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择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0:02:37

路径择取

路径择取范文篇1

关键词:战略变革路径依赖路径选择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所处的行业与环境都趋向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的发展中。为了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环境的变迁和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变化,有必要对原有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实施战略变革。所谓企业战略变革,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根据所处的环境、自身能力或资源整合与利用已经发生的变化,企业应对其自身整体能力进行评估,以及结合战略、管理与能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协调性原则,改变企业战略内容的发起、实施、可持续化的系统性过程。本文对企业战略变革过程、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进行阐述。

企业战略变革过程

关于战略变革过程有两种情况:过程的类型及性质;过程的具体内容。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种情况。

prahalad和doz(1987)在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跨国公司战略问题的研究中区别了两种战略变革的过程:公司危机引发的“迅速”、“剧烈”的变革过程;公司主动引发的缓慢的变革过程。后者是战略变革的基本过程,前者是后者的极端情况。他们通过考虑影响战略质量的因素,认为剧烈变革过程其效果不及缓慢变革过程。英国战略管理学教授johnson和scholes(1993)对此问题的观点是:组织中的战略变革是渐进式的,偶尔会出现一些转型式变革,由此认为战略变革的主导过程是渐进式过程,是因为战略变革主要是基于企业已有的行事方式或惯例所形成的“影响路径”或“影响环”上的一个社会系统而进行的。沃尔贝达和巴登富勒在对大型多业务企业如何在变革力量和稳定力量之间的冲突中寻求平衡的战略更新的文献综述中提出,从时间机制而言,学术界认为,战略更新有两个过程:一个是非连续的间断性革命变化过程;另一个是缓慢进化过程。荷兰学者bobdewit和meyer(1998)通过对大量直接或间接性战略变革的文献整理发现,理论界有两个观点:非连续性变革视角的革命式过程观点;连续性变革角度的演进式过程观点。

关于企业战略变革的具体过程,prahalad和doz(1987)认为,几乎所有成功的战略转变都发端于一个关键的任命程序。然后,新任执行官对各级经理人员的认知过程施加影响。随后的变革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和认知产生多样性;第二阶段是系列的决策和执行权力的微调;第三阶段是由于战略变革获得合法性地位而紧随的战略再定位。

企业战略变革的路径依赖

20世纪70年代末,美日一些学者在对许多美国或日本企业经营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后,企业管理的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就已形成了一种共识: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成长与发展水平存在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三个基本功能上: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以及协调功能。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引导着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战略管理者自觉地选择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并在决策组织实施过程中自觉地表现出符合企业利益的决策,以及符合企业利益的日常行为;文化的协调功能主要指在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引导下,企业各层次和部门员工选择的行为不仅是符合企业的长期和短期利益,而且必然是相互协调的;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指员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自觉地根据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变革的主要影响因素,明显地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路径依赖本是制度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常用概念。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战略变革决策及其组织实施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上述因素明显地表现出路径依赖的三个特征:企业文化的组织记忆特征;企业家的行为选择受过去经验的制约;核心能力的刚性特点。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这种作用,使得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成功的行为方式,以及这种行为方式所体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广泛赞同的,异质价值观基本上是不被接受的。企业文化越强有力,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统一性就越被强调,异质价值观越受排斥。显然,作为组织记忆的企业文化,制约着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对员工思维方式的影响,限制着企业员工以及企业的行为选择,从而制约着企业经营战略的变革。

企业家的职能或经验背景可能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过去的经历作为今天行为选择的参照系,作为组织记忆的文化则对上述因素产生着综合的作用,企业的战略变革可能因此而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要超越路径依赖,使企业成长与发展摆脱过去的阴影,必须运用虚拟组织,构造战略联盟,用企业的知识创新,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改造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学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制度上保证和促进经营者行为的合理化。

核心能力的刚性特点限制着企业战略变革方案的制定与选择,为了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克服战略变革中的路径依赖特征,必须塑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必须有利于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学习;企业文化本身必须是不断学习的产物,文化所体现的不再仅仅是企业组织过去的成功经验,而与战略变革所需适应的企业内外环境中的价值观念或思维方式相一致。

企业战略变革的主要方式

企业战略变革虽然有很多因素影响,但是只要企业在变革过程中把握好相应的对策和路径,就能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战略变革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企业理念

企业战略变革首选的理念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的,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反映整个企业经营意识的价值体系。它是企业统一化的可突出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差异性的识别标志,包含企业使命、经营思想和行为准则三部分。调整企业理念,首先,确定企业使命,即企业应该依据怎样的使命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它是企业行动的原动力;其次,确立经营思想,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观念、态度和思想,给人以不同的企业形象;最后,靠行为准则约束和要求员工,使他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奉行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则。调整企业理念,给企业全新定位,这是一种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只有在这种不断地演化、渐进变革中,才能够构建新的企业战略,企业才能重生,才能得到发展和壮大。在重新调整企业理念时,首先与行业特征相吻合,其次在充分挖掘原有企业理念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特色,最后企业理念和竞争对手有所区别。

(二)企业战略重新进行定位

如何实施战略定位是战略变革的重要内容,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战略定位实际上就是在价值链配置系统中从产品范围、市场范围和企业价值系统范围三方面进行定位的选择过程。产品的重新定位,对于明星产品,由于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强,也是高速成长的市场领先者,对其要多投资,促进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对于“金牛”产品,由于具有规模经济和高利润优势,但有风险,对其维持市场份额,尽可能多地榨取市场利润;对于问题产品,虽然产品市场吸引力强,但由于要加大投资,因此主要考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对于“瘦狗”产品,企业的对策就是尽快地售出剩余产品然后转产。对于市场和企业价值系统的重新定位,由于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其竞争优势来源于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等过程,来源于企业的价值链配置系统,就是这个系统在市场与企业之间不断地传递有关价格、质量、创新和价值的信息,从而为企业营造和保持新的竞争优势。

(三)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

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围绕战略目标实现的路径来确定不同层级的管理跨距,适当的管理跨距并没有一定的法则,一般是3至15人,在进行界定时可以依据管理层级的不同、人员的素质、沟通的渠道、职务的内容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在设计组织结构时,还要充分考虑企业各部门顺利完成各自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作协调性、各自分工的平衡性、权责明确性、企业指挥的统一性、企业应变的弹性、企业成长的稳定性和效率性、企业的持续成长性。通过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理清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改变指挥混乱和权责不对等的现象,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BernardBurnes.变革时代的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路径择取范文篇2

论文摘要:教育创新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贯思想主张。当前,推进教育创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应该从更新教育观念,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和加大教育开放力度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首先强调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要发展教育,必须推进教育创新,发挥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使我国能站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潮头,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掌握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主动,抓住了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但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才培养,教育为先,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部发展都取决于教育和外部环境。”[1]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他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但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明专利数量少,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低,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少,[3]而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推进教育创新,发挥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使我国能站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潮头,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在面向未来的种种挑战时,教育是使人类走向正义、自由、和平的根本。”[4]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的成败关键在创新。因此必须加快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教育创新是技术创新推动的必然要求。教育与科技相结合是新世纪新时代的显著特征。教育创新来源于技术创新的推动,[5]技术创新裹携和推动着教育创新向前发展。同志强调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6]进入21世纪,知识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引起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对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一,知识在数量上的迅速膨胀,要求教育把知识积累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知识创新的“发展性学习”。据联合国“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已达到12.5%;同时,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19世纪末知识更新的周期为40年,20世纪50年代缩短为15年,90年代以后只有3到4年。学会学习、不断自觉地更新知识比拥有知识更为重要已成为一种常识。第二,科学的综合化趋势,要求教育高度重视综合性学习。当今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分化又在更高层次上不断综合的新特点。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宇航科学、气象科学、认知科学及脑科学等已成为新一代的主流科学。这些学科都是多种分类学科综合的产物。综合科学的学习、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显然不是分类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它要求的学习方式必然是个性化的创造性学习。第三,知识在传播方式上的数字化,要求教育特别重视信息能力的培养,学会对信息的接受、分辨、判断、处理和运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要在纷纭复杂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成为信息的主宰而不是它的奴隶,必须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第四,知识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更加要求教育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向技术的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依靠是知识的创新和能将知识有效转化为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新能力,依靠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对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视、对教育创新的重视,事关民族复兴、民族富强的大局。

2.教育创新是世界范围内科技竞争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以信息科技、生物科技为主要标志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科技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成为科技创新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7]国际竞争越来越重要地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又集中在科学技术的角逐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鲜明特点。一个国家物化在商品中的科技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有鉴于此,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了争夺科技制高点的步伐,无不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无不提高了科学技术在政府决策层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4年签署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的报告。欧盟也不示弱,先后制定了三个科研总体规划,以建立“科技同盟”。发展中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争得有利位置,也参与了激烈的科技竞争。印度、埃及、韩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上表现出极大的雄心,制定了各自的规划。[8]面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面对世界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给我们提出的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严峻挑战,唯有奋起直追、锲而不舍,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经济和科技之争归根结蒂是人才之争。我国作为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因而发展教育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更是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由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条必由之路。

3.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初,在科技知识水平上比发达国家落后了约300年,由于我们采用了以引进西方科技教育为主的多种方式,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学水平已接近世界水平,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已走过了奠基和创业时期,正进入一个更高阶段的创

新时期。知识经济的出现对我国科学事业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由于原有经济和科技基础相对落后,我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存在着不足和难以提高的严重缺陷,致使一流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成果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瓶颈。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使我国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积累,由于知识和资本具有互补性,使资本对我国的制约得以减轻;由于人的智力因素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创新,依托开发自身的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充分调动国家的知识资源,打破传统的产业模式,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对发达国家的某些依附,从而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9]任何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是与本国的教育紧密联系的。我国创新型国教育为基础,只有发达的教育,才能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而发达的教育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达到。

三、教育事业相对于社会经济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与科学发展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们把当代人类全部知识分为四类,即(1)know-what(关于事实和现象的知识);(2)know-why(善于自然规律和原理方面的知识);(3)know-how(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4)know-who(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前两种属于归类知识,可以通过传授而获得;后两种属于沉默知识,主要靠实践获得。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迅速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这种分类对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人才,一要具有一专多能全面丰富的知识水平,既有扎实的基础,又了解学科前沿;二要具有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和勇于争先的意识,既熟悉中国国情,又能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三要具有创新能力,能够迎接高新技术革命挑战;四要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五要具有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既胸怀大志、充满朝气,又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但我国目前的教育事业相对于社会经济、特别是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滞后的局面,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任何成功的变革、创新无不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先导和前提,教育创新也不例外。教育创新要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创新就是要敢于、勇于摒弃传统的、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束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时代特征、国情和世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素质教育观念、加强人才的创造能力培养。要突出特色观念,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改变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重知识而轻获取知识的方法;重知识而轻人格;重应试而轻应用;重占有而轻反思的历史局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二)认清历史使命,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10]有了创新性的教师,才可能会有创新性的学生。最好的教育应该开发人类理解的潜能和宽容的精神。[11]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教师创造性高低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12]只有具备较高的创造性思维修养和良好的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教出敢冒险敢出头,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人的创新素质是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的综合,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在个性品质方面,创新型教师特别需要具备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创新的意识、大胆开展教改和自觉进行科研的意识以及独特的个性。教师不仅要拓宽夯实知识基础,训练提高综合能力,而且应当努力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品质。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作者指出,未来社会赋予教师以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教师必须具备新的知识技能、教学才能、职业意识、献身精神,特别要发展那些社会期待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情感的和人文的品质,才能在他们日后的教育工作中在学生身上培养起同样的品质。

(三)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教育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此,加大教育改革的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与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教育创新的根本性对策。

1.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教育国际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潮流,我们只能主动地去迎接它、适应它、利用它。尽早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有百利而无一害。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就是在教育国际化的大循环中,既可以向国际开放我们的教育市场,又允许我们到国际大舞台上和其他成员国平起平坐,传播和推行我们的思想、理念,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

2.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办学。国际间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选择与我国教育有互补优势的国外学校或机构合作办学,既可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办学观念、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以解决教育与市场分离以及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带动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又可引进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内容及课程体系,推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

3.加强对外汉语和外语教学。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主要工具,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思想流都必须建立沟通的基础之上。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加强语言教学已经被达成共识。一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随着我国的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了解中国,充分利用我国现有300多所高校从事对外汉语的优势,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汉语教育活动,既可提高我国高校的知名度,又能帮助外国人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外的友好交往。二是改进外语教学。改革外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外语教师各项能力,真正提高人们的外语水平,帮助人们了解世界。

4.加大对国际人才资源的吸引和利用。既一如既往地派出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加大引进海外智力和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并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情感上爱护他们,从事业上支持他们;又要大力宣传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人员到我国留学。同时,在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问题上,我们同样要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

[2].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7].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科技与经济,2006,(3).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冯增俊.论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1,(11).

[6]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J].人民教育,1999,(8).

[8]李爱华.走出冷战:世界大势与中国对外战略[M].济南出版社,1997.

[9].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6,(2).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人民出版社,2001.

路径择取范文篇3

摘要:我们认为,目前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各类原因中,企业内生因素的缺陷是最根本的。文章通过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企业制度、企业资源、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信用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等企业内生因素及其缺陷,为企业修炼内功指明了方向。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归结为两大层面:一是外部条件的约束,即资金供给方(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资本市场等)的偏好(或歧视);二是内生因素的缺陷,即资金需求者(高科技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而在市场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中小企业还想通过资金供给方的优惠或制度层面的支持来获得资金,可谓一厢情愿,因此,企业如何独善其身,完善自身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内生因素及其缺陷,为企业修炼内功指明方向。

一、企业制度层面

企业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企业制度。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企业制度层面就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也是导致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足主要表现在产权关系模糊、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组织结构不科学等方面。

(一)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闭

产权关系模糊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的瓶颈。根据调查,高科技企业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家族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等产权模式,主要由国家公职人员、科研人员、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乡镇企业改造、国有民营等方式创办(见表1;陈凯,2006)。表面上看高科技企业的产权问题比较清晰,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存在,使一些企业的产权在创办初期就模糊不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有不少是脱胎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其母体的产权关系往往难以理清;(2)一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创业之初,由于企业生存的需要,戴上了国有或集体的“红帽子”,以享受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各种优惠,或者免遭政策此视,结果造成其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状态。

表1不同产权模式、创办模式的科技企业举例

企业名称企业性质创办方式

联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院所创办

清华紫光上市公司高等院校创办

桑普太阳能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院所企业化模式

伟豪铝业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扩张模式

时代集团公司合伙制科技人员自愿组合

用友软件公司上市公司科技人员下海

四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人员下海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家族企业&有限公司家族人员创办

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闭的缺陷给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外部股权融资设置了重重障碍。首先,产权关系模糊直接影响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进行运作,更不可能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其次,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所有者由于担心分散其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不愿进行股权融资。再次,由于股权融资的交易方式是直接的,即使投资者愿意投资,他们也需要对资金使用者有所了解和判断。但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决策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高度集中、内部约束机制严重缺乏的现状,使投资者很难控制资金使用者的行为,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产权归属上所存在的问题也使投资者的收益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因担心投入资金的去向和利益分配问题而裹足不前。目前中关村仍有2000多家科技企业被不清晰的产权所纠缠。早期投资权益、技术专利权益和企业家权益边界不清是阻碍中关村老企业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的核心问题。

(二)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高科技中小企业虽然普遍选择公司制,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区别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股份高度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目前,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1)股份过分集中,股权结构不合理。许多企业没有脱离“家长制”管理模式,一股独大或家族控股的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继续发展的空间。部分上市公司则体现为国有股一股独大,代表国有股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有绝对优势。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些企业董事会和执行层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董事长或CEO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而且,董事会与执行层高度重合,执行董事往往在董事会占有压倒优势。有些企业实行集权管理,任人唯亲,企业经营决策也限于狭小的圈子,家长或家族意志左右着企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无法为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和正常行使经营权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总之,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重合导致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3)家族式管理,内聚力缺乏。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它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家族式管理。家族式企业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信任危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家族式管理就会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投资决策失误,融资方式单一,都是这一管理模式的副产品。同时,这种家族式管理使非亲非故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乏被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和隔阂会对企业的向心力产生严重侵蚀,最终向心力会变成离心力,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缺乏内聚力,最终削弱其竞争力。

2.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外部治理结构又称为市场控制机制,包括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及并购市场。其中,除了产品市场由于竞争激烈,市场结构接近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因此,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产品市场能明显对经营者产生压力,达到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效果之外,其他几个市场都存在缺陷。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约束经理行为,如果经理没有使企业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股票价格会下降。一方面,这会带来接管威胁,经理面临失去原有职位的威胁;另一方面,新发行的股票收益相对来说较低,抑制经理进行扩张。但是对于大多数未上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股票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空缺。

高科技中小企业现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也非常欠缺,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属家族管理,根本不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因此,职业经理人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中小企业而言,也可以说是空缺的。

并购市场又称控制权配置。公司控制权争夺被视为一种制约经营者行为的有效手段,控制权市场的激烈竞争不仅把所有的公司都置于潜在的接管风险之中,而且还对公司经营者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因机会主义行为或业绩不佳而被替换的危险随时存在,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公司资产规模小,更容易被其他公司接管或兼并,因此,对于中小企业并购市场也是约束公司经营者的一个强有力的机制。但由于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与并购相关的政策制度欠缺等原因,使得高科技中小企业尚未形成健全的并购市场,也未能有效发挥其外部治理的机能。

(三)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在企业调研中我们发现,在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存在两种组织结构不合理现象,一种是组织结构过于简单;一种是过于繁杂,犯了所谓的“大企业病”。

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人员数量少,往往会以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在创业初期往往会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过于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常常就会出现组织结构分化不明显、企业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以事务型管理为主等现象,使得部门职能过于笼统、权责不清,管理层更是身兼多职、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

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不易犯“大企业病”。但当企业走过创业初期,企业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逐渐发展成型,甚至成为行业领导者,步入企业发展期,此时就可能出现“大企业病”的症状。就是指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营上出现规模不经济,管理上面临规模极限,将大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移植过来,当外部环境变化加速时,由于这种官僚化组织设置的管理层次过多,它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变得过于臃肿而复杂,这样,该种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往往会很迟钝,即所谓的“大企业病”。

“患”此病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工作的审批程序规范而复杂;另一方面,由于人员不多、管理层次多,出现每一层只有一个人,即企业的沟通模式成为:员工——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在这样的流程指挥链上,沟通效果极差,办事效率不高。

二、企业资源层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

资金、人才、技术与管理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四大问题。其中,技术与管理须靠人才去实现,没有优秀人才,也就难以奢谈新技术与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市场中立足,靠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兴衰之本。毋容置疑,如何有效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当前的首要难题和制约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

就目前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众多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忙于处理人事管理的日常事物,没有能力去分析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没有能力去研究和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导致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统一而科学的体系,滞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步伐。

2.重视“事”而忽略了“人”。

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粗放式的人事管理上。目前有很多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只是承担了招聘、调配、考核、薪酬核发、培训、建立人事资料等方面的日常性工作,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挖掘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次和新课题,忽略了对“人”的研究和开发,是一种着重眼前的被动性的管理。

3.缺乏科学、高效、适应现代管理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

很多高科技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的考核评估手段,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使考核缺乏客观性和公平性。不少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只重学历和资历,忽视对人员素质、业绩和潜能的测评和分析。不少企业的激励力度有限,往往只限于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及制约,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

4.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出现投入不足与忽视人力成本核算并存的现象。

虽然不少高科技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宗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入不足。同时,在人力成本核算方面也缺乏系统、科学的核算体系和方法。

5.缺乏一支业务精通、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

目前,乃至全国高科技企业均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仍然处在二线参谋部门的位置,只承担着行政性和作业性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力上、组织上和机制上得不到支撑和保障。

(二)财务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控制薄弱。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2.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就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中,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

3.难以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战略需求效应由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组织放大效应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

4.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二是短债长投。一些企业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或为了融资而不断投资新项目,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三)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导致核心竞争力欠缺

国内外的经营实践证明:培育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是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发现,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关键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外流严重。

2.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相对较差。

3.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边际收益下降进一步挫伤技术创新动机。

4.战略缺乏针对性和稳定性。大部分高科技企业选择的主要技术战略是低成本战略与差别化战略,这样的战略选择缺乏针对性。加之部分企业在发展上缺乏长期战略安排,变化频繁却很难在某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5.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支撑。在目前高科技企业的庞大群体中,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的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所运用的高技术是在相关领域中知识产权属于外国企业的高技术,即本土企业在目前所运用的技术往往是所谓的“外源性技术”而非“内源性技术”。

(四)市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则必须学会在市场缝隙中求得机会,做好市场补缺者的角色,要将自己定位于市场的某个细小部分,瞄准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者重点定位经营一个产品和服务,才能创造产品和服务优势。

许多不成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以后经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无法明确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定位,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结果老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总是处于利润最薄的下层,一有风吹草动,最容易被淘汰出局。如今的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高科技中小企业必须在产业定位问题上紧密结合自身优势,才能从小的市场缝隙中寻求到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在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调研中发现,很多高科技中小企业都将自己定位在“以开发为中心”,所占比例超过70%。这种战略定位,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结果却不好。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周期长、风险大,这是弱小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

三、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

这里所讲的非均质性是指高科技中小企业在经营者素质、财务制度的健全程度、信用等级、信息披露状况、资产负债率水平、远期发展规划的制定、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其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良莠不齐的现象。中小企业存在严重非均质性问题的情形下,银行掌握这些企业信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那些规模小、资金需求量少的企业贷款额也较低。但是贷款额越低,抵押比率越低,中小企业从大银行获得贷款就越少,就越容易遭遇信贷配给。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中远期发展规划、抵御风险能力弱。

很多中小企业在企业计划或发展规划方面相当薄弱。调查发现60%以上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企业计划、发展规划或营销计划。他们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自以为其产品在本地区甚至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他们很少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当银行和外商潜在投资者等询问企业产品、市场、未来计划等问题时,他们无法提供一份真实描述的文件和一份好的资金使用计划,这大大影响了其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率高,市场上每天都有新的中小企业诞生,也有不少悄然退出。而市场风险是导致贷款风险的最主要外部因素,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2.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所需信息是它们在较高层级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不存在制度歧视和政策倾斜的前提下,如果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那么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力的主要内部因素将是各层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现在中小企业担心自己在信息披露之后会加大自己的经营风险,所以在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上没有积极性,或者本身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没有能力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3.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的缺乏,影响其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但是中小企业到期贷款不还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有些企业借钱时就没有准备归还,有些企业则想方设法悬空或逃债。信用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大大挫伤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积极性。

4.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各项日常管理事务的详细规定,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木准则和依据,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高科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程序、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比较差,直接影响其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

5.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6.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产权关系混乱,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有关内容在前面已经作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四、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掣肘。除了前面提到的由于高科技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缺乏而挫伤商业银行对其资金支持的积极性之外,在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企业信用缺失还大大削弱了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资金的投资动机。一些企业缺少诚信,利用高科技背景,凭借其技术知识壁垒性较强的特点,对投资项目进行刻意包装、宣传误导,诱导投资者注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为达到融资目的,还出现做假帐、做假合同、假订单、偷税漏税的行为;有的企业为达到上市(如香港创业板)圈钱的目的,伙同会计师事务所编造、美化会计报表;有的融资企业商业计划书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但实际上这个公司可能只有一两个人;有的公司虽然宣告成立了,但是它的资金并没有到位。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存在失信和欺骗问题,造成投资者有资金不敢投,即使有好的项目,也得不到投资者认可、信任,进而得不到资金。

信用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是企业信用生存环境缺失的根本原因。由于信用收益和成本的不对称,经济信用的丧失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收益是超额利润或暴利,超出常规利润的这部分利得恰恰是信用成本转化而来的。而在缺乏信用生存的环境下,企业丧失信用的趋利行为和短期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企业恪守信用要比丧失信用付出更加昂贵的成本。

五、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上常见的现象,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大企业更加严重。因为大企业的公开信息很多,金融机构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比较低;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的,具有非透明性,这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寻求贷款和其他外部资本时很难提供相关的信用信息。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对资本与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进行事前审查与事后监督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都很高,因此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于是,在正式的债务市场上,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失效(杨思群,2001)。

(一)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假设条件及特征

1.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就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者、风险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股权人、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技术创新者往往掌握自己开发项目的发展前景及可行性等私人信息,而外部投资者不了解这些。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面对一些前景较好、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时,技术创新者会倾向于内部融资,而对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则倾向于风险投资或其它融资方式。作为技术创新者博弈对象的投资者,则会认为技术创新者要求外部融资的风险项目一般风险较高,因此,倾向于不向这类投资项目投资,最终结果将导致风险投资市场的失效。信息不完善性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项目的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对于这一点,技术创新者同外部投资者一样,并没有特别的信息优势,这是导致高科技企业风险普遍高于一般企业的原因。对于这种风险,要求与其相应的证券市场(如创业板市场)、完善的退出机制等相匹配,一般的证券市场往往不适用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当然,一般企业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性,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程度远大于一般企业,量变引起了质变,这最终导致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失败。

2.风险等级不一致。

风险等级的不一致性实质上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风险等级明显不同于一般企业,其风险等级的不一致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当高科技企业同一般企业相比较时,将表现出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融资策略,如高科技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这一层面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善性,未来高度的不确定性导致技术创新者、外部投资者都无法控制这一风险的发生。通常情况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等级不一致,一般在高科技企业的初创期,企业的风险较大;进入企业发展的稳定期后,其风险等级会接近或小于传统企业的风险等级。第二层面:不同的高科技企业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也将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投资者(风险投资者、债权人等)一般对这一风险等级并不完全了解;同时由于上述提到的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程度也加重了。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高科技中小企业陷入信贷配给的困境

银行为实现其配置性均衡而挤出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信息不充分是中小企业信贷弱者地位的直接原因。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充分,使得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信贷市场的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陷阱的困扰,使得银行从贷款中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直接取决于贷款项目的拖欠风险。换言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将无法对贷款企业的风险做出完全的信息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济学的“利率均衡”则难以作为筛选厂商的工具。作为逆向选择的结果,提高利率可能导致低风险者被高风险借款者挤出市场;而道德陷阱的存在,却可能在高利率下把借款者吸引到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上来。因此,利率提高可能导致平均风险水平的上升,银行贷款并不是利率的单调递增函数。从这个意义上讲,配置性均衡是金融机构在“利率均衡”失效的条件下所选择的一种新的均衡路径。一般认为,在这种均衡格局中,中小企业的融资弱势地位形成“定格”(罗正英,2004)。

结语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融资现状,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路径,就必须深刻反省,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紧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组织体系;有效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和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优化企业财务资源管理;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找准市场定位,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克服非均质性影响;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坚持诚实守信,改善中小企业整体信用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凯、汪晓凡.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6).

[2]罗正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路径择取范文篇4

[关键词]国际人权B公约;刑事立法;实施路径

1998年,我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国际人权B公约”),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尚未予以批准,但毫无疑问,签署的必然逻辑结果是批准,只不过是需要时间罢了。一旦批准,该公约的要求就必须在我国国内法中得以体现和贯彻。基于批准实施这一公约的客观需要。本文拟就我国刑事法律如何实施国际人权B公约提出我们的设想,以期为这一公约的批准提供参考。

一、我国关于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之立法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而且多次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正,但迄今为止,没有哪部宪法或者哪次宪法修正对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有所涉及,更没有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条约发生冲突时何者具有优先效力的问题。我国学界曾寄希望于《立法法》对此作出规定,这样,即使在宪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立法法》的规定也能部分地消除因有关宪法条款欠缺而对国际条约在国内的实施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但《立法法》最终也没有对此作出规定。于是,为了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立法机关不得不采取“逐个立法”的方式加以解决。总体而言,这类立法规定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直接适用国际条约。自1980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明确规定国际条约可以在我国直接适用。例如,《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此外,我国《商标法》、《专利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教育法》、《民用航空法》、《票据法》、《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以及《著作权法》等都有类似的规定。

(2)规定优先适用国际条约。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该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3)通过立法行为,使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内法中得以实施。这里又有两种情形:一是在批准或加入某一国际条约之前先行国内立法,以便于实施条约,或者对国内法进行修改,以尽量避免国内法与国际条约发生冲突。例如,我国于1995年10月颁布了《民用航空法》,其中有关民用航空器权利的规定与1948年《国际承认航空器权利公约》的内容完全一致。2000年10月,由于我国已经建立了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制度,具备了实施该条约的条件,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加入该公约的决定(陈寒枫、周卫国、蒋豪:《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及中国的实践》,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二是先行批准或加人,然后再制定、补充或修改立法。例如,我国于1989年批准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在该公约第3条中,用5款对构成犯罪的行为、认定及其处置作了规定。为了落实这些规定,切实履行国际义务,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通过“转换模式”将国际条约的有关规范补充到国内法律体系中。

二、我国“逐个立法”之处理方式存在的弊端

显而易见。不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还是从人权享有者的角度来看。国内法律制度均依然是实施和执行国际人权法,使之获得时效性的最主要的方式和场所。因此。这就要求国际人权公约的缔约国恪守“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明确人权公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在国内适用已批准或加入的人权公约。

如前所述,由于宪法没有对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作出规定,为了履行国际义务,我国只能在一个个具体的法律、法规中规定条约的适用条款。这种“逐个立法”的方式,虽然在我国实施国际条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毕竟带有浓厚的“个案处理”的色彩,具有分散性乃至局限性,并且由于不同的立法对条约的适用方式作出了不同的规定,致使法院在适用条约时很难把握。因此,我国目前的立法状况,不仅会影响我国对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义务之承担。也因宪法缺乏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一般原则性规定而造成立法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一方面。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涉及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执行法等广泛的刑事问题。尽管我国近些年来通过刑事立法保障人权的内容与过去相比有了全面的进展,但与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在法理念以及法规范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例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第2款规定:“在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判处死刑只能是作为对最严重的罪行的惩罚。”何谓“最严重的罪行”。按照《保证面临死刑者权利的保护的保障措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1984年5月25日第1984/50号决议)所限定的标准,是指有致死或者其他极其严重之后果的故意犯罪。以此来衡量我国的死刑立法,显然,我国现行刑法典不仅死刑罪种的数量较多,而且绝大部分死罪从性质上看都属于不涉及生命和重大健康权益的非暴力犯罪。再如。我国刑法对很多与人权相关的国际犯罪,尚属空白,如灭绝种族罪、种族隔离罪、种族歧视罪、酷刑罪、反人道罪、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罪、奴隶制及与奴隶制相关的犯罪、劫持人质罪,以及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罪等,在批准有关国际人权公约之前,必须在刑事实体法中加以完善(卢建平:《国际人权公约枧角下的中国刑法改革建议》,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因此,国际条约(包括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国内的适用问题,归根到底,唯有通过立法的途径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三、我国刑事法律实施国际人权B公约的设想

如何从立法上解决这一问题呢?对此,我国法学界提出了以下几种建议性方案:一是修改宪法,即在宪法中加入关于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条款。或加入关于实施国际条约的条款。二是修改缔结条约程序法,即在缔结条约程序法中加入关于适用国际条约的内容。并将其修改为

“条约缔结与适用法”。三是在有关公民权利的法律中加入适用国际条约的条款。四是制定人权法案,即根据《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的立法经验,制定具有补充立法性质的人权法案(朱晓青等编:《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8页)。例如,有的学者就建议制定《人权保障法》,甚至还起草了专家意见稿(莫纪宏著:《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366页)。

比较以上建议,笔者认为,第一种方案应当说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故在宪法中规定国际条约在国内法的上适用原则,能够真正解决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的关系问题。但也有学者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修改宪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难度较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频繁修宪会导致宪法缺乏稳定性和权威性(朱晓青等编:《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第二种方案可以部分地解决国际条约与国内法之间关系的问题,但囿于缔结条约程序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可能从根本上对这一问题作出妥善的解决。第三种方案类似我国常见的“逐个立法”的方式,但问题是有的国际人权公约涉及广泛的法律部门,很难通过“逐个立法”来分别加以适用,而且如此一来也会为立法带来较大的难度(朱晓青等编:《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第四种方案类似我国香港地区实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做法,固然,制定专门的人权法案,既可以避免修宪的困难,也可避开“逐个立法”所带来的立法困难,但这种建议也会产生所谓“人权法案”与宪法及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问题,是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实不足取。

路径择取范文篇5

关键词:位置相关信息服务;位置相关数据;数据预取;缓存命中率

0引言

移动计算环境下,网络的弱连接、低带宽使得用户而无法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特别是查询位置相关数据(LocationDependentData,LDD)时,容易因用户位置的改变而导致查询结果过时失效或者不正确。而数据预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和充分利用广播带宽[1]。

1基于价值的数据预取策略

1.1位置相关数据的模型位置相关数据(LDD),是指其值取决于具体地理位置的数据,LDD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数据的有效范围区域(ValidScopeArea),是指数据实例有效范围的几何区域。每个LDD实例有一个特定的有效范围,只有在此有效范围之内,该实例才是正确的。

数据距离(DataDistance),是指MC当前位置和数据实例有效范围之间的距离。

1.2CDP预取方法本文提出CDP策略,预取时根据价值函数的值进行选择,预取价值函数如下:Cost=Puseful×(benefit-penalty)(1)

式(1)中Puseful为MC访问LDD的概率,benefit为MC预取LDD的获益价值,penalty为预取LDD的惩罚代价。

1.2.1数据预取的奖惩代价数据预取到本地缓存后,并非所有的数据都是MC需要的,经过运算处理后能成为有效查询的数据才是用户需要的,只有这部分数据才能给MC的查询访问带来获益。本文用fbenefit(di)表示预取数据di的获益价值函数,即MC未预取数据时的访问时间与预取数据时的访问时间减少的比例。

1.2.2访问LDD的概率对于MC访问某一种LDD可能性的概率,主要以MC经过该数据有效范围的概率和未来访问该数据的概率为依据,因此把MC将来可能经过有效范围内数据列为预取的候选集C。主要考虑以下两点因素:①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越久未被更新的数据,说明其因服务器端的数据更新而导致预取数据失效的可能性越小;而越久未被访问的数据说明其比较陈旧,再次被访问的可能性就越小。②从空间的角度来考虑。研究表明,在位置相关信息服务的数据访问中,MC沿着某条移动路径通过的概率越高,数据距MC当前的位置越近,且数据有效范围区域的面积越大,或者越靠近MC当前移动路径或移动方向上的LDD越容易被访问。

1.3备选预取数据的择取数据预取的目标是希望在MC有限资源的前提下,使得所预取的数据尽可能都是MC需要的,并且尽可能多的提供有效查询信息。

在数据择取过程中应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S=0(缓存已满)时,不论C中是否有剩余的未被预取的LDD,都将停止预取。

②当0<S(缓存还有剩余空间)且size(i)>S,则根据MC当前位置和缓存的剩余空间来计算应预取数据总量的大小。

2模拟实验及性能分析

实验以预取数据在缓存中的命中率为指标进行测试对比。测试的工作负载为一组随机产生的查询序列,由100个查询组成,每次查询生成的条件字段、条件值和数据表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随机产生的。将MC的缓存的大小分别设置为实验数据总量的10%、15%、20%、25%、30%时分别进行五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3结论

在移动环境中,数据预取是有效提高访问速度和减少数据访问时间的一个可行办法。本文主要考虑MC访问LDD可能性概率以及每一种数据能提供多少有效查询信息,设计出一个预取价值选择函数,在候选集中找到预取数据,只要这些数据出现在广播信道,就预取到本地缓存。通过实验比较,CDP策略比DDP、DHP策略更有效的提高了缓存命中率。

参考文献:

[1]李国徽,杨兵,陈辉,等.移动环境下支持实时事务处理的数据预取[J].计算机学报,2008,31(10):1841-1847.

[2]YinL,CaoG.Adaptivepower-awareprefetchinwirelesanetworks[J].IEEETransactionsWire1essCommunications,2004.3(5):1648-1658.

[3]JiangZ,KleinrockL.Webprefetchinginamobileenvironment[J].IEEEPersonalCommunications,1998,5(5):25-34.

[4]PersoneVDN,GrassiV,MorlupiA.ModelingandevaluationofprefetCAD快速绘制电路图的方法与技巧探索chingpoliciesforcontext-awareinformationservices

路径择取范文篇6

关键词:跳频保密;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超短波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也愈发的严苛。特别是在现代市场中“高技术战争”领域,“电子战”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若要确保通信链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信系统及设备就一定要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与抗测向能力[1]。超短波通信即高频通信,以频段范围为30MHz至300MHz的电磁波作为通信的媒介实施通信,在系统的创设阶段应用跳频保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跳频保密技术在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跳频保密技术自诞生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迅速的发展态势,关键在于跳频保密技术自身拥有的突出优势,而这些特征正是非常契合超短波无线通信环境下对于抗电子干扰的要求[2]。毫无疑问,跳频干扰和反干扰属于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两者却也推动了彼此的发展。虽然跳频保密技术下的通信不用担心来自单频和多频的干扰,但仍需要规避跟踪式干扰。在有线通信的范围,权衡到一方面扩建需耗费巨额的投资,另一方面无线通信又能够当成有线通信网络的应急形式,故而跳频保密技术正是一条值得无线通信系统构建的考虑路径。当前,在某些对信息保密要求非常高的部门或政企单位,采用跳频保密技术作为其内部通信,能够取得不错的信息保密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跳频保密技术的被截获几率非常低。无论是在军用通信亦或民用通信,跳频保密技术在无线通信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国内外对这一课题都相当重视[3]。从国内外近些年的发展态势来说,跳频保密技术的通信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发展路径:一是其跳速越来越高;二是跳频序列日臻优化;三是朝着全数字化发展;四是向着自适应跳频保密通信技术的发展。

2跳频保密技术在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优势

2.1保密性强

由于跳频保密技术系统载波具有快速跳变的特点,使另一方无法截获通信信息。即使被截取了某一环节的载波频率,也会因为跳频频点具有很强的伪随机特征,使得截取方也不能预测到接下来会跳到哪个频点上。

2.2抗衰落

抗衰落的工作原理为,假使相邻跳变的频差非常大,而形成的频率衰落属于某一个窄带现象,频差大的频率在同一阶段出现的衰落情况是非常小的,频率跳变至别的频率时,那么则能够维续正常的通信。

2.3抗干扰

基于跳频保密情况下的无线通信系可以很好的实现抗频带阻塞式干扰。但是,此类抗干扰需要在条件具备下才能够得以限制。例如,在频点数目足够多,能够满足在跳频频域占一定宽度时方可实现抗频带阻塞式干扰。

2.4抗多径

跳频保密技术之所以可以完成抗多径,是因为它可以预先设计接收机的两条信号方向,即直射波和反射波,这两条路径会存在相对的时延差。某一个信号路径波到达接收机时,假使设备的频率已跳至其他的频率,那么此时接收机就能够避免后至信号路径波的干扰,满足一定程度上抗多径的需求。

3跳频保密技术在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3.1跳频图案

跳频图案需要满足几个层面的要求:①任何跳频图案都能够应用频隙集合的全部频隙,以完成最大限度的处理增益;②任何两个跳频图案在一定时延之下出现频隙重合尽量少;③为了达到多址通信,则需要序列数量尽量多;④跳频图案所实现电路较为简单。

3.2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设计的优劣程度不仅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性能的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是否可以有序工作和是否可以体现跳频保密技术应有效果。因此,同步技术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标准:首先,同步创设的过程必须要快;其次,同步技术的设计系统本身具备很好的抗干扰水平;再次,同步技术具备十分强的隐蔽程度与抗侦察程度,最后,同步技术能够达到通信系统的组网标准,以及“再同步”的性能要求。

3.3频率合成器

跳频保密技术中的频率合成器在通信系统中属决定性的部件,其总跳变频率及其速率都直接影响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水平。自工作原理的逻辑而言,跳频保密技术的合成器和常规的合成器并未有显著的差别,然而其主要有两层面的特性。一方面主要是受到序列的左右,数量的增加其频率也会进一步变宽,因而通信系统的处理增益程度也就更大;另一方面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快速切换频率,进而可以让通信系统能够非常快速地完成频率直接的转换,最终规避与外界环境的干扰。整体而言,跳频保密技术对频率合成器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常规的设备苛刻很多。由上可知,对频谱纯的输出有很大标准,能够选择的频率数(N)特别之大,跳变快、频率的直接锁定时间非常小、指令的切换速度非常快等。一般而言,基于跳频保密技术的频率合成器主要可分为直接式与间接式两种。

4仿真分析

在对跳频保密技术的码的择取上,本文采用混合混沌序列的形式予以加密。并通过Matlab对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仿真,首先创设每一个系统部分的模型框图,如图1所示。该混沌扩频序列所形成的伪随机序列的码元时间非常长、且具有很强的复杂度,运用在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具备稳定、可靠的优点。

5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民用通信或军用通信中,超短波无线通信都在应急性通信技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共用。而跳频保密技术作为无线通信中纲领性的抗干扰技术,一直以来就在超短波通信电台中获得广泛应用。在跳频保密技术领域,频率合成器是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议题,因而,在研究应用跳频通信中,非常有必要制造出低相位噪声、低杂散、小频率间隔以及能够极快改变时间频率合成器,这对跳频通信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实施混沌跳频序列的保密通信仿真分析可以得知,形成的混沌序列非常适用于所创设的跳频保密技术,该技术不仅更容易实现,且保密性能也较为优异,值得推广与普及。

作者:林振华 单位: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路径择取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美育;审美人格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对自我价值与奋斗目标产生强烈关切的阶段,而人生态度与价值追求,本质是一种审美理想的呈现。为契合这一阶段的心理需求,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建构一整套符合当代大学生审美与认知特点的话语体系,对其迷茫、困惑之处作出恰当的解答与指引。然而,当前的理想信念教育普遍呈现出因严肃说教、抽象理性的教育方式而收效甚微的现实境况,忽略了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缺失了感性教育的美学审视。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的提升,需寻求美学思维的借鉴与指导,对理想信念教育美学建构的内在逻辑与路径进行梳理与探析。

一、理想信念教育美学建构的内在逻辑

(一)人生价值关切的一致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引导与实践教育活动,意在培养受教育者对于崇高人生价值、至美人生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具体而言,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南,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怀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投身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下的社会实践。共产主义所绘就的是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远景,这一内涵本身即拥有着深刻的信仰感召之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正在生动演绎的现实路径,这一进程的见证与融入,提供着信仰的动力之源。美学是一种以体验、感受为直观渠道去认知世界、并遵循美的规律进行思维的艺术,“旨在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实现审美化生存”。美育则注重以自然、社会、艺术领域的美为素材,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形成恰当的审美取向与追求。可以说,人的生存状态、发展能力以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正是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理想信念教育与美学对于人生价值的核心关切具有一致性。

(二)感性教育属性的一致性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形塑心灵的教育活动,必须以情感为中介实现价值的传递。理性的论证与说教,难以构筑受教育者内心的认同基础,反而削弱了教育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同时,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中所展示的人格之美也具有浓厚的感性色彩,人格力量对心灵的震颤更是一种直白的情感传导。另一方面,美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即感性教育,其作用范围并非表现在知识、技能层面,理性内核被包裹在感性的外衣下,营造的是由情入理、自然内化的教育氛围。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教育和美育在感性教育的属性上具有一致性。然而,在当前的理性信念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仍然占据较大比重,感性教育的缺失成为教育效果受限的核心障碍。理想信念教育美学建构的本质,就是以美学规律来审视、指导理想信念教育的要素与过程,纠正已然产生的异化状态,以此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让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属性得以回归。教育者必须重视教育情境中情感交流的融入,充分运用情感这一媒介,为受教育者创造能够激发审美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理想信念教育美学建构的显性路径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在教育情境中的审美感受,通过审美愉悦来引导受教育者审美心理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受教育者的审美自觉,实现审美人格的培育。因此,教育者需要以受教育者的审美偏好为教育情境的切入点,用最易于接受的、能够引起普遍审美愉悦的审美对象为教育导引素材,并对受教育者的体验实时监控,受教育者在层层递进的情感体会中,感知理想信念的真理,将之视为行动指南。

(一)偏好调研与内容择取

理想信念教育是面向人这一复杂对象的工作,其实效性首先建立在对受众特点的研判基础上。在创设理想信念教育情境之前,需要对受教育者的审美偏好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受教育者的“期待视野”,把握受教育者“潜在的审美期待”。受教育者的生活阅历、学习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素养与能力,综合作用于审美偏好的体现,也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于教育活动的态度:或接受并主动参与,或排斥并抵触远离。针对不同的主题情境,教育者可以设计问卷进行前期调研,分析本次情境面向的受教育群体认知特征,包括整体性与个性化的信息,在问卷反馈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的适配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情感关系的基调作出判断。受教育者审美偏好与主流价值的差异、受教育者群体内部审美偏好的差异,意味着教育者必须审慎安排初始阶段的教育内容,既不能曲高和寡,也不能一味迎合,在主流价值与学生的审美偏好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给予足够弹性的空间,让拥有差异的个体能够在教育情境中都能有所触动,对教育内容进行自由的吸纳。

(二)教育情境的艺术化创作

每一个教育情境的设计都是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教育活动就是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过程。教育者如何去创作一个有效的教育情境?情境的导引素材,应当从受教育者能够普遍共鸣的阅历、经验中获得灵感。思想内核,容纳于按照美学规律建构的肌理中,每一帧的呈现都折射出感性美与理性美交织的光辉。并且,教育素材的选择,应当给予受教育者直接的感官震撼与情感触动,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内化与升华。因此,我们需要对内容作简化而丰富的处理,将抽象、平面的素材,分解为可感、立体的文字、画面、音律,以美引思、以美启智,用受教育者易于感知的形式层面的审美体验,来增强教育内容的感染力。一切能够产生审美愉悦的美学元素、方式,都可以被教育者灵活运用到肌理的创作中,借鉴中西方的美学思想,融汇传统精粹与时代精神,以现代科技媒介不断革新、优化教育情境中的互动方式与感官体验,让受教育者获得丰沛的审美愉悦。故而,教育者需要将审美素养与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作为一项迫切并长期的自我追求。

(三)主体互动与反思进阶

受教育者在图文影音的感官冲击与问题式的思维激荡下,对于所处的教育情境产生兴趣,逐渐融入其中,在情境中享受自由的审美体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情境中进行积极的主体互动,合作完成情境的铺陈与发展,建立真诚的情感交流,浸润于美的表达与感受中,在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收获思想上的启示与鼓舞,并将之转化为实践中的能动性。双方的互动模式与进程经由精心设计但又充满灵活之变,内容安排应留有感受的余韵空间,不宜过于充实紧凑。依据主体互动的效果,教育者需在教育活动结束后反思教育情境的成效,尤其需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变化予以关注与记录,以便及时调整下一阶段教育情境的创设与互动模式。理想状态下,随着教育阶段的深入,受教育者逐渐与教育者之间“视野融合”,实现“视野改变”,在原有的审美偏好基础上有所修正;而审美偏好向主流价值的修正,将使后续教育情境中的“视野融合”更为顺利,直至受教育者能够产生自我教育的审美需求,主动寻求新的学习资源,逐步形成稳固的价值取向,最终外化于行动。

三、理想信念教育美学建构的隐性路径

“审美主体从审美对象中观照到的是一种主体的自由、精神和人格的自由。”审美人格培育的目的,就是唤醒主体对自由的向往意识,审美人格的完善,则是基于对自由之追求的主体自觉。因此,审美人格越完善,个体对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之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就越深入。理想信念教育美学建构的隐性路径体现在教育者审美人格的完善和受教育者审美人格的培育。个体通过教育活动逐渐摆脱蒙昧的状态,在自我发展能力的拓展中,得到愉悦与满足,并开始关切影响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环境因素,思考如何为这一珍贵价值的实现付诸行动。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境界,应是以自由之体验,唤醒自由之觉悟,彼此自觉成为同行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理想信念教育情境中实现着审美人格的培育与完善,逐步强化着审美化生存的意识与追求。

(一)教育者审美人格的完善

教育者乐教,主导着理想信念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节奏与进程。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也是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一种表现形态。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着理想信念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上的持续强化,以及自我审美人格的完善。投身于理想信念教育事业,也成为能够不断激发教育者兴趣与潜能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与教育艺术的美学研究,是教育者以审美主体之身份享受其中的创造美的实践,为教育者自身提供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强大动能。可以说,教育活动是教育者践行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的绝佳途径。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就是理想信念生动的模范主体,教育者的审美人格也作为受教育者的审美对象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相较于显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教育者将理想信念亲身示范的审美人格呈现给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隐性但更具深远效能的力量。

(二)受教育者审美人格的培育

受教者乐学,经历着对于理想信念审美需求的觉醒与审美追求的自觉。对于受教育者而言,理想信念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审美人格的培育。审美人格的培育是将个体感受之美服务于人格完善的过程,也是个体对美之感知、鉴赏、创造能力的提升过程。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价值指向。以美育作用于人格培育,滋养心灵,怡情悦性,拓宽视野,激发志向,唤醒自我意识,最终使个人自觉统合于社会。审美人格的培育,是受教育者与主流价值“视域融合”的重要基础,审美人格越成熟,审美偏好与主流价值取向的兼容性越高;审美人格的培育,也是受教育者与主流价值“视域融合”的自然结果,“视域融合”伴随着审美人格的逐渐成熟,意味着受教育者已然拥有自主的审美需求与能力。审美人格的培育,最终将引导受教育者以自我人生作为完整的审美对象,为之赋予超越现实的崇高价值内涵,从而产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动机。所以,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应该让受教育者拥有自我人生的观照体验,并且这种观照体验,应是自由的、愉悦的、深刻的,成为受教育者在独处时依然能自我检视与规范行为的约束力。如何优化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之成效,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挑战,需教育者拥有因人制宜的洞见力、情理结合的感染力,以及理论转化的思维力,需结合教育实践不断尝试、反思与调整,将其视为充满创新妙趣的艺术追求。理想信念教育的美学建构,能够帮助教育者重新审视并厘清教育主体的关系定位,掌握教育活动的设计思路与施展规律,寓教于美,寓学于乐,与受教育者一同臻至理想之境。

参考文献:

[1]王凤志.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35.

[2]张纪娥,李军.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构[J].教育评论,2012(3):106.

[3]张敏.接受美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教育评论,2015(1):102.

[4]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2.

路径择取范文篇8

关键词:人本化管理;高校;实施路径

伴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教育也在接轨世界。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时代的呼吁、社会的需求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责任。如何加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高校应考虑的问题,而“人本化”理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元素。而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愈发频繁显现的情况倒逼着高校要重视、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改变。本文主要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本化”理念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实施路径。

一、高校“人本化”管理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要将培养学生作为高等学校立足的根本,要牢记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如果脱离这个主体,高校的存在就形同虚设,会慢慢被取缔。众所周知,高等学校也需要品牌效应,需要一定的影响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如今提倡的双一流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将吸引源源不断的生源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才,这无疑促进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高校给予教师做教学、搞科研的平台,给予学生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实现了社会和家长对高校的认可、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反过来,高校为国家社会输送的人才,教师进一步巩固和维持学科专业的建设,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其他类型的学校,也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提倡学科交叉融合,发挥自身特色,打造高校品牌,巩固自身发展。国家层面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念,对高等学校而言,高校和教师、学生之间就是一种命运共同体关系,“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就是拧紧命运共同体的“枷锁”,维持高校持续发展,保证人才建设。

二、新时代高校“人本化”管理的新路径

(一)全面树立“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还有待加强。例如美国高校,拥有强烈的人权意识,在高校学生有择学权、择师权和管理权等权利,这是学校赋予学生的合法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相比之下,美国学生更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意识、实践的本领,而我们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约束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就是我国“人本化”理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构建“人本化”管理需要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形成适合我们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要全面树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思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学生本位的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根本需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高校需要从管理型转变成服务管理型。高校要将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相结合,把管理当成是一种约束力无可厚非,校规校纪红线不能跨越,在这个基础上现代化高校提倡的管理体系是带人情味的,要把握好“严”与“松”的分寸感,让学生感受到关怀。

(二)学生教与管中要融入“人本化”元素

第一,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学是高校的第一目的,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责主业,是吸收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目前各高校还存在教学理念落后、培养方案雷同等问题,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浮于表面,不能内化于心,很难符合专业领域的需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实效性有待考究。因此,高校要把“人本化”理念融入教学系统中,拓展“人本化”教学。例如,福建某师范学校在每学期开设的个性化培养周,在这一周暂停原有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他学院开设的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涉猎到除了自身专业外感兴趣的知识,这也是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现。福建某农林院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你能看到一群学生围着教师学习养宠物的技巧,还能看到学生学习交谊舞的广泛乐趣……这些课程都是学校精心打造,热门的选修课程都是炙手可热,这是一种良性现象。各高校也会相应开设第二学历或者辅修专业来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外的知识需求。这些都是“人本化”元素融入教学的举措。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单位,加强实习作为学生就业的桥梁作用,提高实习的效果,让学生对标严峻就业形势了解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校还要勇于进行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案,创设精品课程,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学生喜爱的课程,既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要促进全面发展。第二,在管理中要加强营造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校园荣誉。如今高校面对的是思维能力强、极具个性的新青年,但注重个人的利益,校园荣誉意识和感恩意识较为薄弱。而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继承和发扬,高校要认清形势,精准把控,在学生的意识缺陷上下功夫。“人本化”是营造校园文化自信的有力武器,将“人本化”融入高校的管理元素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让学生在校学习有安全感、幸福感,进而传递给社会,提升社会各界的认可度和高校的知名度,这是“人本化”管理带来的双向良性互动。例如,福建某师范学校每学期伊始都会举办“校长面对面”“书记早餐会”等活动,向各个学院的学生收集意见,派学生代表开会发表意见,相关部门提供解答,第一时间给予反馈和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举措,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身权利得到满足;该校还开设24小时图书馆供学生自习,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落实和完善贫困学生的帮扶,设有专项的贫困资助经费,供该类学生家庭突发情况经费支持等临时困难补助措施。这些做法都是实现了“人本化”元素对高校管理系统的融入,能够树立学生对高校的情怀和认可,并将这种情怀在多年后反馈给学校和社会。因此,高校“人本化”能够契合国家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效应。

(三)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维权机制

第一,制定和优化高校规章制度是基础。高校的规章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校有些规章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发展的要求,政策文件时间还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无法紧跟时代的脚步,无法“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如今,学生对于政府文件的把控远远高于以前,成为高校规章制度最强有力的监督者,加上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和成长,对保研、考评等政策细节无法把握到位,高校的管理者若有疏忽就会处于被动局面,因此,高校要主动制定和优化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读透上一级单位的文件精神,借鉴其他高校好的做法,制定和优化的过程中做到有依有据,不乱加码,同时要具备“人本化”的理念,收集学生的意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制定的文件才更有说服力和持久性。高校的“人本化”管理不仅面向学生,还要面向教师。近年来,人才竞争十分激烈,高校为了在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制定了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和职称评定规则,科研教师的流动性大,很多学校为了留住高水平人才费尽心思,甚至出现了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的合同编制纷争,教师想走,学校却牵制,最后搞得不欢而散,舆论重重,因此高校也要在教师层面树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满足教师在校教学和科研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提高高校建校水平的根本措施,这是教师事业奋斗的激情和动力。“人本化”的规章制定,合法是前提,合情合理是升华,原则底线不能碰体现权威性,非原则有商有量体现弹性,这是高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信任的关键。第二,完善和扩增学生维权途径是关键。学生维权“失语”现象也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高校要加强法制教育,提倡合理合法维权。当代大学生富有“血性”,维权意识较强,这无可厚非,但是因为年轻气盛往往采取的方法失之偏颇,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越级维权。如今的维权成本极低,省长信箱、举报电话、举报信等都是学生维权的主要途径,但是这种维权方法是缺乏理智,较为冲动,越级上报只会拉长维权战线,降低维权效率,最终上一级还是得反馈给原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解决协商。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讲究维权方法的意识观念,逐级上报,提高学生维权的效率,要让学生知晓学校和学院各个部门的职能,发挥辅导员的一线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明确部门的责任制,这样才能做到精准维权,有的放矢。其次,高校要扩增维权途径,加强学生的安全感。如今高校的维权途径较为单一古板,高校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线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学校学院的维权软件,提供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地点,开发人工服务,使学生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维权;在线下,学校学院的纪委书记要设立专门的学生受理信箱,定期举办学生见面会活动,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需所想,学校还要成立学生申诉的职能部门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本化”理念渗入高等学校任重道远,但是其发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对高校提出更高要求是大势所趋,高校办学要有中国特色,培养的学生要有中国气、中国劲、中国魂。

参考文献:

[1]胡祎文.实践的哲学及其意义——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66-70.

[2]徐广东.“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44-4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教学出版社,2017.

[4]李锦江.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人本化策略思考——以铜仁学院为例[J].知行铜仁,2018(4):67-70.

路径择取范文篇9

关键词:产业升级;产业升级转移;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

一、山东省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山东省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与日本、韩国相邻,耕地面积10196万亩,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目的76%,种植与畜牧生产条件优良。在良好的农业基础上,山东省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依托的特色轻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我国加入WTO后,山东省抓住经济上升机遇,工业产业稳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大省之一。在第一、二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山东省十分注重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后,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山东省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服务产业。

二、山东省产业升级方式探讨

产业升级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共同影响促进着山东省的产业升级,下面进行详细探讨。(一)山东省产业升级转移情况概述。山东省产业升级经历两个主要阶段。首先是产业转入模式,由于山东省所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承接海外转移产业的重要目的地。山东省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重点选择了两种产业承接方式,领头雁型和推移路径型。领头雁型,主要指当地承接转入的产业,学习吸收相关国家的先进发展经验,掌握其生产成本和先进技术。在区域内建设该产业,成为本行业领域的领头雁后,再将自身转变为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的转出层次,形成从承接到转出的良性循环。推移路径型,主要指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和国家产业战略,对转入的产业进行科学充分的论证,从而择优、择时、择式的进行产业转入。第二个阶段是产业转出模式,包括三种情况,分别是因为衰退进行转移、因为扩张进行转移和因为膨胀进行转移。因为衰退进行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因为区域内供求要素发生变化,导致该区域内企业丧失优势。随后使这类衰退型产业调离至要素充足地区,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重现活力。山东省自2000年以后,对省内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一般性制造业由省内转入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及国家。产业因为扩张进行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于继续扩大市场或者为了利用外部区域的投资和技术等而进行的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的行动。山东省中、西部资源丰富,可为沿海城市加工制造业提供巨大市场,而中部的部分城市制造业基础比较好,有较大能力以低成本承接省内其他区域有关企业外包的加工制造环节。因为膨胀进行产业转移,是指为了调整该区域的经济结构而进行的产业分流与转移。这种需要转移的产业统称为膨胀产业。膨胀产业的特点为产业技术含量不高,高速增长依托着投资,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二)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情况概述。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山东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每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截至2015年,省内GDP达到63002.2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达到4979、29486、28537亿元,产业结构逐步合理优化。2000至2015年,省内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变化。具体来看,农业产业所占比例最低,由2000年的15%减少至2015年的8%,呈现为降低趋势且降幅较明显。工业产业所占比例最高,2000至2006年逐步递增,2007年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服务产业占比位于前两者之间,2006年之前变化不明显,有小幅下降的趋势。自2006年以后,有明显每年快速上涨的趋势。根据2015年山东省各市各产业产出情况,各地市GDP值在每年逐步增长的情况下,GDP值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反比。具体来说,与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正比。经过改革开放和一系列调整改革,省三大产业机构比例不断优化,逐渐趋于合理化。(三)山东省技术创新情况概述。随着国家对创新技术的重视,各个领域对技术的投入也不断增大,省内技术创新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1、科技成果和专利情况2016年,山东省科技成果项目总数为3016,企业和医疗机构创作数量占总体的67%以上。取得的知识产权项目总数为7480,其中发明专利占比50%。山东省科技与专利成果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2、区域创新环境情况从2013年全国区域创新监测数据看,山东10000人以上大专学历数量为989.34人,位于全国第17位;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水平,位于全国第6位;10000人国际互联网上网数量为4447.58人,位于全国第15位。3、区域创新资源情况山东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各级创新研发水平,全省各级政府投入研发经费及高新技术固定投资占当地GDP比重水平较高,居全国前列。这为全省各级科研院所与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氛围与资源。

参考文献:

[1]郭克莎冲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兰联书店,19%.

[2]郭丹,谷洪波,尹宏文。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国农村就业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01;18-24.

[3]吴崇伯.论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亚太经济[J],1988.01

[4]孟雪.反向服务外包如何影响中国的就业结构—以中国作为发包国的视角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9):82-95

路径择取范文篇10

决策就是指一种有目的的加工过程,在不同的选项中进行选择的加工过程。考虑到人类决策的结果,许多学者尝试去理解决策的加工过程]。Byrnes(1998)提出自我调节决策模型,并把自我调节策略的概念引入决策领域,借助该能力人们可以克服自身心理的局限性,在关键点上做出成功的决策。自我调节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加工,指向行为要达到的目标。依照SRMDM,一个自我调节决策者制定适当的计划,去成功达到目标,通过产生、评估和学习阶段,继续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正确的行动Kruglanski等(2000)进一步把调节模式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评估模式,指个体在自我调节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收集目标和行为策略的全部相关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备择目标和行为策略进行全方位的评判和对比,以期获得最优目标和行为策略的心理模式。持该模式的个体不能忍受的是做不正确的事情,秉持“三思而后行”。二是运动模式是自我调节过程中以改变当前状态为目的的心理模式。持该模式的个体不能忍受的是不做任何事情。秉持“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自我调节的益处已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包括执业行为,然而,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在决策背景下的调节能力。有研究发现自我调节决策与工人的自我效能和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同样,在护士中调查自我调节在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上的情况,结果发现从事高工作满意度与低工作压力的护士,有更好的自我调节决策经验。Miller和Byrnes(2001)认为自我调节决策仅在做出重大决策时才需要,一般的决策并不需要自我调节决策的参与。考虑到职业选择的意义与重要性,自我调节决策起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个体自我调节的决策加工是影响职业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员工的调节模式与上司的领导风格的研究中,研究发现运动模式与独裁式领导风格匹配、评估模式与民主式领导风格匹配,这种契合可以使员工获得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相反,则工作满意度比较低.

二、专业与职业的契合性

很多人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往往喜欢选择与自己在学校所学一致的专业,但是,有些人则不一样,可能去选择舒服的、挣钱多的、稳定的职业等等。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的职业,往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种自我调节策略也有它的优势,可以获得稳定的并可能持续增长的收入,保证了在该职业领域的连续性,工作满意度比较高研究表明有很多因素影响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契合性,其中,个体对大学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在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契合性上就有非常显著的影响(Kang,2010)。对职业的选择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不局限于专业与课堂教学,在指导或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学生满意的专业,这种考虑不仅是学业成绩的要求,更是将来获得满意的职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满意的职业路径非常重要,因为满意的职业路径直接影响从业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代社会人们选择职业不仅要考虑经济与社会意义,而且要考虑职业的心理价值。而且,现在人们选择职业的标准已经从传统上所重视客观价值,例如:工资、名声,逐渐转向主观价值,例如:喜欢和成就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集中到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职业路径上,用人单位也在努力招聘那些与该单位所需岗位相适合的员工,这样就使职业与个体之间存在很高的契合性,可以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然而,由于社会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如此完美的机遇,很多人并不能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一致并与自己的特性相匹配的职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就需要在找工作之前对自己有明确的了解,但实际是很多学生与青年并不了解自己与职业的要求。即使对自己有比较好的了解,如果缺少运用这些信息的自我调节能力,仍然可能遭遇失败,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还有一些影响专业与职业关联的因素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例如:缀学、职业选择、工作满意度和收入等如果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与所学专业领域非常匹配,他或她就希望依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份与专业联系紧密的职业。有研究表明有一份专业与职业相关的工作,收入比那些专业与工作不一致的人要高。在一项对大专毕业生的研究中,Robst(2007)发现专业与职业不匹配的大专毕业生得到的收入少于那些专业与职业匹配的大专毕业生。同样,Allen和vanderVelden(2001)研究发现接受的教育与职业不匹配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依据这些研究结果,个体在面对职业路径选择时,自我调节倾向于做出一致性决策,该策略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尽量去找到一份专业与能力、个性相匹配的职业。大学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契合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种契合是一种横向契合。可以用人力资本理论框架来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该理论认为专业教育提高了人的知识和技能,个体对某个专业的学习增加了个体在这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体选择某个专业意味着他们将投资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所需的技能(RobstJone,2007)。有学者把技能分为一般性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并认为一般性技能的获得增加了劳动力职业转换的可能性,而职业特定技能的获得则降低了这种可能性。这中间的决策就依赖于自我调节,自我调节依据个体所具有的现实影响因素,来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路径选择。

三、个体与职业的契合性

个人-组织契合就是将个体特征和情境特征结合起来,共同影响某一特定个体对某一既定情境的反应(Chatman,1991)。有研究者把个人-组织契合分为一致性契合和互补性契合两种形式。一致性匹配是指个人和组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强调个体和组织其他成员或组织文化的相似性,Muchin-sky和Monahan(1987)称之为“人-人匹配”。互补性匹配是指个人和组织具有相互补充的特性,强调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能够满足组织的需要。实际生活中组织往往从这个角度来招聘员工。Kristof(1996)在根据以往研究提出了匹配的整合模型,受到很多学者的推崇。个人与组织的良好契合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均有积极影响。Bretz和Judge(1994)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组织的契合直接影响员工对组织的满意感。Tziner(1987)的研究发现,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在追求成就感上与组织气氛相合的员工比背离组织气氛的员工有更高的工作绩效。Burke和Deszca(1982)研究表明那些在A型人格问卷上得分较高的员工,比起得分较低的员工来说更偏好组织特征能与个人特征一致。要做出明智的职业路径决策,必须要考虑自己的个体特征,同时也要考察可以利用的有效职业信息,自我调节会在这些信息之间权衡,作出利于个体的决策,这种自我调节掺杂有情绪的卷入,目前在认知研究中还不能很好地把情绪从决策中分离出来。因此,个体还必须去控制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影响职业决策的干扰因素,例如:拖拉、与父母发生冲突等等。总而言之,这些活动可以解释为自我调节,其中包括自我监督与自我控制。在选择职业时绕不过自我调节对各种因素的权衡,个体往往能够从自我调节中获益。个体与职业的契合,是个体与环境契合的一种具体类型,反映的是个体能力与工作需求之间具有一致性。个体与职业的契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要求与能力相契合和需要与供给相契合。前一个是在个体能力、技能和知识与职业的需求之间相匹配;第二个依赖于个体的期望和需要与从事该职业可以获得的满意度。员工对于个体与职业契合的感知与各种工作因素有关。例如:有研究发现工作中的自我调节和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调节水平高的个体,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往往能够做出利于自己的决策,在所选职业或组织中会积极参与组织的发展,工作满意度呈现出高水平,这种满意也是专业与职业契合的一种反映。以往对于个体与职业契合主要限于已毕业参加工作的个体,现在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个体与职业契合不仅可以在工作场所进行,也可以在大学进行。一些研究表明个体与大学专业契合非常重要,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兴趣和个性特质的研究上,而没有考察个体的能力仅有个别研在研究大学专业的契合性时,考察大学专业需求与个体能力之间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大学专业与个体契合性高,个体在学业成绩、专业承诺和专业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高相关,这些研究证明,个体在运用自我调节时,需要考虑因为这种契合性,而且会对大学生在校经验产生重要影响。在个体与职业和大学专业的契合上,比较而言职业与专业契合的满意度之间联系相对更强。有研究发现那些职业与专业契合度高的学生满意度比较高,而那些职业与专业契合度低的学生满意度比较低。Logue,Lounsbury,Gupta和Leong(2007)发现商学院的学生在职业与专业契合上显示出同样的表现,与专业相一致的职业往往倾向表现出高满意度[30]。在个体与工作的契合和工作满意度上,一些专业与职业一致的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等。因此,自我调节在契合性的决策上非常重要,良好的契合度不仅可以预测工作满意度,而且可以作为大学专业满意度的反映指标。

四、自我调节与职业路径满意度的研究趋向

自我调节、个体与专业、个体与职业的契合性与满意度在每个人的职业路径上都表现出显著正相关,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并同时考虑三个变量的影响。而且,也很少有研究直接考察自我调节与个体和职业契合性的关系。个体的爱好影响职业选择,他或她依据个人能力与工作所提供需求来进行匹配。在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中,Holland(1980)强调个体的行为受到人格特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影响,职业兴趣是个体的人格特质在工作、生活、学习和休闲娱乐活动中的体现,人格特质影响着个体的职业决策,职业选择也是个体人格特质的体现。Holland认为没有充分地认识自身兴趣是导致个体不能做出有效决策的一个主要因素。显然,这就需要考虑自我调节的作用,自我调节会依据个体面临的专业、职业期望、文化等作出利于自我的决策。因此,有能力去明确建构自我意象,并考察这种自我意象与职业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将有助于个体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以往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契合性可能关键是要考虑在职业路径选择上自我调节与满意度的关联。包括职业路径自我调节的决策、契合性和满意度的调节模型,努力去解释专业和职业联系的加工过程。不但要考察已参加工作个体的自我调节、个体与职业的契合性和工作满意度,也需要考察大学生的专业选择。选择专业与选择职业一样重要,因为这是个体在未来的职业路径选择上的第一步,并且,专业选择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学业成绩和未来的职业决策具有显著影响(Tracey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