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1:58:18

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1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5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公司社会责任成为公司的法定责任。但何谓公司社会责任,公司法未作规定。一般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仅对股东负有责任,而且应对股东之外的雇员、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社区以及公共利益负有责任。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的视角看,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二者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践中。利益相关者治理是实现公司社会责任的理想路径选择。在经济学和公司法学上,利益相关者治理通常与“共同的所有权”或“共同产权”联系在一起,认为利益相关者都是拥有“专用性资本”的主体,他们分别向企业提供自己的专用性资本,从而成为企业的“投资者”。企业则是治理和管理这些专用性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拥有企业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则是这些提供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公司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也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治理的重心在于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是要解决下述矛盾:谁从公司决策中受益;谁应当从公司决策中受益。这种冲突和矛盾往往表现在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上。

我国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特点

在引入公司社会责任之后,我国现行公司法也对公司治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强化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强化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利;强化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行公司法在旧公司法的基础上规定,公司在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现行公司法在肯定了旧公司法中关于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国有独资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的同时,又鼓励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可以有职工代表;旧公司法虽然规定了公司监事会中应当有职工代表,但却没有规定具体比例。现行公司法则具体规定了监事会职工代表的比例,并要求不得低于1/3;现行公司法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即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该规定实际上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特殊程序;现行公司法第34条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查阅公司财务会计帐簿的规定,第75条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并规定在同等条件下,股东可以要求公司收购其出资,第123条完善了独立董事制度,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与公司没有利害关系的独立董事,有利于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外,增加股东诉讼的诸多规定,初步建立起司法介入公司内部的机制。

上述变化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已成为我国公司治理的主要形式。其特点为:从法律规范内容看,现行公司法没有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提供法律支持,而是推行股东、职工与债权人等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从法律规范的性质看,现行公司法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大多为任意性规定。这意味着,在强调公司自治的今天,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取缔或增强利益相关者治理;从比较法角度看,现行公司法在继承世界立法的同时又有所创新。考察西方公司法的规定,均放弃了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念,而是在维护股东利益的基础上,适当兼顾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从改革董事义务责任体系入手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主要措施为要求董事为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另一种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从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注重公司的社会责任,其中,德国公司法赋予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推行职工共同治理制,日本赋予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推行主银行治理制。西方国家对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设计,既有历史和法律传统的成因,也有立法者对公平价值、社会正义、社会结构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我国公司法继承了这一立法原则,同时又吸收了德、日两国的优点,将职工、债权人都作为公司治理的主体。

我国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合理性

(一)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

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固然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但其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决定了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公司的效率是最低的,即:不能在公司决策时,对应该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做出明确回答;如何保证公司董事在其位、谋其事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按照现代公司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公司的委托人,董事会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然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偏好不同,即使同一利益相关者内部,偏好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要求董事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实际上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公司的决策变成了一个无休止地讨价还价的过程,势必影响董事会决策的效率。同时,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意味着公司治理目标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治理目标容易导致管理者失去追求目标;在企业出现亏损时,董事会以维护职工利益为借口,为自己辩解。因此,极端地讲,一个董事声称对所有人负责,意味着他可以对任何人不负责任。基于此,我国公司法坚持效率优先,实行股东、职工和债权人共同治理,同时,通过强化债权人、职工公司治理参与权,兼顾社会公平。(二)彰显了人力资本的价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公司是劳动和资本之间的一种伙伴关系,即劳动为财富之父,资本为财富之母。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具有创造剩余价值的功能,所以,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当然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可以成为公司的所有者。职工也像其他股东一样,有权参与公司的治理。新公司法对职工参与公司权利的强化本身展现了立法者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

(三)降低了立法困难且保证了法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从理论上看,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是实现公司社会责任最为理想的途径,但在法律规范的构建中,立法者会遇到下述困难:公司治理结构边界不清。如果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来界定利益相关者的话,利益相关者通常指在企业内投入专用资产的人或组织,但对于投入多少专用性资产或投入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多高才能算作利益相关者并参与企业的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回答。如果从与企业之间相互影响角度来界定利益相关者,则其边界更为不清。由于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和数量难以准确确定,企业的治理结构边界也就难以确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难以设计;公司控制权难以安排。在公司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经营者、职工、债权人等核心利益相关者成为公司控制权的主体是可以理解的。但将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政府、社区甚至环境等非核心利益相关者纳入到公司治理中,成为公司控制权的主体,缺乏可操作性。控制权是对公司所有可供支配和利用的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权力。控制权的享有和安排以所有权为根据。根据契约论,利益相关者是公司的所有者,应该享有公司的控制权。但由于无法准确确定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专用性资产的数量,公司控制权的安排也就难以进行。

立法者遇到的上述困难意味着,公司法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只会成为一种道德宣言,而不可能成为明确的法律规则;只会存在于话语层面,而不会立刻在操作层面上引发所欲追求的变化。基于此,我国公司法只允许股东、职工、债权人成为公司治理的主体,同时对职工、债权人利益的维护以不损害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为前提,至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则诉诸于公司经营者的实践理性,这降低了立法的难度,保证了法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我国利益相关者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实施利益相关者治理以来,我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明显好转,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债权人利益保护不足、职工与客户的切身权益未受到足够重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较少考虑环境问题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力资本出资者的权益并未得到与物质资本出资者同等的待遇

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规定,股东的出资仅限于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性财产,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起人之外的股份认购人甚至只能以货币出资。这种对股东出资方式的要求表明,只有物质资本的出资者才能取得股东资格,进而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人力资本不能作为出资,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仅不能合法享有公司的控制权,也不能合法取得公司的利润。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立法者面前的不同境遇导致公司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股东手中,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成了公司“经济民主管理秀”的一个角色而已,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以职工监事为例,监事会中职工的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决定,而公司章程是由股东制定的,职工代表在监事会中所占比例完全受制于股东的权宜选择,职工没有决定其代表在监事会中所占比例的参与权,其结果是职工代表在监事会中的比例被定格为法律所要求的1/3。由于监事会决议经半数以上监事通过即可,职工监事根本无法左右监事会的决定,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督,职工利益也因此受不到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二)债权人对公司实施的监控作用较小

除企业破产阶段之外,债权人没有任何决策参与权,无法要求公司作出一项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决策。除此之外,公司法对债权人直接保护的规定太少,且均为事后保护,特别是没有规定公司股东和经理人由于滥用职权或自身过错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后如何赔偿。制度的缺失导致公司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攫取不正当利益。

此外,立法者在公司制度的安排上,忠实地贯彻了现代财产制度的基本逻辑,股东垄断了公司的最终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而环境利益主体的缺失,往往使立法者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换取其他利益主体的支持或与之达成妥协。公司环境责任的落实只能依赖于股东的良知。

完善我国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具体措施

授予公司董事会就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保护等涉及生态文明的事宜以决策权。同时,为保护那些诚实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董事的利益,引入经营判断准则。结合我国实际,只要符合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股东就不能以董事的决策未使自己获利为由,追究其责任:董事决策涉及的事项是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董事决策涉及的事项是履行一个负责任公司应尽的道德义务;董事将合理的资源用于公共福利、人道主义、环境保护、教育和慈善事业。

确立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义务与责任。所谓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义务与责任,是指股东不得以不诚实或欺诈的方式对待债权人,当股东违反该义务时,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在法律上确定股东对债权人承担义务,实际上是为确保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了债权人这个外部的、独立的、坚定的监督者,有利于改善公司的治理状况。

强化监事会对利害相关者的保护。可以借鉴德国公司法的做法,规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银行代表以及职工代表组成,这样监事会就相当于公司利害关系人代表大会,有利于保护职工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2

关键词: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

在现实的管理世界中,政府预算作为一个集体选择问题,不论是政府预算的总体规模,还是预算资金的具体分配,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一种利益交换的倾向。循着这种利益交换的分析范式,政府预算组织体系中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作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都将在相对理想的前提下,展开彼此间复杂的博弈过程。为此,我们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到政府预算治理中,以提高政府预算资金配置效率。

一、政府预算的利益相关者

从公共产品的实体形态出发,往往以政府部门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方,而以居民和企业为代表的私人经济部门作为公共产品的需求方[1]。从政府预算资金运动的角度出发,将政府预算部门作为预算资金的供给方,而将运用资金的各利益集团作为资金需求方。由此,政府预算管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基本组织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资金使用者分析——从资金需求方的考察。

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需求方由各政府部门、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部门享受政府垄断管制或财政补贴的企业等组成。作为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的利益集团,这些资金使用者在向广大居民与企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作为相应的交换,将从政府预算部门获得预算资金。虽然在市场经济的通常情况下,预算资金总体上是有限的,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但如果没有强供给约束,资金使用者不断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的内在冲动,是极有可能转换为现实的。由于预算资金供求上的信息不对称性,预算资金使用者掌握着相对优势的信息资源,也往往能够实现预算规模的持续扩展,其方式自然是加大私人经济部门的税收负担。

(二)政府预算部分分析——从资金供给方的考察。

政府预算部门作为联系利益相关方的核心角色,是各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由于政府预算部门处于承接预算资金使用者与立法监督机构的“桥梁”地位,因而具有比较典型的双重委托-关系。就政府预算部门与资金使用者而言,政府预算部门是委托方,资金使用是方;就政府预算部门与公共选择机制形成的立法监督机构而言,立法监督机构是委托

方,政府预算部门是方。在信息传导上,方总是处于优势信息地位,因此,就信息优势的传递而言,依次为资金使用者-政府预算部门-立法监督机构。同时,政府预算部门所掌握的资金与其设租寻租受益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鉴于预算部门为了实现自身效用函数的最大化,也会设法与资金使用者合谋,用设租寻租行为,扩大政府预算的总体规模。按照通常的理论,归属于公共部门配置的资源,如果超过必要的限度,其运用效率往往会低于私人部门。因此,纳入政府预算的资金规模过大,将会影响社会资源整体的配置效率。

(三)公共选择分析——从监督制衡机制的考察。

立法监督机构代表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公共治理结构中“消费者主权”的集中体现。监督制衡机制作为一种公共选择或集体选择的结果,其完善程度是建立在私人经济部门支付集体选择交易成本基础之上的。通过公共选择机制的约束与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预算资金使用者与政府预算部门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的内在冲动。适当的公共选择机制设计,也可以改变其他利益关系方的效用函数,将预算规模控制在有限且有效的范围之内,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从而获得相应的资源配置节约收益。然而,公共选择机制的设计与运行,作为追求“一致同意”的过程,同样面临着个人效用加大为集体效用的困难,也是存在相当大的交易成本的。随着公共选择机制完备程度的提高,其交易成本将呈现加速递增态势,因而现实的监督制衡机制应在约束预算规模的节约收益与机制设计运行的交易成本之间寻求某种均衡。

二、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在政府预算的利益相关者中,预算资金需求方总体上是一些具有自身利益取向的利益集团,所提供公共产品成本与收益衡量具有模糊性。然而,在现实的预算活动中,资金需求方往往不需要直接表露其追求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实际动机,而是以社会正义和公众利益作为其获取预算资金的合法性基础。预算资金供给方同样具有自身的部门利益。在预算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供给方往往倾向于获取预算资金在各使用者和各级政府之间结构型配给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不仅在预算总量上体现部门的重要性,更从预算结构上对资金使用者施加影响,并为预算部门的灵活调剂提供更多的权力空间,也就提供了设租与寻租空间[2]。资金使用者为了寻租,相互竞争将导致“囚徒困境”,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监督制衡方代表了广大人民利益要求,这也是立法监督机构在行为上与其他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只有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监督机构与作为执行机关的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协同治理模式,政府预算制度才可能有效地运转。然而,由于监督制衡方的代表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取向,他们对预算政策的偏好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将这些不同的利益与偏好加以整合,有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组织成本和谈判交易成本。此外,立法监督机构成员精力有限,在其决策过程中,还会受相应的利益团体影响。因此,审计部门、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体作为政府预算的利益相关者,其作用在当代政府预算中不容忽视。

三、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框架

所谓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就是要将政府预算资金使用者、政府预算部门、立法监督机构、审计部门及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体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影响与相互制约关系,整合于一个彼此衔接、相互制衡、权责明确、激励兼容的框架之下,以期从机制设计上减少政府预算管理中的资源浪费现象,提升有限预算资源的使用效率。概括起来,将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框架划分为两个相互影响的部分,左侧为政府预算决策部分,包括确定预算总规模、各资金使用者的预算规模,以及资金使用者内部资金分配结构安排三个层面的内容。右侧为利益相关者部分,包括政府预算管理涉及的各利益相关者,即民众及其代表组成的立法监督机构、政府预算部门、资金使用者、审计部门、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体等。各利益相关主体在预算管理中的相互影响与协同治理,是通过其在预算决策与执行系统中具有的不同职责划分与权能分布实现的,其基本影响结构如下:

(一)预算总额的确定。预算总额是由民众及其代表组成的立法监督机构,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和社会公共需要变化趋势确定的,该总额一经确定,除经立法监督机构全体会议通过,执行中不得变更、突破。

(二)各资金使用者结构性预算规模的确定与执行。各资金使用者在既定预算总额中所占份额的确定以及预算的执行,经过三个步骤:首先,在政府预算部门和不同资金使用者之间通过初步交易谈判,提出总额控制下各资金使用者的预算规模预案;其次,立法监督机构对各资金使用者的结构性预算规模进行分部门表决;最后,政府预算部门监督资金使用者遵守各自预算规模的情况,并及时向立法监督机构报告。

(三)资金使用者内部预算资源配置结构的确定与执行。各资金使用者行政首长,在其预算规模范围内,拥有确定各自预算资源结构配置的最终决策权,但其执行结果与绩效评价要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并由审计结构向立法监督机构报告,以此作为考核下期预算规模和行政首长职务升迁的依据。

(四)社会监督体系对利益相关主体的控制与评价。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体肩负着监督与考核立法监督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职能。对于立法监督机构调整预算总额,以及各资金使用者浪费预算资金的现象,予以披露和曝光。

以上分析可见,在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框架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能分布与职责划分是不同的。立法监督机构的权能主要包括预算总规模和各资金使用者结构性预算规模的确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相应奖惩。政府预算部门的权能包括同资金使用者谈判并提出资金结构性分配的初步建议、监督资金使用者遵守预算规模的情况。资金使用者的权能包括确定其内部预算资金的具体分配方案。审计部门的权能包括监督资金使用者结构性预算安排的效率与效果。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则负责披露预算过程中的各种非效率行为、监督立法监督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行动。因此,在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模式中,各利益相关方都被赋予了一定的预算管理权能,这些权能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激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有效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式。

四、结语

政府治理所面临的复杂性、动态性与多元性的现实环境,使得政府的治理过程绝非政府单方面行使职权的过程,而是一个政治与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本文将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政府预算治理中,通过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分析,最后构建了政府预算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框架。政府、社会、公民的协同治理已成为实现政府“善治”的客观要求[3]。因此,该框架模式体现了当代政府公共治理领域变革的发展潮流,它对于当代政府治理模式的选型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国贤:《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3

随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日益普及,需对现行的会计模式进行创新,适合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新型会计模式———利益相关者会计应运而生。张智霞(2010)首次把“利益相关者会计”界定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将价值链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有机结合、对企业价值增值运动(创造过程与分享结果)及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进行反映与控制并报告给利益相关者据以做出决策、维护权益、提高效益的价值管理信息系统。利益相关者会计提供企业为利益相关者创造的总体财富及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各类利益相关者享有的权益信息,不仅适应利益相关者治理的需要,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和增值分享关系最优化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目标服务,而且有助于推动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二、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来,国内会计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会计进行了研究。王竹泉教授主要分两条线深入展开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研究,一是适应利益相关者治理要求的财务报告改革研究,创建了“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的企业价值增值报告模式”。二是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的研究,创建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概念模型,提出财务披露监管的目标是减少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张智霞(2010)在《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基础》中以利益相关者会计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起点,对其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和会计学基础作了具体论述,阐明利益相关者会计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张智霞(2011)从六个方面分析论证了利益相关者会计建立的必要性:适应利益相关者治理下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提出新需求的需要;适应实施业务流程管理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的需要;充分调动增值创造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会计的职能作用、参与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推进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有机融合的需要;促进企业作为一个契约集合有效运行的需要。

三、利益相关者会计研究的六大难点

1.利益相关者会计的学科定位。从整个学科的角度探讨利益相关者会计学科定位问题,有利于研究者从更宽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上深化会计理论研究。而利益相关者会计学科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长远发展规划,因此其学科定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会计学是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基础。那么,利益相关者会计与传统会计、现代会计有何区别与联系?利益相关者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就研究领域来看,它们之间是包含、交叉、部分重叠还是其他呢?利益相关者会计如何体现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融合呢?显然,将利益相关者会计简单归属于财务会计或管理会计在学科定位上是不确切的。那么,应如何合理地对利益相关者会计进行学科定位,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呢?目前我国会计学界尚无研究者专门就此撰文进行深入探讨。而合理确定利益相关者会计的学科定位是利益相关者会计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利益相关者会计研究中必须尽早解决的一个难点。

2.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结构是指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其理论结构构建的关键在于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选择。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既是该学科会计理论结构的组成部分,又是对该学科会计理论结构的构建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理论,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确选择逻辑起点有助于在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研究中增强推理论证的逻辑性、严密性和科学性。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还没有形成对会计理论结构的统一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可否考虑两种思路:第一种研究思路是分别就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研究各自的理论结构。西方国家基本上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的,而且研究的重点主要在财务会计。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对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的研究形成了影响较大的四种观点:以会计假设、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但至今尚未形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会计理论结构,这为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便于比较分析,从而构建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结构。第二种研究思路是在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高层次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结构。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如何以会计理论结构中的起点理论为出发点构建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结构,已成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3.适合利益相关者会计的权益理论的建立。会计为了反映和体现不同的产权思想,相应产生了业主权论、企业主体论、剩余权益论、企业理论等几种不同的权益理论。但从本质上来看,这几种权益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可以视为关于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理论。虽然从长期来说,不同性质的不同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可能各不相同,但在一定时期内,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企业的某一类或某几类利益相关者。而会计是为了反映产权关系而产生的,决定了它将主要界定和维护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业主权理论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一元利益相关者权益理论,企业理论可以视为一种广义上的多元利益相关者权益理论。那么,上述这几种权益理论是否适合作为利益相关者会计的权益理论呢?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这几种权益理论均形成于工业经济时代,并且是建立在财务资本的产权关系基础上的,反映和维护的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不能反映和体现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本所有者所享有的权益,因此笔者认为这几种权益理论是不适合作为利益相关者会计的权益理论的。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随着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对企业性质认识的深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的服务对象日益扩大,它不再仅仅是向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如股东)提供会计信息,而是向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如管理者、员工、政府、股东、债权人等)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迁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作为产权思想产物的会计权益理论也应与时俱进,进行相应改革,会计权益理论由此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因此,如何建立适合利益相关者会计的权益理论从而为利益相关者会计的发展铺平道路成为研究的难点。

4.适应利益相关者治理要求的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针对财务报告模式如何设计这一问题,我国已有会计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共同的信息需求设计通用型的财务报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财务报告。另一类是从企业合约的视角针对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政府等)分别设计各自适用的财务报告,从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如分别设计管理者适用型财务报告、股东适用型财务报告等。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时还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如果会计信息生产、披露的成本大于披露的效益,那么即使该种财务报告在理论上是完善的,也难以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因此,在利益相关者治理背景下,如何合理确认会计信息使用者并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建立适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成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4

1.现代企业理论。

1.1企业契约论勾勒雏形。利益相关者责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歇尔提出,他通过研究发现,与企业相关的知识、组织、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如果单方行使权利,这种关系十分不利,应当由相关的当事人共同进行。同时,他指出,在企业当中,其发展使得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部分的自给自足越来越少,因此福利更要依赖于其它部分。在现代企业理论当中,主要有团队理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几个部分。马歇尔将其中复杂的关系称为契约,奠定了利益相关者责任的理论基础。企业是利用一个契约代替一系列契约,其本质特征就是取代价格机制。市场资源是由价格来调节,而企业资源则由企业家来配置。资本家利用关系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设计控制人和企业的机制。团队理论是对企业契约思想的继承和扩大。企业并不是雇主和雇员的长期合约,而是多人共同工作的团队生产,其中成员的边际产出,是与其他成员的努力有关的。

1.2企业能理论充实内涵。通过对企业的同质性假定,契约论将企业看作在既定技术条件下,最优化的生产者,对企业的交易性过于注重,从而忽略了企业的生产性。它能够解释企业的存在,却无法解释企业广泛的长期利益差距。若要解释这一问题,就应当承认企业组织专门化生产的动态化优势,是具有持久性和难以模仿的,也就是企业的异质性。企业中的超额利润并不是外在产业结构特征,而是来自于企业内部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从企业成长及其知识的积累角度来看,企业的本质和行为是强调固有的,能够对生产起到拓展作用的知识积累倾向。在这一角度看来,企业是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扩展生产领域的机制。这是这一观念,为企业能力理论提供了基础。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所积累的核心能力是异质的,具有一定的价值。正是利用特有的核心能力的积累,以及由此建立的竞争战略,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优势和利润。

2.企业扩张。

2.1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被动承担。由于企业的扩张,使得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成为必然。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曾经指出,在一家大型企业中,拥有数以万计的雇员、股东、客户以及地区居民。对于这些利益相关者,公司负担者广泛的责任,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其他机关。在很多方面,它与政府的责任相类似。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责任。现代的一些超级企业,在体质上更趋紧与准政治国家,无论在经济体系还是政治体系中,它们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企业的存在,不但对资源的配置、环境的保护、市场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还会对国家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的安定产生影响。如果企业在发展中破坏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形成垄断,那么将会降低利益相关者的谈判实力,可能会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2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自觉承担。企业发展和扩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得企业不得不承担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但是由于其产生的巨大效应,使得这种责任的承担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始于客户的需求,终于客户的满意。客户的满意使得客户对于企业产品十分忠诚,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例如。然而,客户的满意与企业利润之间却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若要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就要充分重视客户的终身价值。在经营中,要将客户当作企业最终要的资产,保证其终身价值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如果坚持贯彻客户资产管,就会产生丰厚的利润,也能够促使企业加大对其它利益相关者责任的承担。

二、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供给和需求

1.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与维护。

1.1工人运动。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工人反抗资本家的斗争逐渐产生并具有强烈的组织性。他们通过组织工会、罢工或游行示威等方式,争取自己的权益。尤其是在上个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劳资冲突最为严重。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企业开始改变过去的管理政策,调整劳动关系策略,使得工人的待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1.2消费者维权运动。消费者的维权运动首先开始于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方面争取洁净的食品和安全的药品。随后,又发展到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方面,进一步接触到了对于消费者受损的态度、服务质量、环境损害、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这种情况迫使企业更加爱注重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3环境保护运动。在过去的企业发展中,资本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现象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是,直到上个世纪,具有群众基础的环保运动结果才开始出现,但规模和力度都十分有限。直到上个世纪中后期,新环保主义运动才开始出现和发展,民间环保组织逐渐出现,环境保护运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才使得企业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环境污染的主动治理。

2.企业的自觉行动与法律强制。与企业为获得长远利益而进行投资相同的是,从其一盈利的角度考虑,承担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也是一种自觉行为,从而形成了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自觉供给。由于存在着社会问题,使企业的业务范围得到了扩展,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可以使更多的潜在客户转化为现实客户,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和利益。企业对于利益相关者责任的承担,能够避免与其产生摩擦损失,同时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此外,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还能够避免受到政府法规的限制,不会使企业由于受到管制而失去创造利润的机会。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另一种供给形式是法律强制形成的被动供给。早期企业的法律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股东的权益。直到上个世纪末期,美国开始要求企业承担与股东利益不发生冲突的利益相关者责任。企业所做出的对于非股东有利的决策,只要能够给企业和股东带来利益,就是正当的决策。随后,在此基础上,由提出了企业承担的利益相关者责任不与股东利益一致,但要对社会公众有利。

3.法律的保护。法律存在的目的视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在对利益相关者责任供求关系的协调过程中,法律发挥着双重的作用。对于利益相关者责任供给,法律通过立法利诱,使企业能够自觉的承担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提高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自觉供给,例如捐赠一定的数额可以抵税的规定。另外,对于利益驱动不足的利益相关者责任,法律通过立法强制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承担。这样对于利益相关则责任的被动供给具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的相关规定等。在法律对于利益相关者责任需求的协调方面,也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是在法律责任条款的规定中,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损失的补偿。其二是法律对于若是利益相关者具有救济作用,能够增强其谈判能力,强化对于利益相关者责任的需求。

三、利益相关者责任目标下的公司财务治理

1.利益相关者责任要求共同治理。

1.1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体现。公司治理是利益相关者进行联系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安排,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平衡。公司治理必须要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企业政策有赖于利益相关者的存在。在企业运转过程中,与投入要素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利益关系,进而会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当中,应当提出明确的契约性要求,例如股利条款、工资合约、债务合约等。另外,公司治理是一种谈判机制,如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将会使公司治理结构也发生变化。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利益相关者的联合,适对于冲突的准解决状态。如果由于环境的改变使得条约过时,利益相关者就会进行公开冲突和再谈判。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是经过所有利益相关者讨论之后的结果。而这只能对企业参与这事后的既得利益产生影响,并不能消除实际冲突。

1.2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目前,公司治理主要由三种常用的模式。一是银行控股和职工参与的内部治理模式;二是债权人相机控制和法人交叉持股的内部治理模式;三是经营者控制的外部治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模式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这些公司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不过,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下,公司治理还是逐渐朝着国际趋同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共同治理。在共同治理的概念下,企业并不是简单的物质资产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是对专门化投资进行功能管理的制度安排。它能够对企业当中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专门投资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治理。其中,企业治理的专门化投资包含了食物资本、人力资本等,对这些专门化投资进行控制的一方,一定会要求参与到企业剩余的分配当中。这样,企业的经理、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行分享,成为了合理化的要求。

2.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公司财务治理。

2.1结构具有动态性。如果企业是由股东单边治理,那么股东利益至上,财务管理目标和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是一定的。如果是由利益相关之共同治理,则是由谈判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和冲突决定的。其中合作是基于社会信任度、合作盈余水平、文化差异等方面,而冲突则是基于要素市场的竞争压力、风险态度、时间偏好等。如果这些因素发生改变,利益相关者的谈判能力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决定了利益相关者合作和冲突的水平。也就是说,不同的企业,或是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所具备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都可能不相同。因此,需要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财务治理策略。正是这种情况,使得处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具有动态性。

2.2内容具有层次性。从利益相关者主体来看,可以将公司财务治理的层次分为如下几层。第一层是股东,第二层是股东和职工,第三层是股东、职工、客户和供应商,第四层是股东、职工、客户、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能够明确知道的利益相关者,第五层是在前四层的基础上,扩展到自然、环境、动物的不确知的利益相关者。另一方面,从利益相关者的内容来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分别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道德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以及企业经济责任。将利益相关者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结合,能够形成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组合。而在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组合的影响下,企业的公司财务治理策略也不然会有所不同,这就使得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公司财务治理内容具有层次性。

2.3目标具有不可操作性。针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公司财务治理,目前已经对前三个层次进行了实践。不过,对于后面两个层次当中所对应的狭义上的社会责任,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企业管理者接受社会责任目标,而不再致力于为股东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将会对自由社会的根基造成动摇。他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具有很大的颠覆性。另一位经济学家表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论有悖于企业自由的原则,他认为从法律效率观的角度出发,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几位经济学家分别从自由、效率、高度的等方面对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进行了否定。如果从财务角度出发,很多企业的社会责任都无法通过财务指标来进行衡量。即使能够实现,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这样企业就无法产生充足的动力来承担这种责任。因此,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公司财务治理的目标具有不可操作性。

四、结语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治理

一、引言

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能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形成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效应。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公司控制权和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践表明,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绩效,忽视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虽然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国有企业治理,但是我们也看到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充斥的短期行为、寻租现象、内部人控制、中小股东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片面强调股东的权益,忽视了出资人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因此,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动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

1.利益相关者概念文献回顾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国外,公司治理非常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且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很多,在所有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中Freeman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Freeman,1984)。Clarkson从动态发展角度研究利益相关者,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投人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是对一个企业及其活动拥有索取权、所有权和利益要求的人”(Clarkson,1994,1995)oBlair则从人力资本专用性的角度指出,“公司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对公司投人了专用性资产,并作为既成现实,这些资产处于风险状态的自然人和法人”(Blair,1995)。

国内学者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维安、杨瑞龙等人的研究。李维安教授(2001)认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那些对公司投人了专用性资产,且这些专用性资产由在公司中处于风险状态的自然人或法人所有。间接利益相关者是在客观上影响公司或受公司影响,公司必需对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利益主体。杨瑞龙(2001)则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与特定联合生产过程中有联系的个体(生产要素所有者)”。2002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制定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专门规定了利益相关者问题,指出所谓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银行及其他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拥有求偿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可以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以及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作用和权力等方面作了框架性的规范,在制度层面上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奠定了基础。

2.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内涵

一个令人关注的趋势是,许多学者开始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与企业相关,并在企业中投人了一定的专用性资本的人或群体。正如米切尔(Mitchell,AngleandWood,1997)等人归纳的利益相关者定义第三层次:利益相关者是特指那些在公司下了“赌注”,其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我们借鉴和吸收了以上研究的合理之处,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发展投人了一定的专用性资本,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相应风险的个人或群体。

根据上述概念的界定,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应包括国有资产出资人(国资委)、公司股东、企业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部分对公司经营活动有影响的供货商和消费者(其他利益相关者如社区、竞争对手和媒体等不作为本文的讨论对象)(如图1所示)。国资委是政府的直属机构,政府委托国资委行使所有者职能,国资委行使国有股东权利,即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企业经营者等出资人权益。公司股东、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而债权人、供货商和消费者则是国有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

三、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最重要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然而国有企业目前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依然存在缺乏激励、竞争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配套的情况,没有形成不同层次的、有效的自我激励和约束机制。现有的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有企业激励、监督机制不完善,造成“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问题同时并存

国有企业中,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与作为人的经营者是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国有股权过分集中和股权主体虚置,所有者缺位,再加上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就不可避免。其突出的表现在于过分的职务消费、短期行为、过度投资和耗费资产、转移国有资产、置中小股东利益于不顾、大量拖欠债务等等。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国有企业中,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内部人个体之间共谋及内部人向外部人寻租的结果。尤其是在大型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是主导力量,内部人控制问题没有“外部人”是不可能产生的。作为国有企业的实际拥有者,政府机构和官员及其委派者在缺乏内生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通过内部人控制进行寻租,捞取个人财富,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并且这种掠夺行为所受到的惩罚几乎是没有的,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绩效。

2.缺乏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清楚认识和应有重视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具有不同的利益要求,企业必须采用合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满足这些利益要求。如股东注重资产保值增值(EVA)、投资风险和参与企业决策监督;经营者则更看中个人回报和企业及个人未来发展等;而国资委、职工、债权人和客户(消费者及供货商)也各有各的不同需求(图2所示)。显然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都源自于他们与企业间所存在的综合性社会契约,若企业使用正确的方式使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会进一步投人专用性资产到企业中。所以,企业必须慎重考虑这些利益要求,合理将其资源有针对性的分配给各利益相关者,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的履行这种社会契约。

3.注重物质激励而缺乏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被称为“硬激励”,精神激励则被称为“软激励”。在我国当前的改革中,精神激励能起到激励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奉献、创新、求知和竞争精神。然而由于过度重视物质激励,使得两种激励机制不配套,国有企业的精神激励已名存实亡。精神激励的弱化,缺乏对非物质激励手段的重视,其结果势必会降低物质激励的作用。

四、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思路

激励和起反向激励作用的约束是企业治理的核心问题。组织行为学认为绩效等于能力加激励,两个能力相同的人,他们的绩效高低取决于激励水平。我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思路是,应重点考虑对国资委、中小股东、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员工等的激励与约束。此外,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应成为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重要方式。只有明确企业利益与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努力密不可分,才能将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非合作博弈转为合作博弈,从而有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1.针时国有资产出资人(国资委)构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于政府来说,国资委是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责,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仍是人,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资委又是委托人。国资委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使其处于相当复杂的委托关系中心。正因如此,国资委总是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特别地,对于国资委的工作人员,他们既是公务员,同时又行使企业出资人职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因此,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该问题往往又容易被人忽视。首先,国资委的工作人员同样是“有限理性”经济人,有着自己的利益偏好,不一定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因此,在工作人员选聘方面,不仅要考查其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强调考查其专业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可以从社会公开招聘具有宏观经济分析能力、投资和融资知识、产业分析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人才;其次,对国资委工作人员应该采取“责任驱动”,即精神和职位晋升激励。在保证其个人经济收人处在社会平均合理水平的前提下,责任、奉献、地位感和职业荣誉感等等,应成为激励他们的主要动力。同时,由于国资委权力比较集中,掌管的资产数量比较大,容易出现失衡问题。因此,除加强监督约束外,对于其主要领导人的薪酬可适当与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业绩挂钩,以增强对他们的激励。

2.针对企业经营者构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作为国有企业出资人代表的国资委如何对经营者激励和约束,使其在企业中充分发挥能动性、促进彼此合作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除对其进行经营控制权激励和应有的物质、薪酬激励外,我们认为,首先,应完善经营者任免制度,打破传统的“行政委任制”,将行政化、官员化和终身化的上级任命制、委派制,改为市场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聘任制。具体方法包括公开招聘、民主选举和竞争上岗等方式;其次,注重经营者声誉和荣誉的培养。预期货币收人和声誉之间有着替代关系,在声誉效应的激励下,企业经营者出于建立良好声誉的考虑,会使自己的经营行为朝着有利于增加所有者利益的一方,因此,企业就表现出良好的经营绩效;最后,还应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监督和约束。健全和完善经营者的评价准则和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可以为国资委或董事会在选拔、任用和解聘经营者时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国资委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应侧重于企业当期经济效益及发展潜力和企业经营者所做的贡献。同时,要把业绩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紧密结合。

3.针时中小股东构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国有股是第一天股东。截止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共有1378家公司上市,其中国有控股及参股公司数量达899家;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为7356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为4694亿股,占64%。在非流通股中,国有股及国有法人股为3474亿股,占到了非流通股的74%。显然,无论从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从国有股的比例上,国有资本都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直接诱发大股东操纵和大股东“掠夺”。首先,应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加快国有股减持,培育机构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参与持股,以达到弱化大股东权力的目的;其次,强化中小股东在董事会、监事会中的提议权,做到“同股同权,’;最后还应在法律上明确中小股东的诉讼权,提高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

4.针对企业职工构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职工作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长期以来,企业对职工仅仅采用监督和考核等措施,难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因此,在对职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上,我们更侧重于激励方面。首先,职工持股计划(FSOP)。这是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出资或贷款融资方式,持有企业的部分股份,并委托职工持股会集中管理的一种产权组织形式。其实质上属于一种股票奖励计划,职工可借此渠道参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分享利润;其次,职工应参与公司决策管理。我们认为无论是从专用性人力资本角度看,还是从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来看,国有企业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企业治理。以法律形式确立并确保职代会推举职工代表进人董事会和监事会,依法确定职工代表在董事会、监事会中的最低比例。同时,加强对职工精神激励。工作中的进修与提升机会、工作授权和荣誉等非物质方面的激励对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进取精神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5.针对企业债权人构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债权人作为外源资金的提供者,不但承担本息到期无法收回的风险,而且由于股东的有限责任制,企业经营风险被转嫁到他们身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有关数据,2001年至2003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依次为59.19%,59.30%和59.24%,虽然相对于1998年前65%的平均负债率有所下降,但却一直在高位运行。国有企业债务中,来自银行的贷款占到65%以上,银行成为企业的第一大债权人。然而长期的“银企不分”使银行处于弱势地位,难以通过破产压力改进公司治理,同时缺乏有效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司信息披露情况也难以令人满意,债权人起码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国外普遍使用的“揭开公司面纱”(Piercingthecorporation''''sveil)原则,即当公司法人人格被不当使用时,法院在必要情况下,否认股东的有限责任,令其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相应债务责任。除此之外,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银行应针对企业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强化自身信贷资产管理,确保贷款安全。

6.针对企业客户构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和客户间是一种平等交易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既要求交易双方公平守信又不能损害对方的权益。由于与公司存在着较长期的交易而形成了一定量的专用性资产,他们的参与也是利益相关者治理的重要环节。公司对客户一般采取事后通知和象征性的听取意见,这很难保证他们的权益。因此,企业需要在管理中引人协作机制,使客户也能适当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制定,例如可实行客户代表列席董事会制度。这对增强客户决策知情权和表达自身意愿,形成客户与企业“共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6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需求分析

在探讨会计目标的定义中,需要明确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以及其需要会计信息的特性。传统意义上,公司治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因此,会计信息多考虑主要使用者———股东的需求。而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和人员数量增加,尤其是人力资本愈加重要,传统公司治理弊端显现,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会计目标的主客体界定,分析与比较利益相关者角度的会计信息需求,能够优化企业信息披露,使得会计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一、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分类

(Freeman,1984)从战略管理领域提出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将所有个体或群体放在同一层面研究。(克拉克森,1994)引入了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等投资的概念,使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更加具体。相比于泛利益相关者理论,(王竹泉,2008)借用集体选择理论和契约理论,定义内部利益相关者为有权参与或实际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或企业剩余分享契约的签约主体;外部利益相关者为与企业之间签订各种交易契约,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但企业的活动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的主体,如:供应商、客户、政府等。同时指出,二者分类随着企业发展变化,而并非一成不变。

二、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是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财务会计信息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等规范编制,通过财务报告及相关指标分析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能够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同时,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管理会计信息没有严格编制和披露的规范,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层,有利于制定计划、管理过程控制和决策。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三、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需求分析

(一)内部利益相关者。1.股东。股东是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会计信息是股东投资决策的依据,也可以定期反映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而影响投资的可持续性。根据委托理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问题可以通过激励、约束等方式缓解,因此,股东需要了解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更加关注盈利能力、投资情况和效率等财务会计信息和业绩评价指标等管理会计信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由于存在第二类问题,二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也不同。大股东投入资金多、持股比例大,除关注短期企业盈利能力,既通过了解企业发展能力判断企业成长性对企业价值和股东收益的影响,也通过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等判断自身的决策权的变化。中小股东人数众多、股权分散、占比小,在企业决策中更多依附于大股东,部分具有独立会计信息需求的中小股东倾向于运用会计信息做出收益和风险的评估,需要会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反映企业价值并具有前瞻性。2.债权人。债权人的投资意图不同于股东,更倾向于利息收益,通过会计信息有助于确定借款规模、借款条件以及是否需要设置限制性条款等事项。在贷款合同确立后,债权人借助会计信息保持对于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但不同于股东,无法对资金用途拥有一定决策权,因此,为保证本金和利息的及时收回,债权人会更加关注偿债能力和投资情况。3.管理层。管理层可以更便捷获取更全面、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的了解和需求满足程度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最具优势。一方面,管理层对于企业经营、筹资、投资三大活动具有管理权,与公司经营状况和资金运营的一部分信息保密性较高,但对于公司战略规划和调整却极其重要,管理层需要把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动态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全面了解所在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的企业现状、外部法律监管环境,适时调整现有战略规划并协调有限资源。另一方面,管理层的薪酬基于固定薪酬和绩效奖励,以及部分上市公司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长期激励型薪酬,高管的部分薪酬与股价波动相关,因此,更加关注年度薪酬平均值及其增长率,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其对于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4.员工。为保证个人经济利益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性,员工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情况更加关注,同时,需要更高透明度的福利政策和晋升机制。企业职工薪酬分为短期应付和长期应付,短期应付职工薪酬中需要企业具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支付能力和流动性,长期应付职工薪酬需要企业有较稳定的发展能力。在经济下行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压力下,员工既注重经济效益也需要岗位稳定性保障,因此,部分员工也需要企业发展规划等信息。(二)外部利益相关者。1.供应商。供应商作为企业上游主要供货方,在实物交易的同时通常伴有商业信用的产生,因此,供应商为制定合理价格政策和降低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需要了解经营情况和偿债能力,同时,也要考虑以往交易中履约情况。2.客户。客户作为企业下游的主要购货方,既要关注售前相关企业价格政策以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综合考虑产品的性价比。长期客户在选定供应企业时会考虑产品供应的可持续性,就需要企业所在行业以及上游行业的竞争情况,以及企业发展能力。3.政府。在税收征管方面,国家财政收入大部分来源于企业税收,计税依据与企业会计信息直接相关。税务部门既要保证企业依法纳税也要保证符合减税降费政策条件的企业享受相关减免,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财政收入的损失,而由于优惠政策具有时效性,会计信息缺乏及时性会导致税收优惠计算复杂易错,综上所述,政府税收征管工作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市场监管方面,为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依据《会计法》、会计准则等规范性文件对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考察,同时对于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通过环境保护、稳就业等方面信息。另一方面,针对上市公司,证监会通过审阅经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审计报出的财务报告,报告内容包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公司治理、财务信息披露等。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部门为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要深入相关行业龙头或具有代表性企业了解、检查,落实改善宏观调控政策。

四、结语

本文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他们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首先,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与划分进行了总结与整理,并提出本文所指利益相关者是基于集体选择理论和契约理论而界定并划分。其次,对会计信息的定义与质量要求进行了理论阐述。最后,分析发现,会计信息内容的需求重点因人而异,但是对于更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共性。其中股东更注重及时、准确反映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债权人更注重会计信息中的短期、长期偿债能力,供应商、客户及员工更注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政府更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因此,企业要编制并合理披露适应利益相关者需要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王竹泉.利益相关者会计行为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3(10):3-10.

[2]王竹泉.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基于利益相关者和集体选择理论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3(10):3-10.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7

“物业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tz12007年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将“物业管理”更改为“物业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是指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物业管理服务活动的企业。嘲利益相关者理论现己广泛存在于研究和实践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有很多,以美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在1984年出版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中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Freeman的这个定义,丰富并完善了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物业服务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员工。物业服务企业的员工是该组织所拥有的全体成员。员工是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内部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业服务企业同员工之间的关系。物业服务企业目标和利益的实现,良好形象的树立,都与企业员工密切相关。物业服务企业的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员工是企业具体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承担者,是企业形象的创造者和代表者,影响到物业服务企业形象的建立和塑造,更影响到物业服务企业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利益的实现;同时,物业服务企业是从业员工自我实现、不断发展的平台,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到从业员工的经济收益、发展空间等。

(二)股东。物业服务企业与股东之间是一个组织与投资者的关系。股东和潜在投资者是物业服务企业的资金来源,是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同时,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到股东权益的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对自身的了解和信任,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创造有利的投资氛围,稳定既有的股东队伍,吸引潜在投资者,不断拓展资金来源。

三、物业服务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业主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是房屋的所有权人。业主是物业服务的消费者和接受者。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向业主提供物业服务,同时收取相应费用。业主是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和收入来

(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在运行中,需要接受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接受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协调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物业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应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依法向税务部门纳税,接受物价部门的物价管理。建设、市政、规划、环保、公用、园林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按职责分工,负责主管房地产开发建设、配套交付使用、环境环卫管理等各个环节,协助监督物业管理区域的管理工作的开展。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联系紧密。社区建设离不开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物业服务企业需要通过对社区服务来发挥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开发商将房屋建成,并经政府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经过房产交易将产权转移给新的房屋产权所有人。房地产开发商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进行管理,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需要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经营管理工作开展必备的物业对象。

(四)媒介。媒介主要指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媒介异军突起,已发展为重要的媒介形式。媒介是物业服务企业塑造良好形象的工具,物业服务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必须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力量。

(五)行业竞争者和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构成了~种竞争者的关系。竞争是挑战,也是机遇。物业服务企业应在遵守行业规范的同时,在竞争中求发展,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整体实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8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要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关者的涵义。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个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专用设备等,一旦挪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1]

可以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和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两分法把三种定义协调起来,凡是符合第一类定义的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应符合如下四个标准:第一,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资本、劳动或服务等;第二,必须分享企业的收益,即从企业获得工资、奖金、股利等各种报酬;第三,必须承担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善失败时会蒙受一定的损失。第四,分享企业的控制权。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目前主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他们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而存在。[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1.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政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政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姜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

[4]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4).

[5]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6,(3).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9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要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关者的涵义。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个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专用设备等,一旦挪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1]

可以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和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两分法把三种定义协调起来,凡是符合第一类定义的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应符合如下四个标准:第一,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资本、劳动或服务等;第二,必须分享企业的收益,即从企业获得工资、奖金、股利等各种报酬;第三,必须承担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善失败时会蒙受一定的损失。第四,分享企业的控制权。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目前主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他们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而存在。[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1.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政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政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姜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

[4]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4).

[5]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6,(3).

[6]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宋其美.正确审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J].管理科学文摘,2006,(12).

利益相关者范文篇10

1.1新的企业所有权观

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归投资的股东,而以布莱尔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企业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企业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关系。”企业的供应商、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进行了资本投资,这些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与该公司的持续长久的关系。因此,新的企业所有权观认为,股东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公司不能忽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比股东至上治理模式更有利于保持公司的各要素主体的长期合作。

1.2企业的社会角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要求企业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企业还被期望承担环境保护、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等社会责任。换言之,企业不是一家的企业,而是社会的企业,企业要求符合企业伦理,并且要求关注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依据社会契约理论,企业是参与缔结社会契约的一方,企业有义务履行符合公众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属性要求企业作为社会成员,更多地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适应了企业的社会角色的要求,它是与社会本位相协调的公司治理模式。

1.3企业的资本要素构成

企业的资本从科学意义上来说不仅仅只是股东出资的物质资本,还有掌握企业核心经营资源的人力资本。在公司投入中,“首要的资本已经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根据稀缺资源的原理,目前企业对物质资本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而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的价值逐渐增值。若“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则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员工自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换言之,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发展是人力资本因素提高的结果要求之一。

1.4风险投资收益

传统的产权理论认为,股东向企业投入了物质资本,承担着企业盈亏的经营风险,因此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但是事实上,股东的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金融市场工具通过投资的多样化进行转移,也就是说股东实际上承担的风险有限。而企业的员工、客户、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除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外,他们还是企业资源的投资者,并且一旦企业经营失败,他们都将遭受相关的损失,即除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他们都向企业或多或少地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是企业的风险投资者。按照风险投资要求收益的原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分享企业的剩余价值。因此提倡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保障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投资收益。

2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2.1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不明确

许多的研究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定义不明确,目前还没能形成公认的较为统一的明确界定,由此导致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今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已经衍生出近30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弗里曼和布莱尔给出的。从广义上讲,利益相关者泛指所有受公司经营活动影响或者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如弗里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从狭义上讲,利益相关者特指与公司有直接联系的或在公司下了“赌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如布莱尔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

2.2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冲突

传统的企业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满足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的需要。而采取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后,员工、股东和顾客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和权力参与者,员工的目标是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股东的目标是增加投资收益、顾客的目标则是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大价值的产品,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同,冲突矛盾在所难免,由此将引起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冲突。传统的企业理论假设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是一元的,即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定义为多元的,其中既有社会性的、政治性的,也有经济性的目标,这样多元化的目标必然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损失。

2.3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实际运作不成熟

由于理论上尚存在的意见分歧,再加上客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害冲突,势必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实际运作,现在我们还没有根据本国国情寻找到较为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3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3.1选择核心利益相关者

如果要求企业照顾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只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雇员、管理层、股东以及主要客户作为共同治理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即合理地选择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则可减少利益冲突的决策成本。在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中,股东、管理者和员工是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他们共同拥有企业控制权并分享企业剩余,可以有效地防止寄生关系和偏利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互惠共性性质的利益相关关系。

3.2发挥风险型投资契约的功能

既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是进行风险型投资,则企业可考虑借鉴股票期权的方式采取完全合同的契约,来明确保障雇员和管理层或者股东的利益,则可一定程度上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目前,企业可尝试股票期权、员工持股、战略期权等措施,让管理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收益与企业的发展绑定,则可发挥风险型投资契约的功能,让利益相关者真正成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做大企业这个蛋糕获得多赢的结果。

3.3健全外部治理机制

既然企业自身无法合理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冲突,而且依据公司治理模式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性和渐进性,企业自身无法突破原有制度的困境,则可尝试政府和行业等外部主体,适当通过法律和行规等多种方式发挥外力的作用,外力再作用于内力的变化,最终引发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权变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它需要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共同发展。一方面,企业自身要重视对员工、管理者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发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健全的外部治理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目前企业的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信用机制,我国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经理人市场,从大市场角度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郝臣,李礼.公司治理模式的多维度比较研究•构建公司治理权变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6,(2).

[2]石金海.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6,(2).

[3]王艳荣,杨善林.公司治理目标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