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1:34:35

公平问题

公平问题范文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平;社会建设

纵观国内基于构建和谐社会而对公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层次上,这二个层次的问题在不同时期成为当时的研究重点。

一、“经济学领域”的收入分配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学术界对公平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打破平均主义,使人民迅速摆脱贫穷的落后面貌。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公平概念的分析;对公平效率关系的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国内学术界最初对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有几种不同的认识:程恩富等人认为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厉以宁等人认为公平主要是指机会平等;张五常等人则认为公平只能是结果平等;万俊人等大多数学者则主张公平是机会与结果均平等。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学者基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有了这样的共识,即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公平原则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是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反映了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要求。第二,它的基本内容是承认每个人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三,这种公平是法律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事实和结果上的公平。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公平的含义和内容也不完全相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公平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和收入分配的高度均等化方面。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对公平的认识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1)作为市场经济基本规范的竞争的公平。它的实质是人们在法律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是交易的平等和竞争的平等。这种含义的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保证。(2)与社会主义人权原则相适应的权利的公平。社会主义的人权强调要尊重和保障人权。(3)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适应的劳动的公平。这种含义的公平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具有平等权利,另一方面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每个人天然的特权,要求等量劳动相交换。(4)收入分配结果的平等,即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这种含义的公平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讨论公平与效率关系时普遍使用的概念。此外,有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公平,指经济主体在再生产过程中权利与义务、作用与地位、付出与报偿之间的平等关系。它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它要求在再生产过程的起始环节,企业和劳动者应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机会支配社会资源,有同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即机会均等;在再生产过程中,竞争的规则对所有参与者都应是平等有效的,即规则公正;在再生产的最后环节,收入应与其效益产出相适应,即以效取酬。经济公平首先强调机会均等和规则公正,在此前提下,由于各经济主体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以及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马太效应”的收入差别,不能在这个层次上熨平。否则,价值规律就会遭到扭曲。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公平,是在再生产环节之外的再分配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政策使收入趋向合理化的一种平等关系。它要求在经济公平的基础上,让所有公民都能获得维持一定生活水平的物质条件,消除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社会公平强调的是将人们的收入差距保持在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对应的目标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长期延续和社会秩序的相对和谐。但这要靠国家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至行政手段进行调节来实现。

公平问题范文篇2

一、以入学为目标调整资助资源分配实现教育起点公平

国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一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教师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显著。[1]同时,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招生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向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倾斜。但是在高校特别是“寒门学子”普遍青睐的师范类高校中,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课外书籍、生活用品等仍然能看出教育资源投入的悬殊。在某师范类高校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时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专业教材外,几乎没有什么拓展学术视野的课外相关专业书籍;更甚者有同时考上大学的多子女家庭,将上大学的机会谦让给成绩最优秀的子女,而让其他子女放弃高等教育的入学资格。要改变农村教育面貌,改变贫穷学子命运,打破阶层天花板,光靠着几个专项指标本是无济于事,需要营造更为公平的教育环境,解决教育层次结构布局不合理、基础教育资源水平较差、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全国均等化,[2]为“寒门学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和支持,使其享受到均等的入学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二、以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为目标调整资助资源分配实现教育过程公平

2007年,国家在全国各普通高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同时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随着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健全,2015年12月9日,教育部的《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生资助专题报告显示,2010~2014年全国学生资助资金共计5564亿元,其中2014年为1421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从受助学生看,2010~2014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4.1亿人次,其中2014年为8544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30%以上。学生资助经费投入和受助学生人数均大幅增长,基本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现有的资助政策体系下,以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为目标调整资助资源分配实现教育过程公平还需要在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着力解决学生资助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在高等教育阶段,实现过程公平应在现有资助结构上调整各项目比例:在奖助学金中,提高能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学校单项奖学金比例,适度降低以提供无偿现金资助的国家助学金比例,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及人才培养;加大勤工助学及研究生“三助岗”的经费投入与合理配置,为学生提供助研、助教、助管及校内外勤工助学机会,增强学生的劳动服务意识;大力发展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政策,用活推迟付费性资助政策,与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退役士兵教育资助、艰苦专业及师范生免费教育等政策进行补位,放宽贷款条件,延长还款时间,通过越来越多的学生申请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来实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增强学生责任感,体现公平原则。[3]

三、以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目标调整资助资源分配实现

教育结果公平“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以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目标调整资助资源分配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首要靶心应该是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坚持资源配置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既要改善学校硬件条件,更要加强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软件建设,通过符合实际、经费到位的政策措施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优质教育,使教育成为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计。高校应大力推进精准资助政策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导意见》,制定含有追踪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导意见,对贫困学生认定的基本原则、认定标准、程序、要求等,提出基层工作人员的指导性意见。各教育管理部门应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的大环境背景之下,尽快推动学生资助数据库与学籍、就业指导等教育数据库,以及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库有效对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为落实精准资助政策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春平,郭丽君.我国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分析———基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J].学理论,2017,10:194~195,198

[2]刘兆莹,孟乃杰.京津冀一体化下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4:60

公平问题范文篇3

学习《文选》科学认识公平问题

《文选》第一卷,收入了《认真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同志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把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判断社会公平的根本标准。社会公平是一个理论难点和实践热点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公平的内涵也会不同。”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表明,社会公平总是受到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我们不能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开具体的历史条件,抽象地谈论社会公平问题。怎样才能科学地认识社会公平呢?同志指出:“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必须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把对社会公平的认识同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说,只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公平观,才是科学公平观。我国历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生产力较快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把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判断我国社会公平的根本标准。

第二,在分配问题上要承认合理的收入差距。同志在分析分配不公的表现时,阐述了分配公平问题。指出,分配不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平均主义,另一种是收入悬殊。而且“平均主义的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的分配不公相互影响、互为依存,这两者都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所说的分配公平,就是要承认合理的收入差距。收入有大小,富裕分先后。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实行这一政策,能力和贡献不同的人的收入会拉开差距,在致富路上会有先有后,这是公平的。”这种收入差距之所以公平,就在于它是合理的差距,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是正当的。至于不合理的过大的收入差距,一般说来,是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而造成的。一方面,“不同职业、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缺乏平等的竞争规则和竞争环境,劳动者在竞争中缺乏同等的机遇。……由此而形成的收入差距显然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少数人靠非法手段,如偷税漏税、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弄权渎职、贪污受贿、走私贩私等,捞取不义之财。”可见,要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必须首先做到机会公平,健全公平竞争的体制,实施公平竞争的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遏制和消除由于不平等竞争导致的收入悬殊的现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三,提高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同志指出:“应当看到,生产决定分配,只有通过改革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才能使分配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才能为根本解决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创造物质基础”。他还认为,“解决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不能就分配抓分配,而要综合治理,从深化配套改革上找出路。”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而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深化改革。今天,我们要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公平问题范文篇4

目前,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控制了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疾病,明显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但随着农村卫生资源投入不足,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组织定位不清,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医疗卫生配置差异日趋显著,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公平性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医疗服务公平性是指特定国家或区域内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可得性的满足程度。可及性是就医疗资源的布局而言,分级分工、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可及性的核心,即每个居民都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最基层、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可得性是就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而言,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是可得性的核心,即每个居民在现有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享受到应有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或其他方式的制度保障,能够支付得起基本医疗服务费用[2]。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欠缺问题的研究,通过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改革,逐步实现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欠缺主要包括可及性和可得性2个方面,它在中国农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供需比例失衡问题

当前,国际上一般通过卫生总费用(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卫生资源消耗的货币)的总量、构成及其效果等指标来评价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3]。本文在以上指标基础上加入卫生费用投入与卫生医疗服务客观需求的城乡比例差距指标,进一步说明公平性在农村的欠缺问题。这里用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代表医疗服务客观需求。由表1可知,我国城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在2004年到2008年间占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平均比例基本在41%,农村在59%左右,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客观需求量为农村大于城市。由表2可知,我国城市卫生总费用从2004年到2008年间占卫生总费用平均比例基本在72%,农村在27%左右,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城乡卫生总费用投入(供给)量为农村小于城市。两组数据共同表明农村卫生费用供给相比农村卫生医疗服务客观需求出现供需比例失衡问题,这种医疗卫生服务分级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公平可及性的严重欠缺(农村诊疗包括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县及县级市医院、县及县级市妇幼保健院的所和站、县及县级市专科疾病防治院的所和站)。

(二)农村三级非营利卫生网络覆盖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然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仍然不健全,非营利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实现全覆盖。当前,医疗改革的市场化之争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9年2658家综合医院、387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277家乡镇卫生院为个人所有。该资料也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做出了专门的统计。根据统计所得,部分地区营利性医疗机构数量比重在一半以上。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与城市有明显的区别。在城市,居民可以选择不同的医院获取医疗卫生服务;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是农民获取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途径,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作为农民获取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途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果偏离了非营利性,对农民的影响是难以衡量的。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营利性质,一方面会增加农民的卫生费用支出;另一方面,部分营利性卫生服务机构利用其相对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不考虑提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可能会对农民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再次,医疗服务保障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公平的可得性。

(三)农村卫生从业人员构成问题

根据表3分析可知,作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主体的乡镇卫生院,学历及职称构成较低。2005年,仅有2.2%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具有本科学历,仅有0.8%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在学历构成方面,中专学历为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主要学历(58.7%)。在职称构成方面,中级及中级以上的从业人员仅占13.8%。这种卫生从业人员结构难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村卫生室的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更加令人担忧。根据表4可知,2009年的125.1万村卫生室卫生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仅有12.4万人,注册护士仅为1.4万人。不具备独立行医资格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占88.97%。

(四)农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的管理体制问题

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础的村卫生室(部分地区称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样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是按照一体化的要求,由私人诊所合并或整合而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定位是非营利性卫生服务机构,其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资金来源上没有直接的财政拨款,其从业人员也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卫生监督机关难以对其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从业人员的监管、考核和聘任等方面。由于卫生监督机关往往不具有直接的人事管理权限,只能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难以通过人员的聘任、交流等方式提高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实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对策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欠缺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制约,即我国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供求比例失衡;另一方面是内部环境制约,即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体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为此,我们认为,应从改善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实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其中,外部机制改革应是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内部机制改革包括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人事管理等方面。

(一)实现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公平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指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对医疗卫生服务而言,公平性不是要求每一个人拥有同样水平和程度的医疗卫生保障或者拥有同样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而是要求为每个人提供最低限度的医疗卫生与医疗服务机会[5]。也就是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与卫生服务的客观需求应该相匹配。其中,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主要在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上。按照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医疗卫生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公民拥有公平享受该服务的权利。然而,由于历史上城乡卫生费用投入比例与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比例失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不应求现象较为严重,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再加上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在公共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6],在分配比例上增加对农村卫生费用的投入。我们认为,真正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应该是公民在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不论城乡都能享受到同质量的服务。

(二)确立以非营利机构为主体、营利机构为

补充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

在农村地区,应当坚持以非营利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以营利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补充[7]。非营利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不是非营利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总量上占优势,而是在全国都应当建立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这种公共物品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这种卫生服务体系,应当做到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它参照的对象是农村三级基础教育体系。以营利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补充,是鼓励医德高尚、医术水平高超的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这种医疗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技术、效率、特色服务以及针对细分市场等方式与非营利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展开竞争,让农民获得自由选择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补充不应当取代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是,以营利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补充,可以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之外形成竞争机制,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实现。

(三)改革村级卫生机构人事制度

当前,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础的村卫生室的从业人员,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他们不同于乡镇卫生院卫生从业人员或者乡镇及农村中小学教职员工,他们没有事业单位的编制,工资待遇上也没有财政拨款(部分地区享受一定数量的财政补助)。这种人事制度,不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营业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农民负担。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础的村卫生室,应当参照农村中小学的编制管理制度,为该类卫生从业人员的补设编制,在工资上逐步实现财政拨款,完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同时,纳入编制管理,有利于实现卫生监管部门对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进”“管”“出”等方面的人事管理,从而提高村卫生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

公平问题范文篇5

一、经济法视觉下社会公平问题表现

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经济领域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另外在社会文教方面也具有突出的表现,特别是当前普遍关注的住房、医疗和教育问题。而在经济法视觉下,主要解决的社会不公平问题,是在市场竞争中的类似竞争规则不公平的问题。

二、经济法视觉下公平价值分析

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一方面是为了克服市场自发形成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社会公平问题的解决。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和市场是引起社会不公平的主要原因,而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经济法是有效的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手段。第一,经济法克服市场机制中不公平的缺陷现代市场机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唯利性的促进作用下,很容易导致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和不公平性,特别是对那些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风险较大、利润较低的公共领域,难以有效的得到必要的投资,从而造成公共供给的不足。再加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容易形成投资过热和泡沫经济等。而经济法的出现就是对这些市场缺陷和不公平性的一个重要解决措施,经济法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保障性,通过宏观调控有效地调节市场失灵的不公平性,首先能够排除市场障碍,防止市场垄断,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通过经济法给予市场经济活动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和促进其按照按照社会公平的方向发展,抑制房价、稳定物价,通过各种所得税进行市场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实现。最后,通过国家的直接投资经营参与,提高市场的规范化,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公平竞争,通过国家投资保障资产增值和分配,维护全民利益,保障社会公平。第二,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方面要提高市场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也要维护市场公平,从而保障社会公平。但是对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争议,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必须要更好的提高市场效率,只有效率提升了,自由竞争才有发展的可能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法要在公平规则的基础上保障经济效益的提升,特别是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是经济法价值的核心。从经济体制上来看,公平和效益的先后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定论,改革初期我国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效益的提升,经济法的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必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公平,防治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如何利用经济法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公平问题范文篇6

教育公平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讨论的热点,研究者们从其涵盖的范围、实现的途径、评价的标准等多角度展开了研究,但仍存在很多认识偏差和歧义纷争。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的差异的讨论,教育公平重视对教育领域内所实施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的公正性评估,“平等并不一定公平”,如果忽视文化、社会阶层、性别等差异,仅对关于平等的技术性讨论将会丧失对教育公平实质性问题的思考。目前我国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多为宏观描述、政策研究等理论思辨,缺乏教育公平的微观实证研究。教育人类学民族志书写作为文化存在的教育,注重个体及弱势群体的微观定性研究,是教育公平研究新的方法和视角。

二、教育人类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一)新世纪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地位获得进一步提升

教育人类学在西方国家主要大学的教育学院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几乎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并且凭借其独特视角和方法使教育人类学者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促使教育人类学发展为教育学的骨干或核心学科。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尚在初创期,虽也积累了不少研究,获得了教育领域的重视和认可,但仍缺乏具国际影响力和对我国复杂的社会、文化以及教育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成果,且在理念、方法和应用等方面仍存在意义和价值不清晰的问题。

(二)教育人类学对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更为关注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多元文化突出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他们对公平问题的关注,特别是人类学家、社会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以其学术的道德责任感致力于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教育人类学领域的国际核心刊物《人类学与教育》杂志历年来都表现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发表涉及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论文占了近半数。教育人类学者从对白人和拉美裔学生的课程、学校生活环境不平等的对比到研究移民及低收入女性群体参与学校变革及公共教育行为,从批判民族志探讨多元文化教育到关注苏丹女性难民在美学习英语的语言政治学探讨社会公平,都体现了西方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许多教育人类学研究发现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并未获得平等交流机会,往往被忽视,对学校内部的公平性考虑有限,教育平等关注不同群体间的量化差异,忽略了教育公平的定性问题,关注校内的教育平等忽略了学生就业时因社会阶层等问题造成的不公平。因此,教育公平研究不仅要关注群体,还要关注个体差异,将研究视角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探讨学校教育如何根据个人能力及努力来获得最终公平的教育权利。

(三)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中的教育人类学及教育民族志应用

通览我国教育人类学及教育民族志研究,多关注异质文化背景、边缘、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西方人类学亦是如此,多从儿童教育和基础教育范围去研究种族、女性、移民等弱势文化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而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仅散见于对教育问题的整体思考中,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为视角的教育民族志寥寥无几。教育人类学界越来越重视实践导向研究,“教育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已经从关注异文化的少数族群扩展到关注学校中、教与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力量以及基于文化的价值冲突和权力博弈”。高校学生同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相比,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和个体差异性问题更突出,教育过程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更直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应该成为教育人类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三、教育人类学视野中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价值

(一)为教育人类学界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提供本土经验

我国教育人类学还处在初创期,学科体系和内容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多关注基础教育及弱势族群教育问题,对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较少涉及,也多为理论方面的思考。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教育涉及的社会阶层、多元文化、个体差异等问题更为明显,整个大学教育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更直接,本研究尝试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主题聚焦于对个案的教育人类学调查与分析上,以期为教育人类学研究在此主题上提供可参照的文本和研究经验。

(二)书写高等教育民族志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目前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大都通过对在校生问卷调查或访谈进行分析论证,多采用心理学量化研究。这种研究范式重定量研究轻定性研究,已为教育人类学者所反思。因此,采用教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佐证,描述和解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不失为一次有益尝试。

(三)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一定程度的解决

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公平是公民实现自身抱负和公平发展的先决条件,教育公平与否及公平程度如何已成为衡量社会公平的主要指标,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与社会过渡的重要桥梁,对个体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抽样选取部分高校进行田野调查,思考社会文化、家庭、个体差异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者偏好的影响,这些问题若能理清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对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将产生积极作用。

四、书写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教育民族志

公平问题范文篇7

人们一般认为,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拓展,是社会公平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原则。目前对教育公平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育公平就是教育机会均等,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前者是指尚未实现教育普及时要达到的目标,后者则指已经实现了教育普及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从现实情况看,教育公平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即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

(2)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3个层面。起点公平指受教育者的入学机会均等;过程公平指在任何同一层次的教育中,向任何受教育者所提供的教育条件在形式上(学校类型)、数量(学习年限)、内容(学校课程)、质量(教学与师资质量)等方面是相同的;结果公平是指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平等。为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对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采取补偿性的教育措施,以补偿其因不利地位所造成的损害。在实现教育公平的3个层面过程中,教育财政的供给与分配在现代教育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是教育实质平等的基础。

2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

2.1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

高等教育机会是高中教育的扩展和延续。现实存在的各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教育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累积和延续。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不是建立在义务教育的相应发展之上,而是单向突进的。1998-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却仅仅增长了7.6%。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最为狭窄的瓶颈。有了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平直接影响其结果的不公平。

2.2免费制度下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高等教育免费或收费对教育公平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公立学校应当免费的观点,其主要依据是认为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穷人会因为收费而有可能被排斥在教育之外,这是不公平的。但也有研究认为,免费的高等教育等于用公共资金补贴高收入人群。免费的高等教育是让穷人支付富人上大学的费用。不取消高校免费入学制度,实际上就是坚持把穷人的收入作有利于富人的二次再分配,免费高等教育既不能保证有效又不能保证平等。因此,应该对更具有私人产品特征的教育类型收取较高的学费,而对具有较多公共产品特征的教育类型收取较低学费。

2.3收费制度下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条件下,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在选择高校与专业时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这不仅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选择的均等性产生了影响,也使得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公费资助的分配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提高高等教育学费造成越来越多贫困生的事实,已成为社会质疑高等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4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根源

无论是免费的高等教育,还是收费的高等教育,都存在教育不公平问题。究其原因,是高等教育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一基本矛盾造成的。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直接导致居民对高等教育服务的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的巨大差距。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公平,教育的不公平就无法消除。有学者指出,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即使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也不能消灭机会不均等的经济根源,因为免费学校决不意味着学生的教育成本对任何经济水平的家庭都同样重要。

3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

3.1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在于结果的不公平,而且在于高等教育的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只有高等教育实现了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

首先,改变高中教育状况。目前高中主要设在城市,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较少,而且城市生均经费比农村高出很多。有些地方已在尝试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打破城乡二元的传统教育格局,如统一城市、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并给予农村教师额外的补贴;有的地方通过实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这些经验值得重视和推广。

其次,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针对高考配额制度产生倾斜的分数线,要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置,克服各地区之间录取分数的差异,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保证招生过程和环节的公正性。

3.2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到公平教育

鉴于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对其实现教育公平的方式或途径也应有所不同。高等教育中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地表现为贫困生的教育公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通过经济的平衡发展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短期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依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给予适度财政资助;另一个是疏通贫困生贷款渠道,用提前支取高等教育预期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现在的高等教育成本。

3.3加强政府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

继续稳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严格规范高等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等各种形式的乱收费现象。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学院、独立学院、异地办学和专升本等办学行为的规范和管理。落实责任,禁止挪用、截留、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制度的建设。

3.4降低高等教育的成本

从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出发,收费的高等教育比免费的高等教育更能体现教育公平,并且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应与社会大多数家庭的支付能力相匹配。在中国高等教育总收益中,75%为受教育者的私人收益。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主要提供了私人效用,其私人产品属性较强。一直以来,相关主管部门对各高校的收费标准实行严格的上限控制。目前学费的最高标准是生均全部教育成本的25%,这种比例关系是相当不合理的。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即使不能严格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分摊教育成本,但目前的收费标准仍然显得过低。目前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已经超出社会大多数家庭的支付能力,因此,现阶段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就必须从降低高等教育的成本入手,积极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提高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其具体途径有开展严格的成本核算、建设节约型校园等

3.5教育券制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可选途径

教育券又称为教育凭证,是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是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凭证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或家长而不直接划拨给学校,学生或家长可用此支付所选学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费用的一种支付形式。实施教育券制度,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使得教育经费与学习者个体(学生)直接相关联,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推动各个层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应当明确,教育券是用来资助教育事业的,然而它的作用远远不只是对教育事业的资助,因为对受教育者而言,教育券为其完成基本的学业提供了保证,教育券使受教育者可以自由选择他认为满意的学校成为可能;对学校而言,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可以凭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教育券,增加创新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教育事业而言,教育券流通中产生的竞争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原则,有利于探究教育活动自身的规律和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券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发展脉络:一种就是弗里德曼主张的市场机制路线(无排富性路线),通过教育券的发放进行校际之间的教育质量竞争,开拓教育竞争市场,进而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的发展;另一种就是政策机制路线(排富性路线),通过教育决策部门制定公共政策进行有效控制,帮助低收入家庭、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上述二者并不矛盾,因为二者存在的前提条件不同,前者强调学习者选择的自由,强调以市场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这是以充足的教育财力为保证的,是以社会经济发展较高层次为前提的,它是教育资源配置的较高层次;而后者关注低收入家庭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是以保证社会公平为前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教育券是将教育的社会公平和教育的效率公平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新创举。在中国这个具有特殊国情的背景下,应该实施以排富性为主的教育券计划;应在确保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条件下实现教育竞争,提高教育效率。教育券首先要关注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

参考文献

[1]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M].长春:吉林大学,2005.

[2]苏晓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分析[J].软科学,2006,20(1):108-112.

[3]韩飞舟.高等教育学费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6,23(1):46-48.

[4]查里友,丁守海.对我国高等教育外部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1):41-45.

[5]梁德智.科学发展观与建构和谐教育[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78-82.

[6]丁长峰.教育券与教育公平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31-34.

公平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民工潮

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造就了中国日益庞大的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流动人口总数仅为200万人左右,迄今为止已超过1.2亿,短短20余年间,流动人口总数增幅达60倍左右。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人,他们的适龄子女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应运而生。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具体体现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一种教育理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表现。什么是教育公平?瑞典著名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TorstenHusen)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1]。我们可以将教育公平界定为:每个人可以平等的、有选择的分享其所处的公共教育资源以及人们此时所持有的平等的价值观念和准则。

1.从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来看,户籍制度限制了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

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直接反映,它是人们在接受教育时所最先接触到的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2]。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是以户籍制为基础,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模式。适龄儿童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由户口所在地负责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也由地方政府承担。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后,没有流入地的常住户口,往往无法享受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义务教育经费,就无法像流入地儿童那样进入公立学校就读。后来由于国家的政策调整及相关法规的陆续出台,公立学校原则上不排斥农民工子女入学,但必须交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由此看来,在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下,农民工子女与流入地的儿童不可能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2.从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来看,主要体现在公立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上的差异

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人们无法做到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绝对平等。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教育公平的主要可操作层面的教育过程的平等,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的差异上。面对“没有城市户口”、“收费高”两大拦路虎,多数农民工子女只能进入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民工子弟学校,但这类学校的弊端很多。如缺乏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消防设施不具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卫生隐患、办学者和教师素质较差、学校开设科目不完整、部分学校除了语文和数学以外,其他科目课程的教学均不能确保,学生使用的依然是以前的五年制教材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此类学校都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提并论,从而使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质量没有保证,素质也得不到全面提高。

3.从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来看,缺乏良好的正规教育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无论是教育起点公平也好,还是教育过程公平也好,教育公平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教育结果的公平上。在现代社会中,正规教育程度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在现实条件下,一方面少数社会精英占据着国家和城市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得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继续他们的社会精英身份和继续他们的优越生活;另一方面,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们,为了使自己的后代能够尽快摆脱现实的卑微地位,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上升,从而想方设法获取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但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部分人的“希望”只能成为“奢望”,从而陷入又一轮的贫困代际传递中,家庭收入低=没钱提供教育=子女教育水平低=子女就业机会少=子女收入低=新一代低收入者产生[3]。由此看来,缺乏教育既是贫困的原因,又成为贫困的结果。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

1.户籍管理体制不合理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本身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对人口给予了人为划分,即把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这种制度人为的造成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同时还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就义务教育领域而言,正是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的存在,才造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户口成为他们在城市中公平地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这种情况表明,户籍管理体制的城乡分割已严重落后于社会需要,不能适应在改革中急剧变化的城乡关系,以及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社会现实。

2.义务教育体制的缺陷

我国现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规定了适龄儿童应在户口所在地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所需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负责筹措。目前我国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费基本上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则由乡镇政府以教育统筹的方式向农民征收,相当于农民自己掏钱解决法律要求的义务教育。但现实中,农民工离开农村后,他们流入地的城市财政中在义务教育经费里没有包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这项经费,从而使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在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一方面,他们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如果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即要增加财政的支出,还会拉低已经被人为高估的教育水准,这必然会影响到政府部门的政绩和形象。再者地方政府如果按照本市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拨款标准,那么用在农民工子女身上的教育投入无疑会变成当地政府财政的巨大开支,仅靠当地政府筹措,压力很大。

3.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这类学校的师资人员,既无教学经历,更无教师资格证书,有的自身不过初中水平,根本不具备任何任职条件。民工中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校长。”意思是杀猪卖肉的,办起了学校也可摇身变为校长。“半路出家”办教育,既无资质,又少有人“充电”进行深造,多数人只是将办学作为自己赚钱的一条“捷径”。同时,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也是很成问题的,特别是初中,专业对口的教师很少,绝大部分教师从教的并不是他本身所学的专业,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更是从未接触过,之所以从事教育这一行业,只是为了有份稳定的工作。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研究

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原则之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致成为“两会”的重点问题之一。诚然,就现实条件而言,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实现受到诸多限制,但是我们必须通过以下途径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1.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户籍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尽管近年来户籍管理体制有所松动,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导向仍然是:放开小城镇户籍,对大中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进行严格控制。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之策就在于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彻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全新户籍制度,根本改变“同居一城,群体隔离”的局面。

2.改革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实行“教育券”制度

发放教育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实现私有化与市场化过程中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资助方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最早提出了“教育券”(schoolvoucher)理论。弗里德曼所提出的“教育券”制度是指: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或家长,而不是发给学校;学生自由选择学校并用教育券支付学费和相关费用;学校则向政府兑取与券值相等的现金流入。这样学生可凭教育券到任何一所政府认可的学校就读。同时,学校之间也会因为学生掌握充分的主动权而增加竞争,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4]。采取这项制度关键是保证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落实。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也有助于打破地区和户籍的限制,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了条件。这无疑是保证教育公平的一项十分有借鉴意义的措施。

3.公立学校要承担起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重要任务

在公立学校就学是承认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合法地位的重要标志,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体现了社会公平,是其公民权利的积极体现。公立学校要充分挖掘潜力,扩大招生容量,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学校要加强收费管理、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收费项目,对特困学生应酌情减免费用,通过设立助学金、免费提供教科书、捐赠学习用品等办法,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就学。

4.加强培养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水平

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水平,首先要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待遇,例如户口、住房、高薪等现实问题,以便吸收到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其次可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请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来参加公立学校举办的公开课及教研活动,或者送教到校,实行校长委任制和骨干教师支教制的措施。委任公立学校的校长及多名骨干教师去民工子弟学校进行管理、教学(其工资待遇仍由原校负责)。最后政府还可与师范院校联手。各大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每年都有近半年的实习时间,政府可以倡议大学生进行义务支教活动,让部分大学生到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实习(时间上错开),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大学生联系实习单位难的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类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赵欢君,陶李刚.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探索,2005,(12).

公平问题范文篇9

人们一般认为,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拓展,是社会公平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原则。目前对教育公平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育公平就是教育机会均等,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前者是指尚未实现教育普及时要达到的目标,后者则指已经实现了教育普及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从现实情况看,教育公平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即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

(2)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3个层面。起点公平指受教育者的入学机会均等;过程公平指在任何同一层次的教育中,向任何受教育者所提供的教育条件在形式上(学校类型)、数量(学习年限)、内容(学校课程)、质量(教学与师资质量)等方面是相同的;结果公平是指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平等。为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对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采取补偿性的教育措施,以补偿其因不利地位所造成的损害。在实现教育公平的3个层面过程中,教育财政的供给与分配在现代教育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是教育实质平等的基础。

2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

2.1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

高等教育机会是高中教育的扩展和延续。现实存在的各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教育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累积和延续。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不是建立在义务教育的相应发展之上,而是单向突进的。1998-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却仅仅增长了7.6%。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最为狭窄的瓶颈。有了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平直接影响其结果的不公平。

2.2免费制度下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高等教育免费或收费对教育公平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公立学校应当免费的观点,其主要依据是认为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穷人会因为收费而有可能被排斥在教育之外,这是不公平的。但也有研究认为,免费的高等教育等于用公共资金补贴高收入人群。免费的高等教育是让穷人支付富人上大学的费用。不取消高校免费入学制度,实际上就是坚持把穷人的收入作有利于富人的二次再分配,免费高等教育既不能保证有效又不能保证平等。因此,应该对更具有私人产品特征的教育类型收取较高的学费,而对具有较多公共产品特征的教育类型收取较低学费。

2.3收费制度下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条件下,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在选择高校与专业时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这不仅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选择的均等性产生了影响,也使得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公费资助的分配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提高高等教育学费造成越来越多贫困生的事实,已成为社会质疑高等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4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根源

无论是免费的高等教育,还是收费的高等教育,都存在教育不公平问题。究其原因,是高等教育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一基本矛盾造成的。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直接导致居民对高等教育服务的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的巨大差距。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公平,教育的不公平就无法消除。有学者指出,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即使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也不能消灭机会不均等的经济根源,因为免费学校决不意味着学生的教育成本对任何经济水平的家庭都同样重要。

3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

3.1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在于结果的不公平,而且在于高等教育的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只有高等教育实现了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

首先,改变高中教育状况。目前高中主要设在城市,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较少,而且城市生均经费比农村高出很多。有些地方已在尝试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打破城乡二元的传统教育格局,如统一城市、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并给予农村教师额外的补贴;有的地方通过实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这些经验值得重视和推广。

其次,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针对高考配额制度产生倾斜的分数线,要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置,克服各地区之间录取分数的差异,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保证招生过程和环节的公正性。

3.2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到公平教育

鉴于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对其实现教育公平的方式或途径也应有所不同。高等教育中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地表现为贫困生的教育公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通过经济的平衡发展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短期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依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给予适度财政资助;另一个是疏通贫困生贷款渠道,用提前支取高等教育预期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现在的高等教育成本。

3.3加强政府对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

继续稳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严格规范高等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等各种形式的乱收费现象。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学院、独立学院、异地办学和专升本等办学行为的规范和管理。落实责任,禁止挪用、截留、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制度的建设。

3.4降低高等教育的成本

从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出发,收费的高等教育比免费的高等教育更能体现教育公平,并且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应与社会大多数家庭的支付能力相匹配。在中国高等教育总收益中,75%为受教育者的私人收益。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主要提供了私人效用,其私人产品属性较强。一直以来,相关主管部门对各高校的收费标准实行严格的上限控制。目前学费的最高标准是生均全部教育成本的25%,这种比例关系是相当不合理的。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即使不能严格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分摊教育成本,但目前的收费标准仍然显得过低。目前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已经超出社会大多数家庭的支付能力,因此,现阶段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就必须从降低高等教育的成本入手,积极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提高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其具体途径有开展严格的成本核算、建设节约型校园等

3.5教育券制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可选途径

教育券又称为教育凭证,是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是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凭证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或家长而不直接划拨给学校,学生或家长可用此支付所选学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费用的一种支付形式。实施教育券制度,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使得教育经费与学习者个体(学生)直接相关联,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推动各个层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应当明确,教育券是用来资助教育事业的,然而它的作用远远不只是对教育事业的资助,因为对受教育者而言,教育券为其完成基本的学业提供了保证,教育券使受教育者可以自由选择他认为满意的学校成为可能;对学校而言,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可以凭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教育券,增加创新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教育事业而言,教育券流通中产生的竞争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原则,有利于探究教育活动自身的规律和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券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发展脉络:一种就是弗里德曼主张的市场机制路线(无排富性路线),通过教育券的发放进行校际之间的教育质量竞争,开拓教育竞争市场,进而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的发展;另一种就是政策机制路线(排富性路线),通过教育决策部门制定公共政策进行有效控制,帮助低收入家庭、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上述二者并不矛盾,因为二者存在的前提条件不同,前者强调学习者选择的自由,强调以市场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这是以充足的教育财力为保证的,是以社会经济发展较高层次为前提的,它是教育资源配置的较高层次;而后者关注低收入家庭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是以保证社会公平为前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教育券是将教育的社会公平和教育的效率公平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新创举。在中国这个具有特殊国情的背景下,应该实施以排富性为主的教育券计划;应在确保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条件下实现教育竞争,提高教育效率。教育券首先要关注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

参考文献

[1]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M].长春:吉林大学,2005.

[2]苏晓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分析[J].软科学,2006,20(1):108-112.

[3]韩飞舟.高等教育学费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6,23(1):46-48.

[4]查里友,丁守海.对我国高等教育外部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1):41-45.

公平问题范文篇10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公平

【正文】

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班级……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正如埃里克森的个性理论所述,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必须思考他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策略。因此,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都是对众多环境信息有意或无意的处理方式。埃里克森认为,如果这一阶段能做好,人们就会获得自我同一性,这对发展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从这一时期起,也是个体开始完全主动地掌握自己的时期[1](P150-153.P164)。班级管理的任务就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化并不排斥个性化,统一性并不排斥个体的自由发展,一个真正社会化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只有多样化的个性和无数个人的独特性的发展,才能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文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仅是社会化过程,而且也是个性化过程,然而我中国小学过分强调班级管理的工具性、驯服性,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这就出现了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这种管理主义则是指把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2](P54)。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加强管理是必要和应该的,但是,把对班级的管理绝对化就不必要了,这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对学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管理主义片面强调学生社会化和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方面的要求,在班级活动中,过分强调“听话”和“遵守纪律”,不恰当地突出班主任的权威,甚至把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权力绝对化。(2)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简单的规范和服从,而不是一种个性和主动,它强调的更多是一种同一性,而不是差异和多样性。而缺乏个性和主动精神,没有一种恰当的求异性思维和活动的取向,是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是,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不能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或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实际上影响了班级活动的教育功能。(3)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为它所强调的是标准化、模式化、整体划一,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失去了一部分发展的机会,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遏制。实质上造成每个学生发展的不公平,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最终造就的是表现服从、内心对抗的“残缺不全”的人。

班主任应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方位地考虑班级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平等的发展。当然,班级需要管理,而决不是放任自流。但不能把具有个性化、生动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绝对化,进而导致管理主义。从公平的角度来说,班级恰恰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应重视学生在班级活动的中心地位。要确立学生是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班级活动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允许犯错误,形成一种真正民主、和谐和宽松的班级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蔡元培认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3](P578)。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

群体是由于某些社会原因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并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或共同体。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在每一个班级中,除了每一个学生都参加的班级群体以外,实际上还存在着若干比较正式的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此外,在一个班级中还有为配合开展班集体活动,完成某一方面任务而组织起来的学生小组。如学术类小组,文体娱乐类小组,服务、勤工、实践类小组,这些学生小组也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目的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经常开展活动。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是自发性、相容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共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班主任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不平等现象。正式群体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领导,非正式群体得不到班主任的重视,甚至产生歧视。

班主任应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它确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弥补正式群体之不足。每个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之余,都需要过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生活。这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而且使班集体生活充满友谊与欢乐。当然,非正式群体也有盲目性、消极性。例如有的过分热衷于小群体活动而不关心班集体,不愿担负班级工作;有的具有排他性,不团结同学;有的则迷恋于吃喝玩乐,甚至制造恶作剧、违法乱纪。不过,只要班主任真诚地关怀和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就可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果班主任不能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只看到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把它视为小圈子、小集团,横加指责,那将人为地迫使它与正式群体对立,严重影响班集体的活动及其发展。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要了解、接触不同的学生群体,要善于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使它与正式群体的奋斗目标一致起来。为了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积极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心理状况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不科学、不公正的教育评价观推波助澜,所以在班级中部分学生占据优势位置,部分学生处于不利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的现象,最终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中小学处境不利的学生,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贫困生、心理不健康者、“差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孤星”。这些学生处于劣势地位,容易被班主任所忽视。班主任不能只看到处境优势的学生,关注处境不利的学生,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应坚持“无歧视原则”。不管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贫富、男

女、正常残疾,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而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4](P25)。

班主任对处境不利的学生总体上应坚持“无歧视原则”。但对不同类型的弱势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策略。(1)、家庭经济贫困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庭经济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仅穿戴好,使用的学习用品档次高,而且花钱出手大方,常常能笼络一批同学。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往往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学生,认为他们太“寒酸”,因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经常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有些班主任也歧视贫困生,这样,对贫困生心理上会造成双重压力。所以,班主任应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引导同学正常交往,同时更多的同情、帮助弱者。(2)心理不健康者。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数逐渐增多。班主任理应成为一名心理卫生工作者,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心理失常或心理障碍,缓解学生过度的焦虑、孤僻、羞怯、嫉妒、猜疑、自卑、冲动、执拗、亢奋,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学生遭受心理挫折后,班主任又要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减轻受挫折者的痛苦,并及时提供帮助、咨询和诊断,治疗学生的心理创伤,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3)“差生”。歧视“差生”是班级管理中最普遍的现象。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座位安排上歧视“差生”。有些班主任安排学生座位不是依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而是以“考分论英雄”,“优等生”的座位都在前排,“差生”则分布在后排。这样“差生”就成为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的“边际人”。二是教育评价中歧视“差生”。一个“优等性”偶犯小错,仍然受到班主任的喜欢,而一个“差生”犯了同样的错误,班主任会“从重处理”。班主任应消除歧视,公平地对待“差生”。“教育中的许多偏见和失败,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5](P27)。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每一个“差生”,尤其对学习差,行为落后的学生,更要透过表象,寻求原因,把握特性。赞可夫曾指出:“假如你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违反纪律,作业总不认真,而且不懂礼貌。这些事情本身不可能让教师对学生有好感。但这些外表后面,可能潜藏着良好品质,有时候还是很重要的品质。对这种‘难看的’学生,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他,教师很可能发现,原来他有一副爱钻研的头脑,一颗体贴和同情别人的好心肠,以及一种异乎寻常的积极性”[6](P31)。班主任对“差生”的了解,不仅可以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采用正确恰当的教育方法,而且可以滋生对“差生”的爱心。(4)人际交往中的“孤星”。为了确定班级中学生关系的微观结构,不少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运用了社会测量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理诺(J.L.Moreno)最早使用社会测量法,苏联社会心理学彼得罗夫斯基进而对社会测量选择动机系统、参照性交往范围与参照性选择作了实验研究。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为了确定每个学生在班级群体中的地位,设计了一种社会网络图,并由此揭示了学生人际关系微观结构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他们揭示了学生人际关系微观结构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他们揭示了学生人际关系微观结构的两极。其中一级是未被其他任何人积极选择的学生,称之为“孤星”、“受轻视的人”、“被抛弃的人”。另一个极端是在班级中享受极大信任和威望的学生,被称之为“明星”、“受欢迎的人”。这些称之为“孤星”、“受轻视的人”在班级中就处于不利地位。班主任可通过科学地设置“班干部”制度来改变这些处境不利的学生。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以影响他们的自我角色期望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他们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R赫根汉.人格心理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2]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J].教育研究,2000,(6)

[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韦禾.儿童的权利—一个世纪性的新课题[J].教育研究,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