统一的标准或表述。《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肯定我们民族生生不已、欣欣向荣的刚健自强精神。又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我们民族不断进取的变革意识之写照。《大学》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不断创新之民族精神的精练表述。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显示了我们民族不向恶势力低头的英勇气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再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等等,都是中华治国方略的集粹;而“苟利国家,不求富贵”(11)、“务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12)以及诸葛亮《后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植《白马篇》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病起书怀》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匹妇有责”等等,都是历代忧国之士的豪言壮语。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则表达了中华士人的崇高人格和理想追求。以上这些无不为民族精神增添光彩。为追求和实现这些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无数仁人志士不畏艰险、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流血捐躯在所不惜。但是,也应看到我们民族既有融汇百川的气概,也有唯我独尊的心态;有变革求新的精神,也有因循守旧的习惯;有兼容并包的传统,也不排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襟怀。

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蕴积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表现为独具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通过信任、交情、面子、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建立起民族认同的联系网络。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克己忍从、自强不息、忍辱负重、刚健奋进、威武不屈、自勉自励、坚韧不拔、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仁义忠孝、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以和为贵、尊师重教等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民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也是儒家文化与诸子百家思想学说兼容汇通的结果,并在与外来文化的撞击、交流和整合之中,不断光大拓扬和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封闭瞒顸必定落后挨打,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2、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与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中华民族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古代社会的文化交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主要限于国内民族与地域间的交流。汉族与各兄弟民族的融合,其并非消弥民族的文化差异,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结果,文化认同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华民族间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无论是传为民族融合佳话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还是民族政权纷争角力、南北朝廷相峙抵力,抑或蒙古族、满族一统中华,都是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轨迹。

我们曾个案研究中国历史上民族共存的典型时期──“宋辽夏金元”。作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既不同于“三国”汉族政权的鼎足对垒,也不同于“五胡十六国”民族政权喋血争雄或南北朝的对峙逐鹿,又与“五代十国”的征战更迭不同。一幕幕酣战与融合、破碎与创新的史实情景起伏跌宕,勾画出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民族、不同特色的文化,交汇成同一幅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宏伟画卷。置此四个半世纪于历代文化沿革脉系,大体依循文化发展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结构体系,从科技文明、礼制风俗、文字教育、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学术思想诸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与时代特征的阐释,展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而特殊的多民族文化差异并存的重要时期。高度发达的两宋文化居于主导,与各具风格的民族文化同存,共同绘织出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民族间交流融汇的场景,体现为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3)

应当看到,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呈现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倾向,中原汉族文化的高度发达,构成对少数民族及区域文化的涵摄同化力。居于发达地位的民族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民族优越意识,也酿就了文化优越感,以“华夏中心”自居,或强调“华夷之辩”的理念,以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称谓等等,都是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没有民族平等,就谈不上相互学习和交流,这在历史上也是有深刻教训的。发达的古代文明,也培植了“天朝中心”的自大意识,成为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阻力,成为进入近代后“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忘记“天朝上国”的傲慢昏聩与“闭关锁国”的封闭愚昧,曾带给中华民族保守落后;而近代西方文化也曾伴着血与火的民族欺辱,留给我们灾难深重的史证遗痕。

3、兼融会通是民族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作为世界上惟一延续千载的民族文化,使人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她是在一种封闭持恒的“超稳定结构”中“长期延续”。其实不然,中华民族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居于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是藉“百家争鸣”而催生,与释、道之学辩诘交流而发展的。自先秦孔孟始,儒学历数千年流变、演化,直至新文化运动,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地不界南北、时不限千年、人不论朝野、族不分“华”“夷”,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结构的深层积淀,表现出强大的文化会通和整合功能。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华文化只有儒学一家,春秋战国儒、墨为显学而诸子并立;秦代“事皆决于法”而汉初大兴“黄老之术”;隋唐盛佛学、宋明兴理学而“三教合流”……。仅说儒学,孔子殁后,“儒分为八”;新儒学也有程、朱、陆、王之别,何况还有“荆公新学”、“浙东之学”、“泰州之学”等先后并立。确切地说,从不存在“独此一家”,即便在儒学立于“独尊”的汉武帝时期,武帝本人也不信儒,所“尊”者不过“儒术”,而时政多用法家学说,所用之人桑弘羊、孔仅等都是商人出身,采用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皆法家主张。更何况历代统治不外“内圣外王”、“儒表法里”的范式,士大夫也多“以佛修心、以儒范行“。虽无绝对的“儒一家”,却并不影响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

至于汉族文化在与兄弟民族的文化长期交流、学习、兼融中得以增加养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兼采众长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会通过程,成为文化绵延的强大内驱力。在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体系建立之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绝非各少数民族单纯丧失其民族文化特性而片面消融于汉族的过程。各地方言、民俗、习惯等等的差异,都可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若干民族特性的历史遗迹。这是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大而弥德、久而弥新的生命力之所在。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

4、整合创新是民族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内的学术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认为中国也有“开放”的传统,彪柄史册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文化主动向外交流主要经历了三次高潮:从西汉张骞、东汉班超通西域,晋法显到印度取经、唐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到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都是中华民族积极的对外交流。此后国门更进一步打开,反映了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强烈愿望。(14)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中汲取外来文化,先后也形成几次高潮:汉唐时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唐宋时阿拉伯文化的东渐,明清之际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引入西方文化的冲击,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大规模交汇。(15)

外来文化的传入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养分。例如光辉灿烂的唐代文化既是中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华文化与中亚、西亚以及其他文化的汇聚,更是兼融会通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凝聚而成的文化高峰。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若再从李唐统治者是否有少数民族血统来分析其政策面,则不仅是文化的融聚,恐怕连血缘都有融合的趋向。然而,吸收外来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整合创新,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质,却为之增进了新鲜养分。诸入佛教文化与传统儒、道文化的整合,人文哲理的思辩与宇宙生成的探索,将传统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再如,西方传教士的东来,并没有使基督教精神取代儒学正统,却带来天文、数学与科技文明的近代文化冲击,有助于中国近代的启蒙和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总是多因并存的,百花齐放才会发达昌盛。

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1)本文在两个层次上使用“民族”概念,一是泛指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而言的中华民族,再一是具体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各兄弟民族。

1、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人类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较好地结合其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不断地更生创新,既能保持和发展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能积极地有效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要实行这样的文化创新,就要对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进行历史的、客观的甄别认识,存其精华,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样的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全球意识的高度,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中,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因此需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能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形态,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同时又保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在祖国的百花园中各显异彩,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中华各民族虽然经历各异、发展阶段也不同,但随着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的加强,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是必然的历史趋势。繁荣各民族的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各民族的时代任务,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改革是中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开放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必由之路。

2、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中华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的荟萃,中原华夏文化与带有区域特征的吴越、巴蜀、荆楚、齐鲁、燕赵、岭南文化等等并存,同时又是和蒙、藏、回、壮等五十多个民族的文化共生演进的。中华文化既是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是儒家文化与诸子百家学说思想兼容并进的发展过程。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那就是,儒家文化吸收各家各派思想文化而发展──历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各时代的交融、整合、演变,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就文化发展而言,影响主导性的有各种因素,如受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文化涵延性的制约。从纵向的文化传承来看,主导性离不开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从横向的多元交汇来说,主导性又与文化诸因素密不可分,受到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准以及同期外来文化及异民族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正是在自身不断发展和吸收外族文化精华的整合中壮大的。

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的传入、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西方传教士的东来等等,都为文明古国带来了新的文化要素。但是,外来文化并不能改变中华文化的主导性,无论在民族文化的交融中,还是在外来文化的撞击下,中华文化都不曾被“同化”;而且传统时代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也一直未曾改变,直至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西方列强的炮火震惊了千年古国,中华民族开始了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儒家文化才让位于现代文明。但是,直至今天,儒家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依然受到世人重视,尤其针对“后工业社会”的一些弊病更显示其独特价值。应当说,除了儒家文化的合理性诸要因外,中华民族文化本身所特有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所蕴涵的生命力这一点值得认真研究。史实证明: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必然适应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的基本特性决定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

3、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如果说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则从文化的结构功能上规范了文化存在的特性;那么,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演进的特性。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无论道德评判还是历史评判,都离不开人的价值取向标准和用以评判的参照系标准。进而言之,文化发展是新陈代谢的过程,进步与落后是相对的,精华和糟粕也往往杂陈,这就提示了兼容性与选择性之重要,而且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一致的。

我们知道,居于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从来都是在与诸子百家的交融会通中发展的,这反映了文化的多元兼容性。再如进步与落后问题,一般认为十八世纪始中国从先进国家变为落后于西方的东方国度,实际上,就中国自身的发展而言,无论经济发展还是文化程度都没有停滞落后,恰是由于西方社会这一时期的突飞猛进,先进的社会形态取代了黑暗的中世纪而显现出强大的生机,相形之下,把古老的中国抛在了后面,这说明参照系之于评判的重要意义。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

西方国家在步入近代时主要选择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启蒙思想的基础,而中国的志士仁人则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开始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这说明文化的选择性受到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传统、承继状况以及现实需要等等的制约。从中世纪“神”的迷雾中,争取的首先是“人”的存在;而在专制与迷昧的黑暗中奋争的中国人,首先要选择“德先生”和“赛先生”。

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在进行文化选择的时候,受其主、客观的种种制约,因此,选择是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进行的。选择性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受到文化传统的规制。当选择不适应民族文化发展需要时就会失败,选择不符合时展要求时,背历史潮流而动的选择会受到阻碍或惩罚。因此,选择是以人类进步文化、代表时展方向的文化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有机过程──即文化创新过程。这一过程符合文化发展的兼容性与选择性一致的特性,要求以认知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对文化发展趋向的把握为前提,也要求以文化主体──人的自身现代化为基础。把握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有生命力的因素,积极进行与外来文化、兄弟民族文化的交流、摄取和整合,这当中选择性是关键。

就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来看,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中的失败。无论是“本位文化论”还是“欧洲中心论”、是“华夏优越论”还是“民族虚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中体西用”等等,在理论上都是片面割断文化特性的关联,实际中都偏入了歧途,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

三、民族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振兴

谈民族文化问题,不能不联系到区域经济。法国学者佩鲁指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16)反之,研究民族经济更需要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

1、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

人的经济活动,都是由特定的民族集团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一定地域中的民族,构成生产力的主体成份。不同民族在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与改造过程中产生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质,生存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特定民族文化意识,又成为影响该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经济生活的要素。由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等,成为民族特定的文化价值标准,对民族经济生活起到约束作用。我们在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特性与动力的时候,很有必要分析其基础──民族的经济活动。

民族文化大抵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适应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制度文化──维护民族共同体秩序和组织结构的规制形态;思想文化──反映民族共同体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民族精神的文化特质。由此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对民族经济发挥作用。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不同的民族文化意识外化为不同的经济观念与准则。以一定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反过来又规定着民族的经济活动秩序,使之呈现其民族性特征。

尽管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民族在发展阶段与所处地位上是不同的,其经济利益的获取也是不均衡的,民族自治区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民族同其他民族实际上的数量和经济发达程度等都有差异;但各民族的特性又受到时代性的制约,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民族,共处于同一时代之中,时代的发展对各民族的进步提出要求。

一定的区域融汇了不同民族的活动,归属于不同民族集团的人的民族意识和经济状况及其变革,成为区域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要因。在经济的分析中结合民族文化要素来阐释,寻求符合各民族集团共同利益以及民族集团内部绝大多数成员利益的经济发展之路十分必要。随着民族文化与区域经济等研究的发展,民族经济研究也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一些学者投身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17)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深入。对于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更是需要下大气力的课题。

2、“区域民族经济”概念

应当看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生产方式受到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等的制约,因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既是整个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又是本民族传统方式与水平的承续与演进;既受先进民族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时代性;也表现本民族文化固有特质和生产生活方式与水准的特殊性。

我曾提出“区域民族经济”概念。这一概念,是指特定区域中的民族经济,不同于区域经济或民族区域经济。这一概念,有利于研究一定区域内不同民族的经济状况和问题,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是与汉族交错杂居的,即使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即民族区域,各民族之间相对集中聚居,却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经济特色。尤其是我国的区域经济问题大抵以特定“区域”为基点,因此深入界定特定区域内的民族经济是重要而必要的。(18)

迄今为止,有关区域经济的研究成就显著,但大体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强调区域经济,却不很注意区域经济与区域民族经济的差异;再就是注重经济发展,却忽视经济与文化的有机关联,尤其是区域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及民族特性积淀的联系。这样的不足还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问题,在国家政策制定与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等决策中也很明显。国家的民族政策虽然注重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平等,重视少数民族的社会救济和解决其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等等,但就经济发展战略而言,多是以区域经济而不是以民族经济作为发展基点的。以区域作为考量经济发展的单位,研究其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应有位置或发展力度,无论均衡抑或倾斜的战略,都缺乏从理论上深入到区域中的民族经济层面,因而直至今天,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各民族经济自身的变革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隔离与落差。

正是在这种区域性的而非民族性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理路中,国家对于民族区域的投资和技术注入,包括扶持城市经济和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发展等等,虽然对于发展区域经济起到了作用,但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经济之间依旧存在隔离,形成不同的发展体系,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民族经济的相对贫困成为反差共存体。这样的“二元化”或“多元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不利于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自身变革,严重的还与当地的民族经济发展相抵触。先进的经济要素向少数民族区域的植入,形成传统的民族经济结构与新的经济因素之间的各种问题。如果不注重培植民族经济从传统向现展的基础,不提高民族经济自身的变革条件,势必造成城市与企业的独立发展同少数民族农牧经济较为落后状况的继续延存和并立。那么,区域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将继续失衡,呈现出固化性的“二元结构”。发展先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与城市经济,并使之与分散落后的少数民族农业和畜牧业并存,这不是区域民族经济发展进步的健康模式。

3、区域经济与民族振兴

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现今进行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转变,特别应当重视落后地区许多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事实;要协调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区域内民族经济的特点,努力提高民族经济自身发展的实力,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如何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上下功夫。近年,贫困问题受到重视,中国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且高度集中地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几个省区。1993年国务院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国共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就有257个,占总数的44%。有研究表明:“我们无法否认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是极为突出的。”此研究还进一步指出: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语言、风俗、习惯和心理上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与中西部汉族人口相比更不容易参与现代社会经济活动,难以分享现代经济发展的利益,这是其贫困发生率高于同一地区汉族群体的重要原因。(19)

区域民族经济的发展,受到区域自然物质条件和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也为一定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习俗特征所支配。研究经济问题,应当结合民族文化、传统观念、习惯心理等“非经济因素”,因为经济活动与经济行为是由具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积淀中的人来进行的,其行为规范、消费偏好、价值观念等等,无不受其经济思想和观念的支配,经济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尽管“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国富论》之前的1759年,就写了《道德情操论》,直到本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强调宗教文化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经7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奇迹”要因探讨的催生而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受到注重,但经济学本身对此的研究依然很薄弱,而探讨经济文化一体性的努力更是难度极大。(20)

不能将民族经济问题仅仅看成是区域经济问题,要充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民族经济问题,协调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利益均沾关系,促进团结进步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民族问题不容忽视。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且关系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大局,是整个中华民族经济腾飞、国力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中有个“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以说“经济生活中,一切是由短线决定的。”(21)这个原理用在这里不一定合适,但可以用来作为考虑民族经济发展的一种参考:某一民族经济落后虽然不能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但能影响其发展水平,不能忽视中华民族经济发展是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民族经济的基础一般比较薄弱,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自然和生活条件较差,贫困面大,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强。但大多具有资源、人力以及特色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名优产品,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应选准开发项目,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旅游业和各种贸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经营机制。同时加强扶贫攻坚,强化民族经济的造血机能,加速自身发展,“练内功”与“求外助”相结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政策扶持,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与先进地区联合协作,使当地的资源优势同内地、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起来。深化改革促进两个根本转变,加速农牧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进步,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加强民族经济自身的变革力度,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进行少数民族人才的培育,缩小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是区域民族经济振兴的关键。强化民族经济的发展机制,在民族区域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应当强调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互助,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区域民族经济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各民族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成为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保障。

市场经济作为开放性经济形态,有利于打破封闭落后状态,超越民族与地域界限,共同进入统一市场;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民族区域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现在,国家更加重视中西部的发展问题,这就为区域民族经济变革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为区域民族经济的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把握时机发挥优势,发展经济振兴中华是中华民族的时代责任,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特性与动力,不应忽视其基础──民族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人类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由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汇聚而成,从而具有共通的基本属性;基本属性寓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之中。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这三者往往交织叠合、密不可分,但又有各其偏重与特性。

注释:

(1)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

(2)参见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页。

(4)《论语·子罕》。

(5)《孟子·滕文公下》。

(6)《尚书·五子之歌》。

(7)《左传·襄公十一年》。

(8)《左传·隐公六年》。

(9)《墨子·辞过》。

(10)《孟子·尽心下》。

(11)《礼记·儒行》。

(12)《墨子·兼爱下》。

(13)参见叶坦、蒋松岩:《宋辽夏金元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参见拙作:《“国”是锁不住的》,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4月28日。

(15)关于中外文化交流问题,前人做了大量研究,例如任继愈教授提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共经历了汉、唐、1840年至1949年三个阶段,此后至今为第四个阶段。见叶坦、赵光远主编:《文明的运势──中日民族性诸形态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序》第1-2页。

(16)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17)如施正一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高言弘主编:《民族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黄万伦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新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陈庆德:《民族经济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等。

(18)参见拙作:《区域经济与民族振兴》,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4期。

(19)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150页。

旅游百家集粹范文篇2

述职报告

调研报告

考察报告

自查报告

方案计划

综合规划

单位总结

个人总结

申报材料

经验交流

事迹材料

评语鉴定

工作汇报

工作体会

学习体会

思想汇报

精彩演讲

竞职演说

发言陈辞

庆典致辞

会议致辞

节庆串词

会议主持

党会发言

思想政治

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

科技文教

综合论文

求职自荐

慰问贺电

规章制度

小品文粹

常用公文

党团申请

党政培训

和谐社会

节约社会

平安社会

五中全会

|首页|文章中心|本站留言|投稿需知|会员需知|撰稿专区|免费影视|

|

文章中心首页

|

领导讲话

|

报告规划

|

总结汇报

|

心得体会

|

演讲致辞

|

学术论文

|

百家集粹

|

热点专栏

|

您现在的位置:文秘写作网>>文章中心>>总结汇报>>单位总结>>正文用户登录新用户注册

2005年纪委工作总结★★★【字体:小大】

2005年纪委工作总结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9更新时间:2005-11-2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纪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纪检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从**的实际出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履行纪律检查职能,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支持、保护、促进彝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紧迫而又艰苦的政治任务,是纪律检查机关的中心任务。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提高战斗力。据此,全县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按照中央拨乱反正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整顿党风这个中心,深入开展揭批、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平反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妥善处理了漾濞的历史遗留问题。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公布后,县以上党委通过开展对照检查,整顿纪律,严肃党纪,使党内生活逐步走上正轨。

党的十二大以后,党中央十分重视党风建设,明确了纪律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党风。十多年来,各级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下,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纪检机关的“三项任务”和“保护、惩处、教育、监督”四项职能,在维护党纪、端正党风,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全县的党风廉政建设朝着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期望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级党组织从思想上提高对搞好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党风廉政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第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改善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第三,党政领导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带头廉洁自律,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1993年8月,以中纪委二次全会为标志,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定后,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反腐败斗争的顺利开展,以取信于民,县委成立反腐败斗争领导组,组建工作班子,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其他领导分工抓,职能部门重点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县乡两级层层抓”的领导格局。措施有力,目标明确,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各派积极参与,全县反腐败“三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要求,对全县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起到了促进和保障作用,也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保证和促进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20年来,全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繁荣景象。县纪委和乡镇纪委遵照纪检工作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纪检工作在深化服务意识、参与意识,为建设**、发展**、富裕**作出积极的探索。

把支持和保护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上形成共识:第一,考虑纪检工作时,自觉地把党的基本路线和漾濞的现行政策、法规结合起来,使纪检工作与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做到目标同向,责任同担,工作同步。并通过“联系、参与、服务、监督”四种方式,保证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第二,研究纪检工作时,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实现经营机制转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完善分配制度以及其他经济工作的发展作为纪检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查处违纪案件中,除重点查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及掌管人、财、物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违的大政方针,钻改革空子的违纪违法案件。在履行监督职能时,对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县委、县人民政府有关加快发展全县经济的决定、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保证各级各项经济指标按计划稳步增长。在履行职能中,加大对国有企业、个体经济和城乡企业的正当合法权利及一切合法收入的保护力度。工作中,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评判是非,处理好政策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为保证全县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进行,纪检机关配合有关部门对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等方面开展了工作,重点对贯彻企业条例、减轻农民负担、农村财务管理、农用物资供应、扶贫款和烤烟扶持资金投放使用、计划生育资金管理使用进行了专项检查,综合治理,收到了一定成效。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大事,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作出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定以来,经过全党上下的努力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斗争“三项任务”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县也和全国一样,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指示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全县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情况的监督检查

1979年以来,县纪委把加强对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来抓,从五个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以党课形式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对党风不好、有不廉洁行为的人及时调整和不提拔任用;认真查处群众举报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的问题,通过核实,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该处理的处理,该保护的保护;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制度进行监督检查,使领导干部置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下;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使党风廉政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据此,1988年县纪委在总结全县党内监督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关于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1989年,根据历次民主生活会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关于党政机关和干部廉政建设的几项规定》;县委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先后制定《党委议事规则》、《会议制度》、《学习及工作制度》等。同时,为适当增强党委工作的透明度,各级党委定期向党员干部报告工作,通报廉政情况,征求非党人士的意见,为加强党的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纪委二、三、五次全会后,根据中央和省州县党委的部署,县纪委抓了全县党政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围绕中央先后制定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新老《五条规定》和《四条补充规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组织实施工作。全县11个乡镇及县级机关副科以上单位按要求召开三次专题生活会,纠正存在问题。通过民主生活会,许多单位针对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制定整改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干部的廉政勤政打下了基础。

(二)从严治党,查处党内违纪案件,惩治腐败分子

改革开放以来,县纪检监察机关把查处案件作为支持和保护改革,严肃党纪、政纪,促进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

1985年,共查办违纪案件19件,开除党籍处分4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人;1994年,查处违纪案件36件(其中党纪22件,政纪14件),开除党籍处分3人,留党察看处分5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5人,党内警告处分7人,开除公职处分1人,行政降职处分2人,行政记大过处分4人,行政记过处分4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86365.50元;2001年,查办违纪案件19件,开除党籍处分15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人,留党察看处分1人,行政撤职处分2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5万元;2005年,查办违纪案件15件,开除党籍处分7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4人,党内警告处分3人,行政撤职处分1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9万元。

据统计,1985~2005年,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办违纪案件450多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10多万元。

(三)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切实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1、80年代初,主要清理纠正干扰改革的几项不正之风:贯彻中纪委的《公开信》,纠正党员干部在分房建房中的不正之风;清理纠正干部人事上的“三招三转”(即招工、招干、招生,农转非、工转干、集体转全民)的不正之风;抓了职工中长期拖欠公款的清理和归还;抓了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职权乱砍滥伐森林、动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问题;全面清理纠正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以及乱涨价、滥发奖金补贴等不正之风,促进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2、1989~1990年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制度。并对群众意见大的“三招”、发放贷款、支农物资、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跟踪监督,及时查处了这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收到良好的效果,使“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纠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1993年以来,根据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和中央以治理“三乱”、“三清一刹”为重点的纠风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漾濞实际,一是清理纠正乱收费工作,全县查出违纪收费100多万元,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10余个,调整收费标准7项;二是对全县党政机关兴办的158个实体,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保留、撤销、划转、停办、脱钩等方式作了妥善处理;三是狠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公款培训驾驶技术,获取驾驶证照的不正之风,并作出《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公费培训机动车驾驶证照的处理决定》,深得群众欢迎,受到州委、州纪委的充分肯定;四是清理党政机关干部职工拖欠公款问题,取得成效;五是清理党政干部用公款出国(境)旅游问题;六是协助有关部门对非公安、武警部门使用武警车辆牌照进行清理和纠正;七是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款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八是1996年全县范围内集中狠刹了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中小学乱收费,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三股不正之风,解决了一些热点问题,并在容易产生消极腐败现象的环节,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在重点抓好反腐败“三项任务”落实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还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令法规以及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对减轻农民负担、烤烟收购、救灾救济款物的使用等开展了专项执法监察,取得一定的成绩。

(四)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勤政廉政教育

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方针,围绕党的纲领、宗旨、理想、纪律、作风、国家法令法规、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开展经常性的教育。一是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着眼于武装头脑,提高觉悟,增强党的战斗力。二是抓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增强干部的纪律观念,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配合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采取轮训党员、上党课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员干部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四是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等形式开展教育,达到“查处一件,教育一片”的目的。同时,通过表彰廉洁奉公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增强教育效果。五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注重抓好受处分党员的回访教育工作,适时了解受处分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做到政治上帮助他们,工作上信任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此外,围绕经济建设大局,强化县情教育,引导党员和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带头致富来体现新时期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把党员的思想建设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切实加强纪检机关及纪检队伍的自身建设

(一)重视纪检机关和纪检队伍的自身建设,使纪检机关、纪检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保证了纪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在思想建设上,重点抓了政治理论学习,通过认真组织纪检干部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纪检干部头脑,进一步明确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都离不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观点,从而增强了纪检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造就了一批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不怕困难、敢于碰硬,忠于职守、无私无畏、刚正不阿、勤奋工作、锐意进取的纪检干部队伍。1985年以来,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多次受到州纪委表彰。

旅游百家集粹范文篇3

述职报告

调研报告

考察报告

自查报告

规划计划

工作汇报

单位总结

个人总结

评语鉴定

工作体会

学习体会

思想汇报

精彩演讲

竞职演说

会议发言

庆典致辞

会议致辞

节庆串词

会议主持

思想政治

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

科技文教

综合论文

经验交流

事迹材料

申报材料

求职自荐

慰问贺电

规章制度

小品文粹

党团申请

党群培训

党会发言

|首页|文章中心|本站留言|投稿需知|会员需知|撰稿专区|

|

文章中心首页

|

领导讲话

|

工作报告

|

工作总结

|

心得体会

|

演讲致辞

|

学术论文

|

百家集粹

|

党群辅导

|

您现在的位置:文秘写作网>>文章中心>>领导讲话>>党委党建>>正文用户登录新用户注册

县委书记在县委贯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暨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字体:小大】

县委书记在县委贯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暨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更新时间:2005-5-27

xxx同志

在县委贯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暨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1月7日,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xx县长传达了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特别是重点传达了全会对今年各项工作的安排,希望各级各部门深入领会思考,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谋划好今年的工作,县委还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具体贯彻措施。今天,我主要就当前全县的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一安排。元旦刚过,春节将至,这一时期既是各类违法犯罪和灾害事故的多发期,也是各种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更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敏感期。为切实加强这个时期的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三会合一召开这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这三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全力以赴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为我县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下面,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着重强调五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做好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以坚强的党性和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这三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社会稳定特别是信访问题比较突出,安全生产事故呈高发态势,个别领导干部违犯党风党纪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去年下半年中央先后两次召开全国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专门建立了联席办公会议制度,成立了五个专项工作组,集中解决信访突出问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省委、省政府针对全省信访稳定形势,组织抽调省、市、县三级近4万名干部大规模下访,并明确提出,“在年底之前,要坚决遏制群体性事件、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遏制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市委、市政府也于上月专门安排部署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在全市迅速组织开展不稳定因素的大排查、大调处和安全隐患的大检查、大整改,避免群体性事件、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同时,随着春节的临近,从中央到省市委都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去年12月27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去年1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亲自组织召开全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五个不许”,并对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作出了具体规定。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抓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的措施是得力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全县各级各部门、各级干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工作部署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工作要求上来,把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突出政治任务来抓,决不能心存侥幸、麻痹大意,甚至置若罔闻、顶风违纪,否则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第二,我县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今年以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的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社会稳定方面来看,我县今年连续发生数起外地流窜犯罪团伙抢夺银行取款人案件,犯罪分子分工明确,专门在银行门前守候,锁定目标飞车抢夺。有的犯罪分子把目光盯在单身女性身上,在大街上公开抢夺她们的挎包、手机、项链。特别是入冬以来盗窃案件居高不下,近一个月全县盗窃案件就发生30余起,某企业老板上午取的20万元现金放在家里,当天夜晚就被盗走,犯罪分子气焰十分嚣张。此外,极少数顽固分子仍在暗中活动,近段时间散发非法宣传品案件接连不断。另一方面,我县信访问题也不断增多,特别是近一个时期,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明显上升,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调整、宅基地纠纷、村干部经济问题。今年有些村因为要求调整承包地或抢分集体机动地就先后发生了多起群众上访事件,有的村因为村干部经济问题引起群众多次赴县、赴市集体上访。二是改制企业偿还债务、职工“三金”、下岗职工安置等问题。xx集团部分职工去年先后5次来县集体上访,要求兑现“三金”和集资款。由于原xx集团清债工作尚未结束,按照《破产法》规定现在还无法进行清偿,但个别人为了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暗地组织、煽动职工到县委、县政府闹事。在这里我可以向大家作出承诺,xx集团仅资产变现就达1.4亿元,工人“三金”、职工集资款属第一清债顺序,兑付没有任何问题,请大家尽管放心,并做好宣传工作。但是,个别原来的经营者提出的所谓的奖金问题,只要你能拿出文字依据,当时的法人代表同意,清偿时就可以依法考虑,否则就违背了破产法的规定。同时,在这里我也就xx集团改制提醒大家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有人说职工集资款不能兑付,要想兑付低价卖给他,他能兑付。同志们可以想一想,这不是不攻自破的谣言吗?不能兑付这些人为啥还要收购?另一个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出于个人目的散布谣言,煽动职工上访闹事,向政府施压。对这两个问题县委、县政府早有察觉,政法部门已经介入,我正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要自作聪明,一意孤行,否则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三是涉法涉诉问题。主要是一些治安案件在基层处理不力,或者是有些案件判决后长期得不到执行而引起上访。比如前年有个企业的一名职工被打成轻伤,有关部门作出向受害人赔偿的判决后一直没有执行,受害人在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的情况下,近三年来多次来县上访,对此县主管领导也多次进行协调,但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特别是随着春节的临近,农村一些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反映基本生活、改制企业职工反映解决“三金”,以及一些债权人要求清偿债务等问题,还可能呈增多趋势,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形势还不容乐观。从安全生产方面来看,交通安全事故伤亡较大,今年我县安全事故死亡者中有23人死于交通事故。非煤矿山企业中无证经营、非法采石现象还比较普遍,全县96家非煤矿山企业中有49家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有些未进行安全评价、注册登记就从事生产经营。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设施简陋,工人不按规程操作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些潜在的隐患容不得我们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大意。去年11月份,我县xx化工厂发生的烟囱倒塌事故,虽然主要原因是刮风下雨造成的,但我们关起门来讲,这家企业在建烟囱的时候,不找有资质的部门设计,不找有资质的单位施工,怎么能够保证不出问题?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再省也不能从安全生产上省,任何时候必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面来看,有的领导干部放纵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经营性活动,为他们充当保护伞,谋取私利。有的领导干部组织或参与,主要是跟那些工作上与其有利益关系的人一起,变相索贿受贿。据群众举报有个单位的领导一夜能赢一、两万元。有的单位变着法子到企业“吃、拿、卡、要”,说什么“单位经费紧张,年底给职工发福利困难,让企业赞助一下”。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势必会影响招商引资的环境,影响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影响我们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保持清醒头脑,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第三,人民群众对做好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寄予厚望。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就是要通过妥善化解矛盾,有效惩治腐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心声。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各级党委、政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的生产、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随着春节的临近,人民群众更期盼过上一个稳定、安全、廉洁的节日。可以说,从目前情况看,稳定压倒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廉政民心所向,能否做好这三项工作,是对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考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因此,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各项工作要求和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坚持打击防范与解决问题并重,保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面对社会稳定新形势,我们要始终坚持一手抓解决问题,一手抓防范打击,坚决遏制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和越级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面对社会稳定新形势,我们要始终坚持一手抓解决问题,一手抓防范打击,坚决遏制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和越级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面对社会稳定新形势,我们要始终坚持一手抓解决问题,一手抓防范打击,坚决遏制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和越级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弘扬社会正气、打击邪恶势力”活动,严防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今年我县开展“弘扬社会正气、打击邪恶势力”活动以来,有效地教育了群众,震慑了犯罪。当前,我们要把正在开展的冬打冬防活动作为深化“弘扬社会正气、打击邪恶势力”的一项内容,集中时间、硬起手腕打击各种邪恶势力。一是要从全县大局出发,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从今年发生的集体上访案件中,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案件是由于我们宣传政策不够、工作做得不细,群众的情绪被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造成的。现在我县就有那么一些人唯恐淇县不乱,故意曲解上级精神,组织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访或寻衅滋事。应当说,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的趋势,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全县人民和市委、市政府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是满意的,省直部门对我县的工作评价也是比较高的。但是确有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站在维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评价我们的工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煽动群众闹事。比如在粮食流通企业改制中,县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是严格按照上级政策办事的,但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在下岗安置问题上引起部分职工的不满,给一些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他们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组织煽动职工上访,给我县的工作造成很大被动。在这里尤其需要批评的是,出了问题后,我们的一些干部不是团结一致、相互配合地做好解释化解工作,而是事不关己、袖手旁观,好象出了什么事与自己毫无关系。今天在这里我郑重告诉大家,无论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有宣传政策的义务,都有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化解矛盾的责任。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越是考验干部的时候。如果是为了个人私利带头闹事,组织上会坚决按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希望大家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清楚我们是党员干部,都要多做正面的解释工作,特别是对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道路拆迁等方面的政策给群众讲明白,化解群众的情绪,防止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借机制造事端,引发不稳定因素。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还要注重宣传来信来访、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政法部门要结合冬打冬防活动的开展,利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一些典型案件,以案说法,教育群众做知法、守法、懂法的明白人。二是要突出重点,加强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防范。临近春节,公安机关要对城区繁华地段、商品集散地、城乡结合部进行认真排查,对可能发生犯罪行为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整治。要根据当前的犯罪特点特别是针对杀人、抢劫、抢夺、绑架、强奸等恶性案件,组织精兵强将,强力攻坚,快侦快破,搞几次有声势、有影响的集中追逃、集中抓捕行动,震慑犯罪,鼓舞士气,教育群众。要结合活动的开展,加大对非正常上访的打击力度,严惩那些群体性事件的策划者、组织者。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重大上访事件,经查都有幕后人物操纵。前段时间纸厂职工围堵107国道事件,就是个别人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制造谣言,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组织策划的,而且有不少参与闹事的是过去停薪留职或违背劳动纪律被处理的人员。现在,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此事,对事件的组织者我们将严惩不贷。要密切注视邪教组织及其他非法组织的动向,强化对散发传单等案件的专案侦察工作,发现苗头要坚决打击,xx县是重灾区,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决不手软,严防其利用“双节”等敏感期破坏滋事。三是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冬打冬防活动,是保证我县社会大局平稳的一项重要举措。搞好冬打冬防活动,不仅是政法部门一家的事,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统一思想,积极参与,搞好协调和配合。政法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一盘棋思想,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协同作战,对重大疑难案件,法、检两院要提前介入,快捕快诉,从重从快打击违法犯罪。同时,要公正、文明执法,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关,把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第二,要进一步在全县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继续加大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力度。维护全县信访形势稳定,必须加大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力度,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要认真开展大排查,及时发现各种不稳定因素。各乡镇区和县直各单位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做到未动先知,掌握工作主动权,否则就会造成很大的被动。今年有个乡上访群众已经到了市里,其主要领导还懵在鼓里,直到市里通知领人才知道。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劝返回来后再次发生赴市上访,乡里仍不知道,直到县委、县政府对其党政主要领导诫勉谈话,该乡才开始警觉起来。今后,对这些因漏排或排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出现群体上访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要积极进行大调处,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各级各部门对排查出来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采取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包稳定的“四定一包”办法,立即进行调处解决,对群众提出的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要立即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找出原因,在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列出时间表,分步解决;因政策原因确实无法解决或者要求不合理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劝导说服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决不能推拖应付,回避矛盾。据了解,有位县领导给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情况,这个领导竟然说:“这个事你放心吧,拖他几天群众就没劲了。”我们说,这样的工作态度行吗?这能说你的执政意识、群众观念强吗?说到底,这是连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现在一些案件之所以长期解决不了,就与一些干部的推拖有很大关系,致使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个人访拖成集体访。今后凡发现这样的事情必须严肃处理。同时,各单位特别是一些执法执纪单位,还要注意从全县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处理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注重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上个月信访接待日我接待了一个企业的职工反映该企业场地被拍卖的问题,这个企业因经营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某部门在处理债务纠纷时,不考虑当时法人代表与其亲属高息借贷的不合法性,不考虑企业职工生活出路问题,不与主管单位沟通,不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硬是将该企业的土地财产强行拍卖,致使职工集体上访。并且这个问题我亲自过问,先后两次把该单位的领导叫过来,但是至今没有结果。今天我本来想让这个单位的领导在这里当众给大家说清楚,但为了顾己及你们的面子,限你们下星期五之前就这个问题给县委写出报告。这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声明,今后凡是处理这类问题,必须请示汇报;涉及处置国有划拨土地时必须经县政府同意。国有划拨土地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部门及其法人代表和负责人都无权擅自处置。另外,有些信访案件交叉性很强,需要各单位的协调配合,不能你推给我,我推给他,互相扯皮。在南环路建设拆迁过程中,就有一户居民的房屋赔偿没人负责,房主跑了几个单位,都是踢皮球,房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来县上访。从现在起,纪检委要和信访局联合起来,对一些案件提前介入,加强效能监察,凡是推诿扯皮的,要查清责任,坚决严肃追究。三是要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大排查、大调处效果。政法委、信访局和联席办要组织专门力量,对交办案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坚决做到“三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现在一些单位领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去认真解决,甚至对上级批办案件也不当回事。如去年8月份一位县领导接访,有一名村民反映村里划分承包地把其漏掉,没有分到承包地的问题,当时就责成该乡妥善化解,时至今日该乡还未拿出处理结果。还有的包案领导,处理问题时不到现场,不见双方当事人,仅凭下级汇报就上报结案糊弄了事,县领导问他“那起纠纷发生在什么地方”、“那片宅基地在什么位置”,他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今后凡发现这类问题,一律按失职、渎职论处,决不姑息迁就。同时,对农村财务混乱、宅基地纠纷、涉法涉诉等共性问题,政法委、信访局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分类解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确属无理缠访的,要形成结论,及时向省、市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防止重复记帐。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不稳定问题。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必须从基层基础工作做起,从源头进行防范。一是要完善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去年我县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同比整体有所下降,但故意杀人案、绑架案、抢夺案等恶性案件还时有发生。特别是临近春节,我们要吸取过去一些企业负责人遭受恫吓、绑架的教训,对改制企业特别是外来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重点保护,确保不发生任何人身安全问题。县委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具有良苦用心。保护外地厂长、经理,就是保护我们的招商引资环境。各乡镇要发挥专职巡逻队的作用,对辖区内易发案地段、多发案件区域加强巡逻,组织各村开展“十户四联”,“警企村联防”,搞好义务巡逻。各单位要按照“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对财务室、微机室、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要落实好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发挥以巡警、交警、治安民警为主要骨干的巡逻队伍的作用,加大巡逻密度,扩大巡逻范围,提高对社会面的防范和控制力度。二是要加强基层矛盾调处网络建设。过去我县的基层矛盾调处工作在全省、全市创造出了很多好经验。今后,我们要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村情民意恳谈会”、“乡村信访接待站”、“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民调中心户长”、“一警一干、双岗双责”、“党员维护稳定责任区”等成功做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快,处置得好。春节前,各乡镇都要逐村组织一至两次高质量的“村情民意恳谈会”,集中处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保证农村大局稳定。三是要搞好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当前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之所以居高不下,与基层班子工作能力差、战斗力不强有很大关系。去年8月份,有一个村的村民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连续7次赴县集体上访,并且事先不知道信息,如果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坚强有力,党员作用发挥得好,能够把问题解决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还有一些村干部政策水平低,处理问题凭想当然,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指标分配、宅基地审批等方面,搞亲亲疏疏,不按政策办事,引起群众不满,致使群众上访。对这些问题,组织部和各乡镇要结合正在进行的村支部换届,对一些软弱涣散、不能发挥作用的村党支部班子进行彻底整顿。同时,要超前谋划明年的村委换届工作,鼓励支部成员与村委成员交叉任职,帮助支部推荐有特长、有威信的高素质村民参与村委竞选,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三、坚持专项整治和预防为主相结合,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要加强源头管理,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往往想不到什么时候发生事故,想不到会发生什么事故,想不到会发生多大的事故。所以我们必须警钟长鸣,一时一刻也不放松安全工作,坚持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一是要提高认识,增强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去年以来,全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就我们河南而言,也先后发生了陈砦冷库货架倒塌,安阳信谊公司工地上料架倾倒,黄河小浪底库区翻船,大平煤矿、鲁山煤矿瓦斯爆炸等多起重特大事故。但我县仍有一些单位和企业还未警觉,还未引起高度重视。12月9日xx同志对全县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工作安排部署后,到现在仍然有个别乡镇无动于衷,安监部门去督促,有名乡镇领导还说什么“出了事大不了我不干这个乡长、书记”,出了事不是你干不干的问题,还要追究你的失职、渎职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现在还有一些企业安全设施不达标,有些危化品企业甚至连一个懂操作规程的技术员都没有,安监部门三番五次通知他进行安全评价,他竟然说,“我挨着危险源都不怕,你怕什么”。想想这多么麻木可怕?作为企业负责人,怎能拿国家资产、职工生命当儿戏!今后要把这样的人和事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严肃查处。各企业、各单位一定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广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努力在全县营造学要会、知要全、懂要全、保要全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防范能力。目前我县无证上岗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冬季农闲许多农民想找点活干,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开始从事一些高危工作,绝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不懂。我到下面调研时发现,在许多石渣厂工地,工人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绳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把炸药、雷管、柴油放在一块,还有的竟然叼着香烟去拖炸药,安全意识之差简直不敢想象!安监部门对这些从业人员要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今后凡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危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是要严把入口,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准入门槛。要继续抓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项目建设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竣工“三同时”工作,严格执行安全评价制度,尤其要加强对新上企业安全条件的审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遵守“三同时”规定或者安全设备设施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行政许可手续,企业不准开工投产。对把关不严或违规发证的,要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我们决不能一边整改安全隐患,一边却又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第二,要突出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工作涉及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我们既要全面指导和推进,又要注意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一是要抓好重点行业。今年以来,我县发生的安全事故绝大多数为交通事故。有同志说“我县之所以交通事故多发,主要是因为紧邻107国道,过往车辆频繁,道路又比较宽,车开得快。”我说路宽车多不是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同志不能很好地遵守交通规则。大家可以到路上看一看,汽车超速、非机动车走快车道,各种车辆逆行、违章调头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司机酒后驾车,一些局长无证驾车,这些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加大对路面的控制力度,严肃查处酒后驾驶、超速超载、车辆逆行等各种违章行为。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因为自己是领导干部,就可以有特权思想。除了交通隐患,我县还有1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96家非煤矿山企业、32座加油站,2座燃气供应站,这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发改委、公安局、消防大队和企业所在的乡镇要迅速展开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要该改的改、该停的停,什么时候验收合格,什么时候恢复生产。此外,春节临近,食品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要加大对食品生产、销售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放心菜。二是要抓好重点部位。对各旅游景区、大型商场、娱乐场所、饭店、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旅游、商务、文化、教育、卫生、工商、消防、质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随着学生寒假的日益临近,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监管,对接纳未成年人以及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三是要抓好重点时段。冬季天干物燥,各类火灾事故极易在这个时候发生。西部乡镇、林业局、旅游局要重点搞好山林防火。各单位要对本系统内的取暖、用电等设施进行检查,坚决杜绝各类火灾事故发生。春节将至,烟花爆竹的储运、营销业务大增,我县虽没有鞭炮生产企业,但对存放鞭炮的仓库、经营门市也不要掉以轻心。另外,从现在起原则上不举行或少举行大的娱乐活动,必须举行的要严格按程序报公安局审批、安监局备案,安全措施不到位的一律不得举行。

第三,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去年以来,我县虽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但从近段的排查情况看,我县在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不少隐患,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一是要坚持严格执法。近期,安全生产执法部门要按照省市要求,在全县组织开展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活动,对存在的隐患要彻底整治,对检查中不服从管理、三令五申仍然置若罔闻的单位和个人要硬起手腕,不讲情面,依法采取措施,予以严厉制裁。各乡镇、委局要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决不能对安全隐患捂着、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安全生产上,我们宁愿多听由于严格执法带来的骂声,也不愿听到由于执法不严造成事故后的凄惨哭声。大家要正确认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我们从严抓安全生产工作,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可能会被关停,暂时影响企业的效益,但长远来看是为了保护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各执法部门不但要掌握《安全生产法》,还要学习《行政许可法》,做到既严格执法,又依法行政,努力把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要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保护经济环境的关系,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站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消除隐患的角度考虑问题,切不可以检查为名加重企业不必要的负担。三是要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安监局成立时间不长,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还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对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业务过硬、保障有力的安监工作队伍。

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一项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的党内法规,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联系实际,明确工作重点,狠抓责任落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第一,要抓住关键环节,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单位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我们发现个别单位的主要领导,对单位和下属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长期不管不问,有的单位资金被诈骗了几十万元,主要领导还浑然不知;有的单位中层干部到企业吃拿卡要数十次,主要领导却置若罔闻;还有的单位职工被开除公职6年了还照发工资,主要领导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是单位一把手,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廉洁自律就行了,只要你的班子成员和单位的廉政建设出现问题,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还要追究一把手的责任。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是一把手的职责,发现班子成员或下属有问题,要及时敲打提醒,这是对他的真正爱护。不要事事都当老好人,可能一时你保护了某个人,其实到最后你却把人家推进了火坑。市委已经决定,从今年起要强化责任制考核和追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否决积分制度要从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延伸到乡科级和基层站所,进一步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当前,在县综合目标考核中,要切实加强对科局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各单位要按照县委年初下发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认真做好自查和总结。今后,县委、县政府将加大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真正把责任制考核与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干部的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与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表彰挂起钩来,作为评价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责任制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不能重用,对不合格的班子要坚决调整。

第二,要按照“五个不许”的要求,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吴官正同志对各级领导干部明确提出要做到“五个不许”,这里我重申一下。一是不许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如果有人送,要坚决拒收。退不掉的,要及时上交组织。对违反规定索取和收受的,要先免职,再按照规定处理。二是不许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的,要进行批评教育,记录在案,一段时期内不予提拔重用。三是不许放任和纵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从中谋取非法利益。违反规定的,要辞去职务或由组织责令辞职,并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四是不许参与。凡是参与的,一律予以免职,并按规定处理。五是不许借婚丧嫁娶之机收钱敛财。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这些规定非常具体,也是高压线,希望各级干部不要去碰。从中央反腐倡廉形势看,十六大后中央对反腐败的力度逐步加大,中纪委自去年以来就先后查处了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原云南省长李嘉廷、原湖北省长张国光以及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等10余名省部级高官。现在有的同志以为有这关系、那关系,对自己的行为一点也不检点,还扬言说没人敢去查他,你都没想想,省部级领导因为腐败问题都落马了,你一个科局长能有多大能耐,敢顶风违纪?有些干部的问题县委、县纪检委不是没有觉察,而是要给你改过的机会,你不要把县委给你的改错机会看作是县委的软弱,如果你执意不改,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结合我县实际,下一步要加大对领导干部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参与“两项治理”的工作力度,在这里我郑重声明,凡是敢顶风违纪,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或参与的,一律先免职,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春节即将来临,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干部都要带头执行中央、省、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党政机关一律不得搞相互走访、互相宴请等活动;严肃财经纪律,严禁利用过节巧立名目突击花钱;严格控制年终各种评比表彰奖励活动,禁止以任何名义发放贵重物品和纪念品;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趁过节之际以各种形式向企业索要钱物。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希望每一个同志都要经受住考验,只有自己腰杆硬,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才能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带动作用。

第三,要落实执政为民思想,加大纠风治乱工作力度。“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中央、省、市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客观地讲,现在有一些企业职工、农民群众上访告状,与我们一些部门、一些干部损害群众利益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在办事过程中有些部门为了显示他们的存在,却要百般设置障碍,甚至“吃、拿、卡、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请他吃顿饭,或者没有向他表示。春节前县纪委要组织一次集中整治活动,对征地和拆迁补偿、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等几个问题,进行认真检查。县经保委春节前要召开不同层次的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严肃查处。这次会议结束后,各行业、各部门都要围绕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全县工作大局开展一次回头看,进行自查自纠,对主动讲清问题并认真纠正解决的可不予追究,对边自查边违规的要抓几个典型,公开曝光。

五、切实加强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督查,下大力气把这几项工作抓实抓好。

第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中央明确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负总责。各单位“一把手”是本单位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这几项工作负总责。春节将至,各单位主要领导都要坚守岗位,拿出主要时间和精力,组织排查和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认真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中央、省、市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深入到困难企业、贫困乡村、困难职工和农户中,访贫问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县纪委、政法委、发改委作为全县廉政建设、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力度,县委、县政府对你们的工作全力支持,如果工作推不动,可以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反映,我们坚决为你们撑腰作主。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县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和沟通,真正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第二,要完善制度,提供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各单位要树立抓信息、抓动态的意识,进一步健全信息网络,拓宽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早处置,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坚持标本兼治,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并重的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要尽快建立应急问题处理系统、应急救援体系和预警救援机制,根据不同性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能够应付各种险情的高素质应急队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