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1:02:24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范文篇1

在备考时,树立为每个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备考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在备课中要过好学生观和教材关。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知识底数、认知心理、学习态度、可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复习对策。其次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打乱目前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重组加工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和训练点,解决知识的结构问题。第三,要吃透教材教学内容所占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及其纵横联系,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络。第四,注意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把握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把握住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形成技能技巧,由不会用到会用。第四,关注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参与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的脉络和布局,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以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求学习过程的问题。第五,要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把握住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德育目标,解决全面育人问题。第六,在备考时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不仅要有“整合”的意识,而且还具有“整合”的能力。

二、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评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学好高中历史,必须掌握好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基础知识要做到:拓展主干知识的深度、广度,训练思维方法,做到“先死后活,死中求活,死活结合,死去活来”,即要打牢基础知识,不能生吞活剥、自始至终紧密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拓展主干知识的深度、广度,在运用中使知识消化,并通过对知识由记忆到理解运用的过程,最终达到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的境界。总而言之,夯实基础方法多样,及时记忆,反复复习,真正做到记得住、记得全、想得起、用得上,切忌复习中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三、活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教科书是目前学生手中的最好的阅读材料。在学习某一单元、某一课时,要求学生把教材当作材料去阅读,去分析,究竟怎样去读课本呢?首先找题眼。在阅读教材每个自然段的时候,要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课本,要具体分析每个自然段的核心内容,依据核心内容去解答问题。其次,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在阅读材料过程中,要强调知识的准确性,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切入分析。第三,把握住教材上的重要插图、数据表等。注重全面挖掘图表中的有效信息,包括隐含信息,要注意图例、数字的变化、图片反映的内容,插图本身表达的事物,对重要信息合理发挥等,高考要求不能停留在材料表面,而要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但在学习上也有普遍性规律可循,针对目前高中历史高考题,以材料为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要求,首先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必须让学生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尤为重要;其次给材料分层次,建议依据标点符号合理划分段落;第三,抓住关键词句,强调知识的准确性,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切入分析,还要注意材料出处的时间,人物等有效信息;第四,忠实于材料。在所给的材料观点与教材内容有出入(史学争论),说法不一,甚至相矛盾时,一定要忠实于材料,特别是设问要求“根据材料-----”时就要老老实实的的从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不能因为材料与教材内容相一致而脱离材料,反对照搬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第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高考要求学生答题时不能停留在材料表面,而要深入分析,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总之要从材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限信息,并充分利用已获取的信息来解题。

五、有效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高中历史范文篇2

历史教学与德育密不可分

历史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显然不只是向学生提供历史知识,更是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因此,历史知识在展现国家发展历程、展现发展历程中的荣与辱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知道自己的文化根源,知道自己的国家和生存的环境的情况—这才是读史的真实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高中生认识到理解一段历史史料,应当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之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正确史观。有了正确史观之后,再将研究的目光投向自己生活的现实或者整个社会环境,那么学生在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能更好地明白应该怎样认识判断事物。如果将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形成正确史观的学生,还能够超越自己个人的认识,进而认识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我们的国家也应当有更多的自信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德育认知,体现出了德育与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历史教育对个人价值观、综合素养等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历史学习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人能够判断何为事实,何为史实,从中汲取人文营养。因此,如果能够做到历史教育同德育并行,那么当两者共同发挥出效果与价值时,就可以看到“文化德育之光”。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要在理论上认识到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还要从教学与评价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等的理解和践行。只有坚持这样的思路,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例如,在教学“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这一知识时,教师可借助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作为素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时间和逻辑为顺序,为学生呈现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高中学生,尽管此前对这些历史事件都听说过,但是在这样一个时间轴上呈现如此密集的事件,学生还是非常有感触的,他们会通过认识、分析历史事件而深感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来之不易。这是一个鉴古知今的过程,学生所形成的认识多指向内在的德育养成。

核心素养下的“史”“德”互促

高中历史范文篇3

高中生处于青年时期,其身心正走向成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能力、探究的欲望,情感相对于初中生稳定,但是容易走极端;有一定的归纳、演绎推理及运用逻辑法则进行正误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高中历史的表现性评价任务要有趣味性的同时更要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规律性,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情感冲突的情景中,用探究、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其寻求符合社会利益的答案,并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是历史学科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这也是历史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

二、关注需要复杂认知技能和学生表现的学习结果

任务的趣味性是重要的,但这还不够,应该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参考其中“教学活动建议”重视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因此,应重视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和评价学生历史思维、问题解决过程的可能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然后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三、重视指导语、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

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含糊的任务指导语会导致非常不一致的行为表现以至不可能用公平或可靠的方式评价他们。运用评价标准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要完成的预期目标,并确保评价任务与评价目的高度相关。

四、考虑任务的公平性、可行性

高中历史范文篇4

一、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及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其基本特征是:(一)教学目标不同。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有培养前途的人材,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劳动技能、一定思想道德素养的合格的劳动者;(二)教育对象不同。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思想活跃,很少保守;善于思索,提出质疑;接触多种传媒,信息较为广泛;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满足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是什么,还要追根溯源,弄清为什么。(三)教育层次不同。高中阶段的教育,界于初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两个层次之间,肩负着既普及又提高的双重任务。从传授历史知识的角度说,是初中所学知识的扩展和加深;从培养能力的角度看,是运用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其蕴含的思维能力要求,开拓和培养较高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师资力量不同。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看,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大多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这为搞好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当前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关键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历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全国各省市的情况看,相当多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极探索,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但是当前也较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是: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和指导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天然合理”;初高中两个阶段的历史教学脱节,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需要在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花费很大的功夫和气力进行补课,增加了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难度;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历史理论、历史概念,在教学中没有予以充分的注意,使之成为教学中极为薄弱的环节;对考试的研究,热衷于收集所谓“信息”,没有从研究考试入手,研究教学,缺乏相应的对策,造成了历史教学在高考面前苍白无力;从教师的方面说,缺乏继续教育,较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准备不足,缺少对当今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消化吸收,知识老化陈旧。

二、对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为了改变历史教学滞后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抓好如下五个环节:

一是狠抓基础,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失败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功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从初中、高一、二年级起就要抓紧、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这里附带说几句,中学历史教材的编纂问题。现今的中学历史教材,它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及港台地区教材编写的优点,引入了史料,加入了插图,有宋体字与楷体字之分,改变了过去课本呆板,缺乏历史真实感,不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弊端,使教材更注重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形式上更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材编纂的科学性、目标性、目的性、系统性以及心理学、美学的原则。同时,现行教材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大地展示才华。只要教师肯下功夫把教材吃透,对其内容做到合理的取舍,就会正确处理好教材中大小字之别,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二是把握精髓。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把对立统一法则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把握住这个核心,就把握住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由此说开去,在历史教学中也有一个教给学生如何把握某些历史问题的核心和精髓问题。只要把握了这个金钥匙,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讲述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一专题,主要把握住: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具有狭隘、保守、自私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弱点。这种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却不能提出高远的社会理想,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自己的利益。诚如列宁所说,在历史上,有过暂时的劳动者专政,却不曾有过巩固的劳动者政权。中国古代单纯的农民战争,其结局不是被封建统治者所镇压,就是像刘邦、朱元璋领导的斗争那样,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斗争总以英雄史诗开篇,以悲剧而终结,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明朝未年,李自成这位来自被压迫者的真正英雄,领导的大起义是如此;1851年,农民知识分子洪秀全发动的金田大起义也是如此,尽管他们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规模巨大,波澜壮阔,成就了扫荡封建王朝的宏伟事业。但是,这两支一度所向披靡的队伍,因为沉沦于对胜利的过分陶醉,骄傲自满,不具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生活腐化,宗派斗争,不再体恤民情和维护内部团结,终于变得不堪一击而归于溃灭。他们的事业成为一出英雄的悲剧。

又如,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专题,要着重把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融合其它少数民族而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出现过分裂、割据、战争和掠杀,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融合团结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每一次大的民族融合交流,都曾伴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诞生,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贡献。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特别是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匈奴与秦汉的和战》为例,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主要是因中原几经战乱,社会经济残破,国力极度空虚,社会秩序极不稳定,刚建立的汉王朝面临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秩序的巨大任务。地方“异姓诸王”的存在,中央集权尚未确立,无力抗拒匈奴的不断侵扰,只好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尽管西汉王朝委曲求全地嫁公主、赠财物、开放“关市”,甚至以长城为界,也未能乞求到和平安宁,匈奴依然南下,越过长城,攻城屠邑,掳掠如故。这是为什么?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拥有先进的文化、众多的人口、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生活在漠北高原、生存物质条件差的匈奴族梦寐以求。游牧民族善射猎,在军事上占有优势,漫长的边界,也为匈奴骑兵进行大规模的侵扰以有利的条件。汉武帝及其以后对匈奴反击战的胜利,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于,保卫了汉朝北方和边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保证了西汉的稳定统治,开了北方地方政权接受中原中央政权领导之先河,促成了塞北和中原的统一;有效地开发边疆地区,使匈奴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加速其向封建制转化;打通了古丝绸之路,西域50余“国”重又归汉,复设西域都护府,维系中原王朝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东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

再如: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题时,着重把握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嬗变及其衰亡。教材对此问题,在中央集权制兴起(秦王朝建立)到瓦解(清王朝覆灭)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事实给以充分说明,做了详尽系统、分阶段的论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具有三个鲜明的基本特征:帝位终身制、世袭制,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地方官吏由中央委派,地方听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受制中央政府;封建官僚凡事奉命行事,只对皇帝或上级个人效忠。由秦始皇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不管后来的封建王朝对其做了哪些变改(三公九卿制、宰相制、行省制、六部制等),其基本原则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多少兴革除弊,挽救政治危机的变法与改革,不论其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紧紧围绕加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个根本性问题而展开的。

三是纵横联系。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整体。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要从整体出发,把中国或世界上的某一国家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来考查。研究中外关系的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革命、改革、对外政策,及其双边或多边关系;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日趋激烈,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只有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来考察,才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从近些年来历史科的高考实践来看,“大跨度、高概括”的纵横向联系的高考试题,还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种趋势今后仍将存在。普遍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应用“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一原理来指导教学实践。

专题串讲形成系统。试举下题为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了哪些政策?其结果如何?”教材中对每个时期党的土地政策做了横断面的分述。土地革命时期,党制定出“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政策,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为争取一切可能的抗日力量,适应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承认地主的地权,不消灭封建剥削。这项政策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发展了农业生产,又有利地团结各阶层一致抗战,为赢得抗战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党颁布了《土地法大纲》及后来的《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在解放区实行,从政治上经济上巩固了解放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和支援战争。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完成,农民成为国家和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的国情及各个时期不同的革命任务和对象,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亿万农民逐步铲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作上述纵向贯通的总结,形成专题系统,就从总体上把握了这一问题的全貌。另外,如中国古代的赋税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问题等等。

对比分析找出规律。有些历史现象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通过比较、归纳,可以得出新的认识,取得规律性的认识(请注意,不是所有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可以作简单的类比)。如“联系史实对比分析中国古代‘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的相似之处。试说明它对于我们当今的四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生产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裕的繁盛时期。西汉与唐王朝都是在农民大起义推翻前代王朝后建立的封建王朝。封建统治者注意吸取秦、隋二世而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了实行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生产力;担倡节俭,减轻刑罚,保持社会稳定;广揽人材,重视知识分子,招贤纳谏等重要措施,从而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发展时期。上述这些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是注重历史理论和历史概念。刘péng@①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与测量》一文中,对重视历史理论和历史概念的运用及考查,做了十分透彻的论述。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历史理论的教学,不是做纯哲学、政治的理论阐述,诸如什么是生产力及其要素,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等。首先,在于用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例如,结合史实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教学中在列数有关秦始皇的活动和事实后,就要运用“奴隶们创造历史,还是英雄们创造历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能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必然规律的支配,只能起着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的作用等观点,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进而做出科学正确的评价。那么如何评价秦始皇?即他是封建地主阶段的杰出代表,积极进行统一战争,先后灭掉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创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他推行的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筑长城,北御匈奴,南征百越,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他统治残暴,焚书坑儒,赋役繁重,刑罚严酷,激化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导致了秦朝的衰亡。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辩证法及历史唯物论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住历史现象形成的因素、发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现象的最本质的联系。如对党的遵义会议就可以从政治、军事、思想、领导集体及个人作用等多角度总结历史经验,阐述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再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归纳讲授一些历史概念,诸如“氏族公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半封建半殖民地”、“洋务运动”、“社会主义阵营”、“冷战”、“雅尔塔体系”等等,弥补当前我们所用的教材没有对历史概念做出系统完整的解释的缺憾,同时提高教学的理论深度,进一步增强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五是贯穿鲜明而深邃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的鲜明而深邃的主题。

在教学活动中贯穿这一鲜明主题,不能仅满足于制作图表,史实讲述得形象生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历史遗迹及风景胜地等这些具体活动培养的朴素的情感,而要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升华到理性高度,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做,在历史教学中包含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就起点高,理论深刻,政治思想性强,情感内涵浓烈。

从高考的视角来看,历史学科的考试,要给情感因素的测量评价以适当的地位。但它又不同于政治学科及其他学科,而是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寓意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蕴含在历史学科的试题之中。

如: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功绩,这三次会议解决的问题给了我们什么启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这三次会议,都克服和纠正了党的“左”右倾错误,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或政治路线,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如果党的领导为“左”右倾错误所统治,革命和建设同样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此题政治性强,突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教育深刻,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更加坚定党的领导的信念。

又如,在讲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列主义、思想与一切科学真理一样,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它的颠朴不破的真理性,但是它并没有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开放的体系,必将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经历着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列宁、等都有论述。诚如1994年高考问答题的第43题。

高中历史范文篇5

一、明确历史情境,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讲究的是客观存在的状况和景象,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发生改变。人们常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又是各有不同的,同样的历史情境绝对不会再发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历史情境,从而为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历史情境只能是历史的复原和再现,在不同的侧面通过历史资料来给学生展示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历史复原的过程中,复原的历史与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肯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尽量保证历史的真实性,还原历史课堂的历史味。

二、整体呈现历史知识,讲清历史因果

教师要整体呈现历史知识,为学生讲清历史产生的因果关系。历史一般是按照时间和事件来进行叙述,因此教师的讲述要有侧重点,注重历史因果关系。在讲课之前,教师就要明确讲课的主题,掌握重点和难点的知识,构建历史讲课框架。例如,在教学《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教师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讲解,让学生知道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整体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明确工业革命“造就”了西方对东方的统治,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又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涉及到的内容特别多,时间跨度特别大,即从1640年一直讲到了1832年,如果教师不补充历史事件,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1832年的改革。同时,教师在讲解到1832年改革的时候,要为学生讲解1689年成年男子才能当选为议员以及在1830年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化,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要求政治权利,从而引出1832年的改革。这样,教师为学生讲清历史因果关系,学生就会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

三、补充历史资料,充分进行论证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坚持以历史资料为中心,并进行充分论证的方法。如果教师直接将历史的结论告诉了学生,但是却没有告诉学生是如何产生这个结论的,这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逻辑比较混乱,这样的话,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告诉学生思辨、论证、推理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慎重地选择合理的史料,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建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斯大林的发展模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斯大林选集》中的一段话,从而告诉学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怎样的。通过阅读真实的资料之后,学生很容易就会明确工业发展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四、讲解深入浅出,理解化难为易

高中历史范文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现状;重要性;培养策略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只是传授历史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在分析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本文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之前,首先对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期针对现实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突破瓶颈的方法。现结合实际,从三个角度对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

1.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及时转变

众所周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成为当今中小学教育的新思想。素质教育能够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然而,正所谓“习惯成自然”,一些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了自己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习惯了“应试教育”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的弊端就会不断暴露出来。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历史教学的目标只是帮助学生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育理念,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直面并寻求解决的一个难题。

2.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多媒体设备有了较大的更新,但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自己讲、学生听讲和做笔记的模式。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课堂枯燥无聊,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比较低效。除此之外,教师还容易出现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教师容易过于依赖PPT,上历史课时就只是拿出一个课件,照着PPT念。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更无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上缺乏讨论,学习氛围不浓厚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缺乏讨论,教师习惯了自己是课堂教学主角的教学模式,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习氛围不浓厚。这种师说生听型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没有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就无法透彻掌握教学内容,而且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就无从培养学生能听会说的综合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好高中历史具有重要作用,现对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哪些作用分别进行阐述。

1.概括抽象能力

概括抽象能力就是用简单的话将事物的本质表达出来的能力。概括的意思就是用简单的话语将一段内容表达清楚,也就是利用主谓宾句子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抽象的意思为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将事物的本质从现象中抽出来。概括抽象能力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历史的史实发现本质,让学生在做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能够在脑海中迅速反应出题目答案。除此之外,概括抽象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考试中受益,还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大有帮助。提高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对于学生高一至高三的学习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类比迁移能力

类比迁移能力指的就是在做题时,学生能够发现两道题目的相似性,然后进行类比,将一道题的答题思路迁移到另一道题的答题思路上,从而解决问题。学生如果拥有类比迁移能力,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题目的归类复习,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例如,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异同”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后,可以让学生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性质、任务、领导阶级、目标、群众基础、指导思想、结果等一一进行比较,找出答案。学生掌握类比迁移能力后,在面对“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异同”这一问题时,就能够自己探寻出答案。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对学生的学有裨益。

3.发散思维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们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教师教学“辛亥革命”这一内容时,应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除了联想到孙中山、三民主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之外,再想想是否还有其他更多的要素和特征。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拥有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学好历史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够在解析历史卷的最后大题时发挥出较强的创造力,也就是说能够有理有据地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翔实的答案。

4.探索创新能力

探索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更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那么就需要创新,就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从教育抓起。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入、更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能够鼓励学生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产生更多的想法,然后结合实际将这些想法进行实践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就是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5.归纳猜想能力

归纳猜想能力是指学生具有一定的归纳能力,能够对材料进行归纳整合,然后根据一定的依据进行猜想的能力。归纳猜想能力能使学生更好地解答选择题,因为学生可以运用归纳猜想能力对自己不太熟悉的所给材料进行归纳和猜想,最终选出比较靠谱的答案。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训练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可以将杂乱无章的材料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他们利用归纳猜想能力进行答题。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而且能够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答题能力。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策略

1.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最基础的应该是从概念的理解做起,也就是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内到外、由表及里揭示概念的本质,即概念的真正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来,逐步进行抽象,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类化,也就是进行一定的分类。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要让学生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层次性。在学生初步具备抽象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严谨性,也就是说进行抽象概括以后要训练学生严谨的表达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对“新经济政策”这个概念进行抽象概括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政策,这个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这个政策的影响分别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试着对其进行概括性表达。教师通过这种层次性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就应该重视史料教学,即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马关条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扮演相关角色进行人物对话,进行谈判。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以史实为依据,需要对相关历史进行编排。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根据史实编写好剧本,然后以实践课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当时的情境,进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角色扮演的情境创设教学方式效果好、学生学习效率高,但是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较多,所以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播放视频,向学生们展示相关历史教学素材,如可以课堂上播放《大国崛起》这一纪录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播放一段与历史相关的影视资料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影像资料,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师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后,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这段历史知识的画面感,然后描述出自己所想象的画面。如商鞅变法中“徙木立信”的故事,以及“文景之治”的相关内容等,都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3.判断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大量史料,并引导学生结合唯物史观对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例如,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什么”这一内容,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他们不要单看洋务运动的失败之处,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对洋务运动进行全方位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不要盲从,而是要自己进行独立思考,提出答案。如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以失败告终,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以具体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不断地训练他们,提高他们的判断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唯物史观的帮助下不断提高分析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既有教师的思想观念没有及时转变,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也有课堂上缺乏讨论的气氛,枯燥的历史知识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历史教师的重视和反思。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了解过去、认清现实,学会正确看待历史,学会辩证看待事物,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归纳猜想能力等。

参考文献:

[1]穆文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鲁东大学,2017.

[2]顾伶俐.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现代教学,2018(04).

[3]徐磊.深度把握教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03).

[4]程俊兵,翁正雷.口述史教学: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新视角[J].中学历史教学,2018(03).

高中历史范文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选取史料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牢记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很多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忽视,加上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水平不高,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高中历史教学效果都很不理想。因此,教师要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加快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史料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史料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基本素材,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朝代的兴亡交替中学习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历史规律进行进一步推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毫无用处的。相反,从历史史料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运用到生活中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极大地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相对于传统历史教学,史料教学法除了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教学,还加强了对学生需求反馈的重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另外,相较于传统的填鸭式的历史教学方式,史料教学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总结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使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推广,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而史料教学是以历史史料为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并总结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一)选取合适的史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更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面对数量庞大的历史史料,高中历史教师不能一概而论,随意挑选,而是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选取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历史史料。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历史材料蕴含的客观道理。选取合适的史料,对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对史料的选取不当,不仅仅会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产生影响,还容易打乱学生听课的节奏,降低学生的听课效果,破坏一直以来构建的历史知识网络。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取至关重要。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恰当地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使得授课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二)适当进行提问和解读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对史料的解读,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选取的史料进行详细地解读、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与此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对史料的文化背景和古人的行为习惯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史料中蕴含的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古人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做出的决定,让学生真正理解史料中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等。在进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提问,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更好的吸收,还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的活跃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走神的现象,而且能够让学生时刻与教师的授课思维保持一致,使得课堂更加高效,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当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广大从事高中历史教育的客观工作者,能够尽快地掌握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核心,并在史料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在推行过程中融会贯通,勇于创新,最终达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历史素养的教学目的。

作者:程飞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东源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朱知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4(18):318-319.

[2]骆洪乾.浅析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11):250-251.

高中历史范文篇8

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的典型特点,是教师“一堂言”,具体来讲,就是由教师讲解教材知识,学生只负责记录与记忆。而遵循生本理念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教学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是将学生合理分组,构建历史课程学习小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性格、性别、历史基础、学习能力等特点,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协调发展、互补互助”的基本原则恰当分组。从表面上看,似乎生本理念角度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只是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座位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但其实这是异常深刻的、彻底的教学改革,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只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及组织者,他们扮演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与服务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深度参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权利与机会,需要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探讨中主动学习与思考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在深度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提高合作小组划分的合理性,以确保各个组员在课堂教学中能实现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在其他学生的影响和帮助下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与技巧,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快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二、科学设计前置性的历史作业

生本理念下的小组交流与讨论,是在小组成员学习与掌握了一定的教材内容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学习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要从生本理念角度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非常有必要依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布置一些前置性作业,以帮助与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的时候,应把了解新课内容作为一般性任务,让学生对教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了解自己阅读到了什么,有哪些内容是自己尚未理解的;在学习小组中对教学内容做初步交流,所有组员共同构建新课知识体系,并列出新课知识提纲;将小组成员普遍认为的有重大价值而没有明确其意思的内容记录下来,以问题的形式在正式教学中提出来;深入探究小组成员普遍感兴趣的教材内容;总结本组在完成这些前置性作业时应用到的好方法及成功经验,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设置一些前置性作业:英荷战争、英西战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是怎样的?英国殖民主义扩张与其迅速发展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殖民扩张与掠夺对殖民地人民带来了什么灾难?让学生在小组中对这些作业进行分析与探讨,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提纲形式罗列出来,由小组代表总结与展示学习成果,并将小组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汇总到一起,师生一起研究,最终教师加以评价、补充。

三、优化历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纲领与依据。因此,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结合前置性作业的具体完成情况,优化与调整高中历史教学方案。具体来讲,教师应结合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并仔细检查每个小组前置性作业记录本,以便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体系的具体构建情况,明确学生收集了多少资料,提出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有待解决,哪些重要问题没有提出来等等。当了解了学情之后,就可将其当成设计教学方案的依据,从而设计出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教师就可依据学生对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精心完善与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就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并激励学生将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与新生成的问题提出来,将这些问题当成教学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高中历史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经济史;教学措施

进入高一第二学期,学生开始学习人民版经济史部分。在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专题形式学习,已经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模式,也基本适应了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那么,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的组织学生来学习经济史部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经济史教学要多联系现实日常生活

实践出真知。经济史中很多的概念、现象和专有名词,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在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涉及的很多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大都很熟悉。联系日常生活,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效率。经济史中涉及的很多器物,学生能从农业劳动经历中接触。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农耕这一知识时,教材中列举了很多农具,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更多的亲切感。学生很自然能够答出这些农具的用途,例如耧车,是播种的,犁是耕作的,翻车是灌溉的,锄是锄草的。再深入启发,这些农具现在还常用吗?现代农具和这些古代农具有什么联系吗?有什么进步?这些知识可以为学生更好理解小农经济打下基础。当然,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产工具,能列举更多的农具。经济史中有些抽象性的概念,可以通过联系日常生活的实际来理解。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对于家庭的农业生产劳动特点,是有深刻的印象和体会的。正确认识这个概念就不再有什么困难。再比如,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农民获得了什么权利,就可以联系自己家里的承包地情况,引导学生分析,你家土地能不能卖掉?你家土地种植什么作物?银杏树和大蒜是不是自己家庭自主决定种植的?通过设置这些学生日常能够看得见接触得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能够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这一历史结论。还可以把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教材中经济史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听得更明白,理解的更透彻。在学习中国近现代饮食知识中国传统的四大菜系时,可以让学生去列举各个菜系的特点,并列举代表性的名菜和风味小吃。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城市,那些城市名菜的风味特点是什么。很多农村同学的父母在南方打工或做生意,他们也有在苏南地区生活过的经历。可以让他们谈谈自身在苏南的饮食经历,说出那个地方的饮食特点,从而认识苏南地区人们喜欢甜食,属于淮扬菜系列。我们苏北地区喜欢吃大蒜,大葱,菜系属于鲁菜系列。以结合农村学生自身的生产劳动体验、农村生活经历来介绍和学习历史知识,学生理解得更为深刻。

二、经济史教学也要联系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

高中各学科知识,尤其是文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很明显,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经济史部分涉及和运用的政治和地理等学科知识很常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经济史中涉及的一些政治常识一直很常见,充分发掘政治学科知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在学习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容时,很多的会议内容,其实学生在学习政治学科时已经了解了。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南方谈话”、十五大的内容等等。学习这些知识时,很多其实是在复习政治学科知识。学生有了政治学科的知识,了解和识记也就更容易更深刻了。地理知识在学习经济史的一些方位、工业的分布等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时,就要结合地理知识,欧洲四位航海家航行路线,跨越哪些大洋等。在学习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概况时,分析为什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先在沿海地区出现?这些都需要调动学生去联系地理知识进行解答。有了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的辅助,学习历史知识就会更加得心顺手,效率也就更高。

三、经济史部分要联系影视歌曲等知识

影视节目直观生动,能从视觉上和情感上影响学生学习。例如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节知识,就可以联系影视知识。观看清末民初的电影片段,可以了解近代服饰的变迁。教师可以提问,在哪些电影中可以看到长袍马褂?什么时期可以看到女性穿旗袍?电视剧《大染坊》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高中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有些歌曲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完全可以拿来为教学所用。一首周杰伦的《青花瓷》可以作为学习古代手工业的情景导入。历史素材无处不在,充分的挖掘开采这些丰富的历史素材,为历史课堂添砖加瓦,历史经济课堂就不再那么枯燥和单调了。

四、经济史教学还要联系政治史知识

高中历史范文篇10

1.赋予历史时代的气息

现在,好多学生不愿意记忆历史知识,甚至有的学生花时间去记忆了,但就是无法灵活的运用和掌握知识,归根究底就是因为仅仅是死记硬背了历史知识,而没有通过对一阶段人、物、事的详细了解来把握历史知识,也就是没有赋予历史时代的气息。

2.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掌握大量的史料可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即站在历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潜移默化的事情,就像丰富课外知识一样需要日积月累,知道的史料越多,那么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越能得到发展,思考历史的方法和角度总会以站在历史的角度为前提。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应用史料

1.以教材中的史料为基础

一般教材上所提及的史料都是相对而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老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已知的典型史料。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每一节书后都有其相应的史料思考题,可往往由于时间的有限性,老师常会忽视对书后史料思考题的讲解,其实不应该采取这种忽视史料的教学模式。书上的思考题目都是出书人经过仔细的推敲后才选出的有关书本内容以及相关史料的题目,这些题目都是用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的,所以老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些史料。有时间的话,在备课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补充,把史料和教材相结合,先简单的给出一些提示和答案,最后在教学中把史料和相应的思考题都融入到课堂中去,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历史,尝试让学生分析历史或史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事例的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这就需要老师要立足于课本的史料,可以适当的加以补充,给学生做详细而又形象的解释。

2.补充恰当的课外史料

由于在有些教科书里书后的题目有限,或者有的和课本所涉及的史料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仅有的书本知识难以让学生透彻的理解历史知识,这是就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多花些时间去查找一些与本节有关的典型的史料来做说明和补充。课外史料的补充并不是随手捏来就可以了,必须要能够和所学的历史知识恰当的结合在一起,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典型。我想这和老师的阅读量也有一定关系,老师要在平时多注重对史料的积累,这样需要用的时候才能在第一时间找出来。还有一些难以直面描述的历史知识,这是仅靠老师很难给学生解释清楚,学生也很难生动形象以及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历史,这时就需要老师多花一些时间在教学技巧上进行专研,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观看一些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来展示历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感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历史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3.注重图片的应用

人的视觉往往对有色彩的东西会更加有兴趣,所以在各种教学中才会注重老师讲课“图文并茂”的效果,除了可以例举一些典型和有新意的史料知识,对于那些相关的人物画面、场景画面、地图以及历史事件中出现的古建筑等更需要详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些更加生动直观的历史画面可以进一步的补充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专研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比如说在讲解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时候,老师再生动直观的语言也没有那相应的图片更令人感触了,所以老师更需要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有关的影片以及相关的敏感的数据也要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再稍加一些语言上的补充即可。

4.让学生自己搜集史料