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3:08:21

路径

路径范文篇1

一、快速康复外科的关键技术及临床路径

快速康复外科需有严格的临床路径来保证其实施,其最关键的3个技术环节是优化术后镇痛、早期离床活动及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疼痛是手术后最大的应激因素,因此。充分止痛十分必要:快速康复外科的核心之~是肠功能的快速康复,使患者能够术后2~3d出院。患者术后1-2d就恢复通气及通粪.可耐受半流饮食.就很快可以达到出院标准。在快速康复外科中十分强调不常规放置鼻胃管.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肺炎并发症及减少机体生理杀菌剂胃液的丢失.而且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经口饮食.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对于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建议,临床上存有争议.其实有证据表明.择期胃肠手术时不需要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一.但目前.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措施尚无需强制执行.我们建议.如果术中渗液较多或对吻合口有担心时,可以放置腹腔引流:需要强调的是适时早期去除。以免因导管疼痛等因素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导尿管术后1~2d内应去除.以利于开展早期下床康复活动及恢复饮水进食。有研究报道,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开腹的结直肠切除患者术后2-3d就可以出院.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反,它减少了心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快速康复外科追求的目标是器官功能的早期康复.而不是早期出院,也非省钱。对于高龄、大手术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可能效果更好.因为可以减少术后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当然,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多项措施也可以适当增减。针对高龄、器官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快速康复外科十分重视术前器官功能的准备.包括营养支持和心肺功能锻炼等,待器官功能改善后再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其效果同样令人满意。

二、困扰快速康复外科广泛开展的主要问题

快速康复外科已应用于胃肠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及骨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术后3~4d即可康复出院。如此明显的效果.为什么临床推广应用却并不令人满意呢?有调查研究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真正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的医疗中心比例也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理念根深蒂周.原有的围手术期处理模式已成为阻碍其开展的最大障碍…。例如,全胃切除了还放置鼻胃管减压管.目的何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回病房还要“去枕平卧6h”,为什么?只是“传统”使然!术后一定需要等到肠道通气才能饮水吗?其实,消化道每天分泌胃肠液体约6000~8000ml,如果每30rain口服50mI清流质和水.不会增加吻合口的负担,也不会引起恶心和呕吐.但这将增加患者的舒适性,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和思考后就会发现.许多原来习以为常的围手术期做法,其实是没有证据的.不合理的措施反而阻碍了术后患者的正常康复。随着近年来的宣传与推广,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情况有很大的改善.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重视与应用?。还有人担心.快速康复外科患者术后很快出院是否会增加或延误诊断吻合El瘘等并发症?是否会增加再住院率?诚然.任何一种新技术或新理念其安全性应是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快速康复外科有严格的出院标准,与传统出院标准一样.即患者需达到无痛、恢复半流饮食、自由行走、肠道通气和无其他不适症状.不同之处在于快速康复外科的患者可以很快达到这个标准。快速康复外科患者出院后并不是进入社区医疗.不会增加费用:更不是转换术后住院的处所。

患者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期康复出院.这增加了其对治疗的满意度,减少了对手术创伤的恐惧.特别有利肿瘤患者增强进一步抗肿瘤治疗的信心。快速康复外科还强调,患者出院后应有良好的联系随访机制.有任何不适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主管医生.并可以及时再住院治疗。近6年来,我们医院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了1000多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无一例在出院后发生腹腔感染、出血或瘘等严重并发症而需要再次住院治疗者。因此.为了避免出院后发生严重并发症,不可一味地追求早期出院.仔细地评估是否达到出院标准则十分重要。快速康复外科的早期研究阶段.曾有报道结肠切除手术后2d的出院临床路径.增加了再住院率。但后期的研究中通过进一步优化术后临床路径.调整到3d出院,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相比.再住院率没有再增加引。目前.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仍主要与手术操作技术相关.快速康复外科还不能帮助我们完全解决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问题。随着外科技术与器械的进步.胃肠手术后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一个好的胃肠肿瘤中心,其发生率在3%左右。通过一些无创的监测手段。如B超、CT等检查,加之临床体检与观察.术后并发症能够早期发现与处理。开展快速康复外科应循序渐进。首先应该了解快速康复外科的内涵与实质.这有利于帮助我们深刻了解快速康复外科的本质,克服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的陈旧观念。其次,13到有经验的临床医学中心参观交流,可以帮助了解其中~些有益的技巧与配合.例如:针对直肠或左半结肠切除的手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可以采用1d的低渣饮食:而右半结肠切除患者,术前ld则可以完全正常饮食。建议先从相对简单的左、有半结肠切除手术开始进行尝试.积累经验后,再在直肠切除和胃切除手术患者中应用。

路径范文篇2

医院出于自身效益考虑,只有想方设法降低医疗服务成本。1985年美国新英格兰医疗中心(NewEng-landMedicalCenter)率先实施临床路径,并成功降低了高涨的医疗费用。此后该模式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重视[2]。并先后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迅速得到推广使用并取得积极效果。1996年由袁剑云博士介绍进入我国。黄慧英教授于1999年在《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发表了“医疗质量保证的国际趋势”一文,是最早以文献形式对临床路径的起源、发展与作用作了详细介绍[3]。1998年北京协和医院和湘雅医学院等全国多个省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从外科手术疾病为主开始到慢性疾病等30余种疾病进行了临床路径试点。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临床路径这种既能贯彻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又能节约资源的新型标准化治疗模式,必然在国内越来越广泛的推广[4]。

建立和执行临床路径的步骤

1.临床路径的定义CP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诊疗标准化医疗管理模式,也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对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最恰当的有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使服务对象由入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照管,控制质量和经费,从而减少康复时间和资源浪费[5]。

2.标准化治疗模式建立一个多学科的工作团队,确定适合标准化治疗模式的疾疾,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兴医疗管理办法,它在制定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都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6]。因此医院必须设立一个由院领导主管的临床路径研究指导小组和多名学科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病种的选择要结合本院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选择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的病种,对其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选定合适的病种[7]。并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3.临床路径的制定科室临床路径小组收集拟定的病种平均住院日、一般用药、辅助检查、化验、治疗、并发症等常规,及每日护理实施和各项处置操作情况。使用包括循证法和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讨论和分析,制定出与临床路径相配套的治疗标准,如流程图、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临床监控指标与评估指标、变异分析等[8]。临床路径指导小组对拟定的文本资料进一步检查和论证完善,直至定稿。最终形成两个内容基本相同,但各有侧重,详略程度、适用范围有所不同的医生和患者两个版本,这不但可以增进医患沟通,还有利于病人参与监控,保证了临床路径措施的落实[9]。

4.临床路径实施过程

(1)治疗过程有路可循:在经治医师初诊和上级医师会诊确定了某种疾病符合临床路径后,科室将自动启动临床路径,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都将在治疗前通过医生的介绍获得三个重要的信息:一是预期住院天数,二是预期医疗费用,三是要采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在治疗前对自己从入院到出院的治疗全过程了解清楚。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异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处理,以确保患者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完成临床路径的每位患者,在出院时都享受健康指导和进行满意度随访调查,临床路径小组及时收集统计报表,以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

(2)临床路径的变异: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10-11]。目前普遍认为变异的种类可以归纳为三种[12]:①根据变异来源的不同,分为与系统相关的变异、与服务人员相关的变异和与病人相关的变异;②按照变异发生的性质,分为正性变异与负性变异;③按照变异管理的难易程度,分为可控变异与不可控变异。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①变异资料数据收集记录;②变异的报告;③变异数据分析;④组织相关变异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对于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重点讨论,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定处理措施。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异是正常、允许的,及时、有效的变异分析和处理,无论对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患者,还是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科室都至关重要[12]。

(3)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照顾,因此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应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加以修改和补充。从管理学角度看,临床路径执行的是一个“制订-执行-检查-修正”(Plan-Do-Check-ActCycle)的管理循环过程,集中体现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4个主要职能[13]。评价机构必须定期收集各科室临床路径统计报表,动态监测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运用统计学、运筹学等对每月、季度、年度的报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重点分析临床诊疗过程的住院时间、治愈率、平均费用、变异系数等,能够客观反映该病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指标以及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内容。监测和评价是不断改进临床路径、增强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14]。

临床路径的意义

1.支持循证医学,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15]临床路径是由多名专家共同制定的对各病种的诊疗程序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以文书形式予以规范,是对医院服务流程的整合和再造。医务人员可以按照标准流程指导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减少诊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弥补了由于医师水平不同而导致治疗效果不同,将医疗缺陷控制到最小程度[16]。其结果缩短了住院周期、减低费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加强学科之间、医护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临床路径有效的建立了一个为医务人员提供将治疗进度、临床疗效及护理与设定的临床路径进行对比、交流的平台,是管理科学在医院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医务人员要使服务对象能够受到有效、有序的照顾,必须增强多专业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凝聚力,加强沟通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3.增加透明度,减少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家属不再满足于被动消费的局面,对医疗提出了透明消费的要求。临床路径将诊治的过程清楚地、预见性、目的性地提出,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相互交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纠纷的发生。使患者得到科学的治疗和全面细致的护理,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实践证明,临床路径是一种既可保证医疗质量,又可降低医疗成本,还能增加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的医疗模式[17]。

4.控制医疗成本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的成本都在增加,医疗费用的上涨是必然的。但目前有某些经济政策扭曲了医院和医生的行为,“过度医疗”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临床路径是一个动态的、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不仅可以科学、规范、动态地确定病种费用,而且可以为确定医疗保险结算费用标准提供参考依据[18]。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通过控制医疗行为来避免“过度医疗”,进而改善“看病贵”问题。

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现状

在美国,临床路径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已基本成熟,由于实行临床路径能确实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及改善医疗品质,所以在最近的5年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美国约60%的医院已应用[19]。1995年,我国台湾新竹医院实施了6条“临床标准治疗途径”,是台湾实施临床路径的先锋[20]。1998年,华西医院在大陆率先引入临床路径。其后,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大学三院、北京安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也相继开展临床路径,病种也不局限于外科手术,而是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医疗管理、护理管理和药学及经营费用管理扩张[21]。通过几年试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膝关节镜术实施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天数降低5.28天,平均医疗费用与同期该类患者的医疗费用相比较,降低了945~1145元[22]。北京协和医院将胆囊切除术、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炎和阴道分娩等四种疾病实施了临床路径,与全院平均水平相比其平均住院日约下降30%,人均住院费约下降58.31%[2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开展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平均费用从9103元下降到7335元,下降幅度为19.5%[24]。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胃癌和结肠癌病人实施临床路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也在心内科进行临床路径试验,并制定出中国内地第一批记录临床路径的表格病历[24]。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所属的7家市级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工作试点,其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在2008年制定116个常见病的临床路径,全年完成病例近4000例;上海胸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非试点医院以优势专科为依托,分别探索了肺癌、混合痔和小儿先心病的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都有明显降低,且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高[24]。2010年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孙桂英等[25],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对120名成人腹股沟斜疝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临床路径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介入科杨仲毅等[26]对2007~2010年住院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共l12名,进行常规组(52例)和临床路径组(60例)分类比较,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临床路径组患儿平均住院日缩短2天,总费用减少300~1200元。证明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2010年10月,卫生部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部分医院进行调查,总共收集了54所试点医院的运行数据。结果显示,这些医院目前共有11243名患者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其中8826名患者完成路径管理,2417名患者退出,路径管理完成率为78.5%。调查还显示,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各医院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总体均有下降。例如,实施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临床路径管理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减少3.93天,吉林省人民医院的患者住院平均费用比实施前下降了33.4%。

临床路径在国内实施的展望

路径范文篇3

关键词: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医院管理;效果

在医疗改革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所以为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医院医疗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由于医院较为特殊,不但需要维持医疗质量,还需要进行改革,改革需要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资源利用率为主。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属于新型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通过该种模式管理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还可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以及费用合理,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满意度,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48.5±8.5)岁;疾病类型:消化内科9例,心血管内科10例,内分泌科8例,呼吸内科8例,神经内科8例,普外科7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20-79岁之间,平均年龄(49.5±8.5)岁;疾病类型:消化内科8例,心血管内科9例,内分泌科9例,呼吸内科9例,神经内科7例,普外科8例。两组患者资料之间差异较小(P>0.05),可比性较好。所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1.2方法。1.2.1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然后谨遵医嘱进行诊疗活动。1.2.2观察组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2.2.1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成立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小组成员为医院主治医生、护师以及护士,组长全面指导以及调配小组工作,将科室作为整个工作范围,小组第一负责人为科室主任,主要责任为指导以及管理本科室内的临床路径工作。1.2.2.2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之后要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对实施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总结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差异性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及时根据科室疾病的特殊性对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制定出更适合本科室的管理路径。另外,还需要综合分析以及评估本科室的成本、治疗效果以及费用,对影响医疗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及时落实并处理相关反馈意见,对工作加以改进。1.2.2.3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将本院的实际情况与临床路径管理的文本相结合,然后根据相关要求制订更加完善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以及诊疗流程。1.2.2.4建立科内档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之后要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中途退出的具体原因进行说明,同时还要记录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对策,对参与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建档,切实改进患者不满意的地方。1.2.2.5设立奖罚制度。医院在进行活动时要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科室设立奖罚制度,并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奖罚,在实施过程中若科室或者个人违反制度要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以及罚款等警示,针对实施较好的个人以及科室则需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可将该项考核作为年底评选先进集体以及个人的参考依据,通过奖罚制度可鼓励科室以及个人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诊疗活动[2]。1.3疗效评价指标。对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展开对比。患者满意度主要从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方面考虑。1.4统计学方法。研究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检验方式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2.2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3讨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医疗行业为适应社会发展已将为患者着想、将患者作为中心的理念深入到每位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中,以此来顺应市场走向,维持医院的生存以及发展,并且将患者关心的问题作为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①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疾病特点制定的符合医院现状的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先进性的新型诊疗管理模式,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佳方案以及实施管理制度可有效规范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还可避免失误,通过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以及分析可改进临床路径,进而有效提高医疗质量[3-5]。②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还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医护人员开展医疗工作提供有利依据,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无效医疗以及过度医疗的行为,使得医疗行为不断规范,医院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在减少不必要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可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6]。另外,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可促进多部门合作,改进相关科室的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7]。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8]。

参考文献

[1]王伟.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295-296.

[2]刘雪霏.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医院医疗管理水平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1):184-186.

[3]蔡南川,朱渝,唐永刚,等.某二甲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4):309-311.

[4]周雷,黄嵘.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医院医疗管理水平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6):130-131.

[5]方朕.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166-169.

[6]周雷,黄嵘.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医院医疗管理水平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6):130-131.

[7]车顺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院医疗管理水平[J].大家健康旬刊,2014(1):390-390.

路径范文篇4

关键词:时间窗;应急物流;配送路径;遗传算法;甘肃省

自然灾害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经常造成自然环境破坏,在不同程度上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们心理恐慌,为降低灾害造成的损伤,在短期内灾区急需大量的救援物资,应急物流开辟了为快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同时提供满足受灾群众生活和医疗物资的需求,而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等特点,为了提高应急物资配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对应急物流车辆配送路径做出科学的决策。然而,由于灾情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以及救援的紧迫性使得应急管理部门很难准确获得受灾地区对应急物资的需求量。同时,应急车辆配送物资的过程中常常面临路径通行能力差、山体滑坡和道路塌陷损坏等风险,也影响应急物资的精准送达。如何以最短路径、高满意度、最低成本等为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的配送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李志等研究了以物资分配公平性和需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基于多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方法应急物资供应点定位-分配模型;杨恩缘,李进等提出了以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结合容量限制及应急配送的多样性和多级性特点,构建了应急物资多级配送选址-路径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陈湉,林勇提出基于离散蜂群的灾害应急物流车辆调度优化问题研究,以供应过量、物资分配不足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车辆调度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服务时间窗和车辆运载能力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应急需求下的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并采用离散蜂群算法求解;张伟,杨斌等以运输距离最短化、运输时间最小化和路径复杂性为目标,建立多目标应急物流路径规划模型;蒋杰辉,马良利用改进智能水滴算法求解应急物资配送中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朱娜,郑亚平采用“矢量投影-理想点法”以车辆运载能力等为限制条件,以应急运输成本、应急时间及救灾点数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应急物资分配模型;朱佳翔等以运输时间最少、成本最优以及用户满意度最大等为目标,构建多阶段多目标应急物流配送的灰色动态规划模型。

一、问题的描述

带时间窗的车辆运输路径问题(VRPTW)是应急物流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实现在有限时间内实现物资的及时送达,提高救援效率,将灾害降到最小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甘肃应急物流运输与配送问题,构建了带时间窗路径最短为目标的车辆配送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对应急物流配送路径模型求解,兼顾考虑多个制约条件,如车辆载重量的限制,受灾点对物资需求时间窗的限制等。假设有一个配送中心对多个受灾点进行应急物资配送,配送中心有容量不同的车辆,受灾点对物资需求的时间各不相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配送任务,规划配送路线并要求每条路线上只有一辆车配送,规定车辆从配送中心出发完成配送任务后再返回配送中心,使车辆配送车辆总运达的路径最短,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计算出应急物流最短配送路径最优解。

二、构建带时间窗的应急物流配送路径模型

(一)模型参数与变量定义

N={0,1,…,n,n+1}是节点集合,0,n+1表示配送中心,需求点编号为{1,…,n};di:需求点i的需求量;K={1,2,…,k}是车辆集合,为了降低配送成本尽可能合理使用配送车辆,采用下列公式确定车辆数:A:弧的集合;xijk={0,1},表示车辆k是否从i点出发前往j点,如果车辆k是从i点出发前往j点,则xijk=1,否则xijk=0;Cij:表示i点和j点之间的距离;Wik:表示车辆k对i点的开始服务时间;si:表示受灾点i的服务时间;tij:表示从i点到j点的行驶时间;Mij:一个足够大的数,可以取10的7次方;ai:受灾点i的左时间窗;bi:受灾点i的右时间窗;E:配送中心的左时间窗;L:配送中心的右时间窗;Ck:车辆k最大装载量;s+(i):表示从i点出发的弧的集合;s-(i):表示回到j点的弧的集合。

(二)模型设计

其中目标函数(1)表示车辆最短应急物流配送路径;(2)~(10)是约束条件,(2)表示每个需求点只能被分配到一条配送路径上;(3)表示每条配送线路上从配送中心出发只能前往一个需求点;(4)表示车辆k在路径上的流量限制;(5)表示车辆配送完毕都必须返回配送中心;(6)表示配送时间连续性;(7)表示需求点时间窗约束;(8)表示配送中心时间窗约束;(9)表示载重量约束;(10)表示变量取值的约束。

三、基于遗传算法(GA)的应急物流配送路径模型求解

(一)算法设计

1.编码在使用GA求解VRPTW问题时,可以采用整数编码的形式对染色体进行编码,当配送车辆数最多为K,且节点数目为N时,染色体长度为N+K-1,那么表达该染色体的基本形式为(1,2,3,…,N,N+1,…,N+K-1)。2.遗传适应度函数当编码的解码不能保证都满足每条配送路线上对时间窗的约束和载重量的约束条件时,为了解决违反约束问题,进行求解时采用惩罚函数。构建的惩罚函数如下:f(s)=c(s)+αq(s)+βw(s),c(s)表示车辆总行驶距离,q(s)表示各条路径违反的容量约束之和,w(s)表示所有顾客违反的时间窗约束之和。因为违反容量约束相对来说不太容易,所以将α设为10。而较容易违反时间窗约束,所以将β设为100。目标函数值越小越优越,因此在选择环节,将惩罚函数的倒数设置为适应度函数,即为1/f(s)。3.初始化种群先构建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初始解,再进行初始化种群。设节点数目为m。第一步:任意选择某一节点i∈{1,2,3,…,m};第二步:使用车辆数的初始化k=1;第三步:遍历节点生成序列Sq=[i,i+1,…,m,1,2,…,i-1]第四步:遍历节点j至节点m,形成初始解。按序列Sq遍历节点Sq(j),将节点Sq(j)添加到第q条路径中,在添加到对应线路中时要考虑车辆的载重量和左时间窗的约束条件。得到的初始解就是一个配送方案,通过将个体赋值的方式转换为种群初始化。4.选择从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来繁殖子代的过程,并进行优胜劣汰操作,通过基于适应度的过程选择个体解决方案,即从群体中选择多个适应度值大的个体进行交叉、变异以及局部搜索过程。5.交叉交叉是指两个父代个体的部分结构加以替换重组而生成新的个体,然后从前到后把重复的基因位删除,形成两个子代个体。6.变异变异过程是将父代染色体先选择两个位置,将这两个位置上的基因互换形成子代染色体。7.终止条件遗传算法具有随机搜索特性,需要设置终止条件以在可接受时间内获得最优解。比如设置最大进化次数为终止条件,或达到最大迭代数时终止算法运算,再如判断种群适应度值的收敛性,种群适应度值不被继续优化时终止算法运算。

(二)遗传算法的运算流程

遗传算法(GA)是借鉴生物界的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遗传机制演化而来,是一种随机化搜索全局寻优的生物进化过程算法,具有内在的隐并行性和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采用概率化的寻优方法,能自动获取和指导优化的搜索空间,自适应地调整搜索方向,使群体不断进化,逐渐接近最优。GA是解决VRPTW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求解应急物流配送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流程图1所示。

四、算例分析

以漳县公路网络应急物流配送为算例进行分析,漳县有13个乡镇,其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假定武阳镇是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有5辆载重量为68t的汽车,各乡镇对物资的需求量由各乡镇的人数来确定,需求点相关信息见表1。本算例采用MATLAB软件对设计的GA算法进行编程实现,通过仿真运算结果发现,在求解配送路径优化问题时,带时间窗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快、程序运行时间短、效率高,有效实现了时间约束条件下应急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在应急物资配送中调用了3辆汽车,具体的最优配送方案如图2所示,车辆行驶路径及载重量如表2所示。通过求解轨迹结果可以得出基于时间窗的总行驶里程最短的路径安排。

五、结语

路径范文篇5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儿60例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在0.5~8岁,平均(4.65±2.50)岁。本组患儿中包括腹泻27例,支气管肺炎18例,以及衣/支原体肺炎15例,全部患儿均接受药物治疗,均排除各类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疾病。采用随机法将其以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划分,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做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加强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儿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治疗方案规划、每日膳食计划以及出院计划等全方位的治疗护理方案;(2)患儿入院后及时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准确无误完成各项治疗措施及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于每天晚上对当天所实施的临床路径的效果及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3)在患儿出院前夕,护理人员要做好行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患儿出院后身心均得到全面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关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相关数据。通过(x-±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时则视为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有3例肺部感染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对照组患儿则有5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

2.2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

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的平均费用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路径范文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素质;提升路径;农民就业

高素质农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标志,提高农民素质能够使农民适应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就业能力。首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在选择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以及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结合的原则。其次,明确路径的内涵,这是一条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不断提高、政治法律素质持续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受到重视、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的路径。最后,主要从培养农民市场发展意识、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这五个方面针对路径的实施提出一些思考。

一、路径的坚持:以“四个原则”为基本遵循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

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1]这样农民的意愿不仅会得到充分尊重,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农民主体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坚持主体性原则会让农民感到提升素质是自己的事,从而通过自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这样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农民突破素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束缚,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活力,从而培育出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主体力量[2]。

(二)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当中充分运用理论是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中必不可少的原则,这种有的放矢的态度有利于提升农民对农村发展的认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必须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路径。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掌握科学理论,如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以科学的方法论对选择这一路径进行指导。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农民素质提升的效果,赋予理论以生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提高农民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农民通过培训会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重要意义[3]。

(三)坚持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而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农民队伍既需要建立全面的培养体系,还需要对部分有特长的农民进行有代表性的帮扶。首先,各方力量要共同努力,全方位培养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当地有特色的龙头产业进行典型的、有针对性的帮助,结合当地特色多渠道发展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将农村的各种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培养产业领军人物,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提高[4]。

二、路径的内涵:以“五个提升”为基本点

(一)不断提升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的路径

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发展形式多元互动,相互渗透、融合、发展而达到的产业发展的状态。毋庸置疑,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首先体现为这是一条农民经营管理素质不断提高的路径,也是切实落实“产业兴旺”这一要求的路径。在这条道路上,农民应有现代化的经营思想,并且他们的思想应不断得到解放,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农民也应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如粮食类的种植技术,牲畜类的养殖技术以及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同时,农民的文化知识也应是丰富的,他们可以不断接受职业化的培训,以此拓宽知识领域。

(二)持续提升农民政治法律素质的路径

治理有效指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农民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道路是一条农民政治法律素质持续提高的道路,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径上,广大农民干部应具有较强的自治能力,党的报告指出:“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5]这样的农村干部能起带头作用,并能调动农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不仅农村干部,普通农民也应具备较强的法律素养,并有能力接受普法教育,能积极参与法律教育活动,推动乡村的法治建设。

(三)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路径

乡风文明是指农村的精神文明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是不同农村地区农民的精神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它是农村主流文化的阵地。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得到推进的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应是一条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的路径。在此背景下,农民应具备继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能力,他们不仅能立足自身的优秀文化,将其发扬光大,还能接受外来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并对其进行创新,使其得到发展。同时,在农村应创造以读书为荣的文化氛围,农民应不断学习新知识,身体力行,将终身教育贯彻到底[6]。

(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路径

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它不仅是指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保障,而且还指农民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路径也是一条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受到重视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农民应掌握农业科技成果,他们可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实现增产增收。并且,农民能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技术宣传当地的特色产品,使其与外界有效衔接,促进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受到重视,赋予农民素质提升之路新的内涵。

(五)不断提升农民身体素质的路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生态宜居的具体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给农民干净的居住环境,这对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路径也是一条促进农民身体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农民可以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对农村污染进行处理,以防止其危害农民身心健康。同时,农民能实现生态宜居,有利于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农民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路径的践行:以“五位一体”为推进思路

(一)农民要培养市场发展意识,增加对生产经营的投入

1.农民要学会获取市场的生产经营信息。其一,可以实地调查市场,农民要学会关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品种及选择、种植技术的更新以及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现状与前景。对于潜在的市场,农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采取行动[7]。其二,当代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本村或者外村,甚至国外一些农村的市场情况。其三,农民要关注国家相关的政策,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信息尽可能多地了解周边市场形势,不仅要做到懂政策,还要执行政策。2.农民还要学习必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首先,农民要学会进行项目选择。他们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去选择新项目,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在产品接受期、成长期选择进入该领域,避开衰退期。其次,农民要学会持久经营,学习专业知识,避免生产经营活动偏离目标,协调好生产体系内的各方面发展。最后,农民要学会进行家庭理财。做好对自家的财富安排,通过农业生产经营开源,通过家庭生活理财节流,做好家庭经济核算,尽可能降低支出,增加收益。

(二)政府要完善政治参与机制,重视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1.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一是要对农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可以建立村务管理咨询平台,让农民了解民主理论,有效地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二是要让农民进行实际的民主训练,民主选举与决策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他们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民主管理是农民的直接行为,要让农民管理本地区内的各项事务;各级政府也应该积极接受来自农民的监督,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听证会、民主评议等保证民主监督正常进行。2.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农民学法、知法、遵法、守法、用法,让他们领会到其重要性,树立法律意识,当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将其作为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还要发挥农村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处理村务问题时,农村干部要严格依法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他们以法律为准绳积极引导、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后,农民也会逐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而且农村干部在农村当地有较高的权威,能够得到农民的信任,如果他们以身作则,也会对农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农村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着眼于农民自身的发展

1.在宏观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可以让农民走出传统闭塞的文化圈子,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促进农民自身意识的转变,还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激发农民的活力和热情,使他们认识到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体系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创建适当的文化活动场所,满足农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要完善农村网络与数字化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网络满足农民的文化诉求[8]。2.在微观方面,可以针对农民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单纯地采取说教和理论灌输的方式,容易使农民感到枯燥而引起抵触情绪,所以要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融合在农村的现实生活当中。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风景特色、农民自身的兴趣开展别具一格的文体活动,在农闲时间可以进行劳动技能大赛、农民歌手大赛,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文艺汇演。同时可以通过评选“五好家庭”,加强农村家风文明建设,培养他们的家庭荣誉感,让农民认识到怎样做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的高素质的农民,进而在农村地区形成良好的风气,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四)社会力量要营造良好环境,兼顾观念和环境的改善

1.改变农民的卫生观念是第一位的。只有让农民相信防病胜于治病,改变他们陈旧的卫生观念,才能使农民保持身体健康,从事其他生产活动。政府机构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社会舆论要积极引导,各主流媒体要从正面倡导农民了解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科学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2.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其一,要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结合农村地区旧村落的构造,修筑乡村住宅小区,整治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其二,针对农村地区乱堆乱放的垃圾,可以进行分类与集中处理,雇用专职保洁人员,成立农村垃圾清运队,在固定时间收取各家的垃圾,再按要求进行填埋或者焚烧。同时,农村地区要推广生态能源,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修建沼气池,实现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的高效利用,为农民提高身体素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结语

路径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低碳经济 ;碳排放系数; 外部性

一、引言

当下,全球面临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雾霾问题严重等诸多危机,“低碳经济”这一全新议题被提上议程。作为减缓和稳定温室气体浓度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农村地区,随着其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对农村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化肥的大量使用、森林的无节制砍伐和草原的沙化等现象,结果是这个区域的总碳排放量甚为庞大,导致了区域气候变化乃至全球气候的逐渐变化。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议题,那就是气候变化、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向来被认为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根据低碳经济的原理,经济较好的地区才有可能成为排放量基数和增长率较高的地区。因此,由于农村地区碳排放量很低与农民的收入很低,故应该大力发展经济,这也是目前的现实状况。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个以经济为中心的新古典主义的思路应该进行革新,生态、环境应该被加入到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径思路当中,因为农村也出现了很大生态、环境以及影响全球变暖的重大问题。本文所采用的“农村低碳经济路径”是指通过低碳经济方式来使农村区域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可接受的一种模式。

二、农村低碳经济低径的探索

分析公共事务的理论模型的解决方案不外乎三种:政府途径、市场途径和自发组织。1.政府路径。在空气中碳排放量市场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农村经济当中个人消费碳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和农村经济当中的个人为生产、消费碳产品所支付的成本决定的竞争均衡是无效率的,原因在于忽视了其所产生的外部成本。根据科斯定理,产权的有效分配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这个定理是在极其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完成的,从现实与短期角度来看,对于农村经济的实行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一般思路是市场均衡需要从竞争均衡点移动到效率均衡点。通用的做法是政府需要以第三方的身份在农村CO2碳排放市场上采取行动。但是为了获得配置效率,即MC=MR,政府应该设定一定的标准改变农村居民行为结构、经济结构等,采取这样的结构途径才有可能解决既减少CO2排放量又提高农民收入,但是政府设定的标准是广泛意义上的标准,由于政府不是效率驱动的与准确的估计成本和收益是较为困难的,实行起来就更加困难。虽然如此,为了这个目标,设定一定的标准和路径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还具有很强评价与监督作用,调查中发现针对农村地区的类似低碳的路径较少涉及,如科技支持、提供信息和执行监管等途径。下面提到的因素又会使政府实施上述路径受到影响。政府制定的经济环境标准很可能没有配置效率,如:立法限制,信息不充分,地区差异。所以政府途径所设定的目标和采取的途径很可能没有配置效率。但是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低碳经济路径的现状是政府路径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和具有长期性,效果不明显且不具有长期性,市场路径几乎较少出现。市场方法由于目前农民的短期效应和收入压力,很多农民的支付意愿较为低。2.市场途径。尽管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本身解决环境问题,但是,政策制定者在解决农村解决生态问题可以运用市场激励机制。市场途径主要运用价格或其他经济变量激励碳排放产生者削减碳排放。市场方法的目的是将CO2排放所引起的外部成本内在于农民、厂商、消费者的决策和行为当中,这样一来,农民就能够根据市场中的变化做出决策调整自己的行为结构,从而具有成本收益的原则。本文在此期冀探讨出市场途径的优势。世界各国都借助以市场为基础的途径控制碳排放。主要的三种途径为碳交易、碳税、生态补偿。最近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采取更多的预防手段,也就是将上述三种途径更加具有预防性。如碳交易倾向于保证金/还款制度。农村CO2排放市场值得开发,同时又必须进行严格保护,可以交易,并同时增强其碳汇能力。但是必须在农村可承受的规模之下。3.农村结构路径——农村结构存在问题。由于农村的地理特征、房屋高度、人口密度等,决定了农村生态系统的村镇、农业、自然子系统结构,那么低碳农村的空间性路径从自身角度来看便需要在这三个结构性变量上改变。3.1从村镇子系统来看,对于农村人口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性结构途径,目标是使农民的消费行为的外部性成本减少。大部分地区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秸秆、煤和汽油为主,具有低碳型的能源较少,因此,低碳能源结构应该朝着低碳型发展,比如沼气、生物能、太阳能等,在政府的带头作用于扶持下,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最初更换能源结构的交易成本,同时结合宣讲活动等使农民明白改变能源结构的成本收益特征。3.2农业子系统中的农业结构,而农业结构一班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二是农田基本制度,包括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灌溉、秸秆。目前农民在行使这些农田基本制度时并未考虑低碳、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农村低碳经济要求改变农田基本制度结构。这样的结构维持了几十年,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很多原则,市场自发的破坏这里的结构,但是这里依然没有政府组织、自发组织去改变已受到破坏的农业市场。3.3是自然生态子系统:从地面角度来分析,具有草地植被稀疏、土地结构单一、裸露土壤面积很大、地形此起彼伏的特点。这个结构也需要改变,方法是显而易见的,进一步的途径需要采用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综合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经济要始终考虑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贯穿始终的目标和线索,综合上述所有低碳行动途径,而其根本途径是改变农村结构,甚至是改变农村聚居区的密度,乃至人口迁移。同时需要结合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来共同改变农村结构。由于人们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决定了农村结构,那么如果改变农村结构,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消费行为趋于自然化。这时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对于农村的布局、乃至城市对其产生的影响,要综合考虑。我们需要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层面上寻求其转变的路径。目标和途径已经基本清楚,接下来就需要定量评估每一项的成本和收益。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通过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路径来改变农村经济路径。根据外部性分析,以前的路径和现有的结构不具有效率均衡,比如家电下乡、种粮补贴,增加这些供给是提高生活水平,但对生态环境效率的提高,似乎并没有显现,农村低碳经济路径应该循着这个方向去调整。同时,对这些地区而言,碳排放具有尚未发掘的潜力与面临紧迫的压力,也许潜力更加巨大。确立了目标与路径,接下里所需要做的就是实施时间表、成本收益分析,最后要做跟踪报告和相应的评价,可以科学研究、试验推广相结合,建立一些长期的农村低碳经济、低碳农村试验项目。

作者:孙思萌 单位:对外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唐红侠,韩丹,赵由才.农林业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2009:42-45.

[2](美)ScottJ.Callan,JanetM.Thomas.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理论、政策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0-118、297-304.

[3]张宪英.我国低碳农业解读及其发展路径初探[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

[4]张景云.基于低碳经济角度的新农村建设思考[J].经济研究,2011(24):35-37.

[5]陈蔚镇,卢源.低碳城市发展的框架、路径与愿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81-206.

路径范文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0~2015年在我院接受常规骨科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和接受骨科护理路径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4~70岁,统计学学均值为(34.5±6.8)岁,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6:8,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2~73岁,统计学学均值为(35.3±5.7)岁,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5:9。两组患者均为首次诊断就确诊为是踝关节骨折,均需要采用关节骨折复位手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没有其他严重的影响开展本次手术治疗效果的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0.05,符合对比实验条件。1.2方法。首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科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骨科护理路径方法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给患者提供一份临床路径护理表,让其对整个住院过程中的护理情况有个整体的认识。护理人员向其详细的介每个护理项目的具体情况,以便患者在了解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其次,在进入正式的治疗阶段,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严密的观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向患者讲授病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有个全面的认识。同时,针对骨折状况开展深入细致的骨科护理,对患者的异常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为了明确护理责任,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每天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检查,将所有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联合医生制定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力求患者的骨折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最大程度上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最后,患者出院时,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何保证护理的饮食,如何对自己的病情状况进行自我的监测。1.3评价指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分为优、良、一般和差四个等级。优: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踝关节没有畸形和肿痛症状,X片结果显示患者的骨胳愈合良好,关节穴位恢复正常;良:患者关节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水平,X片结果显示患者的骨胳愈合,有轻微的肿痛症状;一般:患者的骨胳已经正常愈合,活动范围受限,走路过程中有可忍受的疼痛感;差:X片结果显示患者的骨胳愈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有肿胀和疼痛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对基本的认知水平以及患者得满意程度调查,两组调查结果均采用百分制的形式表示,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越高。1.4统计学方法。观察、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资料,分析工具为SPSS18.0,分析结果如果为P<0.05,表示差异具有意义,如果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满足对比实验的要求。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见表1。2.2患者满意程度和认知水平对比。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且差异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可以得到临床路径方法应用到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得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3-4],使患者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在骨科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顺华.上肢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5,37(18):232-233.

[2]陈芳.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2-223.

[3]任晓琴.临床路径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11):142-143.

路径范文篇9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村金融供给;优化路径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潮流是供给侧改革,广大人民群众要作为改革的主体与重要参与者,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村经济与供给侧改革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供给侧改革下的农村金融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助力,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供给侧改革的最终效果相挂钩。农村经济与金融供给的关系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创建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金融供给路径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1当今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其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和社会都对农村经济发展持有乐观看法,在这样的期待下,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尚存在很多客观阻力,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金融供给向更优先方向前进,首要做的就是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1.1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偏少。目前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已经制定,但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政策落实不到位,许多偏远地区农村的金融机构数量不足甚至完全没有。另外,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居民对金融常识、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够,导致金融业务需求缺乏,而整体金融业务需求过低也会造成金融供给降低,从而降低经济增长活力。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配备相应的金融服务机构,比较常见的是各地农村金融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银行等。不难看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类型还是较为单一,适合短期业务需求,加上农村商业银行是盈利机构,主要目的还是赚钱,不会具体帮助农民开展金融业务,而农民并不熟悉繁杂的金融项目和业务。1.2农村金融产品种类较少。农业、农民、农村是农村经济发展三大支柱,相关经济活动都是基于此开展。由于经济活动的类型和范围不尽相同,所需要的金融项目和业务也不一样,健康的农村金融业务需求应该是多样化的,有不同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供农民选择[1]。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此并不相符,相关银行和机构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提供给农民的金融业务种类较少,虽然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但是却对农村金融业务效率产生破坏,不符合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需求。1.3金融机构和农民信息沟通不及时。农村金融活动的开展效率偏低,主要困扰因素有两点:一是金融机构数量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制约导致偏少,二是当地金融机构活力不够,和农民的交互沟通不及时。金融机构数量不足,且存在的机构沟通不到位,办事效率较低,金融服务水平不够,导致农民开展金融业务时无法良好表现自己的诉求,最终农村经济建设达不到农民投入金融产品和项目的需求,非常不利于农村供给侧改革工作的开展。

2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2.1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内容。需求和供给密不可分,互相制约又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供给和需求可以相互转化。需求是供给持久稳定的动力,供给会根据需求的变化而调节,需求如果和供给基本相吻合,供需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状态[2]。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会形成卖方市场,就是常见的供不应求和产品短缺,这时为了形成供需平衡,我们应该增加供给量,供需平衡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动力。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改革提上日程,供给改革已经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创新政策,是满足新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经之路。而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稳定且有效的发展手段,它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使得农村经济要素达到最优配置,从而让农村经济实现质和量上的提高,让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快”而且“优”[3]。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可以调整农村金融结构,消灭农村要素匹配不均匀甚至扭曲的现象,实现农村在供给方面的灵活适配,用消费引导农村生产,实现供需平衡,提升农村经济水平,最终引导农村健康持久稳定地发展。2.2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供给侧改革主要有三大立足点,分别是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具体来说,就是借助改革的推进模式进行机构性调整从而增加有效供给。而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就是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和经济元素,并对以往农民对金融重视度不高、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只注重求稳缺乏活力的现象进行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扶持金融产品创新并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所以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可以从内外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加外部援助,即支持国家颁布的农村经济政策,二是坚定内部力量,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创新,内外结合出招,促进农村经济要素再分配。[4]

3供给侧改革下完善农村金融供给的方法

3.1持续提升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供给能力一直是金融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而针对这样的现状,应当借助提升金融供给能力的手段给供给侧改革提供相应的动力。[5]但是农业生产耗时长、投入产出比难以预料,加上生产成本高,而金融机构是盈利组织,趋利避害是企业本能,所以一般农业生产的商户很难在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开展农村供给侧改革,可将农企资源聚集、并购并整合重组,形成新的具备更强抵抗风险能力的大型农企。而大型农企注册资金较高,企业社会信用度也更高,更需要资金链支持,也更能承担较高一点的借贷利息,相比较传统农企更能被金融机构所接受。值得一提的是,整合资源后的农村大型企业,有了金融机构资金的助力,发展也会蒸蒸日上,可以说这样的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农村金融机构不应该只在“量”上支持大型农企,更重要的是开发新型的符合当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同时形成更多的金融机构与农企合作新模式。具体可以参考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中商业银行针对“三农”问题的处理,例如对具有合作性质的企业,扶持政策向现代化农企靠拢,而对于其他非合作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加强信贷监管,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和机构自身情况,稳妥投资。[6]3.2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资金的流动性。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一直不够完善,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金融资本的流动性不足一直是资本市场难以处理的一环。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根据需求适量投放金融资本,提高资本流动的稳定性,提升在资本市场资本的利用效率。而负责资本投入的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当前农产品市场的具体情况,对涉农的经营主体细细划分,明确贷款种类,达到市场在资金分配中的主要导向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农村金融机构不仅要明确投资方向,相应的风险防范也要注意,对金融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节约经营成本的方式。3.3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有利有弊,既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注入了活力,但是也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挑战。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目标,农村金融机构不应该故步自封,要勇于创新,并应该积极探讨针对风险的处理方式,谋求出更优质更高效的合作模式。3.4健全风险监管机制。监督机制是相关经济政策的有效保障,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离不开相应的风险监管制度。在实施农村金融供给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农村信用评估体系的方式有效降低金融贷款风险:一是将涉及农业经营的企业纳入信用考核体系;二是加强对涉农企业注册信息和提交申请的相关信息的核实。这两点将涉农企业的贷款和信用等级挂钩,使得资金链的流通更有保障。与此同时,金融供给应纳入我国的司法体系中,要将金融管理纳入立法,建立透明公正公开的信息公开制度,使涉农企业信息实现公开、透明和共享。如果涉农企业信息不完善或者存在造假行为,要对其进行惩戒,有效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方便金融工作的开展。而除了外部加强立法和考核,金融机构本身也应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对金融业务进行细分,按照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在实际经营中注意结合相应的判定体系和法律规章。

4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一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新时代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改革,完善和健全农村金融供给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应该持续优化农村金融供给路径,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资金的流动性、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开发创新信贷产品、完善风险监管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磊.供给侧改革下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路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9).

[2]聂勇,王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困境与路径优化——以广西为例[J].市场论坛,2019(06).

[3]陈付佳.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供给优化策略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9(03).

[4]韩艳华.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路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07).

[5]李嫄岩,高晓菲.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创新路径研究[J].时代金融,2018(09).

路径范文篇10

关键词:司法公正;实现路径;司法组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司法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无法保证司法的公正性,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性主要包括司法的自由性、司法的规范性、司法的平等性以及司法安全性等方面内容。目前,我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司法观点与当今文化之间难免会出现冲突,这就要求在制定司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保证司法实施的公正性。

一、司法的作用

司法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纠纷进行解决,随着时代的进步,司法在功能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司法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维护过程中的正义性以及公平性,在对司法功能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中主要包括司法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司法程序实施的公正性、司法裁判决的正确性以及司法环境的良好性等方面内容。司法制度制定的合理性主要在形式上对司法进行要求,包括司法体制的完整性,司法体制的独立性、司法监督机制的完善性等方面内容。司法程序指的是司法公正的实现过程,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司法程序的公开性、司法程序的参与性以及司法程序的实时性等方面内容。在进行司法判决的过程中,裁判必须保持较高的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判决结果的公正性。其中要求裁判能够认清楚事件的真相,使用合适的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判决,另外,法官在正式上岗之前需要经过专业的考试,获取相应资格之后才能够正式进行工作,除了专业水平之外,法官在进行判决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司法实施的公正性。

二、司法公正的内涵

(一)司法中的人。司法中的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司法实施过程中的法官,司法制度实施的公正性主要决定于执行司法的人,其中法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法律进行有效应用,在此过程中需要法官站在客观的角度对法律进行诠释。首先,法官在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司法意识,其中主要包括法官在执行法律过程中的思想观点以及思想理念,思想意识树立的正确性直接决定着最终司法实施的有效性。其次,对司法职业进行正确认识,司法职业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法官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实现自身价值。最后,对法官的司法礼仪进行规范,司法礼仪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树立一定权威性,这种方式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司法标准。第二方面,当事人,在对案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法官需要对当事人的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将与案件有关的线索与当事人的反应相互结合,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最终司法审判结果的公正性。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社会的认同度,美国著名学者曾经指出,一项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那么这项法律是无法继续使用和发展下去的。因此,在及逆行司法审判的过程中,审判过程以及审判结果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多数人的利益进行保护。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法律判决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法律的公正性之外,还需要保证当事人能够接受当前的判决结果,保证群众的认可度。(二)司法组织。司法组织指的是在司法判决过程中利益具有整体性的组织,其中主要包括地方法院。法院在实施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但是,正是因为法院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才能对人民群众起到规范作用,进而显示出法律的权威性。在此过程中,司法组织的公正性决定于司法组织的独立性,由此可以看出,司法组织的独立性对司法组织的顺利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世界各国需要进行考虑的问题。司法组织独立性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原则就是对利益进行保护,这也表示司法组织的主要实施目的就是对利益进行保护。另外,司法组织在独立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最开始是以政治思想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然后到宪法活动原则,最终再到司法审判活动,这一过程也代表着司法的发展过程。通过实践结果能够得出,审判独立性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打破了传统思想的限制,向着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三)司法公正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司法公正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一,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之间的关系。司法效率的实施目标就是司法公正,法律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就是效率。目前,在实际司法审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案件审判的时间过长,同时审判的成本较高,实际上,审判过程中如果出现延迟审判,则相当于拒绝审判。无论是从法官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司法效率对最终司法审判的质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司法效率的主要内容包括司法资源的应用是否合理、以及司法程序是否简化等内容。第二,司法公正与判后释疑的关系,判后释疑主要指的是司法实践过程中的改革方式,案件的当事人如果对法院最终的审判结果产生质疑,就必须对其中需要使用的法律以及相关证据提供出来,并将其上交给相关部分,在此过程中能够帮助法院对其作出正确的判决,同时这种方式也是司法公正实施的基本条件。第三,司法公正与审判公开之间的关系。在对其案件进行审判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最终审判结果的公正性,需要对审判过程以及审判结果进行公开,提高人民群众对审判结果的接受程度,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对法院进行激励和鞭策的作用。法院在进行案件审判的过程中,将结果以及过程透明化,能够提高民众对案件的参与性以及监督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审判过程中出现违法的现象,保证案件审判的公正性。在此过程中,主要通过公开审判文书的方式进行案件公开,法官将其中包含的法律精神以及法律解释等通过文书的方式传递出去,在此过程中,需要各级法院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案件审理的公开性。

三、司法公正的实现路径

(一)对司法立案进行完善。传统的立案方式无法将案件资料与审判过程进行有效连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司法资源无法满足案件的审判需求,二者之间出现一定的冲突。其次,司法实施能力有限,无法保证立案过程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经常在立案过程中出现立案效果不佳、立案时间过长以及立案责任混乱等现象。在立案过程中,对立案程序进行规范的法规较少,严重影响了最终的立案质量。最后,法院绩效管理模式制定的不够完善,导致立案质量始终无法提高。面对此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同时增强案件处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立案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对司法审判环境进行改变的过程中,需要对证据收集设备以及软件处理措施等进行完善,这种方式能够保证立案程序的规范运行。(二)对审判过程进行科学安排。在对案件进行审判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审判权的行驶规律对其进行管理,在此过程中,如违反了相应的规定,则最终审判结果将无法获得较高的公正性,进而无法将审判价值进行充分体现。在此过程中,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增强案件审判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在进行案件审判的过程中,需要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保证案件纠纷的处理质量。其次,提高审判的规范性,在对案件进行审判的过程中,虽然每种案件的类型不同,但是其本质一定存在相通的地方,因此可以使用统一方法对案件进行审判,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司法部门形成一个规范性较高的审判流程。(三)提高执行力度。执行是一种司法活动,同时也是司法程序中的一部分,能够充分体现出司法的公正性,也是对自身利益进行保护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各个司法部门都存在执行难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有许多,因此在提高执行力度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对法院进行规范,还需要对相关的执行机构以、执行人员以及执行对象等进行全面管理,并将审判和执行相互融合,在审判过程中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审判,这种方式能够将执行以及审判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将司法权力最大化。另外,作为执行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执行人员的素质水平对最终执行质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定期对执行人员的素质进行定期提升。(四)进行司法改革。司法顺利执行的前提条件是与当前社会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这就要求在司法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将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司法执行程序相互吻合,也就是对司法进行不定期改革。在进行司法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对其他国家的管理手段进行借鉴,需要对自身具备的司法资源进行足够重视以及合理应用,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司法目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社会环境与司法制度之间的相互融合。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司法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对司法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其中主要包括司法审理的方式、司法审理的内容、司法审理的管理制度以及司法审理的依据等方面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司法改革的质量,最终达到对司法公正实现路径进行正确选择的目的。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