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2:27:17

科学使用

科学使用范文篇1

关键词:农药;使用现状;科学使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各种作物间作套种面积迅速扩大,复种指数逐年提高,致使农作物病草害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农药施用量与施用面积成倍增加,有效天敌遭到杀伤,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无公害产品相对减少,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因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

1目前农药使用的基本现状

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业保持稳产、丰产起到了很大作用,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农药品种众多。随着农药事业的发展,农药市场的开放,农户能选购的农药种类逐渐增多[2]。

1.1农药种类繁多

由于外地农药的进入及当地农药的使用,目前市场上可选购的农药种类很多。如水稻、小麦上常见的农药有地中害、杀虫单、扑虱灵、三环唑、三唑酮、井冈霉素、丁草胺、扑草净等。水果、油菜、蔬菜上常见的农药有火精灵、芽细芽。农户文化水平偏低,农药专业知识较少,往往盲目使用农药,因此经常造成药害事故。

1.2混淆农药类型

一些农药存放的时间稍长,瓶上标签脱落,在未辨清该药时,部分农户盲目使用,必然造成一定的药害,严重时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甚至影响下茬作物。部分农户,在使用农药时,贪图省事,经常擅自“复配”农药,使药剂效果降低或无效,有的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药害。

1.3施药方式与农药类型不对应

一般除草剂可用喷雾方法来施药,例如丁草胺、二甲四氯等。而有些农药须作土壤处理剂,如扑草净要用撒毒土的方法来除草,若作为叶面处理剂,则易造成药害。同时施药的时间也很重要,例如扑草净的撒施需光照条件好的天气,才能发挥其效用,在阴雨天除草几乎无效。

1.4擅增农药用量

农户在农田用药时,由于没有计量工具,常私自增加药剂用量,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不仅浪费了财力、物力,同时还造成污染残留、病虫抗性增强等系列问题。

2科学使用农药的措施

2.1因病虫选购农药

首先要了解田间病虫害的发生状况,然后根据病虫症状对症选药,以免用药错误,影响防效,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

2.2严格防治指标,做到适期防治

农作物生长期间,随时都可见到少数病害和虫害。一见到田间有病虫为害就喷药防治,往往是不必要的,因为每一种病虫草害,都要达到一定的防治指标时才有必要用药剂防治,即使用药,也只能挑治。HTtP//:

2.3使用高效低毒或生物农药

田间天敌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收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麦田蚜虫,当田间瓢虫、食蚜蝇等天敌益害比在1∶80~100或蚜茧蜂寄生率达30%以上时可不施药防治,利用天敌即可控制蚜害;即使益害比失调,也应选用对瓢虫、食蚜蝇等天敌有较好保护作用的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或5%高效大功臣乳油等高效低毒农药对蚜虫进行防治。棉田棉铃虫、红蜘蛛、菜田甜菜夜蛾,可选用Bt、浏阳霉素等生物制剂防治,对瓢虫、草蛉、田间蜘蛛等天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3]。

2.4交替轮换用药,防止抗性产生

长期使用一种农药,病虫就会产生抗药性,造成防效下降。因此,不要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防效已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采用加大剂量的方法,结果药量越大,病虫抗性越强,继而再加大药量,造成恶性循环。要注意因地、因时、因病虫制宜,农户可根据防治对象买3~4种不同剂型和杀虫机理的农药交替轮换使用。

2.5严格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用在果树、蔬菜上

有的农民缺乏安全观念,错误地认为毒性高,效果就好,把严禁在果蔬及食用植物上使用的农药用于这些作物,从而造成人畜中毒的恶果。因此,使用农药一定要按照国家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规定执行,严禁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蔬菜、瓜果上使用,切不可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改变使用方法[4]。

2.6科学合理混用农药,遵循农药混用原则

农药合理地混合使用,具有防治多种病虫害、提高防效、节省劳力等优点,但农药不能随意混用,否则,不但达不到混用效果,还会引起作物药害和毒害加重。农药混用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混合后不发生不良的物理化学变化,对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可湿性粉剂不能与乳剂农药混用;二是混合后对作物无不良影响;三是混合后不能降低药效;四是混合后使用成本不会增加。

2.7严格农药使用浓度,防止抗性药害产生

在农药配制上,有的农民不相信推荐剂量,任意加大用药浓度;有的简单配药不用量具,数量不准,结果不仅浪费严重,而且使作物发生药害,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因此,要严格按照农药配制标准进行配比,大力推广应用超低容量喷雾技术。

2.8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采收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农作物最后一次施药时间距收获的天数,这是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防止残毒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间隔期收获,尤其是瓜果菜类,以防止人畜食后中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施在白菜、油菜上,其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7d,菊酯类农药喷施在果菜上,安全间隔期不少于7~10d,杀菌剂安全间隔期不少于5~10d。

3参考文献

[1]欧阳基,梁光浙.植保手册[M].南昌:江西科学出版社,1996.

[2]屠予钦,王仪.农药科学使用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

科学使用范文篇2

我校教编楼工程(建筑面积3600.1平方米)在1986年11月开工前,乙方(施工方)提出做工程基础时有地下水,需采取“井点排水”措施。为此,学校方与施工方进行了多次洽谈商讨。校方认真勘察施工现场,依据该楼位置的地质勘察报告,据理指出该楼所处之地下水,系由于地下水井渗漏所致,不需用“井点排水”既使有水也应按勘察报告中提出的一般抽水办法排水,即可保证施工。

1987年3月乙方按一般方法挖槽后,未发现有地下水,施工正常进行。若按“井点排水”施工,该楼底层面积(排水)1443平方米,排水期110天,据104型排水定额计算,共节约“井点排水”总造价206494.44元。

科学的依据基建档案中的地质勘察报告,教编楼工程节省造价二十万元。

科学使用范文篇3

关键词:农药;使用现状;科学使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各种作物间作套种面积迅速扩大,复种指数逐年提高,致使农作物病草害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农药施用量与施用面积成倍增加,有效天敌遭到杀伤,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无公害产品相对减少,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因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

1目前农药使用的基本现状

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业保持稳产、丰产起到了很大作用,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农药品种众多。随着农药事业的发展,农药市场的开放,农户能选购的农药种类逐渐增多[2]。

1.1农药种类繁多

由于外地农药的进入及当地农药的使用,目前市场上可选购的农药种类很多。如水稻、小麦上常见的农药有地中害、杀虫单、扑虱灵、三环唑、三唑酮、井冈霉素、丁草胺、扑草净等。水果、油菜、蔬菜上常见的农药有火精灵、芽细芽。农户文化水平偏低,农药专业知识较少,往往盲目使用农药,因此经常造成药害事故。

1.2混淆农药类型

一些农药存放的时间稍长,瓶上标签脱落,在未辨清该药时,部分农户盲目使用,必然造成一定的药害,严重时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甚至影响下茬作物。部分农户,在使用农药时,贪图省事,经常擅自“复配”农药,使药剂效果降低或无效,有的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药害。

1.3施药方式与农药类型不对应

一般除草剂可用喷雾方法来施药,例如丁草胺、二甲四氯等。而有些农药须作土壤处理剂,如扑草净要用撒毒土的方法来除草,若作为叶面处理剂,则易造成药害。同时施药的时间也很重要,例如扑草净的撒施需光照条件好的天气,才能发挥其效用,在阴雨天除草几乎无效。

1.4擅增农药用量

农户在农田用药时,由于没有计量工具,常私自增加药剂用量,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不仅浪费了财力、物力,同时还造成污染残留、病虫抗性增强等系列问题。

2科学使用农药的措施

2.1因病虫选购农药

首先要了解田间病虫害的发生状况,然后根据病虫症状对症选药,以免用药错误,影响防效,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

2.2严格防治指标,做到适期防治

农作物生长期间,随时都可见到少数病害和虫害。一见到田间有病虫为害就喷药防治,往往是不必要的,因为每一种病虫草害,都要达到一定的防治指标时才有必要用药剂防治,即使用药,也只能挑治。

2.3使用高效低毒或生物农药

田间天敌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收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麦田蚜虫,当田间瓢虫、食蚜蝇等天敌益害比在1∶80~100或蚜茧蜂寄生率达30%以上时可不施药防治,利用天敌即可控制蚜害;即使益害比失调,也应选用对瓢虫、食蚜蝇等天敌有较好保护作用的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或5%高效大功臣乳油等高效低毒农药对蚜虫进行防治。棉田棉铃虫、红蜘蛛、菜田甜菜夜蛾,可选用Bt、浏阳霉素等生物制剂防治,对瓢虫、草蛉、田间蜘蛛等天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3]。

2.4交替轮换用药,防止抗性产生

长期使用一种农药,病虫就会产生抗药性,造成防效下降。因此,不要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防效已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采用加大剂量的方法,结果药量越大,病虫抗性越强,继而再加大药量,造成恶性循环。要注意因地、因时、因病虫制宜,农户可根据防治对象买3~4种不同剂型和杀虫机理的农药交替轮换使用。

2.5严格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用在果树、蔬菜上

有的农民缺乏安全观念,错误地认为毒性高,效果就好,把严禁在果蔬及食用植物上使用的农药用于这些作物,从而造成人畜中毒的恶果。因此,使用农药一定要按照国家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规定执行,严禁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蔬菜、瓜果上使用,切不可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改变使用方法[4]。

2.6科学合理混用农药,遵循农药混用原则

农药合理地混合使用,具有防治多种病虫害、提高防效、节省劳力等优点,但农药不能随意混用,否则,不但达不到混用效果,还会引起作物药害和毒害加重。农药混用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混合后不发生不良的物理化学变化,对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可湿性粉剂不能与乳剂农药混用;二是混合后对作物无不良影响;三是混合后不能降低药效;四是混合后使用成本不会增加。

2.7严格农药使用浓度,防止抗性药害产生

在农药配制上,有的农民不相信推荐剂量,任意加大用药浓度;有的简单配药不用量具,数量不准,结果不仅浪费严重,而且使作物发生药害,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因此,要严格按照农药配制标准进行配比,大力推广应用超低容量喷雾技术。

2.8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采收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农作物最后一次施药时间距收获的天数,这是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防止残毒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间隔期收获,尤其是瓜果菜类,以防止人畜食后中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施在白菜、油菜上,其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7d,菊酯类农药喷施在果菜上,安全间隔期不少于7~10d,杀菌剂安全间隔期不少于5~10d。

3参考文献

[1]欧阳基,梁光浙.植保手册[M].南昌:江西科学出版社,1996.

[2]屠予钦,王仪.农药科学使用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

科学使用范文篇4

1农机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1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农业机械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机械使用,导致延误工期,影响工作效率。农业机械部件的故障主要发生在核心部件和零配件,农业机械的核心部件发生问题就会影响使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动机故障,发动机是农业机械的“心脏”,如果发动机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农机的正常运转,导致农机停止工作,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零部件的损坏问题,农机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基本都是在田间进行工作,时常会发生农机零件的损坏,应该进行及时的修理或更换,否则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农机发动机外表经常会布满大量的尘土和机油污渍,这些物质会对发动机表面的散热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高温,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造成机械故障率较高,特别是道路比较坑洼时,容易产生磨损或形成间隙异常,这样也会造成零件的松动,这些现象都是产生故障的主要因素。1.2农业机械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农业机械的使用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主要是由于操作者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掌握较少,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很多农民在操作农机时不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违规操作农机造成损坏的现象非常普遍,农机在正常工作时,人为原因的不当启停或缺少机油工作都会造成发动机的故障,农机的水箱缺水或长时间的工作得不到保养都会影响寿命,导致机械的损坏。很多农机的零部件长期损坏得不到及时更换,就会影响使用,在十分崎岖的道路运行会造成农机具的损坏。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农机操控人员不注意仪表的显示,由小隐患变成大毛病,最后出现严重问题,造成相关部件的报废,造成较重的经济损失。1.3农业机械的保养维护问题。道路环境问题和不及时保养造成农业机械的尘土淤泥较多,如果长时间的高温工作就会造成机械的使用事故,若对农具的养护不够及时就会造成残存的杂草和泥土存在于农机内部,清理不及时就会影响农机零件的寿命,导致零件生锈或过早损坏,为安全行驶埋下隐患。农机在农忙之后就会闲置在家中,如果没有车库就放置在院内,这样经受雨雪的侵蚀,对农机的零件造成严重影响。还有一些农民在加油时选择不正规的加油站,加注的燃油质量不合格,使燃油的燃烧不够充分,导致排气管道积炭堆积,这会使得排气管道变窄使排气受阻,造成发动机耗油率增加,出现过热现象,不利于发动机的使用和寿命的延长。

2农业机械的科学使用和保养

2.1对农业机械的合理使用。在使用农业机械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润滑油和燃油,检查螺栓与螺母是否紧固;在使用农机时,要加强安全意识,杜绝高温操作、超负荷与带病作业以及寒冷季节不预热发动的不正确操作行为;要注意农机的合理润滑,良好的润滑可以维持农机在工作期间的正常温度,防止杂质进入内部,保证各个零件在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配合,还要正确地对农机进行操作,不能超过机器所能承受的负荷,降低机器的磨损和发生故障的几率。2.2提高对农业机械器具的维修水平。由于农业机械维修工的维修技术水平不高,不熟练的操作会对零件部位造成损害,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要对维修工进行技术培训,必须熟练掌握维修技术。相关主管部门应该重点管控维修网点的技术审核与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对农机销售者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对农机修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保证其具有修理资质和专业上岗证。2.3加强对农机的保养。为了能够正常使用农机,一定要注重对农业机械的保养,这一点非常关键,首先就是要保证农机的清洁度,使用完毕后要将杂草杂物清理干净,防止机件发生锈蚀,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换油并检查是否需要添加润滑油,另外还要重点检查农机的各个部位,一旦发现问题必须查明原因并调整,确保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

3结语

科学使用范文篇5

迁入新校舍后,省委省政府投入一百多万元资金,为我校购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设备的管理和正常使用是保证教学秩序的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开学前,教务处组织班主任进行了一次统一培训,对于专业教室的电教设备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班主任和学员的执行情况。

上学期,我们配合学校开展的“双敬双爱”活动,要求学员爱学校、爱班级,珍惜爱护教学设备。对于机房和语音教室,我们综合部要求学员上课前穿戴鞋套进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首先做出表率。有的学员买不到鞋套,我们就组织统一购买。综合部的班主任还准备好塑料袋,为忘带鞋套的学员使用,通过这些细致的小事,使学员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一次电脑培训学习中了解到显示器怕阳光,下课后,我们就拉上窗帘儿,防止阳光的照射。电脑怕潮,我们就要求学员不要把水杯放在课桌上,以防损害我们的教学设备。每天班主任第一个进入教室打开电源,检查电教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放学后关闭电源,再次进行检查,然后才离开教室。

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是我们班主任的职责,学校把上百万的设备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责任重大,不但要学会科学合理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电教设备,更要加强对学员的监督和教育。

科学使用范文篇6

关键词:酒店实习生人力资源

近些年来,各级院校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需要,积极推行“2+1”或“2.5+0.5”的教学模式改革(即2年或2年半的时间在校系统学习,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因而,各级院校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已成为酒店服务员工的生力军,在一线部门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代表酒店参与了对客服务的每一流程。酒店使用实习生不仅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还可以提前进行人才储备。这样使得许多酒店纷纷走进校园,开展校企合作,接受大批实习生就职。学生通过到酒店实习,在真实的酒店氛围中能锻炼才干、磨练意志、开阔视野。酒店与院校合作,科学使用酒店实习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是一个能让酒店、学校、学生“三赢”的好途径。

可在实际操作中,较多的酒店却陷入了实习生用工的误区,某些院校强制性地盲目统一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导致学生怨声载道,严重的甚至出现了酒店、学校、实习生三方相互抱怨拆台等不和谐的局面。

1酒店使用实习生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1.1实习生对实习酒店的认同感低

不少酒店有排外现象,部分老员工认为实习生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实习生在人际关系上的某些“青涩”表现也会让他们嗤之以鼻,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老员工与实习生“划清界限”,给实习生一种难以接近和打交道的感觉。酒店某些领导认识上比较狭隘,认为实习生的实习期有限,实习期结束后实习生基本上不会选择继续留在酒店工作,因而对实习生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学生到酒店实习往往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实习之前他们大多对酒店和酒店工作寄予较高的期望,对酒店的方方面面有太多的渴求,当在实习中发现酒店服务上和管理中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与问题时,反应过于敏感,很容易对酒店产生抵触情绪。以上这些现实问题都会让实习生心理没有归属感,从而对实习酒店的认同感低。

1.2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实习生在酒店实习期间工作积极性不高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一是实习生待遇较低。酒店雇佣实习生大多通过院校或者有关中介进行,酒店通过向他们支付“管理费”(100—200元每生每月或300—500元每生不等的报酬)而获得他们在管理上的配合,这样使得实习生本来就不高的工资在扣除管理费后,能拿到的就只是“生活费”了;二是缺乏酒店实习的主观意愿。并不是每个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准备从事酒店业而意愿去酒店实习。许多院校在学生毕业前一年或一个学期统一安排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酒店实习是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业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这样,不管学生意愿不意愿,只要想要顺利完成学业,都必须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三是对酒店丧失信念。学生到酒店实习之前通过老师的教育对酒店有所了解,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技能与管理知识,以为会像老师们所讲的那样,只要能吃苦、能持之以恒、能树立客人意识,就一定会在酒店业这个“朝阳行业”里有美好前途。然而,到达酒店实习,他们大多做着最基层的一线服务工作,许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甚至有些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基本上被酒店的实际完全“颠覆”,倘若这时酒店仍对实习生能否发挥才能不予理睬,对实习生在实习中出现种种困惑、问题不做出正确的引导,片面的只是关心实习生能否吃苦、能不能做好一名服务员、是否“好用”等就很容易让实习生对酒店工作感到绝望,对酒店丧失信念。

1.3许多酒店一味的把实习生看作是廉价劳动力来使用

酒店招收实习生,可以达到降低人力资源运营成本的目的,这是许多酒店接受实习生最直接的动机。如果酒店只把实习生看作是一种便于管理的廉价劳动力,忽视对实习生的能力以及忠诚度的培养,缺乏针对实习生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机制,那么这样的酒店接收的实习生在实习期满后基本上是留不住的,实习生于酒店来说也就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而非进行人才储备和促进酒店管理完善等的有效途径了。

2科学使用酒店实习生人力资源

酒店在使用实习生的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学校、学生、酒店三方都有责任,特别是校企两方要不断地去调整观念,力争既要完成实习生实习目标,又要很好地发挥实习生人力资源的优势,做到“三赢”。

2.1学校方面

(1)考察实习酒店,签订实习生用工协议,为实习生谋求利益最大化。实习是各级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实习教学,应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以及不断完善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一方面,学校要认真考察和选择酒店,要选择那些既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日常管理体系又能针对实习生实习培训的高星级综合性酒店,来保证学生在酒店的培训与实习的质量,顺利完成实习目标;另一方面,学校要与酒店签订实习生用工协议,依法加强对学生在酒店培训与顶岗实习的保护工作。

(2)强化对实习全过程的管理。实习生在酒店的表现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出路。学校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不能将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完全推给酒店,要针对学生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保证实习的质量,必须与酒店配合做好实习生实习全过程的管理工作。①实习前——思想灌输,促成共识。实习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酒店某些通则的灌输非常重要。学校应采取实习动员大会、讲座或报告会等多样形式,让即将第一次上岗的学生们提高认识:做好吃苦的准备;激发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强化艰苦创业、从基层做起的思想;训练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树立“岗位成才”的信念等。②实习中——排忧解难,督促指导。学生抵达实习酒店上岗实习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不适应、新鲜感过去后的倦怠感、对酒店工作的困惑迷茫等系列问题,学校应针对每一批的实习生成立实习领导小组,为学生做好指导、排忧解难,敦促实习顺利完成。针对学生集中到酒店实习的这一情况,还可以派一名带队老师第一个月驻店协助酒店工作,使学生尽快熟悉酒店环境和岗位职责,帮助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学生适应期过后,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每月或每2月派专业指导老师到酒店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解决实习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此外,建立实习酒店学生干部“反馈机制”,学校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实习动态,及时有效地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途径。③实习后——总结表彰,跟踪成长。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一名实习生就实习阶段的体会与反思撰写实习报告或实结;及时表彰优秀实习生,通过表彰,达到鼓励先进,激发其他学生从优秀实习生的榜样中得到启发、教育;学校与酒店保持联系,跟踪学生在酒店的成长过程。

2.2酒店方面

(1)制定长远的实习生使用计划,提前实施人才储备战略。人才是酒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未来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来源之一就是这些掌握一定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各级院校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酒店实习恰好提供了让酒店与其未来人力资源有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酒店应充分利用这一次提前进行人才储备的机会,让实习生高质量的完成实习任务,毕业后还意愿继续为酒店效力。酒店对实习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避免短期行为,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考虑,酒店可依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与院校签订稳定的实习生轮换合同进行长期合作。公务员之家:

(2)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的管理。酒店实习生资源是酒店的一种特殊人力资源,实习生自身的优势决定了他们是酒店人才储备的方向,但有些实习生在心态和认知上存在偏差、社会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也是酒店在使用实习生过程中经常抱怨的问题。有效地管理实习生,扬长避短地为酒店所用是许多酒店面临的共同问题。①强化对实习生的培训。就服务而言,客人并不关心到底是酒店正式员工还是实习生在为他提供服务,然而服务质量的优劣,却都代表着酒店。因此,酒店的培训部门要有专门针对对酒店的岗位职责、员工行为规范、岗位技能等不太熟悉的实习生的培训体系。将培训落到实处,重视培训效果,做到事事有标准,在酒店老员工中选用优秀服务员让实习生人人有师傅带,让实习生从业务技能到心理素质都得到锻炼。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要结合实习阶段分期推行:实习初期着重培养实习生认同酒店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方针,树立酒店服务意识,与酒店建立同等的价值观;实习中前期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用制度来规范他们的服务标准;实习中后期,在巩固和熟练操作的同时,向个性化服务延伸;实习末期,可引导一些能力较强的实习生站在酒店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突发事件。②重视对实习生的心理辅导。从享受服务到服务他人,从学校里的随心所欲到酒店的条条框框,从熟悉的校园到陌生的酒店,从单纯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规律的学习生活到轮班、倒班与随时听候的加班等这些问题很可能会给实习生带来不少心理上无法排解的问题。酒店要重视实习生,预计、理解并有效地开导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实习生的专管人员和实习部门直属上司要多关注实习生的心理状态,发现不对苗头时要主动找实习生谈心并加以引导。③人性化管理实习生。酒店是大多数实习生接触社会的第一站,他们对社会认知的不足,角色定位的不准确,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面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无所适从等都会对他们的工作状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酒店不应一味地指责、埋怨,要多一些表扬、鼓励和关怀。尊重和理解实习生,对实习生以情感人,以情留人,多组织一些实习生座谈会,了解实习生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并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解决。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实习生对酒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帮助实习生设计自己的酒店职业发展规划。不少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怀揣着对酒店的憧憬,梦想着西装革履的高星级酒店工作和生活,但在对客服务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酒店管理者要以情感管理为主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树立酒店职业规划意识,对酒店职业生涯作出理性思考,为他们的酒店职业发展规划尽可能多的做出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明确未来的出路。

参考文献

[1]仪孝法.关注酒店实习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N].中国旅游报2009-6-29.

科学使用范文篇7

一、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

1.1学具存放有序。

1.2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如开始学习10以内加法3+2=5时,学生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放,只摆了5根,体现不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就拿着小棒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17时,不少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8根,再数出9根,我这样启发学生,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7呢?学生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8凑成10,很快发现了进位加法的方法,课堂教学效率高。

二、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学具

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我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7”、“7>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或“>”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或“>”符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索的好习惯。

教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师手中的教具和学生手中的学具一起动起来。我曾经这样引入一副信息窗:“小朋友,一年级和二年级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谁想去参加啦啦队?大家参加啦啦队的时候,不光要为他们加油,还要仔细观察看看谁知道的多,提的问题好。”接着,我利用投影仪把信息窗展示给大家,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画面,随后找到了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再比如,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用一个布袋把要认识的东西装进去,藏在桌子下,上课时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随后我拿出装饰精美的口袋,接连掏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让学生认识,为了进一步区分它们的特征,我拿起一个长方体边看边摸,边故意作出神秘的样子说,这个长方体藏着很多秘密,看谁先找出来,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很快找到了物体的特征。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为学生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三、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四、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

科学使用范文篇8

关键词:媒体;教学;理性认识

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媒体技术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展现了其神奇功效,为当代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已经深入广大教育领域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力。当前,在应用媒体技术手段时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片面追求形式而丢弃教学根本的现象。因此,我们应开始理性思考媒体技术用于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小学教育是使用媒体手段较多的领域。本人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在媒体运用上呈现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使用媒体阶段,在此阶段,本人被多媒体软件神奇的功效所吸引,狂热学习并用于课堂教学;第二阶段是媒体应用阶段,利用一切机会应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包括制作PPT,录制音频、视频,开发小软件等;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是理性认识阶段,认为媒体技术运用不能只求形式而忽略传授知识本身,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媒体技术运用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已,千万提醒自己不要因媒体本身而过分追求使用媒体,应一切以教学目标实现为根本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选择媒体呈现的形式与内容。以下是本人在运用媒体教学时的理性思考。

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存在的问题

1.重媒体形式,轻教学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媒体运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忽略了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无本之木。但是当前教育机构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衡量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导致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形式,过度使用媒体,学生在听课时如同看一场美国大片,在眼花缭乱、惊心动魂之后,留下的只有媒体展现的片段,而对课堂整体内容把握不准、不全,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重“观众”喝彩,轻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不能单纯追求满足学生兴趣,在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行进的过程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应充分发挥出来。媒体只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履行教师职责,而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知识素养、对问题独特的看法等,只有在语言(包括形体语言)交流中才会让学生感受,让学生同化。另外,在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更加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诱导。本人有一次失败的课堂教学,其内容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在备课时花了大量的精力,在PPT里面运用了许多中国山水画、Flash动画、视频、声音等媒体元素,自认为效果会不错,在讲课过程中将媒体展示代替了自己的讲解。课后本人很有信心地问了几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反应效果很好,然后我又问了几个课堂中涉及的难点问题,如为什么相对于在行进中的船,岸上的山是后退的?学生的回答让我惊讶:“我在看动画时山就是在后退。”

3.重演示效果,轻诱导与互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后,通过师生不断地互动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其互动的过程就是将教师的知识、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课与互动过程中感受教师的人格,并从教师人格所折射出来的对知识的理解。简单地说,人是“活”的,而媒体手段是“死”的,将媒体用“活”其实就是用媒体辅助教师授课。

4.重媒体堆积,轻搭配设计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如果教师单纯依靠媒体,过分追求媒体来完成教学目标,就可能导致媒体堆积,媒体元素简单搭配。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学会选择不同媒体的展现形式、不同的展现手段和不同的展现时期,而且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媒体元素。当然,如何依据不同的因素(教师、学生、环境、内容等)选择媒体的表达方式是一门艺术。

二、如何科学理性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媒体的辅助功能,解决媒体运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重新审视媒体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认识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方式

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如实验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而媒体教学只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这种准确的定位会帮助教师将思想观念转变到学生始终是学习主体,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正确的教学观念上来。以物理教学为例,让学生了解、掌握并运用物理知识、理论原理,必要时能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完成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实验教学与媒体教学,这两种教学手段确实能有力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但是缺乏优秀教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两种手段将失去功效。

2.从教学设计着手,科学搭配媒体

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高质量的课堂来自高质量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客观上讲是以教学目标实现为导向,教师精心策划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学过程的每一项工作进行细致安排。从主观上讲,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教师本身的人格、气质与魅力,还需考虑学生的基础条件与潜在需求。对于客观的教学设计,在使用教学手段上要把握好手段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对于主观的教学设计,在媒体等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更需谨慎,要洞察媒体手段与教师的契合程度,所选择的媒体手段能恰到好处地展现教师的个性人格,也需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学设计不仅要体现在教学环节的落实上,更应体现在与教师、学生的契合度上。

3.教学效果是检验媒体手段实现效

果的最佳方式不论设计得自认为多么科学合理的课堂,也不论自认为课堂效果如何有效,其最好的检验方式是评价教学效果。一堂运用了大量媒体技术的讲课,一堂被学生不断喝彩,也被同行称道的讲课,到底是好是坏,只有检验结果后才能下定论,这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我们可以设计一份包含有本节课重点、难点内容的课后测试试卷,供使用了媒体教学和没有使用媒体教学,且教学内容相同、学生基础相同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测验。如果使用媒体教学的班级测验出来的成绩好,则说明媒体手段实现效果好,反之则差。

总之,我们要正确、理性地使用媒体教学,勿为媒体而媒体,成为媒体的奴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合理选择媒体教学手段,科学搭配媒体教学元素,成为媒体教学的主人,真正发挥媒体教学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红梅,马晓华.对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理性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17):62-63.

[2]曾海文.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的思考[J].新世纪论丛,2006(2):37-38.

[3]肖年志.对整合课的基本特征和评价要素的理性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3):65-67.

科学使用范文篇9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鲁科字[2019]66号)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市级1+5新旧动能转换(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聊财教[2019]40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以下简称科研设施与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增强创新活力,激发创新潜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券面向本市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以下简称使用方)无偿发放,用于补助其使用共享科研设施与仪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购买科技创新服务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撑创新创业的普惠性激励政策。

第三条我市用于创新券的资金从市市级1+5新旧动能转换(科技)专项资金中安排,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创新券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循广泛引导、公开普惠、科学管理与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实施创新券工作。市科技局负责创新券的政策制定、决策指导、资金拨付、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研究确定创新券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市财政局负责创新券资金保障等工作。

第五条市科技局依托“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以下简称省仪器设备网)和省创新券管理服务平台,必要时设立市创新券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创新券网上在线发放、审核、统计分析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创新券使用管理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可由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协助完成。

第六条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本县域内中小微企业、创业(创客)团队及科技服务机构的入网审核、政策宣传、创新券初步审核、统计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协助开展经费使用监督等工作。

第七条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负责为入住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协助申请和兑付创新券等工作。

第三章支付对象、范围和补助标准

第八条本办法所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注册地在市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具有健全的财务机构,管理规范,无不良诚信记录;

(二)与开展合作的科技服务机构之间无任何隶属、共建、相互参股等关联关系。

第九条本办法所支持的创业(创客)团队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不具备法人资格,还未注册企业;

(二)入驻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三)创新项目需具有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所需的检测、试验、分析等研发工作。

第十条市行政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创业载体作为科技创新服务供给方(以下简称供给方),必须按规定在省仪器设备网注册成为会员,对外开展相关科技创新服务。

鼓励企业等其他科技资源集中的单位在省仪器设备网注册成为会员,使用创新券对外开展科技创新服务。

第十一条创新券的支持范围是供给方依托科研设施与仪器为使用方提供检测、试验、分析、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研发设计、标准制定等科技创新服务。

按照法律法规或者强制性标准要求开展的强制检测、法定检测以及生产性常规检测、批量检测、产品质量抽检、环境检测等非科技创新活动,或已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基金、专项)或其他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技创新活动不纳入创新券支持范围。

第十二条创新券补助标准:对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科技创新活动发生的费用,省财政给与使用方60%的补助;对依托本市供给方进行检测的使用方,在省补贴60%补助的同时市财政再给予30%的补助。同一企业或团队每年享受省、市补助合计不超过65万元。

第十三条鼓励市内供给方协助中小微企业及创业(创客)团队依托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积极进行各类科技服务,对市内供给方,按符合兑现条件服务合同额的5%给予后补助,同一供给方,年获补助总额不超过50万元。

第十四条鼓励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采用融资形式租赁通用性、专业性的科研仪器设施,纳入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面向社会有偿服务。对服务成效良好的,给予租赁费用10%的补助或对外提供研发测试服务费用20%的补助(二者取较小额度)。同一机构每年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

第四章使用与兑付

第十五条以财政性资金为主建设的供给方依托省仪器设备网对外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可以根据人力成本等收取服务费,并按照人力成本补偿和非盈利性原则收取材料消耗费和水、电等运行费。

供给方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所得收入用于弥补上述人力成本、材料消耗费和水、电等运行费后仍有盈余的,可按单位横向课题经费进行管理,或参照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相关分配政策,用于奖励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科技人员及团队。

第十六条供给方是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责任主体,要健全完善创新券使用管理服务管理制度,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服务工作,并在仪器设备网公开科技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收费标准、服务电话等信息,保证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保护使用方形成的知识产权、科学数据和技术秘密。

第十七条供给方科技服务活动完成后,须在一年内申请兑现,逾期不予受理。时间计算以服务合同约定完成时间为基准。如合同提前完成,可提前申请兑现。

第十八条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使用方登录仪器设备网并注册成为会员,即可获得创新券使用资格。

第十九条使用方通过仪器设备网预约使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与供给方协商在线下完成服务后,在网上提交服务合同、发票、服务结果证明(检测试验分析活动还需提供科技创新相关证明)等材料,在线打印创新券。创业(创客)团队由入驻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统一提交材料。

第二十条创新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买卖,不得重复使用。省级创新券每月兑付一次,自科技创新服务完成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在省行政区域内实行通用通兑。创新券兑付程序是:

1、使用方应于每月前7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县(市、区)科技局提交前期已经使用的、加盖单位公章及县(市区)科技局公章的创新券,并报送至市科技局。

2、市科技局在每月的第8至12个工作日内审核兑付申请材料,在线提交兑付审核意见和兑付申请表。

3、省科技厅将在每月的第13至17个工作日内将兑付资金拨付到使用方。

第二十一条市科技局每月将审核后的创新券进行汇总,连同兑付申请表,加盖公章后寄送到省科技厅。

第二十二条对服务制度健全、提供服务量大、用户评价高、综合效益突出的供给方,省科技厅按其上年度实际服务的创新券总额的10%-30%给与奖励补助,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按10%、20%、30%三个档次进行补助,同一供给方每年最高补助200万元。市财政给与1:1配套奖励。

奖励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奖励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科技人员及团队,也可用于科研设施与仪器的运行维修维护、升级改造、分析测试技术及方法研究,临时聘用人员补助及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等。

第二十三条市科技局每年分批次组织本市创新券兑现工作,负责对创新券兑现材料进行审核,经公示后,由市级财政局拨付资金。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供给方和使用方应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申请、使用创新券,如实填写网上信息、提供相关资料,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市科技局将对各县(市、区)和供给方创新券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不按规定公开开放信息、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券使用效率低的县(市区)及供给方予以通报,并在新购仪器设备、申请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及创新平台等方面予以约束。

第二十六条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创新券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飞行抽查。对创新券使用中有弄虚作假、以不正当手段套取补助资金或奖励资金等违规行为,给予以下处理:

(一)追回被套取的资金,将不良记录纳入科研诚信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二)3年内,取消使用方使用创新券资格或供给方享受创新券奖励资格;

(三)对违规的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专业化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给与一年黄牌警告,停止经费支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给与摘牌。

(四)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第六章附则

科学使用范文篇10

从另一方面考虑,国有矿产资源又长期被廉价或无偿使用。我国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平均费率为1.18%,而国外与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性质基本相似的权利金费率一般为2%-8%。大量事实已经证明,资源无价或低价是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根本原因。

因此,为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合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弥补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及治理污染的财政支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价值,以及保障矿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推动我国环境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即科学制定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标准。

一、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内涵

1、矿产资源是有价值的。劳动价值论下的资源价格只承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不承认自然资源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事实上,资源的价值构成不仅包括劳动价值,还应当包括资源自身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矿产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劳动创造财富的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其被开发利用时,也和土地、水力以及其它资源一样,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由于矿产资源本身具有价值,故矿产资源的使用和转让必须在有偿的原则上进行。

2、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法律依据。根据198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矿产资源法修正案》,我国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这是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借鉴国外矿业权管理的成功经验而建立的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法律制度,它有利于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资,有利于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法》第5条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根据1998年国务院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对由国家投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矿业权有偿取得的费用由矿业权使用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业权价款两部分构成;对不是由国家投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矿业权人只需缴纳矿业权使用费。

3、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过去,一直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看成是完全同等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包括国家与经济部门、经济部门与经济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是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差别的,因而一直实行“无偿占用”、“无偿调配”、“统收统支”。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地质勘探部门属全民制部门,对探明的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这就表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部门与部门、企业与企业以及部门、企业与国家之间都还存在经济利益差别,因而必须建立和实行商品交换的关系,以正确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4、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可以将地质勘探工作、地质成果同经济效果、经济责任、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地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将探明的储量作为商品,并实现它的价值,就必然要求按商品生产的要求去组织生产,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探明并提供国家和厂家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否则储量就卖不出去,创造的价值就不能实现,生产的劳动消耗得不到补偿。这样就可以促进地质勘探部门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勘探经济效果,高质量地寻找和探明更多为社会所急需的矿产储量。同时,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可以促使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因为矿产资源是花钱卖的,浪费资源就是浪费投入的资金,企业就会蒙受经济损失,矿山企业为了补偿这笔资金的投入,获得期望得到的利润,就必须自觉地爱护资源,使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升值,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挖掘资源潜力,寻找和探求新的补充资源,扩大储量范围,保持矿山生产的后劲。

5、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明晰矿产资源的产权,确定矿产资源的价值,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矿业权制度,对于保障矿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国家是矿产资源的所有者。

二、现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主要体现为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和矿业权使用费等,这些制度是我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矿产资源的长期无偿开采,现有制度的存在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相对于矿业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效果,我国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维护;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浪费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矿山企业间的“贫富悬殊”现象更加突出等。

1、我国于1994年开始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当时设立的初衷是弥补勘探投入不足,其中只有20%用于环境保护。我国目前所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偏低,不足以弥补矿产资源的机会成本损失,不利于矿区环境保护,不利于矿产资源的持续利用,不利于防止国有资源流失等。

2、资源税设置的初衷是为调节从事资源开发的企业因资源本身的优劣条件和地理位置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然而,过低的资源税税率没有起到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使资源的价格背离价值;以资源销售数量为资源税征收依据,造成企业对已开采而无法销售或自用资源不付任何税收代价,间接导致企业不顾矿产资源积压和浪费而盲目开采。

3、探矿权使用费按占用土地面积计征,符合国际通用的矿地租金标准,不过,我国目前收费标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也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4、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税费标准基本没有计入环境成本,企业“外部性”问题基本没有解决,重开发,轻保护,治理赶不上环境的破坏造成多数矿区环境恶劣,给当地群众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治理资金与投入相差甚远,矿山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5、现行矿产资源收益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重复的地方。收益的主要表现形式--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两者的法律依据是重复的,都是矿产资源有偿开采性质的权利金。两种同样性质的财政税费并行,对政府、对企业都是一件尴尬的事。这种税费并存的形式不仅给矿业企业增加负担,更主要的是资源税留给地方财政、补偿费与地方分成等现象并不能完全体现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利。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补偿费收费标准偏低和收费形式重复。而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国家出台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时,正值矿山企业效益不好,尤其是国有矿山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考虑到企业承受能力,制定了较低的收费标准。这样的收费标准对国有矿山企业恢复生产,摆脱困境起到了重要扶持作用。而目前,随着全球能源供应形势的转变,矿山企业开采存在着高额利润,收费标准过低必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显现。

三、科学制定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的建议

1、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

我国要摆脱目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应从改革资源的低价使用入手,在全面实现资源有偿使用的基础上,稳步实施资源价格改革,将矿产资源补偿费调高到合理标准。

(1)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可以制止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流失。

矿山企业开采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的过程,也是消耗矿产资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丧失了被消耗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矿山企业取得了所采出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被采出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从国家转移到矿山企业。为安全采矿,矿山企业还必须保留部分矿产资源不采出,这些不采出的矿产资源也是对国有矿产资源的消耗。根据等价有偿原则,矿山企业应向国家支付所消耗的矿产资源的等价货币。因此,矿产资源补偿费实际上就是矿山企业为购买所消耗矿产资源所支付的生产成本。

现行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仅把矿产品销售收入--采出矿产资源的价值--而不是资源实际损失价值,作为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计征依据,损害了国家的财产权益。同时,在当前矿产品大幅涨价的情况下,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取标准却基本没变,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产权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解决收费低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提高矿权价款或增加矿权使用费来实现,而应当通过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从根本上制止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流失。

(2)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可以弥补国家探矿使用费不足。

矿产资源补偿费无论从其征税的初衷,还是征税的用途都是为了弥补国家勘探投资的不足。《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60%~80%用于资源勘探。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将更加有利于保障矿产资源勘察工作,弥补国家探矿使用费不足的缺陷。

(3)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可以弥补生态补偿资金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促进矿山企业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环境有偿使用的重要政策。《矿产资源法》第32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开采矿产资源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在国家统一行使环境保护和治理职能的基础上,由矿山企业负担合理比例的生态环境整治费用,将弥补生态补偿资金不足的现状。

(4)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可以提高矿产资源使用效率。

近年,中国经济进入到资源约束的新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资源巨大消耗给经济运行带来沉重负担,能源短缺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改革资源的廉价或无偿使用制度,在全面实现资源有偿使用的基础上,稳步实施资源价格改革,合理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让资源的开采、利用在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下突破瓶颈,迈向科技化、集约化的新型发展之路。

2、合并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现有资源税按量征收,造成大量采矿企业“采富弃贫”,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税实行“比例税率”,没有考虑成本价格和市场供需,不利于维护国家财产权利和企业的实际利益;资源税全部留给地方,不利于国家统一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有重复收费的嫌疑,不利于吸收外资。因此,建议国家在适当的时候取消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建立国际通行的权利金制度,并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调整利润分配。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高风险和高回报共存,通过所得税调节矿山企业利润分配,不仅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可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从而实现对矿山企业因资源条件不同产生的级差收入调节,

3、实行矿产资源勘探成果有偿使用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勘探成果有偿使用制度是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一个构成部分。现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中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根据规定是补偿国家出资进行矿产资源勘探的费用,由于目前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地补偿,因此建议:在沿用由国家出资组织专业地质勘探队伍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将探矿权通过招投标和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给从事矿产开采的企业;探矿权获取费用可以计入矿产企业的投资费用,像固定资产折旧一样纳税;国家垄断矿业权一级市场,并建立矿业权储备制度;对已经形成但尚未被占有的矿业权,一律招标拍卖出售;妥善处理各类单位无偿占有的矿业权,经评估后全部进行资产化处置,向国家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

4、法律保障

矿产资源与土地不同,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并经采矿权人开采后,矿产资源不复存在,出让采矿权与出让矿产资源所有权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未来有关资源利用的法律架构应以如何维护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利益为核心,而不是停留在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是否可以出让的问题的无休止讨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