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0:34:58

经济法

经济法范文篇1

(一)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基拙经济法是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时,为了调和社会化大生产‘J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渴望更良好的秩序。但是经济个体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是肖目的,不顾及整体的利益,不择手段的追逐利润,各个环节的冲突不可避免。因此,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核心的经济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战后,二战前,由于金本位崩溃,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仅靠一国政府实行的关税壁垒、外贸统制、金融管制己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从国际立场出发,从普遍性多边条约的角度确立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法由此产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产生的社会基础是相同的,是生产社会化,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

(二)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联系与区别

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二者都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关系,非经济关系都不涉足。这其中即有公的关系,又有私的关系。但具体而言调整对象又有所不同:经济法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市场调控关系、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而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各个国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私人贸易、管理贸易、税收、私人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组织等关系。

2.二者都是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内容丰富,但从法律体系而言,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国际经济法属于国际法体系。

3.二者都可以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维护经济秩序的作用,但经济法主耍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而国际经济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主体方面都包括自然人、法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还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经济法主体中还包括企业内部组织。5.渊源上,有人认为,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习惯法和判例,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组织的规范性文件,而一国涉外经济法律是一国制定的,属国内法范畴,是经济法渊源,而不是国际经济法的洲源[l]。这显然是混淆了法律渊源与法律性质的概念,我认为一国的专用实体规范既是经济法的渊源,又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二、实践中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协调

如果将经济法一与国际经济法各自要调整的内容分析,我们会发现二者有对应的关系。经济法中有公司、企业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要研究跨国公司法律问题。经济法中有税收、财务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中有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经济法要规范外商投资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中有国际私人直接投资的规范。经济法要对银行、金融进行监管;国际经济法同样要对国际金融制度进行管理。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正确的认识二者所处的地位。有人认为,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川。我认为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下而从两个方而说明。

(一)国际经济法规则在国内经济法中的适用

1.国际法在国内法中的适用,世界上有三种做法:转化(t,一ansfer)、采纳(adoption)、混合式。我国在司法实践中采取的是混合式。人世后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wTO规则和中国签署的各项协议一部分已经被采纳为国内经济法的一部分。一方面,对以《对外贸易法》为核心的《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己修改完毕;另一方而,在宏观调控管理中,为了执行《服务贸易总协定》,我国补充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执行办法》、《外商投资服务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办法》等。由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对国际条约在国内的实施没有具休的规定,所以不能指望也没有必要都转化为国内的经济法予以执行,可以直接适用。

2.在市场准人方面。我国原来的经济法规对某些领域的主休严格限制,如金融、保险、银行、电信等。现在,根据中国政府的四项承诺之一,服务业开放,外国人可以进人到这些领域中来。但《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只是成员国的对外开放义务,而不涉及对内开放义务。所以,不能以允许外国私人在中国开办银行、外资公司、货运服务公司就推定中国私人也当然的享有此项待遇。因此,国内经济法规必须在主体上有相应的配套立法,以避免超国民待遇。

3.由于国际经济法和国内经济法的共同作用,一国私人也可以和他国对外经济(尤其是贸易)方面的法律发生更密切的联系。根据wTO规则,一成员方境内的私人因另一成员方政府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通过DsB(争端解决机构裁决)。如美国的301条款:如外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法律违反了该国与美国签订的条约、协定,损害了美国贸易的利益,任何人都可以向301条款委员会申诉立案调查,之后.与该国政府协商直接采取单边制裁。所以中国也有必要将私人诉愿与政府申请相结合,使国内经济法律一,刁国家经济法律制度得以有效的衔接。

(二)经济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经济法范文篇2

关键词:权利主体;经济法;法律责任

经济法中的权利主体就是经济管理部门,推行经济法律责任是要通过针对法律责任的工作人员。但是却缺少对机关的责任规范性,需要促进权利的推进执行,对法律责任人进行监督,而经济法律的责任一般分为四种:义务、后果、代价、惩罚说[1]。经济法律的责任中需要突出独立的法律责任性,简单来说就是让权利受到权利的监督。这样的监管方式可以降低监管成本并且减少权利主体的错误概论,从而增加其社会大众的监督属性。

一、经济法责任价值逻辑

权利在经济法中相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相对较少。例如:权利机构在法律的责任分化上执行能力较小。主要是因为经济法的研究者受到了法律责任的四大类型所影响:民事、刑事、行政、违宪。而我国当前的责任中心主要为中心主义、义务本位、权力本位的三位一体的结构方式。但是在实际上,这种结构方式并不适合经济法的推行,从而不能够从原本上将权利均衡运用,同样,会对我国当前经济法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2]。目前,我国经济法需要区分权利、权利概念,将这法律的公正科学的特性使用在我国的经济法路中。在其三位一体的结构中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权利互动性,并且,建立互动性的同时三种权利应该相互制约、相互牵制。

二、权利机关的法律责任价值界定

(一)权力机关在法律责任上的界定。在我国现行的经济法角度上来说权利主体在目前的经济法责任分化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属于相对较小的。在法律的责任分层上对于其的研究范围也是比较小的[2]。目前,我国综合责任的认定过程中对于权利机关所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非常模糊,造成在进行责任追究的时候缺少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但是从其本质上来说,经济法主要的法律责任可以从四个基本方面划分,对于民事或者刑事的要件观察是,对责任中心定位的界定,缺少了一些弹性的考虑。可是从实际上综合责任的认定有的时候,经常会超出经济法的规定。所以,在权利的执行方面还需要一定的监督执行,让去权利的功能更加负责。这样才更有利于经济法的具体实践,才可能权利的作用更为均衡,并且,对于当前我国的法律发展进程也出现了一定的延缓影响。(二)构成要件的责任划分。在经济法中权利主体是责任的重要划分者,也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所以,需要符合有违法律的行为、后果、主观客观过失等原因综合判断,但是仍然需要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在提出国家赔偿或者补偿的时候,需要损害的后果真实有效,这样才能够成为构成要件;或者,在形成主观错误的关建中需要界定主观客观的认定条件统一的前提条件。并且,应该主义损害事实条件构成的时候,会在违法与后果形成一个因果关系。所以,违法行为是确认责任的基本条件,其他条件需要经济法中的权利主体加以评定,才能够成为构成要件。在规则原因的方面,需要对责任分类、责任法定、责任处罚三个规则进行明确的区分。并且,在划分责任的原则方面,主要考虑市场以及宏观调控两个方面,并且,需要将所有的责任分化进行规范化处理,将整个流程程序化,避免人为的操作性,而且,在合法、合理、公正的条件下使用去权利。在实质上需要让权利与义务、权利以及责任中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并且,对于责任的对应要求在相关法律中设定,需要限制责任以及权利的直接对接。(三)经济法权利主体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经济权利中的主体责任有资产责任,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以及实际情况的结合来说,权利主体的责任问题有三种。首先,轻权利主体主要可以通过制定新的法案,或者政府宏观调控来进行多个角度的法律分析。在我国《矿产资源法》中就是缺少滥发许可证的相关规定,从而造成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过度[3]。还有我国目前来说一般权利主体重点在相关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国家的部门。所以,从去权力的使用方法来看,权利划分为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相当于是人,但是并不是经济权利主体。从法律规定的角度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来说缺少相关法律限制权利主体。并且,责任的形式也较为狭隘,对于权利的规范性并不广。所以,在解决纠正退回消除影响的时候,虽然能够判断最终的受益者为权利的主体,但是对于没收所得,还是由国家相关部门保管。

三、经济法体系中如何强化权利主体的责任

我国的经济法体系中,其实没有界定相关责任部门的相关责任体制。在对其权利的使用过程中,还提供了相对应的法律保护。目前,对于我国的经济法律更主要应该处理好法律执行者以及被执行者之间的关系。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性,并且,能够让权利通过宏观调控以及权利主体的责任划分与之协调。所以,在制定相关规则的时候,需要根据权利机关的主体所实行的行为判定其在经济法中的定位以及责任部分。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对不良的经济现象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并且,因此受到损失的人可以通过国家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对的国家补助。目前,对市场的主体以及非市场主体来说,如果该体系造成了国家公共利益上的危害,则因该纳入到经济法律的主体追责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公平的实现社会利益的维护。而这样的基础上就可以研究国家赔偿的进一步措施,而且,还可以将相关的民生问题进行对接。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权利机关在法律中尽可能的减少不负责的行为,应当加强一些社会性质的监督体制。这些监督体制由于是源自于社会,所以并没有实际的经济输出。并且,通过这些实际的监督可以预防权利的滥用,还能够大量减少相关权利部门的腐败原则。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内部权利应该被纳入社会普通的监督体制中,将社会监督应用到法律主体的监管中,更加全面保证权利主体在经济法律中的各个责任的评定。所以,其实对于权利主体的监管这样的监管模式,可以更加全面的为法律保驾护航。并且,这样的监管模式还有助于法律自身的完整性,有助于经济监督的主体监督,避免功能性的缺少,在未来这种监督体制一定会成为最主流的监管体制。

四、优化权力主体责任

如果想要提高法律责任的有效实施,应当对法律责任体现出平衡点。这样可以同时处理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内部优化问题,还能够从宏观上调控法律的刑事责任、危险责任、政治责任。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危急所造成的损害,还是非人为本意的良性违法、良性违宪行为,这都会使宏观条件下的权利使用过程中,对于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国家救济方面。并且,在对于各个方面利益进行宏观调控的平衡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理性或者决策性不足,而导致客观的损害发生。在正常的经济行为中为了避免这种严重的制度问题出现,需要国家对于经济赔偿方面重视起来建立相关法律规定。从责任的正负两个方面进行国家赔偿方案的有效调整。不管是从权利主体责任出发,还是由责任主体的负责人出发,都要让权利主体让位义务本位。正确理解公共负担能够从一定的程度上给国家的赔偿工作提供必须的支持。甚至在移动支付等社会求助,也可以给予国家赔偿支持,这样可以让民众在正常的生活方式下得到政策的保护。并且,如果从公共利益或者个人角度来说市场规则权利在落实的过程中,市场的主体可能会对于个人的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品质质量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样就需要严格按照我国的法律制度下要求行使自我的赔偿权利这样可以为民众个人获得一定的经济救助。而这些经济救助的形式主要为行政复议等。但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律体制下进行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法律虽然能够落实使用,但是对于一些懒政行为,还是很难做到有效的控制、管理。同时,我国的法律已经分割了消费者的权利,将经济行为的各个环节分化成了各个分支。不过如果想要解决问题还是要局限于民事主体方面。对于非市场的主题问题,通过当前的经济法律来说还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方式,所以,我们在法律的进程中任重而道远。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法律体制发展并且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法体现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已经成为立法部门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目前来说我国经济体制中还含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我国权利主体部门管理规则不确定、条款缺失、责任划分不明显,这对于我国法律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通过改善我国权利主体的行为准则,将事件处理规范化、流程化,这样可以大量的避免在现在经济社会中法律的不落实行为,并且,还可以避免人为滥用职权的事件发生。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注重国家赔偿中的责任划分以及关系,这样可以通过赔偿来减少权力部门犯错的概率,提升办事人员效率。除此之外,立法者需要对经济法的有效特点以及在行使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珮珊.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探析[J].法制博览,2019(06).

[2]纪德坤.浅析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J].法制博览,2017(35).

经济法范文篇3

就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基点来讲,主要有两种方法论,即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按整体主义的观念,虽然社会有机体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个体的存在及每一个体功能的发挥为基础,但个体的存在及功能的发挥又都依社会的存在为条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及社会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经济条件下,个体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其取得的经济成就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就每一个体来讲,社会总是先于个体存在。因此,从整体主义讲,处于社会有机体中的功能个体的权利,与其说是持有者之权利,不如说是权利保持者之社会的权能而己。故经济法不是在授予个体以权利,而是在积极地限制或防范权利的滥用,以担保权利人行使社会机能之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经济权利的行使,从个别的、短期看并没有侵犯另一权利,但从有机整体主义看,任何经济权利的行使都具有外部性,都可能对经济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整个经济机体的健康、持续运行,任何经济权利的行使都应有限度,超越限度行使权利即构成权利滥用。

在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并非总是遵循社会规范进行沟通、协调和配合的。因此,偏离规范的行为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在以民商法为基础的私法保护和倡导私权的前提下,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更不足为奇。私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法律基础上,充分肯定和保障权利的自由交换,即:“私法自治”。当交易成本为零时,民商法足以使市场主体自愿、高效地达成交易,不需要公权力的介入。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垄断和限制竞争等市场障碍出现,市场经济合理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比如,当市场经营主体依据合同自由形成卡特尔、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时候;或者依据合同自由和经营自由,通过企业兼并形成垄断,并支配市场的时候;或者依据经营自由原则,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时候;或者依据经济自由原则,间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候,等等。这就需要公权力介入私权利领域,对私权利进行限制,以防止私权滥用。经济法恰恰就是确认政府干预,通过限制市场主体的过于自利的行为,对自利行为设定法律界限的。

可见,民商法积极鼓励社会个体私权的实现,经济法为保护社会整体利益,而主动积极地介入,以防止这种私权的滥用,二者功能基础相同,功能方向相反。

二、制约权利行使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

社会秩序与自由的对立统一为权利设定了界限,使经济法限制权利的功能具有存在基础。辩证法告诉我们权利是通过限制自由而实现的,这种限制下的和谐状态便是秩序。在社会秩序的动态平衡中,限制自由与实现权利的要求为经济法提供基础。

在法制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应当保持平衡。然而,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本身内在的本质矛盾,表现为垄断、不完全竞争、不公平分配、经济投机、总量失衡、周期性经济危机、生态失衡等市场缺陷。这些缺陷表明个人利益只有与社会整体利益平衡发展才能得到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复杂化,作为“经济人”的市场主体均以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为目的,因而不可能自觉地反映社会需要及其长远变动趋势,也不可能自觉地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他们出于“搭便车”的最底成本算计和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会顾及对“公共产品”的破坏,更不会主动去维护。在这些方面,经济法具有传统私法所不具有的功能。事实是国家凭借和利用公权力介入市场主体的私权利,责令私权利主体支付和承担破坏成本,维护“公共产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公权为了维护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介入、干预私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恰恰是经济法调整范围。

从个人本位转向对社会本位的偏重,是西方法哲学或立法指导思想在当代的重大变化,经济法的出现正是这种变化在规范上的表现。社会本位作为一种法哲学原则并不是对个人私权本位的否定或绝对替代,而只是将传统民商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用以制约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某些非理性行为。与民商法追求个体财富的最大化相比,经济法则强调个体为了社会整体利益必须做出牺牲。

三、确保权利实现的公平环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经济法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市场主体有效、公平、公正的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都需要经济法规制。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国家运用公权力以经济法律形式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力图使市场获得最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西方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来自于其广大市场主体的自身活力的发挥,而不是拔苗助长,更不是代替。当个体的自由得到较好保障和发挥的时候,社会发展往往显得稳定和有效。当个体自由受到较多限制或压制的时候,社会发展则往往显得固步不前甚至混乱。个体自由和发展永远是社会的主旋律,是健康社会内在的东西。所以,因市场失灵等引起的社会问题虽然需要国家外在力量的矫正,但这也只是矫正,它永远不能代替市场自由本身。任何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只能由他自己去感觉和凭自己的能力达到,他人包办不了,也代替不了,别人所能做的只能是帮助或推动而已。“经济法对市场的干预,完全缘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所以,经济法的干预范围应该严格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之内,因为对不存在失灵的市场进行干预,只会侵犯经济人的私权而无任何有效益的干预产出,只会减弱经济人良性的自利能力,同时激化经济人自利动机中的非理性成分,从而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规律。”

因此,市场经济下国家干预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应以市场主体的意志自由和有效竞争为标准,经济法不能取代民商法,而是以民商法为基础。而且,经济法对经济的干预不仅在于预防、克服和弥补市场缺陷,更主要的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对各种非市场因素障碍予以消除,建立公平、自由、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从而为民商法奠定和维持存在的基础。如果说民商法强调对所有的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以保证竞争活力的话,那么,经济法就是强调对部分市场主体偏重保护(弱势主体)的同时防止绝对优势主体滥用权利以保证充分竞争的实现。

四、规制经济权力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政府失灵”。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事实上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它不可能内化到市场主体自身自觉自愿的层面。因此,国家干预与市场主体之间永远存在着一个忽近忽远的距离,这种忽近忽远的距离必然导致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不当。同时,国家干预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而且更难以把握的行政官员的无定性的行为问题。国家权力不会自发地运行和生效,它必须由具体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工作人员来执行。而无论是各个政权机构还是组成他们的国家工作人员,均有区别于社会公众利益的自身利益。“个人利益确实是可以归之于人们所有不幸和所有幸福的根源。不可能不是如此,因为个人利益决定我们所有的行动。”国家权力执行者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未必相符,当二者冲突时,权力执行者将自身利益从社会公众利益中分离出来并带入国家权力之中,造成国家权力的异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也认为,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同经济人一样是有理性的、自私的人,他们就像在经济市场上一样在政治市场中追求着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管这些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因此,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也需要规制,并且经济法规制经济权力的功能也是市场主体有效抵制政府非法干预的根据和手段,凡是没有法律明确授权的政府干预都可以看作非法干预,各经济主体可以拒绝。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其存在的根基是市场经济的不足,而且该不足同时需要国家干预和国家能够干预;其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一个能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有效驾驭国家经济发展的高效政府,以及一套能有效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制度和程序规则;而其内容则是有关经济政策和保证这些经济政策如何出台的经济决策程序。

五、振兴和扶持市场主体的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虽仍然起着基础性作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但国家有责任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以克服民商法意思自治存在的狭隘性、盲目性的弊端。为了扶持市场失败者,救济社会弱者,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应运而生。它通过扶持市场失败者,救济社会弱者,培植他们的竞争力,让他们重新获得均等的机会参与自由竞争。通过确立每个人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保护每个人作为人的应有权利,从而真正解放人,解放社会。它由作为整个社会总代表的国家站在全社会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宏观调控,为在世界中无知的市场主体提供各种科学、权威的信息参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民商法的意思自治才有意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主体多元化,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在内的活跃的各类市场主体体系。在我国,经济法振兴和扶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功能还应包括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从法律上保证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市场合格主体,参与市场活动,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六、结语

探讨经济法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无一国家不采用多种法律规范,由多个法律部门构成自己的法律体系。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将法律体系中的法律规范分为公法和私法,那么经济法是属于公法,还是私法呢?公法调整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确认公权并使其服从法律规制为根本任务,强调的是运用公共权力,管理者意思先定,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私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确认私权并保证其实现为己任,强调“意思自治”,合同自由,经营自由,以个人权益为本位。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一方参加者是以社会公共管理者身份出现的政府及其经济行政机关。从上述经济法功能的分析中可知,经济法对其社会关系的调整,无一不是以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为本位并且需要借助国家权力介入私权领域的。毫无疑问,经济法是确认和规范国家运用公权力干预市场经济之法,属于公法的范畴。以往有学者提出经济法是属于公法,但在某些方面具有私法属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重新审视民商法和经济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法学基础理论的完善,有助于民商法、经济法法律部门的建立与独立。更有助于加强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打通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有机联系的渠道,克服和避免长期以来经济法研究当中,总论和分论“两张皮”的现象,使经济法学学科体系更具系统性和严谨性,从而增强经济法的说服力。

我国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经济立法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未能对经济法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致使我国经济立法出现了本可避免的混乱,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经济法立法与经济立法混同;经济法立法与民事立法、商事立法关系不顺;经济法律体系内部层次紊乱,缺乏有机联系。表面看,经济立法轰轰烈烈,实际上,经济法立法冷冷清清。经济生活中,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规制这一基本的市场经济立法领域同时存在法律空白,导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无法可依。事实上,我国经济生活中现在出现的市场秩序混乱、宏观调控不力、经济执法效果不佳等现象,不能不说是经济法功能定位不准导致的结果。以民商法为基础、经济法为保障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发展所证明。

参考文献:

[1]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刘永林.法学方法论研究[J].法学研究,2001,(3).

[3]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经济法范文篇4

现今,责任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向。政府承担责任有以下前提。首先,社会契约。社会契约的意思是政府及其政府行为存在于社会公众的期望中,它就必须遵守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契约的结果[1]也就是国家与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公民与公民间的契约,或者是公民与政府间的委托。社会契约意味着政府在承诺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拥有了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权力。其次,人民主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作为社会整体利益在政治地位上的代表,享有“主权”。政府向人民负责,也就是向社会整体利益负责。第三,道德施动。道德施动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有义务引导社会道德向健康方向发展,做社会道德的引导者。一旦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违背社会契约,损害社会公益,造成社会诚信道义水准的下降,满足上述前提,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经济法责任之特性

根据传统的责任理论,法律责任的形态基本以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三大责任”或是加以违宪责任的“四大责任”为主。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学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它是指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法有机构成,在内涵、功能、目的和价值方面符合经济法独立体系的要求,并因之与传统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区别、相并列[2]。经济法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为解决市场经济诸类现代问题应允而生的部门法。现代多元化社会,早已打破了泾渭分明的公、私法二元机构,而出现了公权干预私权的复杂的法律现象。作为一种现代法,它从传统部门法中汲取发展的力量,它的责任形式,不是公私法上责任的简单相加,也非单纯几种责任的竞合,而应该是一种对民、行、刑三种责任综合化提升后,具有自身特点的独立责任。

另外,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立足点在于个人本位和国家本位,而经济法立足于社会本位。经济法责任的社会性在于它的设置、体系构建以及制度创设方面等是基于社会公共性考虑,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宗旨,兼容多种原则、方式、制度而体现的一种全局性而非局部性、公众性而非私人性、公平性而非独享性、多元性而非单一性的整合特征[3]。经济违法行为侵犯的不仅仅是相关个体受害人的利益,更多的是对社会共同经济利益的损害,所以经济法责任的承担对象不仅仅是个人或者国家,而应是全社会。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法责任具有了独立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三、政府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角色

国家是经济法的一个主体。经济法的本质和属性问题就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来发展经济,稳定市场[4]。在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里,政府时常代表着国家,并且大部分的经济调节职能是由政府的行政机关来行使。此时行政机关的身份已不单纯是行政法的主体,而具有了经济管理职能,自然地成了经济法的一个重要主体。政府作为经济行政主体,本身具有多重的角色,既是规制主体,又可能是立法主体、执法主体等等[5]。政府行政规制机构是整个规制过程的起点和源头。

同时,规制机构自身又处于利益冲突的巨大旋涡里,规制过程涉及各个利益集团的冲突。行政机构必须中立、不偏不倚地对待任何一个市场主体。但每个利益集团均渴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竞争力相当的情况下,它们很可能希望这位中立者的天平向对其有利的一方倾斜。就此,一些侥幸者利用某些利益手段,加重中立者对其的砝码。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规制机构内部一些成员,将自身利益放之社会利益之上,与某些市场主体形成一个小型利益圈,以手中职权推动这个利益圈扩大,不断挤占社会整体利益的位置。就其他市场主体而言,他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已非完整的诚信经济环境,尤其在某些权力寻租事件东窗事发之后,人们对于整个市场秩序的信赖程度,对政府公信力的信赖程度将大大减退,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更多、程度更恶劣的权力腐败行为。这样,行政审批部门等规制机构,它们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变成了侵害者,身份的改变,义务的违反,必然导致责任的承担。

四、政府经济法责任承担的必要性

经济法范文篇5

1.市场失灵理论。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出现的高级经济形态,是以市场机制作为主要资源配置手段的经济形态,市场机制是由价格机制、供给机制和竞争机制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发挥作用的市场调节手段。市场经济最初形成于西方社会,它的形成与发展给西方国家的经济带来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因此被西方的经济学界公认为是最高效的市场调节机制。然而,市场经济给西方国家带来的也并不全是高速的发展,伴随着它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至今仍是困扰西方国家最大的难题。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情况,甚至会发展为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市场失灵。

按照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其分为三类:

(1)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各项条件充分具备的情况下存在的市场失灵。这种情况下的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必然结果,因此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市场竞争机制必然会导致优胜劣汰,造成社会贫富的差距;市场无法在推动经济高速运行的同时保证经济秩序的稳定。

(2)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条件达不到完全竞争的程度,因而市场机制会由于其内部机制不健全和外部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这种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遍结果。西方国家较为成熟和完备的市场多表现为此种状态的失灵,表现为垄断、经济外部性、公共产品以及信息的不完备性等问题。

(3)非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自身的不完善造成的市场条件对理想状态的严重偏离。此种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往往还不具备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具体表现为市场发育不完全,市场信号失真,行政权力肆意干预市场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失灵理论。针对以上市场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失灵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在市场以外寻求一种另外的力量辅助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于是政府干预被引入市场,政府也以克服市场失灵这个理由获得了广泛的经济职权。作为一种相对超然于市场的力量,政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市场失灵问题,如公共物品的供给、通过对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制定经济政策或者运用经济杠杆来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等等。

可是,随着政府干预经济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市场失灵并没有因为政府干预范围的扩大,干预程度的加深而完全消失,反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失灵现象————即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利益并不等同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干预经济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的假设之上:即政府所追求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一致性,其做出的一切行为都服务于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个假设在现实中显然是无法实现的,从阶级的角度来说,政府代表的是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其本身就是实现统治阶级各方面统治目标的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政府官员,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比如政府机构往往会追求预算最大化,为了获取任职或者连任而成为少数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

第二、政府机构的效率问题。政府是一个非市场机构,其收入来源于税收,支出则用于公共开支,缺乏象企业那样的硬预算约束和硬市场约束,因此政府在做出一个行为时,往往把眼光更多的放在获得预定的目标上而忽视对行为成本的计算;

第三、政府经济行政权力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扩张性和容易滥用性是权力与生俱来的性质,政府经济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削弱市场对社会经济自发调节的作用,甚至发生政府对市场的挤出效应,取代市场发挥作用。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国家过分干预,往往还会促使国家急功近利,把一些反危机措施用来对待日常的经济问题,其结果反而引起更加严重的‘综合症’”。

第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问题在政府干预中仍然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力刺激和相应的约束,加上政府机构的低效率,广泛私人利益的存在,政府要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十分困难的,获取信息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政府并非必然比私人经济主体具有信息优势,大多数情况下政府都是在不完全信息状态下进行决策。第五、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问题。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一样都会产生外部性的问题,当政府试图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去弥补市场缺陷的时候,常常会产生某种难以预见的副作用和消极结果。

二、经济法功能的二重性

经济法范文篇6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体制

一、经济法在理论与现实之中的作用

经济法学其主要研究经济法在理论与实践之中的运用,在我国的法学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现今整个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愈发重视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纠纷的处理情况之下,经济法制度的建立健全将会直接影响着国家部门的威信以及我国经济能否高效的发展。经济法首先是理论上的建立,综合以往、现今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案件以此制定出相关的经济法,并且在制定时一定要根据我国现今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国外发达国家以及经济法较为建立健全的国家的法规,制定出理论上的经济法,以此保证每一位消费者和企业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做到公平公正,同时在某一些地区或者案件上面实践。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得我们的法律更加的建立健全,同时能够保证每一位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并且保证企业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公平且高速的发展,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经济法的建立健全还可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增加政府在社会和全球企业的认可,以此加大外企在我国的投资。

二、经济法与经济学的科学转变

(一)分析国家管理经济生活以及法律调整间的特殊关联。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社会大众以及政府的角度出发,经济法的改变已经不仅仅是必然,同时更是较为紧迫的。在很多现实的纠纷以及经济类的案件之中,很多经济法律条例部分的缺失以及不符合现今的发展,很多案件的处理都是依赖于经验以及参考国外的案例,无法做到有法可依,这样很多企业与个人都会钻法律的空子,由此可见,必然会使得诸多主体误解成经济法的实施需要借助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关系。事实上,该理念是不合理且不成立的。我国正积极减少直接干预的程度与范围,也就是说经济法的作用不仅仅是调整经济关系了,它还可以对有效促使国家干预手段得到合理化的规定与适当的调整。(二)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法学。纵观整个法学的发展,我国相比发达国家来说相对滞后,而经济法更加落后,这个主要是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导致,但是社会和国家近年来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法的重视,很多经济问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其突出代表就是《劳动法》的修订与完善,充分的保证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实施运用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更新,经济法的制定不仅仅是局限于专家的研究,同时也在不断地汲取社会大众的意见,先从大的方面以及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出发,在进一步的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在法学发展的进程中,比较普遍性的方式就是借助法律现象得以准确把握法学内容。这一现象在发达国家地区特别明显,例如商事法的内容,然而在该地区劳动法的发展之后使得商事法得到了一定的净化,有关研究者便认识到了商事法的真正内涵,当然在日后的实践过程中也就能够全面、合理的使用商事法了。对于我国来说,现今的经济法相比以前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劳动法的建立健全以及不断更新,在社会之中赢得了一片喝彩,得到了大众的充分认可。面对不断健全的法律体系往往不易探索出经济法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及时净化经济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即经济法学研究者就必须认识到净化的机遇,做好深入研究的积极准备工作。(三)经济法对于经济学的作用。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其本质与经济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企业的经济制度方面的建立必须与经济法挂钩,不能够与之有任何冲突和矛盾,否则其行为是违法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也是针对于经济法为基础,同时结合现今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做出的一系列研究以及制定,这样才能够在不违背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使得经济得到发展。而经济法的制度又与经济学挂钩,经济法的制度不能够违背市场的现实情况,不能够闭门造车,必须结合现今经济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制定,以此保证营造整个市场竞争的公平,经济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案件纠纷来制定不同的法律制度,做好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经济案件能够有法可依,违法必处。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也愈发重要,无论是“一带一路”的提出还是世博会等等的发展,我国未来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明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保证经济法的建立健全,否则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将会得不到公平,消费者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这样的情况只会带来经济的一时发展,而想要真正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到经济法的建立健全,以此保证每一个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能够最大化的得到保护,企业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之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扬.解析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J].中外企业家,2018(34).

[2]栾俣峰.经济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法制博览,2017(36).

经济法范文篇7

[关键词]矛盾经济关系矛盾经济法

一、矛盾

(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的全过程,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它是与某一具体的事物紧密相连的,因此矛盾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矛盾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矛盾的直接性体现为矛盾的双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间接性则表现为矛盾双方的一方背后隐藏着一方与矛盾另一方的矛盾,在这一矛盾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隐藏的一方与矛盾另一方的矛盾是间接存在的,当这一矛盾中的一方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时,隐藏的一方就会直接取代这一方而与矛盾另一方形成新的矛盾,我们把隐藏的这一方与矛盾另一方的矛盾称为间接矛盾。

图示如下:CABD,A与B的矛盾后分别隐藏着C或D一方,

A与B的矛盾为直接矛盾,C与B或D与A的矛盾为间接矛盾。当A与B的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C与B或D与A的矛盾是隐藏的。当A方发生根本性变化时,C就会取代A的位置形成与B的矛盾就成为直接矛盾;当B方发生根本性变化时,D就会取代B的位置形成与A的矛盾就成为直接矛盾。由此可见,直接矛盾与间接矛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矛盾的复杂性,是矛盾的普遍性的一种反映。

(三)矛盾的一维性与多维性

任一矛盾必然存在相互对立的两方,只有一方是不可能产生矛盾的,矛盾的这种双方的对立性的特征,我们称为矛盾的一维性。而在实际生活中,矛盾的一方并不只是一个主体,往往存在多个主体,矛盾的另一方常常与这几个主体同时对立,这就形成了矛盾的多维性。比如,矛盾的A方可同时与矛盾的另一方B、C、D、E等方对立,这样就构成了A、B,A、C,A、D,A、E等矛盾的多维矛盾。矛盾的一维性与多维性的理论同样揭示了矛盾的复杂性,也是矛盾普遍性的一种反映。

二、经济关系

(一)经济

1、经济的概念

迄今为止,对“经济”一词还没有人能做出有权威性与有实质内容性的解释。在西方国家,“economy”一词除指“经济”以外,还有“节约、节省”的意思;而在我国,经济一词则概念模糊,但更多的人认为是指“物质财富”。实质上,经济是以人类为视角而对对人类有用的物质的一种称谓,是动态物质与静态物质的总和。

2、物质、财富、财产、资产与经济

物质是与意识相对应的概念,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没有物质生活资料,人类是不可能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按形态来分,可分为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有形物质是指人眼能看得到的物质;而无形物质是指人眼看不到而实际存在的物质。物质按状态来分,可分为动态物质与静态物质,动态物质反映物质的流转关系;静态物质反映物质的所有关系。

财富是以人类为视角而对对人类有用的物质的一种称谓,是物质的一部分。财富分为社会财富与个人财富,社会财富是指社会所拥有的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个人财富是指个人所拥有的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从状态上讲,财富一般指静态的物质。

财产只是指物质的一部分,它是与人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摈弃附着在人身概念上的社会评价观念,人身实质上是一种物质。不过,由于要考虑其社会评价,人身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资产也是指物质的一部分,其本质是财产,由于人们将它投入到商业运营中企图要增值,因而称之为资产。资产强调物质的商业价值,强调物质的动态性。

经济是以人类为视角而对对人类有用的物质的一种称谓,是动态物质与静态物质的总和,是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总和,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社会总的财富的增多。“财富”与“经济”两个概念非常相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第一,“财富”是宏观概念,不考虑物质的所有与流转的具体过程;“经济”是较微观的概念,是在物质的所有与流转的具体过程产生的。第二,财富指静态的物质;经济是动态物质与静态物质的结合。

综上所述,“经济”是位于“物质”概念之下位阶上的概念,它们不在同一位阶上;“财富”与“经济”是位于同一位阶上相似的概念;“财产、资产”则是位于“经济”概念之下的另一位阶上的概念,“民事”则称不上与物质有关。

(二)经济关系

1、经济活动

(1)经济活动、民事活动与物质活动

经济活动是人们从事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活动,其实质是指民事活动。由于民事活动进行的也是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活动,从这一层意义上讲,经济活动与民事活动是对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活动的两种不同称谓。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对象是整个物质,目的则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经济活动并不只是经济的活动,而是指整个物质活动。民事含有“市民自己的事”的意义,强调的是“私事”、“不容他人侵犯”的意思,由于“民事”是从“事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民事”不是物质;民事活动指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活动,它才是一种物质活动,可见,民事与民事活动的含义是明显不同的。对于“经济”来说,“经济”本身就是物质,所以经济活动就是物质活动。所以,从字面含义上讲,经济活动的称谓比民事活动更能清晰地表述物质活动。

(2)经济活动的四个主体

人们在从事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活动时,往往只注意“经济个人”和“经济组织”的利益而忽略“经济社会”与“自然界”这两个主体。其实,在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或民事活动)中,一直存在四个主体,即经济社会、经济组织、经济个人与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拼命地从“经济社会”与“自然界”攫取对自己有用的物质财富,真所谓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或民事活动时,由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界”这两个主体的巨大包容性,“经济组织、经济个人”与“经济社会”与“自然界”这两个主体的矛盾并未显现,受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往往忽略“经济社会”与“自然界”这两个主体的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经济个人”与“经济社会”与“自然界”这两个主体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这两个主体的重要性,“经济社会”与“自然界”这两个主体的地位才得以确立。虽然直到现在,由于受传统理论与传统思维的限制,有些人仍然不承认这两个主体的存在,但它们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承认这两个主体应该只是时间的先后问题。

(2)经济活动的循环演进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一)金字塔型(图二)气球型(图三)爆炸型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循环演进过程分三个部分:

1)经济活动的初期阶段(金字塔型阶段,如图一)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经济社会”的稚嫩和“经济组织”的不完善、不发达,人类的经济活动更多地体现为“经济个人”与“自然界”的物质所有与流转关系。生产力低下的“经济个人”与不完善的“经济组织”为了自己的生存,不遗余力地向“自然界”(或“经济社会”)索取对自己有益的物质,同时,向“自然界”(或“经济社会”)抛洒自己不需要的物质,经济活动以“经济个人”为中心,“经济个人”的物质财富不断地增多,物质流动的总趋势是由“自然界”向“经济个人”流动(如图一)。在这一时期,由于物质主要还是集中在“自然界”,“自然界”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又由于“经济社会”非常的不完善,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就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在以“经济个人”为中心的物质活动中,正是由于这一包容性,使得“经济个人”与其他主体的矛盾关系虽然存在但并未显现,显现出来的只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所有与流转关系,也就是民事关系,民事关系在这一时期占住主导地位,调整民事关系的民法同时也大放异彩,并且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此时的民法调整的只是“经济个人”在攫取“自然界”物质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无序状态,其目的是促使“经济个人”之间有序地掠夺“自然界”物质。由于人们并未发现这四个主体之间隐性存在的矛盾,矛盾经济法虽然隐性存在但并未显现并确立,所以,这个时期是民法的天下,民法在调整物质所有与流转过程中占住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我们可归纳如下:

第一,“自然界”的物质充盈,“经济组织”与“经济社会”还很不完善,“经济个人”是最主要的经济主体。

第二,物质由“自然界”向“经济个人”运动,“经济个人”向其他主体输送对己无用的物质。由于“经济社会、经济组织”的稚嫩性,“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强,“经济个人”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但并未显现,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往往被人们忽略,即便认识到也往往漠不关心,任其发展,或者企图用民法的扩大解释去解决这些矛盾。

第三,从事物质所有与流转的民事活动(或经济活动)较为活跃,民事关系占住绝对统治地位,调整民事关系的民法被人们奉为神灵,绝对崇拜,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民法的天下。

第四,这一过程大约需要几千年。

2)经济活动的繁荣阶段(气球型阶段,如图二)

随着“经济个人”财富的不断增加,经济的所有与流转的形式与方式日益复杂,“经济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为攫取更多的物质供自己使用,个人之间的联合越来越普遍,“经济组织”也就自然而然的建立与发展起来了,“经济组织”的勃兴使其在这一阶段占住主导地位。此时,物质不但继续由“自然界”向“经济个人”流动,“经济个人”的物质亦向“经济组织”流动,财富急剧向“经济组织”聚集,形成一种财富的倒金字塔型(如图二)。“经济社会”在这一时期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还处于完善阶段,常常受到“经济组织”带来的伤害。在“经济组织”面前,“经济个人”与“自然界”显得渺小与无奈,尤其是“自然界”,由于无人管理,更是在默默地承受着“经济组织”向其抛洒的有害物质对其的伤害,在痛苦地呻吟。虽然“经济个人”受到“经济组织”的压榨,但由于其同属人类范围,因而其所受伤害远小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界”。经济活动的结果使物质主要集中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组织”与“经济个人”之中,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端小的气球形状(如图二)。此时,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主体之间所隐藏的矛盾关系日益显现并暴露无遗,更多地体现在以“经济组织”为中心的矛盾关系,即“经济组织”与“自然界、经济社会、经济个人”之间的矛盾关系,“经济组织”之间的矛盾关系,当然,还有其他主体之间和主体内部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关系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网。由于这些矛盾关系不是物质的所有与流转关系,“经济个人”与“经济组织”并不会主动地去进行调整,调整民事关系即物质的所有与流转关系的民法在这个不同性质的关系面前亦无能为力。这些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附着在民事关系之上的矛盾关系或矛盾关系网,我们称之为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在这一时期显得特别突出,当然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也就必不可少了。经济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引发经济法的勃兴,矛盾经济法在这一阶段不但得到确立而且占住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物质急剧地由“自然界”向“经济个人”与“经济组织”转移,“经济个人”的财富也逐渐向“经济组织”转移,财富的积累呈倒金字塔型。此时,“经济社会”也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但还不完善,常常受到其他主体的伤害。“经济个人”与“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物质积累呈中间膨胀的气球型。

第二,各种主体之间及主体内部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矛盾日益显现且有恶化的迹象。由于物质的吸取并不是按自然规律进行,各主体之间的财富积累比例极度失调,经济结构极度不合理,往往引发大规模的经济灾难。

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不但被人们所重视,而且占住统治地位,经济关系逐渐取代民事关系。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提升至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经济法的天下。

第四,这一过程大约需要几千年。

3)经济活动的爆炸阶段(爆炸型阶段,如图三)

物质继续由“自然界”向“经济个人”与“经济组织”聚集,有害物质继续向“自然界”和“经济社会”倾倒,“自然界”已失去自净能力,“经济社会”由于不完善而不堪重负。此时,各主体之间的矛盾继续深化,经济关系日益多元化与复杂化,特别是“经济个人”“经济组织”与“经济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不可调和。由于“经济组织”与“经济个人”财富的高度聚集,这两个主体也逐渐失去经济活力,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缓慢。在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作用下,物质有向下移转的趋势。这时,生态灾难频发,社会危机加深,“经济组织”与“经济个人”失去活力,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经济个人”与“经济组织”发生财富爆炸,其数目亦在急剧地减少,物质由“经济组织”与“经济个人”向“自然界”倾倒,物质回归“自然界”,这是人类的经济灾难,也是人类自身的灾难。这时,调整经济活动的民法与调整矛盾关系的经济法同时失去作用,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民法与经济法双失灵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

第一,“社会经济”主体来不及完善,其适应力不强,继续受到其他主体的冲击;“经济个人”与“经济社会”由于财富的极度增多而失去活力;“自然界”主体失去自净能力。积累在“经济个人”与“经济组织”中的物质“摇摇欲坠”,经济大厦将倾,在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双重作用下,经济灾难不可避免,人类遭受史无前例的经济大灾难,物质向“自然界”聚集,物质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第二,各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生态恶化、经济危机、战争以及其他灾害接踵而至,经济关系的复杂性非人类难以想象与处理。

第三,调整民事关系的民法与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失去作用,处于双失灵状态。

第四,人类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活动的循环。

第五,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一、二千年。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由金字塔型气球型爆炸型新的金字塔型的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每一次循环使“经济社会”主体不断得到完善,通过多次的循环以后,在“经济社会”主体对其他主体达到可控的地步时,物质财富可适度地控制在人类手中,经济爆炸的到来就变得更为缓慢,人类经济灾难的次数与频率变得更小,但是,经济灾难不可避免。

2、经济关系的概念

从上述经济活动的循环演进可以归纳出经济关系的概念为:经济关系是在经济活动(或民事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存在于民事关系基础之上的矛盾关系。要准确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经济关系是矛盾关系,是在物质的所有与流转过程中所存在的矛盾关系,是物质关系的一种。它与民事关系同时存在,共同构成物质关系。

(2)经济关系不是经济活动中所存在的物质所有与流转关系,而是在物质所有与流转中所存在的矛盾关系,物质所有与流转关系是民事关系不是经济关系,民事关系和经济关系共同存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过程中。

(3)经济关系不是经济的关系,也不是经济运行的关系,而是在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或者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关系,将经济关系理解为经济运行关系是非常错误的,经济运行关系是民事关系。

(4)经济关系与民事关系最根本的区别是,经济关系是矛盾关系,民事关系不是矛盾关系。因此,民事关系在物质的所有与流转过程中遵循自由、平等的价值观;而经济关系在人们处理矛盾关系时则遵循公平、和谐的价值观。

3、经济关系的特征

(1)矛盾性

由于经济关系本身就是矛盾关系,因此,矛盾性是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从经济活动的循环演进的三个过程来看,经济关系的矛盾性也有三个循环过程:

第一,在经济活动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社会”与“经济组织”很不完善,因此,经济关系主要存在于“经济个人”与“自然界”之间。又由于“自然界”的巨大的包容性,此时经济关系存在但不为人认识或即使认识到但不为人们所重视,经济关系的矛盾性并没有显现。

第二,在经济活动的繁荣阶段,经济关系特别突出,经济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呈现复杂化的趋势,经济关系的矛盾性非常明显且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且以经济法予以调整。

第三,经济关系变得不可调和,矛盾性非常尖锐。在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作用下,经济关系趋于崩溃,经济关系向另一循环方向发展。

第四,随着经济关系的崩溃,经济关系在另一循环路径上又隐性存在,开始了另一轮的经济关系的循环。

(2)关联性

前文所述,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有直接矛盾与间接矛盾;矛盾具有一维性与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具有矛盾性的经济关系也具有普遍性,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矛盾关系。经济关系的关联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关系普遍存在于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活动中,存在于经济社会、经济组织、经济个人与自然界四个主体及各主体内部之间。

第二,这四个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间接性与直接性特点,也就是说,在这四个主体之间的任意两个主体之间除存在直接的经济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与其他两主体之间间接的经济关系。

第三,这四个主体中的任一主体可同时与其他主体存在有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具有多维性的特点。

(3)矛盾性与关联性的关系

在经济关系中,矛盾性与关联性是同时存在的两个特征。矛盾性是关联性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关联性是矛盾性的体现。由此可见,矛盾性是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三)经济关系、民事关系与物质关系

物质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物质关系按状态来分,可分为静态的物质关系与动态的物质关系。动态的物质关系是最本质的物质关系,静态的物质关系只是物质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因此,物质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动态的物质关系即物质的流转关系与矛盾关系;静态的物质关系则表现为物质所有关系与矛盾关系。

物质关系按在物质的所有与流转过程中是否需要分析矛盾性来分,可将物质关系分为经济关系与民事关系。民事关系是物质所有与流转关系,一般与其他事物没有关联性,所以不分析该种关系是否具有矛盾性。可以这样说,民事关系是一方不容他人侵犯的物质所有关系或双方各取所需的一种物质流转关系,不分析或不必要分析其矛盾性。比如,在一菜市场,一时髦女郎手拿着大把的钞票,急于想买一只大母鸡给久别重逢的男朋友炖汤喝补补身子;而此时,菜市场中的另一位老大妈则手捧一只大母鸡,希望早点卖掉好给自己的孙子凑足学费。两人一见面就马上达成协议,买卖双方是各取所需,其他人也没有权利来阻止这一买卖,也就是说,这一买卖与其他方没有关联关系,这一物质流转关系就是民事关系。经济关系是,在物质所有与流转过程中,由于与其他事物具有关联性,因而需要分析其是否具有矛盾性而形成的一种物质关系。再如上例,菜市场中的另一位老大爷也手捧一只大母鸡,急于卖掉而挽救自己唯一的生命垂危的孙子的生命,在这里就出现了矛盾,即该时髦女郎到底该买谁的大母鸡呢?时髦女郎与老大妈之间的买卖关系和时髦女郎与老大爷之间的买卖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就是经济关系。按照矛盾经济法的调整方法,该时髦女郎只能依据矛盾经济法去购买老大爷的大母鸡以挽救其孙子的生命,而不能依据民法自由选择。

民事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对象;经济关系也是一种物质关系,是矛盾经济法调整的对象。

(四)经济关系与民事关系、宪法关系、行政关系、刑事关系的简要比较

1、经济关系与民事关系是人类最基础的物质关系,强调私人性与国家的非干预性;宪法关系、行政关系、刑事关系是政治或社会关系,强调国家的暴力性。宪法关系、行政关系、刑事关系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对于经济关系与民事关系而言,即使国家消亡了,这两种关系依然存在,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不存在没有经济关系与民事关系的社会。

2、经济关系与民事关系是在物质所有与流转过程中所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物质关系。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物质的所有与流转关系(即民事关系)和矛盾关系(即经济关系)。民事关系是经济关系的基础,经济关系反过来促进民事关系的完善与发展。

三、经济法

(一)经济法的概念

只要我们清楚了什么是经济关系,那么,要给经济法下个定义就非常简单了。“经济法是国家为调整经济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规的总称”,或者说,“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讲,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完整地讲,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社会、经济组织、经济个人与自然界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要准确地掌握经济法的概念,我们主要要掌握以下几点:

1、经济法的主体(或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四个,即经济社会、经济组织、经济个人与自然界。“经济社会”由社会经济、社会人与经济社会服务三部分组成,社会经济含有物与地区经济两要素,物是指公共财富,包括公共财产、公共社会利益、公共的基础设施,地区经济是指各个不同地域的经济,社会人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总称,经济社会服务是经济社会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指为协调各经济法主体之间及其内部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提供的服务,起“经济裁判员”的作用,服务的手段与方式有协调(计划、规划,调控、指导、引导、预警)、管理(核准、登记、奖惩、监管、信息统计与)、参与,其中,管理是基础,协调是根本,管理与协调为常态,参与是偶然;“经济组织”是指企业、公司及其他非法人经济组织,从纵向来看,是指由各个行业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各行业包括生产、流通、消费三环节,从横向看,是指生产、流通、消费、服务四行业;“经济个人”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自然界”是指除人类或人类社会以外的物质部分。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关系。经济法调整的不是经济,也不是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物质所有与流转关系,而是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关系,即经济关系。将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物质所有与流转关系理解为经济关系是非常错误的。在经济运行中,我们要运用经济法去协调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是去协调经济(协调经济是民法的任务)。

3、经济关系不但存在于上述四个主体之间,还存在于各个主体内部之间。比如,经济组织之间也有经济关系。

(二)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关系是矛盾关系,因此,经济法实质是调整矛盾关系的法律,经济法的本质是矛盾经济法。经济关系即矛盾关系贯穿于经济法的各个方面,是经济法之所以能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因此说,经济法就是矛盾经济法。

(三)有关经济法本质理论流派的分析

与国外相比,我国经济法本质理论的研究较晚,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我国,由于经济法本质理论并未成型且没有统一,因而产生了许多有关经济法本质理论的流派。这些传统经济法理论,有些初具规模,但研究陷于尴尬的局面;有些经过实践的检验是错误的,已经灭迹;有些还在所谓的“创新”,并未成型。虽然流派众多,但比较成型的且继续存在的有关经济法本质的理论学派,我们可以概括为:“南李北杨中多俊”。

1、“南李”学派,即以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李昌麒为代表的干预经济法理论学派。该派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经济法的实质是干预经济,因此,经济法的本质是干预经济法。他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调整对象分为下述四个部分:(1)微观经济调控关系,其中又包括国家对经济组织的调控关系及经济组织内部的调控关系;(2)市场调控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4)社会分配关系。在“二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凯恩斯的干预经济学理论得到了各国的重视,各国纷纷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去应对经济危机并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凯恩斯的干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干预经济法理论也得到了各国法学家的重视与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我国的干预经济法理论可以说是从国外借鉴而来的,它在我国的经济法本质理论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历史意义,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成绩斐然,丰富了我国的经济法本质理论体系,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这一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没有明确地指出经济法的主体。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主体必须明确具体,否则,主体不明,法律又如何去调整?没有了对象,就像拳击运动员放“空拳”。矛盾经济法就很明确地指出经济法的主体有四个,即经济社会、经济组织、经济个人与自然界。

第二,没有正确地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去干预经济。由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经济关系,所以就错误地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是因为市场机制不起作用,但是又没有解释为什么市场机制不起作用。矛盾经济法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由于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关系,所以需要国家去协调,去干预;在矛盾关系(即经济关系)存在的地方,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起延后作用或破坏性作用。

第三,对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范围语焉不详。依李昌麒教授的说法,不很明确地指出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范围,是为了给经济法的研究留下余地,显然这充分体现了教授严谨治学的可贵精神,令人钦佩。但是,经济关系的范围不详给经济法的研究带来困难,有些人就认为这些经济关系应该由国家干预,有些人却认为那些经济关系应该由国家干预,到最后变成了,到底有哪些经济关系应该由国家干预令人迷惑不解,这样显然会带来理论纷争。矛盾经济法很明确地指出了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的范围,即经济法调整经济社会、经济组织、经济个人与自然界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四,错误地将“经济关系”理解为“物质的所有与流转关系”,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误认为是民事关系,这也是其他所有的关于经济法本质理论的通病。经济关系是矛盾关系,物质的所有与流转关系是民事关系。将经济关系等同于民事关系,不但搞错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使经济法的研究误入歧途,而且使经济关系与民事关系纠缠不清,造成民法与经济法的不必要的缠斗,可以这样说,这两个因素恐怕也是造成经济法至今不为社会所重视,同时又走不出经济法理论研究困局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五,没有认识到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关系,当然也就认识不到经济关系的实质,只是一味地设想国家去干预经济。

2、“北杨”学派,即以北京大学教授杨紫煊为代表的协调经济法理论学派。该派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协调经济的法律,经济法的实质是协调经济,因此,经济法的本质是协调经济法。他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同时还认为,经济协调关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组织管理关系;(2)市场经济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4)社会经济保障关系。该派继承与发扬了干预经济法的有关理论,是与干预经济法并存的一种理论学派,但它创造性地从“协调”的视角去分析经济法,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具有理论创新性,在经济法本质理论体系中书写着自己光辉的一页。至于协调经济法是否也是从国外借鉴而来,笔者没有去考究。协调经济法隐约地觉察到矛盾关系的存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只是没有敏锐的指出这些矛盾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甚为可惜。由于未能跳出传统思维的桎梏,该派理论仍然有其明显的缺陷:

第一,没有明确地指出经济法的主体。

第二,没有指出协调的真正原因。与干预经济法一样,由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经济关系,所以就错误地认为,国家协调经济是因为市场机制不起作用,但是又没有解释为什么市场机制不起作用。

第三,对需要由国家协调的经济关系的范围语焉不详。

第四,与干预经济法一样,仍然错误地将“经济关系”理解为“物质的所有与流转关系”,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误认为是民事关系。

第五,隐约地觉察到矛盾关系的存在,这是该学派最有亮点的地方,也是所有的流派中最接近矛盾经济法的唯一学派。但是,令人扼腕的是,该派没有继续地去深入研究,从而将这些矛盾关系确定为经济关系。

3、“中多俊”学派,即以武汉大学教授漆多俊为代表的调节经济法理论学派。该派认为,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经济的法律,经济法的实质是调节经济,因此,经济法的本质是调节经济法。他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现代国家调节社会经济采用了三种基本方式,即:(1)国家以强制方式反垄断和限制竞争及反不正当竞争,以排除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障碍;(2)国家以参与方式直接投资经营;(3)国家以促导方式对社会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为了规范和保障这三种国家调节,需要制定和实施三个方面的法律,即:(1)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称竞争法);(2)国家投资经营法;(3)国家宏观调控法。这就是学界人士所称漆先生的“三大块”或“三分法”。漆教授首先是用实证方法,在总结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国家调节的实际作法基础上提出的,后来又从理性上深入分析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的同步演变规律,论述了市场存在三缺陷、国家调节三方式、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的法律即经济法体系的三构成,从而使得该学派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信服力。调节经济法理论立论新颖独到,强调了国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认为经济法是公法,在经济法理论界有强大的号召力,并给政府调节经济提供了许多的理论支持与理论参考。但是,与同上述两派一样,仍然存在其固有的弊端,由于与上述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四、矛盾经济法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矛盾经济法理论是揭示经济法本质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没有任何人任何学派能敏锐地认识到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关系就是经济关系,他们总是错误地将经济关系理解为物质的所有与流转关系。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所以很难产生矛盾经济法本质理论;只有在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的大陆法系才可能产生矛盾经济法。其实,物质的所有与流转过程中的矛盾关系早已存在,只是并未为人觉察与重视,待到这些矛盾关系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引发经济危机时,人们才予以重视与研究。但是,没有人能将这些矛盾关系归结为经济关系而用经济法予以调整,总是想方设法地用民法(或者传统的经济法)去调整,而这些矛盾关系与民法(或者传统的经济法)的宗旨相悖,结果是调整得不伦不类。只有将这些矛盾关系(也就是经济关系)用经济法来调整,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由此可见,传统经济法并未揭示出经济法的实质,经济关系明明存在但却无“法”调整或者是“法”(即民法或者传统的经济法)乱调整;只有矛盾经济法才揭示出经济法的实质,使这些矛盾关系(即经济关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并且得到正确调整。因此,矛盾经济法是揭示经济法本质的唯一正确的理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大的发现。

(二)矛盾经济法为经济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指明了经济法发展的正确方向

1、矛盾经济法的主体体系非常丰富,要完善该体系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比如,“经济组织”这个主体,它就不是单一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从纵向考虑,它就包括产业、行业两类;从横向考虑,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行业。另外,还有行业与产业的分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界”两类主体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做仔细深入的研究。

2、矛盾经济法中的矛盾关系(即经济关系)网非常复杂。由于矛盾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矛盾的一维性与多维性,这些关系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已有的经济关系。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经济关系,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并加以解决。因此,理清经济关系网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

3、矛盾经济法中调整方法具有多样性。如管理法、协调法、调节法等等,这些都需要理论研究。

4、还有,矛盾经济法的地位、价值、研究方法、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责任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急需解决,需要大量的人员去研究。

5、矛盾经济法终结了传统经济法理论的研究,因为这些理论都没有揭示出经济法的本质,再研究下去既没有必要也毫无价值。同时,矛盾经济法也终结了传统经济法理论之间的纷争,净化了经济法研究的理论环境,并且指明矛盾经济法理论是唯一正确揭示出经济法本质的理论,集中全部的力量去研究矛盾经济法才是我们睿智的选择,矛盾经济法是经济法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三)矛盾经济法宣告民法时代的终结,经济法时代的到来

1、民法的贡献、无奈与罪恶

毋庸讳言,在经济活动的早期,扛着“自由、平等、人权”旗号的民法在促进财富由“自然界”向“经济个人”移转具有重大的保障作用。谁限制人们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谁就违反民法,谁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在这一时期,经济关系并未显现,人们眼里看到的只有大量的民事关系,调整民事关系的民法可以保障人们有序地向“自然界”攫取物质而不至于发生冲突,民法的作用也关键在于此。可以说,民法是有力地促使了“经济个人”的财富积累,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民法的价值理念与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南辕北辙的,民法强调的是“自由”,经济法则强调“公平”。因此,在民法看来是违法的,而在经济法看来,不但不违法而且非常合法。比如,甲、乙、丙等数人去分一个蛋糕(就像自然界),如果它是无限大的,那么,民法的作用就是,甲去分蛋糕时,甲是自由、平等的,乙、丙等数人不得阻碍其去瓜分,否则就是违反民法,这里强调的是自由、平等。但是,如果这个蛋糕不是无限大的,那么,甲去分蛋糕时,甲就不是自由的,他的份额的多少与其他人就发生冲突,存在矛盾关系,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协调,待确定各自的份额后再去分享。这时,阻止甲去自由地分割蛋糕不但不违法,而且非常合“法”,这个法就是经济法,在这里,经济法强调的是公平。由于民法与经济法的价值理念根本不同,因此,用民法去调整经济关系(即矛盾关系)不但滑稽可笑,而且根本无法调整,从而使矛盾越积越深,引发经济危机。用民法去调整经济关系显示出民法的无奈;而引发经济危机则彰显民法的罪恶。

2、民法时代的终结,经济法时代的到来

在现在看来,将“自然界”想象成不可穷尽是荒诞可笑的。事实与现实证明,自然界是有限的,这一点就直接宣判了民法的“死刑”,迎来了经济法的春天。因为经济法总是将“自然界”作为有限量考虑,从而去探求其中的矛盾关系(即经济关系),矛盾经济法是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理论,是符合时展潮流的理论,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经济法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特别是矛盾经济法的建立,正式宣告了这一时代的到来。从此,有些关系无“法”调整、无“法”可依、“法”乱调整的现象不复存在。比如,前几年的肉猪生产过剩,与猪肉的消费严重脱节,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民法是无法调整的,你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不去养猪,养猪是自由的;行政法也无法调整,因为政府没有权力去干涉人们的养猪自由,否则是侵犯人权;更不用说刑法了,你总不能将要养猪的人判处死刑吧。这样看来,这个矛盾关系(或经济关系)显然无“法”调整、无“法”可依。后来,政府去干预,若是依据行政法,显然没有法律依据,明显的无“法”可依。政府本来是好意,因为干预却背负了一个“干涉自由”的骂名,冤枉也哉!如果确认了矛盾经济法,那么这种现象明显是经济法的范畴,可直接依据经济法去协调猪肉的生产与消费的活动,政府有权利(而非权力)去调整,不会出现无“法”调整、无“法”可依、“法”乱调整的现象。

(四)矛盾经济法清晰地界定了经济法是私法而不是公法

按照乌尔比安的说法,法律分为私法与公法,私法是调整私人利益的法律;公法是调整公共利益的法律。而现在的法律,不管是哪部法律,这两种利益均同时存在,因此,将某部法律明确的划分为私法或公法已经非常困难。就像私法性质很浓的民法,它也有调整公共利益的规范,同时民法也是运用国家的权力去保证其实施,很难讲民法就是纯粹的私法。笔者认为,划分公私法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是否有“权力”的干涉,因此划分标准应该是“权力”还是“权利”。以“公权力”为核心的法是公法;以“权利”为核心的法就是“私法”。这样,以“公权力”为核心的行政法、刑法就是公法;以“权利”为核心的经济法、民法、商法就是私法。矛盾经济法只是赋予各主体的权利而不是权力,国家或政府应该按照经济法规定的权利去协调,如果没有这个权利,任何主体均可拒绝。国家或政府只是“经济社会”或“自然界”的机构,履行的是经济法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在矛盾经济法眼里,没有权力,只有权利;没有无限制的绝对权利,也没有无限制的绝对义务,一切权利与义务都按照协调的方法赋予。在矛盾经济法眼里,国家或政府从来就没有权力去干预经济,只有权利去协调或调节经济。在矛盾经济法眼里,国家或政府去协调或调节经济不但是权利而且还是义务。比如,在发生汶川大地震时,政府有权利去投入资金进行恢复重建,同时这也是一种义务,否则就要追究政府的责任;再比如,在一个冰雪封闭的地区,这里的唯一的一个粮食供应商突然宣布一个惊人的消息:由于心情不好,暂停营业。在民法家眼里,这是无可奈何的,也是允许的;但在矛盾经济法眼里,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他的这一行为与其他几十户人家的生死发生矛盾,如果不供应粮食,这些人将会被活活饿死。因此,按照矛盾经济法,供应粮食不只是该人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违反这一义务就要追究经济责任,依据矛盾经济法,该人必须营业。可见,矛盾经济法是一部围绕“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是以“权利”为核心的法律,因而是地地道道的私法。

(五)矛盾经济法清晰地划定了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界限,明确提出经济法是一部重要的部门法

矛盾经济法是以在物质的所有与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其他法律均不调整这种关系,这是矛盾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最根本区别,也是矛盾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的最主要依据。

(六)矛盾经济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物质的所有与流转活动,那么,矛盾经济法就会存在。可以说,矛盾经济法与人类共存亡,而宪法、行政法、刑法及其他法律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因此,矛盾经济法比其他任何法律更具强大生命力。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的不断更新,矛盾经济法也是与时俱进的,这也支撑了矛盾经济法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高程德.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2]唐国栋.中国经济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3]杨紫煊、徐杰主编.经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996(2).

[4]杨紫煊.经济法调整对象新探,经济法制[J],1994(2).

[5]杨紫煊.论新经济法体系,中外法学[J],1995(1).

[6]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1),1996(2).

[7]漆多俊.经济法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8]李昌麒.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律观念的更新,现代法学[J],1994(1).

[9]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0]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经济法范文篇8

关键词:宪法;经济法;经济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都离不开经济法以及宪法的指导和规范,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体现。在宪法和经济法二者之间,不仅具有共同制约经济体制优化发展的作用,还需能够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协调统一,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立足社会发展才能够保证法律的有效性。

一、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体现

宪法是我国的一部基本法律,宪法当中针对我国的各项事业建设都进行了总结性的规定。而经济法主要制约的对象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当中的各个主体以及各项活动。宪法和经济法之间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性”。宪法在规范国计民生的同时,不会忽视对于经济建设的约束,宪法和经济法的作用以及内容,都是二者共同拥有经济性的一种体现。国家的宪法当中,会结合国家的经济制度进行提现,因此,不同国家的宪法当中针对经济的内容存在极大的差别。宪法是我国公民经济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公有制、私有制发展的重要影响者,也是国民经济推进的重要因素。在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国内经济形势都是不同的,而为了能够在不同时代的经济要求下都突显出经济性,宪法和经济法都需要能够时刻体现国家的经济职能,体现法律化的经济调控手段以及权利。在世界各国当中,宪法由于具有经济性,因此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宪法也是如此,在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当中,都将不断完善经济性规范作为重要的参考要素。

二、宪法与经济法的经济性交互影响

(一)宪法对经济法的影响。在各个国家的宪法当中,都不乏对于经济方面进行的一些规范,可以称之为先发的经济性规范。在宪法当中,经济性规范主要的内容包含有经济体制、经济所有制等一些较为基本的经济制度,同时还针对经济职权的分配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宪法对于经济法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了经济分权、产权结构以及国家的经济职权等方面。首先宪法对于经济分权的规范当中,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要体现出国家的政治、经济特色。国家主体以及社会各个分支的运作、发展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宪法也针对公共经济、私人经济等进行了明确的分权规范。其次在国家以及国民的产权结构当中,宪法针对所有制、分配制度以及经济体制等都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范。我国实行的各项产权结构规定也都是在宪法当中体现出来的。最后在国家机构经济职权的规定当中,宪法赋予国家机构的财政权、预算全以及发债权等,都是基于经济角度进行的。(二)经济法落实了宪法思想。宪法当中虽然针对经济的各项概念与制度进行了固定和划分,但是从实质上来说,各项经济制度的推行和实践,离不开经济法对于宪法思想的落实,只有遵循经济法,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够拥有稳定的秩序和良好的环境。首先宪法作为一部根本大法,并不能够在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细化,只能依赖普通法律,例如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等进行推广实践,如果没有经济法,那么宪法当中存在的经济性规定只是几页文字[1]。其次,经济法在推广落实的过程当中,能够推进宪法不断发展进步。经济法和经济活动的联系是直接而又密切的,很多经济社会当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需求,都反映到了经济法当中,经济法的发展实质上也是宪法的一种完善。最后在经济法实践过程当中,可以先行进行一些探索和制度方面的改革,在现实当中如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就能够在宪法上继续做相应的规定。宪法的完善不能够脱离实际,而经济法则是宪法当中经济性规范修改与现实经济发展当中的一道稳固的桥梁,担任着沟通和反馈的重要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开展宪法以及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分析过程当中,必须要能够了解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实情,只有立足于实际,才能够制定、完善相关法律。随着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宪法当中针对经济领域所涉及到的内容都需要通过完善经济法来进行解决,宪法和经济法和谐统一,相互促进,才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经济进步以及法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孙茂红.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5):197.

经济法范文篇9

关键词:经济法;民法;区别;互补

一、经济法和民法的主要区别

(一)经济法与民法在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民法的本质是公平和自由,它追求的是平等的原则,民法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遵循意思自治,民法是典型的私法,它的出发点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民法对私权有着充分的保护。为了维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被民法所确认,通过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确认了对主体的充分尊重。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个人经济利益有着极大的追求和兴趣,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民法中所提倡的意思自治原则。经济法是在市场本身调节不灵的情况下,国家采取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的法律规范,这种法律规范是确保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

(二)经济法与民法在调整方法方面不同

民法是典型的私法,它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以最大限度的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为核心追求,当事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自由按自己的意志设定其权利和义务。经济法具有公法性,它对于违反经济法内容的行为给予制裁,这种制裁包括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对于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经济法有事也会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经济法与民法在利益本位方面不同

现在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责任主要是社会责任,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同时兼顾个人利益,坚持总览全局的观念,通过对市场经济下的各类主题的行为,意志和利益的协调,来达到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目的。民法是个体权利本位法,它强调意思自治,主张自由、平等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民法的形成与发展在冲击封闭的封建经济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主张社会资源的自由分配,这种资源分配模式极大的激发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但是,民法也有不完善的部分。

二、经济法与民法在价值上具有互补性

经济法和民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中的最重要的两个法律。如果市场经济中只有民法的话,那么会导致市场经济的失灵,而经济法可以弥补民法的不足,克服市场经济中宏观运行的盲目性和市场竞法对市场争无序性。在经济生活中经济法不能避免和民法联系在一起,也跟不能去排斥民法,经济法不但需要民法的功能帮助其调整,而且由于经济法的调整手段的局限性其根本不能离开对民法的依赖,经济法的许多调整方法正是借助于民法来实现的,借助于民法这个间接手段来实现调整的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民法和经济法是相互补充的,它们的互补性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民法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相互交叉的。民法和经济法的调整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是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点和连结点。

(二)民法和经济法是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互补。,民法非常注重个人的权利,它是以个人的权利为本位的,这体现了民法对个人利益的关注,而经济法则注重社会的利益,它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这种关注体现了对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最终关怀。

(三)民法和经济法功能的互补主要表现为实质公平与形式公平的互补。民法主要追求形式意义上的公平,而不重视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形式意义上的公平使个人有平等的机会平均等地占有使用处分生产资料,并根据这种权利来进行交易活动。我国创设经济法有着明确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维护实质公平,补充因民法追求形式公平忽视实质公平而产生的不公平后果。

(四)经济法与民法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如今社会,各种经济组织日益的壮大,尤其是企业间的合并,这种合并促使了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日益壮大,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普通民众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冲击。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个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但是对垄断和兼并产生的消极影响无能为力。同时,在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的促使下个体只注重追求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而那些利益小的和没有利益的产业就会没那么多的人去投资,而这些利益小的产业和无利益的产业又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这种情况下的市场秩序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状况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会导致市场秩序的失控和失灵,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经济法的介入来调整民法的不足。经济法的调整与国家的调整具有同一性,经济法的有效调整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只有在经济法的调控下才能较好的实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目标和追求。经济法关注社会整体利益的实质在于维护社会的实质正义、实质公平,而民法所主张人人有追求公平正义的宣言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

三、总结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我们要把经济法和民法中的利于经济发展因素发挥出来,不仅注重经济领域的实质公平,而且要重视经济领域中的形式公平,把两者有效统一起来,多方面、深层次的助我国的经济走出泥潭。

作者:刘素君 徐成铭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利民.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

[2]沈敏荣.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J].《现代法学》,2000.

经济法范文篇10

我国经济法诉讼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经济诉权规定还不够详细目前诉权规定还无法达到当前公益诉讼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二战之后逐渐升温的人权观念,诉权正好呼应了这一观念并作为实施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国际宪法的保护。但是在我国经济法的发展中很容易忽略诉讼方面的规定,以至于我国法院在处理经济纠纷时,如果出现了非法院管辖范围或者法律中未有明确规定的事件,就会有一些法院不予受理甚至直接驳回起诉。在这种经济诉权不完善的情况下如若出现相关纠纷就得不到解决。因此,在我国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建立更全面的经济诉权规定,补充经济法结构体系中的不足之处,确保司法实践能够稳定执行。(二)经济司法的权威不高目前我国的司法部门在执行司法工作时,大部分都要受到政府行政部门的干预,司法审查制度还没有建立。但是由于毕竟是两个体系因此政府在制约司法工作很容易产生弊端,政府的一些经济行为与司法偏离,也妨碍了经济法可诉性的实现。尤其是经济法虽然有审判的权力,对于查处经济违法行为的更多是行政执法机关的职权,这种现象决定了经济司法的权威不高。(三)经济法司法体系不健全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法能够起到经济和发展的有利制约作用。经济法的实施,通过解决经济纠纷等事件,最大的起到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的作用,但是虽然目前法律已经对基本的义务做出了规定,尤其是有一些复杂的经济职权都做出了相关规定,却对纠纷处理方面的规定甚少。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由于司法权在行使时要受到政府行政的干预,而司法又无法全面监控政府的经济调控,这种局面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法可诉性的发展。(四)检察机关在经济法诉讼中的缺位诉权是由诉的法律制度所确定的,赋予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所享有的请求国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权利。即赋予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或者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执时,具有进行诉讼的权能。诉权完整内涵包含程序含义和实体含义两个方面:程序含义,是指程序上向法院请求给予司法救济的权利。实体含义,是指请求保护民事权益或者解决民事纠纷的权利,亦即公民有权请求法院同意其在实体上的具体法律地位或具体法律效果的主张。从我国司法实践中了解到,一般诉权只存在于触犯刑法的行为在人民检察院中的起诉,同时,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这都表现出了经济主体的权利无法更好地得到维护的现象,经济法的可诉性也随之被削弱。

我国经济法可诉性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