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4:18:30

跨国并购范文篇1

关键词:品牌策略;古诺均衡;跨国公司;并购

伴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大规模进入,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控股与并购活动取得一些国内品牌的控制权。它们对于对本土品牌的处理却呈现多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雪藏:买断本土品牌的使用权,或直接禁止使用。(2)间接雪藏:先利用本土品牌长期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一旦本土品牌的销售渠道完全由外资品牌控制后,就将本土品牌弃置。(3)完善:如欧莱雅完成了对“小护士”的收购后,不断对“小护士”推陈出新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4)激活:如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收购后被打入冷宫数年,但由于中华牙膏几十年的品牌影响力根深蒂固,联合利华不得不进行“中华牙膏”的重新激活。本土知名品牌在当地有较高的认知度,并在当地的消费者心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本土品牌对当地人的偏好也有更灵活的反应,放弃本土品牌是否意味着放弃本土品牌持续多年的市场投资?跨国公司对不同的本土品牌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主要依据又是什么呢?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从产业竞争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品牌处置策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然后又重点探讨了中国市场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在华当地品牌响应策略变化的关系,并对跨国公司的当地品牌策略反应行为与选择模式进行了总结与研究。

一、基本模型

关于品牌选择策略,Klemperer(1987)建立了一个存在品牌差异的Hotelling两期博弈模型,认为消费者从一种品牌转移到另一种品牌需要花费转换成本、学习成本和契约成本。刘志忠等(2008)通过构建存在三个差异品牌产品的一期动态博弈Hotelling模型,分析了跨国公司并购东道国企业后的品牌策略。本文主要借用Horn和Persson(2001)的产品差异化的横向兼并模型,来分析不同的市场结构对跨国公司品牌策略的影响,并在模型中考虑了兼并的协同效应。

某产业初始存在三家企业,一个国外企业,记为f,两家国内企业,记为d1、d2,每家企业生产一种品牌的产品,并在本国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同时假定产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国外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f=1-qf-bQ-f,其中pf,qf分别表示国外企业的价格和产量,Q-f表示国内产业总产量减去企业f的产量之后的值,b∈[0,1],表示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常数。本国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di=1-qdi-bQ-di,其中pdi,qdi,Q-di表示的含义与国外企业类同。现在假设国外企业f与国内企业d1并购(与d2并购与此类同),如果并购后选择保留两个品牌,则国内市场上有三个品牌进行古诺竞争:f、d1和d2;如果并购后只保留一个品牌,则国内市场上只剩下两个品牌竞争fd1、d2。由兼并的协同效应,我们假设并购后的企业边际成本为c1,未被并购的国内企业d2的边际成本为c,且c1?燮c。

上述不等式等价于4b3-12b2-16b+b4+16?燮0,解不等式得b的一个临界值为b*=0.72…,即,b?叟b*时?仔Ifd1?叟?仔Sfd1。可以看出b越接近于1,也就是国内品牌的产品与国外品牌的产品替代性越强,并购后的公司越倾向于只保留一个品牌;当b?燮b*时,国内品牌的产品和国外品牌的产品差异性比较大,并购后的公司倾向于保留两个品牌。

二、产业影响分析

上述的分析并不是一个均衡的结果,至少对某些竞争性产业如此。跨国公司在华主要是针对我国拥有知名品牌的本土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这些企业一般是产业内的“龙头企业”。在跨国公司并购之前,这些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影响力,跨国公司凭借资金、技术优势并购本土优势企业实际上是“强强联合”式的兼并行为。并购后跨国公司将借助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其市场强者的地位,而产业内其他企业基本上处于追随者的位置,这时市场结构就不再是古诺寡头市场而是Stackelberg寡头市场,博弈过程也转化为动态博弈,所以以静态分析为背景的古诺模型(将兼并产生的新企业同发生兼并前的企业等同起来),就不是一个均衡的结果。

既然一个国外企业吞并一个国内企业总是有利可图的,其他未参与兼并的国外企业也会纷纷兼并产业内其他国内企业,从而使得跨国公司在产业内的兼并行为成为具有持续性动机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国内品牌将消失,一部分国内品牌被国外企业控制,而整个产业均衡的结果将是若干个国外品牌(包括被国外企业控制的国内品牌)为主导的古诺均衡,而其余未被兼并的国内品牌则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目前日化、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竞争状况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的调整

除了受本土品牌与国外品牌市场定位是否有差异的影响之外,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跨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的变化也会对跨国公司的品牌策略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个世纪80年代,以强调品牌来源国为特征的品牌策略。1978年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试探性地进入中国。虽然很多跨国公司水土不服,但外国的产品还是给很多中国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质量、极具吸引力的外观、更多的款式和更高的价格。跨国公司在这个时期往往以产品销售为核心,而其产品生产环节大多不在中国。故在产品销售时特别强调品牌的来源地,而不需要高强度地进行品牌推广;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强调品牌标准化为特征的品牌策略。此时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商品表现出真正的热情,从汽车到食品到服装,购买国外知名品牌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许多跨国公司相继在国内建立生产企业,它们彼此之间也展开了在高端市场的营销竞争,此时跨国公司大量进行广告宣传,以便塑造品牌价值、积累品牌资产,提高自身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第三阶段,中国加入WTO以后,以强调品牌本土化为特征的品牌策略。这个时期,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特别是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本土产品质量的提高,消费者不再盲目地把国外品牌作为消费的首要选择。跨国公司则以全方位的价值链本土化为核心,开展深层次的本土化经营,同时通过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宣传和品牌塑造活动,力求品牌内涵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获得消费者的品牌认同。

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经历了从产品到品牌,从标准化到本土化的过程,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此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跨国公司品牌策略变化的重要动因。1979年颁布的《中国合资企业法》限定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因此成立合资企业成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最普遍的方式。由于对中国市场的不熟悉和中国政策的限制,跨国公司很难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品牌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借助本土品牌已有的实力和市场份额快速进入和适应中国市场成为很多跨国公司进行合资的主要目的。并且为了控制中国品牌的使用,跨国公司经常的做法是买断本土品牌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它们买断这些民族品牌的使用权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并不使用这些民族品牌,而是优先使用自己拥有的国际品牌,通过这种方式,使那些被束之高阁的民族品牌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厄运。如20世纪80年代,飞利浦买断了“孔雀”电视机的品牌使用权长达60年,“活力28”则被德国美洁时独营50年。

加入WTO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取向更加明确,同时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市场知识和经营经验的不断丰富,投资信心的不断增强,在华投资的全球战略动机也日趋明朗。投资的目的也从早期的机会试探、战略投资转向谋求产业的主导地位。并购的主要目标也转向为选择产业内品牌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资产规模大的产业龙头企业,并谋求绝对控股,这样,既能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又能减少产业内的竞争对手。像著名的“徐工案”、“双汇案”、“南孚案”……但跨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斩首式”并购也引起了各方关于国家的产业安全方面的担忧。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六部委制定并于2006年9月8号施行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其中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股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或者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就此向商务部进行申报”。此时还出现了达能并购哇哈哈的产权纠纷、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反垄断纠纷。而且从2005年以来外资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环节出现了一系列危机,如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强生的“石蜡油”、高露洁、佳洁士的“三氯生”以及雀巢的“碘超标”等。跨国公司开始从文化价值观念、制度环境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品牌战略,加快品牌本土化的进程,保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如2003年,欧莱雅并购“小护士”,就是利用“小护士”本土化品牌的优势,弱化中国消费者对于自身品牌链的民族抗拒情绪,加速进入大众护肤品市场的步伐;可口可乐新建立的本土品牌名称“醒目”、“天与地”、“雪菲力”等也完全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独立开发出来的……这都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品牌策略的变化.

跨国并购范文篇2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显示2001年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值为7350亿美元,而跨国并购总值为5940亿美元(虽然无论是国际直接投资还是跨国并购的总值都比2000年有相当大的下降,但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却并没有动摇)。UNCTAD(联合国贸发会议)于2002年10月24日公布了全球直接投资的预测数字,预计2002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额为5340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27%),但由于中国持续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放,以及由加入WTO所带来的促进作用,国际直接投资会继续流入到中国的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以及服务行业。预计中国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会达到500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最大流入国(美国预计2002年流入国际直接投资440亿美元)。但是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政策的限制,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我国一般都是采用新设投资的方式,《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显示,2001年我国吸收了468.8亿美元的国际直接投资,但只有不到5%是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的,其余的都是采用新设投资方式。

从2002年11月3日开始后不到10天内,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等三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和证监会此前已经的《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相结合,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领域形成了从入世协议框架下的证券业和基金业的开放,到外资直接参与国有产权和非流通股权的并购转让市场,再到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市场等渐次展开的全方位开放局面,我国资本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基本上为外资的进入建立了政策通道。

UNCTAD(2000)认为以下几种因素可以解释跨国公司对跨国并购的偏好:一是跨国并购可以获得东道国的战略性资产,如商标、特许经营权、专利、专有技术以及当地的分销渠道等;二是直接到海外去并购资产可以迅速地渗透到当地的市场,这样可以在跨国公司激烈的争夺海外市场的竞争中抢得先机。总之,东道国的资产对跨国公司而言具有超越其自身内在价值之上的更为特殊的策略价值。因为它使跨国公司在对东道国的产品市场的争夺中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地位,这种策略价值显然是新设投资所不具备的。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即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而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的对外投资方式而受到更多跨国公司的青睐。面对日趋增多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那么就需要了解这两种投资方式本身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对此进行解释。

二、模型分析

在本部分构建的模型一方面揭示了国内资产较高的战略价值是购并产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又证明了国内资产的战略价值越高,参与并购的跨国企业的利益反而越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开放经济条件下均衡的所有权结构问题。

(一)基本假设

假设东道国H的某一产品市场上在最初的封闭经济条件下只有一个企业d在供给产品。企业d拥有的经营性资产定义为。现在这一市场开始对外开放,这可能是因为国内需求增加了,国内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或者政府缔结了关于投资自由化的合约,或者是因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大降低了,还可能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作用。总之,现在跨国并购或新设投资是可行的。我们还假设在世界市场上有m>1个相似的跨国企业。现在它们都可以在H国直接投资。可以预见,在市场完全开放后国内均衡的所有权结构有两种可能:一是国内资产被某一跨国企业所购并,同时其它跨国企业选择新设投资或产品出口等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我们定义这种所有权结构为k[m];二是国内资产仍由国内企业经营,所有跨国企业都只能选择新设投资或产品出口等方式进入,定义这种所有权结构为k[d]。向量k[,m]或k[d]如下式所示:

附图

以(1)式为例,向量中第一个因子代表国内企业拥有的资产。因为跨国并购已经发生,所以国内企业拥有的资产为零。第二个因子表示并购了国内资产的跨国企业在东道国所拥有的资产,参数α>0表明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运用这些资产的效率上是有区别的。其余的因子显示了没有并购成功的跨国企业的情况。其中N[m]家跨国企业通过新设投资进入东道国市场,投资量分别为k[,G]。剩下的M-N[m]-1家跨国企业选择出口方式,从而在东道国没有直接投资。

当所有权结构为k[m]时,分别定义π[,d](k[m])、π[,A](k[m])、π[,G](k[m])和π[,E](k[m])为国内企业、并购企业、新设企业和出口企业的利润。类似地,当所有权结构为k[d]时,分别定义π[,d](k[d])、π[,G](k[d])、π[,E](k[d])、为国内企业、新设企业和出口企业的利润。均衡的产品市场有以下三个基本的假设和特征:

附图

假设1表明不论跨国购并是否发生,只要新设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的利润就越来越校这个假设的合理性在于新设投资增加了东道国市场的供给,压低了产品价格,从而使东道国各类企业的利润被摊保

在假设2中出口的利润设定为零。之所以这样假设是因为东道国可能实施关税保护,使出口贸易无力可图。相对而言,并购或新设投资由于绕开了贸易壁垒,可以获得正的利润。这也是直接投资的一个基本动机。另外,跨国购并发生后,国内企业丧失了经营性资产,从而无法再获得利益,即π[,d](k[m])=0。

假设3中,参数α其实代表了跨国企业使用国内资产的效率。α越大,跨国企业使用的效率越高。α>0是因为跨国企业会将自身的优势和国内资产的优势结合起来,并产生互补效应,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比如将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专有技术和东道国既有的分销渠

道、品牌优势相融合,就可以产生更多的利润。所以假设。同时,这种并购又会给新设投资进入者以更大的挑战,削弱新设投资的竞争优势,减少其预期收益,即。另外,如果并购没有发生,这种互补效应就不存在,即。

上述假设和其它的一些相关性研究是相符的。如Farell和Shapiro(1996)证明了在古诺模型下,一个母公司增加投资会增加自身的利润并减少竞争者的利润。在上述假设中,互补效应a越大,并购企业的资本存量的值越大。

(二)新设投资

现在考虑跨国公司新设投资的利润。当某一跨国公司没能购并到国内资产附图时,它只能以固定成本G在东道国新设投资。从假设2中可以看到,在东道国H新设投资和跨国并购都是有区位优势的。然而,成功的新设投资企业的数量N[1]也是有限的。

这首先是由于新设投资的风险。正如文献回顾中提到的,新设投资者缺乏对东道国市场的了解和竞争优势。定义成功的新设投资的可能性为p[1]。其次,东道国的市场容量也是有限的,就如假设1所表明的,过多地进入东道国市场会减少既有企业的利润。因此,成功的新设投资的数量N[1]的临界值是:

附图

同时,成功的新设投资的可能性p[1]可定义为:

附图

(三)跨国并购

由于国内资产重要的战略价值,跨国并购将会在M个跨国公司之间引发竞价竞争。为了讨论方便,假设并购过程采取拍卖的形式。M个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同时投标,国内企业既可以接受投标,也可以拒绝。如果第i个跨国公司的投标价格是b[,i],则向量b=(b[,1],。b[,2],…,b[,m])∈R[m]为一个投标集合。如果不止一个跨国企业的投标被接受,那么出价最高者将购并得到国内资产;如果几个投标价格是相同的,则这些跨国企业有相同的机会并购成功。总之,整个购并过程是一个非占优纯策略下的纳什均衡。

为了简化讨论,假设国内企业d不能去并购跨国企业。这可能是因为国内企业财务实力不够或者缺少运营大型跨国企业的经验。还假设跨国企业相互之间不会有并购发生,这样假设是考虑到跨国企业之间的利润已经平均化,而且跨国并购要得到各国政府当局的政策允许。

跨国并购的过程就是各个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的估价过程。的价格A存在三种可能,即:

附图

V[,mm]是存在竞争性并购条件下,跨国企业对的估价。即如果某一跨国企业没有并购,将为其它跨国企业所购并。由于假设M个跨国企业都是相似的,因此V[,mm]是这种情形下任一跨国公司对的估价。V[,mm]是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即V[,mm]是没有并购成功的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价格。V[,mm]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并购成功后可以获得的预期利润,二是如果并购不成功而采取新设进入时可能获得的利润。当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从而并购成功后预期利润很高时,V[,mm]会相应增加;同时根据假设3,如果的战略价值很高,当并购没有成功时,转而采取新设进入可能获得的利润就会大大减少。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是,如果的战略价值很高,或者说并购后产生的互补效应很强,那么并购价格将相当高昂,它甚至超过了并购所能带来的利润的增加。实质上,高昂的并购价格来自于战略性资产的负的外部效应。

V[,md]是非竞争性并购条件下,跨国企业对的估价。即如果跨国企业并没有并购,则将为国内企业继续持有。V[,md]和V[,mm]的区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如果某一跨国企业并购没有成功,它新设进入的利润将有所不同,因为国内企业和跨国企业使用的效率是不同的;二是新设进入在并购发生和没有发生时成功的可能性不同,这一点已由(7)式揭示。

V[,d]是没有并购发生时资产的价格,因为(4)式中已假设π[,d](k[m])=0,所以V[,d]就是国内企业持有时所能获得的利润。

对的三种不同的估价可以组成6种排列组合,由表1所示的6个不等式表示。

表1对企业经营资产的不同估价所组成的组合

不等式定义

I[,1]V[,mm]>V[,md]>V[,d]

I[,2]V[,mm]>V[,d]>V[,md]

I[,3]V[,md]>V[,mm]>V[,d]

I[,4]V[,md]>V[,d]>V[,mm]

I[,5]V[,d]>V[,mm]>V[,md]

I[,6]V[,d]>V[,md]>V[,mm]

在上述6种排列组合情形中,跨国并购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这是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以及跨国企业相互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博弈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并购或新设投资后跨国企业所能获得的净利润。分别用Ⅱ[,A]、Ⅱ[,G]、Ⅱ[,d]来定义并购后跨国企业的净利润、新设投资的跨国企业的净利润以及国内企业的净利润,因此有:

附图

博弈的结果将决定均衡的所有权结构(EquilibriumOwnershipStructure,EOS),这个结果实际上是非占优纯策略下的纳什均衡。该纳什均衡可用表2表示。

表2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之间的博弈均衡

附图

表2揭示了不同情况下的均衡所有权结构,以及并购企业、新设企业和国内企业各自的净利润。由表可见,在I[,1]、I[,3]、I[,4]成立时,跨国并购一定会发生,只是并购价格以及各参与方的净利润有所不同。在I[,5]、I[,6]成立时,跨国并购不会发生,国内企业将继续持有自己的资产。当I[,2]成立时,并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这主要取决于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的战略价值的认识。根据这个纳什均衡,还可以推导出一个重要定理(定理1),即如果国内资产的战略价值足够高,那么跨国并购就一定会发生(证明略)。

三、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的盈利性分析bsp;(一)跨国并购的盈利性分析

上述定理反映,国内资产战略价值α的高低是跨国并购是否发生的主导因素,但对高战略价值资产的并购并不等于会有高的盈利。如果只有一个跨国企业参与并购,那么的战略价值越高,则并购后的盈利越大。但在竞争性并购条件下,情况却截然相反。有如下定理:

定理1:当跨国并购为竞争性并购时,国内资产的战略价值越高,并购后跨国企业的净利润可能越校证明:设E(Ⅱ[,NA])为竞争性并购条件下,新设投资者的预期净利润,则参与并购的跨国企业的净利润可以表述为:

附图

由(14)式可以看出,参与并购的跨国企业的净利润就是竞争性并购条件下新设投资者的预期利润。本来,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越高,并购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也越大。但并购的净利润还需减去购买国内资产所支付的价格A。它是参与并购的竞争者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随着并购资产的战略性价值α的增加而递增的,所以抵消了并购者利润的增加。结果并购者的净利润表现为新设投资者的预期利润。

有三种效应可以用来说明定理2,第一种效应是产品市场的竞争效应。在(14)式中,假设p[m]是外生的,即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α的变化并不会对新设投资的盈利可能性p[m]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对(14)式求偏导数:

附图

产品市场的竞争效应为负数说明了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越大,并购者的净利润反而越小,因为竞争性并购下并购者的净利润等于新设投资者的净利润。它说明如果国内资产战略价值越大,新设投资者在产品市场上遭受的竞争压力也越大,其净利润自然也越校在这里,产生了负的外部效应。

第二种效应称作投资价值效应,它和第三种效应“进入竞争效应”都假设新设进入盈利的可能性p[m]是内生的,随着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α的变化而变化。因为E(Ⅱ[,NA])=p[m]Ⅱ[,G],所以:

△E(Ⅱ[,NA])=p[m](Ⅱ[,G](N[m]+△N[m])-Ⅱ[,G](Nm]))+△p[m]Ⅱ[,6](N[m]+△N[m])(16)

投资价值效应和进入竞争效应分别由(16)式的前后两个因子表示。由假设3(5式)已经知道,的战略价值越高,新设进入盈利的可能性越小,所以△p[m]/△α是个负数,也即进入竞争效应为负。另一方面,的战略价值越高,成功的新设进入者就越少。由假设1(3式)知道,国内市场的竞争者越少,竞争就越趋缓和,竞争者的净利润就越多,因此投资价值效应为正。

总之,当p[m]外生时,国内资产的战略价值越大,跨国企业(不论是并购者或新设进入者)的净利润就越校这是由于竞争性的跨国并购造成的外部效应所导致的结果。当p[m]与α相关时,产品市场竞争的效应和进入竞争效应为负数,投资价值效应是正数,所以当α增大时,跨国企业(不论并购者或新设进入者)的净利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

(二)新设投资的盈利性分析

如果某个跨国企业想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东道国的市场,而跨国并购又没能成功,新设投资是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但新设投资面临着不能成功的风险。本文已经提出了不能成功的两个理由:一是新设投资者缺乏对东道国市场专有知识的认识;二是新设投资者在东道国市场上面临着跨国并购企业和其它新设投资企业的竞争,这些因素都阻碍了新设投资企业的成功。这些额外的风险也使成功的新设投资者要求得到更多的净利润。于是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3:如果跨国并购已经发生,那么新设投资成功的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获得的净利润不会低于跨国并购企业在东道国获取的净利润。证明:由表2可知,当I[,1]、I[,2]、I[,3]或I[,4]成立时,跨国并购才会发生。

附图

综上所述,当I[,1]、I[,2]、I[,3]或I[,4]成立时,Ⅱ[,G]>Ⅱ[,A]。即跨国并购发生时,成功的新设进入者要比跨国并购者获取更高的净利润。如果国内资产的并购价格由国内企业和某个跨国企业单独协商决定,则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相比是有利可图的。但当若干个跨国企业对国内战略性资产同时竞价时,国内资产的价格在竞价中被高估了。在均衡的并购价格处,跨国企业中的并购者和非并购者的预期利润都是相等的。然而,考虑到新设投资的风险,成功的新设投资者将获得更高的净利润,这实质上是一种风险溢价。

四、跨国并购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跨国并购引起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股价的异常变化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通常观察并购发生那一时点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如几个星期)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股价的反常变化。股价变化代表了资产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跨国并购的评价和今后盈利性的预期。如Scherer和Ross(1990)在大量实证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跨国并购使目标企业的股价上扬,股东获利;而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这里试图对此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假设股票市场是完善而有效率的,市场投资者是理性且信息充分的,即股价波动大致反映了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盈利预期。那么,就可以用跨国并购后双方企业净利润的变化来解释股价的波动。即当净利润增加时,股价也随之上升;当净利润减少时,股价也下降;当净利润不可预测时,股价也无序波动。跨国并购对并购双方股价理论上的影响可总结如表3所示。

表3跨国并购对并购双方股价理论上的影响

附图

在第1栏中,国内企业并购发生后的股价在理论上应高于并购发生前的股价。这是因为并购价格A≥V[,d]。对国内战略性资产的竞价竞争抬高了国内资产的价格,使其高于国内资产的内在价值,并且这份租金被国内企业获取了。

在第2栏中,并购发生后跨国企业的净利润用Ⅱ[,A](k[m])表示。假如并购没有发生,该跨国企业的净利润可表示为:E(Ⅱ[,c](k[d]))=p[d](π

[,G](k[d])-G)。当I[,3]或I[,4]成立时,可以证明Ⅱ[,A](k[m])>E(Ⅱ[,G](k[d])),即并购增加了跨国企业的净利润,从而相应提高了其股票价格。相反,当I[,1]或Ⅱ[,2]成立时,Ⅱ[,A](k[m])<E(Ⅱ[,G](k[d])),并购产生的负的外部效应使并购的净利润大大降低,甚至低于没有发生并购时跨国企业新设投资的净利润,从而使跨国企业在并购后股价反而下跌。

在第3栏中,我们将跨国并购企业的股价和新设投资跨国企业的股价相比较。前面已经讨论过,竞价竞争使跨国并购企业的净利润和新设投资企业的预期净利润相等,即Ⅱ[,A](k[m])=E(Ⅱ[,G](k[m])),所以并购并不会使跨国企业的股价相对于新设投资者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I[,4]的条件下,由于跨国并购企业承担了跨国并购的成本,所以净利润比新设投资者有所减少,股价理论上应该下降。

在第4栏中,跨国并购企业的股价始终低于成功的新设投资企业的股价。定理3中我们已经证明了成功的新设投资者的净利润要高于跨国并购企业的净利润,又考虑到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理性和股价将大致反映企业盈利,所以结论是成立的。

五、结论

本文对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这两种直接投资方式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比较。

首先论证了跨国并购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资产所具有的战略性价值,即跨国公司将自己的优势资产和东道国国内资产相结合时,会产生一种互补效应,从而迅速增强跨国并购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竞争力,定理2就明确提出:当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足够高时,跨国并购就一定会发生,这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跨国并购的必然性。本文还把这种互补效应用参数α来明确表示,并揭示了当α变化时对并购双方以及新设投资者收益的影响。

其次,我们还论证了跨国并购发生的条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并购的价格;论证了各种可能性下均衡的所有权结构以及并购双方、新设投资者的收益分配等。结果发现,由于各个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的竞价竞争,国内资产的价格会提升到高于或大大高于其内在价值的高价。这种溢价作为一种经济租,被国内资产的所有者占有了。并购成功的跨国企业并没有比新设投资者多享受到什么额外好处,而且,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越高,由于激烈竞争所带来的不利的外部效应,直接投资者的净利润还会越来越低,同时,我们把这种结果分解为三种效应,并分别讨论了它们对参与并购的跨国企业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用跨国并购带来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净利润的变化去分析完善而理性的证券市场上的股价变化,并恰当地解释了跨国并购对证券市场的实际影响:即为什么跨国并购会提高目标企业的股票价格,而对并购企业的股价影响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在跨国并购中,目标企业由于竞价竞争而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一份资产溢价,而并购企业在并购后获得的净利润在不同条件下,以及针对不同的参照系而言,其变化是无序的和不一致的。

当然,我们对现实世界中跨国并购的解释受到一些假设条件的制约。比如,笔者假设跨国企业在综合实力、信息获取以及议价等方面都是对称的,至少是大致相当的。这种近乎于完全的自由竞争的假设可能脱离了实际。又如,本文中假设新设投资有不成功的风险,并用这种风险溢价解释成功的新设投资者将获得比跨国并购者更高的利润。然而,跨国并购也是有风险的,比如对资产战略价值的评价,对东道国市场前景的预期,以及不同的企业文化是否能成功融合等。当然,如果这种风险与前者相比足够小,那么本文的结论将仍然成立。

收稿日期:2002-11-28

【参考文献】

[1]胡峰.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问题研究[J].改革,2002,(6).

[2]胡峰.国际投资法嬗变中的自由化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胡峰,程新章.论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2,(6).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Horn,H.andL.Persson.(2001),TheEquilibriumOwnershipofanInternationalOligopoly[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Vol.53,No.2.

[6]Caves,R.E..(1996),MultinationalEnterpriseandEconomicAnalysis[M].2nd

edi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andNewYork).

[7]Das,SP.andSengupta,S..(2001),Assymetricinformation,Bargaining,andInternationalMergers[J].Journa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trategy,Vol10,No4,565-590.

[8]Nti,K.O..(2000),PotentialCompetitionandCoordinationinaMarketEntry

Game[J].JournalofEconomics,Vol,71,No.2,149-165.

跨国并购范文篇3

内容摘要:系统性的分析其中的原因,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对跨国并购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防范意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积极措施,避免因并购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在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进程中,失败往往多于成功。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因素,其结果是导致并购难度的提高、并购成本的增加以及最终并购交易的夭折或整合的失败。

跨国并购是失败与风险相伴的企业成长之路,学界研究发现,并购是一条实现成长的高风险路径。平均而言,由并购得到的回报大大低于资本成本。虽然我国企业在国外并购中也不乏成功案例,譬如阿里巴巴吃掉雅虎中国、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到最近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功收购澳大利亚OZ金属矿业公司。然而从完成并购到进一步融合,最终完成资本和管理的良性运作,依然充满着种种变数和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具体案例分析

2004年7月,TCL与汤姆森的合资公司TTE正式成立,但随后TCL两大合资公司的总亏损超过了45亿元。2005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与美国优尼科公司高层开始接触,欲以1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个美国第九大石油巨头,但历经五个月的数轮谈判和竞价,中海油最终黯然退出。2004年10月,上汽在与韩国双龙汽车达成收购协议,随后还取得了绝对的控股权,但上汽并没能有力地控制这家企业,自上汽入主后劳资纠纷不断,2008年汽车总销量比2007年减少了29.6%,其中12月的销量同比降幅高达50%以上,2009年8月以来更是由于破产问题而导致暴动的工人与警方的暴力对峙进一步升级。曾经高调国际化后的联想于2009年5月公布的2008/09财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净亏损为2.26亿美元,而第四财季的亏损也进一步扩大,达2.64亿美元,这是联想连续第二个季度亏损,也是自1997年以来首次全年亏损,还是其成立25年来最大的一次亏损。同样在2009年6月5日,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宣布,集团董事会撤销对中铝注资力拓的战略合作交易的推介,力拓毁约于中铝,而中铝又被动违约于向其提供并购融资贷款的4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力拓仅仅给了中铝1%的违约金,而中铝要赔偿给4大银行的违约金要远远高于此数,其次还要承受每股60美元收购来的价值150亿美元的力拓股票在不断缩水的代价。

由此看来,我国企业在抓住机遇走出国门之际,必须认真分析我们在跨国并购中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和防范工作,并努力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

风险性较大是导致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所谓跨国并购风险是指由于并购过程的不可预测性及并购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或变动。风险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的特征,而且并购的周期越长,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风险也越大。

(一)国际政治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政治因素。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即使有些不是纯国有企业,由于政治体制和文化的差异,也会被西方媒体和公众贴上国有的标签。这种特殊的情况,往往给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有时会带来额外的风险。海外一些别有用心者往往会利用这一点来攻击中国企业,有的甚至设置障碍阻止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例如,借口制度和国家安全等因素,美国政府就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这一商业行为进行全面的干涉,最终导致中海油收购的失败。其次,民族主义情绪也会对正常的商业并购行为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在一些能源矿产丰富,但经济落后、政局不稳定的非洲、南美洲或东欧等国家,由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展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轻则会无端地被加以政策上的限制和刁难,重则会招致商品被烧之类的“群众暴力事件”,更严重的有可能面临资产被没收、债务被单方面废除的巨大风险。

(二)并购的战略目标不清晰

企业并购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并购获得对方的核心资源,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企业注重战略并购。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则复杂得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由于他们往往不是在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中参与竞争,所以在跨国并购时也往往不完全遵照价值分析和商业规律。在经济崛起的信念支撑下,他们纷纷以“国家政策鼓励、填补技术空白和建立完整产业链”为由四面出击,进行海外并购。当跨国并购的商业考虑让位于政治使命、管理者业绩甚至资产转移等因素之后,跨国并购的风险便大大增加。甚至作为民营企业的四川腾中重工,也在收购悍马的问题上进行了一番背离规则的游戏。目前中国正在推行节能减排,而且2009年初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里也明确提到要大力推进新能源车产业的建设,而收购悍马这种大排量车型显然既不符合国情又不符合发展规律。收购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赢利,是获得技术、推进中国汽车业前进,而收购悍马显然与上述要求不符,也许最后的失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三)对目的国的法律法规不够熟悉

跨国并购使东道国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在国家层面上发生转移。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考虑和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需要,各国通常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跨国并购行为进行规制,综合运用鼓励手段和限制手段,以充分发挥跨国并购的积极作用,抑制跨国并购的负面效应。各国规制跨国并购的法律目标不一、宽严程度不同、措施多种多样,对于并购企业而言,东道国繁杂多样的限制跨国并购的法律成为并购企业必须面对的法律风险,这些风险大大提高了跨国并购的难度,降低了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法律比较健全、依法维护权益意识比较强的发达国家运作并购事宜时,对所在国法律环境了解程度不足往往成为国际并购的额外风险。西方国家出于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考虑,制定了一些反垄断法案和证券监管法案,这些法案可能会制约并购行为,让并购公司精心制定的并购方案付诸东流。

(四)评价目标公司方面存在缺陷

信息是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很多并购交易当中或之后经常出现财务系统不匹配、税收黑洞等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并购经验,以及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业务调查是合理估计财务风险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一些表外融资项目和过于“乐观”的盈利预测,直接关系到并购完成后企业的财务负担及经营控制权。在并购战中,能否及时获取真实、准确与有效的信息是决定并购行动成败的关键。企业作为一个多种生产要素、多种关系交织构成的综合系统,极具复杂性,并购方很难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目标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被并购企业很容易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向并购方隐瞒对自身不利的信息,甚至杜撰有利的信息。因此在实际并购中,有好多企业因为事先对被并购企业的盈利状况、资产质量、或有事项等可能缺乏深入了解,没有发现隐瞒着的债务、诉讼纠纷、资产潜在问题等关键情况,而在实施后落入陷阱,难以自拔。

(五)融资及反收购原因

每一项并购活动背后几乎均有巨额的资金支持,企业很难完全利用自有资金来完成并购过程。企业并购后能否及时形成足够的现金流入以偿还借入资金以及满足并购后企业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工作对资金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并购动机以及目标企业并购前后资本结构的不同,还会造成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投入比率的种种差异。与并购相关的融资风险具体包括:在时间上和数量上是否可以保证需要;融资方式是否适应并购动机,是暂时持有还是长期拥有;现金支付是否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等。在通常情况下,被并购企业对他方的收购行为往往持不欢迎或不合作态度,特别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他们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组织反收购,提高并购成本,增加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并采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实施接管防御。

(六)并购技巧和谈判经验缺乏

并购的技巧不足也是中国企业的短板。例如中铝并购力拓的功败垂成,就是由于3个月窗口期内市场环境的变化,最终搅黄了中铝的收购。国际并购的周期很长,对非上市公司的资产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查,这对于卖方来讲,就会把握并购的时间和节奏,资金暂时不缺的话,就套住买家谈。再者是公关和传播能力的欠缺。中国企业在进行收购的过程中,对媒体通常采用比较低调甚至是沉默的做法。有专家分析,对公众沉默是海尔跨国并购美泰克失利的主要原因。无论中外媒体如何轰炸,海尔始终以沉默示人,这一招秉持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谨慎作风,但在美国公众看来却是海尔在回避问题。这不但导致了海尔的最终败北,也丧失了一次向世界宣传与推广的良好机会。

(七)并购后整合不利

按照西方国家公司并购的理论,公司并购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即公司并购所呈现出来的两个公司合并后的总效能大于合并前各公司效能之和的现象,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和财务协同三种基本形式。然而公司并购中的协同效应仅是一种预期,并不是现实的效应。并购之后,并购方企业和目标方企业将面临一段整合期,协调双方之间的各种矛盾,实现经营管理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协同,这个阶段的工作更复杂、更艰巨,更具风险性。并购方在完成并购后,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使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互补,不能使各项资源真正有机结合,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的共享补充,而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种风险因素的存在必将导致并购的失败。从TCL以及联想并购后产生的严重亏损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凸显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整合能力方面的欠缺,特别是极度缺乏国际经营经验和水平的管理团队。并购后管理人员、管理队伍没有得到合理配备,管理手段、管理水平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这些都导致跨国并购整合的失败。

结论

上述原因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因素,对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并购项目来说可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控制,合理防范及降低风险是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决策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也日趋活跃,规模逐渐扩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在不断地加深,全球的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严重受损,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下跌,能源矿产企业处境艰难,这些资金链断裂的企业,急需外来的投资和救助。当前来看,对于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投资和收购,绕开贸易壁垒,获取战略资源,取得先进技术,以及开拓海外市场,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机遇。

我国企业必须在认真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整合的能力,通过国际竞争力的逐步培育来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实力和地位。总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但目前拥有的跨国公司的数量不多,中国企业的规模和整体实力尤其在国际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很不相称,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五百强当中,中国大陆地区仅占5%,而美国占30.6%、日本占12.8%、法国占7.8%、德国占7.4%、英国占6.6%。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的营业额加起来还比不上埃克森美孚一家。

参考文献:

1.叶建木.跨国并购:驱动、风险与规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漆彤.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丁德章,张皖明等著.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潘爱玲.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商务印书馆,2006

5.杨德新.中国海外投资论.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跨国并购范文篇4

从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2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无非是在获得资源、开拓市场、获取技术、品牌建设等动机的驱使下,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战略。金融危机下,结合中国企业近两年的跨国并购事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种驱动因素类型:

1.1资源获取驱动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不论是在澳大利亚、非洲还是在拉丁美洲皆是如此。一方面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部分能源矿产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为了保障资源和能源的供给,能源、资源领域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通过兼并收购国外企业的方式则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另一方面,这次金融危机导致以石油、铁矿石等为代表的能源资源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外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压力,这有助于我国企业降低并购成本,改善交易条件,增强并购的主动性。再者,中国的大型能源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资本实力雄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海外投资经验,具备了开展大规模跨国并购的条件。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有所行动。2008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购得美国SmithfieldFoodslnc,公司5%的股权。2008年11月,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SA股权项目全部实施完毕。2009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同意了中国五矿以12.06亿美元的总价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大部分资产。海外资源收购的新模式,为我国换取了能源资源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生产能力,极大地缓解中国长期浪费所造成的资源紧缺状况,增加中国战略资源储备,提升我们在国际资源领域的影响力。

1.2技术获取驱动型

危机之中的美国企业,资产严重贬值,资产价格下降。陷入困境的美国金融机构,为了寻求出路,纷纷以较低的价格被整体收购。同时。为寻求及早走出金融困境,美国适当放宽了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以求广揽资金,全力“救市”。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放宽了长期限制资本运营和私人投资大景入股银行的规定,投资者可以持有最多33%的银行股权,而不会被视为控股股东。这些都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便利。而中国金融机构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金融掌控能力相对较弱,通过采取参股方式。可以吸收海外金融企业长期积累的品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投资价值,以促进中国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2007年末,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50亿美元购入摩根士丹利股权。投资30亿美元购买黑石集团股权。国家开发银行以30亿美元购买巴克莱银行的股权,金融机构并购活动,有利于国内金融机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挖掘具有高级管理技术的人才。另外,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衰退为国内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相关资源和能力,实现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利时机。我国企业手里有资金,通过参股或购买世界一流企业,可以使我国企业分享其技术品牌和市场带来的利益,学习管理经验,从中获取品牌资源和技术,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增强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目前,一些IT高科技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都是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主力军。

1.3市场获取驱动型

虽然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入衰退阶段,大多数国家消费能力减弱,市场风险增大。但是,为筹集资金而疲于奔命的欧美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都放松了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查,减少了跨境并购的政治障碍和隐性成本,同时,欧美企业资产价格走低;如果收购目标企业的长期收益效应大于中国优势企业的并购成本,目标企业符合并购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并购风险能够控制在较好的程度时,中国有实力的优势企业就可以通过跨国并购,快速进入目标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把握盈利机会,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中国比较具备优势的机械制造业领域,电子工业领域的企业就可以利用好此次机会。2008年9月。机械企业携手投资公司收购了世界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之一的意大利CIFA100%股权。完成收购以后,一跃成为世界混凝土机械的行业龙头。CIFA的产品在欧美、中亚、中东、俄罗斯等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路。通过本次交易,公司不仅在短时间内找到了进入东欧、俄罗斯、印度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的捷径。还节约了开拓欧洲市场的高昂费用,通过品牌互动,可以迅速提高中联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2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建议

2.1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国家应支持相关企业“走出去”。兼并拥有先进技术、核心专利和人才团队的海外企业。通过政府对海外投资的政策体系的积极调整,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增强政策的灵活性,提高政策的竞争性,达到进一步简化前置性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的目的,让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以免贻误企业的商机。同时,国家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鉴于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融资难”问题难以短期内根本解决。在我国外汇储备极其充裕的情况下,政府外汇资金可以成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降低企业境外并购风险的有效手段。对企业支持应不限于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支持应一视同仁。特别是上述对于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科技发展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安全产业相关企业并购,国家更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另外,还要尽快制定专门保护境外投资的法规。解决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的后顾之忧,维护企业的海外合法权益。虽然我国已与115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是协定内容更多的考虑保护外商在华投资的权益,没有将保护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列为重点。

2.2面对“抄底”诱惑,企业需冷静思考

跨国并购范文篇5

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跨国并购活动。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捷径,是企业实现规模扩张、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规避不平等贸易壁垒的方法之一。从国际趋势看,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急于脱离非核心业务而进行战略收缩,这给我国急需技术和市场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并购机会。基于这些动因和趋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2002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额度只有2亿美元,到2005年,已达65亿美元,2006年依然有47.4亿美元。在几年时间内,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数量增长20-30倍。

二、并购战略在并购中的作用

跨国并购是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种手段。无论以何种原因实行跨国并购,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跨国并购的战略决策能够实现,借助并购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自己的长期优势。因此,我国企业对外并购是基于战略的并购,是在战略规划指引下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并购战略是并购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对未来的并购整合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明确的并购战略是并购成功的前提。对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说,并购并不是停留在业务环节的合并层面上,而是在其战略统领下,依靠并购达到更高的目标。如我国万象集团收购美国(UAI)是基于其良好品牌和市场份额,我国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业务,主要是为获得世界先进的核心技术。

对并购目的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定位,从而指导企业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目标公司,不仅影响并购的效果,更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并购目标模糊会使企业失去发展方向。从并购失败的案例看,往往是企业在急于扩张的冲动下,在没有弄清并购目的情况下盲目做出并购决策,因而给并购的失败埋下致命的诱因。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加拿大善美集团于90年代初为获得广泛的销售网络和知名品牌效应收购了有100多年缝纫机生产制造历史的上海胜家集团,在并购的效应还未发挥出来之前,又分别在同年和次年收购了日本山水电子公司、香港东茗国际公司和德国百福公司。激进而不明确的扩张策略使善美公司债台高筑,管理混乱,发展至1999年,善美公司申请破产。

(二)有明确的并购战略,才能正确地对并购目标企业作出是否有利于自己企业整合的评估和判断。企业跨国并购整合不是两个企业的生产要素或销售渠道的简单加总,而是通过有效的重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涉及两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财务、营销、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整合是并购中最复杂和困难的环节,也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一环。通过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目标企业,掌握与并购交易有关的重要信息,才能降低整合的风险。通过微观层面即企业内部运营情况的考察,并购方可判断与目标企业的财务、营销等经营管理方面整合的难易程度;借助于对宏观环境的分析,并购方才能掌握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府行为、工会势力、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通过收集这些相关信息评判目标企业是否符合企业的并购战略,最后决定是否并购目标企业。如,台湾明基公司并购德国西门子后,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和当地法律的规定,原来的裁员和转移工厂措施都未能实现。为此要支付昂贵的人力资本成本。另外,对“西门子”复杂的外包业务了解不充分,外包业务的切割程序直到“明基”申请破产时还未完毕,严重影响了整合的进程,也使这笔曾被视为非常划算的买卖归于失败。同为轰动一时的并购,我国“联想”集团并购美国IBM公司已初见成效,这源于“联想”有详细的并购战略。在进行充分的分析后,“联想”作出并购战略设计。第一阶段是稳定。用IBM原来的人担任CEO;第二阶段是变革。2005年底更换CEO,进行两次大规模结构重组。同时,“联想”和IBM一起派2500名人员到各大用户处做安抚工作,使市场基本稳定。并购后,“联想”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说明“联想”整合的成功,更显示拥有正确并购战略并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的重要性。

(三)明确的并购战略可为并购企业指明并购后的发展方向。并购战略的系统性和长远性,有助于并购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找到自身的弱项,借助并购整合,成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长期竞争优势,便于企业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联想”在2004年初确立了新三年战略,其中收购IBMPC业务是“联想”新三年战略的一部分。购并后,“联想”不仅获得了自己缺少的品牌效应和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和领先的技术,而且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Pc)生产厂商。同时在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方面取得了主动权,使“联想”的核心优势得以发挥,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确立了在PC上的竞争优势。

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多数企业缺乏长远的并购战略,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不够充分,对宏观经济状况和趋势、技术发展水平等缺乏正确的分析,只注重并购的短期利益,不仅使企业的并购战略无法实现,更影响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模糊了长远的发展方向。以我国TCL集团为例,2004年分别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由于对并购行业发展潮流研究不充分,TCL购并汤姆逊之后业绩方面遇到极大的风险:TCL收购汤姆逊电视的本意是要获得电视机方面的最新技术,但实际获得的仅仅是即将被淘汰的CRT电视屏幕显示技术,而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是液晶电视和平板电视,TCL还要另外付费给汤姆逊购买多项专利;手机业务方面,国际大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加速扩张还使TCL手机业务陷入危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并购后公司的业绩,更使TCL国际化道路充满了艰险。

三、制定跨国并购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跨国并购目的,慎重选择目标企业。并购目的作为并购战略的出发点,指引着企业对目标公司的筛选。从企业国际化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明确企业跨国并购究竟是为市场、技术还是为品牌和资源。以此遴选出与企业并购目的相符合的目标企业,切忌重量不重质的并购行为。并购行为不但要考虑自身的资本实力和并购成本,还应考虑经济成本和预期收益。不是为扩张而盲目收购“便宜”的企业,而是通过反复的评估和论证来判断并购行为能否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能否通过并购提升企业的潜在价值,以利于实现购买的价值。具体说,应认真考察目标公司所在国环境,选择政策法律环境较好的国家和自己的竞争优势可移植的产业进行跨国并购;选择能与自己企业实现互补的目标企业以实现联合经济或产业链条的延伸;选择并购成本低但经过整合能产生很好效益的跨国企业进行并购。另外,目标企业一般是跨国公司为集中优势发展核心业务而急于剥离的非核心业务,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一产业分工调整的机遇,在策划并购战略和进行并购谈判中审时度势,灵活应对,以减少并购的风险,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二)实施跨国并购前,并购企业必须对自己和并购目标企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一项成功的跨国并购项目从酝酿到完成,有60%-70%的时间应用在战略规划的准备上,其中调研和评估是其中最费时间和精力的一个环节,但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摩托罗拉”在中国投资之前,调研费用就是1.2亿美元。所以,并购战略是在这些调研和审查工作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一方面,拟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对自身的实力和规模,能否承担并购活动中的风险能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公司经营规模、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管理能力及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还需考查企业的市场规模,一般需要有强大而稳固的国内市场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为支撑,才有能力进行海外并购。另一方面,需要对并购的目标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和资源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最后,对企业并购双方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和并购双方所在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对比,以了解双方整合的难易程度。

由于调研和评估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借助于中介的力量可缩短时间,提高调研的质量和信息的准确度,保证并购的高效性。目前我国中介市场尚不成熟,有并购意向的企业应积极接洽熟悉中国企业且声誉很好的国际中介机构,请专业人员参与审查评估等过程。如我国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购韩国TFT-LCD时聘请美国花旗银行做国际财务顾问为其做融资方案的策划;“联想”并购IBM时聘请美国高盛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做并购顾问,聘请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做财务和人力资源方面的调查,为制定并购战略提供信息支持。

(三)制定跨国并购战略要突出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企业基于战略的并购行为旨在通过并购来完成或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并购战略的制定要突出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通过并购中的优势互补实现核心技术从优势企业向劣势企业的转移或相互渗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消化吸收并购来的技术和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技术和研发水平;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用好并购获得的品牌,以此带动自有品牌的塑造;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营造多元化的企业文化环境,为企业的整合提供良好的土壤。

跨国并购范文篇6

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跨国并购活动。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捷径,是企业实现规模扩张、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规避不平等贸易壁垒的方法之一。从国际趋势看,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急于脱离非核心业务而进行战略收缩,这给我国急需技术和市场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并购机会。基于这些动因和趋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2002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额度只有2亿美元,到2005年,已达65亿美元,2006年依然有47.4亿美元。在几年时间内,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数量增长20-30倍。

二、并购战略在并购中的作用

跨国并购是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种手段。无论以何种原因实行跨国并购,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跨国并购的战略决策能够实现,借助并购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自己的长期优势。因此,我国企业对外并购是基于战略的并购,是在战略规划指引下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并购战略是并购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对未来的并购整合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明确的并购战略是并购成功的前提。对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说,并购并不是停留在业务环节的合并层面上,而是在其战略统领下,依靠并购达到更高的目标。如我国万象集团收购美国(UAI)是基于其良好品牌和市场份额,我国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业务,主要是为获得世界先进的核心技术。

对并购目的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定位,从而指导企业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目标公司,不仅影响并购的效果,更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并购目标模糊会使企业失去发展方向。从并购失败的案例看,往往是企业在急于扩张的冲动下,在没有弄清并购目的情况下盲目做出并购决策,因而给并购的失败埋下致命的诱因。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加拿大善美集团于90年代初为获得广泛的销售网络和知名品牌效应收购了有100多年缝纫机生产制造历史的上海胜家集团,在并购的效应还未发挥出来之前,又分别在同年和次年收购了日本山水电子公司、香港东茗国际公司和德国百福公司。激进而不明确的扩张策略使善美公司债台高筑,管理混乱,发展至1999年,善美公司申请破产。

(二)有明确的并购战略,才能正确地对并购目标企业作出是否有利于自己企业整合的评估和判断。企业跨国并购整合不是两个企业的生产要素或销售渠道的简单加总,而是通过有效的重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涉及两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财务、营销、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整合是并购中最复杂和困难的环节,也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一环。通过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目标企业,掌握与并购交易有关的重要信息,才能降低整合的风险。通过微观层面即企业内部运营情况的考察,并购方可判断与目标企业的财务、营销等经营管理方面整合的难易程度;借助于对宏观环境的分析,并购方才能掌握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府行为、工会势力、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通过收集这些相关信息评判目标企业是否符合企业的并购战略,最后决定是否并购目标企业。如,台湾明基公司并购德国西门子后,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和当地法律的规定,原来的裁员和转移工厂措施都未能实现。为此要支付昂贵的人力资本成本。另外,对“西门子”复杂的外包业务了解不充分,外包业务的切割程序直到“明基”申请破产时还未完毕,严重影响了整合的进程,也使这笔曾被视为非常划算的买卖归于失败。同为轰动一时的并购,我国“联想”集团并购美国IBM公司已初见成效,这源于“联想”有详细的并购战略。在进行充分的分析后,“联想”作出并购战略设计。第一阶段是稳定。用IBM原来的人担任CEO;第二阶段是变革。2005年底更换CEO,进行两次大规模结构重组。同时,“联想”和IBM一起派2500名人员到各大用户处做安抚工作,使市场基本稳定。并购后,“联想”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说明“联想”整合的成功,更显示拥有正确并购战略并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的重要性。

(三)明确的并购战略可为并购企业指明并购后的发展方向。并购战略的系统性和长远性,有助于并购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找到自身的弱项,借助并购整合,成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长期竞争优势,便于企业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联想”在2004年初确立了新三年战略,其中收购IBMPC业务是“联想”新三年战略的一部分。购并后,“联想”不仅获得了自己缺少的品牌效应和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和领先的技术,而且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Pc)生产厂商。同时在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方面取得了主动权,使“联想”的核心优势得以发挥,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确立了在PC上的竞争优势。

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多数企业缺乏长远的并购战略,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不够充分,对宏观经济状况和趋势、技术发展水平等缺乏正确的分析,只注重并购的短期利益,不仅使企业的并购战略无法实现,更影响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模糊了长远的发展方向。以我国TCL集团为例,2004年分别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由于对并购行业发展潮流研究不充分,TCL购并汤姆逊之后业绩方面遇到极大的风险:TCL收购汤姆逊电视的本意是要获得电视机方面的最新技术,但实际获得的仅仅是即将被淘汰的CRT电视屏幕显示技术,而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是液晶电视和平板电视,TCL还要另外付费给汤姆逊购买多项专利;手机业务方面,国际大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加速扩张还使TCL手机业务陷入危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并购后公司的业绩,更使TCL国际化道路充满了艰险。

三、制定跨国并购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跨国并购目的,慎重选择目标企业。并购目的作为并购战略的出发点,指引着企业对目标公司的筛选。从企业国际化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明确企业跨国并购究竟是为市场、技术还是为品牌和资源。以此遴选出与企业并购目的相符合的目标企业,切忌重量不重质的并购行为。并购行为不但要考虑自身的资本实力和并购成本,还应考虑经济成本和预期收益。不是为扩张而盲目收购“便宜”的企业,而是通过反复的评估和论证来判断并购行为能否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能否通过并购提升企业的潜在价值,以利于实现购买的价值。具体说,应认真考察目标公司所在国环境,选择政策法律环境较好的国家和自己的竞争优势可移植的产业进行跨国并购;选择能与自己企业实现互补的目标企业以实现联合经济或产业链条的延伸;选择并购成本低但经过整合能产生很好效益的跨国企业进行并购。另外,目标企业一般是跨国公司为集中优势发展核心业务而急于剥离的非核心业务,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一产业分工调整的机遇,在策划并购战略和进行并购谈判中审时度势,灵活应对,以减少并购的风险,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二)实施跨国并购前,并购企业必须对自己和并购目标企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一项成功的跨国并购项目从酝酿到完成,有60%-70%的时间应用在战略规划的准备上,其中调研和评估是其中最费时间和精力的一个环节,但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摩托罗拉”在中国投资之前,调研费用就是1.2亿美元。所以,并购战略是在这些调研和审查工作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一方面,拟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对自身的实力和规模,能否承担并购活动中的风险能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公司经营规模、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管理能力及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还需考查企业的市场规模,一般需要有强大而稳固的国内市场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为支撑,才有能力进行海外并购。另一方面,需要对并购的目标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和资源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最后,对企业并购双方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和并购双方所在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对比,以了解双方整合的难易程度。

由于调研和评估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借助于中介的力量可缩短时间,提高调研的质量和信息的准确度,保证并购的高效性。目前我国中介市场尚不成熟,有并购意向的企业应积极接洽熟悉中国企业且声誉很好的国际中介机构,请专业人员参与审查评估等过程。如我国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购韩国TFT-LCD时聘请美国花旗银行做国际财务顾问为其做融资方案的策划;“联想”并购IBM时聘请美国高盛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做并购顾问,聘请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做财务和人力资源方面的调查,为制定并购战略提供信息支持。

(三)制定跨国并购战略要突出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企业基于战略的并购行为旨在通过并购来完成或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并购战略的制定要突出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通过并购中的优势互补实现核心技术从优势企业向劣势企业的转移或相互渗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消化吸收并购来的技术和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技术和研发水平;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用好并购获得的品牌,以此带动自有品牌的塑造;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营造多元化的企业文化环境,为企业的整合提供良好的土壤。

跨国并购范文篇7

附图

资料来源:宋泓:《必将消失的特殊性—从投资与贸易角度探析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国际贸易》,2003年第1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并购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如2001年并购投资占世界总投资额的比例超过80%(达到80.79%);反观我国,与世界主要潮流恰恰相反,并购投资在我国吸引的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有微不足道的地位,如2001年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的直接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不超过5%(仅仅只有4.96%)。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来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的最高峰是2000年,2000年时全球并购交易创下了总额3.4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较1999年的3.293万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增长3.5%)。但2000年以后,并购浪潮的势头逐步减弱,并购交易连创新高的动力开始出现不足。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并购交易的锐减。2001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仅为1.74万亿美元(降幅高达50%)。2002年,全球并购继续降温,全年全球并购数量约为1.7万宗(同比又减少24%),并购金额仅为1万亿美元左右(同比下降47%)。2003年3月开始的美国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动荡,以跨国并购为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有逐步走向终结的迹象。

二、跨国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以跨国并购为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演进脉络,但跨国并购到底会为跨国公司带来什么呢?ATKear-ney(1999)和KPMC(1999)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重大跨国并购所做的管理层调查发现,在半数以上所考察的案例中,股东持有的股票价格下降了,在所有并购中只有少数并购的股票价格提高了。然而,有关并购之后企业的绩效问题也还存在着大量的争议。本文将考察有关文献中的证据,以说明并购如何影响公司的绩效。在进行研究以前,需要说明四点:(1)这一领域的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国内并购,并且是以美国和英国的数据为基础的(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并购在美国和英国就已经普遍存在,而发展中国家与转型国家则缺乏这样的证据);(2)除了最近所做的少数调查外,现有文献还未对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并购进行充分的考察;(3)不可能确定如果没有发生合并或收购,企业会发生什么变化;(4)重要的是将并购对企业的影响和对母国与东道国的影响区分开来(那些从严格的财务角度来看绩效不佳的并购,仍然有可能对被收购公司产生正面的影响,并且在某些条件下有可能对东道国产生正面的影响)。并购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经验研究众多,这些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可见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由一些衡量企业绩效的成果组成,主要包括通过对并购交易前后企业利润率各种指标的比较来衡量企业绩效的研究,这类研究通常还要与相关控制组织的绩效进行比较,以评估成功率或失败率;第二类研究可见于一些财务文献,其包括所谓的“事件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利用股票价格的变化来衡量企业价值变化(UNCTAD,2000)。

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评价绩效的方法(即利用会计数据来衡量并购前后数年时间里利润率或市场份额的变动),在此领域的经验证据也是相当严谨的。Scherer(1988)认识到尽管产业组织研究所考虑的时间跨度通常比财务研究更长,但大多产业组织研究并未证实收购后的长期利润率得到明显改善。如Dickersonetal(1997)所做的一项对为期10~18年英国企业的研究表明:与收购前相比,利润率几乎没有改善;与依赖内部增长的企业相比,利润率却下降了。Bild(1998)所做的一项对9个国家22项会计数据研究的综述表明:收购企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并不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Ravenscraft&Scherer(1987)所做的对并购后绩效最详尽的、涉及美国471家公司近6000起并购和900起业务剥离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并购的财务结果不佳。Bild(1998)认为对于收购双方经营活动的关联如何影响并购的绩效,产业组织研究并未提供明确的证据。实际上,Reid(1968)以及Mueller(1980b)的研究发现混合并购的结果比水平或垂直并购更有利。此外,Morosinietal(1998)就跨国并购而言,并购双方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被认为与收购后企业销售额的增长绩效有正相关关系。

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合并或收购以后企业的总体绩效,除此之外有些文献还研究了收购对目标公司,甚至对目标工厂的影响(UNCTAD,2000)。尽管各项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如Lichtenberg&Siegel(1987)以及Lichtenberg(1992)但都指出所有权变更对被收购企业的生产率产生了正面的影响。Baldwin(1995)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被收购的加拿大工厂生产率的增长要快于那些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的工厂。Caves(1995)通过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的数据研究表明:生产率绩效可能与目标企业的规模有关。在Caves(1998)看来,收购可以提高生产率低的大企业的绩效,或是可以提供增强生产率高的小企业的实力所必需的资源。这些结论部分得到了Moden(1998)研究结果的支持,这项研究分析了1980~1994年期间瑞典企业的所有权变化(令人感兴趣的是这项研究还区分了国内并购与跨国并购),该研究发现:不论进行收购的是国内收购者还是国外收购者,在收购以前目标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在收购后,相对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而言,被外国投资者收购企业的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被国内投资者收购的企业则原地踏步(甚至略有下降);此外,不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国内收购的被收购企业相比,外国收购在全要素生产率,就业和市场份额方面的发展都更为有利。

Chudnovsky&López(2000)对阿根廷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与未被收购的企业相比,被收购企业的销售额、劳动生产率、出口和雇员人数的增长都更加强劲;而且,被收购企业的组织与技术改进的幅度也较大;这个结论既适用于国内并购与非并购企业的比较,也适用于跨国并购与非并购企业的比较(不过,在外国收购的情况下,被收购企业销售额、雇员人数和出口的增长更明显,而在国内并购之后的组织与技术改进更引人注目)。

“事件研究”通常假定股票市场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剔除市场变动的总体与系统风险后,有关企业股票价格的变化代表了事件本身的价值。通过比较并购前后企业股票价格相对于相关控制组的变化,便可以衡量企业并购的绩效。Jensen&Ruback(1983)、Mueller(1996)、Sirower(1997)、Bild(1998)等分析了企业合并消息公布股票价格的短期反应,这些研究表明:目标企业股东是受益者,而收购企业的股东通常会遭受损失或收支相低。只有大约1/3已发表的研究发现,并购对收购企业的股东有正面影响(Schenk,2000),比如Asquithetal(1983)和Franks&Harris(1996)均得出并购对收购者的股票价格有积极的影响。Jensen&Ruback(1983)和Magenhein&Meller(1988)等人的研究指出:并购后一年或一年以后,普通股的收益率趋于降低。Sirower(1997)对以不同的时间段为对象的各项研究的综述表明:与几十年前相比,20世纪80年代收购者的收益降低了。对于影响并购结果的因素,各项事件研究的结论都是不确定的。Morcketal(1991)、Singh&Montgomery(1987)、Kitching(1967)、Kusewitt(1985)以及ATKearney(1999)等研究发现如果并购发生在相关行业之间,那么对绩效产生正面影响的机会就会增加;而Elgers&Clark(1980)、Lubatkin(1987)、Shelton(1988)、Huntetal(1987)以及Lahey&Conn(1990)等人的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此外,Markides&Ittner(1994)、Jensen&Korner(2000)、Morck&Yeung(1991,1999)等人的研究指出跨国并购对收购者的好处要大于国内并购。而Schenk(2000)、Cakicietal(1996)、Eun(1996)等人的研究却不支持这个结论。

通过上面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1)财务文献与产业组织文献中的研究支持了以下普遍流行的看法,即与那些没有进行并购的企业相比,无论是以股票价格还是以利润率来衡量,许多参与并购的企业并未产生较好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些并购是“失败的”。不过,如果仅从目标企业的绩效来看,并购的效果是比较积极的。这说明如果被收购企业的绩效得到改善,那么这种改善也经常被合并后新成立公司的消极影响所抵消。而且,有证据表明,尽管最近一些调查发现跨国并购交易的失败率也很高,但跨国并购的绩效还是要优于国内并购;(2)失败的程度关键取决于成功的标准。Hopkins(1999)研究总结为:“看来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并购常常是失败的。但这取决于如何定义失败。如果失败是在极端的意义上使用的,比如说是指企业的出售或清算,那失败率是相对较低的。如果是指没有达到管理部门的预期财务目标,那么失败率就很高”;(3)很难说明所观察到的失败率在何种程度上是不正常的。由于所有的投资都有与之相联系的风险因素,因此,就像许多新的风险投资、产品开发项目或新建设投资项目那样,可以预期总有一定比例的并购不能达到并购者的期望。就给定的相关风险而言,所观察到的成功率是高还是低是不可能确定的。将两家独立的、具有不同的文化并且以前还可能是激烈竞争对手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确实是一件困难的工作。任何合并都要经过一套复杂的程序,从并购交易前的计划,直到并购之后的整合。而挑战是通过并购交易使价值增加,即获得高于完成交易的成本与溢价支付的价值。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家企业员工队伍的成功整合,因为接管一家大企业就像立即聘用大批新雇员一样。这对目标企业的技能和能力是预期收益主要来源的并购来说是特别重要的;(4)在评价并购的成功程度时,还要考虑其它因素。在此方面,必须考虑正确的非事实假设,即如果一家公司未曾介入并购活动,将会出现什么局面?即使一项合并或收购在短期内不能带来预期的财务收益,但出于某些特定战略动机的考虑,如这项行动可以阻止竞争对手获得某种核心资产,仍可能会促进并购交易(UNCTAD,2000)。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促进并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并购在股票价格和利润方面的绩效不佳,但并购仍在不断增长。

三、对我国的启示

跨国并购范文篇8

(1)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1984年-1989年)。

据统计,80年代,全国共有6226户企业并购了6966户企业,减少亏损企业4095户,减少亏损金额5.22亿元。

这一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并购的动因主要是由于政府部门要卸掉财政包袱,消除亏损企业。企业产权改革不配套、企业经营自主性差、缺少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工作效果并不甚理想,有的并购增加了优势企业的负担,使优势企业效益下降。

(2)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从1992年至今)。

自1992年中国经济确立市场经济的方向后,企业并购无论在规模还是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企业并购的高潮又一次来临。

近十几年来,我国企业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随着我国GDP规模的扩大,我国并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购金额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667,由此可知,我国企业的并购金额与GDP呈中度相关,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并购笔数与并购金额的相关系数为-0.333,可见它们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单个企业并购的金额很大,而且中国目前的企业并购越来越活跃。

2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本文收集了2003年-2006年在中国发生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大部分并购数据(大约40个并购案例),发现在目前我国的跨国并购(包括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活动的一些特点:

(1)以协议收购为主。

目前阶段,中国跨国并购中协议收购的比重最大,占50%。这说明,不管是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在并购发生前,都是先发出收购意向,然后再和被并购公司签订并购协议最终完成跨国并购。这主要是因为跨国并购中存在着文化种族冲突和不同的政策环境的影响,如果恶意收购很可能使主并购企业的形象受损。

(2)上市公司之间的跨国并购居于并购的主导地位。

主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都是上市公司的比重有67.5%,而主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均不是上市公司的比重仅仅只有5.0%。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的跨国并购主要都是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这可能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比较容易以及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比较透明所致。图1是上市公司之间并购的频数分布图,在图上,我们更能直观地观察到上面所提到的特点。

(3)并购金额较大。

目前中国跨国并购的金额越来越大,平均并购金额达到了18亿美元,最大的一笔并购活动是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并购金额达到了185亿美元,这与中国目前的能源政策有关。最小的一笔并购活动是长虹收购美菱电器,并购金额也有一千万美元。尽管如此,与国际上动辄几百亿美元的企业并购活动比起来,我国目前发生的一些并购活动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4)主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多为高科技企业。

近几年来,我国的跨国并购活动多发生在高科技企业之间,所占比重达到了70%,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的一些高科技企业技术方面比较薄弱,因此采用并购这样一个手段来取得技术方面的优势。

(5)外国企业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5年保护期的逐渐临近,外国企业为了更迅速地进入中国市场,抢占战略高地,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并购中国企业这一手段。

跨国并购范文篇9

[关键词]跨国并购整合中国企业

一、跨国并购及跨国并购整合

跨国并购(cross-borderM&G)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企业并购。跨国并购的基本含义为:一国企业(并购企业或母国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支付手段,把另一国企业(目标企业或东道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跨国并购的形式包含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

跨国并购整合是指并购企业根据自身并购前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准则,遵循东道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法律环境,将目标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公司文化、生产、营销和人员等企业要素与并购企业的要素融为一体,通过两家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企业组织间的核心能力或战略能力的有效成功转移、扩散和积累,从而达到并购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造企业价值的目标的过程。

跨国并购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科尔内顾问公司对1998年~1999年全球发生的115项并购交易(含跨国并购)调查显示:53%的被调查者将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于整合失败。并购成功与否不仅依靠被并购公司所带来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更大程度上依靠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的整合程度。(BruceWasserstein,1998)

在跨国并购整合中,企业能力在并购与目标企业之间的双向转移和扩散是实现并购价值创造和战略协同效应的关键。企业能力的转移与扩散可分为:经营性资源的共享、职能技能的转移与扩散、一般管理技能的转移与扩散。

一般来说,跨国并购整合成功至少要具备以下要素:

从发现并购机会开始;由专门的整合经理负责;有明确的整合计划;整合工作应迅速进行;进行全方位的沟通;提出更高的业绩标准。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及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起步较晚。从1985年开始,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才开始探索跨国并购之路。

1985年,首都钢铁公司投入340万美元购买了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70%的股权。

2001年,海尔集团以800万美元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厂。

2001年,万向集团收购美国UAI公司。

2002年,TCL集团通过其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施奈德电子有限公司,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SchneiderElectronicsAG的主要资产。

2004年,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

2006年,中国石油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以27.35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公司67%的股权。

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分为三类:

1.资源导向型,如首钢、中国石油等

该类型的企业对矿产和能源等资源的依赖度较高,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主要是为取得稳定的资源来源。

2.品牌导向型,如海尔、联想等

该类型的企业着眼于打造国际品牌,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3.市场导向型,如万向、TCL等

该类型的企业力求增加海外市场份额,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主要是为了开拓产品市场。

三、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建议

中国企业成功跨国并购不等于成功的跨国并购,与全球化的跨国公司相比,在整合管理经验上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目标企业选择不当,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缺乏跨文化管理人才和健全的信息情报网络等等。从跨国并购整合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并购前的目标选择

首先,了解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的竞争基础。这些竞争基础包括:成本优势、品牌优势、顾客忠诚度、物权优势、政府保护,大多数企业通常会有一两个竞争基础。其次,合理化核心业务,决定是否需要通过并购重新配置资源。再次,确定合适的兼并目标,列出潜在的目标企业,经过筛选找出合适的并购目标。最后,制定合理的并购计划,同时与目标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

2.并购整合的范围选择

跨国并购的目标,可能是进行积极的投资,可能是扩大规模经济,也可能是位于二者中间。针对不同的目标,并购整合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如果是积极投资,仅需要低职能重叠的小规模整合,如抽调一些管理人员进入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并提高对财务报告的要求。如果是扩大业务,可能需要整合销售渠道和客户服务部门,而不必整合生产和研发部门。如果是扩张规模,就需要高职能重叠的全面整合,如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等等。

3.并购整合的风险控制

除了并购整合计划外,企业还需要制定一个应急计划,这是为了防范并购完成之后的种种问题。首先,对于出现的问题有个大致的判断。可以将问题分为三类: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一类问题,企业可以通过集中干预来进行解决,比如组织上的人员调整、生产运营的调整、客户服务的调整。第二类问题的出现也许和并购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全球经济的下滑、较高的通货膨胀,这时企业可能需要重新制定战略,调整核心业务,甚至企业的转型。而面对第三类问题,企业应当中止或取消并购,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UNCTAD.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002年

[2]邱毅: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跨国并购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形势跨国并购发展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至今仍蓬勃发展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其重要特征就是跨国并购。在投资方式上,“绿地投资”越来越少,“绿地投资”与兼并收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上升。据统计,跨国并购从1993年的831亿美元到2006年的8800亿美元,增长近10倍。2007年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额达到5810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58%,全球新一轮并购浪潮再次呈现在各企业面前。本文拟从本次跨国并购的分布特点出发,探讨新形势下跨国并购的趋势。

跨国并购分布状况分析

2000年以来国际并购的新发展和出现的新动向,实质上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而带来的一次跨国重组和结构调整浪潮,并又反过来促进全球一体化、国际竞争和技术进步。从并购的分布来看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总量占绝大部分

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总量主要由欧洲和美国组成。欧盟的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逐渐下降,而资本流入量则没有明显趋势。美国的资本输出量逐渐增加,资本流入量在2000-2002年呈下降趋势,在2002-2005年呈增加趋势;但欧盟和美国是净资本输出国。2000-2005年,发达国家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所占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86.5%-95%之间波动,平均为90.62%。其中欧盟则从70%下降到43.3%,平均为53.5%;美国所占比例从17.4%增加到37.9%,平均为27.2%。而发达国家跨国并购资本流入量占比从93.6%下降到83%,平均为86.2%,其中欧盟所占比例在56.5%-37%,平均为47.2%;美国占比在38.2%-24.2%,平均为29.9%。2006年由于采矿业的几笔交易使北美的跨国并购几乎翻倍;在欧洲,英国是最主要的收购目标国,西班牙成为主要的收购国。

(二)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上升较快

1.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总量相对较小,但基本上呈上升趋势。1987-2005年间,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资本占全球比例从4%上升到13%,并购交易数量从5%上升到17%。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占全球总输出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4.23%上升到2005年的12.5%,跨国并购总资本流入量占全球总流入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6.16%上升到2005年的16.5%,均上涨了1倍多,2005年达到900亿美元,2006年达到1408亿美元。

2.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中,亚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占了大部分。2000-2005年,亚洲地区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占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总跨国并购输出量的比例在45.4%-59.7%,平均为51%;跨国并购资本流入量占比在31.3%-53.9%之间,平均为41.9%。资本输出量占很大比例是因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总量占绝大多部分。2000-2005年,该地区占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总跨国并购输出量的比例在39.1%-54.7%,平均为46.1%;总跨国并购流入量占比在29.9%-50.2%,平均为40.1%。2000-2005年,拉丁美洲地区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占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总跨国并购输出量的比例在36.9%-49.17%,平均为41.7%;跨国并购流入量的占比在64.1%-30.1%,平均为46.5%。

从2006-2007年的跨国并购来看,新兴跨国公司将在发达国家市场、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市场与老牌公司针锋相对,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正引起世界各地决策者的注意。

(三)亚洲地区跨国并购持续增加

与以往来自欧美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并购占全球并购规模绝大部分比重相比,近年来,由于内部经济高速增长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以亚洲、拉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企业正日益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如在2007年前9个月中,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企业在美国市场购并案金额达到161亿美元,超越2006年全年的39亿美元和2005年的18亿美元;在美国购并的交易数量也达到了75宗,而2006年全年的交易总数为78宗。

亚洲尤其是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的增长是一个亮点,跨国并购总额在2005年达450亿,几乎是2004年的2倍。2006年上半年的跨国并购购买和出售量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40%和26%。中国、印尼、新加坡、韩国、印度占据了跨国并购售出中的大部分份额。同时,亚洲跨国公司针对美国和欧洲的特大跨国并购交易不断增加。东亚、南亚、东南亚对外跨国并购的增长主要集中在石油、采矿等初级产品方面,尤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

(四)服务业跨国并购比重较大

从全球来看,服务业跨国并购交易额在跨国并购总额中占据支配地位。近年来的一个新现象就是跨国并购中制造业的份额急剧下降,与2004年相比,2005年出售份额在制造业的跨国并购中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以石油行业为主的初级产品部门的跨国并购出售额增长了5倍。在服务业跨国并购中,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增长尤其迅速。2006年金属矿业公司跨国并购近600亿美元,创历史记录。如:2006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172亿加元收购加拿大镍矿生产企业英可公司;2006年8月古德金矿公司86亿美元收购格拉米斯金矿公司,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公司。2007年以来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并购金额进一步扩大,2007年10月仅英国力拓集团收购加拿大铝业就达到了381亿美元,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铝业公司。

在初级产品方面,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趋势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加大对石油、采矿等资源类的对外并购力度,而黎巴嫩、叙利亚、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西亚国家间的跨国并购力度也在加大。发达国家正在加大对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主要制造业的跨国并购力度。

跨国并购中的新方式和新主体

(一)特大跨国并购通过股份互换完成的次数呈上升趋势

在跨国并购中,特别大的跨国并购一般通过股份互换来实现,一是可减少现金支付,二是可以对资本利得延迟交税。从1989年到2005年,随着跨国并购总量的增加,通过股份互换完成的交易在增加。股份互换从1989年的10%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17%左右。例如,在2007年的“欧洲银行财团并购荷兰银行事件”中,由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西班牙国际银行(SBP)和比利时与荷兰合资的富通银行(FORB)组成的财团以711亿欧元(956亿美元)的天价击败竞争对手巴克莱银行,成功收购了荷兰银行,欧洲银行财团的收购方案中股份支付的比例相当高。

(二)参与跨国并购的集合投资基金逐渐增多近年来并购猛增的一个新因素是集合投资基金的跨国并购增多,主要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进入21世纪,前所未有的低利率

和金融一体化因素刺激着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从事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在2006年达到1580亿美元,占跨国并购总值的近20%,高于上世纪90年代末和2000年的峰值,其中并购资产值的10%和交易数量的3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各国。

新形势下国际并购的新特点

(一)并购条件苛刻且要求必须控股

并购对象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两条几乎成为近期跨国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的基本条件。以前跨国公司的“绿地投资”并不要求取得控股优势,仅仅要求参与经营管理。但近年来跨国公司出于整合的需要,表现出强烈的“独资倾向”。即使有些暂时以参股、相对控股完成并购,也明确提出了将来的增资计划和实现绝对控股的要求。

2004年五矿集团成功收购北美第二大氧化铝生产企业Sherwin氧化铝51%的股权;2007年11月28日,平安保险与比利时-荷兰银行保险集团、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富通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平安子公司平安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以18.1亿欧元(约195.5亿元人民币)购入富通集团约9501万股股份,占富通股本4.18%,成为富通最大单一股东;2007年10月25日,刚获取澳门诚兴银行控股权的工商银行再度出手新兴市场,以54.6亿美元(约405.9亿元人民币)对价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二)并购重点转向重要行业的龙头企业

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其技术水平和资产质量在业内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跨国公司的重点收购对象。如我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轴承行业的西北轴承公司、化工机械行业的锦西化机、油泵油嘴行业的无锡威孚有限公司、电机行业的大连电机集团、齿轮行业的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在我国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被跨国公司并购重组,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垄断的倾向。

(三)并购战略呈现整体并购、全行业通吃的趋势

以往跨国并购往往是单向选择的,但近几年发展为有计划、有步骤的战略行动。以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为例,从1995年开始,卡特彼勒公司与徐工集团建立第一个合资企业起,就着眼于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并购,兼并了山东工程机械厂,又谋求收购厦门工程机械公司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和河北宣化工程机械集团。再如2006年10月,俄罗斯铝业公司(Rusal)收购了西伯利亚乌拉尔铝业公司(Sual)和瑞士嘉能可国际公司氧化铝资产,组成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企业。2006年12月,优美科公司与澳大利亚金属矿业公司对下属的锌冶炼和合金制造进行合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锌生产企业。

(四)跨国公司出现联合行动

如对我国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并购,既有跨国公司的单独行动,也有跨国公司间的合作行动。其中既有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也有与投资公司或基金的相互配合。有时一家跨国公司会联合几家公司竞购,例如2005年在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收购徐工集团时,事实上有包括美国凯雷投资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和GP摩根等公司竞购。该集团以3.75亿美元收购徐工集团85%的股权,实际上凯雷作为一个风险投资机构的意图,是将来把股份再转卖给卡特彼勒公司。

(五)并购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2006年以来,全球许多行业都发生了规模高达逾百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资源开发、金融、电信、房地产等领域一直是资金流向比较集中的部门。在2007年上半年间,全球10宗最大的并购交易案件中,有4件发生在资源领域。其中,力拓和加拿大铝业公司的并购就达380亿美元。另外,金融领域一直在全球并购资金的产业流向中占有很高的比重。2007年的前11个月,全球银行业并购额便达到创纪录的3700亿美元。其中,仅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组成的财团收购荷兰银行一宗,就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银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除了金融、资源领域外,传媒(IT)、钢铁等行业的并购也同样如火如荼。例如,在传媒(IT)行业,新闻集团50亿美元收购道琼斯、Google以31亿美元并购DoubleClick以及诺基亚81亿美元吞并Navteq等,都成为2007年该领域格外醒目的并购案件。

新形势下国际并购的发展趋势

(一)跨国并购总体发展趋势

1.跨国并购呈波浪式前进态势,正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最主要形式。从1987年到2006年,跨国并购经过了三个阶段,在2000年达到高峰,总体呈波浪式前进态势。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跨国并购就成为全球FDI的重要模式,这一趋势在最近一次并购浪潮中更明确地显露出来。有关统计资料揭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跨国并购形式流动的FDI占全球FDI流动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下,到1994年,跨国并购首次超过“绿地投资”,占FDI一半以上(51.4%)。此后连续五年,该比例直线上升,从1996年的58%增加到2000年的90%。2005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达9160亿美元,同比增长29%,跨国并购总量占全球FDI的83%。

2.跨国并购在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的矛盾中发展。在FDI方面的管制改革总体上促进了FDI(尤其是跨国并购)的发展。这些改革主要包括简化手续、加强激励、减少税收,以及对外国投资者加大开放程度,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相反动向。在欧盟和美国,拟议的外资收购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例如,2006年初,迪拜港口世界公司(DPWorld)并购美国铁行港口公司(P&O)事件在经历了马拉松式的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之后,终被否决。在欧洲,米塔尔钢铁公司竞购阿塞洛钢铁公司一事也引起了关注,而且欧洲内部普遍反对欧盟有关服务业自由化的指令。美欧的外资并购管制措施主要着眼于保护内部经济与防范外国竞争,或加强国家对某些产业的影响。

3.跨国并购中特大并购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其中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增长迅速。2006年全球特大并购多达172笔(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占跨国并购交易总额的约2/3。是2004年的近3倍,在数量上也达到了2004年的近2.5倍,平均每次并购金额超过35亿美元。特别是2006年以来由于国际大型矿产资源公司的并购加剧,并购规模更加大型化。如:2006年加拿大巴力克黄金公司以104亿美元收购了该国第二大黄金生产企业普莱斯多姆;米塔尔与阿塞洛于卢森堡达成协议组建年产量超亿吨的钢铁巨无霸“阿塞洛-米塔尔”公司,交易金额达350亿美元;2007年9月巴西淡水河谷(CVRD)以158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国际镍业公司(INCO)等。

4.跨国直接投资额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高速增长,2006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3060亿美元,同比增长38%,主要增长区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东南欧及独联体中的转型期经济体。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45%,达到85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资流入量达到他们的历史最高水平,分别达到3790亿美元(同比2005年增长21%)和690亿美元(增长68%)。美国成为最大的东道国,英国、法国紧随其后。在发展中经济体中,中国、新加坡等吸引了数量最多的外资,俄罗斯则在转型期经济体中居首位。(二)2006年跨国并购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正相关弱化

1.2005年以前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跨国并购交易的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全球管理咨询机构BCG在其研究报告中发现,欧洲跨国并购交易的增加与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规模的增加密切相关。Julian(2002)利用Thomson金融证券数据库提供的1990-2002年8月间全球跨国并购数据,对影响跨国并购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本国资本市场占GDP的比例对跨国并购交易规模的影响系数为正,即资本市场的规模越大,本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越大。从时间维度来看,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实施的跨国并购的规模和数量在显著增加。Anusha、Paige和Linda(2004)就发达国家于1988-2002年间对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并购研究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资本市场的跨国并购数量在增加。

2.资本市场曾为跨国并购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资本市场为实施跨国并购提供了融资渠道和新的支付手段,如发行股票、债券,股份互换等。根据UNCTAD的报告,1999年的109起特大跨国并购交易中,有26起是以股票作为跨国并购的支付手段和融资工具。以股票作为跨国并购对价工具的交易在1999年占到总跨国并购交易额的45%,而在1996年还没有出现。1999年以来,欧洲对美国的跨国并购增加得益于以股票作为对价工具的创新,尤其是在特大跨国并购中。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以集体投资基金形式参与的跨国并购的发展,近年来以这种方式参与的跨国并购逐渐增多。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在推动跨国并购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投资银行参与的跨国并购占了绝大部分,而投资银行也推动了跨国并购向纵深方向和更大范围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