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状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0:33:20

经营状况

经营状况范文篇1

一、优化管理手段,健立健全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我们采取了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办法进行医院改革。全面加强医院质量控制,明确提出了在医院工作中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在动态管理中,以科学的思想去认识,以科学的规范去管理,全面推进医院发展过程中服务观念的现代化、设施装备的现代化、医疗技术的现代化、医疗队伍的现代化、医院管理的现代化的管理、经营理念。首先由院长聘任中层干部。实行每年一聘任制度,遵循看能力不看职称,比贡献不比资历的竞争上岗原则,胜任者可连任,不胜任者撤换,使干部队伍有了一种竞争机制。其次,以科室为单位,设定工作岗位,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医务人员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落聘人员实行限期提高待聘制。三是按照《物资供应处年工效挂钩考核管理办法》,根据我院的工作实际,制定出我院《年工效挂钩分配管理办法》,对各科室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内容,每季进行一次考评,以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的好坏作为评优评分的依据,在年终对各科室进行奖惩。四是制定出了医院管理流程图,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化。五是制度制定,用制度管人,先后制定了《骨科医院安全管理办法》、《劳动作风纪律考核细则》,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改革出新全盘活。医院内部竞争上岗的运行机制,使中层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与医院整体工作紧紧地捆在一起,科室有了紧迫感,中层干部有了责任感,职工有了危机感。经济效益不断攀升,职工收入不断提高。新机制使医院走上了自我完善,不断在思想上创新,工作上创新,措施上创新,发展上创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

二、精打细算,控制成本

今年是全处的成本管理年,为了认真贯彻处工作会,干部大会及季度工作会议精神,我院从各个方面加强成本管理,控制费用。一是对我院的药品全面实施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采购国家主渠道进货药品,公开药品购进价格,降低药品成本,有效地杜绝了伪劣假冒药品的出现,药品购进成本较上年下降%。二是从办公耗材上节约开支,实行定额配发,定量使用,结余奖励,超额自购的办法,大大降低了办公费用的支出。三是严控水电费开支,号召职工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做起,水电费支出较上年有了明显的下降。

三、发挥整体功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医疗机构的竟争就是医疗技术、医疗人才、医疗实力竞争。医院的发展必须依赖名人效应、名科优势和名院品牌。无论是立足于现在还是着眼于未来,归根结底就是要实施人才战略,使人才这个第一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发挥好医院的整体功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我们先后从矿医院聘请专家六名加入我们的团队,同时选送医务人员到省市大医院进行专科业务进修培训,邀请大医院资深专家医师到我院授课,鼓励医护人员自学成才。我们认为,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使用人才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靠事业留人、技术树人、真情待人、信任用人、待遇揽人,广招良才贤士,创造一个机会,使千里马与我们共同奋斗,腾出一个空间,使雄才大略的人有一个海阔天空的平台,使广大医务人员的潜能得以最大释放。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我院知名度

我院既是骨科医院,又是川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川口、红旗地区3.2万人口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我院的品牌。今年以来,我们面向社区、深入家庭、实行“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服务理念上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上来。在服务方式上注重服务的人性化、亲情化、温馨化。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高度重视中心内的硬件建设,突出营造“到家”的服务。无论是科室设置、服务用语、宣传形式,还是健康教育都做到了以人为本,让亲情、友情、关爱无时不在,就医环境温馨和谐。

经营状况范文篇2

近年来,特别是次贷危机以来的经济不景气时期,经济型酒店却表现出良好的业绩,在酒店行业中快速回暖。如家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3%,达到6.4亿元,净利润超1亿元。汉庭酒店则强力宣布,2010年计划新开酒店300家,这个数字是其在过去3年里新增酒店数的总和。这让经济型酒店行业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相对于发展成熟的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面临着更多的发展问题,有其特殊性,本文旨在通过对经济型酒店现状和前景分析,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为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

一、经济型酒店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经济型酒店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国内的专家如季哲文、刘德谦等学者均有见解,本文在总结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同时参阅资料,归纳经济型酒店的定义是以客房为核心产品,价格低廉,能够适合普通大众消费,服务标准,性价比较高的一种新的酒店业态。

二、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酒店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4099家,五星级饭店432家,四星级饭店1821家,三星级饭店5721家。而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经济型酒店开业店数已达到1689家。

(二)经济型酒店发展存在问题

经济型酒店在我国作为新兴的酒店业态,显示出极强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国内经济型酒店标准化较低,缺乏有效的行业指导。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应积极关注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加以政策引导,以壮大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实现经济型酒店整体水平的提高。

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在现行政府宏观调控中,缺乏经济型酒店的国家行业发展政策、行业标准和基本服务规范,导致经济型酒店缺乏政府监管,相当数量的经济型酒店单纯追求利润,忽视顾客需求和服务细节。

旅游饭店星评标准并不涵盖经济型酒店,这导致经济型酒店规范化程度不高。从1998年开始实行的酒店星级制度以来,目前使用的是《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308)和《旅游饭店星级访查规范》,星级制度是旅游星级酒店的管理规章行业规范,但是对于星级饭店之外的经济型酒店来说,其管理属于工商业行业管理的范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旅游管理能力去管理经济型酒店。就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来说,缺乏有效的行业标准,有效管理呈现空白状态。

2.同质化竞争,差异化不明显

经济型酒店在物业上多选择以租赁和改造旧有楼房等运营模式,将现有烂尾楼物业或居民楼直接改造成经济型酒店,这种模式易被大部分经济型酒店所采用。但是这样的模式过于单一,容易被复制,极易形成经济型酒店间同质竞争。另外,我国经济型酒店各个品牌之间尽管有所差距,但其提供的具体服务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通过控制成本,去除华而不实的大堂、娱乐休闲、餐饮等豪华配套设施以及配套人员,以优惠的价格来吸引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人群,这其中存在着严同质化现象。

目前包括锦江之星、如家酒店连锁、莫泰168、中州快捷等规模较大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其无论是在产品促销方面还是品牌宣传方面,就连网站的风格都十分雷同。

3.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储备不足

2007年3月中旬发生的“如家酒店管理人员集体加盟格林豪泰”事件,充分暴露出经济型酒店在发展中才稀缺的问题。在经济型酒店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人才匮乏成为经济型酒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快速扩张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而传统星级酒店的从业人员,很难适应经济型酒店复合型工作要求。国外的经济型酒店的员工要求是一人多职,一人多岗,以节约人力成本,经济型酒店客房与服务人员配备比是1:0.3。这对经济型酒店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4.酒店直销网络管理不足,过度依赖携程等中介机构

经济型酒店行业在市场营销方面,与携程网等中介机构合作,交纳一定比例的抽拥,以此来弥补销售渠道的不畅,促进客房的销售。但是随着份额的不断增长,抽佣的比例也在不断的提高,例如携程平均一间房一个晚上抽取70元佣金,这对于平均客房定价只有150到250元的经济型酒店来说是高额的支出。此外,经济型酒店在直销网络管理上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会员稀少,无法满足酒店的客源需要。

5.经济型酒店盲目扩张已出现泡沫

自2005年开始,我国经济型酒店连续3年几乎以翻番的速度呈井喷式增长,商务部与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开展的全国经济型酒店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排名前3强的锦江之星、如家快捷、莫泰168等国内经济型酒店品牌近3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0%左右。

就经济型酒店开店速度来讲,我国经济型酒店开店速度是美国的10倍,这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上海锦江之星经济型酒店数量已发展到80家左右的规模,并计划在未来3-5年内在全国开店200家,最终达到1000家;7天连锁酒店集团在2005年底只有6家,到2006年10月时开业酒店达18家,预计至2006年底开业的分店数将达到40家;“速8”单单是9月份一个月就新开业6家酒店。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

(一)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加快行业标准制定

政府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经济型酒店管理制度,从宏观上引导和控制不同档次酒店的发展。及时发送酒店档次、规模等方面数据,以使投资者对行业和政府态度有明确了解。

政府的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尽快出台《经济型饭店行业规范》,提高行业门槛,对经济型酒店公共空间设施、客房数、基本服务等进行规范,以有利于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随着住宿市场不断发展和市场细分化,经济型酒店的特色服务日益多样,可以根据经济型酒店市场的具体情况,结合民俗风情,发展具有特色服务的经济型酒店,差异化发展,例如华天在业内首先推出的橙子双间,苹果单间、家庭房特色服务,专门开发针对记者、营销人士、旅游爱好者的主题服务店;7天连锁酒店构建的特色会员体系的建立。

(三)采取有效营销策略,提高经济型酒店发展质量

不断完善经济型酒店预订系统,建构经济型酒店直销网络,同时开展多种合作途径,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例如,上海莫泰酒店集团和同程网推出的“点评奖金”的模式,给用户提供更实惠的预订网站。经济型酒店可以以送卡、送会员的形式发展线下会员,以不断扩大酒店的客源市场。

经营状况范文篇3

×调查报告

×按照中央“调查研究年”和“转变作风年”活动的要求,我就××商场经营现状及如何摆脱困境这一课题,从不景气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商场的基本情况

×××商场位于东风道和南源路交界处,其前身是××供应站,是我场最早开办的百货商场,营业面积平方米,主要经营烟酒茶糖、副食调料、日用百货、五金电料、针纺织品、文化用品、服装鞋帽等多种商品,属公有制单位,负责为全场职工提供后勤服务,长期以来靠总场扶植。然而近年来,随着总场机制的变革,××商场由原来靠总场扶植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位,加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场各种形式的商场、超市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商场在经营管理方式、员工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上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适应,加之近年来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较大,致使××商场陷入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困境,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职工发不全工资,到了举步为艰的地步。

×二、尚不景气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一是经营管理思想和现行管理机制与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不相符,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经营策略和用工制度上受多年来传统观念的制约,难以与其他社会上的商场相竞争。因此,从管理角度讲,难度较大。二是商场员工主人翁意识不强,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上与其他社会商场相比差距较大。由于商场原属公有制单位,商场收入不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职工到月拿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在一下子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位,职工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吃“大锅饭”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另外,现在都讲花钱买服务,而××商场的员工缺乏主动引导顾客消费的经验,在服务质量上距顾客的要求差距较大,未能让顾客享受“上帝”的感觉,这也是造成商场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客观原因。一是地势较偏。由于总场近几年的发展比较快,广大职工的居住中心转向东北,致使商场离繁华地段教远,影响营业额。二是广大职工的消费观念的改变。随着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些人愿意到大城市购物。三是市场竞争激烈。原来职工想买东西,只有××商场一家商店,但是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居民小区内都开办了不同规模的商场、超市,许多顾客图方便,愿意就近购买。四是由于商场员工是国家正式职工,工资水平与社会上商场员工的工资相比要高出到倍,而营业额及利润又偏低。因此,造成成本高,经营不景气。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质量,促进发展。一是提高服务质量。“同质比价,同质同价比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商场生意的好坏,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顾客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做好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文明经商,礼貌待客,让广大消费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二是提高商品质量。质量是商品的生命,质量好的商品能够提高商场的知名度,所以要严把商品进货关,广开进货渠道,坚持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使所经营的商品逐步达到品牌化、系列化,力求物美价廉,减少商品积压,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二)加强管理,挖潜增效。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去年“·”火灾事故,给商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教育全员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班组、个人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要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商场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行。二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控制资金投向,搞好资金运营,确保商场整体工作高效运转。三是降低管理成本。首先要将管理成本中的各项指标分解到班组、岗位和个人,使商场的每个员工都承担降低管理成本的责任,把市场压力及亏损因素消化于各个环节,使商场员工人人当家理财,真正成为商场的主人。其次要通过层层签订承包协议,联利计酬,把每个班组、岗位和个人的责、权、利与商场的经济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个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的工资与目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

经营状况范文篇4

一、县药材种植概况:

该县种植药材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越。依托于“药都”樟树这个历史著名药市,老百姓对于药材的种植有着特殊的感情,并积淀了药材种植的丰富经验,药材种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县有几个乡镇几乎家家都种药材,现有药材种植面积比较集中的有13万多亩,加上零星种植的总量达15万多亩。在1700多年种植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商州枳壳”等品牌道地药材和一批走南闯北的药材经营户,至今仍有个别乡镇的农民长年在外经营药材,并分散在全国各大药材市场。经他们的经营,每年可拉动全县药材交易额达7000多万。他们一方面将本地药材推销至全国,一方面将外面的药材销售信息反馈给的种植户,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引导着当地的药材生产的作用。

当地政府对药材种植高度重视。一是将药材生产作为该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布局,力图利用地理和特殊的人文优势,将“商州”品牌发挥光大,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二是该县为加强对药材生产经营的指导和管理,专门成立了药材生产经营管理局,正科级设置,配备专门的行政人员,负责对全县药材生产的规划、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指导以及药材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服务。三是在土地的使用、资金的配套与奖励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目前,该县所种植的药材主要是枳壳、车前子、黄栀子、吴茱萸、“三木”(杜仲、厚朴、黄柏)以及其它药材。其中枳壳、车前子、黄栀子、“三木”(杜仲、厚朴、黄柏)均在万亩以上,枳壳、黄栀子达到3万多亩,在单品种上有相当规模。枳壳、车前子由于其优异的品质和规模产量,在市场上有相当的价格引导优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县药材总产量达4万吨。最近几年通过内引外联,放活经营主体,已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上规模的种植大户和种植基地日益增多。

在种植技术与种质培育等方面,通过县药材生产经营管理局组织,逐渐总结形成了枳壳、车前子、黄栀子、吴茱萸、杜仲、厚朴等药材的丰产栽培技术;先后与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加大了对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近十年来,共组织实施了各类中药材科技项目26项,其中部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7项。其中2005年由省药物研究所承担的枳壳品种质量比较研究项目,从现代药物分析的角度证明“商州”枳壳在药物成分上较其它地域所产品种有较大优势;在黄栀子的种质培育研究上,通过8年的单株选育,形成了8个单株纯系,其中有两个单株在黄栀子苷和色素含量上明显高于现有的其它栽培品种,是国内目前最好的黄栀子品种之一。单株纯系的选育成功,为今后该品种种质培育继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药材生产是该县一项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经营项目,如何经营好这项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使之成为今后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亮点,县委和县政府拟打造一个具特色的中药产业链。即形成以GAP种植为特色的中药农业、以GMP生产为特色的中药工业,以GSP经营为特色的中药商业,三者在中药材生产经营中互为补充、互为关联,三位一体,共同构成符合现代要求的完整中药产业链。在具体举措上一是打算结合枳壳等药材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历史形成的品牌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宣传力度,引进强势企业共同发掘该县中药材生产的潜力,以拉动药材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和加工,实现强强联合;二是利用该县主产陈皮、“小柑子”、“小橙子”等药材药食两用的特性,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药膳系列食品(小吃),扩大药材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副产品的用途,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二、该县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县为做大做强药材生产经营作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通过考察,也发现该县的药材生产经营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发展,其在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一些欠缺:

1、信息掌握不全,药材的种植缺乏前瞻性。由于生产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加上信息获取的手段不多,对于一些现有强势主打品种的全国总需求情况、主要流向、用药分布、历史价格运行区间、用药量峰谷、各药市动态价格变化等情况基本不了解,表现在生产上不知种植多大面积,如何调节产量和价格,无法在总体上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与产量、价格预测,无法有效把握生产和经营。这对于将药材种植生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如前几年的黄姜生产,因未能把握黄姜的总体走势,不了解国内外皂素市场的变化原因,只看见销量、价格连年上涨,盲目采取各种措施,大面积种植,结果导致巨大损失。

2、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该县药材生产现有的总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达到相当规模,但其生产和经营主要还是农户和部分种植大户的散在种植。在没有龙头企业起到联接市场与农户种植作用的前提下,缺乏一个平台或有效的形式来组织药材的协调生产和经营。除传统的几大品种外,其余药材的生产均为跟风种植,盲目性和趋同性现象严重,品种变换频繁,加上新种植品种的市场、生产技术把握不透,常出现种少了是宝,种多了成草,或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让药农感到市场难以把握,对市场感到迷惘。

3、植保和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种植现场通过对药材植物的观察,发现枳壳不同程度地存在病虫害,有死株现象和不同程度的病毒感染现象,车前子植株的花穗有黑坏死等。对药农的询问,了解到药农对控花、控果、低毒农药的选择以及土质、水份、湿度、光照、营养元素等对药材生长、药材质量的影响等因素更是掌握不多。在种植上,基本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手工操作,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对于一些病害如车前子的黑穗病等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尽管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草”,药材的主要特性、品质靠特殊的地理环境,但完全靠天种植药材,加之防病、用药等没有统一技术标准,其产量、质量是很难做到均一、稳定和可控。

4、经营渠道不畅,销售形式单一。在产品的销售上,除部分产品靠籍在外市场的经营户收购和极少部分直接销往药厂外,主要是靠外地药贩上门收购鲜品,价格高低没有主动权不说,一些种植户由于没有联系渠道,很多药材在有价有市的情况下白白烂掉。为衔接种植与加工而设立的几个收购、加工企业,也由于外部市场变化无法继续经营而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经营渠道不畅,销售形式单一,导致种植与销售脱节,使得生产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生产经营风险也难以控制。

5、专业技术人材缺乏。农户种植药材栽培、生产、植保技术主要来源于历史的传承、相互的学习、其它农作物种植经验的移植等。一些种植大户也主要是由于有一定资金优势,在种植面积上有一定规模,并没有配备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员。近年成立的药材生产管理局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组成,人员编制也只有几个人。尽管成立了一些药技站,但其技术水平和经验与目前药农的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距离。

6、对各种政策把握和运用还不够充分。目前国家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对农产品产业化、涉农产品产业化具有很多鼓励、扶持政策。对于发展和规范中药产业化等政策出自农业、科技、发改委、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对于中药材种植规范化的政策出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这些政策的支持角度各有不同,对申报主体也有不同的要求。通过听取介绍和询问种植户,明显感到对这些政策的理解和利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对各种政策的支持点不完全了解,不能有效利用这些政策争取支持来促进药材种植的发展。二是对于GAP等规定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并未能将GAP的具体要求贯穿于药材种植生产的过程之中,对今后药材的生产和销售留下隐患。一旦药品生产中要求采用符合GAP要求种植的药材或实施按GAP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药材标准,按现有条件种植的药材将很有可能成为不合格产品而不能在药材市场上流通。

三、分析和建议

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广大农户有着丰富的传统种植经验和种植热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有着一系列各种好的政策和把药材生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决心,这一切都预示着药材种植生产有着一个光明的前景。针对考察过程中看到的问题,特作如下分析和建议:

1、准确定位,将发展思路具体化。药材生产也是商品的生产,必须要了解自身的生产目的是属于满足外部需求的生产还是创造需求的生产,然后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策略。植物都有一定的适生性,其生长都要有一定的生态条件,药材当然不能例外。枳壳之所以成为的道地药材,与的特殊生态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枳壳特别适合于药用不无关系。这是所具有的其它地方所不能取代的优势。此类药材一般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应该去创造新的需求。因此,建议对现种植的药材进行分类,明确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明确优势品种与非优势品种,明确适生品种与非适生品种,明确长线品种与短线品种,明确社会总需求与阶段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品种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逐一定位,在引导药农种好道地药材的同时,选择适销对路的短线、小药材来养长线的品种,实现长短结合,以长求稳定,以短求综合效益。具体到枳壳,应调查了解全国甚至全球目前的总需求情况,再将枳壳作为一个长线的、看家的品种来确定其总的种植规模,同时从单位种植面积的总体经济效益考虑其合理的种植密度。然后充分利用紧邻药都樟树的地理优势以及分散在全国各大药材市场的籍药材经营人员和渠道,通过宣传、品牌运作、营销策划、质量标准提高等来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从而达到调节该品种的市场价格的目的。从目前市场上几个不同产地、不同质量的枳壳在市场并存的局面,说明枳壳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强化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鉴于目前在药材种植、加工、销售方面尚没有龙头企业,药材种植生产的组织、产品的销售等处于散在、无序状态。然而作为一个产业,要想做好,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与规划,其职责在目前状况下无疑必须由政府来承担。因此,建议强化县药材生产经营管理局的职能,除负责全县药材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外,增加市场、政策研究职能、科研规划职能以及销售组织的职能等,以填补没有龙头企业而产生的空档,使整个产业运转的每个环节保持完整。尤其是要加强对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为全县各品种的种植生产定位提供依据,并引导农户的合理、科学生产。同时积极鼓励以各种申请主体申报国家项目,得到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其次是要针对提高产量、增强品种抗性、病虫害防治、满足国家对药材的质量要求、品种间作套作、扩展产品新用途、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利用、中药材生产的田间质量控制与规范化栽培等依靠农户难以完成的课题工作,加强科研和协作力度。再是在现有江南药材网基础上参照其它一些省份园林苗木、药材市场信息电子化的成功经验,扩充搭建成一个集市场信息、技术、政策、培训、招商、交易功能的综合性虚拟电子化平台,以准确掌握本地药材贮量、外部市场价格走势,并以丰富的信息为外界了解药材生产、本地农户掌握政策、技术提供一个窗口,并为药材产品提供的一个无硬件环境的交易场所。

经营状况范文篇5

调查报告

按照中央“调查研究年”和“转变作风年”活动的要求,我就商场经营现状及如何摆脱困境这一课题,从不景气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商场的基本情况

商场位于东风道和南源路交界处,其前身是供应站,是我场最早开办的百货商场,营业面积平方米,主要经营烟酒茶糖、副食调料、日用百货、五金电料、针纺织品、文化用品、服装鞋帽等多种商品,属公有制单位,负责为全场职工提供后勤服务,长期以来靠总场扶植。然而近年来,随着总场机制的变革,商场由原来靠总场扶植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位,加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场各种形式的商场、超市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商场在经营管理方式、员工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上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适应,加之近年来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较大,致使商场陷入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困境,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职工发不全工资,到了举步为艰的地步。

二、尚不景气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一是经营管理思想和现行管理机制与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不相符,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经营策略和用工制度上受多年来传统观念的制约,难以与其他社会上的商场相竞争。因此,从管理角度讲,难度较大。二是商场员工主人翁意识不强,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上与其他社会商场相比差距较大。由于商场原属公有制单位,商场收入不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职工到月拿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在一下子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位,职工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吃“大锅饭”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另外,现在都讲花钱买服务,而商场的员工缺乏主动引导顾客消费的经验,在服务质量上距顾客的要求差距较大,未能让顾客享受“上帝”的感觉,这也是造成商场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客观原因。一是地势较偏。由于总场近几年的发展比较快,广大职工的居住中心转向东北,致使商场离繁华地段教远,影响营业额。二是广大职工的消费观念的改变。随着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些人愿意到大城市购物。三是市场竞争激烈。原来职工想买东西,只有商场一家商店,但是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居民小区内都开办了不同规模的商场、超市,许多顾客图方便,愿意就近购买。四是由于商场员工是国家正式职工,工资水平与社会上商场员工的工资相比要高出到倍,而营业额及利润又偏低。因此,造成成本高,经营不景气。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质量,促进发展。一是提高服务质量。“同质比价,同质同价比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商场生意的好坏,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顾客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做好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文明经商,礼貌待客,让广大消费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二是提高商品质量。质量是商品的生命,质量好的商品能够提高商场的知名度,所以要严把商品进货关,广开进货渠道,坚持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使所经营的商品逐步达到品牌化、系列化,力求物美价廉,减少商品积压,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二)加强管理,挖潜增效。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去年“·”火灾事故,给商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教育全员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班组、个人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要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商场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行。二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控制资金投向,搞好资金运营,确保商场整体工作高效运转。三是降低管理成本。首先要将管理成本中的各项指标分解到班组、岗位和个人,使商场的每个员工都承担降低管理成本的责任,把市场压力及亏损因素消化于各个环节,使商场员工人人当家理财,真正成为商场的主人。其次要通过层层签订承包协议,联利计酬,把每个班组、岗位和个人的责、权、利与商场的经济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个人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工资与目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

经营状况范文篇6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近几年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发展。这样的大背景给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农业保险是财产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保障农业发展,提高农民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参与社会管理的角色。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国内外农业专家普遍认为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代替直接补贴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轻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006年,山东省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对试点工作原则、政府保费补贴比例、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承包公司选择等相关政策作了调整完善。在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规模逐步扩大,保障能力逐步增大,市场主体逐步增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从保险公司的视角研究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运行状况,通过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若干对策建议,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为简便起见,下文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人保财险山东公司”。

1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1.1山东省农业保险市场情况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农村人口占比超过65%。2006年山东省农业增加值达1927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山东又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省,2006年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达到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出口规模连续7年位居中国第一,并实现连续6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山东省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旱灾、洪灾较为严重。1993年以来的16年间,山东省农作物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的平均水平为28.94%,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的平均水平为14.44%,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例的平均水平为47.94%[1]。农业保险市场面临着较好政策的基础下,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

1.2山东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①1982-2005年山东省农业保险总体业务发展情况。山东省自农业保险恢复以来业务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逐渐呈现出速度由快到慢的趋势。从1995年到2000年间,山东省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由4725万元降到1680万元,年平均递减幅度为22.98%。分析山东省农业保险数据可知,1994年之前,保费收入逐年增加,发展较快,但自2005年开始,保费收入规模基本上是呈递减趋势的,出现萎缩;保费收入规模过小,风险保障能力较弱。

②2006年至今的发展状况。2006年以来,山东省的农业保险进入了重新启动的时期,山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2007年是山东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开始回暖,当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723万元增长至1.0297亿元,2008年保费收入为34351万元,增长了近50倍。从2006年开始,保险密度也呈现上升趋势。农业保险深度增长速度也较快,由2006年的0.12%迅速增长到了2009年的7.20%[3]。2006-2010年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款支出分别为375万元、1803万元、16450万元、37407万元和22921万元。2007年开始,山东省农业保险简单赔付率开始直线上升,主要是因为2008-2009年期间,山东省发生了较多规模较大自然灾害,如旱灾、雪灾等,导致农业保险赔款支出变大,从而使得赔付率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

2人保财险山东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

2.1总体经营状况

①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数据及变化情况。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7年试点运行以来,人保山东公司业务发展较快,但随着承保公司的增多,人保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份额慢慢降低,保费收入也随之降低。2007-2010年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占农险比例分别为27.43%、68.07%、95.59%,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占农险比例分别为72.57%、31.93%、4.41%。数据变化如图1所示。

②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率变化情况。2007-2010年人保山东分公司已决赔付农险案件数、受益农户户次及已决赔款数如下表1所示。2007-2010年4年中,2007年赔付案件数最低(1478件),2009年赔付最高(78234件),同时2007-2008年赔付案件增长率最高,这都与2008-2009年间自热灾害频发有直接关系;2007-2010年共使966863户农户次受益,充分发挥政策性了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已决赔款数2007年最低(528万元),2010年达到最高(17221万元)。结合以上数据计算出2007-2010年人保山东分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简单赔付率依次为8.62%、15.58%、61.59%和129.10%[1]。可以发现,简单赔付率最低的年份为2007年,但自2009年开始,赔付率超过60%,2010年甚至接近130%,过高的赔付率使得人保公司经营农险积极性得到挫伤,预计2011年全年承保数量、户次都会降低,赔付率也将会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之上。

2.2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发展情况

人保财险山东公司自2007年开始承保政策性养殖业保险。政策性养殖业保险主要包括大牲畜保险、小牲畜保险、家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和特种养殖保险五大类,总体发展情况如下:分析表中数据不难看出:①养殖业农业保险2008年承保数量、保费收入、保险金额均取得了较快速增长(均超过30%)。笔者认为,在2008年引起养殖业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承保面的扩大、农民风险意识的增强、承保公司的增加。②2010年保费收入及保险金额增速放缓,保费收入出现负的增长(-90%以上)。导致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养殖保险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农险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公司市场份额慢慢变小,形成多家公司参与竞争的新格局。③2007-2019年期间,参保农户户次也呈现逐年增加的现象,2010年减少较多。④人保山东分公司承保能繁母猪保险成果显著。⑤特种养殖保险在人保山东分公司没有进展。政策性养殖业保险主要包括大牲畜保险、小牲畜保险、家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和特种养殖保险五大类。五类养殖业保险2007-2010年保费收入具体数据为:2007年大牲畜保险、小牲畜保险、家禽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四大类收入为104万元、0万元、4.40万元和0万元;2008年大牲畜保险、小牲畜保险、家禽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四大类收入为57.9万元、5727.1万元(能繁母猪保险)、0万元、0万元;2009年粮大牲畜保险、小牲畜保险、家禽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收入为83.7万元、7117.3万元(能繁母猪保险)、0万元和0万元;2010年大牲畜保险、小牲畜保险、家禽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四大类收入0万元、588.0万元(能繁母猪保险)、0万元和0万元。

2.3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发展情况

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2007年开始承保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主要包括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蔬菜园艺作物保险和水果果树保险四大类,总体发展情况如下: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种植业农业保险2008年承保数量、保费收入、保险金额均取得了较快速增长(均超过100%)。笔者认为,在2008年引起种植业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承保面的扩大、农民风险意识的增强、承保公司的增加。

②2010年保费收入及保险金额增速放缓,保费收入出现负的增长(-0.35%)。导致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种植业保险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农险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公司市场份额慢慢变小,形成多家公司参与竞争的新格局。

③2007-2010年期间,参保农户户次也呈现逐年增加的现象。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主要包括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蔬菜园艺作物保险和水果果树保险四大类。2007年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蔬菜园艺作物保险和水果果树保险四大类收入为1011万元、0万元、0万元和609万元。2008年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蔬菜园艺作物保险和水果果树保险四大类收入为9329万元、2663万元、11万元和587万元。2009年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蔬菜园艺作物保险和水果果树保险四大类收入为16146万元、2497万元、527万元和916万元。2010年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蔬菜园艺作物保险和水果果树保险四大类收入10444万元、1810万元、340万元和498万元。

2.4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思想认识不足。系统上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管控存有片面认识,习惯于传统思维和传统做法,对新形势下科技对粮种的改良、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所引发的农业保险承保环境的重大变化认识不足,一讲农业保险就认为是劣质业务、亏损险种,影响了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今年中央政策性农险承保过程中,部分支公司对政策性农险承保工作重视不够,嫌麻烦、怕承担风险和责任,导致部分试点公司工作主动性不高,没有按照省政府要求全部开办。

②管控不平衡。目前,地区间业务发展、经营管理上的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从业务发展方面。多数分公司连续几年开办政策性农险,农险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质量不断向好,如德州、济南、潍坊、日照、莱芜、泰安分公司。而个别公司在思想上不重视,在困难与问题面前缺乏办法,导致农险发展一直没有打开应有局面。从经营管控方面,多数试点县农险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农险经营水平较高,而个别分支机构在前期检查中发现农险管理不够细致,承保流程和档案管理不符合公司要求,差距较大。

③农业保险品种相对欠缺。目前,人保财险山东公司承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共有农险类条款二十多个,条款拥有量不可谓不多,但有限的保费收入仅仅分布在小麦雹灾、火灾以及林木保险等几个险种上,这几个险种的保费收入占农险保费的80%左右,真正适应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明显欠缺。

3完善人保财险山东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前文中已对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项目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究,结合山东实际及相关政策特点。笔者提出推动人保财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也为商业保险公司指明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参与社会管理作用。

3.1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扩大试点范围

引入市场机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公开招标,优先选择抗风险能力强、保险责任符合当地实际需要、保险金额与费率相对合理、农民愿意接受的保险公司承办试点业务,采用竞争机制引导保险公司优化条款关键内容,调整费率水平和保险责任范围。另一方面,坚持“推动但不强迫,参与决不包办”的原则,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引入专业中介机构协助政府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代表政府制定农业保险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招投标,设计保险条款,监督检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使用管理情况,协助承保公司理赔,以提高政府行政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扩大试点范围方面:一是扩大试点县。在巩固现有试点的基础上,把那些产业优势突出、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参保呼声高的农业大县(市、区)纳入试点范围,拓宽承保区域,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分散风险能力,使这项支农强农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民。二是扩大试点险种。充分尊重试点地区的意见,由各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选择一些优势农产品列为试点险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三是扩大经营主体。随着农业保险市场成熟度的逐步提高,有意向、有能力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断增多,让更多的保险公司有机会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风险分散能力,降低保险交易成本。

3.2完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

各级财政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督促承保公司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公司的农保业务要单独核算,探索建立再保险体系。由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公司向中国再保险集团或其他再保险经营主体申请再保险业务,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化解农业巨灾风险。树立“防重于治”的灾害应对思路,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巨灾风险分散方案,加强对巨灾风险的监控和预测,提高应对巨灾风险能力。要强化再保险渠道分散化解农业巨灾风险的能力,并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要建立农业保险信息沟通和数据交换机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鼓励各公司创新方式,应对农业保险业务可能面临的巨灾风险。对于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等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保险公司要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助其通过再保险等风险分散渠道将风险予以转移分散。

3.3创新经营方式

农业保险的对象在农村,人保财险山东公司必须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点:一要着力解决中心乡镇无保险服务网点,行政村无保险代办人员的问题,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做好保险农村机构网点布局工作。二要本着“管理有效、服务到位、费用节省、群众满意”的原则,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做到中心乡镇有保险服务站,行政村有保险服务代办员。行政村保险代办员应主要从优秀农民中选拔,他们对驻地农村情况熟悉,具有开展业务和做好售后服务的优势。三要加强对农村保险服务网点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熟悉保险、热爱保险、会做保险,建设一支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诚信度高的农村保险业务服务队伍,以适应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它涉及“三农保险”发展的要求。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广大农民的农业保险意识。提高和端正广大农民的认识,是落实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前提和基础。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主要在于缺乏对保险的认识,防范、转嫁、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意识不强。要让政策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增强农民保险意识,保险公司要积极落实保险“三下乡”活动要求,把做好保险宣传工作作为组织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以及通过分发保险宣传资料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广泛地宣传,让农民通过宣传资料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尤其要结合重大典型自然灾害事例进行宣传,以增强宣传效果,提高农民自愿参保的热情。

3.4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目前山东省未能列入国家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享受相关支持,阻碍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可通过以下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第一,人保财险山东公司应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政策性农险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重要意义、业务流程、保险法规、优惠政策、保险方式、保险诚信等,让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宣传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宣传那些受灾之后受益的典型实例,消除思想顾虑,提高投保信心;第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赔付评估委员会。由农民代表和承保政策性农险的保险公司协商选定专家组建赔付评估委员会,提供灾害勘察、定损等专业技术服务,形成评估体系,减少认定争议,对受灾农民进行及时赔付,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第三,制定简洁条款。督促承保政策性农险的公司推出“透明化”保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关键条款。

经营状况范文篇7

在经营顺利时,公司要向新的方向扩张,以取得联合的共同优势和品牌名望;经营不善时,公司就要另谋生路。这两种策略,都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变动措施,而两者都常常出现问题。“经营顺利”时的策略会导致公司陷入所谓的线性扩张陷阱;“经营不善”就转入新领域的策略,会造成与线性扩张同样的许多问题。

爱芳公司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实例。在其主要生意经营不善时,爱芳公司放弃了这方面的经营,买了两个香水公司。

1.经营状况陷入困境时

不幸的是,几个高层领导恪守“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春”这句格言。对于这一熟悉的格言,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一旦某项业务陷入困境,就应开展其它业务。

当几个精明人一直在为此事奔忙时,下层管理人员告诉董事会:市场销售不畅。他们无法指望再现丰收年景了,因为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为共同获利采取的行动,却得了个“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的结局。

你将读到的下面这件事,是一个新情况。管理人员瞄准了更能获利的临近市场。当其他经理觉察到,由于部分高层管理人员的失误,造成了利润亏损,他们不得不开始精心地打他们自己的小算盘,所有这些,对于企业的主要生意来说,都不是好兆头。公司将失去大量的发展机会,而变成一种“收获”模式——付出的多,收入的少。

有时,你不得不正视生意衰退的现实。但除非你的生意是基于一时风行的时尚,没有一夜之间就消失的生意。进一步讲,当你追逐一个别人已经占据优势的新市场时,你就如同一只正在扑火的飞蛾。最好在已占据优势的主要生意的重大改进上进行投资。改变主题,会导致你错过近在眼前的绝好机会。

2.爱芳的拜访

爱芳公司就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化妆品上门推销的长期领导者——爱芳公司发现,当越来越多的此类产品由不太易于选购的百货商店,转移到非常易于选购的杂货店和连锁零售店时,生产就不太好做了。

最突出的问题是,家庭妇女不再是整天呆在家里,坐等爱芳小姐拜访了。当邮购样品风行并变得成熟起来时,美国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一些对城镇居民直接推销的魅力。这也正是爱芳公司改变策略,开始经营超出香水范围、获利高达20亿美元的零售市场营销的原因之一。他们无法抗拒眼前的诱惑。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操纵了凯瑟琳·丹尼佛香水公司的一个零售机构和乔尔吉奥股份有限公司。几个月后,他们又兼并了帕夫姆斯·斯特恩公司。该公司生产了“佩里·埃利斯”女性香水,以及“奥斯卡·蒂·拉·伦塔”、“拉夫斯”、“范伦丁诺”男性香水。

这一逻辑无懈可击,爱芳公司转向“设计师香水”,并通过百货商店经销。在董事会上,或许这会被认为并不难以推销,因为呆在家里的妇女越来越少,他们都在外工作,而妇女已有了比以前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而且市场前景也很有利。正如爱芳美容集团领导人詹姆斯·普雷斯顿在报告中指出的,“在20世纪末期,哪能找到税前利润为13%——16%,而又有股票收益的买卖呢?”

假如你被任命为爱芳公司负责市场营销的新任经理,你将如何采取措施呢?你的分析将从何处入手呢?

3.面临的问题

你的任务相当艰巨。首先,爱芳公司的新竞争对手——埃斯蒂·劳德和卡尔文·克莱因都是领导新潮流、做时尚生意的老手;其次,近年来,“设计师香水”的市场销售已经不畅;第三,超出爱芳经营范围的、“设计师香水”品牌方面的促销和广告的类型,爱芳公司的惯例截然不同,其神奇与狂想已与其耗费达到了同样的高度。

显然,要想成功地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必将会费大量精力。当这一切正在实行的时候,将对你的主要生意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因为爱芳公司的化妆品生意,是他们生意的绝大部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近年来,爱芳公司已推动了不少市场,其化妆品市场占有率已从12%降至8%,降低了4%。

不管新香料产品提供了什么机会,我们认为,要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主要生意——美容产品上。你将从哪入手呢?如何才能找到推进主要生意的战术呢?

4.“爱芳”是什么

显然,“爱芳”一词已在潜在顾客的头脑中有了些印象。既而,人们就会提出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爱芳’是什么?”或者更准确地讲,“‘爱芳’是一个产品名称呢,还是一个销售渠道的名称?”显然,爱芳公司兼而有之,但更核心的问题又将被提出:“‘爱芳’公司更多地是被看作生产厂家呢,还是一个销售渠道?”

你可以推测爱芳公司仍然是那种著名的表达方式——“叮咚、爱芳小姐来拜访”的总体感觉。因为爱芳公司已成为甚为别致的美容和装饰品的象征,所以,你可能感觉爱芳公司更像销售渠道,而不是制造公司。或许你是对的。爱芳公司提供了居家在外购买美容品的机会。

我们暂且把爱芳公司视为销售渠道。幸运的是,这也正是爱芳公司的独到之处。你能够选购各种品牌的香波,但只有“爱芳”这一个品牌能订到,并且能送到你家中。如果你的感觉是正确的,那么你的战术就是建立在广告爱芳销售渠道,而不是广告爱芳产品上。这种广告,将使你这一销售渠道变得更加重要。爱芳小姐一旦走上门来,就能卖掉不少各种各样的化妆品。使你获最大利润的买主或许就出现在他们当中。如果消费者对爱芳公司有什么印象或感觉,那一定是由于爱芳小姐的缘故。不管怎么说,她代表这个公司。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选定爱芳小姐,如何增强她们所代表的公司的吸引力,以使潜在顾客有理由追寻爱芳销售渠道。显然,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越好,增加顾客购买爱芳小姐美容产品的百分率的机会就会越多。

5.竞争状况

战术是进行竞争的关键手段,假如说爱芳公司有一个销售渠道,那么,爱芳公司的竞争对手又是谁呢?有哪些其它销售渠道与爱芳公司竞争呢?

有两个主要的竞争对手:

(1)百货商店。不在乎价钱的妇女会去百货商店,与制造商人商讨和选择定做的化妆品。

(2)杂货店。在乎价钱的妇女会去大众分销批发店,挑选她们所需要的物品,而不会要求其它服务。

第三个销售渠道就是爱芳公司。爱芳公司提供了便利。女士们可以给爱芳公司销售代表打电话,或者可以看爱芳公司的产品目录来挑选她们所需要的物品,爱芳公司再寄给她们。

从爱芳公司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来看,另外两个销售渠道赢得了这场竞争的胜利。如果爱芳公司,想重整旗鼓的话,就必须找出百货商店与大众营销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所在,然后,以自己的销售余产提供这样一些美容服务,即以百货商店与顾客商讨的方式,以接近于杂货店的销售价格,为顾客提供服务。

下面这两条建议,实际上是同一战术措施的两个方面。

(1)爱芳个人美容代表。这种方法要求爱芳小姐做为与产品目录分销人员和处理订货人员相对的“个人美容代表”。

显然,在为这一角色做广告、建立其知名度时,培训是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部分是推行“个人美容代表”战术的策略。)因为提供的产品繁多、色泽各异,可以想象这些化妆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会造成怎样的混乱。“个人美容代表”方法,能够说服这一问题。

(2)爱芳美容电脑。这一方法与“个人美容代表”相联系,是能够使爱芳小姐变成真正的美容代表战术的一个新成分。

你可以考虑用“美容电脑”来装备最大的产品商。对于像皮肤类型和头发颜色这类问题进行编程,这个小小的计算机就能够协助“个人美容代表”在为顾客选择化妆品时,能够保证使她们达到“从未如此动人”的效果。实际上,“美容电脑”可以是与主机或区域性微机,通过电话线相连接的一个计算机终端。另外,“美容电脑”除了可以协助爱芳小姐外,还能够成为有助于推销这一渠道的、有力的广告方式。(这个广告战术将推进其商业战略。)实质上,“美容电脑”使爱芳小姐成为美容顾问,而不再是一名推销员。

你会发现,“美容电脑”已在爱芳公司投入使用。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个显而易见的构想。问题只是否将它付诸实施。换句话说,把这一战术变成实际策略,需要充足的时间和雄厚的财政实力。这才是这一构想能否付诸实施的问题所在。

经营状况范文篇8

本次调研针对中国大陆地区主要汽车品牌(包括豪华及非豪华品牌)的汽车经销商,通过独立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德勤中国对调研问卷结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汽车经销商在“宏观市场分析”,“营运资本需求”,“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现金流管理”,“库存管理”及“厂商支持”等方面风险暴露的相关见解。我们将分三期与您共享详细的调研成果及德勤中国作为风险管理行业专家的独到见解。

导言

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扩张,2010年全年汽车销量超过1800万辆,与2008年相比几乎翻番,超过美国市场鼎盛时期产销记录,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拉动政策,以及非理性消费群体部分透支未来汽车消费的基础之上。可以预见,2011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必将面临着增长率放缓及产销规模理性回归的巨大挑战。目前来自汽车厂商及经销商的各项数据表明,中国汽车经销商在“资金流动性”,“库存水平”及“融资成本”等方面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压力。这些压力将随着传统汽车销售淡季的到来进一步放大。2011年,中国汽车经销商面临的运营风险有多大,将是独立经销商,经销商集团及厂商需要了解的首要问题。一直以来,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德勤中国”)高度关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并与汽车经销商及汽车厂商一起致力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增长及健康发展。《2011中国汽车经销商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市场环境下,中国汽车经销商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为汽车厂商,汽车经销商集团,以及独立经销商在今后的运营管理中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信息基础。

本次调研针对中国大陆地区主要汽车品牌(包括豪华及非豪华品牌)的汽车经销商,通过独立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德勤中国对调研问卷结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汽车经销商在“宏观市场分析”,“营运资本需求”,“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现金流管理”,“库存管理”及“厂商支持”等方面风险暴露的相关见解。调查报告分为三期。

1.营运资本需求

营运资本是支持汽车经销商日常业务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充足的营运资本可以维持正常的业务运转,并保证财务流动性。因此,营运资本管理是经销商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日常运营所需最低营运资金的问题,不同规格经销商的答案也有所区别。统计显示,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营运资本需求量处于1000万至5000万之间。

一、经销商日常运营所需要的最低经营营运资金是多少?事实上,很多我国汽车经销商的运营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当前来看,绝大多数经销商的自有资金难以维持足够的流动性。统计结果显示:

1、近一半的受访者承认,在全部营运资本需求中,自有资金所占的比例不足30%;

2、约三成的反馈表示,这一比例在30%至50%间;

3、仅剩余的22%经销商表示,自有资金能够覆盖80%以上的营运资本需求。

二、经销商所需最近经营营运资金中自有资金所占比例是多少?

为获取充足的营运资本,弥补资金缺口,经销商期望获取外部资金支持。对于“融资活动遇到的最大问题及担心”的问题的统计结果显示:

1、超过60%的经销商认为融资成本高,使得运营成本加剧;

2、将近30%的经销商认为无法合理预测所需金额;

3、有10%的经销商承认其缺乏融资渠道或无法取得足够的外部资金以满足运营需求。

三、经销商寻求外部资金时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这意味着融资成本已经成为经销商运营中需要面对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1、融资活动可以提供充足的营运资金来保证流动性;

2、巨大的融资成本使营运成本不断上升,导致更薄的利润空间。

2.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

融资活动的目标在于满足营运资本需求与较低的自有资金水平之间的资金缺口。一般来说,经销商的融资渠道通常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厂商及其金融公司借款、投资人或关联公司的借款等。一、经销商所需外部资金主要来源于什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63%的经销商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

46%的经销商通过外界投资者或者关联公司借款;

37%的经销商通过厂商及其金融公司借款。

二、渠道的融资成本。

统计结果显示:

49%的经销商的外部资金利率是当时基准贷款利率的1-1.3倍;

26%的经销商指出利率等同于当时基准贷款利率;

仅有3%的经销商指其利率低于当时基准贷款利率。

经销商使用外部资金的利率一般是多少?

三、可见,银行贷款是经销商获取营运资本的最常用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担保方式,有多种选择。

实际上,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我们发现:

40%的经销商指出信用贷款为其主要担保方式;

31%的经销商指出贷款方式为混合使用各种担保方式;

31%的经销商指出商品车车证质押为主要担保方式;

9%的经销商指出不动产抵押为主要担保方式。

经销商筹集外部资金采取的保证方式主要是什么?

在这些担保方式中,新车合格证质押是最具风险的操作模式。即经销商将新车的合格证质押给银行以获取贷款,当新车售出后,资金回笼,再将钱还给银行,取回合格证。这种操作模式在汽车市场的需求旺盛时期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一旦汽车市场转冷、银行信贷政策收紧或融资成本上升,就会引起经销商的财务危机。

3.现金流管理

经销商可以通过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即通过准确的资金需求预测,合理安排各融资方案,包括融资金额、期间等,在保证充足的营运资本支持日常运营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对于资金需求预测方式的选择,统计结果显示,高达83%的经销商选择通过现金流量预测表、资金缺口预测表来进行资金预测,这其中有少部分经销商表示也会结合历史数据进行预测。

一、贵经销商采取如下哪种方式来进行资金预测?

现金流量预测,一般包括经营活动、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预测,需要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共同配合完成。一般来说,新车销售及库存采购,是影响现金流量的决定性因素,在预测资金流动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同时,财务部也应该关注融资活动的大额现金流动情况,例如近期是否有需要偿付的贷款、利息等。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现金流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在于:

1、54%的经销商认为来源于外部突发因素的影响,例如厂商强制采购、宏观政策影响等;

2、40%的经销商认为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不准确,例如销售收入与采购支出等项目;

3、20%的经销商认为无法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

二、贵经销商在进行资金预测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当然,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与预测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全面综合考虑运营状况、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加强与汽车厂商的沟通,是经销商在提升资金预测准确度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在资金流预测遇到困难时,经销商大多会向财务部人员寻求帮助,包括集团财务人员,和公司内部财务人员。这就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20%的经销商表示,会向外部的专家或顾问寻求帮助。

三、当贵经销商在进行资金预测遇到困难时,可向谁寻求帮助?

4.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影响经销商流动性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欠佳的库存管理流程,采购计划与市场、销售不匹配,通常会造成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极端情况下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导致破产。合理的采购计划与正常的库存水平,是经销商管理层需要重点定期监控的指标,并根据库存结构与库存水平,随时调整销售策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转。

一、经销商在遇到较大的资金压力时,主要通过何种方式改变这种状况?在遇到较大的资金压力时,近50%的调查对象表示主要通过调整采购计划来解决;43%的受访者表示可通过外部筹集资金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11%的经销商选择低价清空库存的方式,加快资金回笼。

在一般的4S店经营模式下,库存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

1、高达86%的经销商表示商品车库存能占到流动资产的50%以上,其中43%的经销商这一比例超过了80%;

2、余下14%的经销商的流动资产中,商品车库存占比在20%至50%之间。

二、长期平均来看,贵经销商的所有商品车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大约是多少?

库存水平,与经销商的销售数量有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2010年3月提出的“库存预警体系”中,设定库存指数(即当月库存/当月销量)的警戒线为1.2,指数越大,库存压力越大。按照这一警戒线推算,一般的存货周转天数警戒线应为40天左右。通过调查商品车库存周转天数,我们了解到:

71%的受访经销商的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在30-45天;

20%的经销商为45-60天;

三、贵经销商的每辆商品车的存货周转天数大约是多少天?仅9%的调查对象表示在30天以内。

造成库存压力大的主要因素,其来源是多方面的,如市场环境、客户需求、销售情况、采购计划等。在这些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中:

1、46%的受访经销商表示,订车计划不合理是导致库存压力大的主要因素;

2、37%的经销商,归咎于厂商的强制采购;

3、29%的经销商认为消费者购买力不足;

4、23%的经销商认为自身销售能力不足;

5、14%的经销商认为宏观政策的变更,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贵经销商认为造成库存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宏观市场预测

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记录。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增长率预计在9.3%左右,同时支持汽车工业稳步增长的外部环境并没有变,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刚性需求,因此,2011年汽车行业仍将保持增长趋势。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刺激消费的鼓励性政策取消、部分城市限购令的出台、能源环保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车市仍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一、对于2011年市场增长的预期。根据贵经销商的预测,2011年的汽车市场销售量增长率会是多少?

调查结果显示:

1、43%的经销商认为车市在2011年仍会有5%-10%的增长;

2、31%的经销商预期车市的增长速度不超过5%;

3、仅23%的经销商对于车市仍保持十分乐观的态度,预期会有10%以上的增长。

大部分经销商认为我国2011年汽车产销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转而进入一个平缓的增长期。除各种复杂的宏观因素影响及制约外,汽车经销商在日常运营中仍需面对多种挑战。在问卷中,我们列举了经销商各业务环节存在的各种挑战,包括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二、经销商在日常经营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1、74%的经销商提出公司运营成本越来越高;2、31%的经销商过度依赖集团公司的资金池;

3、23%的经销商认为公司制定的资金计划与日常运营资金需求不匹配;

4、20%的经销商指出员工流失率高,流动性太强;

5、17%的经销商认为宏观政策不稳定,政府监管压力过大;

由此可见,不断增加的运营成本已经成为经销商需要面对并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过度依赖集团资金、资金计划与实际需求不符,也是不容忽视的现状。但是,我们也很高兴的看到,经销商已经采取了各种风险管理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在接受调查的经销商中,高达74%的受访者已经针对关键流程建立了相关的控制,例如:存货管理、现金流预测等。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其管理层会定期复核风险暴露,并相应调整运营;37%的受访者也已经开始对公司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

三、经销商建立了哪些措施应对风险事件?

6.厂商支持

过去数年车市的蓬勃发展,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促使各品牌经销商网络快速扩张。作为厂商车辆销售的渠道,经销商承担起了消费者与厂商之间桥梁的角色。目前,厂商与经销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仍处于相互博弈的状态。一方面整车生产企业的市场目标逐年提升,另一方面市场容量有限,经销商营销能力不足,汽车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在逐步加剧,在2010年已经出现了个别矛盾激化的案例。2011年以来,基于来自整车厂的目标、考核指标与体系、市场变数等诸多方面的压力,经销商的成长环境相对较为辛苦。同时,我们高兴的看到,多数厂商已经提供了一些支持,来帮助提升经销商的运营,例如:提供商品车免息付款期限、金融公司提供信贷额度等信贷政策,以减轻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

1、高达68%的厂商提供的免息付款期在10至20天;

2、6%的厂商免息期在5至10天;

3、3%的厂商提供5天以内的免息账期;

4、3%的厂商提供20至30天的账期;

5、另外,余下的18%受访者表示厂商没有提供免息期。

一、厂商向贵经销商提供的商品车免息付款期限(即商品车提车到向厂商支付货款的期间)是多少天?

此外,在经销商面对较大的资金压力或库存压力的时候,厂商也会有相应举措,帮助其度过难关:

二、在贵经销商感觉库存压力较大时,厂商的作用如何?调查结果显示:

37%的受访经销商表示,在其库存压力或资金压力较大时,厂商会主动提供一些措施帮助缓解资金压力。

三、在贵经销商感觉资金压力较大时,厂商的作用一般如何?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厂商向经销商压车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共赢,是汽车经销商与厂商在今后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次全国范围的经销商风险状况调查及业内专家走访,我们了解到各汽车厂商及经销商集团对其经销商网络发展的风险管理已经建立了一定认识,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具体缺陷,主要表现在:

经销商经营活动中风险管理意识的薄弱;

缺乏风险管理与经销商网络发展策略制定的一致性;

基础数据,财务数据及经营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管理过程中各环节及各职能的孤立性;

经营状况范文篇9

(一)短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标准是2:1,除了2010年外,西部牧业的流动比率基本保持了一个平稳的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的资产流动能力较好。在2010年度流动比率远超其他年度达最大值4.31,主要由于该年度公司的预付款项大于其他年度,公司的存货数值该年也达到了历年的最高值近129万;其次因为公司银行贷款的数额增加,2010年货币资金达最大值261万。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除存货外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的趋势与流动比率基本相同,一般标准为1:1,公司的速动比率先增后减于2012年达到最低值0.553。主要是因为:一是新增子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储备原材料增加;二是公司经营活动增多,公司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持续增加,使得流动负债持续增加。

(二)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用来表示资产总额中通过负债筹集的比例,该指标衡量了公司利用借贷资金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给予贷款的安全程度。[3]资产负债率的一般标准是0.75,西部牧业的资产负债率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在2010年度资产负债率达到最低,去年负债总额占到资产总额的二分之一,而该年降到27%。原因是负债总额持续增加的幅度小于资产总额变动幅度。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权益乘数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反映了公司积极举借债务、以小博大的程度,该值越高则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杠杆收益。[4]权益乘数先增后减,在2010年为最小值1.384。主要由于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功以股票募集资金,虽然近几年西部牧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不断上升,但股东权益总额增加小于资本总额的变动,所以权益乘数逐渐下降。在2011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基本保持不变,资产总额增加一百万,权益乘数略微回升。综上所述,分别通过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偿债能力对西部牧业进行分析,说明资金充足,财务状况稳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除了能够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的债务。由此可见公司融资空间较大,债权人的权益有了充分保障,公司的整体偿债能力较好。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高,也表明公司资产未能得到充分运用,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收款速度越快,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减少了坏账损失。行业的标准值为3:1,西部牧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虽高于行业水平却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随着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扩大,公司的应付账款逐年增大,资产周转速度越来越慢。

(二)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的是公司从购入原料、投入生产、销售资金回收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管理水平。该指标越低说明存货的占用资金越多,资金周转速度越慢。西部牧业的存货周转率从2008年的5.330降到2011年的1.372,该比率偏低于行业水平,四年间该比率又下降三倍多,需要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

(三)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公司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的流转速度,反映了公司对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效率。西部牧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由2008年的0.95降到2011年的不足0.4,下降两倍多。该比率比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存货周转率过低影响资产周转率,另一方面公司的资产大幅增加的比率远高于销售收入增加的比率。综上所述,分别通过应收账款周转、存货周转和总资产周转分析了公司的资金周转状况。存货周转率较低反映出公司存货过多,使得公司资金流动性差,周转不佳;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西部牧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不完善,资产的利用率较低;西部牧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说明它回收应收账款的效率低导致资金被占用过多,资本流动性差。由此以上看出,西部牧业的资金周转过慢,信用制度过于宽松,使得西部牧业的收益水平减弱。

三、盈利能力分析

(一)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

销售利润率是评价公司通过销售取得利润的能力,它反映的是公司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反映每一元营业收入带来的利润越多,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西部牧业的销售利润率基本是上升趋势,在2010年达最大值1.116。因为公司的地理优势使之可以获得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的草料,且有娃哈哈、伊利和旺旺等大型乳制品企业稳定的销售渠道。

(二)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利润率是综合评价公司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也可以反映管理者对资产的配置能力。西部牧业的资产利润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11年降到2008年的一半。该比率主要由总资产周转速度和销售净利率决定,一方面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先减后增,另一方面资本周转速度持续下降,因而资产净利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三)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总额

股东权益报酬率是反映公司获取投资报酬高低的指标,该比率越高则盈利能力越强。西部牧业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本来时保持增加,在2010年通过上市融资以后大幅下降,2011年降到最小值0.067。说明公司利用股东资产的获利能力较弱。综上所述,通过销售净利率、资产利润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三个主要指标对西部牧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仅关系到公司所有者的投资收益,也反映了公司偿还债务的保障。该公司对资产的配置使用不合理,影响了盈利能力。近几年内,西部牧业的通过推广新产品使销售利润率也不断上升。但公司通过股权筹资后,对资产的运用尚且不够合理。

四、发展能力分析

(一)销售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销售增长率反映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变化情况,是评价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状态的指标。从2009-2012年,公司的销售增长率逐年下降。但该比率始终大于零,说明公司通过开发新产品使营业收入不断增加,发展前景较好。

(二)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资产增长率通过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程度来衡量公司的发展水平。在2008-2011年,西部牧业的资产先增后减。2010年,公司资产总额7.36亿元,较上年年末3.50亿元增长了3.86亿元,大幅增长110.29%。主要由于上市募集的资金导致资产总额和生物性资产的大幅增加。2011年的资产总额仍然保持增加,增长速度放慢。

(三)股权资本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额/年初股东权益总额*100%

股权资本增长率反映的是公司股东权益的变化水平,是评价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2008-2011年,所有者权益也保持良好态势,而2010年的所有者权益总额5.32亿元,增长率相当突出,较上年年末1.70亿元增长了3.62亿元,增幅212.94%。主要是公司上市带来了股本和资本公积的大幅增加。

(四)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总额增长额/上年利润总额*100%

经营状况范文篇10

一、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一)企业生产情况

1.订单两极分化。4季度石化企业订单54,717万元,增加3664万元,50%企业订单增长,50%订单下降。部分季节性产品订单大幅下降。而伴随4季度国际油价上涨,企业经营者买涨心态严重,部分企业订单增加。

2.开工率总体平稳。4季度,17%的企业开工率小幅上升,主要是企业前期开工率较高,50%企业持平,33%企业开工率下降,主要是订单下降所致。

3.原材料库存增长。原材料库存13,527万元,比3季度增加3178万元,企业原材料库存全部为增长状态。主要原因,一是近两个月国际油价上涨,石化产品生产企业原材料价格涨幅明显,价值增加。二是企业买涨心理飙升,为继续上涨带来成本增加,企业加大原材料储备。三是4季度订单增加,为保证正常生产,原材料随之增加。

4.成品存货下降。4季度产成品存货14,361万元,比上季度增加870万元。33%企业存货增加,67%企业产成品存货下降或持平。企业存货下降,一是部分企业4季度处于销售旺季,如润滑油,走货较快,库存下降。二是部分企业4季度停止生产,以消化库存为主,如保温材料。三是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严格按订单生产,基本无库存。

5.企业利润回升。石化企业4季度实现利润17,017万元,比3季度增加6307万元。83%的石化企业4季度利润总额高于3季度,67%高于同期。主要原因,一是销售旺季,市场需求增加,调查的三家润滑油企业受秋冬换油旺季影响,利润均上涨。二是油价上涨,产品销售价格上涨。4季度国际原油一路飙升,11月末每桶上升至50美元以上,带动国内石化产品价格上涨,我市苯乙烯和新戊二醇每吨增长800元和4683元,增幅为11%和64%。三是部分企业因政府返还贷款贴息,收入增加。

(二)企业资金情况

1.应收账款下降,企业资金宽松。4季度应收账款34,225万元,比上季度下降3219万元,67%企业应收账款下降,主要是年末处于回款期,资金回流使得企业资金相对宽松,另有33%企业应收账款增加,主要是生产旺季,销售量增加所致。

2.企业融资方式多样,银行贷款仍是主流。调查显示,当期企业融资渠道多样,有银行贷款,承兑汇票、总部融资、融资租赁、股东借款、财务公司借款等,但银行贷款仍是主要融资渠道,占比60%以上。其次为银行承兑汇票和总部融资,其他发生额较少。融资成本方面,规模大、实力强企业贷款利率上浮较小,基本在10%~15%;规模较小企业贷款利率较高,上浮在20%~40%之间。

(三)企业投资情况

1.经济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不强。4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57万元,比3季度下降666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8万元。经济复苏缓慢,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仅有33%的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2.资金紧张制约投资规模。当前,化工行业不景气,产品价格低,销售收入下降,财务费用高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面临高折旧,又无法提供足值抵押品,造成融资难,给后续投资带来压力。

(四)预测

石化行业将有所回暖。受油价上涨影响,预计2017年,石化原材料价格将会上调,同时产品销售价格也会上涨,部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2017年利润将持续回升。

二、石化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资源开采能力欠缺。目前,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采主要在第二油气层,已探明储量8亿吨,其他3个层次基本没动。天然气方面,第三油气层已探明储量4000亿立方米,去年仅开采17亿立方米。油气资源仍十分丰富,只是无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把资源开采出来。

2.“两化”融合不深入。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当前,石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我国供给侧改革多重压力。与此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发展,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给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也是我国石化产业体制升级的必由之路。目前我省信息化综合集成比例达到35%,大中型石化企业,更多中小企业仍处于传统经营模式,面临考验。

3.柴油天然气替代煤项目进展不利。一方面,我国对于经过炼化加工的油品不分用途全部征收燃油税,税负比例远超日美,导致成品油出口价格远低于国内批发价格怪象。另一方面,煤炭作为最为重质的石化燃料,却依然享受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优先发展煤炭作为基础燃料的政策优待,并没有承担环保税费。成本问题导致东北农村地区使用低品位煤、柴草为燃料,而拒绝使用天然气、石油气、优质重柴油、优质轻燃料油。这些,直接影响部分油品和天然气销售。

(二)建议

1.效仿苏里格气田的“1+5”模式,实现低品位油气开采。苏里格气田是中国陆上首个万亿立方米级别的大气田,但也是低品位气田。如沿用以往传统开发方法难有经济价格。后来引入内部竞争机制,采用了“1+5”模式,即:以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为主体,联合中石油系统内部的其他5家公司共同开发,所产天然气归于长庆油田的产量业绩,但利润由6家按贡献比例分配。同时苏格里气田在开发中使用了大量的民企钻井队,成本大幅下降,开采速度大幅提高。

2.政企合力,加快推进“两化”融合。首先,加大“两化”融合宣传贯彻力度。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建设,并适时扩大试点。其次,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利用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模式,推动专业性平台建设,提高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第三,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积极抢抓战略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拓展石化行业领域“互联网+”新兴商业模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