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2:08:00

技校学生

技校学生范文篇1

关键词:技校学生;德育工作;现状;探索实践

一、前言

思想道德教育是技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在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底线与社会其它群体不同,具有一定的校园特色和政治氛围,凝聚了学校的精神力量,其德育教育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系统工程。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复苏、国力增强的百年计划,所以抓紧技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技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

由于技校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大多是不满十八周岁的青年,在心理方面存在着许多未成年人经常出现的问题,例如逆反情绪、叛逆思想、过于自我、盲目自信等。另外,技校学生在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普遍不高,所以在学习方面会存在一些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懒于尝试,怕吃苦、怕失败是技校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每当遇到难题时他们不思进取,明知道自己存在缺点也不愿去改变,这样的学生大都存在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遇事总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面对。还有许多学生经常意气用事,为一些小事打架斗殴,自毁前程。因此,技校学生德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学校引起重视,尽早改变这种现状。

三、技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改进

(一)抓教风、带学风、促校风

风气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所以从教风、学风、校风着手,开展德育工作必定能取得不错的成效。先从教风入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选拔机制,将能力突出、品学兼优的老师作为班主任,形成名师效应,形成全校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以教风带学风,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技能是技校教育的根本所在,其中教学生学会做人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做人的道理,转化学习态度,学到真正的知识。校风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必定会带领学校走上一条光明的道路,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德育效果取得更大的进展。

(二)改变教育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学校应该积极创新,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实行行为导向式教育,当学生出现心理上的懵懂和障碍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用爱去感化学生,一味的批评只会增加学生的不满与暴躁,诱发更多不可估计的后果。在学习方面要将理论一体化和做中学相结合,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兴趣,藉此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技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纠正学习动机

技校学生不需要考虑升学问题,这就给很多学生造成了一种不用再努力学习的错觉,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氛围不浓郁。在新形势之下,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更需要学生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努力提升职业素养,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所以只有学生自己明确了学习动机,学习的效率才会更好,教学效果才会更显著。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也愈加繁华,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所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在社会上人们正在往享乐主义上倾泻,拜金风潮也在技校学生中涌动,这股风潮不断冲击着学生们尚未完全形成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人生上的成功。

(三)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

由于技校学生都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所以他们还很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在这个年纪里的学生普遍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喜欢评价周围的事物,敢于思考,敢于创新,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改革。但是他们缺少长远的分析能力,判断力低下,容易被不良思想同化。学校和教师应该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变化,并主动与学生交谈,善意的提出学生思想上的错误;经常举办一些名人讲座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从而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四)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

学生在技校学习过程中,一半是在校学习技能,一半是在工厂实习,这是完成一个学生到合格技术工人的转化,是逐步走向社会,完成自我独立的过程,所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学校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会出现的挫折,如何缓解工作上的压力,让学生可以逐渐脱离学校和家长的庇护,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五、结语

德育教育任重道远,道阻且长。只有不断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获得显著的教育成果,打造一个新的教育局面,促进技校学生德育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作者:蔡雪根 单位:平湖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高林琴.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6).

[2]施爱平,姜银方.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浅析[J].江苏高教,2003(2):70-72.

技校学生范文篇2

关键词:技校生;职业素养;原因;坚持

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空前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但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从就业现状看学生的职业素养

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技校学生全国平均就业率达到96.68%,有些学校的毕业生甚至供不应求。然而相关资料也显示,部分企业也存在不愿用技校生的现象,原因如下。

1.职业意识淡薄

调查表明,目前大量技校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知之甚少,对企业用人标准了解较少,不会主动融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不认同,忠诚度低,体现出了技校生职业意识相当淡薄。

2.综合素养不高

由于平时家人和老师把学生照顾较好,以至于学生把求职当做学校、老师、家长的事。因此,即使有些学生在工作能力方面经过专业训练,但是他们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等能力欠缺,对岗位的热爱不够,往往难以保持工作积极性。

3.职业心理素质较差

很多技校学生既自恋又自卑。“自恋”,看不上当地小企业,一些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往往只讲究工资待遇。“自卑”,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正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或者适应不了单位严格的工作制度,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被企业认可。种种现象反映出技校生不成熟的心理素质。如何培养技校生的职业素养呢?笔者学校坚持学生自我管理,以求让职业素养深入人心,而老师在职业素养养成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应该把技校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坚持技校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1.课上教师传授笔者学校要求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习《青岛市技师学院学生行为规范》,每月开展班级行为规范评分活动;每月评选“星级宿舍”和“星级教室”,设置流动红旗,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与作息习惯;每个班级每周特批班会课,让班主任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

2.课下学生引导

充分利用学生会这个优秀团队,深入学生中引导学生的文明礼仪。发挥学生干部的能力,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更加自信自强,以良好的素养获得社会的肯定和激励。

三、坚持技校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技校生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的过分保护、学校的教育不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针对技校生此种现象,笔者学校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1.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尤其是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的活动,如学校和青岛华骏集团合作的“华骏杯营销策划大赛”,学生在自主进行商品销售的同时,体会商战和父母挣钱的不易,效果非常好。

2.完善学生奖励制度

紧贴学校“双核培养模式”,即核心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除了奖学金之外,还设立了“文明学生奖”和“优秀班干部奖”等。各种活动后,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及时奖励,以海报或者校园广播的形式在学校大力宣传。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自尊心最强的阶段,树立学生中的榜样,也是对学生的激励。

四、坚持灌输职业精神

技校生毕业即就业,但是学生有时无法立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所以笔者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学校现已基本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化为企业工作模块,并按照企业标准评价其完成情况。二是学校经常邀请企业从业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开讲座,讲述在企业工作中需要具备的素养,让学生在思想上尽早与企业接轨。三是学校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见习,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提前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到企业中体验工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坚持,是对学生的负责!坚持,也是老师对自己负责!教师要做的,就是一直坚持培养学生,让他们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升自信心,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作者:荣希佳 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技校学生范文篇3

关键词:技校学生;会计;会计教学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技校培养的学生须具有一技之长,同时又能掌握与其专业相关的其他技能,为其在今后工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最为抢手。而会计这一知识技能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不管你接不接受,它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加强对技校学生的会计教学相当重要。

一、技校学生状况

1.学生生源状况。技校学生生源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高中毕业后落选大学或大专的高中生;第二种是初中毕业后因各种原因弃读高中的初中生;第三种就是大学毕业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工作技能不足而重新到技校学习的。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学生由于年龄稍大,所受教育也较多,故大多学习比较自觉,教学时相对比较好管理;初中生自觉性相对薄弱。

2.学生学习状况。根据技校生的学习态度及状况不同大致将学生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较好的。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认真,动手能力强,是技校生中的佼佼者,可惜这部分学生占的比例太少;第二类也是占大多数的,就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厌学情绪比较浓,由于社会上工作竞争激烈,没有一门技能难以就业,所以才选择到技工学校学习技术的。这类学生通常学习意愿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时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懒散,缺少学习的自律性是他们的通病。

二、会计学习的重要性及优势

当前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并且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它和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需有会计进行核算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相关管理依据,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企业如果离开了专业会计的核算监督将难以长久高效经营。有鉴于些,技校学生如果掌握了会计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他今后工作将占据较大优势:

1.就业方面的优势。技校生学好会计知识与技能,就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这样,他除了可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还可以从业会计类工作,就业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

2.工作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技校生学好会计知识与技能,他在今后工作中的发展空间将更宽更广。大数据显示,全球500强中CEO的教育背景为会计专业的占比为29%。并且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后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此,技校生除了应掌握一定的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理论知识外,也应学会会计、管理、法律等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相关技能知识是适应工作岗位变化或转业必备的知识储备。如物流专业的学生既要有物流方面的一技之长,还应学会管理、会计等方面知识技能,为自己今后工作上升及向其他方向发展打下基础。

三、加强对技校学生的会计教学

既然会计知识与技能对技校学生的就业和工作有着这么明显的优势,那对技校学生,特别是技校中那些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的会计教学就更加重要了。因此,会计教学应着重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加强思想教育,从根源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我的作法是用实例告诉学生会计学习不是数学学习的延续,从而打消他们怕学或不想学会计的思想。本人从事会计教学近6年,所教学生不下2000人,从我对他们所做的调查发现,怕学或不想学会计是缘于数学没学好,他们担心会计也是要学几何代数的,我举了下面一个例子,给他们介绍会计的基础工作。例如:某人经营一个水果店:月收入10000,成本3000,店铺租金2000,税费200,人工2000,然后让他们计算这个店铺一个月能赚多少钱,结果他们很快就计算出利润2800。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做会计有时也是很简单的,这样学生就打消了会计难学而不想学的念头。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身边的事例给他们讲解会计的知识。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当他们算出利润后我就好好夸奖他们一番,让他们觉得自己还行,从而慢慢重建自信。又如:我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他们日常坐车的车票或购物的单据,然后在上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时让他们看着这些自己收集的单据,然后学习原始凭证的概念、种类、内容及填写规则。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自觉地增强了。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前,教学资源只有教室、黑板、粉笔,现在有PPT、视频、音响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收集各种教学资料,例如有关的教学视频,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通过观看视频,他们就学会了相关的技能了。比如记账,我发现让学生观看视频学记账比用其他的方式教学的效果都要好。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练习法等等。我们在教学时应依据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而不应千篇一律。有些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不愿意多听老师讲解的,这时就应让学生多做练习,通过讲解练习把知识教给学生;也有些学生不喜欢做,喜欢听和讲的,就让他们多讨论、多发言,然后老师作点评和总结归纳。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展示自己。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学生一直给人的感觉是不爱学习的,但只要你和他们多交流,多鼓励他们,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是很爱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很多学生也相当聪明,相信只要我们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用心教,一定会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

作者:郭绮君 单位: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技校学生范文篇4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它对孩子影响的突出特点是不受时间、形式的限制,是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家庭关系破裂、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往往是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源头。

黄某的妈妈在他一年级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这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一直认为自己很可怜,不像其它孩子那样有妈妈的疼爱。两年后,爸爸再婚,后母对他很好,后母的关心体贴一度让他淡忘了丧母的悲痛。但在他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后母生了一个小弟弟,虽然父母对他还是不错,但重心偏向了小弟弟,对他不像以前那样关怀备至了。当他犯错时,后母批评他的语气也显得十分不耐烦。所以他觉得车祸夺去了他的妈妈,而后母和小弟弟夺去了他的爸爸。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对家庭及周围的人冷淡、疏远、不满、抗拒,甚至充满敌意和憎恨。

二、学校教育不当。

教师“润物细无声”的爱可以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特别是对患有情绪饥饿的学生,爱可以使学生心灵产生巨大的向上的内驱力,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爱心,自信心。师生间经常会碰撞出心灵感应的火花,学生就会愈加信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就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面对违纪学生,不能简单地粗暴批评,而是找其促膝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指出其危害性,并经常深入宿舍去查看,找学生聊天,说说心里话,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黄某的班主任是一名新分来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推选班委人选时不够慎重,在对该生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选其当任生活委员。我们都知道生活委员是负责班级的班费收缴及班费做账工作,负责各项活动票据的记录,负责班级公共物品的保管等,责任重大。班主任缺乏与学生沟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黄某的性格不适合当任生活委员这一职务。班委应该推荐热爱班集体、关心班集体,思想品德好,积极上进,有高度责任心的同学当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对学生关心不够,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在入学后期当发现该生经常通宵上网,并时常旷课时,作为班主任就应该其谈话,了解其旷课原因,并指出过分迷恋网吧和电子游戏的危害性,它不但能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依赖”,更主要的是会诱发犯罪。班主任更不应该将近二千元的书款交给黄某,这也是诱发其犯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学生个体的内因。

1、早期的创伤性经验和个性的影响。

早期经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如果孩子遭受过创伤性打击,可能构成其将来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这位学生幼年丧母就让他受到创伤,他羡慕别人有完整的家庭,而自己却没有妈妈,没有母爱,和别的孩子不同,所以他变得特别脆弱、多疑和孤僻。

2、心理冲突或挫折,抑郁冷漠,以及不合理认知和不良的应付方式。

心理冲突或挫折,常常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学会良好的应付方式,不能较好的处理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则容易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所以,应付方式被称为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的中介因素。

黄某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喜欢集体生活的学生,同学们自然不大喜欢和他一起玩,长期缺少集体生活的温暖,以及本人缺乏群体观念造成了他冷漠、孤僻的性格。进校半学期以来,在每次的专业课考试中,成绩经常不及格,故对学习表现出畏难情绪,总是忧心忡忡。原来黄某有中学时,虽然成绩不是名列前茅,但也没有不及格的情况,自从进入了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他不能适应,加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相对中学轻松,时间也较宽余,他觉得无聊,因此常常沉溺于玩乐中,全没了中学的学习劲头。加上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够,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处得不太融洽,这些使得原本性格内向的他更是感到忧虑和不安,整天愁眉苦脸,笑口难开,觉得生活没意思。

黄某在参加学院学生会成员的竞选中,因为竞选失败,就整天怨天尤人,不能正确面对挫折,而是自暴自弃,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他认为只有在网络游戏这个虚幻世界中才能找到自我,在网上可寻觅到“知心朋友”,在游戏中还可以过足当“英雄”和“国王”的瘾。害怕回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消极的应付方式,对他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伤害。

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黄某的问题行为属于心理性问题导致品德性问题,学生心理不健康势必会扩展成品德不良。根据该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此类学生,我认为应该用以下方法来进行纠正:

一、尊重、关心和爱护。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特别对于问题行为的学生更要给予无私的爱。因为只有爱才能使他们受到鼓舞、感到温暖,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爱是一种感情力量,能够转化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心理动力。只有当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善意,才会去除戒心,接近教师,向教师吐露心声,把教师当作知心人。只有这时,他们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劝导,出现态度的转变。

二、正确对待,热情帮助。

只有当学生体验到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集体的温暖时,他们才能逐渐消除种种消极的、对立的情绪,恢复他们的自尊心和对人的信任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所以教师不但要热情对待他们,还应该让全班学生都主动接近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且能一分为二地在他们身上发现湮没在问题、缺点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动、赞扬或信任,就会使他们获得克服弱点的勇气和自信。

三、帮助学生积极面对挫折

挫折心理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两面性。所谓客观性,是指挫折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因此,当我们面临挫折时,也无须惊慌失措、怨天尤人,而应该坦然面对。所谓两面性,就是说挫折对人生的发展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挫折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使某些人消极颓废,或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造成人生悲剧;另一方面,挫折又能让人受益,使人在错误中猛然醒悟,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完善自我,起到磨砺人意志的作用。所以,要教育学生要善于把挫折转变成自己前进的压力和动力,切不可被它吓倒。学会坚强,一旦遇到挫折,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受到别人冷落,要换位思考,理解这各冷落是没有恶意的。当考试失利,前途渺茫之时,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最终就会成功。从来成功多磨难,挫折并不可怕,它只是对成功者的一次考验。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有机结合。

利用家访、信访、家长会,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加活动等形式沟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感情,使之相互理解。让师生间的感情、同学间的感情、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浑成一体溶为一片。让黄某这样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也和别的同学一样有父母的爱,有父母的重视,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合力。也使家庭的问题得到缓解,使孩子在家庭之爱中得到向上的力量。

五、针对性格缺陷,进行心理指导。

问题学生尽管存在着种种毛病,但本人不一定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毛病的性质和危害,更难独自找到摆脱这种处境的方法。就像黄某某,他经常觉得一切问题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从不认为自己的主观因素也在起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及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有关事例,运用暗示、启发等手段,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促使他们去改变。

六、允许反复,在反复中耐心诱导。

反复是问题学生进步中新旧因素斗争的复杂性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现象。学生如果能在反复中汲取教训,这种经验就会转化为抵制诱因的内在力量。当学生出现反复时,教师不应泄气和懊恼,而是应把这种反复视为良好的教育时机,循循善诱。相信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学生厌学、暴力、自杀等事件时有耳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逐渐成为社会、学校和家长三方共同关注的新焦点。当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教师们不可急躁,要耐心找出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对其进行识别和分析,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方式来纠正,使学生能健康地成长起来!

技校学生范文篇5

增强技校学生实习技能技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首先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目的。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尽管他们选择了某一专业,但对所选专业的职业的真实特点及应具备的条件往往还不够了解。又由于入校前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各自的实习目的是是不相同的。如有的学生是难违家长意愿而考入技校的;有的是考中专或重点高中无望而考入技校的。这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了解也无兴趣,只不过是为了毕业后能分配工作而已。象这些学生就属于“要我学”的类型,学习目的不正确,缺乏动力。有的学生实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实习而实习,这部分学生尽管属于“我要学”的类型,但也缺乏实习的兴趣,实习主动性不强。老师讲一个课题他们就会一个课题,自己从不主动地思考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胸怀开阔、自向远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实习。能够把自己的实习与所见的事物、问题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大脑的优势,独立思考一些问题,达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技能技巧的目的。这部分学生也属于“我要学”的类型,但是他们方向明、兴趣足、实习动力稳定持久。以上所说的仅是技校学生实习目的三种基本类型,而实际上对一个学生而言也不会那么单纯。对学生进行实习目的教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实习的目的教育在于把前两种类型的学生通过引导、启发、教育转化成第三种类型的学生。使学生了解某某的现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目的以增强技校学生技能技巧。

增强技校学生技能技巧,还要使学生清楚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些技校学生往往不重视实习课,认为实习是附属课,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认为实习课没有多大用处。如一些毕业的学钳工的学生问我:“我们的工作是维修机器,而技校学生实习时练习的锯割、锉削根本就用不上。而我认为他们这么说是没有弄清实习课的重要意义,要使学生清楚实习的重要意义,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学什么,怎样学。”学生一旦明确实习课的重要意义,就会产生比较持久的直接的实习动力。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鲁纳说的那样:“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如钳工在工厂里主要是维修机器的,但在现在这个社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工厂里的机器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把每一台机器学懂、学精一辈子也学不完,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遇到一种新机器时,我们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能很快的接收新的事物,弄懂该机器的原理,比较灵活的进行维修。而钳工维修的基础知识就是我们现在学的锉削、锯割等知识。其次,每讲一个新课题,也要、让学生了解课题的意义,一是向学生指出实习新课题的具体任务;二是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比要性和重要性。以此激发学生在每堂课上正确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技能是运用某种知识、经验来完成的。可见,实习的技能技巧是在不断的有意识的练习中形成的。而部分技校学生的实习是毫无目的的,他们认为实习单调、枯燥无味,对实习毫无兴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实习产生厌烦感不愿意实习,那么学生的技能技巧也就无从说起提高了,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就要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实习课题的练习,以提高实习的技能技巧。

技校学生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当代技校学生;网络道德;互联网;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互联网连起了干家万户.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广大技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不论是积极向上的还是低级趣味的,都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因此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利剑”。马克思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网络也由此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有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深陷于虚拟社会,从而失去自我;有的人沉迷于聊天交友,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人接触色情暴力,从而树立了错误的人生态度。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E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

面对网络对当代技校学生德育的负面影响.我们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惊慌失措”,也不能等闲视之,听之任之。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发挥网络的优势,从而对在新形势下的网络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规范青少年上网者的思想、言论、行为的道德准则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就我校学生做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调查

1.1时间与地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上网,并且有5O%以上的学生每周上网次数在2次以上.上网地点以网吧为主占73_4%。

1.2内容。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聊天和打游戏的各占41.4%和36.9%。

1.3态度。对网上聊天室过激的言论和态度多数学生表示厌恶。对于网上发生对骂的反映,48.6%不去理会,但仍有25.2%会以牙还牙。大部分学生喜欢网络知识,并且多数人对黑客只是欣赏.对会网友与网恋的情况没有的占大多数。

2.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出,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力.但在网络兴趣的培养上存在滞后。如何引导技校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其正面效应呢?我认为必须要充分发挥学校这一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有效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对网络方面的知识有较多的了解,这样才能了解网络吸引学生的所在,了解学生们上网的心态。

3.措施

3.1关注网络道德,正确引导学生心理。首先,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与经验。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上网知识和上网经验,才能与学生在网络方面有共同的话题.通过与学生交流,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才能在不禁止学生上网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教师应从理论到实践上对学生的道德责任感进行培训,通过学习,结合学生网络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网络道德规范里的“禁止”的要求,“提倡”、“鼓励”的内容及其践行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文明上网。另外,要端正家长对上网的认识,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进行家庭教育。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对网络不了解,一昧地禁止学生上网,这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导致学生的反叛心理。因此.与家长进行相互沟通,端正家长的看法使得能够辩证地看待上网问题。另外向家长们推荐反黄软件,以防止在家上网的学生浏览黄色网站。

3.2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理性的认识网络。各科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网络教学,布置一些较为开放的题目,让学生意识到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是利用网络学习的一大优势。平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型的具有探究性质的题目;寒暑假时,就可以布置一些大型的具有探究性质的题目。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世界除了游戏之外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而且对学习的提升和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都有好处。

3.3积极创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正确网络活动。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上网的绿色环境,校园可以开设电子阅览室。延长计算机房的开放时间,开通学生公寓网络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网络服务。将学生上网的地点从校外转移到校内,以便于监控。此外增加硬件投入.提高浏览速度,节约不必要的上网时间。在此同时。学校要加强网络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屏蔽游戏网站和不健康的网站。

其次,组织学生开展如何利用网络的讨论,进行网络学习的竞赛,用精彩的主页,健康有益的栏目,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信息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营造文明理性的使用网络的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和学校的网站的BBS和学生交流和探讨。设立讨论的题目,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在时间上和网络中留住了学生。让学生从单纯的网上娱乐玩耍,向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层次升华,推动网络教育向学生第二课堂和学生互动影响的空间延伸。

3.4把电子邮件作为学生与班主任或家长沟通的一种手段。学生上网时可以收发电子邮件,由于“E—mail”具有匿名、隐蔽的特点.因此.教师和家长利用这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把本来难以进行的交流通过新形式实现,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教师可以专门申请一个邮箱用于和学生交流,学生可以真实的名字或匿名方式发送邮件给老师.可以是提一些专业的问题,也可以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为教学与班级的管理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使学生能正确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较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德育促进功能。

技校学生范文篇7

近几年,技校生源素质普通下降,主要原因是普通高中扩大招生,而进入技校的学生大多是中等以下水平。另外,整个教育环境是一种应试教育,部分中学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德育,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这就给技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课题,如何开展技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呢?

一、建立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

技工学校要将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从德育机构图来看,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德育组长、学生科科长、教务科科长、团委书记、级长和办公室后勤科长组成。从领导到基层,由上而下,把德育工作抓起来,可以垂直联系,水平沟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机构的职能,从组织结构上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确立德育管理者的职责,制定德育管理目标

对德育工作者的职责进行分工,使每一个管理者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如《德育领导小组职责》、《级长职责》、《班主任职责》等。同时,要制定德育工作的长期、短期目标.使德育工作者能有方向、有目标地实施计划。

(三)研究德育工作

没有研究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创新,就没有经验。德育工作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创新,结合新时期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背景开展德育工作。通过研究德育课题、德育总结、论文评选、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工作创新。

二、树立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德育管理的观念

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级长、学生科人员的事,每位教师也是一位德育工作者,教师应该参与德育管理。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但任课老师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的德育功能是班主任无法替代的:任课老师应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影响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刻都说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教师应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让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三、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德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德育任务的完成及德育工作的效果。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者的素质是一项重点工作。

(一)级长的设立及作用

德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将德育看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过程。针对技校学生的情况,我校将德育分成年级式的逐层教育管理模式:一年级,着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二年级着重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三年级着重学生的职、道德教育:根据以上三个层次设立级长管理,德育领导小组将德育任务布置给级长.再由级长分级实施,要求级长做好学校与班主任的沟通,从而达到良好效果。

(二)班主任的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问的桥梁和纽带,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成效。

(三)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作为级长与班主任,首先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各方面合格的教师;其次要提高管理水平,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教育艺术,特别是级长,更要注重自己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的提高目标管理能力要求级长、班主任能根据本年级,本班的特点,制定长期,中期、近期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实施教育与教学加强考核和奖励制定级长、班主任作职责,每月对级长和班主任进行考核,班主任由级长负责考核,级比由学生科考核要求班主任,级长每月写工作手册,每月写报表,逐步将级长、班主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对级长和班主任考核,实施考核与奖金挂钩,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每月评选红旗班,每学期评选优秀班主任,每年教师节评选“优秀教师”、“十大名师”。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将教育学生当作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真心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学校领导应重视德育教师的培训,组织班主任、级长学习德育管理新信息和当前德育的要求和任务一特别是对年轻班主任,更要做好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并通过老班主任的传、帮、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德育工作在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同时,还应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升华。

(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化校园环境,首先应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促使每位学生都能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其次,要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配备图书馆或阅览室、校园网:校园内设有宣传栏、读报栏。另外,还要注重校园绿化,让学生时刻置身于优美的校园中。

(二)开展课余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政治课、时事教育都是有意识的德育教育,有时效果并不佳,应将德育渗透到课余活动中,进行无意识教育:我校每年都开展艺术节.体育节、“五四”青年节等大型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之中受到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特长。另外,学校还设立了文学社、真情服务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

五、结合实际开展实效性的德育工作

(一)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学校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将“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日常言行举止讲文明、讲礼貌,一切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课堂纪律、出勤制度,抓仪容仪表、课间操、校园卫生,定期检查宣传墙报,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化。另外,我校还特别注重新生的学前教育,每年新生入学都送新生到军营军训一周和举办新生入学系列教育,从学校规章制度、专业介绍、四个学会专题对新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入学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德育工作者的得力助手,选用好的班团干部,不仅使教师从繁忙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技校学生人校时素质差一点,因此在选出班干部后应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干部有放有导,同时也要做好监督,并帮助学生干部做好工作总结。

(三)后进生的转化

技校生入学时素质较差,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要极度重视,班主任应与科任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对后进生的教育既要及时,又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他们已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我们不可能经过一次教育和谈心就能让他改正缺点,应给他机会,降低标准,逐层逐步地进行教育。

(四)加强宿舍管理

加强宿舍管理,首先,应成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我校近几年来对学校门卫和宿舍管理员进行调整,将原来年龄大、文化低的人员解聘,从社会上招聘一批文化素质好的人员,选用高中文化层次或退伍军人担任门卫,配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层次的生活指导老师。另外,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门卫和生活指导老师的岗位职责,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同时,还成立一支学生督导队,协助生活指导教师完成平时的卫生、纪律、“文明宿舍”的检查评比。公务员之家

(五)就业指导

技校生一入校就应开始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当前的社会需求,让他们在三年技校生活中,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并在就业前进行面试知识、职、道德和劳动法的学习,通过培训帮助学生提高成功就业的机会。

六、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技校学生范文篇8

三年的技校生活结束了,三年中,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热爱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我思想上没有一些技校生的“厌学”情绪,虚心好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认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学生会干部的我,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应变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外,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表现出较强的与人密切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深受同学们和老师以及领导的认可。

三年技校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技校学生范文篇9

技工学校生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率,简单地说就是能否顺利推荐上岗,并使学生基本能够符合社会企业对招收人才的需要,经短期培训或适应后能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在初、中级的职业教育中,要完全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零距离”上岗。

在理论和实习方面做到双管齐下,同时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能够成功的获取职业并获得职业的成功,让学生做到软件硬件双具备。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刚刚起步,这种和谐的教育方式还没有完善,在此,笔者浅谈下提高技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内容。

一硬件方面

增加学生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就业前的技能操作水平。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必须尽一切可能增加学生就业前的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掌握相当的技能,尽可能地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1.要加大实训的投入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空间和机会

目前绝大多数公立职校,政府投入力度相对较弱,自身要发展,单靠学生的收费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国家已经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各级政府应有相应的政策和财政,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职业学校自己再投入一定的资金,学生的实训环境才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比如政府征收的教育费附加过去完全用于义务教育,现在完全可以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我之所以用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其意就在这里。职业学校实训设施的改善、加强和完善发展,我认为应是学校和政府共同承担的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虽然各类职业学校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但与职业学生实训条件的满足仍有一段较长的距离,也因此而影响了职校生就业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和“零距离上岗”。不断加强和提高完善学生实训条件应是职校发展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2.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训力量,不断拓展学生的实习空间

在有限的实训条件下,我们应该满负荷地使用现有的实训力量,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实习实训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操作水平。比如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大力走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与校外单位签订实训合同等。在这一方面,我校应该说已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近年来,除了加强与相关企业联合办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以外,还陆续与歙县旅游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众多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合同,把学生实训的空间和机会大大延伸了出去,不仅解决了学校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还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在上岗前就受到了在岗的实习和培训。

3.提高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训能力,开设技能指导课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老师如果只局限于学校和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很难让学生掌握企业所需要的各类技术和技能。所以我认为,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每年都要送到相关院校和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始终掌握该领域先进技术,成为我们职校也是企业所需的技术尖端人才。我想,当企业遇到技术难题第一个想到的是请某职校找某教师来解决问题时,那么这所职校毕业学生的就业局面就非常乐观了。

二软件方面

通过职业指导,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能力,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1.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职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在挑选和录用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3.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

近年来,在学生身边经常发生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马加爵一怒之下砍死自己的室友,起因竟是打牌这样的小事,几句争执、一场误解便上演了一出震惊全国的恶性杀人案件;大学生自杀、虐待动物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无数学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才有了“马加爵”,“涌现”出为数众多的高分低能者。学生不仅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体现着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是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

4.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

毕业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认为“提高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在企业界看来,首要的却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5.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在家由于受到过多的宠爱,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没有受到规范的教育。我认为职业学校是培养学生并使之成为走向社会的人才,所以必须加强养成教育和责任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培养学生勤劳朴素、艰苦奋斗的思想理念。它不等同于让学生穿破衣裤、吃冷泡面,关键在于这种理念对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性。

(2)加强学生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品德教育、礼仪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荣辱观。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这一方面都存在极大的欠缺。因此,我认为职业学校除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结合日常对学生的教育以外,应开设养成教育课程,给予学生规范的、全面的养成教育。在学生面试和应聘时,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面对用人单位的提问不知如何做、如何走、如何回答,衣着不整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规范而长期的教育才能有效的解决。

(3)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教育。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就业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责任意识的灌输,致使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就业技能就能成功就业,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用人单位除了需要员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非常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让每一位参加就业的学生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不但具有专业技能而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职业人,是我们职业学校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位教师都应向学生灌输这种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以实际行动展示自己的责任心、敬业精神,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如演讲、辩论、球赛、文娱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团队意识,加强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树立他们的团队精神,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阐述,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涉及的方面是比较多的,仅靠某一个环节或方面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技能训练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其他方面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这个因素来进行的。在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当是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大课题。我希望通过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职校的共同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职校毕业生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让职校毕业生“零距离”上岗,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编著.大学生礼仪[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技校学生范文篇10

关键词激发厌学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手段

厌学体育作为人的一种行为表现,是指对体育活动的一种消极不参与行为。技校生对体育学体趋势是好的,他们爱动、好动、能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但也应看到,在为数不少的学生中,也的确存在着厌学体育的行为倾向,主要表现为上体育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怕吃苦受累,借故请假多;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求及格甚至放弃;没有喜爱的活动项目,课外活动也很少参加。技校生正处于16~19岁年龄段,由于生理特点(尤其是女生)影响,他们只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而忽视身体素质提高,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如何改变学生厌学体育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一、教学体制入手,立足学生身体健康摆在第一的位置,树立身体健康是干好一件事的前提保证

努力改革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的认识、重视度;不能把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再大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水平,从学生运动技能、技巧抓起,培养个人喜爱运动项目及锻炼习惯,促进积极锻炼意识的养成。

二、从思想工作开始,积极转化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技校中“重专业轻文化基础”现象特重。只注重学生的就业率,忽视了体育锻炼重要性,以至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专业课学好就够了,体育成绩合格与否无所谓了。再者一些学校的体育课考核仅流于形式,纵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及主观认识的缺乏,从而误导了许多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正确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掌握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栏教学中,体质强、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跨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弱、技术差的学生,怕跨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的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心理障碍)。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跨栏技术好的同学提高栏架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技术差的学生降低栏架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采取因势利导、逐一辅导的办法,并及时发现他们技术动作的细微变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鼓励表扬他们,此举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练习的主动性,逐渐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四、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

目前,在技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用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规定课时与项目的搭配上作些简单的调整。从目前实施的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初中再到技校学习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此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有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专业要求,在体育项目的配置上,作些灵活而有效的安排。就我校而言,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工种较多,但意志力、耐力、反复工作的恒劲较弱必需要加强培养,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能以大纲为指引,摆脱教材的束缚,结合条件自编实用型的教材来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可多安排些越野跑、长跑等内容;再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体育项目进入社交场合,如门球、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等,都是目前在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体育项目,学生不仅兴趣比较高,而且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大有帮助,教师可从这一方面加以指导或传授相关知识。

五、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所追求的。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在学中找乐、在乐中提高”是最高境界,由此教师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机械单调的话,学生势必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讲一些有趣的生活小故事,师生互动必增强,教学氛围就活跃起来了.另外可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兴趣大减.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等形式也能促进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有强的吸引力,这其中对老师的要求必然加强,不仅要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更要细致了解学生的特点、状况。

六、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锻炼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技校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尤其《达标工作》,而对课外活动是重视度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学生社团组织和引导,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负担或多余,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培养兴趣,消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情况,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游泳等项目,阴雨天在教室讲解棋类,桥牌等项目或医疗保健知识讲座。另外,学期中可多安排专项教师和体育委员分工合作“大班教学”(也叫兴趣班)的办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喜爱的体育项目,采取现场辅导。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辅导体质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及技能的强化。再者学校组建各项运动队,进行课余运动训练,逐渐建立带有学校特色的成熟型运动队伍,努力为学校打造声誉,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最后由协会牵头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经常性地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