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属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5:32:49

科学属性

科学属性范文篇1

现代会计从开始形成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科学一直发展到现在,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百年虽然是短暂的一段,但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各门科学都在各自的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在这个阶段,会计科学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同其他科学比较,这门古老的知识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应该承认,直到现在为止,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其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人们对会计这一客观社会现象的认识还远未进入“自由王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会计实践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提高就显得更落后了.

是什么原因阻碍着会计科学的发展呢?这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初步看法是,会计科学之所以落后,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在会计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重实务处理、轻理论研究这样一种倾向.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轻视理论就会走上不正确思维的道路,而“错误的思维一旦贯彻到底,就必然要走到和它的出发点恰恰相反的地方去。”①问题就在于长时期以来,会计科学的建设实际上走的是这样一条不正确的道路.

现代会计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资产阶级会计学者有过不少贡献,他们的成就应当得到应有的历史评价.但是正如有些文章正确指出的,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为会计的方法寻找根据,②而这种理论研究又是以会计学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技术”这种不正确的立论出发的。这种建立在会计方程式(由数学方程式演变而来基础上认为“会计是以数学定律为中心”的数学理论,或者认为会计是用数学方法搜集经济资料的“应用技术”理论,在会计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占着支配的地位。③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这种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会计的某些特性,有其产生的客观依据.但是这种理论有其明显的缺陷,它把会计这种伴随着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同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完全割裂开来,从而使人们不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探讨会计科学的本质属性;同时对会计实践中不断出现的许多远远超出“数学理论”、“应用技术理论”范围的客观现象也无法作出科学的概括和说明.这种理论还有以偏概全、颠倒水质和现象关系的明显缺点,对会计职能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我们认为,会计科学之所以长期不能发展,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会计学者曾经试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来发展现代会计科学,但是由于他们在指导思想上没有始终严格遵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则,这种有益的尝试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理论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也做过一些探讨.但是由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有时有刘断历史看问题和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的倾向,讨论中贯彻“百”方针不够,再加上、“”的干扰,总的说来,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到现在为止,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涉及到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会计科学的科学属性、会计科学的科学体系、会计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会计科学和邻近学科(如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学、数学和经济统计学)的关系以及会计科学的历史沿革,等等,都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不仅如此,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许多急待探讨的新课题,诸如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会计在现代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管理现代化对会计工作的巨大影响,会计工作的变革及其发展前景,不同社会制度下会计的异同,会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会计法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簿记的建立,会计监督和审计学的研究,等等。总而言之,需要从理论上研究的老问题和新课题比比皆是.由于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我们的会计研究、会计教学和会计实践就不能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会计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就不能不受到影响.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后期,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改进、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以及会计实践经验的积累,特别是我国经过粉碎“”的斗争,党的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这就使我们有可能用科学的态度来重新认识会计科学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

在会计科学理论问题中,需要首先解决的是有关会计学的科学属性问题。也就是会计学有没有阶级性?会计科学是不是一门技术科学?会计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会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五十年代以后,我国会计界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分歧很大,未能得出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符合会计工作发展规律的统一认识.

讨论中讨会计的阶级性问题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会计是经济核算的一种,而“经济核算不仅从数量上来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而且也从性质上来说明社会再生产过程.它是受历史所制约的,是有着鲜明阶级性”.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科学,是一门“有系统的研究有关会计的对象、任务、方法、技术D组织的知识体系,它是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④在五十年代,这种说法比较普遍,但也有不少人持不同看法.

第二种意见认为会计是一种以数的量度反映经济活动中数量变化的技术方法,“会计理论在本质上是无所谓阶级性的,它只是文字和数量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罢了.”⑤这种看法在公平出版的书刊中所见不多,但却是长期以来会计理论中的传统观点,影响所及,非常深刻.类似的看法还有“会计是生产力论”和“会计是经济技术论”观点。⑥

第三种意见可以概括为“两重性论”或“经济管理职能论”。即认为会计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既为管理提供资料,又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而管理是有两重性的.因比,“在阶级社会里会计不但有一定的技术性,而且还有阶级性.”⑦这是进入六十年代以前出现的一种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我们认为在当前条件下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客观条件是完全存在的。我们热切希望会计界同志积极参加这个关系到会计科学发展方向的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三)

我们是赞成“经济管理职能论”或“两重性论”的.我们的基本看法是: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基本职能一是反映(观念总结),二是监督(控制);会计为产生和发展既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系,又同生产关系的变革紧密相联系;会计学是一门职能科学,政治经济学和数学是形成这门科学的两大支柱,它和企业经营学、国民经济计划学、经济统计学、信用学以及近代新兴的经济控制论等同属一类,是经济科学这一大类中属于经营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类进行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都受一定的意识所制约,而任何经济活动又都是数量和质量变化的统一.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随时掌握经济活动中量变和质变的情况,对经济过程组织必要的科学管理.会计就是基于这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具体地论述过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会计管理,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他指出,早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有了专职的记帐员后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会计“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⑧他还指出不仅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会计管理,就是只身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为了“精确地分配自己执行各种职能的时间”也要记帐,要在帐簿上”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必需的各种活动”以及“他制造这种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⑨马克思还认为,会计管理就是人们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⑩管理的内容是对“劳动时间的

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的积聚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公有制的确工,会计的应用范围将随之扩大,农场主和产业资本家的会计将转化为社会的会计。

我们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就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反映,也就是一种管理职能.这和他在另一处所讲的管理就是对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进行指挥、监督和调节的含义是一致的。但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实际上只讲会计反映,认为会计仅仅是消极地、机械地反映数量变化的技术方法,对会计的“控制”职能未能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说明.

据我们所知,在资产阶级学者中间,也有人认为会计不仅仅是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的职能.以法国的费尧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ManagementProcessSchool),就把“会计性管理”作为管理的六大特性之一来研究的.美国的E·载尔在其所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配备人员、指导、控制、创新、代表等七个方面,其中一些主要的方面如计划、指导、控制、代表等都和会计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它们的职能主要是通过会计实现的.@日本的经营学部教授、经营学博士三井口一华所写的《会计机能的发展》一文,对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变化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他正确指出:“近代意义的会计是作为‘企业会计’而建立的’.他认为现代企业会计在其成立当初就可以说具有以对内的管理为目的的重要方面,以后随着生产方式进展到工厂机械工业时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核心股份公司的高度发展,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会计的机能就发展成以对企业的利害关系集团提出报告为中心了.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伴随着企业集?卸鱿值拇蠊婺>苛乙竽诓?nbsp;活动的合理化,由此而产生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对企业会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由于“所有和经营的明确的分离”和“经营者职能的确立”,作为一种与经营者职能相结合的管理会计产生了,企业会计着眼于对内管理的机能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技术革新为轴心的企业成长,促进了管理会计的更大的发展,会计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会计机能出现了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和对内进行管理相结合的趋向

总之,无论从按论上还是从实践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因此,把会计看成只是一种应用技术,固然是不科学的,而把会计仅仅看作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也是不全面的.

(四)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时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质和两重职能,他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他还说:“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这种管理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他还批评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这两种管理职能混为一谈。

我们认为,马克思讨企业管理两重性的论述也适用于会计管理。会计具有对一切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般职能,但是一旦劳动从属于资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就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也就是说,这种反映和监督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体现了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体现了资本家对劳动者反抗剥削所施加的压力,甚至体现了出于竞争需要维护其“商业秘密”的要求,等等.列宁说:“许多股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就跟中古时代有名的隐迹纸本一样,要先把上面写的字迹擦掉,才能发现下面的字迹,看出原稿的真实内客.”总而言之,在私有制社会里,管理权是在生产资料所有者及其人手中掌握的,它体现着所有者的意志和要求,否定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就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我们这样讲,并不是说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客和所有方面都只和生产关系有联系。应当承认,企业管理的部分内容比如劳动管理、成本管理等,就既和生产关系有联系也和生产力有联系,而另外一些内容比如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就主要地是同生产力有联系.因此从总体上确定企业管理的双重性质和双重职能是有充分的立论依据的。列宁关于“太罗制”两重性的辩证唯物观点,即“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是我们认识会计学科学属性的一把钥匙.

(五)

最近一个时期。有些同志鉴于国外在经济管理中大量导入数学方法,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采用,会计管理中对诸如运筹学、系统工程学、生产力经济学等邻近科学研究成果的逐步利用,提出了可不可以把会计划为生产力或经济技术范畴的问题。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想法,值得深入探讨.我们的看法是。把会计同生产力一刀切开,认为它只和生产关系相联系,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会计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但是认为会计“加入了生产力的行列,而成为一种生产力因素”的看法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会计既同生产力有联系,也同生产关系有联系,而在阶级社会中,决定会计性质的主要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

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看,会计管理的一部分内客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即解庆人类向大自然的斗争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在前面引用的鲁滨逊孤岛算帐就是一例.现代会计中,人们计算成本,计算每件产品上材料、动力的消耗,核算的就是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人们核算生产中活劳动的消耗情况,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取各种措施,就既有生产力问题也有生产关系问题(我们不同意把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同样效果或者同样的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经济效果完全归结为生产力问题)。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活动的经济效果,通过会计管理会按地组织生产力以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这对任何社会制度来说都是必要的.马克思说:”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

”。会计的这一部分职能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是生产职能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簿记”一节中讲过这个问题。他说:“单个商品生产者仅仅用头脑记帐……,或者仅仅在他的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载下来”,但是当生产过程的发展获得了巨大规模以后,这种职能便“不再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而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这就是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在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之变成劳动产品的过程中,就包括了记帐算帐工作.例如在现代生产中,每个生产班组的工人除了操纵机器外,还要把每天的生产结果、废品数量、工时耗用情况等等记录下来,并据以及时调节各自的或整个班组的活动,这样会计就成为一个生产活动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同生产力的作用紧紧结合在一起了.当然,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以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生产职能的附带工作有一部分同生产本身脱离,形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尽管如此,会计管理中合理地组织生产力的这一部分职能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以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会计管理增加了新的内客。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以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发生了分离,管理权作为所有权的体现掌握在有产者手中,劳动者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管理除了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外,还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财产权的归属问题、剩余产品的交换和分配问题、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往来以及各种债权债务问题,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且逐步处于主导地位。这样会计的职能除了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外,还要不断地完善生产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当人类历史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会计的职能便不仅仅是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了,监督和控制奴隶劳动,尽可能多地攫取剩余产品、维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既得利益成了另一项更为重要的职能.到了封建社会,古代会计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更加密切,会计的应用范围、管理内容以至于具体方法无不体现着封建占有制经济的特点,打上了封建阶级的烙印,会计管理在维护封建贵族、大教主、大土地占有者的私有财产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使专门从事会计工作职业的官吏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核心成员.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唐朝(公元618-907年),主管会计工作的官吏为产部尚书,这是唐王朝中央政权中的核心职位.被誉为现代会计奠基石的会计方程式;资产一负债一净值(或产权),则完全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产物。在这里,我们看不出这种会计方程式同生产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因比可以这样说,没有资本主义经济,也就不会有现代会计。许多资产阶级会计学者并不隐讳现代会计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直接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会计书籍中就一向认为会计的任务有“供给所拥有财产、所欠负债及所投资本的记录”、”协助企业决策人员”,等等.@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则更出现了具有特定含义的所谓“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师”.有些学者把会计的作用规定为“计算过去”、“控制现在”、“规划将来”,并明确指出,这三项作用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如果说人们对于会计反映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还不容易看清楚的话,那么会计监督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就非常明显了。在私有制社会里,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阶级阵线非常鲜明,进行会计监督所依据的是非标准有着强烈的阶级性。列宁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核算和监督是全体劳动者共同对富人、骗子、懒汉和流氓实行的全面核算和监督,它和资本主义的核算和监督有质的区别。国因比,只要不把会计监督排斥于会计之外,或者说只要不是把反映(计算)看成是会计的唯一职能,就比较容易认识会计同生产关系之间的依存关系,对会计既有技术性又有阶级性这一科学论断也就不会有疑问了。遗憾的是,会计理论中至今还存在着“会计就是反映,反映就是记帐方法,记帐方法就是复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就是借

贷记帐法”这种逻辑体系,把复式记帐法、借贷记帐法这种属于处理会计实务的具体作法看作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只要开展会计学术讨论,记帐法的问题就往往要占据中心地位.

(六)

人们对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之所以有不同认识,还来自对会计这一概念的外延理解不同.“会计”这一概念早已存在了.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即有传说把”“禹会诸侯江南”命日“会稽”,亦即“会计”。到了西周时代(公元前1066年一771年),会计的名称和职称已正式见诸干文字记载,当时的会计主要应用于官厅,管理的内容是财政收支,统计方法和会计方法结合使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会计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除应用于官厅外,大寺院主、大庄园主还利用会计来管理自己的财务收支活动。但总体看来,会计、统计仍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现代会计出现以前,会计这个概念包括了会计、统计、计划、财务、审计、分析等这样一些含义。

如果我们从包括上述内容的外延来理解会计这个概念,认为会计有一定的阶级性可能是容易接受的。问题在于,当统计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后,进而计划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经济活动分析等相继成为独立学科之后,客观上在一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会计就是制单、记帐、编表、报帐等这样一些纯技术性工作了。对这些同志来说,会计有阶级性的说法确实也是难以理解的.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应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化,科学门类的划分越来越细,会计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会发生变化的。但是外延的变化并不一定导致内涵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有些学科从会计科学中分离出来,#不影响会计的两重性这一特点。在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之后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有二千多年人们是把它作为会计、统计、计划、审计、财务、分析的总称来理解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英、法、美、德等国开展了工业革命以后,统计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尽管发生了这一变化,但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仍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信息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而关于劳动的耗费,劳动时间的调节以及劳动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仍然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主要内容。进而言之,我们还可以看到,会计和统计的分离以及统计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在反映和监督的范围和内容方面的一分工(比如统计主要用于国民经济范围,在企业内则主要对非财务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而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会计只剩下提供财务数字资料而无监督的职能了。至于计划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和经济分析等学科的出现,一方面这类学科形成的时间较短,其中有些能否作为独立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即使完全可以形成独立的学科,那主要也是为了便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会计科学的科学属性没有重大影响。

还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竞争而促使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的集中,以及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所谓“管理会计”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企业会计工作发生的重大变化,例如“事前计算”的导入,“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预测分析”的广泛采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这种系统既无需束缚于经济业务观念,也不必使用复式记

帐形式来收集数据),采用多种计量单位(即会计不仅仅限于货市反映)以及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等等,使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会计的职能有了新的发展,会计的两重性看得更加明显了。

(七)

会计的性质明确以后,进一步探讨会计学的科学属性就比较容易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科学是人们关干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通常人们把有关认识自然规律的知识总和叫做自然科学,有关认识社会规律的知识总和叫做社会科学。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和生产力相联系,因而没有阶级性;社会科学则主要是和生产关系以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诸上层建筑相联系,一般说来是有阶级性的。但是在社会科学中,也有一些科学虽然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因而也没有阶级性,如语言学、文字学、形式逻辑学,等等.

在社会科学中,研究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科学,通常统称为经济学,其下又可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一类是既研究生产关系、也研究生产力的双重性科学,即各类部门经济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营管理学;还有一类主要是研究生产力的,即生产力经济学和与之相联系的技术经济学等。会计学是上述第二类经营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反映和会计监督的科学总结。会计学是研究如何掌握对经济过程进行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规律性的一门职能科学。这门科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紧密结合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和不断完善生产关系的有关问题,研究如何通过对经济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果的规律性。

根据上述会计的性质以及会计学的科学属性,我们认为今后在会计科学的建设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要重视会计理论的研究。要严格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认识和组织会计反映和会计监督这一社会活动,建立判断反映和监督的是非标准,指导和改进会计实践。

第二、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对会计实践产生的巨大影响.要研究会计在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会计与数学、计算技术的关系,探讨自然科学成果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索用新的方式来理解会计诸范畴的内容和作用,以建立新的边缘会计学科的可能性,展望会计科学的发展前景.

第三、要重视会计学科和其他邻近学科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同各类经济学科的关系。要进一步研究经济效果、价值管理、经济核算制、经济统计学、财政学和财务管理学、经济分析学、审计学等同会计科学的关系。要研究建立企业经济信息系统的问题,研究多种量度的综合使用,几种核算的相互结合。总之,要重视社会分工和科学发展的分化和复合的辩证过程,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会计科学的发展.

第四、要重视学习国外(西方和苏、欧国家)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既不要照抄照搬,也不要全盘否定。要有研究、有分析、有批判;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忌盲目性,防止片面性.

总而言之,科学地解诀会计的性质和会计学的科学属性这类重大理论问题,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深刻的实际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理论对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建设和发展会计科学,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愿与同志们在这方面共同努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2页.

2.《论会计核算的阶级性》,《工业会计》杂志1952年第4期.

3.见《新会计》1951年创刊号、同年第4期、同年第8期和《工业会计》1952年第《期有关讨论会计理论的文章.

4.《会计核井原理》。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会计核江原理教研室编著,财政出版社!958年出版.

5.陶德:《“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读后》,《新会计》1951年第4期.

6.王文龙:《试论会计是生产力的问题》,《财务与会计》1979年第4期.

。《会计原理》,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编著,中国财经出版社1963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6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63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3-9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6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2页.

《外国经济管理选择》1979字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国外财务会计资料选译》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教研室编印.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7-369页.

15.《列宁选集》第2卷第772页.

16.《列宁选集》第3卷第511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1页.

19.《初级会计学原理》,陈立成泽.

20.(列宁选集》第3卷第392-401页.

科学属性范文篇2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可以说是世界范围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语,国家及地区间的竞争更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竞争。经过启蒙运动后二百多年的发展,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舒适、极丰裕、极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物质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性活动的巨大发展。“科技理性”成为具有天生合法性、合理性的第一理性,并逐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是“科学”(包括“基础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合称,“科学”主要是认识论目的,用于探索和发现自然、社会、人自身等未知领域的现象、本质及规律。基础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注重定性的理论探索,后者则注重定向的应用性探索,与现实生活联系更紧。而“技术”是应用科学具体化、物质化的表现,通过在生产活动中对科学的应用,以一种现实性的力量体现出来。应该说,应用科学与技术具有相同的目的和价值导向,即对规律的应用;所不同的是应用科学还处于应用性理论探索层面,而技术则处于应用性物质实践层面,从应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纸上应用”到“手上应用”的转化过程。对于科学技术的属性问题,一直以来社会普遍强调和认可它的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对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的充分肯定。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需求的急剧增加,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上,而对于科学技术的存在本身却很少进行深入的反思。实际上,一味强调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调整统治方式、建立新的合法性基础的重要依据,当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变量按其进步的逻辑决定社会发展和运行轨迹,并为人们带来了更加殷实和舒适的物质生活时,人们反抗的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弭。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更加隐蔽的统治工具和不可抗拒的宰制力量逐步侵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并发展出“科技理性”作为绝对至上的理性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对科学技术持保守主义观点的人认为,对科学技术的盲目信任和依赖,必将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由机器来调控世界的未来,到那时,“技术系统再也不是按照行动着的主体的协调计划来运行,由科学、技术、工业、军事和管理结成的自主发展的动力体系,将超越人的构思,不受社会和人的制约和指挥,成了一个自然的过程”[1]。人的主观意识将毫无意义,人们将不得不面对“用技术对抗技术”的无奈境地。保守主义的观点似乎又过于悲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毫无民主和自由可言,人类将受控于自己的创造物而无法解脱。这一观点同自由主义观点其实具有相同的前提预设,即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所不同的是一个认为导向“天堂”,另一个认为导向“地狱”。围绕科学技术的这两种争论都毫去例外地陷入了自己预设的理想主义怪圈,就“科学技术”谈“科学技术”将无法预见“科学技术”以外的其他可能性或出路,同时在不经意间也成了“技术统治论”的帮凶,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也会随之加剧。

二、科学技术面临的生态难题

环境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论题叫“杰文斯悖论”,即“某种特定资源的消耗和枯竭速度,会随着利用这种资源之技术的改进而加快,因为技术改进会使以这种资源为原料的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而价格降低会进一步刺激人们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2]。这个论题其实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所面临的生态难题,本想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可结果却大大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那么,科学技术在生态问题上到底扮演着何种角色?如果说它是“理性”的,那么又该如何解释它所带来的“非理性”的后果?

随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愈来愈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在解决生态问题上的作用不再盲目乐观,而是抱着批判和反思的态度来看待“科学技术”。环境社会学家卡顿和邓拉普认为,生态问题的加剧归因于人们普遍遵循的“人类例外范式”(HumanExceptionalismParadigm,简称HEP),认为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科学与文化的累计可以使进步无限延续下去,并最终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这一假设直接导致一种错误的观点,即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制增长,愈取愈得,从而否定了匮乏的可能性。面对“杰文斯悖论”对“科学技术”的质疑,科技乐观者辩解道,所谓资源有限论和生态危机加重论都是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静态观点,这只是现阶段生产方式和技术体系条件下出现的暂时的生态失稳现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开发出新的可利用资源,并推广使用新的廉价的环保技术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一论点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否定“临界自然资本的存在”,开发新的自然资源依然是对自然界的攫取,只是从匮乏资源向相对丰富资源的转移,使用“可再生资源”也并不意味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超出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和可再生的能力范围,依然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匮乏,科学技术该如何回答“维持生物圈所必需的临界自然资本”问题;二是“所谓的科技发展观”,把资源与生态问题看作科技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就是不顾自然法则,不顾人类和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唯科技主义”的狭隘发展观。这种观点将直接导致“先污染后治理”的合法化,使环境问题非但不能有效缓解,反而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愈演愈烈。三是“局部大于整体”的论断,科技的发展确实可以开发出经济有效的环保技术,但从当前的世界形势看,这些技术的使用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解决某个具体的能源或环境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范围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这其中有技术壁垒问题,有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污染转移问题,还有“片面技术化”导致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良药,使用不当将会造成无法预计的严重后果。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强调:“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对自然的危害和破坏——越来越清晰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鼻子”[3]。对于科学技术应用的风险性评估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

三、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1.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表现为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而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多地偏向于利用自然,满足人们最直接、最大化的物质需要,而对于是否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反而被忽略了,这就直接导致人类生产行为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化。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科技竞争”等口号的感召下,各个国家无不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发展科学技术,似乎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引领文明进步的方向,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带给人类光明美好的未来。科学技术已不只是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了“生产力”本身,这就意味着发展科学技术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反之,就是逆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而行。

在人们大谈特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就是作为生产力的主体的“人”。生产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人的目的理性活动的客体化程度、使用技术手段的水平,劳动强度与获得收益的比值,以及潜在的规则约束。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的目的理性活动的拓展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只是工具,无法代替人类自主的理性思维,当它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一种独立自主的“能力”的时候,就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机器伦理”与“人类伦理”交锋的时候。

对科学技术规则的强调,就是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纳入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的考量表中,就是要平衡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其它同等重要的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生态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价值原则,是一种基于关注所有生命形态和谐共生的价值形式,它把人类视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它生命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生物共同体的和谐、健康、稳定、完整与统一。生态价值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科技发展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基础,就会朝着有利于全人类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福祉方向发展,而将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降至最低。科学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物质生产领域,人类物质生产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直接动力,所以对科学技术进行生态价值考量的同时,也需要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进行相应的价值考量,即这种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是否既符合人与社会的需要原则,同时又符合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原则。当前,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已经开始了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以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需要。

生态化生产方式应该说是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有机结合,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进行的彻底的生态化改造,比起开发和使用具体的环保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更加有效,是从生产源头截断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因此,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可行性评估非常重要,既要保证“它是一种高效率获取所需物质资料的技术,而且是一种无公害技术;是一种能对生产过程及其环境影响进行全程监控的技术,即对生产与自然关系进行有效控制的复合技术,……它不仅体现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还体现在对自然的建设能力”[4]。也就是说,对于技术的评估,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要全面考量它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综合价值。只有建立这样的技术评估体系才能有效保障生态化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前面我们谈到,科学技术除了生产力的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虽然在现代工业社会,这一意识形态表现得更为隐蔽和难以察觉,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灌输到民众的思想意识当中。科学技术作为统治阶级赋予的具有合法地位的意识形态,不仅要人们相信它能解决任何问题,还要他们感觉到:不存在某种外在力量的压迫或意识形态的灌输,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他们相信科学技术的无限力量,更相信科学技术的缔造者和应用者——科技专家的无限力量,他们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只有他们能带领人们走出危机,走向光明。所以,当出现某一社会问题时,总会听到“专家论证”、“专家预测”之类的话,他们的话总是具有神圣的权威性和不可辩驳性,以至于他们认定的结果,往往就是民众认定的科学的结果,至于论证的过程—因为是科学—太专业化和技术化,民众难以企及也就不会太在意了。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科学技术的论证结果有时会与民众的切身感受不相符合,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思索一个问题:究竟该相信科学技术,还是相信他们自己的眼睛?在冲突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质也从合法化外衣下逐渐显现出来。

以生态案例为例,来分析一下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态价值的关系。前段时间有关环境事件的报道很多,其中很多事件都涉及到科学技术对污染的评估与民众切身感受到的污染程度之间的差异。一则事件是说,民众普遍反映当地饮用水受到严重工业污染,因为当地的癌症发病率在近几年明显升高,但专家的检验报告却说,水质合格,达饮用水安全标准;另一则报道称,几个村民把漂浮在河面上的死鱼烂虾背到乡镇府门口作为水污染的证据,但却被告知无法证明那些死鱼烂虾就是来自那条重污染的河流;还有一起事件,村民状告一家化工企业排放有毒废水,造成许多村民鱼塘里的鱼大量死亡,但专家却说不能认定排放废水与鱼死亡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甚至通过技术认定,得出该化工厂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结论,令人瞠目结舌。另外一则案例可以说把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前些时候由几名自称具有科学良知的科学家所披露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内幕,他们声称: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政府所大力宣传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超标排放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与全球性气候变暖之间根本不存在必然性因果联系,太阳黑子的活动才是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政府不惜花大价钱扶持科学家群体来论证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起决定性作用,就是纯粹的意识形态目的——引起全球性生态恐慌,使某些政治家能利用环境问题来捞取政治资本。科学作为政治的附庸上演的这出闹剧让世界哗然。于是有学者站在民众立场上提出质疑:如果科学技术走到了常识的对立面,如果看似精确、量化的数据却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认识对象,那么科学技术是否还能称之为“真科学”[5]。

当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无限膨胀时,生态价值将如何体现?原本客观真实的价值标准因为政治的横加介入而蒙上了灰暗的国家意识色彩。以平等、和谐、共生、统一为基础的生态价值观也因此遭到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严重践踏。生态价值不再是人们平等共享的价值权利,而沦为被少数人御用的政治工具。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不但成就了“无声的统治的艺术”,同时也造就了“沉默的大多数”。绝大多数民众实际上被阻挡在科学技术大门之外,或者说被阻挡在所谓的专家系统之外,科技符号仅仅是少数人掌握的密码,而普通大众只有在门外等待技术专家为他们做出“意识形态化”的“解码”,而无权搭建起与科学技术直接对话的通路。科学技术变成了一种权力,科学技术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信息传递的非对称性也造成了普通大众制度性的弱势地位。在环境问题上,科学技术如果不淡出意识形态色彩,不但会误导普通大众的生态价值观念,而且还会使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笔者在对环境事件的调研中深有感悟:仅仅依靠技术指标或者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来判定环境污染状况,不仅对环境治理无益,而且更加有害。

四、结论

对于如何协调好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就生产力方面来说,需要转变工业化生产方式,代之以生态化生产方式来协调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就意识形态方面来说,因为生态环境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就不能把做为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排除在科学技术之外,他们拥有对科学技术的开发、进展、使用等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与否决权;科学技术知识有必要走出专家世界的狭小范围,而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世界,并与民众所能理解的生活常识进行平等对接和对话,要让他们感到科学技术是常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而不是常识的对立面,或者仅仅是一种“技术语言”;此外,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应该成为独立运作的部门,工作其中的科学家共同体应该具备公正、正义的“科学精神”和生态伦理道德,以全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为重,这样既能有效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生态价值的基础性原则),也能有效约束科学家自身的行为,同时还能引导全社会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生态生存理念和生态生活方式。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引入生态价值考量,对于科学技术本身、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科学属性范文篇3

现代会计从开始形成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科学一直发展到现在,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百年虽然是短暂的一段,但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各门科学都在各自的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在这个阶段,会计科学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同其他科学比较,这门古老的知识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应该承认,直到现在为止,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其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人们对会计这一客观社会现象的认识还远未进入“自由王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会计实践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提高就显得更落后了.

是什么原因阻碍着会计科学的发展呢?这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初步看法是,会计科学之所以落后,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在会计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重实务处理、轻理论研究这样一种倾向.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轻视理论就会走上不正确思维的道路,而“错误的思维一旦贯彻到底,就必然要走到和它的出发点恰恰相反的地方去。”①问题就在于长时期以来,会计科学的建设实际上走的是这样一条不正确的道路.

现代会计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资产阶级会计学者有过不少贡献,他们的成就应当得到应有的历史评价.但是正如有些文章正确指出的,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为会计的方法寻找根据,②而这种理论研究又是以会计学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技术”这种不正确的立论出发的。这种建立在会计方程式(由数学方程式演变而来基础上认为“会计是以数学定律为中心”的数学理论,或者认为会计是用数学方法搜集经济资料的“应用技术”理论,在会计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占着支配的地位。③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这种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会计的某些特性,有其产生的客观依据.但是这种理论有其明显的缺陷,它把会计这种伴随着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同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完全割裂开来,从而使人们不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探讨会计科学的本质属性;同时对会计实践中不断出现的许多远远超出“数学理论”、“应用技术理论”范围的客观现象也无法作出科学的概括和说明.这种理论还有以偏概全、颠倒水质和现象关系的明显缺点,对会计职能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我们认为,会计科学之所以长期不能发展,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会计学者曾经试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来发展现代会计科学,但是由于他们在指导思想上没有始终严格遵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则,这种有益的尝试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理论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也做过一些探讨.但是由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有时有刘断历史看问题和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的倾向,讨论中贯彻“百”方针不够,再加上、“”的干扰,总的说来,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到现在为止,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涉及到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会计科学的科学属性、会计科学的科学体系、会计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会计科学和邻近学科(如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学、数学和经济统计学)的关系以及会计科学的历史沿革,等等,都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不仅如此,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许多急待探讨的新课题,诸如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会计在现代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管理现代化对会计工作的巨大影响,会计工作的变革及其发展前景,不同社会制度下会计的异同,会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会计法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簿记的建立,会计监督和审计学的研究,等等。总而言之,需要从理论上研究的老问题和新课题比比皆是.由于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我们的会计研究、会计教学和会计实践就不能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会计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就不能不受到影响.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后期,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改进、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以及会计实践经验的积累,特别是我国经过粉碎“”的斗争,党的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这就使我们有可能用科学的态度来重新认识会计科学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

在会计科学理论问题中,需要首先解决的是有关会计学的科学属性问题。也就是会计学有没有阶级性?会计科学是不是一门技术科学?会计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会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五十年代以后,我国会计界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分歧很大,未能得出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符合会计工作发展规律的统一认识.

讨论中讨会计的阶级性问题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会计是经济核算的一种,而“经济核算不仅从数量上来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而且也从性质上来说明社会再生产过程.它是受历史所制约的,是有着鲜明阶级性”.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科学,是一门“有系统的研究有关会计的对象、任务、方法、技术D组织的知识体系,它是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④在五十年代,这种说法比较普遍,但也有不少人持不同看法.

第二种意见认为会计是一种以数的量度反映经济活动中数量变化的技术方法,“会计理论在本质上是无所谓阶级性的,它只是文字和数量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罢了.”⑤这种看法在公平出版的书刊中所见不多,但却是长期以来会计理论中的传统观点,影响所及,非常深刻.类似的看法还有“会计是生产力论”和“会计是经济技术论”观点。⑥

第三种意见可以概括为“两重性论”或“经济管理职能论”。即认为会计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既为管理提供资料,又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而管理是有两重性的.因比,“在阶级社会里会计不但有一定的技术性,而且还有阶级性.”⑦这是进入六十年代以前出现的一种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我们认为在当前条件下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客观条件是完全存在的。我们热切希望会计界同志积极参加这个关系到会计科学发展方向的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三)

我们是赞成“经济管理职能论”或“两重性论”的.我们的基本看法是: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基本职能一是反映(观念总结),二是监督(控制);会计为产生和发展既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系,又同生产关系的变革紧密相联系;会计学是一门职能科学,政治经济学和数学是形成这门科学的两大支柱,它和企业经营学、国民经济计划学、经济统计学、信用学以及近代新兴的经济控制论等同属一类,是经济科学这一大类中属于经营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类进行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都受一定的意识所制约,而任何经济活动又都是数量和质量变化的统一.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随时掌握经济活动中量变和质变的情况,对经济过程组织必要的科学管理.会计就是基于这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具体地论述过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会计管理,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他指出,早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有了专职的记帐员后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会计“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⑧他还指出不仅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会计管理,就是只身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为了“精确地分配自己执行各种职能的时间”也要记帐,要在帐簿上”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必需的各种活动”以及“他制造这种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⑨马克思还认为,会计管理就是人们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⑩管理的内容是对“劳动时间的

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的积聚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公有制的确工,会计的应用范围将随之扩大,农场主和产业资本家的会计将转化为社会的会计。

我们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就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反映,也就是一种管理职能.这和他在另一处所讲的管理就是对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进行指挥、监督和调节的含义是一致的。但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实际上只讲会计反映,认为会计仅仅是消极地、机械地反映数量变化的技术方法,对会计的“控制”职能未能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说明.

据我们所知,在资产阶级学者中间,也有人认为会计不仅仅是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的职能.以法国的费尧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ManagementProcessSchool),就把“会计性管理”作为管理的六大特性之一来研究的.美国的E·载尔在其所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配备人员、指导、控制、创新、代表等七个方面,其中一些主要的方面如计划、指导、控制、代表等都和会计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它们的职能主要是通过会计实现的.@日本的经营学部教授、经营学博士三井口一华所写的《会计机能的发展》一文,对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变化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他正确指出:“近代意义的会计是作为‘企业会计’而建立的’.他认为现代企业会计在其成立当初就可以说具有以对内的管理为目的的重要方面,以后随着生产方式进展到工厂机械工业时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核心股份公司的高度发展,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会计的机能就发展成以对企业的利害关系集团提出报告为中心了.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伴随着企业集?卸鱿值拇蠊婺>苛乙竽诓?nbsp;活动的合理化,由此而产生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对企业会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由于“所有和经营的明确的分离”和“经营者职能的确立”,作为一种与经营者职能相结合的管理会计产生了,企业会计着眼于对内管理的机能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技术革新为轴心的企业成长,促进了管理会计的更大的发展,会计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会计机能出现了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和对内进行管理相结合的趋向

总之,无论从按论上还是从实践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因此,把会计看成只是一种应用技术,固然是不科学的,而把会计仅仅看作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也是不全面的.

(四)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时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质和两重职能,他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他还说:“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这种管理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他还批评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这两种管理职能混为一谈。

我们认为,马克思讨企业管理两重性的论述也适用于会计管理。会计具有对一切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般职能,但是一旦劳动从属于资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就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也就是说,这种反映和监督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体现了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体现了资本家对劳动者反抗剥削所施加的压力,甚至体现了出于竞争需要维护其“商业秘密”的要求,等等.列宁说:“许多股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就跟中古时代有名的隐迹纸本一样,要先把上面写的字迹擦掉,才能发现下面的字迹,看出原稿的真实内客.”总而言之,在私有制社会里,管理权是在生产资料所有者及其人手中掌握的,它体现着所有者的意志和要求,否定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就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我们这样讲,并不是说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客和所有方面都只和生产关系有联系。应当承认,企业管理的部分内容比如劳动管理、成本管理等,就既和生产关系有联系也和生产力有联系,而另外一些内容比如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就主要地是同生产力有联系.因此从总体上确定企业管理的双重性质和双重职能是有充分的立论依据的。列宁关于“太罗制”两重性的辩证唯物观点,即“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是我们认识会计学科学属性的一把钥匙.

(五)

最近一个时期。有些同志鉴于国外在经济管理中大量导入数学方法,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采用,会计管理中对诸如运筹学、系统工程学、生产力经济学等邻近科学研究成果的逐步利用,提出了可不可以把会计划为生产力或经济技术范畴的问题。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想法,值得深入探讨.我们的看法是。把会计同生产力一刀切开,认为它只和生产关系相联系,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会计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但是认为会计“加入了生产力的行列,而成为一种生产力因素”的看法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会计既同生产力有联系,也同生产关系有联系,而在阶级社会中,决定会计性质的主要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

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看,会计管理的一部分内客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即解庆人类向大自然的斗争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在前面引用的鲁滨逊孤岛算帐就是一例.现代会计中,人们计算成本,计算每件产品上材料、动力的消耗,核算的就是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人们核算生产中活劳动的消耗情况,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取各种措施,就既有生产力问题也有生产关系问题(我们不同意把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同样效果或者同样的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经济效果完全归结为生产力问题)。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活动的经济效果,通过会计管理会按地组织生产力以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这对任何社会制度来说都是必要的.马克思说:”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会计的这一部分职能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是生产职能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簿记”一节中讲过这个问题。他说:“单个商品生产者仅仅用头脑记帐……,或者仅仅在他的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载下来”,但是当生产过程的发展获得了巨大规模以后,这种职能便“不再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而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这就是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在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之变成劳动产品的过程中,就包括了记帐算帐工作.例如在现代生产中,每个生产班组的工人除了操纵机器外,还要把每天的生产结果、废品数量、工时耗用情况等等记录下来,并据以及时调节各自的或整个班组的活动,这样会计就成为一个生产活动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同生产力的作用紧紧结合在一起了.当然,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以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生产职能的附带工作有一部分同生产本身脱离,形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尽管如此,会计管理中合理地组织生产力的这一部分职能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以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会计管理增加了新的内客。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以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发生了分离,管理权作为所有权的体现掌握在有产者手中,劳动者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管理除了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外,还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财产权的归属问题、剩余产品的交换和分配问题、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往来以及各种债权债务问题,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且逐步处于主导地位。这样会计的职能除了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外,还要不断地完善生产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当人类历史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会计的职能便不仅仅是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了,监督和控制奴隶劳动,尽可能多地攫取剩余产品、维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既得利益成了另一项更为重要的职能.到了封建社会,古代会计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更加密切,会计的应用范围、管理内容以至于具体方法无不体现着封建占有制经济的特点,打上了封建阶级的烙印,会计管理在维护封建贵族、大教主、大土地占有者的私有财产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使专门从事会计工作职业的官吏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核心成员.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唐朝(公元618-907年),主管会计工作的官吏为产部尚书,这是唐王朝中央政权中的核心职位.被誉为现代会计奠基石的会计方程式;资产一负债一净值(或产权),则完全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产物。在这里,我们看不出这种会计方程式同生产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因比可以这样说,没有资本主义经济,也就不会有现代会计。许多资产阶级会计学者并不隐讳现代会计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直接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会计书籍中就一向认为会计的任务有“供给所拥有财产、所欠负债及所投资本的记录”、”协助企业决策人员”,等等.@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则更出现了具有特定含义的所谓“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师”.有些学者把会计的作用规定为“计算过去”、“控制现在”、“规划将来”,并明确指出,这三项作用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如果说人们对于会计反映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还不容易看清楚的话,那么会计监督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就非常明显了。在私有制社会里,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阶级阵线非常鲜明,进行会计监督所依据的是非标准有着强烈的阶级性。列宁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核算和监督是全体劳动者共同对富人、骗子、懒汉和流氓实行的全面核算和监督,它和资本主义的核算和监督有质的区别。国因比,只要不把会计监督排斥于会计之外,或者说只要不是把反映(计算)看成是会计的唯一职能,就比较容易认识会计同生产关系之间的依存关系,对会计既有技术性又有阶级性这一科学论断也就不会有疑问了。遗憾的是,会计理论中至今还存在着“会计就是反映,反映就是记帐方法,记帐方法就是复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就是借

贷记帐法”这种逻辑体系,把复式记帐法、借贷记帐法这种属于处理会计实务的具体作法看作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只要开展会计学术讨论,记帐法的问题就往往要占据中心地位.

(六)

人们对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之所以有不同认识,还来自对会计这一概念的外延理解不同.“会计”这一概念早已存在了.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即有传说把”“禹会诸侯江南”命日“会稽”,亦即“会计”。到了西周时代(公元前1066年一771年),会计的名称和职称已正式见诸干文字记载,当时的会计主要应用于官厅,管理的内容是财政收支,统计方法和会计方法结合使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会计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除应用于官厅外,大寺院主、大庄园主还利用会计来管理自己的财务收支活动。但总体看来,会计、统计仍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现代会计出现以前,会计这个概念包括了会计、统计、计划、财务、审计、分析等这样一些含义。

如果我们从包括上述内容的外延来理解会计这个概念,认为会计有一定的阶级性可能是容易接受的。问题在于,当统计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后,进而计划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经济活动分析等相继成为独立学科之后,客观上在一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会计就是制单、记帐、编表、报帐等这样一些纯技术性工作了。对这些同志来说,会计有阶级性的说法确实也是难以理解的.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应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化,科学门类的划分越来越细,会计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会发生变化的。但是外延的变化并不一定导致内涵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有些学科从会计科学中分离出来,#不影响会计的两重性这一特点。在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之后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有二千多年人们是把它作为会计、统计、计划、审计、财务、分析的总称来理解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英、法、美、德等国开展了工业革命以后,统计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尽管发生了这一变化,但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仍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信息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而关于劳动的耗费,劳动时间的调节以及劳动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仍然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主要内容。进而言之,我们还可以看到,会计和统计的分离以及统计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在反映和监督的范围和内容方面的一分工(比如统计主要用于国民经济范围,在企业内则主要对非财务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而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会计只剩下提供财务数字资料而无监督的职能了。至于计划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和经济分析等学科的出现,一方面这类学科形成的时间较短,其中有些能否作为独立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即使完全可以形成独立的学科,那主要也是为了便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会计科学的科学属性没有重大影响。

还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竞争而促使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的集中,以及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所谓“管理会计”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企业会计工作发生的重大变化,例如“事前计算”的导入,“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预测分析”的广泛采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这种系统既无需束缚于经济业务观念,也不必使用复式记帐形式来收集数据),采用多种计量单位(即会计不仅仅限于货市反映)以及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等等,使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会计的职能有了新的发展,会计的两重性看得更加明显了。

(七)

会计的性质明确以后,进一步探讨会计学的科学属性就比较容易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科学是人们关干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通常人们把有关认识自然规律的知识总和叫做自然科学,有关认识社会规律的知识总和叫做社会科学。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和生产力相联系,因而没有阶级性;社会科学则主要是和生产关系以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诸上层建筑相联系,一般说来是有阶级性的。但是在社会科学中,也有一些科学虽然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因而也没有阶级性,如语言学、文字学、形式逻辑学,等等.

在社会科学中,研究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科学,通常统称为经济学,其下又可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一类是既研究生产关系、也研究生产力的双重性科学,即各类部门经济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营管理学;还有一类主要是研究生产力的,即生产力经济学和与之相联系的技术经济学等。会计学是上述第二类经营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反映和会计监督的科学总结。会计学是研究如何掌握对经济过程进行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规律性的一门职能科学。这门科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紧密结合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和不断完善生产关系的有关问题,研究如何通过对经济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果的规律性。

根据上述会计的性质以及会计学的科学属性,我们认为今后在会计科学的建设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要重视会计理论的研究。要严格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认识和组织会计反映和会计监督这一社会活动,建立判断反映和监督的是非标准,指导和改进会计实践。

第二、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对会计实践产生的巨大影响.要研究会计在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会计与数学、计算技术的关系,探讨自然科学成果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索用新的方式来理解会计诸范畴的内容和作用,以建立新的边缘会计学科的可能性,展望会计科学的发展前景.

第三、要重视会计学科和其他邻近学科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同各类经济学科的关系。要进一步研究经济效果、价值管理、经济核算制、经济统计学、财政学和财务管理学、经济分析学、审计学等同会计科学的关系。要研究建立企业经济信息系统的问题,研究多种量度的综合使用,几种核算的相互结合。总之,要重视社会分工和科学发展的分化和复合的辩证过程,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会计科学的发展.

第四、要重视学习国外(西方和苏、欧国家)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既不要照抄照搬,也不要全盘否定。要有研究、有分析、有批判;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忌盲目性,防止片面性.

总而言之,科学地解诀会计的性质和会计学的科学属性这类重大理论问题,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深刻的实际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理论对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建设和发展会计科学,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愿与同志们在这方面共同努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2页.

2.《论会计核算的阶级性》,《工业会计》杂志1952年第4期.

3.见《新会计》1951年创刊号、同年第4期、同年第8期和《工业会计》1952年第《期有关讨论会计理论的文章.

4.《会计核井原理》。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会计核江原理教研室编著,财政出版社!958年出版.

5.陶德:《“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读后》,《新会计》1951年第4期.

6.王文龙:《试论会计是生产力的问题》,《财务与会计》1979年第4期.

。《会计原理》,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编著,中国财经出版社1963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6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63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3-9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6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2页.

《外国经济管理选择》1979字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国外财务会计资料选译》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教研室编印.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7-369页.

15.《列宁选集》第2卷第772页.

16.《列宁选集》第3卷第511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1页.

19.《初级会计学原理》,陈立成泽.

20.(列宁选集》第3卷第392-401页.

科学属性范文篇4

会计作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科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会计科学,首先需要大力开展会计理论研究,没有理论指导,会计科学的发展和提高是非常困难的。

现代会计从开始形成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科学一直发展到现在,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百年虽然是短暂的一段,但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各门科学都在各自的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在这个阶段,会计科学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同其他科学比较,这门古老的知识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应该承认,直到现在为止,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其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人们对会计这一客观社会现象的认识还远未进入“自由王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会计实践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提高就显得更落后了.

是什么原因阻碍着会计科学的发展呢?这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初步看法是,会计科学之所以落后,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在会计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重实务处理、轻理论研究这样一种倾向.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轻视理论就会走上不正确思维的道路,而“错误的思维一旦贯彻到底,就必然要走到和它的出发点恰恰相反的地方去。”①问题就在于长时期以来,会计科学的建设实际上走的是这样一条不正确的道路.

现代会计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资产阶级会计学者有过不少贡献,他们的成就应当得到应有的历史评价.但是正如有些文章正确指出的,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为会计的方法寻找根据,②而这种理论研究又是以会计学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技术”这种不正确的立论出发的。这种建立在会计方程式(由数学方程式演变而来基础上认为“会计是以数学定律为中心”的数学理论,或者认为会计是用数学方法搜集经济资料的“应用技术”理论,在会计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占着支配的地位。③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这种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会计的某些特性,有其产生的客观依据.但是这种理论有其明显的缺陷,它把会计这种伴随着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同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完全割裂开来,从而使人们不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探讨会计科学的本质属性;同时对会计实践中不断出现的许多远远超出“数学理论”、“应用技术理论”范围的客观现象也无法作出科学的概括和说明.这种理论还有以偏概全、颠倒水质和现象关系的明显缺点,对会计职能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我们认为,会计科学之所以长期不能发展,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会计学者曾经试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来发展现代会计科学,但是由于他们在指导思想上没有始终严格遵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则,这种有益的尝试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理论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也做过一些探讨.但是由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有时有刘断历史看问题和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的倾向,讨论中贯彻“百”方针不够,再加上、“”的干扰,总的说来,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到现在为止,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涉及到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会计科学的科学属性、会计科学的科学体系、会计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会计科学和邻近学科(如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学、数学和经济统计学)的关系以及会计科学的历史沿革,等等,都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不仅如此,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许多急待探讨的新课题,诸如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会计在现代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管理现代化对会计工作的巨大影响,会计工作的变革及其发展前景,不同社会制度下会计的异同,会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会计法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簿记的建立,会计监督和审计学的研究,等等。总而言之,需要从理论上研究的老问题和新课题比比皆是.由于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我们的会计研究、会计教学和会计实践就不能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会计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就不能不受到影响.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后期,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改进、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以及会计实践经验的积累,特别是我国经过粉碎“”的斗争,党的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这就使我们有可能用科学的态度来重新认识会计科学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

在会计科学理论问题中,需要首先解决的是有关会计学的科学属性问题。也就是会计学有没有阶级性?会计科学是不是一门技术科学?会计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会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五十年代以后,我国会计界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分歧很大,未能得出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符合会计工作发展规律的统一认识.

讨论中讨会计的阶级性问题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会计是经济核算的一种,而“经济核算不仅从数量上来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而且也从性质上来说明社会再生产过程.它是受历史所制约的,是有着鲜明阶级性”.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科学,是一门“有系统的研究有关会计的对象、任务、方法、技术D组织的知识体系,它是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④在五十年代,这种说法比较普遍,但也有不少人持不同看法.

第二种意见认为会计是一种以数的量度反映经济活动中数量变化的技术方法,“会计理论在本质上是无所谓阶级性的,它只是文字和数量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罢了.”⑤这种看法在公平出版的书刊中所见不多,但却是长期以来会计理论中的传统观点,影响所及,非常深刻.类似的看法还有“会计是生产力论”和“会计是经济技术论”观点。⑥

第三种意见可以概括为“两重性论”或“经济管理职能论”。即认为会计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既为管理提供资料,又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而管理是有两重性的.因比,“在阶级社会里会计不但有一定的技术性,而且还有阶级性.”⑦这是进入六十年代以前出现的一种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我们认为在当前条件下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客观条件是完全存在的。我们热切希望会计界同志积极参加这个关系到会计科学发展方向的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三)

我们是赞成“经济管理职能论”或“两重性论”的.我们的基本看法是: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基本职能一是反映(观念总结),二是监督(控制);会计为产生和发展既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系,又同生产关系的变革紧密相联系;会计学是一门职能科学,政治经济学和数学是形成这门科学的两大支柱,它和企业经营学、国民经济计划学、经济统计学、信用学以及近代新兴的经济控制论等同属一类,是经济科学这一大类中属于经营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类进行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都受一定的意识所制约,而任何经济活动又都是数量和质量变化的统一.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随时掌握经济活动中量变和质变的情况,对经济过程组织必要的科学管理.会计就是基于这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具体地论述过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会计管理,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他指出,早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有了专职的记帐员后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会计“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⑧他还指出不仅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会计管理,就是只身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为了“精确地分配自己执行各种职能的时间”也要记帐,要在帐簿上”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必需的各种活动”以及“他制造这种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⑨马克思还认为,会计管理就是人们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⑩管理的内容是对“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的积聚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公有制的确工,会计的应用范围将随之扩大,农场主和产业资本家的会计将转化为社会的会计。

我们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就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反映,也就是一种管理职能.这和他在另一处所讲的管理就是对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进行指挥、监督和调节的含义是一致的。但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实际上只讲会计反映,认为会计仅仅是消极地、机械地反映数量变化的技术方法,对会计的“控制”职能未能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说明.

据我们所知,在资产阶级学者中间,也有人认为会计不仅仅是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的职能.以法国的费尧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ManagementProcessSchool),就把“会计性管理”作为管理的六大特性之一来研究的.美国的E·载尔在其所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配备人员、指导、控制、创新、代表等七个方面,其中一些主要的方面如计划、指导、控制、代表等都和会计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它们的职能主要是通过会计实现的.@日本的经营学部教授、经营学博士三井口一华所写的《会计机能的发展》一文,对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变化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他正确指出:“近代意义的会计是作为‘企业会计’而建立的’.他认为现代企业会计在其成立当初就可以说具有以对内的管理为目的的重要方面,以后随着生产方式进展到工厂机械工业时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核心股份公司的高度发展,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会计的机能就发展成以对企业的利害关系集团提出报告为中心了.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伴随着企业集中而出现的大规模经营,强烈要求内部活动的合理化,由此而产生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对企业会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由于“所有和经营的明确的分离”和“经营者职能的确立”,作为一种与经营者职能相结合的管理会计产生了,企业会计着眼于对内管理的机能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技术革新为轴心的企业成长,促进了管理会计的更大的发展,会计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会计机能出现了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和对内进行管理相结合的趋向

总之,无论从按论上还是从实践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因此,把会计看成只是一种应用技术,固然是不科学的,而把会计仅仅看作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也是不全面的.

(四)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时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质和两重职能,他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他还说:“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这种管理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他还批评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这两种管理职能混为一谈。

我们认为,马克思讨企业管理两重性的论述也适用于会计管理。会计具有对一切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般职能,但是一旦劳动从属于资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就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也就是说,这种反映和监督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体现了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体现了资本家对劳动者反抗剥削所施加的压力,甚至体现了出于竞争需要维护其“商业秘密”的要求,等等.列宁说:“许多股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就跟中古时代有名的隐迹纸本一样,要先把上面写的字迹擦掉,才能发现下面的字迹,看出原稿的真实内客.”总而言之,在私有制社会里,管理权是在生产资料所有者及其人手中掌握的,它体现着所有者的意志和要求,否定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就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我们这样讲,并不是说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客和所有方面都只和生产关系有联系。应当承认,企业管理的部分内容比如劳动管理、成本管理等,就既和生产关系有联系也和生产力有联系,而另外一些内容比如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就主要地是同生产力有联系.因此从总体上确定企业管理的双重性质和双重职能是有充分的立论依据的。列宁关于“太罗制”两重性的辩证唯物观点,即“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是我们认识会计学科学属性的一把钥匙.

(五)

最近一个时期。有些同志鉴于国外在经济管理中大量导入数学方法,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采用,会计管理中对诸如运筹学、系统工程学、生产力经济学等邻近科学研究成果的逐步利用,提出了可不可以把会计划为生产力或经济技术范畴的问题。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想法,值得深入探讨.我们的看法是。把会计同生产力一刀切开,认为它只和生产关系相联系,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会计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但是认为会计“加入了生产力的行列,而成为一种生产力因素”的看法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会计既同生产力有联系,也同生产关系有联系,而在阶级社会中,决定会计性质的主要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

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看,会计管理的一部分内客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即解庆人类向大自然的斗争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在前面引用的鲁滨逊孤岛算帐就是一例.现代会计中,人们计算成本,计算每件产品上材料、动力的消耗,核算的就是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人们核算生产中活劳动的消耗情况,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取各种措施,就既有生产力问题也有生产关系问题(我们不同意把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同样效果或者同样的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经济效果完全归结为生产力问题)。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活动的经济效果,通过会计管理会按地组织生产力以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这对任何社会制度来说都是必要的.马克思说:”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会计的这一部分职能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是生产职能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簿记”一节中讲过这个问题。他说:“单个商品生产者仅仅用头脑记帐……,或者仅仅在他的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载下来”,但是当生产过程的发展获得了巨大规模以后,这种职能便“不再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而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这就是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在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之变成劳动产品的过程中,就包括了记帐算帐工作.例如在现代生产中,每个生产班组的工人除了操纵机器外,还要把每天的生产结果、废品数量、工时耗用情况等等记录下来,并据以及时调节各自的或整个班组的活动,这样会计就成为一个生产活动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同生产力的作用紧紧结合在一起了.当然,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以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生产职能的附带工作有一部分同生产本身脱离,形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尽管如此,会计管理中合理地组织生产力的这一部分职能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以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会计管理增加了新的内客。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以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发生了分离,管理权作为所有权的体现掌握在有产者手中,劳动者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管理除了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外,还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财产权的归属问题、剩余产品的交换和分配问题、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往来以及各种债权债务问题,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且逐步处于主导地位。这样会计的职能除了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外,还要不断地完善生产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当人类历史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会计的职能便不仅仅是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了,监督和控制奴隶劳动,尽可能多地攫取剩余产品、维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既得利益成了另一项更为重要的职能.到了封建社会,古代会计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更加密切,会计的应用范围、管理内容以至于具体方法无不体现着封建占有制经济的特点,打上了封建阶级的烙印,会计管理在维护封建贵族、大教主、大土地占有者的私有财产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使专门从事会计工作职业的官吏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核心成员.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唐朝(公元618-907年),主管会计工作的官吏为产部尚书,这是唐王朝中央政权中的核心职位.被誉为现代会计奠基石的会计方程式;资产一负债一净值(或产权),则完全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产物。在这里,我们看不出这种会计方程式同生产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因比可以这样说,没有资本主义经济,也就不会有现代会计。许多资产阶级会计学者并不隐讳现代会计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直接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会计书籍中就一向认为会计的任务有“供给所拥有财产、所欠负债及所投资本的记录”、”协助企业决策人员”,等等.@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则更出现了具有特定含义的所谓“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师”.有些学者把会计的作用规定为“计算过去”、“控制现在”、“规划将来”,并明确指出,这三项作用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如果说人们对于会计反映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还不容易看清楚的话,那么会计监督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就非常明显了。在私有制社会里,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阶级阵线非常鲜明,进行会计监督所依据的是非标准有着强烈的阶级性。列宁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核算和监督是全体劳动者共同对富人、骗子、懒汉和流氓实行的全面核算和监督,它和资本主义的核算和监督有质的区别。国因比,只要不把会计监督排斥于会计之外,或者说只要不是把反映(计算)看成是会计的唯一职能,就比较容易认识会计同生产关系之间的依存关系,对会计既有技术性又有阶级性这一科学论断也就不会有疑问了。遗憾的是,会计理论中至今还存在着“会计就是反映,反映就是记帐方法,记帐方法就是复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法就是借

贷记帐法”这种逻辑体系,把复式记帐法、借贷记帐法这种属于处理会计实务的具体作法看作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只要开展会计学术讨论,记帐法的问题就往往要占据中心地位.

(六)

人们对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之所以有不同认识,还来自对会计这一概念的外延理解不同.“会计”这一概念早已存在了.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即有传说把”“禹会诸侯江南”命日“会稽”,亦即“会计”。到了西周时代(公元前1066年一771年),会计的名称和职称已正式见诸干文字记载,当时的会计主要应用于官厅,管理的内容是财政收支,统计方法和会计方法结合使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会计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除应用于官厅外,大寺院主、大庄园主还利用会计来管理自己的财务收支活动。但总体看来,会计、统计仍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现代会计出现以前,会计这个概念包括了会计、统计、计划、财务、审计、分析等这样一些含义。

如果我们从包括上述内容的外延来理解会计这个概念,认为会计有一定的阶级性可能是容易接受的。问题在于,当统计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后,进而计划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经济活动分析等相继成为独立学科之后,客观上在一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会计就是制单、记帐、编表、报帐等这样一些纯技术性工作了。对这些同志来说,会计有阶级性的说法确实也是难以理解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应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化,科学门类的划分越来越细,会计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会发生变化的。但是外延的变化并不一定导致内涵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有些学科从会计科学中分离出来,#不影响会计的两重性这一特点。在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之后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有二千多年人们是把它作为会计、统计、计划、审计、财务、分析的总称来理解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英、法、美、德等国开展了工业革命以后,统计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尽管发生了这一变化,但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仍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信息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而关于劳动的耗费,劳动时间的调节以及劳动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仍然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主要内容。进而言之,我们还可以看到,会计和统计的分离以及统计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在反映和监督的范围和内容方面的一分工(比如统计主要用于国民经济范围,在企业内则主要对非财务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而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会计只剩下提供财务数字资料而无监督的职能了。至于计划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和经济分析等学科的出现,一方面这类学科形成的时间较短,其中有些能否作为独立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即使完全可以形成独立的学科,那主要也是为了便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会计科学的科学属性没有重大影响。

还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竞争而促使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的集中,以及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所谓“管理会计”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企业会计工作发生的重大变化,例如“事前计算”的导入,“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预测分析”的广泛采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这种系统既无需束缚于经济业务观念,也不必使用复式记帐形式来收集数据),采用多种计量单位(即会计不仅仅限于货市反映)以及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等等,使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会计的职能有了新的发展,会计的两重性看得更加明显了。

(七)

会计的性质明确以后,进一步探讨会计学的科学属性就比较容易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科学是人们关干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通常人们把有关认识自然规律的知识总和叫做自然科学,有关认识社会规律的知识总和叫做社会科学。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和生产力相联系,因而没有阶级性;社会科学则主要是和生产关系以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诸上层建筑相联系,一般说来是有阶级性的。但是在社会科学中,也有一些科学虽然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因而也没有阶级性,如语言学、文字学、形式逻辑学,等等.

在社会科学中,研究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科学,通常统称为经济学,其下又可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一类是既研究生产关系、也研究生产力的双重性科学,即各类部门经济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营管理学;还有一类主要是研究生产力的,即生产力经济学和与之相联系的技术经济学等。会计学是上述第二类经营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反映和会计监督的科学总结。会计学是研究如何掌握对经济过程进行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规律性的一门职能科学。这门科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紧密结合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和不断完善生产关系的有关问题,研究如何通过对经济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果的规律性。

根据上述会计的性质以及会计学的科学属性,我们认为今后在会计科学的建设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要重视会计理论的研究。要严格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认识和组织会计反映和会计监督这一社会活动,建立判断反映和监督的是非标准,指导和改进会计实践。第二、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对会计实践产生的巨大影响.要研究会计在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会计与数学、计算技术的关系,探讨自然科学成果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索用新的方式来理解会计诸范畴的内容和作用,以建立新的边缘会计学科的可能性,展望会计科学的发展前景.

第三、要重视会计学科和其他邻近学科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同各类经济学科的关系。要进一步研究经济效果、价值管理、经济核算制、经济统计学、财政学和财务管理学、经济分析学、审计学等同会计科学的关系。要研究建立企业经济信息系统的问题,研究多种量度的综合使用,几种核算的相互结合。总之,要重视社会分工和科学发展的分化和复合的辩证过程,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会计科学的发展.

第四、要重视学习国外(西方和苏、欧国家)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既不要照抄照搬,也不要全盘否定。要有研究、有分析、有批判;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忌盲目性,防止片面性.

总而言之,科学地解诀会计的性质和会计学的科学属性这类重大理论问题,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深刻的实际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理论对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建设和发展会计科学,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愿与同志们在这方面共同努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2页.

2.《论会计核算的阶级性》,《工业会计》杂志1952年第4期.

3.见《新会计》1951年创刊号、同年第4期、同年第8期和《工业会计》1952年第《期有关讨论会计理论的文章.

4.《会计核井原理》。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会计核江原理教研室编著,财政出版社!958年出版.

5.陶德:《“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读后》,《新会计》1951年第4期.

6.王文龙:《试论会计是生产力的问题》,《财务与会计》1979年第4期.

。《会计原理》,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编著,中国财经出版社1963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6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63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3-9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6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2页.

《外国经济管理选择》1979字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国外财务会计资料选译》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教研室编印.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7-369页.

15.《列宁选集》第2卷第772页.

16.《列宁选集》第3卷第511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51页.

19.《初级会计学原理》,陈立成泽.

20.(列宁选集》第3卷第392-401页.

科学属性范文篇5

内容摘要:饭店资源的配置属性决定了它的增值性和竞争力级别,本文提出了饭店资源的配置性分类方式,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对饭店资源的配置层次和分类配置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饭店资源配置性分类配置层次配置方式

饭店拥有各种经营管理资源,饭店正是利用这些资源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可配置性是饭店资源所具有的基本特点,通过特定的配置和管理行为,饭店资源会发生形态的改变,并聚合成满足顾客需要的饭店产品。因此,科学认识饭店资源的配置属性,是正确进行饭店竞争力管理的基础。

1饭店资源的配置性分类

对饭店资源进行配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饭店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使用来提高单体资源的增值能力,并通过资源之间的结合来积聚综合利用优势和过程优势,从而提高饭店的效益水平。

饭店资源都蕴涵有程度不同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一个较短的时期之内,技术水平如果没有较大的改善,资源的自然性越高,其增值能力的固化度就越高,它通过人为组合和调配所能产生的增值效果也就越低,比如低值易耗品,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和获取的随意性,它的获取成本和使用成本均可以进行理性的控制,在饭店产品的价值链结构中,它的价值扩散能力是较低的,饭店只能从低值易耗品中得到一般的资金投入回报。

社会性高的资源的增值能力通常不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受管理水平或者说资源配置水平的限制。资源的社会性越高,它通过不同的配置组合产生的增值效果的差异性也就越大。比如顾客偏好信息,同样的顾客偏好信息对不同的饭店有不同的增值效果,饭店对顾客偏好信息理解地越准确,所生产的产品与顾客偏好就越吻合,其增值效应和市场效应就越大,越能给饭店带来超出一般资金回报率的利润水平。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将饭店资源分为三类,即弱配置性资源、中度配置性资源和强配置性资源。

如图1所示,弱配置性资源通常是自然属性较高的设施和物品资源,它们虽然也经过人为的加工,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但比起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等中度配置资源来说,其社会属性显然要低得多。设施和物品资源的质量是比较容易测定的,它们的增值能力也比较容易预测,对它们进行配置组合所能够产生的综合效益和过程效益是比较低的。

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这里通常是指新兴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的增值潜能则难以预测,不同的配置组合能够产生不同的综合效益和过程效益,其配置性是较高的。相比而言,组织惯例、饭店文化等组织资源是软性程度更高的资源,它们超越了饭店组织实体,并依赖于内在的社会心理和饭店规范而连接在一起,其社会性比弱配置性资源和中度配置性资源要高。相应地,对这些资源进行配置组合能够带来的增值效果更加难以确定,因此其可配置性要高于前两者,我们称其为强配置性资源。

2饭店资源的竞争力层次及其动态转化

(一)饭店资源的竞争力层次

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营造饭店的竞争优势,为饭店的利润获取提供竞争基础。饭店资源本身就是竞争的基础因素之一。或者说,饭店内的各种资源本身就有竞争力的层级区别。从竞争力角度而言,饭店资源包括核心资源层、优势资源层、基础资源层和劣势资源层等四个层级:

饭店核心资源层。饭店核心资源是与饭店核心竞争力紧密度较高的相关因素之一,它是指在饭店的资源体系中,具有较强的价值增值能力、较为稀缺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资源种类。核心资源层对应于强配置性资源,饭店通过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和维护能够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保持饭店的竞争地位。饭店文化、组织资源等强配置性资源通常属于饭店的核心资源。

饭店优势资源层。优势资源是指有一定的价值增值能力、具有稀缺性但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资源种类,它对应于中度配置性资源。饭店优势资源能为饭店提供一定的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容易被竞争对手赶超,因此不具备可持续性。像饭店的菜肴制作技术、客户资源等中度配置性资源与饭店的优势资源存在较大程度的关联性。

饭店基础资源层。基础资源指具有一定的价值增值能力,但不具备稀缺性的饭店资源种类,它对应于弱配置性资源。这种资源能够提供一定的价值,没有它们饭店会处于竞争的劣势,但是其它饭店也很容易取得同样或类似的资源,因此它不能成为形成饭店竞争优势的资源。饭店的水、电、设施设备等弱配置性资源种类都属于基础性资源。

饭店劣势资源层。饭店劣势资源是指没有价值增值能力的资源种类,它没有明确的配置层次指向。这种资源不能为饭店提供竞争优势,它往往是饭店的负担。像不适应岗位发展需要的员工就属于饭店劣势资源,摒弃这种资源可以降低饭店的经营管理成本,提高饭店的相对竞争力。

(二)饭店资源竞争力层次的动态转化

如图2所示,在饭店资源的分层系统中,饭店的核心资源是饭店所独有的,市场上不具备同类资源,饭店正是凭借这种资源营造出自己有别于其它饭店的竞争优势,由于这种资源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此其竞争优势是持续的。

饭店优势资源也是构成饭店竞争优势的资源种类之一,但由于它可以被其它饭店所模仿,因此这种资源所营造的竞争优势有一个逐渐式微的过程,或者说,这种资源会逐步退化为饭店的基础资源。

劣势资源的存在是饭店中一个难以避免的配置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饭店难以完全了解市场中的资源情况,因此资源交易行为蕴涵着和劣势资源发生契约关系的可能性。同时,饭店内部的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个自我老化过程,设施设备、员工的技能、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背离资源基本要求的情况,如果这些得不到及时的修复,相应的资源就会转化为劣势资源。

饭店资源还会与外部市场资源进行动态交流,内部转化和外部转化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推动。

3饭店资源的分类配置策略

在饭店的资源构成体系中,物品设施等弱配置性资源自然属性高,它在空间上具备较强的可流动性,可替代性也高;技术资源、客户资源等中度配置性资源依赖于人的识别和管理,它的扩散通常受整体环境的限制,因此其可流动性和替代性要低于弱配置性资源;而饭店文化等强配置性资源具备更强的内隐性和社会性,它更多的表现为隐性的规范和价值理念,它是饭店行为长期积淀和延续的结果,它的可流动性和替代性最弱。但这也使这种资源难以被模仿,由此它也具备更强的增值性。因此,弱配置性资源、中度配置性资源和强配置性资源分别对应于强替代性、一般替代性和弱替代性。对资源流动性和替代性的判断有助于更好把握资源配置的时间决策点,采用反应速度不同的配置模式。

如表1所示,基础性的弱配置性资源流动性强,饭店需要对资源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和调整,其配置手法是迅捷反映型的配置模式。

中度配置性资源流动性较强,但其发展脉络较为缓和,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预见性,因此一般采用常规、例行的配置流程。比如,人力资源需要饭店进行持续的更新、培训和结构调整,它的配置行为有其常规性和延续性。强配置性资源可替代性低,它的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其配置行为通常是中远期的战略性规划调整。比如,良好的饭店文化、成熟的组织惯例等强配置性资源的形成是饭店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饭店有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

饭店的资源随着其配置性由弱到强的变化,它的增值性也逐步增强,增值性越强的资源与饭店核心优势的关联度越大,饭店由此所能维持的竞争优势也越长久。

参考文献:

1.Barney,J.B.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

科学属性范文篇6

【摘要题】期刊工作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学术属性

【正文】

伴随中国出版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期刊必然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抉择。在中国强大的期刊阵容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占有重要的份额。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否也应进入市场?是否也应绝对“断”掉“皇粮”,在商海里“自谋生路”?类似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期刊界专家、同人所关注。从宏观上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属于出版物范畴,属于文化产品之列。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出版物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仅具有产品属性、商品属性,而且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更为重要。两者相权,后者才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原属性。确切地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特殊的产品、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远远高于其产品和商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定位应首先是学术和知识,其次才是产品和商品;学术和知识属性才最能代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质的规定性。

任何一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疑都是作者、编辑及其相关人员劳动的物化成果,是高层次劳动的结晶。从生产活动角度看,期刊一定是产品。但这种产品与一般社会生产的产品,以及普通文化产品又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简单地从产品的角度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至少是不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载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承载着学术思想——许多是超前的理性思维,以及新生的理性思维的文字表述。故此,追求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播和思想转达,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圭臬。即使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应无可争议地强调这两种属性均为知识、学术属性所决定,即,产品与商品属性是派生的,它离开知识与学术的价值属性便是“无”,离开了知识和学术属性,单纯的、纯粹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即使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只能以知识和学术为定语:知识—学术产品、知识—学术商品。或者说,在当下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化属性加以特别强调。

从一般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并不具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商品的某些属性,如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虽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检验标准也离不开“消费者”——广大专业人员构成的读者群体,但这个群体有别于大众化娱乐的消费群体,更体现一种“相对概念”[1](P213)。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占有率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像娱乐文化期刊那样,通过发行量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某些时候甚至完全相反:真正学术质量上乘的学术期刊与订数、读者数量并不成正比。所以,从读者群体、市场占有率,或从纯商品、产品的角度认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问题难免以偏概全。这也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规律之区别的本质所在。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与展示平台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学术平台”提供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交流中的作用,实际上是在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众所周知,知识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交流,在于思想和观点的碰撞,“知识交流所带来的另外一大好处是知识创新的规模效应。……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中才能发展与壮大。……富有意义的知识交流会造成新的交流结构和交流网,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创新,使知识在交流中不断地发展壮大。”[1](P204)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知识交融中所获得的收益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至少可以再生出两种比较明显的社会成效:其一,增加了知识和学术含量;其二,传播和催生了新的知识、思想、理念。这些知识、思想、理念对于社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绝非可有可无,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促进作用毋庸赘言。

毫无疑问,过分强调出版物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必然会消解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思想和智慧的含量。和商业化、商品化的一些出版公司、出版社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产品,也是商品。但必须注意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突出的产品和商品;或者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非常强的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势必要消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自身的真实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仅仅从商品、产品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定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啻为南辕北辙。假如和对待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推向市场,以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对它进行检验,使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化,显然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否定。

我们还应看到,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必须注意知识经济时代的宏观背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了知识的地位,昭示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强化了知识的商品属性。应当说,从宏观意义上看,这一观点并无不妥,但真要拿这样一个“标尺”度量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应另当别论。

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社会生产的直接作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推动,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对于社会来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在强调和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社会科学的地位也应随之提升,这才是科学繁荣的标志。无论市场经济多么发达,无论怎样强调期刊的产品、商品属性,均不应以抵消、销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为代价。相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恰是强化其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市场经济越发达,越应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更多的物质层面的支持,使其获得保障后的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得以尽情展示、绽放。尽管市场经济对于国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市场经济越发达,新的问题越多,越是需要学术理论研究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并使之直接、间接转化为决策依据、实践依据,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突出知识和学术属性。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知识属性,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播与传授,而是凸显着原创和创新思想,彰显的是各阶层作者的理性思索。这样,强调对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强化,终极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许多情况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不可能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追求理论上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对经济建设、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理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先导作用,解释和阐释了理论不是“务虚”,而是从更深层次上对现实进行理性关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历史和社会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变革,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思想解放、学术理论推动的结果。最为生动的事例当属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关于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学术性、探索性和时代性作用,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相当多的时候是直接的、显性的,绝非间接的、隐性的。比如,早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学术期刊就陆续刊载各类文章,指出美国在冷战后推行霸权主义的战略重点之一,是英语文化的控制权——语境霸权。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不仅变成了现实问题,更引起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关注。类似事例屡见不鲜,可谓俯拾即是。这说明,理论研究的先导性、超前性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基本精神,而这种基本精神落到实处更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来传承,也是引领学术风范的具体表象所在。相反,如果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能够自觉追踪学术、理论热点,对社会和生活的贡献也无从谈起。如同各社会阶层的人群有不同的社会需求一样,文化精神产品也应关注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满足的是从事专门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需求,以及专业领域内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需求,属于高精尖性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故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使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依然须臾离不开自身的知识和学术属性。这两种属性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大潮中的非商品化属性。

市场经济的建构与繁荣的确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撑,也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把握。对科学精神的强调,亦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两大支柱。虽然我们没有充分理由来论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担着弘扬全部人文精神的使命,但它至少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使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许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自然科学精神不足,反到是我们对人文精神弘扬得不够所致。事实告诉人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使是在发达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不应人为压缩这一空间。

[page_break]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侧重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知识经济时代的确凸显了知识的商品属性,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尚不具备消费的功用。所以,有学者指出:“基础知识以及科学理论尚不能在生产生活中直接使用,也不能作为商品来买卖。”[1](P211)无疑,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属于这类不能买卖的特殊商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非同一般文化产品、商品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也是由社会需要和不可或缺的社会分工来完成的。现代社会无论怎样分工,都需要一部分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并把研究成果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公之于世,使之对社会生活、经济建设产生指导作用。

在我们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以及商品属性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也具有“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2]。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属于一般文化产品,也不能简单地从这三个“价值”层面解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内在价值。除了这三项价值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至少还应突出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当然,这三方面的价值绝大多数文化产品也具备,只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更为明显、更抢眼球。也就是说,当人们关注文化产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及其厚重的意义更加重要。文化、知识、思想只有传播才能更充分体现其价值所在。因此,后三项价值又与交换价值相辅相成。

产品、商品的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交换。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思想、文化、知识的载体,在交换层面与一般文化产品存在共性,但也有差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交换的目的是传达、转达思想、文化、知识,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扩充人类知识和学术文化容量;而直接目的和现实目的,则是承载、贮存人类通过思维、思想劳动而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为社会提供新的知识内容。强调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中主体作用时,也不要忘记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除了提升了知识的地位外,还使信息和知识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人们认识、获得这种资源,并使之发生转化,才能使知识、信息发挥作用。当然,在人们接触、获得知识、信息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传播知识、信息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并且总是以传播新的知识、思想观念等为主导,为先导。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文章的内容绝大多数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但淡化、淡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是不能被接受的。

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法实现市场化,甚至很难接受市场的检验,固守学术田园,强化知识属性、学术属性也许不能说是唯一选择,但至少不具备市场商品的全部特征。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事例是,让每一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都自负盈亏,肯定是不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的将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以其理论关怀,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层次的提升。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使命,也是它的职责。当社会需要各种层次的文化,以高雅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作用和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国家与社会繁荣与否的晴雨表并不仅仅表现在工农业生产和GDP的发展状况上,还相应地表现为文化与学术的繁荣程度上。经济强国往往也是文化大国的事实,毋庸进一步论证。文化繁荣与否不能仅仅依据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与某部“贺岁片”的票房效益,更不可能以某些迎合市场需求的娱乐活动的虚假繁荣来做出判断。因为这些只是文化的浅层表象,绝非深层次的精髓。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同样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勤奋思索;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不断推陈出新与增大“精髓”的含量。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来说,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一块创新和阐扬自己成果的园地,无疑是立身之本。因此社会经济越发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越需要强化知识和学术属性,越是要固守知识和学术田园。

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与社会、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探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以弘扬正确的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但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旧的陈腐观念、思想认识误区的批判和澄清的基础之上。学术界有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学术研究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其实,对这一问题应从不同的侧面进行阐释,加以理解。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知识属性,我们有理由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更应强化批判意识和社会批判功能,并据此整合思想文化资源,批判、矫正思想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帮助人们澄清思想意识领域内的种种模糊认识,明确先进科学理念,为市场经济以及各项经济建设活动提供方法论层面的思想学术成果等等,这不仅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真价值,而且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关怀。网络时代,各种名目的思想、思潮、观念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错误的、消极的、危害国家和文化的东西。如何增强人们理论上的鉴别力,作为“学术人”义不容辞。因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肩负的使命前所未有。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高层次的、深刻的批判与“辨伪”是任何一种文化产品、商品所不能替代的,不可替代的。

我们在强调人的科学素质的同时,更要强调人的人文素质;在培养科学思维的同时,也应当培养人文思维。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但离开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的思维,我们的科学思维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越是呼唤广大理论工作者从深层次上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生活,越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和学术要求。因此,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选择。

我们没有理由绝对地拒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既然认同其产品、商品属性存在,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便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期刊的效益应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构成。相当数量的期刊实现了两个效益,故此,其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比较明显的,所谓“双赢”的特点是鲜明的。但如果简单地以笼统的“效益”衡量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需要另当别论。就经济效益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投入与产出难成比例,因为在流通领域——实现经济效益的唯一渠道——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可能有较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货币上的回报,价值规律的作用相对弱小,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消费者不可能存在更大群体,因此,追求社会效益必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选择。从前,涉及社会效益时,“虚论”较多,一旦具体分析这种效益的获得时,同样离不开消费者,或者说脱离了消费环节的任何效益都是虚无的。因为,不论强调产品、商品属性,还是强调知识和学术属性,假如期刊刊载内容——高层次脑力劳动的精神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特定文化水准群体的读者的精神文化、学术需求,不对社会文化事业有所贡献,那么同样不可能获得社会效益。这便是同属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为什么有些期刊受到欢迎,有些则遭遇冷落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我们淡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的同时,必须强化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以通过知识、学术属性获得人们认可的社会效益。

总之,如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能像“”那样绝对地“听命于政治”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也无法绝对地受制于经济杠杆。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的深刻教训之一。无论市场经济怎样发展,无论价值规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层次理性思索总是“进行时”。我们认为,从本质属性上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非产品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弘扬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基本前提。简单地以产品和商品属性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难免流于粗陋,势必影响到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科学属性范文篇7

我在我的《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的文章中的开头,就表达了我的"属性"原则,由于是在杂志上发表的,没有在本网站上论述,所以,我就在此网络上再多论述一下。

我在与一些也"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人谈话时,我就说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的。通常的反映是"不屑一顾"地说:什么哲学,哲学顶什么用。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就不说第二句话,谈别的话题得了。那我就在下面说一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瞎"研究吗,研究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地研究吗。岂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思想的,区别的仅是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罢了。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会混乱不堪!那怪谁?

"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

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

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

四、作为结尾的箴言:

(1)我们现在关于"引力"方面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以牛顿的"惯性"为出发点的探讨,这就是构成"外力"观的根源之一(认识论方面的根源,我在适当的时候再说一说。)。外力观的错误就容易引发这样的恶性思维因果链:外力是由另外的"东西"造成的,另外的"东西"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又是由另外的外力造成的……,没完没了。那些人的人为"虚构"的"粒子"不就是如此恶性思维因果链的结果吗。如果你看到有人还"虚构"什么粒子,你就可以追问他,那"虚构"的粒子的运动又是由什么力造成的?所以,总得有一个不靠"外力"而靠"自己"的属性而"主动作用"的东西。我的惯性三定律中的"重力",就是靠"属性"(广义惯性)主动作用的(就是原动力,主动与被动是相对的。)。(要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有人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最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的提法。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外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已经是广义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谁还以牛顿"惯性"观念来理解我的"广义惯性",那当然不容易了,但是只要"重新"换一个出发点,就非常容易(脑筋急转弯)。我说中学生就容易理解,就是因为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牛顿"惯性"的"思维定势"。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总想把"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不就是总感到这"四种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又说不清道不白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不就是因为都是"纯自然"的吗,不就是都是靠"属性"而作用的吗。为什么不考虑把"碰撞力"也加进入"统一"的行列?就是因为"碰撞力"不是"属性力",是作用方式力。那是不是它们的属性是共同的呢?我的看法,这不可能。都分别是"宇观、宏观与微观"的"东西",怎么能有共同的"属性"。"惯性"与"重性"可以统一。如果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属性"不能统一,那还要统一它干嘛!

(2)如果你把科学也当作"信仰"的话,你就应该有这样的信条:世界上没有神秘的东西,你之所以感到神秘,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不了解就神秘,神秘了就复杂。如此神秘复杂的理论你就觉得"高深"了。如此"高深"的理论也就成了"专家"们的"专利"。

(3)都知道自然科学是揭示大自然规律的学问,但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否都是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则是另一回事。问题是哪些知识是真的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哪些知识又是由于人们的认识的局限性及错误而成为强加于大自然的东西且成为阻碍继续认识大自然规律的东西,这也许是永恒完不成的课题。

(4)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什么问题。有大量的问题是在"错误"的前提下提出的,反而成了"科学"的垃圾。这在目前"相对论"的大讨论中不是经常看到的吗。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

[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5]马英卓:万有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科学属性范文篇8

我在我的《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的文章中的开头,就表达了我的"属性"原则,由于是在杂志上发表的,没有在本网站上论述,所以,我就在此网络上再多论述一下。

我在与一些也"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人谈话时,我就说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的。通常的反映是"不屑一顾"地说:什么哲学,哲学顶什么用。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就不说第二句话,谈别的话题得了。那我就在下面说一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瞎"研究吗,研究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地研究吗。岂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思想的,区别的仅是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罢了。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会混乱不堪!那怪谁?

"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

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

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

四、作为结尾的箴言:

(1)我们现在关于"引力"方面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以牛顿的"惯性"为出发点的探讨,这就是构成"外力"观的根源之一(认识论方面的根源,我在适当的时候再说一说。)。外力观的错误就容易引发这样的恶性思维因果链:外力是由另外的"东西"造成的,另外的"东西"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又是由另外的外力造成的……,没完没了。那些人的人为"虚构"的"粒子"不就是如此恶性思维因果链的结果吗。如果你看到有人还"虚构"什么粒子,你就可以追问他,那"虚构"的粒子的运动又是由什么力造成的?所以,总得有一个不靠"外力"而靠"自己"的属性而"主动作用"的东西。我的惯性三定律中的"重力",就是靠"属性"(广义惯性)主动作用的(就是原动力,主动与被动是相对的。)。(要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有人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最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的提法。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外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已经是广义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谁还以牛顿"惯性"观念来理解我的"广义惯性",那当然不容易了,但是只要"重新"换一个出发点,就非常容易(脑筋急转弯)。我说中学生就容易理解,就是因为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牛顿"惯性"的"思维定势"。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总想把"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不就是总感到这"四种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又说不清道不白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不就是因为都是"纯自然"的吗,不就是都是靠"属性"而作用的吗。为什么不考虑把"碰撞力"也加进入"统一"的行列?就是因为"碰撞力"不是"属性力",是作用方式力。那是不是它们的属性是共同的呢?我的看法,这不可能。都分别是"宇观、宏观与微观"的"东西",怎么能有共同的"属性"。"惯性"与"重性"可以统一。如果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属性"不能统一,那还要统一它干嘛!

(2)如果你把科学也当作"信仰"的话,你就应该有这样的信条:世界上没有神秘的东西,你之所以感到神秘,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不了解就神秘,神秘了就复杂。如此神秘复杂的理论你就觉得"高深"了。如此"高深"的理论也就成了"专家"们的"专利"。

(3)都知道自然科学是揭示大自然规律的学问,但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否都是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则是另一回事。问题是哪些知识是真的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哪些知识又是由于人们的认识的局限性及错误而成为强加于大自然的东西且成为阻碍继续认识大自然规律的东西,这也许是永恒完不成的课题。

(4)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什么问题。有大量的问题是在"错误"的前提下提出的,反而成了"科学"的垃圾。这在目前"相对论"的大讨论中不是经常看到的吗。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

[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5]马英卓:万有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科学属性范文篇9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会混乱不堪!那怪谁?

"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

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

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

四、作为结尾的箴言:

(1)我们现在关于"引力"方面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以牛顿的"惯性"为出发点的探讨,这就是构成"外力"观的根源之一(认识论方面的根源,我在适当的时候再说一说。)。外力观的错误就容易引发这样的恶性思维因果链:外力是由另外的"东西"造成的,另外的"东西"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又是由另外的外力造成的……,没完没了。那些人的人为"虚构"的"粒子"不就是如此恶性思维因果链的结果吗。如果你看到有人还"虚构"什么粒子,你就可以追问他,那"虚构"的粒子的运动又是由什么力造成的?所以,总得有一个不靠"外力"而靠"自己"的属性而"主动作用"的东西。我的惯性三定律中的"重力",就是靠"属性"(广义惯性)主动作用的(就是原动力,主动与被动是相对的。)。(要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有人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最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的提法。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外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已经是广义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谁还以牛顿"惯性"观念来理解我的"广义惯性",那当然不容易了,但是只要"重新"换一个出发点,就非常容易(脑筋急转弯)。我说中学生就容易理解,就是因为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牛顿"惯性"的"思维定势"。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总想把"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不就是总感到这"四种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又说不清道不白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不就是因为都是"纯自然"的吗,不就是都是靠"属性"而作用的吗。为什么不考虑把"碰撞力"也加进入"统一"的行列?就是因为"碰撞力"不是"属性力",是作用方式力。那是不是它们的属性是共同的呢?我的看法,这不可能。都分别是"宇观、宏观与微观"的"东西",怎么能有共同的"属性"。"惯性"与"重性"可以统一。如果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属性"不能统一,那还要统一它干嘛!

(2)如果你把科学也当作"信仰"的话,你就应该有这样的信条:世界上没有神秘的东西,你之所以感到神秘,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不了解就神秘,神秘了就复杂。如此神秘复杂的理论你就觉得"高深"了。如此"高深"的理论也就成了"专家"们的"专利"。

(3)都知道自然科学是揭示大自然规律的学问,但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否都是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则是另一回事。问题是哪些知识是真的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哪些知识又是由于人们的认识的局限性及错误而成为强加于大自然的东西且成为阻碍继续认识大自然规律的东西,这也许是永恒完不成的课题。

(4)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什么问题。有大量的问题是在"错误"的前提下提出的,反而成了"科学"的垃圾。这在目前"相对论"的大讨论中不是经常看到的吗。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

[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5]马英卓:万有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科学属性范文篇10

我在与一些也\"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人谈话时,我就说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的。通常的反映是\"不屑一顾\"地说:什么哲学,哲学顶什么用。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就不说第二句话,谈别的话题得了。那我就在下面说一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瞎\"研究吗,研究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地研究吗。岂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思想的,区别的仅是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罢了。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会混乱不堪!那怪谁?

\"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

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

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

四、作为结尾的箴言:

(1)我们现在关于\"引力\"方面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以牛顿的\"惯性\"为出发点的探讨,这就是构成\"外力\"观的根源之一(认识论方面的根源,我在适当的时候再说一说。)。外力观的错误就容易引发这样的恶性思维因果链:外力是由另外的\"东西\"造成的,另外的\"东西\"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又是由另外的外力造成的……,没完没了。那些人的人为\"虚构\"的\"粒子\"不就是如此恶性思维因果链的结果吗。如果你看到有人还\"虚构\"什么粒子,你就可以追问他,那\"虚构\"的粒子的运动又是由什么力造成的?所以,总得有一个不靠\"外力\"而靠\"自己\"的属性而\"主动作用\"的东西。我的惯性三定律中的\"重力\",就是靠\"属性\"(广义惯性)主动作用的(就是原动力,主动与被动是相对的。)。(要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有人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最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的提法。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外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已经是广义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谁还以牛顿\"惯性\"观念来理解我的\"广义惯性\",那当然不容易了,但是只要\"重新\"换一个出发点,就非常容易(脑筋急转弯)。我说中学生就容易理解,就是因为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牛顿\"惯性\"的\"思维定势\"。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总想把\"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不就是总感到这\"四种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又说不清道不白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不就是因为都是\"纯自然\"的吗,不就是都是靠\"属性\"而作用的吗。为什么不考虑把\"碰撞力\"也加进入\"统一\"的行列?就是因为\"碰撞力\"不是\"属性力\",是作用方式力。那是不是它们的属性是共同的呢?我的看法,这不可能。都分别是\"宇观、宏观与微观\"的\"东西\",怎么能有共同的\"属性\"。\"惯性\"与\"重性\"可以统一。如果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属性\"不能统一,那还要统一它干嘛!

(2)如果你把科学也当作\"信仰\"的话,你就应该有这样的信条:世界上没有神秘的东西,你之所以感到神秘,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不了解就神秘,神秘了就复杂。如此神秘复杂的理论你就觉得\"高深\"了。如此\"高深\"的理论也就成了\"专家\"们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