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1:22:18

理论教育

理论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实践

而对于教育技术学科来说,其所要面对的外界压力也是很大的,教育理论常常面临着外界对于教育理论脱离于教育实践的质疑。而正是因为外界的质疑,所以教育工作者们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这方面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也是其常常反思的问题。如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起来,是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然,众多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反思,也使得解决的进程大大加快。

一、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

首先我们对于理论和实践的本质定义应该有所了解。首先,理论的本质以及功能是对于客观规律的把握,而对于实践来说,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对应的社会实践当中去,以求在社会上实现这一理论想要实现的一个目标。然后通过在现实社会当中的实践,将这一理论不断的完善,以求推进这一理论的进一步的深化。这二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这二者之间相互促进才可以真正的形成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实践和理论注定是需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对于教育技术领域的实践和理论的脱节本就是一种不合逻辑的现象。然后实践又反过来不断深化和完善理论并促进理论向前发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整个过程就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的互动中实现的。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可以得以发展,而实践活动则需要依托于原理来进一步的完善实践所需要的要素,而每次实践的完成,对于理论的补充也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教育技术学科总共分为三大层次,这三大层次分别是包含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和技术以及设计开发。而理论原理则是在整个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应用理论提供科学基础,而应用理论则是将基础理论在社会实践当中产生效果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发展。而对于技术以及设计开发来说,这一层次主要是将理论发展为可以实际使用的一种形式。当然对于技术设计与开发研究而言,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很狭窄的,一般只能够影响有限的范围,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当然就逻辑关系来说的话,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研究都是根据原理来提出的。黑格尔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类若有导师的话,那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是因为他们叙说的是关于思维,关于世界运行这样一些问题的根本原理。就像对于亚力士多德来说,他所研究的都是一些原理性的东西,而这些原理性的东西则正是现代学科发展的基础所在。而基础理论及原理不管在各个学科都是应用理论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

但是这三个层次,不管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或者是技术设计开发研究都离不开实践。实践的作用不管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多次的重复实践是无法形成具有权威性的学科理论的。当然在目前来看,实践和理论之间结合不紧密也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要知道教育技术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建立的时间太短,整个学科建设依旧处于一个十分初级的阶段。而在1993年,教育技术学科才确立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正是因为建立的时间过短,教育技术学科还有很多方面并不完善,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弥补。而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技术学科的整体理论框架依旧不够完善,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研究相关理论的工作者对于教育技术这一学科的认知还有不足,认为教育技术学科既然已经被定义为应用型学科,就可以忽略掉基础理论,甚至于连应用理论都可以直接忽略。而在教育技术学科的一些一线工作者们及相关的实践部门他们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停留在经验层次,或者是技术层次的描述,却没有根本性的原理层次的叙述。这就使得很多的研究成果没有权威性的论证。而对于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论研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但是在研究过程当中,必须要保持严肃的学术态度。这是一个具有专业性的研究工作,只有通过严谨的学术作风,以及认真的态度才可能真正的做出一些有用的成果。而随着我国学术浮躁现象的愈发严重,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这是一个十分不好的现象,同时也让学术研究变了味。在这样的风气之下,怎么能形成可以指导实践的学术理论体系呢?所以对于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摒弃浮躁,以认真严肃的学术作风来研究理论才是应该做好的工作。

三、提高理论水平需要形成合力

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之间的联系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我们需要科学地建立这二者之间的联系。不能一味的关心教育技术实践,但是也不能把教育技术理论作为教条,教育技术理论需要指导教育技术实践在社会实践当中实现更好的成果。但是也应该为教育技术实践留下充足的发挥空间,只有通过充分的实践,才可以在实践过程当中使得教育技术理论更加完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通过二者的相互促进才能真正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当然这两者之间也需要给彼此留一点距离,不能让某一方过度的干预另一方的发展。只有保持适度的结合,才会对于教育技术学科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保持适度,应有合适的张力。任何超越这种适度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教育技术理论无论如何都难以直接改善教育技术实践本身,教育技术理论只能影响实践的人。可以这样说,只有让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处于一种良好的联系状态,才可以真正地促进其二者实现真正的发展。如果随意的越界,过度的干涉的话,对于教育技术理论以及教育技术实践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只有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才能开展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当然对于教育技术理论来说,一定需要科学的学术评价,只有经过了科学严肃的学术评价之后,才可以真正的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这也就是需要将基础原理以及理论充分了解以及利用。使得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研究有权威的保障。而且提升理论水平也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只有真正地提升了理论水平才可以在教育技术实践过程当中获得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理论水平依旧处于一个很低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提升理论水平才显得刻不容缓。但是也绝对不能以完任务的心态来看待这一问题,更多的应该是积极的了解理论知识加以运用。

四、结语

当然在目前来看,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之间的联系已经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这二者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达到更深层次的一种交流。更加应该考虑从教育技术实践出发建设教育技术理论整体构建教育技术实践的路径,相信随着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教育技术学科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1).

[2]张应强.教育中介论———关于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及其关系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2).

[3]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1).

[4]郑金洲.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J].教育研究,2004,(1).

[5]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

[6]李政涛.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8,(4).

[7]周浩波.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A].瞿葆奎.元教育学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95-197.

[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62.

[9]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11-16.

[10]王振存.论当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1-9.

[11]李润洲.教育理论如何表达教育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4):3-5.

理论教育范文篇2

社区教育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类,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以此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智能教育主要是由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成立“知识之窗”、“培训进修”、“幼儿之家”等机构,以此促进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训练主要是完善社区内的体育设施以及设备,优化社区居民的运动场所,以此促进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主要举办多方面的社区实践活动,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以此让居民在活动中促进自身劳动技术的提高。

二、拓展社区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城乡结合共同建设社区教育。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教育对于居民的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城镇的教育水平高于乡村的教育水平,并且乡村的社区教育通常是以村委会作为主体,所以,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中心,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安排符合实际需求的社区教育内容,丰富社区教育的开展方式,进而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诉求。并且社区教育要以城镇逐渐向乡村辐射,通过城乡之间的紧密结合,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进而保证城乡社区居民都能够接受有效的社区教育。(二)转变传统的社区概念,明确社区新范畴。“社会既学校”的思想要突破“围墙式”的学校范围,所以,不应该只是在城镇社区中开展社区教育。社区的概念应该是具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生活管理主体、共同的活动区域以及共同的生活诉求的居民所在范围。这对于我国社区教育在全体社会居民中的有效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完善、健全学习型社会服务平台,保证社区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明确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教育的定位。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在社区教育建设中,必须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明确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以此确定社区教育的发展思路以及建设方向,以此促进社区教育更好的发展以及建设,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三、完善社区教育的相关保障体系

(一)构建经费保障体系。由于社区教育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实际上,社区教育资金的来源过于单一,通常是由举办方进行出资建设。基于此,只有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社区教育的管理体系,才能促进社区教育建设进程的加快,这也是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现如今社区教育的资金,需要政府、学校、社区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筹资,由政府带头成立相应的社区教育资金,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学校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构建经费保障体系,推动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二)完善社区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社区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完善社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明确政府、学校、社区以及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以此便于社区教育更好的发展和建设,进而促进社区教育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并且,由于我国社区教育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缓慢,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应注重社区教育的法制建设,根据社区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完善的社区教育法律,以此保证社区教育的规范性,推动社区教育的法制建设。

本文首先研究了优化社区教育内容,创新社区教育开展形式,然后从城乡结合共同建设社区教育、转变传统的社区概念,明确社区新范畴、明确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教育的定位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拓展社区教育的发展思路,最后根据实际情况从构建经费保障体系、完善社区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区教育监管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社区教育相关保障体系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政.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的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44-46.

[2]焦后海,韩露.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社区教育建设的启示[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8(04):60-64.

[3]熊明巧,田川.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1):123-125.

理论教育范文篇3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理论教育范文篇4

一、在脑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教育方式

美国著名脑科学家斯佩里的研究证明:人脑两半球存在功能上的高度分化,右脑比较沉默,长于辨认形体;左脑比较积极,长于言语功能。这一研究证明了右脑事实上在许多方面比左脑优越,如在具体思维上,对空间的认识能力以及对复杂文字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左脑,尤其是在音乐理解和情绪表达时更是如此。

斯佩里博士的研究表明左脑为数学型,担任着语言、计算、逻辑思维方面的任务;而右脑则是负责欣赏音乐、绘画,从整体上接受事实、承担真感、预测的责任,也就是掌管着人们感情方面的事情。

最近几年,随着脑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全脑革命”“全脑开发”“全脑教育”也随之兴起。有学者提出了“全面开发人脑”的三层含义:第一是指以人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功能的全面发展,因为脑与整个身心密不可分;第二是指脑各个部分的全面开发;第三是指人脑三个层次水平的全面开发,三个层次是指:现有水平(显能)、潜能水平(潜能)和自我调控水平(“反思”功能)。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大脑的思维功能区已形成共识。大脑可分为知识智慧区(左前),经验智慧区(左后),创造智慧区(右前),感觉智慧区(右后)四个主脑区;机械记忆区(左颞)及情境记忆区(右颞)两个辅助区。四个主脑区都有优势,即全脑优势,但超常儿童是很少的,凤毛麟角,约大部分的人都具有1—3个主脑优势区。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大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定型,形成特有的优势通道。因此,教育不但要从幼儿抓起,更不应忽视孩子大脑各不相同的事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发展孩子的优势,加以引导和教育。

二、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宗旨,把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学生完整素质结构的形成,即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学校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能适应当今社会,而且能创造未来的人。现代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只有真正坚持了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主体性。优势教育正是让人受到最好的教育,人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

三、多元智力理论——挖掘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教师了解学生及其才能,设计课程和评价的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体验到获得技能的乐趣。优势教育正是利用多元智力理论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

加德纳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是多种多样的,这项智力被区分为:语言文字智力,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旋律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共八种。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智力理论强调数理——逻辑智力和语言能力,而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结构将各种智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工作。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这就给我们的优势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把自身认知及自我实践的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对其进行认识、监督、反馈、控制。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既是学生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学生驾驭自身各种学习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的能力。优势教育正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实现自我监控,从而达到自我发展优势的目的。

理论教育范文篇5

一、正确评价目前机关党员理论教育的现状

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特别是**年“三讲”教育开展以来,在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努力下,市直机关理论学习气氛比较浓厚,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明显增强。100%被调查者认为理论教育抓与不抓效果就是不一样,98%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理论学习比以前抓得更紧,76%被调查者对所在党组织抓理论学习的工作表示认可。

但是,对当前各级机关理论教育的成效也不能估计过高,仍有52%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理论教育效果“一般”或“不好”。综合调查情况,党员理论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习自觉性不高。在调查“为什么要参加理论学习”的问题时,37%被调查者回答是“党组织的安排”。据一些党务干部反映,少数党员干部对业务学习比较热心,对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应付,能推则推,即使参加学习,也是心不在焉,进进出出,接手机、打电话;个别同志甚至签个到就溜号。目前机关干部对理论学习缺少应有的自觉性和紧迫性,理论学习普遍停留在“要我学”的水平上,还没有真正形成“我要学”的氛围。

学习深度不够。83%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理论学习主要是读报纸、念文件或看电教片。据了解,不少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们在抽查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笔记本时,发现部分同志笔记简单潦草,所记的内容仅仅是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政治学习会的记录,或者记录一些与理论学习无关的内容,在工余时间做读书笔记或写学习心得的较少。

学习考核制度不严。67%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考核制度不完善、不落实。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单位党组织都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和一般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制度,有的还制定学习考核制度等,但许多制度只停留在文件上,真正抓落实的不多,因而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的现象。不少党员干部没有真正把学习当作是做好工作、充实生活、提高素质、追求进步的需求,而是当成一种额外负担。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29%被调查者认为理论学习“空对空”、“用不上”。不少党员干部学用脱节,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在学以致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也没有很好地联系实际,“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导致理论学习被弱化,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机关党员理论教育难以深入、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是:

对党员理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单位党委(党组)领导来说,由于抓党员理论教育不象抓业务工作有准确的量化指标,理论教育本身又是一项“投入多、见效慢、吃力不讨好”的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有的领导不愿在这方面花太多的精力;从机关党员队伍来说,他们大多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整体素质相对比较高,一些同志认为自己该学的都学过了,没有必要再接受教育;有的同志对学用结合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只注意引用个别词句、个别观点,搞简单的“对号入座”,而不在把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因此在谈体会、话感受常常是东拼西凑,生吞活剥,不象自己在讲,导致理论教育始终处于低层次循环。

理论教育与党员干部的需求相脱节。一些单位党组织抓党员理论教育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对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研究不够,针对性不强。在教育对象上,缺乏层次性,存在“大呼隆”现象,对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干部按统一的标准实施教育,没有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在教育形式上,缺乏生动性,要么照本宣科读文件、念报纸,要么看电教片,缺乏必要的理解、消化、吸收和应用;在教育内容上,缺乏多样性,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现状,机械地照搬照抄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导致党员干部参与学习热情不高,理论学习未能真正起到改造思想、提高素质、促进工作的作用。

党务干部队伍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目前党务干部队伍存在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不少党务干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诸如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和工具来开展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投入不足、教学脱节、培训手段落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使得党员理论教育缺乏吸引力。

二、增强机关党员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措施与建议

l、激发内在动力,确保学习兴趣“上得来”

在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有比较强烈的求知心理。我们在抓理论教育时,首先要研究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尽量满足大家开眼界学知识得信息的要求,让党员干部想学愿意学,把学习的兴趣提起来,把学习的动力挖掘出来;在提高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做好引导教育工作,把“大道理”讲清讲透,引导党员干部认识到加强理论学习是思想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做好工作的第一任务、提高素质的第一需要、成长进步的第一途径。只有通过认真的理论学习,才能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纷繁的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跟上形势,适应岗位需要,有所作为。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提高学习兴趣,确立“我要学”的观念。

2、完善学习制度,确保党员干部“坐得住”

首先要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要本着长计划、短安排的原则,制订周密详尽、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同时对学习的进度、目标和内容作出明确规划。在制订计划时,既要符合形势任务的需要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又要考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党员干部的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其次要健全学习的组织制度。要明确各种学习的组织者和参加者,落实责任,保证理论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心组学习一般由单位党委(党组)书记主持,党员干部政治学习一般由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主持。在组织学习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习考勤签到、学习记录存档、学习笔记检查、学习情况通报等制度,把刚性管理贯穿理论教育的始终,以制度约束党员干部静下心来学习。再次要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制度。实践证明,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非常重要,是增强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落实这项制度,一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为了准备党课教案,领导干部必然专心学习,查阅大量资料,弄通搞懂一些问题,这对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自身的领导能力大有帮助;二可以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由于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党员的思想动态比较了解,在讲党课时可以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解疑释惑,澄清模糊认识,以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更好地推进工作;三可以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通过讲党课,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将有力地推动本单位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

3、讲求学习质量,确保学习内容“学得深”

首先要把握主题认真学。当前,要紧紧把握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深刻领会和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改造党员干部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进工作的过程。其次要根据需要重点学。一方面要随着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和更新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分专题学习;另一方面要留有余地,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以自身的需求为导向,有选择地学习一些自己兴趣或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理论和知识,增强理论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再次要带着问题深入学。要引导党员干部边学习边思考,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面临的新情况、自己思想和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只有这样,理论学习才能学深学透。

4、理论联系实际,确保学习知识“用得上”

同志指出:“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学以致用,要把邓小平理论同国际国内的实际,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实际,解决工作中重大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学风的问题。我们在安排学习时,要立足实际,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出发,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现实意义。要弄员干部在实践中遇到的思想困惑,抓住大家普遍关注又迫切需要理解回答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通过学习,澄清认识、更新观念;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解决问题;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指导工作,把党员干部书上学的、心里想的、手上干的有机地统一起来。当前,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理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理论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建设厦门海湾型城市的实践中去,为把厦门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而贡献力量。

5、改进学习方法,确保学习对象“听得进”

机关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比较高,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接受能力比较强,这既是优势,同时给理论教育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应认真把握机关理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运用启发式、开放式、互动式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要区分层次,因人施教,不搞千人一面、上下一般粗。如对党员领导干部要求层次高些,可进行研讨式学习辅导;对一般党员干部,要考虑其接受能力,更多地进行深入浅出的宣讲。此外,还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让网络技术成为理论教育的新载体。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容量大、图文并茂、声像皆备、资源共享、超越时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为我所用,发挥作用。要通过开设网站,进行网上交流讨论等形式实现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预见性。

理论教育范文篇6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从这件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决不能主观武断地制造“冤案”,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无辜的伤害。特别是当老师因种种原因造成过失的时候,要敢于面对事实,放下面子,和学生坦诚相见,该认错的坚决认错,这样,老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反而会使学生更加信赖和尊重你。也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民主,平等待生,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他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肯綮,才能卓有成效。

和谐教育需要秩序和法治,必须有有条不紊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安宁的周边环境。要用法律的力量来强化管理。贯彻“依法治教”,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管理教育事业。各级各类学校要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制,建立章程,实行依法自主办学。

二、和谐教育是一种公平正义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基石。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与其它社会领域的公平一样,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机会公平的本质体现,主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实现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保证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过程公平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互动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从微观层面调控教育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不公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公平。怎样破解教育不公的难题?关键还是靠政府。首先,政府应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制订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从政策、制度和法律层面保证教育公平。其次,加大投入,普遍改善办学条件。再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资助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无形的手”的作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提高办学水平、缩小办学差距、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平等对待学生等方面促进教育公平。

和谐教育也是一种正义的教育。我们的先贤把“孝悌忠信利义廉耻”用以勉励后学,孔子有言:“君于进德修业忠信”。战国时代的管子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任何社会,忠信仁义缺失都意味着人失其要,国失其本。现今的青少年学生,伴随社会转型期的震荡长大,接受西方强势文化的熏陶,崇尚以个人为中心,缺乏深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感悟,传统的人文道德素养在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的挤压下显得相当薄弱。青少年学生面对现实的种种困惑又缺乏正确引导就难免躁动迷茫焦虑乃至走向迷途,尤其是道德的柔性隐性在当前明显不敌刚性的显性的分数,未成年人善的成长空间让位于现实的看得见的利益。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而审视当前的教育,或迫于社会压力或出于内心的浮躁确实淡化了对人的教育的责任,对此业内人士尽管清楚却显得很无奈。

三、和谐教育是一种诚信友爱的教育

教育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诚信,没有诚信,教育就失去灵魂,就不可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教育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支持。要维护教育自身的形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为社会作出表率。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是建设和谐教育的标志。要坚定不移地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消除教育不和谐现象,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一是坚决治理学校乱收费,规范收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一费制”,实行“阳光收费”,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建立和谐的校群关系、师生关系。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甘于奉献、廉洁从教、干净干事”的良好师德师风。三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增加办事透明度,从根本上杜绝各种腐败行为。主要包括实行招生公开,确保各项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实行人事公开,保证在招考教师、教师调动和干部任免方面向社会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真正做到从德能勤绩几方面择优录用;实行招标公开,学校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和购买大宗物资和仪器设备、学生生活用品等,均要按规定实行招标和政府采购,防止暗箱操作;实行财务公开,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教师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尊重。继续抓好师德建设,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建设好教师的精神家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引导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培育人才、繁荣知识、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已任,坚决杜绝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不良现象。加强以“求是、求博、求精、求新”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教育,搞好新课程实施的通识培训,以过硬的水平塑造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形象。

学生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欢迎。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

四、和谐教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育

改革开放二十年,国家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对教育投入的加大,硬件设施与国际差距缩短,但创新能力与世界拉大距离,国际上世界科技实力总评,美国加拿大100分,日本72分,德国54分,俄罗斯25分,中国20分。日本至今共获十几个诺贝尔奖,仅新世纪以来连年获奖。在国策上日本人从技术立国,重引进转向科技立国,强调创新。从历史看,日本民族有自觉的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科学强则民族强,再如以色列在贫瘠的沙漠地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靠什么?靠的是教育,靠的是不断创新。质疑从来是科学的助产士,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本是教育的旨归。但笔者发现许多教师上课的提问好像是一个个思想圈套,在一次次问答中修正,慢慢引入预先中设定或老师心中认定的答案。表面看似气氛活跃,重启发式教育,实质是学生的精神主体慢慢消失,原有的那点自信心全无,课堂成了学生思想的屠宰场。数学的解题也必须按规范的步骤一步步解,少了步骤即便是答案无误也判有错,解题的方法也得按老师讲的,不可逾越。爱因斯坦说:“比宇宙更辽阔的是什么?是想象力。”可是我们周围的群众仍限于招生标准的一元而紧抱着分数不放。客观地说,在招生体制,社会压力及家长观念等许多因素的约束下,有完整科学的办学思想,特立独行,独步教育界,具备自己鲜明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尚不多见。

教育的活力来自教育体制的创新,要从“头”开始,既要重新开始审视、把握教育管理的契入点,也要注重对人思想的开发和激发,教学中我们常说“学习是学生自己在学,”总是力图“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可是管理中我们却常常丢弃了这样的法宝。我们虽然不能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把教育当事业去追求,当艺术去奉献,当科学去探索,但教育这个行业拥有更多的,对教育一颗痴心、一片痴情、一分痴迷的人,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不变色、不变质。我们决定着学校的明天,学校也决定着我们的明天。管理创新,要从思想入手,要抓住细节,创设情境,打动情感,震撼心灵。只有相互吸引、支撑、依赖,通过科学的管理把散落的火种聚集起来,放大增效,才会有光,才会有热,才能照亮一片天空,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五、和谐教育是一种安定有序的教育

安全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是青少年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保障学校师生、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第一要务,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天职。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责任体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演,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以防为主,综合治理,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校舍危房倒塌、校园拥挤踩踏、食物中毒、交通、溺水、火灾等事故;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教育是一种规范有序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是和谐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专业场所,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地方,是建设和谐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教育,必须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载体。首先,要建设一支和谐的团队,要有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学校班子成员要互相尊重、理解、民主、团结、协作,并尊重、信任和善待每一位教师;教师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创业干事的和谐团队。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爱,形成“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三是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和师德师风,丰富和深化和谐校园的内涵,建立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和谐校园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六、和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科学与人文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分野与抗衡,人文教育的复兴,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正成为发展趋势,并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教育实践中,情感教育、愉快教育、希望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正是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探索。受教育的对象是人,施教者也是人,以人为本,是其应有之义。人文精神就是推崇以人为本,发展个性。鲁迪格尔指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因为社会价值是要由个人来实现的,“小河有水大河满”。人文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越的人性观,强调人性是完满的,人性也是美好的,人性的本质在于自我实现、自我完善。每个人都存在不断向上的巨大潜能。

理论教育范文篇7

1.教育定位不清晰

虽然高校法制教育有着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现在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并未搭建专属的课程平台,这造成在教育实践中一线教师对法制教育的定位认知不一。有的教师认为,高校法制教育是在全民普法的大背景下进课堂的,其任务就是普及法律常识;有的教师认为,应注重实用性法律知识的传授,应让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知识;还有的教师认为,该课程的内容纷繁复杂,应设立专门的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教学。虽然这三种观点立论不同,但都把法制教育定性为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而知识教育属于智育范畴,从而认为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是智育。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大部分高校的法制教育以法条讲授为主。在“05方案”中,教育部将高校法制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清晰地表明法制教育应着重思想品德的教育,课程目标应定位为法律素质的养成,而非法条的讲授。

2.教育内容有局限

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材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法律基础部分占到整本教材的1/3,但集合了宪法、刑法、民法、程序法、社会法等各大部门法,受篇幅限制,法律基础部分出现了门类多、介绍简单的情况,整本教材停留于法律规范的罗列,缺乏法治精神、法治理念的剖析。因此,所占教材比例的减少、教材内容的局限,再加上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没有法律专业背景,使很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将法律教育边缘化,有些强化法律基础知识的讲解,缺乏理论、精神的深入探究;有的教师以个别案例讲授代替所有内容;甚至有些教师以视频教学代替课内讲授。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出现以上种种问题,其实效性当然无法保证。

3.教育环境不协调

由于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课程,因此多数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认为法制教育与其教育毫无关系。即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也有将法制教育部分孤立起来、因为讲法而讲法的现象,致使法制教育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虽然有国家文件的要求,但是实践中被忽视;虽然有课堂讲授,但是环境与理论不一致。法制观没有和道德观结合起来,也没有和专业精神结合起来,这样的教育纯属说教,当然无法深入学生的心灵,出现大学生违法违纪案例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高校法制教育改革的理论根基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一面旗帜,法制教育也需要树立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理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思想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实践生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育学专家学者提出的“主体教育理论”正是从学生、社会的角度,主张“弘扬学生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主题,是正确做出教育价值取向、提高教育质量与人的素质的关键”。基于此,笔者认为,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法制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从社会出发,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脱离现实、脱离社会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对社会现实认识模糊,导致学生无法应对现实生活。

三、高校法制教育的理性选择

在“以人为本”的法制教育理念指导下,笔者认为,应走出以往法制教育的种种误区,选择以培养法制观念为中心的高校法制教育方式。

1.改变对法制教育的狭隘认知,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

大学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备正确的“三观”是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其中法律观念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法律价值观对其行为有指导和调节作用。一个具有正确法律价值观的人,会自然地养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自觉地运用法律维护正当权益的习惯。因此,法制教育应从学生的主体出发,从根本上培养其法制观念,走出重法规条文、轻法制精神,重形式、轻效果的误区。大学法制教育应在基本法律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法的精神、法的内容等角度去认识法,改变学生“法有权力,己无权利”的认知。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尊重、信任法律,形成公平正义的法制理念,能自觉地守法、护法,并能够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始终以法作为人生的标尺。

2.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大学生对法的认知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法律基础部分与道德部分被生硬地划分为两个板块,修订后的版本在最后一章将两个部分融合起来,略显牵强。笔者认为,教材应始终坚持一条主线,即道德与法律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共同维护社会秩序,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这样的思路能使学生对法的认知不会过于疏远。同时,我国大学法律基础知识教材的编写反映出重现行法律法规而轻法理学、重公法轻私法等情形。笔者认为,应从法理学、宪法等基础知识入手,强化学生对法的本质、价值、功能,法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对民法应优于刑法进行介绍,体现生活实用性。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设法律选修课程,如法哲学、人权保护、劳动合同、婚姻继承等,使学生在增长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人权保护意识,在坚定政治信念的同时信服法律。

3.创新教育方法,重塑大学生对法的情感

传统的法制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对法律做出“枯燥无味”的评价,理想的教学效果自然无法达到。高校应充分挖掘各种法制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对法的情感。一是课内教学方法应更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可以更多地使用典型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视频教学法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启发其法律思维。二是应增加课外实践。通过社区法律宣传、模拟法庭、到司法机关进行参观调研、组建法律社团等方式,使法律变得真实,触及其灵魂,有利于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形成法律信仰。

4.营造校园环境,烘托法制氛围

教育内容与实际的不一致是教育难以推进的重要阻碍之一。在依法治国的大前提下,高校的管理应做到“依法治校”,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在管理制度上,学校应制定维持学校正常秩序的规章制度,且应遵循国家的相关制度。在管理程序上,学校应体现程序性。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考虑细致,做到学生即使是被管理一方,但具有有效的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高校,应形成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激励学生的权利追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的实现。

5.优化师资队伍,积极引进法学专业人才

理论教育范文篇8

1929年《行知书信》中提到: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这很适合对职业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因为这些学生原来文化课学习成绩差,总是背上落后的包袱,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未来的职业工作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很有意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并不比同龄人差,只要努力学习技术将来定会取得成功。同时教师应该对他们实际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对他们的教育作好长远的规划,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彼岸。例如我烹饪职高班在校期间就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计划,高一着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高二注重各项烹饪技能的提高,高三重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这三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增强了自信,顺利踏上了社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素质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职业班学生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调整的是心态。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这批孩子真难教育,你对他们一般说服教育吧不管用,你对他们严厉训斥吧结果却换来学生的沉默寡言和强烈对抗。要知道这些学生原来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规范差等原因而经常成为受评的对象,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对此类问题陶行知在1932年《斋夫自由谈》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学生是犯过的,他们是记过的,他们和学生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他们对于学生的问题困难漠不关心。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对此我深有感触,我班学生张某在原来的学校号称“小霸王”,刚进我校时依然我行我素,不时有欺负同学的事情发生,我对他教育了几次效果不明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足球,于是有空经常和他聊一聊球赛、球队和球星,慢慢地他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不知不觉中我把话题转向他的行为习惯上,出奇顺利地让他认识了错误。临近毕业时很多老教师感慨地说:“这些淘气的学生比刚入校时懂事多了,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关键是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教师朋友般的关心和平等的对待,这在以前的学校里是无法想象的啊!”是的,这种友情方式的教育对心灵脆弱的职业学生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

职业班学生不仅需要心灵的关怀,而且需要行为的感召。这些学生是未来的厨师,掌握扎实的烹饪技术是当务之急,但是他们平时是家中的宝贝,别说烧菜做饭了,就连碗也很少洗,那应该如何教育他们呢?陶行知早在75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正好谈到了这点,其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烹饪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所以与其说教不如在操作过程中启发、引导和教育他们更为有效。职业班学生不但学习能力较差而且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也不强,怕苦畏难的现象明显。如学生首先要练习的是站的功夫,通常一站就是半天,开始有一部分同学坚持不了了,有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蹲在地上,作为班主任的我故意站在大家都看得见的位置,足足半天就这样和同学们一起听师傅讲课,放学后才找这些同学谈,未来做厨师可能站的时间要更长,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老师虽然不当厨师,但是愿意和你们比谁能坚持到底。没过多久情况有了改进,当个别同学有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看看我,想想我说过的话,然后自己给自己鼓劲并坚持下去。刀功对亲手来说又是一道难过的关,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切伤手,鲜血直流,所以其中几个学生望而怯步,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我于是加入到他们一小组中去,照着师傅的要求由我先切,让他们在边上看,然后再强调一下要点,轮到他们去切,偶而我也会切到手,简单处理过后继续操刀操,而且提醒同学要注意刚才老师为什么会切到手,从中吸取教训结果每人都克服了原来害怕的心理,即使有时切到手了,也不会象以前那样惊惶失措了。于是这批孩子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教师同样在实践中达到了目的。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全体学生均通过烹饪三级考试,其中60%的学生还获得了烹饪二级证书,具备了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和发挥自身的价值了。

理论教育范文篇9

1929年《行知书信》中提到: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这很适合对职业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因为这些学生原来文化课学习成绩差,总是背上落后的包袱,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未来的职业工作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很有意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并不比同龄人差,只要努力学习技术将来定会取得成功。同时教师应该对他们实际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对他们的教育作好长远的规划,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彼岸。例如我烹饪职高班在校期间就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计划,高一着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高二注重各项烹饪技能的提高,高三重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这三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增强了自信,顺利踏上了社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素质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职业班学生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调整的是心态。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这批孩子真难教育,你对他们一般说服教育吧不管用,你对他们严厉训斥吧结果却换来学生的沉默寡言和强烈对抗。要知道这些学生原来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规范差等原因而经常成为受评的对象,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对此类问题陶行知在1932年《斋夫自由谈》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学生是犯过的,他们是记过的,他们和学生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他们对于学生的问题困难漠不关心。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对此我深有感触,我班学生张某在原来的学校号称“小霸王”,刚进我校时依然我行我素,不时有欺负同学的事情发生,我对他教育了几次效果不明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足球,于是有空经常和他聊一聊球赛、球队和球星,慢慢地他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不知不觉中我把话题转向他的行为习惯上,出奇顺利地让他认识了错误。临近毕业时很多老教师感慨地说:“这些淘气的学生比刚入校时懂事多了,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关键是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教师朋友般的关心和平等的对待,这在以前的学校里是无法想象的啊!”是的,这种友情方式的教育对心灵脆弱的职业学生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

职业班学生不仅需要心灵的关怀,而且需要行为的感召。这些学生是未来的厨师,掌握扎实的烹饪技术是当务之急,但是他们平时是家中的宝贝,别说烧菜做饭了,就连碗也很少洗,那应该如何教育他们呢?陶行知早在75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正好谈到了这点,其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烹饪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所以与其说教不如在操作过程中启发、引导和教育他们更为有效。职业班学生不但学习能力较差而且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也不强,怕苦畏难的现象明显。如学生首先要练习的是站的功夫,通常一站就是半天,开始有一部分同学坚持不了了,有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蹲在地上,作为班主任的我故意站在大家都看得见的位置,足足半天就这样和同学们一起听师傅讲课,放学后才找这些同学谈,未来做厨师可能站的时间要更长,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老师虽然不当厨师,但是愿意和你们比谁能坚持到底。没过多久情况有了改进,当个别同学有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看看我,想想我说过的话,然后自己给自己鼓劲并坚持下去。刀功对亲手来说又是一道难过的关,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切伤手,鲜血直流,所以其中几个学生望而怯步,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我于是加入到他们一小组中去,照着师傅的要求由我先切,让他们在边上看,然后再强调一下要点,轮到他们去切,偶而我也会切到手,简单处理过后继续操刀操,而且提醒同学要注意刚才老师为什么会切到手,从中吸取教训结果每人都克服了原来害怕的心理,即使有时切到手了,也不会象以前那样惊惶失措了。于是这批孩子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教师同样在实践中达到了目的。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全体学生均通过烹饪三级考试,其中60%的学生还获得了烹饪二级证书,具备了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和发挥自身的价值了。

理论教育范文篇10

我国教育事业源远流长,如今教育领域之中的诸多问题均能在以前的教育历程之中查找到相应的源头。中国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将血缘关系作为最为重要的联系纽带,将农业生产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样一来各个家族中的大家长便掌握了伦理方面的绝对权威。家族中的大家长不仅具备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且还具有开展教育之职责。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伦结构决定了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高度关注教育伦理。中国传统教育伦理与传统家庭之间颇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专业教育机构当中的人伦结构中,教师与学生相互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拟血缘关系,实质上则是一种拟父子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可以视作中国传统社会思维方式普遍化、模式化之后果。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教育以伦理与知识等视角来维护教育者拥有的权力,这一现状把受教育者放置于被服从、被依附的位置,现如今的中国教育还是难以分割开与数千年以来历史之间的联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用历史的观点来审视如今教育当中的教育伦理道德问题,从而帮助现代人更好地注重教育伦理问题。如今还没有彻底地消除计划经济之导向,就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使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时间不长的中国教育无可避免地沾染了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以及工具主义之习气。在此状况之下,注重于教育的伦理道德也就变得极其迫切了。一方面是我国教育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实施教育的专门化机构,学校已愈来愈成为学习知识和创业创新的重要场所,进而成为促进社会取得新发展的推动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管理在发展中尚存在大量教育伦理层面上的问题,所以也就受到了愈来愈多的争议甚至批评。诸如教育管理中的公平问题就是教育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问题之强烈体现。我国教育市场化正是在教育管理中生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商业文化。如今,课程和学历就仿佛在流水线上一般实现了统一化生产,并且提供给全部具有该需求的人员。这一实施方法尽管相当有效,能够切切实实地增强教育管理之中的生产率,但是也让教育失去了其自身固有之价值。假如课程和学历都能够用金钱加以衡量,能够进行消费,那么学习者自然也就更易获取,由此导致知识以及知识传播被解构,并且逐步具备商品的显著特征。当前,中国教育管理领域改革如火如荼,导致教育机构开始更加地关注商业化价值,比如学业成绩和学历证书等,但忽视了教育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个人以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基本价值倾向,其后果必然是把教育这一充满了复杂状况的社会现象简化为投入以及产出这一过程。城乡之间的差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入学机会领域中极为重要和显著的一种差距。虽然我国多年来始终推行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但实际上的招生通常是依据不同的区域来分别划定分数线的,由此导致各省(区)的录取名额需要依据学生人数来实施平均化分布。由于不同地区在办学的规模上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各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招生录取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我国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所收取的昂贵学费也会将一部分家庭较为贫困的有志青年拒之于门外,这也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一种直观反映。

二、开展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研究的迫切性

伴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中国教育领域也随之而蓬勃发展,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市场经济体系当中的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所影响,这表现为钱权交易不时出现、学术腐败丑闻多次出现等。面对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开展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之探究始终是每一位教育研究人员的使命之所在,当然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历尽劫难之后发展的必然性选择。任何时代中的任何层次教育活动所反映出来的道德性都可以说是当时社会道德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地存在下去。因此,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教育伦理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极强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如此一来,假如研究者要去发掘教育伦理之中的道德困境,那么就要从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找到产生与发展之源泉。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之后,民主、独立、自由以及平等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且成为十分重要的价值理念,而教育机构作为培养各类人才的专业化机构,更是应当始终走在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线。然而,诚如研究者刘铁芳所言,尽管教育学领域对教育伦理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而且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主要追求的目标大而空,注重于规范而不注重于人,注重于普遍价值而不关注个体性和独立性,在方式方法中侧重于灌输而不关心理解以及沟通,注重于说理而不关注生活上的养成。也就是说,当前的教育伦理被归结为远离社会现实的一种教化。如此一来,探究中国教育伦理精神极其有利于教育界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当前中国教育领域发展之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而提升教育的水平。因此,教育也就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伦理价值,不仅应当启迪现代人的心智,塑造现代人的品格,健全现代人的心性,使之共同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且还应当为消除社会中的各类不公平现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使社会更加自由、更加宽容、更加和谐。

三、促进教育公平是体现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的基础

依据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之内涵,教育部门在制定教育管理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相应的伦理规范为依据与前提。我国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注重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之下教育政策所具有的道德性,也就是人们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教育政策所具有之伦理评价和道德上的追问。教育公平是在一定条件下社会给予所有社会成员的自由和平等,是当时各类层次的公共教育资源的发展状态,其本质为教育利益分配之公平化,同时也是国家对教育资源加以配置时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以及原则。这一合理性原则之伦理特点正好能够体现出我国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的选择与追求。当前,教育公平已经愈来愈成为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教育管理实现更大范围内与更高程度上的公平,切实满足广大社会公众之合理诉求,不但需要相应的理论导向与科学依据,更加需要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体系,从而扼制现实之中各类不公平现象的持续发展,进而维持当前社会的教育伦理公平。一是要以公正为原则,运用机会平等之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公民享有教育领域中的平等入学之机会,从而让那些勤奋学习的学生们不会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或是因为家庭背景、性别、民族以及地域的特殊性而失去继续接受教育之机会。二是要以公平的教育伦理原则为基础,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更为规范化的教育管理决策体系。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地重视教育公平,始终将教育公平理念贯穿至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当中,做到切实修正和调整那些违反教育公平的现行教育政策,将教育公平真正视为教育管理决策的一个重要理念与依据。三是要以平等为原则,在教育管理资源配置上施行均衡原则和差别性对待原则之结合。要在宏观上切实遵循教育管理资源之均衡原则,从而体现出社会平等之理念,促进各类资源的有效、合理、均衡配置。四是要运用道德与法律之双重制约,全面抑制教育领域腐败对于教育管理中教育伦理之恶意侵犯。要将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从以主导为职能切实转变为以服务为职能,同时,还应当积极修改、完善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关于教育公平方面的规定,并且落实好监督体系,确保依法行政。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