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9:23:14

经济新闻

经济新闻范文篇1

一、在深入采访中寻找“新闻眼”

“新闻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记者遵循“三贴近”原则,在深入基层的采访中形成的,是记者从大量繁杂的新闻素材中提炼出来的。这要求记者必须认真转变采访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现场进行扎实细致的采访活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近年来,绍兴与全国一样进行了循环经济的尝试,并随着节能技术的推广,一大批已有的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引进了一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记者深入到这些企业进行了采访,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如循环经济中的“新美达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用作美佳热电厂脱硫用的碱性水”;绍兴县在印染企业中推广的污水预处理、中水回用、淡碱回收、余热收集、定型机废气净化等清洁生产;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绍兴节能、环保产业,因全球性的节能环保经济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资源贫乏,但资金丰富的绍兴,产业资本纷纷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集聚。这些素材有的已经作了报道,但我们总感觉,这些零星的报道缺少力度。同时,还有不少素材没有使用过,存放在记者的资料库中。在2009年12月,当时世界气候大会将在歌本哈根举行,减少碳排放将成为当时世界气候大会的主要议题。这时,我们发现,无论是污染企业的整治,节能环保产业的复兴,还是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这一切都源于低碳经济。绍兴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意识到需要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了,像急行军一样在朝着低碳经济方向快速转变。“低碳急行军”成为这些素材的“新闻眼”,有了“新闻眼”,再把这些大量的采访素材分成“三高老企业,减排展新颜”、“节能环保业,乘势扩商机”、“新能源,吹向产业调整集结号”三方面内容来撰写。报道得到了听众的好评,并获得了200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重大主题一等奖。事实证明,在经济报道中许多原本毫不相干的素材,如果单独报道,成为一块块豆腐干的报道,影响不大,可听性也差。但经过提炼后,寻找到了“新闻眼”,这些零星的素材变成了一个个连在一起的小故事。像是散落一地的珍珠变成了串在一起的珍珠项链。

二、在小角度中寻找“新闻眼”

一说起经济报道,记者们往往怕题材大而不愿涉及。确实经济报道以大题材为主,要在大题材中找到“新闻眼”,必须将记者的视角“下移”,从细小的生活和变化中寻找到“新闻眼”,激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复杂的经济生产中细微的“沙粒”往往能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深刻提示变化中的时代意义。2010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排放,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经济行为。可是,不少企业主和经济学家将这种经济调整方式与2009年我国政府在歌本哈根向世界减排承诺联系在一起,认为这种减排的承诺不值。一时间,指责声四起。而绍兴产业结构中印染、化工又占了很大比例,成为浙江省关停企业最多的地区,怨言也最多。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的减排承诺进行评述,就事件本身是中央媒体才能驾驭的题材,非我们地方媒体所为。要写好这篇经济报道,选择角度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从生活中的小事件中寻找“新闻眼”,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宣传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去新昌采访时,记者发现新昌县空气质量好多了。而过去进入高速公路新昌段,一股刺鼻的臭气扑鼻而来,这股臭气就是新昌众多制药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这一变化引起了记者的关注,经过深入采访,这一现象正是减排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大的事例在手,记者又深入到企业、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居民家中,进行了采访。通过比较、筛选,最后分别从新昌县、富润印染厂、绍兴清水工程等减排故事入手,并采纳了专家对减排的述评和居民对此的感受,经过反复修改,终于成稿。此稿获得了201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评论二等奖财经大题材,新闻小角度,特别是对于地方媒体而言,更应该如此。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记者的职业敏感性问题。记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长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才能寻找到“新闻眼”,写出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好新闻。

三、在深度分析中寻找“新闻眼”

经济新闻范文篇2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地掌握受众关心什么,想了解什么,找到、找准结合点。

过去,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报道:某条路、某项工程竣工,某领导剪彩,工程投资多少,原计划多长时间建成,对全市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读者在报纸上看到的只有一些枯燥的数据和建设过程,读起来十分乏味。这种报道的不足,就在于它没有站在读者的立场看问题,没有对读者真正关心的事物进行解答。

合众社曾发过一篇稿件,是写伊丽莎白女王主持泰晤土河水闸落成典礼的。这篇文章就跳出传统写法,进行了创新。

伦敦正在一寸一寸地下沉。它成了造成英格兰北部从海中上升,南部下沉的一次大地质“跷跷板”运动的受害者。

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伦敦下沉的具体数字。但在伦敦大桥附开挖罗马时期修建的码头的考古学家发现,1900多年以前,这些码头比现修建的码头低5米。

也就是说,每一百年大约下沉23厘米。

而威尼期在上个世纪只下沉了20厘米。

由于北海汹涌海潮可能淹没正在下沉的伦敦市,伊丽莎白女王本周末将主持泰晤土河10个水闸的落成典礼。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可以在30分钟内升高挡住向伦敦伍尔韦奇倒灌的海水。

这条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水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也不仅在于伊丽莎白女王将主持落成典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活动式防水堤能保卫下沉的伦敦的安全。而这,也是读者关心的焦点。

前不久,重庆市工商局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规则条款很多,从哪个角度报?怎样才能跳出工作报道的老框框?《重庆日报》记者选准了新规最大的亮点进行报道,一下子就让报道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

昨日,市工商局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给首次“闯红灯”者一次改过的机会,是新规最大的亮点。

“按照新规,遇到几种情况,工商执法人员对违法者要先责令其改正,而不是一罚了之。”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如果违法者在规定整改期限内,改正了自己的不当行为,工商就不再处罚了。

随后,文章对哪些行为在此之列,以前这些行为会遭遇什么处罚、以及市工商局实行“先改后罚”的目的——更多的还是出于保护市场主体积极性的考虑,给企业营造更宽松的环境,这样就把一篇工作报告写成了读者关心的新闻。

当好“翻译”还应转变话语体系。

现在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章因而显得枯燥无味,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要克服这一弊病,做到吸引读者,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将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政策规定、领导活动等之中的精华“翻译”成群众想要知道的东西,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

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厉以宁给我们做出了范例。

当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资产重组时,他是这样解释的: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长板发挥不了作用,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长板锯下来补在短板上,这叫“资产替代”;二是把木桶拆了,长板和长板放在一起箍一只桶,短板与短板放在一起箍另一只桶,这就叫资产重组。

还有一次,讲到经济发展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速度时,厉以宁又打了一个比方: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太快会翻车;骑得太慢,自行车会晃,就不稳;自行车不走就要倒。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经济要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厉以宁这两个比方给我们写经济新闻两条深刻的启示:第一,通俗是沟通的灵魂;第二,要让别人明白,自己首先要弄懂。

例如在对资源节约的报道中,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谈通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有多少企业节约了多少度电,而是换一种说法,这些企业节约的电可供同样规模的企业再用一个月;在谈到燃气空调的推广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时,我们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报道燃气空调用户已有多少家,他们使本来十分紧张的高峰供电减少了近1/10的负荷……这样,读者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些,原本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报道也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西方经济新闻通俗化运用的技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①使用普通而熟悉的词,如用“偷”而不用“偷窃”,用“死”而不用“故世了的”。②句子简洁,要避免使用结构复杂、过长的句子。③段落简短。④尽量不使用“行话”、“专业术语”,对于一般读者看不懂的地方,包括实在不能避免的专业名词,要在文章中进行必要的解释。

其次,从关注数字向关注故事、矛盾冲突和细节转变。

经济报道的确有其专业化、抽象性的特点,比其他新闻更重视数字性、规律性的东西,更具有理性色彩,但这决不是经济报道就可以不写得好看的理由。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不仅仅要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服人,更要通过精彩的故事、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诸多的细节转变来感染人,让经济报道脱掉以往过于严肃的“外套”。

如曾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西方电讯《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就很注重细节的运用:

家园沉入水底,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家具飘在水上。

缓慢上涨的洪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森的响声,但是这些地区的人民已经撤离,看上去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静。

可以看到,文字就像摄像机的组合镜头一样,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无声胜有声。可见新闻中的细节描写,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的威力。

又如《香港快报》的一条消息,反映的是江西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它在细节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开头是这样的:

从上海出发,经浙赣铁路,进入江西境内,就看到大地逐渐呈现出铁锈颜色。有些地方红壤荒坡连绵成片,有的地方,一层又一层的梯田盘到了山顶,几乎看不到高树丛林,不少已被干涸的溪床划得七沟八壑。一下大雨,混浊的水流急骤奔泻。土壤中宝贵的有机质被冲走了,留下来的只有赭红色的沙砾。

试想,如果将开头写成:江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然后罗列一些数字和缺乏现场感的事实,文章表达模式就陈旧得多,读者接受起来也就难得多。

三是表现手法要有创新,写法上要有突破。

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一篇报道《京郊出现“科学热”》,至今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北京农业大学,有机会看到水稻专家廉平湖教授一个星期的工作记录。摘录如下:

3月21日,星期一,与家业局水稻顾问团谈水稻高产;

3月22日,星期二,去海淀区讲授水稻泡沫塑料育苗技术;

3月23日,星期三,到房山县讲水稻育秧;

3月24日,星期四,去河北省涿县研究制定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3月25日,星期五……

廉教授说,不仅我一个人这样,今年以来,京郊各县纷纷与我们农学系联系,邀请讲授家业技术知识,培训家技人员,简直踢破了门槛,使老师们应接不暇。仅3月7日这天上午就有三个单位派人派车来校商谈关于技术咨询的事宜。

64岁的廉教授说:“解放30多年来,北京郊区从未出现过这样学科学、用科学的高潮,作为我们来说,尽管忙些、累些,但心情非常愉快。”

文章角度选择十分新颖,从工作记录这一细节入手,跳出了一般反映这一主题的场面描写的俗套。

四是以“用专业眼光看经济,以职业眼光看新闻”进行经济报道,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报道才会有思想、有深度。

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背景、原因、事件的全过程及随之而来的深刻影响,单纯对其中的信息片断进行报道,往往是不全面的,读者也难以理解事件的深层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组织经济报道时,特别强调要从提供零散的信息片断向提供相对完整的叙事文本转变,让读者了解某一决定及政策的出台的背景及深刻意义,才能获得读者的支持和激发他们的热情。

在一年的“两会”上,市长王鸿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降低重庆高速公路收费标准。那么,高速公路收费为何要降呢?《重庆日报》推出了一个整版的大型报道,从合川人大代表牟少伦的议案说起,谈到了过高的收费给合川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谈到了太极、力帆等企业在加速扩张过程中遭遇的困惑;谈到了南岸、渝北区政府重复投资决策的苦衷;谈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国高速公路收费水平的调查……通过有理有据的讲事实摆道理,从而得出结论: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顺民心合民意的。

稿件见报后,得到了上级部门和读者的好评。有关部门认为报道从多个方面解读了政策,重点突出,报道充分;读者则说,报道有新意、有“看点”,他们爱看。

经济新闻范文篇3

【论文摘要】:经济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与经济工作、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除具备新闻的时新性、公开性、真实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1.经济新闻的含义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生活在经济之中。从个体到集体,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经济,重视经济。而传播经济知识,帮助人们将零星、个别的经济体验整合提升为理性的东西,则要数经济新闻最为有效。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经济新闻越来越被公众关注的现实背景。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新闻?对经济新闻的内涵到底应该如何界定?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就各种各样。例如:"经济新闻是报道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新闻,或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建设、经济政策、经济生活等。"经济新闻就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经济新闻就是人类社会最新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信息的报道。"

2.经济新闻的特点

2.1较强的专业性

经济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到一些业务性问题,而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介绍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观察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比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到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记者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构筑这样一篇谈金融操作、市场状况及其发展的文章。

但是应当指出,经济新闻不同于经济工作总结,也不同于专门的学术论文,它不像需要详尽展示经济工作的全过程,也不要求把业务问题说得很深,其着眼点在于,通过经济业务问题,来揭示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给受众以政策方面的引导或思想方面的启迪。也就是说,在业务性与新闻性这对矛盾中,新闻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业务性服务于新闻性。

目前新闻界流行一种说法:经济新闻报道往往写得"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新闻专业化的特点,经济新闻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被认为是比较难驾驭的一种,原因也在于此。

2.2政策指导性

许多经济新闻,旨在配合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其内容本身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一些报道经济工作动态、经济战线新人新事的经济新闻,虽然不直接阐明政策条文,但也渗透着政策精神,具体体现着政策。比如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报道,关于宁波、杭州等地率先取消农业税的报道,关于总理许诺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报道,无不显示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政策的变化。因此,吃透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正确地反映经济政策,是经济新闻写作一项重要要求。

此外,高水平的经济新闻还善于从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入手,以辨证科学的分析、通俗化的语言来透视现象,揭示本质,预测其发展趋向,帮助人们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比如对当前中国股市的分析与报道,对今年推行的国有银行改革试点的政策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洞察国家的金融市场动态,满足人们在经济工作中的更高需求。

2.3服务实用性

经济新闻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服务上。既包括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和生产状况,也包括经济决策、法规、管理状况等,还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和规划状况、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心理及习惯等。这些丰富生动的经济信息,不仅是国家、企业参与经济竞争的"眼睛",也是引导群众生产消费,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经济新闻中的许多宏观信息己成为决策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些微观信息己经或正在帮助企业经营者摆脱困境。

1998年《中国乡镇企业报》上的文章《农村市场:农民富裕是前提》就分三个部分为农村市场把脉开方:要从战略高度看待农村市场的开拓;要深入农村作市场调查,了解农民的需求;要健全农村市场购销网络,严把质量关。这则新闻实际上就很好地体现了经济新闻服务厂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

2.4相对保密性

有些经济信息由于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口计划、新技术新工艺,不到一定的时候不宜报道,因此,经济新闻必须注意保密,注意做到内外有别,重大问题在报道前一定要请示有关主管部门。比如,我国或我方的进口计划一经制定,就要坚决执行,即使国际行情看涨,也要兑现。这种进口计划如果泄露,外商就会借机抬价,使我方蒙受损失。同样,如果外商了解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库存积压情况,就会借机降价,使我国在外贸中处于不利地位。

又比如,有的国家或外商由于与我国较友好,在出售给我国某一商品时价格较低,而出售给他国时价格高些。如果把成交价格公布出去,会使对方难堪。还比如,一些敏感问题的报道,如劳改产品出口问题。西方认为,劳改产品出口属于不等价交换,不能出口。如果记者不了解这点,专门报道我国劳改产品出口创汇的成绩,就会带来严重的负作用。正是由于经济新闻具有相对保密性,所以在报与不报,何时报道,从什么角度报道时,都要格外慎重和警惕。

结束语

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经济新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今天的新闻界,无论是综合性的经济报道,还是专业性的财经新闻,仍然有很多得不到读者的广泛青睐。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经济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新闻实践的成果,充分发挥经济新闻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探寻经济新闻规律,更好地追求经济新闻的本质特色。

参考文献

经济新闻范文篇4

【关键词】:中西方、报刊、经济新闻、比较

21世纪正在冲破旧有的时空藩篱,把全球一体化的历史大趋势演进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现实。作为这一划时代进程的显著标志,传播国际化不可估量的起着推进的作用。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资讯传播,涵盖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革,都将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检验和评价。这或许正是近几年业内人士热衷比较中西新闻事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这个传媒的时代,经济新闻是目前报刊的必备“佳肴”。经济新闻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的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随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经济新闻在21世纪呈现急速发展的态势。

鉴于此,本文将以美国报刊为主,从本质、内容、形式等方面对西方报刊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作出阐述,并将这些特点与中国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所引用的文章都是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其中许多获诸如普利策新闻奖这样的大奖,这些报道对我国的新闻界应当能产生一点启发作用。

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几百年,西方新闻界对经济新闻的写作和报道有着丰富的经验,尽管中西方政治体制、根本经济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千差万别,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深化的现阶段,借鉴西方报刊经济报道的经验,改进我国的经济报道,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从体裁上讲,西方报刊经济报道的主要品种有消息、深度报道、特稿、服务性报道、社论、来信等,与我国经济报道的基本体裁没有很大区别,但在其他方面与我国经济报道却有很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

1.本质上,西方经济新闻客观性与虚伪性并存

对西方经济新闻进行本质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经济新闻的阶级性和虚伪性。西方经济报道是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有其虚伪的一面。美国的麦克尔.帕伦迪在他所著的《美国的新闻自由》中说:“任何一个在美国新闻界干过几个月的人都可以举出大量的例子说明由于来自出版商、老板和广告商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编辑部要不断作出妥协”的实情。当然,尽管西方新闻界标榜的“客观性”有虚假的一面,但西方经济新闻也大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作为传媒符合新闻规律,尽量做到“客观”,以争取读者的一面。如美国《未来学家》在2001年第一期发表《私有化过程重的七种错误做法》即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急于“私有潮”的种种问题而写,可读性强,也较为客观。又如1994年初中国开始金融体制改革,此事对香港影响如何,法新社1月27日从香港发回报道《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对香港有利》,所写内容也符合实际,西方各大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又如《美国总统掩盖其朋友可疑的金钱交易》、《富裕国土的穷人吃不饱饭》、《美国大兵比卡尼克和他的妻子成了住房短缺的牺牲品》等文章也体现了这一点。

2.内容上,西方经济新闻比较重视信息性、服务性和实用性

西方经济新闻几乎没有诸如“某某市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某某企业瞄准市场开发新品种效益大增”之类的经验报道,而是侧重于有新闻价值的消息、要闻、动态性信息,如《美考虑改变对日本的贸易政策》、《美国冬小麦减产》、《福特公司在越南投资设厂》等这样的文章,或者深度报道,诸如《日本正成为制成品进口大国》、《中国——世界发展最快的广告市场》等等,获普利策奖的《城市新问题需要新办法解决》深入报道了美国城市发展引出的用地、交通、住房等经济、社会问题,是这种深度报道的代表。另外,企业报道数量很少,并且极少介绍老板政绩,而主要报道该企业对经济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最新动态,如公司易人,重大投资,公司裁员、扩员,效益、盈亏等,企业人物报道很少,只在任命、卸任时才作简单介绍,几乎没有介绍某某老板如何扭亏为盈等等的报道。

西方经济新闻经验报道少,是因为西方新闻界认为:市场经济的活力在于创新和多元化,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面临的都是复杂的环境、人、财、物因素,经验在某时某地可能会有用,而换了地点时间也许会完全失败甚至有害,每一种个性化经营方法可能带来成功,但若每个企业都采取这种方法则必定意味着失败,况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哪个经济组织会把真正有用的经验、商业秘密介绍出去?我国经验报道一向较多,主要是出于经验的“指导性”、“工作性”。另外,西方经济报道服务性内容很多,服务性很强,经济报道的价值标准取决于读者。介绍性、服务性、实用性的经济报道特别多,这在美国俗称“菜篮子新闻”,如生活报道《节约取暖材料》(刊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从“选择木材”、“小改小革”、“改造壁炉”等方面非常实用的介绍如何节约取暖材料,并在最后告诉读者最近如何向能源部所取免费的节能小册子。生活报道《“权利法案”保证你能领到养老金》十分详尽并有操作性的介绍了如何领取养老金的方法。又如解惑性报道《专家认为:“股灾”系投资者自己造成》向读者娓娓道出“股灾”的原因。保护性的报道也很多,如华盛顿《明星晚报》发表的针对商业诈骗的系列报道《买主小心谨慎,车贩骗术更强》详尽介绍车贩骗术,督促读者小心,并促使了全面取缔旧车交易活动,还为作者赢得了普利策奖。为经济界服务的报道也很多,如《华盛顿邮报》在2003年12月10日编辑了20个版面的中国特辑,集中介绍了中国经济、沿海开放城市,具体投资项目,列举了中国公司名称,负责人,电话,当日报纸一枪而空。无论为个人,为经济界,西方报刊经济报道均力求强调信息功能,讲究服务性、操作性。服务性今年来自在我国经济报道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尚待加强。

3.形式上,西方经济新闻生动活泼、不拘一格

大量运用各种各样的照片和图表。以《华盛顿邮报》的经济报道为例,《华盛顿邮报》的经济报道很活泼,版面风格也不那么凝重。例如,2003年12月1日其经济版头版的重点是一篇关于零售业发展趋势的报道,配了高达1/3版的电脑制作的彩色画面,非常抢眼。12月3日经济版头版的视觉中心部位也是同样,报道“渐进的演化(肩题)本地电话公司超越长途电话公司”,配了一组人类演化的图片(从猿到人逐渐直立行走),相当引人注目。事实上,照片和图片在邮报的经济报道中大量使用,而且一般很少四平八稳的照片,往往是非大即小。另外,西方经济新闻还大量运用图表。如示意图,《纽约时报》描述2003年全球发展时,引入一张立体世界地图,东亚凸出很高,俄罗斯、东欧则深陷,以示全球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馅饼图,用来描述1993年世界贸易各国份额;表格图,2000年4月22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亚洲地区重大工程”对工程内容、投资、完工时间等以表格形式刊出;曲线图,用于展示物价波动,就业形式等;其他还有条柱图等,不胜枚举。

[page_break]

在描述以示日美贸易摩擦时,《纽约时报》用克林顿、细川拳击场上对峙这样一副漫画,让人忍俊不禁。图片、图表、漫画等的大量运用反映了图表化新闻的倾向,体现出现代美国人作为“电视的一代”的形象化手段的依赖。美国发行量作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的老板纽哈斯十分欣赏这种“革命性方式”。数字的运用除了以图标等形象的手段体现外,或用得“少而精”,或分开多处处理,以免给人以枯燥感。在《每日新闻》上刊登得《钢铁价格上涨》把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与读者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它这样写道“用来制造一台家用煤气炉的钢材将涨价三十二美分,一台洗衣机所用的钢材将涨价二十三美分,冰箱为二十美分……因为制造冰箱的机器是钢铁的,机器自然也提价……实际上,冰箱将涨价二十到三十美分……”,很生动耐读。另外,经济新闻大量使用“你”或“你的”这样形式的谈话体,如《一些股票发行人发誓让你发财,但这次肯定不行》,《醒来吧,你们这些沉湎于股市上涨想大捞一把的人》等文章,很有亲和力。

我国经济新闻运用图表等方式虽然得到加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仍大有潜力可挖。

4.采访客体,西方经济新闻以市场为主

西方经济报道采访的客体以跑市场为主,跑政府为辅,美国市场完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股票、债券、基金、利率、汇率、期货、商品、房地产市场等若干个市场分成几十个非固定或固定的栏目,提供大量信息,显示了以市场为基准报道对象的特征。《华尔街日报》有3500员工,其中记者600个,政府采访任务有华盛顿记者站承担,仅有10多个人,其它眼睛向下,跑市场。因为美国是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运作模式,主要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门仅有美联储,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白宫,国会,市场是镜子,是寒暑表,是指挥棒小政府容纳不了众多记者。当然,随着西方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西方新闻界对政府经济政策、经济行为等的报道也会有所加强。中国的经济生活越来越以市场为基准乃是大势所趋,因此习惯于跑政府、淘材料的一些记者也要改进作风了。

5.会议报道,西方经济报道往往跳出会议,抓信息,抓实质

在西方,会议报道往往跳出会议,抓信息、抓观点、抓实质内容。如2004年1月4日美国经济协会召开年会,讨论上年经济形势,当年政府政策及经济走向。5日,《纽约时报》发表消息,标题为《经济学家对恶化的经济政策讽刺有加》,导语为:没有一届年会不是在达成对现行经济政策一致评价后才结束的,但是今年召开的本届年会却爆发恶劣不寻常的火花。正文分三部分介绍了支持、反对总统的不同意见。又如,同年4月24日七国财长在华盛顿召开七国集团经济讨论会,当日,美联社对此事报道的导语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七个工业国家的财政官员今天对全球经济发展表示了乐观态度,认为今年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尽管最近长期利率上升。导语中无“会议”字样全文仅在第三段极简短的介绍了会议的名称,人在会议中出于次要地位,引述某人观点才带出某人,会议报道很少雷同,无固定模式。在我国经济会议报道程式化、空洞化等弊病还较多的存在,亟待改进。

6.经济类社论,西方报道分量重、影响大

享有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社论作家”之称的R..L巴特里是《华尔街日报》的著名记者,他通过连篇累牍的报道和社论,呼吁大幅减税,终于让里根采纳了这一政策,里根还采纳了他关于限制货币发行、紧缩银根、控制通货膨胀等许多建议。社论的角度、利益、语气均较贴近读者,少空话、套话、官话,读者来信、专栏文章等也常在社论版刊登,基本反映报社倾向,影响力较大,获普利策奖的社论《麦金尼备忘录》则无情抨击了盖恩斯维尔市市长在公众住房问题上的不力,直接推动了该市社区居住条件的改善。

在这一点上,我国经济类社论与西方存在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其他小的方面,西方经济报道也较有特点。比如,西方经济新闻有较多的预测性报道。这源于读者的需要,每逢新年、新季度的开始或有反常现象,便有大量预测性报道。2004年1月3日《纽约时报》的《每日经济》专栏完全打破了平常的版面安排,从头到尾几乎全是“Outlook2004”报道经济、金融、国际问题专家的预测,《华尔街日报》更是几乎每天都有一些预测性报道,满足读者“我怎么办”的需求,观点性强,我国对经济预测性报道也可多加尝试,可满足读者对未来的一种知晓欲望,而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

又如,西方经济报道重视揭露性的报道。它们经常发现一件事就扭住不放,作连续、深入的报道——就像当年《华盛顿邮报》报道水门事件一样。12月1日该报经济版头版就美国的一起共同基金交易丑闻作了报道,在随后的一周内,每天都对这一事件的进展进行跟踪报道,而且每天都放在头版的醒目位置,这样的深入调查正是世界级大报的风范。从总体来看,邮报更青睐负面性的报道,其经济版的头版常常把黄金位置留给揭露性报道。除前面提到的基金丑闻外,还有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专家成员构成提出质疑的报道,以及“出售克莱斯勒公司存在不公平交易”、“感恩节市场没有给零售商带来预期收入”等许多报道。从读者心理学来讲,负面报道要比正面报道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美国媒体因为走的是纯市场化的道路,看重揭露性、调查性的报道自然不难理解。同时,美国读者对负面新闻的承受能力也远高于中国读者。

在西方的经济报道范围内,技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专门有一个技术版。美国的报纸把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而且将科技报道划为经济报道的一个分支,这是和美国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度发达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大多数重要的技术突破都出自大公司,技术和经济早已融为一体。IBM、英特尔、GE、AT&T等大公司都是技术报道的重点对象。而我们现有的经济报道中,技术仍然是一个相当弱的角色,这和我们整个体制上的分割有关,科研和经济脱节的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

……

在对中西报刊经济新闻的观照和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类报道与西方的差距;在反思和总结中,更可以转换话语,架构开放的平台。但愿我们在认识自身不足、吸收西方精华的冲撞与交融中,能够始终风帆高扬,直济沧海!

【注释】

[1]姚里军著:《中西新闻写作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

[2]陶涵著:《比较新闻学》,文津出版社,1994年。

[3]顾潜著:《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李良荣著:《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经济新闻范文篇5

【关键词】:全球化;传媒;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势必对全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入WTO以后,我国更多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因此,必须认真的研究和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新闻传媒本质上属上层建筑,是社会的稳定器。对于经济全球化对新闻传媒发展、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更加积极地应对,把握主动权。这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使我国的新闻传媒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新闻传媒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各个领域与之相适应;跨国物流、资金流、人流的迅速增长,也必然要求信息流有相应的增长,这既有数量上的要求,也有质量上即传播速度和信息内容深度上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和世界范围的市场,它对世界新闻传媒格局的变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1、形成了一批跨国传媒公司。这些跨国传媒公司基本上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如澳大利亚的默多克所的新闻公司,美国的时代·华纳公司,这些跨国传媒公司都有多种新闻传媒产品,其电视网、报纸、杂志销售网遍布世界,有的是直接销售自己的传媒产品,有的是采取与当地合作的形式销售传媒产品。传媒的营收也是国际性的。美国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2002年的《富媒体,穷民主》一书说,“时代华纳和迪斯尼公司在美国国内仍然有相当可观的收人,但是,在近十年里,它们的大部分收是来自非美国市场,其他媒介公司也步其后尘,到海外寻求发展”。

2、大规模的新闻信息的跨国流动。英美共有的路透社TV和WTV向世界所有电视台发送电视新闻;美联社每天向全球各报刊发送文字新闻2001万字,新闻图片120万张以及350家电视新闻用户。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以前的简单新闻信息的交换。国际贸易规则已将新闻传媒跨国经营列入市场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WT01997年规定,加拿大不可以禁止时代华纳的《体育画报》在其境内发行加拿大版本。近年来,一些国际贸易谈判已将媒体市场开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3、全球范围内新闻传媒市场垄断局面逐渐形成

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和变化产生的制约、影响作用日益明显,新闻传媒市场集中甚至垄断局面也逐渐形成。一是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开始涉足新闻传媒领域,参股或收购新闻传媒企业,二是新闻传媒进人资本市场,兼并浪潮兴起,新闻文化传媒巨头迅速崛起。1970年,西方各国还有125个拥有报社的集团公司,到了90年代西方各国重要报刊已落到不到30家大公司手里。

4、商业行为向新闻传媒全面渗透

经济全球化推动新闻传媒向产业转变,因此,寻求自身资本的增长成为新闻传媒的一个重要目的,利益驱动取向越来越明显。一是商业信息在跨国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比例越来越大,成为重要的新闻传媒产品。二是新闻传媒内容的娱乐化。美国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在《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一书将公民政治意识减弱、选举投票率低归结为传媒的娱乐化,认为“媒体的娱乐化减弱人们的政治兴趣”。

5、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技术进步大幅度扩大了新闻传媒的市场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开发、扩大市场,增加商品交易、商品输出的过程。这一趋势同样发生在新闻传媒领域。据一些研究者提供的资料,新的媒体,较之旧媒体,不仅扩张了信息交流的范围,加快了信息沟通的频率,还增加了受众人数。以美国为例,报纸和杂志的读者总数约为1.63亿人,占全美人口总数的近60%;而全美广播听众家庭户为9440万户,占家庭户总数9699万户的97%;电视用户则达98%。

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新闻传媒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新闻传媒要融入国际化,还有相当的路程,中国新闻传媒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有些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难以解决。

1、传媒观念的滞后

中国的传播观念一直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老问题、大问题、敏感的问题。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传媒按照计划经济方式运作,一切由国家包下来,国家拨巨款扶持传媒,传媒是附属的“事业”单位,成为“有冕之王”和政治的助手。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传媒虽表面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与工具,保持与党和政府的政治一致性,但实际操作上已有很大的变化。例如隶属于上海广电局的“东方明珠”于1994年2月成为上市公司,每年利润回报数千万元。但从理论上讲,这些产业仍是党的喉舌,是国家事业单位,是“限制性或垄断性的行业。”魏永征教授在《中国传媒业利用业外资本合法性研究》一文中指出,按照中国现行法律,“中国传媒单位是事业而不是企业”。这些都是由于传播理论、传播结构、传播体制的现状决定的。问题是,在加入WTO后,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传媒作为“喉舌”和“工具”的“事业单位”究竟有无影响。

2、经营观念的误区

媒介经营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关注点。虽然有高层认为不拟提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但随着我国融入国际步伐的加快,已难以回避了。传媒作为产业不进入市场,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产业,而只能叫“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媒介开始了从经营广告开始的市场化进程,并从实践中认识媒介走向市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我国现行传媒政策对传媒的市场准入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而不少人对传媒走向市场后的发展张力和空间缺乏分析和预测。

竞争是传媒发展的真正动力。五十年代初,我国只有百余家报纸和百余家广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有报社、广播电视台几千家,以及一批网络媒体,以开拓传媒的广告市场为突破点的传媒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媒介初步认识到传媒产业的高回报率,即阳光产业。当前,联盟、整合、兼并远非中国传媒的主流趋势,虽然媒介集团已出现一批。这些媒介集团,也还不能说已走向市场。如果传媒的重组靠政治权威主导,媒介的竞争不可能公平地、市场化进行,集团化也只能是以政治目标为主、兼顾经济利益的联合。

3、结构与体制的顽疾

我国的经济模式是国有(即全民)、集体、个体、外资、合资等,但传媒却只有公有制一种形式,传媒业至今仍是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才能进入的行业。虽然在某些地区、某些媒体或明或暗介入中国新闻传媒业,单“广东的报纸或明或暗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已有30多家。”

传媒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国营性质,国家投资,党委管理,这种体制和结构下的传媒业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国际信息一体化的形势下,西方媒体大国对传媒市场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媒介市场资源的分割与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媒体发展受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我国媒体不把自己融入市场轨道,就有可能失去市场竞争力,包括受众市场、信息资源市场。进入市场的关键是思想上的转变,即要树立媒介经济意识、媒介市场意识、媒介竞争意识,把媒介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作为意识形态的内容,把政治上对媒介的控制逐步变为政治的和法律的管理与制约相结合,变为宏观的调控。

4、传媒势大力薄

全国有报纸2200多家,刊物8000多家,广播电视台3000多家,近20家媒介集团,这样大的媒介市场,世界上是少有的,但就实力来说,却是“势不单力薄”。以报纸为例,美国《纽约时报》每天平均广告额为1000多万美元,最多一天可达1700多万美元,也就是说《纽约时报》一天近亿元人民币的广告额,几乎等于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一年的广告额。

中国传媒的势大力不大的原因固然很多,中国媒介一直吃“皇粮”,没有竞争对象,从未担心“断粮”,充满自信和优越感。如今要融入国际,才发现是小巫见大巫。其次是中国传媒的单一产品模式,搞图书出版发行的不能办电视台,纸质媒介不能搞电子媒介。因此,中国传媒的主要收入来自广告和出售媒介产品。

三、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传媒发展的应对策略

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闻传媒新变化应对策略的考虑,不应局限于传媒本身,而应站在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整体的高度作宏观的把握。笔者认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下世界传媒发展的新趋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的竞争力

新闻舆论作为“软势力”就是“通过说服别人追随自己,或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规范和制度,并以此方式来使别人产生自己所想经的行为”。目前,西方跨国新闻传媒发展和西方新闻信息产品大量冲击世界市场,对此,发展中国家既要提高新闻信息产品量的规模也要进一步改善自己新闻信息产品的质量,才能起到平衡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大力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的竞争力,要形成我们自己的新闻舆论影响。在具体策略方面,对外,要主动出击,提高国家影响,应对跨国新闻传媒出现的需要;对内,要增强我们政策影响力,争取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需要。

2、大力培养新闻信息产品的产业

承担着资本经营和社会整合双重功能的当代中国传媒产业,日益从只注重传播的传统观念向重视经营发展。并且,随着拥有资金、人员、设备和技术优势的西方媒体的进入,中国传媒产业将面临的是没有退路的竞争。那么,长期“事业性质”、“党的喉舌”的中国媒体该怎样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怎样在国内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怎样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呢?集团化是中国传媒的大势所趋,自1996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个媒体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后,媒体集团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在中国的大地上。传媒集团使资源得到重组,优化了资源配置也优化了管理形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就目前中国广播电视集团来说,其机构之庞大,人员之众多,在世界上堪称一流。但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相较之新闻集团、哈勃·珂林斯出版公司等国际传媒大王,论资金实力、新闻传播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在国际舆论界的地位,它无论如何也排不到世界前列。大量的地方性媒体集团除了能在本地有所作为,基本上没有走向世界的可能。

3、形成国内新闻传媒市场合理的发展环境

市场竞争规则既有其活力,但又有盲动性,对新闻传媒也是如此。随着国际新闻传媒涉足我国市场,以及国内新闻传媒市场的形成,竞争的盲动性、破坏性也会加大。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变重审批为重监管,要把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作为新闻传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和健全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建设,形成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工作方法、办法,扶持合理的竞争,处罚违规行为,培育和维护好国内新闻传媒发展的市场秩序。

4、设立必要的市场准入机制

世界新闻传媒北强南弱等不合理的秩序是长期的历史形成的。当今,在西方文化传媒不断渗透和对先进文化传播技能的运用,已经影响或导致了部分民族和国家文化的主权变形与失踪。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警惕和必要的应对办法,决不能让西方新闻传媒借市场化,以其现有的强势,无规则地进人我国内市场,冲击我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要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建设,设置必要的门槛和市场活动规则,为日常的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制手段和条件,维护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护我国内新闻传媒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张向东:《媒介重组时不我待》,《新闻与传播》,2001年第2期。

经济新闻范文篇6

【论文摘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结合大同市经济新闻分析的实践,分析经济性新闻在现代作为一种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是新形势下加强经济报道的一种有效方式。

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程,大同市的各项事业发展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每一点变迁,每一个经济事件的发生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心理、心态与价值观念,因而,作为新闻报道,一定要正确地引导舆论,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在这种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对经济领域内的新闻采取分析性报道这种形式十分有益。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和城市命运的极其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平面动态式的报道,已远远反映不出当今改革开放大潮的波澜壮阔和多姿多彩。多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分析性新闻,这是新时代的需要。

所谓分析性新闻,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其在活跃人们思维、拓宽人们思路方面有着其他新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于其他新闻表现方式,分析性新闻更侧重于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对事物给以立体性报道,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又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向,使人从总体联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犀利,又兼新闻综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闻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一、解读:表达媒体思考

正确解读经济事件是做好分析性新闻报道的基础。

通常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每一个经济事件发生,每一种经济现象流行,媒体就此作些背景或者条文解读,分析一下事情的成因或来龙去脉,以让公众获得更详细、更清晰的信息。但笔者认为,让公众“知道”仅是解读的第一层面,仅仅是一般信息提供层面。真正成功的解读,必须有第二个层面,即在解读中,更多地体现媒体的思考,并表达这种思考,进而让受众自己进行“思考”。通过这种自我思考,提升受众对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判断和认知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现象,形成共鸣和合力,同时也达到了分析性新闻的初衷。

2006年三四月份,配合税收宣传月活动,大同县国税局联合大同日报共同开展了“农民税负调查新视角”主题策划活动,聚焦大同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减负状况,倾听农民及基层干部对税费改革后有关问题的反映和思索。那段时间,笔者一直在大同县农村进行农民税负调查,了解到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益处,但同时也得以较长时段地观察税费改革给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及当前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之后,笔者以《农民税负调查新视角——大同县国税局税收宣传月主题策划报道》为题,对大同县自2004年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农村变化作了一个初步总结和思考。文章以税费改革对“三农”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层层剖析后指出惠农政策确实让农民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理性地分析了减税对农民增收影响不大,特别是在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增的背景下,税费改革政策可以说政治效果大于经济效果。此外,文章详尽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诸如农村基层政权濒于瘫痪、教育欠账、乡村公用建设缺乏资源等困境,并在结尾处指出,“无论是为农民减负,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发展生产。”转

二、理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的形势下,“理性”正在成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道的思想方法。坦率地讲,做经济新闻报道时常会面对很多诱惑,坚守理性意味着经常要舍弃浮夸的噱头,远离无聊的炒作,能从纷繁芜杂的新闻事件表象中找到内在脉络,更看重的是长远的社会的利益而不是只顾眼前,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而对新闻的原则态度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就是坚持理性的基点。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以为要想使新闻报道充满理性而非凭感性认知,大量占有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资料至关重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被媒体形容为2008年度经济金融界的一次“海啸”。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势必会对地方经济产生影响,那么其对大同的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一时间关心经济金融的人士众说纷纭,不少企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主看到南方不少厂家破产,心内也充满狐疑。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及时采写了《全球金融动荡对我市经济影响有限》一文,文章始终坚持以数字说话、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准则,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上层层分析,通过对2008年前3季度大同市主要经济指标、主要行业价格运行指数、外贸进出口总额、金融形势等考核经济的主要数据的举证和剖析,最后指明,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大同市煤炭、钢材、冶金等行业都受到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不过随着金融风暴向实体经济蔓延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必然会对已全面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内经济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必然会对大同市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面对当前经济波动、投资下滑、外需下降等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及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宏观调控目标逐步转向,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减免税费等适当宽松的财政政策为企业减负等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将陆续推出,大同市要在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各项政策的同时,未雨绸缪,及早防范,避免金融动荡对我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篇报道在《大同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后,引起很大的反响,也显示了分析性报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各领域的日渐深入,经济报道的外延愈来愈广,超越经济做经济报道正是现时经济报道的内涵所在。现在的经济活动已不再狭隘地局限于工业、商贸或者是农业活动,而已成为一种包含各种经济因素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像文化可称为经济,教育也可称为产业,分析性经济报道已不能只采用纯粹经济的视角,而是要综合运用人文的、法律的、社会学等多种视角加以阐述,需具一种大经济观,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分析性经济报道为区域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经济新闻范文篇7

【论文摘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结合大同市经济新闻分析的实践,分析经济性新闻在现代作为一种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是新形势下加强经济报道的一种有效方式。

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程,大同市的各项事业发展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每一点变迁,每一个经济事件的发生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心理、心态与价值观念,因而,作为新闻报道,一定要正确地引导舆论,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在这种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对经济领域内的新闻采取分析性报道这种形式十分有益。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和城市命运的极其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平面动态式的报道,已远远反映不出当今改革开放大潮的波澜壮阔和多姿多彩。多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分析性新闻,这是新时代的需要。

所谓分析性新闻,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其在活跃人们思维、拓宽人们思路方面有着其他新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于其他新闻表现方式,分析性新闻更侧重于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对事物给以立体性报道,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又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向,使人从总体联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犀利,又兼新闻综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闻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一、解读:表达媒体思考

正确解读经济事件是做好分析性新闻报道的基础。

通常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每一个经济事件发生,每一种经济现象流行,媒体就此作些背景或者条文解读,分析一下事情的成因或来龙去脉,以让公众获得更详细、更清晰的信息。但笔者认为,让公众“知道”仅是解读的第一层面,仅仅是一般信息提供层面。真正成功的解读,必须有第二个层面,即在解读中,更多地体现媒体的思考,并表达这种思考,进而让受众自己进行“思考”。通过这种自我思考,提升受众对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判断和认知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现象,形成共鸣和合力,同时也达到了分析性新闻的初衷。

2006年三四月份,配合税收宣传月活动,大同县国税局联合大同日报共同开展了“农民税负调查新视角”主题策划活动,聚焦大同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减负状况,倾听农民及基层干部对税费改革后有关问题的反映和思索。那段时间,笔者一直在大同县农村进行农民税负调查,了解到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益处,但同时也得以较长时段地观察税费改革给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及当前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之后,笔者以《农民税负调查新视角——大同县国税局税收宣传月主题策划报道》为题,对大同县自2004年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农村变化作了一个初步总结和思考。文章以税费改革对“三农”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层层剖析后指出惠农政策确实让农民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理性地分析了减税对农民增收影响不大,特别是在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增的背景下,税费改革政策可以说政治效果大于经济效果。此外,文章详尽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诸如农村基层政权濒于瘫痪、教育欠账、乡村公用建设缺乏资源等困境,并在结尾处指出,“无论是为农民减负,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发展生产。”

二、理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的形势下,“理性”正在成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道的思想方法。坦率地讲,做经济新闻报道时常会面对很多诱惑,坚守理性意味着经常要舍弃浮夸的噱头,远离无聊的炒作,能从纷繁芜杂的新闻事件表象中找到内在脉络,更看重的是长远的社会的利益而不是只顾眼前,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而对新闻的原则态度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就是坚持理性的基点。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以为要想使新闻报道充满理性而非凭感性认知,大量占有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资料至关重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被媒体形容为2008年度经济金融界的一次“海啸”。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势必会对地方经济产生影响,那么其对大同的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一时间关心经济金融的人士众说纷纭,不少企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主看到南方不少厂家破产,心内也充满狐疑。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及时采写了《全球金融动荡对我市经济影响有限》一文,文章始终坚持以数字说话、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准则,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上层层分析,通过对2008年前3季度大同市主要经济指标、主要行业价格运行指数、外贸进出口总额、金融形势等考核经济的主要数据的举证和剖析,最后指明,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大同市煤炭、钢材、冶金等行业都受到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不过随着金融风暴向实体经济蔓延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必然会对已全面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内经济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必然会对大同市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面对当前经济波动、投资下滑、外需下降等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及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宏观调控目标逐步转向,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减免税费等适当宽松的财政政策为企业减负等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将陆续推出,大同市要在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各项政策的同时,未雨绸缪,及早防范,避免金融动荡对我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篇报道在《大同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后,引起很大的反响,也显示了分析性报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各领域的日渐深入,经济报道的外延愈来愈广,超越经济做经济报道正是现时经济报道的内涵所在。现在的经济活动已不再狭隘地局限于工业、商贸或者是农业活动,而已成为一种包含各种经济因素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像文化可称为经济,教育也可称为产业,分析性经济报道已不能只采用纯粹经济的视角,而是要综合运用人文的、法律的、社会学等多种视角加以阐述,需具一种大经济观,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分析性经济报道为区域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经济新闻范文篇8

论文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在读者当中的关注度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尽管“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新闻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达到了传播效果。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字“贵族化”,无形中将芸芸众生拒之门外。对此人们有两句颇为不屑的评价:“外行人眼里是内行,内行人眼里是外行”;“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道出了目前我国经济新闻的尴尬处境。因此,怎样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是现在经济新闻比较严峻的任务。

要软化经济新闻,使经济新闻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是很多记者为之努力的方向。这需要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经济知识基础和把专业知识通俗化的技能。我们看到,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由“人”来实施、实现的,因此,显现人在新闻中的价值和视角,可以使生硬的经济新闻更加生活、生动,富有生机。

一、报道题材“平民”化

题材平民化的目的就是要突出经济新闻的群众性。经济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消费,关系着千万家企业商品的生产、经营与流通,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报道在面向各级干部的同时,更要面向普通群众,选取老百姓感受最深、最易理解的角度,来反映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引起老百姓的共鸣。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老百姓的注意,因为整个事件的受害者是消费者,是那些可怜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对受害者的关注和支持是这些报道引起很大反响的原因。另外,老百姓也会注意自己的身边是否存在有类似的劣质奶粉危害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健康,这就是贴近老百姓的题材。先以此吸引住读者,然后才是相应的事件分析和政府措施,让读者对整件事有从头到尾的了解,并解答读者心中的疑问,这样的报道无疑是成功的。

2003年6月1日,是南海伏季休渔开始的第一天,粤港两地的电视台各报道了一条新闻,这两篇“同题作文”令人深思:

香港某电视台:记者来到海边的渔家,渔民对记者说:伏季休渔一休要两个月,收入来源没有了,生活支出不能少,我们生计无着,决定向政府部门贷贴息贷款。

广东某电视台:记者来到渔政部门,有关人员对记者说,伏季休渔是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得违反禁令。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在休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那些非法的偷捕者。

同样一道伏季休渔的题材却做出两篇如此不同的文章,是因为记者取了不同的视角,前者将“休渔”向社会生活延伸,用平民的视角,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报道休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后者就“休渔”报“休渔”,用的是俯角。对民情漠不关心。这样的新闻太硬、太官僚,只要上头满意就行了,下头满不满意,他们就不想关心了。因此,经济新闻要向社会生活延伸,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报道视角人性化

经济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谁在活动?当然是人在活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不写人怎么宣传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力相对应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经济活动都是为了人、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理应成为经济报道中的主角。透过经济活动是物质再生产的过程的表面,经济更为深层的是价值观念的碰撞与实现。一位哲人说过:“从事任何职业,如果没有来自人这方面的热情,都是搞不好的。一个学者如果没有对人生的追求,没有对社会进步的追求,科学上的成就必然会受到限制。”同样,经济报道离不开对人的关怀,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历史环境变迁、社会价值取向等深层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报道思路和写作方式,尤其在深度报道中注意拓宽人文视角。有了这样的视角,报道才能更加深入、全面,才能有灵魂。所以,把经济报道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软化方法。

经济报道写人,会不会冲淡经济味?不会。写人,可以使经济报道变活,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报道海尔,首先追踪张瑞敏。因为他是海尔的领军人物,没有张瑞敏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海尔,张瑞敏就是海尔,海尔就是张瑞敏,分不开。张瑞敏的业绩、思路、管理方法,甚至他的行踪,都可以成为新闻。让张瑞敏在有关海尔的新闻报道中当向导,只能更有利于读者领略海尔的风光,更有利于读者领会海尔的丰富内涵,而不会冲淡海尔的报道价值。假如这样的企业报道也要硬套“不突出宣传个人”的框框,把张瑞敏隐去,海尔的报道就会大大逊色。

除了著名人物、领军人物,普通百姓的生产、消费、日常生活、意见、呼声,都可以成为经济报道的内容。2002年六、七月份,《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推出图文系列报道《就业故事》,连续报道了10位下岗后自谋职业的普通百姓,就是成功的尝试。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普通人的故事和经历,给公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胜过那些只见物不见人、只讲道理不写人的经济报道。

三、报道入笔“肖像”化

经济报道不可能全都以写人为主,但应该尽量从人写起。2002年3月8日《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有一篇分析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稿件,题目是《农民工,农字成为一道坎》(作者张思凯)。报道这样写:

“杨志民和杨志仁兄弟是曹县人,如今同在济南一家纺织企业务工。不同的是,杨志仁几年前取得了济南城市户口,而杨志民至今还是农民工。

“正是这一简单的差别,使得两人收入迥异。去年一年,杨志仁收入12000元,杨志民也能干弟弟的活却干不上,只领到了3000元(厂里还欠他1000元)。

“作为一名农民工,杨志民不拿自己的收入与弟弟攀比:有活干、能拿到钱就很不错了。他向往的是,有一天能像弟弟一样,得到城镇户口。

“想得到城镇户口,是因为现在许多地方用工对农民工还有很多限制,以及因为这项限制而衍生的种种不平等。

“据来自省统计局的资料,2000年底,我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806.9万人,其中农村户口71.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8%……”

一篇工作性的经济报道,就是因为从人写起,便把抽象变为形象,枯燥变为有味。因此,新闻魅力在于其个人化,只有个人化的新闻,才能够在报道的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受众注意力,激起受众的极大兴趣。我们来看一篇写作于1992年的报道,这篇报道的题目是“辽宁大中型企业探索劳动力竞争流动新体制”,全文仅有940字:

开头:“作为本溪钢铁公司保卫科的管理人员,唐明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从铁交椅上撤下来,分配到勤杂部门当浴池厕所的清洁工。

曾在电力机车班当了十几年工长的唐明福,4年前脱离一线岗位进入机关科室工作。能够坐上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舒适椅子,唐明福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因为以往在中国的国营企业,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被调到车间去当工人。”

记者报道的主题是“辽宁大中型企业探索劳动力竞争流动新体制”。但文章一开头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人的命运转折,这种人物命运由高到低的极大落差,使人立刻对唐明福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唐明福犯什么错误了?不然为什么会当了浴池厕所的清洁工?读者不得不看下去。

善于透过各种现象观察研究经济背后的人,才算明白了经济的实质所在;善于通过写人来报道经济,才算悟出了经济报道的“禅机”。通过人的介入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杨自强.增强经济报道的亲和力

经济新闻范文篇9

论文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在读者当中的关注度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尽管“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新闻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达到了传播效果。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字“贵族化”,无形中将芸芸众生拒之门外。对此人们有两句颇为不屑的评价:“外行人眼里是内行,内行人眼里是外行”;“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道出了目前我国经济新闻的尴尬处境。因此,怎样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是现在经济新闻比较严峻的任务。

要软化经济新闻,使经济新闻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是很多记者为之努力的方向。这需要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经济知识基础和把专业知识通俗化的技能。我们看到,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由“人”来实施、实现的,因此,显现人在新闻中的价值和视角,可以使生硬的经济新闻更加生活、生动,富有生机。

一、报道题材“平民”化

题材平民化的目的就是要突出经济新闻的群众性。经济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消费,关系着千万家企业商品的生产、经营与流通,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报道在面向各级干部的同时,更要面向普通群众,选取老百姓感受最深、最易理解的角度,来反映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引起老百姓的共鸣。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老百姓的注意,因为整个事件的受害者是消费者,是那些可怜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对受害者的关注和支持是这些报道引起很大反响的原因。另外,老百姓也会注意自己的身边是否存在有类似的劣质奶粉危害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健康,这就是贴近老百姓的题材。先以此吸引住读者,然后才是相应的事件分析和政府措施,让读者对整件事有从头到尾的了解,并解答读者心中的疑问,这样的报道无疑是成功的。

2003年6月1日,是南海伏季休渔开始的第一天,粤港两地的电视台各报道了一条新闻,这两篇“同题作文”令人深思:

香港某电视台:记者来到海边的渔家,渔民对记者说:伏季休渔一休要两个月,收入来源没有了,生活支出不能少,我们生计无着,决定向政府部门贷贴息贷款。

广东某电视台:记者来到渔政部门,有关人员对记者说,伏季休渔是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得违反禁令。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在休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那些非法的偷捕者。

同样一道伏季休渔的题材却做出两篇如此不同的文章,是因为记者取了不同的视角,前者将“休渔”向社会生活延伸,用平民的视角,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报道休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后者就“休渔”报“休渔”,用的是俯角。对民情漠不关心。这样的新闻太硬、太官僚,只要上头满意就行了,下头满不满意,他们就不想关心了。因此,经济新闻要向社会生活延伸,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报道视角人性化

经济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谁在活动?当然是人在活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不写人怎么宣传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力相对应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经济活动都是为了人、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理应成为经济报道中的主角。透过经济活动是物质再生产的过程的表面,经济更为深层的是价值观念的碰撞与实现。一位哲人说过:“从事任何职业,如果没有来自人这方面的热情,都是搞不好的。一个学者如果没有对人生的追求,没有对社会进步的追求,科学上的成就必然会受到限制。”同样,经济报道离不开对人的关怀,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历史环境变迁、社会价值取向等深层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报道思路和写作方式,尤其在深度报道中注意拓宽人文视角。有了这样的视角,报道才能更加深入、全面,才能有灵魂。所以,把经济报道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软化方法。

经济报道写人,会不会冲淡经济味?不会。写人,可以使经济报道变活,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报道海尔,首先追踪张瑞敏。因为他是海尔的领军人物,没有张瑞敏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海尔,张瑞敏就是海尔,海尔就是张瑞敏,分不开。张瑞敏的业绩、思路、管理方法,甚至他的行踪,都可以成为新闻。让张瑞敏在有关海尔的新闻报道中当向导,只能更有利于读者领略海尔的风光,更有利于读者领会海尔的丰富内涵,而不会冲淡海尔的报道价值。假如这样的企业报道也要硬套“不突出宣传个人”的框框,把张瑞敏隐去,海尔的报道就会大大逊色。

除了著名人物、领军人物,普通百姓的生产、消费、日常生活、意见、呼声,都可以成为经济报道的内容。2002年六、七月份,《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推出图文系列报道《就业故事》,连续报道了10位下岗后自谋职业的普通百姓,就是成功的尝试。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普通人的故事和经历,给公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胜过那些只见物不见人、只讲道理不写人的经济报道。

三、报道入笔“肖像”化

经济报道不可能全都以写人为主,但应该尽量从人写起。2002年3月8日《大众日报》经济新闻版有一篇分析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稿件,题目是《农民工,农字成为一道坎》(作者张思凯)。报道这样写:

“杨志民和杨志仁兄弟是曹县人,如今同在济南一家纺织企业务工。不同的是,杨志仁几年前取得了济南城市户口,而杨志民至今还是农民工。

“正是这一简单的差别,使得两人收入迥异。去年一年,杨志仁收入12000元,杨志民也能干弟弟的活却干不上,只领到了3000元(厂里还欠他1000元)。

“作为一名农民工,杨志民不拿自己的收入与弟弟攀比:有活干、能拿到钱就很不错了。他向往的是,有一天能像弟弟一样,得到城镇户口。

“想得到城镇户口,是因为现在许多地方用工对农民工还有很多限制,以及因为这项限制而衍生的种种不平等。

“据来自省统计局的资料,2000年底,我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806.9万人,其中农村户口71.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8%……”

一篇工作性的经济报道,就是因为从人写起,便把抽象变为形象,枯燥变为有味。因此,新闻魅力在于其个人化,只有个人化的新闻,才能够在报道的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受众注意力,激起受众的极大兴趣。我们来看一篇写作于1992年的报道,这篇报道的题目是“辽宁大中型企业探索劳动力竞争流动新体制”,全文仅有940字:

开头:“作为本溪钢铁公司保卫科的管理人员,唐明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从铁交椅上撤下来,分配到勤杂部门当浴池厕所的清洁工。

曾在电力机车班当了十几年工长的唐明福,4年前脱离一线岗位进入机关科室工作。能够坐上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舒适椅子,唐明福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因为以往在中国的国营企业,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被调到车间去当工人。”

记者报道的主题是“辽宁大中型企业探索劳动力竞争流动新体制”。但文章一开头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人的命运转折,这种人物命运由高到低的极大落差,使人立刻对唐明福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唐明福犯什么错误了?不然为什么会当了浴池厕所的清洁工?读者不得不看下去。

善于透过各种现象观察研究经济背后的人,才算明白了经济的实质所在;善于通过写人来报道经济,才算悟出了经济报道的“禅机”。通过人的介入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杨自强.增强经济报道的亲和力

经济新闻范文篇10

一、加强和改进电视新闻中经济报道符合“走转改”的精神实质

“走转改”要求新闻媒体以更扎实的作风,更加注重深入基层,用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和精神食粮,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我国正处于人均GDP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上的普遍规律来看,一些国家在这一阶段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在社会转型中经济利益的调整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国家陷入了长期的社会的动荡和发展停滞。当前,我国仍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内,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凸现,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解决许多深层次矛盾,这涉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主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既为群众所关注,又为政府所重视。这要求新闻媒体能够见微知著,洞若观火,释疑解惑。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又与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息息相关,所以,无论是从电视媒体职责还是从受众需要角度,都需要按照“走转改”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济新闻报道。其重点是加强经济报道的比重,改进经济报道总体来说枯燥乏味的现状。据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62%,虽然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是电视从家庭普及率、人均收看时间来看,仍是无可辩驳的第一媒体,是党和政府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主阵地。而当前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的时政、财经类栏目比例明显比较偏低,电视剧、综艺娱乐、婚恋交友等节目比例过高,“泛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可以说,加强和改进财经报道,也是关注现实生活,抑制过度娱乐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当前地方电视台的经济类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单一,一些栏目的文风存在偏差,亟待用“走转改”的措施加以改进

从全国各级电视台的频道栏目设置情况来看,除中央电视台设置了专门的财经频道以外,各卫视经济类栏目比较少,一些不上星的系列频道虽有冠以财经之名的,但实际上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仍以播出电视剧和其他娱乐节目为主,仅辅以少量的股市信息、电视购物等节目。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经济新闻和经济专题栏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势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经济类新闻流于一般性工作报道,内容枯燥。在一些省级卫视地方新闻联播中,经济类新闻还是占一定比重的。一些记者也做到了尽量深入基层,采播了不少来自一线的新闻。但由于经济新闻所报道的事物本身,往往就不像社会新闻、文体新闻那样鲜活灵动,记者如果“改文风”的主动意识不强或新闻业务水准不高,则镜头画面和口播稿件就往往容易流于单调枯燥。当前在经济新闻中还仍然普遍地有把“经济报道”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工作报道”的倾向。具体表现为,许多经济新闻,或罗列数字,或只满足于对“一厂一店”一般性“经验”报道,观察视角也往往是企业视角而非受众视角。而这些一般性工作报道与群众生活关联性差,受众对此的关注度当然也就很低。这都是亟待需要在“走转改”活动中大力加以改进的。

(二)、一些地方台的财经类栏目软广告化,模糊了新闻栏目和广告的界限,需要在“转作风”中予以改正。近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新办了房地产、汽车、理财等专业财经栏目。这种栏目中,新闻与广告的界限十分模糊。往往存在“谁花钱就播谁、谁花钱说谁好”的倾向,甚至存在“谁不花钱就对谁进行舆论监督”的情况。倾向性观点一经出镜记者和主持人播出,使受众难以分清哪些是电视台的观点,哪些是企业的观点,这与我国广告不得以新闻形式出现的管理规范是相悖的。这类情况也是需要在“转作风”中加以认真整改的。

(三)、一些经济栏目缺乏群众视角,文风亟待改进。在有的访谈和对话栏目中,过于强调被采访对象的权威性和内容的专业性,内容和形式都不易为群众所接受,这一情况在有全国影响的权威财经频道中表现比较突出。在一些栏目中,适当采访一些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请他们以国际前沿视角来诠释当前国内国际的经济热点现象是完全必要的,但应避免以追求采访对象中所谓国际经济权威人士的层次和数量为目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经济类节目中,外国专家用各自母语长篇大论、侃侃而谈,但其中一些在国际组织担任要职的权威人士,在谈到中国经济时,并不比身在其中的中国人感受来的真切,观点有时也远离客观实际。这类节目如果占一个频道的比例过大,则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不符合广大受众的收视习惯的,也是明显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在一些地方台播出的一些经济讲堂类栏目还有将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学术化的倾向,动辄“囚徒困境”、“边际效应”,言必称彼得•得鲁克、蒙代尔、纳什,这也是需要认真加以改进的。

三、如何更好地在经济报道中体现“走转改”原则

(一)、在“走基层”的过程中,不但做时代的见证者,更要勇于做生活的干预者和创造者,关注和解决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西方传播学有的流派认为,记者只应做生活的忠实记录者。而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要胸怀大局、不忘宗旨,勇于融入生活、干预生活。要注意避免以自然主义的态度猎取生活阴暗面的倾向。一些媒体响应了“走转改”的号召,派出了大量的记者,采取“体验式采访”的手法,反映了边远地区群众的一些生活状态,这与原来大量记者整天泡会议扒材料相比,确实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随着“走转改”活动向纵深发展,这种体验式采访如果仅仅停留于记录,满足于“白描”,而没有更充分的新闻价值做支撑,没有对群众生活的改善形成积极的促进和影响,那还不能算是很好地落实了“走转改”的精髓。在干预经济生活方面,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做出了很好的表率。2011年,全国通胀压力很大,蔬菜价格一度飙升,一些地方媒体满足于跑跑市场、报报现象。央视财经频道则派出多路记者,从田间地头到物流中转,从批发市场到超市柜台,多视角全程系列报道,不但反映了菜农的艰辛,消费者的意见,更发现了蔬菜流通环节存在高速公路收费过高,批发市场的“进场费”、超市“进店费”占价格比重过大等大量实际问题。该专题新闻一经播出,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各部门高度重视,交通部增设了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加大了对公路乱罚款的整治力度;商务部提出了降低“进场费”、“进店费”,实行“农超对接”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地降低了流通成本,为农民和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要注重新闻表现手法的推陈出新、深入浅出,切实在“改文风”上下功夫。越是要解读枯燥的道理,记者就越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宣传效果。换句话说,能不能把一件深奥枯燥的事说得大家都能听明白、愿意听,恰恰考验记者的功力所在。在此方面名记者们不乏成功之作,《经济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的一篇《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可以说是这方面的范例,虽然是平面媒体的例子,但对电视财经新闻也颇有可资借鉴之处:“朋友,如果我向你提一个要求:请帮我煮一个饺子,地道的‘三鲜饺子’,但不要多,只煮一个。您一定会说,别开玩笑了,要吃,咱就好好下一锅,只煮一个,谁那么傻?是的,即使只煮一个饺子,也得买菜、剁馅、擀皮儿、包馅、烧水、下饺子,一道程序不能少,饺子虽然还是那个饺子,‘成本’恐怕就高得令人咋舌了。但是朋友,您可知道,在咱们的一些地区、一些企业,还正干着‘只煮一个饺子’的傻事儿呢!”其实,“规模经济”还是个比较专业的经济学概念,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往往会从管理成本、交易成本的角度去解读,其效果就容易是自己以为是说明白了,可是读者看不懂或不愿意往下看。而本文选择“煮饺子”这个人人都懂的,很生活化的事例,一下子就道出了“规模经济”的本质,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独运匠心。看来,转文风不但要求记者有“转”的决心,更要求记者对生活的积累和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并在表现形式中多用类比、故事、细节等手法,这样才能在财经报道中做到化艰深为浅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