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3:28:05

广告设计教育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1

在当今中国的广告业中,社会需要大量的优秀应用型设计人才,但是学校教育下的学生大多是“纸上谈兵”的“秀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我们广告教育体制不健全造成的,即我们广告设计的教学方法几乎是从传统的艺术教育中衍生出来的,受传统美术绘画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大,教学内容只突出在设计基础能力方面的培养,而缺乏与广告设计相关的各专业、各学科之间必要的关联与支持。广告专业课程的覆盖面明显落后于当前行业的发展现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前对学生美术修养培养的忽视

现今社会中国的教育体制大多以应试教育为主,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大都只重视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于是,不少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上大学前较少有系统地学习过美术知识,学校中也很少开设专业的美术课程,学生对艺术方面接触很少。社会和学校对艺术课程的不重视造成了学生艺术修养的落后。

2.大学教育中对广告历史的忽视

很多人有个错误的观点,认为“广告设计是现代的、先进的,我们没必要学习历史”。而广告设计发展的历史却是我们从事广告设计最好的资源和财富。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学校忽略了广告专业历史课程,重视的是美学和广告理论的培养,认为这些才是最有用的。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只有在历史中找寻发展的方向,教师才能在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等大环境下,明确广告的发展动向与社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才能更有远见地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奠基铺路,使他们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

3.学校广告设计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在我国大学广告设计教育的课程安排,基本是从美术基础开始培养。由于我国的艺术培养教育体制不完备,原本是在上大学前应该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大学期间才能完成。因此,有些学校只好利用大学的一半时间对学生进行美术绘画和美术理论教育。从而造成,忽视广告设计知识教育,忽视市场营销学、媒介策划基础、广告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相关重要的教学内容。由于这些高校单纯把形象的艺术教育作为唯一的追求,所以教学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加上某些学生学习心态过于消极放松,所以毕业生很难离开学校后快速融入社会。

广告是一个更新速度很快的学科,它必须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引导消费潮流。对高等教育而言,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必须作出适时调整。

4.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脱节,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广告学本身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现在学校与社会是隔离的状态。学生就像笼中鸟一样,他们只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如何把书本知识与当今社会市场直接衔接起来。学生已经习惯老师手把手地教授,没有养成独立思维、独立创作的习惯。因此,到了社会工作,由于他们无法适应自己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无法独立进行广告设计创作,因此,很容易被社会市场淘汰。

二、中国广告设计教育问题的解决

1.借鉴外国设计教育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教育体系

西方现代广告设计,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经历了从传统手工艺教育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而设计教育,是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庇乌斯的设计教育思想演变过来的。包豪斯打破了以前设计学院只重视艺术技能的培养的做法,秉持“纯粹艺术”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设计教育观念,提出了设计必须跟上时代变化,反对在教育中守旧的教条主义和集体合作的创作理念。

我国的设计教育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国外的设计教学经验。如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中提出的“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理论。这个理论正是我们现行广告设计教育中所缺少的部分。现在的大学教育中,我们仍采用着“以老师教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授模式造成了当前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问题,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论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教师传授理论与指导、启发创造性思维相结合并用。包豪斯提出的很多设计教育理念都可应用于我国现在的设计教育当中。但是,我们对西方广告教育也不能不加评判地加以吸收,一定要在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之前,充分了解其国家设计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再根据中国的教育特点、社会需求,有选择有批判地吸收、学习、借鉴,并在教育实践中加入我国自身的传统元素和精华,让两者更好地结合,建立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教育体系。

2.革新现行课程体系

整个设计教育体系中所出现的问题,正是我国整体的设计教育专业体系不完善造成的。虽然近几年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改革教育体制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艺术素质教育的滞后问题。我们要从基础教育阶段转变全社会的观念,(转第75页)(接第60页)对艺术设计进行调整和改革。

学校要制定更为合理的录取政策。例如,2008年很多的艺术院校就调整了文化课与艺术专业课的比例,从原来着重文化课成绩调整到两种考试成绩比例相等;对专业优秀,但文化课没有达标的同学,保留一年成绩的政策等,这些政策会有助于鼓励和选拔优秀的艺术人才。

学校要对广告设计课程安排进行调整。比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是要同时掌握设计和广告两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两方面理论知识对广告设计教育都是同样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结合。为了加强实践能力,我们在课程中应该加入大量的实习和案例模拟练习。实习就是为了学生们接触市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状况;学校不能与社会隔离,要让学生们尽早接触社会的工作模式和环境。案例模拟练习,可以借助于当前广告设计方面大量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知识结构,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课程教学要注意学生共同合作精神的培养。广告设计是一项需要多人合作的工作,每个人在设计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如:在案例实践课程中,我们可以安排以几个人组成“团队”来做一个完整的案例,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大家通过阐述和讨论,反复地修改作品,增加学生们的知识交流。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合作创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交流沟通,补充完善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

3.专业教师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

教师在广告设计教育专业的教授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广告设计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专业技能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造就者。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专业知识的进步性和完善性直接影响到整个设计教育专业的发展。

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教师,需要不断地接受新讯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一定层面上要有一种预见能力,让学生们看到未来,用现在知识来为未来设计;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放眼世界,让学生的眼界放得更远。

与此同时实践经验也相当重要。实践是老师加深对广告设计的理解、深化理论并运用于教学的最佳途径。就像包豪斯创建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在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中,手工业和艺术的专家并肩授课,坚持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

结语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广告发展史,但是我们的现代广告行业还是一个仅仅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兴产业,广告行业将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广大市场的热门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广告业会更加的成熟规范,发展的规模会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广告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要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广告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佳会,和钰.浅析广告教育如何面对设计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

[2]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版.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广告设计;广告设计教育;人文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像雨后春笋迅速成长。这无疑给广告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但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当今社会,像设计这种独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被大批量模式化的发展,使得设计教育远远背离了“包豪斯”的初衷。作为为社会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开展的如何呢?本文试图从广告设计教育的一些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广告设计教育更需要提倡人文精神。

广告行业大环境上的繁荣对于广告设计教育起着推动作用,但是同时这种表面的繁荣与广告设计教育本身薄弱的根基形成了一种反差。

(1)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大众对广告设计的认识过于简单化。经济利益驱动下许多广告设计作品一味模仿西方设计形式或简单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做一些浅层的形式上的挪用、拼凑甚至抄袭,使我们的设计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个性。这对于中国广告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2)从学校层面上看,各高校在市场导向下一哄而上,而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上又有所欠缺,致使广告教育在根基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快速膨胀,必然造成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学校一方面很少提供给学生真正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一方面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建设也很有限。面对广告这个不断变化,重视市场规律和团队合作的综合学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3)从学生层面上看,盲目重技术,急功近利。学生没掌握好设计基础,没有设计理念就盲目重技术,对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不够重视。社会上大部分广告公司希望用一些实际操作熟练的毕业生,并不很重视创意、文化、艺术这些层面的需求。他们只是需要更多更快的完成设计生产。这种完全是经济利益趋势的需求对于已经或将要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误导。导致学生无法安心全面扎实的学习,而是仅仅急于掌握各种设计软件的操作。

以上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各环节、各层面缺乏人文精神。

2人文精神的含义

狭义的“人文精神”,将文学、哲学、历史、艺术、伦理、地理等人文学科作为基础,关注人的审美情感、思想道德和人格完善,它的核心是强调人格尊严、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爱等。从个人角度来看,主张人要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懂得关爱,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活品位。广义的“人文精神”,以整个人类文化作为基础,也就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基本精神。它不仅包含艺术精神、道德精神,也包含科学精神等一切人类崇高的文化精神。科学精神中的基本要素,如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充满幻想、勇于创新、永不满足等,无不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简要言之,人文精神是诸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处世哲学、道德意识、审美情趣、人格理想、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爱国主义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3广告设计教育需要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改造社会和我们人类自身的有力武器。它能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广告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广告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广告设计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创造力。

4设计本身需要人文精神

一切设计都存在着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即为什么而设计?设计的功能是什么?怎么样的设计才是美的?这一切都需要人文素养为其提供精神指导。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是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接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设计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服务,“设计以人为本”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设计人性化是发展的大趋势。

5广告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加之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使得思维上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来看,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自己的创意思想越来越少。这种现况我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1)教学方式人性化,不要扼杀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讲评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在广告设计学科的高等教育中,教师应当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的定位,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志向爱好,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专业实践。目前我国的广告设计教育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个人动手实践的模式居多。我们应探讨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模式。比如以广告项目为中心的方法,学生自组团队,模拟广告公司竞标的流程,或者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课程的尝试。教师把握好大的方向和步骤,并给予不同团队一些建议。在这种模拟现实的互动教学中,学生会更加投入,互相协作并且了解自己哪些方面有所欠缺,为自己深入学习指明了方向。在为企业培养有潜力的人才的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其范围博大而丰富,如中国的哲学思想、古典文学、艺术精神、审美境界、书画篆刻艺术、民间艺术、汉字、园林、建筑、陶瓷、石雕、木刻以及音乐、诗词、戏剧、典故、传说、中药、针灸、武术、围棋、饮食、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资源。为此我们在广告设计教育环节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树立先进的现代设计文化理念,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在每个设计课题中引导学生感悟此项设计的思想内涵,精准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建立清晰准确的设计思想、发现并创造独特视觉语言的前提下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3

一、当前广告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况

广告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有着涉及广泛的学科,艺术设计、广告学、传播学、消费心理学等都包括其中。然而,现在的广告设计教育,从院系设置上就出现了分离其互相联系内容的问题。在我国开设广告设计教育的院校中,除专业的艺术类专业以外,还有一些综合类和理工科院校的专业中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广告教育体系的尽早完善,但这种相差甚远的划分也将广告这个整体的系统分割开了。

1.生源招收层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教育逐渐普及.每年超过千万的考生进入大学的校门。各高校在市场经济指导下,各种广告设计专业应用而生,这为学生报考方向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另外传统广告设计教育模式过于简单化,懂美术,会电脑制作再加上一点想法就可以做广告。此外,许多艺术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比普通院校低很多,这就为一些成绩不理想,凭文化课实力高考无望的考生提供了机会,转向艺术专业的学习,使得艺术类专业生源质量低下。

2.教师队伍层面中国广告设计专业开设时间较短,现在大部分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师都是纯艺术而非专业广告设计出身。这就导致了绝大部分教师在广告实践经验上的欠缺。对于文案、媒体宣传、消费心理、受众心理、效果反馈等具体实践科目上分析得不够透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经验,很难适应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随着近两年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毕业生在高校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填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有了改观.但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式方法相对不合理等问题,又成为广告设计教育体系所面临考验。

二、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各种矛盾

1.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之间的矛盾广告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广泛的学科。但是目前的广告设计教育从学校院系上就被分离了互相联系的内容,单一的知识结构显然社会的多重需求及对广告人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2.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现有教育体系上,除了广告设计理论研究外,还不得不重视教育中专业制作和操作环节。在现实的教育中协调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及其重要,接触市场提高实践能力才能学以致用,进而从现实的层面了解广告,更好地推动广告业的蓬勃发展。

3.专业知识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告专业是与经济紧密不可分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告领域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的。这就对广告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学内容只能针对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是受到时效限制的。教师教的内容很可能在学生有机会用的时候已经严重滞后了。

4.艺术与商业之间的矛盾广告是用艺术的手法表达商业目的,所以要把二者良好地结合起来。但有时在实际的市场操作上经常会让人矛盾,对广告创作者感到满意的纯艺术作品,看完却没有较明显地表现商业目的,是一个让教育工作者烦恼的问题。

三、对广告教育改革的几点浅见

1.确定办学方向,改革陈旧模式。确定办学方向是一所院校的基石,而专业培养则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广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吸收国外先进国家教学理念。其基本包括以下内容:表现艺术的能力;科学、传统民俗、艺术素养及感悟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和领悟能力;设计具体操作能力。熟练运用各种专业软件进行设计能力。与客户,策划,文案等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力,接受最新信息的能力。在改革陈旧模式方面,突出具体实践与制作相结合,提高综合技能。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广告设计;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我国广告设计现状和发展与高校广告设计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中国入关以后,迅速崛起的经济建设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时代的产业更替几乎冲击着一切领域;国外大批的企业,产品涌入中国,这就给我们的广告设计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商机。另一方面,大量的国外广告设计公司也会相继进入,竞争随之加剧,而在广告业的竞争中,广告设计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信息时代对现代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要求中国的广告设计教育,尽快为社会提供必须的现代广告设计人才。

现阶段就中国广告业来说,广告设计还是相对较弱的环节,特别是在广告设计行业充当主力军的高校毕业生。行业要求设计人员能迅速进入状态,有比较宽泛的知识储备,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在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迅速、高效地服务社会。广告设计教育状况令社会和业内不能满意,社会不满意,主要是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就是没有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广告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还无法清晰透彻,现实的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广告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

高等教育,历来就是出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出理论(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地方,现代设计的实践,要求艺术与设计教育积极回应社会,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人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还可以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他们可以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今天的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在社会上、市场中,常常看到一些知名的大企业,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对刚刚毕业的学生,表现得相当冷漠,而对在中小企业取得二至三年工作经验的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这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并没有达到社会市场需求的标准,理应由学校完成的教育,事实上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中小企业成了大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和人才储备库,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且持续升温,折射出我们学校教育的严重缺陷。所以,对我国目前广告业设计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在今后的高校教育中找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是我们的广告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目前广告设计现状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的广告事业随着商品经济的确立有了较大的发展,近三、四年来,广告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广告市场环境的激烈变化引发了广告市场结构的调整和力量重组,广告行业的状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国外产品看好中国的广阔市场并以其产品广告先进的制作技术,富于新意的创意很快的吸引住中国的消费者,使不少的公司得于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很快成为中国广告业描摹的“范本”。新的构思和与众不同的创意是优秀广告的灵魂,一流的创意水平,创意水准被视为成功广告公司的最主要指标,创意者的创造才能被视为影响广告创意成败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想法的创意人才历来是各个广告公司青睐的对象,但目前国内广告公司中的创意部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并且,创意人士普遍对国内目前的创意水平评价不高。由此可见,缺乏广告设计专业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国广告业发展的瓶颈。而广告公司用人通常是“急功近利”的,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求“上手就能用”,目前供求双方在这方面还存在偏差。中国广告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告界认为国内广告教育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水平一般,无专业经验,教学严重落后于实践,从理论到理论很难接触到产业真正需要的东西,广告人才培养必须和产业相结合等等。

三、我国目前高校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广告设计教育的发展

1983年6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在高等院校首开先河,设立广告学专业。1983~1992年,这10年可以说是中国广告教育发展的探索期,全国只有6所高校开办广告专业,1993年至今则是快速成长期,到2003年,全国开设有广告专业的院校达210多所,广告学专业的学科背景类型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专业需求、市场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我国广告学专业逐渐形成了新闻传播型、商业经贸型和美术设计型三种办学模式。中国广告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不仅表现为办学数量的增长和办学规模的扩张,还表现为办学模式的特色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以及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显著提升。中国广告教育的发展正在从“高速”走向“高质”,这是中国广告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中国广告学科是从“一张白纸”上开始构建,中国广告教育发展速度太快,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1.社会层面上。虽然行业的繁荣使社会对广告设计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这种关注一方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又引起人们对广告行业不理性的预期,至使广告教育在根基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快速膨胀。各高校在市场导向下一哄而上,而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上又有所欠缺,必然造成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与此同时,社会对广告设计教育的认识也过于简单化。大家普遍认为:会画画,会电脑制作再加上一点小聪明玩玩创意就可以作广告。这种错误的信息对于已经或将要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以及开设了广告设计课程的学校来说是一种误导。

2.学校层面上。在我国开设广告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存在着彼此交流少,对与广告相关的其它领域关注不够,致使广告这个科学系统被人为的割裂了,最终出来的学生就象盲人摸象一样,只看到了自己那一块,而不知道广告到底是什么,从而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仅从艺术类院校的广告设计课程来看,从最初的两所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无锡轻工学院),发展到现在的(据初步统计)六百多所,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借鉴和参考了这两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大纲,却很少有学校能够从自己所在的地域的特色(如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学校专业优势等方面)来考虑,实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再次,学校仍然被束缚在一种孤立尴尬状态之中,供给学生的也几乎是与社会绝缘的知识,一方面学校无法提供给学生真正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建设也很有限,面对广告这个不断变化,重视市场规律和团队合作的综合学科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3.教师层面上。由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从形成到发展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绝大部分正在从事广告设计教育的教师往往有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和良好的审美品位,但是对于广告设计这种面向市场的商业性行为掌握不足,反映到具体的教学理念中来则是对广告设计作品视觉美感的偏执和离开市场离开受众的张扬创意,对于广告理论、投放媒体、消费调查、受众心理、广告效果反馈等重要内容却通通舍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快速适应社会对综合型广告人才的高要求的。

4.学生自身。首先,急功近利。学生不注重理论根基的学习方法,忽视广告表面形式下的理论学习和思考;其次,缺乏团队精神。这也是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的共同问题,学生习惯于以个人为中心,强调张扬个性,而很难处于从属地位,配合别人来完成任务。

四、多重矛盾下的广告设计教育

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理论创新。广告学作为新兴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统计学、文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忽视了广告学科应用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强等特点,用传统基础学科的管理模式建构广告专业势必会产生诸如广告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广告实践,学科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师资力量薄弱和经费不足,教材资料和教学设施普遍缺乏等等的“发展瓶颈”问题。

五、高校广告设计教育适应和促进我国广告设计发展的构建模式

广告设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迅速发展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年中国的广告教育为广告业界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应用型人才并不等同于技能培训,高等院校广告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旨在为业界培养和输送大量既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并对现代社会消费时尚有着敏锐洞察力,又懂得国际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创意和媒介组合运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广告专业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型视角、颠覆型思维、自我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一)构建多元化与多层次的办学体系,形成规模和特色

提倡不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开展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取长补短,不仅培养学生的广告专业技能,而且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熟练运用新媒介技术,熟悉国际化背景下的营销策划、资本运作和广告信息传播的综合能力,做到知识的“广博”,同时也要与“专门”的完美结合。通过专业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中国广告设计教育整体办学环境的改善。

(二)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高等院校广告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塑造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广告专业人才,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构建开放式的课程设置体系,体现广告专业交叉边缘学科特点,同时也要敏锐地观察消费动向以及新媒介技术的运用,做到综合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广告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成立新媒体广告研究中心关注行业最新动态

“媒介即信息”,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价值观念,而且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传统媒体只有与新媒体的融合才能维持和拓展其生存空间。这就要求广告教育界针对这些前沿课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并形成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因而有实力的广告设计专业率先成立新媒体广告研究中心显得尤为必要,也可以采取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联合组建的办法,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四)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搭建广告设计教学实验室

广告设计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行业,随着现代企业对广告设计专业人才更高的要求,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将会越来越激烈。各广告设计专业应该创造条件搭建广告教学实验室,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在最终广告设计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公务员之家

(五)产学研一体化发挥应用学科优势并整合资源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为保持理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必须将理论研究和广告实践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很多院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既承担学术研究任务的同时,本身其实也是个独立的经营实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广告专业办学资金短缺的问题,改善教学环境,而且还可以将广告实务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广告理论。项目经营在产、学、研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不至于过多地分散教师的精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学、科研和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六、结语

高校广告教育的确存在明显的学科缺陷,需要高校予以重视,努力弥补;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的广告教育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的传播学类型广告专业较为注重从战略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广告策划能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设计类型广告专业侧重于从执行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而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这类经济管理类型的广告专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广告市场意识和营销理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高等院校广告专业在新时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有办出特色,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的广告精英才能最终立足于中国广告教育界和广告业界。

参考文献

[1]张金海.广告学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5

一、国内广告人才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广告人才队伍结构看,我国的广告专业人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事广告创意设计的艺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别人的创意思想进行艺术创作,恰到好处地满足客户的广告创意需求;第二层次是市场营销型人才。这类人才深谙品牌传播的规律,具有良好的媒介营销能力。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并兼有良好的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能力,即整合营销能力;第三层次是广告策划与创意人才。这类人才既有前面所提到的两类人才的专业特长和能力,同时还能够进行战略性的策划和战术性的创意;第四层次是广告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兼具前面所提到的三类人才的职业素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统帅型”人才。从以上四个广告人才类型的划分中,我们不难看出:广告设计人才在整个广告人才结构中处于最基础、最核心的重要位置。因此,如何通过大学期间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实现创新型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各高校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二、广告设计毕业生的专业需求分析

根据广告公司对广告设计人才在工作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同时结合广告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将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确定为:培养专门从事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执行以及运作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结合目前国内广告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广告行业对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将广告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职业素养方面,主要包括:第一,具有明确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及行为规范;第二,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第三,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很好的进行团队合作;第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第二个方面为专业技术方面,主要要求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有良好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广告媒体及客户需求,产生优秀的广告创意,并提出相应的广告设计方案;第二,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艺术设计软件,具有良好的艺术造型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第三,掌握一定的包装设计技术及各种文字造型能力,熟悉现代摄影、影视技术等广告制作手段,并能在设计中灵活运用;第四,能够有效地综合各种信息,并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种广告设计方案,进而根据这些设计方案,提出正确的施工(制作)计划,并准确预算出各种广告的制作成本。

三、问题的提出

尽管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广告设计相关的专业课程,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广告设计人才。然而,我国目前的广告专业课程设置仍明显落后于当前广告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我国各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具体教学实施现状,现将这一专业的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对广告发展史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广告设计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在这一专业的教学培养过程中,没必要重视对广告发展史的学习。因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都比较重视美学和广告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广告专业相关历史课程的学习。实际上,学生对广告发展史本身的理解和重视是其更好地从事广告行业的宝贵财富,只有在历史中找寻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广告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广告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目前我国各高校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多是从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中衍生出来,因此受传统美术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大。这种艺术培养教育体制往往非常强调从美术基础训练开始,过分重视在设计基础方面的能力培养,却缺乏与其他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必要联系———这就容易导致高校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多高校被迫在学生大学就读期间对其进行艺术实践及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工作,进而造成学校广告设计专业知识教育体系不完善,忽视市场营销学、媒介策划基础、广告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重要教学内容现象的出现,形成很多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在走出校园后、快速适应岗位需求、融入社会的局面。

3.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弱,专业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脱节从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实际运作情况看,学校与社会之间正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从高校走出的广告设计人才在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表现出很多的迷茫和彷徨。他们往往空有满腹的专业知识,却不知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市场运作和行业需求对接起来。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事必躬亲的细致传授,却没有养成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行为习惯。因此,到了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由于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进行独立有效的广告设计创作活动,便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四、对策与建议

1.借鉴外国先进的设计教育理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西方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是由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庇乌斯的设计教育思想演变而来的。格罗庇乌斯提出了艺术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设计教育理念,同时认为在设计艺术中要充分强调艺术性和实用性,反对在设计教育过程中过于教条、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的传统做法,并提出学生的“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先进教育理论,为世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包豪斯的这一教育理念正是目前我国广告设计教育体系中所缺少的重要成分,它所提出的很多设计教育理念都可以应用于我国现行的设计教育实践中。

2.革新国内各高校现行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广告行业是一个更新速度很快的特殊行业,它必须紧随市场发展的步伐,引导消费潮流。因此,大学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必须按照行业的职业能力需求作出相应调整,形成一整套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我们可以将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细分为若干层次,从确立培养目标,到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再到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接,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广告设计专业人才。

3.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通才教育市场需要的是具有通才素养的广告专业人才。作为大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通过多元的知识传授,学生才有机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及职业规划,进行有选择性的深入学习。大学期间的广告专业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有关国际广告的运行规则及典型案例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外广告行业从业人员的思维特征、创意渠道及操作管理流程,同时,掌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解外国人的文化心理,也是实现我国广告设计人才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型的必要条件,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将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得以实现。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课程思政;广告设计与制作;思政教育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的含义并非是增加一门课程,也非是增加某种活动,它属于一种课程观,倡导把思政教育融入各科教学,这需要各高校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科课程的要点,使不同课程和思政教育得到有机结合。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来说,怎样在教育过程中贯彻思政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需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概述

“课程思政”和一般的思政课程有不同之处,在这里,它不属于独立的教育课程,而是属于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打破了思政课程其他课程的学科界限,也变更了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讲师分离教学的情况,建立起把不同课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以及思政教育功能融入到不同学科教育环节的教育体系[2]。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个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也是牵涉到绘画、艺术等不同知识层面的综合性学科,同时也是体现社会主流思想、人们的审美心态的行业,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策划和创造能力、将思想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能力,还要具有把握时政的政治觉悟[3]。

二、课程思政融入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必要性。目前高校思政课程的课时安排在高校学生全部课程中仅占很小的一个部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思政教育还应从小处入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还需要专业课,如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协同教育,从而发挥教育育人的功能。并且,设计制作课程的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设计和制作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担负着传道的责任,即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引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这也是为人师者更高层面的职责。(二)可行性。对于更偏重理性思维的高数、生物等理工课程而言,设计与制作专业更接近社会科学,和人们的审美观、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结合性更强,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并且在设计与制作专业课讲授的过程中,如遇到牵涉思政教育的内容,专业教师也会依据具体情况和课程内容,简要地讲述思政教育相关理念,这也给推行“课程思政”建立了教育基础[4]。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发挥高校党支部的基础作用。党支部是思政教育的主要机构。因此推行思政教育应发挥高校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使其担负起宣传课程思政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推进育人工作的责任。建议由高校党支部作为推动课程思政的负责机构,并要求专人担任这一工作的总负责人。在具体的工作中,可由部分党支部成员与设计与制作专业课教师共同负责专业课的教学设计,并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党支部的先锋作用[5]。(二)将“课程思政”纳入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健全课程思评价机制,可以提升专业教师对推行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让育人的功能在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课外活动等方面得到渗透。具体的评价机制能够帮助设计与制作教师们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改革备课内容,也能让思政教师参与其中,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思考,提出相关意见,协助专业教师制定改进方案,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要点设计,从而提升推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并且,增强课程思政相关评价机制,是使课程思政的推行更为规范的重要途径。现阶段课程思政还属于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推行的时间较短,怎样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实现正规的管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作为设计与制作专业,怎样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理工类、语言类等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自然有所差异,因此建立健全体现设计与制作课程专业特色的课程评价指标是有必要的。(三)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时政把握能力。大多数学生缺乏社会历练经验,分析具体时政问题的水平还较低,推进课程思政,需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到认识思政理念的重要性,积极学习马列主义和政府的指导思想,了解目前政策倾向,学习当前的重大政策,从而学会判断社会形势,提高政治敏感性,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从而使设计作品既具有设计理念,又具有时代气息和政策自觉[6]。(四)将思政教育与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融合思政内容,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效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自然地融入传统道德观念,传播社会主流思想等教学内容,是在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关键,也是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和考虑的重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有关共和国历史相关主题的艺术设计,例如改革开放等主题的宣传页;组织学生制作有关绿水青山等主题的公益海报,并在授课过程中讲授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等,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使其在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提升爱国情操,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社会背景和新形势进行创意构思,高度提炼设计主题。比如结合中国梦这一主题,鼓励学生采用发散思维,联想到国家富强、文明愿景、人们的梦想等关键词,再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课堂讨论,结合富有朝气的思维特征进行思考,产生新的设计构思,从而集成出具有创新性和正能量的鲜明主题[7]。(五)创新教学方法。怎样避免单一的说教方式,使专业课堂更具有活力,也是将课程思政融入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学生思考问题和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角度和思路,在画面设计方面有特殊之处,喜欢创新,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迎合大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建议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师与思政教师结合育人功能,创建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增强师生互动,促使思政教育内容更贴近实际,在设计课程中增加爱国主义影片欣赏、爱国作品分析、参观红色展览等内容,采取符合学生爱好的形式导入思政课程,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立足于中国民族精神,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六)将课堂教学与实践形成联动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需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高度,渗透思政教育理念。如结合国家时事、新的政策方向在校内举办相关作品比赛,要求学生结合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等主题创作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将思想转化为实体的作品,让学生在创作设计的过程中理解思政教育内容,创造出弘扬正能量的作品。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教育部门在新形势下改革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它要求专业课和思政课展开协同教育,倡导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设计中进行思考、改进和创新,提出新的育人方案。这对于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而言,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遵循学习规律,结合专业特点,将设计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成为正确价值观的信仰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4-8.

[2]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

[3]徐崇,梁良.浅谈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养[J].成功(教育),2011(6):97-97.

[4]孟兆敏,罗晶.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7.

[5]刘林枫.课程思政绽放艺术之光,探索“党建+课程思政”新模式——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8,95(23):200-202.

[6]王祥.“课程思政”视阈中的高校公文写作教育教学改革[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153-156.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7

陈之佛在1930年出版的《图案法ABC》中介绍了日本、欧洲的图案设计,并明确指出“图案实在含有‘美’和‘实用’两个要素”。③对于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问题,他在1936年发表于《中国美术会季刊》第一卷第三期的《应如何发展我国的工艺美术》一文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一、筹设规模较大的工艺美术学校,专门训练最优秀的工艺人才,分发到各学校、工场;或调各学校、工场之有经验者来训练,使全国工艺在整个策划之下得以猛进。二、就各地特产区域筹设各种初级工艺学校,或在已设之职业学校中的工艺科设法改进,或于特产区域筹设工艺子弟补习学校,以增益其学识。三、举行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使互相观摩比较,并奖励出口优良者。四、搜罗国内外优良的工艺美术品,筹设工艺美术陈列馆。”④(二)民间私立教育官方在积极开展新式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民间人士也通过不同方式追求现代新知,以适应商品市场的需求。上海美专是一所“事实上承继了上海地区自清末以来所发展的新美术传统,同时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要求,修改教学内容,并配合画坛的变化适时的吸收新师资,逐步演变成受到民间与官方认可的专业学校。”⑤该校自创办至发展过程中,以大众商业市场的需求为主导展开教学和师资招聘,为商业艺术市场培养了大批美术家。上海美专在办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相当灵活,具有商业价值的布景画、肖像画、插图、广告画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并根据商业市场的需求及时修改课程。

除办学来教授艺术设计外,传统的师徒教学还是继续存在。民国时期著名的商业美术家如郑曼陀、杭稚英、谢之光、丁云先、金柏生等,他们在承接月份牌、商标、商品包装等商业美术业务的同时,招收学员培养专业人才。但就他们自身而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其中企业内部培训就是一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设有设计部门,招聘画家从事产品和广告设计,如胡伯翔、倪耕野、梁鼎铭、吴志厂、戈湘岚等是英美烟草公司的专职画师。谢之光、周柏生等人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画师。杭稚英、金雪尘、金梅生等都曾在商务印书馆的图画间学习。⑥企业内部的设计机构不仅营造了重视设计的氛围,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战能力的设计师。他们是在企业中接受虽不正规但贴近生产和市场的实战训练的,所以设计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都很强,所以当杭稚英开办“稚英画室”的时候,就已具备丰富的和客户接触、提供客户所需设计方案的经验,从而迅速适应市场环境并发展成为上海著名的设计事务所。

职业教育特色与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一)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并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从教育类型看,高职教育是职业岗位教育;从培养的人才类型看,是培养面向某一职业或技术岗位群,工作于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培养方式看,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重视技能训练,强调校企合作;从办学体制看,更强调办学的开放性,办学体制上更加灵活,强调社会、企业参与培养人才。民国时期商业广告教育虽处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萌芽阶段,但仍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官办与私立并存,学术与商业实践共生。从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的经验,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方法,它也与德国包豪斯的“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不谋而合。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设计学科要求学生能把设计思想转变为现实,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物质形象,这需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正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就平面设计教学而言,诸如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仍需要不断摸索与总结,以期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教育思路与教学方法。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1、加强设计产、学的合作从20世纪初始,在“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标语下,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国货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与此同时,政府和民间的工商业美术教育与协会的创办,为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及推动国货的销售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由此得到启示,业界与协会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重要纽带,是推进产学合作的生力军。学校需要强化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的指导作用,以便有效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推动和督促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兼职教师选聘;组织指导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学术界也可以多多邀请这些主管部门和产业界参与学校课程内容规划,提供设计产业的现有资源,建立产学合作的桥梁,使学界培育人才为业界适用;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安排推荐学生到设计企业实习,业界也可提出商业计划由学生参与执行,共创产学合作的价值。另外建议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调查和统计现有可供学校聘任实践教学的师资资料库,提供未来各个学校安排讲座、实习辅导或聘任之用,以共同创造设计的社会价值。即使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方法,也要强调针对性大、仿真性高、模拟性强的特点,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以及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

2、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由于人们对高职教育不够了解,导致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它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教育,从而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必需,是高职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必然要求。文化艺术可以滋养人的心灵,而大学特有的文化环境是离开大学后所得不到的。它聚集文化精髓,沉淀人类智慧,给予青年人以心灵的关怀,并能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修正人生追求,丰富生命感悟。文化素质还可以提高职业人相应的性格。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具备职业性格,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操守、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职业能力不仅提供从事职业的可能性,有文化素质的职业人更是合格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这要求我们强化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基础设计教育及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面对未来国际设计的强烈冲击与市场竞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元素融入于现代设计,借此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设计新秀展现于国际设计的舞台,是高职设计教育的远大目标。这需要学校更加重视基础设计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教师在设计教育中,应把美的观念和技能从课堂延伸到自然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设计,从设计中创造生活,把设计的意识和观念带进生活,使学生的设计活动成为艺术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艺术。参加各种层次的设计竞赛,各个选手可以在其中展现自我能力、水平;同时可以从各个方面看到自己与其他参赛选手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主学习是成绩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寻找各种不同的知识,从各种渠道获取相关创意的信息资料,通过了解、分析之后并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创意的图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果获得竞赛的成绩,肯定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超越性能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结语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广告设计课程;多元性设计

思维在大众创新背景下,广告设计需要实现创新,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加强对创新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结合这一需求,广告设计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培养,使学生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的广告创意,灵活设计广告,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研究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广告专业的发展。

一、广告设计多元性设计思维分析

作为新兴学科,广告设计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存在紧密联系,要求设计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美学修养。从本质上讲,广告设计属于创意构思和视觉表现的结合体,运用多元性思维才能实现概念突破、创新,使广告设计附加价值得到体现。广告设计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完成构思,然后得到设计图、工程图,最终实现广告展示。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思维既受环境影响,又受主体自身影响。多元性设计思维的形成,要求主体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不断从新的角度思考、探索新的构思方法,提出新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得到的成果。从这一角度看,多元性设计思维形成过程为高层次认知过程,能够解释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从而得到新的思维成果,实现设计创新。从特点上看,多元性设计思维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综合性。首先,多元性设计思维具有创新性,因为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够提出求新求异的思维,不受固有经验的限制,得到独特创意,增强广告吸引力;其次,多元性设计思维具有灵活性,需要主体保持开阔思维,触类旁通,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因此能够抓住广告设计契机;最后,多元性设计思维具有综合性,需要融会贯通各种概念和事实,能够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厘清逻辑,得到超越经验的设计结果。

二、职业教育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的引导

现阶段,部分广告设计者存在重视制作、轻视创意的问题,导致广告设计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难以满足专业发展需求。因此,在职业教育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启发学生掌握广告艺术多元性思维作为课程教学关键,使学生在广告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和经验,获得更好的广告创意。

1.结合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在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引导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人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广告设计方面,无论是对广告文字、图形、版式还是对表现手法,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在多元文化格局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而广告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社会调研,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分析,学生能够结合广告主题,明确人们对广告内容的各种需求,从而为广告设计提供灵活思路,自主选择广告风格、构思和素材。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审美、生活感悟和特长,学生能够在广告主题表现中加强对多元性设计思维的运用。

2.结合设计比赛引导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结合多元性设计思维形成过程可知,其形成建立在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职业院校教师为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需要组织学生参与设计比赛,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参加广告设计比赛,学生能够在真实平台上根据比赛的主题、目的、群体等搜集素材,学会从广告目标群体、业主和设计者本身角度思考问题,使广告设计能获得理想效果。在练习期间,学生能够加深对色彩、文字、图像等各种广告组成要素的理性认识和感性体会,从广告设计内容、风格、排版等各方面取得突破,确保广告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能够与产品相结合,给受众提供完美体验,继而锻炼自身的多元性设计思维。

3.结合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要在广告设计中实现多元性设计,设计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性设计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传统文化设计广告,加强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之路的探索,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在获得更多设计思路的同时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设计理念,尝试在广告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书法、建筑、壁画、诗词等文化形态,学生能够获得灵感的源泉,实现思维创新,继而形成多元性设计思维。

三、职业教育广告设计课程教

学中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培养策略在多元性思维培养目标指导下,文章根据不同层次划分教学内容,即案例分析、创意形成、视觉表现、展示评价等几个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采用适当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多元化设计能力。

1.结合案例分析,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广告设计案例比比皆是,如店铺招牌、图书、杂志、橱窗等处,均可见到广告设计的身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教师应准确选择与课本内容、学生特征相符合的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通过案例分析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锻炼学生的多元性设计思维。教师在搜集案例的过程中也可借鉴优秀案例,但不可生硬照搬,而是要取其精华、优化组合,将新形象、新思维应用于框架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课外任务,要求其在生活中寻找优秀的设计案例,并搜集相关的设计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新的作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集体观摩并分析、评价学生的各类作品,总结广告设计的原则与规律。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设计中充分发挥多元性思维,而且能通过后续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广告设计能力。在案例分析阶段,教师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设计能力与解读能力,利用圆圈图捕捉灵感。职业教育学院的学生的分析能力往往较为薄弱,教师应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准确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并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功能,通过手绘使案例核心、创意点以及在视觉表达中的优势、缺陷全部展示出来。这种表现形式与传统口头传授相比效果更加明显,学生对此的兴趣也更加强烈,有利于其充分掌握设计技巧。

2.通过核心提炼,培养学生多元性思维创意是广告设计的灵魂,缺乏创意的广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设计目标难以达成。因此,教师应注重创意形成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核心提炼精准地传达广告主题,使其设计既巧妙独特,又通俗易懂。对此,教师可通过以下步骤促进学生设计创意生成。(1)明确小组分工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设计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收集与设计主题相关的信息,如产品信息、企业信息、产品卖点、消费者特征、市场现状等,并经过小组讨论后提炼其中的重要信息,为后续广告设计提供参考,为创意的生成提供指导。(2)提炼核心概念多元设计思维的培养对象是整个小组成员。教师可事先绘制思维导图,将导图中的每个分支进行拓展、延伸,再召开小组会议,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由此提炼出创意的核心概念。如,在探讨vivo智能手机的广告词“照亮你的美”时,小组成员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发挥多元思维,最终以“运动,照亮你的美”“梦想,照亮你的美”“旅行,照亮你的美”为创意核心概念,重新定义。这也是一种思路上的创新。(3)评判优化创意优秀的创意需要经过不断的论证、反复推敲和修正后才会变得更加完美。教师应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针对拟定的三个创意概念进行完善,训练学生的多元设计思维。如,在教师的引导下,A组学生针对“运动,照亮你的美”设计了“学校操场、城外小山、健身房瑜伽垫,无论风和日丽,还是阴雨绵绵,你一直在路上,永远是焦点”的广告词,将手机的自拍功能与用户自身魅力的展现巧妙结合。学生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自身的多元思维也得到不断地培养、提高。

3.挖掘素材,实现广告多元化设计在视觉表现阶段,各组学生根据创意核心概念挖掘素材,并利用软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修饰细节、制作特效。如,用Photoshop对四张旅行自拍照进行修饰处理,调整尺寸、分辨率、饱和度、色温等,去除图片上的瑕疵,加入投影效果,再以CMYK模式输出。在图片板式的设计上也可培养学生的多元设计思维,如采用对齐、倾斜、交叉等多种构图方式,使画面突显整体感,强化品牌影响力。学生在设计中不断思考,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多元设计能力。

4.开展多元性评价,培养学生思维在展示评价阶段,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依次上台汇报项目成果,说明成员分工、广告语、创意来源、产品卖点等,如有最终打印出的成品也可一并展示。汇报者详细展示广告设计的相关内容,其他学生进行提问,由汇报者或小组成员解答,使教师与其他学生更加了解该设计作品的内涵与特色,使后续的作品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各组成员在观摩中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设计风格,进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氛围。最终,教师评价各个小组的表现,点评各个小组设计作品的不足与优势,并根据综合训练项目评分表对每组的设计作品进行评分。通过师生的共同协作,学生的设计思路得以拓宽,其多元设计思维得到有效培养,为其日后的设计积累更多的经验。

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广告设计专业职业人才培养方面,教师应充分认识多元性设计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市场需求、设计比赛、传统文化三方面引导学生加强多元性设计思维的运用,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案例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核心提炼中促使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形成,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性设计,并在多元性评价中加强对学生多元性设计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晓飞,肖月宁.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为例.数字教育,2018(4).

[2]阮训苗.以学生思维创新为特征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手机APP的插屏广告设计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18(12).

[3]何杰华.工作室导师制下的广告设计教学策略——以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18(9).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融入

2015年以来,国家各级行政机构密集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都强调了高校要注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建设。不难看出,高职院校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构建出完善的、科学的创新创业型的人才课程体系,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广告宣传越来越受到重视,广告制作人才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都应市场需求,开设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因为广告设计专业属于艺术大类专业,专业招生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除了一部分真正热爱广告艺术设计的学生报考之外,还会吸引很大一部分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报考。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类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因此造成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学校,除了加强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该重视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以缓解当前就业现状。

1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几次大的创业浪潮:一次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量的乡镇企业、城镇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第一次创业大潮;第二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下海经商的创业大潮;第三次是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总理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特别是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出现了以互联网新经济为特征的新一轮创业大潮,在这一次创业大潮中,高校学生是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但从总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好在,目前的这种现状已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家力求在改善这种现状。高职院校也开始开展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讲授。但是,创新创业教育还仅停留在几门职业指导类的课程而已,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现状。

1.1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背景分析

据调查,高职院校中的广告设计类专业学生是高校创新创业最主要的群体。这主要是因为广告行业与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相比,广告公司规模一般较小,接纳的毕业生容量非常有限。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也在增设广告设计专业,所以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广告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广告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实际上,广告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所具备的实际岗位能力与企业要求却相差甚远,导致很多广告专业应届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形成了教育与就业的矛盾,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这种就业环境下,很多应届毕业生不得不另谋出路,一部分毕业生开始自主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另外,由于各级政府也鼓励和推动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这也催生了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自愿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中。特别是广告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生生来说,他们更崇尚自由,不愿被约束,而且具备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喜欢动手,善于利用独特的创新思维形成一些创新创业的好点子。他们认为创业会比就业更加容易。这也是广告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创业意识容易被激发的重要因素。

1.2高职院校广告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2.1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

创业即是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要求创业者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而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职院校偏重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他们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这与创业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相吻合。其次,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有比例高,很多教师都有企业工作经历,这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师资支持。再有,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不浓,但是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业欲望。以上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就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类专业而言,因为专业性质,学生创业意识比较强,学生创业比例也更高。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其专业课程一般采用项目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理论,更多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培养,广告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具有良好的创业基础,应该更适合创业。但是总体来看,广告设计类专业学生真正开展创新创业的活动的毕业生并不是很多,这说明目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

1.2.2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从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到现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各种创业的竞赛活动,并结合第二课堂,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把创业竞赛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难看出,这种方式,能够参与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其教育活动并不能覆盖所有的学生。即使参与的学生,从中获取的创新创业知识只是碎片式的,不系统。二是设置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或者是创业讲座,通过这种课程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并辅以一些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而易见,这种方式学生受众面是提高了很多,而且基本是全覆盖。但是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是以理论为主,师资主要是一些思政课老师或者专业老师兼任,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从调查来看,这种方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就只是混点学分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也只是碎片式,并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三是建立创业园区与创业孵化基地,这种方式应该是当前大家比较追捧的方式。学校或者当地政府能给创业学生提供政策或者资金上支持,而且这种形式大多是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创业,老师也给予一定的指导,不得不说,这才真正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创业环境。这种形式因为属于实践演练,主要特点是接地气,但是其缺点是缺乏基本的理论传授,因为属于真正创业,所以参与的学生人数更少。相对于其他两种形式,即使这种形式有很多优势,但也不能惠及所有学生。以上几种形式各有优势,但是存在着共同的缺陷:都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这也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通病,同时也是阻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2.3高职院校广告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析

目前,我院广告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25%、专业课程40%和专业实践课35%。而关于创业类的课程仅有《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共48学时,仅占总课时3%。从现行的课程体系来看,创新创业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重偏低,而且这两门课程是通识课程,在学院的每个专业都把它们设置为必修课,在不同的专业,课程授课内容也是一样。调查得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基本是如此,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对于创业意识比较强的广告设计类专业毕业生,是更适合创业的专业,如果能够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让他们在专业训练中同时得到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的兴趣和意识,所以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广告设计类专业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调查,他们认为目前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二是没有构建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那么对于创新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来说,科学设立创新创业课程,由创新创业领域专家和创业者来讲授课程,这样可以为他们在创新创业路上,提供很大的帮助。

2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启示

在德国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已相对成熟。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必修或者选修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而且各院校都有各自特色,其教育成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其中百森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最具有代表性。他们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优良的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课程设计的前瞻性、系统化课程设置。从总体来看,国外高校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其成功经验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配备了优良的师资队伍。他们要求承担创新创业课程的老师,必须有企业方面的经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能为学生带来更多模拟企业实战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使他们的学生在创新创业问题上,具有更强的实战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探究出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创建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教学环境,他们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把创业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真实地、具体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切身体会创业实践的感受。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会无意识地养成了关注与创业相关的其它影响因素。再次,课程设计的前瞻性。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课程,更重要的是把它当成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育实践,这在国外的高校早已形成共识。认为创业教育是不能以追求功利为目的,应当作为“遗传代码”注入到大学生意识形态里,有了这样的认识,他们便战略性地将教育改革重点放在创新创业教育上面。在设计创新创业教学课程结构时,把创业过程必要的创业意识、创新个性品质、创业核心能力等理念整合到创业的知识体系中,并有机融合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中。最后,课程设置体系化。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创业者和精英,他们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及深,循序渐进地系统化设计了创业课程体系。

3高职院校广告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3.1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融”字,不是简单的增加。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把创新创业课程增加到专业课程体系中,而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作为广告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明确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要全过程、全方位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广告设计类专业教育的充分融合,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在教育理念上面。确立广告设计类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于一体的教育理念。正如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样,在广告设计类专业教育过程中,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把创新创业以“遗传代码”的方式注入到学生意识形态中。二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加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明确描述。从而在专业培养过程中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对于广告设计类专业,可以采用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探索“专业与工作室融合”的综合能力培养机制,以工作室的实际项目驱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在课程体系上面。在人才培养方案内,将完整的理论到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正式纳入其中,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应该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时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紧密结合,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连贯及过渡关系。四是在教学内容上面。授课内容的融合是课程体系融合的基础,所以,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割裂,最理想的方式是将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例如,对于广告设计类专业而言,由于大多数专业课程都要辅以大量操作实践,学生作业基本都是以作品的形式呈现。所以在教学过程,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必须的作业外,更多地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新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创意。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作品,也可以让他们收集整理,形成作品集。

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引导鼓励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出售。另外,因为专业建设中采用了“专业与工作室融合”的培养机制,工作室由专业负责人或者专业骨干教师进行管理或者经营,要求吸纳一部分学生进入。工作室不仅承担教学实践任务,而且可以向社会承接真实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真实案例及其应用背景传授给学生。通过结合一些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案例,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培养他们的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3.2结合专业建设现状构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创

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创建,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把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创业理论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团队项目型创业课程加入到不同的阶段进行教学。对于理论创业课程,可以在第一学年开设,让学生在进校第一年掌握一些创业、创新和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为后面创业实践活动打下一定理论基础。在第二学年开设实践型创业课程,以“专业工作室”为平台,将创业实践活动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创业。教师在此阶段进行专业教学同时,对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培养学生将有关创业的初步设想形成计划的能力,让学生为今后的正式创业积累经验。第三学年,一般高职院校都是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学校可以把教学计划中的团队项目型创业课程来替换顶岗实习,这种做法更适合于广告设计类专业。因为广告设计类企业吸纳毕业生数量较少,按其他专业安排顶岗实习方式反而很难操作,所以在此阶段让学生自由组建团队,甚至可以跨专业组建团队进行创业,通过团队成员中不同专业背景的影响,来共同解决创业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创业过程中得到锻炼,灵活运用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实现创新创业的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互动,还能使专业教学与专业实践紧密互动,其教育效果更理想,更生动,更能启发创新创业思路,真正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

4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不仅是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适应时展要求,把建立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作为课程改革的新课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创新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ludongxian5.创新创业教育[DB/OL].(2016-06-26)[2018-08-20]https://wenku.baidu.com/view/fa30bd3380eb6294dc886c06.html

[2]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91-94.

广告设计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和谐;文化;市场;艺术性

起步晚于发达国家的中国广告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崛起之后,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广告业现存的问题很多,如缺乏高素质人才、广告监督管理不够完善、缺乏对广告作用的正确认识以及缺乏公众的共识等等。这是一个中国广告业能否走向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时代。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复杂的年代,研究广告业,我们的分析尺度有必要跳出时间的框架,诊断困顿中国广告业发展的阻力,探寻突破迷局的方向。而在探讨当今中国广告业缺乏什么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不再是紧紧盯着眼前的问题,就事论事,而是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广告设计的教育问题。

设计教育对于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有着本质的、深层次意义上的影响。教育作为人类寻求进步、自我完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奔驰的列车,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愈来愈功利的心态和冷漠、理性教育的模式,开始离人性精神越走越远,这值得我们设计教育人员深思,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广告业健康和谐发展。广告设计教育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而应放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考虑。其中广告设计教育的更好发展是中国广告业持续生存与和谐发展的要求,是适应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时代,广告设计教育更具有核心的创意价值。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广告设计教育该如何做、怎么做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当前广告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许多广告设计作品的共同缺点是缺乏意义和创意。我认为,创意源于生活,源于人的需求,源于人的思想。设计师要思考市场,积累文化,同时也要寻找满足需求的方法。当前广告设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将思想、概念、创意和市场综合起来,达到最优效果。广告设计教育的目标就是以先进的广告设计文化及民族文化、社会背景为参照,重构广告设计师现代化、国际化的价值观,不断改组和重建广告设计教育体系。

一、增强文化底蕴以创新教育

中国是文明古国和人类文明的摇篮,泱泱中华,悠悠千古。与西方现代设计文化的发展相比,中国古代的设计在陶瓷、青铜器、漆器、玉器、织绣、家具、建筑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灿烂辉煌的设计文化,不仅对东亚诸国,而且对西方近代设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我们当代设计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有极其宝贵的借鉴和利用价值。

而在当代中国广告设计界,缺少文化深度的广告设计作品却十分普遍。比如我们注意到1997年香港同归、1999年澳门同归以及1999年国庆50周年的宣传招贴中有很多的设计元素是一样的:大面积红色的应用、孩子张开双臂的形象设计等等。作品缺乏对事件特征的把握和挖掘,导致作品大量雷同,最终缺乏生命力。

中国的设计应该提倡原创,要打破抄袭、临摹的枷锁,破旧立新才有前途。而原创则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民族的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出适合本土的广告设计作品。

设计的内涵是文化,中国广告设计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模仿改进过程之后,更多地注重原创设计,力求使中国元素蕴涵于现代设计之中。而所谓的中国元素,就是指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升华方式的总和。如何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观点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就像靳埭强先生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广告本身所特有的广泛影响力,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中国文化是很重要的,中国现代的广告设计教育应该以中国文化为本,同时注重现代化。我们不仅要锻炼自己的手,还要找到自己的设计方法,这就要讲心和手合二为一,用心思考。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很热爱自己的文化,并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承传中国文化。

两年一度的“苏州印象”广告展,是一场全国性的盛会。苏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独树一帜。2004年“苏州印象”广告展沿着“互动、专业”的方向发展,拙政、退思、网师、留园等苏州印象也显示出自己的风采。其中更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摄影、海报处处体现中国古老而又优美的古代文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就是把中国精神艺术和民间文化的美好寓意与奥运精神结合到一起的典范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并以独特新颖的形式展现出来。

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了源于佛教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其中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无论从对称还是从形式说,整个标志都洋溢着古老东方已经流传的迹象和独特的文化。

因此,研究设计文化教育的内涵,扭转新时期高等院校学生理解社会的心态,进行课内和校园深层次的文化熏陶,是我们深化广告设计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以广告的市场化推动广告设计教育的深化

广告是指“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观点)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在广告业中,创意应该说是如影随形的,广告人一直在找寻创意与产业化完美结合的生存空间。但是,创意的本身不能决定广告的命运。从广告的作用上看,广告和公共宣传、人员推销、销售促进是促进产品销售的四种手段。从广告发展史上看,广告业还需要资本兴趣、公关技术等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它是一种整合商业资源和产业上下游资源的一个重要过程和途径。只有真正理解了广告在现代促销巾的位置和作用,创意才有可能最终走向市场,化为新的资本。

另外,也要注意到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发展与品牌的关联。现代意义的品牌是指某产品的名称、辞句、符号、设计或其合并使用,是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一种体验。其不仅包括物质的体验,还包括精神的体验。其目的是以此区别于其他商品,不与其他商品发生混淆。产品是冰冷的,品牌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情感的。产品会过时,会落伍,会被竞争者模仿,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品牌是广告信息与消费者心智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时代,产品的物理属性已经相差无几,惟有品牌给人以心理暗示,满足消费者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从消费者来说,利用品牌帮助选购物品,不必每次都检验商品的质量。品牌对消费者来说,是信誉的象征。而广告设计要突出品牌,受众通过广告设计的视觉传达中的品牌认识产品,品牌形象最终也要通过广告设计才能发挥作用。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说:“每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广告服务于品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熟悉感;二是提醒作用。

体现在广告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一幅好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一件漂亮的设计作品,而是应该向公众传达出商品的特性,并且激起公众的购买欲望,并参与到产品(服务)购买中,同时也要注意到广告设计要服务于品牌。广告大师奥格威说:“广告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销售,检验作品好坏的根本不是为了美化,而是为了能够更高的销售,检验作品的成功与否需要市场来证明。”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观察学生,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与品牌理念一致,漂亮的设计不是独立的,而是充分体现设计是否符合周围的环境,是否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观测和强化学生对于设计作品的评判标准,好的作品是需要市场来检验的,只有踏踏实实地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如果背离了市场的需求,设计的作品只能是华而不实,而无任何实际的意义和作用。

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为了迎合市场表面的需求,不分地域和特色地开设专业和研究方向。对于设计教育的地域性而言,地域特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实,如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高速发展而促进了设计观念的变更和进步,具有浓厚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地区,设计理念则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哲理化的文化内容。因此,不同地域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及优长,科学定位,建立顺应学科发展、时展潮流的学科布局以及多学科并存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解决好广告设计教育与市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教学结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教师素质几方面重视起来。

广告设计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靠感觉的锤炼,而这主要还得靠高强度的、长时间的实践来支持。第一,体验客户(业主)、生产者(工艺的执行者)以及接受者三种角色。广告设计是理论研究和市场推广相结合的产物,从各自不同角度的限定和需求,三者问应有相当的差异甚至对立,而处理这些对立和矛盾,显然是在广告设计教育当中所必需解决的问题。第二,体验广告设计中受引导产生虚拟化部分及上述三种角色使用设计成果时的当时行为和后续行为。而这一切只能在不断的市场实践中才能获得和提高。

三、广告设计中艺术思维的培养

我国传统的设计教育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扎实基本功的设计人才,为我国设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到了现代,人们普遍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提升。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设计手段、新的设计观念和新的媒体设计的层出不穷,我们每天都接受着挑战。

基本技能、设计观念与实践活动是广告设计的艺术性的三个层面。设计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对设计工具的驾驭能力以及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设计手段不断更新,以及观念和活动的变化,基本技能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另外,设计观念的形成有助于推动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它受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同时,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提高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从弱小到壮大,从幼稚到成熟,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逐渐从美术、工艺美术的模式过渡到具有现代广告设计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社会的发展对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广告设计教育像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据统计,国内在几百所院校开设有广告设计专业,这无疑给广告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但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国度里,像广告设计这种独具人文和艺术色彩的学科亦打上了功利的烙印,广告设计教育亦背离了最初的精神,对这种功利性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抑制作用,反而纵容、迁就,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