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战略

时间:2022-11-08 11:14:27

浅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战略

一、“三农”问题的主要战略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改革开放把土地经营权还给了农民,使相当一部分人口红利从土地的捆绑上释放出来,农民的自主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大部分农民进城参与工业化建设,推进了城镇化进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城乡不均衡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三农”问题孕育而生。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经验。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工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逐渐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跨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确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3]这一目标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规划农村的发展,加强农村的生产生活基本设备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进步,完备农村的医疗体系、法制建设等。随着2005年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逐渐建立了起来,农村的村风、村貌得到了大幅度改善。2、城乡统筹。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镇经济越来越繁荣,农村经济越来越贫瘠,城乡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党中央极力推出了新型城镇化,为城乡统筹明确了方向。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促进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公平均衡,各要素自由流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就业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引导农村人口有序的流入城镇,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均等化、收入分配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从解决农民问题着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极大的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3、农业现代化。为了深化农村改革,为了推行更好更多更广的惠农政策,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阐释“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农业现代化内涵。[4]2010年又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总的来说,就是要用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及高效的管理方式武装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为此需要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态环境现代化、劳动者现代化等等。据此,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提高,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农业问题得到了大力改善和提升。4、乡村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想中国强盛、美丽、富裕必须让农业强盛,农村美丽,农民富有,并坚持应坚定不移的深化、加快农村改革。党的首次创造性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农民作为一个整体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对过去四十年“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发展,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总体部署,指明了方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精细的部署,为新时代“三农”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性

过去,“三农”问题提出来的一系列战略措施,要么以农村发展为重点,要么以农民富裕为核心,要么以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新农村建设战略解决的是农村问题,城乡统筹战略解决的是农民问题,农业现代化战略解决的是农业问题,虽然每个战略体系都相应的包含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但并不是让“三农”问题同时协调推进、全面发展的。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协同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均衡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全面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偏废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称得上乡村振兴。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劳动者、建设者,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农业是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实现方式,是农村发展的动力;农村是农民聚集生活的空间,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据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在农业上稳步提升生产能力,供给体系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民收入拓宽,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美丽宜居的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农业全面升级,让农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农业农村农民更好的统筹起来,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民的富裕,没有美丽乡村的建设,农业农村农民三者是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的,只有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协同性。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单一的发展农村经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才能协调推进,只有协同推进才能更好的提升农业、建设农村、发展农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效率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提升组织力,引导农民实行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切实推进农村政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立足乡村文明,保护优秀传统民风,摒弃恶俗之风,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推进农村社会建设;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行正确的开发和保护,切实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同时,党的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督促保障农民权益。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同推进,才能从整体上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6]3、融合性。十六大以后,中央一直重视统筹城乡发展,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出政策策略。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7]坚持进行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不只是封闭的发展农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开放性的发展,既有农村资源的向外流动,也有城市资源的向内流入。城市建设借鉴农村的生态环境之美,乡村建设也要吸收城市建设的优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只有城乡发展充分吸收对方长处,才能够促使城乡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进行平等交换;促使城乡产业一体化建设;促使城乡形态差异化互利性共存;促使城乡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形成工农互相促进,城乡相互补缺,共同繁荣富裕的新局面,通过城乡融合实现乡村和城市的互利共赢。坚决不能让城市建设的像欧洲,农村建设的像非洲的现象恶化。城乡全面融合是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重新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着力点。促进城乡全面充分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整体上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4、长远性。“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更是当下和今后需要一直关注的持久性问题。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新时代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根据提出的战略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相应的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三个阶段的目标部署。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要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建成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8]乡村振兴战略从纵向上为“三农”问题的发展解决做了详细深入的安排,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三、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的时刻。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在广大农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性、全面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决不能让“三农”问题的某一要素、某一阶段的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绊脚石,要系统、协同、关联、可持续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性沿着纵向和横向两个“坐标”同时推进,其纵横方向的同时推进不仅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充分发展提供了遵循,也为城乡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指导,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1、乡村振兴横向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是不分地域的小康,是全国人民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足以说明没有农村、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都需充分、均衡。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乡村振兴战略的横向发展表现在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统筹推进;表现在城乡的充分融合;提出的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9]这20个字是相辅相成,横向发展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产业兴旺促使农村产业更好的进入经济市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村资源才能够更好的得到利用,农民收入才能够增加,生活才会更加富裕,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路上的一个都不能少。生活富裕了,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了,医疗有了保障,对居住环境也有了要求,进而促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增进全面小康的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总之,只有切实推进乡村全面、协同的横向发展,才能让“三农”问题不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绊脚石,才能实现全域的小康、全民的小康、全国的小康。2、乡村振兴纵向发展——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首次提出是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上,中共十八大再次对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重申。把握历史发展新方位,顺应时展新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新变化,面对社会发展新机遇,报告对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做出了新的战略安排,明确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根据报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阶段安排,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乡村振兴战略做了三阶段的部署,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具体而详细的目标。乡村振兴是一个攻坚战、持久战,不是一蹴而就,速效速成的。所以,需要制定每个阶段更加明确的目标,为可持续发展指引方向、合理规划、提供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纵向发展表现为代际间或者是不同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发展阶段都是紧密传承的发展,是相互照应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发展,也不仅是我们这一时期的发展,它是管长远,管持久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目标任务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安排的一部分,乡村振兴的纵向发展为顺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好每一步。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为更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遵循和指导,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全面、协调推进提供了解决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纵横两个方向提供了向导。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战略,只有从根本上入手、全方位入手,才能更好的推进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民在改革开放的路上更有获得感。

作者:邓雅杰 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