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23:42:20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自我实现

OntheapplicationofHumansiticorytotheteaching

ZhouPing-ru

(SiChuanprovincePingChangmiddleschool,educationalandscienceoffice,636400)

Abstract:Thisarticleexpoundsthatstudyisanacticityorginatesfromindividualactiononone’sown,letsindividualsputinitentirelyandproducesall-roundchanges.ItalsoexpoundsHumanisticTheoryrepersentedbyLuoJeShiandhowtostimulatestudent’sactiveparticipationandarousestudents’subjectiveinitiativeinteaching.

KeyWords:HumanisticTheory;application;self-realization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学派,它以人的整体性为基础,崇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要研究对人和的进步富有意义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本质的揭示不像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那样给予严格的定义。而是从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的角度加以描述。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技术为学生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因此,它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目标的自我实现的体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自主性,即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学习者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二是全面性。即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个性等方面。三是渗透性。即学习不单是对认知领域产生,而且对行为、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发生作用。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就教学问题提出:①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②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③在教学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同时,罗杰斯还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运用于教学研究与实验,确立了“情意教学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论”。罗杰斯强调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这个最高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人际关系。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面对面的教学结构,教师不再直接控制教学,教学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这使得教学生会学习尤为重要。教学已不是简单零碎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自由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自我实现的前提条件。

罗杰斯认为,教师必需要①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坦诚相待,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取掉一切伪装的“假面具”。②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对学生作为具有自身价值独立体的任何思想与感情,都应予以认可,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③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移情性地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性作出评价和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获得真实的自我意识,去充分地实现“自我”。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作法是除移情教学外,还必须:①编制好便于学生自己学习,适合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特点的教材。②要善于辅导,教师不是一味追求讲解,而是有效地咨询和辅导。③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材料。④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自己学习。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的基本的角色特征并没有改变,仍然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只是教师由传统的一味追求的讲授改变成学生学习的倡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咨询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而是建立在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之上,达到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罗杰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活动,移情就是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他认为,如果教师能够移情的话,就将格外有力地增添课堂的气氛。教师的作用是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自觉乐意地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就是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核心,学生自主地接受课程,选择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有教学时间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只有当个体需求,身心状态以及个体学习风格与学习目标相互一致时,学习才会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教学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情境,提供丰富广泛的学习资料,以利于学习时自由地发展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教学生知识”,也不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教学生怎样学习”,而是教学生如何“自我实现”,即决定学习什么、怎样掌握学习内容、采取什么顺序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强调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将情感和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相转换,学习者对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机多媒体、Internet、通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为融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造了条件。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不直接或轻易地呈现结论,并留出空间让学习者参与进来活动,向学习者留下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空间。由于媒体的参与,“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理论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

会计学科作为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新时期应用型高校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值得每位会计教师深思。笔者多年来任教于应用型高校,先后为财务管理及审计专业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及专业核心课《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结合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笔者就会计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谈些个人初步的看法。

一、要处理好会计教学与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有三个主要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应用型高校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学难度较大、教师教学工作量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安排比较紧、学生的会计基础不牢固,是当前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使得会计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注重以系统的会计知识讲授为主,从会计课程的设置到教材编写,从教学大纲审定到过程性考核及考试,基本上体现的是以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为导向,在课时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会计教师难以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社会人”的教育(高志贤,等,2018)。同时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教育及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多元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当前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中急需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将价值观教育实质性地融入会计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多年的会计教学中一直非常注重把正确的价值观与早年会计从业经历体悟渗透到会计知识的讲授之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笔者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会计职业道德这部分内容时,结合上市公司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讲解,使会计专业学生明了作为会计人员财务造假虚增利润、严重损害投资人利益、偷税漏税、侵吞国家财产非法获利,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课程讲授中要引导教育学生在将来的会计工作中以诚信为本、坚持准则,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们在学习会计理论的同时也得到了有益的人生启示。会计专业学生走上会计岗位后,其工作态度的优劣、责任心的强弱及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具有“经济后果”,既可能造成一部分利益相关方的经济利益受损,也可能给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会计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既要讲授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将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会计教学工作中。

二、要处理好会计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应用型高校不同于研究型高校,会计教师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研究的观念。如果会计教师只是教学水平较高,但研究能力不强,则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敬;反之,如果教师只是会计研究水平较高,会计教学水平不高,则难以成为一个广受学生欢迎的好的会计教师。因此,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的会计教师只有做到会计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长期的高校会计教学工作中,笔者一直注重处理好会计教学与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以会计教学带研究,以会计研究促教学,及时将最新的会计研究成果应用到会计教学中,使会计专业学生开阔了视野,所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里提及的“会计研究”有两方面含义:第一种含义就是日常工作中的科研。笔者多年来在我国会计前沿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会计”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代表性的、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主持完成该领域的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及市厅级项目4项,承担省部级及市厅级课题10多项;在《财会通讯》《财会月刊》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利益相关者会计”领域的原创性学术论文10余篇;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被评为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人才、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评审委员会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专家、山东省政府采购会计类评审专家。正是由于笔者多年来在“利益相关者会计”研究领域持之以恒的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研究基础,从而为笔者的会计教学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沃土和鲜活素材。比如,笔者在会计课堂上为财务管理及审计专业本科生讲授专业核心课《中级财务会计》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内容时,会将本人主持完成的省级课题“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视角下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构建与推行研究”的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促使学生思考“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现代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其财务报表的编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改革;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从事会计研究的必要性,因为“会计要改革,理论要先行”,改革与创新是会计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孙峥等,2019)。第二种含义是针对会计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规律体现及能力提升的研究。在当前阶段,相较于第一种的科学研究,这种对教学本身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赵春明,2017)。为此,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年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先后主持完成了1项省级教改项目和多项校级教改项目;在高校学报发表会计师资队伍建设、会计教学方面的教育论文5篇;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双核三方”实践教学模式在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笔者把会计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会计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包括提问启发、图示启发、比较启发、案例启发等具体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要处理好会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应用型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会计学课程具有课时紧、知识点多、教学难度大的特点,这就容易导致会计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会计理论教学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而难以顾及对会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对所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及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认为会计课程课时安排紧,开展会计案例教学会占用很多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还有部分会计教师认为会计专业部分学生对会计知识点的理解尚且不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如不采取系统讲授方式,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难以尽如人意。会计教师存在的这两种看法,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认识并处理好会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徐经长,2018)。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两者并不冲突,二者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关系。如果会计专业学生没有会计知识作为基础,那么能力的培养则无从谈起,但掌握了会计知识并不意味着有了能力,因为我们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要让他们在将来的会计工作岗位中解决面临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毕业后通过会计职称考试及CPA、CMA、MAT等各类会计考试。因此,作为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师应做到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为会计专业是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因此,该专业下设置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应从以往注重会计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为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具体来说,会计教学中可通过小组PPT展示、微会计案例导入、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处理好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应用型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若没有系统性的、科学性的理论作支撑,那么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只能是感性的认识或者是零散的理性认识。而要使他们获得系统性的理论从而形成理性认识,则理论教学必然是会计教师首要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理论教学的既定目标。实践教学在准备阶段的设计均是围绕课堂理论教学的目标及内容进行的(李小妮,等,2020),且所有实践教学的设计应与理论教学同步,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应用型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目前应用型高校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现象:一是各自独立开展教学,一般是会计教师分别讲授理论与实训教材,通常做法是教师先把会计理论教材讲完,在最后两周开始进行手工实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临近期末进行手工实训时,前面章节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有些记忆模糊,加之还要准备各科考试,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是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密切结合,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在传统的会计理论教学中,会计教师往往侧重于对会计理论的讲授,而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的讲授课时安排较少,且“纸上谈兵”,到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对记账凭证的填制容易出错,对不同类型的记账凭证应该登记哪种格式的账簿不明了,对企业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不清楚。目前应用型高校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建立基本概念逻辑及专业思维方式,不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大了学生学习后续会计课程的难度。我们知道,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辅相成。会计理论来源于会计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由此,我们认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二者是交融的本源关系。与此相对应,应用型高校的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是交融的关系。那么,如何促进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需要对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逻辑重构,合理安排授课顺序,使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秦红霞,2015)。以《基础会计》为例,按照逻辑顺序,将《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分成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讲解会计的含义与目标。会计目标主要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第二个模块讲解会计信息的来源。第三个模块讲解会计信息的加工。第四个模块讲述会计信息的提供。会计教学中通过上述四个模块把《基础会计》的内容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进行实训操作,使会计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孙铮,刘凤委.改革与创新是会计未来发展的主旋律[J].会计研究,2019(01).

[2]赵春明.大学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

[3]高志贤,莫虹,林春波.应用型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05).

[4]徐经长.新时代我国大学会计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05).

[5]李小妮,李申申.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之辨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理论教学范文篇3

在教学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医院以保证临床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导向,制订适用于医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医院教学职能,使学生从以前由学校的单一管理变为学校、医院双重管理。此外,医院还引入适合院情的医学院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规定,如听课制度、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等。

2遴选兼职教师

2.1制订统一的遴选标准

在整个临床教学工作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业务思想素质和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教学工作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科教科从各临床医技科室遴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热爱临床教学工作、有临床教学经验的临床医师兼任带教教师。

2.2注重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整体素质

聘请医学院校的相关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来我院指导临床教学工作,通过介绍临床教学经验、带教查房示范、规范查房要求等,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和临床带教水平。通过此方法,在提高临床带教教师临床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根据区县医院教学实际情况,实行教师分级带教

我院根据接收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如实习生、全科生、进修生),根据兼职教师带教资质进行分级带教。同时,还对我院目前接收的一些专业如影像技术等专业的实习生特聘了兼职教师进行专业带教,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带教要求,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专业化、精细化。

3加大教学投入,改善临床教学条件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保证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医院的发展中,院领导充分认识到科研、教学工作对医院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投入力度、管理措施等方面充分考虑和满足教学的需要,近几年不断加强教学条件的改善工作。例如,各科室为临床教学购置了幻灯机、教学模型、教学挂图及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临床教师每月的理论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及医学在线考试系统,在硬件上保证了医学生的培养质量。由于不断加强改革和创新,近几年来,我院临床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水平逐步增强,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4建设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1听课、检查

我院科教科工作人员按照“教学工作评价标准”、“兼职教师管理实施办法”等多项教学管理制度的要求,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召集医学生开会,倾听师生对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时协助解决有关问题,并将有关情况向上级报告;各客座教授通过不定期到科室听课、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教师教学,向管理部门提供改进管理与服务的合理化建议;各科室主任及科室教学秘书按要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监控,通过听课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并组织整改;组织教师参与听课,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本科室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学期组织教学会议,学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对教学及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4.2反馈与调控

科教科作为职能部门,教学质量控制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职能。教学质量控制方法之一是收集反馈意见并做出改进性调整或规定[3]。通过教师的工作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收集教学反馈信息,核查、整理、分析后,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上报领导,及时反馈建议,做出相应改进性调整或规定。各专业临床科室中每位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5效果

5.1教学工作重要的意识得到提升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使我院教师教学意识明显增强,对教学工作都非常重视。院领导也将教学工作列入每年工作的重点之一,逐年增加教学投入,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各专业临床科室在医疗工作繁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保证选派医疗水平高、责任心强、教学热情高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各教师按照医学院校及我院的教学规范,认真组织教学,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5.2教师素质得以提高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管理质量。教师经常接受质量控制人员的检查和反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有方向性,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通过相关激励制度的制订和逐步完善,鼓励教师多出成绩,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5.3学生素质得以提高

科教科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队伍的管理。根据质量控制人员的检查和反馈结果,制订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并逐步完善。此外,科教科工作人员每月深入教学科室及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关心其生活情况,使学生有约束机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多数能够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能力。

5.4教学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明确了教学管理职责,使教学管理工作由初期的摸索和经验化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同时,根据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的信息,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方法及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学管理工作不断进步。

6下一步工作的探讨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没有尽头,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根据探索、实践和反馈结果,不断改进和完善。

6.1建立教学质量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科学评价体系是临床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关键[4]。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我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结合不够合理,有些标准不符合我院实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导致某些测试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真实质量。因此,需要与我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符合时代要求、可操作性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更科学地评估和促进我院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6.2改革绩效评价体系

借鉴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5],结合本院实际,在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科教科建立了教师及学生的动态数据档案,并将其作为年度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为教师奖惩、年度考核提供了依据。但教学奖励的力度还与医疗工作奖励有差距,而且作为非直属教学医院,教学质量评价未与职称评聘挂钩,导致个别教师存在轻教学、重医疗的现象。可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加大教学工作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中的份量来进一步改革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6.3规范PDCA循环管理机制

理论教学范文篇4

教材的编写应该有适合留学生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制作英文多媒体课件,自己编写英文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复习资料、习题集[7];以章节为单位将教材分解,每位教师负责制作所分配授课章节的多媒体课件,并准备该章节的教案、讲稿,编写英文实习指导、复习资料、习题集。这样可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充足的精力进行较少内容的准备。写英文讲稿时查阅大量英语原版专著,同时将经典的病例讨论翻译成英文,通过对临床知识的联系,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改革运用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方法

印度教学条件有限,普遍缺乏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例如在印度学习病理学,几乎所有的切片都要求绘图,学生几乎天天要去实验室。而且印度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留学生们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差异较大。所以改革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8]。传统的教学方法为灌输式讲解,并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授课[9]。而现代教学强调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方法”无论对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都显得尤为重要。病理学作为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既要综合基础理论,又要联系临床知识。而且病理学各个章节间相互都存在着承上启下的联系。在实践中发现,教师一味的讲解往往使学生昏昏欲睡,而通过一个个问题启发教学,学生则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问式教学还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就可以直接转到下一个问题;相反,如果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回答,则会做详细讲解。这种方法在实验课中尤为适用,先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出现了怎样的病理改变,正确的病理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然后再系统讲解。尤其使用2个貌似相同的标本为例,要求留学生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并陈述依据时,他们也像中国学生一样,争先恐后地回答,正确的一方欢呼雀跃。留学生纪律性差,如果他们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会中途退堂。全英语教学中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比较生僻的专业词汇。教学中尽量将相关内容和临床病例相结合,留学生课堂思维较活跃,习惯于和教师有积极的互动,教学效果较好。而且,开始上课时专门抽出一定时间讨论复习前次课的内容,解决学生的困惑;快下课时,针对下次课的内容留些与本次课有延续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10]。另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理论教学范文篇5

黎氏理论体系的实质,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基于这一点,我们运用黎氏理论,改革小学作文教学,并收到很好的效果。根据学情制定目标六因素单元教学法是建立在学情基础上的教学理论,所以,实验的成败关键在于学情的了解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情。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我们新接的一个四年级班进行了一次调查,从兴趣方面调查的结果是,全班54人,只有2人喜欢作文,对作文感兴趣,52人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从看图作文方面调查的结果是,能完整地写清画面内容的只有5人内容正确,但不具体的有20人,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的有10人,条理不清的有12人,写错画面的有3人,只写了两三句话的有4人。这些情况表明,一是学生不会观察画面,抓不住画面的意境,二是观察没有一定的顺序,三是无话可写,是因为观察不细致,所以只能写出“火柴盒”似的没有开头和结尾、很不具体的短文,四是联想能力差,思路展不开,五是词语贫乏,描写不生动,枯燥无味。从调查中,我们得到了启示,学生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与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说,我们语文教师在制定作文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都乐于写作.然后根据学情、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情我们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类.对优等生要求努力做到,中心明确,具有新意,叙事完整,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晰,段落分明,前后连贯,语言生动,不写错别字.对中等生则主要要求他们做到‘中心明确,叙事完整,内容具体,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句通顺,少写错别字,对差生则主要要求他们基本做到:文章有中心,有具体内容,分段写,有条理,语句通顺,书写整洁。使每个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根据学情激发兴趣兴趣是步入创造大的台阶,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入迷,思维才会积极开展,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在班上开展了“优秀作文百花奖”和“最佳小作者”的活动,通过比赛看谁写得多,写得好,优胜者了“金杯”一个,(“金杯”是.我们用硬纸板做的,上面贴有金纸,小巧玲珑)学生很感兴趣,于是,同学们为了争取获奖,写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写作的闸门也就打开了.同学们到处收集写作素材,注意观察事物,把收集到的素材组织整理成文,把观察到的事物记到《生活小浪花》(观察日记本)上,当那部分中差生没有材料可写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收集写作素材.由于写作的素材多了,学生就不愁没东西可写了,这样每人每个星期至少要写两篇作文,有的写三至四篇,甚至有的优等生每天写一篇.为了把这项比赛活动开展好,我们在班上专门组织丁一个由七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组成评委会,每个同学的习作都由评委们按照不同的作文要求认真地评定后,再由老师审阅,经审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文评得很好,只是有的评委对中差生作文的标准掌握不够准确,都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个同学的作文这样就不符合学情。经过几次校正后,评委们很快掌握了标准,所以评起来就很少出现差错,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对优生的一种培养。我们把一些选材新颖,写得生动感人的文章评选出来,每星期六下午课外活动时在班上进行展描,每次播出三至五篇,把巳播的文章装订成册或推荐到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社去,展播时要尽可能照顾到中差生,特别是差生当他们的作文被展播了,并收集到“优秀作文集”里,他们的心里别提多高兴,觉得他也有奔头。如实验班有个叫何兵的男同学,原来最怕写作文,说起写作文他就往桌子下面钻,现在可不一样了,六一节前,他写了一篇《童年趣事》内容是“我把爸爸当马骑”的文章,评委们看了觉得很好,一是题材新颖,组织得很有条理,二是生活气息很浓,描写形象生动。这篇作文在班上展播后,我们又让他参加了(小学生报)举办的“童年趣事作文大奖赛”并获得鼓励奖,报社给他寄来了获奖证书和奖品,他高兴极了,从此作文的积极性更高了。每个学期,我们都要从一千多篇习作中评选出五至十篇最年习作和评出五至十名最佳小作者“百花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爱上了作文。根据学情指导说写对于作文中的说和写,教育家叶圣陶从宏观上对“语文”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是解释“语文”的命名之义,同时指出了“语”和“文”的关系。“语”字在前,足以表明“语”的地位——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在生,也意味着文是第二性的.在语文教学中,自然不会“舍本抓末“饮水忘源”,至少应当兼顾并重。有的人把“语”当作“小媳妇”虐待,在作文教学中,只注重书面表达,不重视口头表达,这也违背了大纲要求的,作文教学应该按从说到写的原则,实质上说和写是互相联系着的,也是辩证统一的,但又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方面.说,是让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已见,每个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人人都感到有话可说,他们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遣词造句,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畅所欲言,个人思维的积累成了集体的闪光智慧,使作文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写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每个人都在静谧的气氛中思索,充分感知使他们增强了写作的信心,集体的智慧启迪他们的写作灵感.因此,在每次的作文教学中,我们都按照大纲要求,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如我们在指导《我的文具盒》一文时,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后,按照我们出示的五个启发提纲口述,提纲如下:1、它的来历,2、它的特点,.3、它的功能或用途,4、它给我带来了……5,它是我的……结果,中差生在说文具盒的特点时很不具体,说明学生观察不细致,同时也说明教师出的启发提纲太粗,对差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在设计启发提纲时,一定要根据中差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比较细的启发提纲,于是我们就把文具盒的特点按它的形状、颜色、结构、质地等几个方面设计出如下启发提纲:1、文具盒总的形状——扁平的长方体,还是较厚的长方体?长度、宽度、高度大致是多少?2、文具盒的质地——塑料的、还是铁皮的?塑料是软性还是硬性的?3、文具盒的表面——什么颜色?印着什么图案?4、文具盒里面——分几格?每格放些什么文具?这样的提纲对中差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写起来就非常具体了。在说写文具盒的用途时,那部分优等生说得也较平淡,不够生动。作为优生应该是高标准、严要求,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我们启发他们采用拟人手法来说写.经过开导,有不少优生说写得很生动,很形象,其中有位同学这样说道:我的文具盒不但外形美观、大方、而且是一个“好管家”。每当小主人要写作业时,它立即敞开大门,命令钢笔执行任务,当主人不细心把字写错了,它又马上派橡皮擦去扫除障碍……它巳伴随我四年了,但从来没有丢失一样文具……虽然话语不多,但是富有童话色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根据学情,恰当启发,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情引导议改议和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谓“议”是指的评议,所谓“改”就是修改,评议和修改是思维的升华,是比较、鉴别、审美、完善,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加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很注重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评议、修改,通过互相启发、互相改错,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在每次的评议、修改时做到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在指导学生说写《记一件有趣的事》一文时,重点评议文章是否具体.如有位中等生在写自己玩微型小木偶的经过时,这样写道;我的小木偶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剑术能手,当我把它往桌缝里一安,用双手不停地拉动,它就开始撕杀起来,你看它杀得多起劲啦,简直胜过佐罗…当我们把这段话念给同学听后,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的说,XXX同学究竟是怎样玩小木偶的,根本没有写出来,有的说,对玩小木偶的经过写了一些,但是写得很不具体,应该把怎样玩小木偶的经过写详细些才行。这位同学根据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认真地修改.修改后的文章是这样的:我的小木偶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剑术能手.当我把串连小木偶的绳于往桌缝里一塞,用手使劲一拉,小木偶立刻站起身来,两只小手里各拿着一把两寸来长的宝剑,眼睛瞪得大大的,准备着一场精彩的剑术表演,我用双手不停地拉动着连在小木偶身上的绳子,小木偶就进行着精彩的剑术表演,只见它那熟练的剑法,时而双剑交叉,时而单剑独立,真使人看得眼花缭乱……从这段修改盾的文章说明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环节是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总之,经过两年的实验,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实验班学生在小学升初中考试中,作文取得了好成绩,见如下表:本班学生习作有10篇分别发表在《小学生》、《小学生天地》、《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国少年报》、《鄂西报》等报刊上.有篇习作分别在全国、省、州、市各级比赛中获奖,有更多的学生习作被市广播站采用。

理论教学范文篇6

众所周知,医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统计学更是一门既有复杂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应用技巧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科研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灵魂,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评价、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研,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教学内容贯穿于研究设计到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如何适应新形势,迅速推广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在满足医学科研需要的同时实现医学统计学的自身发展,是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教学对象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教学手段落后。②医学研究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发展,信息数据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和大数量化。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具备较好的独立性、可参与性与知识的全面、系统性,以及多媒体组合的高效性等诸多优点,解决了上述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到“所学即所见、所闻即所学”,适当拓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灵活性,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以创造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并决定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统计工具从计算器发展到计算机为主,能应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处理医学科研数据已成为必备的能力。否则,一方面有人不懂得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使大量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又盲目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不管是什么研究类型的数据都简单地交给计算机处理,用计算机取代统计,势必造成大量统计方法的滥用和误用。医学研究的许多数据关系到病人的治疗、转归,甚至生死,统计方法的误用会导致严重的论理问题。我们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摆脱大量的繁琐演算的束缚,在单位时间内讲授的信息量将会大幅度增加。统计学教学不再是数据的罗列和公式的堆砌,而是研究设计的艺术和数据表达的艺术,并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思维和推理的乐趣。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申报院级教学研究立项的课题:

(1)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2001年)

(2)医学研究生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2002年)

(3)《心理统计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题库的构建(2004年)

另外开了《医学科研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选修课

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上所进行的改革,具体做到了“四增三减”:减少了目前已无必要讲授的详细手工计算步骤与技巧;减少了复杂的公式推导,改为公式内涵的剖析;减少了部分浅显内容,改为自学或课堂讨论;增加了“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增加了“医学统计学软件使用”;增加了“多元统计分析”;增加了“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

(2)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建立了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开设了统计学电脑实验课;开设了“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讨论课。

(3)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着重考核医学统计学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正确应用统计方法和纠正错误能力。不考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

三、发表相关论文:

(1)医学科研论文中t检验误用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2002,21(2)

(2)医学科研论文中x2检验误用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论文待发表)

(3)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

(4)胆石病病因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1,28(4)

四、编写的教材:

(1)《医学科研方法与临床流行病学》(2003.8,安徽大学出版社)

(2)《预防医学》(第2版)(2003.8,人民军医出版社)

(3)《心理统计学》(2004.8,安徽大学出版社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心理评估学》(2004.5,安徽大学出版社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5)《卫生统计学实习指导》(2003.10,安徽大学出版社)

(6)《流行病学实习指导》(200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五、成果创新点:

(1)将统计学软件、多媒体教学模式首次引入我院医学统计学教学之中;

(2)将统计思维和科研创造性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3)改革了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方法;

(4)首次在我院学生中开设“医学科研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讨论形式的教学模式

(5)特别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统一

(6)编写“医学统计学”相关教材

六、成果应用情况:

(1)已经将改革的内容应用于我院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医学统计学”;

(2)在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CAI教学”模式;

(3)在考试内容已作了相应的改革;

理论教学范文篇7

一、运用微格教学理论,准确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

微格教学是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原理的指导下,通过设定教学行为目标,传递教学信息,反馈调整,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的动态平衡系统。几年来,我们化学组在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上运用了微格教学理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课前,我们对重点章节进行集体备课,将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分解,划分为导入、提问、讲解等分项教学技能,然后将分解的内容分配给各位老师,由他们提出每一部分如何讲解,这样对青年教师来讲,如何上好这节课就做到心中有数。

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还通过观看一些化学教师的教学录像,特别对一些获奖的优秀课片,我们经常搬入微格教学的角色录像中,进行分析评价,这样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特别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例如,我们将一个获奖的优秀课片搬入微格教学的角色录像中,微格课型为提问类型,内容为高二化学“乙酸的化学性质”一节的总结归纳部分。他首先让学生复述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概念及酯化反应的过程,最后得出乙酸具有的化学性质。在6min的微格录像中,提问的语言、问题的明确性,新旧知识的连贯性,语速、启发与暗示等提问的基本技能掌握很好。

在课后,我们立即对照目标要求进行反馈评价,经过重放录像观察、发现有待于改进。提问设计的层次不到位,不利发展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设计出更高层次的提问呢?在部分讨论后,建议教师可设计:“乙酸为什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在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为什么乙醇中使用氧-18,它的作用是什么?”,“酯化反应中的酸是指什么酸?”等,这样会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贯彻微格教学理论,有利于更新教学思想

微格教学从整体上看,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符合教育学的观点,符合控制论、心理学原理,它对提倡教师改进教法,更新教学观念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校电化教学设备许可的条件下,我们利用微格教学中的模式行为规范,重点讲述和训练下面的语言表达、板书、导入、提问、讲解、演示、变化、强化、课堂组织、结束等十种教学技能。

现以一实例说明通过微格教学对改进教法的作用:有两位高中化学教师毕业年限与任职资格相同,分别用甲、乙代表,微格教学的实践录像,都以“元素性质跟原子结构的关系”一节作为讲解课型的内容。

甲老师:语言生动、教态自然、板书规范,他用流利的语言和规范的实验操作,进行比较归纳,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现象,得出同一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乙老师:语言和教态略显紧张,他选在实验室上,他首先让学生根据预习的实验去做,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后,很容易得出结论。

根据微格教学具有模式规范的目标要求,运用教学评价量表,很容易得出,乙在某些方面虽不如甲,但在“启发教学应用”、“知识输入的方式”上高于甲,可见,微格教学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教学行为的模仿与纠正,但实质上却隐含着深刻的教学思想,对于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极为有效。

三、运用微格教学理论,科学地评价教学行为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评价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整体与分项的优劣上,以前没有精确的限定规则,在评价上过于笼统空泛,利用微格教学理论就能比较科学地、真实地评价教学中的每一环节。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采用微格教学中设定的教学行为评价系统,以一定的数量参与者作为评价员,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几年来,我们采用蒙城师范学校杨景宇老师编写的《微格教学之路》中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量表和评价单的规定,对授课者的教学技能进行科学的、真实的评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5人次获市级优质教学课,有7人次获县级优质教学课,发表和获奖的论文在10篇以上。实践证明,利用微格教学的评价系统,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理论教学范文篇8

一、运用微格教学理论,准确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

微格教学是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原理的指导下,通过设定教学行为目标,传递教学信息,反馈调整,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的动态平衡系统。几年来,我们化学组在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上运用了微格教学理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课前,我们对重点章节进行集体备课,将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分解,划分为导入、提问、讲解等分项教学技能,然后将分解的内容分配给各位老师,由他们提出每一部分如何讲解,这样对青年教师来讲,如何上好这节课就做到心中有数。

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还通过观看一些化学教师的教学录像,特别对一些获奖的优秀课片,我们经常搬入微格教学的角色录像中,进行分析评价,这样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特别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例如,我们将一个获奖的优秀课片搬入微格教学的角色录像中,微格课型为提问类型,内容为高二化学“乙酸的化学性质”一节的总结归纳部分。他首先让学生复述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概念及酯化反应的过程,最后得出乙酸具有的化学性质。在6min的微格录像中,提问的语言、问题的明确性,新旧知识的连贯性,语速、启发与暗示等提问的基本技能掌握很好。

在课后,我们立即对照目标要求进行反馈评价,经过重放录像观察、发现有待于改进。提问设计的层次不到位,不利发展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设计出更高层次的提问呢?在部分讨论后,建议教师可设计:“乙酸为什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在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为什么乙醇中使用氧-18,它的作用是什么?”,“酯化反应中的酸是指什么酸?”等,这样会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贯彻微格教学理论,有利于更新教学思想

微格教学从整体上看,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符合教育学的观点,符合控制论、心理学原理,它对提倡教师改进教法,更新教学观念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校电化教学设备许可的条件下,我们利用微格教学中的模式行为规范,重点讲述和训练下面的语言表达、板书、导入、提问、讲解、演示、变化、强化、课堂组织、结束等十种教学技能。

现以一实例说明通过微格教学对改进教法的作用:有两位高中化学教师毕业年限与任职资格相同,分别用甲、乙代表,微格教学的实践录像,都以“元素性质跟原子结构的关系”一节作为讲解课型的内容。

甲老师:语言生动、教态自然、板书规范,他用流利的语言和规范的实验操作,进行比较归纳,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现象,得出同一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乙老师:语言和教态略显紧张,他选在实验室上,他首先让学生根据预习的实验去做,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后,很容易得出结论。

根据微格教学具有模式规范的目标要求,运用教学评价量表,很容易得出,乙在某些方面虽不如甲,但在“启发教学应用”、“知识输入的方式”上高于甲,可见,微格教学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教学行为的模仿与纠正,但实质上却隐含着深刻的教学思想,对于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极为有效。

三、运用微格教学理论,科学地评价教学行为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评价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整体与分项的优劣上,以前没有精确的限定规则,在评价上过于笼统空泛,利用微格教学理论就能比较科学地、真实地评价教学中的每一环节。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采用微格教学中设定的教学行为评价系统,以一定的数量参与者作为评价员,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几年来,我们采用蒙城师范学校杨景宇老师编写的《微格教学之路》中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量表和评价单的规定,对授课者的教学技能进行科学的、真实的评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5人次获市级优质教学课,有7人次获县级优质教学课,发表和获奖的论文在10篇以上。实践证明,利用微格教学的评价系统,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理论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麻醉生理学;案例式教学;教学效果

麻醉生理学是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展的课程,属于麻醉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它是联系生理学和麻醉学的桥梁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生理学在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及急救复苏等方面的应用,并详细讲述麻醉和手术影响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理解出现的相关现象和处理原则,为麻醉学专业后续课程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生理学是二年级第一学期所学课程,它与麻醉生理学息息相关。在麻醉生理学教学中,我们既要带领学生回顾生理学中相关理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去吸收临床麻醉学中的新鲜知识,让他们学会用临床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学会从整体去寻找关键所在。因此在麻醉生理学的理论教学中我们尝试用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尽量培养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传统讲授法

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讲授法为主,这是一种老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1]。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传承至今仍然作为主体授课方式被使用,其优点不可忽视。因为讲授法是以老师多年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础的,所以老师可以在非常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将大量系统专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近年来,老师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方式融入传统讲授过程中,一方面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能够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获取的知识量增加。并且在章节讲述前和章节结束后,老师可以用一些图表进行大体展示和概括总结,有利于学生从总体把握重点知识框架。但是,传统讲授法也有着其不可回避的缺点,就是这种教学方法,老师作为传道者以输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整堂课师生互动较为有限,学生参与感差,思考过程少,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为使课堂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麻醉生理学课时较少,28学时,可是书本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多,难免讲授速度较快,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感觉麻醉生理学难学的原因。

2老师与学生角色互换

这种教学方式灵感来自“翻转课堂”,由于课时、技术等条件所限,不能完全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但是吸收其精髓,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本门课程讲授时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就是学生已经在二年级系统的学习了生理学的知识,在麻醉生理学理论课讲授时还需要适当回顾,因此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复习下节课将要讲述的生理学知识,然后以随机的方式选择学生上讲台讲述,板书或PPT形式都可以,要求在10~15分钟将所布置的知识点系统清晰的讲述完毕。在这里老师可以要求所有学生都准备,然后随机指派,这样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找出生理学课本进行知识回顾,避免一部分学生因为事不关己而不复习已学知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学生以老师角色讲授完毕后,还需要对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答疑,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在麻醉与神经系统章节,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传递以及自主神经的功能、递质和受体是学生可以讲授的;在麻醉与呼吸章节,肺通气的动力、阻力,评价指标及调节,肺换气原理,氧与二氧化碳的运输大部分是学生可以讲授的;在麻醉与循环章节,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及生理特性、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血压及调节是学生可以讲授的。这些要求学生复习的内容,部分在麻醉生理中有扩展和加深的内容,老师要在学生讲授后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后,笔者发现了它的很多优点,首先,学生都进行了相对充分的课前预习,而且是以老师的角色去准备,并非走马观花,这样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后面章节的讲授中,有些学生积累了经验,学会采用图表来总结,简洁清晰,看到学生们在一点点成长,作为老师还是十分欣喜。其次,这样的授课方式确实能够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当然,一开始实施时,学生们的恐惧心理大于热情,总怕自己被叫到台上,怕出丑,但是观望期过后,学生们发现,布置的复习内容并不难,而且老师也没有很严厉,最后老师都会做补充。慢慢几节课下来,听课的学生已经能够向讲课的学生提问题,甚至有一次,有同学主动要求讲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没有看手机和打瞌睡的同学。这些都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的准备标准参差不齐,比如有些同学的准备不充分,上讲台后基本就是全程念书,对此现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的参与精神,但不肯定内容,并重新将这部分内容总结讲述。这种授课方式的缺点就是在有限的课时里,不能很宽松的让学生尽情发挥,十几分钟来演示生理中部分内容,要求的概括性极高,语句要精练,重点要突出,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但是正是由于和学生这样的互动,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在整个麻醉生理的讲授过程中,师生配合较好,提高了教学质量。

3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能够通过具体的情景,使隐形的知识外显,或使显性的知识内化,从而促进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相互转化。对于医学科目而言,这就是将医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或临床经验方法到医学理论中寻找证据支撑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使基础知识与临床实例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感觉到学有所用,注意力较为集中[2]。在案例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开始仅仅提出简单临床问题,如“在术后麻醉未清醒时,为什么突然改变体位可能会引起心跳骤停?”然后请学生讨论3分钟后,以小组的形式作答。这样可以考察学生是否对前面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有所吸收,能否灵活的运用在实践当中。一般来说,如果刚讲完相关理论知识,提出这样简单的临床问题,学生们基本可以很好地应用解答。后来为了更好的模拟临床情形,我们使用罗自强主编的麻醉生理学中完整案例(提前已经将后面参考答案统一收起),要求学生提前查资料,按小组准备答案及问题。在课堂上花费2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讨论,在此期间,老师起引导、指导作用,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争论,最后要求每组有一名同学做最后总结。接下来,老师要对各组简单点评,主要指出重要错误,然后串讲相关理论内容。这样安排一节课,时间比较紧张,甚至在讨论激烈时,时间会超出计划。因此案例讨论课只能安排2~3次,否则理论教学任务根本不能完成。由于大部分案例比较复杂、可能综合几章内容,因此讨论时,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老师可以指定一部分查阅资料,在讨论及最后总结时,一定要把问题弄透彻了,不能囫囵吞枣。案例式教学确实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并逐步学会运用已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机体先看作是整体,然后再从局部思考问题[3]。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临床麻醉经验并且对麻醉专业知识了解不多,虽然在备课时也向临床麻醉医师请教了相关问题,但是在与学生的临床案例讨论中,也略有无力之感,考虑可以请临床麻醉医生参与教学案例讨论,或考虑自己去麻醉科短暂进修提升业务水平。

总之,由于麻醉生理学比较生涩难懂,未接触临床却涉及好多临床名词及方法。在麻醉生理学讲授中,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开拓思路[4-5]。但是,基础理论是临床工作的基石,所以传统授课还应该重点把握,不能一味的为提高学生兴趣而过度关注临床实例,根基不稳大厦将倾。在这里我们已经关注了以往教学的短板,就是老师不断输出,学生被动输入这个缺陷,用各种方法试图慢慢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参与。另外,就是我对目前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也十分关注,试图去寻找一些教学方法去引导,从目前看来,也许在麻醉生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可以进行尝试。

参考文献

[1]刘国辉,朱小琴,卢佳怡,等.案例式教学与传统生理学教学的有机结合[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612-1613.

[2]陈林杰,赵宁雨,陈彬科.以案例式教学提升教学质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68-69.

[3]田吉梅,盘强文.案例式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9):1419-1421.

[4]张文靖,刘永,高剑峰.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323-324.

理论教学范文篇10

1试验依据

1.1理论依据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目的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获得科学研究的亲身体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探究和发现的内在兴趣。对于成人来说一般使用“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1]。

1.2选择依据选择“护理学理论”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一方面这一节内容是高校《护理学基础》课程中非常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既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又对学生进入实习和工作后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护理学理论”一节的教学难度相对来说较小,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改变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

2“护理学理论”的教学实践

2.1知识背景“护理学理论”是在学习完解剖知识、生理知识、药理学知识以及护理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之后,在进入临床护理课程学习之前的基础内容,是护生从理论走向临床实际的桥梁。

2.2课前导入

2.2.1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信息及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课前要求每个学生预习“护理学理论”一节的内容,要求借助于网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和各种图书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并提出5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目前被确认的护理理论有哪些?②护理理论的发展方向有哪些?③目前高等护理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④当前护理界正在探讨的热门话题有哪些,你有什么见解?⑤护理教育应当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并且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自主确定为该问题引入一些辅助相关知识,从多个角度阐述答案。

2.2.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课前带学生到病区观察护士们的日常工作。要求学生用自学的知识和已学过的知识来判断他们工作的合理性,验证所查阅资料的正确性,并就工作中的问题与护士们进行交流,记下他们的问题并再次进行资料查阅、学习。

2.2.3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参观后,自由结合,分小组学习,相互补充资料,完成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写出研究报告。

2.3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网络、期刊和各种学术书籍,丰富资源空间。期刊如《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研究》、《护理学杂志》等;网站如中国护士网、医学护理网、37℃医学网等。

2.4课堂教学过程

2.4.1课上综合信息,写出小组报告将全体学生重新分组,分组原则:每个问题在每个小组内至少有一人进行过深入研究。分组后,要求小组内所有成员将个人所搜集的资料,经小组讨论后,就某一问题,从某一角度写出本小组的研究报告2份或3份。

2.4.2课上各小组轮流发表研究报告,互相学习在形成小组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2名或3名同学做典型发言,其他各小组要认真学习,记录其发言的要点,为下一步集体讨论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各小组报告中的错误内容及时加以纠正,对一些具有争议的学术性内容,建议学生在课后再补充资料进行课后讨论。

2.4.3全班同学集体讨论,完成本节知识的建构将各小组的研究报告进行汇总、讨论、分析、补充,在教师的指导下添加相关内容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论文———“护理学理论综述”。该论文由5部分组成,分别是:①护理学理论定义及起源;②护理学理论在教学及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情况;③当前我国护理学理论发展状况;④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方向;⑤如何当好一名新形势下的护士。到此完成“护理学理论”一节的课堂理论学习。

3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课后要求学生完成“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的填写,以检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本次共发放评价表26份,全部收回。“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的内容及评价结果见表1、表2。

从问卷统计结果看,学生普遍能够完成研究报告,并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方面还不够熟练,对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学生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对这种新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新颖,有利于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激发了自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同学说“老师坐在同学之间,倾听我们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很好地了解同学的所思所想以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为老师今后的教学打下铺垫。”“护理原来还有这么广阔的空间啊!”“我喜爱护士这个行业,我将来一定不会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