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3 03:06: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基础设施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1

一、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市委、市政府历年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每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每年都要利用一冬一夏农闲时节,大力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开始喝上放心水,走上平坦路,用上便宜电,烧上清洁气,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1、水利设施有新改善。全市现有水利设施13055处,总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两处,小(一)型水库14处,小(二)型水库96处,万方以上水库225处,塘堰6671口、全市主干渠53条,895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小水电站28座,总装机5250千瓦,年发电量1500万度,各类人畜饮水工程7502处,累计解决14.2万人和8.3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2、农村道路有较快进展。通村公路总里程1388公里,已水泥硬化1180公里,全部纳入养护管理,惠及20余万人。

3、农村通电水平有大的提高。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市农户通电率达到95%,城乡实现同网同价,一大批无电村、无电户,迎来了电的光明。

4、农村沼气建设成效显著。农村沼气建设一举多得,清洁了环境,节约了能源,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户用沼气拥有量达1.5万户,占农户的15.5%。

5、农村电视通讯迅速发展。广播覆盖率达92.57%,电视覆盖率达95.03%,有线电视通村率达66.5%,电话通村率达100%。

6、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已达157家,农副产品市场38个,农村商品流通成本进一步降低。

7、农村生态环境有明显变化。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汉江左岸防护堤、人工造林、生态公益林工程等建设得到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和库区湿地保护成效显著,退耕还林38.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3%。

7、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万余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9.4万千瓦,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42%。

二、当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20*年取消农村税费后,全市上下积极探索组织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一方面,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采取项目扶持为主、农民投工投劳为辅的投入运行机制,实行项目资金捆绑投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积极动员,组织农民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开展村组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以小型大规模形式组织开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农村发展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

1、水。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有的根本没有水利设施,渠系不配套,很多地方仍然是望天收,农田灌溉条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差,有些地方还存在人畜饮水困难。现有70%的水库渠系不配套,有库无渠、土渠渗漏、年久失修、淤积严重等;灌溉设施少,工程不配套,完好程度低,水利用效率低。这些工程大部分于上世纪50-70年代修建,当时建设主要是靠国家扶持,资金渠道有水利、扶贫、计划、移民、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群众只投工投劳,也有少部分的微型水利工程是群众自筹资金修建的,谁投资谁负责工程质量,小型水利建后一般交由所在村管理。由于管理不善,许多工程已报废,现存的工程也是带病运行。

2、电。少数边远村还不通,也存在不配套和档次低的问题,农村电网网架结构薄弱,配电容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用电需求。

3、路。通乡、通村路档次低,破损严重,管理水平低,路面窄,循环路少,农村运输错车困难,通组路刚起步,仍然有部分偏僻的村落没有通路。

4、市场。农村市场布局不合理、建设不配套。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沿线的乡镇布点比较密集,相对偏远、各方面条件比较落后的村组建设农家店比较困难,目前全市还有一部分行政村没有落实农家店建设。

5、生态环境。我市生态建设经历了大炼钢铁、修建丹江水库和兴建襄渝铁路以及八十年代管理不严等多次大面积重创之后,又经过连续多年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开展水土保持,到目前为止,生态环境逐步有所改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步伐缓慢,水平较低,干旱、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环境污染、滥垦乱开等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还相对脆弱。

6、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村级卫生室、文化室、体育活动场所等需要大力建设。

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

1、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国家财力投入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有项目扶持,但由于地方财力难以配套资金,项目实施大打折扣。即使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但是农村点多、线长、面广,资金投入仍显不够,特别是散落居住的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乡镇、村债务重、经济自我积累实力弱,直接导致投入不足。

2、规划管理不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也不尽合理,硬件建设跟不上。同时,存在严重的重建轻管和重复建设现象。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一度出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国家管不到的局面。现有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的水利设施,由于管理不善,年久失修,许多工程已报废,现存的工程也是带病运行。后来建设的各类基础设施也因为没有理顺权属管理关系,使用不当,受损严重,设施效益难以更好发挥。

3、组织不力。20*年前,各级可以随意组织农民出资出劳开展建设;取消农村税费后,取消两工政策对组织农民投工投劳进行了限制,许多乡村干部群众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不适应,旧的方法不能再用,新的方法还没找到,加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定在实施过程中程序繁琐,管理严格,只有约束机制,而无激励机制,导致组织无力,干脆放任不管。

4、劳力素质不高。一方面,虽然建立了“以钱养事”新机制,但由于投入不足,运转机制和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农业科技人员老化、技术能力退化,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老人农业”突出,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农村“老人农业”现象普遍,投工投劳人力不足,远远不适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要求。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政策倾向,抓住扩大内需的机会,借鉴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更为突出的位置,拿出真招实策,舍得真金白银,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努力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民生取得新的突破。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与管护的新机制:

1、科学规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根据全市实际,按照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以项目实施为载体,结合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项目的实施,按照“一统三分”战略思想和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思路,调动民智、民力、民资和一切积极因素,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农村建设、交通、水利、农业、村庄建设、国土整治、环保、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旅游等部门和乡镇办子系统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按年度、分步骤、有计划组织实施,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建设文明、小康、秀美的新农村。

2、增加市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资机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比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为此,建议:一是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和工业转向农村和农业,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根据建设工程量的大小和建设区域范围,一般跨村的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公共财政主导投入,投资重点放在乡村公路、人畜饮水、水土保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等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费和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如通村油路建设,最低造价是12—14万元/公里,建议在国家和省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再补助2-3万元/公里,或将以工代赈、扶贫、移民、财政等部门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项目资金集中捆绑,统一调度,既减轻基层资金压力,又加快农村油路建设。增加水利设施和道路经常性维护经费。四是进一步探索财政补贴、免税以及信贷扶持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办法。市财政的投入应尽量采用直接投资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等形式,让农民直接受益。同时,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

3、争取项目,争取国家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政策。200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取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向国家、省政府汇报,多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抢抓中央加快农业发展和实施扩大内需政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脱贫奔小康试点、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机遇,做好国家政策与我市资源的有效对接,重点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事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策划一大批符合投向、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以“项目”引“资本”,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直各有关单位要高质量、高效率组织项目实施,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对在建项目,要抓好建设,确保取得实效,切实改变重争取轻实施的现象。

4、捆绑投入,共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盘菜。要以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按照“各尽其责、各记其功、渠道不变、规范管理、共谋发展”的原则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围绕产业,突出重点,捆绑项目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项目抓重点,集中投入抓建设,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有效地解决了项目资金分散、多头投资和管理混乱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2

为了解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9月10日—1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水和,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天法分别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农业小组人大代表,分赴林州市、县、滑县、内黄县等县(市),听取了有关县(市)的工作情况汇报,认真察看了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对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

一、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通过视察,大家认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成绩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明显加强。近年来,我市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连续14年获省政府颁发的“红旗渠精神杯”。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南谷洞、琵琶寺水库除险加固,河市区东段治理、茶店坡沟治理,引黄补源、跃进渠灌区节水技术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通过建水库、机电井、旱井、水窖、集中供水处,初步形成了沟相通、渠能联、旱能浇、涝能排的防洪除涝抗旱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节水灌溉面积已达370多万亩,年可节水3亿m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重点林业工程进展顺利,林业生态市建设开局良好。近年来,我市林业工作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任务,积极组织实施了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外资造林等重点林业工程,扎实开展“四荒”拍卖造林体制改革,大力搞好林业高效园区建设,切实加强林地、湿地、沙地林业资源管护工作,使全市各项林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今年林业生态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领导、加大奖补力度、严格考核奖惩、严把造林技术关、实行户户合同以及广泛宣传发动等措施和手段,使我市林业生态市建设开局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34.28万亩,是省下达28.83万亩的119%,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4.3万亩,是任务的100%。全市的林木覆盖率由21.6%提高到25.4%,生态环境状况初步得到改善。

(三)耕地保护政策及责任制得到了较好落实。近年来,我市把保护耕地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首要任务。通过强化领导、广泛宣传、动态巡查、开源节流等一系列措施,全面落实关于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规定,实现了全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确保了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全市现有农用地面积522646.49公顷,其中:耕地408214.21公顷;园地1505.39公顷;林地68926.49公顷;牧草地4.71公顷;其他农用地33995.71公顷。1999年—,我市共实施占补平衡项目782个,新增耕地面积9826.66公顷。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工矿废弃地治理和砖瓦窑厂复垦等项目,自以来共开发整理和复垦土地4.3万亩,新增耕地21200亩。

(四)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较快,农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新机具推广、农机具购置补贴、组织联合机收、机械化秸杆还田、农机行政执法等工作,不仅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而且提高了农机管理工作水平,有力的服务了全市的农业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514.64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870台、联合收割机6900台、秸杆还田机7522台、旋耕机7196台、机引播种机34130台(其中免耕播种机1230台)。随着我市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一方面提高了我市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增强了农业抗灾防灾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加大了科技兴农力度,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认真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绿证工程“四大工程”,积极推广各项优质配套技术。如滑县结合其工作实际,创建了三大科技推广体系,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目前,滑县小麦优质专用率已达到100%。使精量半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八大技术得到推广,推广配方施肥250万亩,今年夏粮生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接近170万亩,基本实现全县覆盖。林州市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引进农业新技术6—8项,农作物新品种30余个,筛选出适合该市的农业新技术3项,农作物新品种10余个,并认真加以推广。内黄县重点推广了优质小麦、玉米、花生、尖椒以及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理等5项新技术,推广面积较大,使该县的农业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于农业基础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近年来我市对农业的总投入虽然大幅度增长,但大都用在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高新技术项目等方面,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却明显不足。因此,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如全市已治理的中低产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不足30%,尚有近400万亩的中低产田有待开发改造。通往农田的道路、桥梁年久失修,有些已经损坏,雨天泥泞难行,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群众“一事一议”比较困难,极需要财政投入资金修复改造。此外,今年是创建林业生态市第一年,省下达我市植树造林任务已超额完成,但市财政奖补资金缺口较大,至今没有到位,占地补助资金具体落实时间也没明确,群众吃不上“定心丸”,将直接导至夏秋两季收种时新植树木的保存问题。

(二)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问题严重。我市的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如红旗渠、跃进渠、漳南渠、豆公渠等灌区工程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老化问题严重。代表在视察中看到,豆公灌区的拦河大闸仍在带病运行,急需修复。据汇报统计,全市110座小水库中,有60多座病险水库未得到治理,严重威胁下游安全。许多桥梁、涵闸等建筑物,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低,经过多年超标准运行,现在大部分已成病险工程,桥梁断裂、桥墩倾斜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急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据了解,县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的桥涵闸就达643座,滑县2600座桥梁中的半数承载能力不够或损坏,200座水闸中90%存在漏水等毛病,有的已无法提起。而且,目前我市有很多水井没有通电,只能用柴油机进行灌溉,浇一亩地要比用电增加成本12元。全市现有的540万亩耕地中,还有90万亩的耕地缺少灌溉设施。另外,内黄县倾全县之力耗资4800万元历时四年的修建的引黄补源工程,由于上级没有统一调水机构,至今没有引来黄河水。

(三)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一是大多数乡镇农技站已名存实亡,即便是仅有的一两名农技人员,也往往服务于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待遇低,人心不稳。三是随着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的加大,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而目前农业技术干部再培训的渠道却没有相应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

(四)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但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资金缺乏,新的生产领域的机械化进展慢,滞后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小麦耕种收的机械化水平比较高,但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较低,发展缓慢。另外柴油价格逐年上升,农机作业成本越来越高。小麦跨区机收市场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迅猛增长,造成作业价格下滑,机手不能获得应有效益,挫伤了农机经营者的积极性。

(五)有的地方对耕地保护认识不足,对耕地的质量建设重视不够。一是有的领导干部没有站在“从国家全局着想,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来认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而是从局部和短期利益出发,侧重考虑本辖区的经济增长,甚至以过多占用耕地为代价来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现象。二是在一些地方,只注重占补平衡数量的落实,而不考虑耕地质量的提高,在配套设施方面远达不到要求,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一是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外,还要加大市县两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二是完善投入机制,拓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支持、民办公助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田间道路和桥梁修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要尽快发挥引黄补源重点水利工程效益。鉴于内黄县耗巨资修建的引黄补源重点水利工程竣工五年未发挥效益,市政府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建议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引黄补源调水协调机构,督促省水利厅及黄委会建立和完善调水机制,使引黄入内补源工程尽早发挥效益。

(三)完善和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要有重点地扶持一批示范性社会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鼓励开展经营性服务,对一些发展较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服务实体,优先培育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承包领办高效农业科技园,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快建设各种专业协会,发挥协会带头推广作用。完善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建立形成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增效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三要搭建高效实用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以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平台为主体,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站为服务窗口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力度搞好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3

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产业,是维系国家社会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础保证,在我国目前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运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程度将直接决定其他各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市场交易的效率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正因如此,近年来,我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至2000年末,我国运输线路中,铁路营运里程6.8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0万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7855公里,沿海港口万吨以上泊位646个,民航机场129个,航线1120条,里程151万公里,管道运输2.5万公里。货运量总计135亿吨,货物周转量总计43359亿吨公里。

尽管这样,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而美国为6869.3和253.59,德国为14680.4和65.94,印度为5403.9和21.6,巴西为1885.8和118.4。由此可见,我国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要改变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必须加快建设速度,加大建设力度。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数量巨大,建设周期长,在建设中面临资金投入需求大而实际投入不足的矛盾,这单靠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自身积累和国家投资,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对交通运输的投融资政策上,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加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

实现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融资,对于集中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有效的推动我国各产业发展的投资收入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有效融资,实现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也是发展基础设施平台,加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重要一环。

2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政策的主要模式

在我国加入WTO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内部形势下,运输基础设施融资政策的转变必须适应内部和外部的现实条件与要求。调整后的政策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主体和其他投资主体并存的综合投资体制,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但必须看到,在各种投资中国家投资仍是交通运输建设投资主渠道,其他多种投融资方式则起着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治理与加大收益的作用,以适应交通运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试行或可选择的融资政策可分为以下几类,应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加以规范并综合应用:

(1)政府直接投资这是传统的政府投资建设政策,对于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此种政策仍有一定的必要性。其主要优点是社会效益好,消费不受限制,国家的控制力度高。其问题则是普遍存在投资主体的目标模糊不清、责权不明确、激励动力不足。同时,政府直接投资生产的品种单一、供给质量低,而且使用中缺乏维修保养,损耗较为严重。

(2)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对于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且投资盈利较低或风险较大的基础设施,可以采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投资方式——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政府起着引导私人投资的作用。比如,可以采取投资参股、无偿赠款、提供优惠借款、提供借款担保、无偿或低价提供土地和减免税收等方式。日本在1987年由地方政府和私人团体共同投资的公共企业中,运输和道路投资企业126家。在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中,对这一方式也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尚缺乏明确的法制保证。对私人及外国投资者而言,其利益的保护和投资环境的安全性是进行投资决策着重考虑的方面。现有的交通运输法规尚未包括这些内容,今后应根据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完善相应法规,以大力推动这种融资方式的开展。

(3)政府管制下的私人投资对于单位投资额不大的基础设施,如公共汽车、电车、缆车、渡轮等,可以由政府授予企业特许投资权,然后对其价格、数量、利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管制;通过特许方式限制一些行业的经营者数目;通过规定利润标准来控制企业的盈利水平。这样可以在政府的管制或引导下形成具有竞争性的投资准市场,投资者自担投资风险。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具有提高投资效率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政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负担,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4)在政府答应的条件和范围内,完全由私人投资这种投资方式仅限于不存在直接收费困难而且具有竞争性的基础设施。因为此类设施便于私人投资,所以政府可以不予直接投资或进行经济资助,收费标准由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情况调节,私人投资完全受市场调节。比如采用BOT方式发展公路、电站及地铁等。

总之,交通运输业资本的来源要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既可来自国家投资又可来自资本市场;既来源于政府又来源于民间;既来源于国内,又来源于国外,各种有效的新的融资方式都可以用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

3融资政策中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积极开放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吸引各种投资进行开发建设,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融资政策的制定,如不能很好解决政府投资与各类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融资政策中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在民营、私营化趋势日益风行全球的形势下,处理好公私双方之间的伙伴关系,以求既能在融投资和经营治理方面充分发挥私方的积极性,又能使公方在权力下放的同时继续依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要求融资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明确政府的职能责任及其同私方的伙伴关系,非如此不能调动私方投资的积极性。就政府而言,要提供高效而透明的法律环境,使私方得以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营运系统。融资政策的制定要能监督公私伙伴关系的运作,又不干预其商业性质的事务。并成为鼓励公开竞争、处理公私关系的一个公平准则,提高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融资方式上,需要制定一个健全而明确的法律框架,规定怎样组织和建立公私合营的伙伴关系。这可以增加合作关系的可靠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成为吸引国际参与和引进长期投资的前提条件。如国外常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开发模式,它是由政府特许投资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拥有和经营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偿还债务并收取一定的资金回报收益;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地转移给政府;政府保持对公共物品的终极所有权,并最终能够获得正常运行的资本设施的经营权。BOT方式可以在有效地吸收各种投资(大部分是外资)情况下,减少政府主权债务,并借鉴和利用私营机构高效的经营治理方法。我国目前也已开始采用这一方式,而在实行“建设—经营—移交”的规划以前,应在租让法规中明确规定这个过程的各项原则与各有关方的责任,并且还要有更为详尽的、操作性很强的、成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其成功。又如ABS(asset-backetsecuritization即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方式,它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来募集资金。ABS方式是近十几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看,交通基础设施很适合该融资方式,但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的制度予以规范。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一定的问题。

因而,对于这些先进的融资方式,需要进一步按照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范与实施,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以推动我国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产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美〕G.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孙光圻.《国际航运治理政策与法规》.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和经济波动的“减震器”,特别是在劳动者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变化的应对,风险的预防和管理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以现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为依据,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服务平台的搭建、劳动保障数据库和信息化的建设等方式,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全国性基础建设。我国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民生为本”的工作主线,积极作为、稳中求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以2002年10月全面启动的“金保工程”为例,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简便、实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决策支持四大功能目标。[2]

1我国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1夯基础——社保卡基础建设。社会保障卡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规划,面向社会发行的用于记录参保人员基本信息、个人账户、社保缴费、职业资格、就业经历等情况的IC卡,是为我国公民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保障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010年至2016年,社保卡持卡人数大幅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1.2抓规范——制度建设。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部门规章立、改、废同步推进。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为开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障制度的综合性法律,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1.3搭平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始,我国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建设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所),截止到2016年,累计共支持1500多个县、5500多个①乡镇开展项目建设,通过加强资源整合,改善服务设施条件,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1.4促提升——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有12333服务热线建设、金保工程建设、新农保和城居保业务系统建设等,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一步明确办事指南、细化办事流程、公开信息一体化,突出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4]2011年末“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全面完成,全国32个省级单位全部实现了与部中央数据中心的网络联接,28个②省份实现了部省市三级网络贯通,城域网加速向街道、社区、乡镇基层服务机构延伸。截止到2016年,全国所有省市均已开通12333电话咨询服务,全年接听总量达8326.1万次。[5]

2我国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制度建设工作相对滞后。我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以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开端,2010年10月28日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助推。虽然我国相当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但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制度建设工作步伐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2010-2016年新颁布()60份文件中,仅有一部社保法律。一方面,大量的规范性文件相较法律法规而言,其权威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与相关法律对应的配套规章制度、实施细则还未出台,在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时,缺乏具体的法律基础和依据,较难做到“有法可依”,影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序发展。2.2普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不尽扎实。公众对既有的社保法律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参保人员对社保期望过高或缺乏参保意识,不利于社保事业的进一步开展。同时,部分公司不按规定执法或执法水平低,导致参保人员的权益受到损害;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还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严格的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既是管理机构,又是监督机构,对所辖地区的社保执法情况仅能做到抽查,不能全面、及时地查处违法犯罪行为。2.3社保建卡建档范围有待扩大。社保卡的建档和发放等基础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保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截止到2016年,全国统一发行的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为9.72亿,社会保障卡普及率为70.3%③,仍有4亿多人没能享有法律赋予的社保权益。社保卡的普及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社保覆盖面,据此还有近30%的中国人暴露在“国家保护伞”之外,没能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2.4公共服务体系有待改进。目前,由于社保服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完全统一,不同地区的社保项目、水平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并制约了社会保障关系在地区间的转移。[6]以异地医疗为例,由于医保体系以省为单位进行辖区管理,削弱了参保人员的就医选择权,甚至会增加患者的就医成本。2.5社会保障信息化程度不高。[7]社会保障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社保覆盖面的大小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否,以“金保工程”为例,2010年“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基本完成,2011年工程一期建设全面完成,2012年工程一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全国所有省级单位实现了与中央数据的网络连接,28个④省份实现了部省市三级网络贯通。这一成果值得肯定,但不难发现市以下行政区域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几乎是空白。

3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循序渐进,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相关法律和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从立法、执法、司法的角度为公民社保权益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让社保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它的完成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作为立法基础,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8]3.1.1完善法律法规。首先通过借鉴国外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结合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将现已开展工作中的成功经验通过法律法规保存下来,加快立法进度,将社会保障固定为法律行为。[9]其次,在法律法规的出台上,既要保证基本法的推出,也要兼顾具体实施办法的制定。最后,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制度也是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1.2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需要对应的裁判、审判机构来维护参保人员的切身权益,为部分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建立专职法律援助机构,借鉴国外设立的专门从事审理社会保障案件纠纷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健全社会保障司法机制。3.1.3大力开展普法工作。总结“六五”普法工作(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成功经验,不仅需要对全国从事普法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也要积极深入基层,带领普法宣传工作走进社区、走向群众。通过加强宣传、正面引导,讲清政策规定、讲清利害关系,确保社保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3.2有条不紊,有序推进建卡建档基础工作。参保人员建卡建档的全覆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以坚持不懈和事无巨细的心态做好参保人员的信息采集、信息比对、数据管理和动态更新工作,不断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数据库信息使用效率、提高数据质量,为实现参保人员“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不断努力。3.3按部就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首先要明确体系的建设原则,一是用户中心原则。社保体系应不仅按照管理需要,更应结合实际根据参保人员的需求提供服务;二是效能原则,通过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效能水平,提升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逐步推进原则。在“金保工程”一期已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二期工程,既要注意到不同地区的情况差异,也要迎难而上,立足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将体系延伸至各乡镇;四是标准化原则,充分认识到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和一体化的重要性,逐步建立起一个标准统一、规范和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处理好异地社保等问题。3.4整合资源,加快社保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将社保网络服务延伸至街道、社区、乡镇等基层服务机构,构建全国联网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立足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力争实现实体化建设和服务延伸双管齐下。同时推动建立社保体系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各地区社保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成就做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进行等级评定,并提出改进意见,争取早日实现部、省、市、县、乡五级网络贯通[10]。

4结语

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推进程度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生活,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社会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需要法律法规的配套落实,需要社保各子系统的协同推进,需要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成.中国社会保障支出:问题与思考[J].社会科学,2014(07):26-34.

[2]孙宏.浅谈实施“金保工程”的必要性[J].商业经济,2011(05):27+46.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05-29.

[4]王宝利.加快金保工程建设的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222-223.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06-01.

[6]赵秀兰.浅析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5(06):89-90.

[7]朱立喆.邢台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6.

[8]于海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9):7-8.

[9]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01):2-12.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5

今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强化农村发展能力建设,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夏粮总产10.1万吨,油脂产量位居全省之首;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87元,同比增长27.2%。

(一)突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危桥改造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5974万元,完成土石方383万立方米,整修渠道177公里,其中硬化渠道49公里,疏浚店埠河3.68公里,建设大中塘264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解决了4万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完成危桥改造工程15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座,出色完成了国家级小(一)型水库重点项目稻香水库主体工程。

(二)构建网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今年,我县要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260.3公里,目前已完成路基基层177.93公里、混凝土面层55.94公里。国债项目范栏路、石高路全长33公里,已经完成全部征地、拆迁工作,沿线桥涵配套设施全部建成,路基土方工程完成25%;省交通厅通乡公路项目马店路、王黄路、八青路共38公里的三、四级油路、水泥路改建任务,已经完成12公里路基补强工程;合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已完成店埠河大桥、南淝河大桥东段建设,路基土方工程完成80%以上。

(三)美化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新村居建设日新月异。白龙清水、八斗小普、马湖小陶等新村居建设基本完成,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特色产业优势渐显,土地复垦全面展开,拆迁农户陆续入住。其中白龙清水村原村址占地335亩,规划新建后仅占地60亩,新增耕地275亩。二是村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村4个;完成农村改水3.9万立方米、改厕1631个,植树17万株,建设垃圾填埋场1.2万平方米;城中村、镇中村、园中村改造快速推进,拆迁房屋60余万平方米。三是生态家园建设蒸蒸日上。启动100立方米沼气工程建设2处,改造和新建沼气池340口、巩固已建沼气池2600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780平方米、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猪-沼-果、猪-沼-渔等生态生产模式1300余户,户均每年可节支增收2000多元。四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了我县生态农业发展和巢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个,总投资近10亿元,部分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被批准立项。五是“缩村让地”和“整村推进”等项目亮点纷呈。上半年,实施国家、省、市、县土地整理项目55个,总规模7.1万亩,新增耕地1.38万亩。其中白龙镇长王村“整村推进”项目,涉及15个自然村庄、1227户拆迁,总规模1.3万亩、预算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土地丈量测绘、规划设计、论证评审等工作,新村居建设已经展开。六是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做大粮油业、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园艺业的思路,把着力调整种植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涌现出一大批规模较大、特色各异、市场反应较好的专业村和主导产业品种。清水的花卉、小陶的果树、建华的净菜等都初具规模。其中元疃丰宝科技示范园已发展成为合肥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也是安徽省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之一;撮镇建华社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发展合作生产,带动周边8000多农民共同致富。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1-6月份,完成养殖业投资近2亿元,新增养殖场(小区)2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达65%以上。

(四)精益求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精心实施农村配网建设“四大工程”,即基本性支出工程、农网完善工程、雪灾恢复重建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等,总投资2686万元。已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53.6公里、400V线路185.9公里、新增和更换配电变压器55台。其中,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重点落实一个电气化镇(元疃镇)和15个电气化村建设任务,总投资1020万元。目前,前期勘察、测量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马湖乡小陶电气化村一期建设已经竣工;省级10KV农网组合式配电台区建设试点工作也在白龙镇长王新村顺利启动。

(五)积聚潜力,继续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一是拓宽投资渠道。努力争取,并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我县世行加灌三期项目(2005-2009年)计划投资3532.6万元,治理面积7.5万亩。至2007年底已完成投资2293万元,为提高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陈集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省财政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对路、渠、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后期还将继续投入农业产业开发,逐步将其打造成全国领先、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抓好新、优品种的应用和测土配方施肥、机插秧、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上半年,新增大中型农业机械181台,农机总动力达5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3%。全县机耕率超过70%,小麦、水稻机收率达80%以上。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和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和认定,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目前,全县无公害产地规模达到1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获得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总量达到35个,年产量达10.6万吨。2007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3.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蔬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4%。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县形成了以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瓜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六大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家,其中省级9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7家、省级4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13家,超亿元的9家,超5亿元的1家;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总数增加到18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个,比上年末增长17%;新引进农业招商项目4个,总投资1.45亿元,到位资金1.2亿元(含续建项目)。

(六)改善民生,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以农村通信、广播、电视和市场设施等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是整合农村广播网络。上半年更新改造村控台42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400户,“电视村村通”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二是完善乡村卫生体系建设。完成16所乡镇卫生院2007年度国债项目建设,其中石塘镇、包公镇等7所卫生院已投入使用。5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完成规划设计,建成一个县财政将补助5万元。三是强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新扩建农村中小学6所,投资2793万元,已全部动工;加快51个中小学危改进程,已竣工18个,消除D级危房1660平方米、新建9134平方米。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标扩面,参合率达97.17%,比去年提高7.02个百分点;土地矛盾和纠纷趋缓,调处力度加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有序开展,已办理投保2323人,上半年已向460人发放养老金40.34万元;农村享受低保人数增加到14857户、32734人,覆盖率提高0.98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对滞后。现有规划有的缺乏前瞻性,不能满足长远需要,有的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还有一些关键性规划亟待建立。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些重要设施,特别是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相对缺乏。三是对基础设施“重建轻管”,市场化运作不够,一些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四是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保障能力不足等。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并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力度,加强农村发展能力建设,做到全面规划、科学决策。

(二)多元投入,进一步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渠道。切实加大江淮分水岭、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施力度,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努力构建财政支持、政策引导、群众积极、社会参与的长效投入机制,调动各方面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积极性,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元投资、共建共享、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三)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公路养护、集体林权等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做到建设一个、管护一个,充分发挥设施的最大效益。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6

今年,我市遭遇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全市经济发展受到巨大损失。洪灾过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将全市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救灾和加快发展上来,要求全市上下一手抓生产救灾不放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不能变,加快发展的力度不能减,确保实现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市政府召开这个会议,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确保全年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中心城市,我认为起码要有中等城市规模,综合功能上要比较强,发展要有潜力,对周边城镇及广大农村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而这几方面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今后若干年我市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要按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要求,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当前,城市建设既适逢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概括地讲,主要面临以下机遇:首先,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趋势,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赋予我们一个很大的社会推动力;其次,中西部崛起政策也为我们提供一个难逢的机遇,国家非常重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比如,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国家不断加大对城市供排水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工程的支持力度。第三,经济快速发展,为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214.1亿,同比增长13.1%,财政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32.1%。第四,整个社会对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空前提高。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新的标准和要求,这首先就是生活环境问题,房子宽敞不宽敞,小区环境好不好,道路通畅不通畅,有没有休闲游乐的场所等,这为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我们要抓住以上难得的机遇,利用好有利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我们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国家正在实施宏观调控,控制经济过热,紧缩银根,给我们带来融资的压力。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紧缩地根,使我们的发展空间和城市土地经营受到很大限制。比如,我们年初上报的420亩沙颍河治理移民安置用地,已上报国务院,至今未批;河滨路(西二环至南京路段)建设用地也未得到批准;还有几块安置用地和储备土地都未得到批准,结果导致一系列项目不能正常实施。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不能束手无策,要迎难而上,创造条件,抢抓机遇,趋利避害,用足用活政策,增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二、肯定成绩,增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7.81亿元,虽然受到天气、资金、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经过在座各位和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至7月底已完成投资4.9亿元,比去年全年投资总额还多0.8亿元,城市路网工程、沟河塘治理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灯饰亮化工程、城市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六项工程全面启动,城市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一)新建城市路网,使城市规模扩大。随着南京路、淮河路的建成通车,城市面积扩大近十平方公里。颍州南路、阜王南路、人民西路西延等接线工程相继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拉动了沿线土地升值。正在建设中的南京路泉河大桥、古泉路和即将建设的北中环路,将更大程度地改善泉北和颍东城市交通状况,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发展。

(二)完善城市设施,使城市功能增强。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载体,它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满足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今年南京路、淮河路、颍州南路、阜王南路等道路全面竣工,古泉路、河滨路等道路开工建设,并且继续开展主次道路和小街巷的拆违、市容整治工作,让广大市民走得通、走得顺;改造维修南二环路、西二环路、清河路、颍上路、人民东路、涡阳路、阜颍路、沙河路等道路,让广大市民走得好。实施了沟河塘综合治理、园林绿化、供水和污水处理工程,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三角洲移民迁建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最贫困地区最贫困人口的居住问题。我在年初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着重讲了三角洲的问题,这不仅是一项防洪保安工程,而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如果我们不在上半年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特事特办的措施把此项工作做好,在今年5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袭击下,就很难保证三角洲不发生房屋倒塌现象,很难保证人民生命财产不遭受损害。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广大人民做了一件实事、好事,这是我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的生动事例。

(三)提高绿化、亮化水平,使城市变美。今年实施了南城河、中清河、西清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河岸绿化、亮化;实施了淮河路、南京路及阜王南路、颍州南路、人民西路等道路的绿化、亮化工程;对文光路、阜王路、颍州路、林带路、火车站广场、东城河进行绿化改造。这些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化、亮化水平,改变了城市面貌。另外,济河游园建设工程正在实施,清颍公园二期正在进行招投标,刘锜公园、三角洲公园、七渔河林带和京九线林带、泉河风景带正在规划。

这些成绩是在国家收紧银根、地根的宏观形势和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形势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正视问题,增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和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尤其是领导同志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大局观念不强,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只看重部门、单位利益,不看重社会责任和的发展,遇事推诿扯皮,有的把市政府布置的任务又推给市政府,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争项目、筹资金,而是动不动就向财政要钱,不给钱就不办事。据了解,市财政收到这方面的要钱报告就有十多个。试想,如果财政拿钱来建设,还把任务分解给你这个部门干什么?把任务给你,就是把责任交给你,就是要你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政府分忧。希望市直有关部门一定要走出这个认识误区。

(二)欠帐多,工作进展不平衡。今年初我们制定的投资计划是17.81亿元,但到了7月底才完成4.9亿元,只完成投资计划的28%,时间过去大半,任务还未完成三分之一。从各单位完成任务情况看,有的积极主动,工程进展比较顺利,比如市交通局,把向阳北路桥建好了,阜颍路改造搞的也不错,而有的部门、单位把任务推来推去,就是不见行动。

(三)拆迁难、拆迁贵。首先,由于以前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乱搭乱建一度泛滥,导致现在拆迁量大。其次,由于我们深入宣传教育工作做得不够,拆迁安置房建设滞后,加之一些市民素质不高,不配合拆迁,拆迁工作非常困难。拆迁量大、拆迁贵、拆迁难,又导致建设成本昂贵,建设速度缓慢。

(四)资金不足。一部分工程因为建设资金不能到位,或者不能足额及时到位,致使拆迁建设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还有一部分在建工程,由于不能及时兑付工程款,造成工程拖延或停工。

(五)施工环境不优。由于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基础设施建设不理解、不支持,属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协调工作做得不够,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周边群众胡搅蛮缠、强装强卸、敲诈勒索、强行务工等现象经常发生,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推进。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老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许多问题表面上是客观问题,但根子还在主观方面,比如施工环境不优的问题,说明我们一些基层的领导同志没有把市政工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说严重了,就是没有和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今后决不允许再出现这样的现象。再出现了强装强卸、强行务工等现象,就拿属地政府一把手是问。其他问题我们也要逐一研究,分析原因,拿出长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总之,我们各地各单位都要有压力、有动力,大家共同想办法,把各类问题解决好,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快向前推进。

四、落实责任,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今天来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都是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都有很多日常工作需要抓,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好不好、快不快,不但关乎城市发展和经济环境改善的大局,而且关乎我们每个部门的发展水平和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每位成员都要树立全局意识,关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阜政办〔2007〕13号文件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市政府已将此列入今年的工作重点,并将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考核各单位完成情况,作为奖惩依据之一。

(二)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合力。我们年初制定的计划有一部分不能按时完成,除了天气影响等客观原因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前期工作没跟上,中途改变规划和设计方案,拆迁不及时、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周边群众阻挠影响施工等主观因素。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首先承担自己的工作任务,积极稳妥地把工作做好。其次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综合协调组要加大协调力度。涉及到房屋及地面附属物拆迁的,属地政府要真正负起责任,做好宣传动员、调查摸底、测量赔付和拆迁工作,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快、做实;涉及到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杆迁移问题,业主单位要以城市建设大局为重,主动配合,快速行动,不能在部门利益上斤斤计较。至于资金拨付问题,有关单位和部门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执行,只要验收合格,手续完备,就应立即拨付。

(三)继续加大拆违力度,控制拆迁成本。规划部门要提前做好规划,国土部门要做好土地储备,城管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拆违力度,始终保持拆违的声势和力度,决不能让违法建设抬头,避免今后二次拆迁,劳民伤财。在拆迁工作中,一定要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该补偿群众的要补偿到位,决不能损害群众利益。同时,对那些借机取巧的“钉子户”要敢于碰硬,依法采取措施,决不能乱开政策口子。否则,会引起连锁反应,给今后的拆迁工作增加难度。

(四)开源节流,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我们要推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交易模式改革、招投标体制改革和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投公司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土地收储量、交易量和交易收入,降低拆迁和建设成本;在保证工程进度的情况下,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信誉的大公司,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工程资金,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得以有效地利用。

(五)紧紧抓好各个环节,注重工程质量。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我们决不能花钱建“豆腐渣工程”,要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这就要求我们把关口前置,抓住质量这条生命线,要把好五个关口的工作:一是把好招投标关。要让真正有实力、有实绩的企业中标,不能单纯追求低价位,有些小施工队伍在实力上无竞争优势,就从造价上找实破口,中标后觉得无利可图,就偷工减料,减少必要的施工程序,这样的工程怎么能有质量保证?二是把好工程督查关。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的工程督查组要经常到一线督促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整改。三是把好质量监督关。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要坚持现场监督,检验建材,控制程序,抽检工程实体,全程跟综,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合同和施工规程施工。四是把好验收关。不合格的工程决不验收,该返工的坚决要求返工,该退场的坚决清除出场,而且取消该施工企业在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投标资格。五是把好责任追究关。要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工作职能和管理权限,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责任倒查制度,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将查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负的责任,并按照效能建设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7

1.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据统计,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3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596.2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55%;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193.6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2.98%;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包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收入)达到1745.12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79.55%,占人均纯收入的42.15%[1]。由此可见,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问题。

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和农业气象服务等,可以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例:自1949年以来,中国农田灌溉规模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1962——2002年,中国人口增长了1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50%,但是人均灌溉面积增加了50%。全国粮食产量净增2.6倍,其中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40%的灌溉土地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80%。据资料分析,约有60%的粮食作物,75%的经济作物和90%的蔬菜作物都生产在灌溉农田上[2]。

截至2007年,中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经达到46.4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83%,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3.50%。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02亿吨,比2006年增长0.72%,较1980年增长了1.81亿吨[1]。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从而有力的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民的农业收入的增长。

2.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在目前中国农业小规模经营、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等条件下,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

(1)从价格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农产品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关系到国计民生,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虽然政府在特定时期(战争、自然灾害等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刺激农业生产,但是政府无法长期将农产品的价格定位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产量大,产品的差异性比较低,农产品市场是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形态。在这种市场形态中,每一个生产者,也就是农民,都不能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比较高的利润,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垄断力量,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总之,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的价格会保持在比较固定的低水平上,农民无法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高收益。

(2)从产量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中国农村目前的经营形态下,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这意味着单位农户所拥有的土地的生产能力有限,虽然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存在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中国土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众多,要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还需要一定时期的调整,因此,中国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还将长期存在。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户不能够通过扩大土地面积来扩大产量。另一方面,除了通过扩大土地规模,农民还可以通过追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或者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高产量。但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同样是由市场所决定,即使通过政府的力量,也无法把它们的价格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提高耕地质量又是长期性的努力才能见效的措施,这就决定了农民通过追加生产资料的方式来提高利润的空间有限。因此,在中国农业目前的经营形态下,虽然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它并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及分类

农村基础设施(RuralInfrastructure)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它是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与“私人资本”相对应,它被称为社会间接资本。通常纳入到农村基础设施范畴的主要内容可细分为三类: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村水利和农户用水设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等;二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医疗卫生与体育设施等;三是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如教育、道路和通信设施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下,通过增加总收益来提高农民的利润空间是不太实际的。由于农民的农业收入是农业生产总收入和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差额,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必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

农业基础设施作为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设施,与农业生产总成本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科学、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的直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这主要体现在:

(1)农村基础设施中的水利、气象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旱灾已经成为中国覆盖面最广、成灾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而且受灾面积逐年扩大。1949年——1998年,中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3.2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1/5,其中成灾面积1.31亿亩,全国平均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238万吨。50年中有10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受旱面积均超过4亿亩,成灾面积超过2亿亩,相当于五年发生一次重旱。2007年中国旱灾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4.14%,其中旱灾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28%[1]。旱灾面积的扩大,尤其是成灾率的攀升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象条件多样,农业发展不平衡。尤其在西部地区,农业主要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更加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2)农村基础设施中的仓储、市场、交通等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在中国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想致富,先修路”的标语,由此也可以看到,农民已经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乡间道路缺乏有效的专人管理,使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农业耕作成本的增加。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与农业销售、运输成本有关。如果没有进行深加工,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中国农民收入长期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实行的针对“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措施,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实际上都是为了扩大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业收入。但是,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交通和仓储设施,优质的农产品就会因为过高的运输成本而无法走出原产地,更加谈不上增加附加值和为农民增收。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可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部分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诸如修建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等项目均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加强其建设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中国长期实行的“以工代赈”扶贫工作的成果可以说明这一点。截至1997年,国家以工代赈累计投资98亿元,各级政府的配套投入也在1:1以上。1996年中央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总规模为98.5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亿元,占总投入的40%。由于实物携带上的方便,1996年以后,以工代赈全部改为支付资金。全国共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200亿元,国债资金50亿元。从2001年开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以工代赈的投资规模,每年除从财政预算内安排40亿元资金外,还从国债中安排20亿元,在基本农田、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牧场建设、人畜饮水等方而,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和2002年国家又从国债资金中安排10亿元搞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2003年又增加了5亿元资金[3]。以工代赈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落后而貌,在促进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和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在继续加大对重点贫困县扶持的同时,适当扶持其他贫困地区,新阶段的以工代赈工程还在继续。

4.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在农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这表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使农民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在中国占全国总人口63.8%,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费普遍高昂。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而且高昂的电费对农户的实际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的台数分别为45.94,94.38,和26.12,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这三样耐用消费品的台数分别为96.77,137.79和95.03,二者相差仍然很大。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40.36元,相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25元高出一倍[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却要比1991年的价格低很多,可见,主要影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量的因素不是耐用品的价格,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9年12月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电价每调低0.1元,农户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370元、667元和909元,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带来农民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消化家电业的过剩生产能力。

5.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中国农村人均耕地稀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很低,单单依靠农业收入是无法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三农”问题的。这是影响中国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次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中国农村二三次产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制约。近几年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二三次产业收入所占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呈现下降的趋势:2000年二三次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例为2000年为23.58%,2005年下降到20.32%,2006年略有回升,为21.22%,2007年再次降为20.45%[1]。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农村乡镇企业体制落后等原因有关,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达不到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水、电、气、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硬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就会导致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足,招商引资成为空谈,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困难,产业升级难以实现,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难以改变等等。由此可见,要改变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举步为艰的状况,必须首先从基础设施抓起,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搞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这样才能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增强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比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和推广新品种可以提高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劳动力使用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生产收入。就中国农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相对于农村另外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机械和化肥来说,劳动力是一种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这三种生产要素具有替代关系。绝大部分农活,如:脱粒、收割、播种等等,既可以通过机械完成,也可以通过劳动力利用手工完成。如果农民的身体较好,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相对便宜的手工工作,从而可以节省支出,提高收入。同样,如果农民的身体条件较好,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农业成本,更有利于减少农产品的化肥污染,在倡导绿色消费的今天,农家肥的推广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劳动者降低物质投入,节省物质成本,提高收入。

摘要:从收入构成来看,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加农民的收入首先应当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入手。中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平均到每户农民的土地面积并不大,在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减少成本就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加农业收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周玉玺,胡继连,周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选择[J],改革,2005(3):59-65。

[3]陈可可,左婷:浅谈“以工代赈”[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1):30-34。

[4]杨林,韩彦平,孙志敏: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56-59。

[5]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3。

[6]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7]孙开、田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18):11-18。

[8]徐克勤: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创新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20-21。

[9]徐梅:论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分工合作[J],天府新论,2005(2):46-48。

[10]郭勇: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5(3):66-69。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8

一、基本评价

近几年来,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广电部门的积极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广播电视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管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服务不断优化,全县广播电视事业步入了良性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力度,财政投入资金由年的79.76万元上升到年的179.8万元,省市专项资金也由26万元上升到48.3万元,推动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步伐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由城区向乡镇延伸,实行县乡联网,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共建有线电视干线光缆254.8公里,光节点157个,有线电缆187.6公里,网络公司所属的城区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320户,乡镇用户达到了3786户,未被网络公司收购的乡镇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931户。今年来,县网络公司积极搭建数字平台,通过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开通了74套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截止目前,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开局良好,已发展用户4000余户。数字电视的开通,极大地丰富了我县广大有线电视观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服务。二是“村村通”工程稳步实施。县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把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作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先后投入资金120万元,于2005年建设5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点自然村“村村通”项目点59个,年建设2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点自然村项目点40个,今年我县有270个20户以上的盲点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纳入国家建设计划。通过推进“村村通”项目建设,截止年,全县广播电视有线骨干网基本形成,开通有线电视的区域扩大到59个村,占全县行政村的53.6%,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三是无线电视覆盖工程扎实推进。抓住“村村通”建设机遇,架通了县城至太平顶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光纤线路。并投资20万元对县城和太平顶发射台的三台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机进行了更新,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作用,提高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抓住中央台覆盖工程的契机,完成了中央台一套、七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三套节目的天线和发射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提高信号质量,有效地扩大了广播电视覆盖率。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对太平顶发射台专用公路6.4公里进行道路硬化,并多方筹集资金对太平顶发射台机房进行装修改造,使我县及周边县市近20万人受益,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四是广播电视宣传硬件建设迈上新台阶。按照科学设计、合理施工的原则,突出安全性、可靠性和前瞻性,分期分批对广播电视台机房进行改造。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播出质量和水平,县政府共投入40多万元,先后对新闻采访设备、编辑制作设备、播出设备进行了升级更新,将广播电视拍摄采访设备全部更换为数字设备,制作全部采用非线型编辑设备,后期播出设备更换为硬盘播出系统,并组建了局内部办公网和制作播出网,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工作效率和自办节目质量。

(二)管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广告经营创收水平。县广播电视局通过加强管治、挖掘潜力,,将远安电视台广告文艺节目时段经营权对外出让,由宜昌三人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每年25万元买断经营权,实现经营创收保运转。二是深化内部改革,实现管治标准高效。县广播电视局根据新形势、新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在机构改革上,率先完成了局网分设;对乡镇所属有线电视网络探索引入民营资源,逐步将经营权出让,乡镇从事文化广播公益服务的人员统一归口到乡镇公益综合服务中心管治,从而实现了人员和机构的精简。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广播电视局事业人员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和对工作人员全员竞聘、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精简分流。通过改革,全县广播电视系统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和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氛围,激发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活力。

(三)广播电视服务不断优化。以提高宣传质量,多出宣传精品和保障安全播出为目标,严格管治,优化服务。一是严格审核把关,保证导向正确。完善节目审查制度,加强导向把关,发展监听监看,保证节目宣传中心突出。二是狠抓节目创优,提高导向水平。克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人少事多的现实困难,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宣传报道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并及时向省市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推介,不断增强了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改进和提高宣传质量,为推进远安科学发展,努力走在山区县市前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认真履行有线电视安装、维修限时提速承诺。不断加强了广播电视网络设施设备维修报装队伍建设和服务保障制度建设,对用户的安装申请和报修投诉,严格兑现服务承诺的时间和质量。坚持对农村广播室维修零收费服务措施,有效推进了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四是完善健全各项制度,成立了安全播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建设畅通、快速、高效的联系协调机制,在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加强值班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出现紧急情况,立即处理,保证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和广电网络传输安全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与走在山区县市前列及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进数字电视的相关政策和服务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自办节目采访、编辑、播出设备周期性更新亟待解决。围绕进一步推进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视察组提出三点建议:

(一)突出发展重点,为广播电视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县人民政府要站在加速推进全县科学发展、实现我县广播电视事业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和实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进一步重视和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二是要增强各级各部门责任,科学编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狠抓贯彻和落实。三是要紧紧抓住各种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优化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条件,为广播电视事业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9

气象台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据《中华人们共和国气象法》等。气象局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实现更好的防灾减灾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和贡献。应该重视气象事业的发展,增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我国的气象发展已经比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气象事业起步比较晚,底子薄,基础设备稍显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扩大。必须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虽然存在阻碍,但是在政府和人们群众的努力下,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的提升。1.1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道路、职工食堂、活动场地和临时性的用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在气象观测过程中使用的值班房中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等,直接制约了该地气象观测事业的发展。气象观测站与标准的要求存在差距[1]。1.2指导思想。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以现代气象服务的要求为发展的契机,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建设的重点,进行统筹兼顾的发展,提高效益和质量,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气象站台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气象站台服务的管理办公能力和改善其工作条件,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气象业务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2]。

2建设目标

该地对气象站台等基础设施进行了优化和建设,同时制定发展目标,即在2020年实现完成气象主题公园建设和观测业务的用房改造工作等,为气象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建设美丽站台的目的,不断促进该地区的气象服务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3建设任务和时间

3.1观测业务用房改造。气象业务的建设中应该坚持生态的需求原则,实现气象业务进行长期观测和遥感动态观测,对气象预报进行及时的,进而使政府能够及时掌握气象变化的信息,为预防气象灾害的发生提供参考和保障,实现减少气象灾害发生的目的,不断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职工食堂的建设,经过改造之后的职工食堂能够解决工作人员的就餐问题[3]。3.2气象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建设气象主题公园能够实现将气象文化融入其中的目的,将气象公园建设成集气象观测、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基础设施,实现在休闲中了解气象文化,获取气象知识,同时气象公园的建设能够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提升气象职工和干部的素质,为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措施

4.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实现解放思想和统一的认识,应该以建设美丽台站为发展目标,为气象工作提供现代化的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制定台站的规划,对责任进行明确。同时,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保证规划能够顺利进行。4.2坚持标准,分布实施。应该结合站台的实际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发展的实际,做好规划的安排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省级部门对气象文件审查之后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安排。4.3统筹兼顾,加大投入。为了实现保证气象台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实现对资金的统筹兼顾和调配,集中财力解决重要的问题,通过项目的建设带动气象站的发展和建设。拓宽投资的渠道,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选择比较优秀的站台作为示范,以点带面,促进站台后续的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和业务发展项目来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气象现代化实现更好的促进气象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促进该地区气象事业的发展。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扩大。为了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阻碍问题,但是在政府和人们群众的努力下,我国的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琰.阜阳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J].南方农机,2017,48(7):47+52.

[2]汪甫.论计算机在气象业务中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245-246.

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篇10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通过对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使移民的家庭生产经营状况与劳动就业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家庭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结合莫旗基础设施现状,重点解决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供电、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应急突出问题;改善文教、卫生条件;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整治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目标提出预测和评估,努力做到与非移民安置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逐步实现小康社会。根据各移民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各时期目标如下:1.1近期目标(1)购置必要的道路养护设备,对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内的现有砂石路面进行养护,对道路两侧边沟淤泥进行清理;(2)对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内主干道两侧种植适合北方生长的金丝垂柳、馒头柳等行道树;(3)每个移民安置小区建一所卫生室,并配备必要的诊疗设施;(4)为每户移民建造一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控制血吸虫病及其他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5)对镇卫生院补充和完善医疗器械;(6)对小学增加一定的房屋面积和教学设备;(7)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内安装宽带设备,并按照线路集中情况,安装宽带节点机,使每个移民安置区都能拥有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信息共享;(8)进行必要的电力设施扩容改造;(9)为有效控制农业有害生物,在腾克镇建立一处病虫观测场,保障生态建设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10)在尼尔基镇、登特科镇和额尔和乡各建一处敬老院。1.2中期目标(1)对移民安置小区的对外连接公路及移民安置小区内的街巷道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2)在移民安置区适当更新宽带设备,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带宽、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3)对现有供水系统中储水设备为简易铁制容器的,统一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的储水设施。1.3远期目标(1)按照油路养护标准,对硬化的移民村内道路及对外连接道路进行养护,包括灌缝、保洁、培路肩、补坑槽等,购置必要的养护专业设备;(2)随着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众设施的日趋完善,原有的杆路设施将会影响安置区的美观,逐步将架空线路改为管道线路;(3)由于移民安置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电力设施需相应扩容改造。经计算,莫旗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各时期规划项目及投资额度如表1。

经济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