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7:57:56

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1

一、主要成果及特点

今年,全旗共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占市下达任务的,占旗下达任务的,其中春雨季完成人工造林万亩,秋季成人工造林万亩;合格面积万亩,占旗下达任务的。退耕还林完成万亩,占下达任务的荒地造林完成万亩,占下达任务的双百万工程完成万亩,占市下达任务其中综合治沙完成万亩,丰产林完成万亩。在三个薄弱环节中,农防林完成万亩,公路绿化公里,村屯绿化个;封山育林完成万亩,占市下达任务的育苗完成亩,占市下达任务。

从林业生态建设各项指标看,都处于良好发展态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双百万亩”工程开局良好。按照全市林业工作的安排,“双百万亩”工程是全市今后五年核心工程、示范工程。今春我们重点抓了这项工程。首先在布局上,坚持集中连片,实行整体推进。工程重点安排个苏木乡镇,年规划完成全旗综合治沙万亩,速生丰产林万亩,杜绝了撒胡椒面的做法。二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在工程施工上,把工作重点放在造林质量上。甘旗卡镇营造的千亩沙地速生丰产林,选用年生,胸径在厘米以上杨树苗,进行开浅沟,深栽植,栽后采用大水漫灌,修杈留全株,效果非常好。三是把“双百万亩”工程和原有“”工程对接,扩大规模。我们在安排工程地块时,尽量和原有“”工程连接起来。从原来千亩地块扩大到万亩和几万亩,尽量形成规模。四是把“双百万亩”工程和林产业结合起来,围绕林产业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大丰产林营造速度。由于安排妥当,今年“双百万亩”工程效果非常好,今年全旗完成综合治沙精品工程万亩,丰产林建设万亩。尤其是速生丰产林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三个薄弱环节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今年的农防林建设、公路林建设和村屯绿化动手早、完工快、效果好。全旗今春完成农防林建设万亩,公路林建设公里,村屯绿化完成个。农防林、公路林建设是近几年比较突出的一年。在工程施工上,我们把农防林建设和道路建设结合起来,采用大网格、宽林带,打破村屯界线,进行整体规划,综合治理。欧里苏木五个嘎查统一规划,进行集中栽植,他们采用半地下畦田整地,栽二年生标准苗,栽后浇水,一春完成农防林建设公里。海力吐镇、金宝屯镇、协尔苏镇、浩坦苏木、打破苏木乡镇界线,实行联网。四个单位一春完成农防林建设达公里,仅海力吐镇一春就完成公里农防林建设。按照总体规划,要在原基础上向四周幅射,最后形成覆盖十二个苏木乡镇、二个农场,控制面积万亩,纯造林面积万亩的我旗东部、南部农防林、牧防林兼用材林基地,今年刚刚开了个头。公路林建设进展很快,巴阿公路公里公路林一春完成了任务。目前国、省、旗三级公路已基本全部绿化,乡与乡之间公路凡是定线也已绿化完成,村与村之间公路是今后绿化重点。全旗个嘎查村以村旁、宅旁绿化基本成型,但村内重要街道绿化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三)补植补栽工作扎实进行。⒉⒊××××年我旗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万亩,其中退耕万亩,荒地造林万亩,为确保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要求标准,从去秋、今春、雨季、今秋,各苏木乡镇对三年工程全面进行补植补栽,做到大坑大水认真栽植。确保一次性补植成活。据统计,全旗已完成三年工程补植万亩。

(四)私有林业发展势头强劲。为了提高全社会造林积极性。我们放开了手脚,大力发展私有林业。认真贯彻“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林业政策。实现了从原先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根本性转变。坚持以户为主,责、权、利相统一。完善和鼓励各种投资主体,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靠利益和市场两个机制,调动广大群众造林积极性。在今春完成的造林面积中,全部都是个体造林和引资造林,即使是集体统一营造的路林和农防林,栽完后有的卖到户,有的是无偿分到户,全部实现了不造无主林。

(五)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得到普遍推广。随着大规模性群众造林活动的开展,抗旱造林系列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在今春的造林生产中,各地普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选择好的造林地块,实行先易后难。广泛应用半地下畦田整地、机械开沟、沟内挖穴造林、钻孔造林、座水造林等技术。据统计,今年全旗开沟造林面积达万亩,钻孔造林万亩,半地下畦田整地达万多亩。与此同时,我们严把种苗关口,坚持苗木品种对路,保鲜措施得力,苗木质量要达到规定标准,实行就地育苗,就地用苗,随起随栽,栽后截干,小白龙漫灌,浇后回土,千方百计提高造林抗旱能力。在今年造林完成面积中以上面积都浇上了第一遍水。

(六)林业产业化发展倍受关注。随着全市“双百万亩”工程的启动,丰产林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一些有见识的农牧民把资金投向林业,投向用材林、甸子地、丘间低地、农防林带、河流两岸都成了投资造林的热点地方。造供孩子念书林、养老林已成了一个新的时尚。一些城镇下岗职工、在岗职工和退休人员也不放过这个发展机会,纷纷到农村买地造林或购买造完的林。外地客商也看到了后旗廉价土地和廉价劳动力资源,也把资金投向林业,特别投向丰产林这块。据统计,今年造林仅外商投资达多万元,造林面积达万多亩,城镇居民投资达多万元,造林面积万多亩,引进大型细木工厂个,林业产业化成为我旗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七)“二个一”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坚持对林业生态建设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实行生态建设“一票”否决制,是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在今年的林业生产中,各地普遍出现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林业的可喜局面。旗委几大机关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林业。并在今春林业生态建设会上进一步强调,林业要是坚持五个一(即在生态建设中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有一个好规划、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旗政府与各苏木乡镇领导签订了生态建设年任期目标责任状,并把每年任务进行详细分解。使林业生态建设各项指标提前早知道,促使各项工作提前落实,保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市局下乡包点干部,深入第一线,与广大群众同甘苦、共奋战。旗里包乡技术人员亲临现场,严把质量关,形成了各苏木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技术人员现场抓,齐抓共管的好形势,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八)林业自身建设得到了加强

按照两个《决定》的要求和市局统一部署,完成了乡级林业工作站的垂直管理。成立了旗级森林防火办公室,并作为常设机构。在全旗共同努力下,全年未有大小森林火灾发生。今年共开设防火道千米,召开防火会次,组织大型宣传回。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稳定,几年来未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害,尤其是松毛虫大发生已得到了有效遏制。林业公安执法办案进一步规范,全年共查处各种毁林案件起,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在资金紧缺的条件下,我局多方筹措资金,完成林业办公楼建设,改善了办公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我旗的林业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在今春农田防护林建设中,由于土地都承包到户,出现了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问题,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

(二)速生丰产林建设应尽快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林业产业化建设目前看主体是以速生丰产林建设为主商品林基地建设。现在农村和城镇造林积极性都很高,我们要尽快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出台相应技术标准,包括栽植模式、品种选择、经营措施、采伐年限,以满足丰产林建设的需要。

(三)造林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在今年造林中总体质量是比较好的,个别地区只注重完成下达造林指标,重视面积数量,但是具体造林中,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造林成活率低、精品不精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了造林成果。

(四)重造轻管、重乔轻灌思想仍较严重

今年各地群众干部普遍存在栽完树就不再进行管理的重造轻管思想。不抚育、不浇水、牲畜在造林地散放毁林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造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灌木造林上,今年完成的万亩中仅有万亩灌木,占总造林面积的。各地造林仍以乔木(杨树)为主,不管立地条件如何,地下水位高低,全部上杨树,人为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现象的发生。

(五)苗木生产滑坡较大

由于受今年苗木滞销及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育苗面积出现较大滑坡,影响今秋和明春的造林生产。

三、××××年工作安排

××××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我旗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为实现××××年全旗林业生态建设新跨跃,我们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一)工作思路

按照全旗四大战略,××××年林业生态建设思路是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线,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为切入点,把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与农牧民脱贫致富,与产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发展;以抗旱造林为中心,推广抗旱造林新技术,切实提高造林“两率”;以深化林业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私有林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优势产业;以禁垦禁牧围封育林育草为手段,切实保护建设成果,实现林业生态建设新跨越。

总体工作目标是:××××年,全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合格面积万亩,其中营造速生丰产林万亩,农防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育苗完成亩,绿色通道工程完成公里,完成个村屯绿化达标建设。

(二)工作要点

围绕总体工作思路和必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年的工作要点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四大工程,抓好五个基地,做好六项工作。

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就是紧紧围绕退耕还林工程这个中心。退耕还林工程仍然是我旗年年生态建设的骨干工程。我们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以工程为依托,抓好牧业比重较大苏木乡镇的灌草型饲料基地建设,东片、南片农防林兼用材林网格建设,中片乡土树种山杏、桑树、枸杞经济林基地建设,引草入林,引药入林。以宜林荒地造林工程为切入点,将工程的资金优势和个人的造管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工程招标造林、大户造林、招商引资造林。在荒地造林管理上将采取以造林成活和保存兑现荒地种苗补助款的机制,确保造林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突出四大工程

一是突出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在这两个大工程上对我旗有更多投入,按国家要求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并抓好上报的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和小型薪炭林项目立项和实施工作。

二是突出“双百万亩”精品群工程。主要以“”线敖古斯台、巴胡塔、伊胡塔、甘镇历年原有“”工程为依托,按照“双百万亩”工程要求,进一步规划扩建完善穿线,采取多种治理模式、措施,形成“”线十万亩以上各具特色的精品群工程。以浩坦、海力吐、金宝屯、公河来、额莫勒、双胜、向阳等十二个乡镇场为重点,按照“双百万亩”丰产林要求,规划总面积万亩,计划造林面积万亩,利用年左右时间进行大网格和小网格防护林相结合,将原有的防护林贯穿起来,形成规模,成为我旗最大防护林、用材林精品群基地。

三是突出全旗以公路林为主线的林业生态框架工程。以绿色通道建设为切入点,以贯通全旗南北的“”线及贯通东西的“”线、“”线、甘金南线、北线,巴胡塔阿古拉、通库公路、通查线为轴线,打破乡村界限,向两侧延伸,建设宽幅生态主穿带工程。主穿带内体现治理多样性,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飞则飞,宜退则退,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分步实施,形成贯穿全旗的条宽幅绿色屏障。

四是突出天然林草和湿地保护区建设工程。以原有封育、飞播区为重点,建档立卡,树立碑界。以吉尔嘎郎、巴雅斯古楞天然红刺榆分布带,乌兰敖道山杏封育区,阿古拉双合山草原生态风景区,茂道吐至乌兰敖道两侧榆树分布区等天然林草植被较好的地区为重点,设立禁垦禁牧禁伐区,采取封造结合的方式,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通过自然恢复,辅以人工补种、补栽措施,尽快恢复天然林草植被。对巴胡塔阿古拉金宝屯一线长公里、宽公里湿地划为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

抓好五大基地

一是抓好优质灌草型饲料基地。围绕退耕还林工程,结合养畜大户,抓好种灌种草。以“”线以西,甘金北线以北的牧业比重较大的苏木乡镇为重点,围绕着养畜大户,以畜定草,大力发展种灌种草,林间种草,建设优质灌草型牧场及饲草料基地,实现生态建设与高效畜牧业的有机结合。人工种草尽量结合畜牧工程进行。

二是抓好灌木经济林基地。以乡土灌木树种山杏、桑树、枸杞等为重点,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依托,以建设山杏园、桑树园、枸杞园等形式全旗建设好万亩灌木经济林基地,逐年增加,形成产业。

三是抓好林药间作基地。××××年全旗计划抓好万亩林药间作典型,主要在退耕地内推广,以南片、东片、中片苏木乡镇为主,使退耕地发挥更大效益,退耕户受益,避免今后退耕地内种植一年生作物。

四是抓好速生丰产林基地。全旗以向阳、双胜、浩坦、查日苏等东南部平原区苏木乡镇为重点,结合农防林、路防林建设,大力营造新品种速生丰产林,使其形成全旗商品林基地,缓解西北部林木采伐压力,××××年计划建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

五是抓好种苗基地,以国营林场圃及育苗大户为主,抓一批以培育乡土耐旱树种为主的育苗典型,树种主要以红刺榆、五角枫、胡枝子等乡土耐旱树种为主,形成基地,解决我旗长期以来造林以杨树为主,成活率低的问题,提高生态建设质量和效益。

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做好组织考核工作。对全旗生态建设继续严格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一票否决”制度,年初将造林、围封、飞播、育苗、生态经济圈等指标下达给苏木乡镇,作为年度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林业生产结束后,对各苏木乡镇的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验收,根据验收结果,按照规定兑现奖惩,形成激励机制。

二是做好工程质量督查和科技服务工作。为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我们将组织林业技术员和乡镇干部队伍深入造林第一线,包乡包村包地块,指导林业生产,严把施工的各环节关。在造林前,对技术人员和造林大户进行层层培训,要求各地在生产中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和作业设计,没有规划设计不准造林,技术责任不落实不准造林,不整地不浇水不准造林,苗木不具备“两证一签”不准造林,没落实抚育管护责任不准造林。推行浇水造林,推广覆膜造林,大坑大水,掐头定干,容器苗造林等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对没有水源条件的地区组织群众利用抗旱桶拉水造林。要按照造林成果兑现种苗补助资金。

三是做好政策兑现工作。退耕还林工程验收和补助政策的兑现,是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为把好检查验收关,政府组织纪检、林业、财政、经管、粮食等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相关规定,逐乡村、逐地块、逐户进行检查验收,并由农户进行签字确认,并公示。填写《退耕还林验收证》,苏木乡镇依据《验收证》和《退耕还林合同书》填写核发《退耕还林证》,做为退耕户兑现钱粮相关政策的依据,在发放钱粮补助时,根据国家和自治区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将种苗造林补助费、钱粮补助足额发放到退耕户手中,取信民众,杜绝乡镇嘎查集中领取钱粮和搭车收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越级上访。

四是做好补植补造工作。造林补植是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果极为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致使一些造林地由于补植没有跟上而失败。今后,凡是当年的造林未达到验收标准的,要在雨季和秋季进行补栽上。当年补栽不完的,第二年春季也要补栽上。要采用大坑大水保成活办法,做到一次补栽成功。这要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要常抓不懈。××××年,要对前两年退耕还林进行全面补植。

五是做好项目内业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和退耕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对××××年××××年的退耕资料进行了搜集立卷,专门设立退耕档案室,由专人负责管理。为退耕户兑现钱粮补助,保护退耕户合法权益,确保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了完备的档案资料。对验收合格的退耕地块及时办理土地使用变更手续,核发林权证,依法实施资料管理,做到树定根、林定权、人定心,为退耕还林工程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最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2

一、主要成果及特点

今年,全旗共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占市下达任务的,占旗下达任务的其中春雨季完成人工造林万亩,秋季成人工造林万亩;合格面积万亩占旗下达任务的。退耕还林完成万亩,占下达任务的荒地造林完成万亩,占下达任务的双百万工程完成万亩,占市下达任务其中综合治沙完成万亩,丰产林完成万亩。在三个薄弱环节中,农防林完成万亩公路绿化公里村屯绿化个;封山育林完成万亩,占市下达任务的育苗完成亩,占市下达任务。

从林业生态建设各项指标看,都处于良好发展态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双百万亩”工程开局良好。按照全市林业工作的安排,“双百万亩”工程是全市今后五年核心工程、示范工程。今春我们重点抓了这项工程。首先在布局上,坚持集中连片,实行整体推进。工程重点安排个苏木乡镇,年规划完成全旗综合治沙万亩,速生丰产林万亩,杜绝了撒胡椒面的做法。二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在工程施工上,把工作重点放在造林质量上。甘旗卡镇营造的千亩沙地速生丰产林,选用年生,胸径在厘米以上杨树苗,进行开浅沟,深栽植,栽后采用大水漫灌,修杈留全株,效果非常好。三是把“双百万亩”工程和原有“”工程对接,扩大规模。我们在安排工程地块时,尽量和原有“”工程连接起来。从原来千亩地块扩大到万亩和几万亩,尽量形成规模。四是把“双百万亩”工程和林产业结合起来,围绕林产业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大丰产林营造速度。由于安排妥当,今年“双百万亩”工程效果非常好,今年全旗完成综合治沙精品工程万亩,丰产林建设万亩。尤其是速生丰产林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三个薄弱环节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今年的农防林建设、公路林建设和村屯绿化动手早、完工快、效果好。全旗今春完成农防林建设万亩公路林建设公里村屯绿化完成个。农防林、公路林建设是近几年比较突出的一年。在工程施工上,我们把农防林建设和道路建设结合起来,采用大网格、宽林带,打破村屯界线,进行整体规划,综合治理。欧里苏木五个嘎查统一规划,进行集中栽植,他们采用半地下畦田整地,栽二年生标准苗,栽后浇水,一春完成农防林建设公里。海力吐镇、金宝屯镇、协尔苏镇、浩坦苏木、打破苏木乡镇界线,实行联网。四个单位一春完成农防林建设达公里,仅海力吐镇一春就完成公里农防林建设。按照总体规划,要在原基础上向四周幅射,最后形成覆盖十二个苏木乡镇、二个农场控制面积万亩,纯造林面积万亩的我旗东部、南部农防林、牧防林兼用材林基地,今年刚刚开了个头。公路林建设进展很快,巴阿公路公里公路林一春完成了任务。目前国、省、旗三级公路已基本全部绿化,乡与乡之间公路凡是定线也已绿化完成,村与村之间公路是今后绿化重点。全旗个嘎查村以村旁、宅旁绿化基本成型,但村内重要街道绿化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三)补植补栽工作扎实进行。⒉⒊××年我旗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万亩,其中退耕万亩,荒地造林万亩,为确保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要求标准,从去秋、今春、雨季、今秋,各苏木乡镇对三年工程全面进行补植补栽,做到大坑大水认真栽植。确保一次性补植成活。据统计,全旗已完成三年工程补植万亩。

(四)私有林业发展势头强劲。为了提高全社会造林积极性。我们放开了手脚,大力发展私有林业。认真贯彻“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林业政策。实现了从原先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根本性转变。坚持以户为主,责、权、利相统一。完善和鼓励各种投资主体,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靠利益和市场两个机制,调动广大群众造林积极性。在今春完成的造林面积中,全部都是个体造林和引资造林,即使是集体统一营造的路林和农防林,栽完后有的卖到户,有的是无偿分到户,全部实现了不造无主林。

(五)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得到普遍推广。随着大规模性群众造林活动的开展,抗旱造林系列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在今春的造林生产中,各地普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选择好的造林地块,实行先易后难。广泛应用半地下畦田整地、机械开沟、沟内挖穴造林、钻孔造林、座水造林等技术。据统计,今年全旗开沟造林面积达万亩,钻孔造林万亩,半地下畦田整地达万多亩。与此同时,我们严把种苗关口,坚持苗木品种对路,保鲜措施得力,苗木质量要达到规定标准,实行就地育苗,就地用苗,随起随栽,栽后截干,小白龙漫灌,浇后回土,千方百计提高造林抗旱能力。在今年造林完成面积中以上面积都浇上了第一遍水。(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六)林业产业化发展倍受关注。随着全市“双百万亩”工程的启动,丰产林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一些有见识的农牧民把资金投向林业,投向用材林、甸子地、丘间低地、农防林带、河流两岸都成了投资造林的热点地方。造供孩子念书林、养老林已成了一个新的时尚。一些城镇下岗职工、在岗职工和退休人员也不放过这个发展机会,纷纷到农村买地造林或购买造完的林。外地客商也看到了后旗廉价土地和廉价劳动力资源,也把资金投向林业,特别投向丰产林这块。据统计,今年造林仅外商投资达多万元,造林面积达万多亩,城镇居民投资达多万元,造林面积万多亩,引进大型细木工厂个,林业产业化成为我旗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七)“二个一”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坚持对林业生态建设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实行生态建设“一票”否决制,是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在今年的林业生产中,各地普遍出现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林业的可喜局面。旗委几大机关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林业。并在今春林业生态建设会上进一步强调,林业要是坚持五个一(即在生态建设中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有一个好规划、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旗政府与各苏木乡镇领导签订了生态建设年任期目标责任状,并把每年任务进行详细分解。使林业生态建设各项指标提前早知道,促使各项工作提前落实,保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市局下乡包点干部,深入第一线,与广大群众同甘苦、共奋战。旗里包乡技术人员亲临现场,严把质量关,形成了各苏木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技术人员现场抓,齐抓共管的好形势,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八)林业自身建设得到了加强

按照两个《决定》的要求和市局统一部署,完成了乡级林业工作站的垂直管理。成立了旗级森林防火办公室,并作为常设机构。在全旗共同努力下,全年未有大小森林火灾发生。今年共开设防火道千米,召开防火会次,组织大型宣传回。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稳定,几年来未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害,尤其是松毛虫大发生已得到了有效遏制。林业公安执法办案进一步规范,全年共查处各种毁林案件起,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在资金紧缺的条件下,我局多方筹措资金,完成林业办公楼建设,改善了办公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我旗的林业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在今春农田防护林建设中,由于土地都承包到户,出现了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问题,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

(二)速生丰产林建设应尽快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林业产业化建设目前看主体是以速生丰产林建设为主商品林基地建设。现在农村和城镇造林积极性都很高,我们要尽快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出台相应技术标准,包括栽植模式、品种选择、经营措施、采伐年限,以满足丰产林建设的需要。

(三)造林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在今年造林中总体质量是比较好的,个别地区只注重完成下达造林指标,重视面积数量,但是具体造林中,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造林成活率低、精品不精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了造林成果。

(四)重造轻管、重乔轻灌思想仍较严重

今年各地群众干部普遍存在栽完树就不再进行管理的重造轻管思想。不抚育、不浇水、牲畜在造林地散放毁林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造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灌木造林上,今年完成的万亩中仅有万亩灌木,占总造林面积的。各地造林仍以乔木(杨树)为主,不管立地条件如何,地下水位高低,全部上杨树,人为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现象的发生。

(五)苗木生产滑坡较大

由于受今年苗木滞销及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育苗面积出现较大滑坡,影响今秋和明春的造林生产。

三、××年工作安排

××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我旗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为实现××年全旗林业生态建设新跨跃,我们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一)工作思路

按照全旗四大战略,××年林业生态建设思路是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线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为切入点,把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与农牧民脱贫致富,与产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发展;以抗旱造林为中心,推广抗旱造林新技术,切实提高造林“两率”;以深化林业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私有林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优势产业;以禁垦禁牧围封育林育草为手段,切实保护建设成果,实现林业生态建设新跨越。

总体工作目标是:××年,全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合格面积万亩,其中营造速生丰产林万亩,农防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育苗完成亩,绿色通道工程完成公里,完成个村屯绿化达标建设。

(二)工作要点

围绕总体工作思路和必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年的工作要点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四大工程,抓好五个基地,做好六项工作。

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就是紧紧围绕退耕还林工程这个中心。退耕还林工程仍然是我旗年年生态建设的骨干工程。我们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以工程为依托,抓好牧业比重较大苏木乡镇的灌草型饲料基地建设,东片、南片农防林兼用材林网格建设,中片乡土树种山杏、桑树、枸杞经济林基地建设,引草入林,引药入林。以宜林荒地造林工程为切入点,将工程的资金优势和个人的造管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工程招标造林、大户造林、招商引资造林。在荒地造林管理上将采取以造林成活和保存兑现荒地种苗补助款的机制,确保造林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突出四大工程

一是突出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在这两个大工程上对我旗有更多投入,按国家要求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并抓好上报的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和小型薪炭林项目立项和实施工作。

二是突出“双百万亩”精品群工程。主要以“”线敖古斯台、巴胡塔、伊胡塔、甘镇历年原有“”工程为依托,按照“双百万亩”工程要求,进一步规划扩建完善穿线,采取多种治理模式、措施,形成“”线十万亩以上各具特色的精品群工程。以浩坦、海力吐、金宝屯、公河来、额莫勒、双胜、向阳等十二个乡镇场为重点,按照“双百万亩”丰产林要求,规划总面积万亩,计划造林面积万亩,利用年左右时间进行大网格和小网格防护林相结合,将原有的防护林贯穿起来,形成规模,成为我旗最大防护林、用材林精品群基地。

三是突出全旗以公路林为主线的林业生态框架工程。以绿色通道建设为切入点,以贯通全旗南北的“”线及贯通东西的“”线、“”线、甘金南线、北线,巴胡塔阿古拉、通库公路、通查线为轴线,打破乡村界限,向两侧延伸,建设宽幅生态主穿带工程。主穿带内体现治理多样性,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飞则飞,宜退则退,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分步实施,形成贯穿全旗的条宽幅绿色屏障。

四是突出天然林草和湿地保护区建设工程。以原有封育、飞播区为重点,建档立卡,树立碑界。以吉尔嘎郎、巴雅斯古楞天然红刺榆分布带,乌兰敖道山杏封育区,阿古拉双合山草原生态风景区,茂道吐至乌兰敖道两侧榆树分布区等天然林草植被较好的地区为重点,设立禁垦禁牧禁伐区,采取封造结合的方式,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通过自然恢复,辅以人工补种、补栽措施,尽快恢复天然林草植被。对巴胡塔阿古拉金宝屯一线长公里、宽公里湿地划为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

抓好五大基地

一是抓好优质灌草型饲料基地。围绕退耕还林工程,结合养畜大户,抓好种灌种草。以“”线以西,甘金北线以北的牧业比重较大的苏木乡镇为重点,围绕着养畜大户,以畜定草,大力发展种灌种草,林间种草,建设优质灌草型牧场及饲草料基地,实现生态建设与高效畜牧业的有机结合。人工种草尽量结合畜牧工程进行。

二是抓好灌木经济林基地。以乡土灌木树种山杏、桑树、枸杞等为重点,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依托,以建设山杏园、桑树园、枸杞园等形式全旗建设好万亩灌木经济林基地,逐年增加,形成产业。

三是抓好林药间作基地。××年全旗计划抓好万亩林药间作典型,主要在退耕地内推广,以南片、东片、中片苏木乡镇为主,使退耕地发挥更大效益,退耕户受益,避免今后退耕地内种植一年生作物。

四是抓好速生丰产林基地。全旗以向阳、双胜、浩坦、查日苏等东南部平原区苏木乡镇为重点,结合农防林、路防林建设,大力营造新品种速生丰产林,使其形成全旗商品林基地,缓解西北部林木采伐压力,××年计划建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

五是抓好种苗基地,以国营林场圃及育苗大户为主,抓一批以培育乡土耐旱树种为主的育苗典型,树种主要以红刺榆、五角枫、胡枝子等乡土耐旱树种为主,形成基地,解决我旗长期以来造林以杨树为主,成活率低的问题,提高生态建设质量和效益。

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做好组织考核工作。对全旗生态建设继续严格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一票否决”制度,年初将造林、围封、飞播、育苗、生态经济圈等指标下达给苏木乡镇,作为年度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林业生产结束后,对各苏木乡镇的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验收,根据验收结果,按照规定兑现奖惩,形成激励机制。

二是做好工程质量督查和科技服务工作。为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我们将组织林业技术员和乡镇干部队伍深入造林第一线,包乡包村包地块,指导林业生产,严把施工的各环节关。在造林前,对技术人员和造林大户进行层层培训,要求各地在生产中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和作业设计,没有规划设计不准造林,技术责任不落实不准造林,不整地不浇水不准造林,苗木不具备“两证一签”不准造林,没落实抚育管护责任不准造林。推行浇水造林,推广覆膜造林,大坑大水,掐头定干,容器苗造林等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对没有水源条件的地区组织群众利用抗旱桶拉水造林。要按照造林成果兑现种苗补助资金。

三是做好政策兑现工作。退耕还林工程验收和补助政策的兑现,是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为把好检查验收关,政府组织纪检、林业、财政、经管、粮食等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相关规定,逐乡村、逐地块、逐户进行检查验收,并由农户进行签字确认,并公示。填写《退耕还林验收证》,苏木乡镇依据《验收证》和《退耕还林合同书》填写核发《退耕还林证》,做为退耕户兑现钱粮相关政策的依据,在发放钱粮补助时,根据国家和自治区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将种苗造林补助费、钱粮补助足额发放到退耕户手中,取信民众,杜绝乡镇嘎查集中领取钱粮和搭车收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越级上访。

四是做好补植补造工作。造林补植是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果极为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致使一些造林地由于补植没有跟上而失败。今后,凡是当年的造林未达到验收标准的,要在雨季和秋季进行补栽上。当年补栽不完的,第二年春季也要补栽上。要采用大坑大水保成活办法,做到一次补栽成功。这要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要常抓不懈。××年,要对前两年退耕还林进行全面补植。

五是做好项目内业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和退耕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对××年××年的退耕资料进行了搜集立卷,专门设立退耕档案室,由专人负责管理。为退耕户兑现钱粮补助,保护退耕户合法权益,确保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了完备的档案资料。对验收合格的退耕地块及时办理土地使用变更手续,核发林权证,依法实施资料管理,做到树定根、林定权、人定心,为退耕还林工程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最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3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面对生态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与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赋予了林业首要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了林业重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了林业基础地位;从维护本国生态安全和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以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持续开展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林业与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有效改善了中国的生态状况,而且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国政府在领导人民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战略眼光关注着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森林问题、生态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标志,逐步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以同志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森林问题极为重视。*年,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年,他又进一步指出:“要看到林业、造林,这是我们将来的根本问题之一。”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确定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有力推动了森林资源发展。

*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并决定*月*日为中国植树节。*年*月,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从中国最高领导人到亿万民众持续*年,年年履行植树义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亿人次,义务植树*亿株。当时一位关注世界森林的当代著名林学家、英国人理查德·迈克尔评价说,中国的义务植树,为全世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改善生态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中国政府的决心也是极其坚定的。*年后,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号召,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中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也在中国诞生。中国政府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年,刚刚走进小康的中国毅然决定,在今后十几年内,投资几千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在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着创新和发展。*年*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年*月,中国政府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发出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基本格局。

在深刻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以对民族和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国家”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描绘了新世纪中国生态建设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和成果的反映,它摈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走上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伟大征程。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世纪人类文明的旗帜和方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经过艰辛探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在自身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在谋求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主席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向世界庄严承诺:到*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提高到*%,并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这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又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

中国政府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放在了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增加到目前的*.*%,森林蓄积量达到*.*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到*.*亿立方米。

(一)人工林面积占世界人工林面积近*/*。目前,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居世界首位。*—*年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万公顷,而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万公顷。中国人工林年均增量占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这一重大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

(二)严格保护天然林。中国天然林面积为*.*亿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为加强天然林保护,在试点阶段投入*亿元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决定,从*—*年投入*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经过*年的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亿立方米,有效地保护了*.*万公顷森林,工程区内净增森林面积*.*万公顷,净增森林蓄积*.*亿立方米。

(三)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一是建立了以森林限额采伐、林权登记发证、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和森林资源定期清查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年来,中国森林火灾受害率平均控制在*.*%。以下,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三是建立了森林资源监督制度。这些制度的形成,促进了森林资源消长的良性循环。

三、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万亿吨碳,其中*.*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中国政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森林的“碳汇”功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中国森林资源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年,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亿吨。*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以上。*年底,来自中国、芬兰、苏格兰及美国等国的*位不同学科的国际著名专家共同对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年间,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二)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为推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年*月,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有关单位和机构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该基金是中国绿化基金会的专项基金,旨在通过企业、个人或组织出资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并将所造林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登记在出资方的社会责任账户并予以公布,以此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贡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先期注资*亿元人民币。

(三)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中国现有灌木林、薪炭林、林业剩余物,每年可提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量为*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约*亿吨。中国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万公顷,种子含油量在*%以上的植物有*种。中国森林资源中果实富含淀粉的树种也很丰富,如栎类果实经加工提炼可转化燃料乙醇和生物化工产品,现有面积达*多万公顷。中国现有宜林荒山荒地*多万公顷和近*亿公顷的盐碱地、沙地以及矿山、油田的复垦地等边际性土地。为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中国政府编制了《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中国国家林业局先后与中国石油、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开展了合作。*年已在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合作建设油料能源林基地*万亩,并积极推动林业生物柴油加工业的发展。

四、沙化土地治理

中国是受土地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为遏制土地沙化,中国政府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顽强奋斗,使沙化土地扩张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全国土地沙化由*世纪*年代末期年均扩展*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平方公里。

(一)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建设范围涉及中国北方*个省区市的*个县,规划造林*.*万公顷,建设期*—*年,将历时*年。经过近*年的建设,累计造林保存面积*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年的*.*%增加到*.*%,森林蓄积量由*.*亿立方米增加到*亿立方米;*%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营造经济林*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万吨,占全国产量的*/*。

(二)强化京津风沙源治理。中国政府于*年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省区市的*个县(区、旗),规划治理总面积*.*万公顷。到*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万公顷,实行禁牧面积*.*万公顷,生态移民*.*万人。*年与*年相比,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植被多样性指数提高*.*—*.*,向大气释尘量下降*.*%。

(三)建设规模宏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中国平原地区耕地和人口约占全国的*%,是粮食主产区,也是无林少林地区。为了改善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中国政府组织人民大力开展平原绿化。从*年到*年,全国平原地区累计完成造林*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年的*.*%提高到现在的*.*%,新营造农田防护林*.*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由*年的*.*%增加到现在的*%,*万公顷农田得到保护。

五、湿地保护与恢复

中国湿地总面积约为*多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中国湿地保存了全国*%的可利用淡水资源。中国湿地保护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保护强度大,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年,中国政府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年)》,计划投资*亿元,实施*多个项目。目前,已审批实施近*个项目。在国家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处,面积*万公顷;建立*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使*万公顷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二)加强三江源湿地保护。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为保护这一地区的湿地,*年中国政府建立了三江源部级自然保护区,将生态功能最重要的*.*万平方公里区域纳入保护范围;*年制定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计划投资*亿元,对河流、高原、湖泊、沼泽等类型的湿地进行重点保护,同时通过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措施,全面保护和恢复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六、水土流失治理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年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中国政府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放在灾后重建综合措施的首位,并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年,*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个县、*.*亿农民,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万公顷、封山育林*万公顷。中央财政需投入*亿元,到*年已投入*亿元。为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年*月,中国政府又作出了现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期满后再延长一个周期的重大决策,中央将新增投入*亿元,使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达到*亿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占国土面积*%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个多百分点,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据四川省水文监测,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后,*年与*年相比,长江一级支流年输沙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岷江夹江站减少*.*%,嘉陵江亭子口站减少*%,涪江射洪站减少*.*%。

(二)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流域涉及*个省区市,总面积约*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人为破坏,长江流域森林植被大量减少,生态严重恶化,洪灾、旱灾、泥石流成为长江流域的三大心腹之患。为恢复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年中国政府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共完成营造林*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净增*.*个百分点。

(三)构筑万里海疆生态屏障。*年中国政府启动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覆盖沿海*个省区市、*个有海岸线的县,累计完成营造林*.*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个百分点;新造和更新沿海基干林带*公里,使海岸基干林带达到*.*万多公里。为吸取印度洋海啸的惨痛教训,中国政府已经进一步修编了工程建设规划,决定到*年,再投资*.*亿元,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七、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中国野生动植物极其丰富,仅脊椎动物就有*种,居世界前列;高等植物达*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政府于*年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野生动物保护。一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绿盾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二是强化栖息地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形式,有效保护和改善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三是拯救繁育珍稀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种群达到*只,野外种群数量达到*只;朱鹮从*年发现时的*只,增加到*多只。四是积极推动野生动物资源繁育。五是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在候鸟等野生动物重要聚集分布区域建立了*处部级、*处省级和*余处市县级监测站,布设监测点和巡查路线近万处。

(二)野生植物保护。中国政府颁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初步建立起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网络体系,涵盖了*%的高等植物种类和*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主要栖息地。建立了*多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因保存中心和*多家植物园、树木园,保存了中国植物区系成分植物物种的*%,上千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处,覆盖了*%以上的陆地国土面积,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小区*万多处,总面积*多万公顷。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有效保护了*%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野生动物种群和*%的高等植物群落。

八、发展林业产业

立足国内解决木材需求是中国的基本政策。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国内的木材需求,从*世纪*年代开始,中国陆续建立了*个国有林场,森林面积达*.*万公顷,其中培育人工林*.*万公顷,*世纪*年代又大力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年中国政府又启动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目前,全国已营造速生丰产林*万公顷。

在以速生丰产林、纸浆林、能源林等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迅猛发展。中国人造板、木质地板、竹材及竹制品、家具、松香等产品产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为繁荣国际市场发挥了作用。

九、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致力于使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政府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每年开展“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行动,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拍摄制作了系列电视专题片《森林之歌》,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人与自然”、“绿色时空”、“绿野寻踪”等专题节目。创办了《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与人类》、《国土绿化》、《生态文化》等报刊。树立了林业英雄马永顺、治沙女杰牛玉琴和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等先进模范人物,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推动生态建设。

深入开展“林业与构建和谐社会”、“林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林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业与国家安全”、“林业与节能减排”等重大生态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论林业》、《论林业》、《刘少奇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论》、《生态文明建设论》等重要图书。举办了中国林业产业国际博览会、森林旅游博览会、花卉博览会、生态文化节、竹文化节、湿地保护论坛、国际沙漠论坛、绿色财富论坛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

十、加强生态领域国际合作

生态危机没有国界,保护生态需要全球的共同行动。中国政府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进全球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认真履行国际公约。

——中国于*年*月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年和*年连续当选为公约常委会副主席国和亚洲地区代表。中国成立了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履约管理体系。

——中国于*年*月*日加入湿地公约,目前为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和公约财务小组成员国。中国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为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总目标下的优先行动,认真履行公约的各项义务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中国政府先后成立了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和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

——中国于*年*月*日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不承担减排义务。但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实行节能减排,并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中国于*年*月*日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政府建立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基本制度,实行了野生生物资源有偿使用和限额使用制度;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行动计划》、《中国*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

——中国于*年*月*日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担任第一届科技委员会主席和第六届缔约方大会副主席。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履约行动方案,将荒漠化防治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

——中国于*年*月*日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初步形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机构体系框架。

(二)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先后与世界上*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国国家林业局代表中国政府先后与*个国家签署政府间合作协定,与*个国家签署了*个部门间合作协议(备忘录)。

十一、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中国已经走上了依法治林的轨道,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了执法体系。建立了林政管理、森林公安、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植物检疫等方面的执法机构和队伍。

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生态建设投入。“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林业投资*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后前*年总和的*.*倍。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地、县四级林业科学技术研发体系、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体系、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林业科技管理体系。“十五”以来,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制定了《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取得了*多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科研成果,推广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林业科技贡献率已由*年的*.*%提高到*年的*.*%。

十二、生态建设的战略重点

中国的林业与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中国政府站在维护国家和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将继续实施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力争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并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较大贡献。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中国政府将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力争到*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增加森林的固碳总量。加快构建“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推动亚太地区森林资源恢复和发展。

——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

——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加强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加快推进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力争到*年,使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到*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个,*%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保护和管理体系。

——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所有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良好保护,维护物种安全。

——努力保障木材供应。立足国内保障和改善木材等林产品供给。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力争到*年完成*万公顷的建设任务。

——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力争到*年,使我国人均占有食用木本植物油达到*.*公斤,人均占有水果达到*公斤,人均占有木本粮食*公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民营养水平作出贡献。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4

一、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1、内涵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2、特点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3、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1、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表现在问题不足,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林分蓄积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5%左右;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工区和东北地区,西部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经营水平低,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

2、人口、经济调整增长带来对森林资源的高需求,森林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仍相当尖锐,带来森林资源的巨大消耗。

3、林业投入长期不足。近年启动的国家林业六大生态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国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所占比重不高,生态建设投入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4、林业行业各项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影响社会资源向林业行业集中,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5、我国主要林区90%为山区,森林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完全协调好。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滞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5

关键词:榆林地区;林业推广;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在过去林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未充分重视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林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榆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为了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应当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以此为前提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为其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1指导生态林业建设

为了确保生态林业建设更好发展,在建设生态林业过程中,必须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将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落到实处,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榆林地区林业分布较广泛,各地的地理环境会对林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应当采取相应的林业技术,更好地应对生态林业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强化林业技术推广更加彰显其重要性,通过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更好地保证生态林业建设符合自然规律,科学配置森林资源,增强林业生态效益,还能节约大量资金,这对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2对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维护生态系统难度非常大。森林自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对林业生态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及复杂性,而且需要投入很长时间用于林业建设,还时常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更好地确保林业生态平衡。因此,大力推广林业技术是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关键,更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

2榆林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现状

2.1林农缺乏专业素质

现如今,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广大林农专业知识不足,技术能力缺乏,而且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对现代林业技术以及管理知识充分掌握,依然运用传统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林业生态技术建设,致使生态林业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很难保证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也阻碍其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1]。

2.2技术较为单一

榆林地区在进行生态林业建设时,有的管理人员年龄较大,工作时间长,虽然这类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出经验作用,推动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然而这些人员却不是很了解现代先进林业技术,而且在创新林业技术方面不足,以至于推广林业技术时是在有关规范要求下按部就班地进行,运用落后的推广方式及单一的林业技术,无法适应当前林业管理发展需求,更影响工作效率,阻碍林业健康发展。

2.3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现如今,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渐提升,环境质量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世界发展大环境下,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在建设生态环境过程中,很多人认识不足,只看到一些表面理念,未能真正在行动中落实,特别是进行生态林业建设时,依然采取较为粗放的建设与管理方法,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很大阻碍。应用林业技术时,必须要在有关管理操作下进行,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观念没有得到及时转变,对工作效率造成很大影响,更阻碍相关技术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榆林地区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带,开展森林管理需要很多年轻工作人员投入,就目前情况来看,从事森林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影响林业推广和应用,以至于时常出现困难。虽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林业技术,但在推广应用上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生态林业发展进程受阻的问题[2-3]。

2.4推广制度不完善

由于推广制度不完善,致使推广林业技术相应方式不正确,对生态环境发展建设难以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推广林业技术工作人员受自身知识水平限制,实际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阻碍林业技术的高效推广,更影响林业技术应用,特别是林业技术建设正处于初始阶段,没有完善的推广制度作为支撑,严重影响到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林业技术推广的相关对策

3.1充分重视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林业工作人员要对林业技术推广有充分的认识,对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掌握,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成效。政府部门也应对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给予重视,加大投入水平,为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组织强化培训,使其对先进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确保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更大实效[4]。

3.2扩大资金支持,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

在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扩大资金投入水平,促进生态林业建设获得更好的发展,打造专业的林业生态基地,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生态林业合理调整,更好地确保生态林业种植调节发展要求,完善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与物质支撑。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通过试验场所与展示基地建设,更好地推广先进林业技术。并不断完善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分配机制,保证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好地科学规划林业生态系统,提高其建设水平,为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大力推广林业技术

对新型林业技术进行革新和发展,强化技术推广与应用,发挥宣传作用优势,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大背景,宣传推广林业技术,必须要以市场为中心,充分确立企业经济以及价值诉求点,把林业技术和实际经济效益结合并扩大宣传,促进林业技术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其经济战略价值。有关企业和工作人员引入现代林业技术后,加强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扩大宣传,开展大规模的试验,为其广泛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技术时,还应充分重视监督管理工作,并利用实践结果,对林业技术有效性进行检验,以此为前提构建更加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作用[5]。

3.4丰富服务模式

工作人员应当提高自身认识水平,更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林业建设过程当中推广链的重要性,并结合区域实际构建良好的林业技术推广条件,增强林业技术推广理念与认识,充分做好林业技术推广设施建设工作。结合区域实际,打造林业资源库,利用这一平台,定期展示现代林业技术,并借助平台实现林业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这对生态林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6-7]。也可打造林业示范基地,展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扩大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整体水平。

3.5针对性地构建林业监测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林业建设整体水平,依照林业发展实际,认真监测,因此构建林业监测体系,能够更好地应对推广林业技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病虫害问题对林业危害极大,为了更好地防治林业病虫害,确保林木健康生长,构建针对林业病虫害的预警监测体系,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能够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8]。

3.6强调因地制宜

推广林业技术过程当中,不仅要保证技术先进性,还应当充分落实因地制宜原则,增强技术适应性,依照区域实际发展,科学调整林业产业结构,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栽植,并考虑林业生态建设全局,对不同层面进行审视,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将整体规划充分落到实处,还应当考虑区域间的差异性,避免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决策,结合本地实际,采用先进的推广技术措施,增强林业技术推广成效,优化整个产业结构,促进林业生态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南娣.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8(11):78-79.

[2]吕亚青.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5):177.

[3]胡进.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刘文全.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5):257,265.

[5]刘衍强.新形势下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189.

[6]邓国书.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20,18(14):72-73.

[7]韩岳洋.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花卉,2019(24):264-265.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业生态;建设思路

1生态经济的界定

“生态”一词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主要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场所,经过时间的发展,逐渐延伸成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经济则注重经济学分析,既强调物质财务,同时,也注重精神层级的财富[1]。具体而言,生态经济是指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生态经济下林业生态建设的特点

生态经济是绿色经济,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下的林业生态建设要重视长远发展,具有鲜明特点[2]。1)可持续性。生态经济下的林业生态建设,必须注重可持续性,从长远眼光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开发与保护。2)因地制宜性。林业生态建设不能囫囵吞枣,要突出区域性,结合区域林业建设的实际与特点来实施。3)融合性。林业生态建设不能纯粹停留在自然资源发展层面,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既要注重林业生态的建设与保护,又要重视林业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开发。

3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3.1缺少对林业生态的了解。近几年来,即便我国林业机构已经加大了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力度,投放了大量的经费和成本,并且也获取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约制,导致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这给林业生态经济的今后发展带来了影响。由于诸多领域没有给予林业生态作用高度注重,缺少对林业生态的了解,为了获取更好的效益,存在大量砍伐树木的现象,进而给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带来了约制。并且,我国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时,往往过于注重短期效益,没有制定完善的长期发展标准,进而导致在进行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使得人们关注的问题也往往流于表面化,重视眼前效益,忽视长远发展标准,没有对生态环境加以科学保护,从而阻碍了林业生态经济建设工作的落实。3.2林业生态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当前,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管理工作时,由于没有结合当前林业发展需求来进行管理,导致管理结果差强人意。具体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针对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非人为因素问题,林业部门虽然建立了诸多应急对策,但是如果发生业务分离现象,必将会使得部分内容出现重复[3]。并且,不管是面临其他问题,还是存在自然问题,都要求对林业生态建设方案以及流程加以修正,如果无法实现各项组合的优化和完善,将会引发业务功能不满足现实要求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体林业生态建设的平稳性。其次,在落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时,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并且缺少规范的技术支撑,在某种程度上将会给林业发展带来影响。即便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土地宽广,各个领域含有的质地将会存在很大差异,现代化技术不能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进而有些领域将无法应用这些技术,给林业生态建设环节中问题处理增添难度。3.3林业内部之间缺少交流。林业生态建设的完善性和协调性,在某种程度上将会给建设效果带来直接影响。但是,我国在落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时,往往存在独立性,各个部门不能及时交流,相关数据不能第一时间传递和共享,导致各个部门不能对其他部门运营状况有所认识,使得林业生态建设缺少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而给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的提升带来影响[4]。由于林业生态建设规模比较大,这给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从实际角度来说,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特别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没有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知识较为滞后,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时,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结合相关标准来落实,存在违规操作现象,给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造成约制。

4生态经济下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4.1提升林业生态认识。在实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工作时,为了将林业生态经济自身作用全面发挥,就要给予林业生态经济高度注重,提升对林业生态发展的了解,明确当前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发展状况,合理优化林业生态经济体系构建措施。并且,在构建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林业应该对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状况有所认识,同时给予大自然充分注重,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结合。在做好生态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应加强管理力度,做好保护工作,杜绝乱砍乱伐。针对天然林中次生幼林、中林等现象,相关部门应全封闭管理工作。而对于低产林,需要分析其种类和特性,实施针对性改造和优化,从而实现林业生产力的提高。4.2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首先,做好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工作,让人们对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有所认识,并且相关部门需要对应的法律体系,降低随意砍伐树木的几率。其次,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结合到企业,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功能性,在对生态环境实施维护的基础上,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保证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最后,将原始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做好各个部门的交流工作,合理分配相应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管,提升管理水平,让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顺利落实。此外,为了获取更多的林业生态经济效益,还要保证林业生态具备较强的平稳性和多样性。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繁多,并且各个领域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时,不可过于局限性,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实施统筹和规划,以此促进林业建设的稳定发展。根据各个领域的真实状况,合理设定发展形式,并且把农业、牧业以及渔业等融合到其中,这样不但可以实现生态系统平稳性的提升,同时还能给林业资源应用和开发提供条件。4.3实现各个部门的充分交流。由于领域的不同,真实状况也会大不相同。因此,各个领域在落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时,需要做好各个部门的交流工作,结合林业生态真实状况加以客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建设模式,不可一味的采用同一种建设模式。因此,要想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模式的规范性,就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该领域的气候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种植对应的树木,并且优化管理模式。在同一个领域中,可以将相同或者相似的领域组织规划融合到其中,有针对性开展建设工作,从而提升建设质量。推动林业生态的长远发展,是当前落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林业部门应该充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做好林业生态建设的研发、规划和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对应的标准和政策,迎合林业生态长远发展。在实施林业生态发展时,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拒绝破环发展。要以战略眼光看待林业生态的长远发展,既要加大科学规划工作,同时加大林业生态标准的制定与出台,给林业生态发展实现有章可循。此外,具体实施中要开展科学管理,确保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发展。

5结语

生态经济下的林业生态建设,必须结合当前建设实际,既要着手于封山育林这类基础管理工作,同时,要放眼长远发展,推行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黄亮.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6):36.

[2]叶永军.当前宁夏林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乡村科技,2017,(3):23.

[3]谢郁春.林业生态修复现状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7,(7):21.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林政资源管理;林业生态建设;探究

1林政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1抓好林权管理。倡导科学制定林权流转制度,不仅要逐步增强林农参与林权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切实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注重建立健全完善的利益、权责捆绑的经营管理制度,应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对商品林、生态林等的不同定位,更要深化加强对生产要素的有效优化和合理配置,充分将生态建设放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1.2抓好林地管理。要进行科学的长远规划,应该统筹全局、科学规划、立足现实来全面确保林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还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前沿性,林地是森林资源的基础,因此要做好对现有林业的保护和扩展,避免出现因过度毁林等不良行为造成的生态隐患,同时要严格控制林木采伐,想方设法扩大林地面积来增加造林规模,并且有针对性的联系实际,借助林地保护利用的有效规划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步。1.3抓好林木经营管理。应该注重科学的经营管理,要做好细化管理措施,强化管理手段,加大惩处力度且坚持预防与惩处并重,同时牢固树立林木主体意识,提高人们深刻认识到林木对构建现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可以辅助以必要的林木宣传力度,例如充分使用标语、警示片、电视、手机、网站等多元化方式,让广大民众从内心了解到林木的价值,并帮助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从而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利用。

2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生态建设间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林政资源管理是对采伐、保护、运输及销售森林资源等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监督和指挥的过程,它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也包括了林政资源建设,尤其当前林业资源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未来二者间的关系会更加的紧密,因此林业生态建设对林政资源管理的反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从而共同实现林政资源管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3当前我国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森林分类经营落实不彻底。国家对林地资源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但森林资源的粗放经营管理导致在林权制度改革中出现了大量的林权纠纷,往往各自追求的目标不同容易造成资金成本损耗大,同时农户管理的山林和分类图纸不吻合、分类区划和实际林地资源管理脱节、基层技术人员缺乏等都加剧了资源管理的难度。3.2监管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对林木的采伐并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严格的制度加以规范,而且对森林采伐没有按照森林生长过程阶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采伐设计,难免会造成森林发育不健康,还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更会增加森林资源管理的成本,对森林资源进行采伐的目的在于促进木质产品行业的发展,但没有将调整森林结构系统作为重要途径,同时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人造林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3.3森林覆盖率结构不合理。虽然当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在持续增加,兴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对森林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增加,但中幼林比重偏大、低效低产林次生林比例增大,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的结构质量,林业资源分布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同时执法不严与有法依的现象充斥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活动中。总之,希望相关的专业负责人对上述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4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对策

4.1建立健全的林政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①在林政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方面,应逐步完善加强在林权管理、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建设,林业主管部门要注重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宣传,要尽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林木资源损失降低到最小化;②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该不断灵活的修订和完善林政法律法规,为了全面确保林政工作的翔实细化,还应减少林政管理的盲区;③加强对林地、林木及林权的管理和规范化,逐步推动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步入到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中,确保其充分发挥出可观的综合经济效益,更好的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4.2加强林政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①应该灵活处理好林政管理上下级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的作用,要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要在工作指导、监督和管理方法上确保政令一致;②可以建立现代化的林政管理队伍,强制性确保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稳定高效,优先聘用业务技术精湛、全局观念强、组织纪律严、政治思想好、工作作风硬的工作人员;③还要确保基层工作人员有稳定的林业工作站,要做好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生态建设中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内的工作,同时辅助以必要的流动巡查工作、林业资源监督管理等新机制。4.3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为了切实提升林政资源管理的效率水平且减少资金成本的损耗,可以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等与林政资源管理紧密的结合起来,为了做出科学的决策、进行合理化的权利运行,还要加强行政审批,同时创建流动监管与巡查机制,各地政府也要扩大林政资源的建设投资渠道,这便于维持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先进管理设备的应用,应该将计算机相关的软件、系统融入到现代化的林业生态管理中,这是林业生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开拓林政资源管理新思路,努力实现森林分类经营理想化,还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4.4加强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应该积极推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舆论形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现代生态建设的意义,相关的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应对林区附近的居民加强生态建设宣传教育,同时深化加强与电视媒体的联系,利用各种多媒体来扩大宣传范围并逐步增强宣传力度。另外,还要尽可能减少林政管理的盲区,全面确保能与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还要充分保障好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林政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水平,同时不断充实各种基层林业工作站所的力量。

5结束语

森林资源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物种多样化,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与净化空气,同时森林资源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林政资源管理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林政资源管理是指林业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政条例和部门规章管理林业资源的行为,致力于全面保护好我国的林业发挥出可观的综合效益,但由于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等其他不合理行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林业的建设,因此需要通过深化加强林政资源的管理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来克服上述问题,例如完善法律法规、使用先进技术设备等措施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荣昌,杨凌.关于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01-203.

[2]王龙华,贤莉莉.现代林业绿色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方向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7(20):125-127.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8

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林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功能,产业发展种类多,所形成产业链较长,因此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我国当前僧多粥少,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有利于促进我国轻工业,平衡轻重工业比重,优化工业结构,森林资源不仅有极高的经济附加值,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社会安定和谐,国家整个工业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森林作为环境助手,对生态有多方面的保护。首先,森林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森林是一种庞大的植物,自身总有极强大的空气净化功能,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空气净化器,对我国各种严重的空气污染进行有效清洁,改善大气环境。其次,防风固沙。森林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和凝聚力,可以抵挡沙预防尘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减少水土流失。

2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森林资源虽然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其再生周期长,速度缓慢,而且他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再生率较为低下。在我国森林占地面积小,森林资源本就缺乏。然而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我国当前大多数林业产业为了获得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仍然只是一味地大幅度大规模砍伐森林,节制程度低下,并且在产业加工利用过程中不对资源进行反复利用,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阻碍了资源的有效再生,更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尽管我国部分林业产业响应国家的号召和要求,对林业生态开展了一些建设,保护,恢复工作,但仍有相当部分企业对林业生态建设重视程度低,只空谈,不实干,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不能真正意义上落实行动,总体来说,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改进加深,林业生态建设形势严峻,情况不容客观。

3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并非水火不相容,不可调和,虽然相互矛盾,相互制约,但却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矛盾与影响。林业产业发展本就以森林资源为原料基础,因此,为了适应大力发展轻工业要求,扩大林业产业发展力度,势必需要更多的森林资源,而林业生态建设则要求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开采程度,二者之间本省就是一对矛盾,相互之约。二、依存与促进。要想是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更长远的未来,森林资源的作用不可替代,这就需要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加强保护恢复,以期实现可持续再生,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与源泉。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间固然存在冲突,仍然可以协调。林业产业应当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林业产业可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能实现林业产业大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两全其美,互利共赢。

4小结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9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只有矛盾与制约的关系,二者之间有更重要的依存与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的依存与促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1.二者都是以森林为基础。林业产业的发展就是充分利用森林的各种林业资源,通过经营销售把森林资源转变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森林,那林业产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没有森林,就不存在林业生态。所以,二者都是以森林为对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在林业产业来讲,森林的数量和质量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林业生态来说,森林的覆盖率和质量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但是如果森林生态遭到破换,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和质量都会下降,那么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林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木材和林业副产品的销售。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如果过度砍伐,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就会造成森林的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影响木材和林业副产品的销售,降低林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只有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够达成双赢的局面。

二、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洪水、沙尘暴、我国南方冰雪天气等等,洪水的背后是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的背后是土地沙漠化;南方冰雪天气的背后是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事实上,不止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危机,当前全世界同样普遍存在洪水、沙尘暴、极端天气等等生态危机。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每种生态危机都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相关联。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只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忽视了林业生态建设,过分的砍伐森林,极大的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当林业生态环境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等一系列问题的不断涌现,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林业生态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保护好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环境,美化城市环境。所以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注重对森林的保护和维护。

三、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的日益突出,我国也相继启动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也快速发展起来,初步遏制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局部生态环境开始好转。但是,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分布不均匀,经营水平低;我国人口、经济调整增长对于森林资源仍然有着巨大的消耗;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林业行业的各项改革缓慢;主要林区的地区不能完全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林业生态建设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四、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

抓好林业生态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和技术研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良种苗的培育水平,同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深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要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能力。

五、结语

林业生态建设范文篇10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林业生态;重要性;措施

近年来,社会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由于不科学的发展,导致环境受到了一定破坏,同时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只有不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提升整体生态水平,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一直在有序推进,但是有效性较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林业技术的应用,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为了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性,需要将林业技术推广充分重视起来,不断提升林业技术推广的水平。

1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1.1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随着我国加大建设林业力度,林业生态建设的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从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从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往往难以有效推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均衡性,使得区域性差异明显。想要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保证林业生态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加强林业技术推广,让林业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作用,以技术作为生态建设中重要的驱动力。而以上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林业技术推广中的引导作用,尤其需要加强林业技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提升技术的覆盖力,让林业生态建设的整体性得到提升,同时需要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吸引当地农民参与到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积极性,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整体质量。

1.2促进林业科研成果转化

保证林业技术推广的有效落实,能够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充分地发挥科技优势,保证相关的技术成果能够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以及发挥其林业科技价值。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有大量的林业技术人才,相关的科研成果也不在少数,但是目前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一方面导致大量研究经费的浪费,另一方面导致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整体水平较低。而林业技术推广就是将林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由于林业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林业科技研究会形成产业化的优势,促进我国林业科技的持续发展。另外,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促进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在现有的林业科技中,有大量的技术能够支持土壤改良,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水平,同时对于整体生态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保证了科学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为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在促进林业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林业技术的推广,实现科技资源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有效配置[1]。

1.3促进林业现代化发展

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但是很多区域都不适合林木的生长,因此森林资源相对匮乏,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木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我国早期的林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较为粗放的林木砍伐为主,因此在林业产业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再加上对林业技术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地采用林业技术来促进生产,导致目前林业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较弱。基于此,需要大力推广林业生产技术,并对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从而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调整升级,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实用性也更强,尤其是智能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可以极大地提高林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随着先进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林业生产朝着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积极地推动林业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对林业技术进行发展创新,不仅是保护林业环境的有效手段,更是林业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2林业技术推广措施

2.1重视对林业技术的宣传,创新宣传手段

林业技术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相关宣传,只有保证林业技术宣传的有效性,才能促进林业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也只有将林业技术推广落到实处,才能积极地将林业技术应用于林业生态建设中。以往的林业技术推广在宣传的手段及渠道上相对单一,宣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为了充分发挥林业技术宣传在林业技术推广中的有效性,相关部门需要对林业技术宣传的方式进行创新,在宣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管理组织对相关人员的调动能力,将技术宣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提升宣传的效果,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及广播电视媒体进行林业技术的宣传,拓展宣传渠道,确保林业技术宣传的覆盖面,从而将林业技术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林业技术的应用中[2]。

2.2保证林业技术推广的科学性

在进行林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林业技术推广组织水平也是技术推广科学性及合理性的关键。在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时,首先,需要保证时间及地点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工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地林业的发展情况和林业生态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进行推广,重视林业管理人员与林农的培训工作,保证相关人员能够掌握林业生态建设相关技术。其次,对相关人员的推广及培训需要充分考虑到其接受能力的差异性,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和培训,促进林业技术推广质量的提升,保证相关的林业技术能够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得到切实的应用。

2.3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我国有大量的林业从业人员,但是人员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林业技术推广的实践上来看,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因此在林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将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重视起来,确保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够满足林业生态建设的需求,同时保证相关的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价值。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培训的力度,且相关培训课程的安排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创新性,保证能够让相关人员掌握最新的林业技术,并应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实践中,同时在完成培训后,还需要将考核落实到位,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真正掌握培训的内容。通过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素质水平的方式,来促使其主动接受林业技术,并在实际的林业生态建设中将林业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强化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保证林业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真正的价值。

2.4加强政策扶持

林业技术推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只有广大林业从业人员在林业技术的应用中能够看见实惠,才会积极地使用林业技术,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针对林业技术提供资金补贴与技术支持,在保障林业从业人员基本权益的前提下,大面积推广林业技术。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广大农户积极投身到绿色农业种植中,让林业从业人员在林业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看到相关技术所带来的收益,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应用林业技术,保证林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这对于林业技术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结语

林业生态在整体生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需要将林业生态建设重视起来,不断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水平。在当前的发展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大众逐渐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国家也开始将资源投入林业生态建设中,但是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林业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这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效率及质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需要充分意识到林业技术推广对林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林业技术推广,保证林业技术能够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林立,范霞.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