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2:07:47

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1

从环境质量的新观点出发,任何物质若以不恰当的种类(如自然界原来没有的各种人工合成的新物质、农药等)、数量(大大超过自然容量)、浓度(超过本底很多倍)、形态(如有机汞比无机汞的毒性大得多)、价态(如铬、砷等不同价态的毒性相差很大)、途径(如酚、氰等易生物自净的物质,进入大气比进入水、土的危害就大得多,进入地下水就比进入地表水危害大得多)、速率(超过自净极限能力很多)、运动方式(如噪音、振动等)进入或作用于环境系统,打破环境物质的正常循环和平衡,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和平衡,影响和威胁到人体和子孙后代的健康,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的,就都可能成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这些污染物或污染因子的来源便称为“污染源”。

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资料《有广泛国际意义污染物的控制与鉴定》规定的污染物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及综合的共二十八类(1),实际上按照我们前面建立的观点,污染物的种类还要多得多,几乎一切自然界的物质及全部人工合成物质都有可能成为污染物。例如,我们人人每天都要吃“盐”,一般并不认为它也会是一种污染物。而在北京东南郊二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每年从化工区排放废水中的酸、碱、盐高达三万多吨,酸、碱最后也中和成盐,占废水总排污染物的76%(2)。盐,也成了北京东南郊一项重要污染物。它污染了河道,在北京淡水河道中发现了咸水藻(初步鉴定)(3);它污染了地下水,使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异(4),硬度迅速上升(5,6),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粗估达一亿元以上(6)。

人类通过工农业生产、城建、交通、生活、科学活动、军事活动等各种方式,向环境系统排放各种污染物,而从总体及发展观点看,则以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工业“三废”中所含的污染物种类多、成分杂、数量大、毒性强、浓度高、速率快、难自然降解、连续排放,加上复杂的综合作用、累积作用、富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参加了大气环流、水循环、元素的循环,进入或作用于生态系统及人体,危及生态正常平衡、人体健康以至遗传因子,造成了当代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公害事件及环境污染疾病和潜在的所谓“文明病”,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为此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各国都形成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管理的庞大体系。因此,环境污染源的调查、评价及控制,是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管理的最基础性工作,首先,又要抓住工业污染源的调查、评价和控制。

二、

工业污染源的评价,是污染源工作三步曲的中间环节,它是在调查基础上的提高,是为控制服务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从千百万种复杂的污染物中查明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主要排放方式、途径、特点和规律。所谓“主要污染物”,显然是那些数量大、毒性强、难生物分解、易生物富集、易进入或作用于人体的污染物。根据我国各地污染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体会,无论哪个地区,不管污染物的种类多么复杂,经过科学评价后,总是只有上十种主要污染物,它们在总的污染物比重上却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就为污染源的控制、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研究、环境区域规划、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医学等环境保护各个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了盲目性。

工业污染源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排放方式各异,人们是无法直接比较它们的关系,必需经过“标准化”处理,进行相对的间接的比较,就好象商品之间难于直接交换,但可以通过钱来进行彼此的交换一样。

所谓“标准化”,就是运用抽象思维,进行科学的抽象,实现指数化,建立指数化系统,有利于运用数学方法定量表达,也有利于应用电子计算机来解决复杂的污染源评价问题。同理,还可推广于整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及管理系统之中(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质量与健康相关研究等)。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价值时指出:“我们应当有可能把一切商品化为一种它们所共有的表现形式,只是按照它们所含有的同一尺度的比例去区别它们”(7)。根据这一思想原理,我们应当有可能将一切环境因子化为“某种第三种东西”(7)的统一尺度,比如无量纲指数、体积、钱等。这样就可以使看来似乎无关的环境因素、似乎无法比较的环境因子,都可以按照新的统一尺度进行衡量比较,进而进行综合评价,用它们的比例去区别它们各占的比重大小,从而指出轻重缓急,指出优先控制的重点、方向和途径。

三、

标准化的通式:

指数=实测值/标准值

由于评价的目标、因子、标准不同,不可能找到一种适用于一切的标准化方法,我们通过污染源的评价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逐步形成了如下污染源标准化评价系列:

M=CI/C0;N=CiQI/C0=qI/C0=MQi;

O=nqI/C0=nMQj=nN;

P=mnqI/C0=mnMQI=mnN=mO

上述系列指数的名称和物理含义如下:

M棗等标指数(无量纲),系实测因子的浓度值Ci(浓度单位)与该因子的标准浓度值C0(浓度单位)之比值。其值大小表示等于标准的倍数。

N----等标排放量(介质的量的因次),系实测因子的浓度值Cj乘以包含该因子的载体流量Qi(量的单位)与该因子的标准浓度值C0之比值,或为该因子绝对排放量qi(绝对量单位)与C0之比值,或为M与Qi之乘积。其值大小表示将评价因子用介质(气或水)稀释或浓缩至标准浓度时的体积;亦可理解为评价因子进入环境系统后使被污染介质(气或水)达到标准浓度时的污染体积。N指数比M多包含了Qi因子,反映了绝对量qi的作用,所以比M的作用更进了一步。

O棗累计等标排放量(量的因次),系评价因子累积排放时间n(时间单位)与等标排放量N的乘积。其值大小反映了累计等标排放量的大小。O指数比N多包含了n因子,所以比N的作用更进了一步。事实上环境污染危害往往是长期累计量起作用的,如致水俣病的有机汞、致骨痛病的镉、致癌因子及农药等。

P棗累计等标排放摄入量(量的因次),系评价因子进入人体的摄入量系数m与累计等标排放量O的乘积。其值大小可以进一步反映污染物的排放与人体健康相关关系的大小。

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之前,卫生、市政、地质等部门评价单因子污染水平时多采用等标(或超标)指数值;环保工作开展之后,考虑了绝对量,在官厅污染源评价中首次采用了等标排放量值(8);之后在北京西郊污染源评价中改用毒性标准,采用了排毒指数值(9);在污水渗坑评价中采用了累计等标排放量值(10);国外在车间大气致癌物摄入危害评价方面,采用了累计等标排放摄入量值(11);我们在1977年成都环境质量评价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这种方法,但尚未实际应用,因实际摄入量因子测定较难。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2

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和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会议,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分析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明确今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措施,二是部署全市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签订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刚才,思清同志代表市政府总结了去年安全生产情况,部署了今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并与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市委李书记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今天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确保目标完成。下面,我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落实措施,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安全生产方面我市连续五年没有发生特大伤亡事故,一般伤亡事故死亡人数连续五年下降,受到了省政府安委会的嘉奖。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围绕沱江水污染综合整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连续三年对沱江、嘉陵江流域190家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全市环境质量逐年改善。

我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局部地区和一些领域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一季度,我市接连发生了1起重大交通伤亡事故,2起非生产性重大事故,1起重大污染事件,1起山体灾害重大事故,造成死亡17人,青白江广汉段被含砷废水污染,造成了严重损失和重大影响。

上述情况说明我市安全事故易发的状况尚未根本好转,环境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还任重道远,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全面分析事故易发原因,深刻吸取教训,扎实抓好今年的工作。

二、理清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强化措施,严格管理

我市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加快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客观上处于事故的“易发期”,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奋斗目标,严格监管,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层层落实责任,在事故“易发期”也可以遏制事故高发、多发、频发的问题。一是认真抓好“六个强化”工作。今年,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总的思路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政府监管职责到位,强化综合治理及联合执法机制建设,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围绕“六个强化”,理清自己的安全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抓好措施落实。二是全力以赴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遏制重特大事故上,这是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目标任务。特别是在重特大隐患排查、整改上不可掉以轻心,要坚持每季度一次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一些重特大隐患要公告全社会,整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确保省、市政府下达的控制目标任务完成。三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行业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要认真研究解决一些安全责任为什么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尤其是要把保障安全责任落实的监督机制建立起来。落实安全责任一要靠各级领导自觉,二要靠强有力的监督。今年纪检、监察、安监等部门至少要开展两次以上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专项督察,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好的,纪检、监察部门要予以告诫,因责任不落实造成事故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大力开展“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都要重视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这是企业安全的长效机制,也是企业安全治本之策。大力增加企业安全投入,大力应用安全新技术,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质量标准,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力争建设成一批安全质量达标企业。五是大力开展“反‘三违’、查隐患、压事故、保平安”活动。各级政府要大力组织和督促企业深入开展“反‘三违’、查隐患”工作,通过这一措施把企业事故多发态势遏制住。各企业要把“反‘三违’、查隐患”作为日常管理工作制度,长期不懈抓下去。这也是考核企业安全生产是否做到严格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六是坚持综合治理,联合执法,深化各项专项整治。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各部门要加大安全执法监察力度,各企业要发挥安全生产主体作用,社会各界要广泛参与支持安全生产工作,要在全市上下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特别是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通力合作,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共同建立起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对道路交通、矿山、危险品、建筑施工、消防等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的非法和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国家法律尊严和政府监管权威。

三、明确工业污染源整治目标,齐抓共管,按期治理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今年,省政府下达了我市18家限期治理企业,市政府下达了12家限期治理企业。以上30家工业企业污染源整治任务各县(市、区)政府必须按期保质完成。此项工作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要牵头负责,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和全年目标考核的重点。严格按照环保法规和省政府的要求,对没有治污设施的排污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依法关闭。同时,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挂牌限期整治。到今年10月31日未完成省、市挂牌治理的企业,一律停产治理或关闭。

(二)加强协调、齐抓共管。环境污染源整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各县(市、区)政府要统一部署、统一监管,负总责,各部门要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发展改革部门要严把项目关,新上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且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开工的规划和建设项目,一律不予立项;经济发展部门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把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市经委要负责工业企业关闭、停产、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环保部门要配合企业做好整治方案的制定和评审,加强日常监管和监测,确保治理期间不发生新的污染;财政部门要负责治理专项资金的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中行政部门的行政效能和相关工作人员履职守纪情况的监察;市政府督办室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跟踪督查,要经常深入企业检查整治进展情况,及时进行督办和情况反馈。

(三)抓好“三个落实”。第一,任务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今年30家企业的综合整治,务必要落到实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根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下达限期治理通知,分解落实到基层、到企业;环保、经委、督查办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完成限期整治任务;企业是治理污染的主体,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规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污染整治的法律责任,确保完成。第二,措施要落实。重点是措施一定要细化、具体、可操作,而且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逐步扭转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和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经济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继续使用应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的企业,并依法报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取缔、关闭;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防止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环境污染。第三,监督要落实。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履行监督管理的责任,督促企业完成限期整治任务;要继续开展“回头看、防反弹”专项行动,对已达标的企业,尤其是2003年以来限期整治的企业为重点,发现问题,严肃查处,切实解决“达标反弹,超标排污”问题,要坚决关闭和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一律取缔和关闭死灰复燃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3

为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39号),全面落实省委八届八次会议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委发〔20**〕38号),落实十大惠民行动,巩固和提高**、**、**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成果,切实改善和提高我省环境质量,为构建“生态**”和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省政府决定继续开展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治理目标

开展对电力、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的200家重点污染源企业治理(附件1),对其中15家企业纳入省挂牌督查目标(附件2)。在开展全省工业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摸清全省工业污染源情况并建立动态数据库,其中水污染企业日排水量在每日100吨以上的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所有火电企业安装烟气自动监控系统并实现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联网,对全省的工业污染源实行动态管理。对调查中发现的未达标企业,除已纳入省限期治理范围内的,各市(州)要纳入整治范围,限期治理。

列入省、市(州)、县(市、区)限期治理的企业必须倒排工期,制订阶段任务进度表,报市(州)、县(市、区)经委、环保局备案;列入省控的15家报省经委、省环保局备案,以对照进度要求进行检查,确保于20**年12月15日前完成治理任务,实现达标排放。逾期未完成的一律停产治理,治理无望的予以关闭。

二、考核验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严格标准的原则完成1个验收1个。具体考核验收办法按省经委和省环保局《关于做好**、**、**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川经资源〔20**〕253号)、《关于做好20**年度全省大气污染限期治理项目竣工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川环发〔20**〕1**号)要求进行。省政府挂牌督查的1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的限期治理达标验收由省经委和省环保局组织实施,其余企业由各市(州)经委(经贸委)和环保局组织实施。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责任,分级负责。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发〔20**〕39号和川委发〔20**〕38号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还“三江清水”目标的实现。各级人民政府要从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的高度切实抓好综合整治工作,各市(州)人民政府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限期治理任务分解、下达到所属县(市、区)和相关企业。省政府将20**年重点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目标,同时纳入各市(州)党政一把手目标考核。

(二)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确保限期治理任务“责任落实、时间落实、措施落实、投入落实,监管落实”。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严格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逐步扭转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

经济主管部门负责国家产业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检查应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并依法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取缔、关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依法和按照政府的部署搞好污染整治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执行政府对违法企业下达的取缔、关闭决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对无照经营的违法企业依法取缔;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促使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健全安全生产制度,防止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环境污染;

监察部门负责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环境行政进行监察,按照《**省环境污染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我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的舆论宣传,唤起全社会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的参与和关注意识。完善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给违法企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4

一、实施总量控制的指标和目标

遵循"对环境危害大的、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严格控制"的原则,"*"期间我市对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规定的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物等6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废水中的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等有毒污染物在"九五"期间已得到较好控制,"*"期间我市将继续按照相关排放标准严格控制,不再列入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计划》,"*年,二氧化硫、尘(烟尘及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年减少10%;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年减少20%。"我市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国家下达给我市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为目标,并根据国家的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削减目标,确保到*年,6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不得突破,并力争有所减少。"*"期间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目标见附表一,主要污染物分区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见附表二。

二、总量控制基数的确定

(一)总量控制计划指标中的二氧化硫、烟尘、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全社会排放量,包括工业污染源排放量和生活污染源排放量。

(二)总量控制计划指标中的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工业污染源排放量。

(三)工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控制总量以环评报告书为主要依据,以满足相应大气环境功能区目标为原则,并以全面达标对燃料含硫率为最低要求,结合环评报告书或项目报批申报年燃料用量等参数核算其污染物控制总量;工业污染源水污染物控制总量的计算以核发的排污许可证规定日排水量为主要依据,核算其达标排放后的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和烟尘的生活污染源排放量以*年环境统计数值为基数;化学需氧量生活排放量按照广东省推荐系数每人每天排放60克计算;氨氮生活排放量按照每人每天排放11.4克计算。

(四)工业污染源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数据尚不完善,总量指标暂不分配,待统计数据逐步完善后,再进行总量分配。

三、总量控制计划的分解

(一)分解范围

为确保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将总量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市辖各区及市管重点工业污染源上,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二)分解原则

总量控制计划的分解,应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污染物排放的削减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我市总量控制计划的分解遵循以下原则:

1、服从总目标的原则。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应体现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要求,确保我市到*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2、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按照管理权限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为市直接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市控)和各区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区控)两级,并由市、区人民政府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排污单位,逐级实施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原则上市管企业由市直接分配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并进行管理,区管企业由各区分配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并进行管理,但为便于统一调控,部分区管重点工业污染源由市直接分配总量指标。

3、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针对我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的特点,重点控制和削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另外,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环境状况的差异,在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时,考虑地区差别,区别对待。

4、以全面达标排放为基础的原则。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到2003年6月30日,我市工业污染源必须全面达标排放。因此,总量控制计划指标的分解应在各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原则上分配到各污染源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不应超过该污染源的达标排放量。

5、留有余量的原则。总量控制计划指标的分解,要顾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应预留一定的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调节指标,以备日后的发展。

(三)分解结果

"*"期间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按照市控、区控和重点工业污染源分解的结果见附表二、三、四。

四、总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一)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力措施,是控制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市的重要一环,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总量控制计划的落实和实施,要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确保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

(二)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充分发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积极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综合利用和处理。

(三)要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对新上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的项目要从严控制,积极发展高增值、低消耗、少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促进污染防治从末端控制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

(四)加强新、老污染源监督管理,重点抓好电力行业的污染控制,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努力实现"增产减污"。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治理,经过限期治理仍不达标的,应予以关、停。

(五)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各项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5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信用管理,是指环保部门对其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收集的关于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行为记录进行分析评价,并确定企业的环境信用级别。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汾江河流域的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具体企业名单由市环保局逐年确定公布。

第四条市及禅城区、南海区环保局负责组织实施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环境保护信用管理。

第五条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信息采集、处理、评价、公布、反馈和监督过程要制度化和规范化,并逐步实现信息化。

第六条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环境保护信用评价周期为一年,时限的起止点为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

按照各企业的环境行为信用状况,评价结果分环保诚信、环保警示、环保严管3个等级。

第七条市环保局于每年4月份将评价结果在佛山市政府网、佛山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和其他媒体上公布。

第二章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条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环境保护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企业污染控制、环保守法情况2类,共10项指标。具体如下:

(一)企业污染控制情况

1、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2、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3、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按规定得到妥善处理处置。

(二)环保守法情况

4、建设项目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5、建设项目依法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6、依法及时足额缴纳排污费;

7、无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不可抗力的自然原因引发的除外);

8、无不正常使用或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行为;

9、依法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和环境统计报表;

10、按规定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

第九条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3个环境信用等级,分别以不同颜色标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环保诚信企业,用绿色牌表示。评价标准为上述l0项指标全部达标。凡其中一项不达标的,则不得评为环保诚信企业。

(二)环保严管企业,用红色牌表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则为环保严管企业:

1、排放污染物超标:废水或废气主要污染因子超标1倍以上,或者超标达2次以上;

2、主要污染物排放未达到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3、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得到妥善处理处置;

4、建设项目未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5、建设项目未依法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6、有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不可抗力的自然原因引发的除外);

7、有不正常使用或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行为;

8、未按规定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

(三)环保警示企业,用黄色牌表示。既未列入环保严管企业又不具备环保诚信企业条件的,应列为环保警示企业。

第三章评价机构与程序

第十条禅城、南海区环保局负责对各企业的环境行为信用状况进行初评。市环保局负责组织评价。

禅城、南海区环保局应于每年3月1日前将各企业的环境行为信用状况初评结果报市环保局。

第十一条市和禅城区、南海区的环境监测机构应按规定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监测。

第十二条市环保局通过现场抽查、抽测、调阅案卷资料等方式组织评价工作,提出拟评价结果,并自每年的3月20日起在本局网站上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并负责对公众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

企业对拟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应自公示期满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供相关资料或证据,向市环保局申请复核。市环保局在接到企业反馈意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企业反馈的有关情况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通知企业。

第十三条经复核、公示、调查核实无异议的,市环保局正式公布评价结果,并将评价结果送达被评价企业。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对在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环境保护信用评价工作中,不按规定评价或者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给相关企(事)业单位造成损失的,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和《中共广东省纪委、广东省监察厅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的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对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环境信用评价实行动态管理。企业被评价后,其行为有以下情形的,一经发现查实,信用级别立即降为环保严管企业:

(一)不正常运行污染物处理设施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生产规模或改变(增加)生产工艺等违法行为;

(三)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引发的除外);

(四)未按规定处置危险废物。

第十六条禅城区、南海区环保局应及时将查实的前条有关信息报送市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审查属实的,应在3日内对企业的信用级别作降级处理,同时将降级结果公布于佛山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以及禅城、南海区环保局网站、主要新闻媒体。

第十七条对获得绿牌的环保诚信企业,市及禅城区、南海区环保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绿色通道,或者在环境管理中采取倾斜政策:

(一)可作为评选各类先进环保审查的优先条件;

(二)企业申请上市、再融资或申报名牌产品,给予有限审查或免予现场核查;

(三)组织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第十八条对获得黄牌的环保警示企业以及获得红牌的环保严管企业,评选各类先进环保审查中均不予通过。

第十九条对获得黄牌的环保警示企业,应依据其违法情形依法实施以下处理:

(一)责令补缴排污费;

(二)罚款;

(三)提请政府停产停业整顿;

(四)其他依法应当处理的情况。

第二十条对获得红牌的环保严管企业,应依据其违法情形依法实施以下处理:

(一)挂牌督办;

(二)限期治理;

(三)处以罚款;

(四)责令停产;

(五)提请政府实施关闭;

(六)组织媒体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七)其他依法应当处理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市及禅城区、南海区环保局应将企业环境信用级别情况通报同级下列单位,环境行为信用等级应成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发改、经贸、国土、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

(二)银行等金融部门;

(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

(四)供水、供电、燃气等保障部门;

(五)其他有关单位。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6

普查员是指根据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按照一定条件选择聘用的、在相应的普查区域内直接承担污染源普查任务的工作人员。

普查指导员是指根据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按照一定条件选择聘用的、在相应的普查区域内对普查员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质量控制等工作的人员。

一、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

选聘合格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基础,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

(一)配备数量

1、普查员数量配备原则

(1)每*个重点工业污染源配备2名普查员;

(2)每*个一般工业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配备2名普查员;

(3)每*个农业污染源或*个行政村配备2名普查员;

(4)每*个生活污染源配备2名普查员。

同时,各地普查机构可根据本地普查工作难度、污染源密度、交通条件等因素酌情增减普查员数量。对普查员的配备要有百分之五左右的预备数。

2、普查指导员数量配备原则

每*名普查员一般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

(二)选聘来源

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原则上由专业或公职人员担任。其主要来源如下:

1、重点工业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农业污染源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应主要分别从各级环保、农业(畜牧、渔业)、统计系统内部抽调。

2、一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可以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干部和教师、大中专在校学生和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也可以临时从社会招聘及其他适合本地情况的途径选聘。

(三)条件要求

1、普查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能工整、清楚地填写普查表,能独立工作;

(2)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认真;

(3)熟悉当地情况,了解环保知识,热心环保事业;

(4)身体健康。

2、普查指导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较高的环保业务知识水平;

(2)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熟悉当地情况,热心环保事业;

(4)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四)选聘工作程序

1、基层污染源普查机构可商有关单位和学校,采取推荐与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按要求提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人选,或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确定人选。

2、上述方式提出或确定的人选是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初步人选,县级污染源普查机构需将初步人选报上一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审核,并经培训合格后,予以发证聘用。

3、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由地方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于2007年9月开始至*月底完成人员筛选,12月*日之前完成培训和聘用。

4、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工作完成后,地方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应将获得工作证件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名单报向上一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备案。

二、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职责与权利

(一)普查员的职责任务

1、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污染源普查知识,掌握污染源清查、普查、质量控制等工作内容和技能。

2、认真做好清查工作,掌握普查范围,熟悉普查对象基本情况;并向普查对象宣传污染源普查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提高其对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认识。

3、向列入工业重点污染源的企业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企业分别发放一套《工业污染源普查详表》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表》,指导企业填报,并对填报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审核。

4、向工业一般污染源、农业源、生活源普查对象分别发放《工业污染源普查简表》、《农业污染源普查表》、《生活污染源普查表》,指导普查对象填报,或经了解普查对象情况后代为填报。代填的数据要符合普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并要经普查对象认可。

5、严格按照规定,现场查验有关设施运行状况,查阅相关原始台帐记录,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不漏、不错、不重,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6、按照上一级污染源普查机构的部署,在国家、省、市各级普查机构进行普查质量核查时,配合做好相关检查工作。发现差错,据实更正。

7、做好各种普查表的装订及交接工作。

(二)普查指导员的职责任务

1、积极参加专门培训,认真学习普查方案、普查表填报规定及有关技术规定和细则等,掌握清查、普查、检查、质量控制等工作内容和技能。辅助教员做好普查员培训辅导工作。

2、在污染源普查机构统一领导下,负责协调本普查区的工作,及时将上级的指示传达给每一位普查员,并了解和掌握普查员的工作进度和质量,保证清查、普查工作和普查资料的交接按时完成,确保普查员各项工作达到规定的标准。对普查员审核后的报表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得低于5%。

3、对普查员的工作进行巡回检查,具体指导,发现问题要认真查明原因,及时予以纠正。负责解答普查员提出的疑难问题,对于不能自行解答的问题要及时请示上级给予解决。

(三)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享有的权益

1、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有依法开展与污染源普查相关调查和进行报告的权利,有权查阅普查对象的物料消耗记录、原辅料凭证、生产记录、污染物排放监测记录以及其他与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有关的原始资料,有权核查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设施,有权要求普查对象改正普查表中填写的不真实、不完整内容。

2、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有完成自身工作后获取相应物质报酬和精神奖励的权利。从环保、农业、统计或其他党政机关抽调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原单位支付并保持其标准不变,当地污染源普查机构可视情况对其发放适当的补贴;聘用的其他单位的或向社会招聘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劳动报酬,由聘用他的当地污染源普查机构支付,其标准原则上应至少比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所需经费由各级地方财政列支。

(四)工作纪律

1、要落实上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布置的各项任务,按照计划和日程表,完成普查工作。普查期间不得无故脱离岗位,有病有事应请假。

2、要坚持实地调查的原则,逐家、逐项进行调查,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严禁不经调查,只凭经验或行政记录进行填报,杜绝急于求成、赶进度的做法。

3、普查员赴现场调查,原则上须两人以上同行,佩带普查员工作证件。要讲文明,有礼貌,谦虚谨慎,衣着整洁,尽量不影响调查对象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不侵犯其利益,不主动与其发生纠纷。

4、随身携带普查手册,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不得自作主张、随意处理普查中遇到的情况,更不得编造或隐瞒普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保持普查表的整洁,不得任意涂改。

5、遵守保密规则,自觉为普查对象保密,严禁向无关人员扩散或谈论普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三、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明确普查目的、意义,掌握普查对象、范围、指标含义及普查的具体操作要求等,从而切实提高普查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保证普查质量和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二)培训组织

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分级、分类进行。国家污染源普查机构对省级和部分地市级污染源普查机构的业务骨干(包括地方培训用教员)进行培训;省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对地市级和县级污染源普查机构的业务骨干(普查指导员)进行培训;市级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培训市和县的普查员。

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要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认真制订培训计划,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培训质量。

(三)培训时限

普查员培训不得少于2天,普查指导员培训不得少于3天。

(四)培训教材、内容、教员

普查培训教材(包括普查手册)等,由国家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编写、印发。培训和测试的内容应包括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意义、范围和内容,如何界定普查对象,如何搞好清查摸底工作,如何正确理解污染源普查表指标解释和填报规定,如何保证普查数据质量以及调查技巧等。各省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可根据本地区普查工作需要编写补充教材。

培训教员可从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的业务骨干中选调。

(五)培训方法

以教员面授为主,结合讨论、练习、测试等方式进行。培训中要着重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调查技能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在课堂授课结束后,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或进行实地试填,或进行课堂摸拟试填,重点掌握如何填好普查表。对试填中的疑难问题,要认真讨论,统一认识。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汇报,由上级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解释。

四、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管理

(一)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本辖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管理规章和考核奖励制度,既充分调动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又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维护合法权益

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依法保护和支持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开展相关调查,保证相关报酬、补贴、奖励落实到位,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证件的管理

工作证件是污染源普查机构依法行政和规范自身职责的身份证明。国家污染源普查机构制定证件的统一格式,由聘用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证件的发放。发放的证件必须登记造册,加盖发证单位印章。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工作证件只限于污染源普查工作时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非法使用将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四)安全意识

污染源普查期间,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要走街(乡)入户,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要将安全问题纳入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购买必要的人身意外保险,并要通过有效途径提醒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增强对自身生命、财产的保护意识。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7

一、饮用水源保护的范围和目标

饮用水源保护的范围为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通过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各类污染源,确保县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7%,镇乡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80%,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60%。

二、饮用水源保护的任务

(一)清理取缔保护区范围内各类污染源

1、工业污染整治。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工业污染源的整治工作;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有污染的项目;清理取缔保护区内现有工业排污口(任务见附件一)。

2、生活污染整治。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生活排污口的清理取缔工作,彻底清理保护区内的生活垃圾(任务见附件二)。

3、养殖污染整治。加强养殖污染的控制,全面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网箱养鱼和畜禽养殖,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农村面源污染,二级保护区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必须治理达标(任务见附件表三)。

4、水面漂浮物整治。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水面漂浮物的清除工作;彻底清除保护区内的水面漂浮物(任务见附表四)。

(二)加强对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

对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每月监测一次;对龙水镇、邮亭镇、万古镇、三驱镇四个中心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每半年监测一次;其他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进行抽样监测。

(三)开展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编制,优化调整取水点

开展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全县饮用水源地有关情况的调查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配合市环科院完成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优化调整取水点。继续推进实施饮用水源地优化调整方案,根据调查情况,对少部分水质不达标的取水点进行调整。

四、责任分解

(一)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

负责本辖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污染的整治和水面漂浮物的清除工作,确保本辖区饮用水源水质达到今年的目标要求。

(二)县级有关部门

1、县环保局负责饮用水源污染整治工作的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牵头抓好工业污染源的整治工作;协助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畜禽养殖污染和生活污染的整治工作;定期检查通报饮用水源污染整治的落实情况。

2、县畜牧局牵头抓好全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3、县水务局牵头做好饮用水源地水产养殖取缔工作,负责全县范围内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河道采沙的取缔工作,负责组织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对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面漂浮物的清除工作。

4、县市政园林局牵头指导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进行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活垃圾污染处置,并协助建立垃圾收运系统和生活排污口的整治工作。

5、县卫生局负责对自来水厂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向县政府报告。

6、县工商局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整治工作。

7、县企业发展局协助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工业污染整治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县饮用水源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饮用水源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把这项工作作为本年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认真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开展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工作,在全县营造整治饮用水源污染的舆论氛围,使“保护水源,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大力督查,严格考核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查处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水质的各种行为。加大饮用水源污染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县督查室、县监察局、县环保局组成督查组,对饮用水源污染整治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并将督察情况纳入各单位的目标考核。

(四)加大投入,确保达标

县人民政府将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作为**年环保投入的重点内容,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污染源清理整治、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方面工作,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实现。

(五)实行季报,沟通信息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8

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委发〔〕38号)精神,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的通知》(川府发〔〕9号)要求,确保省政府下达的7家限期治理企业全面达标、州县挂牌督办企业稳定达标的实现。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治理目标

年12月31日前,实现7家限期治理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州挂牌督察的15家企业稳定达标、40家污染企业完成治理任务。其中,日处理500吨以上的水污染企业要安装自动监测系统;对死灰复燃的“十五小”企业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排污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违反环保法规的新、扩、改建项目,已经投产的要责令停产整顿,正在建设中的要责令停止建设并依法处理。

二、治理步骤

(一)清理整顿。对全州范围内所有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全州工业排污的基本情况。州政府已成立由环保、计委、统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州工矿污染源综合治理达标领导小组,各县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行政区域内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具体调查工作办法由州环保局负责制定。对普查中发现的未达标企业要纳入整治范围,限期治理。

(二)完成省政府下达的7家限期治理企业任务(附件1),其中2家(附件2)为省政府挂牌督查企业。列入限期治理的企业必须于年12月31日前完成治理任务,实现达标排放。逾期未完成的,一律停产治理;治理无望的,予以关闭。

(三)考核验收按照严格标准、分级负责、完成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进行。省控污染企业的验收,按照省经委、省环保局《关于做好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川经资源〔〕253号)要求进行。大气污染企业的验收按照省环保局和省经委的另行通知要求进行。省政府挂牌督查企业的验收由省环保局和省经委组织实施,其余企业由州环保局及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治理工作的领导

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和全面达标工程事关“还一江清水,让人民满意”目标的实现。各县政府、州级有关部门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搞好整治工作,加强全州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州政府已成立由环保、发计委、监察、国土、工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污染源综合治理达标工作领导小组。治理任务重的县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加强组织协调,如期实现治理目标。

(二)严格监督,促进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1、制定方案,认真实施。工业污染源调查和限期治理工作由州政府负责并组织实施。各县政府要按照州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制订本地的调查工作方案和限期治理计划及实施方案,认真查清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污染企业的达标排放情况,将治理任务切实落实到基层、企业,确保全面达标。

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未依法开展环评或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要按规定处理。

3、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在整治工作中,要积极采用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及清洁生产方式,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4、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根据资源条件和区域特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逐步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的产业结构。

(三)加强配合,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环保及相关部门要协助企业寻求科学治污技术和方案,制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建立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设立专项治理资金,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支持和鼓励企业搞好污染治理。

(四)搞好宣传,营造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9

一、普查的对象和内容

(一)普查对象:全区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单位。

(二)普查内容:1.全部工业污染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污染治理设施及运行情况等;2.农业污染源(主要指规模化养殖场和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3.城镇生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指生活污水、垃圾和医疗废物等),包括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

二、普查的时间安排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标准时点为20**年12月31日。我区普查工作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时段:20**年第四季度至20**年底,为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全市污染源普查方案和普查实施细则,开展污染源普查试点以及培训宣传等工作。

第二时段:2008年1—12月,为全区污染源普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全区污染源普查,核实有关数据,建设数据库,完成污染源普查数据调查登记工作。

第三时段:2009年,全区污染源普查数据审定汇总并形成报告,迎接市上对我区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验收。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涪陵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

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并会同区统计局负责数据统计和分析方面的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环保局副局长廖华昌担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抽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协调落实涉及普查工作的有关事项。

四、职责分工

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依据市上制定的污染源普查技术方案及技术规范,组织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

区环保局牵头负责工业污染源、医疗废物普查。

区农业局牵头负责农业面源污染普查。

区畜牧局牵头负责规模化养殖污染普查。

区市政局牵头负责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普查。

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

区工商分局负责企事业及个体工商户登记资料提供等事项。

区统计局协助区环保局组织审核污染源普查数据、建立数据库及完成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等工作。

区榨菜办牵头负责榨菜行业污染普查。

其他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协调配合污染源普查工作。

工业污染源范文篇10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把惠民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一是高度重视,措施有力。省环保局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和局务会,学习相关文件,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讲话精神实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制定了落实惠民行动具体措施。二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以局长田维钊同志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成员的惠民行动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由副局长谷声文同志兼任主任,加强了惠民行动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管理。三是强化责任,分解目标。为切实把惠民行动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企业,强化了全省环保系统目标管理,2月底,印发了《xx省环境保护局关于下达2007年度目标的通知》(川环发〔2007〕16号),把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目标分解到了各市(州)环保部门和机关相关处室。

(二)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切实加强三个污染源的综合整治。一是以减排为抓手,继续加强工业污染源整治。在历年整治工业污染源的基础上,今年又报请省政府挂牌整治200家工业企业,2月7日,省政府以川府函[2007]30号文印发全省各市(州);3月16日,我局又与省经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07年度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进一步分解目标,狠抓落实。开展了全省污染物总量调查,3月7-8日,召开了“2006年xx省主要污染物总量核算和环境统计年报汇审会”,对2006年各市(州)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情况进行了核算和审查。3月26日,在成都召开了“xx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座谈会”,邀请了10多位环保专家、学者和16个省级相关部门进行座谈,讨论分析我省减排的难点、重点,探讨减排工作的思路和出路,谋求减排目标新突破、惠民行动新进展。大力加强环境监管,依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对广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违法行为给予了严肃查处。一季度全省共出动监察人员1000余人次,加强了对污染源现场巡查、检查,确保了环境安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二是以城市创模为载体,加强城市污染源整治。继绵阳、成都市被评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之后,今年,我省已有14个市(县)正积极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在全省开展了城市生活污水厂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加强了已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厂正常达标运行监管。2007年3月1日,省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川环办发[2007]19号);2007年3月13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厂正常达标运行监管的通知》(川环办发[2007]35号)。要求各地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厂运行中的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监测力度,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三是以改善城乡环境为目标,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抓好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整治,严防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农膜,督促做好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搞好秸杆综合利用,努力改善城乡环境;大力开展土壤污染源普查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报请省政府对5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进行了挂牌整治,省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整治落实省政府目标责任有关问题的通知》(川环发[2007]18号),与省畜牧食品局联合向省政府代拟了《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07年度畜禽养殖污染源综合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畜禽养殖污染源动态数据库,于2007年11月底前完成综合治理任务。

(三)精心组织,强化监管,切实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干净的水。一是全面划定了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区。全省应划24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3472个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已全部划定,并由地方政府立碑保护,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二是加强了城乡饮用水源区的保护。针对今年枯水期少雨多旱、河流自净能力特别差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水环境安全,全省环保部门加大了各流域水质监测密度,加大了对各流域内排污企业巡查频率,甚至采取了限排、限产措施,严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集中力量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省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饮用水源安全督查行动的通知》和《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实施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取缔目标任务的通知》(川环办发[2007]32号),今年初,省环保局派出10个工作组深入21个市(州),检查指导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排点流域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为下一步取缔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打下了基础。三是拟分三个阶段实施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排污口。取缔肥水养鱼、网箱养鱼,取缔、关闭危及饮水安全的污染企业。要求各地制定饮用水源应急预案,建设备用水源,加强水质监测。定期向社会了水质监测报告。

二、省经委开展的主要工作

省经委高度重视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惠民行动,积极与省环保局相互配合、相互联动,开展了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

(一)落实责任,密切配合。省经委会同省环保局下发了《关于贯彻〈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07年度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环发[2007]25号),要求各市(州)落实整治目标责任制度,落实并上报各市(州)政府和经委、环保部门以及相关企业责任人;要求各地经委、环保局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严格监管,建立治理进展月报制度,定期上报限期治理企业的整治动态情况。

(二)认真总结,巩固成效。认真总结去年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和改进方向,认真开展“回头看,回头查”行动,结合举报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明查暗访和重点抽查,发现问题,现场责令立即整治或下达书面整改通知,并视情进行处罚,巩固治污成效,严防达标反弹。

(三)组织宣传,增强意识。通过单位网站和职能部门专业网站开辟节能减排专栏,大力宣传国家和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相关法规政策,提高全民忧患意识和参与热情。积极配合省环保局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完善环境违法行为有奖制度,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及时披露和曝光违法排污行为,提高企业守法意识。

(四)专题研究,强化举措。一是强化工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依据《xx省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及其配套实施意见,围绕高新技术、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优势产业的36条产业(产品)链,在重点发展的环节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做大做强龙头重点企业,在弥补环节加大工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形成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严格限制和淘汰能耗、物耗、水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以及关闭死灰复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结合区域内的工业结构调整采取措施予以关闭取缔。指导企业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治理污染。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抓好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通过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促进污染减排。逐步实现工业的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新格局,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二是加强督查督办,有力推动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省经委与省环保局密切配合,制定督查方案,定期开展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的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按照要有治理方案、要落实资金、要开工建设、要按时完成、要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五个要求”,督促企业积极筹措资金,制定治理方案,按期施工建设,按照时限和要求抓好治理进度落实,对逾期未完工的一律停产治理,治理无望的予以关闭。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对工业污染源的全面清理和回头看、回头查活动,解决重难点环境污染问题。三是严格执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提供保障。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力度,结合每年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对违法排污、超标排污和污染严重、治理行动迟缓的企业,及时予以披露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和高压态势。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继续从省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补助综合整治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进一步加强协调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治理方案的制定、治理资金筹集、选择经济实用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省建设厅开展的主要工作

省建设厅非常重视惠民行动。一是印发了《xx省建设厅关于认真实施“xx十大惠民行动”的通知》(川建发[2007]7号)、《xx省建设厅关于对“三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川建成发[2007]82号)。二是3月19日召集了各市、州建设、水务部门负责人和“三江”流域各供排水公司经理以及污水处理厂厂长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省建设系统落实“惠民行动”目标任务。三是与省环保局协商组成三个联合检查组,开展对三江流域已通水投入运行的3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及达标状况、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现状及收集率、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情况等进行检查,对部分在建污水处理厂进行抽检。

四、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的主要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高度重视,落实职责,明确分工,强化督导。为了加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科学、规范管理工作,起草了《xx省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稿),正在征求省级相关部门意见。2007年全省预计实施“金土地工程”项目共计123个,整理规模148.52万亩,新增耕地18.98万亩,预计总投资25.56亿元。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62个,整理规模70.2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9.05万亩,预计投资13.71亿元。其中,工程量完成50%以上的项目17个;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和招投标的项目61个,整理规模78.3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9.93万亩,预计投资11.85亿元。

(一)积极协调。积极协调省财政厅落实了全省20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金4000余万元。2007年1月初,已将各项目分解到市(州),落实了项目实施主体、职责,明确了项目实施计划和完成时限等。

(二)狠抓落实。各市(州)国土资源局在完成治理工程勘查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2007年1-2月份,组织完成了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单位招投标工作,确定了施工图设计编制单位,并抓紧时间编制施工图设计,为后期实施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全力推进。各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编制工作,进入了专家审查论证阶段。预计此项工作将于4月中旬结束。在各项目施工图设计编制完成并经专家审定通过的基础上,全省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招投标工作将于4月下旬全面展开。

五、省林业厅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党组书记、厅长任永昌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厅党组会议、厅务会议、全省林业计划财务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上对实施“惠民行动”提出了要求,并责成厅办公室牵头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一是分解任务。召开专题会议对林业任务进行分解,印发了《关于下达各市(州)林业局2007年度工作目标的通知》(川林发〔2007〕38号)和《关于下达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各单位2007年度工作目标的通知》(川林发〔2007〕37号),把任务分解到各市(州)林业局、厅机关有关处室、局和直属有关单位,并纳入2007年重点目标、实事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按季安排。将任务分解到每个季度,制定了按季工作要求。分别以《关于印发2007年度“xx十大惠民行动”林业相关任务按季工作要求的通知》(川林发〔2007〕46号)和《关于认真落实“xx十大惠民行动”林业相关任务及省委八届八次全会重要部署的通知》(川林办〔2007〕11号)下达各市(州)林业局和厅机关、厅直属有关单位执行。三是督导检查。3月6日至3月底,八位厅领导分别带队赴18市(州)对落实“惠民行动”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二)大力实施森林管护。实际管护面积3.23亿亩,建设公益林343.75万亩,其中一季度计划为43.84万亩,已完成43.94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273万亩,完成补植面积112.7万亩,占应补植面积的70%。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积极衔接工程建设任务及资金。开展退耕还林2006年度省级复查,3月2日起,派出120名工程技术人员对21个市(州)52个县进行检查,按计划于4月中旬完成。制定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已落实省财政资金825万元,安排在16个市(州)17个县开展竹产业、特色经济林和木质原料林的后续产业发展,还有1000万资金正在安排中。

(三)及时落实资金衔接。“惠民行动”共涉及资金46.3亿元,其中天保工程16亿元,退耕还林工程30.3亿元。目前,天保工程已落实资金11.34亿元,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尚未到省。同时,争取到天保和退耕还林其他辅助建设资金3400万元(林区职工安全饮水、森林防火、天保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化示范建设等)。

六、省水利厅开展的主要工作

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分解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举措,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践新时期水土保持的新理念、新思路,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全年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