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4:32:08

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范文篇1

国民教育的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既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的基础。在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现代社会,教育更加社会化、全面化、开放化。

在一个文明社会,接受教育是每个国民的权利,也是基本的人权之一。从长远来看,提高国民掌握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以及各种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离开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教育培训是根本办不到的。应当看到,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也就相应需要更多的教育和训练。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学说时就已经看到了。在《资本论》中,他强调指出,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对劳动质量和复杂劳动的更高要求,人们要想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需要、积累财富,就必须通过较高的技术手段提高产品的交换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此同时,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也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通过技术进步而获得的超额价值。因此,社会环境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接受系统培训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的数量和比例也会不断增加。这些都进一步刺激和带动了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作为传递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教育的社会作用日益显著,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的市场在不断扩大,教育消费的层面也不断拓展。这些都意味着应该发展更多更好的教育,应该提供更多与教育相关的服务。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教育和人才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在于其所拥有的大量资金和市场份额,而且突出地表现在其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发达上。在当今,人们开始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观去理解和诠释国民教育的作用。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包括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的受教育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有的甚至提出让所有愿意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应该说,普及性的义务教育以及为国民所提供的终身再学习的机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点。发达国家的经济是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的经济。发达的教育水平不仅提高了其现有的人口的素质,而且提高了未来国民的素质。综合起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实质上是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距,是人才数量和人才培养和塑造方式上的差距。

应该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从1990年的六年提高到了现在的八年,基本建成了结构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今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教育和科技事业的长足进步。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就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提高国民的素质。然而,要跟上世界潮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国的教育事业还面临着相当艰巨的任务。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农村的落后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在今后20年,国民教育的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实现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的跨越,使国民教育的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民教育范文篇2

【正文】

在苏维埃俄国初期,为了迅速地发展国民教育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列宁领导党和政府采取了种种有效的、有力的措施。并且,列宁在实践中就这个问题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当前研究列宁关于发展国民教育措施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列宁提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教学与教育的基本力量。可是在旧俄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他们收入少,物质生活条件差,工作得不到统治阶级的尊重。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面对发展教育的任务,列宁提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1923年初,他在《日记摘录》中提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育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时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8页。)“而不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7页。)在这一时期,列宁从尊重教师和提高他们的地位的角度出发,主张称教师为“人民教师”。有一次,中央政府负责教育工作的同志给列宁打电话,当谈到教师问题时对教师使用了一个不太礼貌的称呼。列宁听了后十分气愤地说:“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太不象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应保持不变。”(注:《回忆列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卷,第210页。)教师被称为“人民教师”,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意味着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里教师社会地位的重大改变。在列宁来看,提高教师的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1921年,他亲自签署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教师物质生活条件的法令,如《关于农村学校的伙食安排》、《关于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者按其专业归队》、《关于文教单位的房舍保证》、《关于改善学校和其他文教单位的供应措施》等等。这些法令的贯彻落实,使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923年,苏俄的经济状况和粮食供应状况尚未根本好转,但列宁要求有关部门增加对教师的面包分配额。

列宁提出,提高教师的地位,还应该从政治上信任和关怀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一些教师由于受到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政治谣言的欺骗,对无产阶级革命不理解,对苏维埃政权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对于这些教师,列宁的看法是,他们在旧社会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数额不多的薪水,同无产阶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只要实行正确的政策,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团结、帮助和教育,绝大多数人能够转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立场上来。事实果然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许多教师改变立场,逐渐靠近了苏维埃政权。就此,列宁1918年6月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教师在下决心和苏维埃政权合作方面做得很慢,现在大家愈来愈相信这种合作是必要的了。”(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4卷,第392页。)他肯定,这是一种“从反对苏维埃政权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转变”。他在讲话中还向教师发出号召:教师大军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大军,所有的教师应该使生活和知识摆脱对资本的从属,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枷锁,充满信心地走到工农群众中去,同他们一起为社会主义事业而战斗。1919年1月,列宁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肯定地说:“大多数教师是同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紧紧站在一起的,他们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其深刻的根源,深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维护资产阶级旧偏见、旧制度和虚伪立场,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留下来的教师的斗争中,大多数教师是一定会真心实意地拥护被剥削劳动者的政权的。”(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5卷,第421页。)这一论断,体现了他对苏俄教师队伍的充分信任。同一时期,他在党纲草案中提出:“不仅象现在这样把教师的一部或大部彻底争取过来,而且要把全体教师彻底争取过来”(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6卷,第106页。)。他在逝世前夕留下来的文章中仍然坚持这样的态度,要求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苏俄的教师队伍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

列宁认为,在团结和争取旧社会过来的一批教师的同时,党和国家应该培养一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新教师队伍。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党和国家必须培养新的教师队伍。1920年11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现在我们要培养出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它应该同党和党的思想保持紧密联系,贯彻党的精神,它应该把工人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他们,使他们关心共产党员所做的事情。”(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9卷,第403页。)在列宁看来,能不能建立这样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能否顺利进展。

第二,列宁提出,必须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发展教育,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对这项事业的投资。苏维埃俄国初期,虽然经济极为困难,但是列宁非常关注这个问题,领导政府尽一切力量增加了对教育的投资,特别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1922年政府有关部门讨论预算时,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指导思想有偏差,主张缩减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对此,教育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克鲁普斯卡娅表示反对,并写出了书面反对意见。列宁非常重视这件事,把克鲁普斯卡娅的书面意见批转给人民委员会两位副主席,让他们在人民委员会会议上支持克鲁普斯卡娅的意见,不得缩减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由于列宁的支持,人民委员会会议批准了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经费预算。同年,列宁还给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写信,要求把修造大型舰只的数量减少1/3,节省经费,并把节省下来的经费转给教育人民委员部,发展学校教育。他写道:目前这样规模的舰队对我们来说是过分奢侈,“我确信我们的海军专家实在过分热心了。舰队我们不需要,而增加学校经费迫切需要。”(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05页。)按照列宁的意见,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削减了修造舰只的经费,增加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这件事体现了列宁对教育的深切关怀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无比决心。

列宁逝世前夕,仍十分关注增加教育投资的问题。在《日记摘录》中,他在论及必须削减许多政府机关的开支时说:“应当在最近修改我国季度预算的时候,实际着手干起来。当然,首先,应当削减的不是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经费,而是其他部门的经费,以便把削减下来的款项转用于教育人民委员部。”(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7页。)在此文中,他在论及必须尽快发展苏俄的文化教育事业时说:“使我们的整个国家预算首先去满足初级国民教育的需要,这个工作我们还做得太少,做的还远远不够。”(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7-358页。)在他看来,苏维埃国家的一些国家机关编制太大,人员太多,使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浪费太大。他特别指出,国家出版总局的编制大得不象话。这说明人们没有关心读书的人,没有关心有没有书读的问题,而是关心了出版机构。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就是把那些臃肿的、形同虚设的机构一律撤销。这就是他所说的:“在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国家里,还有许多经费可以而且应当节省下来用以发展国民识字教育,办法就是把那些半贵族老爷式的玩艺儿,那些……可以不要、可以长期不要而且应当不要的机构一律撤销。”(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8页。)在他看来,撤销和精简了一些机构,必须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使国家的更多的卢布可以用于发展国民教育。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三,列宁提出,必须调动工农群众自身的积极性来办好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仅要依靠国家力量,而且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包括调动工农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因为只有工农群众产生了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他们才会主动地参加各种业务学校和读书班,改变自己文盲的状况,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的人才会主动地承担任务,尽其所能地帮助周围的人识字读书,扫除文盲,有条件的人如家中有图书或其他学习资料的人才会主动把自己的东西贡献出来,供大家学习使用。所以,列宁1919年2月在党纲草案中提出:“在苏维埃政权的全面帮助下,进一步发挥工人和劳动农民在教育方面的主动性”,“吸引劳动居民积极参加国民教育事业(发展国民教育委员会,动员识字的人等等)”(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6卷,第106-107页。)。这说明,列宁充分地注意到了调动工农群众这方面积极性的重要意义。

列宁还主张发挥城市工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他逝世前夕在有关文章中指出,由于城市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一般来说比农民高,所以应当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促进农村的教育工作。他说:“在城市工人和农村雇工之间建立交往,在他们之间建立一种他们之间可以很容易建立起来的友好互助形式,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执政工人阶级的基本任务之一。为此就必须在工厂工人中组成许多以经常帮助农村发展文化为宗旨的团体。”(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9页。)按照列宁的想法,城市工人中组成的这种文化团体,应该经常下农村,帮助农村发展文化教育。或者可以使城市一些工厂的党支部各自与农村的某个党支部之间建立固定的联系,使城市工厂党支部抽调文化教育的力量,下到农村,在农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当时,西伯利亚西部一些地方已经有这方面的活动,积累了初步的经验。针对此,列宁说:“经常下农村的做法在这方面一定会起特别重要的作用,这种工作我们已经在进行,还必须有计划地加以发展。”(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9页。)

第四,列宁提出,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推进文化教育工作。他主张通过成人教育学校推进这一工作。如他在起草的党纲草案中提出,苏维埃政权从各方面帮助工人和劳动农民学习文化知识,包括创办成人学校、人民大学、讲习所等等。党的八大通过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纲领》载入了这样的条文。列宁主张通过报纸推进文化教育工作。1921年2月,他在《论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一文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报纸是统治阶级欺骗和愚弄劳动群众的工具,十月革命后,“我们开始使报纸成为启发群众、教导他们在赶跑了地主和资本家之后怎样生活,怎样建设自己经济的工具。”(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40卷,第335页。)当时,《消息报》的发行量是35万份,《真理报》的发行量是25万份,它们对于推进教育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列宁要求进一步办好这两份报纸,如要求它们少发表一些“空泛议论和抽象口号”式的文章,多发表一些“切实的、在行的,适合群众水平”的文章,要求增设文化知识教育的栏目,“通过这两种报纸每天都可以给人民提供重要的和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优秀的和古典的文学作品、普通教育的教材、农业教材和工业教材。”(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40卷,第337页。)

国民教育范文篇3

公布不久的2004年的全国教育经费为7242.60亿元,比上年的6208.27亿元增长16.6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4465.86亿元,比上年的3850.62亿元增长15.98%。[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仍未达到GDP的4%。

根据有关数据,面对国民普遍对教育负担的不断加重,以及对比有关法律和政府的相关规划和历年财政数据加以分析。

一、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然而,过了十年之后,199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531.7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已经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才为1862.54亿元,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000年,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18个百分点;从1993年到2004年的12年中,有10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参看表一)。

表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率对比(%)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A19.0835.3820.1618.4311.429.1215.5312.0419.2914.2110.2915.98

B20.820.019.618.716.814.215.917.022.315.414.921.6

说明:A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B为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数据并计算。

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849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为919.9亿元,占全部教育经费的23.9%,同年农村义务教育生为1.2亿人,但全国义务教育经费中农村仅占54.2%,两者明显不匹配。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是不能往下推压的。但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2],实际上就是由占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负担,城乡之间教育不公平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而在人均GDP仅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越南、柬埔寨、老挝、孟加拉、尼泊尔等亚洲邻国,也都实行了城乡全部免费义务教育,我国却在《义务教育法》通过20年免费义务教育仍未得到真正的实施。

1993年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世纪末要达到GDP的4%。但是,在本世纪已经过去的五年中,至今未能实现这个目标。到2004年,如按修正后的GDP为159878亿元,则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仅2.787%,仅与上世纪末的1999年同平,比2002和2003年还要低(参看表二)。

表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比例2.512.512.412.462.502.592.792.863.143.323.283.28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数据并计算。(如按修正后的2004年GDP为159878亿元,则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仅2.79%)

在教育经费未依法按足比例投入的情况下,却根据《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划,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并把一笔笔巨额教育经费投在几个重点大学里,但在法律规定"教育平等"下只照顾当地的学生,大多数考分高于当地的学生却无缘进入校门,大多数普通高校却经费拮据。而最让中国教育界感到尴尬的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某大学,自建校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全实现了她当初的办学宗旨:"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预备学校"。因为多年来,这些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相当多的毕业生通过各种途径流到了美国或其它发达国家。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另一些在不断增长的数据,如人口从1978年到2004年增加了3亿多,仅从1994年到2004年也增加了一亿多人,因此中国的教育规模也为世界之最。截至2002年底,中国有各级各类学校117万所,其中普通学校67万所,成人学校50万所;在校学生3.18亿人。其中小学45.69万所,在校学生12156.71万人,小学专任教师577.89万人;初中6.56万所,在校学生6687.43万人;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3.28万所,在校学生达2908.14万人;高等学校2003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600万人。[3]更有近年不断的大学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因此财政性投入远远跟不上学校与学深的扩张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的教育需求。

二、

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地为了扔财政包袱,则默许教育乱收费,扩大特殊收费和计划外高收费,学校则搭车乱收费,如捐资入学费、赞助费、共建费、杂费等等多如牛毛,使家长承担的子女教育负担越发沉重,很多子女因超过经济能力而失去上学机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8条提出要"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标准,同时按不同情况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杂费收费标准"[4],更为学校乱收费有依据。

2003年12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会公布,2003年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共查出12,600多件教育乱收费案件,违规收费金额达21.4亿元[5]。教育专家们近来对教育行业来了一次保守估算,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清水衙门",竟成为价格举报六大热点,成为人们头号投诉对象,也成为舆论中的"十大暴利行业"、"五大腐败重地"。

由于长期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并没有真正革除,各地在教育经费投入、招生标准、师资力量等各方面人为地制造学校差距,对于非营利性的公立性学校,仍不惜向银行贷款来建造豪华的"重点学校",教育资源向其重点倾斜,使"重点学校"成为创收寻租的工具。其它学校也类比跟进,导致各地择校热却越演越烈,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居民的教育费用支出不断攀升。

过去的十年,中国公立教育领域最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就是老爹们(教育行政部门)不断高喊禁止教育乱收费,而他们的儿子(重点学校)则不断提高乱收费的强度,最后,老爹们、儿子们、利益关联者们,大家一起挽起手来,通通变成"独立学院"和名校所办"民校"的合法股东,就这样上岸洗钱!"独立学院"和公办"民校",就像蚂蟥一样吸附在重点公立学校身上吸血。公立重点学校录取线只要略提高一点,就会将成千上万的学生逼向"独立学院"或公办"民校",钱就哗哗地收。教育行政部门仍然沿用传统的老办法,嘴上要求各"独立学院"和公民"民校"名称要独立、财务要独立、学历文凭要独立,实际上则睁只眼闭只眼,以此让这些蚂蟥们疯狂吸食纳税人的血。就这样,教育行政部门这清水衙门变成了铜气熏天的大钱庄,学校这教育圣地变成了营利场。[6]

从附表的数据分析可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差额从1993年的192亿增加到2004年的2776亿(表三),这巨大的差额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有就读学生的家庭,就可想而知其负担越来越重的根本原因,更有大部分的教育经费偏向城市,农村居民的子女教育负担更严重。

表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对比(亿元)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A867.761174.741411.521671.71862.342032.45

B1059.941488.781877.952262.342531.732949.06

对比差额-192.18-314.04-466.43-590.64-669.39-916.61

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A2287.182562.613057.013491.403850.624465.86

B3349.043849.084637.665480.036208.27242.6

对比差额-1061.86-1285.47-1580.65-1988.63-2357.58-2776.74

说明:A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B为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数据并计算。

三、

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年到2004年的13651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新修正后再增加2.3万亿元),增加了36倍。财政收入也从1978年的1132.2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6396.47亿元增加到原来的23倍。财政支出总额也从1978年到2003年增加20倍多,而仅仅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却从1978年到2003年却增加88倍多。但是,社会文教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1992年至2003年却基本不变,只维持在26-28%之间[7]。2004年因数据调整一夜之间增加了2.3万亿元,2005年的财政收入将突破30000亿元,但已过去的数据与普通老百姓已经没有多大影响,因为政府为国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增长而相应提高。

也正是在这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化改革过程中,政府似乎不断将众多事务交给了市场,有的名为市场化改革,但相当部分似乎只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并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造成整体上中国公立教育领域与医疗等领域一样,同样存在着"体制双轨制"现象,也就是公共服务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计划"取得财政资源,而另一方面又可以作市场取向民众收费,扮演着"双面人"角色获取双面利益,损失的是普通民众。

虽然我们不否认市场化改革的效果,但却不能容忍公共服务部门存在着"体制双轨制"现象,在侵蚀国家和国民的利益。对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政府的可以推向市场,甚至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由私人生产并提供,但必须是由政府支出、国民监督和消费。如果只简单地将基本公共产品推向市场,政府就可以撒手不管,并只看重财政收入和政府自身的开支,则这是一个绝对"高价"的政府。

因为虽然财政收入的增长才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但政府的根本目的并不仅是为了发展经济,更不只是为了政府财政的增收和自身的开支,而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所存在的外部性问题,建立和维护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更是为了让国民的生活过得和谐快乐。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注释:

没有特别注明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各年度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图表经作者根据数据资料计算整理制作.

[1].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R].2005-12-31.

[2].陆学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J].半月谈,2004年第4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R].2004-01-06.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02-13.

[5].赵承、刘铮.国家发改委:今年全国查出21.4亿元教育乱收费[EB/OL].新华网,/zhengfu/2003-12/17/content_1234851.htm,003-12-17.2003-12-17.

国民教育范文篇4

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成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发动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即所谓的教育的“外溢”作用)不可估量,它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鉴于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功能是通过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新的科学知识和信息传输等载体和形式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本文在对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及其与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教育和经济增长的回归数理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并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出建议。

一、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人口受教育状况,是人口的重要社会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既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在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人为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对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人口拖累型(负担型)社会转变成人力资本型社会。

到2005年底,我国6岁以上人口有l19837万人,占总人口(130756万人)的91.65%,其中达到小学以上教育水平人口共有10741l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2.15%,占6岁以上人口的89.63%。而在6岁以上接受各种教育的人口中,具有含大专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占5.56%,高中教育水平的人口占12.44%,初中教育水平人口占38.35%,小学教育水平人口占33.28%。(一)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数量、构成变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从每10万人口中拥有受各种教育的人数看,达到大学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3611人提高到2005年的5098人,年均增长7.14%;达到高中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11146人提高到2005年的11400人,年均增长0.45%;达到初中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33961人提高到2005年的35143人,年均增长0.69%;而随着小学适龄儿童的有所减少,达到小学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35701人减少到2005年的30505人。

年均减少3.1%(见表1)。这让我们认识到,我国人口教育水平的变化有如下几个特点:

1、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这是因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办学体制改革,我国兴起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正规高等教育,培养了许多具有大学水平的实用人才。尤其是1999年提出的高校扩招政策,使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提升。尽管如此,全国每10万人拥有的大学教育水平人数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2、具有中等教育水平人口继续增加。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实施至今,我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继续扩大,超过95%,比2000年高将近10个百分点。

3、小学教育水平人口比重明显下降。据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具有小学教育水平人口为40706万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下降9.9%。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反映了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各种职业教育、多种形式接受再教育在就业人口中发挥作用,原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经过再教育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向更高一级层次加快转化;另一方面是由于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工作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人口出生率和总生育率急剧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小学学龄儿童比重缩小。

从总体上讲,全国人口的受教育构成在向高层次方面发展,突出表现在每lo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受教育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这种变化表现了人口的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不仅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对提高生产力的效应已充分被人们所认识,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而且在改革劳动用工和人事录用制度的新机制下,以及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发展,都对人口的受教育结构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努力求学求知,提高教育水平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千方百计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全国人口受教育构成的发展变化,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二、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各类差异情况

1.省际间差异全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基础和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因此,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不仅表现在各个地区各级教育水平人口的数量上,还表现在人口的受教育构成上。在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级受教育水平这一人口指标(见表2)中,不仅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客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即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中部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远远高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并且和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对应的我国高等教育还呈现出按三个梯度逐步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这说明,尽管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教育水平上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但省际间的差异仍然很大,影响了我国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另外,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转移的过程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比较愿意向非农业转移,而且由于其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就业转移过程中也相对容易些。据调查,在假设农民收入高于工人的前提下,农民的职业选择意向如下:文盲中愿意当工人的占28.6%,小学教育水平的占68.6%,初中教育水平的占72.1%,高中教育水平的占78.9%,这组数据表明文化素质越高的人越希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而且客观上教育水平高的人在转移过程中也相对容易些。所以,在目前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下,我国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农业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的巨大障碍。因此,提高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农、林、牧、渔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需要。

三、教育影响人口和劳动力资源教育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的变化上,即妇女生育水平的高低

长期以来,“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旧的婚育观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它反映了在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的情况下的人们的婚育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旧的思想和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新的婚姻生育观逐渐建立了起来,从而使妇女的婚育时间、生育数量及对子女的性别偏好程度发生转变,使妇女生育水平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而降低。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之所以能促使妇女生育水平下降,其原因主要是:

1.妇女生育旺盛期,也正是工作学习的旺盛期,接受较高教育水平的妇女,她们的人力资本、事业心和就业机会较高。由于学习和就业的愿望及需要,她们更倾向于将育龄初期这段时间投入工作和学习,而自觉地实行晚婚晚育,明显呈现出婚龄与教育水平高低成正比的关系。

2.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妇女思想开放,她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往往胜于对多子多福的向往,这一偏好有利于抑制传统的生育意愿。2005年l%的人口调查已表明,大学教育水平的妇女中多育多胎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小学教育水平和文盲妇女的人多育多胎之比重。

3.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妇女对子女素质的追求胜过数量,她们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像自己一样甚至超过自己,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而为了培养子女,就必须集中财力和精力抚养一个孩子。

4.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妇女比较容易冲破“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不易为“多子多福”的陈旧文化所束缚,而易于从宏观上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妇女其婴儿死亡率较低,子女的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较好,从而使生育上的“保险”和“补偿”心理减弱。

可见,生育率通过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它影响了劳动力供给的数量、结构和质量,并由此影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快速增长引起的人口压力往往使经济环境趋于恶化,特别在人口压力大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更是显而易见。正因为如此,为减轻人口压力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我国曾及时制定了经济发展和人口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计划,使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正因为人口文化科学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控制人口数量可以为提高人口文化科学素质提供前提条件,而提高人口文化科学素质又会促进人口数量的控制。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反作用我们不仅要了解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要认识到教育经济效益的产生是以一定的经济投入为前提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照有计划发展规律去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所以,教育协调发展根本的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经济发展水平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总之,经济发展最终决定着教育的需求与供给,进而影响教育的协调发展。

因此,我们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教育水平进步的关系,使两者间互相促进的功效达到最大。

(二)提高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几点对策建议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历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以上我们以2005年的人口教育状况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并指明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途径,这里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现实,笔者建议如下:公务员之家

国民教育范文篇5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法院、检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报考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同时必须具备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资格或具有处级(含)以上行政级别的法院、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并经所在单位政治部门推荐。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200人,烟台大学100人,中国海洋大学65人,青岛大学50人。

二、教育硕士(Ed.M)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师范大学300人,*师范大学400人,*大学150人,*大学150人。

三、工程硕士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一)20*年*月*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省招收工程硕士的高校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科技大学、*大学、*理工大学、*建筑大学、*轻工业学院、*大学、*理工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招生限额自定。

四、工商管理硕士(MBA)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50人,中国海洋大学200人,*经济学院40人,青岛大学40人,*财政学院55人。

五、农业推广硕士(MAE)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一)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省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的高校有中国海洋大学、*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理工大学、烟台大学,招生限额自定。

六、兽医硕士(VMM)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动物医疗、动物检疫、动物保护、畜牧生产、兽医执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一)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省招收兽医硕士的高校有*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招生限额自定

七、公共管理硕士(MPA)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145人,中国海洋大学90人,*师范大学60人,青岛大学80人,*财政学院55人。

八、公共卫生硕士(MPH)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有志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在职人员。

*省招收公共卫生硕士的高校有*大学,招生限额90人。

九、会计硕士(MPAcc)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中国海洋大学35人。

十、体育硕士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体育学院60人。

十一、艺术硕士(MFA)

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或者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有5年(含)以上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也可报考。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艺术学院30人。

十二、风景园林硕士(MLA)

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目前没有招生资格。

十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

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外语水平高,普通话标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外语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员、回国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30人。

十四、翻译硕士(MTI)

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良好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目前没有招生资格。

十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教师。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高等学校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满2年的专职辅导员,经所在单位学生工作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推荐,可报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

今年,*高校只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招生。招生限额为*大学20人,中国海洋大学10人,*师范大学10人。

十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2年以上教学工作,教学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在职教师;或者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省、地、市级职教教研室(研究所)从事3年以上教研工作的研究人员。

*高校的招生限额为中国海洋大学45人,*理工大学*0人。

国民教育范文篇6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法院、检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报考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同时必须具备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资格或具有处级(含)以上行政级别的法院、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并经所在单位政治部门推荐。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200人,*大学100人,中国海洋大学65人,*大学50人。

二、教育硕士(Ed.M)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师范大学300人,曲阜师范大学400人,聊城大学150人,鲁东大学150人。

三、工程硕士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一)20*年*月*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省招收工程硕士的高校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理工大学、*建筑大学、*轻工业学院、*大学、*理工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招生限额自定。

四、工商管理硕士(MBA)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50人,中国海洋大学200人,*经济学院40人,*大学40人,*财政学院55人。

五、农业推广硕士(MAE)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一)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省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的高校有中国海洋大学、*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理工大学、*大学,招生限额自定。

六、兽医硕士(VMM)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动物医疗、动物检疫、动物保护、畜牧生产、兽医执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一)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省招收兽医硕士的高校有*农业大学、*农业大学,招生限额自定

七、公共管理硕士(MPA)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145人,中国海洋大学90人,*师范大学60人,*大学80人,*财政学院55人。

八、公共卫生硕士(MPH)

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有志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在职人员。

*省招收公共卫生硕士的高校有*大学,招生限额90人。

九、会计硕士(MPAcc)

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中国海洋大学35人。

十、体育硕士

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体育学院60人。

十一、艺术硕士(MFA)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或者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有5年(含)以上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也可报考。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艺术学院30人。

十二、风景园林硕士(MLA)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目前没有招生资格。

十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外语水平高,普通话标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外语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员、回国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30人。

十四、翻译硕士(MTI)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良好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目前没有招生资格。

十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教师。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高等学校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满2年的专职辅导员,经所在单位学生工作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推荐,可报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

今年,*高校只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招生。招生限额为*大学20人,中国海洋大学10人,*师范大学10人。

十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2年以上教学工作,教学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在职教师;或者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省、地、市级职教教研室(研究所)从事3年以上教研工作的研究人员。

*高校的招生限额为中国海洋大学45人,*理工大学70人。

国民教育范文篇7

一、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模型

终身教育体系是在传统教育体系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目的是建设学习型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主席埃德加·富尔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指它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1]终身教育体系是适应人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教育体系。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达到学习型社会的境界,把学习从教育范畴拓展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广阔范畴,形成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学习型社会的出现是对传统社会生态的开拓,目的是把学习作为每个人的义务、责任和权利,把学习活动作为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发展并创造理想社会的根本。

终身教育体系是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我国国办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到终身教育体系,根据各个阶段教育体系的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以及建设的突出问题,可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如图1。

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的建立还要依据教育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进行描述。例如,我国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应更多借鉴市场领导模式。例如,英国在推动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采取的是典型的市场领导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先了解学习者的需求,进而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强调市场原则与机会公平等[2]。并且,还依据追求教育体系协调发展、提高教育的社会成效以及满足人的发展规定性的原则。这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世界性发展趋势。例如,OECD《2001年教育政策分析》就提出:“终身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凝聚与经济成长”,其中,特别强调要使“终身学习具有促进个人发展,提升民主价值,发展小区生活,维持社会凝聚,增进创新、生产力及经济成长”[3]方面的功能。

二、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评价维度

由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可以把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过程评价的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公民学习基础。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公民一定的学习基础之上的。因为,“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过程”[4]。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他学习和训练的连续性。其次,培养每个人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和充分的程度上成为自己发展的对象和手段”[5]。公民学习的基础水平不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施路径显然是不同的。所以,终身教育体系首先应着眼于公民学习的基础水平。

——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水平。终身教育体系是对国民教育的“检修”,是国民教育体系现代化的有序发展。以终身教育为依托的学习型社会的出现,“只能把它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组织(包括单位与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了”[6]。“从这个意义讲,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7]。虽然,终身教育体系是具有现代教育基本特点的新型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等于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不仅表现为终身、教育、生活三个层面社会化的综合,而且表现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综合,还表现为各级各类教育、学习在人一生中各个发展阶段、各个素质层面的整合与有机统一……既具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又具有后现代教育的许多特质的新型教育体系”[8]。但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发展学校教育。因为,“教育现在是,而?

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而且我们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校有它本身的作用而?发展”[9]。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水平决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点。

——国民教育体系的影响水平。终身教育是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按终身教育的要求逐步完善起来的学习型社会使社会中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最广泛的开发和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建立起最庞大而又最经济的教育体系”[10]。其中,国民教育体系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因为,终身教育“这种教育策略必须把教育看成是超越中小学与大学范围的一种事业,教育是超出它的组成机构的”。“现在是扩大当前的教育体系,选择其他途径或代替办法的时候,我们就会立即发现在这个共同体的日常生活中,即在经济与行政、在大众媒体中、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财富”[11]。而丰富的教育财富的挖掘是基于国民教育体系发展并扩大和国民教育体系的影响和效益的结果。所以,国民教育体系的影响水平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教育民主化水平。终身教育体系是推动教育民主、实现教育公平的保证。“终身学习是一种有意的学习活动,具有促进知识、技能与能力等目的。这样的学习能够增进就业能力、积极的公民权以及促进社会统合”[12]。无论是国办教育还是国民教育的学校制度,都是针对学生一生特定的时期,不可能保证每个人一生发展的公平。而“终身教育的主要原则在于教育能为全体民众所共享,并且要能提供适应不同能力与背景者所需的教育形态。终身教育反对精英主义,主张全体民众都应有发展与学习的机会”[13]。从而,通过扩展学习的参与途径,消除和减少教育不平等现象。对于现有的以特定人群为教育对象的学校教育体系来讲,只有终身教育才能充分实现教育民主。教育民主化水平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图1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

——社会学习活力水平。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着终身学习的前进步伐,其中全球化和技术革新步伐的不断加速,工作性质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人口老化等等都在提醒人们——工作和生活能力更新要持续人的一生。终身学习的目的是要应对技能门槛不断提高、能力本质频繁变化的现实。企业需要人们在岗位技能上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面对越来越多面的市场和越来越短的生产周期,很多企业的趋势是雇员的聘期不断缩短”[14],学习的周期和频率不断提高。生活即学习,工作即学习。终身教育要求“所有的部门——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必须参与教育工作”[15]。终身教育的意义在学习结果上“可以导致个人获得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16]。全社会的学习活力必须不断增强。社会学习活力水平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社会创新水平。终身学习是知识创新的基础。“今天的创新活动不应是少数精英分子的专利,而应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现在的任何一项科学发明创造,既离不开个人的钻研,也离不开群体的相助。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社会性、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发明活动,是更为深厚的社会基础。多样化、多层次的终身教育形式,能够造成多种不同组合的群体,可以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学术交流,在相互切磋、相互碰撞中启迪思路,推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创造活动发展”[17]。因为,知识经济不仅要靠高精尖的高级专门人才发挥作用,也要靠广大国民素质的提高。OECD在2001年出版《新学习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CitiesandRegionsintheNewLearningEconomy)的报告就指出,学习的历程是继续创新的核心以支持学习经济中的竞争优势[18]。社会创新水平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三、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见表1。

以此,我们可以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进行系统评价分析。

国民教育范文篇8

关于党校学历和待遇问题,中央和省委早已有明确规定。最近,有的单位仍有询问党校毕业学员的学历和待遇。现将中央和省委的规定重申如下:

中共中央中发[1983]14号文件《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指出:“各级党校的培训班、理论班、都要实行考试、考核制度和学历制度,根据入学前的文化水平和入学后的学制、所学课程,经过考试合格者,取得同国民教育体系相当的学历和待遇。”

中共中央中发[1990]15号文件《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党校“办学方式,主要是脱产学习,也可函授、面授相结合。”“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学制二年以上班次的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核合格的,可同时享受相当于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中共中央[1994]5号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经考核合格的,授予学校学历,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中共中央中发[1995]11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中指出:“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试考核合格者,授予党校学历,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中共**省委云发[1990]29号文件《关于贯彻中发[1990]15号文件的通知》中指出:“省和部分地、县党校按规定批准培训的大、中专(含函授、电教)两年制以上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试合格,可获得党校学历,同时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国民教育范文篇9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十分高兴参加今天的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在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下,我市老年教育工作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多次获得全国、全省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老年大学人数越来越多,专业、班级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四级教育网络已初步形成,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愈加适应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教育已日益成为全市“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市教育的闪光点之一,展示出生机盎然,活力迸发的可喜发展前景。我市各种类型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成为老同志、老龄人增长知识的课堂、欢度晚年的乐园、老有所为的场所,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赞赏。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和国家对做好老龄工作提出了“五个老有”的要求,“老有所学”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人口近13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了9000万,我市150万人口中,老年人约16万;据联合国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到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将达20亿,占总人口的21%(现在是6.3亿);而中国在这方面速度会更快些,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25%左右。到那时,无论世界还是中国,人口结构都将发生变化: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人口,出现倒挂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经常思考,景德镇市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两个体系的建设如何有机协调、整体推进?在未来教育发展中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新的教育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包括老年教育在内的全市教育如何进一步普及、提高?景德镇已形成的教育特色如何扬优成势?当前,景德镇市教育面临的不仅是要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机关教育、企业教育,乃至整个学习型社会教育的需求。

一、审时度势,站在新的高度认识我市老年教育

发展老年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老年教育是党的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在于不断学习,包括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我市老年大学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带头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作风,对促进和带动全社会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老年教育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老龄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展老年教育不仅能使老年人增长知识、更新观念,增强老有所为的干劲,还能使他们调整心理状态,获取生活乐趣;陶冶情操,充实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保持革命本色,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这也是发展和谐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老年教育是依法治教的需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教育法》等都从法律上确定了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老年教育不仅是老龄工作和老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统筹兼顾,把老年教育纳入全市国民教育发展整体规划

老年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工作,树立大教育观,结合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老龄化发展趋势,把老年教育统筹到全市国民教育发展中,给予全力支持。这次会议印发的《景德镇市老年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在大的背景下对我市老年教育发展的形势作了客观分析,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了发展第一要务的时代性,提出的措施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我们要共同完善这个规划,将这个规划的要点纳入即将启动的全市国民教育十一.五规划之中。会前,我向老年大学几位老领导汇报过我的想法:市教育局不论现在还是以后,都会大力支持全市老年教育的发展,把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落实。

三、优势互补,推进全市国民教育与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

老年人中蕴藏着极大的精神财富和创造才能,是一笔非常珍贵的人才资源,我市老年大学是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今后,在我市普通国民教育领域,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市老年学校里面老领导、老学者、老专家人才荟萃,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优点,邀请他们来学校指导、授课、讲座等,挖掘宝贵的教育资源,补充完善普通国民教育。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老年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来带动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机关教育、企业教育等发展。并要通过多元方式,包括远程教育、网络和其他资源共享等方式来推动全市各项教育的开展。我们将努力做好普通国民教育资源对老年教育的补充完善、合作交流工作。采取多元的形式,创新老年教育的体系和机制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教育要求。并着手对教育资源和人才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教育型社会与学习型社会双重组合,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作用,使人们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

四、热忱服务,为我市老年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实事

国民教育范文篇10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传统教育体系的推陈出新,内部构成及外部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回溯五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公元前110o年就有学校的雏形,长达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官学私学体系日渐成熟,尤因科举制度的牵引,以乡学私塾为基石,形成纵向连贯的传统教育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及国民政府参考日美及欧洲一些国家学制,以改立、兴办大中小学堂及学校为主线,在外来资本主义和本土封建传统的综合作用下,建立了近代意义的学制。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1951年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学龄人口、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服务的制度路径,在实施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展扫盲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教育,规定了专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的地位。新中国的教育向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彻底改变了国民教育水平落后的境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当前,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系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教育权利,而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观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大中小学在学规模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而呈现正梯形及柱形的约占1,3左右。从小学到大学,越往上越需要更多资源条件,大中小学规模结构反映的是一国公共财政水平和公民支付能力,其深层次原因还与该国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及知识经济结构有关,与城镇化水平也有一定关联。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基础薄弱,20世纪50年代大中小学结构呈倒T形分布;60—80年代历经艰难曲折后全面恢复,属于顶部较尖的金字塔形;90年代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呈现顶部变钝的金字塔形;21世纪第一个十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步伐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扩招导致规模稳步增长,故从2010年起呈现准梯形,这从一个侧面显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处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观察近现代大中小学的递进链接方式,往往是一个教育阶段终结与另外一个教育阶段开端的链接,这种链接既可是直接贯通,也可是竞争选择;既可是柔性的,也可是刚性的。当大中小学在学规模处于金字塔形时,教育供需之间关系紧张,教育机会越是供不应求,越倾向于刚性的、竞争选择的链接;当其结构转为正梯形乃至柱形结构时,教育供需关系趋于缓和,不同层级之间会出现柔性、直接贯通的链接。因此,当前我国大中小学规模结构呈现准梯形,不仅意味着不同学龄段人口依法入学和选择就学的机会同步增大,而且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而迫切需要在新的供需关系下来认识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问题。

二、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已经纳入国家政策范畴。

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是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展望2020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首次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而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届时“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党中央的宏观决策,为2020年前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厘清了方向,也为《教育规划纲要》新的部署定下了基调。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l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向世界范围公认的人力资源强国发起冲击,已具备体系结构及支撑能力等有利条件。然而,基于数量规模的结构形态跃上新的阶段,不过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趋于完善的一个特征,今后的关键在于,通过持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完成质的飞跃。对此,《教育规划纲要》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部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时特别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刻阐释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事关教育体制改革全局的重要意义,并对树立五个方面新观念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最具教育的本质性特征,在所有新观念中起着引领全局的重要作用。第二,“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这一理念比较接近国际社会倡导的全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和普惠性。第三,“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这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理念的折射,闪烁着传统因材施教思想的光芒。第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当代社会公民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密不可分。第五,“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上述一系列要求,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文件尤其是第三次全教会关于素质教育决定的精神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也是对所有新观念的整体概括。《教育规划纲要》号召树立的五个新观念,相互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构成了有机整体。相比其他观念,最后的“系统培养观念”涉及面更广、内容更为丰富,所以《教育规划纲要》通过不同关系组合,作出多个角度的论述,这是在国家政策范畴内对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作出的重点部署,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对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总体要求,完全符合时代需求、教育规律和人民期待,对于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的政策要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落实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政策的若干要点。

回顾《教育规划纲要》的调研过程,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讨是比较热烈的。在义务教育趋于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8O%、普通高校年招生600多万人形成的“准梯形”格局中,教育质量问题空前凸显,尤其是“钱学森之问”更为社会各界及学校提供了辩论热点。总的来看,围绕系统培养人才观念的讨论尚多,但聚焦构建模式的政策设想偏少,教育和人才的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掣肘因素。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落实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政策的要点,近期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课程改革整体设计应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重点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而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性环节。在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以德育为例,最近,教育部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要求时提出,要通过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形成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这一举措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收到更好实效,其他学科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也应借鉴德育课程体系模式进行探索。为此,还需在政府主导下建立有利于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内容有机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

第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决定性因素。相对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流动而言,大中小学教师之间更易受长期职业分工影响i疏于交流合作。通常有利于大中小学教师建立制度性联系的就是教师教育体系,《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这些政策举措,都可以从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的新要求出发,创造性地落到实处,而且还可以与其他政策融会贯通。例如,旨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县(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是可以发挥师范院校教师积极性的;再如,教师要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中小学教师之间也有相互切磋交流教书育人经验的必要,共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在此,也须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第三,校际合作与协同创新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向呈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同流程。《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吸收社会意见,针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既提出涉及全局的宏观要求,又在地方和学校层面给足探索的空间,强调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确认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特别提出在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的同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目前,部分地区正在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包括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此相关的校际合作,也开始从同一教育阶段拓展到不同教育阶段,而且不同层次学校在系统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与协同创新,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延伸到教育教学改革各个方面,乃至进展到联合办学的深度。同时,还应开展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的改革试验。对此,国家政策将予以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