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3:01:35

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范文篇1

对错误不置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注意了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保护和培养,评价时对学生随意否定、随意批评的现象减少了,这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确实发生了改变。但在教学中特别是在科学课堂评价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认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一些不恰当的操作方法,或因无意疏忽,或是有意回避,却往往一笔带过或不予评价。无意疏忽暂且不去讨论,有意回避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当场给学生指出错误会使学生感到难堪,会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造成伤害,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违背的;二是认为在课堂中随着教学的进程学生会自觉认识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其实这种看法具有很强的片面性。我在教学《水的三态与天气》一节时,就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在回答“霜的形成”时,有一个明显的认识上的错误,认为霜是由露水凝固而形成的。正是基于前面的两点考虑,我没有对他的回答立刻予以评价。结果我在这堂课结束后的学生一次讨论中,却发现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理由是“老师都没有说这是错误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学生囿于认知水平,对“正确”与“错误”的认识,一方面来自媒体或实践,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教师的评价,而教师评价的作用尤其明显。一笔带过或不予置评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最终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显然是与我们不予置评的初衷相违背的。

“泛泛而评”

即对学生的评价停留在表面上,多是一些概念性的、空泛的词句,用来评价这个学生可以,用来评价另外的学生也同样适用。这种评价粗看好象无可厚非,但细细思考却常常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它没有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比如我们对学生观察行为的评价,常常用的是“很好”、“很认真”、“很仔细”之类的套话。而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每次都有一些具体的目标,说学生“很好”,有哪些具体体现?评价学生观察“认真、仔细”,他(她)又有哪些其他同学没有观察到的内容?恐怕我们在评价时不“细”一点,不落到实处,可能评价的激励作用是发挥了,但评价的指导性、发展性就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泛泛而评”也不现实,因为我们不可能对学生的每次评价都去“刨根问底”,我们要做的是“减少”。要减少这种“泛泛而评”的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就要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评价的指向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这个目标可能是一堂课的目标。也可能是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评价要有一个清楚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评价?要有侧重点,要尽量做到“有血有肉”,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教师希望学生达到的高度来进行指导性的评价。要通过评价使被评价者和其他学生知道自己做得怎样,还应该怎样做。切忌空洞评价,为评价而评价,使评价真正发挥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科学评价范文篇2

【关键词】邓小平;;科学评价

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如何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该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到正确评价的历史功绩,客观分析晚年的错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教条式对待思想的错误做法和个人崇拜观念依然盛行。另一方面,彻底否定的历史功绩和个人地位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这样的历史关头,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主持起草并经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历史决议的方式,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领袖功过是非的评价,进一步肯定了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不但为正确对待历史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中国进一步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意义。

一、正确评价的重要性

评价“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1]思想是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武器,是指引他们团结奋进的行动指南。在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在世界上站立了起来。随后便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开始探索适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原先那种极度贫困落后的面貌。在上述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有着不朽的历史功绩。科学评价有着极端的重要性。第一,它关系到党和国家历史奋斗的成就问题。伟大成就和思想理论,是党和人民事业,人民革命斗争的结晶,否定及思想就是在否定党的光辉历史;第二,它关系到党的团结、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安定。邓小平指出,不提思想,对的功过评价不恰当,势必民心混乱,导致国家政治局势不稳定;第三,这关系到全党全中国的发展事业。思想是一个新时代的精神典范和重要基础,它推动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它是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切实维护这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对的科学评价

(一)实事求是地摆正的功过。实事求是是评价人物的重要原则,邓小平坚持了这一原则来评价,他多次强调:“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2]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邓小平指出,的功绩是长远起作用的因素,他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从战争混乱的年代走向幸福生活的时代,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的智慧结晶,它指引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发图强。晚年所犯的错误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是微不足道的,他的过错与“”的罪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邓小平特别指出:所犯之错,是一个整体的过失,而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过去的各种错误固然与领导人的思想和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也受到一些不好的风气和思想的影响。也因如此,我们更不能因为一些人借同志所犯的错误之名,否定他的历史功绩,玷污他的崇高形象,丑化思想的旗帜。正如邓小平所言:“对同志晚年错误的批评不能过分,不能出格,因为否定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意味着否定我们国家的一段重要历史。”[3](二)恰如其分评价晚年的错误。邓小平曾说过,评价是需要一个原则的。在谈到批评的错误时,他认为还要加上“恰如其分”四个字,也就是说要更加客观、公正、理性、综合地来研判,不以小见大,不能夸大的错误而忽视了他的成绩。所谓恰如其分,就是说,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一方面,切勿把所有责任全揽在身上,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在分析党在历史上所犯错误的责任问题时,犯的错误是在历史发展和创新中不可避免又灾难深重的错误,这些错误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伤痛和苦难,要负主要责任,但中央其他领导人也有责任,不要造成一个印象,好像别人都是正确的,就唯独一个人不正确,这不符合事实。另一方面,中央一些领导人也应该承担责任,不应该认为所有问题都是一个人提出来的,而无视别的领导在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消极作用。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我们需要总结教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分析解读,不能过度批判某一个人,这不仅会抹黑,同时也会抹黑整个党和国家。(三)把思想与晚年的错误区分开来邓小平指出,需要对个人生活、工作、思想方面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思想。一方面,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它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出来的理论。也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新的伟大胜利,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长期卓绝奋斗在实践中形成的。晚年的过错就是违背了他提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将其“智慧的思想”和“晚年错误的思想”作了科学的区分。另一方面强调要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不论马克思还是列宁都会犯错误,正是这些教训强化了其思想的力量,使其能够发展前进。因此,思想的范围,它并不包括的晚年错误思想,而是思想之外所衍生出的“经验”。邓小平坚决地批评了借口晚年的错误而从根本上否定、否定思想的错误倾向。指出正是因为我们遵循了思想,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思想这面大旗不能弃,否定思想的伟大,我们必将犯更大的历史性错误。显然,对思想的分析一定要客观、全面、深入,这不是仅牵涉到本人的原则问题,也同我们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这段辉煌的历史息息相关。

三、历史启示

(一)用唯物主义的态度评价领袖。马克思主义认为,凡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要以条件、实践和地点为转移。这就要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重历史和事件的统一。人的活动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不全面把领袖人物的活动联系起来而是孤立地评价一个人,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必然是荒谬的,在一些人看来,伟大人物的思想、行为、语言都应该是正确和推崇的,这种盲目认同的观念也是以“神”而非“人”的标准来苛求领袖人物。然而,一个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而后人要做的应该是反思犯错误的根源所在。邓小平对的评价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选择,随着中国发展到一定时期,对历史领袖人物的评价是客观需要的,因为它是处于历史重大转折关头的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最根本的并不是对某个领袖个人的评价,而是是否将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科学务实的态度转入正轨的历史选择,以科学理性评价联系事实为出发点,从其一生的历史作用和意义上来说,并受到一定的历史条件制约,应当恰当地评价领袖人物的是非功过。在评价的过程中,邓小平立足于党的历史、党当时的历史条件,充分肯定了的伟大历史功绩,客观地评价了,第一是有功的,第二才是过。他提出:“对于错误,包括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4]邓小平同时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5]从当时历史复杂的背景和缺乏发展经验的因素来看待的悲剧,我们才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有力反驳了针对思想和经历的指责和非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研判历史重大人物的功与过,并非是他给后人带来了多少物质需求,而是他们是否在前一代人的基础上为后人提供了多少新的历史条件和基础。正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真理,根据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事实,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对同志作出了客观科学的评价,从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于领袖人物评价树立了光辉典范。(二)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评价伟人。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去看待的一生,这是客观的选择,邓小平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邓小平站在民族的高度,十分客观地指出:“没有也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哲学家。特里尔曾经说到:只有罗斯福和列宁才能与相提并论。这样的评价并非夸大其词。因为,当我们回顾一生的传奇历史中,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巨大的困难和辉煌般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只有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才会孕育这样的奇才、伟人。的思想不是他独有的思想,而是在同中华文化思想和世界文化的汲取中形成的,是关乎国家和人民事业孕育出来的精华。邓小平提出:“必须以国家民族的高度去客观评价本人及其思想,时时刻刻都要铭记在中国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时刻都不能动摇思想的伟大旗帜。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强大力量和伟大旗帜。”(三)无产阶级政党要勇于自我批评。早期,中国古代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认清自我才能真正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列宁指出:“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就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6]伟大领袖曾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7]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维护党的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无数次重大挫折和反复自我批评,不断完善在革命运动中的问题,不断推动着中国革命胜利走向新征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从事社会发展这一伟大的征途中,错误是难以避免的。这些错误是处于党和国家领导地位的党的领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然而,观察其犯错根源时,无产阶级政党对这些失误包括党的领袖所犯的错误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刻揭露和批评,也就是党进行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那么,我们党和党的领导人应该以何种方式来批评和揭露历史伟大领袖的过失呢?对此列宁认为:“公开承认错误,揭露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这就是党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才是教育和训练阶级,以至于群众。”[8]但是,我们必须认清,党的领袖威信和思想是必须维护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领袖的“威信、影响和经验乃是党、阶级和人民的宝贵的财富。”[9]“对于领袖的爱护——本质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利益的爱护。”[10]

参考文献:

[1][2][4][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9,344,301,11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4.

[6][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7]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5.

科学评价范文篇3

一、当前考察、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形式存在单一性。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评价干部偏重于届中考察和换届考察,而注重平时的动态性考核不够。

2.考评内容缺乏层次性。考察评价干部主要是看其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内容,但究竟怎样来衡量,如何评定等次,还没有明确的尺度。

3.考评范围存在局限性。一是偏重于对被考察对象八小时以内工作表现的考察,而对其八小时以外的社交、生活和家庭情况的考察重视不够,因而在考察的时空上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盲区;二是偏重于听取被考察对象的同级或上级的意见,而找其他普通群众尤其是社交圈、生活圈中知情者了解情况不够,因而在考察载体选择上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偏差;三是偏重于对被考察对象人所共知的表面现象的考察,而对一些深层次的比较隐秘的问题甚至是已经反映出来的问题线索的调视不够,在考察层次的把握上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误区。

4.考评方式缺乏灵活性。目前,考察评价领导干部,通常采用的是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个别谈话和座谈等方式。但是,这些方法对所有领导干部考察都是一个模式,千篇一律,很少根据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以及在考察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区别不同的对象,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方法调整。最为明显的问题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偏重于静态考察,有的甚至采用的是“宾馆考察”,而缺少实地的、跟踪的动态考察,使考察者对领导干部情况的掌握以及最终的评价比较肤浅,缺乏深度,考察材料因此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5.考察主体缺乏专业性。考察干部质量的高低与考察主体的自身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目前的干部考察工作来看,考察的主体是组织部门,组织部门几乎承担着全部的考察任务,组织部门既是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具体的实施者。要搞好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考察评价工作,仅靠组织部门显然是不行的,因而在开展干部考察工作时,都从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人事和审计等部门抽调了一批同志参与考察工作。尽管所抽的是各单位的骨干,但由于平时缺乏必要的培养和专业训练,无论是理论水平、谈话艺术,还是相关的业务知识等基本素质还不能适应考察工作的需要。

6.考察责任缺乏制约性。从考察责任上看,“有考察,无责任”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

二、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察、评价科学机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干部考察评价机制不健全、不科学,是导致选人用人失真失察的一个重要原因。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干部考察、评价机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与《条例》相统一原则。必须以《条例》为准绳,以《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已经建立的干部考察评价机制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之能充分体现《条例》的要求,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

2.坚持整体性原则。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干部考察评价机谈,主要是召开座谈会进行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问,主要是深入基层访问群众,听取他们对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评价,主要是检查组根据党委(党组)的汇报、查阅的资料和收集到的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材料。检查中,要充分让事实说话,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两个结合”。

“四个坚持”即:1.坚持让档案和文字材料说话。一是查阅被检查单位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文件通知,领导干部尤其党委(党组)成员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的记录和读书笔记;查阅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记录,看是否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二是查阅研究干部工作的部务会,党委(党组)书记办公会、党委常委(党组)会议记录,看是否按程序办事(是否有减少程序或颠倒程序现象),是否有违反“十不准”纪律现象;三是查阅提拔人员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任职前公示(包括群众来信反映问题的调查核实情况)、征求执法执纪部门意见等方面的资料,看对提拔对象的条件、资格、德才标准把握如何;四是查阅有关干部任免文件、机构设置(含机构的级别、领导职数)、领导班子配备等,看干部宏观管理情况。2.坚持让干部群众说话。深入实际,到基层企、事业单位走访干部、群众,幸访人大、政协部门负责同志和离退休老干部,多层次、多渠道听取方方面面对党委(党组)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情况的反映。3.坚持让新提拔干部说话。查阅年度或届中、届末干部考核情况,寓检查于考核之中,随机对新提拔干部进行考察,了解其素质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作风等情况,看其是否适应岗位需要,群众的满意程度,以此来鉴定党委(党组)选人用人的质量和效果。4.坚持让典型事实说话。在检查中,要注意发现典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同时,对一些典型案件,要及时解剖,予以通报或曝光。

“两个结合”即:1.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除每两年一次集中检查以外,要采取不打招呼,不事先通知的办法,进行经常性的突袭式检查,防止出现临时包装,应付检查,搞形式主义的现象。2.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对下级党委(党组)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应进行全面检查,对选拔任用干部数量较多,干部群众反映较大,与领导关系密切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

三、建立有利于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检查评价体系运作的保障机制

1.强化《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与宣传,增强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选人用人的决策权在党委(党组),关键在“一把手”,因此,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核心在于各级党委(党组)主要成员能够全面了解掌握《干部任用条例》内容,准确把握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规定程序和主要环节。要澄清《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是“组织部门的工作”的模糊认识,要抓好党委(党组)成员,尤其是“一把手”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工作。组工干部是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具体执行者,必须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系统学习,熟练掌握《干部任用条例》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对《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原则、资格、程序和“十不准”纪律等要烂熟于心,运用自如,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干部任用条例》的一些特殊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辩证地准确运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舆论工具,加大对《干部任用条例》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干部任用条例》,真正落实干部群众对于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有效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大查处力度,坚决维护《干部任用条例》的严肃性。要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切实解决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问题。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任免的干部不但要一律无效,而且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那些在干部人事工作中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的问题,无论涉及到谁,都要坚持原则,按照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处理规定,查处到底。做到该批评的批评,该纪律处分的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严办,决不姑息迁就。

科学评价范文篇4

关键词:评价引导学生

一、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因人施评

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应该通过给予每个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悦纳自己,拥有信心。去年我接了四年级一个班,班里有个孩子叫谢志彬,据了解,这孩子父母离异,母亲长年外出打工,他从小与外祖父一起生活。由于外祖父年迈,对他的管教有所欠缺,他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学习纪律性不强,从一年级开始语文、数学就没及格过,不仅他的母亲、外祖父对他有所失望,就连他自己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知道了这情况以后,我一方面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一同配合,一方面对他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方式与标准的评价。每天,只要他不违反学校纪律,按时上学,他可以得一个“优”。当天的作业中只对做正确的题目打钩,所有错题,课后我帮他一一讲解,重新订正后再评分,当他第一次得“优”时,他瞪大眼睛望着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摸摸他的头,告诉他:“没有人天生就是违反纪律、学习不行的,遵守纪律、学习好,你也会做得到,这就是你付出努力的回报,坚持下去,老师相信你能行!”第一周,志彬同学还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再过了几个星期,他已把绝大部分的陋习改了,学习也认真了。他的各科成绩也从开学初的二三十分提高到六十多分了,他能集中精神去学习了。我也没想到,一个优字,改变了这个学困生的命运,一个肯定,使孩子看到了希望。他学得自觉了、努力了、开朗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获得了信心这第一个台阶,他是踏着肯定、赞赏的阶梯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的。

二、允许学生失败,倡导“再来一次我能行”

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因此,任何时候的评价都不要急于给孩子不好的成绩。允许他们失败,允许他们失败了站起来,鼓励他们再来一次,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获得成功的自信心。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考试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考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和家长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训迎头赶上。因此,每次单元考试后,如果有一些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应允许这些孩子复习后重新考过,满意哪次成绩就把哪次考卷带回去给家长见面。孩子为了能在家长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状态,总能主动认真地复习。通过复习,既弥补了知识的缺陷,又获得了好成绩;既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又满足了孩子家长的需求,一举多得。这不是比家长看到孩子差的成绩而大发雷霆,训斥一番,效果更好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学习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

三、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我总结、评价学习结果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评价是学生一次极好的反思的机会,这种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收获,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种体验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节课中应该为孩子留下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这节课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我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总结与评价。让孩子写一写:(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中你哪些内容掌握得好?还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对你的学习有何帮助?(3)你最想对教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孩子的反思交来后,就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在每个孩子的自评后写上几句老师想对他说的话:有鼓励性的、有指导性的、有诊断性的等等。多元智慧理论认为,反思出智慧,反思不仅是一种外显行为,同时在反思中学生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了隐性的评价,因此,它是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向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调控自己。

四、家校互动,加强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

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沟通,不仅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孩子的长处与不足,也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困难,及时给孩子和家长以帮助。因此,我充分利用家校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同学的家长:祝贺您!您的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每天都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好作业,并能及时地做好订正工作;**同学的家长:您的孩子能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做好订正工作,如果上课能积极发言,那就更好了;**同学的家长,您的孩子虽然及时做好作业,但还没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提醒您一起督促孩子及时做好订正工作。或**同学的家长,您的孩子本周有()次不能及时交作业,提醒您关注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每条短信,都向家长叙述着孩子近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而家长的回复,又向我展现了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有一去一回的信息或电话交流中,家校之间的配合更紧密了,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家长与教师,都能通过交流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矫正;发现孩子的进步与闪耀点及时给予赞赏与激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五、鼓励挑战自我,挖潜能,分阶段小结评价

根据新课改理念,在评价中应做到,在不同的阶段引导学生给自己提出新目标,自我激励发挥多方面的潜能,从而帮助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公务员之家

科学评价范文篇5

一、相关研究

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期刊评价的相关性研究主题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第一,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研究。马利戈尔德(OlesyaMryglod)等[1]通过研究社会科学类系列期刊发现,同行评议结果与引文评价结果的相关性不高;而惠特曼(LudoWaltman)等[2]的研究则认为引文评价结果和同行评议结果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洛佩兹-科扎(EmilioDelgadoLópez-Cózar)等[3]梳理49篇单一数据源论文及100多项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实证研究发现,95%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定性与定量两种基于不同评价视角的量度结果在统计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的结论。陈茹[4]、金淑兰[5]从学术生态角度分析认为,严谨、公正的同行评议程序是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结果统一性的前提与保证。第二,期刊量化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马提阿斯(GámezA.Matías)[6]研究发现,心理学期刊的影响因子、h指数、Latindex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芬那迪(UgoFinardi)[7]研究发现,影响因子与逐年引用增长两指标间无显著相关。这一话题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研究者们纷纷探讨不同学科、不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图书情报学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关键评价指标(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h指数显著负相关,p指数与被引频次、平均被引率、5年影响因子相关性显著,与h指数具有一定相关性[8];神经病学期刊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与各类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无相关性[9];在同一学科内,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与常用计量学指标均显著正相关,在不同学科间,CiteScore百分位与影响因子百分位、篇均来源期刊标准影响指标(sourcenormalizedimpactperpaper,英文缩写为SNIP)、标准特征因子均显著正相关[10];经济学期刊的特征因子与影响因子间不存在相关关系[11]。就人文社科期刊而言,统计规则相似的影响因子、转载量和网络下载三类指标之间呈强正相关,转载指标与引文计量指标之间存在中度或较强的正相关[12]。近年来,随着新的评价指标涌现,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逐渐深入。但研究者注重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挖掘与探索新的计量指标,而常用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一直停留在单一学科层面,相关性的学科差异性研究被忽视。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的目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试图以社会科学期刊为例,探索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学科差异。

二、研究数据与方法

1.数据来源。在《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简称《转载排名报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高等院校学报等期刊分类中,选择2016—2018年连续3年都被收录,共计99种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转载排名报告》中,经济类期刊和管理类期刊又有若干子类目,本文仅选择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两个社会科学属性相对明显的期刊分类作为研究对象。随着国内外期刊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期刊评价指标数量越来越多。本文选择我国四大社科评价体系中常见的评价指标作相关性分析。选择的3类指标包括:期刊特征指标、期刊引用指标和期刊转载指标。期刊特征指标反映期刊自出版之时就具备的特征,这类指标与生俱来,数量不多,本研究选择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引用半衰期等3个常见指标。期刊引用指标是期刊计量评价的重要依据,相对特征指标而言,引用指标数量众多,设计精妙,应用广泛,这里选择影响力指数CI值、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总被引、被引半衰期、被引期刊数、复合即年因子、web即年下载率等9个指标。期刊转载指标是二次文献转载排名的重要依据。转载排名根据期刊论文的转载量、转载率、篇均得分和综合指数,按期刊属性和学科分类来排名。随着同行评议越来越受到我国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研制的系列报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在诸多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中,被四大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全文转载或者部分转摘的论文,校内认定的等级比CSSCI来源期刊级别还要高。“复印报刊资料”是二次同行评议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讲,转载排名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整体体现。本文选择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等3个指标。期刊转载指标数据来自2016—2018年《转载排名报告》,期刊特征指标和期刊引用指标数据来自2016—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简称《影响因子年报》)。全部数据按照转载排名的学科分类,整理成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高等院校学报等6个Excel工作表。样本期刊社会科学属性明显,覆盖学科面广,学术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力强,以此作为社科期刊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的样本,具有典型性。此外,转载指标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其统计数据以同行评议数据为基础,这有利于弥补社科期刊评价中同行评议不足的缺憾。2.研究方法。按照学科分类,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学科比较;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总结出指标相关性对改进我国社科成果评价的启示。为了便于对各期刊指标的评价数据进行横向对比,首先对样本期刊每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归一处理,Pearson相关系数考量的是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设显著性检验p值的双尾检验值大于0.05时表示检验结果不显著;同时设相关系数越接近1或-1,相关度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0,相关度越弱。本文按照以下取值范围判断变量的相关强度:相关系数为0.8~1.0表示极强相关,0.6~0.8表示较强相关,0.4~0.6表示中度相关,0.2~0.4表示较弱相关,0.0~0.2表示极弱相关或无相关。

三、相关性讨论

1.期刊特征指标的相关性。法学和应用经济学期刊的平均引文数和引用半衰期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工商管理学、图书情报学和应用经济学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和平均引文数之间有中度的相关关系,社会学和高等院校学报的基金论文比和引用半衰期之间具有中度的相关关系(见表1)。这一结论与大多数研究者的结论相同,也再次证明了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和引用半衰期等特征指标之间独立性较强,在期刊评价体系中独立指引着期刊的特征。因此,在进行不同类别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时,这3个指标需要独立分析。2.期刊转载指标的相关性。作为四大文摘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选用“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难易程度、课程立项、发表载体”等6个同行评议核心指标,遴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等以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为研究样本,具有同行评议的特征,在学界和期刊界享有较高的影响力。表1显示,综合指数和转载量、转载率都具有强相关性,这与综合指数(综合指数=0.4×转载量归一值+0.3×转债率归一值+0.4×篇均分值归一)的计算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除了应用经济学和高等院校学报期刊的转载量和转载率间具有强相关之外,其他学科都仅具有中度或较强的相关性。基于此,在后面进行不同类别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时,不考虑综合指数,只选择转载量和转载率两个直接指标。3.期刊引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分析期刊引用指标两两间相关性可以发现,总体上除了复合即年指标之外,其他8个指标两两间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见表2)。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影响力水平,它们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影响力指数与其他指标(复合即年指标除外)呈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法学、图书情报类期刊个别指标除外)。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5年复合影响因子等3个指标两两间呈强相关关系。基于此,在后面进行不同类别评价指标间相关性研究时,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5年复合影响因子3个指标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本文选择应用范围较广的复合影响因子。4.期刊特征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参考文献综合反映论文作者对相关研究领域内文献的掌握程度,引文数量和引文新旧程度被专家学者和编辑视为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虽然基金论文比被证实和论文的学术质量没有实质联系,但实践中专家学者和编辑还是看重这个指标。分析其相关性可知:部分学科期刊的平均引文数与转载指标、被引指标存在中度相关关系;只有法学、应用经济学两个学科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与部分转载指标、被引指标存在中度相关关系;只有应用经济学科期刊的引用半衰期与转载指标和部分被引指标存在中度的相关关系(见表3)。这也从侧面印证,多数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重视的是文献观点和创新点等本质内容,并不是文献数量等外在因素。5.期刊转载指标与期刊引用指标的相关性。期刊引用指标是文献计量学理论研究和期刊评价实践依据的主要工具。期刊转载指标具有同行评议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期刊评价体系和科研评价单位的重视。分析转载指标与引用指标的相关系数可知,应用经济学期刊和高等院校学报的转载量总体上与被引指标具有中度相关关系;除了社会学、工商管理学类期刊之外,其他学科的转载率与被引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见表4)。这一结论说明,虽然由于制度和文化的原因,我国期刊同行评议制度还不完善,存在学术不端的可能性,但总体上反映了期刊的真实学术水平。

四、结论与启示

科学评价范文篇6

现代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需要的是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作为中学物理学科对于完成这些任务起着十分重要的、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科学态度是指人对自然、对科学本身的基本看法,包括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科学态度对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是人的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由此可见,科学态度教育在现代教育内容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科学态度教育的评价,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为学校的教育考核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中学物理科学态度教育的评价,应反映科学素质的综合结构,应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促使教师通过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形成科学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创造精神,造就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整体性原则。

一个人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以具体的科学知识、技能与方法为载体,经过内化和升华而逐步形成,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学物理科学态度教育要以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托,没有必要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也就无所谓科学态度教育。科学态度教育既有相对独立的施教方式和方法,又是相融于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教育之中。

要准确、客观地评价,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评价体系。它包括教师具有的和学生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等方面。评价的方式和内容应对师生的科学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是从科学素养的诸多因素中突出一些主要因素,各项内容客观具体,使评价者既看得见又摸得着,依据各项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减少评价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评价的指标体系。

1、科学态度。

(1)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带任何先验成分去探求事物的规律,不弄虚作假。可让学生做“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看学生的实验结果是否就是9.8m/s2.

(2)严谨踏实,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学生提出问题的内容上来反映。是否不仅问习题,而且经常问及课本或其他书籍中的某句话的含义和作用等。

(3)宽容与合作。学术自由必然导致差异和分歧,而稳定进步的社会又必须把观点各异的人粘和在一起,科学中的宽容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其精神实质在于:不仅对他人的观点予以承认的权利,而且还要认为他人的观点是有趣的和值得尊重的,即使已认为它是错误的,因为在科学探索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科学和人的本性决定的。相互协作是现代生存的重要方式。在学生中表现为是否团结他人,是否谦虚谨慎,是否愿意或乐于与成绩差异大的同学合作。

(4)独立性和独创性。科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由于真理不是教条而是过程,追求真理的人必须是独立的。科学把对独创性的热爱作为独立性的标志,科学发现必须具有独创性。对学生反映在作业中是否独立完成,有问题是否敢于独自找老师甚至其他老师帮助解答,能否独立地探求新的知识。

(5)胜不骄,败不馁,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成功不自满,能承受得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

(6)热情自信,有高度的责任感,乐于参与科学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并能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

2、科学的方法。

(1)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的方法。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极强的自然科学,生活中的物理学丰富多采,留心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思考,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有意识地对缤纷的自然现象加以归纳、提炼和复制,透过现象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如用两手拉一测力计与将测力计一端固定,拉另一端,将实验现象与理论分析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结合。这是纠正错误“经验”的有效方法。

此项的评价可通过对学生实验的观察和实验报告等材料来评价。

①实验的态度和兴趣,在实验之前是否具有亲手去做、亲身去体验的意向。

②实验是否有计划,计划是否符合操作要求?

③实验器材使用是否正确、熟练?

④实验现象与数据的观察和记录如何?

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概括和应用能力如何?

(2)思维方法。

①辨证思维是科学的逻辑思维。归纳和演绎是认识过程中的两种推理形式。归纳是从个别到事实走向一般的结论、概念,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走向个别的结论。归纳和演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分析和综合是在认识过程中比归纳和演绎更加深刻的认识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到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离开了综合的分析也不是科学的分析。

②直觉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是一种跳跃式的具有突发性的思维方法,难以捉摸和驾驭,直觉类似灵感、顿悟、奇妙启示等,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的产生,是人们以探索者的身份去探索、去求证。比如查德威克对中子的直觉思维。对于学生在物理解题思维的创新性、开拓性、突破性,主要是通过直觉来实现的。例:如图均匀带正电的无限长导线,其中ABC段是

半径为R的半圆形,O为半圆的圆心,求O点

的电场强度。凭直觉判断,O点电场应为零,

有了这样的目标,对问题的求证无疑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对这些思维方式的评价以通过解答相应测验题的方法最有效。

(3)研究问题的方法。

①理想模型。为研究问题的方便,简化一些条件,把特定的物质运动加以抽象,确定理性模型,从而形成概念,提取规律。如“质点”、“刚体”、“理性气体”、“点电荷”、“原子核的模型”等。

②等效替代法。

③类比推理法。

④理想实验法。

⑤控制变量法。

要评价对研究问题方法的掌握程度,应尽量将各种研究方法的问题抽出来,进行测验,然后将每人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加以分析,即可达到评价的目的。

(4)解决问题的“习惯”。

对解决问题“习惯”的评价可从以下几项来评议。

①在选择“从何入手的要点上”是否果断?

②是否能集中注意力于所要解决的问题,较少注意那些与问题无关的方面?

③是否有主动而有力的探索精神?是否凭印象办事?

④进行问题探索时是否仔细有条理?

⑤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充满了信心?

⑥在按某一条推理的思路受阻时,能否很快转换思维“路径”?

三、科学的价值观。

科学知识,尤其是作为其精髓的科学思想,能开阔人的心胸,扩大人的视野,启迪人的心智。是愚昧的天敌,教条的对头,迷信的克星。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信念价值和趋向价值。

1、科学的信念价值。

①初步确定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②树立相信科学的信念,反对迷信,树立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③承认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确定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的观点。

④承认科学理论的相对性,初步懂得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过程的无穷性。

⑤了解人类必须为科学不断探索、不断奋斗。

2、科学的取向价值。

①初步认识科学在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的伟大作用与贡献。

②确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③了解科学发展的负效应,认识社会的发展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正确对待科学发展成果,反对利用科学成果危害人类社会。

⑤逐步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扶真驱谬,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评价范文篇7

摘要:银行机构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可以量化内部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业务环节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大小,可以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和对客户的风险定价,进而使绩效评价和经营战略更为科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其次,分析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最后,对如何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一、前言

金融业界对经济资本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一直困惑于如何将这个概念与金融实务紧密联系起来。自经济资本概念提出伊始,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就一直在探索如何使这个概念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如何超越定性的层面,定量地、具体化地度量经济资本,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经济资本指标来深化金融企业的业绩管理。这些努力总结起来,其实质就是如何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工作。

经济资本指用于承担业务风险或购买外来收益的股东投资总额。经济资本=风险资本+商誉。如果没有购买外来收益计划,经济资本和风险资本的差别可以忽略。而风险资本是指抵补一定时间段内,给定置信区间内资产和其他头寸价值的潜在损失金额,即指能够令损失超过资本的概率小于一定水平的资本要求。在现代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下,资本能力大小决定了银行的规模增长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银行机构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可以量化内部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业务环节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大小,可以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和对客户的风险定价,进而使绩效评价和经营战略更为科学。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在中国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以完善资本充足率框架为主要内容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并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国家正式实施。中国政府为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设定的最后期限为:拥有大量海外业务的大型中国银行须在2010年前实施。2007年2月27日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规定:“银行经批准可以申请暂缓实施新资本协议,但不得迟于2013年。”同时,中国银监会督促大型国内银行,按照新资本协议规定的高级内部评级体系,开发最复杂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要求中小银行借鉴新协议所代表的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逐步朝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靠拢。

新资本协议提出的信用风险的初级和高级内部评级法都要求有5年的违约概率数据,高级内部评级法还要求有7年的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数据。因此,国内银行最迟需要从2008年1月开始收集数据或者推迟使用高级内部评级法,或者从开始收集数据起7年后再使用该方法。今日,国内银行执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号角已经吹响。

管理风险的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其实质体现了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新资本协议要求精确计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信息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如何依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识别金融风险,利用金融风险技术建立风险模型,难确计量与完整披露银行的风险,如何以“资本约束下盈利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流程银行等管理激变,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贯穿风险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于引人经济资本分配和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经济资本分配和管理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识别和计量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水平,从而用经济资本定量表示全行总体、各业务品种、各分支机构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水平,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对客户的风险定价,使绩效评价和利率定价更为科学,进而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结构和区域结构,适应资本监管要求。目前在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还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建立资本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约束风险资产的增长,确保风险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稳定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

三、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

1.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是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表现。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运用以及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促进银行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

2.经济资本是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手段。全面计量和监控风险状态是银行实施战略化管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手段。当经济资本总量接近或超过监管资本时,银行应通过某种途径补充资本金、控制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在战略上受到威胁。

3.经济资本是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其关键环节在于风险的量化、分解、监测以及应对策略。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算和预测,直接反映银行的风险全貌,同时,经济资本的配置能够实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匹配。

4.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经济资本配置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对银行的各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的评价,考察了其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5.经济资本管理的实施为银行市场营销提供指引。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和产品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银行应保留和发展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和产品,否则应予收缩或退出市场。

四、如何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具体特点,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需要考虑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

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股东、经营管理层、监管当局等不同角色对资本管理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第一,评价银行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银行的董事会须综合考虑监管当局规定、股东收益和经营中承担的风险,并对所需资本的总体水平做出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层须就其风险偏好所要采用的风险结构做出决定。第二,合理配置资本资源。银行根据既定的资本总量和资本回报要求,运用限额管理、组合管理以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目标管理等手段,将资本在各个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等不同层面进行有效配置。第三,最优化可用资本。在风险结构和预计的资本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银行需要平衡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关系,运用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度量最优化可用资本水平,确保可用资本与规划资本需要一致,并使资本成本达到最优。第四,衡量资本使用和收益。银行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计算实际资本收益,当环境变化、业务超过原定目标或原定目标无法完成时,银行有必要对资本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加快研究制定经济资本管理配套制度

经济资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运用到银行所有业务流程中,并使之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促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一整套经济资本分配管理办法,从而更全面、更扎实、更有效地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三)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

依据内部风险资本模型计量的经济资本应与监管当局要求的监管资本保持总体平衡,商业银行应分别计量相应经济资本抵御以上三种风险。

(四)合理选取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主要有三种:资产波动法、收入波动法和系数法。这些方法的复杂程度不同,技术上也各有优劣。从各国银行的实践看,资产波动法正在成为普遍接受的计量和配置经济资本的方式。

(五)建立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评价体系

国际先进银行主要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该指标不仅能够将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直接挂钩、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的内在统一,还能够促进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也能够激励银行自觉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创造利润,实现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从而实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六)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内部评级系统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处理银行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还可以对账面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得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从而真实反映银行资本是否实现增值目标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银强.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5,(01)

[2]单增建.运用经济资本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新金融,2005,(06)

[3]单增建.用经济资本理念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06)

[4]宋常,丁卫.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RAROC[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2)

[5]莫海云.论经济资本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经济论坛,2005,(16)

科学评价范文篇8

一、坚持“四个原则”,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1、坚持相对稳定的原则。一直以来,我们十分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班子建设做到常议、常抓、常新,干部任免做到“多批次、少批量”,干部调整做到“大稳定、小调整、缺位补位”,使干部选任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正常化轨道。为了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维护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严肃性,我们在干部调整中基本做到机关党政正职要干满一届才换岗,乡镇党政正职至少任职3年以上才考虑进机关,而且一般不同时调整;班子副职调整做到“多换思想少换人,实在不行才调整”,确保相对稳定。

2、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在干部选任时,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干部民主推荐中,要求参加会议的人员必须要达到应参加会议人员的80%,否则推荐无效。同时要求“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两个推荐的得票必须超过30%才能列为考察对象,去年全县共有7名干部就因推荐得票没有达到30%而被否决。干部研究后,所有拟提对象都进行了任前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先后有6名干部没有通过公示关。同时,我们还积极试行“票决制”。乡镇党委换届时,全县27个乡镇(办事处)的54名党委书记、乡镇长(主任)人选的任命,全部由全体县委委员投票表决。去年5月,县委与县人大对县直机关23个政府组成局的行政正职进行了考核票决任职。投票前,每个候选人在会上作施政演说,由每个参会的投票同志独立思考,然后再投票表决,得到一致好评。

3、坚持程序到位的原则。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单位呈报、组织考察、常委研究决定的传统程序,坚持做到单位只衔接领导职位,组织部研究确定拟配职位后才进行民主推荐,根据民主推荐的情况确定考察对象,然后进行组织考察并听取相关县级领导的意见,根据考察及征求意见的情况确定拟提拔对象,然后单位党组(党委)研究呈报,组织部研究提出干部任免方案,书记办公会酝酿后报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每次调整干部,部里至少召开3次部务会,在征求多方意见、充分酝酿后,才提出正式的干部任免方案。

4、坚持严格职数的原则。我们严格执行“改非”政策,对县直机关和乡镇正职男年满53周岁、女满50岁,副职男年满52周岁、女满49岁及时进行“改非”;凡超职数单位的班子,严格按照“三定”方案,“改非”后不再增加新的班子成员,对有领导职位空缺的单位坚持缺位补位的原则,尽量做到从优秀的后备干部中推荐产生新的班子成员,没有列入后备干部的一般不予提拔。目前,全县领导干部的总职数除个别综合部门有超职数的现象外,绝大部分单位不仅没有超配,反而有空缺,其中县属单位缺职数62个,乡镇缺职数6个。同时,我们还坚持不再新增并逐步消除机关单位专职党组(党委)书记的原则,在干部安排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先后消化了卫生、畜牧等8个单位的党组(党委)书记,精简了领导班子职数。

二、做到“五个注重”,努力弘扬良好的干部选任导向

1、注重在公开选拔中录用优秀干部。为开阔识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我们对县几大家、公检法等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的新进人员,必须通过公开选拔或公开选调才能录用;对一些空缺的科局级领导干部职位采取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近年来,我们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打破部门、职业和编制的界限,先后选拔了科级领导干部47名,选录机关工作人员132名,其中2008年选拔的乡镇公务员和选调生达29人,使一批素质好、成绩突出,但职位较低的优秀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和县、乡(镇)机关。

2、注重在竞争上岗中任用优秀干部。我们出台了《关于在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工作意见》,规定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都要实行竞争上岗,按照“三定”方案确定职位,符合条件的干部都可以报名竞争。近年来,全县先后有57个科级单位、953个股级岗位开展了竞争上岗,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率达到75%以上。其中在交通、审计、畜牧、公安、卫生等21个单位开展了领导干部全员竞争上岗或缺位竞争上岗,有66名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通过竞争走上了领导岗位,有5名原班子成员因年龄偏大、自身问题较多或群众支持率较低等原因,退出了领导班子,改任非领导干部职务。

3、注重在艰苦环境中重用优秀干部。为培养干部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作风,促使干部迅速成长成熟,我们积极选派干部到偏远落后、条件艰苦和问题较多的复杂乡镇任职或挂职,不断提高他们实际工作能力和吃苦精神。近年来,先后选派14名有培养发展潜力的优秀机关领导干部到乡镇担任党政主要负责人,挑选29名年轻干部到骨干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还选派了26名机关股级干部到乡镇挂职,逐渐将后备干部下基层锻炼与单位领导职位补缺结合起来。到目前为止,这些同志都很珍惜机会,充分发挥优势,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了比较突出的业绩,较好地改善了机关和乡镇的领导班子结构。

4、注重在挂职学习中启用优秀干部。为造就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开拓型人才,我们健全了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干部培训体系。先后选送了67名优秀干部到省、市委党校培训学习,选派了15名优秀干部到省、市机关挂职锻炼;每年在县委党校都举办3-4期中青班、科干班等主体班,基本上做到了全县1069名科级干部5年内在各级党校培训学习至少2个月以上,优秀年轻干部参加中青班学习至少3个月以上,45岁以下的机关工作人员逐步取得了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资格证。通过更新理念、开阔视野和外出学习,不少干部的视野逐步开阔,创新的意识大为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5、注重在职位空缺中破格使用优秀干部。在每次干部调整中,我们都将空缺的领导职位向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干部倾斜。在拟提干部条件和素质相当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逐步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俗套。对一些年龄老化、业务不强、结构不优的班子,着力选配了一些人品好、懂专业、有发展的年轻干部,从而使这些班子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使不少业务单位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领导干部不如中层干部”的现象。特别是为了培养一些能竞争、有潜力、懂专业的干部,县委力排众议,顶住压力,破格提拔。不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许多单位的副职配备都充分体现了立足长远,顺应民意、优中选优的用人导向。

三、推行“三个结合”,积极探索领导干部监管新机制

1、群众评议与实绩量化相结合。在干部选拔使用中,我们充分尊重民意,不断扩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评价参与面,引入民意调查,跳出干部评价干部的圈子,从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工商企业主中挑选部分民意代表,参与到干部考察中来,让干部接受群众的评价,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根本依据。在单位工作的考评中,既看各单位的历史进位,又看该单位在全县的排队情况和进退幅度;既看考核指标完成的总量,又看同比增量,不搞平衡照顾,根据各单位的经济基础和地域条件,将处于同一层次、同一水准的单位放在一起综合评比,力求公平公正。对领导干部的政绩,重点从“点、面、线”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点”主要是考核所联系的点及下属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和办实事、好事的情况;“面”主要考核中心工作、突发性工作完成情况;“线”主要是考核其分管工作在全县、全市的横向排位情况。根据上述考核排位、及个人评先嘉奖等情况建立《领导干部政绩档案》,干部在一年中做了什么,有没有工作成绩,政绩档案全部有记载。

科学评价范文篇9

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真理、推动进步,其原初功能为繁荣文化、传承文明。学术评价的初衷和使命是有效引导和促进学术繁荣进步。但当浮躁和功利侵入学术生态圈后,包括学术评价异化在内的学术乱象时有所闻,反思和批评声也不绝于耳。其矛盾源头在于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客观的张力。在这些批评声中,由于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之间承担着某种意义上的“标准”作用,学术期刊受到的压力传导更为明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包含价值判断(主观性强),这使其与自然科学研究(客观性强)显著不同,因此人文社科期刊与科技类期刊在办刊理念和风格上有着明显分野。以科技类期刊的评价方式来评价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期刊质量(社会效益),自然水土不服,其带来的典型后果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同质化、模式化、功利化,坚守自我和本初变得越来越难。究其原因,包含价值判断的根本特征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主体天然多元化。俗语“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蕴含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内容多维性和主体多元化这一朴素道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态圈(或者说学术共同体)主要涉及以下几类主体:从事学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学术期刊,以评价机构、学术团体为代表的各类学术组织、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除此之外,由以上几类核心主体衍生或拓展的群体,也是学术生态圈的组成部分,如高校学生、实务部门的理论工作者等。在学术生态圈中,所有主体是共存共生关系。因学术评价牵涉学术生产、消费、服务和管理的各方主体,所涉利益众多,而有利益就需要明确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要求相应主体具备评价能力。尽管存在学科背景和专业深度等差异,但作为学术生态圈的组成部分,不同主体尤其是核心主体都具备评判学术的基本能力,在基础评价标准上也有基本共识,如学术规范性和逻辑性、学术创新与贡献度、学术投入度、学术宽度、学术素养等。这也是学术共同体得以凝聚的基础。就学术生态圈存在的目的和功能而言,学术评价既是所涉各主体的权利,也是其共同责任。由于各组成主体都具有一定的评判能力,评价角度也是多维度的,因此不存在“法定”评价权主体。换言之,组成学术生态圈的每一方主体都具有天然学术评价权,也是当然的被评价对象。以关涉学术期刊的评价为例:期刊可以综合评价作者的学术能力、学风学养等,也可以评价具体的学术成果;作者可以评价期刊运行的规范性、学术评判能力专业性等;评价机构可以评价学术期刊和作者,作者和学术期刊也可以对学术评价机构的客观性、评价结果有效与否做出判定;学术期刊可以对科研机构的队伍发展和学科竞争力做出评价[1],参与学术期刊评价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可采用评奖、资助、白名单和黑名单的形式对学术期刊做出评价;学术期刊可以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如期刊协会组织的评定等。这就是交互式学术评价的外在框架,其以学术生态圈多元主体的评价权为理论基础。所谓交互式学术评价,是指学术生态圈的各方主体以互动式交流和开放式合作的方式进行自我学术评价和对他学术评价。在这种评价关系中,学术共同体各方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被评价对象,评价在双方、多方之间以互动、反馈、合作形式组织化常规化正式化运行,任何一方主体都不是学术话语权的绝对掌握者或主导者。交互式学术评价能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交互式学习,各方通过交流合作、彼此补益形成学术信任,达成对学术成果、学术期刊、学者或机构科研实力等相对一致的客观认识和评价。在评价共识的基础上,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正式化起到制衡和避免功利性俘获的功效。

二、交互式学术评价的相对优势

在寻求建立更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过程中,主管部门一直试图以行政权威引导发展方向,出台了系列文件,也推出了系列举措。但从实际效果看,并未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学术评价生态环境。一方面,现有学术评价机制固然有缺陷,但仍不可否认其具备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在制度惯性下,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和部分学术群体也对既有的学术评价有路径依赖。然而学术研究自由与科研行政管理存在冲突,任何外在的、带有行政色彩的评价都无法避免对学术研究的限制和固化,并可能导致功利式异化和背离。由于学术具有高度自主属性,建立有效的内在驱动力是完善学术评价机制的有效路径。学术评价实质是对学术声誉的认定,其离不开学术共同体这一土壤。换言之,学术共同体才是学术评价的当然和真正主体。交互式学术评价正是以学术共同体为真正评价主体的机制。与现有评价机制相比,交互式学术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优势。1.评价话语权的共享性在交互式学术评价系统中,所涉各方都将参与其中,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多元主体的参与促使评价标准更为合理,评价过程更为公正公开。在此种模式下,评价的话语权不再集中于某一方,而转由多方主体共享。话语权的分散共享让评价内容更全面,结果更客观,有利于学术生态圈和谐共处和良性运转。交互式学术评价系统中,无论是期刊还是学者,都不必再围绕学术评价“指挥棒”生存,而转向扎实做好内功建设。2.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对当前学术评价机制的批评和质疑之一就是评价维度单一和评价标准不透明。尽管有个别机构在此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尚未形成通用规则[2]。学术评价应该遵循怎样的标准?有论者提出,“唯论文”的根源是单一评价维度的问题,主张学术评价主体应避免单一思维和价值判断标准[3]。还有学者提出,学术评价应该包括纵向比较评价、横向比较评价和现实性评价三个维度,即从学术发展史、研究现状、现实社会的需求着手,从而避免重复性、低水平和空洞化学术研究,对学人和成果的评价应置于该三个维度中进行[4]。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思辨性、情感性、意识形态性等特征,对评价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5],单一的评价标准不符合学科和学术的自身特性,既不客观也不科学,因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是共同的诉求;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决定了真正多元的评价标准必须由多元主体提出和实施,如果评价权集中于单一主体,那么难以避免评价标准取舍和具体操作中的主观影响。在多元主体间实施交互式学术评价,必然会产生不同主体视角的多元评价标准。3.评价过程的双向性、反馈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问世时间不长,系统化、组织化、规模化乃至数据化的现代学术评价机制尚处于框架建构与调适阶段[5]。当下有组织性、公开性的学术评价主要由学术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对象主要是学术期刊,其突出特点是评价主体和被评价主体二分化。在评价过程中,尽管各评价机构都设置有“专家评议”“征求意见”等环节,然而从实质上看,这种学术评价仍然是偏于单向度的。这种评价机制备受学界和期刊界批评[6],由于其自身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渠道和制约制度,多数学术期刊在其中处于话语弱势,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结果,并且不同期刊的话语力被评价结果日益梯度式强化。从评价主体向被评价主体的学术评价是以矢量形式运行的,被评价主体的反向学术评价则是断点、发散式运行。陷于这种单向度被动式的评价旋涡后,学术期刊趋同化变得明显,坚守自我变得异常艰辛,甚至有期刊被迫以“公开信”发出呐喊,激进反抗[7]。与之相反,在交互式学术评价中,各学术主体既是评价方也是被评价方,评价以双向甚至多向度形式进行。由于评价是交互式开展的,类似主观性价值选择和判断的信息得到有效反馈,接收信息的一方也能借鉴式吸收消化。如期刊与作者之间的双向评价,可以实现良好的互促;期刊与评价机构之间的双向评价,可以纠正评价机构自身学科的局限性,可以促进期刊布局和结构的主动优化。4.评价形式的公开性、正式性客观来说,学术生态圈中一直存在交互式学术评价的雏形,但除评价机构的组织化学术评价外,其他主体的评价都没能进入主流。少数有组织评价如“名刊名栏”“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学术自治团体的评奖等,因其覆盖范围有限,自身也未侧重打造学术评价功能,尚未被纳入主评价体系。政府期刊管理部门公布的各种“不合格”“违规”期刊更侧重于行政管理而非学术评价。个别学术主体为主动参与评价付出努力,如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学术期刊“黑名单”,所起效力也有范围局限。可以说,除了学术评价机构,其他主体间的评价大多是自在式、非组织性的,缺乏正式的运行路径,以隐性、非规范化的方式存在。如期刊和作者之间的互相评价,更多在非正式情况下进行内部交流,不仅是随机和分散的,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从作者对期刊的评价来看,期刊级别、见刊时间是科研人员首要的两个评价标准,之后才是审读专业性、流程规范性等。其中,期刊级别是作者接受的“外来标准”,而见刊时间快与期刊质量之间没有必然正向关系,甚至有可能是负向关系,它们与作者对期刊真正的“学术”评价还有一定距离。此外,自在式的评价中,个别体验和口口相传极易出现信息失真和谬误,导致评价的不客观、不准确。交互式学术评价机制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将这些自在的、隐性的、非组织性的评价公开化、正式化,通过机制化、常规化、规范化塑造,使其加入学术评价主流体系并共同发挥作用,这也是学术共同体的固有意义之一。与现有学术评价相比,评价形式的公开和正式会极大促进学术评价正向功能的发挥,促学术、正学风,进而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5.评价结果的综合性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标准多维度保证了交互式学术评价结果的综合性。这种综合结果与当前在文献计量学基础上通过赋值、加权、归一、平均等得出的“综合性”评价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既包括定量的结果,也包括定性的结果;既有客观量化指标,也有主观评价;既有总体的结果也有分项的结果。不同的科研管理主体可以根据需要自取其中部分或整体评价结果,各评价主体也可以限定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的使用范围和条件。

科学评价范文篇10

关键词:生物科学;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在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既是生物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生物学科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通过生物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知识,从而获得实验技能以及分析、综合、归纳和比较等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学素养。[1]为了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教育部2011年颁布实施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3年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改进了教师培养的机制、模式、课程;教育部2017年11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1月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师范生的实验教学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了未来生物实验教学水平。帮助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深入了解新课标中实验教学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对师范生队伍成长的起着重要作用。探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使其正确理解和重新认识生物实验教学能力内涵及结构要素,提升自身实验教学素质能力,为将来及早以及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当前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培育过程亟须解决的问题。而构建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体系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进行系统性评价,并从评价结果中明析当前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不足,为完善师范生培养计划与优化教学模式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撑。同时,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边评价、边改进、边教学,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与专业发展提供路向指引,促进高师院校强化师范生实验教学改革。

1核心概念界定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是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以“生物学实验教学”作为载体,引导学生遵循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动手实践,使之获得生命科学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并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综合能力。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是对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进行衡量与评定,因此需要构建与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情况相符合的测评指标及评价模型。

2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评价研究并不多见,问卷法是最常用的测评方法。一是问卷测评法。最早的是台湾师范大学的林陈涌和童丽珠(2001)他们设计开发的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量表,详细列出45项生物教师应该具备的实验教学能力,可归类为七大类实验教学能力。[3]邓玉娟(2017)设计生物实验教学能力树状结构指标体系,由实验安全维护能力、科学过程能力、实验教学整体规划能力和实验教学实施能力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54项三级指标。[4]二是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测评法。苏振兴(2006)对生物学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中学教师和名大学生物学教学法教师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欠缺。[5]杨蕾(2014)根据实验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实验的教学能力以及实验教学的研究能力四个要素设计问卷,对高师生物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法,并根据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编制访问提纲,深入测评高师生物专业学生实验教学能力。[6]赵瑞华(2016)在林陈涌和童丽珠的量表基础上,结合面对面、电话和网络聊天工具三种个案访谈开展测评,研究发现“实验步骤的实施”和“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是师范生实验课学习中最突出的两个困难。[7]从以上研究现状可知,关于“生物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评价”仍未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现有对生物科学专业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评价以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为主,评价研究方式为静态的理论层面研究,没有形成全面的、系统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评价的广度不够、探讨层次不深。二是目前为止,针对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相关研究还不多,仅有少数院校进行了初步尝试,积累的资料也十分有限,且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和总结。三是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内涵及结构要素缺乏系统化的界定。

3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提出的新要求出发,系统化地界定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内涵及结构要素,将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评价、新课程改革、师范生专业认证、教师教育四者结合起来,拓宽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评价的视角,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帮助师范生正确理解和重新认识生物实验教学,使师范生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针对性地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实施单位和教师教育提供教学理论指引和培养策略参考,从而整体提升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的实验教育质量。师范生的实验教学准备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体现在课堂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最终的实验操作考试并不能全面地掌握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在每次实验课堂上,能提出的创造性的想法,也是对师范生考核的重要参照,体现师范生的实验教学创新能力。所以本课程在进行评价时,看重学生实验过程的努力与进步。通过对学生在实作评价中的表现,使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合理。

通过探究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明确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模型;明析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构建“理论测评”与“操作评价”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动静结合的评价体系,设置实验设计评价机制、实验预习评价机制及实验操作考核评价机制、学生相互之间评价机制,从而构建了系统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让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多角度、重过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较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课程教学评价及时了解自己不足的方面,实训过程合理得当,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教学能力。通过系统的体系评价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有助于提升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增强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培养具有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初高中生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健辉,朱创金.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45-48.

[2]黄水文.生物科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构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8(24):109-110.

[3]林陈涌,童丽珠.生物实验教学能力重要性评估比较研究[J].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科学教育版),2000,45(2):21-38.

[4]邓玉娟.生物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7.

[5]苏振兴.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杨蕾.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生物专业学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