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调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4:53:24

纠纷调解范文篇1

一、把握局势,找准矛盾焦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调解成功,在调解之前必先把握局势,收集有关信息,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焦点、纠纷性质、起因经过,还要了解当事人的个性,找准当事人的认识误区和问题症结,这个过程是调解的基础环节,如果盲目介入,不但不容易搞好调解工作,反而会因对整个过程和当事人的情况缺乏了解,使调解工作陷入被动,甚至恶化。

二、控制场面,选准切入点

很多矛盾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往往情绪激动,听不进去劝说。甚至丧失理性,极易做出违法的行为,在遇到这种情况后,调解人员,首先应当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促使其回归理性。平息情绪的方法有:1、察言观色,进退结合。面对当事人的冲动性的言语和行为,调解人员应保持冷静的态度,用平静低沉而有力的语言与当事人交谈。在一方当事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要设法使另一方当事人保持克制,而不是互相激怒。2、做一名优秀的倾听者。倾听当事人的心声,让其倾吐心中的压抑、不满和愤怒。也可以在调解人员主持下,让被侵权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倾诉和发泄,使其不满情绪得以释放。如能引起侵权方当事人的内疚和后悔心里。从而当场向对方道歉,那么调解的成功机率就大大提高。3、分而处之,各个击破。由于发生矛盾冲突而处于不理智状态的当事人,极易脱离主题而相互攻击、谩骂,容易导致矛盾加深,战火升级,当务之急应把把双方当事隔开,互相避开对方恶言恶语的刺激和攻击,待双方恢复理智后,再进一步做调解工作。

三、换位思考,选准沟通点

调解人员应使当事人双方换位思考,促进双方彼此了解,帮助当事人理清思路和纠纷发生的来龙去脉,明了自身的言行举止有哪些不当的地方,对对方的侵权行为,应怎样助法律,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能采取侵权行为,只有条分缕析,细致入微的讲解常常带来良好效果,才能避免一些无意义的争执。面对“剪不断,理不乱”的繁难的民事纠纷,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当事人分析。真正实现沟通无距离、沟通无障碍。

纠纷调解范文篇2

根据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关于办理民事纠纷委托人民调解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全面落实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委托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探索和实践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提高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第三条性质

工作室为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的工作机构。

第四条职责

工作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一、调解纠纷当事人申请或区法院委托的民事纠纷。

二、承担委托人民调解的咨询工作;

三、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

四、协助对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

五、及时向区法院和区司法局提供人民调解的各类统计报表、分析报告和信息简报等资料;

六、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建议;

七、负责对已受理的人民调解民事纠纷的转委托或协助调解工作。

第五条制度

工作室应建立以下工作制度:

一、例会制度:工作室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人员会议,讲评上周工作,开展业务学习和交流,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对策。区司法局和区人民法院可派员参加。

二、信息制度:按月向区司法局上报纠纷受理统计月度、年度报表,对重大或特殊的纠纷做到一事一报,及时反映相关情况。

三、回访制度:纠纷解决后,工作室应及时对当事人进行回访,或通过当事人所在居(村)委调委会进行回访,并做好回访记录。

四、保密制度:严守工作秘密,不得泄漏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

五、档案制度:调解结案后,应及时按规定立卷归档,做到纠纷调解一案一档。此外还须建立调委会组织名册、调解受理情况登记、培训记录、工作室月度、年度纠纷调解统计表等。

第六条纪律

一、耐心接待,竭诚服务,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二、认真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职责。

四、举止端庄,统一着装,正确佩戴胸卡、徽章,不浓妆艳抹。

第七条保障

一、工作室所需工作经费由区法院和区司法局协商,安排预算、各自承担相应的份额。

二、区法院负责安排工作室外出调查所需用车。

纠纷调解范文篇3

2014年,全乡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质量,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满意率持续提升,民转刑案件发生率、非正常越级上访率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不断下降,推动我乡大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就我乡2014年“大调解”工作提出如下工作要点:

一、深化大调解机制建设,全力夯实大调解工作基础

1、加强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建设。推行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规范化建设;推动落实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作调度、检查督办以及重大矛盾纠纷直接调处的五项职权。健全完善协调中心各项组织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大考核力度,努力将协调中心打造成集社情民意、舆情汇集、分析研判、矛盾调处、大调解工作协调管理于一体的一线实战单位。

2、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依照《人民调解法》的要求,认真加强基层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人民调组织的作用。一是进一步规范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村(居)调解网络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确保村(居)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制度健全、人员落实、工作规范,发挥作用。二是巩固提升“大调解”工作进社区、进农村院落、进学校、进医院、进市场(商场)、进车站等面向群众的一线调解“窗口”工作,完善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登记备案制度,夯实“就近就快”调处矛盾纠纷的基层基础,努力实现第一时间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始终把各村(居)乡级各单位纳入我乡“大调解”工作机制中,为“大调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重点领域、特殊人群的人民调解组织,努力构建多种类型、不同层次、全面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形成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业调解的调解格局。五是健全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设立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流程、内部管理、卷宗管理,组织卷宗评选,着力提升调解质量。

3、突出调解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热心调解、熟悉法律、会做群众工作”的调解员队伍,着力提升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村(居)调解委员会,配齐配强人民调解员。二是加强乡村(居)两级调解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对潜在矛盾纠纷的发现和预警能力,对新型矛盾的化解能力,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管控能力和突发矛盾纠纷的应急能力,着力培育“优秀人民调解员”,提高大调解工作保障水平。

4、强化抓源头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健全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一月一排查、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研判联席会议的制度,进一步落实好矛盾纠纷领导包案调处机制,切实按照日常排查与定期排查、滚动排查与重点排查、专项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早稳控,切实将一切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细化大调解指导管理,全面提高大调解工作成效

1、强化调解工作指导协调。乡社会矛盾纠大调解协调中心要加强对行政村调解工作的指导协调,努力在各行政村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同时要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工作调研,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建立健全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全乡大调解工作的组织、业务、人员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加大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力度,充分发挥“三大调解”职能作用,推进完善综治、维稳、信访、“大调解”工作体系衔接联动,按时完成大调解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工作,深入探索和总结具有板桥特色的大调解经验,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大调解工作的宣传。

3、完善纠纷调处考评工作。乡、村两级要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目标,抓好平时基础性工作的落实,规范工作台帐管理,坚持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列入乡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加强实绩考核,量化考核,不断提高全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

三、强化大调解效能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水平

1、突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一是推进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着力推进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和信息预警工作,着力落实好调解员(网格员、信息员)责任。二是加强重要时间节点管理。坚持以重要敏感时段和节假日期间的社会稳定为重点,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半月、敏感时期每天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制度,重要时段开展集中排查,加强排查分析研判,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报告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调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激化、不发生民转刑案件、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三是突出重点环节管理。加强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土地承包、山林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并制定完善好防范预案。四是继续把“三项排查”工作作为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认真落实社会矛盾纠纷报告制度,在矛盾纠纷定期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实施矛盾纠纷“零报告”制度,坚持重大矛盾纠纷情况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

2、加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矛盾纠纷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本辖区、本单位。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要建立“一件一结、一案一策、一人负责、一督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包案化解制度,成立专门小组,明确责任单位,制定化解方案,并进行跟踪督查督办。要健全对突发性、群体性矛盾纠纷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排查,靠前调处,及时稳控事态,及早化解纠纷。

3、创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方式。深入推行社会矛盾纠纷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群团调解、行业协会调解和中介组织调解的“六调联动”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能合理表达诉求。一是通过创新调解工作方式,建立诉讼和非诉讼手段相结合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通过非诉讼手段,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深化边界联防联调工作,通过联合调解化解边界矛盾纠纷。三是完善乡、村大调解协调中心参与信访接待、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通过全领域引入调解理念,全方位建立调解机制,构筑全封闭的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促进大调解工作大发展。四是创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载体。整合社会各方力量资源,充分发挥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开展调解工作,深入推进司法联动,广泛开展”以案说法”活动,扩大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探索调解文化建设,营造全乡调解场所谦让、包容的和谐氛围。

第二篇

2014年全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委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强化基层基础,夯实专业调解,着力机制创新,推动“大调解”工作规范化、实效化、长效化、制度化,为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以基础为抓手,强化源头排查化解工作

(一)深化调解网络建设。以村社院落、学校、医院、街道等为“主阵地”。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村主任、单位负责人的基本职责,村主任、社长分管安全维稳的单位负责人为调解员。

(二)强化规范化建设。各村、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建好排查调解台账,各村、单位每月24日必须向乡报告矛盾纠纷排查表,出现的矛盾纠纷必有各村、单位先行调解且有书面的调解协议或意见,否则乡调解中心不予受理。

(三)加强源头调解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四早”(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早稳控)长效机制。做到日常排查与定期排查,专项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深入开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联系群众中发现问题,排查矛盾、化解纠纷,责任领导、责任人和稳控措施。

二、以专业调解为重心,促进专业调解体系建设

(一)加强重点领域专业调解。积极推动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重心向专业性、行业性扩展,促进重点领域专业调解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等15个重点领域专业调解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土地承包、医患纠纷、物业管理五个专业调解组织,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二)深入开展攻坚破难行动。针对拆迁、劳动争议等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充分发挥“大调解”协调联动机制优势,整合各方资源。

三、以联动调解为突破,大力提升调解工作实效

(一)完善“三调联动”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力量,促进“三大调解”工作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推进完善综治、维稳、信访“大调解”工作体系衔接联动。

(三)创新发展社会调解。推行群众代表参与调解评议制度,推广人民调解“随手调”工作方法,健全“流动调解、巡回调解”等方便群众,就近就决调解纠纷的机制。

四、以依法调解为支撑,不断提高依法调解能力

(一)依法规范调解行为。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推广“诉调对接、检调对接”机制,依法规范调解效力司法确认工作,确法治轨道上的“大调解”工作健康运行。

(二)提高依法调解能力,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做法,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大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五、以督导问责为手段,确保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一)严格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建立起与“大小纠纷不出村、单位疑难纠纷不出县、乡,矛盾不上交”目标相一致的层级责任体系。落实领导包案、部门包村、党员包户矛盾化解的的“三包”责任,使乡村社干部、党员深入村社、院户下访寻问题,解难题。

纠纷调解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内部民间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和谐校园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内部人员成分日益复杂,各种利益主体相互纠葛,校园中民间纠纷激增,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因此,寻找有效途径解决这些纠纷,维护高校的安定与和谐,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内部民间纠纷的特点以及解纷方式分析

(一)高校内部民间纠纷的特点

何谓民间纠纷?根据司法部《民间纠纷处理办法》的规定,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高校内部民间纠纷,即高校内部教职员工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有关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产生的民事纠纷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纠纷主体特定,包括行政人员、教师、非教师技术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等等。第二,纠纷类型多样,涉及前述主体之间发生的有关人身权益、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涵盖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生活等诸多方面。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围绕着住宿、餐饮、医疗、商品买卖等方面的民事纠纷更是不断涌现。第三,纠纷多具有持续性与反复性,校园范围相对狭小,纠纷各方当事人常常由于共同的工作生活圈而无法相互回避,纠纷如果未作处理或处理失当,就会呈现出持续性与反复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化。

(二)高校内部民间纠纷的解纷方式分析

目前,对于高校内部发生的民间纠纷,解决的方式主要是由院系领导、辅导员等进行思想教育、行政干预,或由保卫部门、警方出面协调,解纷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述方式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与约束力。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高校内部的民间纠纷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解决民间纠纷的方式很多,比如和解、调解、诉讼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满足高校解纷的需要。首先,和解在很多情况下是困难的。因为“和解的核心在于主体有明确的利他意识及利他行为”,当前高校人际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在缺乏外力介入的情况下,纠纷各方往往很难因利他的伦理因素而主动放弃己方的利益;其次,诉讼也不是最佳选择。一些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希望直接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殊不知诉讼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解纷方式,而且“一场官司十年仇”,诉讼的结果并不一定能消弭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这种情绪甚至可能长期存在,对当事各方无疑都是一种精神折磨。而且,在高校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对抗情绪即便仅出现在个别个体之间,也会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甚至会带来更大范围的关系紧张与对立,这对于构建和谐高校、维护校园秩序显然是不利的。其实,高校内部民间纠纷,很多只是由于当事人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的,矛盾本身并不大,有些甚至只是生活琐事,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有利于维护团结与稳定的纠纷解决方式,而人民调解恰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人民调解是由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教育、疏导工作,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能够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团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被誉为“东方之花”,而且,高校内部有着丰富的调解资源,因此,如果能在高校建立人民调解机制,必将对有效解决高校内部民间纠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人民调解机制的优势

目前,人民调解组织在我国广大城乡已形成网络,大量的民间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得以化解,大大减轻了法院的工作压力,成为非讼解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大调解”体系的中坚力量,但是,在企事业单位中设立人民调解组织的并不多见。近年来,上海、天津、四川等地的一些高校相继建立了调解中心,对化解高校内部民间纠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能及时解决校内纠纷,而且还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并为诉调对接打好基础,值得推广。笔者以为,在高校建立人民调解机制,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调解符合“以和为贵”、“调处息讼”的传统文化思想。我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调和”、“折中”是解决民间纠纷的主要思路,因此,包括高校师生员工在内的社会大众,对于人民调解这种解纷机制在思想上更容易产生认同感。第二,人民调解植根于基层、贴近群众。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置在高校当中,人民调解员多是来自于本校的师生员工,熟悉校园情况,易于让当事人产生亲近感与信赖感,从情感上更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纠纷,这也为调解协议的达成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人民调解不收取费用,程序启动快,富于主动性与灵活性,过程简捷,解纷迅速,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又能与诉讼等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相衔接。第四,人民调解符合校园内“熟人社会”的要求,使纠纷当事人平等协商、化解矛盾、消除隔阂,不伤和气,防止矛盾激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促进校园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第五,人民调解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因为调解协议属自愿达成,多数当事人是愿意并且能够自动履行协议所确定的义务的,因而纠纷解决较为彻底。第六,通过人民调解,对广大教职员工与青年学生进行情理与法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纠纷观,能够有效地预防纠纷于未然。第七,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人民调解机制不仅能够促成高校民间纠纷的有效化解,维护校园安全,也是完善高校治理机制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综上所述,将人民调解制度与高校特定环境相结合,在高校建立人民调调解机制并进行有效运作,是符合高校需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三、高校人民调解机制的构建

(一)高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与保障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二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参照本条例执行。”根据上述规定,在高校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其性质应当属于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委员会可由委员3至9人组成,设主任1人,必要时,可设副主任若干人,委员应由校职工代表大会推选产生。高校人民调解委员会可由学校与所在地司法局共同领导,由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负责业务指导,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网,以便对可能升级激化的纠纷及时处理。

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对高校人民调解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对取得较好工作业绩、社会效益的高校调解委员会应当进行表彰、奖励与宣传。同时,高校自身应当认识到人民调解机制的重要作用,对本校的人民调解组织给予充分支持,为其开展工作提供相应的办公场所与工作经费。

(二)高校人民调解员的培养与保障

高校人民调解委员会内设人民调解员,包括经推选产生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根据需要聘任的符合条件的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应当为人热情、正派,有代表性与权威性,热爱人民调解工作,愿意为群众办事,同时,熟悉校园环境,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与处理校园纠纷的经验。高校所在地司法局应当定期对高校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多在学生当中发现与培养人民调解员,因其不仅熟悉学校环境,而且与同龄人也比较容易沟通,调解涉及学生的纠纷更具优势。但是,由于学生阅历浅,缺乏经验,所以对学生调解员进行调解知识与技巧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以使其最终能够在调解实践中独当一面。

人民调解工作繁琐细致,纠纷得以及时有效地解决的背后,是人民调解员艰辛的付出。高校应当建立人民调解员保障制度,对于经济较为紧张、生活困窘的人民调解员,应当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助,对于因调解工作致伤致病的人民调解员,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从而激发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免除其后顾之忧。

(三)高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结合高校内部民间纠纷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受理与解决高校内部民间纠纷,即教职员工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有关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产生的民事纠纷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对于已经受理的纠纷,在调解过程中,发现其不属于人民调解范围的,人民调解员应当终止调解,并告知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发现纠纷有可能升级激化的,人民调解员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以免危害后果的发生。第二,通过调解工作,向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校纪校规宣传教育。在纠纷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将典型案例作为宣教教育材料,举一反三,使师生群众加深印象、加深理解。第三,及时向所在高校反映校园内民间纠纷的发生情况和调解工作的开展情况,以便于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序展开。

(四)高校人民调解机制的运行

1.高校人民调解的原则。第一,自愿平等原则。对高校内部民间纠纷进行调解,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调解程序的开启、进行与结束以及调解协议的达成与否均应基于各方当事人自愿。如果当事人希望直接诉至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不能强迫调解。同时,人民调解员对于各方当事人应当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能因当事人的身份、职位等因素而有所偏向,导致调解不公。第二,合情合法合理原则。高校内部民间纠纷的调解依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社会公德、校纪校规、善良习俗等。调解应当首先合乎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同时,在不违背前者的前提下,校纪校规同样也是调解的依据,除此以外,社会公德、行业规范、乡规民约、善良风俗也应当成为调解时的考虑因素。调解工作要力求做到合情合法合理,唯有如此,调解的结果才有可能得到当事人各方的认可与接受。第三,尊重当事人权利原则。民间纠纷的解决途径很多,人民调解员不能强制当事人进行调解而阻止其采取其他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尤其是在高校的特定环境中,某些时候,为了“家丑不外扬”,避免负面影响的扩大,或顾忌到部分当事人会因为不满调解结果而纠缠领导,人民调解员可能会刻意阻止当事人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种做法显然不妥。人民调解员要树立尊重私权的意识,特别要避免用自己的思想替代当事人的思想,大包大揽,甚至以势压人。

2.高校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第一,调解的开始。高校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开启调解程序,既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申请进行调解,也可以在发现纠纷时主动引导当事人进行调解、化解矛盾,但应以当事人愿意接受为前提。第二,调解的进行。人民调解员在正式调解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当事人的状况、调查纠纷的原委。在调解时,要让当事各方畅所欲言,充分表达己方的意愿,同时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在查清事实后,人民调解员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法理、情理教育、说服劝导,引导当事人进行协商,促成其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也可以根据需要,邀请当事人尊重信任的亲朋好友参与调解,在遇有疑难纠纷时,还可以邀请当地法院、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指导调解工作。第三,调解的结束。高校人民调解工作或因调解无效而结束,或因调解达成协议而结束。对于调解无效的,人民调解员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通过行政、司法等方式解决纠纷;对于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协议书经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后生效。当事人应当遵守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建立回访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当事人履行协议的情况,巩固调解成果。

3.高校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高校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制作的调解协议书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由于立法中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缺乏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明确了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但由于此规定较为简单,仍不足以消除实践中当事人违反协议的情形的发生,有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中确立了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根据该意见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主持各方当事人就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后,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协议合法有效的,该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决定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从而强化了人民调解的确定性,避免了随意性,弥补了人民调解的结构性缺陷。然而,由于宣传力度的不足,在高校当中,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师生,对于人民调解普遍都缺乏应有的了解与重视,很多人认为人民调解是不作数的,并不知道通过人民调解达成的协议,经过司法确认,该确认决定可以取得强制执行力。因此,必须在高校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强化广大师生员工对人民调解的认识,使他们建立起对人民调解组织的信任,从而使人民调解在高校中逐渐成为被普遍认可的主流的解纷手段。公务员之家

四、高校人民调解机制与学校相关工作的配合

(一)高校人民调解机制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配合

在高校,扎实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宣传教育,能够促进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纠纷观与法制意识,这无疑是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的思想基础。因此,应当把人民调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一种特殊手段,在具体的纠纷的调解过程中,通过耐心细致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以及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教育,提高广大师生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其法制观念,使其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校园中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从而维护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生活秩序。尤其要注意对曾有积怨而未能彻底解决纠纷的当事人重点进行教育与引导,主动调和化解其矛盾,这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高校人民调解与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配合

由于高校的发展与扩张,校园中人员成分日益复杂化,治安纠纷频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轻微治安纠纷,如果不加以分流,都依靠学校保卫部门与公安机关来解决,势必会给这些部门带来繁重的工作压力,而且由于这些部门处理民间纠纷的手段较为单一,其解纷效果也不甚理想。为扭转这种局面,高校人民调解组织可以在保卫部门与当地公安机关的指导与协助下,对本校当中发生的轻微治安纠纷进行调解,这样,不仅能够对纠纷当事人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深入及时的教育,避免他们因一时冲动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的发生,也能够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形成纠纷预防机制,还能够减轻保卫部门与公安机关的负担,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处理更为严重的问题当中去,一举多得。当然,对于有可能升级为刑事案件的纠纷,人民调解员应当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公安机关报告,以防患于未然,消除不安定因素。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内部民间纠纷的激增,这些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必须认真分析这些纠纷,并寻求适合的解决对策。人民调解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办法,成本低、效率高、有利于维护稳定与团结,十分符合高校解纷的现实需要。将人民调解制度与高校的具体环境相结合,在高校建立人民调解机制并进行有效运作,及时化解纠纷,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使其成为维护高校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不仅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促进高校民主法制建设,推动高校快速发展也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释: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3.

参考文献:

[1]人民调解法(草案)条文及草案说明.中国人大网.

[2]李婧.我国高校教育纠纷的法律类型及其解决机制探究.社会科学战线.2008(11).

[3]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陈如栋.人民调解进高校学生社区的探析.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4).

[5]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纠纷调解范文篇5

一、主要业绩

(一)积极发挥职能,推动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

由于医调中心配备的专职工作人员没有到位,整个工作由司法、卫生推选的兼职人员推进,各兼职人员科学安排岗位工作,“忙里偷闲”、同心合力,确立和坚持“为医院服务、为患者维权、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和谐”的工作理念,认真践行“双腿要勤、屁股要正、身段要低、嘴巴要软”十六字箴言。以《人民调解法》和省、市《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暂行办法》的实施为契机,以各级领导对我医调中心充分肯定和殷切希望为动力,坚持每周一集中交流工作情况、每月上下半月各集中一次政治、业务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制度,坚持用各种规章制度管人管事。为了进一步提升从事医调中心调解人员的业务能力、法律水平,县司法局派遣6名工作人员分别到兰州市和成都市参加国家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组织的“医患纠纷的特点与防范对策”及“医患纠纷调解依据法律及规则”的专题培训班。医患纠纷调解队伍依法依规调处医患纠纷,经受了“出气筒”、“调节剂”、“稳压器”的检验。

(二)找准医方存在的问题促其整改,预防同类医患纠纷再次发生

医调中心注重在做好化解医患矛盾的调解工作中,对上半年化解医患纠纷中发现医院工作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即1.该做的检查没做,导致纠纷发生后举证不能;2.缺乏耐心细致的体格检查,往往成为漏诊、误诊的主要根源;3.对病历在医患纠纷调解与诉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书写不规范和更改的现象;4.告知义务和签字手续落实不到位,发生纠纷承担相应的责任;5.医患规章制度不够落实,对患者有悖常规的要求过于迁就引发医患纠纷;6.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医患双方沟通不畅),及时通报给县卫生局业务股室并合理建议医院从“三抓三促三转变”入手,抓好预防与处置医患纠纷工作。即一是抓学法,促规范,转变忽视学法执法的偏向;二是抓沟通,促和谐,转变忽视思想工作的偏向;三是抓医改,促整改,转变被动消极应对的偏向,提醒各医疗机构引以为戒。县卫生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书写中药处方的通知》等文件,有效避免同类医疗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建立应急联动调解机制,互动配合,化解医患纠纷

医患纠纷预防与调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需要多方配合综合治理。医调中心针对应急联动机制存在急待完善的问题和工作需要,借力推动良性互动。通过司法局部署指导,调动基层协作调解。整合社会多方力量搭建大调解平台。医调中心根据应急事件和疑难案件的需要,及时报告,由县司法局指派和指导患方所在地司法所及村、镇调解组织配合联动调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司法所及镇、村干部等社会力量贴近当事人的特点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参与到复杂疑难的医患纠纷乃至“医闹”事件应急调解工作当中,形成联动互动的调解格局,有利于及时平息“医闹”事件,化解疑难“骨头案”。

(四)力促保险公司合力联动,推动调赔互动长效机制

医疗机构参加医患责任保险,是预防与处置医患纠纷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医调中心与司法局、卫生局、医院代表、保险公司沟通互动,公正合理掌握理赔标准,合力依法依规及时调处医患纠纷,今年由医调中心调解的案件中,保险公司已支付保险费用12万元(不含报批数额),理赔及时足额到位,减轻了医院的压力,保证了患方能按时领取赔偿款,达到案结事了的良好社会效果。

二、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一)机构建设规范。实现“四有”,即有办公场所、设施、流程、档案卷宗。制定了医调中心的各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为目的,医调中心公示上墙了工作人员、工作原则、纪律、当事人须知、接访工作流程、公布了受理范围、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时更新了省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整个医患纠纷的调解运行在阳光之下,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工作程序规范。医调中心的整个工作流程分为调解受理、调解准备、实施调解、调解结束和效果回访等八大步骤,每个步骤和环节均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要求。

(三)工作制度规范。主要有四项制度:一是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司法局、卫生局、县综治办等相关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汇报医调中心工作。二是业务指导制度。县司法局加强业务指导,对医调中心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帮助以医调中心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医调中心做到依法、规范、公正调解。县卫生局引导各医患机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医患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正确处理事前防范与事后调处的关系,通过分析典型医患纠纷及其特点进行针对性改进,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三是随机抽取制度。确保中立立场和公正形象,医调中心建立了“两库”,即医学专家33名,法律专家15名,并编印成册。一旦发生医患纠纷,而双方不能达成共识时,由医调中心征得医患双方同意,随机从“两库”中抽取专家对双方争议问题进行论证,供医调中心提出调解方案。四是医调中心调解医患纠纷不收费,不接受赞助,以确保医调中心的公平、公正和中立。

(四)调解行为规范。在调解过程中,医调中心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政策,采取说服、教育、疏导等方法,促使医患双方当事人消除隔阂,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善于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难易程度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便民利民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调解工作,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需要进行相关鉴定以明确责任的,经双方同意,医调中心可以委托有法定资质的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明确责任。

同时,我们始终把公平作为调解工作的生命,不偏不倚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视为调解的目的,作为调解成功的关键。在调解中始终把“立场中立”、“工作独立”作为必须恪守的准则。特别注意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医患双方,尊重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受理的每件纠纷,均采用“背靠背”为主,“面对面”为辅的方式,听取诉求,了解情况。保证双方公平充分地行使话语权,畅通应有的沟通渠道;避免次次面对面,耗时耗力又易激化双方矛盾的弊病。在调解员的耐心疏导下,当事人通过畅所欲言的陈述宣泄,释放心中的不满、焦躁甚至愤怒,恢复了理智,得以重新冷静、客观地思考争议;使我们的调解员从其倾诉中了解更多的事实,解读其心理活动,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和事实。同时,县医调中心还从接待、咨询、申请,坐席安排,发言、检阅笔录、签字顺序等工作细节上注重公平地对待当事人,从而获得了双方的信任,配合,为成功调解医患纠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法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医院在发生了医患纠纷后,对自身存在的过错不能坦诚面对,对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重视不够,贯彻落实《县医疗责任保险统筹实施方案(试行)》不力,为化解医患纠纷增添了难度。

2.医患调解中心是免费提供法律帮助、居中处理医患纠纷的单位,专职人员配备不到位和公业务经费的不落实严重阻碍医调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配齐配强医调中心专职工作人员。指派调解员到先进的医患调解中心学习观摩,充分发挥医患纠纷调解中心职能作用。

纠纷调解范文篇6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道路运政机构依据本办法负责纠纷调解工作。纠纷双方所在地不在同一行政区的,由承修方所在地道路运政机构负责。

第三条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系指在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内或汽车维修合同约定期内,汽车维修业户与托修方因维修竣工出厂车辆的维修质量产生纠纷,双方自愿向道路运政机构申请进行的调解。

第四条汽车维修质量纠纷(以下简称纠纷)调解,应坚持自愿、公平的原则。道路运政机构进行调解应当公开,做到依据事实、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公开调解、公平负担。

第二章纠纷调解申请的受理

第五条纠纷调解的范围是在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内或汽车维修合同约定期内当事人双方所发生的争执。在质量保证期内,托修方遇有汽车维修质量问题或者发生机件事故,应首先与承修方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当事人各方可向当地道路运政机构申请调解。

第六条申请调解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申请调解方(当事人单位或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二)当事人的名称、单位、地址、电话;

(三)纠纷的详细经过及申请调解的理由与要求和书面报告;

(四)汽车维修合同、车辆竣工出厂合格证、汽车维修费用结算凭证等其它必要的资料;

第七条申请调解方(当事人)应如实填写《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申请书》(附件一)。道路运政机构应在按到申请书后的五个工作日内根据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做出是否同意受理的答复意见。

同意受理的,道路运政机构应将《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申请书》自接到申请书后十个工作日内转送另一当事方。另一当事方同意调解的,应在自送达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就申请书所涉及的内容写出书面答辨材料,并做好参加调解准备。另一当事方不同意调解的应及时表明态度,道路运政机构则按不予受理的程序处理。

道路运政机构不受理调解的,应在自接到申请书后或另一当事人不愿调解的答复后的五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方。

第八条参加调解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均有举证责任,并对举证事实负责。

第九条纠纷双方当事人均有保护当事车辆原始状态的义务。拆检车辆有关部位时,当事双方必须同时在场,一致证实拆检情况。

第十条托修方或驾驶操作人员认为维修质量造成车辆异常,应保护好车辆原始状态并找承修方进行拆检。如承修方拒绝派人或事故现场不在本地的,托修方可向车辆停驶地道路运政机构提出拆检申请。

车辆停驶地段道路运政机构接到拆检申请后,应及时组织拆检,填写《汽车现场拆检记录》(附件二)。并及时将车辆现场拆检记录与有关证据送达承修方所在地道路运政机构。

第三章技术分析和鉴定

第十一条技术分析和鉴定由各级道路运政机构组织有关人员或委托有质量检测资格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参与技术分析和鉴定工作的人员必须经道路运政机构审定并聘用。参加鉴定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第十二条技术分析和鉴定人员应依据现场拆检记录、汽车维修原始记录和《汽车维修合同》、车辆使用情况以及其它有关证据,分析原因,做出结论,并填写《技术分析和鉴定意见书》(附件三)

第十三条技术分析和鉴定是进行纠纷调解的基本依据,出具技术分析和鉴定的部门应对所做的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技术分析和鉴定的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需要做专项试验分析鉴定的,其费用按当地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四章责任认定

第十五条承修方不按技术标准、有关技术资料和维修操作工艺规程维修车辆或不按使用说明规定选用配件、油料所引起的质量责任由承修方负责。

承修方因装配使用有质量问题的配件、油料或装配使用托修方自带配件、油料且未在维修合同中明确责任的,所引起的质量责任由承修方负责。

第十六条承修方在进行总成大修、小修和二级维护作业时,未对所装(拆)配件进行鉴定或虽发现相关配件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但未与托修方签订责任协议,在质量保证期内确因该零部件质量引起的质量事故由承修方负责。

汽车维修合同中另有约定的按合同规定的责任确定。

第十七条因托修方违反驾驶操作规程和车辆使用、维护规定而引起的质量责任,由托修方违反驾驶操作规程和车辆使用、维护规定而引起的质量责任,由托修方负责。

第五章纠纷调解

第十八条调解员由道路运政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调解员应熟悉业务,实事求是,公正廉洁。

调解应以公开方式进行。

第十九条当事各方应对调解过程中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

第二十条调解员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资料、技术分析和鉴定意见书及当事方的陈述、质证、辩论,分析事故原因,确定纠纷双方应负责任,调解各方应承担的经济损失。

第二十一条经济损失应由责任人按过失比例承担。

对不能修复或没有修复价值的零部件按车辆折旧率和市场价格计算价值。

第二十二条经济损失主要指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一)在质量事故中直接损失的机件、燃润料及其它车用液体、气体、材料;

(二)返修工时费、材料费、材料管理费、辅助材料费、委外加工费、检测费;

第二十三条道路运政机构在调解维修质量纠纷的过程中,如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应向当事人双方宣布终止调解。

(一)当事人双方对技术分析和鉴定存在异议;

(二)受条件所限,不能出具技术分析和鉴定意见书;

(三)案件已由促裁机构或法院受理。

第二十四条向道路运政机构申请调解的质量纠纷,当事人中途不愿调解的,应向道路运政机构递交撤消调解的书面申请,并通知对方当事人,调解随即终止。

第二十五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道路运政机构应填写《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协议书》(附件四),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并经道路运政机构盖印确认,调解协议书应交当事人各持一份,道路运政机构留存一份。调解即告结束。

第二十六条质量纠纷调解过程中拆检、技术分析和鉴定的费用由责任方按照责任比例承担。

质量纠纷已经受理并在调解过程中,一方提出不愿调解,应由其负担调解过程已发生的全部费用。

第二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各方应当自动履行。达成协议后当事人翻悔的或愈期不履行协议的,视为调解不成。

纠纷调解范文篇7

一、市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组织筹建、运行基本情况

(一)加强部门协作,搭建工作平台。

1、搭建医患纠纷调解运行平台。今年月中旬,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聘任三名专职调解员和一名调解员助理。同月,我局会同市卫生局商定市医患纠纷调委会组成人员,报市人民调解委员会批准。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三名专职调解员参加市医患纠纷调委会,负责全市医患纠纷个案的受理和调解工作。与此同时,在市卫生局支持下,组建市医患纠纷调解工作联络员队伍,在市卫生局和38家医疗机构内确定42名医患纠纷调解工作联络员,以加强调委会与医疗机构间的联系互动。在医患纠纷发生第一时间,联络员与医患纠纷调委会联系,调解员及时赶到现场,主动介入,在调处阶段,联络员积极配合调委会开展工作,促进医方、患方、调解组织三方间的沟通交流。

2、搭建医患纠纷责任分析论证专业支撑平台。为适应医患纠纷调解工作专业性要求,选择8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药、病理、护理等专业人士组成市医患纠纷责任认定医学专家库,在发生重大、复杂医患纠纷时,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聘请3—5名医学专家组成医疗责任分析论证小组,提出责任论定意见,供调解员参考,增强人民调解化解医患纠纷的专业信服力。

3、搭建医患纠纷调解的阵地平台。依托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置医患纠纷调委会办公场所,投入了3万元在司法局院内租赁了办公用房,进行装修,购置办公桌椅、档案柜、安装了电话、电脑、空调等办公设施,按照规范化调委会“五有六统一”的标准配置软硬件设施,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上墙公开,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规定医患纠纷一律离开医疗机构场所,统一到调委会进行调解。

(二)建章立制,配强队伍。

1、组建专业调解队伍。鉴于医患纠纷专业性强的特殊性,在人员构成上充分兼顾了懂法和懂医两方面因素。目前,市医患纠纷调委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9人,由市司法行政、卫生、公安部门分管领导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医学、法学方面专业人士、专职调解员共十一人组成。市调委会聘任3名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具有丰富的基层及群众工作经验的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同志但任专职调解员,具体负责医患纠纷的调解工作,另聘任1名法律专业,能熟练操作电脑的调解员助理协助开展工作,形成“专业互补、技能互助”的调解团队。

2、建立工作制度。为提升医患纠纷调解的规范性和公信力,局基层工作管理股指导制定了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纪律及医患纠纷调委会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建立了工作例会、接待登记、纠纷受理登记、调解指派、调查取证、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协议制作、协议履行和回访等制度。根据调解文书规范格式印制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接待登记表》、《调解申请书》、《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纠纷受理调解通知书》、《提供材料告知书》、《送达回证》等文书,建立了各类接待、受理、登记台帐,使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有章可循,促进工作规范开展。

3、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定期学习培训、重大医患纠纷集体会商、疑难纠纷聘请专家分析评估、过激纠纷请示报告协调等多项业务制度,并与市卫生局进行工作研讨,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时医患纠纷调委会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市财政预算,保证了医患纠纷调委会独立和公正的开展调解工作。

(三)快速高效,开展工作。

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成立后,相继受理3起医患纠纷调处申请,医患纠纷调委会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全部调解成功,医、患双方对调处结果均表示满意。在医患纠纷调解具体工作中做到:

一是热情接待、耐心疏导。4名专职调解工作人员以对医院和患者双重负责的责任感,对前来咨询、申请调解的患者及家属热情接待,在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作好谈话记录同时耐心疏导,使患者及家属放下思想包袱和顾虑,自愿接受调委会的调解。

二是认真分析、多方沟通。认真仔细的倾听、审阅前来申请调解的患方陈述及提供的资料,同时走访医院,调取病例,听取院方代表的情况说明,组织做好纠纷受理、证据保存、调查取证等工作,对医患纠纷的产生过程及细节、矛盾焦点产生的因果关系,进行认真分析,依据证据材料和法律法规,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与患方、院方进行沟通,做好组织医患双方有效调解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真情调解,签定协议。调处过程中,医患纠纷调委会的调解员作为第三方,秉持客观公正原则,从法理、情理的角度向患方、院方双方进行耐心细致地分析,增进双方相互理解,互谅互让,促进双方达成共识,签定调解协议书并及时履行。

二、我市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照用,作为人民调解的指导部门,结合前期的筹备、建设及近期的运行情况,我们认为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还需在以下方面完善和加强。

(一)需进一步加强医患纠纷协作机制建设,实现部门联动。医患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情绪激动,容易激化为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应建立并全面落实多部门协作制度,保障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成效。

1、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与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间的协作制度,定期通报调解信息,加强医患纠纷预防工作。发生重大医患纠纷,两部门间要迅速派员指导协调,及时化解处置。

2、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不可能包揽全部医患纠纷的处理,要加强人民调解与和行政调解、法院诉讼的衔接配合,形成多元化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对一些纠纷复杂、赔偿数额较大的医患纠纷,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以后,及时到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给予配合支持。

3、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与法律服务配合制度,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将调解与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和公证等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宣传和疏导,使简单的医患纠纷“未调先解”,对重大疑难医患纠纷案件,发挥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资源优势,配合专职调解员开展攻坚调解。

(二)需进一步加大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宣传,提升群众知晓度。建议在医疗机构内开展针对患者及其亲属的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宣传,使患方了解人民调解,最大限度地将医患纠纷引入人民调解化解渠道。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宣传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的优势和便利,对采取“医闹”方式无理索赔的坚决予以遏制打击,提高群众对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的认可度,提升社会影响力,使群众在发生医患纠纷时理性选择解决方式。

(三)需加快落实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分担医疗风险责任。要根据省卫生厅、司法厅、保监会的文件要求,医疗机构宜针对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医疗责任保险或联合组建医疗事故赔偿基金,由保险公司或基金会直接承担医患纠纷赔偿责任。这既可提高患方对医患纠纷调委会的信任度,又可增强医方的抗风险能力。外地经验表明,这是处理医患纠纷行之有效的举措。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患纠纷中医方确无过错和责任,而患方又有重大损失且经济十分困难、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宜适度安排资金,酌情救助,让患方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减少对立。

(四)需完善重大医患纠纷应急处理机制,严厉打击借医患纠纷滋事现象。公安机关应针对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频率、表现方式、规模和激烈程度等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公安机关要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果断处置,维护现场秩序,杜绝“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现象的出现。

(五)建议医疗机构健全医患纠纷预防机制,防患于未然。

1、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经常排查整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人员、设施、器械、药品等方面堵塞漏洞,提高医疗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和工作失误,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2、医疗机构对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非正常死亡的个案,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和责任,依据法规、情势,采取应对措施,掌握处理纠纷的主动权。

纠纷调解范文篇8

现阶段,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期和农村经济发展期。土地纠纷的日益增多以及多元化和复杂性的背后,土地当事人面对实际经济利益都“志在必得”。我国是人情传统的熟人社会,目前,我国的法律虽不断健全完善,但针对土地纠纷仅通过诉讼是难以做到公正标准、利益平衡,尚有法难以之难,使其判决虽合法但不尽合理,导致结果上访、申诉等问题,导致当事人质疑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及公正性。法院调解在解决目前的土地纠纷案件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下是选择法院调解机制解决土地纠纷的原因和优势所在。(一)农村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是对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土地纠纷案件进行调解,相对于人民调解的主动排查纠纷和行政机关主动调解与其职权相关的纠纷,法院对土地纠纷案件能否进行调解,取决争议主体意思表示。因我国法院调解不告不理原则、当事人自愿原则及《民事诉讼法》九十三条规定,法院应在争议主体自愿事实清楚的前提下启动调解机制,即法院调解不是必经程序。由此,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程序的启动应取决争议主体真实意思表示,法院不得强行调解。因此,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的争议主体可根据自律和自主性原则选择适用的规范,弥补法律适用的不足。(二)从土地纠纷法院调解协议的启动来看,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有同等效力。相对人民调解协议和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调解协议具有最高效力及强制力,使得争议主体必须履行,不得对调解事项再次提起诉讼。由此,法院调解协议简化了诉讼程序,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土地纠纷的办案效率,利于土地纠纷的妥善解决。(三)法院调解的调解程序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如调解主体的选择,调解书成立有效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程序方便灵活,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制,不似审判那般要求严格依法办事,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处分权,维护自身权利实现双赢的局面,实现当事人主义的司法功能,提高当事人及有关群众的法制观念,减少土地纠纷的发生。(四)低廉高效地彻底解决土地纠纷,缓解当事人的讼累和诉讼成本,达到最佳效果。尤其当法律服务收费高的时候,进行法院调解,对于贫困者或富者都是有利的。同时,在熟人社会,法院调解可以促进争议主体友好协商、互谅互让,促使争议主体达成调解协议,有效降低诉讼的对抗性,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由此,即维持争议主体的友好关系和长远利益,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我国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律和国家政策不断修改等原因导致农村土地纠纷数量、类型均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虽然法院调解机制在面对土地纠纷解决的问题上仍不断改革,但面对社会转型期及土地纠纷的复杂化、多样性,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在解决现代的土地纠纷陷入了困境。主要体现以下方面:(一)我国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的程序规范性问题。目前,我国法院在调解土地纠纷的过程中,因存在法院调解和诉讼程序是否应该适用不同法理,遵循于各自程序规范的问题上,导致了法院调解和诉讼在调解土地纠纷时,交叉在相同的程序空间,导致土地纠纷法院调解过程中,因混淆造成实体和程序限制的双重软化。由此,既无法充分、纯粹的保障程序,也无法使土地纠纷有效率的妥善解决。在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程序中,法官因顾忌土地纠纷调解不成的诉讼程序而怠于主动调查取证;在诉讼程序中,因“调审合一”模式,法院调解土地纠纷过程中接触到的事实,虽不能当作裁判证据适用,但难以避免法官的自由心证,容易导致事实上的“心证突袭”。由于法院在调解土地纠纷实践中,因程序适用的随意性及法院调解具有灵活性这一正当理由,造成土地纠纷争议主体无法追究和保障法院调解过程中因程序适用带来的不足。因此,如不注重程序规制,可能导致合意型程序公平性上弊端的扩大。(二)我国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因现行的“调审合一”模式引发的问题,即审判组织和调解组织重合。“调审合一”是建国初期计划经济的产物,但面对今日国情下的土地纠纷,已无法发挥其功能,已带来紧张和不协调。例如,无益于司法工作的开展导致法官的“角色”冲突,导致出现强制调解和任意审判问题。损害土地纠纷当事人的利益,影响其公正性和权威性的建立。另外,我国目前法庭审判的组织形式是合议庭或独任庭。前者是由审判和陪审员组成,后者仅为审判员独任。由于我国"调审合一”的司法模式,在解决土地纠纷的司法实际工作中,多方面因素导致陪审制度仅存于形式,阻碍其实际功效的发挥,造成司法调解在解决土地纠纷的过程及结果由专业法官决定。(三)我国法院调解原则严重走样。如法院的调解偏好和审调并重原则,目前,我国法官因国家政策、个人喜好和利益,往往选择趋利避害的解决方式处理纠纷。即一般偏重法院调解。在法官调解土地纠纷过程中,间接承担积极主动的角色,提高了"强迫调解”或法官不中立的危险。虽土地纠纷争议主体在发生纠纷时有意选择诉讼,但法官以法院裁判性预测的话语间接的影射诉讼不如调解的结果好等间接干涉侵犯当事人的自愿调解权利。属于法院间接强制调解,违背当事人自愿原则。另外,法院调解的合法原则导致了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在本质上发生改变。法院调解在解决土地纠纷过程中,因我国现属社会的转型时期、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但仍存在部分地区民众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等因素,合法原则无法使得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大展拳脚。(四)法院调解在解决土地纠纷的作用功能日益弱化,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已使本应有的优势难以发挥,如在我国农村地区人情传统仍保留的熟人社会、历史遗留的“以和为贵”及农民的厌诉情结等问题导致纠纷进入诉讼程序之前,习惯选择政府调解或上访等方式解决。就算进入诉讼,意味着当事人之间的势不两立,法院很难进行调解。另外,片面追求提高法院调解协议的效力,忽视土地纠纷解决的其他方面。法院调解土地纠纷结案后,从法院调解土地纠纷新动向看,进入强制执行比例高、执行难等问题,削弱法院调解本应具有的“案结事了”的功能和价值。目前,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的司法解释第151条,虽强化了调解协议的效力,赋予调解协议的强制力,使得名义上调解协议和司法裁判具有同样的效力,但本质上仅赋予当事人“眼见为实”的确定力与执行力的调解协议。法律规定调解书不能上诉,仅在违反自愿原则和内容违法的情况下由土地纠纷争议主体申请再审,由此看出对调解协议的确定力具有较强的保护力度。然而法院调解土地纠纷制作的调解书与司法裁判相同,即争议主体不主动履行时仍由法院的执行机构强制执行,目前我国民事裁判仍有严重的"执行难”的问题,对保障和提高调解书执行力的问题上仍面临挑战。

三、我国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的完善

纠纷调解范文篇9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有效处置医疗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司法部、卫生部、保监会《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司发通〔〕5号),以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的通知》(渝办发﹝﹞89号),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建立市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一、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疾病的诊治期望与医学技术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医疗产生的医疗纠纷呈频发态势,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甚至出现了因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对医疗纠纷的处置,本着合理合法、平等自愿、不妨碍当事人诉权和“调解优先”的原则,引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有利于及时妥善、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是建设“平安”的现实要求,是维护全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的设置及主要职能

设立“市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全区范围内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5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和若干名兼职人民调解员组成,下设医学专家组和民事调解组,属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在区司法局、卫生局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医学专家组由区级医疗机构医学专家及司法机关法医组成;民事调解组由热心调解事业的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行政人员,以及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熟悉法律的自愿者组成。同时,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工作者等各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专兼职相结合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队伍。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按照功能适用、交通便利、独立办公的原则设立固定办公场所,设置办公室、接待室、调解室、档案室等,悬挂人民调解工作标识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并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加以公示。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是:接受医患双方的申请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及时排查发现医疗纠纷隐患,向有关部门反馈情况,提出防范意见建议;主动调解有可能激化、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的医疗纠纷;接受当事人医疗与法律方面知识的咨询等。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不得收取费用,所需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的报酬由区财政予以保障。

三、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一)受理范围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发生在本区内,索赔金额超过1万元,并经医患双方申请调解的(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调解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

1.一方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已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调解的;

3.一方当事人拒绝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

4.已经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达成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再次申请调解的;

5.非法行医等引起的不宜由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医患纠纷。

终止调解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二)医学评估

当事人提出医疗纠纷调解申请后,符合受理条件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指派2名以上人民调解员(含事发医院以外的医学专家)向医患双方调查取证,同时了解双方的要求及其理由,并根据需要向有关方面调查核实,最后由3名以上医学专家(不含事发医院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集体做出评估意见,供调解工作参考。医学专家组认为需要进行尸体解剖才能明确医疗行为与患者死亡的关系的,应当告知医患双方当事人申请尸体解剖。

(三)调解及期限

1.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定1名人民调解员为调解主持人,根据需要可指定多名人民调解员共同进行调解,必要时,还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患方所在地镇村干部参加。

2.医疗纠纷调解一般情况下,召集医患双方到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特殊情况也可在方便当事人的其他场所进行调解。

3.医患双方均可以委托人参加调解活动,双方参与调解的代表人数均不得超过5名,代表人应出示身份证件,人还应出示当事人委托书。

4.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后生效。

5.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可在调解协议生效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有效后,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的调解协议书,应当作为医疗责任保险理赔的依据,被保险人据此申请赔偿保险金的,保险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偿

7.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解。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调解期限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延长的期限;超过约定期限仍未达成调解协议的,视为调解不成。

调解不成的,应终止调解,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按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建立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成立领导机构

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司法、卫生、财政、保监、公安、综治、法院、宣传、民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各成员部门主要工作职责:

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置工作。

财政部门要负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经费保障与监督。

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医疗场所的治安管理,依法处理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宣传部门要加强新闻媒体管理,让新闻机构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报道医疗纠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设立办事机构

为保障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编制与经费预算,设立“市区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同时挂“市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牌子,机构设在司法局,人员配备应以医学与法学专业人员为主。

(三)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区内公立医疗机构通过招标或者其他方式确定承保医疗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由医疗责任保险承保公司在保险合同范围内承担医疗机构因医疗纠纷发生的赔偿。

纠纷调解范文篇10

一、积极抓好调解组织建设,着力强化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

1、抓好调处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明确“人民调解为体、大调解为用”的思想,积极推动县级调处中心实体化建设,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年内完成区调处中心实体化建设,区调处中心创建成省级规范化调处中心。

2、抓好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确保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健全、人员落实、工作规范,职能凸显。扩大企业人民调解组织的覆盖面,年内,力争300人以上企业都能建立人民调解组织。

3、抓好专业调解组织建设。严格按照《省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规范专业调解组织的设立、工作和指导管理,重点加强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专业调解组织建设。

(1)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对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结构调整,充实和加强有医疗知识的人员到中心工作。

(2)劳动争议纠纷专业调解: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开展推进基层劳调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场所规范、人员得力、台账齐全的要求,规范基层劳调组织建设,拓宽劳动争议解决渠道,突出调解化解、突出预防预警、突出便捷高效,切实维护争议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区域和谐稳定。

(3)积极探索社会热点、难点纠纷专业调解。与市消协合作加强消费纠纷专业调解,做好各级维权调处点与人民调解的衔接工作;探索成立物业纠纷等热点、难点领域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二、积极抓好调解员队伍建设,着力增强调解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1、进一步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按照区、街、社区5:2:1的比例及专业人民调解组织2-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的要求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

2、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规范调解员业务培训,明确培训分级,要把提升专职人民调解员的能力素质放在首位,通过培训,大幅提高专职人民调解员对潜在矛盾纠纷的发现和预警能力,对新型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管控能力和对突发矛盾纠纷的应急能力。

3、积极配合市局抓好调解员队伍的职称评定和以案定补工作,在全区建立人民调解员个案补助制度。

三、积极抓好调解平台建设,着力提升调解工作信息化水平

1、抓好12348平台建设。继续做好12348形象宣传、12348官方微博等工作。

2、抓好人民调解内网平台运用。切实提高使用录入率,按照及时调处及时录入的要求,当月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在次月首周内录入完毕,调解组织和调解队伍的录入率要达到100%。积极推动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有条件的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平台的开通使用,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向规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要求。

四、积极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着力提高热点、难点纠纷预防化解能力

1、进一步抓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工作。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积极为党委政府管理社会事务提出预防矛盾纠纷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努力在建设法治政府,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依法科学决策方面有更大作为。

2、进一步加强网格化排查推进力度。进一步细化网格单元,明确责任主体,健全和完善纠纷信息采集、报送、处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年内召开网格化建设推进会,进行网格化工作大检查和网格员业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