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5:35:55

黄瓜栽培

黄瓜栽培范文篇1

黄瓜是对营养元素需求较多的蔬菜,掌握好它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黄瓜,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黄瓜的生长发育周期共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结果期。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黄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是有所变化的。平均每生产1000kg产品需吸收氮2.6kg、磷0.8kg、钾8.9kg、钙3.1kg、镁0.7kg。根据植株样品测定,黄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高,茎中钾的含量高,当产品器官形成时,约占60%的氮、50%的磷和80%的钾集中在果实中。始花期以前进入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不多,仅占总吸收量的10%左右,绝大部分养分是在结瓜期进入植株内的。不同的栽培方式,肥料的吸收量和吸收过程也不相同。生育期长的早熟促成黄瓜,要比生育期短的抑制栽培的吸收量高;早春用地膜育苗后,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得到改善,可促进结瓜盛期以前干物质中的氮、钾的积累以及结果盛期磷素的吸收;秋季栽培的黄瓜,定植1个月后就可以吸收全量的50%,所以对秋后的黄瓜应施足基肥。当土壤中缺氮时,表现为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变黄,坐果少且发育不良;缺磷时黄瓜苗期叶色深绿、矮化,定植到露地后生长迟缓,甚至停止。缺钾时黄瓜早期叶缘出现轻微黄化,进而叶脉间黄化,生育中后期,叶缘枯死,叶片向外侧卷曲,瓜条短小,膨大不良。

2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黄瓜栽培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最适pH值在5.7~7.2,当pH值5.5以下时,植株就会发生多种生理障碍,黄化枯死;当pH值高于7.2时,易烧根死苗,发生盐害。

2.2品种选择与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露地栽培,春季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可选择长势旺、结果能力强、瓜条大、丰产型的品种;夏季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高温高湿,可选择抗病、耐热品种;秋茬播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期遇高温影响长势和产量,宜选用抗逆性强、抗病毒、具有短日性的品种。春播气温及土温较低,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播前给苗床或营养钵浇透水,随后播种、盖土、覆棚膜。出苗后适时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夜温不低于12℃。定植前1周要常通风进行低温锻炼。育苗用种量为3kg/hm2,直播用种量为4.5kg/hm2左右。为防止黄瓜土传病害,应3~4年轮作1次。

2.3配方施肥

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要重施基肥,最好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量。确保菜园土有机质含量为3%~5%,全氮含量大于0.2%,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在20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30mg/kg左右为宜。有机肥料具有延缓黄瓜衰老、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特殊功效,但在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严禁施用未腐熟的,腐熟时可添加麦秆、稻草等有机物,调节碳氮比,提高有机质含量,添加动物粪肥时适当喷洒辛硫磷等杀虫剂,消灭虫害。基肥施腐熟有机肥45~90t/hm2,饼肥750~1500kg/hm2,草木灰600~1500kg/hm2。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应多次追肥,采取少量多次和有机无机交替的原则,幼苗可适时追1次提苗肥,用尿素75.0~112.5kg/hm2,距植株5cm处开沟条施或环施,覆土浇水,或追人粪尿3000~7500kg/hm2。幼苗期适当增施磷肥,可增加侧根条数,加大根冠比值。提苗肥施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此期为黄瓜转折期,切不可追肥浇水,以免徒长而抑制坐瓜,应以中耕为主,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早衰。此后,每采收1~2次果实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要增加1%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以延长采收期;结果期要保持畦面湿润,无雨天每隔1~2d在傍晚浇1次小水。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禁止施用有害的城市垃圾或污水,采收期也不能用粪水追肥。

2.4定植

春露地栽培,断霜后旬平均气温在18℃以上,苗龄为5~6片叶时,选晴天进行定植。移苗时要浅栽,以土坨略高于畦面为宜。根据黄瓜属浅根系这一特性,浅栽易满足根系有氧呼吸,促进根系发育,是丰产优质的保证。夏、秋黄瓜当苗龄达3~4叶或播后30~40d即可定植。架黄瓜品种生育期长的或侧蔓结瓜的品种种植密度宜小,一般为5.10~7.95万株/hm2,株行距为(25~30)cm×(50~65)cm。每畦栽双苗。

2.5大田管理

定植后及时中耕,提高地温,春季雨水多时,要防止畦面和沟内积水;夏季幼苗蒸腾量大,应视苗情及时补水,其间中耕2~3次,收根瓜时停止中耕;抽蔓期距苗7~8cm处插根竹竿,搭成“人”字形,每3~4节绑1次蔓。主蔓结瓜品种要注意及时摘除侧蔓和卷须;当所留的主、侧蔓长满架时打顶,并除去病叶、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黄瓜栽培范文篇2

黄瓜是对营养元素需求较多的蔬菜,掌握好它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黄瓜,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黄瓜的生长发育周期共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结果期。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黄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是有所变化的。平均每生产1000kg产品需吸收氮2.6kg、磷0.8kg、钾8.9kg、钙3.1kg、镁0.7kg。根据植株样品测定,黄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高,茎中钾的含量高,当产品器官形成时,约占60%的氮、50%的磷和80%的钾集中在果实中。始花期以前进入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不多,仅占总吸收量的10%左右,绝大部分养分是在结瓜期进入植株内的。不同的栽培方式,肥料的吸收量和吸收过程也不相同。生育期长的早熟促成黄瓜,要比生育期短的抑制栽培的吸收量高;早春用地膜育苗后,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得到改善,可促进结瓜盛期以前干物质中的氮、钾的积累以及结果盛期磷素的吸收;秋季栽培的黄瓜,定植1个月后就可以吸收全量的50%,所以对秋后的黄瓜应施足基肥。当土壤中缺氮时,表现为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变黄,坐果少且发育不良;缺磷时黄瓜苗期叶色深绿、矮化,定植到露地后生长迟缓,甚至停止。缺钾时黄瓜早期叶缘出现轻微黄化,进而叶脉间黄化,生育中后期,叶缘枯死,叶片向外侧卷曲,瓜条短小,膨大不良。

2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黄瓜栽培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最适pH值在5.7~7.2,当pH值5.5以下时,植株就会发生多种生理障碍,黄化枯死;当pH值高于7.2时,易烧根死苗,发生盐害。

2.2品种选择与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露地栽培,春季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可选择长势旺、结果能力强、瓜条大、丰产型的品种;夏季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高温高湿,可选择抗病、耐热品种;秋茬播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期遇高温影响长势和产量,宜选用抗逆性强、抗病毒、具有短日性的品种。春播气温及土温较低,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播前给苗床或营养钵浇透水,随后播种、盖土、覆棚膜。出苗后适时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夜温不低于12℃。定植前1周要常通风进行低温锻炼。育苗用种量为3kg/hm2,直播用种量为4.5kg/hm2左右。为防止黄瓜土传病害,应3~4年轮作1次。

2.3配方施肥

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要重施基肥,最好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量。确保菜园土有机质含量为3%~5%,全氮含量大于0.2%,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在20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30mg/kg左右为宜。有机肥料具有延缓黄瓜衰老、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特殊功效,但在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严禁施用未腐熟的,腐熟时可添加麦秆、稻草等有机物,调节碳氮比,提高有机质含量,添加动物粪肥时适当喷洒辛硫磷等杀虫剂,消灭虫害。基肥施腐熟有机肥45~90t/hm2,饼肥750~1500kg/hm2,草木灰600~1500kg/hm2。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应多次追肥,采取少量多次和有机无机交替的原则,幼苗可适时追1次提苗肥,用尿素75.0~112.5kg/hm2,距植株5cm处开沟条施或环施,覆土浇水,或追人粪尿3000~7500kg/hm2。幼苗期适当增施磷肥,可增加侧根条数,加大根冠比值。提苗肥施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此期为黄瓜转折期,切不可追肥浇水,以免徒长而抑制坐瓜,应以中耕为主,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早衰。此后,每采收1~2次果实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要增加1%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以延长采收期;结果期要保持畦面湿润,无雨天每隔1~2d在傍晚浇1次小水。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禁止施用有害的城市垃圾或污水,采收期也不能用粪水追肥。

2.4定植

春露地栽培,断霜后旬平均气温在18℃以上,苗龄为5~6片叶时,选晴天进行定植。移苗时要浅栽,以土坨略高于畦面为宜。根据黄瓜属浅根系这一特性,浅栽易满足根系有氧呼吸,促进根系发育,是丰产优质的保证。夏、秋黄瓜当苗龄达3~4叶或播后30~40d即可定植。架黄瓜品种生育期长的或侧蔓结瓜的品种种植密度宜小,一般为5.10~7.95万株/hm2,株行距为(25~30)cm×(50~65)cm。每畦栽双苗。

2.5大田管理

定植后及时中耕,提高地温,春季雨水多时,要防止畦面和沟内积水;夏季幼苗蒸腾量大,应视苗情及时补水,其间中耕2~3次,收根瓜时停止中耕;抽蔓期距苗7~8cm处插根竹竿,搭成“人”字形,每3~4节绑1次蔓。主蔓结瓜品种要注意及时摘除侧蔓和卷须;当所留的主、侧蔓长满架时打顶,并除去病叶、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2.6适时采收

雌花坐果8~10d采收嫩果,及时采收有利于余下雌花坐果,又能保证果实嫩脆。

黄瓜栽培范文篇3

黄瓜是对营养元素需求较多的蔬菜,掌握好它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黄瓜,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黄瓜的生长发育周期共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结果期。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黄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是有所变化的。平均每生产1000kg产品需吸收氮2.6kg、磷0.8kg、钾8.9kg、钙3.1kg、镁0.7kg。根据植株样品测定,黄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高,茎中钾的含量高,当产品器官形成时,约占60%的氮、50%的磷和80%的钾集中在果实中。始花期以前进入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不多,仅占总吸收量的10%左右,绝大部分养分是在结瓜期进入植株内的。不同的栽培方式,肥料的吸收量和吸收过程也不相同。生育期长的早熟促成黄瓜,要比生育期短的抑制栽培的吸收量高;早春用地膜育苗后,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得到改善,可促进结瓜盛期以前干物质中的氮、钾的积累以及结果盛期磷素的吸收;秋季栽培的黄瓜,定植1个月后就可以吸收全量的50%,所以对秋后的黄瓜应施足基肥。当土壤中缺氮时,表现为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变黄,坐果少且发育不良;缺磷时黄瓜苗期叶色深绿、矮化,定植到露地后生长迟缓,甚至停止。缺钾时黄瓜早期叶缘出现轻微黄化,进而叶脉间黄化,生育中后期,叶缘枯死,叶片向外侧卷曲,瓜条短小,膨大不良。

2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黄瓜栽培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最适pH值在5.7~7.2,当pH值5.5以下时,植株就会发生多种生理障碍,黄化枯死;当pH值高于7.2时,易烧根死苗,发生盐害。

2.2品种选择与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露地栽培,春季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可选择长势旺、结果能力强、瓜条大、丰产型的品种;夏季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高温高湿,可选择抗病、耐热品种;秋茬播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期遇高温影响长势和产量,宜选用抗逆性强、抗病毒、具有短日性的品种。春播气温及土温较低,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播前给苗床或营养钵浇透水,随后播种、盖土、覆棚膜。出苗后适时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夜温不低于12℃。定植前1周要常通风进行低温锻炼。育苗用种量为3kg/hm2,直播用种量为4.5kg/hm2左右。为防止黄瓜土传病害,应3~4年轮作1次。

2.3配方施肥

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要重施基肥,最好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量。确保菜园土有机质含量为3%~5%,全氮含量大于0.2%,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在20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30mg/kg左右为宜。有机肥料具有延缓黄瓜衰老、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特殊功效,但在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严禁施用未腐熟的,腐熟时可添加麦秆、稻草等有机物,调节碳氮比,提高有机质含量,添加动物粪肥时适当喷洒辛硫磷等杀虫剂,消灭虫害。基肥施腐熟有机肥45~90t/hm2,饼肥750~1500kg/hm2,草木灰600~1500kg/hm2。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应多次追肥,采取少量多次和有机无机交替的原则,幼苗可适时追1次提苗肥,用尿素75.0~112.5kg/hm2,距植株5cm处开沟条施或环施,覆土浇水,或追人粪尿3000~7500kg/hm2。幼苗期适当增施磷肥,可增加侧根条数,加大根冠比值。提苗肥施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此期为黄瓜转折期,切不可追肥浇水,以免徒长而抑制坐瓜,应以中耕为主,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早衰。此后,每采收1~2次果实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要增加1%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以延长采收期;结果期要保持畦面湿润,无雨天每隔1~2d在傍晚浇1次小水。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禁止施用有害的城市垃圾或污水,采收期也不能用粪水追肥。

2.4定植

春露地栽培,断霜后旬平均气温在18℃以上,苗龄为5~6片叶时,选晴天进行定植。移苗时要浅栽,以土坨略高于畦面为宜。根据黄瓜属浅根系这一特性,浅栽易满足根系有氧呼吸,促进根系发育,是丰产优质的保证。夏、秋黄瓜当苗龄达3~4叶或播后30~40d即可定植。架黄瓜品种生育期长的或侧蔓结瓜的品种种植密度宜小,一般为5.10~7.95万株/hm2,株行距为(25~30)cm×(50~65)cm。每畦栽双苗。

2.5大田管理

定植后及时中耕,提高地温,春季雨水多时,要防止畦面和沟内积水;夏季幼苗蒸腾量大,应视苗情及时补水,其间中耕2~3次,收根瓜时停止中耕;抽蔓期距苗7~8cm处插根竹竿,搭成“人”字形,每3~4节绑1次蔓。主蔓结瓜品种要注意及时摘除侧蔓和卷须;当所留的主、侧蔓长满架时打顶,并除去病叶、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2.6适时采收

雌花坐果8~10d采收嫩果,及时采收有利于余下雌花坐果,又能保证果实嫩脆。

黄瓜栽培范文篇4

黄瓜是对营养元素需求较多的蔬菜,掌握好它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黄瓜,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黄瓜的生长发育周期共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结果期。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黄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是有所变化的。平均每生产1000kg产品需吸收氮2.6kg、磷0.8kg、钾8.9kg、钙3.1kg、镁0.7kg。根据植株样品测定,黄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高,茎中钾的含量高,当产品器官形成时,约占60%的氮、50%的磷和80%的钾集中在果实中。始花期以前进入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不多,仅占总吸收量的10%左右,绝大部分养分是在结瓜期进入植株内的。不同的栽培方式,肥料的吸收量和吸收过程也不相同。生育期长的早熟促成黄瓜,要比生育期短的抑制栽培的吸收量高;早春用地膜育苗后,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得到改善,可促进结瓜盛期以前干物质中的氮、钾的积累以及结果盛期磷素的吸收;秋季栽培的黄瓜,定植1个月后就可以吸收全量的50%,所以对秋后的黄瓜应施足基肥。当土壤中缺氮时,表现为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变黄,坐果少且发育不良;缺磷时黄瓜苗期叶色深绿、矮化,定植到露地后生长迟缓,甚至停止。缺钾时黄瓜早期叶缘出现轻微黄化,进而叶脉间黄化,生育中后期,叶缘枯死,叶片向外侧卷曲,瓜条短小,膨大不良。

2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黄瓜栽培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弱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最适pH值在5.7~7.2,当pH值5.5以下时,植株就会发生多种生理障碍,黄化枯死;当pH值高于7.2时,易烧根死苗,发生盐害。

2.2品种选择与育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露地栽培,春季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可选择长势旺、结果能力强、瓜条大、丰产型的品种;夏季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高温高湿,可选择抗病、耐热品种;秋茬播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期遇高温影响长势和产量,宜选用抗逆性强、抗病毒、具有短日性的品种。春播气温及土温较低,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播前给苗床或营养钵浇透水,随后播种、盖土、覆棚膜。出苗后适时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夜温不低于12℃。定植前1周要常通风进行低温锻炼。育苗用种量为3kg/hm2,直播用种量为4.5kg/hm2左右。为防止黄瓜土传病害,应3~4年轮作1次。2.3配方施肥

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要重施基肥,最好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量。确保菜园土有机质含量为3%~5%,全氮含量大于0.2%,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在20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30mg/kg左右为宜。有机肥料具有延缓黄瓜衰老、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特殊功效,但在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严禁施用未腐熟的,腐熟时可添加麦秆、稻草等有机物,调节碳氮比,提高有机质含量,添加动物粪肥时适当喷洒辛硫磷等杀虫剂,消灭虫害。基肥施腐熟有机肥45~90t/hm2,饼肥750~1500kg/hm2,草木灰600~1500kg/hm2。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应多次追肥,采取少量多次和有机无机交替的原则,幼苗可适时追1次提苗肥,用尿素75.0~112.5kg/hm2,距植株5cm处开沟条施或环施,覆土浇水,或追人粪尿3000~7500kg/hm2。幼苗期适当增施磷肥,可增加侧根条数,加大根冠比值。提苗肥施后,植株生长逐渐加快,此期为黄瓜转折期,切不可追肥浇水,以免徒长而抑制坐瓜,应以中耕为主,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早衰。此后,每采收1~2次果实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要增加1%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以延长采收期;结果期要保持畦面湿润,无雨天每隔1~2d在傍晚浇1次小水。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禁止施用有害的城市垃圾或污水,采收期也不能用粪水追肥。

2.4定植

春露地栽培,断霜后旬平均气温在18℃以上,苗龄为5~6片叶时,选晴天进行定植。移苗时要浅栽,以土坨略高于畦面为宜。根据黄瓜属浅根系这一特性,浅栽易满足根系有氧呼吸,促进根系发育,是丰产优质的保证。夏、秋黄瓜当苗龄达3~4叶或播后30~40d即可定植。架黄瓜品种生育期长的或侧蔓结瓜的品种种植密度宜小,一般为5.10~7.95万株/hm2,株行距为(25~30)cm×(50~65)cm。每畦栽双苗。

2.5大田管理

定植后及时中耕,提高地温,春季雨水多时,要防止畦面和沟内积水;夏季幼苗蒸腾量大,应视苗情及时补水,其间中耕2~3次,收根瓜时停止中耕;抽蔓期距苗7~8cm处插根竹竿,搭成“人”字形,每3~4节绑1次蔓。主蔓结瓜品种要注意及时摘除侧蔓和卷须;当所留的主、侧蔓长满架时打顶,并除去病叶、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2.6适时采收

雌花坐果8~10d采收嫩果,及时采收有利于余下雌花坐果,又能保证果实嫩脆。

黄瓜栽培范文篇5

论文摘要黄瓜生育期内常见病害种类多,危害重,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介绍了利辛县黄瓜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技术,以供黄瓜种植户参考。

利辛县每年种植露地、保护地黄瓜面积在1500hm2以上。由于黄瓜生育期内病害严重,部分农户不能掌握病害知识,防效差、损失重,病害严重的瓜田减产30%以上。现把我县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1黄瓜霜霉病

霜霉病属真菌病害,借气流传播。发病适温15~25℃,相对空气湿度83%以上。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子叶被害初期呈现褪绿色黄斑,后扩大变成黄褐色。真叶染病后,叶缘或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因受叶脉限制病斑扩大后呈多角型淡褐色或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使叶缘卷缩干枯病斑破裂,但不穿孔。防治上以生态综合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苗和植株,阴雨天到来前(大棚栽培)用30%百菌清烟剂每次5.25kg/hm2熏烟,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15kg/hm2进行预防。发生霜霉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磷铅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d喷1次,喷药后遇雨,雨过后重喷,发病较重时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2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毒25~28℃繁殖最快,湿度越大发病越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果实。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型,病斑灰褐色或淡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斑有乳白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月痕,病部质脆易开裂或穿孔。发现病害可用3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

3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里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发病适温20~24℃,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尤以生长中后期较重。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圆形淡褐色病斑,其上着生橙黄色点状胶质物。幼苗茎基部受害时,变色缢缩,幼苗猝倒。成年叶片发病后,病斑开始呈红褐色,有一圈黄纹,叶上病斑多时合成不规则大块斑。叶片干枯干燥时中部破裂穿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红色黏质物。瓜染病后,病斑近圆形,初呈淡绿色,很快变成墨绿色并凹陷,病斑中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表面溢出红色黏稠物,干燥时开裂。在防治上,用55℃热水浸种20min进行种子消毒,发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400倍液喷雾防治,阴雨天保护地栽培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克炭疽粉尘喷粉防治,每次15kg/hm2。

4黄瓜白粉病

白粉病属真菌病害,发病适温16~24℃,湿度大于75%,在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易发病,病菌借气流传播,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叶柄,初发病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小斑点,条件适宜时病斑逐渐扩大,连接成片,甚至布满整个叶片。后期白色霉变成灰白色,叶片枯黄卷曲。发病后选用42%粉必清悬浮剂600倍液或12.5%烯唑醇600倍液防治,也可选用27%高脂膜100倍液或小苏打500倍液防治。

5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也叫萎蔫病,病菌属真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和未腐熟的有机肥中越冬。病菌从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侵入,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堵塞导管。病菌发育适温24~28℃,相对湿度90%以上,酸性土壤和重茬地发病重。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尤以开花结果期发病重,特别是在连阴雨、低洼积水、重茬、土壤干湿变化大等条件下易发病。幼苗发病时茎基部呈黄褐色并缢缩,子叶萎垂,引起立枯。成株发病,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并缢缩,后期沿茎发生纵裂,裂口逐渐向上蔓延。被害株最初部分叶片或植株一侧叶片中午时萎蔫下垂,似缺水状,早晚恢复,后萎蔫叶片增多,直到整株枯死。病茎维管束变成褐色,病部有琥珀色胶状物流出,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粉红色霉状物,最后维管束干缩成麻状。在防治上,实行茬口轮换或嫁接栽培,进行种子、苗床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定植7d后用高锰酸钾800倍液灌根。每株每次灌100mL,7d灌1次,连灌3次。发病初期用10%治萎灵水剂或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参考文献

[1]翟广华.日光温室黄瓜无公害防治技术[J].山东蔬菜,2007(2):41.

黄瓜栽培范文篇6

早春茬黄瓜宜选早熟、耐低温、耐弱光、高产优质品种,如津春3号、新泰密刺、李氏21等。

2培育壮苗

2.1苗床设置与营养土的配制

苗床选用大棚内阳畦为佳。要求苗床背风向阳,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东西走向,苗床宽1.2m左右。营养土配制为优质土壤40%、腐熟优质土杂肥60%,每1m3营养土加三元复合肥2.5kg、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掺拌均匀。

2.2种子处理

首先晒种半天,然后用55℃温热水浸种20min,热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浸种时要不断搅拌,然后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min灭菌,后用清水洗种,再放温水中浸种5~6h。待晾干种皮水分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在背光处28~30℃温度下保湿催芽。

2.3播种

把营养土装入10cm×10cm钵中,再把营养钵排入苗床上,钵间封严土。灌水浇透营养钵,在每个营养钵中心打1.5~2.0cm深穴,把发芽种子播入后覆盖营养钵,盖上地膜或弓棚。也可将种子直接播入苗床上,两片子叶展平心叶吐露时,分苗于营养钵中育苗。

2.4苗期管理

播种后密闭加棚保温,白天温度28~32℃,夜间18~20℃,当70%的种芽拱土时,地膜方式的要揭去地膜,撒0.5~1.0cm细潮土。瓜苗基本出齐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15℃左右。当第2片真叶展开时,进行大温差育苗,白天25~28℃,夜间10~15℃;定植前7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25℃左右,夜间8~12℃。苗期一般不浇水,在苗床干旱时可在上午向苗上喷与气温相同的温水,然后升温排湿。

2.5育苗与定植时间

为提早上市,争取好的经济效益,早春茬大棚栽培育苗可提前在1月中下旬,定植在2月下旬至3月初。苗龄30~40d,3~4片真叶,苗高10~13cm。根据生产设施的保温性能,适当提前或延后。

3定植

3.1施肥整地做畦

在定植前5~7d,施腐熟的优质土杂肥75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750kg/hm2,饼肥2250kg/hm2,钾肥150kg/hm2,尿素150kg/hm2,锌肥、硼肥各30kg/hm2。撒施深翻,耙细整平,实现平、松、润的标准。6~8m跨度的大棚,棚两边各留15~20cm,按110cm放线,做沟宽30cm、畦面宽80cm、高20cm的小高畦,畦面中央挖一深7~8cm、宽20cm的地沟,然后盖上地膜,扣棚升温。

3.2移栽定植

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选冷尾暖头晴天上午定植。一般定植大行距64cm,小行距46cm,株距33cm。定植时将地膜剪成“十”字口,挖穴浇足水,水温20℃以上,趁水未干时把去钵苗放入,苗土表面与畦面持平或稍高畦面封好土。

4定植后的管理

4.1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到心叶开始生长这段时间为缓苗期,一般5~7d。此期间要密闭大棚保温,白天温度控制28~32℃,夜间18~20℃为宜。

4.2根瓜采收前的管理

缓苗后为加速生长可在地膜下浇1次井温水,也称缓苗水。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18℃,根瓜采收前追肥浇水,追施尿素300kg/hm2、钾肥225kg/hm2。

4.3结瓜期的管理

早春茬大棚黄瓜栽培在管理上采用“大水大肥高温促”的办法促瓜早上市。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15~18℃,高温管理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7~10d追肥浇水1次,每次追施尿素300kg/hm2、钾肥300kg/hm2、磷肥150kg/hm2。同时要从结瓜开始进行叶面喷肥,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5~7d喷2次。结瓜盛期7~10d喷1次90%亚硫酸氢钠15g/hm2对水75kg,喷2~3次。能有效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

4.4整枝吊蔓

大棚黄瓜可纵向拉几道(与黄瓜行数相同)铁丝,然后用尼龙绳,下边栓在黄瓜茎基部,上端活扣在铁丝上,尼龙绳长度应是大棚高度的2倍以上,瓜蔓绕绳往上攀援,也可人工绕绳辅助攀援。秧顶要与棚膜保持40~60cm距离,过长秧要落盘。

5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枯萎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斑潜蝇等,要在病虫害初发阶段,选用高效对路农药及时防治。防治黄瓜霜霉病要以生态综合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加强栽培管理,追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苗,阴雨天到来前用30%百菌清烟剂熏烟,每次5.25kg/hm2,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15kg/hm2进行预防。发生霜霉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磷铅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d喷1次。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施。防治黄瓜炭疽病于发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阴雨天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炭疽粉尘喷粉防治,每次15kg/hm2。防治黄瓜枯萎病要实行茬口轮换或嫁接栽培,进行种子、苗床消毒;定植7d后用高锰酸钾800倍液灌根,每株每次灌100mL,7d灌1次,连灌3次;发病初期用10%治萎灵水剂或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

黄瓜栽培范文篇7

论文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营养供应可根据所需生产的农产品等级,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如生产绿色AA级农产品可全部施用有机肥,生产绿色A级农产品可施用有机肥加部分无机化肥。

(4)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的商品化,可加速推广该项技术,可使得该栽培技术更简明,施肥配方化,管理规格化。宜发展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增加规模效益。

(5)该项技术应用于设施园艺栽培,可有效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生产特种、珍贵的花、果、菜,产品质优、高产,可达绿色食品标准,在瓜、果、叶菜类上均表现味浓纯正,外观形正色亮,仅用眼、鼻感官就可鉴别,产量一般比土壤栽培高50%左右,有些超过1倍以上。

2黄瓜无土栽培技术

2.1无土栽培的设施构造

利用日光温室,室内安装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槽、灌水设施、栽培基质。

(1)栽培槽。温室内北面留70~90cm作为走道,南面余30cm,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槽内内径50cm,槽连框高24cm(平放4块砖),槽间作业道40~60cm。也可直接在地上挖半地下式栽培槽,深12cm,两边再用2层砖垒起,在槽的基部铺一层厚0.1mm的塑料膜,膜上铺一层持水层,多用河沙,约3cm,河沙上再铺一层编织袋,上面填栽培基质。

(2)灌水设施。用自来水或建水位差的蓄水池,也可以用水泵加压的灌水系统,棚内主管道和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用塑料管,槽内的滴灌带2根。

(3)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在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有机质可根据当地易得的有机材料,如玉米秸、锯末、菇渣等;无机质可用河沙、煤碴等。有机和无机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如河沙∶锯末∶玉米蕊粉∶豆秸粉为1∶2∶1∶1,基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药剂消毒或蒸汽消毒,每立方米加入3kg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12kg腐熟的鸡粪,混合均匀后可填入栽培槽内,每茬作物收获后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2.2栽培管理

(1)无土育苗。根据栽培计划与当地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期,采用优良的品种。无土育苗可采用育苗盘,也可采用营养钵育苗,按草碳∶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立方米混入5.0kg的腐熟鸡粪和0.5kg的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穴盘或装入营养钵内,用穴盘的每穴1粒种子,用营养钵的可根据营养钵的大小多放几粒种子,盘或钵下面要铺一层塑料与地面隔开。播种到出苗期,白天应保持28~30℃,夜间保持18~20℃。子叶出土后应降低温度,以白天24~26℃、夜间保持15~16℃为宜。定植前应进行低温炼苗,以白天20~24℃、夜间10~12℃为宜,整个育苗过程中地温应保持在15~20℃为宜,苗盘应保持湿润。

黄瓜栽培范文篇8

早春茬黄瓜宜选早熟、耐低温、耐弱光、高产优质品种,如津春3号、新泰密刺、李氏21等。

2培育壮苗

2.1苗床设置与营养土的配制

苗床选用大棚内阳畦为佳。要求苗床背风向阳,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东西走向,苗床宽1.2m左右。营养土配制为优质土壤40%、腐熟优质土杂肥60%,每1m3营养土加三元复合肥2.5kg、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掺拌均匀。

2.2种子处理

首先晒种半天,然后用55℃温热水浸种20min,热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浸种时要不断搅拌,然后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min灭菌,后用清水洗种,再放温水中浸种5~6h。待晾干种皮水分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在背光处28~30℃温度下保湿催芽。

2.3播种

把营养土装入10cm×10cm钵中,再把营养钵排入苗床上,钵间封严土。灌水浇透营养钵,在每个营养钵中心打1.5~2.0cm深穴,把发芽种子播入后覆盖营养钵,盖上地膜或弓棚。也可将种子直接播入苗床上,两片子叶展平心叶吐露时,分苗于营养钵中育苗。

2.4苗期管理

播种后密闭加棚保温,白天温度28~32℃,夜间18~20℃,当70%的种芽拱土时,地膜方式的要揭去地膜,撒0.5~1.0cm细潮土。瓜苗基本出齐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15℃左右。当第2片真叶展开时,进行大温差育苗,白天25~28℃,夜间10~15℃;定植前7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25℃左右,夜间8~12℃。苗期一般不浇水,在苗床干旱时可在上午向苗上喷与气温相同的温水,然后升温排湿。

2.5育苗与定植时间

为提早上市,争取好的经济效益,早春茬大棚栽培育苗可提前在1月中下旬,定植在2月下旬至3月初。苗龄30~40d,3~4片真叶,苗高10~13cm。根据生产设施的保温性能,适当提前或延后。

3定植

3.1施肥整地做畦

在定植前5~7d,施腐熟的优质土杂肥75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750kg/hm2,饼肥2250kg/hm2,钾肥150kg/hm2,尿素150kg/hm2,锌肥、硼肥各30kg/hm2。撒施深翻,耙细整平,实现平、松、润的标准。6~8m跨度的大棚,棚两边各留15~20cm,按110cm放线,做沟宽30cm、畦面宽80cm、高20cm的小高畦,畦面中央挖一深7~8cm、宽20cm的地沟,然后盖上地膜,扣棚升温。

3.2移栽定植

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选冷尾暖头晴天上午定植。一般定植大行距64cm,小行距46cm,株距33cm。定植时将地膜剪成“十”字口,挖穴浇足水,水温20℃以上,趁水未干时把去钵苗放入,苗土表面与畦面持平或稍高畦面封好土。

4定植后的管理

4.1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到心叶开始生长这段时间为缓苗期,一般5~7d。此期间要密闭大棚保温,白天温度控制28~32℃,夜间18~20℃为宜。

4.2根瓜采收前的管理

缓苗后为加速生长可在地膜下浇1次井温水,也称缓苗水。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18℃,根瓜采收前追肥浇水,追施尿素300kg/hm2、钾肥225kg/hm2。

4.3结瓜期的管理

早春茬大棚黄瓜栽培在管理上采用“大水大肥高温促”的办法促瓜早上市。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15~18℃,高温管理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7~10d追肥浇水1次,每次追施尿素300kg/hm2、钾肥300kg/hm2、磷肥150kg/hm2。同时要从结瓜开始进行叶面喷肥,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5~7d喷2次。结瓜盛期7~10d喷1次90%亚硫酸氢钠15g/hm2对水75kg,喷2~3次。能有效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4.4整枝吊蔓

大棚黄瓜可纵向拉几道(与黄瓜行数相同)铁丝,然后用尼龙绳,下边栓在黄瓜茎基部,上端活扣在铁丝上,尼龙绳长度应是大棚高度的2倍以上,瓜蔓绕绳往上攀援,也可人工绕绳辅助攀援。秧顶要与棚膜保持40~60cm距离,过长秧要落盘。

5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枯萎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斑潜蝇等,要在病虫害初发阶段,选用高效对路农药及时防治。防治黄瓜霜霉病要以生态综合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加强栽培管理,追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苗,阴雨天到来前用30%百菌清烟剂熏烟,每次5.25kg/hm2,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15kg/hm2进行预防。发生霜霉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磷铅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d喷1次。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施。防治黄瓜炭疽病于发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阴雨天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炭疽粉尘喷粉防治,每次15kg/hm2。防治黄瓜枯萎病要实行茬口轮换或嫁接栽培,进行种子、苗床消毒;定植7d后用高锰酸钾800倍液灌根,每株每次灌100mL,7d灌1次,连灌3次;发病初期用10%治萎灵水剂或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

黄瓜栽培范文篇9

关键词:大棚黄瓜;早春茬;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

黄瓜是人们喜爱的瓜果之一,我县每年种植露地、保护地黄瓜面积达1500hm2以上,可进行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特别是早春茬黄瓜,市场效益很高。根据实践经验现把我县早春茬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早春茬黄瓜宜选早熟、耐低温、耐弱光、高产优质品种,如津春3号、新泰密刺、李氏21等。

二、培育壮苗

2.1苗床设置与营养土的配制

苗床选用大棚内阳畦为佳。要求苗床背风向阳,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东西走向,苗床宽1.2m左右。营养土配制为优质土壤40%、腐熟优质土杂肥60%,每1m3营养土加三元复合肥2.5kg、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掺拌均匀。

2.2种子处理

首先晒种半天,然后用55℃温热水浸种20min,热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浸种时要不断搅拌,然后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min灭菌,后用清水洗种,再放温水中浸种5~6h。待晾干种皮水分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在背光处28~30℃温度下保湿催芽。

2.3播种

把营养土装入10cm×10cm钵中,再把营养钵排入苗床上,钵间封严土。灌水浇透营养钵,在每个营养钵中心打1.5~2.0cm深穴,把发芽种子播入后覆盖营养钵,盖上地膜或弓棚。也可将种子直接播入苗床上,两片子叶展平心叶吐露时,分苗于营养钵中育苗。

2.4苗期管理

播种后密闭加棚保温,白天温度28~32℃,夜间18~20℃,当70%的种芽拱土时,地膜方式的要揭去地膜,撒0.5~1.0cm细潮土。瓜苗基本出齐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15℃左右。当第2片真叶展开时,进行大温差育苗,白天25~28℃,夜间10~15℃;定植前7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25℃左右,夜间8~12℃。苗期一般不浇水,在苗床干旱时可在上午向苗上喷与气温相同的温水,然后升温排湿。

2.5育苗与定植时间

为提早上市,争取好的经济效益,早春茬大棚栽培育苗可提前在1月中下旬,定植在2月下旬至3月初。苗龄30~40d,3~4片真叶,苗高10~13cm。根据生产设施的保温性能,适当提前或延后。

三、定植

3.1施肥整地做畦

在定植前5~7d,施腐熟的优质土杂肥75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750kg/hm2,饼肥2250kg/hm2,钾肥150kg/hm2,尿素150kg/hm2,锌肥、硼肥各30kg/hm2。撒施深翻,耙细整平,实现平、松、润的标准。6~8m跨度的大棚,棚两边各留15~20cm,按110cm放线,做沟宽30cm、畦面宽80cm、高20cm的小高畦,畦面中央挖一深7~8cm、宽20cm的地沟,然后盖上地膜,扣棚升温。

3.2移栽定植

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选冷尾暖头晴天上午定植。一般定植大行距64cm,小行距46cm,株距33cm。定植时将地膜剪成“十”字口,挖穴浇足水,水温20℃以上,趁水未干时把去钵苗放入,苗土表面与畦面持平或稍高畦面封好土。

四、定植后的管理

4.1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到心叶开始生长这段时间为缓苗期,一般5~7d。此期间要密闭大棚保温,白天温度控制28~32℃,夜间18~20℃为宜。

4.2根瓜采收前的管理

缓苗后为加速生长可在地膜下浇1次井温水,也称缓苗水。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18℃,根瓜采收前追肥浇水,追施尿素300kg/hm2、钾肥225kg/hm2。公务员之家:

4.3结瓜期的管理

早春茬大棚黄瓜栽培在管理上采用“大水大肥高温促”的办法促瓜早上市。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15~18℃,高温管理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7~10d追肥浇水1次,每次追施尿素300kg/hm2、钾肥300kg/hm2、磷肥150kg/hm2。同时要从结瓜开始进行叶面喷肥,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5~7d喷2次。结瓜盛期7~10d喷1次90%亚硫酸氢钠15g/hm2对水75kg,喷2~3次。能有效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

4.4整枝吊蔓

大棚黄瓜可纵向拉几道(与黄瓜行数相同)铁丝,然后用尼龙绳,下边栓在黄瓜茎基部,上端活扣在铁丝上,尼龙绳长度应是大棚高度的2倍以上,瓜蔓绕绳往上攀援,也可人工绕绳辅助攀援。秧顶要与棚膜保持40~60cm距离,过长秧要落盘。

黄瓜栽培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营养供应可根据所需生产的农产品等级,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如生产绿色AA级农产品可全部施用有机肥,生产绿色A级农产品可施用有机肥加部分无机化肥。

(4)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的商品化,可加速推广该项技术,可使得该栽培技术更简明,施肥配方化,管理规格化。宜发展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增加规模效益。

(5)该项技术应用于设施园艺栽培,可有效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生产特种、珍贵的花、果、菜,产品质优、高产,可达绿色食品标准,在瓜、果、叶菜类上均表现味浓纯正,外观形正色亮,仅用眼、鼻感官就可鉴别,产量一般比土壤栽培高50%左右,有些超过1倍以上。

2黄瓜无土栽培技术

2.1无土栽培的设施构造

利用日光温室,室内安装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槽、灌水设施、栽培基质。

(1)栽培槽。温室内北面留70~90cm作为走道,南面余30cm,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槽内内径50cm,槽连框高24cm(平放4块砖),槽间作业道40~60cm。也可直接在地上挖半地下式栽培槽,深12cm,两边再用2层砖垒起,在槽的基部铺一层厚0.1mm的塑料膜,膜上铺一层持水层,多用河沙,约3cm,河沙上再铺一层编织袋,上面填栽培基质。

(2)灌水设施。用自来水或建水位差的蓄水池,也可以用水泵加压的灌水系统,棚内主管道和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用塑料管,槽内的滴灌带2根。

(3)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在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有机质可根据当地易得的有机材料,如玉米秸、锯末、菇渣等;无机质可用河沙、煤碴等。有机和无机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如河沙∶锯末∶玉米蕊粉∶豆秸粉为1∶2∶1∶1,基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药剂消毒或蒸汽消毒,每立方米加入3kg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12kg腐熟的鸡粪,混合均匀后可填入栽培槽内,每茬作物收获后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2.2栽培管理

(1)无土育苗。根据栽培计划与当地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期,采用优良的品种。无土育苗可采用育苗盘,也可采用营养钵育苗,按草碳∶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立方米混入5.0kg的腐熟鸡粪和0.5kg的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穴盘或装入营养钵内,用穴盘的每穴1粒种子,用营养钵的可根据营养钵的大小多放几粒种子,盘或钵下面要铺一层塑料与地面隔开。播种到出苗期,白天应保持28~30℃,夜间保持18~20℃。子叶出土后应降低温度,以白天24~26℃、夜间保持15~16℃为宜。定植前应进行低温炼苗,以白天20~24℃、夜间10~12℃为宜,整个育苗过程中地温应保持在15~20℃为宜,苗盘应保持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