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2:48:26

跨国银行

跨国银行范文篇1

关键词跨国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

关于银行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其理论渊源的研究,西方学者大都借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分析。由于跨国银行是以提供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特殊的金融服务性企业,所以对跨国银行发展动因的理论分析,又不同于一般的跨国企业。

1比较利益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延伸

对跨国银行理论的研究是在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1960年,史蒂文·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开创性地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为目标,研究产业内企业规模以及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应用经济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阿利伯教授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跨国银行对外发展的比较优势。阿利伯得出的结论是:在给定的市场上,银行的效率和银行的数量是反向关系的,即银行在集中率高﹙数量少﹚的国家比集中率低﹙数量多﹚的国家有更高的收益,也就是说在银行集中率越高的国家,银行的存贷利息差越大,其银行体系的效率越高,未来的成长潜力越大。在银行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的规模往往很大,相对较小的国内市场限制了这些银行的发展,只有走向国际市场,才能实现其规模经济效益。

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格鲁贝尔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银行功能的三分类理论,这个理论回答了跨国银行在与东道国的竞争中如何获取比较优势。格鲁贝尔将跨国银行分为跨国零售型、跨国服务型和跨国批发型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比较优势。跨国银行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实行不同的发展战略,以便发挥优势,避免趋同,寻找自己的利润增长点。格鲁贝尔的三分类理论为跨国银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内部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延伸

1937年科斯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内部化理论是科斯交易费用理论在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战略中的一种应用,最初由巴克莱和卡森提出。卡森在《跨国银行演变的理论透视》一书中,用“内部化理论”来解释跨国银行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他认为,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及处于国际财务保密等一些特殊金融服务的需要,有些金融业务很难与别国银行合作展开,而跨国银行通过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的灵活性,可以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

内部化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这些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更为重要的是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在进行知识产品的外部交易时,存在着泄密的危险和定价的困难,企业为了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费用,所以外部市场对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既是昂贵的,又是低效的。企业不得不以内部交易机制来取代外部市场,将知识产品的配置和使用置于统一的所有权之下,并在对外直投资中加以利用,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使企业的技术投资获得充分的报偿。

跨国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最终产品,而且还进行研究开发、培训员工、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技术和管理技能等,并利用转移价格通过跨国银行网络销售这些中间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中间产品很难定价,因而存在不完全外部市场,因此传统自由贸易的赫克塞尔———俄林模型(以下简称H-O模型)不再适用。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跨国银行通过组织内部市场以降低交易费用,此时H-O模型中的国家特有优势变为企业特有优势,正是这种优势激发了银行服务的跨国界延伸,因而内部化的前提条件是不完全市场。由于市场不完全,银行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配置其资源,保证银行效益最大化。通过形成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银行可保留对中间产品的控制权,防止中间产品的扩散以免失去这种优势,所以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化尤为重要。中间产品优势是银行的公共产品,通过离岸扩张这种优势可被充分利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银行向欧洲市场发展可以很好地说明内部化理论,60年代初期,欧洲美元市场形成,欧洲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及较高的获利水平吸引了大量美国银行向欧洲市场投资,1963年,美国政府实行利息平衡税、自愿对外贷款计划等条例限制美国银行对国外客户贷款以防资本外留。美国银行为了逃避这些管制,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特别是在伦敦从事欧洲市场业务。跨国银行从事欧洲业务的机理有:由于跨国银行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它们能内部化对某种货币的优势;由于跨国银行仅与大客户打交道,它们提供的产品具有优势,因而跨国经营可以在比较低的固定成本下内部化这种比较优势;跨国银行通过跨国界经营以逃避国内监管趋严引起不断增加的经营成本并将其内部化。

银行实行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消除市场缺陷,目标是获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市场的内部化也会增加其它成本,银行此时必须承担分配和定价成本,所以市场内部化也并不是没有成本的。银行市场内部化的进程取决于其对内部化收益与成本比较的结果,内部化最好的结果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各种理论的折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1977年,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发表著名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早期理论都只是对跨国公司行为作了部分的解释,不能成为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他强调,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以及向国外生产者发放许可证往往是同一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不应将三者割裂开来。应该建立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以系统说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因和条件。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折衷理论,其意图是要集百家之长,熔众说于一炉,建立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

邓宁认为,一国企业﹙包括跨国银行﹚之所以能跨国经营,关键在于拥有: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用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内部化优势。这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区位优势。这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阻碍出口的因素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区位优势是造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当一个企业同时具备前两种优势,并能确认获得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时,对外投资常常是企业不可避免的选择。邓宁对这三种优势的分析见表1。

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框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各种因素对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见表2。

4总结

以上各种理论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遵循这样的机理:当银行境外业务比境内业务存在超额利润,即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时,银行境外投资就更有利可图,实现净收益的最大化,从而产生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可以用一个模型来分析此结论。

模型假定:①银行和厂商一样,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②金融市场由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两部分组成。③银行占有有限的生产要素。④金融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包含以下几点:a.要素流动限制,要素报酬国家间差别化;b.金融产业流动限制,金融产品价格国家间差别化。c.各国税负、技术水平、风险系数不一致,且不同市场均存在信息成本。d.有些国家存在金融管制,产品价格(如利率)并非市场出清。

银行在国内、国外要素投入的过程为:

MRi=αIim﹢bi;MRj=βIjn﹢bj;

s.t.m﹤0,n﹤0,TR=Ri﹢Rj,I=Ii﹢Ij

其中,MR为边际收益,I为投资量,TR为总收益,R为收益,i为境内,j为境外,则:

maxTR=dTR∕dIi=0,推出MRi=MRj

由于是非自由竞争市场,m≠n,bi≠bj,α≠β,则:

MRi=MRj推出αIim﹢bi=βIjn﹢bj

∴当βIjn﹤αIim﹢bi-bj时,Ij>Ii

即此时银行在境外业务的收益比境内业务的收益大(收入更高或成本更低),这时银行境外投资的收益最大,产生跨国经营的动机。无论是用哪一种理论来说明跨国银行的国际投资,最终都是在当境外投资存在超额利润即境外收益比境内收益大进行国际投资的。

参考文献

1薛求知,杨飞.跨国银行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马之騆.国际银行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吴先明.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J」.经济评论,2000(1)

跨国银行范文篇2

就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而言,属于一元监管体制。2003年,我国成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如前所述,从整体上看,一元监管体制需要较好的运行环境,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统一;(2)经济发展比较平衡;(3)居民人口不太多;(4)监管人员素质比较高。与上述条件相比,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体系不完善,不适合实行单一监管体制。然而,我国却采用了单一监管体制。看起来,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实践与理论并不完全吻合。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几个方面理解:首先,我国是个单一制国家,在跨国银行监管上,只能实行一级监管体制,而不可能实行两级监管。这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要求。其次,我国是个大国,市场体制尚不健全,统一监管是银行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元监管体制有利于维护银行业的秩序,而且所产生的体制成本相对较低。第三,虽然我国实行一元监管体制,但中央监管机构下设了众多的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根据其授权委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监管,满足了人口大国对银行监管的需求。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基本上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在新形势下,我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世界跨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发展经验及趋势来看,我国应就以下方面改革与完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首先,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建立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金融业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因此我们先后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及银行业负责监管。但从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综合化、混业经营己成为一种潮流,而且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银行业市场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跨国银行会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多数国家的银行己经开始混业经营,这给我们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借鉴综合监管体制的经验,对于加强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的国情和现实使我们不能冲破现有的体制框架,只能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协调,建立监管的良性协调机制,以克服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关于监管的良性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中央银行的协调机制,即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协调下,银监会负责银行业监管,并与证监会、保监会保持密切的协作监管,并统一向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第二监管机构间的监管信息及时交流机制。第三监管机构间的联合调查及采取行动的机制。第四与国际间银行监管机构的合作机制。

其次,完善有关银行监管体制的法律问题。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和《商业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银行监督管理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外资银行监管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这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与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造就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律平台,但不能断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己无完善必要。实际上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根据我国银行业的现实情况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从法律上对下列制度进行完善:(1)分业经营虽然有利于金融业的稳定,但越来越难以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全能银行(混业经营)己经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商业银行法适当取消或弱化对分业经营的限制。(2)在取消分业经营限制的基础上,必须从法律上建立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协调机制与综合监管机制。例如,证监会是否有权对银行的行为进行调查等问题,法律应当明确规定。(3)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弱化其国家机关的性质,使其成为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提高其监管协调效率。(4)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程序。程序是体制运行的基本保障,监管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所构成的监督与管制过程。可以说,没有适当的程序,就没有适当的监管。目前,中国跨国银行监管程序总的来说比较粗糙。例如,银监会对外资银行的调查权有哪些及行使程序如何,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调查权的界限及其行使程序的边界模糊,大大降低了监管的透明度,这与WTO的透明原则是不一致的。因此,从法律上进一步具体规定监管的程序及提高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将成为中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与完善的重要议程。

第三,应当加强银行业的自律管理。虽然自律管理不是监管体制正式的制度安排,但自律组织是监管的传导机构和监管运行的协助机构,自律管理不但可以减轻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压力,弥补监管的不足,而且可以对银行业稳定发挥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无法实现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自律性约束是金融风险监管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银行自律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两个银行法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自律制度不仅缺乏正式的制度安排,而且急需进一步完善。中国加强银行业自律有两个突出的现实意义:(1)在市场经济中,主体自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银行业的自律是实现银行业市场自治的重要路径;(2)加强银行内部监管是当前银行监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加强自律则是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自律应当是中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关于加强自律的路径选择问题,应当考虑三个制度上的措施:一是为银行业自律提供更高层次的制度安排,用法律形式将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确定下来,将其纳入正式监管制度的范畴;二是适当参照香港的做法,考虑赋予银行自律组织适当的自治性监管职能,如调查会员间的纠纷等;三是提高银行自律组织的法律地位,使其在监管体系中真正发挥正式监管主体之外的补充作用。

【论文关键词】跨国银行法律监管自律管理

【论文摘要】当今,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资本的全球化自由流动趋势继续加强,金融业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跨国银行作为金融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与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定核.英国金融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金融参考,2000,7.

跨国银行范文篇3

关键词:银行业;跨国并购;效率

《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全球跨国并购净额为2970亿美元,到2017年该数值增长为8034亿美元,全球跨国并购净额15年间增长了2.7倍。另外,2017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下降23%,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并购交易减少22%[1]。对于银行业的跨国并购而言,改善银行效率、提高收益率是银行跨国并购的动机之一,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此做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虽然目前关于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的研究从并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结论,但仍可以在差异中发现一些共性和变化。

1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理论

1.1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基于现代企业理论。近年来,研究考察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机理。Dijkstra[2]估计了2002—2011年欧元区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试图揭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来源。研究表明,在危机年份,规模经济对大型银行来说是正面的,但在危机之外,规模经济较小,有时甚至是负面的,而范围经济对所有年份都是积极的,并在危机年份有所增长,且任何试图限制银行业规模和范围的政策措施将增加银行成本。陈建勋等[3]发现跨国并购交易结构设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存在差异性。跨国并购交易价值、地理距离、持股比例、目标银行相对规模都对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产生不同效应。严佳佳和张婷[4]研究了四大国有银行国际化程度的规模经济效应,认为规模经济是“门槛效应”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大银行目前已经跨越U型曲线的临界门槛,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银行绩效。1.2X效率:银行业经营微观视角。Berger和Master[5]使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数据,研究显示成本的X效率有大量改进。但Peristiani[6]对发生在1980—1990年的并购案例研究发现,并购并没有提高银行的X效率。Akhavein等[7]的研究发现跨国并购后的X效率不仅没有明显改善,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关于银行跨国并购是否改善银行X效率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银行X效率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宏观和微观因素,如交易类型、支付方式、环境、制度、市场集中度、银行竞争力、并购策略等,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效果难以准确衡量,可能导致结论的偏差。二是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评价体系、样本差异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尽管如此,X效率的存在性不可否认,且是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理论基础之一。1.3协同效应: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效率动机。在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理论范围内,协同效应理论也是其核心理论之一(陈建勋等[3],2017)。银行并购的协同效应具体包括管理协同、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三个方面。但当协同效应大于零时,银行跨国并购效率未必提高。MaarkSirower曾给出一个判断并购价值的公式:并购战略的价值=协同效应-溢价,因此,溢价过高是企业难以实现协同效应最直接的决定因素。许多并购项目根据溢价水平就可以判断出并购是否成功,当溢价过高时,利用银行并购提高的效率值不足以弥补溢价支出,最终的并购价值效应为负,这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陷阱(杨世坤[8],2009)。由于协同效应陷阱的存在,银行跨国并购实现协同效应的条件变得苛刻,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量跨国并购未能实现预期效率值,甚至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银行在实际的跨国并购中要注重衡量并购动机,主动规避理论、管理者自大等非效率动因,构建科学的目标估值体系,制定合理价格区间,最终实现协同效应。

2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实证研究评价

跨国银行范文篇4

网络效应可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当一种商品或服务被不同的消费者所使用,而消费者之间对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性质是互补的,此时每个消费者在使用该商品(服务)时的获益,以及他使用该商品(服务)的动机,就会随着更多其他消费者的使用而增加。我们把这样的情况称为直接网络效应。例如,某一种语言的使用者会随着该语言使用者人数的增加而从更多的交流机会中获益。而间接网络效应则通过改善与另一商品(服务)市场的贸易机会而出现。由于买方群体的扩张会吸引更多的卖方参与,因此只要拥有更多卖方的市场更有效率,而且买方从中获得较高的间接收益,就会有间接网络效应。从此可以引出边际效应:新的消费者使用某一商品或服务的边际倾向会随着原有商品(服务)的使用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例如,在信用卡业务中,Visa和万事达卡被各商家广泛接受,这方便了消费者,而消费者对Visa和万事达卡的广泛使用又鼓励了更多的商家接受它们。

银行业的网络效应在信息时代显得更为显著。与制造业的供给方规模经济(包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不同,对金融服务企业来说,供方规模经济效果并不显著。但从这些行业的需求角度看,客户网络扩张到直接网络效应所要求的临界值后,需求就会进入正反馈阶段,即需求量随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以更快的速度递增(行业需求曲线在这一阶段持续向上移动)。这就是间接网络效应。跨国银行的市场扩张不再仅仅依赖于投资的扩张,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客户对金融服务使用的增加。而跨国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专业程度越高,则较高的供应量面临的资源约束也就越高。因而,对跨国银行来说,网络效应这一因素不容忽视,需求的变化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达到直接网络效应所要求的临界值之前,相关企业通常要面临一个较长的产品引入期,这是为获得网络效应需要经历的过程。在引入期间,银行难以从网络效应中获益,所以各种外部因素(例如消费习惯、交易成本、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等)造成的引入期越长,银行损失就越大,因而也就越有可能退出竞争。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网络、数据库以及信息平台是一些跨国银行为所在行业达到直接网络效应的临界值而采用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迅速改变需求条件等方式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使正反馈尽快出现。它也在正反馈未出现之前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平均成本和在介入期面临的压力。这使得跨国银行更快地达到正反馈的临界值,进而提高客户管理效率。例如,在销售终端的电子资金转移支付服务(EFT—POS)业务中,由于网络技术提高了跨国银行间的业务合作程度,银行联盟能够共同提供多项服务,并在分担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与零售商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使银行为客户所推出的新的服务,其引入期在短短的一个月就能结束(Kittiwat,2000),从而更快地达到直接网络效应所要求的临界需求点,进而使跨国银行更早地从伴随而来的间接网络效应中获益。

二、信息技术与客户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客户资源共享、共同标准的零售端接入和低成本扩张等关键性问题。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强某一产品或者服务标准的市场占有率,扩大跨国银行的客户资源,进而使联盟内企业(特别是联盟内的领导者)获得竞争优势。这解释了为什么跨国银行会为促销某一特定产品或标准而组成战略联盟。自动取款机(ATM)和信用卡网络就是如此。例如,Visa和万事达联盟对商业银行收取费用,但是对联盟内部交易只收取很少的费用。它允许任何商业银行加入该联盟,但条件是该商业银行不发行其竞争对手的信用卡(如Discover卡)。

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已成为跨国银行在金融服务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一点从银行业采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见表1)。在信息时代,竞争优势更大程度地依赖于关于组织的信息,它对如何建立和管理有效的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长期竞争优势源自对银行与其商业环境关系的管理。因为这些关系是通过银行的有效的交流方式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信息时代,银行的竞争优势是对信息系统的成功管理。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速了跨国银行的客户信息管理效率(包括新的消费者需求、市场发展趋势、竞争行为、联合研发和联合促销活动等)。

(一)转换成本与客户锁定

网络效应使得跨国银行更注重客户长期价值的实现。转换成本为公司实现客户的长期价值提供了有效途径。转换成本(switchingcosts)是指买方由原供应商处购买产品转换到另一供应商时所遇到的一次性成本。它包括雇员重新培训、产品重新设计以及调整兼容性系统诸方面。它在信息系统中非常普遍。目前,在全球金融服务市场,有效建立转换成本已经成为维持市场势力的有力工具,也是在市场定位决策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一个变量。例如,根据对挪威的银行贷款市场的估计,转换成本占消费者贷款总量的4.12%(Kim等,2003);在芬兰的银行间拆借市场,转换成本会高达平均信贷余额的11%(Shy,2002)。

表1IT的应用及其对银行业客户服务的影响

银行业应用IT的情况

对银行组织结构和运营的影响

对金融服务业产业组织和国际化的影响

电话银行、网络银行、ATM网络、智能卡或电子货币

自动支付系统的集中化以及实时运营操作。

银行业、经济人服务、外汇交易和电子金融市场业务混业趋势。

客户端或服务器的微机操作环境,公共网络接入

网络分支机构从数据处理向销售中心转变,零售银行自助服务,账户处理业务的外包。

对其他行业进入金融业管制的放松;法律限制壁垒的降低。

全球化交易网络(例如SWIFT)

比以前更容易建立新的银行分支机构并提供远程金融服务(例如英国Midland和FirstDirect等银行的全球化客户拓展战略)

多元化和离岸金融服务的扩张,金融中介机构(GoldmanSachs,CreditSuisseFirstBoston,S.G.Wargurg)已经建立全球客户服务网络。

(资料来源:Barras,1990)

基于转换成本的客户管理战略有助于跨国银行在市场竞争的早期阶段成功地建立起客户基础,进而在随后的业务扩张阶段从网络效应中获得竞争优势。有效锁定客户有利于跨国银行在客户的长期管理的基础上提高差别定价的绩效。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拥有市场势力的跨国银行能够更容易建立起客户的转换成本,并更有效地管理锁定(lock-in)和阻止竞争对手进入。

(二)信息技术与定价策略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银行会利用其市场地位实施不同程度的价格歧视策略。但这一策略能否顺利实施受两个条件的限制。第一是客户之间有交易的机会,第二是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甄别出不同类型的客户。

信息技术的应用放宽了上述限制条件。对客户的个人信息以及购买历史的高效及时的数据分析是提高企业客户管理的重要因素,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方便了企业的客户信息管理效率。在1998年,十亿字节的硬盘存储器的成本是11,500美元。而在2000年该成本是13美元,大约比1998年降低了900倍。至2003年,一个十亿字节的存储器成本不到一美元。存储信息的成本如此大幅度地降低使跨国银行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并分析与客户交易的各种信息细节。跨国银行利用国际互联网服务、电子邮件、文本传输协议(FTP)、信息数据库等途径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提高客户管理的效率。一些专门从事信息分析的中介(例如DataMarketingGroup,等)使跨国银行能够及时跟踪客户的相关信息并获得客户购买历史,进而提高客户管理效率。

网络交易具有很强的市场划分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提高了客户管理的效率,并降低了其运作成本,因而跨国银行能够通过便捷的信息渠道,更容易地辨别不同客户的偏好,并通过数据库管理和互动网络营销等方式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让客户被动地接受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而及时根据客户类型制定差别定价策略。信息技术降低了客户的搜寻成本,它也使银行能以更低的成本有效地区分市场和识别客户类型。跨国银行因此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更精确地细分市场,进而提高实施定价策略的成功率。常见的做法包括动态差别定价,不同的产品版本以及捆绑销售等。例如,花旗银行(CityBank)通过网络提高客户服务的价值和全面整合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差别定价策略。该银行发行的Montage卡按照不同的价格提供三种不同的金融产品,最底端的不收年费,但只有最少的奖励(比如旅行意外保险和餐厅折扣),持卡者每年交25美元的年费,就可以享受6种奖励(包括一个在线购物的独立账号和家用免费软件)。而交75美元年费则可参加俱乐部的奖励计划,即不仅可享受上述所有奖励,还可获得抵补旅行或娱乐的奖励点数。

(三)客户服务信息技术渠道的演进

跨国银行也利用网络技术成功地实行多渠道差别定价。经验研究显示(BrynjolfsonandSmith,2000;LynchandAriely,2000;Baker,2001;FabioAncarani,2002),网络营销的出现并没有提高客户的价格敏感度,在线客户的价格敏感度比线下客户要高。这一点之所以能够在信息技术时代顺利实施,是因为跨国银行客户的搜寻成本除了关于价格信息的搜寻成本之外,还包括关于服务质量信息的搜寻成本。较低的关于价格的搜寻成本显然会带来较低的服务价格。然而,当考虑到服务质量信息的因素时,客户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就会带来较低的价格敏感度,甚至更高的价格。因此,跨国银行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策略从网络效应中获得比传统条件下更高的利润。这解释了国际上跨国银行客户服务渠道的信息化过程(见表2)加速的原因。

表2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渠道的发展趋势

业务细分

60年代-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以后

零售银行

自动交易和收支记录

ATM和客户信息系统

电子货币购物和家庭银行

保险

计算机化契约条款

提供在线契约条款

完全在线服务

财务处理

计算机审计和内部收支记录

客户账户的微机化管理

客户账户和审计管理的完全自动化

(资料来源:Barms,1990)

三、跨国银行的客户管理战略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在信息时代,网络效应成为在制定跨国银行客户管理战略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应用信息技术,跨国银行能够克服传统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供方规模经济限制,并能够尽快达到网络效应所要求的临界值。同时,信息技术为跨国银行争取和维持其市场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它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跨国银行在战略实施方面的障碍,并有利于垂直业务拓展、为客户制造转换成本、强化锁定效果和差别化定价等战略行为的顺利实施。因此,成功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跨国银行从网路效应中充分获益,并提高客户管理战略的实施效率和获得竞争优势。

跨国银行在客户管理方面的运作模式,值得我国银行在本土竞争和参与国际竞争两个方面对网络效应特征和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业的应用加以重视。

首先,它无疑为我国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本土的银行应该提高对网络效应和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及做法,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其次,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与竞争形势,中国银行业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金融产品组合方面选择合适的客户管理模式。由于跨国银行继续其混业经营的模式,这种客户管理战略会对国内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模式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跨国银行在中国的客户管理战略强调对客户忠诚度的培育,而这一点是银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为在网络效应条件下,公司客户资源是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本土企业在这一方面尚欠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明确定位细分市场和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和获得竞争优势,是中国本土的银行业所必须考虑的战略性议题。

参考文献:

[1]AlessandroAcquistiandHaIRVarian(2003).“ConditioningPricesonPurchaseHistory”.workingpaper,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

[2]Baker,W.,Marn,M.andZawada,C.(2001).“Pricesmarteronthenet”.HarvardBusinessReviewFebruary,122-127

跨国银行范文篇5

关键词:跨国银行法律监管自律管理

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指为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跨国银行的活动依法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制的组织机构及权限划分。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市场经济管制的制度安排,是金融监管体制的核心,是银行监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基本可以将跨国银行的监管体制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一元监管体制与多元监管体制。一元监管体制是指由国家的一个法定机构专享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监管政策,统一进行监管活动,其中,英国是推选一元监管体制最为典型的国家。英国《银行法》将银行监管权高度集中在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手中.多元制是指两个以上的机构享有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共同执行监管政策。

就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而言,属于一元监管体制。2003年,我国成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如前所述,从整体上看,一元监管体制需要较好的运行环境,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统一;(2)经济发展比较平衡;(3)居民人口不太多;(4)监管人员素质比较高。与上述条件相比,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体系不完善,不适合实行单一监管体制。然而,我国却采用了单一监管体制。看起来,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实践与理论并不完全吻合。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几个方面理解:首先,我国是个单一制国家,在跨国银行监管上,只能实行一级监管体制,而不可能实行两级监管。这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要求。其次,我国是个大国,市场体制尚不健全,统一监管是银行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元监管体制有利于维护银行业的秩序,而且所产生的体制成本相对较低。第三,虽然我国实行一元监管体制,但中央监管机构下设了众多的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根据其授权委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监管,满足了人口大国对银行监管的需求。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基本上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在新形势下,我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世界跨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发展经验及趋势来看,我国应就以下方面改革与完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首先,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建立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金融业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因此我们先后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及银行业负责监管。但从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综合化、混业经营己成为一种潮流,而且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银行业市场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跨国银行会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多数国家的银行己经开始混业经营,这给我们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借鉴综合监管体制的经验,对于加强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的国情和现实使我们不能冲破现有的体制框架,只能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协调,建立监管的良性协调机制,以克服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关于监管的良性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中央银行的协调机制,即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协调下,银监会负责银行业监管,并与证监会、保监会保持密切的协作监管,并统一向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第二监管机构间的监管信息及时交流机制。第三监管机构间的联合调查及采取行动的机制。第四与国际间银行监管机构的合作机制。

其次,完善有关银行监管体制的法律问题。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和《商业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银行监督管理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外资银行监管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这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与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造就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律平台,但不能断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己无完善必要。实际上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根据我国银行业的现实情况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从法律上对下列制度进行完善:(1)分业经营虽然有利于金融业的稳定,但越来越难以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全能银行(混业经营)己经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商业银行法适当取消或弱化对分业经营的限制。(2)在取消分业经营限制的基础上,必须从法律上建立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协调机制与综合监管机制。例如,证监会是否有权对银行的行为进行调查等问题,法律应当明确规定。(3)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弱化其国家机关的性质,使其成为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提高其监管协调效率。(4)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程序。程序是体制运行的基本保障,监管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所构成的监督与管制过程。可以说,没有适当的程序,就没有适当的监管。目前,中国跨国银行监管程序总的来说比较粗糙。例如,银监会对外资银行的调查权有哪些及行使程序如何,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调查权的界限及其行使程序的边界模糊,大大降低了监管的透明度,这与WTO的透明原则是不一致的。因此,从法律上进一步具体规定监管的程序及提高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将成为中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与完善的重要议程。

第三,应当加强银行业的自律管理。虽然自律管理不是监管体制正式的制度安排,但自律组织是监管的传导机构和监管运行的协助机构,自律管理不但可以减轻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压力,弥补监管的不足,而且可以对银行业稳定发挥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无法实现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自律性约束是金融风险监管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银行自律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两个银行法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自律制度不仅缺乏正式的制度安排,而且急需进一步完善。中国加强银行业自律有两个突出的现实意义:(1)在市场经济中,主体自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银行业的自律是实现银行业市场自治的重要路径;(2)加强银行内部监管是当前银行监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加强自律则是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自律应当是中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关于加强自律的路径选择问题,应当考虑三个制度上的措施:一是为银行业自律提供更高层次的制度安排,用法律形式将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确定下来,将其纳入正式监管制度的范畴;二是适当参照香港的做法,考虑赋予银行自律组织适当的自治性监管职能,如调查会员间的纠纷等;三是提高银行自律组织的法律地位,使其在监管体系中真正发挥正式监管主体之外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定核.英国金融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金融参考,2000,7.

跨国银行范文篇6

关键词:跨国银行法律监管自律管理

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指为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跨国银行的活动依法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制的组织机构及权限划分。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市场经济管制的制度安排,是金融监管体制的核心,是银行监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基本可以将跨国银行的监管体制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一元监管体制与多元监管体制。一元监管体制是指由国家的一个法定机构专享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监管政策,统一进行监管活动,其中,英国是推选一元监管体制最为典型的国家。英国《银行法》将银行监管权高度集中在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手中.多元制是指两个以上的机构享有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共同执行监管政策。

就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而言,属于一元监管体制。2003年,我国成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如前所述,从整体上看,一元监管体制需要较好的运行环境,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统一;(2)经济发展比较平衡;(3)居民人口不太多;(4)监管人员素质比较高。与上述条件相比,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体系不完善,不适合实行单一监管体制。然而,我国却采用了单一监管体制。看起来,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实践与理论并不完全吻合。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几个方面理解:首先,我国是个单一制国家,在跨国银行监管上,只能实行一级监管体制,而不可能实行两级监管。这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要求。其次,我国是个大国,市场体制尚不健全,统一监管是银行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元监管体制有利于维护银行业的秩序,而且所产生的体制成本相对较低。第三,虽然我国实行一元监管体制,但中央监管机构下设了众多的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根据其授权委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监管,满足了人口大国对银行监管的需求。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基本上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在新形势下,我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世界跨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发展经验及趋势来看,我国应就以下方面改革与完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首先,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建立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金融业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因此我们先后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及银行业负责监管。但从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综合化、混业经营己成为一种潮流,而且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银行业市场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跨国银行会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多数国家的银行己经开始混业经营,这给我们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借鉴综合监管体制的经验,对于加强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的国情和现实使我们不能冲破现有的体制框架,只能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协调,建立监管的良性协调机制,以克服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关于监管的良性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中央银行的协调机制,即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协调下,银监会负责银行业监管,并与证监会、保监会保持密切的协作监管,并统一向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第二监管机构间的监管信息及时交流机制。第三监管机构间的联合调查及采取行动的机制。第四与国际间银行监管机构的合作机制。

其次,完善有关银行监管体制的法律问题。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和《商业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银行监督管理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外资银行监管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这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与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造就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律平台,但不能断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己无完善必要。实际上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根据我国银行业的现实情况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从法律上对下列制度进行完善:(1)分业经营虽然有利于金融业的稳定,但越来越难以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全能银行(混业经营)己经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商业银行法适当取消或弱化对分业经营的限制。(2)在取消分业经营限制的基础上,必须从法律上建立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协调机制与综合监管机制。例如,证监会是否有权对银行的行为进行调查等问题,法律应当明确规定。(3)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弱化其国家机关的性质,使其成为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提高其监管协调效率。(4)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程序。程序是体制运行的基本保障,监管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所构成的监督与管制过程。可以说,没有适当的程序,就没有适当的监管。目前,中国跨国银行监管程序总的来说比较粗糙。例如,银监会对外资银行的调查权有哪些及行使程序如何,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调查权的界限及其行使程序的边界模糊,大大降低了监管的透明度,这与WTO的透明原则是不一致的。因此,从法律上进一步具体规定监管的程序及提高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将成为中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与完善的重要议程。

第三,应当加强银行业的自律管理。虽然自律管理不是监管体制正式的制度安排,但自律组织是监管的传导机构和监管运行的协助机构,自律管理不但可以减轻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压力,弥补监管的不足,而且可以对银行业稳定发挥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无法实现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自律性约束是金融风险监管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银行自律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两个银行法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自律制度不仅缺乏正式的制度安排,而且急需进一步完善。中国加强银行业自律有两个突出的现实意义:(1)在市场经济中,主体自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银行业的自律是实现银行业市场自治的重要路径;(2)加强银行内部监管是当前银行监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加强自律则是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自律应当是中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关于加强自律的路径选择问题,应当考虑三个制度上的措施:一是为银行业自律提供更高层次的制度安排,用法律形式将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确定下来,将其纳入正式监管制度的范畴;二是适当参照香港的做法,考虑赋予银行自律组织适当的自治性监管职能,如调查会员间的纠纷等;三是提高银行自律组织的法律地位,使其在监管体系中真正发挥正式监管主体之外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定核.英国金融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金融参考,2000,7.

跨国银行范文篇7

关键词:跨国银行法律监管自律管理

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指为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跨国银行的活动依法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制的组织机构及权限划分。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市场经济管制的制度安排,是金融监管体制的核心,是银行监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基本可以将跨国银行的监管体制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一元监管体制与多元监管体制。一元监管体制是指由国家的一个法定机构专享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监管政策,统一进行监管活动,其中,英国是推选一元监管体制最为典型的国家。英国《银行法》将银行监管权高度集中在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手中.多元制是指两个以上的机构享有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共同执行监管政策。

就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而言,属于一元监管体制。2003年,我国成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如前所述,从整体上看,一元监管体制需要较好的运行环境,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统一;(2)经济发展比较平衡;(3)居民人口不太多;(4)监管人员素质比较高。与上述条件相比,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体系不完善,不适合实行单一监管体制。然而,我国却采用了单一监管体制。看起来,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实践与理论并不完全吻合。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几个方面理解:首先,我国是个单一制国家,在跨国银行监管上,只能实行一级监管体制,而不可能实行两级监管。这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要求。其次,我国是个大国,市场体制尚不健全,统一监管是银行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元监管体制有利于维护银行业的秩序,而且所产生的体制成本相对较低。第三,虽然我国实行一元监管体制,但中央监管机构下设了众多的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根据其授权委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监管,满足了人口大国对银行监管的需求。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基本上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在新形势下,我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世界跨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发展经验及趋势来看,我国应就以下方面改革与完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首先,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建立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金融业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因此我们先后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及银行业负责监管。但从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综合化、混业经营己成为一种潮流,而且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银行业市场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跨国银行会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多数国家的银行己经开始混业经营,这给我们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借鉴综合监管体制的经验,对于加强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的国情和现实使我们不能冲破现有的体制框架,只能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协调,建立监管的良性协调机制,以克服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关于监管的良性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中央银行的协调机制,即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协调下,银监会负责银行业监管,并与证监会、保监会保持密切的协作监管,并统一向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第二监管机构间的监管信息及时交流机制。第三监管机构间的联合调查及采取行动的机制。第四与国际间银行监管机构的合作机制。

其次,完善有关银行监管体制的法律问题。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和《商业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银行监督管理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外资银行监管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这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与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造就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律平台,但不能断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己无完善必要。实际上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根据我国银行业的现实情况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从法律上对下列制度进行完善:(1)分业经营虽然有利于金融业的稳定,但越来越难以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全能银行(混业经营)己经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商业银行法适当取消或弱化对分业经营的限制。(2)在取消分业经营限制的基础上,必须从法律上建立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协调机制与综合监管机制。例如,证监会是否有权对银行的行为进行调查等问题,法律应当明确规定。(3)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弱化其国家机关的性质,使其成为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提高其监管协调效率。(4)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程序。程序是体制运行的基本保障,监管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所构成的监督与管制过程。可以说,没有适当的程序,就没有适当的监管。目前,中国跨国银行监管程序总的来说比较粗糙。例如,银监会对外资银行的调查权有哪些及行使程序如何,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调查权的界限及其行使程序的边界模糊,大大降低了监管的透明度,这与WTO的透明原则是不一致的。因此,从法律上进一步具体规定监管的程序及提高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将成为中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与完善的重要议程。

第三,应当加强银行业的自律管理。虽然自律管理不是监管体制正式的制度安排,但自律组织是监管的传导机构和监管运行的协助机构,自律管理不但可以减轻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压力,弥补监管的不足,而且可以对银行业稳定发挥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监管无法实现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自律性约束是金融风险监管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银行自律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两个银行法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自律制度不仅缺乏正式的制度安排,而且急需进一步完善。中国加强银行业自律有两个突出的现实意义:(1)在市场经济中,主体自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银行业的自律是实现银行业市场自治的重要路径;(2)加强银行内部监管是当前银行监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加强自律则是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自律应当是中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关于加强自律的路径选择问题,应当考虑三个制度上的措施:一是为银行业自律提供更高层次的制度安排,用法律形式将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确定下来,将其纳入正式监管制度的范畴;二是适当参照香港的做法,考虑赋予银行自律组织适当的自治性监管职能,如调查会员间的纠纷等;三是提高银行自律组织的法律地位,使其在监管体系中真正发挥正式监管主体之外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定核.英国金融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金融参考,2000,7.

跨国银行范文篇8

一、外部环境分析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加深,银行客户的经营行为日趋国际化,这就要求银行服务向全球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银行国际化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与世界金融业的联系日益紧密,进一步促使我国银行走出国门,到世界市场上寻求更好的发展。

(二)在银行国际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与银行相关的制度法规正逐渐与国际规则接轨,这使我国银行业的重要指标得到更如实的反映,更有利于我国银行提高业务水平、规范经营管理,有利于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健康发展。

(三)我国的政治局面稳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逐年提高,为我国银行实行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同时,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我国政府在应对国内外金融波动方面的经验、能力不断提高,为我国银行的跨国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支持。

(四)海外华人金融事业发达,华资银行遍布世界各地,我国的许多跨国公司也在海外有了较好的发展,这为我国银行国外的分支机构提供了广大的潜在客户资源,这将十分有利于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

(五)在各国银行纷纷进行跨国经营的浪潮下,一些国家为了确保本国银行的竞争力不受影响,采取了针对外国银行的政策措施,其严格的准入制度和业务限制,无疑会对我国银行的进入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六)一国的政策、法规会对本国银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充足的政策投入和健全的法律规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本国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而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我国银行跨国发展的能力与生命力。

(七)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为各国银行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环境,使之可以以一种新的途径进行扩张,而我国实行的是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这使我国银行不能在货币市场上自由地进行货币交易,降低了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自身条件分析

(一)优势

1、我国银行在国内已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银行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务不断扩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些都为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我国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具有一定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基础,在竞争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有利于跨国经营的再发展。

3、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提高业务水平,增加自身活力,已在跨国运营中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缺陷

1、缺乏积极参加欧洲货币市场活动的意识。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从事欧洲货币信贷业务越来越受到各国银行的广泛重视,是跨国经营中的重要内容,而我国银行在这方面意识淡薄,丧失了许多促进自身发展的机会。

2、我国银行跨国经营地点分布缺乏全球观念。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是各国强势银行的必争之地,而我国银行在这些地区的分支机构数量极少,且层次较低,一味集中在亚洲的某些国家和地区,这种分布明显缺乏全球发展的战略构思,将制约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扩张与壮大。

3、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当今世界新的经济形势下,适时地采取符合当代金融规律的管理模式无疑会为银行的跨国经营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我国银行在经营中仍然没有完全改变不适宜的传统观念,还存在着重存款规模、轻经营成本的现象,这将不利于我国银行海外机构的创新与发展。

4、我国银行不具有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在跨国经营中处于不利地位。掌握了较高的金融技术的跨国银行能够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创造高额利润、提高服务质量,而我国银行在这方面的弱势,大大阻碍了其跨国经营的发展。

5、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匮乏。我国银行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无法吸引大量、高质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制约了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影响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后劲。

6、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不能很好地利用国外的客户资源。我国跨国公司和海外华资银行是有利于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潜在客户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加速我国银行的国外发展,然而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尚不能与这些潜在客户充分联系,甚至出现脱节现象,不利于其以后的扩张和壮大。

7、我国银行在国外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违规现象,受到当地法院的调查与惩罚,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现有国外银行的声誉,也不利于我国银行海外机构的新建与扩展,对其跨国经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分析

1、转换银行经营机制,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银行要想在世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遵守国际交往中的传统习俗和普遍作法,而就目前而言,我国银行跨国经营中还存在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这就要求我国银行尽快转变经营机制,学习国际惯例,摈弃不合惯例的措施和手段,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

2、适度加强政府支持。我国银行在跨国经营方面尚未成熟,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投入和引导,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和促进措施,完善有关银行跨国经营的法律法规,使我国银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我国银行跨国经营行为,加强其对外扩张能力。

3、我国银行跨国经营中要注意加强全球意识。银行在向国外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全球布点,建立有效的全球分支机构网络,培养自身充分利用全球性资源的能力,努力发展成为全球性、综合性的跨国银行。

4、注意考虑区位优势。我国银行跨国经营时,要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分析当地的法律环境和政策规定,权衡其鼓励政策和限制措施,兼顾当地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尽可能地向国际金融中心倾斜,到贸易、金融等活跃的国家发展。

5、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放在重要位置。银行要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提高业务水平、改善经营管理、促进金融创新、增加国外竞争能力;同时还要注意适当地选用当地人员以减少语言、风俗、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以确保我国海外银行的稳步发展。

跨国银行范文篇9

【摘要】跨国银行作为金融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与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资本的全球化自由流动趋势继续加强,金融业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指为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跨国银行的活动依法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制的组织机构及权限划分。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市场经济管制的制度安排,是金融监管体制的核心,是银行监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基本可以将跨国银行的监管体制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一元监管体制与多元监管体制。一元监管体制是指由国家的一个法定机构专享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监管政策,统一进行监管活动,其中,英国是推选一元监管体制最为典型的国家。英国《银行法》将银行监管权高度集中在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手中.多元制是指两个以上的机构享有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共同执行监管政策。

就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而言,属于一元监管体制。2003年,我国成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如前所述,从整体上看,一元监管体制需要较好的运行环境,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统一;(2)经济发展比较平衡;(3)居民人口不太多;(4)监管人员素质比较高。与上述条件相比,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体系不完善,不适合实行单一监管体制。然而,我国却采用了单一监管体制。

在新形势下,我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世界跨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发展经验及趋势来看,我国应就以下方面改革与完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首先,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建立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金融业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因此我们先后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及银行业负责监管。但从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综合化、混业经营己成为一种潮流,而且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银行业市场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跨国银行会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多数国家的银行己经开始混业经营,这给我们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完善有关银行监管体制的法律问题。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和《商业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银行监督管理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外资银行监管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这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与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造就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律平台,但不能断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己无完善必要。实际上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定核.英国金融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金融参考,2000,7.

跨国银行范文篇10

【摘要】跨国银行作为金融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与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资本的全球化自由流动趋势继续加强,金融业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指为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跨国银行的活动依法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制的组织机构及权限划分。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是市场经济管制的制度安排,是金融监管体制的核心,是银行监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基本可以将跨国银行的监管体制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一元监管体制与多元监管体制。一元监管体制是指由国家的一个法定机构专享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监管政策,统一进行监管活动,其中,英国是推选一元监管体制最为典型的国家。英国《银行法》将银行监管权高度集中在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手中.多元制是指两个以上的机构享有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权,共同执行监管政策。

就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而言,属于一元监管体制。2003年,我国成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如前所述,从整体上看,一元监管体制需要较好的运行环境,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统一;(2)经济发展比较平衡;(3)居民人口不太多;(4)监管人员素质比较高。与上述条件相比,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体系不完善,不适合实行单一监管体制。然而,我国却采用了单一监管体制。

在新形势下,我国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世界跨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发展经验及趋势来看,我国应就以下方面改革与完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首先,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建立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金融业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因此我们先后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及银行业负责监管。但从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综合化、混业经营己成为一种潮流,而且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银行业市场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跨国银行会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多数国家的银行己经开始混业经营,这给我们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完善有关银行监管体制的法律问题。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和《商业银行法》及2003年修正案、《银行监督管理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外资银行监管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这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与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造就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律平台,但不能断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己无完善必要。实际上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定核.英国金融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金融参考,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