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6:40:56

结果范文篇1

1、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工作自身的需要。公告制度的推行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审计客观公正性的体现。向社会公布的审计报告必须保证事实确凿、证据充分,所作的审计评价和结论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推敲,处理、处罚的宽严尺度把握正确。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再则,审计机关同其他经济监督机构一样,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也需要接受监督,而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接受监督的方式,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这种监督方式是受社会公众欢迎的。另外,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也是审计机关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必将对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促进依法行政的得力手段。审计结果公告作为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政府公共财政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有关信息需求,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真正实现公众参与和监督政府公共财政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审计结果公告能够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审计对于政府工作的监督,主要是对政府部门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资产、资源的情况进行检查,揭露公共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政府财政、经济行为的效益。通过将审计检查及评价等有关信息公布于众,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而审计把揭露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和措施,与社会公众进行交流,就能有力地推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促使政务进一步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其次,审计结果公告能够促成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增强对政府公共财政管理的监督效果。通过审计结果公告,社会公众可以了解到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机关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建议,能够运用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对被审计单位开展间接的监督,促进审计决定及建议的执行和落实。

3、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工作同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上一些通行的做法对审计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调整、完善未来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战略,同时在具体的技术方法、审计标准等方面也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审计公告制度在国外已很普遍,在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除了向议会报告外,也及时向社会公开,公众很容易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上了解到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

二、审计结果公告需要国家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进行规范

1、国务院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制定一部关于“审计结果公告”的行政法规

目前,审计机关对审计结果的公告,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国家审计署颁布实施的两个部门规章及一些地方政府规章进行的,在实践中存在很多法律的空白,无章可循。因此,为保证审计结果公告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性强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审计结果公告可以分为有违法违纪行为披露的审计公告和无违法违纪行为披露的审计公告。无违法违纪行为的公告可以作为一个行政公开问题,证明被审计单位无违纪行为,还被审计单位一个清白,给公众一个明白,可以树立政府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但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公告,就仅仅是行政公开问题吗?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可以分为警告、罚款等种类,其中:警告属声誉处罚,实际产生的后果就是被处罚者声誉的损失,对比审计结果公告,有违法违纪行为的被审计单位,其行为向社会广泛告知,则会造成比行政处罚法中的警告更为严厉的声誉损失。因此,这是否应归属于行政处罚中的警告一类呢?还是独立于警告单列一类?或列入其他一项?笔者认为,违法行为的审计公告应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为“警告”一类,这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因为审计机关下发的“审计决定书”是一种行政处罚文书,但对外的“审计报告”呢?尚难明确,这与“审计结果公告”有点类似,就是将情况公诸于众,其目的就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所以应该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其为“警告”类行政处罚。

同时,违法行为的审计结果公告既然属于“行政处罚”,就应当在行政法规中规定,在作出公告之前,告知当事人作出公告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被公告者对公告的事实持有异议的,应依法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被公告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提出赔偿请求。另外,对于所提的“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如何来认定“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笔者认为此项权力应属于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并充分考虑如泄露此秘密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来认定。同时对于被公告单位的商业秘密,应事先充分征求被公告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审计机关来决定,依此原则,若再泄露被公告单位的商业秘密,并造成经济损失的,则应划清责任,并依据《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理处罚。

对于以上提及的一些问题,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而国家审计署制定的《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和《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对这方面也没有规定。对审计结果公告的一些具体的操作规定,有些已经不适用,有些也模棱两可,还有漏洞,可操作性不强。鉴于此,笔者认为国务院很有必要制定一部关于审计结果公告的行政法规,从法律法规的层次予以规范,对笔者前面所述的事项予以明确,同时对审计结果公告的程序、内容、形式和原则等各方面作出规定,国家审计署再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行政法规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部门规章,但不得同行政法规相抵触。

2、国家审计署应对《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和《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予以修订完善

第一,对于制定部门规章的依据应予以修改:原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现应予以修订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务院颁布的新的行政法规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第二,对于国家审计署颁布实施的上述两个部门规章中,对“审计结果”的定义,原来是指审计机关的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现在对于这种定义应予以修改,由于在国家审计机关现都已取消“审计意见书”,而改为对外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内容里包括原先“审计意见书”的内容,但并不限于“审计意见书”的内容,还包括“审计查出的问题及处理决定”等情况。所以,对“审计结果”的定义应改为“是指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对于“审计意见书”应予以删除。还有《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八条所称的“审计意见书”也应用“审计报告”替代。

第三,根据国家审计署2003年公布的《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范》的要求,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另外,审计署领导也多次提到审计结果公告要做到“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而国家审计署2001年颁布的《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三条称“本准则所称公布审计结果,是指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这里指的是“重要审计事项”,与审计署制定的上述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相违背,会造成公布审计结果准则滞后于审计结果公告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三条改为“本准则所称公布审计结果,是指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这才能与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相适应,才能不断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发展。

第四,审计结果公告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但将被审计对象的好差真相公布于众,也将审计机关自身工作质量的好差公布于社会。因此,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为尽量减少审计风险,笔者认为对于《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八条所称“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当在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生效后进行”,改为“在复议期满或行政复议后或审计应诉后进行审计结果公告”。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审计风险,避免审计结果公告后对被公告单位、对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避免带来大的负面的社会效应。

结果范文篇2

该团队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精心设计了表彰和奖励计划。

理由:员工只能决定努力

人们通常误认为,表彰和奖励是解决大多数员工工作效率问题的方法。如果员工工作不够努力,错误太多,或没有达到绩效目标,通过加薪、奖金、奖品、荣誉证书、竞赛等方式,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但通常情况下,事情并不这么简单。表彰和奖励结果往往束缚员工,严格按照经理们的想法做事。相反,对努力和积极性进行表彰和奖励效果更好,因为这是对员工工作态度的直接反馈,而态度决定了工作的努力程度。

为什么要表彰和奖励努力?大多数表彰和奖励程序不都是强调结果吗?是的,大多数政策确实强调结果,而非过程。但是,想想你的目的是什么。作为经理,你首先要尽量端正员工的态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竭尽全力工作。其次,你要为他们安排适当的工作,以便将他们的努力转化为良好的成绩。因此,员工决定该方程式的前半部分,而经理决定后半部分。

奖励与组织绩效挂钩,员工们通常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起来,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与奖励结果之间的紧密联系。奖励似乎对他们的效果不大。

你的责任是确保策略适当、方向正确。因此,如果结果令人失望的话,你理应承受痛苦,但通常却由员工承受。较好的解决办法是表彰和奖励员工自己能完全控制的环节---他们自己的表现。表彰和奖励努力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你管理的效果。这不正是你最需要的吗?

由此可见,表彰和奖励是员工努力或积极性最重要的基础。高绩效是不能通过表彰和奖励来创造的,而是在有了高绩效之后,才会有值得表彰和奖励的东西。

方法:选择正确激励方式

但是,你要意识到,许多员工对公司提供的正式激励和奖励产生怀疑或不满。员工普遍抱怨这种做法像哄小孩,并且感受到隐藏的威胁:"如果你不对我惟命是从,就休想得到期望的好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激励政策产生的消极情绪比积极的多。

解决方法是使激励与员工的动力保持一致,同时确保激励象征着成功,每个人都可以沿着显而易见的道路走向成功。奖励只是象征。奖励是否起作用,问问自己它们象征着什么。如果本质正确,任何象征都能起作用。把激励与能动性和努力相联系,确保任何外部激励象征内在能动性。

另外,你可以通过增加员工感兴趣的某种激励措施的数量,采用表彰和奖励来提高工作对员工的吸引力。例如,归属感强的员工喜欢带有公司标识的衣服作为礼品或奖品。如果他们是团队或项目组的成员,还喜欢带有该团队或项目特殊标识和名称的物品,也希望有机会参加集体社交活动。

除此之外,员工的工作动力各不相同,每种动力相应的表彰和奖励方法也不同。某种激励对一些员工起作用,却对另外的人无能为力;能调动某人的积极性,却可能打击另一人的积极性。

你面临的挑战就是完全了解你的下属,确保激励、个人表现及能力之间的最佳匹配。Wendy''''s对此了如指掌。在它的一家餐馆,最快的收银员能戴上一顶大金冠。结果所有的收银员都渴望戴上金冠而加快了速度,顾客买单的长龙就此消失。显然,这种激励方法对这群特定的员工产生了效果。但是,不要指望所有员工都想赢得戴金冠的机会。一些人根本不喜欢这个主意,反而可能为避免尴尬而消极怠工。

效果:激发感性理性共鸣

如何知道你提供的表彰和奖励是否生效?如果在它的刺激下,员工产生共鸣,奖励就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也就是说,表彰和奖励体系要从两个方面吸引员工:理性和感性。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你的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换句话说,有效的奖励或表彰政策对员工有明确的意义---他们知道奖励或表彰的内容,明白它与公司重大目标的关系。同时奖励或表彰会让他们感觉良好---在感情层面激发热情。

如果奖励在感情方面共鸣程度高,理性方面弱,也能吸引员工。但产生的效果并非如你所愿。虽然唤起了员工的感情,但他们认为你方法不具体,无法很好控制,这会导致潜在的危险。

举个例子:为了制止不断下滑的销售颓势,一家公司决定,向随后六个月中业绩最好的销售员提供加勒比海双人两周游。该奖励颇有吸引力,让人垂涎三尺,员工及其家人无不心弛神往,在感情层面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尽管如此,竞赛却损害了员工积极性,对销售队伍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什么?因为公司对理性层面缺乏考虑。销售人员面临诸多竞争,但公司却没能向他们提供提高销售业绩的方法或策略,因此,他们对如何赢取奖励一筹莫展。另外就是公平竞争的问题,因为一些地区销售潜力比其他地区大,但竞赛却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

最后一点是,一些销售人员的工作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他们不知道竞赛中怎样计算他们的个人努力。这些问题导致销售人员从理性上对竞赛产生疑惑,影响了积极性。即使是获取旅游奖励的人也不会如想像的那么高兴,因为担心竞赛结果随意性大,不公平。

结果范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婚姻登记处提供新婚登记人数。户口双方或一方在本市的男女双方在妇幼保健所享受免费婚检,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2.方法

婚检工作依据卫生部《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执行。婚前医学检查表,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婚前医学检查登记、婚前医学检查疾病登记和咨询指导记录本均为辽宁省统一制定。免费婚检项目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婚检者信息、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生殖器检查、常规辅助检查(胸透、血常规、尿常规、表面抗原、转氨酶、梅毒筛查)。其他特殊辅助检查项目为收费项目。

3.结果

新婚登记人数9226人,婚检人数8536人,婚检率92.52%,检出疾病709人,疾病检出率8.31%,疾病检出情况分类,见表1。婚育指导:婚检中查出的疾病分别作婚前卫生指导及医学意见,先天成骨不全、先天愚型的医学意见为可以结婚、不宜生育。梅毒血清学检测TPPA(+)、RPR1:8(+)和尖锐湿疣建议暂缓结婚、先天性聋哑和白化病建议孕后做产前诊断。

4.讨论

结果范文篇4

结论用血糖仪测末梢血的血糖值偏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静脉血血糖值。

【关键词】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末梢血静脉血血糖值结果差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病人数成逐年上升。血糖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血糖仪以其简单、快速、易操作的优势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急危病人或是有糖尿病病史患者的紧急快速血糖的检测。迅速获得的血糖参考值对医师的临床诊断和应用提供了帮助。但在有些情况下血糖仪测末梢血的血糖值与化验室全自动生化仪测静脉血的血糖值有误差。

故对我院2010年1月至4月50例急危病人及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年龄在50~80岁同时取静脉血和同侧肢体末梢血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其中昏迷病人24例,脑卒中病人10例,呼吸困难病人12例,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4例。

一、方法

对入院的病情危急的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在入院时未进行输液前,用75%酒精消毒患者左手无名指指尖,待酒精干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紧贴病人皮肤刺破皮肤使血自动流出黄豆大小时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测试并记录血糖数值。压迫穿刺点数秒钟后取同侧肢体静脉血标本3ML送化验室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

二、结果

50例急危重病人用血糖仪测的末梢血血糖值平均值7.82±2.72,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静脉血血糖平均值8.11±3.11通过t检验发现血糖仪测的末梢血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的末梢血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糖仪测的末梢血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的静脉血偏低。

三、分析

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测的是毛细管血的血糖。

毛细血管检测的可能是全血,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如红细胞含有部分葡萄糖。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是静脉血的血浆或血清,除去了其中的红细胞,红细胞中葡萄糖含量比血浆或者血清低,这意味着以血浆或血清为样本的实验室法测得的血糖值高于末梢血血糖值。还有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值偏低也与一些人为的因素有关。例如:

3.1消毒液与消毒方法的使用对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值有一定影响。

3.2血糖仪与试纸方面保管不善也可引起血糖值偏低。试纸没有放在原装盒内,过久的暴露在空气中。取出试纸后没有立即使用造成了血糖数值偏低。血糖仪受到环境中灰尘,杂物,血渍的污染在检测时造成误差。

3.3采血过程中用力挤压,使血液混入组织液使结果偏低,采血量不足,导致读数失败或数值偏低,采血量过多导致血液益出污染仪器,结果也导致数值偏低。

3.4操作人员知识缺乏,操作不熟练也可导致误差。针对以上人为的因素导致的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血糖值的偏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使血糖仪在测血糖时数值更准确以减少与全自动生化分析测静脉血血糖值的误差。

3.4.1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如复合碘的应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即在使用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后,待挥发干后再进行采血。以免因酒精造成红细胞破裂或溶血导致数值偏低。

3.4.2加强了血糖仪与血糖试纸的保管。试纸条放在原装盒内,随取随用不让其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并随时注意有效期。对血糖仪进行定期的清洁,清除血渍,灰尘和纤维特别是载纸孔处的清洁。并用厂家提供的标准测条进行定期检测。

3.4.3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末梢血血糖检测的重视和正确采血的方法。要求操作人员要熟练,正规操作并熟悉相关知识。wWw.gWyoO

血糖仪以其体积小,携带方便,快速,易操作的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社区中。我们只有正确掌握操作方法,注意操作要点提高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数值的准确性。使血糖仪在急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其重要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孟幼莉,钟国连,王海鹰糖尿病患者静脉血糖和末梢血糖值的比较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4)604

[2]刘敏王建民巢湖地区糖尿病末梢血糖和静脉血糖差异比较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3(2)12-13

结果范文篇5

合理地处理患者投诉,总之。能为医院和自己赢得患者的高忠诚度,也就为医院带来了合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个人医疗水平提高的途径。

结果有很大的区别。曾在报纸上看到成都一位消费者买了一辆私家车,投诉是经常碰到处理方法不同。进口的著名品牌。因为在随后的驾驶中车子有致命的缺陷,找到品牌的经营者换车,经营者不换,于是车主在公开场合把车砸了引发了不小的社会议论。记者采访车主,车主说:态度好一点,处理及时一点,不会这样做的

不去评论车主。作为经营者我有义务把热枕的服务态度象一碗热汤一样及时送到客户的手中。也许许多结局就会改变。同样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时常遇到病人或家属有问题甚至要投诉。如果我每一个人都抱着一颗热枕的心为病人解决问题。很多事情也能迎韧而解。

即服务存在某种缺陷。潜在抱怨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变成显在抱怨,投诉只是意见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在投诉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潜在抱怨。最后进一步转化为投诉。

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得到问题的解决,患者和患者家属向医院投诉。此外患者还希望得到医院的关注和重视。有时患者不投诉,因为他不相信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或者说他觉得投诉不会有结果(个人精力的投入和产出会不成比例)以后就不来这医院了并且告诉他朋友、亲人、同事,曾有学者做过统计说:当一位顾客对某医院或某项服务产生不满,平均会告诉9-10人,更有13%人会把这件事再告诉20人以上,这样的话我岂不是杀鸡取暖。而投诉的患者往往是忠诚度很高的病人。不满希望我知道并能给予帮助和解决更希望我改进不足和提高我内部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下次他会再来。自己就碰到这种病人,给我说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抵触而且给我深刻的反省。所以对医院大环境来说如果处理得宜,报怨和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资产。病人的价值相对于医院来讲不仅仅包括其个人此次就医过程中为医院带来的营业额和净利润,更为重要的要留住这一患者中及其可影响的病人群体所创造的更多的社会效益价值、对医院的忠诚、品牌的认可。留住一位病人的价值远高于处理一项投诉所需的花费。对于医生来说如果处理得宜,能提高自己与患者的交流水平,病人中有好的口碑,这样来找你看病做手术的病人就多,

结果范文篇6

关键词:刑法;结果加重犯;基本犯罪

结果加重犯通常是由于基本犯罪的故意与因过失而导致出现加重结果的复合的形态,但是在法定刑方面,其法定刑远远地高于基本犯罪与过失犯罪法定刑之和。在各国的刑法当中,结果加重犯的刑罚普遍较重。受责任主义的影响,为了限制过重刑罚的适用,结果加重犯的主观罪过、加重结果的范围逐渐成为了刑罚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目前在结果加重犯的理论上却又缺少明确的依据。所以在现实的立法基础之上,分析结果加重犯刑罚的设置,可以为限制过重的刑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在对实施犯罪行为的人进行结果加重犯的认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结果加重犯与先关的犯罪形态的差别,然后还要对结果加重犯犯罪未遂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才能进行结果加重犯的认定。想象竞合犯也被称为想象数罪,指的是犯罪行为人的某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触犯了多个刑法的规定,产生了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第二,违反了数个刑法,产生了不同的罪名;第三,各个罪名之间是互相独立的。结果加重犯与想象竞合犯之间的差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两者的构成与性质不同。想象竞合犯一种违法行为产生了数个不同的罪名,并且各个罪名之间互相独立,任何一个罪名不足以完全的概括想象竞合犯。但是结果加重犯是某一行为触犯了法律产生了一个罪名,并且与基本犯罪有关,基本犯罪是结果加重犯的基础。第二,两者在罪质上有区别。想象竞合犯,虽然触犯了赎罪,但是没有改变犯罪的性质,而结果加重犯改变了基本犯罪的性质。第三,从侵害对象来看,想象竞合犯侵犯的是不同的对象,而结果加重犯侵害的是同一对象。

二、我国刑法中结果加重犯的规定及完善建议

(一)我国结果加重犯刑罚设置的立法特点。对于结果加重犯刑罚设立使用的是相互衔接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相对于交叉式的刑罚设立来说的,具体指的是一般犯罪和加重结果在刑法设立具备接洽联系,一般犯罪的刑罚规定上限和加重结果的刑罚要求的下限具有衔接式的过渡作用。中国对于结果加重犯的刑罚设立整体使用的是衔接方式的刑罚。交叉式和衔接式刑罚的主要区别是,交叉式刑法处罚的设立下出现加重处罚,结果加重犯的全体处罚或许会比一般犯罪的处罚要低;但衔接式刑罚设立时,既然形成结果加重犯,所接受的刑罚一定会比一般的犯罪的最高处罚要高很多。拿故意伤害罪来说,结果加重罪的刑罚不但整体比一般犯罪的处罚要高很多,并且会产生刑罚类别的不同加重。刑罚设立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可以使法官的自主裁定权受到限制,衔接式刑罚的判定范围要比交叉式刑罚小很多,法官裁量权把控的很严格。然而在结果加重犯中,衔接式刑罚设立对于法官的自主裁定有很重的干预作用,造成罪责刑罚不对应。(二)我国结果加重犯刑罚设置的建议。我国刑法中的结果加重犯使用了衔接式的刑罚模式,加重结果的法定最低刑就是基本犯罪的法定最高刑。这样的设立可以使一般犯罪和加重结果主次明显,于司法裁定给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加重结果会转变为法定量刑的客观要素,使结果加重犯的量刑处在很高的水准上。衔接式的法定刑设置导致结果加重犯在量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当犯罪的情节明显的较轻时,加重结果的发生就会导致法定刑十分的严重;但是为了维护刑法的稳定性以及权威性,刑法第63条第二款的使用绝对不能够成为常态,甚至因当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对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的设置可以采用交叉法定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接合刑事的有关要求使加重结果的刑罚裁定降低到一般犯罪的最高刑罚以下,另一方面可以对基本犯罪未遂的,降低处罚。

三、结论

结果加重犯在理论上并不完善,但是却一直存在于各国的刑法当中,在各国的刑法中都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结果加重犯的本身就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对刑法中的基本的立场不同,在一些问题方面存在的争议并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的,我们应该致力于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来研究结果加重犯。本文根据我国现有的刑法,对结果加重犯的概念、特征、构成以及认定再次进行了分析,最后还根据我国加重犯刑罚设置的立法特点,对我国结果加重犯刑罚的设置提出了建议。希望可以为解决结果加重犯中的实际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保证我国刑法的公平与公正。

[参考文献]

[1]卢有学.论并存罪过[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01).

[2]皮勇,王刚.我国刑法中“兼有型罪过”立法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14(02).

[3]郭莉.结果加重犯基本行为和加重结果的关系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5(12).

结果范文篇7

关键词:蓄意结果规则;事实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介入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母亲杀婴案”,是指母亲意欲杀害自己的婴儿,便将毒药交给家庭医生,并称该药是治疗孩子某种疾病的药物,家庭医生认为孩子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便将药物放置一边,后另一孩子下学回家将药物给婴儿服用,致婴儿死亡,母亲以谋杀罪①被起诉。[1]法院认为,母亲的行为与婴儿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样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婴儿被毒死的结果确实是母亲期望的结果。[2]按照因果关系一般规则,巧合介入因素不可预见,原本应当中断因果关系。在英美刑法中,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抱有积极追求的态度,在因为介入因素而导致结果发生时,法院对法律因果关系认定的范围可能比其他犯罪广,换言之,因果关系“回溯”得更远,[3]这便是英美法系中“蓄意结果规则”(IntendedConsequencesDoctrine)。也就是说,英美刑法中行为人mensrea①不同或会扩大司法实践关于因果关系认定范围。其实,在大陆法系中也有类似的案例,如“雨中散步案”。该案中行为人希望朋友在雨中被雷电击中身亡,便邀请他在雨中散步,结果朋友被雷电击中而亡;“财产继承案”。侄儿急切继承叔父的巨额财产,希望叔父死于空难,便买机票邀请叔父外出旅游,结果其叔父死于空难。德国客观归责理论认为,当行为人没有以法律上值得关注的方式提高了这个风险的时候,应当拒绝归责于客观行为构成;在允许风险这个领域中包含了全部公共交通,工业生产,有风险的体育表演,医生在医事规则的范围内采取的治疗措施等等,在这个领域中,对原因过程的推动也是没有行为构成的。[4]日本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受劝说而去森林的人因雷击而死,这极其罕见,在经验法则上不能谓之为通常现象,因而不能认定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相当性,进而应否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5]劝说旅行的行为并不具有导致人死亡的“广义相当性”,因而连杀人的未遂都不能构成。[6]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因果关系,要求的是实行行为(也称构成要件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的关系,能够认定实行行为以前阶段的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且不够。[7]例如,行为意欲杀人,将购买的毒药放置家中,自己小孩以为是食品误食后死亡,这种情况下不可认定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虽然行为人购买毒药后保管不慎与小孩误食而死亡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购买毒药的行为与疏于保管仅仅是行为人意图实施杀人的预备阶段的身体动静,不能称之为是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否定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值得科处刑罚的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因为他是谁。明显的罪责(manifestcriminality)要求行为违法的自然属性,即惩处那些不当行为的行为人。[8]在“雨中散步案”和“财产继承案”中,邀约行为本身并不具有违法性。但是在本案中,行为人基于杀人的故意,将毒药交给家庭医生的行为具备了大陆法系中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实行行为性,这是与“雨中散步案”和“财产继承案”的实质区别。

二、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之思考逻辑

犯罪成立的基本要素包括犯行(actusreus)、犯意(mensrea)、因果关系(causation)和同时性(con-currence)。[9]例如,行为人欲行夜盗,在深夜闯入他人住宅之时必须具有盗窃的意图,如果不能证明闯入之时具有盗窃的故意,则不能以夜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可以对私闯行为进行谴责。所谓同时性原则(theprincipleofconcurrence),并不是指犯罪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表面上的时间一致性,其实质要求是被告人的危害行为是在罪过心理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结果的发生体现被告人的心理态度。[10]在这些要素中,因果关系是刑法的核心问题且须证明其超出合理的怀疑性,而且因果关系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其一,个人责任。刑法以个人责任为基础,因果关系是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中间环节,以及罪责相适的基础。其二,公平原则。因果关系将刑事责任归属于创设法律所禁止危害结果的行为人,法律如果不考虑行为人的参与程度,一概将涉及本罪的人绳之以法,这就显失公平。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而不是为生活设立障碍,人们因为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而受到不公的判罚,刑法若如此规定,那么大众在前往人群、酒吧等公共场所时则会犹豫不决。[11]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提供依据是因果关系的价值所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更确切地说,因果关系规则帮助我们确定在众多的因素中哪些人或暴力需要对引发的结果负责。[12]所以,英美法系在认定因果关系时分两步走,即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目的是筛选出与危害结果有关的刑法意义上的原因,并以此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在事实层次上,英美刑法把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介入原因两种。[13]事实因果关系(factualcause,cause-in-fact)是通过经验判断行为是否是触发一些列危害结果的因素,通常使用but-for规则,即假如无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则不会发生。之所以称之为事实因果关系,是因为这一规则是客观、经验的判断,这一规则与大陆法系的“条件说”含义无二。在认定事实因果关系的过程中,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核心因素上,即不具有通常性的异常事实。条件(condition)是通常的,尽管很可能是结果发生的因素,但没有产生积极的原因力。例如,行为人的开枪行为是现实、异常因素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正是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而不是被害人身体素质(系条件,而非原因)致死亡的发生。[14]法庭通常情况下要么忽略这些因素,要么认为这些因素是导致结果发生的条件而不是原因。但是,在多因一果的情形下,问题就会复杂很多,英美法系主要从加速结果、并发原因与阻断原因三个角度分析问题。例如,行为人开枪击中被害人腹部,不出意外将会一个小时后失血过多而亡,不知情的第三人亦击中被害人腹部,出血因此加速被害人五分钟内死亡(加速结果)。之所以认为行为人与第三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有因果关系,是因为从死亡的角度出发,两个人独立的行为都提前了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又如,行为人与第三人在没有犯意联络的情况下,分别击中被害人脑部与心脏致其死亡(并发原因)。因为任何一个行为都足以导致被害人死亡,则可以肯定两者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案件正如行为人和第三人预想的那样发生、发展。再如,行为人击中被害人腹部使其血流不止,第三人向被害人心脏开数枪后被害人即刻死亡。行为人企图致被害人于死地,但是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其行为的原因力被阻却,因为第三人的行为对于结果的发生更加有效(阻断原因)。在多因一果的案例中,由于but-for规则存在无限扩张的可能性,实质因素标准(substantialfactortest)则作为前一规则补充性说明,其意义在于将没有法律意义、刑法不需要考虑的“原因”排除在事实因果关系的范围之外,不能据此就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15]证明事实因果关系是必要的,但它不足以认定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并不是行为与危害结果具有了事实因果关系就要负刑事责任,成立犯罪须行为人不仅主观方面具有犯意,而且行为还是引起危害结果的近因。[16]所以,还需要证明被告人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法律因果关系,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17]在因果关系的发展流程中会存在行为人以外的行为以及突发性自然事件的情形,那么法律因果关系(legalcause),即近因(proximatecause)须进行筛选。法律因果关系是主观上对于案件公平的裁决,以此引发陪审团正义感,[18]也就是说,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还需要进行“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基本标准是“近因原则”,即在众多的原因关系中,寻找具有刑法意义的原因,即实质有效的原因(sub-stantialandoperatingcause)①。近因就是通过常识切断一些因素的法律因果关系,尽管这些因素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因果力。[19]例如,“酒后滑水案”深夜,行为人与其朋友醉酒后在酒吧附近的海面上进行滑水,严重超速并曲折前进,结果船翻。行为人让朋友抓住倾翻的船,朋友害怕溺水身亡未听行为人的建议并决定游泳回岸,事后查明朋友溺水身亡。[20]法官认为,欲免于被告人刑事责任,不仅须证明危害结果是被害人所致,而且必须存在替代原因(supersedingcause)的情形。本案被告人的行为应当认定犯罪,尽管存在其他的促进原因(contributingcause)。如果说促进原因是正常的,并且结果的发生可以合理预见(reasonablyforesee)是被告人先前行为所致,那么介入的行为②就是非独立,不能成为替代原因,也就不能减轻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所以,被害人自愿逃离由被告人创设的危险不能够成为导致其伤害甚至死亡的替代原因。[21]也就是说,在行为人致醉态的被害人于危险境地的情形,行为人不能以“被害人本可以作出不同或者更加谨慎的行为”为借口而豁免。其实,法律因果关系判断的过程就是法律价值评价的过程,这个阶段主要考察介入因素的价值大小。具体来说,美国《模范刑法典》“责任的一般原则”综合考虑现实的危害结果和事件发生方式,因危害结果系被告人通过谋划、预设或冒险的行为所致进行分别处理。在这些情形中,司法的焦点不在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导致危害结果的近因,而在于行为人基于何种责任———希望(purpose)、明知(knowledge)、轻率(recklessness)或疏忽(negligence)———而引起了法律所禁止的危害结果,这也是危害行为的内涵所在。[22]可见,在英美法系因果关系的论证过程中,不仅要说明事物之间客观的必然联系,而且要结合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内容来对行为进行归因、归责。

三、两大法系关于本案的解决路径

英美法系在解决问题时多考虑解决方式的合理性与高效性,大陆法系则更强调解决问题的逻辑性与思维的缜密性,基于两大法系体例差异以及思考问题方式不同,我们对本案的解决路径进行对比论述。(一)英美法系解决路径。本案的法官认为,母亲基于杀人的故意将毒物交给家庭医生的行为符合了but-for规则,因而是婴儿死亡的事实原因。另外,本案有两个介入因素:一是家庭医生疏忽随意将毒物放置于小孩可以拿到的范围,一是小孩无辜地将毒物喂给婴儿的行为。尽管出现了这些介入因素,仍然不能否定母亲的行为是导致婴儿死亡的近因。这样的结论并不难以接受,母亲想毒死婴儿,而且这样的结果确实发生了(intendedconsequence)。从道德的直觉出发,家庭医生的疏忽行为与孩子无辜的行为并没有阻断了母亲实行行为。[23]可见,该判例认为,当行为基于犯罪的故意实施了相应的行为,尽管介入了若干不可预见的因素,只要行为人期待的危害结果发生了,仍然不能否定行为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正如这句法谚所言,原因的原因是结果的原因(Causacausaeestcausacausati),表明了间接原因是结果发生的原因。[24]也就是说,蓄意者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掺入了许多介入因素,并不因此否认蓄意者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正如英美刑法学者所言,如果行为人企图制造危害结果,而且这样的结果也确实发生了,我们很有可能认为行为人引起了结果,尽管这种结果的发生路径并非是按照行为人所预想流程进行的。[25]再如,“男友伤害案”男友因欲扼死女友而以谋杀罪被起诉,女友六周后死于医院,专家鉴定死因可能是输血或者药物引起。[26]法院认为,如果行为人对他人实施了严重的伤害,那么因为不恰当的治疗导致被害人死亡通常情况下不可以成为行为人的抗辩事由。[27]大陆法系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这种情况属于危险的现实化的情形,如日本经典的判例“大阪南港案”基于行为人导致被害人严重的损伤,介入第三的伤害行为仅稍微提前了被害人的死亡时间,不可以否定行为人先前伤害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理论与英美法系的蓄意结果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等价性。(二)大陆法系解决路径。大陆法系解决本案的路径主要是通过建立母亲消极无视态度的不作为与孩子喂食行为之间联系,如果这种情形的发生是一般人可以认知的内容,则成立故意犯罪;反之,成立过失犯罪。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则通过母亲“控制或利用”孩子的行为而认为其行为对危害结果具有了原因力。简言之,大陆法系的解决本案方式是通过构建行为人行为与介入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可责的行为。总之,如果认为本案中的母亲交付家庭医生毒物行为具有可责性的话,则通过母亲疏于管理与小孩喂食行为之间的联系,肯定行为人行为与危险结果或实害结果具有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总的来说,大陆法系对于本文案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第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问题。如果本案认为母亲将毒药交给家庭医生的行为仍然是预备阶段创造条件的行为,毕竟医生将毒物放置一边的行为尚不足以对婴儿的生命造成“现实、紧迫的危险”,若其后发生的事件超出母亲认识能力范围,这种情形就不否定母亲行为成立犯罪预备。相反,如果认为母亲将毒物交给家庭医生已对婴儿的生命具有了紧迫的威胁,因为医生有可能喂给婴儿毒物,或者退一步说,医生将毒物放置一边后母亲对于毒物具有管理义务而未予以管理,此刻对婴儿生命产生了现实、紧迫的危险,则成立犯罪未遂。大陆法系形式客观说认为,构成要件行为(实行行为)具有引起既遂犯的构成要件结果之行为这样的限定的意义,实行的着手就要求是构成要件行为(实行行为)的着手。而实质的客观说则认为,具有引起既遂危险性的行为的着手就是“实行的着手”,或者以发生了引起既遂的危险为理由肯定“实行的着手”。[28]可见,基于规范本身以及现实危险不同判断要素,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认为行为人将毒物交给家庭医生或者事后怠于管理毒物是法律规范类型化的犯罪行为的着手的话,此时对于婴儿生命法益的侵害已经具备实质的危险性,至于是否既遂仍然要进一步分析行为与实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共同犯罪与间接正犯的问题。目前,大陆法系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主要存在“部分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其中,行为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虽然是与单独犯相区别的一种犯罪类型,但在本质上仍然是行为人个人的犯罪。其与单独犯的差别仅仅在于,单独犯是自己亲自实施到引起结果为止的全部实行行为,而在共犯的场合,行为人则将他人的行为置于自己行为的延长线上或者作为自己行为加以利用而已。[29]例如“朋友毒杀案”行为人因朋友夺走自己女友一直怀恨在心,并意图致朋友于死地。一天晨练结束后,行为人将放有毒物的水让不知情的第三人交给自己朋友解渴,朋友喝下水后毒发身亡。本案中若把行为人将水交给不知情的第三人解读为一种“意思联络”的方式,两人则成立共同犯罪。按照行为共同说的观点,本案中母亲怠于管理家庭医生随手放置的毒物与孩子喂食行为也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因为共犯的成立并不必然要求行为人触犯故意犯罪。本案应该是母亲不作为的行为(即应当消除危险而没有消除)与孩子无法预见食物系毒物喂养婴儿行为合力导致了危害结果,可以肯定成立共同犯罪,小孩因为没有认识毒物的可能性而阻却责任。进一步讲,间接正犯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共同犯罪的否定,[30]关键看客观上行为人对实行者是否具有支配力和主观上实行者是否具有规范意识。“朋友毒杀案”行为人通过欺骗第三人达到其犯罪目的,如果认为行为人尚未控制第三人的话,按照行为共同说可以认定行为人与第三人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认为行为人以欺骗行为控制了第三人,那么行为人便是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但是,认定间接正犯并不天然排斥共犯的成立。这样的分析思路同样适用于本案。第三,故意与过失的问题。行为人“创设危险”而产生了作为义务,即“风险管辖”的义务,任何一个对事实发生进行支配的人,都必须对此答责,并担保没有人会因为该事实发生而遭受损害。支配的另一面就是答责。按照这一原则,任何人都必须安排好自己的行为活动空间,从这个行为活动空间中不得输出对他人利益的任何危险。如果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风险,那么,当事者必须担保这种风险不会转化成现实。[31]本案中,首先行为人具有了消除危险继续存在的义务,也就是说行为人欲免于刑事责任,则需要消除毒物对于婴儿潜在的危险,正是因为行为人没有及时消除危险而产生了小孩喂食婴儿的后续行为致其死亡,则可以肯定行为人符合了以不作为的方式达到了积极杀人效果。正像侵害法益的危险迫在眉睫,且实施所期待的作为的话,就能回避发生结果一样,该不作为所具有的侵害法益的危险性,必须和作为犯的构成要件所本来预定的侵害法益的危险性具有同等的程度。只有和作为犯的实行行为能够同等看待程度侵害法益的不作为,才能视为实行行为。[32]母亲明知家庭医生将毒物放置一边而任由事件继续发展,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如果认为医生将毒物放置一边,此时事件的流程已经结束,事后母亲疏于管理毒物过失致危害结果发生(小孩喂食的介入行为超出了母亲的认知范围),则会涉及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不作为)数罪并罚的问题。通过上述比较不难看出,英美法系关于本案的解决思路相对直接、简化一些,根据“蓄意结果规则”,可以认为母亲行为与婴儿死亡结果之间具有了法律因果关系,以谋杀罪论处。母亲意欲通过家庭医生疏忽喂药致婴儿死亡,医生认为没有必要喂药而随手将毒物放置一边,之后孩子误认为毒物是食物将其喂给婴儿,最终导致了危害结果。在本案的发展进程中,正如英美法系法学家所言,当符合了but-for规则的情况下,蓄意结果相对于离蓄意者行为而言再远也不为过(Intendedconsequencesarenevertooremote.)。[33]或许在本案的解决上,有人认为大陆法系偏重客观主义,英美法系倾向主观主义。但是,客观主义不是客观归罪,主观主义也不是主观归罪,这从各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公认的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犯罪论体系就可以得到证实。之所以分别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是因为09客观行为(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与主观责任(责任能力、故意、过失、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在各自理论中的地位不同。在客观主义那里,客观行为及其实害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具有根本意义;主观责任虽然是成立犯罪的条件,但它不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在主观主义那里,主观责任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具有根本意义;客观行为虽然是成立犯罪的条件,但只具有征表的意义,即只具有说明危险性格的意义。[34]

四、结语

结果范文篇8

一影响尿液检验的药物

(一)影响尿液颜色的药物

1.使尿液变为黄色至红色或红棕色的药物:大黄、氯喹、呋喃妥因、吩噻嗪类、苯妥英钠、华法林、维生素B2、非那西丁、对氨基水杨酸、抗凝剂、肯同氯奎、呋喃唑酮、山梨醇铁、辛可芬、苯氮吡啶、苯茚二酮、酚酞、苯磺胺、伯氨奎、阿的平、核黄素、水杨酸、磺胺药等。

2.使尿液变为蓝绿色的药物:阿米替林、吲哚美辛、利福平、亚甲蓝、妥龙、氨苯蝶啶等。

3.使尿液变为黑褐色的药物:甲硝唑(灭滴灵)、左旋多巴、甲基多巴、奎宁及其衍生物等。

感冒通片可以使儿童尿液呈红色(洗肉水颜色),这是由于其中的双氯芬酸钠对肾脏的毒性反应所致。另外,头抱拉定、头抱哇林、克林霉素等也可以导致肉眼血尿。

(二)影响尿比重的药物

左旋糖酐、放射造影对比剂及蔗糖等可使尿比重增加。

(三)影响尿蛋白试验的药物

1.若碱性药物引起尿液pH>8时易出现假阳性,若酸性药物引起尿液pH<3时易出现假阴性。另外,青霉素、阿斯匹林、WitD可使尿蛋白质检验出现假阳性。

2.含碘造影剂、头抱菌素类可使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试验呈假阳性反应。右旋糖昔、奋乃静也可致假阳性。卡那霉素、多豁菌素、三甲双酮、磺胺类等可致肾损害引起蛋白尿。

3.引起假阳性尿蛋白的药物,具有肾毒性药物如金、砷、锑化物等;影响磺胺基水杨酸试验的药物如头孢吩钠、头孢噻啶、磺胺甲唑、甲苯磺丁脲等。

(四)影响尿糖试验的药物

尿液标本存放的容器中残留有氧化性的消毒剂等可出现假阳性,当尿中VitC浓度达500~1000mg/L,而尿糖含量低于14mmol/L时,试纸条易发生抑制反应,出现假阴性,因此,患者尿常规测定前至少应停服WitC24h以上。当患者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痛、阿斯匹林、苯妥英钠等药物时葡葡糖测定出现假阳性。

1.引起尿糖假阳性的药物:

(1)引起血糖升高从而继发糖尿的药物:皮质类固醇制剂、吲哚美辛、异烟肼。

(2)引起肾损害的药物:过期四环素。

(3)由于还原作用,与班氏溶液或Cliniest试剂可出现尿葡萄糖假阳性反应,但与Clinistix或Testape试剂无此反应的药物: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头孢噻吩钠(先锋霉素Ⅰ)、头孢噻啶(先锋霉素Ⅱ)、水合氯醛、辛可芬等。

氨节西林、阿莫西林、头抱他陡、阿司匹林、利尿酸、葡萄糖醛酸、磺胺类、水合氯醛、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维生素C等可使尿糖呈假阳性反应。

2.引起尿糖假阴性的药物(对酶法、试纸法):抗坏血酸、左旋多巴、非那宗吡啶、梭节西林、青霉素钠、头抱呱酮、四环素、卡那霉素等。

(五)影响尿隐血试验的药物(联苯胺法)

WitC能竞争性夺取试带中过氧化物的氧,有抑制作用,引起假阴性。很多药物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过氧化酶,如:嗅剂、铜、碘化物、过猛酸化物等,因此假阳性率极高。

(六)影响尿胆红素试验的药物

凡能引起肝功能损害、溶血和胆汁淤积的药物:氯丙嗪、甲芬那酸、非那宗吡啶、氯噻嗪类。

当尿液中WitC浓度大于500mg/L时,也可出现假阴性。在低pH情况下,一些药物代谢产物如吲哚硫酸、维生素B2等易产生假阳性。吩唾嗦类、氨茶碱、地西浮、安乃近、蛋白同化激素等可致假阳性。

(七)尿液尿胆原测定

咖啡因、普鲁卡因、安替比林、乌洛托品、肾上腺素、WitK、磺胺药、毗咤类药物等可与欧氏试剂产生反应呈现黄绿色引起假阳性。

服用大剂量抗生素可抑制肠内细菌繁殖,使尿胆素不能转为尿胆原、从而使尿胆原减少呈阴性反应。维生素C、他巴唑、尿素等可致假阴性反应。

(八)影响尿酮体试验的药物

对氨基水杨酸、苯乙双胍(降糖灵)、水杨酸盐、肌醇酯、氨茶碱、酚红、肌醇、甲基多巴、生长激素等可引起尿酮体假阳性。双嚓达莫可致假阴性。左旋多巴可干扰结果判断。

(九)影响尿PH值试验的药物

药物的代谢产物呈酸性可使PH值降低,药物的代谢产物呈碱性可使PH值增高。如:碳酸氢钠(重碳酸钠)、乙酰唑胺(醋氮酰胺)等。

(十)影响尿白细胞试验的药物

尿液中大剂量先锋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的存在,可使尿液中白细胞检查的敏感性降低,而呋喃坦啶的使用则可使白细胞的检测呈现假阳性反应。

(十一)影响尿17-酮类固醇测定的药物

1.使尿17-酮类固醇增高的药物:氯霉素、氯丙嗪、地塞米松、红霉素、甲丙氨酯、青霉素、非那宗吡啶、酚噻嗪类、奎尼丁、司可巴比妥(速可眠)、螺内酯(安体舒通)、夹竹桃霉素、氨苯甲基丁烷二醇、乙酰唑胺、水合氯醛、氯氮、甲丙氨酯、奎宁、螺内酯、利普马嗪、秋水仙碱、副醛等。

2.使尿17-酮类固醇下降的药物:氯氮、雌激素、口服避孕药、酚噻嗪类、利血平、甲丙氨酯、丙磺舒、普马嗪等。

(十二)影响尿儿茶酚胺试验的药物

奎宁、奎尼丁、阿司匹林、氯丙嗓、红霉素、甲基多巴可、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水合氯醛、肾上腺素、甲基多巴、奎尼、四环素族、维生素C族、红霉素、肼屈嗪(肼苯达嗪)、乌洛托品、烟酸等。

(十三)影响香草基杏仁酸(VMA)测定的药物

1.使VMA增高的药物:阿司匹林、PAS、土霉素、青霉素、非那宗吡啶、磺胺类、愈创木酚甘油醚、唛酚生、PSP等。

2.使VMA下降的药物:普马嗪类、甲基多巴、丙米嗪、氯贝酯(冠心平)、胍乙啶同类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十四)影响尿5-羟吲哚醋酸(5-HAA)测定的药物

1.可使5-HAA增高的药物:乙酰苯胺、非那西丁、唛酚生、利血平、愈创木酚甘油醚等;

2.可使5-HAA降低增高的药物:普马嗪类、丙米嗪、异烟肼、甲基多巴、异丙嗪、乌洛托品等。

(十五)影响妊娠试验的药物

假阳性:氯普马嗪、酚噻嗪等。假阴性:异丙嗪等。

(十六)引起尿肌酐改变的药物增加:维生素C(抗坏血酸)、皮质类固醇、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硝基呋喃类等;

减少:雄激素与合成性固醇、噻嗪类等。

(十七)引起尿钙改变的药物

1.使尿钙增多的药物:雄激素与合成性固醇、考来烯胺(消胆胺)、皮质类固醇、二氢类固醇、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注射剂、紫霉素等。

2.使尿钙减少的药物:植酸钠、噻嗪类等。

(十八)引起尿PSP试验假阳性的药物

白陶土、镁、亚甲蓝、烟酸、阿的平、奎尼丁、奎宁等。二药物对尿液检验结果干扰的处理

1.停用可疑药物:当考虑检验结果受药物干扰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停用可疑药物,再行检验,即可肯定或否定其检验结果是否为药物干扰。

2.对可疑的检验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当怀疑检验结果受药物干扰时,可对未用该药物的患者或健康人进行检验作为对照观察,若二者结果一致则可排除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否则可考虑药物干扰所致。

结果范文篇9

1危害结果的基本含义和表现形式

1.1危害结果的内涵和特征。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界的通说,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现实侵害事实与现实危险状态的总称。有观点认为,危害结果仅仅是一种客观结果,其是不符合刑法的概念和意义的。对于危害结果的特征,应从自然意义和法律意义两个方面来把握。从自然意义上说,危害结果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结果或可能出现的危险,是司法人员能够切身感受到,能够通过各种直观的方式获取的结果表现形式。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危害结果是由法律规定的结果表现形式。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结果又称为构成要件要素的结果,由刑法分则条文明文规定,而不是泛指任何结果。有观点认为,危害行为所造成的现实损害包括已经发生的物质损害或非物质损害以及这些损害所造成的危险状态,这种观点所持的态度即体现了危害结果的法律特征。1.2危害结果的表现形式。刑法上的危害结果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概念。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按照危害结果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侵害犯和危险犯。在日常生活中案发频率较高的盗窃罪,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以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即属于危险犯的范畴。对于二者的区分,不是就具体的罪名而言,而是就具体案件当中的犯罪情节而言。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认为,犯罪结果具有现实损害性,而危险状态只是一种将要发生损害结果的现实可能性,这一可能性需要经过理性思维和抽象判断才能形成,而不是直接感知到的客观实在[1]。对于危险状态的准确认定,构成了侵害犯和危险犯的本质区别。

2危害结果概念的学界争鸣及评价

对于危害结果的具体含义,我国刑法理论界的争议很大。除了常见的实际损害说和客体损害说,有的学者认为,危害结果除了包括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对社会客体的侵害以外,还包括“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即危害或可能危害说;还有的学者认为,危害结果是一种最后状态,即最后状态说等。以上各种学说都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危害结果的概念,但其都有着各自或多或少的缺点。首先,对于实际损害说,认为危害结果就是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2],这显然不能包含刑法中危害结果的方方面面,因为刑法上的危害结果既包括实际损害,还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即一种还未发生的事实或状态,实际损害说没有认识到危险犯中的危险结果,有失全面。其次,客体损害说从犯罪行为对犯罪客体的侵害导致危害结果的角度,阐述了危害结果的定义,看似比较全面,但也存在新的问题,有学者就指出,犯罪客体是刑法所规定的各类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包括国家的法益、社会的法益和个人的法益,把危害结果理解为对犯罪客体的侵害并不完整,因为其并不能包含广阔丰富的社会关系。因此,仅仅以犯罪客体受到侵害作为定义危害结果概念的标准,还不够合理、准确,不符合现实社会丰富多样的由危害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在危害或可能危害说中,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纳入危害结果的外延之列,似乎显得解释有些过度扩大。从哲学的角度讲,结果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能造成的危害”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它是一个虚拟的、观念上的概念,不具有现实性,与结果的本质特点自相矛盾[4],这显然不符合结果的本质。最后,对于最后状态说,则显得更不够合理,不能说服刑法理论界长期以来所共同形成的观点,因为客观的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主观意志支配下的身体活动,其一般表现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该说的缺点对于持续性这一点显然没有注意到,导致危害结果的概念和外延有被缩小的嫌疑。正是因为刑法理论界对危害结果概念的学术争鸣颇为丰富,使得危害结果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客观上促进了危害结果概念在我国刑法学界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合理确定刑法中危害结果的概念,还有待各类专家、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危害结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发展

对于刑法上的危害结果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一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时期。在西欧早期的弹劾式诉讼中,就已经出现了法官对刑法上的危害结果的初步认定。在西欧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纠问式诉讼中,随着法官认知能力和办案水平的提高,危害结果这一概念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了危害结果的最初体系。19世纪,随着以法德等国家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在欧洲和其殖民地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危害结果这一概念向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拓展。19世纪中后期,随着英美司法体系的成熟,危害结果这一概念进一步影响着英美法系国家。纵观世界法律发展史,危害结果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均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4对于危害结果概念的再探讨和几点思考

刑法中的危害结果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认为,危害结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危害结果分为直接的危害结果和间接的危害结果。对于直接的危害结果,是指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间接的危害结果,则是指危害结果和危害行为之间,存在独立的另外一个现象,由该现象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狭义的危害结果,分为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物质性危害结果,是指结果具体有形的、可以测量。非物质性危害结果,是指危害结果没有物质上的形状,不可以具体测量。在刑法分则的众多条文中,许多罪名包含着非物质性危害结果。例如,在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当中,行为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致使被冒充的军人在军队中的信誉和影响力受到损害,那么对于这种损害,显然不是一种物质损害,而是非物质性危害结果。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同物质性危害结果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并不像物质性危害结果那样,可以轻易地被司法审判人员和社会公众在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发现。相反,和物质性危害结果相比,在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认定非物质性危害结果是一件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工作。虽然它依然可以被人们所认知,但是,它需要司法审判人员高超的法治素养和深厚的理论经验,并需要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予以积极的配合。

5危害结果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刑法中,准确认定危害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它客观地显示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也体现了社会遭受的侵害[3]。危害结果直接体现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它从客观方面反映出罪行的轻重,对刑罚的裁量具有重要影响[4]。对于危害结果的认定,需要刑事诉讼专门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准确认定,从危害结果的内涵和外延出发,运用规范法学的逻辑推理,仔细考量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5],这就对法官、检察官和侦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在侦查案件,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进行立案侦查以及对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起诉中,还是在法院庭审阶段,危害结果都以其独特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要紧扣司法实际,严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认定危害结果,正确认定犯罪事实,积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当事人权利,促进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嘉明.论我国刑法中的危险状态[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6):44-49.

[2]刘旭芳.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12-07:1-39.

[3]魏煜鑫.从犯罪动机和犯罪的危害结果讨论定罪量刑[J].法制与社会,2013(21):281,285.

[4]彭新林,华.论危害结果与死刑的限制适用[J].法学杂志,2012(8):132-135.

结果范文篇10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结果,是指审计机关的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公布审计结果,是指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

第四条审计机关可以通过下列形式公布审计结果:

(一)广播、电视;

(二)报纸、杂志等出版物;

(三)互联网;

(四)新闻会;

(五)公报、公告;

(六)其他形式。

第五条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必须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涉及重大事项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第六条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当客观公正,事实求是。

第七条审计机关可以按照审批程序向社会公布下列审计项的审计结果:

(一)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向社会公布的;

(二)社会公众关注的;

(三)其他需要向社会公布的。

第八条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当在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生效后进行。

第九条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商业秘密,并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第十条审计机关举办新闻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报批和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形成的有关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整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