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2:01:57

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范文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规划;城镇建设;环境治理

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为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的现象越来越多。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并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之后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对环境问题加以治理,保护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城镇规划中的环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1城镇化遗留下来的环境污染现状

建国初期,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致力于从农业向工业转变。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最初步入城镇化建设的时期,工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至今仍有影响。

1.1人口聚集,城镇垃圾多

城镇化建设的中心是将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聚集,我国的城镇人口暴增,给城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镇在超负荷运转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技术已经不不能满足城镇化的进程。大量的垃圾被堆放在道路两旁,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内,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气温升高时,还会有难闻刺鼻的气味发出,污染空气,同时垃圾滋生的细菌还有可能给人体带来伤害。

1.2工业污染严重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工业企业是必然会发展起来的,这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多数的城镇企业在处理企业有害气体排放、工业废水排放方面治理效果不佳,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破坏了环境。

1.3水土流失

因为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会建立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这就会对周边地区的树木、土地造成影响。大量地砍伐树木,破坏土地,在大雨天气,土地无法抵抗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同时有会破坏原有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的种类减少。

2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体现的问题

2.1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的中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2.2缺乏仔细完善的规划

在城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城镇化建设并没有完善的发展规划,只是在盲目追求城镇的工业化,人口聚集,城镇规划不合理,在建设的过程中给生态带来压力。

2.3城镇缺乏环保设施

对于大城市来说,环保基础设施是比较全面的,有环卫工人,有垃圾处理站,在路上隔几步就会看到一个垃圾箱。可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是缺乏的,很难在一个城镇里看到环卫工人,在路上看到垃圾箱。这也与政府对城镇环境的重视程度有关,政府不重视城镇环境的保护,也就不会有投入,环卫基础设施自然就会缺失。

2.4城镇处理污染的技术落后

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和污水是要经过处理的,然而大多数的城镇企业与大城市的企业排技术是无法比拟的,对有害气体和废水的处理技术落后。

3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环境保护,不仅能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人类也有积极的影响。清新健康的自然环境能帮助人们修身养性,愉悦人们的心情,有好心情自然就会有好的身体。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同时还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督促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还将环保意识融入教育,从小就培养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环保意识,足见重视程度之深。生态文明也是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战略之一,乡村生态文明、城镇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是各级行政区域建设的重点,国家多次召开会议强调生态文明的建设,各行政等级区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纷纷围绕生态文明规划自己的发展路线。

4城镇建设环境治理的方法

在新型城镇的规划当中,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片区将建设生态文明的城镇、环境治理纳为重点规划对象,环境治理初具成效。从营城子区的环境治理方法中可以总结治理经验,为其他地区城镇规划中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4.1营城子片区污水治理的办法

4.1.1政府政策扶持引导2016年,大连市出台《大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规划要求,对大连的城镇化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大连市按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的发展思路,加快甘井子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型的城镇化格局。营城子片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西北部,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中部,属营城子街道管辖区,是甘井区内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开发潜力最大的近郊区域。因此大连政府将其作为生态科技创新城的重要发展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科技文明的新城镇。营城子在大连市的《大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指导下建设新型的城镇,并在《大连市中心城区污水系统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区域内的污水展开专项规划治理。4.1.2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营城子区的污水治理,相关部门特意去营城子片区做了详细的调研,结合营城子区的实际情况和污水治理的相关法律规范,对区域内的污水治理开展规划(见图1)。目前,营城子街道在污水治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河道污染。由于在营城子街道建设当初没有被纳入大连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范围,排水设施满足不了营城子街道的排水需求,于是便将污水排入了临近街道的河流之中,造成水系污染。相关部门根据营城子街道的河系污染现状从供水和排水两方面来制定计划,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4.1.3依据地形,建设排水基础设施甘井子片区位于旅顺至大连(南关岭以南地区)褶皱推覆剪切带上,是多个背斜、向斜、平卧褶皱组合成的复式褶皱。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南北方向高差较大,具体岩性构造如表2所示。《营城子地区河道整治工程》对营城子的具体管道铺设做了规定,建设沿河污水截流管线、沿路污水主干线、污水提升泵站及污水压力管线,将原直接排放河道的污水进行收集、提升,最终接入营城子污水处理厂。具体包括:营平路污水管线、双台沟河污水截流管线、沙岗子河污水截流管线、对门沟河污水截流管线、郭家沟河污水截流管线、滨海公路污水管线、牧城驿河污水截流管线、爱大线污水主干线;新建污水提升泵站,将区域污水接入营城子污水处理厂。营城子地区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完善了区域内的污水排放系统,解决了周边小区及工厂污水无排放出口问题,改善了现状渠道的严重污染问题。从这项可以看出,环境治理中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针对城镇中人们随意倒垃圾的问题,应在道路两旁设立垃圾箱,标志垃圾箱的分类。还应有专门的环卫工人,城镇的环卫工可以从城镇的居住人口中直接选拔。城镇中的人口多为移居到城镇的农村人口,这样的人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环卫对他们来说是一项不错的工作。城镇的环卫压力较小,可以定期让工人环卫路上收拾卫生,例如每周的一、三、五、七。当然,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城镇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经济也会越来越繁荣,这样,环卫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到那时,应视情况而定。4.1.4做好投资预算,加大投资力度在城镇环境治理过程中,做好项目预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城镇政府的财力是比不上大城市的,因此要做好环境管理基础设施的投资预算,争取以最低的成本,购买最合适的设施建设材料,建成环境治理的设施。做好投资预算,可以依据市政工程定和近年同类工程的预算进行项目预算。在营城子片区,建设污治理项目依据的是2008年辽宁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08年辽宁省建设工程费用标准及近年来的同类工程预算、决算资料,进行项目工程预算。4.1.5资金筹措城镇的资金实力远远不及大城市,在购买材料之前可以通过各方筹集资金。例如采用国家预算内投资、银行贷款和地方自筹等单一或组合的形式。同时可还以选择BOT模式即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企业可以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政府可以允许企业向用户收取费用或者是售卖相关的产品来赚取利润。待到期限届满之后,将基础设施的归属权还到政府手里。各城镇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资金筹措方式。上述是从甘井子区营城子片区的污水治理中得到的经验,各乡镇应从营城子片区的污水治理中获得经验启示,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建立完整的环境治理项目规划、建设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做好项目预算、多项筹集资金等方式针对自身城镇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是以上的方法局限于污水治理,对于城镇中的环境问题还有其他治理方法。

4.2环境治理的其他方法

4.2.1健全法律法规针对城镇建设中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破坏环境的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例如对于随意倒垃圾、大小便的人处以200~500元的罚款。在人们经常倒垃圾的路段设置标语,并建立监控体系,防止有人存在侥幸心理。在发现有人倒垃圾后,应将此人不文明的画面利用网络在城镇内循环播放,以儆效尤。4.2.2政府应建立环境监查组织对于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环境检查组织应经常到企业的生产空间去检查,检查排放量和排放气体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且要与企业沟通协商,引到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型发展。为了更好地达到环境监管的作用,环境监管组织可以向企业征收污染税、与企业签订生态环境保护协议等。4.2.3引进先进的处理污染气体技术城镇政府应引进先进的污染气体处理技术,向上级政府请示,由上级政府派遣城市企业中的专业处理人员带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统一到城镇的企业中去做技术培训,城镇政府应做好统筹协调工作。4.2.4建设绿化带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绿化带的建设。在城镇中,需要在道路两旁和空闲的地方种植花草树木,植物根系的茁壮成长能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问题,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新鲜的氧气,净化空气。4.2.5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例如在营城子区对污水的治理过程中,明明政府已经在解决之前城镇化建设中遗留下来河道污染的问题,大力建设污水排水管道,但是由于工程量巨大,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所以目前,区域内污水系统并未建设完全。有些住户图省时省力将自家的生活污水排放到附近的沟渠内,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政府应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大家一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政府可以在社区和道路两旁张贴倡导人们保护环境的标语,可以结合优美环境的图画。也可以利用新媒体资源,例如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人们保护环境应该采取的文明行为,并且要宣传生态环境破坏会带来的危害,结合环境污染的实例,对公众展开环境教育。培养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还要鼓励群众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实施监督举报,与政府的环境监管组织一起,形成政府和群众一体的环境监督体系,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家园。

5结语

环境治理范文篇2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促进作用

1环境检测的概述

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环境检测是借助相关检测设备及检测技术在合理的环境监测点开展环境样本采集监测从而得到检测点附近环境质量数据的过程。通过开展环境质量检测,能够科学分析被检地区的环境问题并能够对监测点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从而将环境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环境检测技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能够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环境检测技术能有效改善环境污染,提升环境治理的力度和质量,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检测对社会的现实意义

开展环境检测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对被检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监测并收集相关检测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做出对被检地区环境质量的科学评价。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开展环境检测有着显著意义。第一,开展环境检测能够科学收集被检地区的环境检测数据,为环境评估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第二,开展环境检测能够及时掌握被检地区的环境变化,能够及时对环境治理作出迅速反应。第三,环境检测相关数据能够为被检地区环境治理工作指明方向,为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导向支撑。

3环境治理中环境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近些年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我国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带来的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依旧严峻,环境治理依旧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确保环境治理策略科学有效,必须保证环境质量评估科学有效。由此可见,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意义重大。

4环境检测的主要类型

环境检测主要就是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进行长期的环境检测,采集关于环境的信息、数据等,对环境特征和法则进行总结,并对环境预判和保护方法制定细致化方案;其次对一段时间内的环境检测,采集这个时间段关于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选择适合这个范围内的保护措施,保证自然生态环境和发展的均衡。

4.1研究性环境检测

研究性环境监测主要以科学有效的研究为目的,针对某一类型的项目采取指向性环境检测。例如调查某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动植物生存或是地区气候变化会对动植物的生存产生什么影响的检测。这样的检测通常情况下由负责环境检测的部门进行开展,由国家相关认证的科研机构受到委托之后进行环境检测。

4.2监督类环境检测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将这类检测定位为长期、定性的环境检测。有关检测机构要制定环境治理和预留的方案,这样可以对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监督性环境检测。主要的检测重点就是环境污染源和排放量,检测后可以判断出污染源的变化趋势,并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监督性环境检测普遍都是由区域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

4.3特殊目的环境检测

针对开展检测的不同目的可将其划分为评定、信息、考察和污染事件,当有污染事件发生后,环境检测的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利用检测手段可以快速判定污染事件的具体位置和扩散区域。这些带有特殊目的环境检测构成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将环境污染事件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5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5.1有利于确定环境治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开展环境检测工作能够直观掌握被检地区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时捕捉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破坏程度,从而进一步掌握和分析被检地区的环境污染成因和影响范围。通过环境检测,环境污染指数能够第一时间报送到监管部门,实现了检测数据的实时报送,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了分析数据、指明了工作方向,有助于科学合理的治理目标的确定及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2丰富环境治理相关决策依据

环境质量检测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为推进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切实相关的决策依据。从输出环境污染问题实际处理中的实际情况看,在研究整治和完善输出环境执行解决方案时,要注意提前尽量预备好所处理需要的各项统计数据。其设计目的主要在于有效防止在环境整治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管理差错,且同时可有效提升环保相关事业管理工作的主动高效性和解决方案的严谨性。在实施环境污染检测处理过程中,可实时获取主要污染物、污染物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数据指标,这些数据可以被作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执行解决方案的重要数据分析支撑。

5.3加强环境灾害事故的风险监测与综合治理

环境检测工作应以预防和日常维护为主,所以有必要加大对于环境灾害事故的有效监测与治理。首先,应清晰明确不同类型环境灾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具有针对地采取相应的动态检测手段,细化各项应急治理重点与难点,进而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与应对手段。在环境检测与治理工作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排查,不断分析总结出现的污染事故原因,做好档案的归类处理,在后续遇到相似问题时可采取应急手段处理,同时还要加大日常的危险事故应急处理演练。其次,采用多种应急预警和综合应急处理手段,使用大型应急处理检测车等多种仪器,采用国际标准的信息采样与数据分析方法,配备经专业培训素质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而大大提升应急监测数据的技术准确性和增强环境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技术科学性、规范性和不可预见性。

5.4促进环境治理系统与设备运行的智能化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传统、落后、低效的生产流程出现颠覆性改变,高科技性的现代生产设备逐渐替换以往凭借人力的手动形式,且逐渐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应用物,绿色环保事业作为本时代的重要发展课题,环境检测与治理也正依托多样化科技向着系统化、智能化发展。目前,环境检测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对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随之不断增强,再加上环境治理应用设备完善性、自动性发展态势,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生态环境等检测方式,环境检测的整体效率将显著提升,继而环境治理效果的增强将显而易见。

5.5完善环境治理监测工作

目前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中,技术变得非常重要,将高端、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在检测过程中,保证其自身的先进性,让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保障。利用先进高端的技术手段或设备,可以保证监测信息数据的精准性,扩展整体的监测范围。不断完善环境治理监测可以为环境污染提供更好的帮助,同时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也有保障,参考对有关企业对污染排放量的规定进行合理评估,可以更好地推进环境治理发展。

6结语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资源消耗需求量日益增加,而过度的资源消耗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制定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环境检测作为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收集环境污染数据并为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指明方向,确保治理手段科学有效。因此,要重视环境检测的重要意义,实现环境治理工作的高效、精准。

参考文献:

[1]张宏云.环境检测的特性及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探讨[J].商品与质量,2021(11):204.

[2]梁锦泉.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J].卷宗,2021(6):349.

[3]张海涛.浅谈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汽车博览,2020(31):120.

环境治理范文篇3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检测;作用

现阶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时往往会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也客观地反映了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1]。近年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受到了各个行业的高度重视,也推动了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

1环境检测的相关概念

环境检测一般指相应的监测机构为了完成特定的检测任务而进行的环境状况的监视、环境指标的测定等活动。环境检测的相关数据能够为检测地区的环境质量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是确定所在环境的总体污染状况以及具体的治理需求的重要前提。目前,环境检测按照具体检测指标的所属范围可划分为:物理指标检测、化学指标检测以及生态系统监测等不同类目,各个类目对应的检测指标体系、检测仪器以及检测方法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建立规范的环境检测技术体系,能够有效指导检测人员完成各项检测任务,且可以规避在实际检测中由于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环境治理体系下,环境检测对于环境保护的科学化管理以及相关环境破坏问题的执法监督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是保障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2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2.1环境检测对于城市污染问题的控制作用

目前,城市污染的治理是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难点。一般情况下,城市的污染问题与乡村的污染问题存在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污染物类型不同、污染物总量不同等。从以往的城市环境管理经验来看,城市地区污染总量的科学统计是规范落实环境检测任务、保障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但由于不同污染物的检测、统计方法不一样,以及不同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和治理成本等也有所差异,所以,污染总量的统计本身面临较大的难度,一旦污染总量测定环节出现问题,后续的检测以及治理工作必然会受到影响。在现代环境检测体系下,环境监测机构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实时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例如,对于城区内分布的污染问题相对严重的工业区进行集中化管理,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所在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并纳入污染总量的统计。相关部门在掌握城市污染总量的信息后,环境监测机构即可着手进行城市污染问题控制方案的设计,并将污染指数相对较高的类目进行集中化管理,对生产实践中污染问题相对严重的企业采取经济处罚、限期整改或者搬迁等措施,减少其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因此,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环境检测工作能够为城市污染问题的科学化控制提供相应的促进作用。

2.2环境检测对环境执法的作用

在环境治理中,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行为的重要方式,也对遏制现有环境污染问题和实施环境环保工程起着关键的作用。结合以往的环境执法情况会发现,相关部门存在着环境执法力度不足的现象,且执法人员在工作能力或工作意识方面存在欠缺,导致环境执法相关的证据或信息不完善。此类现象的发生,无疑会对现有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过程产生阻碍,继而影响到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在环境执法过程中,环境检测获取的相关数据,可以作为评估各类环境污染行为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为由于污染问题的造成严重后果以及对责任主体的认定等提供关键参考信息。环境检测数据作为环境执法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为相关执法部门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的处罚提供公正有效的证据,同时也能有效的规范环境监测部门的执法行为[2]。因此,在开展环境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必须正确认识环境检测与环境执法之间的关联性,应严格按照环境检测的有关规范,认真落实各项关键指标的检测工作,尽可能降低检测数据的误差风险,并切实保障其真实性。其中,在检测任务相对繁重、检测项目繁多的情况下,检测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秉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更好的提升检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3环境检测对生态保护的作用

环境检测工作的一项核心目标是,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现阶段的环境质量评估、短期内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等检测数据,从而体现出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治理的重点、难点,以及辅助完成环境治理的相关决策。因此,整个检测工作的开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获取与环境问题评价或环境质量评估有关的数据,对照现有的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掌握现有的环境问题;(2)确认环境污染总体情况后,根据相关检测数据完成污染分布情况的分析,并以此查找污染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方案以及生态治理程序提供重要依据;(3)收集、积累环境治理的相关信息,为后续工作中环境管理目标的制定、污染总量的控制、环境质量的预测、预报、环境容量的分析等内容提供参考信息;(4)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目标,结合现有的环境检测数据,制定环境治理的相关标准以及法律、法规。以上各个层次的检测任务、工作目标,都与生态保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需要加强环境检测工作,以推动环境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力争有效提升生态保护工程的质量,助力生态建设[3]。

2.4环境检测对于大众环保意识提升的作用

在以往的环境治理工作中,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不足,严重阻碍了治理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实现高质量的检测与治理,监测机构可通过媒体等方式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有效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针对部分基层单位的环保宣传内容缺乏专业性、渠道单一、宣传方式固定化等问题,提出了相对有效的提升策略:(1)检测机构在获取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数据后,可通过现有的渠道告知社会大众现阶段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几年来的数据对比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此让人们明确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2)完善环境质量检测数据的机制,及时更新地区的环境检测数据,通过正向引导和完善信息,以提升人们获取相关信息的积极性,继而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检测的相关数据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层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以往的文字描述,准确的数字以及各项指标之间的对比,更能让人们看到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参与其中带来的积极作用[4]。

3结语

环境治理是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当前形势下,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环境检测能够为环境管理相关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继而减少其他风险因素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干扰[5]。因此,环境检测机构需高度重视环境检测工作的促进作用,客观分析现阶段环境检测技术体系以及工作实践中存有的主要问题,并合理利用现有的经验、技术,减少检测过程中的误差风险,以及相关检测人员应积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以弥补能力欠缺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以上措施,力争最大程度的保障环境检测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发挥环境检测对现有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促进作用,助力改善环境质量,尽快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古春霞,蒋喆.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建材与装饰,2020,(11):203-204.

[2]沈涛,李鹏.浅谈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农家参谋,2020,(3):162.

[3]陈英格.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2):69-70.

[4]艾曼.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改善的促进性探讨[J].农家致富顾问,2020(2):248.

环境治理范文篇4

1研究文献综述

1.1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复合环境流。从有形的物质流到无形的社会流,流动性的不断提升是全球化的一大显著特征。在具有边界模糊性和流动性特征的现代社会,环境流是环境问题分析和环境治理的对象和起点。环境流的生物物理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但在传统的环境流研究中因为学科视角的不同而被分割开来,并产生了环境流研究的两大流派: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流研究和社会科学中的社会流研究。环境流的社会学分析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只用社会因素解释和解决社会现象和问题的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范式被打破,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并试图探寻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以及社会问题的环境因素。在新的环境范式下,研究者把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归咎于人类对环境不断增加的索取,并逐渐发展出一门研究环境与社会间相互关系和互动机制的新学科:环境社会学。面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环境流的日益全球化和环境治理复杂性加剧的挑战,以上两个流派的环境流研究范式都暴露出了先天的缺陷。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提出了第三种环境流的分析视角,整合环境流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即复合环境流的研究范式[1]。环境流的全景视角解决了过去环境问题分析和管理的不完备问题。1.2复合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和王如松等在总结了以“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时(届际、代际、世际)、空(地域、流域、区域)、量(各种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构(产业、体制、景观)及序(竞争、共生与自生序)的生态关联及调控方法,认为城市和乡村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2]。虽然中国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西方的复合环境流理论分别植根于生态学和社会学,有着不同的学科传统和研究方法,但二者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复合环境流穿行在复合生态系统之中,人类社会系统是居于复合生态系统核心的子系统,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社会流在调控环境流行为中的重要性。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揭示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动力学机制,复合环境流的研究揭示影响环境流行为的社会驱动因子和调控机制,二者的聚焦有助于展现环境问题的全景和实质,有助于宏观战略与微观调控的呼应,对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管理实践都有大用场。

2面对现实中环境流治理的分析框架

2.1将环境流作为分析环境问题的共同对象。将环境流作为分析环境问题的共同单位,既能使环境问题的分析更加系统和全面,同时也能使各自为营的研究阵地形成合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为没有从复合环境流的视角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很难不失之于片面。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加剧,环境流的行为空间早已超越了一个具体的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环境问题在富有流动性的网络里成了环境流,流的空间取代了地方的空间,新的时空组织方式——无限时间和无限空间——诞生了,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再局限于一时一地,应该从构成完整的流的每一环入手,解决环境问题更非某一领域的专家能独立胜任,我们希望在复合环境流的框架下形成应对环境问题的整体战略目标,然后各学科在其中完成自己的战术布置。2.2将环境流作为环境治理的对象。在环境流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概念是环境国家。环境流的管理和我国环境国家的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尤其相关:(1)环境流对不同的环境介质影响不同,对不同部门的影响也不同,当把不同部门的环境问题纳入整体考虑时,环境国家的概念是有力的分析工具;(2)环境流的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角色并且赋予它影响环境流的责任。把环境学家、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民间社团纳入环境管理的网络,可以强化环境国家的作用;(3)环境流的超国家化,需要配套的环境管理也超国家化,在这个层面,环境国家在对话与合作中的地位无可替代。2.3一种分析环境治理问题的框架。首先,确定研究的环境流对象,是水、食物或者某一种某一些元素;其次,描绘出流的完整的景观,它流经了哪些区域、涉及哪些部门、受哪些制度的约束,流的时空特性、动态特征等,需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协同分析问题,也涉及一些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利益相关者分析,国家间的合作,从制度的角度对政策进行评估等;最后,在完整的了解了问题之后,研究者就可以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突出的问题,可以是纯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制度上的改进,如由学者提出的扩大的生产者责任等方法。2.4已有的实证研究。自复合环境流的理论提出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维度不同类型的实证研究已取得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成果。VanKoppenCSA.(2006)在生态网络语境下进行的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揭示了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动态变化[3]。FischhendlerI.(2006)研究区域用水协议中的风险管理问题,认为在协约的过程中吸收不同层级的不同角色,既能降低成本,还能为应对风险不确定性增加灵活性,在这些代表性实证研究中,环境流的分析框架是复合的,环境流的管理也是复合的。MolAPJ,DieuTTM(2006)对越南小村生产木薯淀粉的考察,则为环境流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模板。作者通过研究越南南部一个典型而传统的生产木薯淀粉的村子TraCo村,从探究生产过程到分析物质流提供改善环境表现的选择(闭合物质流),再到分析涉及生产的角色和制度,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由此可见,复合环境流理论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有望为环境治理提供一个新的范式。

参考文献

[1]MolAPJ,DieuTTM.Analysingandgoverningenvironmentalflows:thecaseofTraCotapiocavillage,Vietnam[J].NJAS-WageningenJournalofLifeSciences,2006,53(3):301-317.

[2]王如松.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3]VanKoppenCSA.Governingnature?Ontheglobalcomplexityofbiodiversityconservation[J].Governingenvironmentalflows:Globalchallengestosocialtheory,2006:187-219.

环境治理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坚持治理与转型相结合,坚持“治旧”与“控新”相结合,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努力实现矿产资源集约化、开采方式环保化、生产工艺清洁化、道路运输无尘化、企业管理制度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整治内容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全县辖区内所有开采的矿山环境进行全方位整治。

(一)开采区。推行矿产资源集约合理化利用,宕面规范、整洁;矿区采剥合理,边开采边复绿,矿区复绿面积不少于全部开采剥离裸露面积的40%;泥土堆放有序,采取截污措施,防止泥土流失;按照开采方式环保化的要求,钻孔要有吸尘装置,做到钻孔作业无尘化;开采道路清晰合理;闭坑矿区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落实复绿方案和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全复垦复绿。

(二)加工区。采取综合降尘措施,加大对粉尘的治理力度;加工机组一律安装喷淋、布袋等防尘装置。加强污水治理,建设和改造三级废水沉淀池,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添置泥沙分离器,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活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收集生活垃圾,消灭白色污染,落实保洁措施,确保矿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四)运输道路。按照道路运输无尘化的要求,对矿区运输道路全程硬化,配备足够的保洁人员,做到常清扫、常洒水。强化矿区运输车辆管理,矿运车辆驶离矿区加盖篷布,对轮胎进行冲洗。

(五)固废处置。推行尾矿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沉淀池及时清淤,尾矿及淤泥的堆放有专门场所,堆放规范,并采取回填、复绿、防尘等措施。

(六)企业管理。落实业主环境保护责任,并明确一名分管环保的副经理(矿长)和职能科室,负责抓好工作落实;建立健全相应的环保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管理。

三、整治计划

全县矿山企业环境专项整治的时间为一年,即从年月开始至年月,分为组织动员、方案实施和考核验收三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下发我县矿山环境专项整治的文件,并召开全县矿山环境专项整治会议。有关乡镇、职能部门要根据县政府统一工作要求,制订矿山企业环境整治推进工作计划方案并落实整治工作人员。各矿山企业根据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成立整治工作班子,落实人员,明确职责。有关乡镇、职能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和完善整治工作方案。

(二)方案实施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全面实施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全县所有矿山企业根据整治的要求,按照各自的整治方案扎实抓好方案实施。各有关乡镇及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展矿山环境整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明确工作主体,充分调动矿山企业主体的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性,稳步推进全县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整治任务圆满完成。

(三)考核验收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按照“整治一家、验收一家、规范一家”的方法,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验收合格后,年终颁发荣誉证书,享受矿山奖励政策。对达不到矿山环境整治标准的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

环境专项整治结束后,实行年度复查制度,如年度复查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行为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

四、奖励办法

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建立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一)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县政府与有关乡镇签订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有关乡镇要与矿山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作为考核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考核结果列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前置条件。凡矿山企业环境整治考核验收不达标的,一律不得申报省、市、县级绿色矿山。

(三)实行“以奖代补”制度。凡当年环境整治考核验收达标并且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的矿山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三年内享受奖励政策,如年度复查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行为的停止奖励。奖励的额度按企业当年实际上缴排污费扣除上缴国家、省部分后的60%进行返回,并在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中列支。

环境治理范文篇6

一、自查自纠阶段完成的主要工作

1、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区社及时召开了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限。

2、广泛征求意见。为帮助本系统和机关干部各单位找准在行业作风、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区社领导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小组认真筛选了20个服务单位、服务对象下发了征求意见函,力求客观真实征求社会和群众对区社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区社领导深入各单位实际调查了解本系统发展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参加了区社机关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认真听取了各部门有关工作汇报,实地了解了各部门工作作风、服务水平,为区社领导干部作风整顿掌握了第一手素材。

二、自查自纠发现的主要问题

1、在“治庸”方面,区社机关干部存在:部分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工作主动性;工作标准不高,见困难就推、见问题就回避,得过且过混日子;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2、在“治懒”方面,区社机关干部存在:工作要求不严、消极应付、;少数干部自由散漫,纪律松弛、擅离职守、工作时间随意脱岗等问题。

3、在“治浮”方面,区社机关干部存在: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下基层走马观花;工作落实不到位,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问题。

三、剖析存在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区社干部的主观原因,也有区社管理制度落实不严,领导水平有关。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一些干部职工缺乏事业心,谈不上责任感,职业道德有所缺失,思想上不要求进步,对自己要求不严,得过且过、混日子思想在作怪。

2、单位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没有形成奖勤罚懒的工作机制,造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挫伤了认真干事干部的积极性。

3、供销社系统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完成后,由于摊子大,涉及人员较多,企业重组困难重重,阻力重重,无法打破格局,只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四、整改意见

1、狠抓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创建“学习型”机关,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机关开展“爱岗敬业、争做贡献”活动,逐步形成有事业心、讲贡献、比成绩、机关事务人人参与的良好机关工作环境。

环境治理范文篇7

一、总体目标

增强对乡村寓居区、背街冷巷、寓居区脏、乱、差问题的集中管理,维护乡村饮用水源地,管理生涯污水、渣滓和禽畜养殖场抛弃物,推进乡村洁净动力综合应用和生态情况建立;确保各条巷道疏通,沟、渠、路平坦无杂物及乱堆乱放乱占景象,树立健全乡村情况卫生治理长效机制,起劲做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条路途都洁净有序,整洁美观,使广阔农人群众生涯的更舒适,更称心。

二、首要任务

管理乡村情况卫生、管理村容村貌,树立完美乡村保洁步队、树立乡村情况卫生运转治理系统和机制。

(一)对农户门前、巷道、天井、庄点脏乱差景象进行彻底清算,到达渣滓一致搜集清算的目标。

(二)对泄洪沟道及沿公路200米内乡村的沟、渠、田间路途等进行管理,清算沟、渠两旁渣滓,疏浚、疏通沿线排水水渠、泄洪沟道,肃清淤泥,平坦沟堤。

(三)以村镇首要街路为轴线,凸起生齿密集区运营网点、次干道和背街冷巷脏乱差的整治。清算、平坦村庄骨干道,首要巷道煤堆、柴堆、草堆、石头、沙子。

(四)清算遗留的拆迁抛弃物,路途两侧的修建渣滓。清算树木、修建物挑檐等部位的空中渣滓。

(五)清算整理养殖园区的乱建立、乱摆放、乱倒乱占景象,增强园区一致治理。

三、时间布置

2012年乡村情况集中整治任务分三个阶段施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10月底前)。星海镇、各涉农做事处召开乡村情况集中整治发动大会,敏捷布置摆设各项任务任务,各责任单元依据《施行方案》规则的任务职责和任务,分化落实责任到村、到人,层层发动,做到有布置,有落实,奏效果。还,应用各类方式,普遍宣传,层层发起,营建言论气氛。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2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依照“集中整治,具体推进,稳固成效”的准则,各单元对照整治要求,明白目标任务、任务重点,对群众反映激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严峻影响乡村情况的脏乱差景象,集中力气进行整治。还,各单元要随时进行自查整改,对没有完成或存在问题的区域实时查漏补缺,确保整治任务获得实效。

(三)反省验收阶段(2012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依据施行方案的目标要求,增强日常监视反省。集中整治阶段完毕后,由指导小组对星海镇各涉农做事处整治状况进行反省验收。

四、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乡村集中连片整治任务指导小组组织协调展开任务,执行“一把手”责任制,增强日常治理星海镇及长胜、长兴街道做事处经过定人员、定任务、准时间的方法,做到乡村集中整治任务落实到人,有人抓,有人管。

环境治理范文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环境竞争力;乡村生态旅游

环境竞争力是近些年出现的新概念,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一个地区通过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调能力。生态环境竞争力对这一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环保政策的制定也影响着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竞争力。

一、花茂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贵州省在生态环境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花茂村位于黔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山川清奇,风景秀丽,接下来就是将花茂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03年开始,花茂村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建设湿地公园、生态种植园进行生态治理,使花茂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015年6月,在花茂村调研考察时感叹,在这里找到了乡愁,花茂村依托田园风光建设美丽乡村有了成效。花茂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旅游政策,开始改善人居环境,将旱厕茅房、乡间小道、老旧电路等基础设施更新,在花茂村原有的田园风光基础上优化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了农业技术且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资源,摒弃了传统农耕方式,利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和管理模式,增加了生态产品的产量。如今,花茂村的果蔬、陶土工艺品已经成为特色品牌,极具竞争力。

二、花茂村生态治理对环境竞争力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理念困境

花茂村环境竞争力提升面临的理念困境在于村民总是被动接受环保教育,很少主动关心环境治理。花茂村乡村旅游业发展带来污染问题,虽然通过宣传让村民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对生态环境治理关心度不够,对环境竞争力的认识不足,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村民对绿色发展、生态产品等缺乏了解,未能正确认识生态环境是花茂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盲目开垦、乱挖湖泊,消耗自然资源;部分村民自营的农家乐随意倾倒垃圾,污染环境,只关心物质财富增加,漠视生态环境破坏,这些理念上的滞后会阻碍环境竞争力的提升。

(二)技术困境

花茂村环境竞争力提升面临的技术困境在于技术研发不足,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花茂村早期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大部分青壮年出去打工,村里的老年人接受能力低,仍使用传统的耕种方式,效率低下,导致土壤水土流失严重。花茂村的陶土工艺即是优势也是其特色之一,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单个的陶土制作不能满足需求,但是,陶土制作体验、农业采摘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三)制度困境

花茂村在环境竞争力提升面临的制度困境在于花茂村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体制机制不完善,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花茂村在早期发展时,过分追求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造成水体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了极大地资源浪费,而生态资源作为公共物品,花茂村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监督体系。

三、花茂村生态治理对环境竞争力提升的经验启示

(一)创新技术助力生态治理及环境竞争力提升

花茂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初期,游客数量大幅增长,由于缺乏环保意识,造成污水大量排放,河中水生物大量死亡,淤泥大量堆积,河水发臭。在意识到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发展,花茂村决定采用新技术,利用人工仿生态系统通过土壤的层层的浸透及微生物的分解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再接着灌溉农田养殖鱼虾,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不仅能节省能源,还可以美化乡村的环境,提升花茂村的环境竞争力。

(二)用绿色发展理念鼓励村民共治提升环境竞争力

1.增加经济效益,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要鼓励村民参与生态治理,仅仅通过宣传教育培育环保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让村民体会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帮助村民长远树立绿色发展观。花茂村将农产品培育、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旅游业三者结为一体,建设了生态农业采摘园,游客可以进入农业园亲自体验采摘过程,品尝绿色产品,还可以参观现代化农业系统。经过生态环境的治理花茂村的农产品有了竞争力,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从实践中理解了绿色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自觉担当起生态治理的义务,树立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2.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农户技能培训。花茂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教授农民现代化农业知识,帮助农民掌握和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不仅实现了绿色发展,而且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增加了村民的劳动技能水平。花茂村还开展了环保知识竞赛,提高村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邀请专家定期开展培训,培养生态治理的专员和监督员,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污染防治工作。

(三)用生态制度体系规范旅游发展及环境竞争力提升

1.加快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制度具有规范和制约的作用,花茂村在早期旅游业开发方面存在混乱无序的问题,旅行社、村民自营农家乐崛地而起,缺乏统一的监管和行业规范,如村民为了经济利益与游客发生矛盾,生态环境保护更是缺乏监管,造成花茂村旅游口碑受损。于是,在正式制度制定方面,花茂村依据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规范村民及游客的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制度,按照景区的规范配备相关专业人员,运用摄像头等信息技术加强社会管理。另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乡规民约并发挥其作用,培育文明乡风,厚植“乡愁”文化,重视农村生态教育宣传,引导农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村民对环境竞争力的认识。2.建立环境保护利益激励机制。除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还要考虑到制度执行的长效性,花茂村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利益奖励机制激发村民的主体作用,形成人人参与的生态治理新格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村民并不能主动承担起生态治理的义务,如果缺乏监管,制度就成为一张空纸。为此,花茂村设立了河道巡查员、山林防护员,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突出贡献的村民给予荣誉称号,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的村民也给予相应的奖励。花茂村基层党组织还建立了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举措和成效纳入考核当中,同时配套相应的奖惩机制,对生态环境治理起到监督作用。

四、结语

花茂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一个富裕村,与其因地制宜,利用自身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升竞争力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分不开的。花茂村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始终践行的“两山论”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贵州省政府相关部署,既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又保住了绿水青山,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和农产品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村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革新技术、增加技能培训、建立环境保护奖惩制度等方式,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让当地的居民切身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为我国主体功能区中提供生态产品地区、经济落后山区,走出生态环境治理和提升环境竞争力困境提供了现实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正强.贵州精准扶贫的历史性成效与启示[J].理论与当代,2015(11):20-22.

[2]唐玉青.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J].学习论坛,2017,(2):51-55.

[3]杨彦荣、李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看贵州“挥毫”[J].当代贵州,2014,18:26-27.

[4]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EB/OL].

[6]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7]孙伶俐.贵州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复合发展模式探索[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06):216-220.

[8]2007年贵州省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典型村寨调查[R].2006年贵州省各市、州(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表,2007.

[9]徐燕,殷红梅.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中国岩溶,2009,28(1):95-102.

环境治理范文篇9

关键词:化工环保技术;环境治理;关系

1化工环保技术概述

1.1化工环保技术的含义

化工环保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备着极强的环境保护价值,主要作用是实现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备着友好清洁等特点,属于生物合成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在化工环保技术应用过程中,实现化工生产的源头控制,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坚持减量化、可循环利用等原则,减少生产中出现的化工废弃物,落实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且实现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转变为再生资源,满足化工行业的高效发展。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是世界上化工产品消费较大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影响,现阶段的生产技术并不能满足化工行业的生产要求,存在着诸多缺点,如: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等,与环保技术应用相违背,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导致资源利用率下降,无法满足化工的生产要求。所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化工环保技术的应用,结合先进技术与先进理念,不断总结优秀工作经验,实现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让化工产品更好的为人民服务[1-2]。

1.2化工环保技术的特点

第一,减少环境的污染。化工环保技术具备着极强的环境保护价值,可以采用低污染或者零污染的方式满足化工产品的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废弃物的优化利用,保障生产的产品无毒无害,发挥环保化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从根源上实现对化工产品的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第二,具备着极强的经济性。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型能源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在新能源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化工产品的生产,利用一定的技术实现太阳能以及风能的转化,促进整个化工生产流程的节能与降耗,在经济投入过程中减少了对资源的损耗,让产品附加了经济价值,具备着极高的性价比。第三,降低生产成本投入。利用化工环保技术进行化工生产时,降低了化工产品的成本投入,既提升了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够大幅度降低化工产品的销售价格,让人们能够在产品选择方面更加倾向于低价而环保的产品,有助于推进环保化工产品的流通。第四,提升生产安全性。在化工环保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监控,具备着极强的安全特点,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目光,让企业工作人员加大对生产流程的监控,减少面临的安全威胁。

2环保技术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分析

2.1环保技术是化工生产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以往进行化工企业生产中,并未落实对环境的严格保护,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尤其在随着化工企业生产规模增长的同时,产生的环境破坏现象也日益严重,应用化工环保技术能够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符合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标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如何发挥化工环保技术的应用价值就成为了当前企业生产的重要任务。结合化工环保技术的应用现状对其应用要求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应用化工环保技术能够实现对化工材料的无毒化处理,满足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第二,满足化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零排放的目标,实现对化工原材料的无毒无害处理,最终满足化工产品的生产要求,降低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威胁。第三,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近些年来的化工生产工艺水平不断提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分析,减少化工产品对人类造成的威胁,而利用化工环保技术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满足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需求。

2.2化工环保技术是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加大对资源的分析,实现化工生产结构体系的调整,落实化工生产的有效性,针对当前的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现象日益增多,产生的环境保护与化工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虽然,化工生产过程中相关产品的研发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要求,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污染,所以在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结合化工环保技术应用,促进环境保护,降低环境破坏现象,解决环境保护与化工生产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要求。

3环保技术和环境治理的应用措施

3.1提升化工企业专业人才储备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环保化工技术的落实,需要化工企业优化人才储备,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进行人才储备时必须要加大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的分析,探讨企业生产过程中人才的需求量,保障所有人才均能够达到对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了解,优化现有的生产方案,确保整个生产流程满足生产标准,实现化工产品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提升。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具备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够针对现有的生产技术进行更新,满足化工企业生产的高质量运转。所以说,在企业进行人才储备时,需要落实完善的人才招聘与培训机制,让更多的人才愿意投身到化工生产与管理中。除此之外,化工企业在管理中还需要落实专业机械人才的培养,机械设备操作能够提升生产效率,所以机械人才对于化工企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机械人才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够促进化工生产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保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3.2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以及废物处理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现象。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与废物处理技术满足消毒生产要求,落实生产的规范化与环保化,消毒生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减少了污染物的出现几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与积累,从源头上实现了对生产中环境的保护,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理成本,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消毒工艺能够满足海水的淡化要求,促进海水蒸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药的水资源供应,同时在海水淡化的过程中,还可以从海水中实现盐的提炼,整个生产过程与其他化工生产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不会产生对环境的破坏。

3.3化工和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有效结合

化工环保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生产流程加大对催化剂的使用,催化剂也包含了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实现这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价值。催化剂的使用满足了技术和科技的融合要求,是实现化工与生物化学技术应用的象征,目前化工生产中应用到的先进技术非常多,其中包含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机动植物材料,落实化工产品生产的合理性,减少废弃物的出现。合适的燃料应用能够降低对煤炭资源的使用率,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对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利用可再生资源

在以往的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能源,其中包含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在应用过程中一旦消耗完成,需要经过几亿年才可以实现再生。所以,化工环保技术应用需要得到宣传,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为了满足化工生产的节能与环保,企业需要加大对新型能源的探索与应用,目前应用较为频繁的是太阳能与风能,结合生产要求落实针对性的技术,选择降低资源的消耗率,满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另外,为了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企业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大对废弃物降解技术的研发,将其应用到生产中做到化工生产的零排放。

3.5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工业原料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种类众多的原料,想要落实环境保护,需要建立良好的生产目标,以无毒无害的工业原料为基础,从源头上杜绝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现象,加大对无毒无害工业原料的应用,也是满足化工环保技术应用的关键途径。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杜绝生产一次性产品,比如塑料包装材料等,这些产品难以降解,对于环境保护极为不利。同时,企业需要加大对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宣传,加大生产过程中无毒无害原材料的应用几率,贯彻落实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满足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3.6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

环境友好型产品在生产与应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对环境的破坏,减少了对环境的威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高,将更多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尤其在人们工作与生活中满足环境友好型产品应用,能够减少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如常见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包含新能源电动车、净味油漆等,取代了不可再生资源,也减少了石油、煤炭等的利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以无毒无害生产原料为基础,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加大环保技术的使用,规避生产中出现的污染物排放。

3.7完善化工环保技术污染治理体制

为了推进化工环保技术应用,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化工企业的责任与义务,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倡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比如说,化工企业内部可以组织相关的责任人,了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做到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坚决不允许超过国家的规定排放量。另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更有效的落实环境保护与管理,通过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排放点的监测,实时进行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与监督,加大对检测技术的应用,实现监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融合,满足污染物排放的智能化监测,通过同一地点的污染物排放分析,落实污染物超标情况的探讨,有效解决污染物的超标问题。除此之外,企业需要组建相应的设备维修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备的维修,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污染物排放,并且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维修记录,落实污染物排放量的登记,将更多的环保技术应用到污染物治理中。同时国家可以颁布法律法规,对化工环保技术应用进行鼓励,确保企业能够认识到化工环保技术的应用价值,让技术有更高更远的发展前景。

4化工环保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4.1对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严格控制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想要进一步加大化工环保技术的应用,企业需要认识到技术的应用价值,从原材料上加大管理力度,无论是应用的原材料还是催化剂,都必须要经过严格检查,并且结合化工要求进行原材料和催化剂的整治,将化学材料转化为化工产品,满足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通过合理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满足产品的生产周期要求,推进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2持续开发化工产品环保技术

化工产品应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废弃物,为了推进化工环保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加大对该技术的分析,并且做到对技术的优化与调整,发挥环保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应用优势。探讨新型技术之间的融合,结合生产要求,满足化工生产与环保化,减少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负面影响,让生产产品更具环保价值。

4.3加大对环保技术的宣传

中国环保技术应用处于初期阶段,目前只有一部分企业开始着手应用环保技术,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化工企业联合政府部门加大对化工环保技术应用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员加深对化工环保技术的了解。同时,当地政府也需要结合生产要求,以国家落实的政策和方针为基础,针对化工环保技术应用予以支持,结合区域发展状况做出调整,制定符合发展现状的政策体系,并且借助当前的新媒体对化工环保技术进行宣传。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化工环保技术应用,满足化工企业生产的节能与环保。当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对化工行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环境破坏,需要落实化工环保技术的合理应用,加大技术应用宣传,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从真正意义上满足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技术的针对性使用,落实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更新,促进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红梅.绿色化工环保技术与环境治理的关系[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9):226,228.

环境治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治理困境;探索

近几年,我国也逐渐意识到了水环境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对水环境安全及卫生进行有效地治理及防治。本文将对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困境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对水处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1河道治理的案例分析

(以寮步牛其冲排渠为例)1.1项目基本情况牛其冲排渠,起点是黄沙河西路,终点是牛其冲排站。排渠全长约1840m,暗渠长936m,明渠长904m,宽3~6m,水深为0.4~1.08m,底泥深度约为0.5m。水域面积约为8940m2。水流方向:由黄沙河西路流向牛其冲排站,最终汇入黄沙河;中段暗渠出口有分流,与岭厦排渠相连。

1.2水质现状分析

牛其冲排渠水体为黑臭状态。上游起点为断头暗渠,水来源于周边工业、生活污水直排,淤泥堆积严重,水位浅。中下游部分工业、生活污水直排严重冲击牛其冲排渠的水质,河道沿岸有少量垃圾堆积,水体表面有油状漂浮物。总体现状悬浮物多、透明度差、有刺激性臭味。检测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现场的水质检测结果,参照表2所示的黑臭水体的判定依据,牛其冲排渠的水体属于重度黑臭状态。

1.3污染源分析

1.3.1暗涵污水上中游暗涵中存在大量排污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箱涵,对河道水质造成严重的冲击。1.3.2两岸工业废水直排中游段两岸分布着食品厂、塑料厂等工业企业,工业废水未经初步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严重的外源性污染。1.3.3两岸生活污水直排下游两岸分布着大片居民区,暗涵内排污口多,分布分散,长期的污染物积累严重破坏生态系统。

2当前阶段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困境

2.1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危害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污染的水体,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水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厌氧微生物进行厌氧反应,促使水体黑臭现象的形成,影响水体水质。刑鹏等[2]研究表明,在有机质快速分解和厌氧反应过程中,真菌、梭菌等微生物是河涌、湖泊致黑物质形成的关键,如表3所示。由此可知,水体中淤积大量的污染物质,河道水体缺乏氧气,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污染物,产生氨、硫化氢、甲烷等气体;水体中的Fe、Mn元素被还原,与水中的硫生成FeS、MnS等悬浮颗粒,引起水体发黑发臭。

2.2对污水的拦截不彻底,仍然有污水不断排入河道中

很多工厂因为考虑经济成本、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再加之主管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工厂产生的废水、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等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涌,这是造成河道污染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从源头上给河道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导致无法从根本上将污染源彻底地解决,也就无法彻底解决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

2.3河道环境治理不彻底

目前,对河道治理都是只针对某一条河道或者某一段水体进行治理,这样碎片化的治理形式无法满足对整个水环境质量的提高。最终只是造成了人力以及物力上的浪费。同时,这样的治理对水环境质量的提高效果不显著,导致人民群众认为实施水环境治理的部门或单位处理效率较低,无法看到河道水环境治理完成后对人们生活环境的提升,进而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造成一定的阻碍。

2.4河道水环境治理完成后,对后期的维护不够重视

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以及河湖长制制定下,各区对河涌进行了大力整治,然而他们更注重短期的治理,认为在建设期或者是在建设后的一两年内消除黑臭甚至是达到Ⅴ类水就完成了目标,从而忽略了长期有效的运营管理。事物本来就是逐渐向着混乱的方向去发展,如果只注重建设期河道水环境治理,忽略了后期的运行管理,自然导致河道水环境再次逐渐向着混乱的方向发展,从而出现“治反复,反复治”的局面。

3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措施

3.1加强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念

社会公众是水环境治理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城市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而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让他们参与到项目的治理、监督管理是最有效的方法。

3.2拦截污水,控制污水流入河道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这是当今公认的观点。针对河道沿岸直接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口,通过管道截流、收集污水,经过一体化净水设备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针对未进行管网建设的地区,督促政府尽快完善污水管网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永久性的污水处理厂代替临时性的一体化净水设备等治理措施,削减和控制流入河道的污水。

3.3持续进行水生态修复

3.3.1微生物技术目前,微生物菌剂在水体治理领域越来越受到学术者研究。本文根据在已治理过的项目案例中,采用底质改良剂(生态消淤菌剂)消纳水体“内部”的有机污染物。图1中纵坐标为底泥的厚度,横坐标为采样点距离,由图1可知:投撒生态消淤菌剂,经过11个月治理后,河道的底泥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河道底泥降低说明投撒的微生物分解底泥有机污染物,有效降低了底泥污污染物淤积。图1底质改良剂投撒前后底泥削减量变化在治理牛其冲排水渠时,通过机械清淤清走大部分淤积于河床的淤泥后,随后投撒生态消菌剂消纳未能完全清走的底泥有机物,在配合其他的生态修复技术,目前牛其冲稳定维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3.3.2微纳米曝气河道水体缺氧,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致黑致臭物质,导致河涌黑臭。目前解决水体缺氧现状是人为地向河道中充氧,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强化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致黑污染物,净化水体。现有的案例中,对牛其冲河道安装微纳米射流曝气系统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经第三方检测,水体水质从重度黑臭水体提高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水标准,进入运营维护管理阶段。具体检测数据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2019年11月治理前,牛其冲水体溶解氧为1.11mg/L,经过2个月的建设期治理后,2020年2月牛其冲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提升到3.8mg/L,提高了242.34%。后期在运营维护管理期间,也一直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标准。

3.4对河道水环境进行科学的维护工作

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分析,实时监测、分析水质情况。同时可依托互联网对相关的维护设施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力消耗。同时,“互联网+”技术介入河道管理中,将有效提高水环境的各项管理维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4结束语

提出了河道水环境治理措施应当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源补水这四方面考虑。此外,还应加强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后续长效的运行管理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房斌,张松,江月,等.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困境及思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9):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