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任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7:23:42

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范文篇1

20*年*月*日,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联系*年党的建设实践,得出了五条深刻启示,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自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即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诞生起,共产党就确立了自己的理想。最远大的理想即最高纲领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始终不变的根本追求。而其最低纲领则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调整。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党的最低纲领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又一次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早在1*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就曾明确提出:“不管最近25年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将这一重要思想运用于今天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追求中,就是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有机统一起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现阶段全部实践的根本主题。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既不能在本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能在实践中找到现成的模式,这就决定了我们每走一步必然凝聚着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创造性。从本质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一道路既体现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从照搬“苏联模式”向自主探索转变,也体现着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批判与借鉴。西方工业社会形成的传统发展观的危机,最根本的是发展问题上的价值观危机,即在发展过程中“物的尺度”得到张扬,而“人的尺度”相对缺失;在以竞争为中心的动力机制作用下,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而人的关怀和终极追求或缺。为避免这种价值观危机,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准确把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性、整体性、协调性和永续性,这无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全党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坚定,目标越远大,就越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永葆先进性的不竭动力、是党团结同志和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更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已走过*年的历程,实践反复证明,我们这样一个已拥有7400多万党员的大党是经得起各种严峻考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尤其是今年以来,无论是抗击雨雪冰冻灾害,还是抗震救灾,或是当前的抗洪抢险,一面面压不倒的党旗,一个个震不垮的堡垒,无不显示着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就能将蕴藏在党员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出来,带领全国人民共同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画卷,抒写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根本任务范文篇2

[论文摘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下简称“根本任务”),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视邓小平的根本任务理论,进一步明确研究根本任务理论过程中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发展根本任务理论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下简称“根本任务”),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理论界对根本任务理论的研究,成果丰硕,有力推动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视邓小平的根本任务理论,进一步明确研究根本任务理论过程中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发展根本任务理论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论述根本任务时所站的政治高度

邓小平同志曾说:“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

高度决定视野。没有一定高度,就很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也就不能很好的制定出正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高度决定态度,也影响速度。邓小平将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中心,从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层面上对待生产力,进而提出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就是他所站的政治高度。

如果没有这样的政治高度,我们就不能以高度责任感对待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政治高度,我们很有可能还停留在‘’叫嚷的‘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那样荒谬之极的层面;如果没有这样的政治高度,便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更没有今天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如果没有这样政治高度,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我们甚至会面临迷失航向、改旗易帜的危险。因此,政治高度忽视不得。

二、邓小平论述根本任务时强调的共产主义远大目标

有人说,邓小平同志提出根本任务后,就不再重视共产主义了。这种认识不仅错误而且也是危险的。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倾其毕生精力于这项伟大事业。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到了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经济高度发展了,物资极大丰富了,才能做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他没有忘记共产主义;接着他又强调:“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这里他又一次论述到了共产主义;他还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尽管面对的具体问题不同,但邓小平同志都始终铭记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三、邓小平论述根本任务时所强调的四项基本原则

我们总有个别理论研究者,热衷于经济发展的研究,并以邓小平同志的“不争论”为借口,避而不谈四项基本原则,这不符合邓小平同志的本意,在实践中更是危险的。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四项基本原则。他曾说:“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建国之因,立国之本,强国之宝和避免中国走封建主义老路和资本主义新路的最有力的武器,已经载入我国宪法,是我们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牢固基石和坚强保障。任何忽视、否定和排斥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极端错误的。

四、邓小平论述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非唯一任务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进一步点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方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然而“共同富裕”多是经济用语,加上邓小平同志对生产力论述,往往站在政治的高度,这样就给人一种印象:仿佛他提出的是“唯一”任务。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他还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我们不难发现,小平同志从论述生产力始,总是把生产力作为“首要”和“中心”任务来强调的。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还十分重视各项工作的综合平稳发展。他曾强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没有中心的发展是困难的,但单一的进行也将会失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推动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不可忽视。

五、邓小平同志发展生产力决心的坚定性

根本任务范文篇3

邓小平同志曾说:“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

高度决定视野。没有一定高度,就很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也就不能很好的制定出正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高度决定态度,也影响速度。邓小平将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中心,从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层面上对待生产力,进而提出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就是他所站的政治高度。

如果没有这样的政治高度,我们就不能以高度责任感对待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政治高度,我们很有可能还停留在‘’叫嚷的‘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那样荒谬之极的层面;如果没有这样的政治高度,便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更没有今天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如果没有这样政治高度,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我们甚至会面临迷失航向、改旗易帜的危险。因此,政治高度忽视不得。

二、邓小平论述根本任务时强调的共产主义远大目标

有人说,邓小平同志提出根本任务后,就不再重视共产主义了。这种认识不仅错误而且也是危险的。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倾其毕生精力于这项伟大事业。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到了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经济高度发展了,物资极大丰富了,才能做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他没有忘记共产主义;接着他又强调:“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这里他又一次论述到了共产主义;他还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尽管面对的具体问题不同,但邓小平同志都始终铭记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三、邓小平论述根本任务时所强调的四项基本原则

我们总有个别理论研究者,热衷于经济发展的研究,并以邓小平同志的“不争论”为借口,避而不谈四项基本原则,这不符合邓小平同志的本意,在实践中更是危险的。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四项基本原则。他曾说:“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

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建国之因,立国之本,强国之宝和避免中国走封建主义老路和资本主义新路的最有力的武器,已经载入我国宪法,是我们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牢固基石和坚强保障。任何忽视、否定和排斥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极端错误的。

四、邓小平论述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非唯一任务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进一步点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方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然而“共同富裕”多是经济用语,加上邓小平同志对生产力论述,往往站在政治的高度,这样就给人一种印象:仿佛他提出的是“唯一”任务。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他还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我们不难发现,小平同志从论述生产力始,总是把生产力作为“首要”和“中心”任务来强调的。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还十分重视各项工作的综合平稳发展。他曾强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没有中心的发展是困难的,但单一的进行也将会失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推动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不可忽视。

五、邓小平同志发展生产力决心的坚定性

众所周知,根本任务提出之后,能不能很好地落实下去,单靠中央的科学决策是不够的。如何才能排除前进中的干扰,更需要领导者的勇气和政治家的坚定决心。邓小平同志对生产力的发展历来的决心都是坚定的。他不断告诫我们全党同志:“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我们是定下来了,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我们才极大推动了改革开放迅速发展;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我们才顺利的平息了1989政治风波,维护了改革的成果,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作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我们要时刻牢记使命,保持意识清醒,理论清楚,充分重视上述五大问题,我们的工作将会做得更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也将更大。

根本任务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路径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源泉。为了能够建设成为教育强国,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国高校应该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在中共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我国之后高校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各高校应该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任何工作都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有关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水平。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即为立德和树人。立德就是要坚持德育,强调教师教育过程中要学会利用鼓励、引导和感化等方法来教育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以此来塑造优秀的人才。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主要是要培养我国社会所需的优良品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先进文化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立德树人要“树什么人”?培养具有崇高理想、深厚文化底蕴、高尚道德情操、扎实专业知识、守法、身心健康的“四有新人”。现如今,我国主张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主要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并且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现在高校不仅要强调智育,传授学生知识和技术、增强学生学识,而且还要强调德育,让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益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立德树人的意义与价值

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意义与价值是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并强调了其的重要意义。在报告中又再一次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把其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教育,以建立教育强国。而教育强国的建设,就必须进行教育事业的改革,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过程中。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总结了我国十八大以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并提出了“九个坚持”的新观点。[2]在这九个坚持中,第二个坚持就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仅仅排在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之后,这充分说明立德树人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现如今,高校虽然有很多使命,但最根本的职能和任务还是人才培养。而要想培养人才就必须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持我们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国家主旋律的引领,牢记并贯彻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向目标靠近。“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现阶段高校最关注的两个问题,必须深刻反思并作出指示。中国高校要想“走出去”,就必须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积极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3、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立德树人展开了一系列讲话,讲话深刻阐释了坚持立德树人有多么重要,在思政工作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是其工作的中心环节,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3]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在思政工作中立德树人的作用和价值,并将其视为他们工作的中心环节。高校要重点开展思政工作,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观念。

三、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1、不断深化高校对立德树人的认识。立德树人要从现在开始坚持和贯彻,这对我们国家现在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未来的进步都有很大的作用。高校必须积极开展立德树人系列活动,让所有师生都能深刻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价值,以此为基础进行自学和工作,从而使立德树人的效果更加明显。在深化对立德树人认识时,高校师生还要深入学习各种大会精神,学习党和国家对教育的经验、举措和重点任务,从中把握立德树人开展的方式、方法以及途径,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2、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走在路上,我们可以随时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牌,并且人们对于它的内容熟记于心。这二十四个字代表了我们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弘扬优秀文化的代表性雕塑、宣传栏、路标,听到校园广播等,还可以看到校园内学生会以及社团举办的弘扬集体意识及其他优秀品质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和形式都不能偏离我们的主旋律,并且都要反映我们在校师生的生活及工作状况。[4]通过这些活动及宣传栏等的开展,就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教育,并积极内化成自己的精神品质,从而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校的建设。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教师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好的教师,教学也没法正常开展。就对教师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深刻地阐释,把教师抬到了很高的地位,认为教师承载了很多重要的时代重任,对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也对教师加大了扶持力度。因此高校也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指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要保证教师数量足够,而且教师的质量也要够强。高校也要经常开展教师培训和学习,不断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精神文化修养的提升,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等紧跟时代的发展。教师在经过培训和学习后,在言谈举止上要注重自己的修养,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和发展。4、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国家要进步、要发展,就要求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要保持一定的高度,而这就取决于思想道德建设了。高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讲座、会议、演讲、话剧演出等,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认识,从而改善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增强社会责任感、诚信敬业意识等,激励师生乐观善良、尊老爱幼、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使高校师生能够运用科学文化来进行学习和研究,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对校园的侵蚀,还校园和谐、安全、积极的环境。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参与其中。高校育人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校内课堂,一种是校外实践。校内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教授理论方面,校外实践主要侧重于从实践中学习,而课堂理论知识教学需要实践来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通过活动这一载体来实现教育人的结果。因此,大学需要组织一些活动,如调研、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考察学习和勤工俭学等。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强化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进步和学校的进步。6、不断深化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改革在高校,要一直坚持立德树人并且让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推进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5],不仅要破除一些影响立德树人的旧的体制机制障碍,还要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在教育管理和教师评价体系上要加大改革,不断完善学校的育人机制,把立德树人作为这些体制的标准,加强学校德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引导教育回归到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立德树人是现代化社会教育的需要。为了积极实践党和国家的政策,高校应该正确认识立德树人的意义与价值,不断深化高校对立德树人的认识、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改革,从而引导学生努力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2]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

[3]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李凯灿.立德树人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N].学习时报,2018-11-14.

根本任务范文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立德树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知识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立德树人”才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德”,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学生在道德文化的“运用”环境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净化学生心灵,促进其自身精神成长。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更是语文教育的生命本质体现。本文探究的就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立德树人的方法,营造语文课堂内外立德树人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1.1在语文教学中依据不同文体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立德树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思想都蕴含着人格教育的内涵。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情境的熏陶和场景的渲染,语文教育恰就包含了这样的特点。教师根据不同文体的文章内容,可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读好书、做好人的强烈的上进心。也可采用情感激励的方法,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榜样作用,用无私的爱心感化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以此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1.2在语文教学中与多学科融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德树人。高中学段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对未来缺乏人生规划,缺乏志存高远、搏击万里的信念和意志。而高中语文教材正好给予学生引导,选文大都贯穿古今,千姿百态。拥有很多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展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角度讲,语文教学可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以感染熏陶学生。比如,学习陆游的《书愤》一诗,联系南宋历史知识,体会在朝廷主和派把持朝政的背景下,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感、壮志难酬、内心愤懑多么撼动人心!学习庄子《逍遥游》一课,联系政治辩证法思想,明白“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也明白不同事物的个体差异。感受鲲鹏形象,它有从北冥至南冥天池的远大目标,有“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浑气魄。与大鹏鸟对照的是见识浅薄,平庸享乐的学鸠鸟。鲜明的个体对照,强烈的褒贬意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塑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1.3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题练习中,依据《考试大纲》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教师注重集体备课,精选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不但在学习上获得自信,而且在思想上得到洗礼,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关注时政热点,阅读新闻报刊,观看热点时评,特别关注家国情怀、民族信仰、底线意识以及以礼正国等主题。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聆听来自外界的声音,又勇于展现自己的观点,通过思想的碰撞,不断修炼人生境界。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过程

2.1开展经典诵读、演讲、课本剧、歌咏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学校可在端午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以及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举行诵读比赛、演讲、歌咏比赛等多种活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借此滋养精神,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2.2开展征文、制作板报、读书周、名著阅读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学校可每月开展读书周、名著阅读交流会等活动,也可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中举办征文、制作板报比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德,培养学生拥有感恩意识。感恩父母、老师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课题,对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均有极大意义。2.3开展班会、运动会等活动,并不时召开家长会,家校共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语文教师大多担任班主任工作,可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对善恶的识别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也可利用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家长与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家校共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青年。

总之,高中语文的教育任务是利用课堂内外多种形式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与道德,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德育渗透”教学反思与改进》,吕多江,《中小学德育》,2018-12-15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吴潜,2014

[4]《教师要有“立德树人”的精神信仰》【J】,李静,华夏教师,2014

根本任务范文篇6

少年儿童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是儿童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学习、接受现存政治制度所肯定的政治信念、政治知识、政治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稳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不同的学者给予政治社会化不同的解释: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戴维•伊斯顿);政治社会化是公民获得其对政治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一代人将其政治标准和信仰传播给下一代的一种方式(理查德•唐森和肯尼斯•普热维特);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阿尔蒙德等)。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的过程,通过这种传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是在西方世界危机四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它侧重于对政治社会化实际运作过程的微观化研究,强调个人政治自我发展中早期学习和个性发挥的重要性。综述其基本观点,有三个方面的主要论断:第一,政治社会化理论把政治现象的研究深入到人们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结构之中,对个人“政治自我”的形成进行微观化的考察。通过对儿童的研究,发现早期的学习对个人政治自我的发展最为重要。最早接受的概念、信息和情感起着“过滤器”的作用,以后的认识必须通过它。这一时期,不仅形成了政治自我的重要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权威的服从、党派立场、对自我的认识等,也形成了个人最基本的“预先取向”。“儿童先入为主的经验左右一生”。同时,研究注意到个体在政治文化学习时的主动性和有选择性,认为个体对政治文化的接受是经过自身意识的评价以后再创造的过程。离开了个体主动性的发挥,就无法完成政治社会化的任务。第二,从对政治文化各种传导机制的功能特点的考察出发,研究政治文化代代相传的方式,研究社会如何维护、改变以及创造政治文化。研究发现,家庭、学校、教堂、政党、工会、工作场所、大众传播媒介等,是政治社会化的场所和途径。社会每一个角落都执行着政治社会化的职能,社会成员时刻都处于政治文化的渗透之中。各种政治社会化机构要协调起来,发出前后连贯的、共同的、一致的政治信息。如果社会或社会中的某一特定机构想要有意识地塑造其年轻的公民,建立各种社会化机构之间的一致性是首要的促进因素。这种协调一致性,使主导的政治文化得以传播和深入,使主导的政治观念得以连续和强化。第三,从个体接受政治文化的角度以及社会宏观传播政治文化的方式出发,注重政治观念传导手段的多样化,强调政治文化的潜隐性和渗透性。该理论把个人的政治学习方式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其中间接的方式是指个人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总倾向。这种倾向本身并不带有政治性,但影响着政治自我的发展。这一类的学习方式有:人际交往、一般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价值观向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理论使用隐蔽课程的概念,来表示用不那么明显的隐蔽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的途径和渠道,如学校生活、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教师人格、规章制度等。还有一种方式被学者称之为广泛渗透,即除了专门的公民课程,还通过以社会科学为中心的全学科和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全部教育活动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广泛渗透。潜隐性和渗透性较之赤裸裸的抽象说教与灌输,具有更好的实际效益,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逐渐形成某种政治观念。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少先队进行党和社会主义朴素感情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更加凸现了其重要性。西方十分重视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其重心是要回答一个政治共同体如何传播政治文化,以达到控制人们思想、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维护政治制度的目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儿童组织,少先队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少年儿童中传播共产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价值,是少先队的组织使命。把握住这一方向,就是把握住了少先队的根本,就是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二是凸显了其不可替代性。西方研究中提出的政治社会化中的“预先取向”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性与不可替代性。西方的研究不仅说明一些基本政治理念,如对祖国的忠诚、对权威的服从、党派立场、对自我的认识等,都是在儿童期形成的,而且论证了儿童期最早接受的概念、信息和情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起着“过滤器”的作用,以后的一些社会认识必须通过这个“过滤器”。这给少先队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必须高度重视对少先队员的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政治情感的教育和培养,为其一生的政治信念、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凸显了少先队组织在儿童政治社会化中的特殊作用。西方对政治文化各种传导机制的功能特点的研究,注重政治观念传导手段的多样化,注重在政治传导中个体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强调政治文化的潜隐性和渗透性,强调社会力量的整合。这一切与少先队教育实践性、体验性特点,少先队组织的儿童成长互动性、少先队教育的社会化都高度契合,为发挥少先队的独有教育功能奠定了基础。

二、要充分认识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的特点

从儿童政治社会化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的政治社会化内容和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形成政治观念,即引导社会个体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念是政治素质的核心部分,它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理想、对政治本身的看法,即对政治的价值评价,以及对参与政治的看法。第二,掌握政治知识,既包括以往政治生活的历史总结,也包括现实的政治活动的信息,包括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过程以及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其他知识。第三,训练政治技能,政治技能是指参与政治生活的技术和技巧。第四,积累政治经验。政治社会化是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内化是个体将由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态度、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规范,通过政治行为表达出来;外化,实际上是人们参与实际政治生活的过程。在外化过程中,个体一方面根据参与政治生活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矫正自己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又不断获得新的政治知识,加深对政治世界的了解,形成更为稳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念。儿童作为一个社会化进程最为快速、最为复杂、最为丰富的群体,其政治社会化一般以政治认同、政治归附、政治忠诚、政治服从等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以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政治事物和政治行为作为学习对象,以服从和直接模仿为学习方式。主要途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儿童组织作用重要而独特。少先队具备的儿童互动成长的组织形式,学先锋学榜样的教育模式、体验实践的教育特点等,使其成为儿童政治社会化的最好载体。近年来少先队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以及操作层面对少先队政治教育进行了论述和诠释,如采用简单易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对少年儿童形成强烈的意识信号;增强组织的活力,增强在少年儿童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坚持“手拉手”“红领巾心向党”等活动,应用新媒体,探索儿童意识和情感形成的规律性;重视组织教育,引导队员认识、理解党团队的政治关系,认识其在宗旨和指导思想上的一致性,认识理解党团队在一致的指导思想的统领下各自的任务与定位,抓好党团队衔接教育;项目运作、社会化推展、品牌打造、综合协调,不断创新少先队教育活动等。这是广大少年儿童工作者和辅导员努力探索的结晶,也是少先队落实根本任务的积极作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要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和儿童的实际,探索独具特色的儿童政治社会化一般规律

根本任务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涵;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确立为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德育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立德树人”当然既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又是高校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立身之本。德育教育既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宗旨,也是引领高校教育工作者明确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标杆,这正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探索的问题。如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是我国德育教育面临的必要课题。文章先界定“立德树人”的内涵,接着从以德育理论强化“立德树人”的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条件、引导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源性路径、课程思政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育人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及在校园德育文化育人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这六方面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进行阐析。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国要兴,须树德;人要立,须修德。大学之道、教育之本、教育者之职及师生之觉悟,皆为“立德树人”。“立德”和“树人”蕴意着两大深层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德”,有三个丰富层面:作为自身道德品质的个人之德、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公德、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及关心人类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大爱之德;要树的“人”,则是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恢弘蓝图、符合祖国、人民和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目标和根本任务,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石。“立德”重点强调的是“立”,即要付诸于行动,心存“德性”意识,外化为“德性”行为。坚持教育德为先,通过正面、积极和主动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化和激励学生;树人,就是坚持以大学生为本,通过因材施教来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家国情怀,培养和发展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是具备人格完整、心智健全、品格高尚和有道德修养的人才。“立德树人”就是要充分地培育学生自内生发敬畏、尊重与珍视大生命的意识、观念与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自然而有效地养成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为中华民族之腾飞提供源源不竭的道德正能量和精神食粮。

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一)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条件

教书育人德为先,高校应当先立师树己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此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条件。高校教师是高校德育的典范实施者,要身正为范,要以自身的职业道德情操、高尚的品行、积极正面的形象和人格魅力为楷模,对大学生的言谈举止起着十分重要的典范作用。德高威望、学高为师,教师要以自身修养、人格魅力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思想上拥有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以身作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于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知识水平,恪守敬业的爱岗精神,坚守职业道德观念,并且有所省、不断完善自我,以自身的道德行为言传身教,深化大学生对道德修养本质与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以不断地修养品行、丰富知识为己任。教师要将德育教育和课程思政目标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提炼和完善课程知识点,将德育、思政教育与专业教材知识巧妙融合,挖掘课本中能结合德育与思政教育的专业知识点,或提炼与德育和思政教育主题相关的题材进行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与“立德树人”融合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引导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是实现“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的本源性路径大学生刚步入成年,血气方刚,心智性情未成熟,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也较欠缺,其道德观、生命观、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均有待完善和健全,思想和品行尚不稳定。高校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生源大学生的本真特点,追踪他们的热点话题或关注的问题,把握其思想动态,遵循因人因事而教、以时而进及顺势而为的原则对他们开展德育和思政的教育,尽最大程度做到针对性和亲和力,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多样性心理需求和期待,并将自我德育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定期举办德育教育讲座,让学生受到高尚德育思想的熏陶,促进他们的德性修养;开展以爱国和思政为主题的演讲大赛,使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用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内在而自发地用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净化自己的心灵。要把大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自我道德化育者,要培育以情感为核心的和谐德育环境,引导他们开展自我德育教育。教师要深入到广大学生的内心家园,在与他们交心交友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将德育理论与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让大学校园成为互帮互学、互敬互爱的德育大环境,从而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精神境界及高效性。毋庸置疑,“立德树人”教育的本源性路径是引导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

(四)在实践育人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

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亲身投入到社会各基层和广大农村去接受教育,了解国情、热爱农村、体察民情、身心体会、主动操作、积极探究及反省提升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积极主动成为社会和人民的奉献者和服务者。打造“下乡”社会实践平台,每逢寒暑假,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带领学生到革命红区和边远山区实地参观、调研和考察,推进农、科、研相结合,实行高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协同的德育育人方式。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选派师生志愿者积极主动到师资匮乏的边远山区支教,关爱渴望知识的贫困孩子,担当起真正脱贫先育人的社会责任,在艰苦的社会实践中接受身心修为。建设公益爱心组织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如爱心捐款、敬老院志愿者等公益社团成为新生入校军训期间的自觉行动,从中体验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感,引导新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格和深入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将青春、激情和理想融入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将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融合。积极创建实践育人途径,努力提升“立德树人”工作成效。

(五)在校园德育文化育人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

高校将德育教育理念和德育思想与校史、校训及校歌等所蕴涵的文化精神结合起来,建成独具风格的校园德育文化育人大环境,展示独一无二的自身校园德育文化要素。例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创建校史纪念馆、农业博物馆和刘瑞龙文化广场等一系列校园精品文化,提升师生德育境界,增强师生的存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把校园建设成为师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精神乐园。定期组织季节性的节日联欢会、社团活动等文化育人活动;师生积极主办多种媒体如校报、校园之声、德育教育论坛等平台熏陶、感染与感化师生。通过课堂德育教育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网络化、泛在化、个性化、终身学习化的德育平台,把“立德树人”融入到人人皆学、时时处处可学的育人校园服务中。在国庆、校庆、新生入校、毕业典礼等重要时节,开展具有新时代特征和专业特色的德育文化活动和学术报告,加强中华优秀德育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通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融合建设等,形成良好的校园德育育人环境。以高校德育教育为主导,融合打造高校-社会-家庭混合智慧型德育文化教育网,构建三全德育文化育人的氛围和大环境,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立德树人”成效。

三、结语

根本任务范文篇8

“立德”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二字置于首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树人”则来源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养人的过程如同种植树木一样,是一项长久工程。由于良好的德行不能自然而然形成,所以需要“立德”,芸芸众生不能不受教育而自然而然地成才,所以需要“树立”最正确的道德品行标准。“立德”与“树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立德”是“树人”的最终目标,“树人”是“立德”的前提条件,“立德树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内涵。首先,立德树人凸显了我国高等教育蕴含的政治属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已完成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但在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针和目标一直没有改变,这也是高等教育具有政治属性的显性特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对青年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养成精神文明素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师生共同营造一种良好德育氛围,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方能成长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主力军。因此,高校应如何把握高等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目标,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办好“富含”中国特色的高校,是一个亟待思考和付诸实践的关键性问题。其次,立德树人体现出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集中反映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因此,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问题,如何“立德”和“树人”就成为其关键。“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2]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在于教育。教育强则国强,高校的根本还是在于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立德树人被确立为重要使命和发展的根本任务,也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发展内涵。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有力举措。

2高校践行立德树人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个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特别是对于高校而言,立德树人不仅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应有之义,也将助力于教育发展现代化以及教育内涵的丰富,这对于全方位、多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师生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践行立德树人工作有利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向师性”这一特征,因此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作用。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师德示范”,这不仅是对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进一步要求,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一种体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行为示范、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还有利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改进。其次,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的立身之本。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3]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本源,将立德树人确定为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换句话说,也就是将此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可见立德树人对于高校和整体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的中心工作应当围绕如何将立德树人学懂、弄通、做实而展开,就是要求高校党委要将此视为重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学习领会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并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去,共同营造全员育人、全员立德、全员树人的良好氛围,真正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正确把握和积极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对策建议

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落实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从根本上说,需要用实践来全面推进。在牢牢把握住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坚持一般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青年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期间正是他们树立和培养正确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高校要设立相关规章制度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制约学生,用管理来引导学生行为。各班要抓紧、抓实学生一日常规,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学生工作部门要做好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和监督工作,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可组织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倡导班级利用班会、团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契机,切实做好法制安全教育。各高校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制素养为契机,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始终将法律意识培养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各高校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普及宣传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普法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守法”宣传氛围,增强普法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目标,切实做好理想信念教育。高校相关部门可有效利用新媒体这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传播红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立足实际、多措并举,让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可采用网上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宣传,各班级亦可通过组织开展班会、团会,以课程讨论和团体辅导的形式,扩大理想信念教育的覆盖面,使新媒体成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和新渠道,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协调发展,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人心。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体而言,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国家发展趋势。作为高校工作者,应将育人工作放在首位,立德树人,努力培养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戴锐,曹红玲.“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9-13.

[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张丽红.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路径及内容论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08):133-136.

[4]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根本任务范文篇9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实践活动

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与价值。为此,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师应该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实施策略。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立德树人乃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关键组成要素之一,对于立德树人的分析,必须从历史学的角度加以探究,在《左传》当中,便对立德树人的内涵加以了阐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从这句话的意思来看,其含义为:任何一个人要想得以流芳百世,则其首先应当具备优良的道德与品行。一个人为了让自身拥有较高的德行,则必须拥有对于高尚品德不懈追求的信念。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立德树人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来,国内高校的思政教育不断关注如何实现对学生德行的培养与提升,并且对于学生能否具备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的能力给予了高度关注。通过系统的思政教育,将让学生获得可以立足于社会的必备能力,并且能够形成敏锐的政治参与意识,在遇到现实问题的过程之中,可以辩证地看待、分析与解决。从高校思政教育所应当具备的功能来看,此种教育应当致力于让学生获得参与社会实践的必备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来看,更为关注事实性教育。就是借助对学生开展法律、政治等内容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对于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深入理解,由此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社会主义优越制度的认同感。同时,依托开展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活动,将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当中秉承辩证、理性以及审慎的态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综合素质[1]。

二、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策略

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拓展“立德树人”路径,注重对思政教育方法与方式的不断创新,依托网络平台对学生加以在线辅导,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形成“立德树人”氛围。下面笔者将从这几个层面入手展开论述。1.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应当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可以看出,其生动地诠释了立德树人应当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宗旨,并指出了高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任务,亦对于教师的师德建设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还申明了学生的德才养成目标。对于高校的思政工作而言,其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就是说,在组织和开展高校教育的过程之中,必须确保持续性与长效性。思政教育活动不但让学生习得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更要让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之中实现对自身价值观的塑造。高校应当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致力于打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校园氛围,并且将思政教育融入不同的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以此达成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2]。2.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以及教学活动之中。大学生身处于校园之中,从这个层面来说,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以及价值观有着不容替代的影响。因此,在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之中,应当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宝库当中给予养分和素材,如唐诗宋词、红色文化等,以此来帮助大学生实现文化素养的积淀与提升,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3]。3.构建民主多元的教学话语体系,满足学生的表达诉求当代大学生身处于信息技术时代,对于各种互联网话语十分熟稔,且愿意通过互联网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知识。高校应当借助网络平台去获取各类信息资源,来拓展思政教育的渠道。同时,高校思政教师基于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应当积极研究大学生的话语习惯,以便据此构建民主多元的教学话语体系,让自身的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学生好的接受和认同。同时,高校教师应当善于从互联网当中挖掘教学资源,以此作为丰富教学内容的手段,使学生在接触这些熟悉和感兴趣的案例素材的过程之中,对于思政课程产生认同感和共鸣感。此外,教师亦应当对学生的关注点加以分析,并据此在课堂教学环节之中针对性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中民主地表达自身观点,交流探讨,对于思政课程乃至思政教育的意义给予认同[4]。4.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拓展“立德树人”路径思政教育“立德树人”,不能仅仅落实到课堂上、理论层面上,因为理论化的思政教育内容难以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以及理性活动与感性活动有机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高校思政教学实践效果的有效路径之一。为此,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丰富的校内与校外实践活动拓展“立德树人”路径。第一,组织校内实践活动。高校可以组织一些丰富的校内实践活动,比如辩论赛、红歌赛、情景剧表演、经典诵读、原著研读、主题讨论等,这样能够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受到影响和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借助校内网、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定期推送一些思政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共享,并且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第二,组织校外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的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红色基地、革命圣地等,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增强实践能力,使思政教育更直观、更具体。5.注重对思政教育方法与方式的不断创新,依托网络平台对学生加以在线辅导课堂教学活动乃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借助知识媒介基础上的交流学习过程,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采取单向度讲授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可以说,这样的模式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乐趣。为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如教师可以借助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登上讲台就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将会凸显出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意识到,思政教育并非只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之中,课下时间亦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阵地。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等信息技术媒介,在线下时间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其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这样将让学生的思政知识学习活动变得更具成效[5]。当学生对于国内外的新闻热点时间产生兴趣时,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平台或媒介组织学生展开分析与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关于特定事件的看法与见解,教师负责补充和纠正,这样可以达到有效增强学生政治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目的[6]。6.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形成“立德树人”氛围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高校思政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而施教者则是“为人师表”的高校教师,教师的师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形成“立德树人”的氛围。(1)提高教师的教育格局。教育者是心灵的唤醒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将目光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上,要树立宏观的教育格局,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教育。(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应该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以自身所作所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和典范。(3)积极参加培训、教研与考核。思政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认识薄弱,在培训、教研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参加学术理论活动来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此外,高校应当在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将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纳入其中,以此来提升广大一线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

三、结语

本文从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入手,从六个层面论述了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策略。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高校应该坚持秉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为社会输送一批高质量、高道德水准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常越.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04):145-148.

[2]张雪瑞.以“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初探[J].公关世界,2021(10):143-144.

[3]孙超.浅谈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结合策略[J].作家天地,2021(12):178-179.

[4]王玉婷,王凡.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J].大陆桥视野,2021(04):113-114.

[5]陈诗师,冯霞.微媒体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思政课教育路径创新微探[J].南方论刊,2021(04):105-107.

根本任务范文篇10

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总是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同志、邓小平同志和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脉相承,为我们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可以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是要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因此,要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上全面加以推进。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引导全体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着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把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制度上加以落实。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落实到提高治党治国治军的水平上来。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要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