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0:47:01

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范文篇1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存在商品经济,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在未来社会中不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在全社会公有制条件下,将由社会根据计划调节来配置资源。当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列宁指出,国民经济在相当程度上必须“采用商业原则”,亦即市场原则,给企业在市场上从事自由贸易的自由。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但未能说明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时期是否还会长期存在。斯大林晚年指出,只要存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就必然要存在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要起作用。他还提出了“特种的商品生产”(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概念。这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教育学院2005年度院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2005WK07。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对斯大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首先,提出商品生产的命运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这超越了斯大林把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两种所有制存在的观点。承认,“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3]但是,他认为斯大林“关于商品存在的条件,阐述得不完整。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是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4]从自然经济经过商品经济发展到产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特征。至于社会主义能否废除商品经济实现产品经济,在看来至少有两个条件:一是国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二是社会产品经济充分发展之后,国家有权支配一切产品。他说:“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4](p.976)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问题是从总体上把握社会进程,视物质丰富程度决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与否。他还提出通过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提高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刘少奇认为,“只要按劳分配存在,商品仍会存在”,实现“按需分配的时候就没有等价物了,保留商品就没有必要了”。[5]这表明刘少奇从分配形式上分析问题,以实现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为标志来判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亡。其实,实行按劳分配抑或是按需分配的根本条件都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和刘少奇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长期存在。

1958年,“”和化运动中出现了废除商品生产的“左”倾思潮。对于群众高涨的社会主义热情和“苦干三年,进入社会共产主义”的口号表示支持,但对于中国立即进入共产主义,并且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则感到理论上还有未解决的问题。这时,他着手抓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亲自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还指派陈伯达、吴冷西等人分头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针对问题召开一系列会议;另一方面号召读理论著作,主要有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以及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的社会主义部分(以下简称《教科书》),力求解决这一理论难题。1958年11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多次深入探讨了商品经济问题。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我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所以“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1](pp.435~436)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了集思广益,11月13日,发电报给刘少奇和邓小平,建议讨论“对商品问题,提出现阶段要商品好,还是不要商品好”。[6]随后,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在武昌召开了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须有一个很大发展”。在纠“左”过程中,这个决议的正确性得到了人们的公认。与此同时,还探讨了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斯大林认为将商品交换提高到产品交换、使中央能掌握全部社会产品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此十分感兴趣,认为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他指出:“基本点是极大地增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品。问题是怎[样]多快好省增[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品。”[6](p.596)一方面提出要发展商品生产,另一方面又要增加社会产品,尽快过渡到共产主义,其中的倾向性显而易见。其根本原因何在呢?在斯大林模式影响下,人们通常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相联系,把产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相联系。也不例外,但是,他毕竟从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出发,论证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会长期存在。

其次,在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的问题上超越了斯大林。斯大林根据商品是一种可以转让所有权的产品这个理论,认为苏联的生产资料不能列入商品的范畴。对此,表示怀疑,提出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所有权概念是法律概念,法律关系只能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它本身不是什么经济关系。用法律关系来解释经济关系,是未必妥当的。[7]《教科书》修正了斯大林的说法,认为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品也是商品。敏锐地指出,《教科书》在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的问题上有“不同于斯大林的说法”。一方面,他联系我国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情况分析道:“‘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我们是,又不是。生产资料在我们还有一部分是商品。”[4](p.979)我国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生产资料实行计划调拨,但用商品流通的原则进行结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斯大林。不同意斯大林关于苏联的“特种的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的说法,他说:“这看来很不妥当。它的活动范围不限于个人消费品,在我国,有些生产资料,例如拖拉机等生产资料是属于商品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也是商品”。“我们不仅把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卖给公社,而且为了公社办工业,把一部分工业生产资料卖给公社。这些产品,都是商品。国家卖给以后,它的所有权转让了,而且在公社与公社之间,还可以转让这些产品的所有权。”[4](pp.979~980)在看来,国家与之间、与之间交换的所有生产资料都是商品。另一方面,他又说:“在我们这里,很大一部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就是在全民所有制范围内调拨的产品。”[4](p.980)针对化运动中“两个急于过渡”倾向,认为,“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主要标志,就是产品可以在全国调拨,像国营企业鞍钢那样。”[8]鞍钢产品采用调拨的交换方式就不是商品。但是,商品生产应当是交换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集体所有制的农民出售给国家的产品是商品,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品属全民所有当然也包括农民在内,这些产品又不能作为商品,全民所有制范围内部采用调拨的交换方式,这样商品交换就成了单方面的了。如果承认公有制之下存在商品生产的话,那么不分消费品与生产资料,也不必追究所有权转移,全部产品都必须计价,全部产品都具有商品形式。在一个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产品调拨是超越社会阶段的做法。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没有更进一步。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在斯大林观点影响下,我国长期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商品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计划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相联系的。因此,计划经济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之一。但如前所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会长期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探讨下面若干问题。

第一,关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但是,这种商品生产不是为价值规律所调节、所指挥的,而是由计划决定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之一,价值规律仅仅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工具。分出主次地位后,对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在苏联“不会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的观点作了解释:“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是说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计划。”[9]在我国,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都是由国家按照指令性计划安排的,绝不允许以无政府状态自由运行。强调计划经济的重要性,提出“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3](p.437)表明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实行全社会统一的计划调节来配置资源的思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则是结合实际对经典理论的发展。

第二,关于计划经济的依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3](p.215)他赞成恩格斯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观点,并说:“要把可能变成现实,就必须认真研究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客观经济规律,力求制定出能够正确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计划。”[4](p.962)经济规律通常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正确指出,“价值法则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10]但是,他没有把价值规律视为计划经济的主要根据。他分析道:“价值规律作为计划工作的工具,这是好的。但是,不能把价值规律作为计划工作的主要根据”,计划工作的主要根据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2]

第三,关于如何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斯大林区分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提出“特种的商品生产”概念的启发下,要求区分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批驳了废除商品生产,取消货币,实行产品调拨的观点,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对农产品实行调拨,就是剥夺农民,这是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的做法。他批评道:我们有些人“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3](PP.437、439)当时,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把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实际上与邓小平提出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著名论断的思路是一致的。这种理论上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宝贵财富。

第四,关于为何坚持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即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指生产经营)进行计划管理,宏观计划管理不在此列。“一五”计划期间,为了适应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我国制定了国营经济实行直接计划、其他经济成分实行间接计划的计划管理制度。但是,存在集中管理过多、限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对市场调节不够重视的问题。因此,要求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权限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意见,其中提到:“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补充。[12]这个观点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被写进了中共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诚然,计划经济在我国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我国经济落后,缺乏培育市场经济的条件,工业体系尚未建立,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源、加快工业化、实现赶超战略。计划经济适应了中国追求高速工业化和建立工业体系的需要,保证了高积累和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也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13]除了计划经济长期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征外,这些情况也是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原因。

政社合一的建立之后,政府直接控制了农村经济运行,也控制了城市的国营和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对此,分析道:“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社会主义社会里,有可能经过计划来实现平衡。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否认我们对必要比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不能说“计划都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实际上是,有些计划合乎规律,或者基本上合乎规律,有些计划不合乎规律,或者基本上不合乎规律”。[14]娴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以独到的思辨对计划经济展开了十分透彻的分析,实际上已经对原本以为天经地义的计划经济表现出怀疑。于是,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由于脱离了扩大地方和企业权限的初衷,转而为“”服务,这次改革并不成功。

既希望解决计划的主观性与客观实际相脱离的失误,又要坚持那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之一的计划经济。因此,他一方面,在1961年8月召开的庐山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承认对“工业我就不甚了了,计划工作如何搞,现在总搞不好”;[15]另一方面,又从“”决定在沿海省份建设新的工业使沿海得到很快发展的例证,来说明“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多么大的作用”[14](p.119)。这里,对计划经济是肯定的。思维模式的僵化给经济体制改革设置了巨大障碍。1974年12月,提出,我国现在实行的商品制度、按劳分配和货币交换,“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16]晚年对商品经济的认识陷入了误区。

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实行全社会统一的计划调节来配置资源的思想有一个大前提,即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已经消除,个别劳动已经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这时社会中心已经能够直接测量社会总劳动,商品、货币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虽然,对商品经济提出了一些超越前人的真知灼见,但是,由于忽略了前提条件,理论准备不充分,计划经济在实践中出现了瑕玉互见的现象,既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也存在高度集权的弊端以及认识上的误区,因而最终没有走向市场取向的改革。

三、“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凡是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价值规律就会起作用。提出的“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观点需要从多方面探讨。

首先,这个观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斯大林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因而,他认为价值规律只能在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对生产领域不起作用。对《教科书》中关于“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都发生作用”的观点表示赞成,这是对斯大林观点的重要修正。1959年3月,在批转一个文件时指出:平调的“旧账一般要算。算账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7]1962年,进一步提出,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不能不严格地遵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15](pp.562~563)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斯大林限制价值规律作用的观点。视等价交换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把价值法则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要条件加以强调,其理论气魄是超越前人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批评平均主义“共产风”“否认各个生产队和各个个人的收入应当有所差别。而否认这种差别,就是否认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原则”。[17](p.70)他深切地告诫与会者说:“价值法则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能实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10](p.823)他还批评了混淆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错误。这次会议确定了整顿的方针,其中包括“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规定了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会后废除了供给制,取消了“公共食堂”,继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随后,又规定生产小队有部分的所有制和管理权限。这是运用价值规律武器解决平均主义倾向的一次尝试。然而,未能把这些正确观点坚持到底。为了肯定“”,他说:“我们搞,就不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来搞的”,“如果单从价值规律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就必然得出‘得不偿失’的结论,就必然把去年大办钢铁说成是无效劳动、土钢质量低、国家补贴多、经济效果差。”[11](pp.492~493)这样就提出了与先前不同的观点。充分肯定“”超英赶美的目标,以体现社会主义能够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优越性。“”未能从我国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层层加码的高指标,经济效益低下,教训极其深刻。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经典理论通常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商品化,劳动力也是商品。《教科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已经不是商品,虽然承认存在剩余劳动时间,但“不承认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是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商品的两重性。”他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还有两重性,但又说:“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由于劳动力已经不是商品,社会主义商品的两重性已经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的两重性,人与人的关系已经不再被商品这种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18]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时,劳动力市场就基本消失了。认为,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教科书》中“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的关系”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展开。我们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两参一改三结合”,人与人的关系“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14](pp.134~135)他希望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是不是商品问题。在回顾历史方面,他说:革命战争年代“实行供给制,人还健康些”,“解放后,实行工资制,评级了,反而问题发生的多,有些人常常为了争级别吵架。”[11](p.474)他认为,如今把劳动力当作商品买卖的社会条件变了。劳动人民中间很多人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劳动力不是商品,不是为人民币服务,而是为人民服务。[19]在考察现实方面,把我国实行的计时为主计件为辅的工资制度与苏联计件为主计时为辅的工资制度进行比较,认为计件工资会引导人们首先关心个人收入,而不是关心集体事业,因此是不可取的。这种观点与本人反对平均主义时的认识大相径庭。1942年他曾指出:“平均主义的薪给制抹杀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之间的差别,也抹杀了勤惰之间的差别,因而降低劳动积极性,必须代以计件累进工资制,方能鼓励劳动积极性,增加生产的数量与质量。军工生产暂时不能实行计件工资制,亦应有计件奖励制度。”[20]其实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都是可供选择的工资形式,计件工资在其适应范围内能更准确地反映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避免平均主义弊端。那么,为什么的观点前后会发生如此大的反差呢?这是因为在的思想中平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理想主义占据了主要地位。诚然,的平等观具有合理因素:无产阶级反对一切阶级压迫,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人与人的平等合作关系。但是,在方法论上有些偏误。为了反对平均主义,就提倡计件累进工资制和计件奖励制度;为了强调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防止两极分化,就坚持说劳动力不是商品,不主张计件工资。晚年甚至把按劳分配误解为资产阶级权利,担心按劳分配带来的劳动报酬差别会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产生特权阶层。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是不利的。

再次,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自由市场问题上。价值规律通过市场价格波动,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而自发调节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和流通部门的分配。《教科书》称:“集体农庄市场上的价格不是由国家计划的,而是在供求的影响下形成的。在那里,价值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发生自发作用”。批注道:“他们那里的集体农庄市场的自由太大了”,“对这种市场的价格只用国家的经济力量来进行调整,这还不够,还要有领导,有控制。如果不控制,投机者就要大赚其钱。我们初级市场的价格由国家规定一定的幅度,不让小自由变成大自由”。[11](p.496)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1)价格与计划的关系是怎样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具有特殊性。资本主义是私人占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商品的性质变了。“调整价格,就是调整工人和农民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通过调节农产品的价格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如提高生猪收购价格,对于发展养猪有很大作用。“大量的普遍的养猪,主要还是靠计划。”“总之,我们是计划第一,价格第二”。[11](pp.490、494)毋庸讳言,国家调整和控制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生产是起积极作用的,但是,当时控制价格往往把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经济过程之中,归结为“计划第一,价格第二”,价值规律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了。(2)何谓“小自由”、“大自由”?“小自由”指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农村的集市贸易。对“小自由”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化运动的兴起和1958年成都会议的召开,先前存在的“小自由”被取消了。第二次郑州会议以后,“小自由”陆续得到恢复。1961年3月,和刘少奇分别主持召开了“三南”、“三北”会议,接着又召开了广州中央工作会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央制定了《农业六十条》,把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加以固定下来。对粮食自由市场问题,采取了有条件地认可的态度,“完成征购任务以后,可以自由交易。”[15](p.564)主张限制、取消“小自由”的目的在于防止“大自由”,“大自由”指资本主义。1964年,他批评中央农村工作部有人主张“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目的是要解散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要搞垮社会主义制度”。“四大自由,借贷、贸易、雇工、土地买卖自由,过去出过布告。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永远巩固下去,就是搞资本主义。”[15](pp.590、604)上述表明,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自由市场问题上,的认识有反复,他以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作为取舍的标准,过于重视政治,相对忽视了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自由市场的作用。

四、关于企业独立经济核算问题

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由于“”片面地追求产量翻番。因而,人们对经济核算的观念淡薄了,企业不计成本、不计盈亏的现象相当严重。为了纠正失误,对企业独立经济核算问题进行了探讨。

首先,提出我国“所有的经济单位(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要利用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4](p.981)经典理论认为,经济核算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马克思指出,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即经济核算)“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21]可见,经济核算是社会化大生产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通过经济核算,“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合理地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教科书》指出:“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生产领域中是通过经济核算制表现出来的”,“由于有了经济核算,就能够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刺激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赢利。”在这段文字旁的批注是:“这样就有奔头了,好。”[11](p.496)针对我国企业片面追求产量、产值而不顾经济效益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企业不能不算账、不计盈利。”[11](p.532)“在计划工作上,什么账都不算,一切听其自然”是不对的。[9](p.383)因为,只有经济核算,才能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有公共价值尺度,才能使企业独立计算盈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如果让企业独立搞经济核算,就牵涉到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问题。企业是否要有独立性呢?如前所述,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了工业企业在统一领导下的独立性问题,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限。读《教科书》时,在提倡“中央和地方都要注意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的同时,还注意到“有些基本建设单位实行了投资包干制,就大大发挥了这些单位的积极性”。他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管理的企业,“都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具有一定的自治权。有没有这种自治权,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的发展,关系很大。”[14](pp.127、138)这些都是正确的。然而,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权究竟应该有多大呢?《教科书》指出:“由于经济核算制不断巩固”,“国营企业的纯收入(利润)当中,归企业自行支配的部分不断增加。这样,企业纯收入(利润)在该企业扩大生产(增加流动资金,保证基本建设基金),改进生产,奖励企业工作者,提高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意义越来越大。这就使企业及其全体工作者从物质上更加关心经济而有效地利用资金,提高生产的赢利。”对此,表示了两点意见:其一,企业权限不能太大。他在这段文字旁批注道:“这种办法会造成苦乐不均,企业在这方面的权限不能太大。”[11](p.559)不能容忍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收益差距拉大,造成工人与工人之间的贫富不均、苦乐不均。其主观愿望是好的,可是,把平均平等的道德目标放在首位,企业自主经营管理权和独立经济核算权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其二,过于强调精神鼓励。《教科书》征引列宁的话说:建成社会主义,“‘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个人利益、依靠经济核算’”。十分不满地批评道:“他们老是引列宁的这句话作为他们强调个人物质利益原则的根据,我们要找出一些列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即书中所谓精神鼓励的话来。”[11](pp.529~530)认为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也要讲精神鼓励原则。要求人们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有长远利益的眼光,这些都是正确的。然而,怎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积累与消费的矛盾呢?我国当时的办法是多积累少消费,但又不能影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这样做需要靠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需要精神鼓励。对此深信不疑,反复强调。显而易见,偏重于精神鼓励原则,相对忽视了个人物质利益和企业独立经济核算的作用。实践中,采取八级工资制和票证制,实际上把个人的生活消费都纳入到计划经济之中了。这样,企业生产者就很难把自身利益与生产过程挂起钩来。1961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工业七十条》明确规定:“每个企业,都必须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企业贯彻《工业七十条》后获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出现了产品质量、产量、劳动生产率“三高”和原材料消耗、成本降低的新气象。但是,由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个大前提没有改变,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权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薄一波在分析《工业七十条》存在的不足时说:“认定国营工业企业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但又没有规定它必须具有的独立生产经营权利”,“把企业管理的概念主要局限在劳动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上,经营问题被排除在外了。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企业进行独立经济核算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10](p.979)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那时还不可能把企业看成是可与政府脱钩、面向市场的独立经济实体。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思想观点,令人惋惜的是未能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因此,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阐发和评价。的探索虽然未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但是超越了斯大林,为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创新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当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训。

[摘要]在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思想观点: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生产资料在我们还有一部分是商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所有企业都要利用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等等。这些弥足珍贵的思想观点,超越了斯大林,为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经济核算

[参引文献]

[1]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韦祖松、高爱红:《环球问此凉热——的社会主义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2]张启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1页;李君如:《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3]《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0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77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02页。

[6]《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25页。

[7]参见《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计划经济范文篇2

关键词:合同市场内生社会化联合计划

一般地,人是有意识的动物,计划就是人类活动的本性。或者说,自发性必将向计划性发展,自发性只是人类意识和计划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意味着,从长远看,传统的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它的盲目自发的市场调节--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具有过渡性质。总的来看,人的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是有目的的,计划性是其基本特征。如果从这一角度来分析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将得到新的启发。例如,我们就会发现,自发调节的商品市场经济(经典的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原来是很短暂的现象,它不过是从自然经济向社会化计划经济发展的中介或过程。商品市场关系的确与私有制有着内在联系,因此,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向社会联合计划经济的转变,私有制和商品价值关系也日益解体,出现了一种超越商品经济的“订货经济”。等等。

一、市场既是经济调节机制,也是一种基本的制度形式

过去,人们是将计划看作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市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现在,人们普遍同意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即两者都是经济调节手段的看法。但我仍然认为,这个问题并未就此简单地解决了。一般来说,计划指主体的有意识的控制,而市场是一种自发调节,反映了有关主体的不自觉状态。从这一点来看,在有限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计划经济。但是,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和奴隶、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其实是有重大区别的。因为,前者的计划是直接地反映了所有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而后者的计划实际上只反映了少数统治者的意志和行动。另外,自然经济中的计划控制的范围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并不把它看作是一种计划经济,通常所说的计划经济是指现代国家的计划控制。尽管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至今的国家计划仍然还只是少数人的意志的直接体现,虽说大多数普通市场主体的意见也可以供少数人作决策时参考,但决策者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主动权在少数人手里,广大市场主体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计划决策者。这就是说,与原始社会相类似的能够直接体现所有人的共同意志的计划还没有出现过。这也意味着,国家计划经济中包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依附关系。所以,我认为,传统国家计划是封建关系的现代形式,即使是国有制基础上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如果它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居统治地位,也难免演变成一种封建性的“特权所有制”(孙冶方语)和“计划统治”。

以卖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虽然每个生产者是自主决策的,但在生产者不能把握产品能否卖出去的情况下,就只能听凭客观经济规律的摆布,即由市场调节。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以物为中介,直接依附关系不存在了,政治与经济分离了,人在形式上自由了,市场无疑反映了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形式。从这一角度看,市场是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形式。

由此观之,经典的计划经济和经典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性质和类型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自上而下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直接的依附关系,则后者是自下而上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平等的自由联合关系,计划与市场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

但是,计划和市场本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历史发生学上看,分工-商品生产-私有制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互动链条。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商品生产产生的原因,而商品生产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从而使原始共同体日益解体,私有制得以产生和发展,最终则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大分工和彻底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出现。从这一点看,如果我们不是表面地、错误地将私有制看作仅仅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而是将它的本质看作是复杂的生产关系体系的话,那么,就应该看到传统商品市场与私有制、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是有内在联系的,更具体地说,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市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发达体系。

可以这样认为,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市场意味着某种平等关系的建立,而从具体的意义上来看,作为经典市场经济的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本质上所包含的是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资本在市场中追逐获得平均利润,而资产阶级的国家则维护着这种私有制——资本的共同利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在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同时也是所有者)之间建立平等协作关系。由此看来,市场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调节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比所有制更为基本的制度形式,它反映了一种形式上的自由平等关系。我们不难看到,现代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经典的市场经济。如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按合同组织生产,各行各业的主要垄断者发展了新型的资本联合关系,实际上从市场中已内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联合计划”[1],从市场角度看,这也可看成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它更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抵御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作用,为生产力和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二、现代市场的社会化计划性突出表现为订货系统日益发达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再未出现大的危机,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现了超越传统商品市场调节的新型计划控制的结果,这种新型计划是以众多企业的自主联合决策为基础的,我称之为“社会联合计划”。我们知道,经典的商品生产中,一般是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产品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是资源导向型。早期阶段基本上是卖方市场,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出去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的日益丰富,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的风险就日益增加了,于是,资源导向型的经典商品生产出现了危机。最终,危机迫使厂商改变生产经营策略,一开始就将需求和市场放到战略高度来考虑,生产程序变成了先“跑市场”,签订各种合同,再根据市场和订货情况组织生产经营和决定进一步的新选项目、投资和资源开发活动。所以,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导向的。例如,宝钢的生产计划95%以上都有合同和销售方向,而且生产组织的节奏由过去的半年一次订货、按季度考核合同,缩短为双月订货,按月组织生产,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称之为经济合同化[2]。

与此相反的例子是,2000年“五一”节都放长假,促进“假日经济”,扩大内需。一开始,全国各大旅游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忙煞苦煞也乐煞。而“国庆”节也放长假,各旅行和旅游景区作好了接待的充分准备,却出现了人丁稀少,又急煞了旅行社和景区。原因是人们的预期国庆节也火爆,许多人不堪忍受拥挤的旅行之苦,放弃了凑热闹赶假期旅游的计划。这也说明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凭主观经验决策的不可靠,是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不得已,国家旅游局决定出面搞一个信息预报系统。同时坦言,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最终来说,还得靠企业自己把工作做到家。

在发达国家,企业往往有很完善的服务,如某一位游客什么时间,什么路线,乘哪一次车转哪一次车,在哪里住,逗留多久,甚至住哪一间房和在坐哪一个座吃饭等等一些细节,都是预订好了的,这样客人能得到周到和方便的服务。因此,服务产品也具有“订货生产”的形式了。

再如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的发展。一般认为,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到实际货物的所有权转让,而是转让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价格变化的风险。它被看成是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但我认为,期货交易远不只是转移风险,而且降低风险。因为标准化合同的交易过程也是参加交易的众多厂商在共同修改和调整它们的生产经营计划及它们的复杂关系的过程,而国民经济计划也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调整过程中相应地得到合理的修改和调整。表面上看,宏观计划的这种调整过程是自发的、盲目的,但又是在共同决策,在进行模拟计算,则具有事先的预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风险。如果限制投机者的参与,期货交易降低风险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对于个别厂商来说,在商品价格变动时做套期保值交易(对冲交易),平衡价格偏差和转移价格风险。生产者能通过期货市场稳定其原材料的来源和价格。而就国民经济整体来说,在期货市场交易中,所有的交易价格都是由买卖双方公开竞价来决定的,而且所有交易者皆有同等机会在其现有的供给或需求的情况下,以其认为最适当的价格来成交。因此期货交易反映出许多买卖双方对目前、三个月或一年,甚至一年以后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综合观点,也反映了一种真正社会化的计划调节过程。从世界范围内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利用期货市场作套期保值的生产者的收入比不这样做的人更稳定。他们既不获得最高利润,也不获得最低利润。期货市场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使他们能减少销售成本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从宏观上看,则是整个经济体系更加有序和平稳,有利于避免破坏性的严重经济波动和危机。

三、企业成为社会化计划的基本主体与合同市场

从经济计划本身来看,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原来,国民经济计划,即所谓总量平衡、比例、结构、协调发展等等内容,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劳动者和企业的存在物,而是存在于众多劳动者和企业相互之间复杂的联系总和之中,而一当他或他们进行相互谈判、协商并联合作出决策并以合同的形式将其合作关系正式确定下来之后,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相应落实下来了。而这样的计划,显然能更快、更全面和更真实地收集到各种经济信息,作出的联合计划也更能兼顾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和特殊利益,并且也更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的联合计划。这意味着,在经济合同化的发展中,众多的企业日益成了经济计划的主体,而且,市场本身(一切经济主体互为市场,这是大市场;而作为专门场所的市场则可称之为小市场)日益成了众多企业通过相互谈判、协调、签订和修改合同的场所,在这里,期货市场则可看作是企业相互交换合同从而调整经济计划的场所、体制。由此可见,现代市场经济已发展成为一种以众多企业的自主决策为基础的、通过面向市场的经济合同来实现的新型社会联合计划。

显然,经济合同化的程度也就是生产直接社会化的程度,也是经济计划化的程度,我们应该转变“计划观”。传统的计划观是以传统的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的唯一主体是国家,计划的方式和过程是由国家计划部门收集各种经济信息进行处理后再自上而下作出统一安排。这种计划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不至于出现严重问题,在一定时期,甚至它能集中调度有限的宝贵资源而发挥出最佳效率。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了。因为这种统一计划难以很好兼顾、协调不同劳动者和不同企业之间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特殊要求和利益,国家计划就难免逐渐变成脱离复杂多样的客观经济联系的主观命令。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后,国家直接干预企业的领域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真要搞好国民经济计划,就不能单靠国家,还要依靠广大的劳动者和企业。因此,传统的计划观和计划方式就不适应了,而要树立新的计划观和采用新的计划方式,这种新的计划观以劳动者(联合劳动者)和企业(劳动者最基本的自主联合体形式)为重要的计划主体,把劳动者、企业相互之间直接的协商、谈判和合作看作制定计划的过程,把他们或它们相互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总和看作计划的基本形式和计划的落实,而把交换合同的期货市场等看作是社会计划的调整过程与机制。特别是,当我们最终确立以非国有化的公有制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时[3],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以社会化企业为主体的计划观。

为方便广大劳动者和企业作为联合主体共同制定联合计划,就必须为他们直接面对面进行协商、谈判、签订合同和制定各自开放性的企业计划创造条件。我认为,一是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从长远来看,这上点是极为重要的,是经济信息化的必然;二是设置专门场所,全面建立一种合同市场[4]——众多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共同制定社会联合计划的市场体系。近年层出不穷的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博览会”和所谓“文化艺术搭台、经贸唱戏”的这节那节”,均可看作是合同市场的初级形态或雏形,相当于合同“集市”,大多存在着自然自发性,位置不固定,开放时间短和周期长(大多一年一次,只有短短几天)等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互选择和优选直接发展合作关系的需要。因此,今后国家要进行干预和加强管理,不仅要统一规划和布局,好好选育一些条件好的“会”、“节”开辟为位置固定、长期开放的合同市场;而且,要尽快建成包括不同等级层次和不同专业分工特点的合同市场体系,为计划转型提供条件。同时,国家对企业等经济主体所签订的合同可以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可硬性要求企业有占多大比例的产供销等方面的合同才允许组织重大项目的投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可责令暂停生产经营或转产等。在此,国家的直接干预是明确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是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是否达标。当然,不同部门、行业和生产的特点的企业,应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标准。

如果这种合同市场是一种合同生产市场的话,那么期货、期权市场可看作合同交易市场。

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正向社会联合的新型计划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趋向,才能自觉地建立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系或以市场联合计划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型计划经济体系。我认为,这种联合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主体和基础,其中,大公司对市场的控制是一个核心,抓起来的国有企业那一块,则基本上仍可在传统计划系统范围内操作,它将是计划的次要部分。在上面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它是真正全局性的战略计划。实际上,大量的中小企业、垄断性大企业、国有企业和国家四类主体是各有其活动范围和适应范围,各司其职,则较好的维护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四、社会化计划经济(订货市场经济)中的文品生产、价值淡化和企业市场化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化联合计划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直接协作关系也就得到发展,于是,反映人与人之间间接协作关系的传统商品价值关系也必然出现消解的趋势和因素,新的生产关系则日益发展起来,不过它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中的那种产品生产,也不是传统市场经济中的那种经济商品。

在这种订货生产形式中,价值形式或价格的经典含义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只具有计量各种直接劳动的作用和性质,特别是日益重要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它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对其贡献仍需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这实际上是一种预期价值[5]。企业活动不仅是一种产品的交易,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传播和知识创新活动(内生增长理论更强调这一点),表达出人的感情、企业的商誉和创新能力,因此,经典的商品就被包装和提升为一种“文化品”,商品生产也就转化为“文品生产”。文品生产是按合同订货来组织生产的,形成一种具有社会化计划性质的订货市场经济。

在这种生产形式中,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相反,各种非价格因素,特别是相互合作关系--合作时间的长短、合作的规模和程度以及信誉--等等因素,日益产生重要的影响。价格是可协商的合作价格,企业通过相互谈判分享合作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公司来说,对市场的控制是最重要的,它们对市场价格起着领导和示范作用,获得比较稳定的和较高的收益,这有利于它们保持较高的投入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并有利于保证其他中小企业从可能爆发的恶性价格竞争中摆脱出来。

在此,我们也不难发现,与商品生产相比,“文品生产”不只是内涵上的变化,也是社会关系性质上的变化。这就是传统价值关系的淡化。不少论者对“劳动价值论”表示怀疑,有的提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效应价值论”,或者将生产劳动推广为所谓“社会劳动价值论”,以之补充、修正甚至替代劳动价值论。在我看来,这些观点并无新意,多是重弹历史老调。其错误在于,它不知道商品价值关系是一种历史关系,也看不到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价值关系已经淡化、趋向解体的事实,而是企图将其永恒化。相应地,也就不知道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重复劳动价值论)本来是一种历史理论这一根本性质。所以,我认为,正确的说法是,劳动价值论所反映的客观关系是一种历史关系,在这种关系趋向解体的现代经济条件下,反映这种关系的劳动价值论也趋向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这并不能否定作为一种历史理论的劳动价值论本身是科学的、正确的,存在什么理论局限性,也就不需要作什么重大的补充或修正。正如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一样,原始社会已经进化到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已经不存在了,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有关原始社会的理论存在局限性、是错误的,而只能说它是一种反映历史存在的历史理论(当然,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可以深化,会有改变,这是另一个问题)。

许多人在批判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的缺陷时,其实也是针对传统商品市场及其“事后调节”的;而看不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合同化”及与其相联系的“事先调节”的事实。这种情况反映了理论研究的落后性。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化联合计划因素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了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新的变革,这就是“企业的市场化”。如西方新出现的所谓“企业重组”。企业重组将过去那种建立在部门职能分工基础上的等级化组织结构日重构成以任务作业流程为基础的灵活性更强的扁平化网络结构。在这种新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任何部门、单元甚至劳动者个人均可直接参与市场合作,签订合同,根据合同组织项目小组(组织者成为“项目经理”),联合企业内外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与该项目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这意味着企业内部通过相互协商、谈判和进行相应的“经济核算”来实现协作的可能性和机会增加了,有的企业甚至在企业内部设置自己的劳动力市场、物资采购市场、信息技术市场,企业也市场化了,或者说企业管理出现了模拟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如邯钢,实行“模拟市场价格、成本否决”的管理改革,即意味着在车间、工段、班组甚至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市场化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关系的核算,也反映出类似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是市场联合化、计划化,另方面是企业内部关系灵活化、市场化,企业和市场的界限也就相对化、淡化了,这正是现代企业和现代市场发展的特征,也是社会化的公有化和联合计划的共同演进过程的反映。

总之,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合作关系、经济合同化及事先调节因素等等的增长,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和合理限度,不要把利用价值形式或价格来对种种特殊劳动及其所创造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的评价和计量绝对市场价值化,从而正确对待一切有益劳动和劳动者,特别是不断发展且日益重要的非直接生产劳动(科学劳动、教育劳动和社会管理劳动等)。另方面,还应认识到价格、完全的自由价格并不存在,价格形成日益具有联合计划价格(基于预期价值)的性质,具有“预期均衡”的性质。

注释:

1朱正国:市场经济——计划化商品经济阶段,亚太经济时报1996年8月6日;

2同上:应建立社会主义“合同市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3);

3同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论,南方经济,1996(10);另见:产权结构重心转移和社会主义劳动股,学术研究,1996(6)。

计划经济范文篇3

一、对预算管理的科学认知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预算作得都十分单纯,其主要原因就是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不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认识。

1、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预算管理即指预算控制,它是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分析与考核的过程,是在企业管理中对与企业的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可见,它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需要全过程、全方位、全员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因此也称其为“全面预算管理”。但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将预算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把预算当作一种单纯的操作层面的东西,仅仅是“财务三张表”,这是认识上的偏差。实际上,预算的制定,不但要考虑所有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因素,还要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

2、预算管理具有战略导向作用。有些企业的管理层认为预算就等于财务计划,其实,预算远远超出了计划的范畴。科学、合理的预算涵盖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思想和近期经营管理的重心,能充分反映企业经营决策者的意图,引导整个企业的各个分部为实现管理者的管理意图和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而努力。通过全面预算,企业内部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明确各自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明确各自在成本、利润和资金等方面必须达到的水平和努力方向。

3、预算管理具有约束和激励作用。预算管理是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机制的有效办法。在预算管理的实施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权利,承担—定的责任和义务,每项经济活动都处于预算指标的控制之下,可以说预算管理通过权利和责任的配置约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此外,一个好的预算必然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如果没有奖惩制度,预算也只能是个摆设。企业可以通过预算的执行结果实行绩效考核,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激励员工不断进取。

4、预算管理可以改善会计信息质量。这是一些企业管理者忽视的预算管理的一项功能。现代企业由于存在委托关系,委托人与入之间存在目标函数差异、信息不对称,委托契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会出现人为了自身利益而调整成本、费用,调节利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满足各预算表之间的平衡关系,降低了预算的随意性,为利润的调整设置了障碍,从而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捉供了保障。

5、预算管理是调节各部门工作的重要手段。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企业,若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单靠某个部门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各部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协调,通力配合。预算管理将总目标以数量指标体系体现出来,并将这些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使购、产、销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在企业的预算指导下,协调进行,从而达到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减少内部矛盾的目的。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预算管理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工具。因此,企业的领导层、决策层应充分认识到预算是为了公司治理更好的实现而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

二、我国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应注意的问题预算管理是企业迈向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领导层应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从我国预算管理实践来看,许多企业的领导层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只是指定财务部门完成预算并进行实施,只在最后审批时才会关注一下。也有的企业领导对于预算管理的益处很清楚,但他们觉得与其考虑这些,还不如把精力花在争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上来得立竿见影。然而,优惠政策不是永久的,有效的预算管理才会使企业长久受益。因此,企业领导层应树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成立预算委员会,由董事长、总经理亲自挂帅,构建预算管理体系。只有这样,预算管理才有权威性,其顺利实施才有保障。

2、制定和实施预算要同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预算应和战略挂钩,使其从属于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预测。没有战略指导的预算管理,只重视企业短期活动而忽视长期目标,这样的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同时,企业战略也只有通过预算管理的细化,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因此,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前,应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以此决定预算的模式,只有这样,预算管理才能避免盲目性,才有生命力。

3、结合企业特点编制全面预算。企业只有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预算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企业类型不同,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也应不同,比如,制造业的预算应侧重降低生产成本,服务业应侧重对成本的综合控制和增加收入。就同一企业而言,其不同的发展阶段,预算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如在创业之初,为打造品牌,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的费用相对多些;当企业的品牌得到公众的认可,为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市场推广费就要相对多些。

4、预算必须与业绩考核相结合。预算作为一种价值化的目标体系,在期末终了,应通过合理的程序进行考评,才能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考核制度要简明、清晰、易懂,使被考核者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以及违规成本。考核制度应包括考核指标的设立、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考核的结果和用途等。考核要公平、有效、精确,并严格执行已定制度。有制度不执行,不但会降低管理者的管理威信,使预算管理成为一纸空文,而且会挫伤被考核者中努力群体的积极性,其不良影响相当深远。

5、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为预算管理提供技术保障。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要求财会人员在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财务人员应走出就“账”论“账”的狭小天地,培养把财务管理同生产营销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充分利用真实的财会信息考核责任人的能力,及时从预算执行的差异中分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能力,提出纠正预算偏差的对策的能力,为企业决策层当好参谋。

6、理性看待预算的调整。—般情况下,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预算不允许修改,但如果预算实施的客观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那么就应对预算加以调整。尽管我们在制定预算时预见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但市场变化风云莫测,总有一些问题是不可能预见到的。因此,预算管理不能一成不变,预算的调整是客观需要,不能因此低估甚至否定预算管理的功能,并且预算的调整同预算的制定一样,要经过规定的程序或法定的授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权威性。

计划经济范文篇4

一、常规工作分解情况

1、林政执法、林地管护等工作由绿化管理科负责。近期从局属各场(站)抽调人员对两山林地进行了林政执法检查,特别是对春节前后的护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发出《督查通知》,限期进行了整改,确保两山林木安全度过了火险高发期。林地管护、天然林保护等工作严格按照市林业局和两山指挥部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了各造林场(站)、林业管理站和绿化承包单位,目前正在进行春灌和春季造林绿化的前期准备工作。

2、绿委办正在制定3.12植树活动《实施方案》。

3、绿委办正在进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将具体指标下达到辖区各单位。

二、重点工作分解情况

1、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由区林业局负责,公园正在实施二期改造工程、五一山造林站正在进行项目的申报工作、山公园正在进行《景观改造方案》的设计工作。

2、东、北两个出口的整治、6个林业管理站的建设(已完成设计方案)和“资生堂集团”捐助环保林建设项目,目前正在与省、市、区主管部门联系衔接,争取项目建设资金。

3、水利工程维修改造和春灌等工作。公园和山造林站绿化上水改造工程在去年的基础上,目前正在积极实施今年的建设工作,分别于4月30日和5月31日前完成建设任务。为了按时完成水利工程春检维修工作,确保春灌工作的顺利完成,局于2月17日、21日、22日分别召开了、、水利工程春检维修工作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结合区实际全面安排部署了春检维修工作,要求各上水办要排除一切困难、积极争取资金,立即进行水利工程的维修维护工作,于3月20日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及时上水,确保春灌工作顺利完成。

三、创新和特色亮点工作

1、面山1000亩林地景观改造工作,目在进行整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苗木的选定工作。

2、引进优质苗木,在美化、艺术化上做文章,逐步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苗木选定工作领导小组,现已奔赴周边地区进行订购工作。

4、去年年末对各绿化承包单位的造林绿化和管护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评出了等次,并在辖区绿化承包单位范围内进行了通报。今年计划对去年评比差的单位进行跟踪检查,对拒不整改的单位进行林地强制流转。

四、项目工作安排情况

1、公园上水改造工程,总投资663.26万元,其中:市两山指挥部投资332万元,政府投资381.26万元。

计划经济范文篇5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当首推汽车工业。目前日本的汽车工业占日本国民总产值的10%,就业人口的10%也都从事与汽车工业有关的工作,日本的巨额对外贸易黑字也是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出口。战后日本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国,应该归因于日本政府计划经济的成功。

一、废墟中诞生的发展战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日本已基本成为一片废墟,许多评论家都认为日本今后将永远作为一个三流的农业国。可是在这片废墟中,日本的官僚精英们已开始著手为日本策划一个既雄心勃勃,又务实可行的未来。

由于日本是战败国,不可能再搞军事工业,要发展工业只能寄托于民用工业。同时由于日本的自然资源非常缺乏,不可能象美国和苏联那样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内市场,必须走“贸易立国”的道路。然而在没有充分自然资源的情况下,要想在只有中国面积25分之一的国土上,养活1亿多日本人,并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只有靠搞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才能实现。

在民用商品中,除了住房以外,小轿车是最昂贵、附加价值最高的产品,所以日本的官僚精英们把赌注下到小轿车这个代表民用技术最高水平的商品上。同时小轿车又是钢铁、橡胶、玻璃、机电的综合工业,可以成为推动整个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日本的官僚精英们认定只有民用轿车工业的发达才能使日本走向经济大国的梦想成为现实。

1945年8月28日,距日本宣布投降仅仅13天后,日本通产省的官员就召集丰田、日产等当时日本汽车公司的首脑,商讨日本的工业再建问题。通产省的官员向汽车公司的首脑们说明了政府准备以小轿车产业为今后工业发展龙头的计划。可是由于战前日本是军国主义的经济结构,丰田、日产等汽车公司都只生产军用卡车,从来没有生产民用小轿车的经验,所以“军转民”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另外一个难题就是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轿车生产国,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不可能对美国关闭本国的民用轿车市场。当时日本的小轿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在美国轿车的强力竞争下,日本的小轿车似乎没有取胜的可能。可是在“官民”协商会上,与会者们经过仔细研究讨论发现,美国当时生产的轿车都是排气量1500毫升以上的大型轿车,几乎不生产1500毫升以下的小型轿车。如果日本生产1500毫升以下的小型轿车的话,就可以避开同美国汽车厂商进行直接竞争,这是日本发展民用小轿车的唯一出路。

在这次“官民”协商会上,确定了把排气量1500毫升以下小型轿车作为日本经济发展龙头的战略。所以这次“官民”协商会成为日本民用轿车工业发展的原点。这个正确的经济战略,为后来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初期的苦斗

1945年9月2日,进驻日本的盟军最高司令部发出指令,禁止日本生产一切汽车。这对于日本的民用汽车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时的丰田公司社长丰田喜一郎向全体员工宣告∶“本公司今后将步入苦难的旅程,说不定连工资也发不出来,愿去愿留请大家自己定夺”。几天后,有8000员工的丰田公司只剩下3000人。无事可作的丰田公司只好从事汽车修理,同时生产一些电熨斗等民用小商品。

在此同时,日本政府的官员们开始向盟军司令部陈情,恳请盟军司令部允许日本生产一定数量的汽车。他们说日本的交通已经废墟化,急需汽车来运送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盟军司令部经考虑后,于1945年9月28日同意日本全国每个月生产1500辆卡车,但仍然禁止日本生产轿车。

不让生产轿车怎么办?那就先搞研究,先搞试制。要搞研制,首先要有足够的技术人员,丰田喜一郎开始四处搜寻技术人员。正好当时许多从事研制“零式”飞机等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大量失业在家,丰田喜一郎一气招收了200多名技术人员。

丰田公司以德国小轿车为原型,开始研制排气量1000毫升的SA型小轿车。1947年1月,试制成了第一辆SA型小轿车。但这种小轿车是由一批完全没有商品意识的技术人员搞出来的,只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完全没有考虑到生产的容易性和成本价格问题。SA型小轿车采用了许多当时十分先进的技术,如独立悬挂车轮机构等。但由于采用了过多的新技术,使车辆的生产成本很高。更为深刻的问题是车辆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太差,行驶几千公里车轮的悬挂弹簧就会出现断裂,驾驶时换档的动作稍微粗鲁一些变速器的齿轮就会损坏。当时使用过SA型小轿车的人评价说∶就象玻璃作的一样,一碰就坏。

1947年6月,在日本官员的努力说服下,盟军司令部终于同意日本每年生产300辆小轿车。于是丰田公司在1947年10月将SA型小轿车投入批量生产。可是由于SA型小轿车的大部分零件都是手工制造的,生产成本很高,加之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问题,SA型小轿车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动。可是当时丰田公司搞生产的部门还是按照军工生产的方式管理生产,只是设法拼命增加生产量,根本不管轿车是否能卖得出去,结果造成公司的巨大亏损。

1948年,丰田公司不得不停止SA型小轿车的生产。SA型小轿车总共才生产了215辆,亏损就高达1亿多日元。另外由于大量的库存积压,丰田公司的负债额已高达2亿5000万日元,公司已处于倒闭的寸前。多亏日本银行及时给丰田公司提供了2亿日元的融资,才使丰田避免了倒闭的命运。虽然没有倒闭,丰田公司的经营仍非常困难。1949年丰田公司又亏损了7600万日元,不得不进行裁员和减薪。

但裁员和减薪引起了工人们的极大愤慨。工人们抗议说∶本来丰田靠生产卡车还可以赚一些钱,公司的巨大亏损就是因为搞小轿车的研制所引起的,强烈要求公司停止研制小轿车。1950年4月,工会组织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在此情况下,丰田喜一郎社长不得不宣布辞职。丰田公司的新任领导班子答应了工会的要求,宣布停止小轿车的研制,只专心搞卡车的生产。

1948年,盟军司令部为了安定日本经济,开始在日本实施通货紧缩政策,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萧条。到1949年,半数的日本企业都处于停产或休业状态,社会上出现大批的失业者,日本经济已接近濒死的边缘。也就在这个危机的关头,好运开始降临日本了。

对于日本来说,第一个好运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建国并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后,使远东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发展,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从原来压制日本的政策转变为扶持日本的政策,试图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反共桥头堡。

1949年10月,盟军司令部解除了对日本生产汽车的禁令,放松了对日本的经济管制。不久第二个好运又降临了,这就是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向日本发出了大量的军需物资订单,使濒死的日本经济一下起死回生。1950年8月,丰田公司一下收到美军10亿日元的军用卡车订货,使丰田公司的经营立即扭亏为盈。1949年丰田公司亏损7600日元,而1950年则盈利2亿5000万日元。

当时日本制造的卡车质量很差,特别是为了完成突如其来的大量订货更是粗制滥造,车箱是用粗木拼凑的,车门也关不拢。日本人自己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拿这样的粗制滥造品来交货,但美方却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们只要求开一个单程,把物质运到前线后,就把卡车烧了。这样质量的车就可以了。”

三、严格的扶持保护政策

为了促成国产汽车的发展,1946年通产省内成立了专门负责汽车工业的“自动车课”。在1950年代初,日本的轿车工业和欧美相比落后几十年。1950年美国的汽车生产数量为625万辆,英国为63万辆,法国为29万辆,日本仅为2万多辆。1951年9月,为了制定一系列有效的优惠和保护政策来促成国产轿车的发展,通产省自动车课的负责人向日本各汽车制造公司的领导人发出了调查表∶“为了促成国产轿车工业的振兴和发展,你们希望政府为你们制定什么样的优惠和保护政策?”

调查的结果显示,各汽车公司对政府的要求主要有两点∶1、在银行贷款方面对汽车制造公司进行优先照顾,在税收方面对汽车制造公司实行一些特别的减免措施。2、对外国轿车的进口进行最大限度的限制,对进口轿车征收高额的关税。于是通产省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了促进国产汽车发展的一系列扶持保护政策。

通产省将轿车按排气量划分为1500毫升以上的大型轿车和1500毫升以下的小型轿车,只对进口1500毫升以下的小型轿车征收高额的关税。当时美国轿车几乎都是1500毫升以上的大型轿车,欧洲轿车则以1500毫升以下的小型轿车为主,所以这种贸易限制并没有激怒美国人。

实际上通产省在限制进口汽车的方面,执行了比明文规定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首先是禁止“官用车”的进口,各政府机关用轿车必须使用国产轿车。但这种极其严格的限制措施,也招来了很多非难。警察厅说国产警车的性能太差,遇到开进口轿车逃跑的犯人根本追赶不上。因此警察厅要求进口一些高性能的外国轿车作为警车,但通产省仍然不批准警察厅进口外国轿车。通产省的官员解释说∶“现在是国产轿车发展的关键时刻,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不得不这么作。大家再忍一忍,过5、6年后国产轿车的质量就会好起来。”

通产省对“民用车”的进口也同样采取极其严格的限制措施。当时除了美国驻军的家属,外国人公馆等情况外,本国人想进口外国汽车几乎不可能。对民用轿车进口限制意见最大的是出租汽车公司。当时日本国产轿车的售价和外国轿车一样,但质量却有天壤之别。外国轿车可以开10年,国产轿车则开1年就得报废,而且国产车故障不断,象玻璃玩具一样碰一下就坏。使用国产轿车使出租汽车公司的利润大打折扣,所以出租汽车公司强烈要求通产省放开轿车进口的严厉管制,甚至有人指责通产省象战前的东条英机政府一样独裁专制。但通产省仍然严格地执行进口轿车的限制,当时日本人可以搞到的进口轿车基本都是来自美国驻军家属出售的二手车。

在保护国产轿车的同时,通产省也在考虑怎样才能尽快地建立起本国独立的轿车工业。通产省考虑了三个方案∶1、由国内的技术力量自行开发研制。但这样需要相当的时间,成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2、从先进国家招聘技术人员来日指导轿车技术的开发。比如战后法国就招聘德国的轿车技术人员到法国研制轿车,取得了巨大成功。3、从国外引进轿车生产线和主要零部件,在日本组装生产轿车。在组装生产的过程中学习对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步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最后实现轿车的完全国产化。

当时通产省并不想扶持太多的轿车制造商,因为轿车制造商太多,必然导致资金和技术的分散,不利于培养有竞争力的厂商。通产省当时认为日本只要丰田和日产两家轿车制造商就够了。1951年底,通产省自动车课的官员招请丰田和日产两家公司的首脑进行协商。自动车课的官员说明了通产省考虑的三个国产轿车发展方案,询问采用哪个方案可以在5年之内开发研制出具有与外国轿车竞争抗衡能力的国产轿车。日产公司当即表示选择“引进技术”的第3方案,认为这是最保险、最可能实现的方案。而丰田公司却选择了“自力更生”的第1方案,希望政府给予贷款的支援。

通产省同意了丰田公司和日产公司所选择的不同道路,于是日本的轿车工业在“引进技术”和“自力更生”两条道路上同时推进。

四、国产轿车的诞生

1952年,在通产省的主导下,日产公司开始和英国奥斯汀公司协商引进轿车生产技术,1953年正式决定引进奥斯汀公司的A40小轿车生产线。但通产省给日产公司规定了严格的附加条件,必须在5年之内实现100%的国产化。而日产公司在3年10个月后,就实现了100%的国产化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自行研制小轿车,最终成为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丰田公司以前也曾和美国的福特公司商谈过引进轿车生产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协商未能成功,于是丰田公司下决心走自行研制的道路。但1947年丰田自行研制的SA型小轿车的巨大失败,曾一度迫使丰田中断了轿车的研制。1951年底,由于朝鲜战争军需生产带来的景气,公司决定重开小轿车的研制。

这次丰田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必须生产一种能卖得动的轿车。为了造出能卖得动的轿车,首先要搞清轿车的主要买主是些什么人,他们对轿车有什么要求。于是丰田公司对轿车的买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当时日本的一般工薪阶层的月薪是1万日元左右,而小轿车的售价是100万日元左右,一般工薪阶层根本买不起轿车。轿车的买主除了政府机关外,最大的客户是出租汽车公司。

既然出租车行业是最大的买主,丰田决定制造一种主要面向出租车的轿车。丰田对全国各地的出租车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出租车司机对出租车的要求是∶1、要求一种省油,车身小型灵活的轿车。美国轿车太费油,而且车身大,在日本的窄小马路上行驶不灵活。2、要求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由于当时的国产轿车其实是在小卡车上套一个轿车壳子,所以国产轿车的乘坐舒适性和外国车有云泥之差。3、要求对恶劣道路有良好的适应性。当时日本的沥青铺装道路还不到5%,所以对轿车的恶劣道路适应性有特别的要求。4、要求有良好的外观。国产车的新车还看得过去,但使用几个月后就到处锈迹斑斑,车门也关不紧,窗玻璃也合不上。

丰田针对此要求,终于研制出一种能满足出租车使用的,特别结实耐用、又乘坐舒适的小型轿车。丰田将其命名为“皇冠”牌小轿车。1955年10月,排气量1500毫升的“皇冠”牌小轿车在日本开始销售,立刻大受好评,使丰田公司一举占领了国内轿车的主要市场。在占领国内市场以后,丰田公司又瞄准了外国市场。在19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以后,省油的日本小型轿车开始风靡世界,198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五、后记

198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令世人大吃一惊,但他们多半没有想到这原来是日本的官僚们在35年前制定的长远规划结出的果实。另外,日本的半导体工业,电子工业也都是计划经济成功的典型。

计划经济范文篇6

(一)社会思想僵化,缺乏自由民主,官僚主义盛行

社会思想的僵化,缺乏自由民主。生产资料的全部公有化,个体必然没有选择地被狭隘集体化。在这样的体制下,所产生的就是绝对的人身依附———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经济上的绝对依附使得个体没有私有财产权,这实际上也就失去了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权。财产权是生存权、自由权的基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正如洛克在天赋人权论中强调的:没有财产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权和话语权,也不会有政治民主权。因为经济的绝对依附,个体所做的只有服从的义务,而不是民主基础上的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创新。社会思想文化单一化,统一集体化,社会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向倒退。官僚主义盛行。当个人在政治与经济上完全依附于“集体”,集体高于个人,集体用行政的高压手段控制个人,就会产生高于一切的集体利益。而这个“集体利益”不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利益”,而是“某一个人的利益”。集体利益成为特权者的代名词,最终得到发展壮大的是官僚主义,强化的是行政权力。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思想被禁锢,个人的自由个性被压抑,社会衡量标准一切以权威之是非为是非,将长官的意志奉为真理。所以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不仅是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盛行,官僚主义也愈演愈烈。

(二)生产效率低下,社会全面退步

生产资料全部公有化。一旦个体被迫的进入“集体主义”下,就表现为“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这种形式上平均主义实质上并不公平。当大家做好做坏所得到的结果都一样时,实际上是勤劳多干者的劳动果实被懒惰少干者“公平的平分”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是懒惰的人越来越多,而劳动成果却越来越少。经济效率低下的不可超越。正如马克思所言:“对整个文化和文明世界的抽象否认,向贫穷的、粗鲁的和没有欲望的人———这种人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违反自然的单纯性的倒退”我们说所有的资源都平均的归大家公有,那么实际上人们将陷入一无所有的境地。不难理解这种物主权虚拟化所造成的后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公有资源的不负责任。如果每一个农民都可以在河里捕鱼,只要能到手,那么他们就会尽可能的多捕。因为是公有的,谁都可以去捕,哪怕是竭泽而渔也心安理得。那么本就稀缺的资源更加严重,这将对资源是巨大的浪费,最终结果准确地讲,就是共穷。这种物质的严重匮乏导致的生产力长期得不到发展的情况,必然会出现马克思所言的那样:如果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发展,那么“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生产力发展缓慢,是一切社会病状浮现的根源。在这样的体制和状况下,政府官员又必然会以集体的名义直接操纵社会全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生产资料名义上虽然人人都是所有者,但这实践上普通老百姓却一律“平等”的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社会主义越搞越穷,初衷和最终结果渐行渐远。

二、理论的重新认识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根本指针,主要在于中国的内在需求“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一般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针对一定的问题写成的。这些经典著作在中国的应用必须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如果对理论理解断章取义,那么实践的结果将是南辕北辙,再多的努力也是“反作用力”。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论述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高度社会化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经过漫长的,高度发展的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们在仰望“共产主义”星空时,更应该脚踏实地了解中国的实情: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现实问题不是消灭商品经济,更不是超越商品经济,而是连最起码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都没完成。我们要做的不是建空中楼阁,而是补基础,不能不顾客观规律,人为的去创造“集体”,建立了一种富有空想色彩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所谓“集体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是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创造的,其实质就是将自给自足的权力控制的自然经济形态强行推广并普及到整个社会。正如顾乃忠所言:“如果说一个民族处在群本位阶段这一事实本身说明它处在历史的‘幼年时期’,那么,如果一个民族不意识到自己处于‘幼年时期’,反而为幼年时期的无知辩护,那可能比‘幼年时期’还要小三岁。中国文化转型的最大障碍不在于自己处在群本位的发展阶段,而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的不自觉”以幼年期的意识去反对成年时期的意识,这样的民族是不会有历史的。人为创造的集体里的个体是没有活力的。这样的个体是被迫的,没有自由和个性的。没有个性的主体性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一切创造性都是个性对共性的突破。如果社会群体中每一个人都是无足轻重,不负责任,那么这样的集体是没有生机的,这样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当共性过于对个性的制约时,这会摧残创造力,阻碍社会前进的,是专制主义社会。这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集体主义。真正的集体是以每个人充分自由发展为前提,个人与集体是内在和谐一致的,为的是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个人”的发展。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是统一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唯一标准。共产主义的共同体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社会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个性尽善尽美的展现出社会的共性。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中国的客观实际,不切实际地违背了历史发展否认规律,注定是失败的。人类如果没有实现商品经济而不顾客观规律,仅凭主观愿望跳跃到产品经济,这只能是历史的倒退,本质上是全面退回到亚细亚社会。

三、市场经济是必然选择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力落后的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要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人类活动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还是要落到人的解放这一核心上来。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自由,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关键在于打破人身依附关系,打破被束缚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死板的集体主义的大锅饭。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生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体制,关键就在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去掉个体束缚,让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之所在,只有依附而没有独立性人格的个人组成的社会,是没有活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个体因为约束而失去活力,这个群体的生命力也必然衰竭。只有个体的自由作为集体的基础,让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高效率的统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体只是狭隘群体的附属物而存在,自由的空气匮乏得令人窒息。一个本来属于集体的有机部分个体被硬生生地从其统一体中分割出来被孤立对待,这使集体变成了抽象物同个体对立起来,最终造成自我的不断丧失成为发展集体主义的唯一途径。马克思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性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点。”充分尊重每个公民自主选择并自我负责,在自由与责任同在的价值理念上,享受主体权利并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负责的义务。当个人价值得到尊重时将有利于个体增加对社会的感情和自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提升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社会的凝聚力。而由这样千百万自由个体所组成的社会能够释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潜力更是是无穷的。它必然会激发出更大的民族活力,最终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二)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让每一个人的潜在能量都最大的释放出来,其核心就是要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秩序,而平等与自由是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指出:“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形式的基础。”交换的前提是每一方必须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方可,此即自由,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商品交换中与身份无关,彼此平等。个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冲突与利益的协调需要法制的规范。只有自由的个人才会承认别人的自由,主体思维价值在商品的交换中“自然”而“默契”地形成平等自由法制的社会共识,最大限度的符合人们意愿并且公平正义秩序也逐渐表现出来。自由平等法制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赖以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市场经济形成的是一种文化伦理,那么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就是一种制度保障。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所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解放个体,其关键是打破僵化体制。在传统的“集体主义”下,这种解放是不能实现的。“它作为封闭式经济,不能不具备封闭式经济的最根本、最主要的特征,这就是劳动和物质资源即生产要素的直接分配,它作为社会范围的经济,劳动和物质资源又不能不是在全社会范围分配,而在全社会的范围是难以进行直接的、非市场的分配,这就是矛盾。我们所说的社会经济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以致产生腐败现象等等,就是这个矛盾的结果”正因为这种不可避免的根源,传统体制必然是没出路的。市场以其巨大的穿透力将束缚个人发展的各种狭隘封闭的群体击得粉碎,从而使个人获得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及精神解放,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分化,经济组织又与政治组织分开。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属性,是解放生产力的最现实最理想选择,所以我们需要变革,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四、结语

计划经济范文篇7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行政法控制民法控制宏观调控法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划实施面临的现实冲击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利用规划指南》指出:“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系统评价,以此帮助用地者选择提高其生产力、可持续利用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最佳途径。”①土地利用规划法律制度是调整规划关系主体在利用规划决策、实施中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规范,其目的是协调各种利益冲突,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来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公共利益目标。因此,遵循土地利用规划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基础。2(1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l0条规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移。”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据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在2000年至2009年间,全国共有16个省、市的地方政府制定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暂行(试行)办法。②这些地方立法无一例外地将规划置于原则地位;在具体规则上还详细规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控制制度覆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规划的控制结构上,包括流转行为的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出让合同的民法控制与行政审批的行政法控制等。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无序与地方规章中严密的规划法律控制规则形成了反差。规划失序、用途管制失灵、违反规划的流转行为已成为冲击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一股暗流,来势汹汹,并由此引起了国家土地资源行政主管机关的关注。2005年,国土资源部专门发出《关于坚决制止“以租”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指示各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区,必须严格实行规划的控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违反规划行为的表现主要有:(1)未经批准随意占用耕地,将耕地出让、出租用于非农建设,非法批准建设用地等问题已有蔓延上升之势。根据历年国土资源部卫星照片检查的数据估算,每年新增建设用地95%以上属于集体农用地。华北某市到2006年年底,由村组织自行“审批”的用地达5万多宗、480多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乡村企事业用地宗数的77%和面积的67%,③其严重程度可见一斑。“在深圳的保安、龙岗两区,村民自行进行了‘城市化’,几乎所有的农地都被用于工商业开发,农民的收益已经不再来源于土地收益,几乎全部依靠厂房和土地的租金收入。龙岗、保安两地总计300多公顷的农地被用于工商业开发。”④(2)擅自变更土地用途。有些土地利用人利用农村临时用地的名义改变农地用途,将农用地作为建设用地出让、开发。比如,在集体建设用地上从事商品房开发,形成了大量的小产权房。此外,由于发展地方经济、招商引资的需要以及收取相关费用的利益驱动,许多地方政府对土地用途变更的审批流于形式,从而规避了规划的控制。

二、行政法调控与民法调控规划的局限性:集体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失灵的制度成因在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规章中,规划实施的法律控制方式集中为行政法控制与民法控制两个方面,并且以行政法控制为主。但是,法律规范调节主体行为的有效性的标准是,法律配置的行为规范必须与行为属性相适应,以达到制度与行为的激励相容。从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的实施效果反思两种规划的控制模式,发现立法者对规划制度的法律属性定位含混,其选择的规划控制制度与土地利用行为发生了偏离,导致法律规范不能有效地促进土地利用行为主体规划的实施。

(一)行政法控制的掣肘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土地利用规划的行政许可和用途变更的行政审批是规划控制的主导模式。

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一级市场,地方规章都采用了较多的行政法调整手段,赋予规划机关和土地行政主管机关规戈U的审批权,即发放土地利用的许可、审批土地用途变更事项,借以实现规划机关与相对人在规划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前述16个地区的规章样本中,在事前规划控制中,规划作为出让审批条件的有7个地区,占样本规章比例的49%;⑤在事后规划控制中,由于《立法法》对于行政处罚的法律保留原则的限制,16个地区的规章中均准用了(4-地管理法》关于违法转让土地行为的行政处罚责任形式。例如,《湖北省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第25条规定,对于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擅自将集体农用地改变为建设用地流转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土地管理法》涉及的违反土地利用规划与用途管制酌法律责任包括土地利用人的行政违法责任和行政机关的责任。其中第76条规定,未经批准,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于非法用地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78条规定,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非法批准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地论处。

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二级市场,一些地方规章对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土地用途的变更采用行政审批加合同变更模式。二级市场的规划控制不同于一级市场的规划控制在于,前者是对于违反规划出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的限制,后者是对符合规划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时,由于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在履行出让合同过程中(包括利用土地、再次流转土地使用权时)擅自变更规划所引发的限制。在16个地区的分析样本中,有11个地区采用了行政审批加合同变更的控制模式,是分析样本的主流。按照这种模式,土地用途变更时,由规划行政主管机关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先行审批,是土地权利人变更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前提条件。⑥《土地管理法》第8l条规定,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该条规定成为多个地区规章中对流转合同土地用途变更的基本规则;至于变更合同的同时,由土地所有权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取增值的土地收益和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则是变更后的土地利用经济对价问题。

选择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的行政法控制,体现了立法者对土地利用规划性质的误读。在规划的属性判断上,存在着行政规划的观点。该种观点认为,凡规划均属于行政规划的范畴。有的学者根据规划的事项,将行政规划划分为经济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资源保护规划等,⑦土地利用的规划关系是规划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例如,以城市规划法为例,有学者认为,城市规划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领域之一,城市规划法在性质上属于部门行政法,⑧是指调整城市规划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总称,其内容包括行使城市规划权的组织、城市规划管理活动、城市规划管理的程序、对规划管理行为的监督和救济。即规划编制、实施中行政机关与特定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家公权力对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的干预,因此需要赋予和保障规划主体的法定职权,这使得规范规划主体权力的运行与外在的权力控制等法律规则体现为公法的表象。

从近代社会开始,各国对土地利用规划关系相继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土地规划的行政法以单行法的形式相继出台,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绩效。但进入现代社会,由于土地关系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行政法理念的变化,人们发现将土地利用的规划关系等局限于行政法域,用行政法调整方式解决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问题面临着严重的障碍。

首先是价值功能上的障碍。土地利用规划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在地位和价值属性上早已超越了规划行为的行政职权行使本身,它涉及的社会整体利益使之早已超出了传统行政法的被动控权功能,而被赋予了积极的整体协调社会资源和公共利益保障的制度目标。在行政规划法律制度中,规划管理机关在规划管理活动中代表着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为本位进行行政管理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强有力手段,国家本位是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的行政法的本位思想。⑨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是土地资源与各类经济资源的社会整体利益关系,在通过规划决策的资源再分配中,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有时重叠,有时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代法治理念认为,社会利益优先于国家利益,规划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无法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整体利益相自洽。

其次是制度功能上的障碍。行政法采取单一行政命令为主的行政手段,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规划关系的主体是市场环境下的经济人,他们以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宗旨,追寻市场信号,其行为方式需要以一定的利益激励机制加以促导,才能保证将规划要求的土地利用方式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行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土地权利人的行为,实现公权力的间接干预。因而行政法所确定的直接干预土地利用关系的行政权在对非经济性、非市场化的土地利用行为中虽然有效,如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土地事实管理行为(如土地用途地籍登记、土地利用信息调查),但对土地权利人的市场行为,则显得力不从心。

再次,土地利用规划在行政法中被作为行政规划,而行政规划的确定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在规划制订和实施的过程中,制定者和执法者享有极大的裁量权,因为,行政规划的内容包含预定的目标和事先规划的手段,实体法不可能对规划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是行政立法与行政规划法的区别之一。⑩而土地规划关系中的行政管理权限需要严格的法律限制,行政载量权中的“自由”与土地规划中的“法定”要求发生冲突。

各地规章规定的土地利用规划规则,在制度设计上援用了规划行政法的理念。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规划控制效果表明了土地利用规划的行政法定位无法适应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特有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复杂的利益关系。首先,在外部环境上,在农村的土地财产关系中,公权力对土地等集体经济资源的支配现象还相当严重,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处于发起制度改革和推动流转的主导地位。其次,在利益关系上,政府是微观的流转关系中事实上的参与主体。这些参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参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时,与被规制的集体经济组织可能成为利益的共同体。(2)在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不清时,基层政府代行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建设用地权利的现象较为普遍,⑩地方政府可能争夺土地出让的所有者地位,规划的控制也会受到流转利益的冲击与侵蚀。(3)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出现了政府善意推动、统一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改革试验。在一些地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移植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出现了县级政府越位代替集体经济组织出让的现象。例如,《临沂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县级政府在小城镇规划区内,对集镇和成片开发的集体建设用地,以出让方式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后,再统一供应。⑩在统一供地的情形下,地方政府直接从流转的监管者成为了流转关系的当事人。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有效干预经济的暗含前提是,假设政府是仁慈的且是以公共利益为宗旨的。但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规划决策和规划控制的主体无法在经济上保持其自身利益的中立,规划行政权力逐渐蜕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寻租工具,于是监管者成为了土地流转市场中的理性经济人。最后,在规划的决策上,县级地方政府是集体建设用地规划所在区域的规划决策者。《城乡规划法》第22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而由于县级地方政府在规划中的特殊地位,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无法约束本级政府违反规划的冲动,于是规划控制形成制度困局,即政府在规划关系中的身份可能是规划的编制主体,此时它受制于地方政府对规划的觊觎。在我国现行的地方各级财政关系中,“上级政府可以把所有的责任无限下移给下级政府直至基层的乡镇政府,而地方政府最需要的财政收入权却没有法律保障”,⑩掌控土地、调整与变通执行规划成为地方政府补充地方财政的行为偏好;政府可能是规划的执行主体,此时地方政府与地方行政系统可能存在利益和组织的关联性,使规划的执法被规避或者存在选择性执法的问题。在土地规划的公共利益维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官员和主管部门往往会用宽容本地企业、放宽审批标准的方式,默认违反土地利用规划的行为,以此换取本地经济的增长。

(二)民法控制的尴尬考察16个地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章可见,规划的民事控制方式包括两类:一是在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事前控制中,将符合规划条件作为流转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在16个地区的规章中有9个地区的规章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占分析样本的51%。@虽然地方规章中没有直接将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效力性要件,但是,根据规划的社会公共利益属性,参照《城乡规划法》第39条的规定,违反规划的流转行为和土地利用行为应发生绝对无效的法律后果;0二是将按照土地用途利用土地作为合同适当履行的标准,通过合同变更规则,依赖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和补交出让收益、支付土地使用权等出让金的财产性对价,保持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即使在采用规划行政审批的地区,合同变更的民法控制方式也被大量采用。

规划的民法控制在本质上是以市场机制来调节土地利用关系。虽然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需要对土地利用人的利益激励,但该方式对于规划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只发挥了基础作用,相对于规划的控制目标而言是具有局限性的。

在制度目的上,民法调整主体之间财产的占有和流转关系,其作用对象是微观的交易领域,无法顾及土地利用规划关注的宏观层面的土地供给总量与结构性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状态下,市场自由竞争可以达到市场均衡,只要民法保证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和公平的竞争秩序,土地市场的总体供求关系就可自动地实现均衡。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现实的市场关系并非像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假定所想象的那样,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的存在,土地利用供需总量的平衡只有在国家干预下才能得以维持,市场失灵才能得以解决。土地市场的失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为了增加自身的收益,在土地使用的性质、强度、区位上会制造许多外部不经济因素。(2)个体土地利用行为损害了社会其他成员在土地利用上的机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3)个体由于对信息的把握欠缺完整,可能造成土地利用的低效率,特别是在土地投资的区位选择、容量估测上表现出常有的盲目。(4)公共设施的土地供给、处于劣势地位的土地需求者的土地供给不足,区位分布不均衡。⑩在微观的制度功能上,首先,从法益角度上看,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土地利用关系中的私益,与规划关系法益的社会公共利益目标迥异。其次,从调整方式上看,民法适用私法自治原则,民事行为的内容、行为后果、救济方式取决于当事人的自主意愿,国家之于当事人的关系具有被动性和事后性,这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的国家主动干预并不相容。因为土地市场需要民事主体的自治,否则难以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仅有私人自治不足以使土地市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因而还需要来自政府的他治。再次,从公共利益的保障程度上看,民法与土地利用规划规范在维护公共利益上虽有重叠,但强度不同。现代民法奉行权利本位原则,要求在私权领域排除国家的不当干预,最大限度地促进私人竞争,国家对民事领域的干预只适用于法定特例的情况。民法擅长于保护土地权利人的个别权利,在维护公共利益上是消极的,只规定和强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在违反公共利益的行为发生时,当事人只有向司法机关请求救济,无效的确认才能发生。而土地利用规划的公共利益关系需要旗帜鲜明地主动加以维护。最后,就土地的资源属性来说,由于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像一般商品那样随厂商的经济行为而循环、无限量地供给和保持量的无限增长,社会无法根据需要而任意增加土地供应的数量,因此存在着因客体的资源属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土地市场的失灵意味着民法对土地关系调整的局限性,即民法只能为土地资源的配置提供利益激励的基础性机制,它无力解决宏观的土地资源总量与结构的均衡问题。通过对16个地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章的考察发现,采用单纯的民法手段控制规划的实施,其效果差强人意。

首先,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违反规划的行为并没有因为无效宣告的事后控制而受到抑制。

由于流转行为本质上是利益交换的私法行为,其自利性特征可能产生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规避法律的机会主义风险。这种机会主义风险起因于民事行为效力确认的事后性和当事人的经济人有限理性,例如,申请确认出让行为无效时因为司法成本负担的顾虑,当事人可能会放弃司法救济的机会,结果使出让合同虽违反规划,但却无法纳入司法审查。机会主义将造成规划要件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行为控制的不确定。

其次,土地用途的合同变更控制为土地利用人违反规划行为提供了反向的激励。第一,事后性。不论是合同约束还是变更的审批,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土地用途变更行为,欠缺预防性。第二,事后的补办程序和出让金的补交制度,将土地用途的变更等同于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调整,土地用途管制的社会功能被虚化。《土地管理法》第56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l8条规定:“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由于没有强调规划审批与出让金补交的独立关系,在执行中这些规定被曲解为只要有能力补交出让金,就可以办理变更的审批程序,甚至《土地管理法》关于“不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的处罚,也被变通为可以“以罚代法”,土地用途的变更仅是时间、金钱和程序成本,而无其他的法律障碍。由于合同变更控制被转化为土地用途变更的利益补偿,土地用途管制的制度被淡化,甚至被扭曲。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尤为明显。例如,1993年深圳市出台了《宝安、龙岗区规划、国土管理暂行办法》,目的是遏制两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非农开发。在两区较为发达的村镇,村民自行进行了“城市化”,计划所有的农地都被用于工商业开发,农民的收入已经不再来源于农业生产,而是依靠厂房和房屋的租金收入。宝安、龙岗区总计2300多平方公里的农地被农民自发地应用于工商业开发。2002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的若干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的若干规定》,将特区农民擅自开发作为住宅、工商用途的农地作为违法建筑。处理的总原则是:补办征地手续、补签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确认产权并补交罚款,这意味着农用地已经被合法地转为建设用地。

三、经济法调控规划的可行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划制度的重构

(一)土地利用规划属性的确定在规划学上,土地利用规划作用于行为主体的方式包括:(1)控制作用,即对主体土地利用方式中妨碍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2)整合作用,即对于主体土地利用行动所发生的利益冲突,规划以社会整体利益原则加以协调,将各方冲突的土地利用活动纳入共同接受的规则之中。(3)保障作用,即对于关系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等具有社会价值和目标象征与表达意义的土地利用活动,给予分配土地资源的优先考虑。⑩在直观的内容上,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对象是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强度上的配置,是土地资源本身,但是从制度属性上,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其调整的社会利益关系是不同于个体私益、政府行政利益的社会整体利益;在法律规范属性上,是经济法上的宏观调控规范。

按照经济学理论,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土地利用规划规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与传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不同,土地规划实现的宏观调控目标是通过土地的供给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土地利用规划支配着以土地为引领的社会经济资源分配系统,提供着国家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投资方向上的政策导向与市场信息。规划的实施可以调节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缓解部分行业和地区的投资过热,通过规划的用途管制制度,保障不同用途的土地供给,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土地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来源于资源经济学中的资源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中的企业和各种组织,特别是土地资源依赖性企业,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导致对土地主管部门的强烈依赖性,政府资源供给政策的变化将极大影响到企业和各种组织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资源政策的变化来引导企业的发展。⑩2003年开始,基于我国经济中出现的结构不平衡,国家利用土地规划调整相关产业的布局,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不仅在总量控制上按照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的原则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双向调控,而且从结构上对不同行业和产业、不同的地域和主体功能区,调整土地供给,确定用地规划”。④土地利用规划法律制度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客体,规定规划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宏观调控法律规范。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划的依据为县乡两级土地利用规划与专项土地利用规划,如乡镇建设规划、农民宅基地建设规划。与其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较,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在资源的宏观调控上具有突出的特点:第一,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集中在地域性的经济资源结构调整。

地方政府由于承担着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能,公权力决策行为对规划的编制、决策和实施影响明显。在《城乡规划法》出台之后,集体建设用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一同并人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按照地方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来协调土地利用政策和资源分配的布局,有效地整合了资源,促进和协调了区域的发展;由于我国正处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以及正处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规划负担的土地结构性供给使命更为凸显。规划将成为地方政府更多地调控土地资源、实现地方政策的工具。第二,集体土地利用规划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与城市规划的产权基础不同,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作用于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的权利结构交错,与城镇国有土地单一的国家所有权、居民与市场主体的使用权结构相比,其规划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规划实施中的利益冲突更为多样化、程度更为激烈,规制的实施法律保障的制度需求更为强烈。第三,耕地保护与土地用途管制体现了集体建设用地规划规范的双重功能。

除了保证公益事业用地的公共用品供给功能之外,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的外延功能是与农地划定法定界限,优先保证农业用地不受建设用地的侵蚀。农地能够为社会提供的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收益,是公共利益,必须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加以确认和保障。前苏联乌克兰经济研究院所着的《农业中的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利用的经济问题》一书指出,现代农业立法规定农业土地利用的优先原则,首先是要保证农业有足够的土地,任何生产领域要解决任何土地利用问题,都需要优先保证农业的利益。@着名资源经济学家周城认为:“即使产业结构的转变使得一些农地变为非农的建设用地不可避免,但是从整体上看,其前提依然是优先满足农业必要土地的需求,然后用剩余农地发展非农产业。”@(二)按照宏观调控法的制度要素补充规划的控制方式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的宏观调控法律属性,要求匹配适应性的法律制度,改变现行地方规章中行政法抑或民法调整规划关系的思维定势,通过配置经济法律规范来优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控制机制。

一是按照社会本位原则,厘定规划的主体。按照经济法的社会公共利益原则,构造非政府的社会主体独立的规划决策者地位。经济法以社会本位为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宏观调控法的基本任务。社会本位原则要求政府干预经济关系时,保持自身的公共利益代表者的主体适格,在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冲突中,独立于各方的利益纠葛,将公共利益的内涵、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植入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制度工具之中。因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是特殊的政治决策过程,政治决策的实质是利益的博弈。而保证土地利用规划公平性的最大障碍当属社会中的“权力”,“持有权力者(政治意义的、经济意义的)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影响,他们可能置规划师的建议于不顾,或者索性胁迫规划师做其利益的代言人,在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时这种压力更为显见0”@基于集体建设用地规划主体的利益非中性,实现规划的有效控制必须将政府从规划主体转变为规制主体。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的规划类型是县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属于上一级宏观规划之下的执行性规划,其编制主体是同一级地方政府,规划编制之后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级人民政府授权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批准。集体建设用地利用规划效力受到削弱的重要原因是:其一,上级规划审批机关在对下级的规划审批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有效地监督规划的公平性,规划的编制者在规划的决策中发挥着主导地位。其二,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关系中不具备中立的法律地位,无法完成社会公共利益代言者的角色。

例如,规划目标应是长远的、可持续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建设用地涉及的政策中则更多是由政府认定的目标,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因此,立法必须强化规划决策者的独立法律地位。

从域外经验来看,土地利用规划不是由政府而是由非政府组织决策的。在西方国家,独立于行政部门的城市规划委员会是规划决策的普遍形式,是代表公民利益的非政府组织,比如,在美国,各州市镇设立的城市规划委员会,承担规划的编制和决策职责,享有规划的确定权;@规划委员会通过独立性的制度安排,保持了规划决策的中立性。比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实行委员利益申报制度,此外立法还规定了违反回避制度的责任,即委员应回避而未回避时,委员会所做出的规划决定可能要承担被废止的风险。④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地级市都已经设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县一级的地方性规划中还没有该类机构。但是,我国的规划委员会与西方的规划委员会名同实异,学者将其分为四个类别:第一类是顾问咨询型。第二类是管理协调型,即规划委员会在具备部分管理职能之外还具备协调、仲裁的职能。第三类是管理决策型,即规划委员会依据地方法规所具有的行政职能,除对须由上级报批的规划具有报批前的审议职能之外,还对规划事务具有明确的审批职责。第四类是中间程序控制型,即将规划委员会设计为规划审批的前置程序制度,规划委员会的权利介于管理协调型委员会与管理决策型委员会之间。④《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未经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同级人民政府不予批准。”

对于规划决策主体的选择,有学者认为,在国家法律尚没有修改之前,将规划权交给规划委员会,并设计成独立的管理决策型规划主体,在法理上是否站得住脚是值得商榷的。⑤还有学者认为,规划委员会应介于管理协调型委员会与管理决策型委员会之间,应选用广东省的做法,授予规划委员会对规划必经程序的否决权,防止与上位法相冲突。@笔者认为,现行规划委员会的研究主要适用于城市规划过程,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对土地利用制度的创新与探索采用了宽容的态度,并且基于集体经济组织产权长期受到地方政府公权力的影响和侵蚀,在县乡一级设置独立决策的管理型规划委员会制度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二是吸收各种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形成遵守规划的内在激励。

宏观调控法的特点是通过激励机制,利用利益媒介,间接地促导市场主体的行为符合国家调控政策。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土地用途的限定,对土地权利主体的未来和现实的土地用途转换和利用选择加以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规划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利益冲突,土地上承载的利益关系因农民集体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乡镇企业与公益设施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上的开发建设主体等多重权利交织而多样化。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上只有吸收各种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才能形成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在激励,补充规划外在的行政命令性控制的不足,增加规划义务主体对规划的认同,提升履行义务的自律。对此,加拿大公共政策学研究学者迈克尔·豪利特提出了按照国家干预的程度选择政策工具时应重点考虑的两个维度,即信息维度和群体维度。固首先,强化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的信息供给有利于保障土地权利人的财产权益。在规划不公开、信息滞后的情况下,往往由于对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政策反应能力差,土地权利人承担了土地利用规划的不利后果。如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未来规划对农民和农业投入的影响。其次,参与程序通过吸收土地权利人的利益诉求,将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各种利益内化于规划之中,“有利于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在全社会一致赞同的基础上的集体行动。”④第一,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公民的信息公开请求权和信息利益实现的具体制度。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之后,为了使土地利用人为未来规划义务的履行和土地利用行为做出预期,应在规划实施前有权获得土地利用规划的信息。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普遍的,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具体的规划行政主管机构按照规划的技术条件和信息供给方式公开信息,因此,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需要专门的信息公开制度。

但是,在16个地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规章中,均没有土地利用规划的信息公开制度,政府规划信息公开的积极义务履行没有具体化为强制的义务,甚至会利用规划的封闭性,出现更多的擅自变更规划、规避规划的机会主义。在规划的相对人一方,《城乡规划法》出台之前,虽然《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乡村规划做出了概括的规范,“但村庄的规划管理仍然薄弱,有的村庄没有规划,无序建设。”@《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由于农村集体对规划制订和参与的能力相当有限,因而该项规定在现实中的执行效果不佳,村民无法获得规划的决策信息;同时,该条例没有赋予相对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之后的信息公开请求权。规定相对人信息公开请求权的意义在于:(1)便于规划义务的认知。公开规划行为的法律性质可以推定为政府对土地使用人空间利用行为的干预权力和相对人实施规划的法定义务。(2)便于相对人对地方政府维持规划的情况加以监督。

土地利用规划的信息公开制度应包括:(1)政府规划主管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立法应规定,土地利用规划已经批准的,人民政府应责令规划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开;为了使规划法律内容便于公众知悉,应当公开规划编制的依据、规划执行的时限、管理部门、法律责任。考虑到农民的规划意识薄弱及法律知识、规划技术知识的欠缺,立法应规定建议性规范,指导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对规划进行必要的宣传和解释。(2)公民获取规划信息的请求权。土地利用规划批准之后,公民向规划行政主管机关请求公开规划信息的,行政机关不得以国家秘密为由,阻止公民信息利益的实现,并要为公民规划信息的获得提供经济上的便捷条件。(3)根据信赖利益原则,规划变更的信息也适用政府规划信息公开的义务性规定,并应保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

第二,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参与制度。公众的参与制度对于建构土地利用规划的利益表达与沟通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首先,在民主社会,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绝不是利用政府的权威发生公信力,“土地利用规划成为政府行为是长期不断适应特定政治制度的结果,它本身的存在是现行政治制度在地域空间与土地利用领域的衍生,这个过程并非基于规划的核心价值自动地实现,而是寄附于社会系统中某些组织、集团、甚至一些个人倡导的旨在为自身谋取政治利益的运动。”⑦其次,土地利用规划的参与行为有利于政府与相对人在强弱悬殊的利益对比中,使弱势的相对人得到合理的利益关照。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中,政府居于调动土地资源的优势地位,相对人则处于弱势地位。对农民来说,其替代就业的能力低下,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可能使受规划影响的他们变得更弱。参与程序有利于增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意识、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利益诉求机制使决策者在规划中体恤相对人在规划实施中的牺牲,保证规划在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合理需求之间做出协调,保证规划的公平性。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公众参与制是现代民主国家公共决策的制度惯例。在现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各地规章均没有涉及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制度。在《城乡规划法》出台前,许多地区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制定了本地区的实施办法,其中涉及到一些简单的规划参与程序的规定,例如《河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1994年5月生效,现已失效)第14条规定:“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集镇建设规划,应当征求土地、水利和林业等有关部门的意见,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后,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村庄建设规划,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城乡规划法》关于规划的公众参与仅涉及到两个条款,其中第l6规定,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第l8条规定,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划编制尊重村民意愿的规定,不仅因过于原则而变成了倡导性的条款,而且村民参与的主体范围过于狭窄,无法涵盖土地利用规划的多方利益主体;镇一级的规划编制中人民代表审议的程序,难以顺应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序的博弈要求。显然,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意识还没有形成立法思维。确立规划的公正程序理念,进而建立包括相关行政主体之外多方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制度,是完善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制度的当务之急。建议各地在制定地方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时,将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的程序加以制度化。

第三,强化规划的政府干预。日本学者金泽良雄将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分为国家权力的强制调整和非权力调整。@我国学者也认为国家公权力介入是经济法作用经济关系的方式之一,并且按照公权力行使方式的不同,分为指导性调整方式和指令性调整方式。@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拘束性性质,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适应于公权力的指令性调整方式,因此,强化规划行政主体的干预是必要的。

计划经济范文篇8

内容提要]200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良好的增长势头一度让政府欣慰不已,然而,这种增长依然像1997年那样是在危机边缘上的增长。目前普京总统除了面临国防开支、内外债务、社会支出、企业结构改革、改善恶劣的投资环境和克服日益加剧的人口危机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之外,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讲,以前的某种路线和政策仍在起作用,还在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尽管俄政府已经对当前的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但却不可能在短期内克服危机,要保持持续增长并不容易。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位总统曾把西方发达国家当成改革的榜样,主观上认为这种过渡比较简单,俄罗斯在摧垮了旧制度的同时并未找到一种建立全新制度的力量和方式,导致了改革的混乱和经济的无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俄罗斯数百万公民的福利及全世界所有国家人民的和平与安全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增长;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

在21世纪的今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模式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近10年来动荡不安的俄罗斯及其经济改革一直是世人关注的对象。叶利钦时代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生机,“休克疗法”加剧了生产滑坡在俄罗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卢布的不断贬值使人们对于俄罗斯前途充满忧虑。俄罗斯转轨的路径失误在于其试图要在一种能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的制度环境和法制基础还未建立起来之前,便寄希望于市场经济模式能够自动更正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和陈旧的企业经营机制,藉此来改变国家在经济中的绝对垄断地位,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但结果却造成了体制的真空状态,给企业生产结构的转换乃至运行能力的提高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今,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普京总统身上,希望他能带领俄罗斯走出经济衰退的泥潭。

一、经济持续增长将受制于“诸多因素”,面临严峻挑战

2001年1~5月,俄罗斯各经济部门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共同发展趋势,工农业生产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4%和1.2%,进出口稳步增长,居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2001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5.2%。经济的好转让俄罗斯政府欣慰不已,俄联邦政府很有信心地预测,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其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今后3~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到5%~8%,俄罗斯将建成真正的市场经济体系,达到强国富民的宏愿。

诚然,2000年初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形势逐渐开始好转,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实现了高速跳跃式的增长,即在1999年增长3.2%的基础上又增长了7.5%。工矿业生产增长约9%,是过去30年(包括前苏联时期)的最高纪录;钢铁工业的增长率为17.9%;机械和金属加工业的增长率为17.5%;化学和石化工业的增长率为15%;木材和木材加工业的增长率为13.2%;有色金属的增长率为11.5%;食品工业的增长率创下了9.1%的纪录。总之,俄罗斯曾一度动荡的政局出现较长时期的稳定,国内经济呈持续增长趋势,整个社会环境得到改善,油价飞涨也充实了国库,国家杜马通过了以自由经济改革为基础的税收法案。

尽管如此,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由于良好的对外经济形势造成的,这种增长就像1997年那样是在危机边缘上的增长,俄罗斯仍然生活在日益加剧的经济落后条件之下。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许多难题和严峻的挑战,要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不容易。首先,俄罗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发生过大幅的波动,其中1981~1985年和1986~1990年分别为该期间的平均增长率。生产急剧下降,财源枯竭,财政金融体系接近崩溃,国家曾一度被巨额的预算赤字、三角债、偷漏税、外汇市场严重动荡、经济美元化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今天的俄罗斯用于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仍旧极其不足,尤其是对以前诸多年代所积累的各种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克服,这些都在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增长,尽管俄政府目前已经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还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克服危机和推进经济快速高质量地增长。其次,早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位总统的领导下,俄罗斯曾经为了实现向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过渡作出了努力,这两位领导人都力图把西方发达国家当成改革的榜样,并且主观上认为这种过渡比较简单,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然而,这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讲,以前的某种路线和政策仍在起作用,还在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如果说要使用过去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借此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经济难题也是不太可能的。摆在普京总统面前的依旧是诸如国防开支匮乏、内外债务增加、政府预算赤字、社会支出负担、企业结构改革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投资气候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过去几个月的经济指数有恶化的趋势,可见,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原材料、石油、天然气的行情。在今后的5年内,俄罗斯将会遇到3个比较严重的危机:一是2003年的债务危机,到那时需要还本付息的外债金额将增加60%;二是2004~2005年的投资危机,到那时设备将严重老化,电力部门的设备将无法继续使用;三是2005年前后的能源危机,资源的耗尽将引起“天然气”中断。

二、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分析

总体看来,阻碍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俄罗斯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问题

目前俄罗斯国民经济美元化和资本外流的现象正在进一步加深,国家的债务危机和预算赤字十分严重,老百姓在生活上的贫困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2001年1月俄罗斯人均收入为1975.6卢布,比2000年12月下降了36.5%。2000年4季度时,俄罗斯人均收入低于规定的最低生活费标准的人数达3920万,占俄罗斯总人口的26.9%。如果按汇率计算,俄罗斯日前的年度消费预算大约为250亿美元,这同美国纽约州的预算差不多;如果按消费者物价指数计算,那么250亿美元则是3个纽约州的预算。通常国家的债务往往不是按照消费者物价指数来支付,而是按照现行汇率来计算。俄联邦政府债务负担在今后几年内将非常沉重,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统计的官方数字,俄罗斯政府的外债大约为2000亿美元。尽管俄罗斯政府同伦敦俱乐部签署了部分(120亿美元)注销苏联遗留下来的债务的协定,加之在2000年初,俄罗斯政府偿还了一部分美元债务,俄联邦政府目前的外债仍是联邦全年度预算的6~7倍左右;虽然外债总额有所减少,但还债前景并不明朗。据统计,未来10年,俄罗斯每年要偿还130亿~190亿美元的外债,远远超出了俄罗斯的财政支出能力,由此可见,解决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关键。到2003年时,俄罗斯将面临新一轮还债高峰,届时外债偿还支出将占财政收入的一半,因此,如何缓解沉重的外债压力是对政府不小的考验。

另外,俄罗斯目前另一个较大的预算开支是军费。俄罗斯军队目前处于一种十分艰难的境地,政府很难削减军费开支,即使保住当前的状况也属不易,国家尤其需要花费精力在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之间合理地分配资金。此外,在社会开支方面的预算,俄政府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没有什么很大的进展,居民的退休金和工资也常有拖欠的现象。相比之下,在那些不是由国家而是由退休基金(按积蓄制度积累起来的)支付退休金的国家里,居民所拿到的退休金的数额要多得多,而且不会拖欠。俄罗斯要过渡到这种制度,还需很长时间。

(二)企业改革仍旧步履维艰

早在1992年12月29日,随着《俄罗斯联邦国有及市有企业私有化纲要基本原则》的颁布,俄政府对大部分国有财产实行了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拍卖,决定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造成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混合经济。一时间,在俄罗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私有化运动,然而事实上,私有化在客观上受制于经济动荡、法制不健全和政局不稳等因素,它并没能达到促进企业改革和增加生产的目的。相反,私有化因政局动荡和政府职能弱化而导致的贪污、受贿、化公为私、诈骗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私有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犯罪,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社会逆反心理,很多百姓怨声载道,私有化对俄罗斯经济进程带来的负面效果远远大于积极的影响。

回顾以往几年俄罗斯私有化运动的进程,可以看到,在俄罗斯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快速的大批私有化并没有带来改革者原先所期望的企业重组,生产和投资反而倒退到极低的水平,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供销关系得以沿袭保留,私有化没有给企业带来生机,相反却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改革者们原本希望通过企业私有化的方式重新分配生产资料的“产权”,以便刺激生产和积累资本,实施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创新,但是,俄罗斯的私有化却导致了低效的所有权关系。“产权”的最优分配并没有带来合理的刺激机制,尤其是,企业的所有者疏忽了对管理层的监督,一旦企业在竞争中失败,那么这个企业就会被竞争对手接管或破产倒闭。通常条件下,如果在企业内部有了最优所有权结构,那么企业最终会拥有“最好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而私有化之后的俄罗斯企业却受到“不完善”的企业监管的主宰,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在俄罗斯企业中所实施的这种“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分配”几乎不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在企业外部实现合理的竞争机制。

俄罗斯的企业在经历了1992年底开始的小私有化、大私有化(证券私有化和现金私有化)之后,如今,私有化在俄罗斯国内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俄罗斯政府打算在最近3年内完成2.2万家企业的私有化。在2001年上半年就要出售由国家控股的19家大型企业的股份,其中包括几家大型国有煤矿和石油天然气公司。例如政府将分别卖掉库兹巴斯煤矿和哈卡斯煤矿的79.73%和43%的股份;卖掉奥伦堡油气勘探公司、下瓦尔托夫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和斯拉夫石油一梅杰恩油气勘探联合公司的15.5%、4.73%和3.28%的股份。此外,政府还准备出售莫斯科河运公司21.3%、科夫托尔铁矿24.8%、米哈依洛夫铁矿4.94%、盖斯基铜矿10%、南乌拉尔镍矿23.35%、新库兹涅次克炼铝厂14%、俄罗斯国家保险公司49%的股份。此外,俄罗斯联邦财产基金会还准备在2001年内向政府提出要进行私有化改革的另外700家企业的名单,并准备向政府提供相关企业的详细资料,这是普京上台以来采取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举措。

与以往私有化不同的是,国家在对这些企业进行拍卖时,俄罗斯国有资产部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调查,提出私有化协议,并对出售企业的理由和时间进行论证。俄罗斯政府此次拍卖的公司均不是国家明令禁止拍卖的“超级企业”,为防止失去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超大型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俄政府在2001年财政预算案第100条中对可进行私有化改革的企业进行了限制,即凡法定资金超过限制数额的超级企业都将被禁止拍卖。尽管如此,由于有了第一次私有化的教训,俄罗斯百姓对“私有化”仍旧是谈虎色变;同时,俄私有化部门正准备说服杜马议员解除私有化拍卖的禁令,让更多的大企业迈入私有化行列,使得人们更加担心私有化有可能会再次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

如今,俄罗斯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再像往年那样是充实预算收入,而是重组经济,但重组的主要负担首先来自国有企业,尽管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有些方面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第一次私有化浪潮不同,此次私有化的规模虽然小于上次,但其影响不可低估。俄罗斯通过先时的私有化对多数工业和自然资源进行了拍卖,但是国家在过去5年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却是明显下降了,私有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建立合理的所有权结构,防止再次出现以新的同样不良的所有权结构取代旧的不良所有权结构。建立高效的所有权结构比不惜代价的快速私有化更为重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未来几年在册失业人数将急剧增加,暂时还无法评判这种现象会有多严重,对社会的危害会有多大,因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现在就已经过着相当困难的生活。俄罗斯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目前整个俄罗斯大约有1000万失业人口,比2000年同期上升28.9%,同时,实际收入水平也大幅下降,这种局面造成消费市场继续低迷。而对于为数众多的俄罗斯企业来讲,目前需要的是:

(1)政府制定有益于企业参与竞争的政策,拆除垄断,通过促进新企业的建立来保障局外人参与竞争;

(2)制定合理的社会福利政策,把企业从社会福利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3)制定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稳定物价和保障货币供应及流动资金,建立功能正常的银行体系,以不是过高的实际利率来为企业提供贷款等等。

国际上的一家著名咨询公司曾断言,俄罗斯的企业如若能够成功地进行结构改革,俄罗斯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将长期保持递增8%,这会使国家在几十年内发生重大变化。毫无疑问,在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中,企业改革对于恢复经济增长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然而,俄罗斯长期关闭的亏损企业占国内工业企业总数的1/4,其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需求,如果指望这类企业来为居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显然不现实。俄罗斯的许多大中型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在自由市场条件下生存的能力,它们负债太重,效率太低,但对于它们所在的地区和城市来说,它们又是维持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劳工就业所必不可少的,地区政府不敢也不肯让它们破产倒闭。俄罗斯国内的另外一部分工农业企业的亏损面也很大,预算拨款、财税和企业资金结算拖欠极为严重,这就给企业造成了资金短缺、生产设备陈旧、生产性投资不足等问题。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普京总统对税制进行改革后,银行系统的种种问题也亟待联邦政府解决,因为没有银行的支持,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俄罗斯现有1300家银行,但大多数都面临破产,如何对这些银行进行合并重组将是一个十分困难和敏感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大多数赢利的企业都已经被私有化,而国家手里剩下的都是些

亏损企业,很少有人愿意买这种企业的股票。私有化部门没有能力对这么多亏损的企业进行有效管理。199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在起作用,大部分企业的亏损因素也阻碍了企业改革的进程,加之国家总是在无休止地变换规则,企业改革的所有制关系还不十分稳定,相互之间矛盾的法律,这一切都无助于俄罗斯国内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资本外逃无以支撑经济增长

俄罗斯的经济正在逐步复苏,然而其富豪阶层也正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的资金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美国的财政部曾经做过这样一个估计,俄罗斯人手中持有约600亿美元的现金,几乎与美国人的现金持有量相等。目前这些现金大部分以各种各样的途径流入了更具吸引力的市场,除了塞浦路斯和Cayman岛等传统避风港之外,一些西方银行也成为这些俄罗斯外汇的藏身之所。美国通用会计师事务所最近发表报告称,过去10年间俄罗斯人从纽约花旗银行转出的外汇资金总额达到7.5亿美元,花旗银行承认对此监管不力,未能给予合理的监控,也是因为当时的标准与今天不同。又如,2000年俄罗斯的贸易顺差有600亿美元,然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只增长了160亿美元,加上用于偿付外债的110亿美元,还有330亿美元不知所踪。这笔外汇的一部分变成了外币储蓄或是海外投资,还有一部分就作为现金被俄罗斯人直接持有。

根据保守的估计,过去10年,俄罗斯外逃的资本已有1000亿美元之巨。而根据一份由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西安大略大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仅在1992和1993年的两年间,俄罗斯就有700多亿美元不翼而飞,在1994—1998年间,俄罗斯资本外逃的总数超过了1400亿美元。2000年俄罗斯资本外逃数额是115.23亿美元,2001年在此基础又略微降低。资本外逃数额中的一半是合法流出的,或许更确切些,不是法律允许而是由法律疏漏所造成的。莫斯科一家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罗兰·纳许说:“这是一片灰色的区域,大部分的资本外逃违背了法律精神,但并没有违反法律本身。如果你想进口酒,那你最好在报关的时候报成是免税的婴儿食品,再贿赂一下海关官员,那么统计数据上就会显示出便宜的价格,而非昂贵的酒品。”俄罗斯大部分的进口物资一般都与所申报的品名不符,资本外逃现象仍在继续。

面对如此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政府的责任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条件使企业家们在国内的投资比运出国更有利、更可靠。一旦俄罗斯国内形成了能够对投资者有充分保障的投资环境,则不论是本国投资者还是外国投资者都会蜂拥而至。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降低税收政策等等)需要资金,要得到资金支持又必须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基础,而要形成这种良性循环,则需要国家充分发挥经济杠杆、法律杠杆和行政杠杆的作用来调节。

(四)恶劣的投资环境将外国投资挡在门外

对于目前正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的俄罗斯经济来说,外国直接投资者的经验和资本或许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俄罗斯目前的法制不够完善,管理体制十分落后,官僚主义作风和国家保护主义盛行以及俄罗斯不合理的税收体制,迫使外国投资者在对俄罗斯进行投资时仍然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此外,许多外国投资者在过去都有过痛苦的投资经验和在文化背景上的强烈反差,他们不愿意在长期项目上将大笔资金投到俄罗斯这个市场上。俄罗斯人往往会以怀疑或者敌视的目光看待外国人及其投资者,大部分在俄罗斯的投资者被当成犯罪团伙,或者成为政治家试图攻击的目标。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乔尔·赫尔曼这样认为,“这种敌视态度是因为对资产与合同应具有的效力缺乏尊重,也是对少数持股人的作用缺乏尊重的结果,这仍然是能否吸引更多投资者到俄罗斯的主要障碍。”

俄罗斯已经被列入经营环境最差的国家行列。根据官方统计的数字,1998年在俄罗斯全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只有32亿美元,比1997年的高峰时期有所下降;1999年为42亿美元,2000年外国投资总额达到了109.58亿美元,虽然同前一年相比,增长了160.9%,但是平均到每人头上则只有74.04美元,2001年俄罗斯的外资总额接近100亿美元。这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同其他的东欧国家相比,俄罗斯吸引外资额的数目少得可怜。据美俄企业家理事会说,大多数公司认为普京的改革计划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他们在重返俄罗斯之前都在采取观望的态度。

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仍旧是阻碍外国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俄罗斯全国有4万家公司和银行被黑手党控制,这些不法分子与大大小小的官僚相互勾结,偷逃税款,牟取暴利。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金融寡头们争相控制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斗得你死我活,俄联邦领导层内部也并非一片净土,前总统叶利钦的家庭成员也曾卷入了纽约洗钱案,等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如果不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惩治政府内的腐败分子,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就得不到改善,俄罗斯经济就无法得到必要的资金。俄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彻底摧毁俄罗斯经济社会核心中的腐败,使税收系统合理化,大大削减政府支出,否则,改革注定会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休克状态。俄罗斯最需要的是一种有竞争力的、有效益的、能维护社会公正的、能保证政治稳定的经济体制,而为了改善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必须实施减轻税赋、整顿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建立法律保障等措施。

(五)人口数量剧减令经济雪上加霜

俄罗斯联邦已深深陷入近百年来的第四次人口危机。前三次均同战争、饥饿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次却发生在和平时期。人口锐减可以说是目前阻碍俄罗斯国家强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尖锐的问题之一。根据近10年来俄罗斯的人口变化趋势,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人口的出生率在全世界是最低的,种群退化现象十分严重,死亡率大大高于出生率。

1999年,俄罗斯出生人口只有121.58万人,但死亡人口却高达214.03万。俄罗斯人口自苏联解体之后已下降了330万,截止到2000年10月1日,俄罗斯的人口为1.45亿。2000年度的头9个月人口就下降了55万人。2001年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又减少了95.8万人。在未来的15年内,俄罗斯人口将下降1100万,如果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一直保持目前水平,到2050年俄罗斯人口将下降到1.16亿。

莫斯科大学教授、著名的人口学家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断言:“如果俄罗斯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的问题得不到重视,俄罗斯民族将在21世纪末从地球上消失,长此以往,俄罗斯的经济和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的确,在俄罗斯人口结构中,老年人比例日趋增多,青壮年劳动力则日显紧缺,让俄罗斯政府引以为荣的俄罗斯辽阔疆域将会开始没有那么多人去开发和居住,荒原依旧荒芜,国家的安全将有可能失去保障。导致俄罗斯人口萎缩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外来移民(主要来自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人数减少和出国潮汹涌澎湃、因生活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而引发的各种传染病使大量俄罗斯人丧命、酒精使大量俄罗斯男子命归黄泉、俄罗斯人的自

杀率越来越高等等。

计划经济范文篇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抑制市场的弱点,弥补市场的不足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弊病就是集中过多、信息不灵、活力不强,而市场对经济信号的反应却是灵敏迅速的,并且能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杠杆,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正因为如此,我国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就没有短处、计划就没有长处了呢?不是的。

1992年6月9日,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市场也有其自身的明显弱点和局限性。例如,市场不可能自动地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稳定和平衡;市场难以对相当一部分公共设施和消费进行调节;在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环节,市场调节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社会目标;在一些垄断性行业和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市场调节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计划调节的优势,来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和消极作用,把宏观经济的平衡搞好,以保证整个经济全面发展。”他还提出,“在那些市场调节力所不及的若干环节中,也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同时,还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调节,防止两极分化。”(《文选》第1卷第201页)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同志就正确处理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要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如此便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消极一面,这种弱点和不足必须靠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加以弥补和克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59页)在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他还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主要特征之一。这说明,我们把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等于说市场就是万能的,也不是说计划就一无是处。相反,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反应灵敏的优点的同时,通过包括一定的计划调节在内的宏观调控来抑制和弥补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与局限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调控不完全是一回事

同志指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都已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了,都是由政府程度不同地调控经济的发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0―91页)“到了二次大战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计划。”因此,“不能把有计划只看成是社会主义独具的特征”(同上,第3页)。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改革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但不是不要计划,就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也都很重视计划的作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有必要和可能正确运用必要的计划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下和资本主义制度下运用计划手段的范围和形式是会有些区别的,如同运用市场手段的范围和形式也是会有些区别的一样。”“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调控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同上,第31、3、159页)这就告诉我们,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调节、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调节、宏观调控,无论在目的、范围、形式上还是在实施的有效性上,都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文选》第1卷第227页)“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页)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把“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当成自己的重要目标。(《文选》第1卷第441、227页)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因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可能和条件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如同志所说:“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追求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更要对贫困地区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66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文选》第1卷第467页)

其次,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与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与建国之初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相对贫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的第100位以后。因此,从总体上讲,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并将长期是发展中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和它们既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也没有并驾齐驱。这些都决定了宏观调控对于我们比对于它们更加重要。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特别是我们没有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我们的国情和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国家宏观调控。”(《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8页)“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文选》第1卷第467页)

再次,经济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西方发达国家更需要宏观调控,而且调控的范围、形式也不尽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志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有体制的一些弊端没有消除,新体制尚未形成,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然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要从总体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8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应注意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我们也应注意认真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在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同志在解释为什么会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三种提法中,选择后者作为新经济体制的提法时说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这在人们的脑子里和认识上一直是清楚的,不会因为提法中不出现‘有计划’三个字,就发生是不是取消了计划性的疑问。”(《文选》第1卷第202页)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又指出:“原有经济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同上,第212页)过了两年,他进一步指出:“对计划经济体制曾经起过的历史作用,我们是充分肯定的。从历史进程看,苏联能够对付并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同他们通过计划经济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说,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那种历史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还是有其必要的。我们建国初期的历史也说明了计划经济曾经起过重要作用……我们既不能抱着过去的计划体制不放,看不到它的弊病和改革的必要性,也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应在总结我们搞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开拓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使这种新的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204页)这些论断告诉我们,计划经济与经济计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但没有取消经济的计划性。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搞经济计划的一些有益经验,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继承、所借鉴。

计划经济范文篇1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抑制市场的弱点,弥补市场的不足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弊病就是集中过多、信息不灵、活力不强,而市场对经济信号的反应却是灵敏迅速的,并且能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杠杆,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正因为如此,我国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就没有短处、计划就没有长处了呢?不是的。

1992年6月9日,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市场也有其自身的明显弱点和局限性。例如,市场不可能自动地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稳定和平衡;市场难以对相当一部分公共设施和消费进行调节;在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环节,市场调节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社会目标;在一些垄断性行业和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市场调节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计划调节的优势,来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和消极作用,把宏观经济的平衡搞好,以保证整个经济全面发展。”他还提出,“在那些市场调节力所不及的若干环节中,也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同时,还必须利用计划手段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调节,防止两极分化。”(《文选》第1卷第201页)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同志就正确处理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要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如此便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消极一面,这种弱点和不足必须靠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加以弥补和克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59页)在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他还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主要特征之一。这说明,我们把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等于说市场就是万能的,也不是说计划就一无是处。相反,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反应灵敏的优点的同时,通过包括一定的计划调节在内的宏观调控来抑制和弥补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与局限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调控不完全是一回事

同志指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都已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了,都是由政府程度不同地调控经济的发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0―91页)“到了二次大战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计划。”因此,“不能把有计划只看成是社会主义独具的特征”(同上,第3页)。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改革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但不是不要计划,就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也都很重视计划的作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有必要和可能正确运用必要的计划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下和资本主义制度下运用计划手段的范围和形式是会有些区别的,如同运用市场手段的范围和形式也是会有些区别的一样。”“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调控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同上,第31、3、159页)这就告诉我们,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调节、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调节、宏观调控,无论在目的、范围、形式上还是在实施的有效性上,都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文选》第1卷第227页)“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页)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把“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当成自己的重要目标。(《文选》第1卷第441、227页)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因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可能和条件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如同志所说:“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追求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更要对贫困地区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66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文选》第1卷第467页)

其次,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与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与建国之初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相对贫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的第100位以后。因此,从总体上讲,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并将长期是发展中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和它们既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也没有并驾齐驱。这些都决定了宏观调控对于我们比对于它们更加重要。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特别是我们没有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我们的国情和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国家宏观调控。”(《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8页)“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文选》第1卷第467页)

再次,经济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西方发达国家更需要宏观调控,而且调控的范围、形式也不尽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志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有体制的一些弊端没有消除,新体制尚未形成,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然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要从总体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8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应注意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我们也应注意认真总结和汲取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在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同志在解释为什么会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三种提法中,选择后者作为新经济体制的提法时说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这在人们的脑子里和认识上一直是清楚的,不会因为提法中不出现‘有计划’三个字,就发生是不是取消了计划性的疑问。”(《文选》第1卷第202页)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又指出:“原有经济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同上,第212页)过了两年,他进一步指出:“对计划经济体制曾经起过的历史作用,我们是充分肯定的。从历史进程看,苏联能够对付并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同他们通过计划经济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分不开的。这就是说,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那种历史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还是有其必要的。我们建国初期的历史也说明了计划经济曾经起过重要作用……我们既不能抱着过去的计划体制不放,看不到它的弊病和改革的必要性,也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而应在总结我们搞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开拓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使这种新的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3―204页)这些论断告诉我们,计划经济与经济计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但没有取消经济的计划性。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搞经济计划的一些有益经验,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继承、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