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导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4:59:07

利益导向

利益导向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利益导向作用,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增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主动性,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二、惠农政策要充分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计划生育群众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简称农村“两户”),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各部门制定各项惠农政策时,要主动与人口计生部门会商、会签,以保证各项惠农政策充分体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公平和公正,保证向计划生育户倾斜、支持。凡是惠农政策,农村“两户”都要优先享受;凡是涉及收费,都要对农村“两户”实行优惠、减免;凡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户,各种惠农政策暂不享受。各项惠农政策按人均落实资金或项目时,独生子女领证户按照2个子女数对待,农村二女结扎户按照3个子女数对待;按户落实资金或项目时,农村“两户”在户均基础上提高30%。各有关部门要对之前出台的现行惠农政策进行全面清理,凡没有体现对“两户”优先优惠照顾的,要重新修订,体现对农村“两户”的优先优惠。

发改委:在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中,对农村“两户”要优先安排和照顾,并在按人均落实资金或项目时,独生子女领证户按照2个子女数对待,农村二女结扎户按照3个子女数对待,按户落实资金或项目时,农村“两户”在户均基础上提高30%。

农林局:在农村国债沼气项目、农村产业化等项目建设中,优先安排农村“两户”家庭,并在按人均落实资金或项目时,独生子女领证户按照2个子女数对待,农村二女结扎户按照3个子女数对待,按户落实资金或项目时,农村“两户”在户均基础上提高30%。对符合经营条件的农村“两户”免费办理农资、兽药、种子经营许可证等。

水务局:在实施饮水安装工程中对农村计生“两户”家庭的入户费全部减免,减免费用由当地水利部门承担。

民政局: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给予重点照顾,特别是对农村“两户”家庭,要降低门槛。在确定低保户时,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按照2个子女、二女结扎户按照3个子数计算其人均收入;在计算其低保金时,人均补差标准提高30%。在农村医疗救助和救灾救济等工作中,对农村“两户”家庭给予重点倾斜,其医疗救助和救济金比例提高30%。在实施救助农村灾民(困难家庭)建房项目时,“两户”补助标准提高30%。在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中,优先照顾农村“两户”中的贫困户,其资助标准提高30%。

卫生局: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免去农村“两户”夫妻及其户口在本市农村且未婚嫁子女的合作医疗自筹费用。对农村“两户”家庭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结扎父母光荣证》减免门诊挂号费。要把符合条件的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教育局:要认真落实农村“两户”子女享受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在初中升高中、中专时总分增加20分、省级师范性高中加15分、省内大学录取增加10分的政策。在引进“希望工程”款救助贫困儿童时,优先救助“两户”子女。

人事局:对农村“两户”家庭中符合招考(录)条件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在参加我市组织的招考(录)中,在总成绩中加10分。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办理用人单位招工和劳务输出业务时,优先照顾“两户”家庭,免收中介费。在初级职业技能培训中,同等条件下照顾“两户”及其子女,免收报名费,减免培训费20%。

财政局:要认真落实“四纳入一保障”资金,将免收农村“两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筹部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团市委:在开展“希望工程”贫困生救助和助学金发放及“圆梦行动”中,要将农村“两户”子女优先纳入救助计划。

妇联:要积极组织实施“关爱女孩”行动。在实施“春蕾计划”、“救助贫困母亲”和“巾帼扶贫”项目中,优先照顾农村“两户”家庭,并在按人均落实资金或项目时,独生子女领证户按照2个子女数对待,农村二女结扎户按照3个子女数对待,按户落实资金或项目时,农村“两户”在户均基础上提高30%。在组织大龄女童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农村“两户”家庭中的女孩。在“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和评选“科技致富女能手”、“三八红旗手”、“五好文明家庭户”时,要将计划生育作为必备条件。

人口委:要把应当享受惠农政策的计划生育群众,及时提供给各相关部门,并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要免收农村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手术费;在对农村“两户”生殖健康和常见病诊治时,免收挂号费和咨询费。镇服务所在环孕情服务中,对参检对象每人每次发放补助费2元。全面启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免费向农村符合生育政策的育龄夫妻投放我市确定的出生缺陷干预的药品。

利益导向范文篇2

县立足实情,近年来。坚持以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利益为主线,以促进婚育观念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的从出生到就学,从创业到养老,建立五大机制,为计生户提供一条龙式的利益保证。

该县注重从“群众应该做什么”向“应该怎么做”方向发展,一是建立农村0--周岁独生子女健康平安平安机制。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及时调查研究,不时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把注意力集中在农村学龄前儿童医疗保证方面,为343个农村0周岁的独生子女料理平安安全,确保每人每年32元的投保金额落实到位,切实解决他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该县设立了关爱女孩公益金”县财政每年专门拨款20万元,二是建立县乡“关爱女孩”联动助学机制。为深入推进“关爱女孩行动”去年。用于奖励扶助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今年开始,县乡联动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奖励扶助金发放工作,对初、高中在读的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纯女户女孩实行奖励扶助金制度,解除贫困计生户女孩停学之苦(高中在读学生每学期800元,初中400元)该县还根据纯女户中考加十分的优惠政策,强化宣传、调查摸底、严格把关,确保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两年来,落实中考加分的对象共108人,其中有人因享受加分政策而顺利进入重点高中继续学业。

根据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要求,实行了县直单位对计生户实行挂钩帮扶,乡镇机关和乡直单位实行联系帮扶,村“两委”成员、共产党员和致富能手带动帮扶的立体式帮扶。帮扶对象上重点对二女户、独生子女户及患有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困难家庭开展帮扶。帮扶效果上,该县建立了铁河乡万亩淡水珍珠养殖基地、生米藠头生产帮扶基地、望城镇小桥村花卉苗木基地等2个“小康工程”示范基地,三是建立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机制。该县找准实行计划生育与促进农村群众致富的切入点。做到乡乡有基地,村村有亮点,户户有项目的发展态势。

利益导向范文篇3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实行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待与保障制度,对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和家庭进行经济补偿,是落实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降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之策,对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性,站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化措施,全力抓好此项工作,实现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的有机统一。

二、认真落实法定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一)在子女满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从领证之月起,每月享受不低于20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直至独生子女满16周岁。奖励对象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的,此项经费由所在单位承担;奖励对象为其他人员的,此项经费由户籍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承担。

(二)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提高5%的退休金;企业职工退休时,给予一次性补助。奖励对象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的,此项经费由所在单位承担;市属企业的职工退休时,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县、区企业退休职工的奖励标准由各县、区政府确定。其他人员的奖励资金由户籍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承担。国有企业改制、破产的,其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有关问题的通知》(皖政办〔2007〕79号)执行。

(三)对子女满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调整承包地、自留地、分配集体收益时,以家庭人口数量作为基本分配补助单位的,增加1人份额;以家庭作为基本分配补助单位的,户均增加30%以上份额。

三、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民生工程

(一)对符合国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条件,只有1个子女或2个女孩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提前到55周岁发放。提前发放所需经费,市、县(区)人民政府分别承担20%和80%。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特别扶助金在国家和省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提标所需经费,市、县(区)人民政府分别承担20%和80%。

(三)对2009年以后施行绝育手术的二女户家庭,一次性奖励由省规定的4000元提高到5000元。提标所需经费,市、县(区)人民政府分别承担20%和80%。

四、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兼容政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绝育户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所需缴纳费用由县、区政府统一代缴(仅限独生子女本人及其父母和二女绝育户的2个女孩及其父母);计划生育节育手术产生的并发症经鉴定达到三等以上的,所发生的费用由县、区人民政府承担。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绝育户家庭在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县、区财政补贴在统一缴费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倍,所需资金由县、区财政负担。

2.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的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等以上)等特殊困难群体,各县、区财政按照最低缴费标准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

(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城乡独生子女和农村二女绝育户困难家庭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其中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绝育户的父母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补助,直至与国家奖扶制度接轨;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或终身无子女的夫妇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补助,直至与国家特扶制度接轨。

(四)教育扶助。

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绝育户家庭的女孩参加中考时,总成绩增加10分;在本市高中、职高就读时,其所在学校减免50%的住宿费;高考考入重点本科(一本)的奖励3000元,考入二、三本的奖励2000元,考入专科的奖励1000元,所需经费由其所在县、区政府承担。

(五)集体权益分配。

对农村二女绝育户家庭,在调整承包地、分配集体收益时,以家庭人口数量作为基本分配补助单位的,增加1人份额;以家庭作为基本分配补助单位的,户均增加30%以上份额。

(六)人口基金救助。

每年,各县、区政府要通过财政支持、企业资助、社会和个人募捐等方式募集资金不少于150万元,并上缴省人口基金会专户。人口基金主要用于帮扶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开展二女户家庭成才助学行动、办理二女户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发家致富等。

(七)其他兼容政策。

在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农业科技攻关计划、职业技能培训、改水改厕、沼气应用等政策执行过程中,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绝育户家庭应当优先。其他有关部门在出台相关惠民政策时,应当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兼容。

五、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规范操作,精心实施,确保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本实施意见,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引导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利益导向范文篇4

我国人口仍然面临四大压力,即就业人口对经济承载的压力,贫富差距对社会承载的压力,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承载的压力,人口总量对环境承载的压力。四大压力常常相互作用,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形成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区域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对策,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对建设我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人口生育与利益导向的主要问题

由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不相适应,造成人口压力过大,进而增加耕地面积,又造成森林急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气候异常、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难以消除的生态后果。

(一)建设用地增大,可利用土地急剧下降

随着区域的能源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日益提高,造成过度的资源消耗,损害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数量和需求量的增加,矿物资源必将越来越稀缺,其价格也将日益昂贵。如果不加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消耗率过高,终究会超过资源的供给能力。因此,必须努力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节约使用资源,使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协调。我国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其意义尤其重大。

(二)人口政策与人口观念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传统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习惯势力,由此束缚了改革开放步伐,丧失了不少机遇。政府职能交叉错位,工作效率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转变迟缓,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不能很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人口与资源宏观管理。人口政策不到位,落后贫困地区又无条件很好执行。加之政府长期实施的人口体制与经济体制没有很好结合,分布分散的农村普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大、法制环境不健全。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相当多的缺陷,不依法执行人口政策、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的现象还比较多。尤其是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政府承担调整人口与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弱化。而不能简单地依靠市场的力量,来逐步克服人口与资源问题,造成滞后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人口与农业资源的矛盾

从长期看,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与粮食生产能力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一是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形成了对耕地保护的压力并主要表现为耕地供求矛盾。二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总量需求的压力。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所形成的压力。土地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主体,随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空前加大,特别是以退耕还林、防治沙化、保护湿地等为主体的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的实施,对保护耕地及其他生产性用地将带来新的压力,土地利用规划是协调各业用地需求、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合理配置土地、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城乡建设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

(四)人与环境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出

自然生态较为脆弱,我国大多数经济上不发达的地区都处于生态脆弱地带,随着人口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与我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表现为:第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索取导致有限的资源迅速减少乃至枯竭。山区耕地资源十分紧张,95%的耕地面积为不同坡度的山地,由于坡地比例较大,土薄质差,机械化难以推行,水利化难度大,高原缺水,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第二,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日益退化。如一些地区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毁林开荒,过度的砍伐,形成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落后地区人口贫困化。第三,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由于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资源的利用开发,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

(五)经济发展与有限投入的问题突出

我国由于地理区位的原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结构单一,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不畅;经济水平低决定了收入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经济发展与需要大量投入的矛盾成为我国调整人口与资源结构和发展经济的制约瓶颈。一定区域人口与资源结构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同时也总是要受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在分析人口与资源结构的历史成因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人口与资源结构的现存因素,对于人口与资源结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稳定、保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今年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基本取向。

三、完善我国生育利益导向的对策

我国只有实施政策牵动,行政驱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广大计生户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生活上保障,心理上平衡,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育龄夫妇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我国的低生育水平。

(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从严控制人口

我国千方百计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坚持“三个一”领导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把控制人口增长的重点放在农村,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限制二胎,杜绝多胎,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

(二)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教师工资和按学生人数平均的公共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要确保义务教育的投入,在我国基本完成“普九”的情况下,及时把义务教育向普及十二年制的目标推进,重视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我国中小城市和县城都要积极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实现城镇劳动就业与人口城市化的同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倡自主择业。实施就业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力在更大的空间合理流动。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健全城市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保障范围,提高保障程度,逐步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各种保障制度。

(四)改革和完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体系

加强基本医疗,发展保健医疗,尤其要重视重大疫情的预警防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助机制的建设。加快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多发病、地方病和城镇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运动,建立全新的公民健康观念。完善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五)加强宣传教育

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是用奖励优待的办法,提倡和鼓励群众少生孩子、脱贫致富的一项利益导向政策措施。在推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倡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宣传工作要深入细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把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办法程序、承办部门、兑现地点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群众。通过广泛深入、耐心细致地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政府的政策和要求,了解自身的权利和利益,转变群众旧的婚育观念,使他们懂得少生或生一个女孩同样在老年时会生活得很好,经济有保障,从而坚定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决心。

利益导向范文篇5

第二条享受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优惠政策的对象为农村计生户(包括已签订不再生育合同且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一男户、一女户、二女结扎户及其他符合政策生育且落实了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家庭)及符合优惠政策的部分城镇户口的独生子女家庭。

第三条继续实施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符合该制度规定并经确认的对象,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发给奖励扶助金。所需经费,按照上级文件有关规定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负担。

第四条免费落实计划生育技术基本服务。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县乡两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五条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夫妻,可按下列规定休假,假期工资、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休假3日,7日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

(二)取宫内节育器的休假1日;

(三)输精管结扎的休假7日;

(四)输卵管结扎的休假21日;

(五)怀孕不满3个月施行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的休假25日,怀孕3个月以上施行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的休假42日。

同时接受两种节育手术或者晚育的同时接受节育手术的,假期合并计算。

第六条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保险制度,为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免除后顾之忧。

(一)设立纯女户养老保险基金。县财政每年列支90万元用于办理农村纯女户养老保险。农村二女结扎户100%给予办理养老保险。

(二)建立农村独女、二女家庭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改善农村独女、二女家庭父母养老保障条件。乡级人民政府应为主动放弃生育二胎的农村独女父母和农村二女家庭父母中施行了绝育手术的一方,办理不低于3000元的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金。被保险人达到49周岁时一次性领取包括本金在内的全部收益。特殊情况下,经县级计划生育部门批准,可提前领取。发放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金的所需经费,由省、市财政按每户各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市财政每户另给予一次性奖励费1000元;其余部分由县、乡两级财政承担。

(三)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综合保险制度,为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提供基本的风险保障支持。乡级人民政府应为已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0-6周岁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二女家庭每年办理一次30元的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同时,宣传、动员和鼓励7-14周岁的独生子女家庭使用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参加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参加爱心保险的家庭因子女、父母死亡和子女因病住院时,可分别获得死亡赔付金和医疗费报销。办理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的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按每户每年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市级财政按每户每年8元给予补助;县级财政按每户每年10元给予补助,其余部分由乡级人民政府承担。

第七条建立“关爱女孩”奖励扶助制度,为计生户家庭女孩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设立“关爱女孩行动”公益金。资金由县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单独设立帐户,由县人口计生委、县财政局共同管理。

(一)建立“关爱女孩”奖励助学制度。分别对小学、初中、高中在读的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纯女户女孩实行奖励扶助金制度,高中在读学生每学期800元,初中400元,小学200元。所需经费从县、乡、村“关爱女孩公益金”中列支。

(二)建立女孩成才奖励制度。农村独女户、二女结扎户小孩录入统招大学本科的,奖励3000元;录入统招重点大学的,奖励5000元,资金从县“关爱女孩行动”公益金中开支,由县教体局、县人口计生委、县财政局负责审查与发放。

(三)对确诊为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并发症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扶助。

第八条全面实施城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对符合国家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规定并经确认的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每人每年960元和1200元的标准发给扶助金。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各负担50%。

第九条建立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小孩入学优先优惠制度。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小孩小中考享受加10分的优惠政策。

第十条建立农村计生户优先扶贫制度。每年将不少于50户独女户、二女结扎户帮扶对象分派到全县各部门、各单位“结对帮扶”,帮扶单位要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资金帮扶每年每户不少于1000元。

第十一条建立农村独女户优先安排养老和对计生户优先办理低保制度。县民政局要对农村独女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夫妇优先安排进敬老院;对符合条件办理低保的计生户给予优先办理。

第十二条建立女童失学救助优先制度。县妇联以“春蕾计划”为载体,每年为农村面临失学女童发放救助金,帮助她们完成义务教育,团县委加大对农村失学女童援手救助力度,帮助她们完成义务教育。

第十三条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医疗优惠制度。实行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享受计划生育“三免四减半”医疗优惠政策,即农村独生子女、二女户家庭的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时,享受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的医疗优惠。

第十四条对农村不再生育的独女家庭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家庭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给予扶助。其家庭成员个人出资部分,全部由财政负担。其中省财政按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不足部分,每人每年不超过20元时,由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超过20元时,由市财政每人每年10元标准给予补助,其余由县财政承担。

第十五条对农村主动放弃生育二胎、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省财政按每户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市财政按每户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县财政按每户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时间以省、市文件要求为准。

利益导向范文篇6

*区南独乐河镇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各村、各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建立适应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大力推进“两个转变”,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根据*区人口计生委关于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工作安排和我镇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一、设立专门的奖励扶助账户,确保各项奖励政策按时足额兑现依据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结合市、区有关规定,镇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奖励和补助。二、积极推进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保障制度1、对独生子女家长入养老保险予以补贴。镇政府按当年实际独生子女家长的参保人数,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对独生子女家长养老保险金的补贴。镇政府对所有达到领取最低标准(即现行的最低领取标准是每月领取100元)缴费的独生子女家长参保人员进行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男方25-34岁每人每年补贴50元,35-44岁每人每年补贴60元,45-54岁每人每年补贴70元,55-59岁每人每年补贴80元。女方24-29岁每人每年补贴50元,30-39岁每人每年补贴60元,40-49岁每人每年补贴70元,50-54岁每人每年补贴80元。凡达不到最低缴费标准的,不享受政府补贴。本补贴办法只适宜2009年。2、各村可以根据本村实际,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放养老保障金。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第一,未发放养老金的,从独生子女父母开始发放;第二,已发放养老金的,独生子女父母在原发金额的基础上再增加额度;第三,已发放养老金的,独生子女父母可提前领取;第四,以上几种模式也可综合运用。三、全方位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在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过程中,可参照以下优待或优先方式,尽可能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好事、实

事:1、在独生子女入学、入托方面予以现金补助。2、在入合作医疗、就医方面可适当给予优惠。3、在划分口粮田、自留地等方面,对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优先考虑。4、采取减免承包费、减免义务工、建独生子女父母致富基地等方式对独生子女家庭予以照顾。5、在招聘山林管护员、村办企业招工时,在同等条件下独生子女父母优先录用。在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方面,各村、各单位要按照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情况,至少制定一项利益导向优惠政策,积极为独生子女家庭办好事、实事,尽可能地解除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

利益导向范文篇7

自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市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效的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国家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使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有实惠,是各级政府的应尽责任。

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决定》及省委《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之策。能否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养老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将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关系到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关系到整个计划生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二、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完善政策、强化导向”的基本思路,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计划生育家庭的根本利益,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以建立和完善“奖优免扶保助”“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为重点,整合各类社会经济资源,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及早建立起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长效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加大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宣传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采取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品,实行政务公开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各部门新出台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都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对现行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县、乡、村(社区)都要以政务公开栏的形式向群众公布。

四、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奖励对象资格确认、资金保障、资金发放管理、考核评估和利益导向政策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以及县以下各级制定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严格落实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妻,年满60周岁的,按年人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

严格落实《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奖励政策。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计划生育家庭,从发证之月起至子女满14岁止,每月发给不低于10元的奖励费;符合条件允许

生育第二个子女而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子女的家庭,给予一次性2000元以上奖励;农村在调整责任田时,独生子女父母各按二人(份)分给,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时给予增加一人(份)的优待;全面落实农村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手术免费制度。

严格落实市级制定的利益导向政策。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妻,当年度年满55周岁不满60周岁的,按年人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对独生子女死亡或意外伤残,不再生育或收养的独生子女父母,自年满50周岁后,按年人均不低于800元和600元的标准给予救助;对农村低保对象中的计划生育家庭,从夫妻年满45周岁起,每人每月发给不低于20元的生活补助;对生育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实施绝育手术的,给予一次性500元以上奖励;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绝育家庭的子女在参加本县(市、区)中招时,照顾10分录取;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计划生育家庭至少资助一人份个人缴纳部分参合费。

严格落实县、乡、村制定的针对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政策。

五、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导向体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制定土地、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户籍管理、教育、财税等政策制度和改革措施时,要统筹考虑,相互协调,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就业培训、扶贫开发、宅基地划分、改水改厕、沼气应用、子女入托入学、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要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照顾和倾斜。要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充分整合地方社会经济政策资源,逐级拓宽,出台一些惠及面广、对群众有吸引力、具有地方特色的利益导向政策,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分配集体收入、发放福利时要对独生子女和政策内双妇绝育家庭给予照顾。

注重建立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机制。制定出台的各项利益导向政策都要制定或配套出台落实该项政策的操作方法、程序规范、资金来源和责任追究办法,以保障每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人口计生部门要建议专门的奖励费发放审查制度,奖励费发放后,各县(市、区)要将拨款凭证、发放清单等有关材料报市人口计生发进行审核,凡未按照发放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落实。

注重建立利益导向政策保障长效工作机制,避免短期行为。市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有效期一般为5年,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乡(镇)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有效期一般为3年;政策施行一定时间后,制定机关应当就政策施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修订、完善;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要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经评估,内容无需修改的,制定机关应当继续实施该政策的决定;内容需要修改的,根据评估情况进行修订。

六、加强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要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和政策落实情况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规划,列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督查事项,定期组织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研究解决。

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政策落实情况考核评估机制。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公开情况、奖励对象确认准确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定期组织考核评估,考核结果纳入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总成绩。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实中弄虚作假或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奖励对象漏报、错报或工作延误,截留、挪用、贪污奖励资金的有关人员,要依照规定,严格追究。

利益导向范文篇8

一、充分认识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自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市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效的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国家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使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有实惠,是各级政府的应尽责任。

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决定》及省委《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之策。能否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养老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将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关系到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关系到整个计划生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二、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完善政策、强化导向”的基本思路,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计划生育家庭的根本利益,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以建立和完善“奖优免扶保助”“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为重点,整合各类社会经济资源,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及早建立起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长效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加大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宣传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采取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品,实行政务公开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各部门新出台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都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对现行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县、乡、村(社区)都要以政务公开栏的形式向群众公布。

四、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奖励对象资格确认、资金保障、资金发放管理、考核评估和利益导向政策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以及县以下各级制定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严格落实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妻,年满60周岁的,按年人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

严格落实《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奖励政策。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计划生育家庭,从发证之月起至子女满14岁止,每月发给不低于10元的奖励费;符合条件允许

生育第二个子女而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子女的家庭,给予一次性2000元以上奖励;农村在调整责任田时,独生子女父母各按二人(份)分给,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时给予增加一人(份)的优待;全面落实农村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手术免费制度。

严格落实市级制定的利益导向政策。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妻,当年度年满55周岁不满60周岁的,按年人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对独生子女死亡或意外伤残,不再生育或收养的独生子女父母,自年满50周岁后,按年人均不低于800元和600元的标准给予救助;对农村低保对象中的计划生育家庭,从夫妻年满45周岁起,每人每月发给不低于20元的生活补助;对生育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实施绝育手术的,给予一次性500元以上奖励;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绝育家庭的子女在参加本县(市、区)中招时,照顾10分录取;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计划生育家庭至少资助一人份个人缴纳部分参合费。

严格落实县、乡、村制定的针对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政策。

五、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导向体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制定土地、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户籍管理、教育、财税等政策制度和改革措施时,要统筹考虑,相互协调,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就业培训、扶贫开发、宅基地划分、改水改厕、沼气应用、子女入托入学、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要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照顾和倾斜。要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充分整合地方社会经济政策资源,逐级拓宽,出台一些惠及面广、对群众有吸引力、具有地方特色的利益导向政策,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分配集体收入、发放福利时要对独生子女和政策内双妇绝育家庭给予照顾。

注重建立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机制。制定出台的各项利益导向政策都要制定或配套出台落实该项政策的操作方法、程序规范、资金来源和责任追究办法,以保障每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人口计生部门要建议专门的奖励费发放审查制度,奖励费发放后,各县(市、区)要将拨款凭证、发放清单等有关材料报市人口计生发进行审核,凡未按照发放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落实。

注重建立利益导向政策保障长效工作机制,避免短期行为。市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有效期一般为5年,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乡(镇)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有效期一般为3年;政策施行一定时间后,制定机关应当就政策施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修订、完善;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要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经评估,内容无需修改的,制定机关应当继续实施该政策的决定;内容需要修改的,根据评估情况进行修订。

六、加强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要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和政策落实情况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规划,列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督查事项,定期组织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研究解决。

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政策落实情况考核评估机制。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公开情况、奖励对象确认准确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定期组织考核评估,考核结果纳入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总成绩。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实中弄虚作假或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奖励对象漏报、错报或工作延误,截留、挪用、贪污奖励资金的有关人员,要依照规定,严格追究。

利益导向范文篇9

为了全面落实县政府与县农业局签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县政府《关于制定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时充分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利益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综合治理进程,经我局研究决定,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我局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体制建设

1、在各种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中,优先向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稀三女结扎户(以下简称为“两户”)和“少生快富”项目户提供科技信息,优先组织科技培训,优先推广科学技术。

2、在农村产业化工作和农业科学技术引进及推广工作中,优先照顾农村“两户”、“少生快富”项目户等计生户,优先提供优良品种和信息,优先安排资金项目。

3、在农村国债沼气项目中,优先安排农村有自筹资金能力、符合沼气项目建设基础条件的农村“两户”和“少生快富”项目户等计生户;在农村综合发展项目XXX/XXXX(包括正在实施的其他项目)中,优先对农村“两户”、“少生快富”项目户等计生户安排和落实项目。

4、在帮扶救助工作中和其他各种项目中,优先对农村“两户”、“少生快富”项目户等计生户安排和落实项目。

二、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

根据《XX族自治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我局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关于惠农政策中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通知》及X委、X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意见》X委发(20XX)XX号。建立领导负责制,有管理机构,有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目标责任制,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评估。每季度将责任制落实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向局领导小组或计生部门汇报,并设立专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管理职责落实情况登记册。积极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传授农业栽培技术、信息服务、政策服务,对计划生育户优先照顾和安排,各项工作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对独生子女邻证户和二女、稀三女结扎户要进行重点扶持,落实项目,落实资金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帮扶档案。下面是我局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奖励优惠政策项目类型的落实情况:

1、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国债项目

20XX年,省上下达我县农村户用沼气国债建设项目户共XXXX户,在20XX年实施过程中,我局与县计生部门协作,对计划生育户进行优先安排,其中,对XX户“独生子女领证户”、XX户“纯女结扎户”进行全额配套落实建设资金,并对XX户其他计划生育户也进行帮扶,落实帮扶资金每户XX元,计XX万元,共落实项目资金XX万元,包括建设材料、技工、劳力等费用。目前,该工程正在实施之中。其中,对计划生育“两户”进行全额配套帮扶已达XX户;对其他XX户计划生育户落实配套资金每户XX元。

2、脱毒马铃薯扶持项目

根据县委发[20XX]XX号关于《XX县培育四大支柱产业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和《关于惠农政策中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通知》的文件精神,20XX年我局进一步与计生部门协作配合,加强对“独生子女户”“纯女户”进行政策倾斜,加大对“两户”的脱毒马铃薯良种的重点扶持,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坚定他们生活的信心。

3、全膜玉米推广项目

20XX年我局在全县XX个乡镇共推广全膜玉米XX万亩。在推广过程中,我局认真贯彻《关于制定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时充分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利益的通知》精神,在各推广点重点帮扶“两户”,优先免费提供地膜,落实全膜双垄沟播这一旱作区农业实用推广技术,重点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困难。

利益导向范文篇10

自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我区农村中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对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的理性选择中,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克服家庭困难,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年鸠江区组建后,其人口出生率为16.13‰,自然增长率为9.67‰,2004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仅为7.52‰,自然增长率为4.31‰。数据表明年均减少出生人口1000余人,依据人均社会抚养费4-16万元计算,我区取值6万元,初步测算15年来少生了1.5万人,节约社会抚养费9亿元。然而,由于受现实生产生活条件的限制以及相应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计划生育家庭不但没能实现"少生快富"的目标,甚至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尤其是一些计划生育家庭由于子女伤残及家庭种种因素影响,陷入生活贫困,养老无着的状况,成为困难群体。在我国出生人口已进入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今天,如何坚持实行生育政策的前提下,采取更加效的措施引导群众少生快富,稳定现在的低生育水平,这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人们提出的一个严峻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这说明了生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制约因素,也关系到群众的家庭福利。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到,在当前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的生育政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情况下,如果只依靠强硬的行政手段和严厉的处罚措施来限制生育数量,降低生育水平,势必会恶化党群干群关系,给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问题。尤其是在"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时代要求的今天,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必须摆上重要的位置。对实行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给予适当补偿,即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大计,更是建立诚信政府形象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群众的生育需求主要以获取经济利益和养儿防老保障为目标,因此,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应该从这一点出发,把利益导向摆在计划生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建立和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推动机制,用利益导向机制调节利益分配关系,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让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在政治上感到光荣,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生活上获得保障"。目前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既能鼓励广大农村群众继续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当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又能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尽管实施这些政策会给各级财政增加一定压力,但最终的受益者不仅是广大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还有中华民族。

二、政策与措施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芜湖市鸠江区人口和计生部门围绕建立与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

十年来,鸠江区为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先后出台25个文件,即《鸠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执行〈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1994)49号,《中共鸠江区委鸠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鸠发(1999)5号,《中共鸠江区委鸠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鸠发(2000)22号,《中央鸠江区委、鸠江区人民政府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意见》鸠发(2003)25号,《鸠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各级各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职责的通知》鸠政(2003)52号,《关于加强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实施意见》鸠计生组(2004)2号等等,这些文件的出台重点之一是突出了"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为全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调动了全区人民积极支持和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人们婚姻观念,生育观念的转变。

2、建立并落实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

中发(2000)8号文件下发后,鸠江区把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情况纳入了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也纳入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并要求各级逐年增强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投入。2000年投入经费81.8万元,人均5.14元,2001年投入经费95.41万元,人均6.23元;2002年投入经费为106万元,人均6.94元;2003年投入经费129万元,人均8.43元;2004年投入经费215.06万元,人均13元,增长幅度为16.6%,11%,21.6%,66.71%,提前完成《决定》要求在2005年人均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达10元的要求。经费投入得到保障,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比例逐年上升。2003年、2004年领取光荣证人数分别超过当年出生总人口,均达1200人以上。

3、建立并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机制

积极开展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是鸠江区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一大特色:

一是建立并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机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发展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事业,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经济上有实惠,在生活上有保障。为认真落实《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精神,我区1994年就下发了鸠发[1994]49号文件,文件明确规定了给予两女户结扎和放弃二孩子生育指标一次性给予400元办理养老保险。中发[2000]8号文件下发后,我区及时下发了鸠发[2000]22号文件,明确规定了对放弃二孩生育指标不再生育的夫妇一次给予600元办理养老保险,对两女户结扎的夫妇一次性给予400元办理保险。为加快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和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步伐,促进人们的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2003年5月我区根据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芜湖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中共鸠江区委,鸠江区人民政府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意见》(鸠发[2003]25号文件),文件再次明确规定了对符合政策生育二孩,本人申请放弃不再生育并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奖励,对施行绝育手术的两女户,一次性奖励400元。10年来我区共对施行绝育手术的两女户奖励180800元,452人,奖励放弃二孩生育指标不再生育的908人,奖励金额达732000元。尤其是鸠发[2003]25号文件下发后,当年有564对夫妇申请放弃二孩生育指标,123人施行了生育二女后的绝育手术,两项合计政府共奖励人民币61.38万元。根据目前统计,2004年全区有800对夫妇申请要求放弃二孩生育指标,仅此一项将奖励资金达80余万元。

二是建立并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机制。2004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在芜湖市开展了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我区是其中之一,为扎实做好这一有利于农民,有利于计划生育、有利于民之本的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指派计生委,镇、街道计生办四次深入农户进行调查摸底,四次实行张榜公布,最后确认了90名符合奖励扶助对象,完成了国家试点调查工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是《决定》规定的六条方针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和意识,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树立人本意识,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才能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低生育水平才能得到稳定。

三是建立并落实计划生育各种保障机制。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妇幼安康保险,节育手术安全保险、计生专干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着力解决计划生育户的保障问题,并逐步形成了较好的保障体系。几年来为6146人办理了妇幼安康保险,保额达30.73万元,为55名计生专干办理了养老保险。从2005年元月开始,为8000名失地农民每月发放110元基本生活费,年发放金额达1000万元,为5000余名手术者办理了手术安全保险,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率达80%。由于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自愿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在13亿人口宣传周活动中,我区宣传部实地采访了部分群众,他们深有体会的感受到"昔日计划生育,今享党的温暖,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没有亏吃"。

三、实践与成效

在上述计划生育优惠优待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鸠江区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做法。

1、从行政推动入手,提高推进利益导向的新认识

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关注民生,纾解民困,关爱弱势群体的具体表现。但是在起始推动阶段,有不少领导同志缺乏足够的认识,形成了四难:一是部门难协调,二是资金难筹措施,三是领导难开导,四是难度和压力大。为此,我区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作为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先决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强势推进。一是召开会议"推",二是盯着目标"挤",三是开展调查"研",四是严格责任"促",五是强化考核"督"。由此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2、从法律法规入手,探索推进利益导向的新机制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件》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奖励政策。但鉴于认识不高,资金难办,我区在起步期间陷入了困境。为此,计生部门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走了三步棋。一是抓住法律法规不放松,向领导宣传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看见就讲,逢会则提;二是抓住人民代表作文章,联名提出建议案交政府答复办理;三是抓住领导调研好机会,鼓动群众讲实话,要求政府按法办事;为此,在2004年鸠江区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将我区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推向了一个高潮。

3、从关爱女孩入手,寻求推进利益导向的新途径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活动是计划生育工作引入新的工作方法的一种标志,他的开展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转变了群众思维,提高了领导的认识,知道了新的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源。为此,我区在政府带头,部门联手工作中做出了一篇文章。一是制定政策向独女户、两女户进行倾斜,从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给予优先;二是妇联,共青团对200名女童开展定期联系,定期走访,定期救助补贴;三是教育部门为150名困难女学生减免学杂费近15000元,并开展了"爱心午餐"活动;四是民政部为两女户困难家庭办理低保和临时救助104户;五是与企业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对特困户子女上学定向资助,使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得到了完善。

四、问题与建议

从几年来的实践效果中,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初步建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果。但是,这个机制刚刚建立,正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仍然存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认识不足的问题。存有浓厚的"重罚轻奖,重制约轻引导"的思想倾向,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思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尤其是在落实奖励费,进行免费服务,救助计生弱势群体等政策落实上缺乏主动性,甚至认为是计生部门找事做。

二是相关政策支持不够的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赋予了20多个部门的相关职责,中发(2000)8号文件、省委(2001)4号文件又对相关部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至今未有一家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文件和措施。说明当前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还显得不够系统,还存在一定的"政策缺陷"。

三是资金问题。目前各级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社会事业才能发展,所以筹集资金显凸着困难。同时也存在着对奖励政策不能兑现,造成政府不能按法办事。

四是计生保险收益低的问题。目前推行的有关计生保险基本上是商业性保险。随着利率不断下调,群众的收益水平越来越低,很难起到保障作用,随之导致群众投保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的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