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7:21:16

工商大学

工商大学范文篇1

大家晚上好!

在建团*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工商大学,共同分享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喜悦,共同体验感动校园人物带给我们的青春感动。在此,我代表共青团*市委、*市学生联合会,向*工商大学感动校园2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即将揭晓的感动校园20*年度人物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学生是承载未来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群体,是整个国家人力资源中最具潜在价值和战略意义的部分。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工商大学团委坚持把党的要求和青年学生的愿望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一系列极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校园绚丽多彩,大学生活五彩缤纷。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总有一种感动停留在我们的心间。20*年以来,*工商大学连续3年举办感动校园年度人物评选,通过组织大学生找寻身边的英雄、树立身边的榜样,广泛宣传感动校园学生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使更多青年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对于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境界、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学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必将感染和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奋发有为!

工商大学范文篇2

(一)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系统模型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相对复杂多维的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学科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长帮带制度和导师制四大要素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通识教育理念是以上四个要素相互作用联结的理论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场”。这样就形成了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的四维系统模型。障性的条件要素,这四者共同构成了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基本系统,在相互作用中发挥整体优势。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的运行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包括静态系统和动态两个系统。静态系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系统,是由学生管理、学科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长帮带制度、导师制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从而形成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静态结构。然而这种素养结构在相对稳定的系统下,在纵向上又有相应的变化。因为一些教育观念的变化又会有一些变化,尤其是随着人本特教观念的诞生,越来越多的新的要求在特殊教育领域里盛行。大学生也不再单纯的在封闭式的大学校园接受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生可以到社会这所大学校接受教育。这就要求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的调整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样就形成了在横向上的相对稳定,在纵向上不断变化的运行结构,从而形成动态运行结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系统的功能分析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在一定的通识教育理念环境场里面发挥的。高校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方面的素养。高校通识课程目标的实施都是与上面的四个要素密切联系的,学生管理使高校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学长导航为高校大学生的前进指明方向,明确学习的原因,而导师领航则是让高校大学生懂得怎样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整个系统的功能发挥,都是由这四个要素决定的。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分析

(一)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1.树立学生通识教育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以意识为指导的。树立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是一种先行的行为,是提高教育质量,将通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通识教育的理念要落实,就必须做到学科界限的打破,必须克服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任何一方的过高发展,采用多种方式,打破各个学科的界限,树立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重庆工商大学分别采用了学生的各种证件统一化;学生编班一致化;加强入学教育;学生干部的协调化;学校学生公寓统一化管理等方式,有效地实现了通识学院学生的管理,打破了学科界限,树立了良好的通识教育理念。首先,学生各种证件统一化。学生的归属感有一定的标签效应,取消学生的学院类别,将所有的同学都归入通识学院,保证了所有同学的标签一致性。其次,从学生编班入手。为增强学生对通识学院的认同感,学院每学年统一编班,按“TS+年级+序号+专业”的格式编排,报教务处、数字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财务处、学生处、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统一使用。再次,加强入学教育。为强化通识教育意识,淡化专业教育意识,学院改革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原来属于教学方面的学籍管理内容由通识学院领导和所有政治辅导员分工主讲;属于专业学院主讲的专业教育内容,集中安排在第二学期的5-6月进行,由通识学院统一安排时间和地点。然后,学生干部协调化。学院设二级工会、分团委、关工委和学生会等群团和学生组织;避免了学生多重管理,采用学长带团。最后,学生公寓统一管理,学生不分专业,统一入住,每栋宿舍楼长,每层楼设立楼长,统一管理宿舍的基本情况,有效打破专业间同学的界限。

2.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学生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

制度建设是机构正常运行的保障,好的制度能够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也是模式的硬性指标。通识教育的探索是一个新生事物,必将有一个逐渐适应和完善的过程,各种运行管理举措,都应该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管理的正常运行,这就使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制度建设包括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团委学生会管理、社团管理、公寓管理、学生建设、评优评奖、干部考核、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学长和导师管理等各个方面。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在制度建设方面就采取了诸如《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项目化管理试行办法》、《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意见》、《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通识博雅工程”实施意见》、《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学长导航工程”实施意见》、《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辅导员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等措施。

3.抽调辅导员形成管理团队

探索通识教育,需要建立一支统一的、专门的领导队伍。一个学校若要发展通识教育,除了制定必备的制度之外,统一的领导非常关键。但基于目前大多数高校而言,通识教育的管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各个学校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形成领导和管理的团队。如有与专业教育学院一样的,从院长和书记到辅导员、教师岗等专业的独立的、专门化的通识教育组织机构,也有通过抽调学校各个组织机构部门的力量,整合形成共同的管理团队。重庆工商大学采取的就是第二种方式。他们从各个学院抽取一定数量的辅导员,对刚进入大一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被抽调的辅导员的人事关系、党组织关系、工会关系一并转入通识学院,并在通识学院坐班,不再兼任原专业学院的相关工作,所有工作安排和各种考核评优由通识学院负责。辅导员实行项目化管理,分别负责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团委、工会、奖贷助、评优评奖、心理健康、档案、公寓等;学院不同学科的辅导员在一个办公室集体办公,以促进工作交流与学科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而且不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

通识教育的理念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通识教育过程中,学生除了学科课程的学习外,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大力践行通识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理念,以促进学校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以培育“高情远致,和谐自由;博雅信达,经邦济世”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开展“博雅论坛”、“博雅沙龙”、“博雅体育节”、“博雅艺术节”、“博雅儒商节”、“博雅公寓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且各项活动贯穿全年始终,由团委学生会、义工志愿者协会、公寓楼栋及党员服务站分别承办。其中,“通识博雅工程”内容包涵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养成教育、人文社科教育、自然科学教育、艺术美学教育、实践技能训练等等。该工程的大力实施,对学院文化品位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学长帮带制度

大学新生刚从高中毕业,对于大学生活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对如何有效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和技能有些迷茫。学长帮带制度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尽快实现从高中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大学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培养他们通识教育意识和全面发展意识,以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为了高效利用优秀学长资源,将学长的“传、帮、带”作用和新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相结合,促进学风建设,实现学长的高效利用和自我成长。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尽快转变角色,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采取了“学长帮带制度”。具体来说,该制度主要采用聘任制的方式,从高年级,主要是大二的学生中选拔、聘请30个左右的学长,每个学长负责2-3个班。通过在公寓社区和团委学生会社团值班的工作形式,对自己所带班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扶,其主要负责的是学生思想教导、学习辅导、工作引导、生活向导、心理疏导、生涯指导等这六个方面的指导。同时,为检验该制度实施的有效性,该学院还建立了有效、科学的考核机制,如《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学长导航工程”实施意见》。

(四)导师制

在通识教育中,教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行者,其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以学校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通识教育意识和全面发展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主导作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实施了“导师领航工程”。该学院按照每200名学生配3名导师的原则建立导师团队,导师主要是校内各专业学院具有学术指导能力的专业教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指导学生每学期选课,指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保证导师领航工程高效、便利实施,该学院对导师的管理有一套严格的方法,主要采用导师值班制,即在每周固定时间,学院安排导师在“导师领航室”值班,接待同学来访,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导师固定值班制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答疑解惑的平台,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使学生养成寻师问道的良好习惯。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导师开展工作,该学院采取导师工作例会和导师培训的手段,即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和学期末召开导师工作会议,定期布置和指导导师工作,检查导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导师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初对导师进行相关培训,主要包括了解通识学院建院背景、通识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等,以及熟悉学校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与管理规程等,通过这样的培训,导师可以迅速进入角色,担当起导师应有的职责。这些都有效保证了导师领航工程的顺利实施,为通识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商大学范文篇3

对先进典型的立体化报道

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是师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意见》要求,“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新媒体拓展了先进典型报道的途径和手段。从报道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还增加了人物访谈、专题片等声画并茂的方式;从展示的方式看,除了传统的报纸、宣传栏,还可通过校园网和专题栏目扩大影响范围。此外,网站具有强大的整合编辑功能,通过把不同媒介、不同重点的内容通过别具匠心的编辑,组合在一起,可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以对北京工商大学首位本土院士孙宝国的报道为例。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揭晓了院士增选结果,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成功当选。孙宝国作为北京工商大学培养的第一位院士,其当选是对学校的学术科研工作的一次重要肯定,也是学校发展历程上的又一高峰。北京工商大学新闻中心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及时的中期跟进,深入的后期挖掘,很好地展示了孙宝国院士数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忘我工作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师生深受感动和鞭策。提早准备、打好基础。在孙宝国参选院士阶段,新闻中心就派出文字、摄影、摄像记者对孙宝国本人及其领导、导师、同事、学生等进行了多角度的采访,取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为后面的各种报道积累了详实的素材。反应迅速、内容丰富。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后,学校新闻网马上以头条加粗加红的方式向广大师生传达了这一喜讯,同时配发准备好的长篇人物通讯《孙宝国:打破世界香料的经济垄断》、《宝剑峰从磨砺出——师生眼中的孙宝国教授》,以及校园电视台制作的人物专题片《时代先锋》,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孙宝国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制作“孙宝国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专题,将相关图文视频内容即时整合到专题中。精心挑选10余家中央和北京市的主流新闻媒体(覆盖报纸、电视台、门户网站)对孙宝国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扩大孙宝国在社会的影响力;三、及时跟进、持续给力。新闻中心对孙宝国当选后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如:受到市里领导接见、当选首都十大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增补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等,保证新闻网上持续有孙宝国的消息,使孙宝国这一典型形象深入人心,也在广大师生中营造了向孙宝国学习的热潮。

利用投票、论坛留言等互动方式提高教师对学校

工商大学范文篇4

[关键词]城市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1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1人才培养转型的需要。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未来城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抓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两个抓手,积极搭建城市管理专业与城市管理部门、城市公共服务企业、城市管理科研机构合作平台,大力开展合作办学,构建适应现代城市管理与服务需求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急需大量城市管理专业人才。而重庆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城镇化建设任务更为艰巨。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庞大,城市问题日渐增多,传统的重物轻人,重增长轻服务,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型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必须推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急需培养一批深谙城市发展规律,熟知城市发展趋势,懂现代城市管理规范,符合智慧城市管理需求,具有解决现代城市问题能力的实践型、应用型城市管理人才,因而城市管理专业涵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迫在眉睫。1.2应用型专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应用型专业要求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行业实践,体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专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3教师队伍转型的需要。按照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应用型城市管理专业需引进城市公共服务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城市管理部门干部,担任兼职教授和事业导师,有计划选派专任教师到城市公共服务企业、城市管理部门、城市社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挂职锻炼,提升专任教师实践操作能力。1.4城市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面临发展机遇。结合城市管理专业特点及发展规律,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办学,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思路,始终面向重庆市及西部地区城市管理对于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推动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城市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对于重庆工商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发展和重庆市城镇化战略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城市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人才培养大多沿袭传统的研究型教育模式,专业规划不够科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培育不足。与其他专业相比,城市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考核手段等方面没有明显体现出专业特色与发展优势,专业定位不够清晰,还没有形成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城市管理专业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最后的结果是“教师课上满堂灌,学生课下不知怎么办”,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亟待改革创新。城市管理是一个年轻的专业,重庆工商大学在重庆市属高校中首批设立城市管理专业,城市管理专业要打造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3城市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3.1团队教学模式。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开始探索团队授课模式,每门课程至少配置A、B角两位教师,均邀请校外专业或行业专家讲授,“公共管理学”课程较早组建由校内教师、客座教授、事业导师组成的授课团队,校内教授主要承担理论讲授,客座教授讲授该门课的行业前沿问题,事业导师则主要负责本门课程的实践,课程教学采取集中备课、模块授课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2模拟教学模式。城市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公共管理学”课程模拟教学可以利用公共管理决策仿真模拟实验室,借助重庆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大数据,对公共管理相关领域决策进行仿真模拟,提升学生循证决策能力,“本土化-情景模拟”特色鲜明。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验现实中城市公共管理的关键环节和过程,模拟融入整个系统,必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3案例教学模式。“公共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传授,同时把本土化案例与本土化经验引入课堂教学。校内教师与校外实务型专家团队合作,充分挖掘整理重庆城市社区管理、城市休闲产业管理、商圈管理等本土化案例素材,结合重庆本土化城市管理实践,打造体现重庆特色与重庆本土经验为主的案例库,突出重庆本土化案例教学,确保专业办学与服务重庆城市发展高度相吻合。3.4专题教学模式。“公共管理学”课程专题教学围绕当前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热点现象、议题,采取理论讲授配合“读、写、议”的教学模式,即“读”1~2篇专题相关的学习资料,“写”1篇专题相关学习评论,“议”即针对热点现象、议题组织2场课堂讨论。专题教学课堂实行小组制,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小组针对热点问题,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征求意见,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效果良好。3.5开放教学模式。一是聘请重庆市内外知名学者定期开展学术报告、讲座,开阔学生视野,及时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二是请企业家走上实践实训课堂,介绍创业及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利用学校三个学期的特殊安排,积极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城市管理某项具体的业务或管理工作,将实验实训变成真正的实践。3.6网络教学模式。“公共管理学”课程积极组织实施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教师制作该课程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材、教学素材库、案例库、角色模拟互动等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形成网络实践课程,使之具备助教系统、助学系统、自测系统。教师利用助教系统进行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答疑,学生利用助学系统进行课后练习、完成作业、网上答疑、学习测试等。

4政策建议与措施

教学模式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制度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4.1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学院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城市管理系主任、专业核心成员为作为小组成员,确定城市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目标,科学分解教学改革工作任务。成立由校内外城市管理专家、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用人单位负责人、校友等组成的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顾问团,为城市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咨询。4.2健全保障制度。将重庆工商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建立和健全支持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制度和政策;建立和健全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估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制定并实施《重庆工商大学关于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重庆工商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修订和完善《重庆工商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等管理办法。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一系列措施,让新教师脱产、半脱产或在岗到校外的实习基地、合作单位的一些实际工作岗位上锻炼,校内相关学科教师定期选派到校外实习基地锻炼;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硬件条件与软件环境,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4.4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相关教学经费足额投入,从重点学科、央地共建经费逐年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特别是保证生均实践教学经费、实习基地建设费、教学研究经费逐年增加。鼓励和扶持申报国家和省的有关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学校每年配置培养方案优化提升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改革建设项目等专项资金,落实各项教学改革工作;努力争取校友、企业等的资助,拓宽经费来源,增加经费投入。4.5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加快建设校内多功能实习实训中心;与重庆滨南城市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重庆新大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城市公共服务企业、重庆市政委、重庆市建委等城市管理部门以及重庆主城主要街道、乡镇等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引进城市管理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建立校企、校政、校研共建专业实验、实践、实习、实训平台,通过上述两个途径,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条件。

总之,结合重庆工商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城市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充分比较研究其他学校同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手段,提出大力推进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动态分层的教学计划,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保障措施,努力打造城市管理专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永松.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新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5):42.

工商大学范文篇5

作者:shao

自荐书

尊敬的的领导,

您好!

我是某省工商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将于====年=月顺利毕业。获悉贵公司欲招聘经济类职位,我自信我的学识和能力将很好满足这一职位的要求。

我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内容

在某省工商大学校园的=年,一系列连续的奖学金和荣誉称号是对我综合实力的认可,也证明了我做学生的原则——脚踏实地、追求完美,出色地走好每一步,而这也将成为我工作生涯的信条。

我擅长冷静的思考和多角度的分析,对于不同方案的比选与优化有独到的见解;身心阳光、待人诚恳,以及多年的学生干部工作经验,铸就了我的团队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禀赋与爱好,加上不懈的学习扎实了我的英语功底和实际运用能力。

我相信,在贵公司充满生机活力的工作氛围下,我的学习能力和潜质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也希望与那些专业而又富有热情的同事一起,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此致

工商大学范文篇6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企业职位已达到饱和,因此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势。考虑到毕业生就业难,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通过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条件、经验等方面的难题,让大学生们敢于创业,积极创业。2010年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以下几项扶持政策。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免费为创业大学生保管人事档案两年,并免费为其招聘广告,免费提供项目风险评估与指导等服务。第二,若自主创业毕业生需要小额贷款的,可向国有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等机构申请,并且程序简化,开户结算便利。第三,自主创业毕业生新办信息业,服务业等企业,向税务部门申请后,可免所得税两年;新办商业,旅游业,饮食业等企业,向税务部门申请后,可免税一年。第四,大学生自主创业办理营业执照时,注册资本在50万以下的,可分期到位。通过政府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解决了创业起初的相关问题,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有力的解决了部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1.借鉴国外富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它们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个性化教育,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新型创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1)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雄厚:美国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大都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以保证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2)学校管理层的重视与推动:美国高校管理层对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发展,很多学校的校院级管理者都在创业教育体系中担任重要职务。(3)创业教育课程系统化: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已经系统化,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面,综合起来有如下课程:创业涉及的法律、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等几十门课程。

2.分析高校现有创业教育模式。目前高校形成任务实训、项目实训、岗位实训的“三步走”创业教育模式,分别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出发得出最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具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如下:

2.1任务实训:创业的前提是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知识。任务实训是指财经类高校为学生们安排的各种实验课程。以会计基础实验为例,大部分高校都是以虚拟公司的经济业务为材料,学生通过材料编制会计分录,填写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虽然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与真实公司账务操作有差别,对以后的自主创业帮助不大。

2.2项目实训:在具备了基础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目前各大财经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都在校内设有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项目实训是以各大财经高校的创业孵化园为载体,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经学校筛选后,中标的项目由学校为学生提供场地、资金等良好的创业条件,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造成了学校创业基金、创业资源浪费和场地的不充分利用。

2.3岗位实训:经过大学四年的理论学习,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大学生通过校园招聘、双选会等渠道找到实习单位,在实习初期大多数都从事的是偏行政类工作,与自身专业并不对口,专业知识并没有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大学生创业初期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创业成功之路举步维艰。

三、新型创业教育模式的提出

创业初期:学校创业园和校外企业合作,使优良企业的项目入驻校园,如天友集团的项目,引入校内的项目由学生经营,但是仍作为企业的一部分由外部企业管理控制,这样可以使学生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管理项目,使经营方式更制度化、规范化,便于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发展途径及经营理念,而且也有助于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同时也避免了同学们盲目创业造成的校内资源的浪费。新的创业教育模式,从理论走向实践。让社会知名企业与学校,共同帮助大学生创业。以重庆工商大学与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例,具体模式如下:

1.重庆工商大学大学与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共识,扶持大学生创业,允许大学生以较低的资金以加盟店的形式取得其公司的经营权,但该店仍然属于公司管辖。

2.大学生在总部的组织领导下,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与总公司采用相同的经营方针,大学生自主经营管理该店面,自主决策营销方式,定期把项目策划书交予总公司审查。

3.店面的财务人员由重庆工商大学会计专业的同学担任,财务人员的职责是如何提高店面的收入,而不是像现有创业模式一样以监管为目的,经营者与财务人员服务于不同的对象,经常产生矛盾。该创新创业模式要形成经营管理者,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目标一致的创业团队。

4.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定期对店面的营运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考核,如果经营不善直接取消这个创业团队的经营权。该创新创业模式可以实现双赢的效果。从大学生方面,以加盟店的形式开店面,增加了创业成功率,同时在成功企业的科学带领下,可以学到真正的创业经验,学会合理的利用创业基金,而不是像现有的创业模式下,项目负责人考虑到不是自己出资而随意滥用创业资金。从企业方面,通过扶持大学生创业,可以达到很好地宣传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有能力的工作人员。

四、结语

工商大学范文篇7

关键词:工商管理;改革;建设;探索

目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未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未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仍以教师的灌输式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密切联系实践的知识较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工作。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使之市场化

教育教学理念是有关教学过程中谁是主体、为谁服务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大学日益成为一个服务性机构,大学的教育有必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价值的理念上来。作为服务性机构,大学要像企业尊重顾客的需要一样尊重学生的需要,教育教学应以帮助学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学生的市场价值为导向;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他们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满意与认可(郝德永,2006)。国外大学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主要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韩玉志,2004)。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任务之一的人才培养应该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学生的期望,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价值是重中之重。各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工作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2.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使之个性化

从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平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后备力量;MBA、博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

东北财经大学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实践就业导向,即注重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硕士生——应用和研究能力,即侧重工商管理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博士生——研究和创新能力,即重点在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南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承担和独立承担物流管理、项目管理和创业投资等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密集性和综合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培养能够进一步从事工商管理科研工作的研究人才。受名牌大学的挤压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如重庆工商管理大学结合重庆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特点,提出要培养制造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饶莉,2007)。

3.丰富人才培养途径,使之社会化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专业,它的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校自身。高校必须要敞开校门,引进各种市场资源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有三点。第一,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实行企校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培养。第二,打造“两栖型”教师,改变“教学型”、“专业型”师资的模式,推动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做市场调研,打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范庆瑜,20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导师-团队制:由校内的学术导师负责学生学习作风、科学道德养成,部分课题研究的指导;由校外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企业调查与实践。现已联系并落实了江苏大贺国际广告集团公司等11个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王鲁捷,2003)。

4.明确培养方向,使之特色化

课程体系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高校必须要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体系,并使之特色化,才能吸引学生报考并为学生创造价值。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群,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南开大学为建设部级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准备建设一套以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商业伦理和知识服务等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南京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二个专业方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则分别设了服务管理、项目管理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三个培养方向,广东商学院则设置了创业方向、房地产方向、物流方向、领导方向,并首创了《危机管理》课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5.探索教学方法,使之综合化

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一定是“能力分子”(主要不是“学术研究能力”,而是“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应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市场实际,开放课堂,让实践知识深入到课堂中来,而不单纯通过学生实习来实现实践教学活动。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就是积极探索各种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自2002年开始,广西大学启动了“新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特别强调要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学方法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王宝荣,2004)。从具体课程教学来说,以中山大学广东省精品课程《公司经济学》为例,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指导学生参加项目策划,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商业模拟竞赛。同时,还多次聘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公司经济学某个专题以讲座形式进行探讨,再配合该系的工商管理专题系列讲座。

6.加强师资建设,使之团队化

现各高校都开展了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来实现师资队伍的团队化。如东北财经大学部级精品课《管理学原理》,共计25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十分理想,形成了承前启后的师资梯队,学缘结构合理。本教师团队5名教师有留学经历,比例为43%;课程组有非本校毕业教师2人,比例为17%;到国内名校进修1年以上5人,比例为42%;经济学博士4名,比例为22%;管理学博士5人,比例为28%;理学博士1人,比例为6%;其余8名教师分别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将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合作进行知识创新;教授为6名,其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为8名;讲师3名;助教为1名。队伍职称结构合理。公务员之家

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教学团队以省部级研究基地“湖南省包装经济研究基地”、湖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学科、省优秀实习基地“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实习基地”、“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为依托,主要承担工商管理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的专业课程教学。该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具有四大特色:学缘结构多样化、职称和学历结构呈梯度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搭配、学术功底扎实。

7.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时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跟上时代潮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而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和全球化冲击导致的环境动荡更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因此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胜任高层经理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创业者素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中山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现代化管理与职业经理人才。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电子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技术;能胜任在各类企业,尤其是在涉外及跨国经营企业以及有关单位的管理工作。它所开设的十门核心课程中,有三门双语教学课程,即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有一门课程直接与计算机有关,即管理信息系统;有三门课程与跨国经营有关,即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开设了组织行为学,西方管理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三门双语课程,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开设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开设了跨国公司组织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国际营销管理、国际商法等课程。

8结论与展望

2007年,一些知名高校的校长建议应该取消管理类专业,引发了设有管理类专业高校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更是面临巨大挑战。但今年教育部批准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这说明工商管理专业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各高校必须要围绕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构建一个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体系,只有这样工商管理专业才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并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德永.社会化定位与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04-12.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4]饶莉.探索新时期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途径[J].科学咨询,2007,(5).

工商大学范文篇8

关键词:工商管理;改革;建设;探索

目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未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未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仍以教师的灌输式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密切联系实践的知识较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工作。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使之市场化

教育教学理念是有关教学过程中谁是主体、为谁服务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大学日益成为一个服务性机构,大学的教育有必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价值的理念上来。作为服务性机构,大学要像企业尊重顾客的需要一样尊重学生的需要,教育教学应以帮助学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学生的市场价值为导向;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他们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满意与认可(郝德永,2006)。国外大学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主要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韩玉志,2004)。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任务之一的人才培养应该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学生的期望,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价值是重中之重。各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工作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二、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使之个性化

从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平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后备力量;MBA、博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

东北财经大学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实践就业导向,即注重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硕士生——应用和研究能力,即侧重工商管理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博士生——研究和创新能力,即重点在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南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承担和独立承担物流管理、项目管理和创业投资等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密集性和综合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培养能够进一步从事工商管理科研工作的研究人才。受名牌大学的挤压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如重庆工商管理大学结合重庆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特点,提出要培养制造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丰富人才培养途径,使之社会化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专业,它的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校自身。高校必须要敞开校门,引进各种市场资源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有三点。第一,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实行企校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培养。第二,打造“两栖型”教师,改变“教学型”、“专业型”师资的模式,推动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做市场调研,打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导师-团队制:由校内的学术导师负责学生学习作风、科学道德养成,部分课题研究的指导;由校外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企业调查与实践。现已联系并落实了江苏大贺国际广告集团公司等11个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

四、明确培养方向,使之特色化

课程体系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高校必须要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体系,并使之特色化,才能吸引学生报考并为学生创造价值。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群,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南开大学为建设部级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准备建设一套以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商业伦理和知识服务等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南京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二个专业方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则分别设了服务管理、项目管理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三个培养方向,广东商学院则设置了创业方向、房地产方向、物流方向、领导方向,并首创了《危机管理》课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五、探索教学方法,使之综合化

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一定是“能力分子”(主要不是“学术研究能力”,而是“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应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市场实际,开放课堂,让实践知识深入到课堂中来,而不单纯通过学生实习来实现实践教学活动。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就是积极探索各种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自2002年开始,广西大学启动了“新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特别强调要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学方法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王宝荣,2004)。从具体课程教学来说,以中山大学广东省精品课程《公司经济学》为例,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指导学生参加项目策划,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商业模拟竞赛。同时,还多次聘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公司经济学某个专题以讲座形式进行探讨,再配合该系的工商管理专题系列讲座。

六、加强师资建设,使之团队化

现各高校都开展了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来实现师资队伍的团队化。如东北财经大学部级精品课《管理学原理》,共计25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十分理想,形成了承前启后的师资梯队,学缘结构合理。本教师团队5名教师有留学经历,比例为43%;课程组有非本校毕业教师2人,比例为17%;到国内名校进修1年以上5人,比例为42%;经济学博士4名,比例为22%;管理学博士5人,比例为28%;理学博士1人,比例为6%;其余8名教师分别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将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合作进行知识创新;教授为6名,其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为8名;讲师3名;助教为1名。队伍职称结构合理。

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教学团队以省部级研究基地“湖南省包装经济研究基地”、湖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学科、省优秀实习基地“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实习基地”、“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为依托,主要承担工商管理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的专业课程教学。该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具有四大特色:学缘结构多样化、职称和学历结构呈梯度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搭配、学术功底扎实。公务员之家

七、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时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跟上时代潮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而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和全球化冲击导致的环境动荡更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因此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胜任高层经理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创业者素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中山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现代化管理与职业经理人才。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电子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技术;能胜任在各类企业,尤其是在涉外及跨国经营企业以及有关单位的管理工作。它所开设的十门核心课程中,有三门双语教学课程,即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有一门课程直接与计算机有关,即管理信息系统;有三门课程与跨国经营有关,即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开设了组织行为学,西方管理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三门双语课程,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开设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开设了跨国公司组织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国际营销管理、国际商法等课程。

2007年,一些知名高校的校长建议应该取消管理类专业,引发了设有管理类专业高校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更是面临巨大挑战。但今年教育部批准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这说明工商管理专业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各高校必须要围绕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构建一个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体系,只有这样工商管理专业才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并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德永.社会化定位与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04-12.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4]饶莉.探索新时期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途径[J].科学咨询,2007,(5).

工商大学范文篇9

关键词:工商管理;改革;建设;探索

目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未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未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仍以教师的灌输式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密切联系实践的知识较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工作。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使之市场化

教育教学理念是有关教学过程中谁是主体、为谁服务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大学日益成为一个服务性机构,大学的教育有必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价值的理念上来。作为服务性机构,大学要像企业尊重顾客的需要一样尊重学生的需要,教育教学应以帮助学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学生的市场价值为导向;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他们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满意与认可(郝德永,2006)。国外大学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主要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韩玉志,2004)。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任务之一的人才培养应该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学生的期望,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价值是重中之重。各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工作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2.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使之个性化

从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平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后备力量;MBA、博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

东北财经大学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实践就业导向,即注重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硕士生——应用和研究能力,即侧重工商管理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博士生——研究和创新能力,即重点在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南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承担和独立承担物流管理、项目管理和创业投资等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密集性和综合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培养能够进一步从事工商管理科研工作的研究人才。受名牌大学的挤压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如重庆工商管理大学结合重庆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特点,提出要培养制造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饶莉,2007)。

3.丰富人才培养途径,使之社会化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专业,它的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校自身。高校必须要敞开校门,引进各种市场资源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有三点。第一,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实行企校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培养。第二,打造“两栖型”教师,改变“教学型”、“专业型”师资的模式,推动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做市场调研,打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范庆瑜,20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导师-团队制:由校内的学术导师负责学生学习作风、科学道德养成,部分课题研究的指导;由校外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企业调查与实践。现已联系并落实了江苏大贺国际广告集团公司等11个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王鲁捷,2003)。

4.明确培养方向,使之特色化

课程体系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高校必须要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体系,并使之特色化,才能吸引学生报考并为学生创造价值。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群,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南开大学为建设部级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准备建设一套以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商业伦理和知识服务等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南京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二个专业方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则分别设了服务管理、项目管理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三个培养方向,广东商学院则设置了创业方向、房地产方向、物流方向、领导方向,并首创了《危机管理》课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5.探索教学方法,使之综合化

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一定是“能力分子”(主要不是“学术研究能力”,而是“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应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市场实际,开放课堂,让实践知识深入到课堂中来,而不单纯通过学生实习来实现实践教学活动。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就是积极探索各种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自2002年开始,广西大学启动了“新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特别强调要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学方法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王宝荣,2004)。从具体课程教学来说,以中山大学广东省精品课程《公司经济学》为例,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指导学生参加项目策划,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商业模拟竞赛。同时,还多次聘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公司经济学某个专题以讲座形式进行探讨,再配合该系的工商管理专题系列讲座。

6.加强师资建设,使之团队化

现各高校都开展了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来实现师资队伍的团队化。如东北财经大学部级精品课《管理学原理》,共计25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十分理想,形成了承前启后的师资梯队,学缘结构合理。本教师团队5名教师有留学经历,比例为43%;课程组有非本校毕业教师2人,比例为17%;到国内名校进修1年以上5人,比例为42%;经济学博士4名,比例为22%;管理学博士5人,比例为28%;理学博士1人,比例为6%;其余8名教师分别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将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合作进行知识创新;教授为6名,其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为8名;讲师3名;助教为1名。队伍职称结构合理。

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教学团队以省部级研究基地“湖南省包装经济研究基地”、湖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学科、省优秀实习基地“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实习基地”、“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为依托,主要承担工商管理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的专业课程教学。该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具有四大特色:学缘结构多样化、职称和学历结构呈梯度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搭配、学术功底扎实。

7.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时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跟上时代潮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而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和全球化冲击导致的环境动荡更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因此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胜任高层经理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创业者素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中山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现代化管理与职业经理人才。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电子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技术;能胜任在各类企业,尤其是在涉外及跨国经营企业以及有关单位的管理工作。它所开设的十门核心课程中,有三门双语教学课程,即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有一门课程直接与计算机有关,即管理信息系统;有三门课程与跨国经营有关,即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开设了组织行为学,西方管理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三门双语课程,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开设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开设了跨国公司组织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国际营销管理、国际商法等课程。

结论与展望

2007年,一些知名高校的校长建议应该取消管理类专业,引发了设有管理类专业高校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更是面临巨大挑战。但今年教育部批准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这说明工商管理专业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各高校必须要围绕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构建一个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体系,只有这样工商管理专业才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并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德永.社会化定位与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04-12.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4]饶莉.探索新时期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途径[J].科学咨询,2007,(5).

工商大学范文篇10

一、认真做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立昌等市导批示精神

1、院党委非常重视老干部工作,经常研究老干部待遇的落实情况。院党委书记同志到商业大学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慰问品看望老干部。

2、认真做好离休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做到组织健全,学习制度化。坚持每月向离休老同志通报院内外情况,今年学院召开第三次党代会特分配老干部十名正式代表,使老同志能参与学院大事的决策。

3、每年为每位离休干部订阅《今晚报》、《健康文摘》各一份,今年又增订一份《老干部》杂志,《商业大学报》做到人手一份。原院级领导又分别由学院订阅三、四份大报。

4、积极组织离休老同志参观工农业生产建设,近年来分别参观了“津河”、“开发区”等。年七.一前夕组织老同志参观了卢沟桥抗日战争记念馆,老同志深受教育。今年重阳节将组织老同志参观新貌活动,使老同志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5、坚持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制度,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如:有的院领导同志联系的离休老同志家里困难较多,院领导多方联系、协调、想尽办法予以解决,老同志非常满意。

6、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关心下一代方面做贡献。今年我们在老同志中开展为商业大学早日建成工商大学建言献策活动,老同志提出多条建议供领导参考。以商业大学离退休人员为主体建成多所民办工助学校,有的在市有很大影响。

二、生活上关心老同志,认真落实好各项生活待遇

1、多年来离休费足额发放从不拖欠,医药费做到实报实销,为使老同志看病、取药方便,在老同志集中居住区设立了医疗站,老同志非常满意。

2、商业大学今年召开第三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增加教职工和离退休员收入作为促进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安排好,组织好,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个人的心间。年为每位局级离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250元,其它离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70元,年还要进一步提高。

3、重要节日期间对离退休老同志一户不漏地普遍走访,困难户、重病住院定期走访,把慰问金、慰问品送到老同志手中。年春节离休干部每人发慰问金500元,老干部处又发慰问金300元,离退休原院领导由现职领导送慰问金1000元。年教师节离休干部每人发慰问金300元。

4、每年重阳节学院都要为全体离退休老同志隆重庆祝并举行会餐和祝寿活动,院领导亲自出席祝贺。老干部处为一定年龄的老同志送去生日蛋糕。

5、离退休原院级领导电话补贴仍按在领导同等对待。集中供热补贴问题一直按文件执行从不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