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农林牧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6:15:50

领导农林牧渔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1

一、建立健全农村统计信息网络

为了更好地收集农村统计数据,了解农村情况,我区自2001年就成立了乡镇统计站,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了至少一名专(兼)职统计员,并且每年都组织一至两次统计业务培训,使基层统计员更加熟悉统计业务知识、掌握统计方法。在2012年底为每个乡镇统计站都配备了两台高配置电脑,使我区的统计信息网络更加健全。

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了乡镇统计员目标管理和考核评比制度,使乡镇统计员责任明确、目标具体,统计员的劳动成果与奖惩挂钩,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要求,从农业统计、乡镇抽样调查、基础工作、以及统计信息与分析等方面进行考核评比;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乡镇统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依据。

三、加强统计资料的归档整理

各乡镇对每年的乡级台账、分村台账能够及时完善,定报和年报能够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每个乡镇都至少有一个专门的统计资料柜保存统计历史资料,以保证统计资料的延续性。

四、统计报表及时质量合格

一是在农林牧渔业统计方面,各乡镇基本上能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报表任务,并且大部分报表有分行政村数据上报。二是在农业产值统计方面,每年各个乡镇都有计算本级农林牧渔业产值。区级统计局计算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值所使用的主要农产品及其产量都是使用县直各部门已经认定的法定数据,比如农业方面就使用县统计局认定的数据,林业方面就使用县林业局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数据;计算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值所使用的生产价格也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计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所使用的增加值率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内;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时均使用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进行,都有产值计算表。区乡两级2012年农业统计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主要畜禽存栏等指标基本与农业普查数据衔接。三是在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方面,区统计局农业科上报的GDP数据与综合科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一致;财政收入指标与区财政部门上报的数据一致;主要社会指标,如境内公路里程、全年专利申请数、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都是从交通、科技、文化、卫生、民政等部门收集而来,与这些部门掌握的数据一致。四是原始记录较全、统计台帐完善。自2006年我局统一印制下发农村统计台帐,并下发给各乡镇和村级建立统计台帐。所有乡镇统计站都能按照要求建立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健全了统计台帐和统计原始记录。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2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化解乡村债务问题高度重视,从1999年连续下发了一系列有关化债、减债的文件,并把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放在优先化解的位置。

多年来,乡村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债务问题属于经济范畴,对于乡镇政府、村级组织而言,其债务负担过大过重会导致信誉缺失,影响国家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有资料显示,到20*年全国乡村债务总额接近万亿元。据统计,我市村级债务为2.36亿元,村均78万元;乡镇债务2.2亿元,镇均1200万元。债务最多的村达到700多万元,债务最多的乡镇超过6000万元。乡村债务数额巨大,牵扯面广,问题复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发展阶段,公共财政逐步向农村倾斜,具备了一定的分类化解农村债务的经济基础。

农村“普九”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农村义务教育是纯粹的公共产品,相对于其他农村公共事业而言,公益性更强,政策界限更明确。优先化解“普九”债务是彻底化解农村债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方面,化解“普九”债务,有利于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有利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利于维护农村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有利于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另一方面,通过化解农村“普九”债务,还可以为化解其他公益事业债务、进而化解全部农村债务探索路数,积累经验。

由政府出资化解“普九”债务,是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惠农政策。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强化解“普九”债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本思路是:坚决制止举新债,全面清理旧债,分清债务类别,全面锁定债务,分离“普九”债务,努力工作化解,争取上级奖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本思路,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政策措施。

(一)债务清查的范围

这次债务清查,包括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全部债务,以及市政府的“普九”债务。在全面清查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农林牧渔场债务的基础上,把“普九”债务分离出来,这样既能够摸清农村“普九”债务底数,同时也能够摸清全部债务底数。因此,我们必需清楚,全面清查债务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省明确要求,我们必需遵照执行。

(二)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范围

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我市农村“普九”债务的范围,是指从1993年全面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算起,到20*年12月31日为止,县乡政府、村级组织、国有农林牧渔场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完成农村“普九”目标而发生的债务。主要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普九”债务不等同于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是个大范畴,包含“普九”债务。不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教职工宿舍修建、教师工资和奖金、吃喝招待等方面的债务,不能确认为“普九”债务,也自然不在本次化解范围。

(三)偿还农村“普九”债务的主体

根据国家规定,“普九”债务的化解工作,主要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县(市)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普九”债务偿还主体是地方政府。所以,我市范围内的农村“普九”债务的偿还主体是市政府,国有农林牧渔场“普九”债务按农场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县政府偿还。中央财政按照先化解后奖励的原则对地方化解“普九”债务给予奖励。省财政也将照中央的做法给予适当奖励。

(四)偿还农村“普九”债务的资金来源

根据国家要求,本着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化解“普九”债务资金的筹集,以县(市)级政府为主。我市要按照国家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一是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以及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二是从地方征收且作为地方收入的城市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及其他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偿债;三是进一步事整合现有教育专项资金;四是通过盘活闲置校产筹集偿债资金;五是通过统筹非税收入途径筹集偿债资金;六是社会和民间自愿捐资赞助的偿债资金。我市财政并不宽裕,靠一个财政年度筹足偿债资金比较困难。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筹集偿债资金,要争取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分解财政压力。在资金筹措上,不得借新债还旧债,不得挤占挪用其他必保的专项资金,不得向农民摊派,不得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偿债资金的安全可靠,对偿还“普九”债务的资金,财政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五)偿还“普九”债务的顺序

化解“普九”债务,要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偿还对教师、学生家长、农民等个人和工程业主欠债,优先化解1998年底以前形成的“普九”债务,然后再化解20*年底以前形成的“普九”债务。对于债权人债务人双方通过协商,核减“普九”债务本金和利息的,也应当优先予以偿还。对国内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项目贷款中涉及到“普九”债务的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六)制止发生新的债务

制止举新债是化解旧债的前提条件,化解“普九”债务,必需首先制止举新债。新债制止不住,化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我们务必落实国家关于制止乡村举新债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坚决制止乡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生新的债务。这要作为一条纪律。一是要建立健全债务监控体系。市里要建立债务数据库,对经审计锁定的乡、村、学校债务实行动态管理。以这次审计确认的债务数额为旧债锁定上限,今后只能减少、不得增加。对于20*年以后乡、村发生的新债,要按照国家谁举债谁负责谁偿还的规定处理。学校发生的新债,由市政府区别情况,妥善处理。二是实行债务控管领导责任制。要按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建设发展与财力可能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得超越自身财力可能,借债搞建设上项目。对盲目搞建设上项目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规范和加强财务会计管理。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和强化“村级财务会计制”的管理模式,严格预算管理、规范收支行为,节约开支,杜绝不合理支出。农村中小学校建设、维修改造等纳入政府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对学校各项预算支出严格审核,对超标准、超预算和没有资金保障的建设项目与投资不予批准。严格控制学校的公务费支出特别是招待费支出,严禁超标准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行为。四是确保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要不折不扣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农村税费改革确定的财政对乡镇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对村级的补助资金,也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的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为制止举债创造有利条件。

(七)清查统计债权统计

在清查债务、化解“普九”债务的同时,还要对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债权进行全面的清查统计。但是,对债权的清查统计,不公示,不审计确认。对在清查统计过程中,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债权中,涉及农民尾欠的农村税费部分暂缓清收;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债权中,涉及农业职工尾欠的农村税费部分暂缓清收;其他债权可以依法清收。

三、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步骤

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能一蹴而就,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总体安排是:全面清理、锁定全部债务,分离化解“普九”债务。

按省里要求,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清查确认工作要在2008年4月30日前完成,“普九”债务的化解到2008年底完成。

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大体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培训人员。各乡镇及各相关部门要依据《*市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在20*年12月10日前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第二阶段,清查摸底,分清类别。对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农林牧渔场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债务债权底数,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用途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将“普九”形成的债务从债务总额中分离出来。

这一阶段工作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础,关系到化债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对这个阶段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债务底数核准。大家一定要看到清查摸底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从严从细,把底数摸清,把数字搞准。一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清查工作任务。

这一阶段工作要分五步进行。第一步,成立清查工作队。主要成立市政府、乡政府债务清查工作队,由财政局牵头。各乡镇分别成立若干债务清查工作队,由农业局牵头。成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清查工作队,由教育局牵头。成立国有农林牧渔场债务清查工作队,由林业局、农业局、牧业局分别牵头。设置多少个债务清查工作队可根据被清查单位数量和工作任务量确定。第二步,做好清查准备。一是准备好清查登记使用的各种单据、表格、取证核对凭证及文书等。二是被清查单位要把已发生的所有业务登记入账,并做到“五相符”,结账时点为20*年9月30日。上述工作要在12月上旬完成。第三步,开展清查工作。清查采取账内与账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债务债权清查工作。会计账目齐全的,以会计账目为准,对全部债务进行逐笔追溯清查,核实债务的本金、利息、发生时间、偿还期限、责任人等基本情况。会计账目不完整的,采取调查法核实,必需要取得书面证据,履行规定手续。第四步,公开清查核实结果。对经核实的债务,要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涉及到公示范围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要事先通知,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第五步,登记清查核实结果。清查核实后的债务,清查小组要严格履行手续,明确责任,分别由清查小组负责人、被清查单位财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签字盖章进行确认,并保存好各项原始凭证和证据。填制好有关单据、表格,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

第三阶段,审计确认,锁定债务。债务审计确认是清查工作的延续。在清查摸底,分清类别的基础上,经审计机构审计确认的债务,才具有合法性,才能作为化解“普九”债务的依据。乡镇政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林牧渔场债务和市政府“普九”债务的审计确认和锁定工作,由*市审计局负责,并向市政府提交审计报告。村级债务的审计确认和锁定工作,由*市农村审计站负责,并向*市政府提交审计报告。债务的审计确认工作与清查摸底工作要紧密衔接,被清查单位在清查摸底工作结束后,及时提出审计确认申请,经本部门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审计确认是对清查摸底工作的全面监督、检验和修正,是最终锁定债务的关口,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关键环节。审计机构重任在肩,要肩负起历史责任,以对党和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审计确认搞好。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相关国有农林牧渔场,要主动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积极配合审计机构搞好债务的审计确认工作。

第四阶段,规范操作,偿还债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规定的偿还顺序,由市财政部门将偿债资金直接兑付给债权人,兑付一笔,销号一笔,并处理好相关账目。要严明纪律,搞好偿债资金的兑付,兑付工作要做到两个不准,就是偿债资金不准由债务主体兑现给债权人,防止截留挪用;不准违反偿还顺序,防止人情关系兑付。财政、教育、农业、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确保偿债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运用。

第五阶段,验收总结,健全机制。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解决遗留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政策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同时,要通过总结,探索规律性东西,为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积累经验。检查验收的方式采取自查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验收标准主要有四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二是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按程序操作;三是化债工作进展平稳,出现的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四是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化解乡村债务和制止举新债等稳定机制,并落到实处。检查验收要坚持标准,防止走过场,对于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缺啥补啥,限期达到标准。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顺利进行

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涉及到方方面面,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任务繁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力量,配备得力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市乡财政要划拨相应的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二是成立领导组织。全市成立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孙向武市长任组长,贾土武、逯占元、安秀芝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局、财政局、教育局、审计局、林业局、牧业局、纪检委、监察局主要领导为成员。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具体工作。各乡镇及相关局也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清理化解“普九”债务领导小组,各乡镇及相关局要把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于11月30日前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3

由政府出资化解“普九”债务,是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惠农政策。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强化解“普九”债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本思路是:坚决制止举新债,全面清理旧债,分清债务类别,全面锁定债务,分离“普九”债务,努力工作化解,争取上级奖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本思路,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政策措施。

(一)债务清查的范围

这次债务清查,包括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全部债务,以及市政府的“普九”债务。在全面清查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农林牧渔场债务的基础上,把“普九”债务分离出来,这样既能够摸清农村“普九”债务底数,同时也能够摸清全部债务底数。因此,我们必需清楚,全面清查债务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省明确要求,我们必需遵照执行。

(二)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范围

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我市农村“普九”债务的范围,是指从1993年全面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算起,到2005年12月31日为止,县乡政府、村级组织、国有农林牧渔场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完成农村“普九”目标而发生的债务。主要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普九”债务不等同于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是个大范畴,包含“普九”债务。不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教职工宿舍修建、教师工资和奖金、吃喝招待等方面的债务,不能确认为“普九”债务,也自然不在本次化解范围。

(三)偿还农村“普九”债务的主体

根据国家规定,“普九”债务的化解工作,主要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县(市)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普九”债务偿还主体是地方政府。所以,我市范围内的农村“普九”债务的偿还主体是市政府,国有农林牧渔场“普九”债务按农场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县政府偿还。中央财政按照先化解后奖励的原则对地方化解“普九”债务给予奖励。省财政也将照中央的做法给予适当奖励。

(四)偿还农村“普九”债务的资金来源

根据国家要求,本着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化解“普九”债务资金的筹集,以县(市)级政府为主。我市要按照国家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一是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以及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二是从地方征收且作为地方收入的城市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及其他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偿债;三是进一步事整合现有教育专项资金;四是通过盘活闲置校产筹集偿债资金;五是通过统筹非税收入途径筹集偿债资金;六是社会和民间自愿捐资赞助的偿债资金。我市财政并不宽裕,靠一个财政年度筹足偿债资金比较困难。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筹集偿债资金,要争取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分解财政压力。在资金筹措上,不得借新债还旧债,不得挤占挪用其他必保的专项资金,不得向农民摊派,不得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偿债资金的安全可靠,对偿还“普九”债务的资金,财政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五)偿还“普九”债务的顺序

化解“普九”债务,要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偿还对教师、学生家长、农民等个人和工程业主欠债,优先化解1998年底以前形成的“普九”债务,然后再化解2005年底以前形成的“普九”债务。对于债权人债务人双方通过协商,核减“普九”债务本金和利息的,也应当优先予以偿还。对国内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项目贷款中涉及到“普九”债务的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六)制止发生新的债务

制止举新债是化解旧债的前提条件,化解“普九”债务,必需首先制止举新债。新债制止不住,化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我们务必落实国家关于制止乡村举新债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坚决制止乡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生新的债务。这要作为一条纪律。一是要建立健全债务监控体系。市里要建立债务数据库,对经审计锁定的乡、村、学校债务实行动态管理。以这次审计确认的债务数额为旧债锁定上限,今后只能减少、不得增加。对于20*年以后乡、村发生的新债,要按照国家谁举债谁负责谁偿还的规定处理。学校发生的新债,由市政府区别情况,妥善处理。二是实行债务控管领导责任制。要按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建设发展与财力可能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得超越自身财力可能,借债搞建设上项目。对盲目搞建设上项目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规范和加强财务会计管理。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和强化“村级财务会计制”的管理模式,严格预算管理、规范收支行为,节约开支,杜绝不合理支出。农村中小学校建设、维修改造等纳入政府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对学校各项预算支出严格审核,对超标准、超预算和没有资金保障的建设项目与投资不予批准。严格控制学校的公务费支出特别是招待费支出,严禁超标准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行为。四是确保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要不折不扣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农村税费改革确定的财政对乡镇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对村级的补助资金,也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的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为制止举债创造有利条件。

(七)清查统计债权统计

在清查债务、化解“普九”债务的同时,还要对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债权进行全面的清查统计。但是,对债权的清查统计,不公示,不审计确认。对在清查统计过程中,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债权中,涉及农民尾欠的农村税费部分暂缓清收;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债权中,涉及农业职工尾欠的农村税费部分暂缓清收;其他债权可以依法清收。

三、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步骤

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能一蹴而就,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总体安排是:全面清理、锁定全部债务,分离化解“普九”债务。

按省里要求,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清查确认工作要在20*年4月30日前完成,“普九”债务的化解到20*年底完成。

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大体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培训人员。各乡镇及各相关部门要依据《*市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在20*年12月10日前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第二阶段,清查摸底,分清类别。对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农林牧渔场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债务债权底数,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用途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将“普九”形成的债务从债务总额中分离出来。

这一阶段工作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础,关系到化债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对这个阶段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债务底数核准。大家一定要看到清查摸底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从严从细,把底数摸清,把数字搞准。一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清查工作任务。

这一阶段工作要分五步进行。第一步,成立清查工作队。主要成立市政府、乡政府债务清查工作队,由财政局牵头。各乡镇分别成立若干债务清查工作队,由农业局牵头。成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清查工作队,由教育局牵头。成立国有农林牧渔场债务清查工作队,由林业局、农业局、牧业局分别牵头。设置多少个债务清查工作队可根据被清查单位数量和工作任务量确定。第二步,做好清查准备。一是准备好清查登记使用的各种单据、表格、取证核对凭证及文书等。二是被清查单位要把已发生的所有业务登记入账,并做到“五相符”,结账时点为20*年9月30日。上述工作要在12月上旬完成。第三步,开展清查工作。清查采取账内与账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债务债权清查工作。会计账目齐全的,以会计账目为准,对全部债务进行逐笔追溯清查,核实债务的本金、利息、发生时间、偿还期限、责任人等基本情况。会计账目不完整的,采取调查法核实,必需要取得书面证据,履行规定手续。第四步,公开清查核实结果。对经核实的债务,要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涉及到公示范围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要事先通知,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第五步,登记清查核实结果。清查核实后的债务,清查小组要严格履行手续,明确责任,分别由清查小组负责人、被清查单位财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签字盖章进行确认,并保存好各项原始凭证和证据。填制好有关单据、表格,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

第三阶段,审计确认,锁定债务。债务审计确认是清查工作的延续。在清查摸底,分清类别的基础上,经审计机构审计确认的债务,才具有合法性,才能作为化解“普九”债务的依据。乡镇政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林牧渔场债务和市政府“普九”债务的审计确认和锁定工作,由*市审计局负责,并向市政府提交审计报告。村级债务的审计确认和锁定工作,由*市农村审计站负责,并向*市政府提交审计报告。债务的审计确认工作与清查摸底工作要紧密衔接,被清查单位在清查摸底工作结束后,及时提出审计确认申请,经本部门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审计确认是对清查摸底工作的全面监督、检验和修正,是最终锁定债务的关口,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关键环节。审计机构重任在肩,要肩负起历史责任,以对党和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审计确认搞好。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相关国有农林牧渔场,要主动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积极配合审计机构搞好债务的审计确认工作。

第四阶段,规范操作,偿还债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规定的偿还顺序,由市财政部门将偿债资金直接兑付给债权人,兑付一笔,销号一笔,并处理好相关账目。要严明纪律,搞好偿债资金的兑付,兑付工作要做到两个不准,就是偿债资金不准由债务主体兑现给债权人,防止截留挪用;不准违反偿还顺序,防止人情关系兑付。财政、教育、农业、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确保偿债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运用。

第五阶段,验收总结,健全机制。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解决遗留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政策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同时,要通过总结,探索规律性东西,为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积累经验。检查验收的方式采取自查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验收标准主要有四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二是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按程序操作;三是化债工作进展平稳,出现的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四是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化解乡村债务和制止举新债等稳定机制,并落到实处。检查验收要坚持标准,防止走过场,对于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缺啥补啥,限期达到标准。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顺利进行

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涉及到方方面面,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任务繁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力量,配备得力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市乡财政要划拨相应的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二是成立领导组织。全市成立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孙向武市长任组长,贾土武、逯占元、安秀芝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局、财政局、教育局、审计局、林业局、牧业局、纪检委、监察局主要领导为成员。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具体工作。各乡镇及相关局也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清理化解“普九”债务领导小组,各乡镇及相关局要把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于11月30日前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4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是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有经济组织应用现有气象服务产品(或服务)获得的效用总和。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目的,在于科学衡量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14]。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评估中考察每个农业经济组织的气象效用是非常复杂的。为了便于操作,目前对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普遍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15-16]、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17-18]、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19-22]、成果参照法[23]、损失矩阵法[24]和贝叶斯决策理论模型[25]。剂量—反应分析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明确的因果关系基础上,把气象服务的效益看作是一个生产扰动要素,进而影响产品的产量、成本和利润。所以,采用剂量—反应分析的方法进行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评估是比较客观的。德尔斐法是通过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的方式确定整个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无论是2006—2008年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26-27],还是各省(区、市)开展的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28-32],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

1.1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测定

在确定典型单位时,主要依据产品和产值的主导性、组织和运营方式的普遍性、单位规模和稳定度的代表性为原则进行选取。对于农业而言,选择某行政区内生产该行业主导产品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典型调查评估单位。当典型单位确定后,采取座谈会的方式对该单位的领导人、管理部门负责人、生产经营一线专家及财务核算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调查访谈。调查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生产经营环节和流程;气象条件影响的生产经营环节及所发挥的作用;最近5a因气象环境(条件)变化造成的产值波动及最大波动占5a平均产值(剔除生产力发展因素)的比值;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等。在对典型单位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后,对气象服务在生产经营不同环节上发挥的作用做进一步的调查、测算和分析。

1.2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专家评估

在获得了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后,将已测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进行适当调整,并结合以往经验设计出5个档次,作为专家调查的备选答案。采用权变分析法,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评估。聘请该行业中的管理专家(处级以上行政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技术专家),由15位专家组成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专家组。专家组的专家根据已经测定的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得出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档次,并对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业务的敏感、需求、满意程度做出评估。

2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实例

以河南省为例,依照上述评估模式,对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在评估过程中,将农业划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共5个子行业。在各子行业中依据产品和产值的主导性、组织和运营方式的普遍性、单位规模和稳定度的代表性的原则,选取典型单位。在典型单位确定后,采用剂量—反应分析测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资料来自2007年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调查。根据河南省农业大省的特点,在焦作、三门峡、商丘和信阳4市按要求分别选取相应的典型单位和评估专家,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分析。首先,在有关子行业的省级主管管理部门进行调研,确认选定的典型单位,并邀请省级主管部门专家或领导参与确定典型单位的专家,最终确定典型单位中10名以上专家参与调查、测评、研讨和实地调查与评估工作。专家大致包括领导型专家、技术型专家、管理型专家、财务型专家和基层一线专家等,结合河南省气象台和当地气象局的有关专家,共15人左右参加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专家座谈会,并进行座谈讨论。

2.1确定农业各子行业的主要生产环节

经过各典型单位专家的充分磋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5个子行业的主要生产环节。种植业以北方冬小麦为主,确定主要生产环节;林业分为木材林和林果类,确定主要生产环节;牧业生产环节中考虑大牲畜和禽蛋类;渔业以淡水鱼为主考虑生产环节;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主要生产环节考虑种子经营类的服务和农业技术在田间推广两个方面。

2.2测定农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

从各典型单位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后,根据式(1)计算河南省农业各子行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以种植业为例,专家以小麦为代表先确定传统粮食类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环节为播种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收储期、销售和加工共6个生产环节。针对已确定的各主要生产环节,讨论确定各环节相应的气象服务内容,并计算相应的气象服务增加产值或节省的成本,最后定出扣除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后每亩地的收入,通过实地测定和专家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后,根据式(1)可以得到气象服务在种植业行业中粮食类作物(以小麦为代表)主要生产环节中的效益贡献率为7.30%。农业的5个子行业中气象服务的效益贡献率最大是种植业,为7.30%,然后依次是渔业为4.50%、农林牧渔服务业为4.47%、林业为3.92%,牧业的气象服务的效益贡献率最小,为3.08%。

2.3专家修订农业子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

根据计算的子行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将各子行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乘以2后,等分成10档,重新调整各子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的数值。请各子行业专家进行判定,将专家意见进行汇总,依据式(2)计算各子行业的贡献率(表2)。经过专家的修订,种植业的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然后依次是牧业为4.20%、林业为3.93%、农林牧渔服务业为3.36%和渔业为2.90%。

2.42007—2010年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

河南省统计年鉴中2007—2010年农业各子行业的增加值情况,如表3所示。修订后的气象服务贡献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短时间内变动的数值较小,可将其值应用在一段时间的气象服务效益值评估中。因此,本文认为2007—2010年河南省农业各子行业的气象服务贡献率基本保持稳定,并将相关数据带入式(3)中,计算河南省2007—2010年各子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得到整个农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随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4.32%。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9%—5.88%,这一比率高于全国4.06%—5.02%的水平[12],说明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有重要作用。目前,河南省农业各子行业使用的气象服务仍以各种公益类的天气预报为主,获得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广播及手机短信服务。虽然大多数典型单位订制了手机短信服务,但仅在林业和渔业中有两个典型单位订制了专业的气象服务,整个行业使用的主要还是公益气象服务,这与调查中得到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很不相称。同时,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建设性和指导性不够,对农业各子行业关联度较高的中长期预报,风、温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还存在一定的准确性问题。因此,应根据气象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时效长和针对性强的专业气象服务。

3结论与讨论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5

1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来抓,全面开发利用特色农业资源,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有效促进了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2011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发展措施,全省农业产业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农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以来,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3%并持续至今,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业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目前,云南农业发展总体呈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优势特色逐渐显现,存量效应充分释放,增量效应逐步形成的格局[3]。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模式被农业部和国内学术界誉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模式之一[4],特色和生态成为云南农业发展的一致目标和品牌。尽管近年来,农业增加值在全省GDP中占的比重逐步降低(图1),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却日渐显著。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从2012年以来,云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逐年稳步增长。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872.93亿元和2388.55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44.50%和44.36%,占同期全国的比例分别为3.54%和3.41%。与此同时,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多年居全国第14位和11位。鲜切花、天然橡胶、咖啡、烤烟、核桃和坚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1位;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全国第1位,蔗糖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连续多年居全国第2位;年末茶园面积和当年茶叶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1和第2位;桑园面积和干蚕茧产量分居全国第3位和第5位;年末牛存栏数多年排全国第2位,生猪存栏数和猪肉产量分居全国第5和第6位。1.1农业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明显农业是受资源禀赋影响比较大的产业,近年来,云南针对耕地资源紧缺且质量不高、产业类别多但规模不大等问题,但地处低纬高原,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等特点,充分利用全省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5]、特色产业扎实等条件,提出进一步彰显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优势,切实做大做强高原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思路[6],不断提高全省农业的生产效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等,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表1)。1.1.1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逐年增加,投入产出率基本稳定统计数据表明,云南省土地产出率从2012年的4.36万元/hm2增加到2017年的6.23万元/hm2,增加了1.87万元/hm2,增长42.84%;同期,全省劳动生产率从1.66万元/人增加到2.55万元/人,相对增长53.64%,明显高于土地产出率的增幅;而投入产出率则基本保持稳定。1.1.2外向型特征逐步凸显,农产品逐步成为出口创汇支柱产业云南农产品出口总额常年稳居全国第7位,西部省区市之首,多年来一直是全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云果”“云菜”“云花”“云茶”“云咖”“云药”等享誉海内外奠定了坚实基础,带动了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快速增长[7]。2012—2017年间,云南农产品出口总值占同期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由4.1%上升到7.3%,农产品逐步成为云南省出口创汇的支柱(表2)。2017和2018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分别达282.8亿元和256.7亿元人民币,主要销往东盟、中国香港、欧盟、北美及拉丁美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果品、蔬菜、烟草占大头,小粒咖啡、鲜花、茶叶增幅居前几位[8](表3)。2019年以来云南农产品出口“量值双增”拉动作用明显,水果、蔬菜、花卉等主要农产品出口增势良好,2019年1月,全省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9.5%[9]。此外,近年来,云南发挥独特的资源、区位、技术、农机等优势,以东南亚南亚国家为突破口,通过完善合作机制、实施合作项目,引导境外农业投资和农产品贸易稳步发展[10],农业“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先后与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签署了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二是省农科院牵头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合作分别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三是以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程为抓手,引导鼓励省内农业企业在境外种植水稻、玉米、橡胶、热带水果、甘蔗等约27.5万hm2[11]。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云南在国(境)外投资设立的农业企业达123家,全国第一,累计投资额7.4亿美元,资产总额8.67亿美元;对外农业开发土地及水域面积共49.5万hm2[10]。仅云南农垦目前就在老挝北部4省9县18个橡胶基地拥有橡胶资源达6660hm2以上,并在缅甸和老挝等建立了自己的橡胶初加工厂。1.2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根据《云南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云南省农林牧渔业产值比2012年分别增长41.79%、68.95%、41.24%、38.99%和64.37%,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占比降低2.3%,林业提高0.8%,牧业提高1.9%,渔业基本持平。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79%、68.95%、41.24%、38.99%和64.37%,其中,林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其他产业,农业增加值占比降低了2.5%,林业提高了0.8%,畜牧业提高了2%,渔业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1.2.1种植业:粮食产能稳步提高,特色经作量效齐增云南全面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总产量在2016年迈上1900万t,种植产值稳定增长。同时,全省蔬菜、花卉、水果、烤烟、甘蔗、蚕桑、咖啡、橡胶、茶叶、中药材和核桃、澳洲坚果等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初步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表4数据表明,与2012年相比,2017年云南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34.97%和41.09%,外销量和出口量分别占总产量的68%和5.7%,出口创汇额居全国第二;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增长12.37%和44.83%,果园面积和水果产量分别增长45.23%和34.89%,天然橡胶收获面积和干胶产量分别增长31.66%和12.32%,鲜切花产量增长53.5%;此外,云南中药材种植面积比2012年增长了4.39倍,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一,中药材产量是2012年的2.27倍,农业产值占全国11.63%;2017年,云南核桃面积占全国的40%(占全球的近35%),产量占全国近30%;澳洲坚果面积占全国93%(占全球56.7%)左右,产量占全国90%以上。1.2.2养殖业:以生猪和家禽养殖为主,草食畜和渔业同步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表5),2017年,云南养殖业总产值达1377.15亿元,占同期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3.56%。全省肉类总产量419.15万t,其中猪肉产量320.16万t(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76.38%)、牛羊肉产量53.97万t(占12.8%)。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2012—2017年间,全省猪肉产值从832.2万元增加到910.0万元,牛肉产值从207.6万元增加到341.0万元,羊肉产值从41.44万元增加到63.0万元,水产品产值从63.1万元增加到152.8万元。1.2.3加工业:由初级加工业逐步向精深加工业转变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和全省上下的努力下,云南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步由初级加工业逐步向精深加工业转变[12]。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不含烟草)与同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由2012年的0.52:1逐步提高到2017年0.71:1(表6)。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加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40.73%提高到2017年的43.43%(表7)。从农业加工业内部来看,烟草制品业占比虽然在5年间下降了5%,但是依然占72.5%的绝对最大份额;其次是食品业,占比从2012年的8.95%上升到9.8%;食品、饮料、家具、造纸、水产和肉类加工、蔬菜、干鲜水果等加工也出现上升趋势,由此带来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的持续扩大,其它类别则保持相对稳定。1.3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区域化及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多年来,云南省各州市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根据2017和2018年《云南统计年鉴》和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省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区域化、专业化分工生产的格局[12]。截至2017年底,云南累计支持建设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23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86个(其中部级89个),水产健康养殖场163个(部级94个)[13]。粮油产业:红河、普洱、文山、保山、德宏、楚雄、大理和曲靖8州(市)的稻谷播种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曲靖、昭通、普洱、文山、临沧、红河和大理7个州(市)的玉米播种面积占到全省的七成左右;昭通、曲靖、文山、红河和昆明5个州(市)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4;文山、临沧、昭通、楚雄、曲靖和红河6个州(市)小麦面积约占全省的65%;曲靖和文山2个州(市)油菜面积约占全省的45%,其中曲靖市就占了1/3。特色经作:楚雄、曲靖、红河和文山4个州(市)的蔬菜种植面积超过全省的一半,楚雄、昆明、曲靖、玉溪和红河5个州(市)的蔬菜产量占约全省的65%;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楚雄、大理和保山7个州(市)烤烟种植面积占全省的七成以上;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和保山4个州(市)的茶叶产量占全省的八成以上;红河、玉溪、西双版纳和大理4个州(市)生产出了全省约六成的水果;临沧、德宏和普洱3个州(市)甘蔗面积占全省的六成以上;鲜切花生产主要集中在昆明(超过70亿支,约占全省的65%)和玉溪(近18亿支,约占全省的16%);曲靖、迪庆、红河和丽江4个州(市)的中药材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食用菌生产则主要集中在曲靖(占全省的40%)和文山(约占全省的15%)2个州(市)。热作产业:云南的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滇南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和红河4个州(市),胶园面积和干胶产量占全省的份额分别超过97%和98%。其中,西双版纳州天然橡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份额超过50%、干胶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云南咖啡主要分布在滇西南的普洱、临沧、保山、德宏、西双版纳5个州(市)的34个县市区,种植面积和咖啡豆产量均占全省的98%左右。其中,咖啡种植面积和咖啡豆产量排名第一的普洱市占全省的份额分别为44.4%左右和45.75%(2017年),咖啡种植面积排名第二的临沧市占全省份额超过四分之一,咖啡豆产量排名第二的保山市占全省的份额约1/5。2017年,产量排名前5的隆阳、思茅、景洪、镇康和宁洱5个县(市区)的咖啡豆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将近55%[14],产业集中度很高。坚果产业:云南90%以上的县(区市)均种植核桃,规模较大的县(区市)就达到70个;澳洲坚果主要种植在临沧、德宏、西双版纳、普洱和保山等州(市);昆明和楚雄2个州市是云南的板栗主产区,占全省板栗总产量的55%以上;畜禽水产:曲靖、红河、昭通、文山、大理、保山、昆明7个州(市)猪肉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3/4以上;曲靖、大理、文山、红河、楚雄、保山6个州(市)牛肉产量占全省牛肉总产量的七成;曲靖、大理、昆明、楚雄4个州(市)的羊肉产量约占全省的六成;大理、昆明和红河3个州(市)生产了全省85%以上的牛奶,其中,大理州的牛奶产量占全省的份额在55%~60%甚至更大;玉溪、红河、大理、昆明和曲靖5个州(市)禽蛋产量约占全省份额的八成;曲靖、普洱、临沧、文山、大理和红河6个州(市)的水产品产量占到全省的2/3以上。1.4产业组织体系日渐完善近年来,云南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组织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以部级龙头企业为引领、以省级为重点、州(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大中小企业梯度发展的良好格局,带动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了农户、大中小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共同发展的新阶段。据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796个,比2012年增加1234个,增长48.17%;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12个(含部级龙头企业20个),比2012年增加345个,增长73.88%,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54户,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31.47亿元,比2012年增加1235.64亿元,增长95.36%;2017年,全省有10家企业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排行榜》[15]。此外,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3372个,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数量为6782个,年递增10%以上,其中以种植业为主的2956户,以畜牧业为主的2247户,以渔业为主的155户,种养结合的1068户,其他356户,1/3左右的家庭农场有常年雇工,大部分家庭农场领办或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25个家庭农场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有161个家庭农场拥有注册商标[16]。1.5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云南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17年云南全省农林牧渔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额1209.03亿元,比2012年的143.13亿元增加1068.60亿元,增长7.45倍,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幅。与2012年相比,到2017年底,全省水库数量从5631个增加到6384个,增长13.37%;水库总库容从121.96亿m3增加到132.42亿m3,增长8.58%;有效灌溉面积从1679.9千hm2增加到1851.4千hm2,增长10.34%。2012—2017年间,云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874.45万kW增加到3534.53万kW,增长22.96%;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数量分别从26.77万台和4.54万部增加到32.09万台和6.76万部,分别增长19.87%和49.05%。201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7.6%、比2015年增加0.6个百分点[17]。云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整体合格率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品牌培育成效明显。2018年云南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99.6%[18],高于全国平均2.1%(全国为97.5%[19])。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三品一标”有效获证企业810家,产品179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4个,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十批68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58个,9个合作社的9个农产品品牌被授予“全国百个农产品品牌公益宣传活动”称号,居全国之首。2017年,屏边“妃子笑”荔枝在“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中获得金奖,昭通苹果、文山三七、宣威火腿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中国百强百城公用品牌”称号,德宏咖啡、临沧普洱茶、元谋蔬菜通过首批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2018年,“普洱茶”品牌价值以64亿元再登全国“十强”榜首[20]。

2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和西南平均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高于全国平均,呈现三高二低的特点[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云南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值高7%(全国为7.6%);云南农村人口比重比全国高11.83%(全国为41.48%);云南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全国高17.45%(全国为37.43%);云南农业从业人口人均农业增加值仅为全国平均值的52.3%(全国为3.0万元/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4%,仅略高于甘肃、青海和贵州,长期排全国倒数第4位,且绝对值仍在拉大。二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排名全国倒数第二。2016年,云南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49.13%(全国为64.02%),仅略高于西藏(46.71%)排全国第倒数第2位[21]。三是农业经济效率普遍低于全国和西南平均。虽然云南农业投入产出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低于西南地区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17年,云南土地产出率不足全国平均的77%(76.9%),仅为西南平均的72%,属于西南五省区市最低的;2017年,云南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全国平均的50.14%、西南平均的76.5%,亦属最低。四是农民收入总量处于全国后位且结构失衡。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云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多年低于全国平均的75%,仅为上海的35%、四川和重庆的80%。与全国平均的差距绝对值从2013年的2706元扩大到2017年3570元,同期与全国最高的上海的差距绝对值从约1.25万元扩大到近1.8万元,与重庆的差距扩大了1000元左右,与四川的差距也扩大了700元左右。工资性收入总量低、比例小是造成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间差距的主要因素。五是开放农业规模小层次低,优势发挥不充分。从农产品出口角度看,全省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规模偏小,加工环节薄弱。除烤烟外,出口份额靠前的蔬菜、水果、切花、咖啡、茶叶等大多数是初级原料形式。从农业“走出去”角度看,企业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对外投资复合型人才匮乏,加上缺乏境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与运行机制,投资政策扶持不足,周边农业资源利用和开发渠道尚未打通等短板[22]突出。以天然橡胶为例,目前云南天然橡胶“走出去”的方式主要是租地种植橡胶,投资重点在种植、加工等环节,在国际物流、贸易环节的投资极小,更缺乏以收购、兼并、重组的资本运作等投资方式。投资集中在产业链前端,企业经营风险增大,资源掌控能力不强。2.2产业结构不尽完善,结构性制约突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23]。统计数据表明,云南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多年没有变化,种植业+畜牧业的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5%左右,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占比长期低于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等结构性制约的状况,制约了高原特色农业的现代化进程。(1)种植业整体比重较高。2012—2017年间,云南种植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长期处于50%左右,最高的2014年甚至超过了55%;同期,全省种植业增加值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更是长期处于55%的水平,最高的2014年接近60%。(2)养殖业中高耗量的猪禽占比高,草食畜及渔业优势发挥不足。2017年,云南猪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3/4以上,而同期牛羊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不足13%。高耗粮猪禽饲养业占据养殖业主导地位,山地牧业和淡水渔业发展滞后,全省饲草饲料资源和淡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而且,养殖业集约化水平落后于全国的状况也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的提高。(3)林产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多年没有根本改变。2012—2017年间,云南林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长期不足10%,最高的2017年仅为9.85%;同期,云南林业增加值在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也徘徊在10%左右,最高的2017年仅为10.48%,与云南地处全国第二大林区、林地面积和森林面积均排名全国第三位的林业资源大省的优势不相匹配。(4)农产品加工业总量不足、精深加工不高。农产品加工业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效益好的特点[24]。云南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良好基础,但是,由于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足、间接融资难、产业链短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云南的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5]。2017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28:1,云南仅为1.6:1。云南企业加工结构单一,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有的还处于初级加工或原料直销阶段。2016年,全省蔬菜精制成品占比仅为27%,水果精深加工率仅为21.7%,中药材加工比例仅为28%,全省每年仍有27%的茶叶以毛茶销往省外[7]。2.3产业功能较为单一,功能拓展和创意农业发展不足目前,云南具有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创意农业的多样化自然资源和民族人文资源优势以及产业载体基础,但是从整体上看,创意农业形式单一,同质化明显。近年来全省支持的700个标准园、示范场以及新增的1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中,体现单一生产功能的园区较多,具备文化科普、休闲养生和生态涵养等综合功能的较少,以点带面、全面开发农业综合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尚未充分体现[26]。2.4产业发展缺乏稳定投入,基本生产条件较差一是产业发展无稳定资金来源。由于财政预算和政府投资计划中并没有建立与政府投资总量和预算支出增长相联系的农业投资增长计划,没有明确规定用于农村和农业的政府资金投入数量和比例,导致云南省农村和农业的支出没有稳固的财政来源,产业发展无稳定资金来源,农村基建投入落后,为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埋下了隐患[12]。根据《云南统计年鉴》数据,近年来,云南农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保持在15%左右,但是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份额则仅在5%~6%之间。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差。云南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了全省国土面积的94%,立地条件差。全省75.9%的耕地属于旱坡地,近15%的耕地处于25°以上的陡坡[27]。根据国家和云南省统计数据,2017年全省有效灌溉耕地占总耕地的比重仅为29.8%,比全国低近20.5个百分点;云南粮食综合单产仅为全国平均的78.85%,其中:稻谷单产仅为全国平均的87.89%、玉米单产仅为全国平均的84.71%、小麦单产不足全国平均的40%。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于全国。云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201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比全国低17.6个百分点(全国为65.2%[28])。2.5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力度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整体素质低于全国云南农业科技贡献率长期低于全国2~3个百分点,2017年仍然低1.5%(全国57.5%[29])。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2016年,云南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仅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比例高达85.2%,其中,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比高达51.9%(全国仅为37%);而高中及以上的仅为5.5%,比全国低2.8个百分点;全省近10%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未上过学,比重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2.6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滞后根据有关数据计算,2016年云南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仅为全国的2.74%,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不足全国的2.2%;2017年入选《2019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排行榜》的云南企业仅有10家,且只有3家企业进入前100位;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国达70家,云南只有2家,且云南排名第一的企业销售收入不足全国排名第一位的12%[15]。此外,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也不足全国的2.5%,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数不足全国的2%[16]。

3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6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化解乡村债务问题高度重视,从1999年连续下发了一系列有关化债、减债的文件,并把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放在优先化解的位置。

多年来,乡村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债务问题属于经济范畴,对于乡镇政府、村级组织而言,其债务负担过大过重会导致信誉缺失,影响国家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有资料显示,到20*年全国乡村债务总额接近万亿元。据统计,我市村级债务为2.36亿元,村均78万元;乡镇债务2.2亿元,镇均1200万元。债务最多的村达到700多万元,债务最多的乡镇超过6000万元。乡村债务数额巨大,牵扯面广,问题复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发展阶段,公共财政逐步向农村倾斜,具备了一定的分类化解农村债务的经济基础。

农村“普九”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农村义务教育是纯粹的公共产品,相对于其他农村公共事业而言,公益性更强,政策界限更明确。优先化解“普九”债务是彻底化解农村债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方面,化解“普九”债务,有利于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有利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利于维护农村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有利于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另一方面,通过化解农村“普九”债务,还可以为化解其他公益事业债务、进而化解全部农村债务探索路数,积累经验。

由政府出资化解“普九”债务,是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惠农政策。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强化解“普九”债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本思路是:坚决制止举新债,全面清理旧债,分清债务类别,全面锁定债务,分离“普九”债务,努力工作化解,争取上级奖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本思路,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政策措施。

(一)债务清查的范围

这次债务清查,包括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全部债务,以及市政府的“普九”债务。在全面清查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农林牧渔场债务的基础上,把“普九”债务分离出来,这样既能够摸清农村“普九”债务底数,同时也能够摸清全部债务底数。因此,我们必需清楚,全面清查债务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省明确要求,我们必需遵照执行。

(二)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范围

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我市农村“普九”债务的范围,是指从1993年全面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算起,到20*年12月31日为止,县乡政府、村级组织、国有农林牧渔场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完成农村“普九”目标而发生的债务。主要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普九”债务不等同于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是个大范畴,包含“普九”债务。不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教职工宿舍修建、教师工资和奖金、吃喝招待等方面的债务,不能确认为“普九”债务,也自然不在本次化解范围。

(三)偿还农村“普九”债务的主体

根据国家规定,“普九”债务的化解工作,主要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县(市)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普九”债务偿还主体是地方政府。所以,我市范围内的农村“普九”债务的偿还主体是市政府,国有农林牧渔场“普九”债务按农场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县政府偿还。中央财政按照先化解后奖励的原则对地方化解“普九”债务给予奖励。省财政也将照中央的做法给予适当奖励。

(四)偿还农村“普九”债务的资金来源

根据国家要求,本着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化解“普九”债务资金的筹集,以县(市)级政府为主。我市要按照国家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一是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以及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二是从地方征收且作为地方收入的城市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及其他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偿债;三是进一步事整合现有教育专项资金;四是通过盘活闲置校产筹集偿债资金;五是通过统筹非税收入途径筹集偿债资金;六是社会和民间自愿捐资赞助的偿债资金。我市财政并不宽裕,靠一个财政年度筹足偿债资金比较困难。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筹集偿债资金,要争取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分解财政压力。在资金筹措上,不得借新债还旧债,不得挤占挪用其他必保的专项资金,不得向农民摊派,不得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偿债资金的安全可靠,对偿还“普九”债务的资金,财政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五)偿还“普九”债务的顺序

化解“普九”债务,要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偿还对教师、学生家长、农民等个人和工程业主欠债,优先化解1998年底以前形成的“普九”债务,然后再化解20*年底以前形成的“普九”债务。对于债权人债务人双方通过协商,核减“普九”债务本金和利息的,也应当优先予以偿还。对国内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项目贷款中涉及到“普九”债务的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六)制止发生新的债务

制止举新债是化解旧债的前提条件,化解“普九”债务,必需首先制止举新债。新债制止不住,化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我们务必落实国家关于制止乡村举新债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坚决制止乡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生新的债务。这要作为一条纪律。一是要建立健全债务监控体系。市里要建立债务数据库,对经审计锁定的乡、村、学校债务实行动态管理。以这次审计确认的债务数额为旧债锁定上限,今后只能减少、不得增加。对于20*年以后乡、村发生的新债,要按照国家谁举债谁负责谁偿还的规定处理。学校发生的新债,由市政府区别情况,妥善处理。二是实行债务控管领导责任制。要按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建设发展与财力可能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得超越自身财力可能,借债搞建设上项目。对盲目搞建设上项目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规范和加强财务会计管理。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和强化“村级财务会计制”的管理模式,严格预算管理、规范收支行为,节约开支,杜绝不合理支出。农村中小学校建设、维修改造等纳入政府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对学校各项预算支出严格审核,对超标准、超预算和没有资金保障的建设项目与投资不予批准。严格控制学校的公务费支出特别是招待费支出,严禁超标准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行为。四是确保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要不折不扣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农村税费改革确定的财政对乡镇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对村级的补助资金,也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的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和乡村两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为制止举债创造有利条件。

(七)清查统计债权统计

在清查债务、化解“普九”债务的同时,还要对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债权进行全面的清查统计。但是,对债权的清查统计,不公示,不审计确认。对在清查统计过程中,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债权中,涉及农民尾欠的农村税费部分暂缓清收;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债权中,涉及农业职工尾欠的农村税费部分暂缓清收;其他债权可以依法清收。

三、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步骤

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能一蹴而就,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我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总体安排是:全面清理、锁定全部债务,分离化解“普九”债务。

按省里要求,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清查确认工作要在20*年4月30日前完成,“普九”债务的化解到20*年底完成。

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大体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培训人员。各乡镇及各相关部门要依据《*市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在20*年12月10日前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第二阶段,清查摸底,分清类别。对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农林牧渔场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债务债权底数,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用途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将“普九”形成的债务从债务总额中分离出来。

这一阶段工作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基础,关系到化债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对这个阶段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债务底数核准。大家一定要看到清查摸底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从严从细,把底数摸清,把数字搞准。一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清查工作任务。

这一阶段工作要分五步进行。第一步,成立清查工作队。主要成立市政府、乡政府债务清查工作队,由财政局牵头。各乡镇分别成立若干债务清查工作队,由农业局牵头。成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清查工作队,由教育局牵头。成立国有农林牧渔场债务清查工作队,由林业局、农业局、牧业局分别牵头。设置多少个债务清查工作队可根据被清查单位数量和工作任务量确定。第二步,做好清查准备。一是准备好清查登记使用的各种单据、表格、取证核对凭证及文书等。二是被清查单位要把已发生的所有业务登记入账,并做到“五相符”,结账时点为20*年9月30日。上述工作要在12月上旬完成。第三步,开展清查工作。清查采取账内与账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债务债权清查工作。会计账目齐全的,以会计账目为准,对全部债务进行逐笔追溯清查,核实债务的本金、利息、发生时间、偿还期限、责任人等基本情况。会计账目不完整的,采取调查法核实,必需要取得书面证据,履行规定手续。第四步,公开清查核实结果。对经核实的债务,要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涉及到公示范围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要事先通知,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第五步,登记清查核实结果。清查核实后的债务,清查小组要严格履行手续,明确责任,分别由清查小组负责人、被清查单位财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签字盖章进行确认,并保存好各项原始凭证和证据。填制好有关单据、表格,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

第三阶段,审计确认,锁定债务。债务审计确认是清查工作的延续。在清查摸底,分清类别的基础上,经审计机构审计确认的债务,才具有合法性,才能作为化解“普九”债务的依据。乡镇政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国有林牧渔场债务和市政府“普九”债务的审计确认和锁定工作,由*市审计局负责,并向市政府提交审计报告。村级债务的审计确认和锁定工作,由*市农村审计站负责,并向*市政府提交审计报告。债务的审计确认工作与清查摸底工作要紧密衔接,被清查单位在清查摸底工作结束后,及时提出审计确认申请,经本部门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审计确认是对清查摸底工作的全面监督、检验和修正,是最终锁定债务的关口,是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关键环节。审计机构重任在肩,要肩负起历史责任,以对党和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审计确认搞好。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相关国有农林牧渔场,要主动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积极配合审计机构搞好债务的审计确认工作。

第四阶段,规范操作,偿还债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规定的偿还顺序,由市财政部门将偿债资金直接兑付给债权人,兑付一笔,销号一笔,并处理好相关账目。要严明纪律,搞好偿债资金的兑付,兑付工作要做到两个不准,就是偿债资金不准由债务主体兑现给债权人,防止截留挪用;不准违反偿还顺序,防止人情关系兑付。财政、教育、农业、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确保偿债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运用。

第五阶段,验收总结,健全机制。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解决遗留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政策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同时,要通过总结,探索规律性东西,为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积累经验。检查验收的方式采取自查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验收标准主要有四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二是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按程序操作;三是化债工作进展平稳,出现的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四是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化解乡村债务和制止举新债等稳定机制,并落到实处。检查验收要坚持标准,防止走过场,对于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缺啥补啥,限期达到标准。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顺利进行

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涉及到方方面面,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任务繁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力量,配备得力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市乡财政要划拨相应的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二是成立领导组织。全市成立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孙向武市长任组长,贾土武、逯占元、安秀芝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局、财政局、教育局、审计局、林业局、牧业局、纪检委、监察局主要领导为成员。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市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的具体工作。各乡镇及相关局也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清理化解“普九”债务领导小组,各乡镇及相关局要把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于11月30日前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7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免费会员|VIP会员|

1.[农林牧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佚名][2006年3月10日][62]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志们:新年伊始,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5年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精心部署2006各项工作,动员全县三级干部围绕县委全委会和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苦干,掀起新一轮追赶跨越的发展热潮,……

2.[工作意见]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佚名][2006年3月10日][65] 各村、企事业单位党(总)支部: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宣讲形势送政策”活动和迅速兴起万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的通知精神,现就我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提出如下要求:一、宣讲目的和任务集中一段时间,在全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就是要通过广泛宣讲,向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讲清目前“三农”工作的大好形势、取得的巨大成就,讲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

3.[农林牧渔]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工作职责[佚名][2006年3月10日][41] 一、组织农户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头模范遵守村规民约;二、全面掌握村庄所有农户家庭人口、生活条件、致富产业、发展需求等各方面情况,积极向乡村两级反映,为上级采取帮扶措施提供依据和提出建议;三、组织开展对五保户、困难户、特困户生产生活上的互帮互助活动;四、热心帮助农户办理红白喜事,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五、……

4.[农林牧渔]在全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佚名][2006年3月10日][7]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全市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工作。这次会议,对做好我区“三农”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刚才,胡副书记传达了省、市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我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取得的成效,并就党员干部下派工作进行了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统……

5.[农林牧渔]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佚名][2006年3月10日][73] 坪里村位于@@县西部,毗邻县城不到2公里,全村面积4.3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常住居民526户共2148人,村设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8名。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江西省村务公开条例》为依据,按照“规范、创新、提高、落实”的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村务公开制度,加……

6.[科教文卫]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农民[hgx][2006年3月10日][56]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农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如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性技术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无疑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赋予了职业教育以神圣的使命。在2005年11月7日召开的……

7.[交流材料]新农村建设[佚名][2006年3月6日][34] 关于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开局之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将全面贯彻中发(2006)1号及省、州的有关文件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抓好农业农村的各项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2006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8.[工作方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小陈老师][2006年3月5日][88] 为了深入贯彻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全市综合实力强区”发展战略,用科学的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我区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

9.[工作方案]乡镇2005年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小陈老师][2006年3月5日][72] 为更好地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今年提出的“快中求好抓发展,建设和谐崇义”的整体要求和崇义县2005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杰坝乡2005年“116”工作思路,努力建设和谐平安美丽的新杰坝,特制定2005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10.[工作方案]关于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通知[wlh0076][2006年3月4日][60] 关于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通知各县区团委、市直团工委:市委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在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青年作为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创造力…… 11.[写作高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工作职责[佚名][2006年2月26日][163]

一、组织农户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头模范遵守村规民约;二、全面掌握村庄所有农户家庭人口、生活条件、致富产业、发展需求等各方面情况,积极向乡村两级反映,为上级采取帮扶措施提供依据和提出建议;三、组织开展对五保户、困难户、特困户生产生活上的互帮互助活动;四、热心帮助农户办理红白喜事,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五、……

12.[工作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小陈老师][2006年2月26日][7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意见》(苏发〔2006〕1号)精神,全面启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13.[工作意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小陈老师][2006年2月26日][73] 各乡镇(场)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林(垦殖)场,县委有关部门,县直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多经济社会发展,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从2005年起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利‘是一项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是一项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党建工程,是一项密切……

14.[工作计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规划[小陈老师][2006年2月26日][183]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市委关于构建和谐**实施纲要》(*委发〔2005〕14号),特制定《**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市落实科……

15.[工作计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小陈老师][2006年2月26日][17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纲要。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6.[单位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小陈老师][2006年2月25日][1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市大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实际的“三农”工作新路,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2005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将超过*000亿元,经济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000元,位居**省前列。&……

17.[汇报材料]新农村建设公路整治和文明路创建工作汇报[小陈老师][2006年2月24日][65] 为落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赣市新村建字[2005]8号”文、江西通威集团“赣通威明电字[2005]6号”文和南康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把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和文明路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我市公路养护工作上一个新水平,配合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公路整治与“三清三改”结合起来,通过整治达到公路“畅、洁、美、绿……

18.[党政报告]新农村发展经济需要法律保障[小陈老师][2006年2月16日][182] 为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为“三农服务”,xx县司法局从3月1日开始,发动百名司法干警、法律服务人员,组成“送法入户”小组,深入到43个村,近万户农户家庭,开展“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经过为期一个月扎实工作,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的法律意识大为增强,实现了由尚未涉法—初步涉法—……

19.[农林牧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小雪][2006年2月11日][25] 调动积极性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需要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不同方式掌握客体所显现出来的功能特点,它包括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几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农民,其独立性表现为要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有获得更……

20.[农林牧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小雪][2006年2月11日][16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的总思路和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表明,上世纪50…… 21.[农林牧渔]以农村沼气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雪][2006年2月11日][25]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农村首要指的是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也就是面向国内外市场,依托各地优势,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依靠技术进步、体制创新,不断生产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做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环保几方面的统一。发展“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

22.[农林牧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探讨[小雪][2006年2月11日][59] 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的第五次改革。与前四次改革不同,这次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的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农村现有……

23.[农林牧渔]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雪][2006年2月11日][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农村变革的新起点“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

24.[农林牧渔]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小雪][2006年2月11日][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这个立场出发,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有效实践。一、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人是真实的、社会的、实践的人,是一切活动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据和本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既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肯定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

25.[农林牧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红乡绅论[小雪][2006年2月11日][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要完成这一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有必要从历史的回顾和现状的分析中,认清我国农村新旧乡绅的历史作用、……

26.[农林牧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讨[小雪][2006年2月11日][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的一个亮点,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这次作为一个重头戏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一方面体现了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中央对此所抱的决心之大。发展农村,首先要有正确的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正确的发展观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协调的、可……

27.[农林牧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小雪][2006年2月11日][6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和方略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安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是“五个建设”,即: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以党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

28.[农林牧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三农”工作[小雪][2006年2月11日][15]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2月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建设社会……

29.[农林牧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小雪][2006年2月11日][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大德政。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广东,同时也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在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因地制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

30.[交流材料]民主议事村务公开建设和谐新农村经验材料[小陈老师][2006年2月11日][32] 我们魏庄乡共有33个行政村,4万人口,6.2万亩耕地。几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了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重点的制度建设,把它作为全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核心工作来抓,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乡3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选举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农民群众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 31.[心得体会]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小陈老师][2006年2月3日][702]

在全市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整合以往农村建设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成功做法与经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通过去年以来的工作实践,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1、政府主导、农民积极参与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农村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市乡两级政府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引导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32.[心得体会]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小陈老师][2006年2月3日][159]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

33.[请话要领]在调研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发如雪][2006年1月31日][37] 在调研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同志们:上午,我和夏副书记、蒋副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踏看了仙岩镇西鲍村、甘霖镇下路西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现场,刚才,市小康办对前阶段工作作了总结汇报,看了听了之后总的印象是认识高、决心大、动作快,我基本满意。就下阶段工作,国土、建设、财政、组织等有关部门都谈了想法,夏副书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在此,我再谈四点想法,供同志们……

34.[年终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小陈老师][2006年1月21日][77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市大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实际的“三农”工作新路,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2005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将超过*000亿元,经济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000元,位居**省前列。&……

35.[政府政务]市长XX在调研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yunguo][2005年8月25日][73] 同志们:上午,我和夏副书记、蒋副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踏看了仙岩镇西鲍村、甘霖镇下路西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现场,刚才,市小康办对前阶段工作作了总结汇报,看了听了之后总的印象是认识高、决心大、动作快,我基本满意。就下阶段工作,国土、建设、财政、组织等有关部门都谈了想法,夏副书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在此,我再谈四点想法,供同志们参考。一、要……

36.[农林牧渔]市长XX在调研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yunguo][2005年8月1日][9] 市长XXX在调研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时的讲话同志们:上午,我和夏副书记、蒋副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踏看了仙岩镇西鲍村、甘霖镇下路西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现场,刚才,市小康办对前阶段工作作了总结汇报,看了听了之后总的印象是认识高、决心大、动作快,我基本满意。就下阶段工作,国土、建设、财政、组织等有关部门都谈了想法,夏副书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8

0引言

农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本。新中国成立后,依靠传统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资本积累,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然而,农业却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较为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与国际化接轨,推进农业现代化。自2013年以来,农业现代化连续九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提及,中央连续多个文件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这表示出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心。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通过相应计算结果完善其发展方向,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要从多角度来实现,对农业现代化的测度也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这使新时代得建立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来测量农业现代化得分就尤为重要。针对农业现代化的定量分析,需要构建相应指标体系进行测度。乡村振兴战略后提出后,一些学者创新性的从多个层面测度农业现代化。邓怡、王娜(2021)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从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三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并对甘肃省农业农业现代化进行测度。[1]巴•哥尔拉、刘国勇、王钿(2020)基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及障碍度模型,对新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测度和制约因子诊断。[2]可见,乡村振兴背景下,建立新的指标体系对市级农业现代化测度较少。烟台近年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坚持示范社带头发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较好成效。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选取烟台这一市级案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经营管理水平”这一维度,从农业生产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产业水平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进行农业现代化测度分析。

1烟台市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在选取相应评价指标时,结合烟台市实际情况,在保证指标有代表性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围绕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管理体系、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相应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烟台统计年鉴》、烟台国土资源局以及各年统计公报。农业生产体系,设置农业投入水平、农业有效供给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个二级指标。土地、机械、水资源是影响农业产出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以劳均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灌溉率来衡量农业投入水平。粮食是农民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其产量可以综合代表一个地区的产出供给水平,因此以人均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年增长率、农业产出增长率来衡量农产品有效供给。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不仅仅是指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而是更注重农产品安全问题,森林覆盖率、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的多少关乎所生产的粮食蔬菜是否无污染、安全,因此用这三个指标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经营管理体系,包括农产品流通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信息化时代,农民信息化程度是衡量农产品流通水平的重要因素,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用每百户农村居民电子设备拥有量,主要是指移动电话数量和计算机数量来衡量农产品流通水平。一个地区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可以加快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合作社是一种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把农民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农业,承担着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职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因此以合作社数量和农业商品化率衡量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包括农业产业融合和农业产出水平。其中,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率表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生产效率,因此以单位播种面积产值、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衡量农业综合产出。

1.2研究方法

首先,因不同指标之间存在量纲差异,故用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用熵值法计算得到的各项指标对应不同的熵权,此方法得到权重比较客观,可以很好地避免主观赋权带来的局限性。最后,根据所得权重值,计算烟台市2008-2019年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值,其值越大,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越高,计算公式为:其中,A表示烟台市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wi表示第i个维度的权重值,Bi表示的i个维度的综合指数值,wij为第i个维度下第j项指标的权重值,xij为第i个维度下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2结果与分析

2.1烟台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

根据表1可以看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差距不是很大。相对而言,权重值较大的指标分别是有效灌溉率、合作社数量、农业机械化水平,说明这指标三个对烟台农业现代化影响较大。其中,有两项属于农业投入水平,说明农业投入水平仍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而合作社数量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也较大,说明新型集体经济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作用较强,这与烟台市近几年大力推行新型集体经济,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深并取得了良好成果是相一致的。其余权重由高到低分分别是森林覆盖率、农业商品化率、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土地生产率、人均粮食产量、劳动生产率、劳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产值、粮食产量年增长率、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率、百户农村居民电子产品拥有量、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农业产出增长率。根据表1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及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数值计算得到乡村振兴视角下烟台市2008-2019年农业现代化综合的得分。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得出乡村振兴视角下烟台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阶段划分标准(表2)。并按照此标准对烟台市2008-2019年各年份农业现代化进行划分(表3)。由表3可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烟台市农业现代化整体上处于上升状态,综合得分从2008年的0.2588增长至2019年的0.6724。分阶段来看,2008-2009是准备阶段,相对来说起步水平较高。2010-2017年处于发展阶段,此阶段农业现代化得分在波动中稳步上升,且从2010年起后的三年增速较快。从2018年开始已经达到初步实现阶段,这是因为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烟台市委组织部牵头在全市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从2018年百村示范,到2019年千村覆盖,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2.2烟台市农业现代化各维度发展水平

图1是根据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生产体系、经营管理体系、产业体系现代化综合得分所绘制的折线图。整体来看,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依然得分较高,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农业经营管理体系和农业产业体系得分逐渐上升,且与越来越接近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得分。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增大,相对而言,农业生产体系对其影响有所减弱。

2.2.1农业生产体系

2008-2019年烟台市农业生产体系得分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有所上升的趋势,2008-2012年逐渐上升并在2012年达到最大值0.3897,这与烟台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业投入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投入密切相关;2012-2017年在波动中处于下降状态,在这一时期,大量青壮年外出工作,从事农业的大都是年纪大的老人,加上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有所下降,难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17-2019年处于上升状态,这得益于烟台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吸引人才回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2.2.2农业经营管理体系

2008-2019年烟台市农业经营管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综合得分从最初的0提高到0.2151,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加大。在影响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各项指标中,合作社数量权重值最大。2016年烟台开始试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党的领导下带动合作社发展,在促进发展规模化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地方样板。除此之外,自2008年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515工程”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不仅数量和规模增加,而且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带动烟台市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2.2.3农业产业体系

2008-2019年烟台市农业产业体系整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上升趋势不是很明显。2008-2016年缓慢上升,2016-2017年有所下降,2017-2019年再次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率,即农业产业融合,相较于农业综合产出各指标来说得分较低。但2017-2019年增长较快,并且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说明2017年以来烟台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建立“三位一体”合作社、延伸产业链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农业综合产出中,土地生产率权重值较大,综合得分逐年增加,说明土地生产率,即农业增加值与耕地面积的比值对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影响较大。

3对策建议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烟台市农业现代化,需要从各个维度制定相应发展措施,实现烟台农业生产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进而推动烟台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

3.1生产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发展绿色农业

研究结果表明,烟台市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水平相对来说较高,农业投入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在未来需要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革命性变革。研发轻便型智能农机具,把现代化智能化技术用于农业生产,及时进行农作物产量监测,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防御”,实现农作物从种植、管理到收获整个链条的现代化。

3.2经营管理体系:规范合作社运营,吸引人才

近年来,烟台在已有合作社的基础上,融入基层党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实践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股份为纽带链接小农户,规范合作社运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未来需在保障现有合作社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新型集体经济运营体系,着力推进联合社和“三位一体”合作社,形成产业区域化发展。此外,新时代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农业机械化,与旧农业现代化最大的区别是人的发展,最关键的生产要素是“人”,注重人才引进,尤其是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制定相应福利保障措施,积极促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壮年投身离家近、发展势头强的合作社,促进农村人口回流,缓解乡村“人口空心化”,促进人才振兴。

3.3产业体系:加快农业产业融合,注重品牌和农村物流发展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9

为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统计工作创先争优,推动农村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系统评比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及省统计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州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考评范围

各县统计局农村统计工作。

三、考评周期

为增强考核评比的时效性,便于各县适时安排工作,考评周期在日历年度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以上年12月1日至当年11月30日为当年的考评周期。

四、考评内容

农林牧渔业统计、农业经济核算、县、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新农村建设监测统计、统计分析信息和专项调查等工作。

(一)农林牧渔业统计、农业经济核算及县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1、报表。包括经国家统计局或省统计局批准下发的《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及《乡村社会经济调查方案》等制度规定的各种年报和定期报表。

要求及计分标准:

(1)及时性(基本分40分)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上报报表。无故迟报1天扣3分,迟报2天扣10分,迟报3天及以上扣20分。以州局收到电子文件或其他网络资料的时间为准。

(2)准确性(基本分60分)

在州局进行的数据正确性、合理性、规范性等方面的检查评估中,发现统计数据口径、范围与制度或方案不一致的,每笔扣2分;内在关系和外部关联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有关规定的,每笔扣2分;有重大趋势性错误的,每笔扣10分。

对农业生产报表、畜牧业统计、农业核算、县、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综合年定报数据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数据评估,并在调查数据上报后3日内上报评估报告。未上报评估报告或评估报告不符合有关要求的,每项扣5分,迟报1天扣1分。

在上报时间之后2天内主动更正差错的不扣分。

每个表种满分均为100分,采用扣分法计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2、基础工作。包括上述各项统计业务的基础工作。

要求及计分标准:

(1)为各项业务配备足额合适的业务人员。因人手不足(或找不到业务负责人)而影响工作的出现一次扣10分。

(2)严格执行州统计局制定的有关业务制度,发现不执行制度情况的一次扣20分。

(3)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点进行检查指导工作。主要农产品测产、畜牧业调查、核算调查等工作,县局业务人员要深入到所辖各乡村调查点,一年不少于三次,乡级统计业务人员要深入每个调查点一年不少于5次,在州局有关检查中,发现达不到要求的一项扣20分。

(4)加强业务培训。县统计局对基层调查人员进行主要农产品测产、畜牧业调查及其他综合业务培训次数每项一年不少于一次,少一次扣20分。

(5)基层帐表规范化。在州局各类检查中发现基层帐表不够规范的,一处扣20分。

(6)年度工作总结情况。根据各县统计局每年上报年度农村统计工作总结的时间和质量酌情扣分。

每项业务基础工作满分100分,根据扣分情况计算总得分,不倒扣分。

每项业务报表与基础工作得分按7:3比例加权计算总得分。

(二)分析信息

(1)农村统计分析报告(100分)

按照规定的统计分析报告参评条件,由各县统计局推荐上报符合条件的农村统计分析报告2篇,得基本分50分。由州局组织力量对全部统计分析报告组织评选,根据质量选出一、二、三类报告各若干篇。

一类报告得40分,二类报告得30分,三类报告得20分,一单位如有两篇进入前三类,取高类得分为基础得分,另一篇为一类的加10分,二类的加8分,三类的加5分。按各州(市)总得分排名,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同时公布一、二、三类分析报告篇名。

(2)农村统计信息(100分)

农村统计信息工作以上报和采用情况为依据,采用加分法,按各单位实际得分情况进行考核。

1、各县每年应及时向州统计局农村科上报信息10篇以上,完成基本任务得基本分50分。未完成的少1篇扣5分。

2、被省,州统计局信息网采用一篇加5分。

3、被州,县统计信息网及政府信息刊物采用1篇加2分。

4、被州、省、国家统计信息网采用的信息,每篇分别加5、10分。

5、被州(市)、省、国家及部门领导批示的信息,每条分别加10、15、20分。

农村统计信息累计计分,最高加分不超过50分,满分为100分。

评比时被书面采用的信息需提供原件或复印件,被网络采用的信息需提供网址及采用日期。农村统计信息不含统计工作信息。

农村统计分析报告与农村统计信息按4:6的比例加权计算分析信息总得分。

(三)专项调查工作

指完成省统计局农村处布置的常规统计制度之外的一次性调查任务。根据组织实施质量和任务完成的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考核。满分100分。

五、评比表彰

考评年度末,各县将农村统计工作总结,农村统计分析报告推荐表及其原件和采用情况复印件,农村信息一览表及采用复印件等资料以书面形式报州统计局农业科。

州统计局农业科考核台帐,及时记录考核得分及扣分情况。

根据单项得分情况,按农林牧渔业统计25%、农业经济核算20%、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20%、乡村社会经济基本统计15%、新农村建设统计监测10%、分析信息5%、专项调查5%的比例计算各州(市)农村统计工作总得分,作为州统计局对各县统计局考评依据。

领导农林牧渔范文篇10

为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统计工作创先争优,推动农村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系统评比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及省统计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州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特点,制定本办法。

二、考评范围

各县统计局农村统计工作。

三、考评周期

为增强考核评比的时效性,便于各县适时安排工作,考评周期在日历年度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以上年12月1日至当年11月30日为当年的考评周期。

四、考评内容

农林牧渔业统计、农业经济核算、县、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新农村建设监测统计、统计分析信息和专项调查等工作。

(一)农林牧渔业统计、农业经济核算及县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1、报表。包括经国家统计局或省统计局批准下发的《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及《乡村社会经济调查方案》等制度规定的各种年报和定期报表。

要求及计分标准:

(1)及时性(基本分40分)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上报报表。无故迟报1天扣3分,迟报2天扣10分,迟报3天及以上扣20分。以州局收到电子文件或其他网络资料的时间为准。

(2)准确性(基本分60分)

在州局进行的数据正确性、合理性、规范性等方面的检查评估中,发现统计数据口径、范围与制度或方案不一致的,每笔扣2分;内在关系和外部关联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有关规定的,每笔扣2分;有重大趋势性错误的,每笔扣10分。

对农业生产报表、畜牧业统计、农业核算、县、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综合年定报数据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数据评估,并在调查数据上报后3日内上报评估报告。未上报评估报告或评估报告不符合有关要求的,每项扣5分,迟报1天扣1分。

在上报时间之后2天内主动更正差错的不扣分。

每个表种满分均为100分,采用扣分法计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2、基础工作。包括上述各项统计业务的基础工作。

要求及计分标准:

(1)为各项业务配备足额合适的业务人员。因人手不足(或找不到业务负责人)而影响工作的出现一次扣10分。

(2)严格执行州统计局制定的有关业务制度,发现不执行制度情况的一次扣20分。

(3)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点进行检查指导工作。主要农产品测产、畜牧业调查、核算调查等工作,县局业务人员要深入到所辖各乡村调查点,一年不少于三次,乡级统计业务人员要深入每个调查点一年不少于5次,在州局有关检查中,发现达不到要求的一项扣20分。

(4)加强业务培训。县统计局对基层调查人员进行主要农产品测产、畜牧业调查及其他综合业务培训次数每项一年不少于一次,少一次扣20分。

(5)基层帐表规范化。在州局各类检查中发现基层帐表不够规范的,一处扣20分。

(6)年度工作总结情况。根据各县统计局每年上报年度农村统计工作总结的时间和质量酌情扣分。

每项业务基础工作满分100分,根据扣分情况计算总得分,不倒扣分。

每项业务报表与基础工作得分按7:3比例加权计算总得分。

(二)分析信息

(1)农村统计分析报告(100分)

按照规定的统计分析报告参评条件,由各县统计局推荐上报符合条件的农村统计分析报告2篇,得基本分50分。由州局组织力量对全部统计分析报告组织评选,根据质量选出一、二、三类报告各若干篇。

一类报告得40分,二类报告得30分,三类报告得20分,一单位如有两篇进入前三类,取高类得分为基础得分,另一篇为一类的加10分,二类的加8分,三类的加5分。按各州(市)总得分排名,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同时公布一、二、三类分析报告篇名。

(2)农村统计信息(100分)

农村统计信息工作以上报和采用情况为依据,采用加分法,按各单位实际得分情况进行考核。

1、各县每年应及时向州统计局农村科上报信息10篇以上,完成基本任务得基本分50分。未完成的少1篇扣5分。

2、被省,州统计局信息网采用一篇加5分。

3、被州,县统计信息网及政府信息刊物采用1篇加2分。

4、被州、省、国家统计信息网采用的信息,每篇分别加5、10分。

5、被州(市)、省、国家及部门领导批示的信息,每条分别加10、15、20分。

农村统计信息累计计分,最高加分不超过50分,满分为100分。

评比时被书面采用的信息需提供原件或复印件,被网络采用的信息需提供网址及采用日期。农村统计信息不含统计工作信息。

农村统计分析报告与农村统计信息按4:6的比例加权计算分析信息总得分。

(三)专项调查工作

指完成省统计局农村处布置的常规统计制度之外的一次性调查任务。根据组织实施质量和任务完成的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考核。满分100分。

五、评比表彰

考评年度末,各县将农村统计工作总结,农村统计分析报告推荐表及其原件和采用情况复印件,农村信息一览表及采用复印件等资料以书面形式报州统计局农业科。

州统计局农业科考核台帐,及时记录考核得分及扣分情况。

根据单项得分情况,按农林牧渔业统计25%、农业经济核算20%、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20%、乡村社会经济基本统计15%、新农村建设统计监测10%、分析信息5%、专项调查5%的比例计算各州(市)农村统计工作总得分,作为州统计局对各县统计局考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