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2:33:34

机关后勤

机关后勤范文篇1

机关后勤工作纷繁复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机关后勤职能进一步扩展,对机关后勤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林业“十一五”规划乃至年远景目标的实现,使机关一线人员能够安心工作,后勤部门要积极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最大限度解除机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思考有三

一、不断促进机关后勤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转变。

一是抓观念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后勤部门的天职,是立院之本,管理是成事之基,是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手段。要把职责定位为“服务”,以服务为宗旨,谋划和开展好各项工作。我们在工作思路上提出了“四句话,八个字”:牢记一个宗旨—服务,抓住一个根本—管理,明确一个方向—创新,坚持一个作风—务实。在具体工作目标任务上提出:一是强化服务,要求员工在“钻”、“勤”、“优”上下功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其次是在提高服务的同时,节支增收。强化成本管理,加强经营管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是抓素质培养,提高整体形象。“十一五”期间要开展全员素质建设,通过组织学习、岗位培训、查岗教育等形式和措施,加强对员工的学习和教育,转变思想、工作作风,提高后勤队伍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大院巡查是个好办法,针对后勤岗位多,人员多的特点,组织人员在同一时间分批对各个岗位进行巡查,查人员是否在岗,查在岗工作情况,态度是否热情、服务是否到位等,并对查岗情况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教育。

三是抓制度建设,促进规范运转。在抓基础建设、建章立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做到按规章办事,按工作程序办事,按职责要求办事,优质高效地做好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工作。

二、不断创新机关后勤工作思路

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机关后勤工作如何与时俱进,用什么办法提升后勤服务,关键在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围绕工作重点,积极从抓卫生、绿化、空调等服务窗口的“点创新”,延伸到抓后勤服务队伍的“线创新”,从而实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满意率的“面创新”。不能“只算经济帐,不算政治帐”,改变以往一味“把家”,不能亏本的思想和做法。在绿化上要增加鲜花数量,不断变化鲜花、灌木色块的造型,形成不断变化的复杂的几何造型,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在卫生方面,要从保卫生方面下功夫,全民爱卫生不留“死角”。在后勤服务队伍的建设上,要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活动,结合日常工作,结合岗位特点分别进行技能操作比赛和业务理论考试,并将结果与员工技术等级评聘挂钩,使之职工队伍精神面貌有一个明显的改观,技术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机关后勤范文篇2

亦是检务改革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检察事务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管理机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和被广泛认可的认识其内涵,把握其特点,分析其现状,探索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对策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对其略陈管见。

一、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深刻内涵

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员、物资、设施,后勤”后方勤务的简称。构成后勤工作的本体;二是补给、运输、维修、其它勤务,构成后勤工作的职能;三是组织、计划、协调、执行、监督,构成后勤工作的过程。管理”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结合以上两个概念我可以得出,后勤管理与后勤工作是不同的后勤管理是用科学的方法、手段,通过有目标的组织协调工作,搞好后勤的各项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一个运作过程。后勤工作是为保证生产、经营、科调和职工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所做的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本体和职能。因此,检察机关后勤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职能运转的基础和保障。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就是一个更科学、更合理地有益于检察事业发展的运作过程

二、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特点

对检察机关行政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是集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为了保证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保障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具体担负着全院的计划、财务、车辆、统计、服装、基建、办公用品、会务、督办、通讯、安全、综治、食堂、卫生、水电、绿化和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的目标考核项目及公共关系等20余项管理、服务职责,

一)综合性。检察机关后勤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有些本身就有检察业务性质。所以说,后勤部门是一个综合性、业务性纷繁、涉及面广的内部管理、保障、服务机构。离开了后勤部门的保障服务工作,检察机关的正常运转是不可想象的离开了后勤管理,后勤工作是无法开展的

运用自己的体能、技术和知识,

二)服务性。就是检察机关后勤工作人员。利用一定的设备和设施,为机关工作者提供的保障形式的服务。检机关后勤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科学地组织后勤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少的人员组合、最短的时间占用、最低的物力消耗和财力支出,最大限度地完成和体现服务性。保障服务性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固有属性和永恒的主题。因此,检察机关的后勤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为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服务。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大”服务:一是为领导服务。后勤部门所处的地位,决定了首先要为领导服务。领导工作到哪里,后勤服务工作范围就要延伸到哪里。二是为干警服务。检察人员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主体,为了让干警们全心身地投入检察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分工协作的前提下,后勤管理部门担负着为全院干警的衣、食、住、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为机关服务。为保障检察工作正常运转,后勤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公、办案条件,美化庭院环境。四是为内部各部门服务。根据检察院各内部机构所从事的职能活动,后勤管理部门往往掌管着全院的财、物,也是确保各业务部门工作正常运行之基础,这就需要后勤管理部门为其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头绪繁多,

三)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后勤管理工作事无巨细。既有人际关系,又有业务关系,还有人与物的关系,而人与物的关系处理不当,又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检察业务所需的交通、通讯、器材装备等物资保障以及全体检察干警的生活样样都要细心考虑周全,精心安排,稍有疏漏,就会影响检察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检察人员办案的情绪。其次是上下左右,纵横交错,涉及面广,既要处理好本院内部各处、室、科、局、队的关系,又要协调好检察院与外部的诸多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工作既是内部保障的基础,又是对外沟通的桥梁,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然而这些被称为小事的工作切不可小看。例如会议会务需要准备会场、抬桌子、搬凳子

四)琐碎性。后勤管理工作常常是从一些不起眼的树枝落叶、芝麻小事做起。如果没有这些不起眼的准备工作,就无法保证大事的顺利进行;每天的迎来送往,电话的接进拨出,再小不过的事,都代表着检察院的文明风貌,若有不慎,将会直接影响上下、内外关系,也会影响到检察形象和生存环境。

三、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现状

主要表现在一是后勤部门设置不合理。基层检察院的后勤管理工作一般由院办公室负责,目前基层检察机关后勤管理不容乐观。基础检察院机构改革后,办公室要对口接受上级检察院计划财务处、政策研究室、办公室的目标任务考评,造成办公室任务过重,压力过大,不仅直接影响了后勤行政管理职能的高效发挥,而且影响了检务后勤保障的优质服务。二是后勤部门人员分配不合理。例如有些基层院后勤人员兼职过多,业务工作综合工作一起抓,起不到服务的实质效果。根据上级检察部门“三大部门”目标任务和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综治、卫生、安全等近20项的单项工作,任务多、项目杂,使许多工作都处于疲于应付状态。还有些基层院领导重业务,轻后勤,人员配置素质失衡,造成能者忙忙碌碌,庸者轻轻松松,不利于后勤部门自身管理和调动积极性,更与后勤人员应具备的办事高效、保障得力、服务优良的素质要求相悖。三是后勤工作管理服务机制不科学,制度不完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倒金字塔机构配置模式造成管理紊乱、制度空悬、服务缩水,办事凭经验,运作靠习惯、工作失范、无序,随意性大等问题,降低了后勤管理的水平,降低了后勤工作的质量。

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总之。还是体制上。眼下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封闭型”存在着小而全”编制模式。管理方法上,采取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法;分配制度上,仍然是铁饭碗”效率上,仍存在低效率等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制约和影响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进而难以适应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对检察事业的要求。

四、对加强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思考

如何加强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深化改革、公正高效、全面加强检察机关业务建设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和强化后勤部门的参谋助手、协调枢纽、管理服务、后勤保障”职能作用,真正实现全面、高效的优质服务,已是一个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改革体制为重点,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一)改革后勤管理体制

体制出效益。因此,国近三十年的改革使我认识到改革是出路。体现改革是提升后勤管理能力的重点。一是将检察机关的后勤行政人员从检察官系列中分离开来,建立检察系统“分类管理”下的独立的司法行政官序列,为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从根本上另辟独立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是从体制上使后勤部门能“容”人,能“留”人。二是将“物质”服务保障业务从原办公室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后勤管理部门。如基层院设置计划财务管理科,专门负责对经费、物质保障、后勤管理工作实施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随着实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基建招投标、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措施的出台,科技强检”战略的实施,检察改革进一步深入,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责也越来越重。基层院设置计划财务装备科,能改变“倒金字塔式”机构设置中“一对四”针鼻”现象,也就是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新时期检察工作提供高效服务保障。三是建立检察后勤职业标准。结合检察业务的特点,构建其后勤职业化规范,应包括职业准入条件(选拔)职业管理制度(考核、培训、升降、奖惩、工资待遇)职业保障规定和职业奉献精神等。建立检察机关后勤保障系统职业标准与检察官职业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检察事业发展对检察后勤保障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检察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已严重滞后于其它行业的改革。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

二)变革后勤服务机制。现阶段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形成了小而全”封闭格局。改革检察服务机制,更新服务理念,提升后勤管理能力的保证。一是要科学规范后勤工作管理职能,将管理职能与服务职务分开,实行行政管理向科学的经济管理,实现由“办后勤”向“管后勤”根本转变。二是要健全完善后勤工作机制,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实现由“封闭后勤”向“开放后勤”根本转变。三是要建立后勤工作保障体系,将以市场为导向,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检察后勤保障体系,使经费的预算、分配、支出、物资的采购、供应、资产的管理、干警的医疗、住房、工伤、养老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会计委派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公务用车、公务旅行、公务接待改革,执行住房、医疗、通信、就餐、交通等货币化,实现由“行政后勤”向“经济后勤”根本转变。后勤管理工作要做到卫生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责任具体化、管理法制化、制度人性化、花样品种多样化、就餐快捷方便化,征求意见经常化,资源配置科学化的十化”要求,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先进的服务机制、优良的服务作风,保障新时期检察业务中心的开展。

然而,

三)着力维护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是信息时代的第一资源。目前检察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具有宏观思维和现代司法理念、政治过硬、思想敏锐、办事干练、廉洁勤政、甘于奉献”高检院要求相关甚远。因此,善待干警、培养干警、提高综合素质是提升后勤管理能力的关键。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拘一格的选拔后勤人员,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合理搭配,分工负责。二是要关心爱护后勤人员。后勤工作的特点注定了后勤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这本身就是对后勤干警思想、心身和家庭的严竣考验。领导干部要加倍地珍惜和爱护后勤人员,从政治、生活、身体、家庭等方面从优待警,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留人”工作,努力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勤保障人才。三是要提高综合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手段,制定和实施近期和长远规划,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参谋助手、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能协调,肯吃苦,洁自身”复合型后勤管理队伍。四是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后勤管理工作是属于承上启下、左右互动的工作性质,这就要求每位工作人员认真、仔细、耐心地做好每件事情,细中求精,精中务实,实中求细,努力养成稳重、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最终达到领导满意,大家满意。

机关后勤范文篇3

院内部机构设置,针对本人工作能力,我竞聘总务入岗位。

一、我于××年调入××任小车司机,××年兼任保卫副科长,在保卫科这段工作中,虽说身兼两职有时工作紧张起来夜以继日,非常欣,由于有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我想做为科室领导、不但要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还要根据科室的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做好与科室相连带相关工作、开拓、延伸以便工作带着科室领导创造性的向前发展。

在任副科长期间,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科室人员素质和责任心放在首位,有时是就事论事,有时防患于未然等方面进行学习有时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收到了明显效果。

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方面的岗位责任制,工作中明确要、严格检查,不放过可能出现的批漏、免除了一些事故的发生。在增强防火意识上下了相当大的功起作用。收效明显、并在科室网页上对安全消防工作做了大量宣传。

为了加大保卫工作力度开展了警发共建活劝,通过和公安机关的联系,收到了实质性的成果,还校园一清洁,同时为了保证师生合法权益,我们建立了申诉制度,成立了申拆办公室并受到了上级有关部们检查后好评和表彰。总之全校师生的安全,学校财产得到保障是我最大的安慰和满足。

二后勤管理社会意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一把提高总务后勤职工的整体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总务后勤管理工作能否适应新时期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总务后勤职工队伍事关重要。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制下服务规范或操作规程。使管理和服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必须强化、检查考核制度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总务也应设立相应的人员采取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监督工作。

第二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结合我院发展建设的实际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处、班、组的工作职责范围和个人岗位责任制,并结合不同的工作岗位社会福利事业和性质,这主要表现为学校后勤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

第三改革效益工资制度,实行有效机制。为了充分调动总务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问题要结合运用经济手段强化管理。要把个人完成任务的质量,数量,效率作为科室和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奖惩分明。

机关后勤范文篇4

一、改革现状

我省省级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于90年代政府机构改革之际。1996年,随着省编办《××省省级机关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省直机关先后成立了14家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机构;2001年,省编办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又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省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使省级机关服务中心增加到了30家。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促进了机关政务与事务分开,行政机关更加精干,政务工作更加突出。而后勤从机关剥离则促进了后勤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机关对后勤服务的满意率不断上升。事实证明,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的。主要表现在:

1.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为机关服务中心的职责更明确、内部分工更细致。总体来看,中心的服务职能一般包括后勤服务工作的组织、规划与协调,机关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及其他办公设施的建设、分配和维修管理,机关车辆、配电、冷暖、电梯、电话等设施的购置、保管、使用和维护,机关财务、财产、物资管理,机关会议室、食堂等服务机构的管理,日常办公设备用品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安全、保卫、消防、接待等工作,以出资者身份经营管理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兴办经济实体等。

2.建立健全了后勤服务保障的制度体系。省财政厅机关服务中心先后制定了30多项规章制度,省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和省教育厅机关服务中心也分别重点完善了六个方面的制度。省广电局则由局党组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该局机关服务中心则制定了《后勤规章制度汇编》。总的来看,制度建设的内容主要涉及车辆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用人制度、定点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

3.部分单位尝试兴办经济实体,开始向市场化迈进。省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该中心先后接手和创办了南戴河日月湖宾馆、固安副食品基地、××优特建材有限公司、内蒙通泰化工有限公司、荣昌工程公司、××交通旅行社等多种经营实体,70%以上的实体实现盈利,有两个项目的年盈利水平则已超过了60万元。

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省级机关后勤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管理上逐步实现了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

由经费划拨向结算制度转变,由物资的分散采购、供应向政府集中采购转变。在服务上,由供给型无偿服务向核算型有偿服务转变,由封闭型单一服务向开放型两面服务转变,由缺乏内在活力和动力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负盈亏转变,从而初步建立了新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省省级部分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机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1.部门领导对后勤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足。往往把后勤改革看作机构改革的附属品,缺乏对后勤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使后勤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由此引发的部分后勤工作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性,成为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考。在改革操作上简单化,造成后勤管理和服务分家后关系不顺,影响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积极性。

3.后勤服务部门“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甚至市场化操作意识淡漠,致使未来发展思路不明确,缺乏改革的信心。

4.后勤服务人员观念上的行政惯性还较强。往往从行政管理的方式角度看问题,学习市场竞争本领主动性不够,致使后勤服务部门的市场化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市场型运作上还缺乏比较成功的战略模式。

5.配套政策的滞后性影响了改革进程。后勤部门在改革中面临着诸如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与机关建立结算制度、国有资产的划拨与占用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但现有政策对此并不明确,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产权、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或可参照的理想方案,从而延缓了服务机构法人主体的落实。

由上可见,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

三、改革步骤

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按兵不动,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改革的进程,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从战略角度分析,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实现体制分开。即将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进行合理分离,根据各自特点和职能要求构筑新的管理和服务体制,使其真正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特别是在服务上要转变观念,根据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福利性、保障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确保机关后勤单位法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组织后勤服务单位的服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发挥市场对机关后勤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二阶段,促进机制转变。主要内容,1、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经费的拨付方式,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2、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服务运行机制,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深化服务部门内部的财务、资产、人员和分配制度改革;3、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服务经营结构,积极拓展服务经营领域,推进服务联合,扩大服务的规模效益;4、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推进后勤服务机构的转制步伐,积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

第三阶段,完善市场条件。培育机关服务消费市场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内容。在形成机关行政主体和后勤服务门市场法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并最终形成机关后勤服务的需求和供应市场。同时,进一步规范和监管机关后勤服务市场,调整、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利用政府采购方式制定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大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为机关后勤服务部么走向社会、社会企业进入机关奠定基础,形成两个服务主体的公平竞争格局,从而强力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还处于第一阶段的初期。所以,近期改革的重点是在稳定现有的机关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扶持性的政策措施,“扶上马送一程”。

四、发展战略

从未来着眼,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就是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供应。但毕竟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探索阶段,因此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现在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应是稳中求进,逐步完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形成服务特色,先占领机关内部市场,再图向外扩张。为顺利实现固本强源的战略目标,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用优质服务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去占领后勤服务保障市场。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干部聘用制和工人合同制,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以及相应的选聘、奖惩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和方法,使贡献、绩效与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根据机关后勤保障行业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对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队伍在年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机关服务中心通过强化对内服务完成一定的实力积累后,为合理配置机关后勤资源、实现整体规模效益,应在从主体分离出来的基础上,以优良资产为龙头,

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规律为杠杆,对现有后勤服务保障机构逐步实行联合,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可从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

1.从服务保障内容上,可实行整体联合,也可实行宾馆招待所、物业管理、餐饮和用车等服务保障项目的单一联合。

2.从服务保障对象上,可按部门和系统组织联合。

3.从服务保障的空间上,可打破部门和系统的界线,组成跨部门的综合或专业服务保障中心。

4.从联合的方式上,可根据市场发育程度,组建集团公司、租赁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公司或实行兼并等。

为推动这一工作,建议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成立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集团,负责有关后勤服务保障的指导与协调。

五、政策选择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政策是主要推动力。

考虑到机关后勤改革涉及的问题既多又新,政策必须能够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稳中求进”的原则,既要统一筹划、整体设计,与国家经济改革相衔接,与国家政策制度调整相结合,又要考虑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差异、市场发育程度、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等,在改革范围、实现形式、运作机制上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正确处理当前改革与长远发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专业分工与行业协作、行政主体与后勤服务主体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目前急需出台的扶持政策:

一是目前机关后勤不良资产较多,仅靠现有资产存量启动比较困难。为此,政府应增加对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政投入,用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机关后勤改革,保障机关正常运转。

二是从机关分离出来的服务保障单位,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服务项目和范围又受到局限,收费标准还要考虑服务对象的承受能力,对此应在一定时间对这些服务保障单位适当减免其营业税、所得税和其它社会摊派,扶持起发展。

三是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妥善解决好下岗分流职工和分离出来的后勤职工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对下岗分流的职工应提供培训、建立安置基金、在一定时间减免其兴办经营实体或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

四是允许机关后勤单位与其他企业共享企业改制、兼并破产、再就业工程、住房建设优惠政策。

机关后勤范文篇5

一、改革现状

我省省级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于90年代政府机构改革之际。1996年,随着省编办《××省省级机关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省直机关先后成立了14家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机构;2001年,省编办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又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省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使省级机关服务中心增加到了30家。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促进了机关政务与事务分开,行政机关更加精干,政务工作更加突出。而后勤从机关剥离则促进了后勤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机关对后勤服务的满意率不断上升。事实证明,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的。主要表现在:

1.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为机关服务中心的职责更明确、内部分工更细致。总体来看,中心的服务职能一般包括后勤服务工作的组织、规划与协调,机关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及其他办公设施的建设、分配和维修管理,机关车辆、配电、冷暖、电梯、电话等设施的购置、保管、使用和维护,机关财务、财产、物资管理,机关会议室、食堂等服务机构的管理,日常办公设备用品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安全、保卫、消防、接待等工作,以出资者身份经营管理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兴办经济实体等。

2.建立健全了后勤服务保障的制度体系。省财政厅机关服务中心先后制定了30多项规章制度,省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和省教育厅机关服务中心也分别重点完善了六个方面的制度。省广电局则由局党组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该局机关服务中心则制定了《后勤规章制度汇编》。总的来看,制度建设的内容主要涉及车辆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用人制度、定点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

3.部分单位尝试兴办经济实体,开始向市场化迈进。省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该中心先后接手和创办了南戴河日月湖宾馆、固安副食品基地、××优特建材有限公司、内蒙通泰化工有限公司、荣昌工程公司、××交通旅行社等多种经营实体,70%以上的实体实现盈利,有两个项目的年盈利水平则已超过了60万元。

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省级机关后勤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管理上逐步实现了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

由经费划拨向结算制度转变,由物资的分散采购、供应向政府集中采购转变。在服务上,由供给型无偿服务向核算型有偿服务转变,由封闭型单一服务向开放型两面服务转变,由缺乏内在活力和动力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负盈亏转变,从而初步建立了新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省省级部分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机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1.部门领导对后勤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足。往往把后勤改革看作机构改革的附属品,缺乏对后勤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使后勤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由此引发的部分后勤工作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性,成为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考。在改革操作上简单化,造成后勤管理和服务分家后关系不顺,影响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积极性。

3.后勤服务部门“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甚至市场化操作意识淡漠,致使未来发展思路不明确,缺乏改革的信心。

4.后勤服务人员观念上的行政惯性还较强。往往从行政管理的方式角度看问题,学习市场竞争本领主动性不够,致使后勤服务部门的市场化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市场型运作上还缺乏比较成功的战略模式。

5.配套政策的滞后性影响了改革进程。后勤部门在改革中面临着诸如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与机关建立结算制度、国有资产的划拨与占用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但现有政策对此并不明确,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产权、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或可参照的理想方案,从而延缓了服务机构法人主体的落实。

由上可见,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

三、改革步骤

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按兵不动,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改革的进程,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从战略角度分析,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实现体制分开。即将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进行合理分离,根据各自特点和职能要求构筑新的管理和服务体制,使其真正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特别是在服务上要转变观念,根据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福利性、保障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确保机关后勤单位法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组织后勤服务单位的服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发挥市场对机关后勤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二阶段,促进机制转变。主要内容,1、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经费的拨付方式,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2、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服务运行机制,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深化服务部门内部的财务、资产、人员和分配制度改革;3、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服务经营结构,积极拓展服务经营领域,推进服务联合,扩大服务的规模效益;4、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推进后勤服务机构的转制步伐,积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

第三阶段,完善市场条件。培育机关服务消费市场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内容。在形成机关行政主体和后勤服务门市场法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并最终形成机关后勤服务的需求和供应市场。同时,进一步规范和监管机关后勤服务市场,调整、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利用政府采购方式制定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大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为机关后勤服务部么走向社会、社会企业进入机关奠定基础,形成两个服务主体的公平竞争格局,从而强力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还处于第一阶段的初期。所以,近期改革的重点是在稳定现有的机关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扶持性的政策措施,“扶上马送一程”。

四、发展战略

从未来着眼,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就是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供应。但毕竟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探索阶段,因此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现在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应是稳中求进,逐步完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形成服务特色,先占领机关内部市场,再图向外扩张。为顺利实现固本强源的战略目标,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用优质服务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去占领后勤服务保障市场。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干部聘用制和工人合同制,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以及相应的选聘、奖惩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和方法,使贡献、绩效与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根据机关后勤保障行业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对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队伍在年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机关服务中心通过强化对内服务完成一定的实力积累后,为合理配置机关后勤资源、实现整体规模效益,应在从主体分离出来的基础上,以优良资产为龙头,

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规律为杠杆,对现有后勤服务保障机构逐步实行联合,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可从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

1.从服务保障内容上,可实行整体联合,也可实行宾馆招待所、物业管理、餐饮和用车等服务保障项目的单一联合。

2.从服务保障对象上,可按部门和系统组织联合。

3.从服务保障的空间上,可打破部门和系统的界线,组成跨部门的综合或专业服务保障中心。

4.从联合的方式上,可根据市场发育程度,组建集团公司、租赁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公司或实行兼并等。

为推动这一工作,建议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成立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集团,负责有关后勤服务保障的指导与协调。

五、政策选择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政策是主要推动力。

考虑到机关后勤改革涉及的问题既多又新,政策必须能够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稳中求进”的原则,既要统一筹划、整体设计,与国家经济改革相衔接,与国家政策制度调整相结合,又要考虑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差异、市场发育程度、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等,在改革范围、实现形式、运作机制上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正确处理当前改革与长远发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专业分工与行业协作、行政主体与后勤服务主体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目前急需出台的扶持政策:

一是目前机关后勤不良资产较多,仅靠现有资产存量启动比较困难。为此,政府应增加对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政投入,用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机关后勤改革,保障机关正常运转。

二是从机关分离出来的服务保障单位,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服务项目和范围又受到局限,收费标准还要考虑服务对象的承受能力,对此应在一定时间对这些服务保障单位适当减免其营业税、所得税和其它社会摊派,扶持起发展。

三是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妥善解决好下岗分流职工和分离出来的后勤职工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对下岗分流的职工应提供培训、建立安置基金、在一定时间减免其兴办经营实体或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

四是允许机关后勤单位与其他企业共享企业改制、兼并破产、再就业工程、住房建设优惠政策。

机关后勤范文篇6

【关键词】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检察财务技术装备科学创新机制

检察机关的后勤管理是近些年才被认可的,有些检察机关设置了后勤服务中心,其实就是行使后勤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检察后勤管理以前统称为检察行政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检察事务发展的日益成熟和检察机制建制的不断完善,源于军队的“后勤”学便引入检察机关并逐渐形成一种机制。从整体上看,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是为检察业务服务,有些本身就有检察业务性质,如检察统计管理、档案管理等。笔者针对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提出几点个人认识。

一、分析检察后勤管理机制,就必须认识后勤管理的深刻内涵

“后勤”,是后方勤务的简称。它源于军队,是一个军事概念和军事术语。现代汉语词典中述:“是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也指机关、团体中的行政事务性工作”。①鉴于后勤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深入发展的需要,本着逻辑原则和人们的习惯给后勤下一个定义:后勤是通过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从物质和技术方面保障军事需要的工作和组织。纵观世界军事后勤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后勤的理解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员、物资、设施,构成后勤工作的本体;二是补给、运输、维修、其它勤务,构成后勤工作的职能表现;三是组织、计划、协调、执行、监督,构成后勤工作的过程。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后勤”一词的使用已从军队扩展到机关、学校、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此时的检察机关也不例外。为了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完成检察机关的工作任务,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生活保障。这样,就产生了检察机关后勤工作。

管理(Management)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里,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结合后勤和管理我们可以得出,后勤管理与后勤工作是不同的。后勤管理是用科学的方法、手段,通过有目标的组织协调工作,搞好后勤的各项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一个运作过程。后勤工作是为保证生产、经营、科研和职工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所做的工作。这是后勤工作的本体和职能的表现。因此,加强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应该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有益检察事业发展的运作过程。

二、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是集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是为了保证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对检察机关行政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保障平台,其与检察机关内部其他部门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检察后勤管理是一种综合性工作。检察后勤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繁杂,归纳起来主要有:统计管理、文秘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装备管理,生活服务管理等涉及达20余项管理及服务职责。②

2、检察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后勤保障服务既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归宿。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保障。财务保障又包括检察干警工资福利保障和正常业务装备、办公用品经费保障。检察机关通过编制及其他方式取得政府财政支持,再通过合理发放和报销制度来保障经费正常开支。二是生活服务管理保障。检察机关后勤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检察人员及各单位的生活。三是统计、文秘信息等管理。检察统计是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汇总和综合分析,反映检察工作的真实情况。检察文秘信息是检察工作的社会宣传,是让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可以说后勤管理是检察机关大厦的基石。是检察机关正常运行的保障和服务机构。

3、检察后勤管理复杂而琐碎。检察后勤工作复杂表现在事无头绪,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琐碎表现在其系统性不强,关系到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小到倒茶端杯,大到大件物资采购等。往往会因这些具体工作影响检察形象、检察业务甚至同事关系。

三、我国目前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现状

我国目前上级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分工较细,系统性较强,管理部门比较明确,而基层检察机关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后勤部门设置不合理。2001年基层检察院机构改革后,办公室要对口接受上级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处、政策研究室、办公室的目标任务考评,这种“倒金字塔式”的机构配置,使基层院办公室任务重,压力过大,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的高效发挥,还影响到了检务后勤保障的优质服务。二是后勤部门人员分配不合理。有些基层检察机关后勤人员大多兼职,业务工作综合工作一起抓,起不到服务的实质效果,也有些检察机关后勤人员轻松的太轻松,累的太累,不利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领导对后勤管理不重视。有些基层检察院后勤部门编制严重缺额,人员稀少。领导只重业务,不抓后勤等。而后勤工作涉及达20余项单项工作,这不免使很多后勤人员身兼数职,办事效率不高。四是后勤工作管理、服务机制不科学,制度不完备。后勤工作存在着管理方法不科学,制度落实不到位,服务机制不健全,凭经验办事,靠习惯动作,失范、无序,随意性大,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漏洞,对检察业务服务就会难上加难。四、强化检察机关后勤管理的几点认识

管理,就是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检察后勤管理与企业管理有着类似之处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企业管理的眼光来进行检察后勤机制管理改革,加强检察后勤管理的科学统领。

1、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领导支持,确保后勤保障经费来源。企业内部管理,大都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层,上层直接把握着下层的经济命脉,但高明的高层CEO们往往把权利下放,尤其是经济支配权下放,这不仅是一种业务经费保障,更是让下层发挥能动性的有利途径。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应该从实际出发,逐步解决制约检察机关工作及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编制、经费、装备等方面大力对检察院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发[2005]15号文件的要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把检务保障、提高检察机关的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纳入发展规划。在基础建设同时,要勤俭办事。要积极贯彻落实高检院会同财政部门下发的《关于制定县级人民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做好经费保障③,不能让缺乏经费成为制约业务的“瓶颈”。

2、以人为本,完善检察后勤人事制度。多年来的人事制度告诉我们,检察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具有宏观思维和现代司法理念、政治过硬、思想敏锐、办事干练、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甘于奉献”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很多基层院的做法是把不会办案的干警调入后勤,这种做法较为偏见。以人为本我们首先在选拔用人上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使后勤人员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合理搭配,分工负责。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勤保障人才。其次要加强后勤人员素质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参谋助手、服务能力,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能协调,肯吃苦,洁自身”的复合型后勤管理队伍。复次我们要注重培养稳重、踏实、仔细的工作作风。确保检察干警认真、仔细、耐心地做好每件事情,在细中求精,精中务实,实中求细,取得领导满意、大家满意的好效果。最后,我们要加强感情交流,使干警心理无负担,无跳槽思想而影响工作。

3、加强检察后勤机构科学设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检察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指出“地级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县级检察院也要设立即划财务装备工作专门机构”。这对检察院设置后勤管理专门机构提供了依据。④因此,笔者认为,检察院应该设立科学、独立性的后勤管理部门。如设立财务装备科或后勤管理部或服务中心等用于后勤服务专项职能机构,同时要列入财政预算,最好是能把办公室文秘、档案、统计等管理进行分离。从而减轻“倒金字塔式”(一人兼有多项工作)的机构设置中一对多的工作压力。附随与检察业务同等的绩效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综合工作职业标准,这样能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优化检察后勤服务职能。

4、检察后勤干警行使管理职责,要正确处理“管”与“理”。一是要有大胆管的意识。后勤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续,大至钱财管理、安全保卫,小至一张纸、一个信封的使用等等。因此,后勤部门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管理,狠抓规章制度落实,使每位后勤人员每天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有超前意识,做到自我管理,自觉管理,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好传统。二是科室人员要有认真理的意识。全科人员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为目标,克服资产管理中“重购置轻处置、重使用轻保养,重占有轻管理”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检察机关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需要⑤。

5、跟新服务理念,注重创新管理模式。现在的检察院后勤管理体制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格局,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检察业务工作的需要,应改革服务体制,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做到从管理方法上,由单位的行政管理向科学的经济管理转变;从服务方式上,由行政型后勤向经营型后勤转变;从服务范围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服务转变;从经费来源上,由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强化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岗位意识;强化人人肩上有担子的责任意识;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后勤管理工作要紧跟法治理念教育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使服务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

6、加强后勤保障,注重检察后勤管理制度建设。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后勤工作。领导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并加强管理,结合单位检察工作实际做出一定的规划。二是要完善和健全部门职责、规章制度、工作规程、考核标准、惩罚机制等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效性的检务保障工作制度。三是要尽量做到财务公开,征求干警意见,尽量满足检察业务要求。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①克劳塞维茨:(1780-1830,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战争论》(译)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②周其华:《中国检察学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6年第一次印刷第409页第四章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编写49页载贾春旺2006年1月5日《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机关后勤范文篇7

[关键词]机关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1新时期机关后勤单位工作的新要求

后勤管理,就是后勤服务人员利用一定手段、方法以及设备,为机关单位以劳务形式提供服务,从而达到单位要求的工作目标。在新时期,对后勤人员的工作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具有更高的要求。第一,对机关单位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更高,要求后勤人员要有较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技能,更加高质量地完成后勤服务工作。后勤工作人员应该具有高水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工作,因为不少后勤工作都具有时效性,尤其是在机关事业单位,经常会出现一些紧急会议、临时会议,且不少都是大型会议,准备工作繁杂,所以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会议所需物资购买、布置和摆放,需要他们具有较高的资源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一旦效率跟不上,或者服务意识较差,就会直接导致会议失败。第二,新时期对后勤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性也有了更高要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种类烦琐,涉及餐饮、物业、会议、培训、驾驶等多岗位,要求机关后勤服务人员在完成任务时,分清轻重缓急,做好相应安排部署,明确分工,促进后勤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例如,在机关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后勤工作人员经常性地出现同时做多项工作、被多个领导安排工作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负责人要注重做好协调和安排,保证他们同时做好多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

2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的特点

机关后勤单位的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复杂性。机关后勤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涉及人、财、物管理,如单位财务管理、水电维修、安全保卫、餐饮伙食、日常卫生、房屋住宿、办公设备、车辆保障和绿化服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复杂性。第二,时效性。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动态、灵活的,任何工作开展都需要有合理的时效性,否则一旦超过时效,后勤工作就会变得无意义。例如,在机关单位召开会议时,需要提前准备会议室音响设施、会场布置、会议材料等众多环节和步骤,一旦延迟,就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第三,经济性。机关单位往往财政负担比较沉重,而上级拨付的资金相对来讲又比较少,所以在资源配置时,要时时考虑资金的经济性。

3机关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后勤人员的思想观念如果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就会严重阻碍后勤改革和管理工作。目前,在我国不少地区的单位,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依旧存在“大锅饭”的意识,在思想上对后勤工作的内容和管理认识不科学;在思想观念上,缺乏效益观念和市场意识,服务理念老套陈旧,市场竞争意识不足。不少机关单位认为后勤工作是人人都会干的工作,不存在技术和学问;不少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也认为后勤工作都是琐碎的事情,宁可少干也不愿意多干,缺乏危机意识,依旧习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进行,导致他们在具体的后勤工作管理中,会出现和大环境不协调、不适应的情况。这些问题存在都与后勤管理人员落后的思想观念有着直接关系。目前,不少后勤工作人员意识比较传统落后,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加上后勤工作人员对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经验等要求都比较高,所以不少机关单位的后勤管理人员一般年龄都比较大,对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知识了解不丰富,思维上固守传统,思想观念比较落后。3.2后勤管理体制不健全。后勤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制约目前机关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后勤岗位制定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也没有从传统封闭的体制中完全解放出来,尤其是政府机关,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化、市场化转变,行政手段、行政命令依旧是后勤管理的主要形式。各个机关单位对后勤管理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按照行政指令办事,往往存在主观随意性较强、混乱无序、不公平的现象。目前,我国各级机关单位对后勤管理,仍较多采取行政管理运行模式,明显不适应市场发展的根本需求,一旦一些地方出现谋取小团体利益的行为,就很难控制。如对办公用房进行出租,又租借场地进行机关办公等。3.3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程度整体不高也是机关后勤单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不少机关事业单位都是封闭式的管理格局,没有充分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后勤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往往存在随意性大的特点。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封闭式管理,使后勤工作人员市场化程度不高,失去了市场竞争压力。机关后勤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费上有充足保障,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单位干部职工,并没有来自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更没有竞争压力以及经营风险,经费用完了再向上级部门要,这种封闭式的行政管理导致后勤人员在工作中不讲究经济效益,存在“吃大锅饭”的意识,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没有更好地融入社会走向市场,这都是目前机关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新时期加强机关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4.1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市场观。在新时期,加强机关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市场观念,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化竞争已经影响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第一,机关后勤单位工作人员来要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摆脱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市场观和危机意识,变革传统服务方式,使服务程序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服务方式多元化。第二,机关后勤单位工作人员还要明确工作目标,为职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强化质量管理意识,通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探索个性化服务,更好地适应单位发展,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后勤工作人员只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断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工作,求新求异,才能做好后勤人力资源管理。4.2健全人事管理机制,完善监管机制。健全机关后勤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完善监管机制,是解决目前机关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机关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要加强法制化建设,如针对政府采购工作,制定明确的法律制度,保证政府采购工作公开透明、经济合理,避免“回扣”现象出现。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可操作的法律主体,如监督法律、制约法律、行为规范等,将机关后勤单位工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从而保障后勤机关工作的法制化,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其次,机关后勤单位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完善后勤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如科学设置后勤工作人员的岗位,制定相应工作规范、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等,加强财务管理,制定统一的审批规则、标准和相关计划,坚持制度管钱,确保各项支出按照审批进行,确保财务管理清晰准确、合理合法。最后,完善对机关后勤单位工作人员的监管机制,如定期查账,进行财务审计,完善财务管理台账等,解决管理薄弱的问题。4.3调整队伍结构,强化服务意识。机关后勤人力资源应调整队伍结构,注重结合后勤工作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用的人才需求计划,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引进更多具有后勤管理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尽快改变机关后勤单位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平衡的现状,不断优化后勤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此外,服务是后勤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机关后勤人力资源还应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市场开放性竞争,使后勤工作人员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去管理工作,提高服务的整体水平,进而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5结语

后勤部门是一个机关单位更好发挥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职工活力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对后勤人员的工作技能、工作方法、工作要求有了更高要求。目前,机关后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思想观念落后、后勤管理体制不健全,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等。基于此,机关后勤人力资源要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更好地提高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段全贺.企业行政后勤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6).

[2]秦健.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9(9).

[3]武红.浅析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业规划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9(3).

[4]张铁忠.行政后勤部门人力资源外包问题和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3).

[5]和法强.公路机关后勤服务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智库时代,2018(29).

[6]谢斌.行政后勤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2).

[7]谢俊.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5).

机关后勤范文篇8

一、工作措施

1、强化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机关利益无小事。优质的后勤服务可以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后勤部门在服务过程中,以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和规范的行为,也可以促进广大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经常教育后勤口的干部职工树立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群众服务和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完成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和变单方面服务到全方位服务的转变,,为干部职工提供各种周到和贴心的服务,体现出局党组对干部职工真心实意地爱护和关心。

2、强化制度,建立健全系列规章制度。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局机关食堂人员工作细则》、《局机关食堂食品采购、保管、发放制度》、《局机关食堂卫生制度》、《炊事员操作细则》、《食堂餐具、炊具消毒细则》《机关车辆使用保养制度》《机关低碳节约制度》《机关卫生和保卫制度》《水暖电的缴费,维修规定》.《办公用品的购发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详实而细致地规定了每一个操作过程的具体要求,为机关后勤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3、强化管理,千方百计增收节支。提高食堂饭菜质量的第一关是把好采购进货关。服务中心及时组织人员调研市场行情,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几家诚实守信的供应商,定时将米、面、菜、油、盐、酱、醋等产品直接供应到食堂。这样,既减少了进货渠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坚持进货、验收、记账、付款分开,遏制了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做到细节规范、标准,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精。因此,为食堂每个岗位都规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工作人员要先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后才能上岗。对于如何打扫卫生、如何清洗蔬菜、怎么搭配营养等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紧紧围绕“防中毒,防病毒,防投毒”为中心,非食堂操作人员禁止入内,杜绝了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设有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使食堂收费快捷、卫生,确保广大干部职工的饮食卫生安全。

4、强化考核,充分调动大家做好本来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财政局机关食堂人员考评方案》、《责任倒查追究制》,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设有“意见薄”,对反应的问题采取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不出现问题。

为了办公楼和新职工宿舍的粉刷,院内绿化,亮化,今年5月院里栽了各种树15种3000多株,面积8000多平米。

一年来,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离局领导和大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及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工作体会

经过近年来的管理实践,我们认为要搞好后勤管理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计划抓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抓好计划的“健全、充实、落实”,是精细管理的首要任务。后勤工作人员每人都有一本工作日志,记录总体计划、每月计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并且每天自查完成情况。二是从规范和程序抓起。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规范,这样不但有据可依,事事有人做,且能按轻重缓急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做到位、做细、做精。三是从解决问题抓起。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措施就跟到哪里,规章制度就制定在哪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机关后勤范文篇9

素养,指平时的修养。机关后勤干部承担着管钱、管物、管资产的重要职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其素养要求不仅范围要广,而且标准要高。笔者认为,当前机关后勤干部要着力提高“四种素养”。

一是理论素养。理论是从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对机关后勤干部指导思想、开展工作,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拒腐防变具有重要作用。特别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不仅各项工作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而且许多物诱、利诱、也粉墨登场,给经常与钱、财、物打交道的机关后勤干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提高理论素养,才能确保思想不僵化、工作不软化、立场不弱化。为什么有的机关后勤干部工作多年,却始终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思路不清、综合素质不高,有的甚至还收受贿赂、贪污公款、道德失范……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理论素养低,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理论成果研究工作、分析事物、处理问题。理论素养影响工作标准。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机关后勤干部提高理论素养,既要传承马列理论知识,又要吸取我党理论成果,着力抓好转化运用,自觉做到高擎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一思想,用“八荣八耻”标准洗涤思维,用“清廉、节俭、奉献”要求规范言行,做到服务好工作全局,抓得住工作重点,经得住各种诱惑,守得住自身名节。

二是创新素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在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理念正在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奋斗目标。然而,有的机关后勤干部却认为后勤工作就是“桌椅板凳柜、生老病死退”,无新可创,创新是其它行业的事;有的认为后勤当“后”,无须创新,创新是政务部门的事;有的认为自己人微言轻,无法创新,创新是领导的事……众所周知,我国虽然经过两轮机关后勤改革,传统型管理、封闭型服务、福利型保障和粗放型经营模式已有很大改观,但由于后勤工作涉及面宽、涵盖范围广、专业技术性强,至今仍存在着政出多门、管理分散、制度不一、标准不同、成本较高等问题。可见,后勤工作不是无新可创,而是大有可为,亟待创新。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志指出,政务和事务是机关工作的两个轮子,两者缺一不可。实践也告诉我们,后勤工作的滞后将严重影响和制约政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创新不只是政务部门的事,后勤部门也不例外。即便是普通一员,也应牢固树立“身在兵位、胸怀帅谋”的大局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意识,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提出在人事改革、经费开支、制度建设、公车使用、物业管理、公房修缮、建设和谐型节约型机关等方面的创新意见、建议,为积极推进后勤工作奉献青春和智慧。

三是学习素养。学习素养影响工作质量。经常学习对于提高学习素养和工作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可有的机关后勤干部却认为自己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想学;有的认为干事务工作不如干政务工作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不愿学……即便学习,也只是图形式、走过场,重包装、轻武装。比如,有的对集中学习,仅仅满足于笔记的页数;对个人自学,常常局限于阅读的章数;对辅导学习,往往囿于凑个人数,学习不进入思想,不进入工作,久而久之,不仅思想僵化,目光短浅,而且将严重影响学习素养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同志曾经指出,以为后勤工作不需要有系统的学习,不需要精通的业务,是完全错误的。同志也反复强调,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因此,机关后勤干部必须淡泊名利,排除杂念,既充分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扎实抓好学习,又善于在学习中总结经验,掌握学习技巧,增强学习本领,提高学习素养。当前,特别要紧密结合学习哲史文化、党的先进理论、所属专业知识、有关法律规章、科学管理理念、服务保障业务等内容,着力处理好普遍学与重点学、眼前学与长远学、向实践学与向书本学、向领导学与向部属学、向上级机关学与向基层学、抓好学习与搞好总结等关系,为确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精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写作素养。必要的写作素养对于客观、全面、准确反映工作、总结经验、介绍情况、推广成果、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写作素养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必修课,后勤干部亦不例外。然而,有的机关后勤干部却认识不到提高写作素养的重要性,草率对待,敷衍了事。有的即使已有认识,也常常退避三舍:写好非一日之功,无需深究;不是自己的专业,无需深钻;是件苦差事,无需深入……长此以往,以致后勤部门“笔杆子”青黄不接、寥寥可数,有的甚至本应由工作人员起草的一般通知、纪要、简报,都因“写不出”而要领导亲为。邓小平同志指出:“笔杆子,枪杆子,革命要靠两杆子。”“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可见,提高写作素养极为重要。机关后勤干部提高写作素养,除了领导重视,进行相关培训、帮带外,还必须靠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靠读:“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靠记:“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靠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靠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靠问:“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靠累:“日就月将,缉熙光明”;靠苦:“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绩”……也惟有如此、持久如此,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到提笔撰文逻辑严密、归纳总结层层推进、透看事物一针见血、分析问题切中要害。

机关后勤范文篇10

一、正确认识我市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机关后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我市机关后勤工作面临的形势。我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公共支出结构不断完善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机关事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机关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为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机关后勤工作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必须准确把握机关事务工作的职能定位,认真分析制约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既要统筹社会发展和机关办公、干部职工生活改善的合理需求,解决好财力增长有限和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也要强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解决苦乐不均的问题。既要协调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与财政、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的关系,为机关事务工作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也要协调内部管理、服务、经营等不同部门和单位的职能分工和权责关系,注重实际工作效果。既要注意把握改革、管理、服务工作的力度和进程,又要兼顾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确保政策配套、制度衔接和队伍稳定,推动工作平稳协调发展。

二、积极争取,逐步完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

体制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机关后勤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工作开展的好坏。我市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尚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首先,是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关系未理顺。其次,是服务职能不健全。按照“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是机关后勤改革的方向,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及时向政府领导汇报好,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为机关事务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一是要科学规范管理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规范机关后勤管理职能,解决后勤管理职能“缺位”、“错位”和“越位”的问题。要强化机关后勤管理,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管到位。二要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按照“两个职能”分开的要求,设置精干、协调、高效的管理机构,力求机关后勤管理机构的逐步规范和统一,切实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三要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外省市机关后勤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我市机关后勤管理的新体系。

三、勇于创新,不断促进机关后勤事业的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我们机关事务工作来说创新的方面也很多,但主要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更新。认真学习领会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联系机关事务工作实际,增强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自觉克服种种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二是要在工作思路上求新。管理局自身的能力比较有限,只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把工作做好。为此,我们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积极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方法,学会借势借力、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三是要在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方法上创新。更新管理和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逐步推进质量管理、目标管理、合同管理、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方式,稳步推进信息化管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创新餐饮服务、会议服务、财务服务等服务模式,促进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积极稳妥地发展后勤经济,为机关后勤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发展后勤经济既能弥补行政经济费的不足,又可为改善机关工作条件和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发展后勤经济必须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挖掘现有潜力,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累经验,逐步发展。一是要尽快盘活机关后勤的各种资产。要重组和盘活现有的资产,促进资产存量的合理流动,发挥现有资产优化重组效益。如对机关办公用房、经营用房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等等。机关后勤经营部门要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开拓资产经营的新路,通过内部挖潜,来开发利用闲散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的大循环,使机关后勤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二是要打破地区和行业的界限。后勤经济要发展,一定要克服本单位和本行业的局限性,促进地区性、地域性的联合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