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6:44:29

根本理念

根本理念范文篇1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相对于城镇来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严重滞后,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太多,导致目前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比如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政投人不足、法规建设滞后等等,而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性,使得无论是保障水平、受重视程度还是资金投人等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都落后于城市。所以,要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一拥而上地全面出击。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增加农村社保财政投入是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健全的管理体制是社会保障制度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建设方面,城镇早已经从多头管理走向了高效率的统一管理,而目前广大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仍然是典型的多头管理。由于管理彼此相对独立,加上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社保基金的安全性较差,从而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基金被挪用、挤占乃至贪污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大制度障碍。所以,要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的现状。而要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重点又在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力度,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上。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完善的基金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随时接受缴费人、受益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最大限度确保农村社保基金的安全。同时,为最大限度确保农村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要尽量争取农村社保基金也能像城市社保基金那样进行多元化投资,进人资本市场,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

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财政投人显然是另一个重要前提。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所获取的财政投入有着天壤之别,这可以从每年的城乡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数额上清晰地反映出来。有资料显示,从1990年至1998年,我国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从5.1元增长到11.2元,而同期城市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则从554元增长到1462元。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每年保持在0.1%的水平上,而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一直稳定在7.3%的水平上,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约是农村人均的100倍之多,两者差距之大已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很显然,我国目前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投人与城市相比是严重偏少的,显得很不公平。缺乏来自政府财政的大力投人,以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是很难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高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所以,要真正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应的财政投人就必须增加。

其实,我国目前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人之所以相对明显偏少,有一个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地方政府将社会保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非农村。目前,我国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任务实际上是落在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头上。从我国基层干部的考核制度来看,经济发展、财政收人、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一直是对地方领导考核的主要内容,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并未被纳人考核的范围。因此,地方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相对不够重视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而这又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投人的相对不足。所以,要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人偏少的问题,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要转变只重视城市社会保障工作而不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态度。

二、加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是突破口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年人均收人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家庭,以户为单位,实行差额救助的制度。该制度是针对收人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其目的是为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安全网”,设立一道“最后的防线”。从操作层面上来讲,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即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政策规定,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助,以满足其最低生活需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一项根本保证措施,其实质是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与原有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相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承担了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生存所需基本条件的责任,但其保障面更宽,保障效率更高。社会救助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福利制度安排,也是社会保障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世界各个国家自己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大都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社会救助措施,这些措施有的是个人提供的,有的是团体组织实施的,还有的是政府组织实施的,可以说社会救助承担着保障全体公民维持基本生存的重要职责。所以,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种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步伐是重要的突破口。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普遍化的社会救助制度,也是发挥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城镇地区已经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救助制度,它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城市社会救助、城市“五保”供养、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老职工救助以及其他特殊对象的救助。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有必要也有能力尽快建立这项与城镇接轨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地扩大农村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严格规范各种形式的社会救助项目,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的整体水平,把社会救助工作引向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现在我国农村的社会救助只有“五保”制度、救灾制度以及近几年刚刚在一些较发达地区开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种类较少,象卫生救助、教育扶贫等项目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救助的覆盖面窄、救助水平低的现状。

在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处在救助型的发展阶段,以保障基本生活为宗旨的社会救助、“五保”供养和抚恤补助等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和主干。在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其他各项制度都不能直接、及时、最大限度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活困难问题,只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能做到这一点。它是农村社会保障中涉及面最广、也是最后的一道安全网,可以把其他社会保障项目无法保障的各类对象尽收其中,缺少这张网,部分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就无法得到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难以健全。因此,尽管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都很重要,都需要建立起来,但相比较而言,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基础工程。这项基础工程能否建设好,在很大程度上事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成败,地方政府应该把加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作为当前开展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三、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本途径

归根结底,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种种问题、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二元经济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通常存在两大经济部门:一是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农业经济部门;二是生产工艺先进、劳动效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农业分布在乡村,工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工农业差距和城乡差距明显,由此就产生了二元经济结构,它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进程中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出于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的需要,以及受苏联模式及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在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重城市、轻农村,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投人较少,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相比较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无论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还是立法工作方面,都是严重滞后的,至于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农村更是远远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

在向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下,农民享受不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成果,“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安全与稳定。农民不富,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没有小康,全国就不会有小康。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被确立为我党、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由建国以来所实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及因其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这就从反面证明了国家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在我国西部地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造成的。很显然,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不仅导致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严重滞后,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的根源。所以,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农业是工业发展的主要源泉,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农业和农村的落后为代价,这造成了中国非均衡发展的城乡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这种二元性也存在于社会保障中,通过户籍制度把社会保障与农民严格分开,使农民难以享受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福利。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福利需要由财政支付,这对农民而言,一方面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为城市的福利买单,存在穷人对富人进行转移支付,拉大了城乡差距。享受社会保障是农民的基本权力,为广大农民提供社会保障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应该从制度上消除社会保障的二元性,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社会保障资源。这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所以,要真正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可以确保我国全体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从现实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最好的出路,也只有这样,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要真正实现破除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目的,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就目前来说,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首先,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壁垒,推动我国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从根本上消除因为现存户籍的不同而导致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有天壤之别的局面。其次,加大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投人和政策扶持力度,壮大农村经济,彻底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因为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再次,加快小城镇建设,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因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现在的农村人口在不久的将来也能享受到目前只有城镇常住居民才能享受到的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待遇。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变农村社会保障滞后局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手段,但在当前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仍属较低水平的我国,这一目标在短时间内不大可能成为现实。事实上,由于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也很难使农村建立与城镇完全一样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因为:(1)农村人口分布松散,且流动性较强,而城镇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且因为拥有较为固定的职业而易于管理,因此农村的制度实施成本高于城镇;(2)农民非货币收人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统计与计算都较为困难,而城镇就业者的收人大部分货币化,计算更容易,并且收人信息更容易掌握,因此城镇就业者缴费更容易,而农村很难实施缴费制;(3)农民大部分是自雇者,没有工作单位为其进行缴费,而在城镇,雇主一般都对雇员承担缴费义务,这使得在农村很难实行与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险制度。

由于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和由此造成的城乡社会保障差别,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与管理体制代替,目前的二元社会保障现状只能采取渐进式的改革。就全国城市来讲,虽然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工资改革等,各城市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会趋于一致,由此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管理制度和体制也会趋于一体化。但是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却很难在短期内消除,特别是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因此,有必要建立区域性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即建立与东、中、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管理体制。要实现全国农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首先是实现区域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水平、管理体制的统筹,然后在各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的基础上,统筹全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体系与管理体制。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缩小的基础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体制。除此之外,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郊结合部的不少农民失去了土地,但他们又未被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所覆盖,妥善解决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无疑是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当务之急。

四、结语

根本理念范文篇2

没有法律支配权力这一基本理念,就没有现代行政法存在的余地。现代行政法无非是要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约束,使其为社会服务、为保障公民权益而行使,防止和矫正违法和不当行政,对遭受损害的公民利益进行补救。所以,要发展行政法,必须抱定这一信念,并为此而努力。

二、分权与制约。法律支配权力不能自然实现,权力合一必然导致暴政、置法律于不顾,因此分权与法治不可分割。“要控制政府无疑要靠人民,但经验教导我们:人类必须有其他的防备方法。”④这种防备方法,显然不能依靠“”式的群众运动,首先就是指分权制衡。

没有分权,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和对行政权的监控,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行政法首先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来行使权力、管理社会;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办事,最终要受到法院的司法审查。

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与国家权力性质不同,自身无法直接对抗国家权力,它只能依靠和通过其它国家权力,来矫正另一国家权力,因此政府与人民之间关系的平衡正是通过权力制约这一途径实现的,尽管公民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启动争议程序的权力。法治和权利保障正是通过国家权力在规则基础上的竞争来实现的。

三、权利或重要利益。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是行政权行使的天然界线,法律规定的界线就是行政权应该休止的地方。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也是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的目的。如果因为某种更重要的社会利益必须牺牲个别公民的权利或利益,那至少必须给予公民利益以补偿。公民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来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对抗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用权利来约束权力。比如,公民拥有结社权、参加工会权等,公民完全可以利用各种社会团体的力量、利用公众舆论来约束政府行为。更重要的:公民可以利用法律规定的各种救济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权利,比如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使自己的权益得以恢复。现代一般认为,对权力的制约有两种:一种是以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一种是以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其实社会权力正是在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利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的制约力量。

四、程序约束。是的,程序可以负载多重价值,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程序在针对权力行使、促进公正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它的首要价值体现在行政法上无非是约束权力。行政程序法即是为行政机关设置程序性义务,增加相对人参与行政过程、提出反对意见的机会(主要指听证),使行政决定的作出对当事人更加公平、公正,结论更趋正确。当事人的参与同时体现民主的价值。行政程序法律化,也必然会使行政过程中规律性的东西定型化,可以减少无故拖延、重复,从而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因此,行政程序法也必然涉及到行政效率。作为行政法的制度,它必须首先贯穿约束权力、保障公正的精神;作为一项具体的社会制度,它当然必须兼顾本领域的其它特殊问题,吸收社会各学科对行政程序规律的认识,但是对行政法或行政法学来说,这种认识绝对不能取代行政法约束权力的精神,否则的话,那它就不是或首先不是行政法了。因此,行政程序法具体如何规定,如何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将在立法时解决,但作为行政法学,它必须主要着眼于研究如何在行政程序领域来约束权力、实现公正。比如,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准司法制度,对其程序的公正要求显然应该高于对纯执行性行政行为的要求。五、司法审查。其实,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司法审查(或称行政诉讼)均是行政法生长、发达的源泉,是对有争议行政行为的最终法律评价,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有力的权力制约的典型。作为成文法的法国,上面已经提到过,其行政法上重要的原则和规则均来自于判例,行政法院给予了公民行政法上充分的权利保障。在美国存在着司法审查的传统,正是在此基础上对程序的重视,才产生了《联邦行政程序法》,而这种成文法的适用也得依靠普通法院对它的解释。因而在美国,行政机关如何行使权力、为当事人提供怎样的程序保障,不能不重视法院的判例及意见。因此,高质量、高权威的司法审查是行政法上最重要的制度。它可以提出对行政行为的各种具体要求,以为公民的权利救济提供完善的保障,从而带动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发展。

行政法是个非常年轻的法律部门,不像民法那样有久远的历史积累;本身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复杂,且具有适应性或易变性,它的原则和规则不应该通过理论设计、也无法通过理论来设计,也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和标准,而应该来自实践、来自现实生活。因此,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行政法,笔者建议适当地发展判例法,以此来摸索我国行政法的一定规律。判例贴切反映现实,并解决实在问题,能充实行政法的内容、提高其开放性。或许有人会说,我国从未实行过判例法,而是承袭大陆法系,判例不是法的正式渊源,这里我们要借用鲁迅先生的话:从来如是便对吗?当然发展行政判例法,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判例本身的质量要高。由具备行政经验和相当法学水准的法官作出或评审;二是必须经过一定的确认程序,比如专家评论或有关的官方认可;三是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且数量不宜太多等等。我认为这是非常实际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第51篇,转引自《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1995年11月版,第195页。

②参见《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5月版,第250页。

根本理念范文篇3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在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实践要求上是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实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把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发展的实践中,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到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表明我们党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必须落实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上、作风上和工作中。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分别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着眼点。尽管在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上有所不同,但两者在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实践要求等方面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都要求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坚持充分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也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两者在概念内涵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与立党为公中的“公”、执政为民中的“民”,实际上都是指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立党为公中的“公”是指“公众的利益”,公众利益的载体是人民群众,这反映了我们党何以成立、何以立足的根本原因;执政为民中的“民”也是指人民群众,这反映了我们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的根本目的与根本要求。以人为本,表明我们党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实现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明我们党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和依靠人民群众执政。

两者在理论基础上是一致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极推动着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都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都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两者在实践要求上是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最高标准,努力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由此可见,两者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实践要求上是一致的。

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实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丰富多样的发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的主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不仅提供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且为其他社会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基本创造者和主体力量。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发明新技术、使用新工具和采用新工艺的创造性,努力调动人民群众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分工协作关系的积极性,积极提升人民群众节约利用与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动性,才能促进社会财富和物质成果的不断积累与丰富,更快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党的领导就会丧失群众基础,依法治国就会失去力量之源,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可以说,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不仅是人民群众实现自己政治权益的必要形式,也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手段;人民群众依法实施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与首创精神。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人民群众不仅直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创造性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深入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与真正接受,是社会主义精神产品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因此,只有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力量。无论发展社会事业还是建设诚信社会,都依赖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无论健全社会管理体制还是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只有真正相信、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努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把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发展的实践中,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创新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体现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同志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指导和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时,始终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依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使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根本理念范文篇4

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2、执法为民理念的根本意义,就是它科学而明确地界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本质、和目的,即(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政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4、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直接而响亮地回答了政法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根本问题。

5、(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表现。

二、简答

1、什么是执法为民?

答: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2、执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执法为民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第二,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第三,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3、简述执法为民的深刻内涵。

答:一切为了人民;走群众路线;尊重和保障人权。

4、怎样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答:一要实事求是;二要甘当公仆;三要文明执法;四要清正廉洁。

根本理念范文篇5

一、“两课”教育创新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在“两课”教育中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许多重要的方面和丰富的内容。其中,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两课”教育中开拓创新,促进“两课”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尤其重要。进行“两课”教育创新,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本品格要求“两课”教育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而形成的科学结论,是党和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精神和宝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结果。同志非常重视创新问题,高度肯定创新精神。他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论科学技术》,199、20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可以说,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特征,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品格。因此,在“两课”教育中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然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内容要求“两课”教育创新。在“两课”教育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使“两课”教育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内容内在地蕴涵着创新的客观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味着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始终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否则,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愿创新,就根本不可能始终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如政治、文化、人民的利益要求等也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这也必然要求人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否则,就不可能适应和代表社会政治、文化、人民利益发展的要求。概而言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所以,在“两课”教育中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然要求我们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指导方向来进行创新。

二、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努力进行“两课”教育创新

在“两课”教育中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创新,就要研究“两课”教育的新问题,在“两课”教育基本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加强“两课”的学科建设,充分实现“两课”教育的根本目的。

“两课”教育基本理念的创新是“两课”教育创新的核心。教育基本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育基本理念展开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基本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的,是基本教育理念的客观化。因此,“两课”教育的创新,首先应当是“两课”教育基本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人们往往认为“两课”就是教师把社会人生的真理教给学生,教师是权威,学生则是训导的对象,学生围绕教师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思想的变化,“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把这一科学、合理的教育基本理念贯彻到“两课”教育中,树立“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理念。具体说来,就是在“两课”教育中,教育活动应当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当然是知识的权威,但同时必须是学生的朋友,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就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际状况,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两课”教育内容的创新是“两课”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和内容。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两课”教育的内容也必须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例如,当代的“两课”教育在内容方面必须涉及或面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环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以往我们所不曾遇到的。需要指出的是,“两课”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和内容,具有其特殊性,因而“两课”教育在内容方面的创新,绝不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解释新的实际和实践,同时也用新鲜的经验和生活的实际来说明、解释、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

当前,“两课”教育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两课”教育当中,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使学生通过“两课”教育深刻领会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根本指导作用和重要意义,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坚决、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根本理念范文篇6

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2、执法为民理念的根本意义,就是它科学而明确地界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本质、和目的,即(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政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4、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直接而响亮地回答了政法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根本问题。

5、(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表现。

二、简答

1、什么是执法为民?

答: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2、执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执法为民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第二,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第三,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3、简述执法为民的深刻内涵。

答:一切为了人民;走群众路线;尊重和保障人权。

4、怎样践行执法为民理念?

答:一要实事求是;二要甘当公仆;三要文明执法;四要清正廉洁。

5、怎样才能做到文明执法?

答:文明执法就要做到:(1)服务热情;(2)举止文明,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3)注意执法者的警容风纪。

法治理念教育专题依法治国自测题

一、填空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

3、(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4、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

二、简答

1、简述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

答: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意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权大于法的观念。

2、简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是,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3、简述严格依法办事的含义。

答:严格依法办事的含义是,职权由法定、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4、怎样维护法律的权威?

答:必须首先维护宪法的权威,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5、怎样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答:需要从二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国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只要有理怎么闹都行”等不讲法治的传统观念,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包括自认为“有理”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执法者要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让执法司法行为令人信服,用公正赢得权威。

根本理念范文篇7

通过对、罗干、等中央领导和高检院、省政法委领导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批示和有关讲话的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人民检察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检察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强化司法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对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明确了五个理念的内涵

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最高检提出的“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保证广大干警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每一名检察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必须时刻旗帜鲜明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罗干等同志的讲话和郭检在动员会上的讲话以及《社会主义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使我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树立了清廉从政的意识、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执法为民的意识、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以我院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荣辱观”教育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的观念意识是否有悖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上的行为、做法是否违背了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要求。

根本理念范文篇8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原创: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人民检察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检察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强化司法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对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明确了五个理念的内涵

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最高检提出的“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原创: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保证广大干警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每一名检察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必须时刻旗帜鲜明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罗干等同志的讲话和郭检在动员会上的讲话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使我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树立了清廉从政的意识、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执法为民的意识、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以我院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荣辱观”教育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的观念意识是否有悖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上的行为、做法是否违背了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要求。

根本理念范文篇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

政治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法治理念,是我们党政治理想、政治原则、政治路线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化,讲政治是其内在属性。

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确认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法治效果的根本标准,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实践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司法制度的日益完善,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孕育和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治实践又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科学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反映了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我国的法律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具有科学性。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

政法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政法机关应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不断增强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性。紧密结合政法工作实际,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反腐倡廉教育、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实效。通过教育,使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增强服务和谐、促进和谐、保障和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根本理念范文篇1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

政治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法治理念,是我们党政治理想、政治原则、政治路线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化,讲政治是其内在属性。

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确认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法治效果的根本标准,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实践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司法制度的日益完善,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孕育和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治实践又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科学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反映了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我国的法律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具有科学性。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

政法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政法机关应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不断增强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性。紧密结合政法工作实际,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反腐倡廉教育、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实效。通过教育,使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增强服务和谐、促进和谐、保障和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